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项目论文

体育项目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7 11:49:49

体育项目论文

体育项目论文篇(1)

在运动项目推广过程中,要把文化内涵展示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开展以运动项目活动为主的青少年训练营,比如江苏开展击剑项目进校园体育启蒙活动,以打一大活动和赛事的影响力。把打造项目文化名城作为一个重要方向,比如江苏正在建设的徐州国际武术文化名城、泰州棋文化名城、苏州国际体育文化名城、宿迁时尚体育城市,以运动项目或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拓展为主要内容,极大地带动运动项目文化发展。

2 大力弘扬运动项目精神特质

不同运动项目所赋予的精神内涵各不相同,东方传统项目以本体、人际与自然和谐为主,西方体育项目追求竟争和个性发展,新兴时尚项目挑战和超越人类和自然极限。无论是哪种运动项目,都是追寻人类自身的完善、发展与超越,实现、促进、提升社会的良性发展。围绕不同项目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推动体育影视、著作等文化产品创作,比如《女篮五号》、《中国姑娘》等弘扬正能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报告文学。开发各类职业体育联赛、国际重大比赛的文化衍生品,使之成为体育精神的传播载体。

3 推动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国际传播

建立中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库,采取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加大传承稳定性和完整性较差项目的保护力度,把民族式摔跤等特色项目的文化元素挖掘出来并完整地传承下去。加大体育类特别是运动项目博物馆建设,比如江苏建设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分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南京轮滑博物馆、南通信鸽博物馆、南通板鹤风筝艺术博物馆、浦目大哈自行车文化体验馆,集中展示、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借鉴日韩的贻拳道、空手道国际推广策略,提高武术、太极等项目的技击水平,适当引人标准化、定量化的培训手段和习练方法,推动我国传统项目在全球更大范围的传播。

体育项目论文篇(2)

关键词:高水平优势项目 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 互动和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45-01

1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长期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及优异竞赛成绩的基础上,需充分发挥其优势,开拓广泛的群众性,将其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脱节现象,进行完善整合,使得两者之间相互融洽,共同发展。以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带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重要基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关键支撑,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互推作用。

2 互动和发展的主要表现

2.1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的发展现状

2.1.1 基本概况

我校于2005年获准成立西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由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三个优势项目组成,现有高水平运动员近100名,在学校统筹领导下,实行整体管理模式。近年,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不断地在运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竞赛外还涌现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扩大了学校办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整体发展。

2.1.2 对外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自建队以来,在强大优秀的教练员团队带领下,及我校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多次代表中国、四川省、西华大学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为我校争夺荣誉。跆拳道荣获亚洲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季军、个人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啦啦操荣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六名,健力宝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冠军,先后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表演;乒乓球荣获第十六届、十七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甲组团体冠、亚军。这些都是我校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将其利用与发展对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3 对内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均开有体育教学课程,利用优秀的教师资源培养全体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学校开展有每年度的校内啦啦操比赛,从中选出一批爱好及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校啦啦队学习和培训;在学生社团中,我校成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吸引了大批兴趣爱好者加入;在大型校园活动中,啦啦操和跆拳道也参与其中,将其专业的表演呈现给全体师生;在校园承办跆拳道、啦啦操和乒乓球的全国或省、市的比赛中,吸引了许多师生的关注,等等。但这些都还远远不足,未能全面充分的利用,若借助这些优势将其壮大,必将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2.2 互动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不足,未充分扮演好示范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高水平优势项目在对外运动竞赛中屡次获得突出成绩,但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互动这块却过于缺乏。校内运动竞赛举办过少,高水平优势项目仅有啦啦操在校园内举办每年度的啦啦操比赛,而乒乓球、跆拳道竞赛这块就相对缺乏;高水平优势项目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播方面不全面,仅开设有体育教学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传统教育教学让学生只能对其有初步认知,未将强大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和衔接,对于开展高水平优势项目运动员平日训练和运动竞赛的观摩活动太少,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处于懵懂状态,并不懂得其内涵和意义;高水平优势项目在校内学生社团中建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却还未建有啦啦操协会、健美操协会等学生组织,这说明我们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还未完善,不要将其现有资源予以空置;高水平优势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后,未做及时和全面的宣传,普通学生对其了解甚少,不曾知晓运动员背后的艰辛和赛场中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使得彼此间存在距离感;高水平优势项目作为我校最主要的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同时还需要一群强大的拥护者,才能把此元素迅速传播,带动发展。全体师生是主体,只有把主体有效整合,把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实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快速发展。

2.3 存在不足的原因

我校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已初步渐入发展,但因意识不够强,只能停滞在初级层面,且对于建设其观念还不够深,开展相关活动颇少,普通学生对此兴趣且只持有观望状态。我们要做的是把高水平优势项目深入群众,以学校领导和校园群众文化建设为主要支撑,在思想上突破和转变,使校园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交流畅通。在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因缺乏一种固定规模,无目标无计划,未制定思路清晰的方案和制度,这对其互动与发展有极大地局限性。若有框架,普通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学校对于群众体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这也是开展一系列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重要支撑。而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未能积极地主动地深入群众,这是一种缺憾,若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利用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中来,是壮大其发展的丰富资源。

体育项目论文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理论知识;普及提高

体育理论的教学是使学生认识了解体育并能指导体育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对体育兴趣爱好的重要过程。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最基础阶段注重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但笔者在多年的实践观察和实际考察中发现,我们在体育理论教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需要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提高体育理论教学水平,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这是普及提高体育和认识体育的最基本途径。

一、丰富理论知识对认知体育的作用

1.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多方面的,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强弱,政治制度的优越,运动水平的高低,群众性体育普及水平和每一个人的健康程度以及发育状况,更能反映一个人全面的知识水平。如果一个人对体育理论知识逐步提高,那么体育在其心目中的位置也就有所提高,在体育锻炼时就起到诱导和促进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的偏好或兴趣爱好,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优秀的运动员大都对所从事的事业或项目有所偏爱,甚至入迷才获得成功,否则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成绩和成果。因为,有了兴趣就会对其产生偏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进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参与,特别是体育运动在这一特性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有人说:“酷爱的项目是本人的第二生命!”这是有道理的。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多利用兴趣爱好对事物的作用,积极地发挥这一“特性”并运用到体育教学上,教学中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2.提高观赏体育竞赛水平。体育理论包括了体育知识和各种项目规则、裁判法的讲授,了解并掌握体育项目规则,对于观赏体育竞赛是大有益处的。因为认识了解规则的同时,也就提高了对该项目特点的认识,也就是说,提高体育理论知识,相应也提高了体育竞赛观赏水平。国际赛场上的激烈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关系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誉的大事,必然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精神和意志产生巨大的影响,会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并唤起一种非常独特的情感体验,更能反映出人们对待胜负的态度、思想情操、文化素养、思想方法、认识水平和纪律观念等。我们观看体育比赛,既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要客观分析胜负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念,这是需要建立在体育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观看体育竞赛可以使人得到各种美的欣赏,可以获得美的享受,产生对健康身体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启发思考,使人增长知识,丰富想象力,培养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进取精神和真、善、美相统一的完整人格,进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1]。

3.组织简单的体育竞赛活动。在高别是在大学阶段的体育理论教学中,都有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学生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就能独立去完成。现在大学校园的学生会,都在自己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学生在丰富了体育理论知识后,能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运用并展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说明了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4.指导体育运动实践。运动的良好习惯是在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养成的,在体育练习和竞赛中,理论性的指导及规则的执行是必不可少的。在身体练习中要遵循许多原则和方法,只有懂得和掌握这些方法,才能科学地锻炼身体,才能提高身体练习的质量和竞赛的公平性。

二、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运动技术的作用

1.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及提高竞赛水平。不同阶层的人应该掌握不同的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体育练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竞技性的、娱乐性的、休闲性的、大众性的等等,但不管是练习哪一项目,都应该明确它对人体的锻炼作用,应该因人而异地提高练习者的乐趣,真正使广大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大潮中。每一项体育竞赛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有相应的体育理论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训练,运动员对体育理论和对体育技术的认识程度是逐步丰富提高的,理论知识在对技术的提高上起着重要作用。

2.营造广泛的体育活动氛围。我们号召全民健身,旨在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随着体育运动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改善,我们坚信,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会越来越多,必将逐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从而强健我们的整个民族。

3.丰富理论知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体育运动能给我们日常文化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在运动中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只要参与体育运动,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就能逐渐喜欢某一项体育运动,进而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参与或喜欢的运动项目的能力。我们每个人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可能不止一两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运动本身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我们应在年轻时既要掌握对抗性强烈或较激烈的项目,也要掌握对抗性相对较弱的项目,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样随着年龄的变化,更多地参与后者项目的锻炼。

4.选择适合本人身体条件的项目。人的先天遗传、后天的锻炼和生活质量的水平影响着人的身体素质,在喜欢某项运动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运动项目,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发挥个人的长处。从简单的身体实质练习到简单的技术动作的掌握,在理解动作要领基础上更需要理论知识的丰富,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体育项目的练习质量,从而科学地锻炼身体,并能正确地选择适合本人的运动项目而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是改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应注重体育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的实效性,逐步养成自觉行为。伟大的目标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体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社会感情教育等,我们要系统地对广大受教育者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和认识的传授,使他们更加了解自身,懂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身体锻炼,学会符合卫生要求的健康生活[2]。

作者单位: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体育项目论文篇(4)

【关键词】崇左市中小学;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调查研究

1 崇左市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

通过调查,16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全部开展了篮球、足球、田径三项现代体育项目。通过对体育教师访谈得知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基本是以这三项为主要内容,虽然在调查中每一所学校的体育课都涉及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但大多集中在跳绳、拔河、武术、背篓投绣球等这几项,所开展的项目大多属于娱乐性较强的项目,而射弩、骑马、荡秋千、抢花炮、高脚竞速等一些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基本都没有开展。有些项目开展后,由于后期的场地器材得不到补充而半途而废。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对于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和重视程度上明显不平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地位大大弱于现代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2 影响崇左市中小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因素分析

2.1 教学理论研究不成熟

目前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尤其对各项目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学应该开展哪些项目,如何开展这些项目都缺乏具体细则,急需决策部门制定指导性文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修改、融合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少数民族体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2.2 领导重视程度以及师资因素

师资力量是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起着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在中小学中开展,就必须培养一只具有一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领导如同乐队的指挥,是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实现目标的核心。调查发现各级中小学之间没有统一的少数民族教学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即使学校有这些指导性文件,也没有具体部门去监管执行,都是体育教师自己决定上课的内容。

2.3 资金支持力度

调查发现崇左市大多数中小学的场地器材老旧或不完善,资金后续支持存在问题,这也是限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原因之一。各级领导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领导层应加大支持力度,确定指导性文件,监管到位,加大资金投资力度,这正是目前崇左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4 文化娱乐多元化以及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

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已占据了体育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学中也逐渐走向了边缘。但是竞技体育运动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的消失,在采用相同的现代体育手段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信息化使娱乐手段的选择性更加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因此,在文化娱乐多元化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承和发展上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5 项目自身因素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杂且技术标准不统一,竞赛制度不健全,规则不够严密。再则,有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家长不赞成孩子参加,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全而不愿意开设此项目,如射弩、射箭等。这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3 崇左市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对策

3.1 大力支持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整理、挖掘、编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创造条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为学生增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且保证其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总学时数。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学生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修课,以此满足学生对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需求,且相关部门进行监督落实。

3.2 提高教学质量

3.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教学态度、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素养,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优劣。因此应重视开展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只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其教学目标不仅包括个体目标还应该包括社会目标。在个体目标方面,健康是放在首位的,其次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质以及民族自豪感。在社会目标方面,不断完善基础教学改革,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文明、和谐的发展。

3.2.2 合理利用体育设施,规范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存在的事实,应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体育设施,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丰富教学内容。

3.2.3 确保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加大财力资源投入

体育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安全知识,在运动前后须做好热身及放松运动,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任何活动的开展实施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家、地方应该针对中小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成立专项发展资金,鼓励、扶持中小学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扩大其影响。

3.3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3.3.1 构建网络平台建立示范基地

网络在社会、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校通过建立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网络平台,使全校的师生既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图片、文字、声像等形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感受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促使学生有主动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动探索、获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意识。通过校网络平台可以搭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教育科研单位、学校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总之,建立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网络平台有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传播,同时会极大地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3.2 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基地

通过调研,选择学校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队,集培训和训练于一体,逐步在中小学中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并命名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以及示范学校,扩大其影响。各主管部门和中小学共同制定基地以及示范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定期对学校开展活动及竞赛并进行考核评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新路子。同时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基地一定的特殊扶持政策。

3.4 处理好与现代体育的关系

现代体育已经全方位的融入到我国的中小学、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且占据主导地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代体育的功能也得到了大部分学者、专家的认同。但是现代体育也有其缺点,比如追求金牌,与人性关怀冲突;物质化与人性化冲突等,而民族体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具有亲和、娱乐和强身健体等功能,可以有机的将二者融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竞技化的传统体育项目,还是非竞技化的体育项目,都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表演和竞赛制度。崇左市中小学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选取部分优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和现代体育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正如费孝通所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西方竞技体育的关系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5 把体育课程纳入期中期末考试范围

两千多年的孔子曾要求自己的学生要精通“六艺”,其中就有“射”(射箭)与“御”(驾驭马车)。无独有偶,古希腊的柏拉图也主张造就身心协调、发展完美的人,用音乐陶冶心灵,用体育锻炼身体。先贤们的教诲发耳振聩,但多年来只重智育的观念始终占据学科课程设置的主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提升体育课程的地位,只有把体育课程考试纳入中小学期中、期末考试范围,才能根本上改变此现状。目前国内的合肥六八中学首次把体育课程纳入期末考试范围,但真正的把实践课和理论课都纳入考试范围的,还没有一所中小学这样做。

4 结语

崇左市中小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甚理想,民族传统体育开展远远弱于现代体育。且已开课程偏向于娱乐性的项目,竞技性项目偏少。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学理论研究不成熟,师资因素,各级领导重视程度,资金支持力度,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信息化导致的文化、娱乐多元化以及项目自身因素等。学校应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建立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网络平台,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基地;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处理好与现代体育的关系;把少数民族体育课程纳入到期中、期末考试范围内,以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赵苏.20 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综述[J].体育学刊,2002(3).

[2]丁广明.探索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赵苏矗段国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

[4]http:///topic/cz3zn/[OL].

体育项目论文篇(5)

【关键词】运动项目 教学理论 实践 研究

在当前我国国家经济实力获得持续提升的同时,我国的教育领域的各项相关改革也不断趋于深入,其中在体育运动教育方面也获得了许多进步[1]。我国当下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正处于向实践性与理论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型期[2],这对于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新标准,即要求该教学体系在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已有的基础之上,向科学性和多元化发展,强调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有效性。特别是当下学生在体质较弱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诸多压力,更有必要加强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以期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提高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切实提高学生自体育运动项目教育中获益的可能性。

1实施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意义

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已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当下有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执教者常流于对教学形式的简单套用,而对运动项目教学内部所存在的逻辑性视而不见。事实上体育运动项目的正确实施是建立在一整套的训练学和生理学机制基础之上的,并且这些机制贯穿于包括准备活动时期以及正式实施时期在内的整个体育运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体育运动执教者应对于个体身体机能的状态及其在运动状态时的改变情况做深入了解,方能保障体育运动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运动者运动的安全性。举例说明,准备活动的意义在于协调运动者运动系统与其内脏系统工作能力之间的平衡,体育运动执教者必须了解不同个体在这个协调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性的现实,因而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运动者进行准备活动,用以将受教育者的情绪调整到适于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状态,促进运动者提升肌肉系统供氧能力与身体散热功能的加速。体育运动执教者将类似的教学理论准确地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有利于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有利于促使受教育者安全有效地实施体育运动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极为重要和必要。

2目前存在于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缺陷

目前存在于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缺陷是不容回避的,主要表现为:①执教者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主体认知不够清晰。基于体育教学论的高度,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角色而非主体角色。②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均存在着一定的固化性,缺乏新意,难以适应时代的进步。③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的科学化运用力度不够,体育运动项目执教者尚不能自如地将科学的教学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

3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缺陷的应对方式和策略

3.1重视体育运动项目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角色

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将受教育者置于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常得不到切实的践行。体育运动项目执教者对教学主体的认识不够清晰,必将导致体育教学活动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运动执教者们必须对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理念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自身引导功效的发挥,避免将学生置于执教者的附属地位。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应是受教者与执教者均获得价值体现的双赢局面,而非执教者所实施的单向式的盲目传授。

3.2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要根据教学实境实施灵活机动的调整

当下相当一部分体育运动执教者一直延用着单一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机械固化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创新不甚积极,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受教育者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产生抵触厌倦情绪[3]。基于体育运动执教者们个体教学能力的不同,导致其所组织的体育运动相关教学活动呈现出差异性,换句话说,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的缺乏新意一定程度上是因体育运动执教者实际操作时的相对性僵化和呆板造成的。因而有必要在体育运动执教者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下大力气,提高其对体育运动项目课程的内在理解能力,重点培育其对体育运动项目个体化的依据教学实境实施灵活机动调整的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利用对教学实践中的恒定因素与变量因素的有效结合,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科学掌控。

3.3在具体的微观体育运动项目教学过程中切实运用科学化的运动项目教学理论

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必须运用于具体微观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实践中方能得以落实。举例来说,以心率的准确测定来确定运动者的体能运动的强度和心脏功能,对参与体育项目训练的学生测量其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以便确定学生的有氧工作能力,用以衡量运动者体质的健康程度;要使受教育者对运动项目的学习和分析能力获得提高,执教者可于教学实践中利用姿势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加速反射、旋转反射等实施系列化的讲解等,这种将运动教学理论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体育运动项目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4结语

实践活动需要来自于理论所提供的指导,而理论的价值体现也是于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方能获得实现的,这一点在体育运动项目教育领域同样适用。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特点,扎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实践之中,通过教学的实践过程来丰富和检验理论的价值。体育运动项目的执教者必须正视当下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缺陷,采取各种适宜的应对方式和策略,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为我国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的发展助以一已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洪.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探析[J].科技风,2014.

[2]李铁军.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性的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体育项目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23-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通过教学项目化改革,力求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做到“学、做、行”一体化,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教学目标,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教育对象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偏低,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其知识面较为狭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

2、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

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这种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层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认知偏差。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部分高职院校管理层往往片面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二是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这样的办学要求客观上形成了高职院校注重技术、轻理论的教育特点,许多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以为然。三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简单灌输和行为约束,不勇于和善于回答大学生关注的各种迷惑和疑惑,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改革的可行性

项目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行动导向教学论中颇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课程内容和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项目设置情境,引导教学过程的开展,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并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是指从学生生活实践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实际出发设计项目任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重点,以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目标,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革新。

1、项目内容的选取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传统的社会精英,而是培植新型的专门技术人才。

针对这一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现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1)将人生观、世界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凝聚职工的重要思想武器,要求职工融于企业的文化氛围中。因此把企业文化纳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小组的划分

项目教学在实践中采用较多的是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一般每小组成员5~8人,尽量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分组前教师必须要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分组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

3、项目执行

项目教学的开展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教学是首要环节,要认真按照课程的要求,结合素质培养目标的需要,详细、透彻地向学生讲解一般性原理和规律。其次,情境的设置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项目情境是教师对项目操作的掌控过程。项目教学是以情境为中心展开的,情境是基于项目、案例和问题意义的境,情境是整合而存在的。教师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担任主角,通过模拟训练,达到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成果展示

项目活动的成果展示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的检验,是学生能力的体现和提升,更是对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见证。学生可以采用PPT课件、实验成品、汇报演讲等多种形式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要充分利用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作用。

5、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对项目完成质量的检验,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对传统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主体,注重多样化和及时化的考评。

教学质量评价不仅要考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纳入评价指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以及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 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体育项目论文篇(7)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特点 发展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Q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35-01

前言

作为一门具有体育性、民族性及传统性的综合学科,中国传统体育课程在许多大学中都有开展。时代的不断发展告诉我们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重要,这不能仅限于口头上的宣v,更应该付诸于实践,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入到人们真实的生活中,而高校中的传承就更重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样,比如龙舟、舞龙舞狮、赛马等,都特别具有民族特色,这些中一部分已经得到了推广,进入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扬光大,但更多的项目并没有得到重视。高校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让学生重视并开展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

(一)可行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都独具当地特色,根据广大人民的生活习惯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已经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达到普通体育项目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在同时传承与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一举两得。并且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一些普遍可行的项目,老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够学会,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二)有趣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而我国也是一个民族多元化的体系,不同民族的体育项目各不相同。这些项目需要的器材大多都比较简便易得,成本也较低,有的甚至不会受到经济与地址的限制。如今一些体育项目太过于繁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烦躁难懂,而民族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更愿意接受学习。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大特点――有趣性。

(三)竞技性

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开发思维,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不断的训练虽说辛苦,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举行的一些竞赛检验学生练习的效果,通过比赛,学生得到鼓舞,拥有成就感,在以后的学生中更有信心。比如一些学校开展的赛龙舟比赛,不仅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吸引无数的群众观看,群众在观看过程中也能够收获一些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通过其的竞技性,能够发展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会有所提高。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问题

(一)西方运动的占据

时代的发展拉近了全球各族人民的距离,东西方文化不断进行交流、融合,东西方运动也位列其中。与西方运动的交流中,西方运动具有的标准化竞技性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趣味性虽说对学生也有吸引力,但却没有成套的体系去推动它。学生更多的参与并付出了绝大多数的精力在西方运动中,再加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世界范围内的风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扬受到不少阻力。

(二)缺乏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结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都是随它自生自灭,很少有人对它进行研究保护。很大一部分运动项目的传承都是靠民间的身传口述,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记录它。慢慢的到了近代,西方体育不断进入中国,一些学者才发现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但也多是游散状态。直到1998年,教育部才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门高校专业放入本科教育中。虽说成为了一门高校专业课,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较少,较窄,很难使其有好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甚少,所以这方面专业的老师就更少,大部分学校里从事这个专业教学的都是从其他一些部门转过来的老师,他们缺乏对民族传统教学的研究,这就很难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有程序的发展。要将这些项目发展起来,就需要有老师引导,没有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就很难培养高水平人才。没有这些硬件条件,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发展也就困难。

三、解决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问题的办法

(一)将东西方运动相结合发展

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也可以采取西方运动中的竞技模式,举行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胜心以及为集体获得荣誉的使命感,在这些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会更加努力练习、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竞争中,学生不仅能够收货成功的喜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与发扬传统体育,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可以与晨练、课间活动相结合,学生不仅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觉得这是在烦躁的学习中的放松环节,发展传统体育与强身健体,一举两得。

(二)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是基础。但目前我国的民族传统理论基础严重缺乏,采取措施研究相关理论,提高研究层次并建立完善体系十分重要。只有基层建筑稳固了,高层建筑才能继续发展。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同时,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不可夸大。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我国民族特点。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研讨会,汇集各方学者和专家一起讨论,在探讨中碰撞出火花,相互激发,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更多关于东方运动的思想,慢慢的将西方运动文化淡化;并且充分利用已有的一切资源,让教师以最好的状态教学,让学生在最好的条件下学习,从实际中做到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四、结论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与完善,但我们必须深知这一切的重要性。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并运用好这些体育资源,让其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与发扬,让这些智慧的结晶得到保护。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提高身体素质,了解民族传统。学生在参与传统项目时,能够深切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有趣性与竞技性,增强对本国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保护,为我国发展传统体育项目提供空间,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大量高水平人才,铺筑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蒋雪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几点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5.

[2] 祁龙祥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A].南京体育学院学报[C]江苏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09.23卷

[3] 赵长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卷: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