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4 13:03:21

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学院派;实务派;研究方法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P.Payne)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2]。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3]。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quotient,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4]。2000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the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5]。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6]。陈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情志力的内涵是意向,其外延,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7]。徐小燕、张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8]。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因此,如何给情绪智力一个恰倒好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一)情绪智力的学院派理论及结构

以Mayer和Salovey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9],学院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能力模型取向[10],能力模型是指能力的情绪智力,即反映了直接与标准智力定义相关的、人的实际心理能力[11]。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描述影响成功的情绪特征,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准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结构的三因素能力模型。但此时情绪智力定义以及结构的划分都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证基础。后来,他们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0年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及结构进行修订,最终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连接认知与情绪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结构的四个维度[12]。这四个维度从最基本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开始,到情绪管理调控能力为止,是按照每种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具体内容为:

1.情绪的感知、表达能力:指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从他人、艺术活动、语言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即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推理、决策和创造更为有效的能力,包括情绪对思维的引导;情绪对信息注意方向的影响;心境的起伏对思维的影响;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等多方面的能力。

3.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指认识情绪体验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认识情绪转换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特定的词语来命名情绪并能有效的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该能力是“最具有认知意味的”。

4.情绪管理调控能力: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成熟地进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调节与别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等。

(二)情绪智力的实务派理论及结构

以Goleman和Bar-on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向导,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到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9]。实务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混合模型研究取向[10],混合模型是指特质的情绪智力,属于人格范围。即给情绪智力列出了一组人格特点菜单,如“同情、动机、坚持性、温情和社会技能”,我们将这理论及结构称为“混合模型”[11]。

1.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1995年,Goleman在畅销书《情绪智力》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的能力[13]。他认为情绪智力在帮助个体取得成功上起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大,并且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1998年,他在1995年情绪智力定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5因素情绪智力理论结构[14]。这个结构共包括5个因素,25种能力。后来他又结合了Richard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这5个因素25种能力精炼成4个因素20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觉知(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社会觉知(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

2.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Bar-on于1997年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15]。Bar-on提出,情绪智力由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等五大主成分构成,其中,个体内部成分包含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独立性五种相关能力;人际成分包含共情、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三种相关能力;适应性成分包含现实检验、问题解决和灵活性三种相关能力;压力管理成分包含压力承受和冲动控制两种相关能力;一般心境成分包含幸福感和乐观主义两种相关成分。这样,由五大主成分和15种相关能力组成了情绪智力系统[16]。Bar-on认为这15种能力是情绪智力最稳定、最有效的成分,对个体总的情绪幸福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起决定作用。

三、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一)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

在情绪智力研究开展的早期,曾出现过只强调经验范式而缺乏实证研究的现象。随着情绪智力研究地逐步深入,其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罗森塔尔设计的了用来衡量辨别他人情绪特征能力的非言语敏感测验(简称PONS);WalterMischel设计出果汁软糖实验来分析控制冲动、延缓满足、抵制诱惑的水平对将来成功的影响;Seligman塞利格曼根据这种观点设计了乐观态度测验,进而将这项测验应用于人才的选拔。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情绪智力”倍受关注。其始创人Picard教授认为,要使计算机真正智能化,适合人的需要并能自然地与人互动,就必须使它们具备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即人工智能要具备被称作“情绪智力”的东西[17]。虽然情绪智力的人工智能研究刚起步,但已显示出令人兴奋的前景。情绪智力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前沿性另人欣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分析。

(二)情绪智力的测量

1.Schutle的EIS量表

情绪智力量表(EIS)是Schutle等人根据Salovey和Mayer(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一份自陈问卷。它共有33项,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此量表的高分者通常更为积极、更能克制冲动、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复、较少的情感障碍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监控。

2.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

该量表是Mayer等人于1998年编制的,1999年他们又发表该量表的修订版[12]。该量表是能力测验而非自陈测验。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测量被试觉察情绪、鉴别情绪、理解情绪和控制情绪。它包括的四个维度十二项任务分别是:感知情绪(4项任务)、同化情绪(2项任务)、理解情绪(4项任务)和控制自我情绪(2项任务)。该量表有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评分方法。此量表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都很高,尚无预测效度的报告。修订版与旧版的不同之处在于,旧版把多数人一致性作为正确答案的指标,修订版则把专家打分作为评判的标准。为了再次改进修订后的MEIS,Mayer、Salovey及Caruso等人又编制出了MSCEITV1.0和MSCEITV2.0。MSCEIT是一个基础能力量表,共有141个自陈项目,适用于17岁以上的人群。该量表旨在测量人们执行任务、解决情绪问题的质量和程度,而不是依赖个人对自己情绪技能的主观评估来计分。

3.情绪智力调查表(ECI)

该量表是Goleman等人根据Goleman1998年提出的精练后的情绪智力模型编制的,它可以测量该模型提到的4个因素20种能力。该量表有很高的内容效度,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此量表的预测效度的研究。ECI包含了Goleman情绪智力模型的所有内容,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情绪智力评价工具。该量表的使用要求也较严格,使用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能对施测结果给予正确解释与指导。ECI可以全方位评估个人和团体的情绪能力。

4.情商问卷(EQI)

EQI也叫《Bar-on情商量表》,它是Bar-on于1997年编制并出版的量表。该量表是国际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它包括5个主成分量表(其中包含15个分量表)和2个效度量表,共133个题目。其中主成分量表有:内省量表、人际量表、适应性量表、压力处理量表、总体情绪量表。效度量表则分别是乐观印象和悲观印象。EQI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18]。该量表出版后,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目前已被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人格、学习能力等多种领域,被共认为是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19][20][21]。

5.工作能力量表-Ei版(WPQei)

WPQei用来测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它以情绪智力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包括七个成分:创新,自我意识,直觉,情绪,动机,移情,社会技能。共有84个题项。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把量表中的信息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除了上述量表之外,我国已有学者将DarwinB.Nelson和GaryR.Low两位博士于1998年编制的情绪技能问卷翻译和修订成中文版并投入试运行[22]。

三、小结

随着情绪智力受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情绪智力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将进一步深入,Bar-on宣称:“EQ时代已经开始了”[9]。情绪智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毕竟对情绪智力正式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学界如何才能给情绪智力一个统一的概念?到底是学院派的能力模型理论更有说服力,还是实务派的混合模型理论更好,抑或二者相结合的为最佳,再或还有其他的理论模型有待发现?如何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对情绪智力的定义、理论、结构、研究方法、测量方法、应用进行探究。同时对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情绪智力研究方法和测量方法将在多样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情绪智力量表的社会实用性研究将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专家们将研究形成中国自己本土化的情绪智力理论及量表。

参考文献:

[1]曾性初:《情志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3.

[2]Payne,W.L.Astudyofemotion:developingemotionalintelligence;self-integration;relatingtofear,painanddesire.DissertationAb2stractsInternational,1986,47,(01),203A.

[3]Salovey,P.,&Mayer,J.D.(1990).Emotional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andPersonality,9,185-211.

[4]Bar-On,R.Thedevelopmentofanoperationalconceptofpsycho2logicalwell-being.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RhodesUni2versity,SouthAfrica.1988.

[5]Bar-On,R.&ParkerJ.D.A.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Theory,Development,Assessment,andApplicationatHome,SchoolandintheWorkplace[M].SanFrancisco,CA:Jossery-Bass.2000.

情绪管理论文篇(2)

1.协调学校行政组织科层化与专业组织扁平化的良剂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实行的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层式的管理体制,但是学校本身又是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专业化组织,行政组织的科层化与专业组织的扁平化始终是我国学校发展的一个矛盾所在。要实现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就要协调这个矛盾。科层化的学校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学校管理领域,在行政执行时具有强迫性特点,从上向下层层传递,这种体制工作效率高,但是存在着信息传达单向性的特点,不利于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员工的交流,不免缺少人性化;学校专业组织的扁平化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主要是靠共同理念与目标引领,重视沟通,尊重专业权威而非行政权威,但是存在着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学校管理如若脱离科层化,可能会导致工作秩序乱,工作效率低下问题的出现;学校管理如果脱离扁平化,则可能造成学校刚性有余而人性缺乏的现象。协调学校行政组织的科层化与学校专业组织的扁平化矛盾,需要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发挥作用。罗杰斯认为层级制度过于僵硬,不利于释放人的潜能,要想最大的激发人的本能,就应重新对僵硬的层级制度评估。他指出情绪智力便有这样一种功能,使人们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只有充分发挥情绪智力的作用,加强上下沟通,做到层中有平,进行人性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学校工作绩效的提升

国外研究者指出,情绪智力与所有水平的工作绩效都呈正相关。。首先,学校管理者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组织管理水平。科学的管理过程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要求人性胜于理性。情绪智力高的学校管理者,善于了解组织的长处与短处,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从而做出最优的决策;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处变不惊,具有良好的心理平衡能力,在问题出现时能够集思广益、运用群众智慧解决问题。可见,学校管理者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着管理者是否能够科学的做出决策、能否有效的解决问题促进决策的顺利实施,最终决定着组织的管理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高低必然会影响学校的工作绩效。其次,学校管理者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管理者之所以能够发挥领导作用,除了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管理者的自身因素之外,还有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崇拜心理、敬畏心理、服从心理、模仿心理和归属心理)。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学校组织管理中。教师作为被管理者,必然对学校管理者具有一系列心理要求;管理者的言行举止和心态反过来也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心理状态。高情绪智力的学校领导者能够很好地平衡自己的情感,控制住不当情感的发泄,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和教师,教师受到这种态度的感染,会更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发挥能动性、提高工作效能;相反,低情绪智力的学校领导者习惯以个人好恶来对待工作及下属,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不能换位思考教师的处境,教师在这样的管理者领导下必定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从而不利于教师工作的绩效的提升。

二、提升学校管理者情绪智力的措施

1.学会移情,坚持以人为本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校管理者拥有着权力,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但是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不能以自己的职权之便随便施压于下属。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做到职责分明,分配任务时要考虑周全,遇事不要把自己该承担却不愿意承担的责任推诿给下属。否则,下属一时可能敢怒不敢言,但长期积压下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比如,互相推诿、工作求量不求质、辞职等。

(2)换位思考,尊重体谅下属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谋其政,不知其痛。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下属,教师是专业性职业,要给予教师充分合理的专业自由权,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才能;要体谅下属,在出现问题时要考察内外因素,是否是下属责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能否有挽回余地?不要一味责难,体谅也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下属感到温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为认真负责。

(3)听话听音,思考弦外之音

人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但并不是语言全在所说的话语中。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在表达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或尊重他人,一般选择比较婉转的方式表达,不会直白的袒露。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与教师交流时要注意他们语言真正的意蕴所在,用心倾听,读懂弦外之音。

2.控制情绪,提高情绪管理力

(1)学会认知情绪

学校管理者要控制情绪,首先要能够认知自己的情绪。所谓认知情绪,是指管理者,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情绪,情绪的源头是什么,如果情绪持续下去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在管理岗位上,情绪的喜怒哀乐相对于普通职位上的人的影响力更大,尤其是不良的情绪掺杂进工作里,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也会让下属战战兢兢。

(2)主动转化不良情绪

既然不良情绪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学校管理者在认知自己的情绪之后,接下来就要学会转化不良情绪。在情绪波动时,应先闭门独自静思几分钟、深呼吸、积极暗示自己,先不要急于处理工作,待情绪稳定后再着手工作。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切忌简单粗暴地对待员工,学会转化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与稳定,提高情绪管理力。

3.注重学习与实践,善用情感激励下属

(1)不断学习知识

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学习补充知识,包括科学技能、政治知识、心理及管理学知识、人文知识等,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又是知识圣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沉着、冷静、睿智,做出有利于学校的决策。

(2)注重实践中不断提升情商

情商不同于智商,智商大部分由遗传基因决定,而情商是由后天习得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管理者要在日常实践中,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在人际交往中学人之长,思己之短。

(3)创设共同愿景,情感激发组织公民行为

情绪管理论文篇(3)

在国外,许多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它主要体现在对幼儿情绪引导的策略、对幼儿情绪的分析和解读的研究开始早,研究成果数量较多。最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情绪的发展,很早就开发了大量的幼儿情绪绘本,种类繁多,制作成熟,对孩子情绪健康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最终成为许多孩子一生值得收藏的图书。在国内,首先,情绪管理能力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所重视,但它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是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交集学科。其次,关于绘本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大量开始的,大部分是以绘本教学为主,主要作为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载体,而不是侧重于情绪情感的培养,更没有专门研究把绘本和情绪管理能力的促进联系在一起。最后,随着市场上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绘本的增多,有本土的、有引进的,这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绘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第二,有利于探索大班心育活动的多种方式。围绕情绪管理能力开展各种情绪主题绘本活动是幼儿心育模式的又一种新的角度和探索,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引导。第三,有利于挖掘绘本的多种功能。目前绘本研究只停留在绘本对幼儿语言、想象、美术的功能,绘本的心育功能还没有在教育中得以体现。因此,如何利用这一绘本,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对绘本研究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研究目的、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主要是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情绪主题绘本,组织实施围绕以情绪绘本为载体,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绘本阅读活动,达到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优化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目的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目的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绘本活动,探索情绪绘本对于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作用。在开发和组织实施绘本阅读活动中,探索通过绘本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提高的多种策略。提高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其中包括积极情绪的促进和消极情绪的自我调节,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研究前实验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日常的情绪变化,确立常见情绪问题,提出重点发展的情绪目标。其次,通过行动研究法,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其步骤为:根据情绪目标,对绘本进行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绘本。通过活动前对幼儿进行访谈,具体了解幼儿对此情绪的觉察、表达和调控的发展水平。采取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对绘本进行初步了解,确立活动的重难点。阅读活动,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理解绘本内容。通过谈话,迁移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以表演游戏、幼儿绘画等方式巩固对该情绪的认知和管理。活动后测,通过访谈和幼儿绘画的方式,了解该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的效果。最后,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通过观察法了解该班幼儿的表现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组织活动的方法和策略。同时进行个案研究,通过跟踪观察个别幼儿,了解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情况,建立个案研究档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出情绪主题绘本对大班幼儿情绪

管理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1.情绪主题绘本能帮助大班幼儿觉察自我情绪情绪觉察能力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感受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即是幼儿根据自身机体的感觉来分析、判断自己的内心感觉,是情绪管理能力的基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觉察自我情绪是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只有觉察自己的情绪,才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然后调节自己的行为。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到了大班年龄阶段,情绪体验逐渐丰富,不仅能觉察最基本的情绪,比如高兴、生气、难过等,还逐渐细化出现了思念、嫉妒等高级情绪,但是幼儿自我很难觉察。在研究前后的调查对比中,发现情绪绘本可以帮助幼儿觉察自我情绪,特别是帮助大班幼儿觉察更为复杂情绪,比如看到别人比赛拿第一时,会产生嫉妒,自己却意识不到,通过绘本阅读,理解了嫉妒的表现和感受,幼儿很快觉察原来这种不愉快的情绪是嫉妒。

2.情绪主题绘本能引导大班幼儿识别他人基本情绪情绪识别就是通过分析表情及其发生情境等因素以了解表情的性质和含义,这是一个包含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研究中发现大班幼儿只能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表情,觉察和猜测对方的情绪,才能够理解这种情绪。通过对30名幼儿的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已经能识别同伴最基本、明显的情绪,对于他人较为复杂的情绪幼儿处于模糊状态,即能感受到但并不明确。在以绘本阅读活动为主的行动研究中,角色情绪的夸张化、形象化、具体化和动作化,极大地帮助了幼儿迁移这些情绪认识,对复杂情绪的识别有很大的帮助。

3.情绪主题绘本能促进大班幼儿自我情绪表达能力在本研究中,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仅限定为在人际交往互动情境中通过语言和动作适宜地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它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及自我的情绪调节。在组织绘本阅读活动中,绘本的名称和故事中的语言都渗透着各种情绪词汇、表达的语言以及合理的表达方式,为幼儿模仿提供了形象。同时,我们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巩固幼儿情绪表达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研究前后的对比,幼儿表达自我情绪能力明显提高。

4.情绪主题绘本有助于丰富幼儿消极情绪调控策略情绪调控能力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干预自身某种自然产生的情绪,其中主要是指对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化和对积极情绪的保持。观察研究中显示,大班幼儿已经意识到消极情绪需要控制,然而却不会调节,往往采取赌气、愤怒、哭泣等消极的方式。首先,我们选择了与最基本的消极情绪相关的绘本,比如绘本《我不想生气》,上面提到的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其次,我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已有消极情绪的体验,在访谈中,按幼儿感受深浅的程度进行排列,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害怕、生气、妒忌、想念、孤独。接着,我们组织了以绘本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经过学习和幼儿参与性的表演体验和方法巩固。从认知方面,极大丰富了幼儿调控消极情绪的策略。

(二)探索出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主要策略

1.情绪主题绘本帮助大班幼儿觉察自我情绪的主要策略

(1)绘本名称与自我情绪的对应一般情绪主题绘本的名称能明确表达出该书所要讲的情绪。比如美国斯贝蔓著的绘本《我好难过》《我好害怕》等等。因此,在组织情绪主题绘本时,我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先觉察自我情绪,然后根据绘本认知自我的情绪,比如“这本绘本的名字叫‘我好嫉妒’,你们知道什么叫嫉妒吗?”幼儿都说不知道。于是,我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当好朋友画的画比你的漂亮,你心情怎么样?当老师没有表扬你,而是只表扬了你身边的好朋友,你心里什么感觉?”于是我指着书的名称说:“当你觉得不舒服时,这种感觉就叫嫉妒,我们来看看这本书中的小熊是什么时候嫉妒别人,它又是怎么做的呢?”这样,通过绘本的情绪名称与幼儿情绪体验积极对应可以帮助幼儿觉察自我情绪。

(2)画面色彩与自我情绪的对应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有一定影响。同时,不同色彩可以表达、象征不同的情绪。比如:特蕾西•莫洛尼著的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通过不同的色彩帮助幼儿感知情绪带来的视觉反应,同样,视觉感知也促进教师对情绪的理解,比如《我不愿悲伤》中,所有的画面都是以黑色、灰色为主,让幼儿感觉压抑,不自觉中带入沉重的感觉里,到最后一页,明亮色彩的出现体现了情绪的突然好转。这些色彩反映了自我的情绪变化,使内在感受被形象化,更易于幼儿理解。

(3)故事内容与自我情绪的对应幼儿情绪的自我觉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并在一定情境中理解,同时更是借助一定情境宣泄。因此,情绪主题绘本的最大特点是将每一种情绪放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故事中。比如在研究中,绘本《托马斯不要心慌慌》通过故事中托马斯一到转弯的时候就会紧张、焦虑时的自言自语,生动地表现了他的紧张心理。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绘本的故事内容使得无形的情绪具体情境化、口语化、形象化,甚至想象化,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觉察自己的情绪。

2.情绪主题绘本引导幼儿识别他人基本情绪的主要策略

(1)从观察角色表情中察觉他人情绪情绪主题绘本中的角色,无论是人物类,还是动物、卡通类,不同于现实中的人物,它经过了画家精心设计,表情夸张化,易于幼儿理解。而现实中的人物表情变化比较小,不易让幼儿分辨和察觉。我们在选择绘本时,重点选择了特蕾西•莫洛尼著的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在观察封面角色中,有78.1%的幼儿能明确辨别出角色的情绪。因此,绘本中角色夸张的表情为幼儿理解现实中人物的表情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2)从判断角色语言中学习识别情绪情绪主题绘本中的语言,其中包括绘本中的对话、描写等,都是围绕情绪提出来的。比如《我不想生气》中,有一句表达生气情绪“当我生气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像装着一个大火球,马上就、要、爆炸啦”。这句话把内在隐形情绪用更加直观的行为表现出来,更易于幼儿从这些语句中理解情绪的特点和强度。

(3)从情境表达语气中感受他人情绪虽然,情绪主题绘本已经尽可能地通过各个方面传递情绪的信息,但是,它毕竟是无声语言,要想把无声转为有声,教师的讲解是第一步。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的声音一定要生动,并结合故事中的情境。当幼儿熟悉绘本后,教师带幼儿一起尝试用相应的语气复述上面语句,以体验这些情绪以及强度,为向现实中迁移打基础。

3.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自我情绪表达能力的主要策略

(1)从故事角色中学习表达自我情绪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了更好促进幼儿感受情绪的表达,我们鼓励幼儿大胆模仿这些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比如学一学小兔子生气跳一跳的样子,学习小兔子伤心低头的样子等等,帮助幼儿在故事的情境下,体验表情、言语、动作一起表达情绪的方法。

(2)从绘本语言中掌握基本情绪词汇情绪绘本的语言最大的优点是注重情绪表达的准确性,比如《我不要妒忌》,妒忌就是情绪词汇,比如《我想念你》,在整个的绘本故事情境中,思念这个词汇被不断重复提起,“当你出门的时候,我想念你,想念是一种重重的有点疼痛的感觉”。幼儿从绘本中不仅掌握这些情绪词汇,同时,通过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作为表达自己情绪的重要方法。

(3)从绘本情境中理解表达情绪的场景情绪词汇的理解要借助一定的情境,离开情境就不容易被理解,比如“我好嫉妒,我的朋友常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这就是一种表达自己情绪的场景,幼儿理解后,会在类似的真实生活场景下,尝试模仿角色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理解这些场景,也可以起到判断的作用,知道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适宜的,什么表达方式是会影响他人的。

(4)从绘本表演中巩固表达情绪的方法表演游戏是幼儿很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因此,我们借用这个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表演绘本的情境下,通过动作、语言、语气、场景、互动中尝试全方位表达角色的情绪,巩固对情绪表达合理方式的认知。

4.情绪主题绘本丰富幼儿消极情绪调控的三种策略

(1)理解消极情绪反应情境通过绘本阅读理解情绪反应时会在哪些情境中,幼儿只有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反应。比如:绘本《我不要妒忌》中,提到“当别人拥有那些我想用的东西时,我好嫉妒。我要有”。这就是嫉妒情绪反应的相关情境,让幼儿先理解这种情境下会产生相应的某些消极情绪,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反应,而无需回避或者掩盖。

(2)转移注意转化消极情绪对于学龄前儿童,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调控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是离开消极情绪的发生场所;第二是选择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活动。比如特蕾西•莫罗尼著的小兔子系列情绪管理图书,上面介绍了许多转化消极情绪的方法:如“安安静静独自呆着,在一个我喜欢的地方”;在《我不愿悲伤》这本书中提到“悲伤的大乌云来了,我要对自己好一点儿哦!我会去大浴缸里洗最喜欢的泡泡浴,我还会去草地上听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等等,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掌握和习得。在组织了16次绘本阅读活动后,我们进行了调查,有68.9%的幼儿能说出5种以上消极情绪调控的方法。

(3)适当宣泄自我消极情绪对于幼儿来说,合理宣泄也是很常用的情绪调控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宣泄:第一种是倾诉式的宣泄,即找一位自己倾诉的对象,比如父母、朋友等,倾诉的过程就是宣泄自己消极情绪的过程,如绘本《我不想生气》提到:“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了什么”;第二种是自我发泄,包括动作的自我发泄比如跳一跳,找个软垫打一打等。在研究中,我们建议家长不要强行压抑幼儿的情绪,要善于疏导,比如给他一个时间和空间,让他好好哭一哭,等幼儿情绪平静了再和他交流,分析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这样有利幼儿对消极情绪的调控。

四、研究的效果与反思

(一)在研究的前后测查对比中,大班幼儿能觉察自己情绪变化的人数比研究前提高了46.8%;能积极表达自己情绪感受的幼儿人数比以前提高了39.5%,同时表达的准确度也相应提高;尝试自主转移注意力转化消极情绪的案例比研究前提高了13.1%;能初步尝试适当宣泄自我消极情绪的幼儿人数比研究前提高了32.6%。从这些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幼儿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能力是有明显提升的,这为以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能在行为上完全脱离成人帮助,独立表达和调控自己情绪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需要继续不断培养和关注。

情绪管理论文篇(4)

1.1情绪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的特点

女生情绪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与男生比较,女生性格内敛,表面上平和细语,但内心深处却积攒着抑郁、愤怒、苦恼、恐惧、兴奋、激动等情绪,所以,有的时候很难发现她们真实的想法。女生情绪具有一定的外显性。他们喜欢与自己的闺蜜聊一些她们关于生活、学习、爱情的方面的话题。在寻求帮助的同时,敞开心扉,这个时候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暴露出来。所以女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

1.2情绪中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

女生的某种情绪得不到控制,一旦持续时间较长就会产生集聚效应,使得情绪大范围的扩散,将这种情绪强加到相似的事情或相似的环境当中。不自觉的将情绪带给别人或带到这件事情当中,感情用事,失去理性思考,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2.网球队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教练开展训练

队员情绪管理对教练员展开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认知、产生动机、情绪调整等配合完成的系统工程。学生有一个好的情绪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加强学生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将帮助学生抵制抑郁、烦躁、愤怒、激动等不良情绪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在网球训练中,学生只有保持一个好的情绪才会对训练抱有积极的态度,在执行教练训练意图及在完成训练任务上会有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有利于促进球队内部的和谐

情绪是一种表达内心想法与情感的心理活动,在人与人之间起着表达与传递信号的作用。事实上情绪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较语言更具有优势,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良好的情绪管理将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在球队中保持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教练对队员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教育,认识到情绪管理对对内和谐的重要性。好的情绪可以传播甚至泛化,使得大家都具有好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也会互相传染,将大家的情绪搞得消极。只有每个人都抱有积极的情绪才会保障球队内部环境的和谐。

2.3有利于自身训练水平的提高

自我情绪的管理对于队员自身训练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地情绪使得学生有好的心情、好的状态,从而会积极投身训练当中,充分理解技、战术的应用;如何合理的分配体能;积极承受训练带来的强度与负荷,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从而提高训练水平。相反,情绪管理不好会导致训练懈怠;不能认真理解教练意图;甚至思想怠慢导致身体肌肉消极运动所产生的意外受伤,伤病的产生不只是训练效率的低下,还有可能长时间的养病,这种状况队员自身从何谈训练水平的提高。

3.网球队女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3.1提高认知水平,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情绪的不稳定并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是否有理性的思考,女生看待事情往往带有感性色彩去解释与评价,如果改变我们的认知水平,理性看待问题,改变了对事情的看法,消极情绪、不稳定的情绪将会改变。提高认知水平,理性思考人或事将会促进自我情绪的管理。合理的宣泄与表达。合理的宣泄与表达在一定意义上会释放不良情绪,让心胸豁然开朗,有如释重负只感觉。合理宣泄可以通过打墙、发球等练习手段进行,可以对墙狂打但注意千万不要受伤。合理表达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就会在表达出自我感受的同时不去伤害到对方。尝试不同的情绪体验。情绪急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平静心态的事情。如练习第二次发球,要求稳定性,这样可以调节急躁情绪。情绪抑郁时做一些亢奋的事情。如练习第一发球,调动自己的兴奋度,从而调节抑郁的情绪。

3.2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平台,辅助学生情绪管理

教练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没有教练的技术与精神指导,这支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其实教练有时像队员的父母,有时像队员的哥哥姐姐,他们需要教练的关怀与指导。教练作为队里面年长者在人生阅历和情绪管理上都更有经验,所以,教练在训练场上是技术顾问,在场下是心理医生,这种角色的转换不可缺少。尤其作为队员情绪的间接管理者更需要和队员进行沟通,而且察言观色、建立信任、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些一样都不能少。所以教练与学生应建立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辅助学生进行情绪管理。

3.3加强队伍凝聚力,提高情绪管理效率

一个好的球队并不是训练的时候到,结束离时开,它一定是大家除训练外还有其他情感的交流,这样的队伍才是有凝聚力的队伍。重点是,一支凝聚力强的队伍会给所有队员精神上的支持,而且当团队的凝聚力驱使时,带给大家的是自信、乐观、快乐等积极情绪,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有利于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抑郁、急躁等情绪会明显改善。

4.结语

情绪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情绪管理 高校 人本管理

一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空前关注,大学生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过大的压力易使大学生情绪波动,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这不仅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他们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还会给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存在着很多特有的性格和情绪特点,这些特点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帮助大学生调整、控制或者释放自己的情绪,使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中更积极、更有效率,无疑是高校管理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成长中陆续暴露出一些严重的由情绪引发的心理问题,并且已直接反映到行动上,迅速演变为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懒惰、学习不积极、上网成瘾等,其中极端地表现为大学生自杀和暴力行为不断增多。而暴力事件在大学校园中也在逐渐增多,正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事实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1.国外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国外对情绪管理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早,内容也较为丰富,如:对情绪管理内涵的研究、对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儿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青少年情绪管理的研究等。综合相关资料,对情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上。以下是部分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关于主观体验对情绪管理的影响,walled 和smith 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研究,得出情绪调节的方法或技能因不同情绪而异的结论:对于愤怒和羞愧,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对于悲伤,寻求支持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式;而对于创伤感,远离创伤源是最好的情绪调节策略。

关于家庭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Halberstat 等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及其与同伴交往能力,与其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父母情绪表现积极的儿童在同伴中往往表现比较积极。Dcnham 等人指出,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因此,如果父母能经常以适应孩子情绪社会化实践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发展做出反应,会对孩子的情绪管理策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影响不同,儿童的情绪管理的发展轨迹存在性别差异。Malstesta 和Haviland(l982)的研究发现,母亲常对女婴表达的愤怒做出严厉反映,而对男婴的愤怒则较少做出同样的反应。男孩在表达愤怒的方式的选择上较少受限制,而且他们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心理更舒服。Denham、Baret 的研究也证实,女孩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明显受到父母在其早期社会化进程中教养方式的影响。

关于年龄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得出:儿童情绪管理的方式随着自身动作能力的发展而发展(Rothbart,1991),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Strayer,1989),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Eisenberg&Moore,1997)。关于社交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Lempers 和Clark-Lempers(1992)通过对冲突行为的研究发现,情绪管理依情绪指向者是否是朋友有关,朋友之间情绪调节较好。在封闭的社交情境中(与谁交往以及交往多少时间毫无选择),朋友间的冲突比非朋友间的冲突更剧烈和持久。日常观察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对自己的亲人发火,而对外人常表现出有所调节的情绪行为。与之相应,情绪调节的选择似乎也取决于情绪指向者是否是权威人物。

Underwod,Cnie 和Herbsman(1992)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对权威人物表现愤怒,而对非权威人物,情绪调节就相对具有更多的自由度。

另外,国外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著作比较多,如艾伯特·J. 伯恩斯坦博士著有《情绪管理》一书,这本书对情绪爆发问题进行了透彻研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处理不同情绪爆发问题的策略;凯·洁莉的《办公室情绪管理》一书很详尽地阐述了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企业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这些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了解了情绪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排解负面情绪对我们生活或工作的不利影响。

2.国内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情绪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相关的研究,如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图书管理员等,但研究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简单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关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身心健康、工作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则提出了一些生理或心理方面的调控方法和技巧。

师曙光在《情绪管理浅析》一文中对情绪管理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情绪管理的步骤:调整认知、控制情绪、释放压力、平衡心理、放松身心及控制情绪的小技巧,如放松法、转移法、拖延法、环境改变法、训练法。葛荣晋、许若兰在简单介绍情绪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策略。而刘芳的《情绪管理学》和王淑俐的《情绪管理》都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特有的情绪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如“从失败中寻找珍珠”、“从抑郁到想得开”等话题。

三 关于高校情绪管理的研究

在国内,大学生情绪管理自1999 年开始逐步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上,有关高校情绪管理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及和讨论,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研究。而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也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对策研究。通过对CNKI 以“大学生情绪”为主题进行跨库精确检索,可以得到关于这十年相关研究的基本发展态势,见表1。其中期刊84 篇,硕士论文17 篇,重要会议论文14 篇。可以看到我国关于“大学生情绪”的研究尚且处于日常话语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相对的研究领域。而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研究,经CNKI 精确检索只有14 篇,研究的内容也很浅显,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讨论中,每位学者都做了自己独到的解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刘玉梅、徐建军在《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一文中提出情绪管理的作用:情绪管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情绪管理是创新能力的“激发器”,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情绪管理是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并提出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利用音乐进行陶冶、积极进行情感梳理、展开想象、保持适当的幽默、求助于心理咨询。许若兰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中提出了情绪管理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大学生情绪管理应该贯穿于高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孙娜在其《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中提到了为了进行有效的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本人应注意提高情绪感知能力和角色认知水平;学校应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和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我们将情绪管理界定为个体在遇到与个体发展不利的情绪时,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情绪不适的管理。本文中,情绪管理与情绪调节、情绪控制等相似概念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在于:情绪调节和情绪控制把调节和控制的对象默认为负性情绪,而情绪管理所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负性情绪,还包括正性情绪以及情绪强度等刺激、反应。情绪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情绪情景、情绪类型以及情绪强度进行管理。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者们为我们未来的情绪管理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未来的情绪管理发展趋势应更注重人本管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要求管理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情绪和情感,关心被管理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分析出导致被管理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对他们的情绪进行正向的引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消除消极情绪,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有利于被管理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组织的发展。情绪管理正是在这种情景下出现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人本主义为管理原理对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高校情绪管理顺应了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和教育界的重视。

注 释

①刘玉梅、徐建军.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3)

②孙娜.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J].学理论,2010(8)

参考文献

[1]李永鑫、李艺敏.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

[2]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3]许若兰.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叶小卉.浅谈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

[5]薛永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6]王学红.浅议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情绪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辅导员;情绪管理;需求层次理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23-02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早在1975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其针对企业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情绪工作”的概念。随后,其在研究中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并正式提出“情绪管理”一词,认为情绪管理是在工作中遵循一定的情感规则。霍克希尔德提出的“情绪管理”与“情绪工作”、“情绪劳动”等概念内涵十分接近,因此后来也常常混用。

随着心理学、管理学领域的发展,研究更加细化,对情绪管理的内涵解析也更为细致和多元。科菲认为情绪管理的内涵是要认可并接受社,根据社会的变化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现实。学者玛斯特尔则认为情绪管理是自身发展的动力,能够帮助个人成长。心理学家梅耶尔则将情绪管理归类到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情绪管理能力维度。国内学者也在研究中阐释了情绪管理的内涵。马向真提出情绪管理的内涵应该通过能力体现,他认为情绪管理能力是心理特征之一,是能够让人顺利实现情绪和情感活动所需的心理条件。葛荣晋认为情绪管理的内涵包括对个人情绪的认知与调控以及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处理。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本文实际,从管理学视角出发界定情绪管理的内涵:情绪管理是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对情绪进行认知、分析和调控,以满足个人需求或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过程。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依据人类价值体系不同级别的需求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尽管该理论始于心理学,但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学领域,需求层次理论更加关注到个人,帮助组织更有效的关注成员的需求,以求达到成员需求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统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人的行为源于需求,需求引发行动动机。需求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激励因素,如果激励不存在,人们的行动效果就将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透过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情绪管理的来源与必要性,探究应对措施,为辅导员和高校发展提供借鉴。

三、情绪管理的需求来源

为了更好地分析高校辅导员的现状以及情绪管理需求,对北京科技大学部分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情绪困扰,情绪管理需求迫切且频繁。情绪管理的需求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需求层次。高校辅导员队伍比较年轻,职称和待遇整体较低,特别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因物价水平较高,生活压力较大。访谈中发现,年轻辅导员普遍感觉到了生活压力,特别是部分辅导员组建家庭甚至有了下一代之后,生存压力陡增。

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相比,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然而在待遇上却相差无几,因此实际工作中不免会产生心理失衡与落差,安全需求不能满足使得高校辅导员产生困扰情绪,影响工作效果。

2.情感需求层次。教育部2006年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到“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该规定的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是利好消息,一方面帮助高等学校更好地建设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双轨制晋升制度也为辅导员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但是正是由于双轨制,以及辅导员工作自身需要接受多重部门的管理和指导,造成辅导员归属感不强。

高校辅导员除要处理部分行政工作外,还要进行学生事务工作以及突况处理等。为此,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采用7*24的全天候待机制度,随时应对学生、学校等突况,个人生活时间大大压缩。访谈中了解到,许多辅导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与家人、亲友的相聚时间和频次都有所降低。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情感需求是通过人际交往来满足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而当前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导致人际交往上存在不足,情感需求满足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3.尊重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尊重需求,一方面指人际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个人晋升等职业发展方面。

正如前文提到,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内容繁多,需要接受来自不同部门的管理,无法专注于单项工作的深入研究与反思,导致在行政管理工作上创新度不足。与此同时,由于行政工作占用时间多,其教学时间少、科研项目少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学、科研能力方面竞争力远不及专业教师。因此,在管理和教师岗位上都存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导致在双向晋升发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易产生焦虑等情绪。

4.自我实现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层次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满足前四个层次需求之后才能得以实现。自我实现主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挖掘并发挥个人潜力等等。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高校辅导员应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职业理想,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实现辅导员的职业理想必须要辅导员能够以身作则,如果存在情绪上的困扰,或者情绪管理不善,一方面会影响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教育也会树立不好的榜样。

访谈的辅导员中普遍反应,个人潜力发掘上在工作初始阶段更为有效,然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工作重复性大,且工作量持续不减,工作热情、能力的提高、潜力的发掘都变得十分有限。这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能力提升、潜力发掘的自我实现需求也是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的需求来源之一。

四、对策建议

1.提升辅导员待遇,减轻辅导员生存压力。提升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特别是在重点领域给予支持,帮助辅导员减缓生活压力。着力解决辅导员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关注于工作,减轻压力和焦虑感,提升工作的效率。通过后勤保障措施帮助克服困扰情绪,实现情绪管理。

2.成立行业协会,建立学习型组织。借鉴行业协会等制度(上海复旦大学等高校已成立),成立高校辅导员协会,为辅导员的培训、权益、心理问题、生涯规划等提供支持,着力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减轻困扰情绪的产生。在校内或校际间搭建学习团体,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并增进人际交往,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归属感和情感需求满意度。通过群体或组织管理来达到情绪管理的目的。

3.培养专业技能,提供良好发展空间。鼓励高校o导员在教学或者管理领域内进行专业化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工作并注重工作中技能的培养与专业化。提供培训,成立工作小组(如北京科技大学设立的U涯工作室等),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个人生涯规划,鼓励在某些领域深入开展工作与研究,向专业化领域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满足个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激励因素,利于克服职业倦怠感等负面情绪,帮助辅导员更好地进行情绪分析与管理。

4.注重能力开发,强化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的需求最终要落在个人身上,因此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是最终化解困扰情绪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应提升个人能力,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如心理咨询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提升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学会进行情绪分析及调节方法(例如情绪ABC理论、正念、自我安慰法等)。

参考文献:

[1]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长沙:湖南大学,2008.

[2]马向真,王章莹.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58-61.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Hierarchy Theory

LIU Bang-yu,LI Yong-w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China)

情绪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情绪调节;工作倦怠;组织支持;领导;情感文化

分类号 B849:C93

1 引言

随着工作倦怠研究的深入,其在工作场所中的普遍性也日益得到证实。Sehaufeli,Leiter和Maslaeh(2008)在对各个国家的工作倦怠研究进行回顾以后指出,工作倦怠业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工作倦怠会损害员工的健康,并且导致工作上的退缩行为,影响组织的绩效;因此,工作倦怠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工作倦怠的形成原因和预测变量,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Maslach & Leiter,2008)。

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导致工作倦怠的原因应该与员工一顾客关系中的情绪压力源有关。在研究的初期,工作倦怠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在服务性工作中,由于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压力而导致员工出现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现象。然而,在对工作倦怠前因变量的探讨中,研究发现与工作有关的压力源(如工作负荷、角色冲突和时间压力等)能够有效地预测工作倦怠,而与顾客有关的压力源(如与顾客交往的频率)对工作倦怠的预测效果不佳(Maslach,Sehaufeli & Leiter,2001)。因此,其后工作倦怠的量化研究更多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一般性的工作压力源,忽视了员工一顾客关系中的情绪压力源。

另一方面,工作倦怠的研究也激发了情绪工作领域学者的研究兴趣。从情绪工作的角度来看,在员工一顾客关系中,员工的情绪表现受到了组织规范的制约。为了满足组织对于情绪表现的要求,员工只有努力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调节行为虽然可以提高员工一顾客关系的质量,但是也会导致员工的情绪压力。Brotheridge和Grandey(2002)指出,工作倦怠以往的研究仅仅从数量方面(如与顾客接触的频率)考虑了员工一顾客关系可能导致的压力,没有考虑为了提高员工―顾客关系质量而进行情绪调节所带来的压力。他们的研究证实,组织对情绪表现的要求和员工调节情绪表现的行为能够有效地预测工作倦怠。同时,Naring,BriAt和Brouwers(2006)和Maslach等人(2001)的研究表明,除了一般性的工作压力源以外,情绪调节能够解释更多的工作倦怠的变异。因此,情绪调节是工作倦怠的一个独特的预测变量,情绪工作领域的研究弥补了工作倦怠的前因变量在情绪压力源上的缺失。

受到情绪工作研究的影响,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无论从工作倦怠领域还是情绪工作领域的角度来看,这一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首先,从工作倦怠研究的角度,由于情绪表现规范和情绪调节行为在组织中普遍存在,除了员工与顾客的服务接触过程,员工与同事、员工与上司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都存在情绪调节行为(Diefendorff & Greguras,2008,),因而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有可能遭遇由于情绪调节而导致的工作倦怠(Gardner,Fischer & Hunt,2009)。因此,情绪调节是工作倦怠一个相当重要的预测变量。其次,从情绪工作研究的角度,工作倦怠能够解释情绪调节行为对一些负面后果的作用机制。Grandey(2003)的研究表明,情绪耗竭是表面表演与情绪偏离行为的中介变量,揭示了工作倦怠是员工放弃遵守情绪表达规则,对顾客表现出负面情绪的原因之一。Chau-Dahling,Levy和Diefendorff(2009)发现,表面表演通过情绪耗竭,导致员工产生离职意向,并最终出现离职行为。因此,研究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管理实践意义。

那么,情绪调节是如何影响工作倦怠的?其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是什么?有哪些调节变量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预防和干预情绪调节所导致的工作倦怠?尽管相关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是无论在情绪工作研究领域还是工作倦怠研究领域,均鲜见相应的文献对此进行总结和梳理。本文拟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及其理论解释

2.1 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

在工作场所中,员工的情绪表现受到各种显性或者隐性的情绪表现规范的限制,这些规范可能是来自组织的期望或者源于职业规范,也可能是源于某种特定的情感文化。当员工真实的情绪体验与这些规范不符时,就会采用情绪调节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情绪体验或者情绪表现,使之与规范相符。从情绪调节的目标来说,通常组织要求员工尽可能地展现正面情绪,并且压抑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从情绪调节的策略来说,员工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即表面表演和深层表演。其中,深层表演是指员工通过调节内心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其外在的情绪表现满足组织的要求;而表面表演是指员工调节公众可见的情绪表现来满足组织的要求,但其内心的情绪体验并未改变。不同的调节目标和不同的调节策略对员工的影响各不相同,因而情绪调节行为对于工作倦怠的影响也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不同的情绪调节目标对于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不同。研究表明,压抑负面情绪与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无关:而展现正面情绪与个人成就感正相关,与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无关(Brotheridge & Grandey,2002;Brotheridge & Lee,2003;Zapf & Holz,2006)

其次,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于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不同。当员工采用深层表演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时,情绪表现与情绪体验较为一致;而如果采用表面表演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由于情绪表现与情绪体验的背离,则容易产生情绪失调由此导致工作倦怠。众多的研究证实,表面表演与情绪耗竭正相关,而深层表演与情绪耗竭无关(汪纯孝,刘义趁,张秀娟,2007;Brotheridge & Grandey,2002;Chau et al.,2009;Goldberg &

Grandey,2007;Grandey,2003;Grandey,Fisk & Steiner,2005;Johnson & Spector,2007)。

由此可见,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其是否导致工作倦怠取决于员工情绪调节的目标和情绪调节的方式。其中,压抑负面情绪和表面表演是情绪调节导致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而深层表演与工作倦怠无关,展现正面情绪甚至有助于降低工作倦怠的水平。

2.2 关于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影响作用的理论解释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同样是进行情绪调节,不同的调节目标或不同的调节策略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仅仅从表面上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还不足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无法对情绪调节导致的工作倦怠进行有效的干预。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对这一复杂现象作出解释。

2.2.1 基于面部表情理论的分析

在情绪工作研究的早期,学者们倾向于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Schaubroeek和Jonesl(2000)及Grandey(2000)引用了情绪心理学理论,认为压抑自然的情绪体验会导致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因此压抑负面情绪会导致情绪耗竭;而展现正面情绪可以使个体通过面部反馈唤起或者增强相似的情绪体验,从而能够减轻其情绪压力。

从情绪的本质上来说,情绪体验与外显表情具有先天一致性,压抑已经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而不表现出来,意味着正常的的外导通路被阻断,会给神经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并加重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孟昭兰,2005)。因而,经常性的压抑负面情绪会增加员工的情绪压力,导致情绪耗竭。

另一方面,根据面部表情理论,情绪体验与外显表情之间,不但存在有从情绪体验到外显表情的外导通路,而且外显的表情对于情绪表现者还会提供本体的、皮肤的或者内脏的反馈,这种反馈又会影响到情绪体验的发生,这就是面部反馈假设(孟昭兰,2005)。依据面部反馈假设,如果员工按照规范通过情绪调节展现了正面情绪,那么这种正面的情绪表现会进一步触发或者增强员工内心正面的情绪体验,使员工能够更为自然的展现正面情绪,减轻了情绪调节带来的压力,因此展现正面情绪有助于降低工作倦怠的水平。

2.2.2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分析

Brotheridge和Lee(2002)应用资源保存理论分析了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为了应对组织的情绪表现规范(工作需求),员工必须耗费大量的内在资源进行情绪调节,正是资源的逐步丧失导致员工产生情绪耗竭;为了维持现有的资源,员工在工作中就会减少情感资源的投入,冷漠地对待服务对象,从而出现去人性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员工会尽可能地从身边寻求相应的资源,如主管和同伴的支持,相应的物质回报等等,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丧失。情绪调节是否会导致工作倦怠取决于员工失去和获得的资源是否能够维持平衡,在资源失衡的情况下,情绪调节就有可能导致工作倦怠。

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角度,可以解释为什么深层表演和表面表演对于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不同。深层表演是指员工通过改变对情景的认知而改变情绪体验,从而表现出符合规范的情绪;表面表演是指员工不改变内心的情绪体验,仅改变情绪表现以使其符合规范。依据Gross(1998)的情绪调节理论。深层表演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表面表演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后。Cote(2005)指出,表面表演时,情绪反应已经或正在形成,员工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来阻止情绪反应,不将其表现出来。因此,表面表演消耗的资源更多,更易引起资源失衡,也更容易导致工作倦怠。

2.2.3 基于情绪的社会功能的分析无论面部表情理论或者资源保存理论都是从员工个体内部的角度来探讨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Cote (2005)从情绪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出发,尝试将视角扩展到了员工的人际互动过程中。从情绪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分析,情绪被定义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际互动中,情绪表现传递着丰富和重要的信息,人们在表达情绪的同时,也在监控和解释着对方的情绪,当然对方也是如此(Strongman,2006)。因此,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员工的情绪表现会影响到互动对象的情绪体验,并进一步影响到其情绪表现,而互动对象的情绪表现又会反馈给员工,反过来影响到员工的情绪体验,形成了一个情绪上的互动现象。

Cote(2005)运用情绪互动现象来分析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她指出,同样是展现正面情绪,由于员工采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不同,互动对象感受到的情绪表现的真实性会有所差异。深层表演时员工的情绪体验与情绪表现较为一致,此时的情绪表现更有真实性;而表面表演时员工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不一致,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研究表明,互动对象能够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感知到员工情绪表现的真伪,并且只会对真实的情绪表现做出积极地回应(Grandey et al.,2005)。在互动过程中,互动对象的积极回应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的表现,会增强员工的自我价值,从而减轻员工情绪压力;而互动对象的消极回应作为一种人际冲突,却会增加员工的情绪压力,导致情绪耗竭。因此,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其情绪表现的真实感不同,通过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情绪反馈,对员工的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也不一样。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表面表演导致情绪耗竭,而深层表演与情绪耗竭无关的现象。Martinez-inigo,Totterdell,Aleover和Holman(2007)在社区医疗中心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病人对医生服务的满意度是医生的表面表演与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部分地证实了Cote(2005)提出的理论模型。

3 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有调节效应的影响因素

尽管现有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但是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还受到一些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的调节。研究这些调节变量对于解释研究结论,开发相应的干预措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相关的研究也较多。因而Bono和Vey(2005)对个体因素的调节效应产生了疑问,他们提出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便准确地区分个体因素到底是导致工作倦怠的原因,还是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起调节效应。迄今的研究表明,个体因素一方面通过对情绪调节目标和方式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工作倦怠;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个体因素可以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起调节效应。

3.1.1 性别

Simpson和Stroh(2004)的研究发现,即使在

同一种工作中,女性和男性的情绪表现规范也不一样,女性倾向于伪装正面情绪并压抑负面情绪,男性倾向于伪装负面情绪并压抑正面情绪,而女性的这种情绪规范更容易使其产生不真实感,从而导致情绪失调。更进一步,Johnson和Spector(2007)的研究证实,性别是表面表演与情绪耗竭之间的调节变量,在运用表面表演的策略进行情绪调节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情绪耗竭。

3.1.2 个人特质

众多的研究表明,个人特质会影响员工对于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同时也会影响到员工对于情绪调节目标的感知。其中,自我监控和神经质(neurotieism)能够显著地预测表面表演,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和外倾性(extraversion)与表面表演负相关,而宜人性(agreeableness)能够显著地预测深层表演(Austin,2008;Brotheridge & Lee,2002;Diefendorff,Croyle, & Gosscrand,2005);此外,外倾性对于展现正面情绪的感知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于压抑负面情绪的感知有正向影响(Diefendorff & Richard,2003)。

但是,个人特质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却很少能够得到证实。Zapf和Holz(2006)的研究发现,对于在服务业抽取的样本,神经质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有着微弱的调节作用,而在普遍抽取的代表性样本中,这一调节效果则不存在,因此他们认为导致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环境的客观因素,而非个体的主观因素。Judge,Woolf和Hurst(2009)证实了外倾性能够缓冲情绪调节导致的工作倦怠。

3.1.3 情绪智力

由于情绪智力表征了个体在社会情景中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情绪工作研究中受到了学者们比较多的关注。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情绪智力是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影响作用的调节变量,高情绪智力应该能够缓冲情绪调节所导致的工作倦怠。在实际的研究中,Prati(2004)系统地分析了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发现高情绪智力确实能够减轻情绪调节所导致的工作倦怠。然而,Johnson和Speetor(2007)的研究结果没有证实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而是发现情绪智力与工作倦怠负相关。他们分析认为,高情绪智力的人由于具备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因而在情绪调节中所花费的精力更少,其情绪压力也越小,相应的工作倦怠水平就较低。另外,Brotheridge(2006)发现情绪智力与深层表演正相关,Austin (2008)发现情绪智力与表面表演负相关,Liu,Prati,Perrewe和Ferris(2008)也认为情绪智力代表了个体所拥有的情绪资源,高情绪智力的人更倾向于采用深层表演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由此可以推断其工作倦怠水平也应该较低,这些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Johnson和Spector(2007)的结论。

总的来说,高情绪智力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应对情绪调节所带来的情绪压力,降低由于情绪调节而导致的工作倦怠水平。因此,培训员工掌握一定的情绪调节技能是管理实践中有效的干预方法。Richard(2006)进行了针对服务业一线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了认知重评技巧培训’的员工,在培训前后的情绪耗竭水平有显著的下降,而与只接受一般服务培训的控制组员工相对照,其情绪调节时的自我真实感更强,去人性化的水平也有显著的下降。

3.2 组织因素

相比个体因素,目前对有调节效应的组织因素的研究还有不足。Grandey(2000)提出,工作自主和主管支持应该能够缓冲情绪调节所导致的工作倦怠。其后,工作自主的调节效应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证实,但是主管支持的调节效应还未能得到明确的证据支持。目前对其他组织因素的研究则较为少见。

3.2.1工作自主

由于表面表演是导致情绪耗竭的主要原因,Grandey等人(2005)着重探讨了表面表演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工作自主能够缓冲表面表演所导致的情绪耗竭。他们认为,工作自主虽然不会降低工作中对于情绪表现的要求,但是,由于高工作自主的员工更容易体验到正面情感,工作时的内部动机水平更高,并且在工作中也更为自信,因此工作自主使员工能够获得资源来弥补情绪调节所导致的资源丧失。Johnson和Speetor(2007)的研究也发现,工作自主不但能够缓冲表面表演所导致的情绪耗竭,而且在深层表演时,高工作自主的员工更容易体验到正面情感。

3.2.2 主管支持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员工在遭遇到情绪调节所带来的资源损失以后,会在工作环境中寻找支持性资源。吴宗佑(1995)对服务业一线员工进行访谈,通过质化研究的方法证实,员工通常会通过向同事倾吐,向主管求援,自我调适等方式来宣泄情绪,释放由于情绪调节所带来的压力,他的研究提示主管和同事的支持可以缓冲情绪调节所导致的情绪压力。然而,这一在理论上有着充分的依据,又被质化研究所支持的结果却还未在量化研究中得到证实。

Chau(2007)试图证实领导成员交换对表面表演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有调节效应,实证研究数据却未能支持这一假设。相反,Wilk和Moynihan(2005)的研究表明,上司越是重视工作中的情绪表现规范,那么员工的工作倦怠水平就越高。从这些研究结果分析,上司的态度有可能会影响员工的情绪调节行为,再间接的作用于工作倦怠。例如,现有的研究证实,领导成员交换对下属的角色外行为有正向作用(任孝鹏,王辉,2005),而在情绪工作研究中有些学者主张深层表演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角色外行为(Grandey etal.,2005),因此,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较好的员工可能更倾向于采用深层表演,因而工作倦怠水平较低。而上司越重视情绪表现规范,员工越倾向于采用表面表演,因而工作倦怠水平较高。

4 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影响作用的综合模型及其应用

综上所述,迄今的研究在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影响作用的理论解释和相关调节变量的探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影响作用的综合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关系有调节效应的组织因素和文化因素,最后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4.1关于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影响作用的理论解释:综合视角的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面部表情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情绪的社会功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但是,它们也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面部表情理论仅仅

局限于员工自身的情绪调节过程,资源保存理论关注的是情绪调节过程中资源的损耗与弥补,情绪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员工与互动对象之间的情绪互动过程。同时,对于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它们的解释力也各不相同,运用面部表情理论可以说明不同的情绪表现目标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不同,而运用资源保存理论和情绪的社会功能则可以解释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不同。

由此可见,从单一的理论视角出发并不能全面地解释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综合上述三种理论的观点,系统地分析员工自身的情绪调节过程、员工与互动对象的情绪互动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资源的损失与弥补,我们建立了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影响作用的综合模型(见图1)。

综合模型描述了员工情绪调节过程与情绪互动过程的全貌。首先是情绪的外导路径,员工通过情绪调节,展现出与情绪体验不一致的外显表情,并通过情绪互动将其呈现给互动对象:其次是情绪的两条反馈路径,一条是自身的面部反馈路径,员工的外显表情通过自身的面部表情反馈机制影响到自身的情绪体验,另一条是互动反馈路径,互动对象的回应也会通过情绪互动机制影响到员工的情绪体验。在情绪的外导路径中,依据面部表情理论,压抑已经体验到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工作倦怠;而依据资源保存理论,表面表演消耗更多的资源,更容易导致工作倦息。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弥补的个体因素或情景因素会有效的缓冲员工的情绪压力,降低工作倦怠水平;而导致资源损失的个体因素或情景因素会使工作倦怠水平升高。在面部反馈路径中,员工所展现的正面情绪通过反馈会降低工作倦怠的水平。在互动反馈路径中,由于深层表演的真实性较高,因而能够通过情绪的互动反馈降低工作倦怠水平;反之,表面表演则会导致工作倦怠水平升高。

通过综合模型,我们既可以解释不同的情绪调节目标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也可以解释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同时,也能够通过资源的损失与弥补,来解释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从理论上,这种全面的阐释有助于理解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从实践的角度,也有利于系统地研究针对情绪调节导致的工作倦怠而进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4.2进一步分析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有调节效应的影响因素:组织因素与文化因素

从上述综合模型可以看到,在情绪的外导路径中,资源失衡是导致工作倦怠的原因之一。因而,影响情绪调节过程中员工资源平衡的各种因素,也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有调节效应;综合的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对于预防与干预工作倦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均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因此对影响资源平衡的个体因素研究较多而对其他因素的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由于情绪调节的主要动因即来自组织的情绪表现规范,或者社会的情感文化规范,因此组织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于情绪调节过程中资源平衡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4.2.1 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有调节效应的组织因素

如前所述,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角度分析,组织支持应该能够弥补员工因情绪调节而丧失的资源,从而降低工作倦怠的水平。但是,迄今相关的量化研究开展较少,这一假设还未能在实证研究中得到证实。由于组织公平、主管支持、奖励和工作条件是影响组织支持感的三个重要因素(李锐,凌文辁,2008),可以推断,组织公平感、主管支持、合理的物质回报应该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有调节效应。我们认为下一步的研究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通过量化的实证研究来进行验证。

除了组织政策以外,领导行为也会影响到员工在情绪调节过程中的资源平衡。一方面,领导的支持行为对下属来说是一种支持性的资源。能够帮助员工应对情绪调节所导致的压力,Bono,Foldes,Vinson和Muros(2007)证实变革型领导行为能够使下属更多的体验到正面情绪,但是其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另一方面,领导的不当行为也会加重员工的情绪调节工作负荷。吴宗佑(2008)的研究发现,不当督导会使下属产生不公平感,并且增加其情绪调节的负荷,进而产生情绪耗竭。因此,我们认为,下一步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不同的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关系的调节效应。

4.2.2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有调节效应的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将会影响到员工对于情绪表现规范的认知,及其在情绪调节过程中的个人控制感。Gordon(1989)指出情感文化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制度型导向的情感文化和冲动型导向的情感文化。制度型导向的情感文化下,情绪表现规范的力量较强,个体倾向于完全控制自我的情绪体验和表现,以符合社会的情绪规范;而冲动型导向的情感文化下,情绪表现规范的力量较弱,个体倾向于自由地、非抑制地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Turner,2007)。

Grandey等人(2005)分析了不同类型情感文化导向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关系的调节效应,他们认为,在冲动型情感文化导向下,员工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个人控制感,因而也更能够缓冲情绪调节导致的工作压力。在对美、法两国的员工进行比较分析后,他们发现,冲动型情感文化导向能够增强情绪调节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而对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关系的调节效应未能得到证实。

尽管如此,不同情感文化导向对于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方向。尤其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这方面的探索显得更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意义。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结论均是在西方的情感文化导向下获得,相比之下,由于中国具有更为严格的制度型情感文化导向,因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情绪调节的工作负荷是否会更重?员工对于情绪调节规范的认知是否会有不同?这些变化会否导致情绪调节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强度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下一步研究值得探讨的方向。

4.3 预防和干预情绪调节导致的工作倦怠: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目前的研究对情绪调节导致工作倦怠的理论探讨较为多见,但是对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却总结较少。从前述的综合模型可以分析,预防和干预措施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促使员工尽量采用深层表演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如前所述,高情绪智力的员工更倾向于运用深层表演,因此组织可以通过招聘和培训来选择和提升员工的情绪智力。另一方面,通过给员工提供支持性的资源来弥补员工由于情绪调节而导致的资源损失,其中包括工作自,合理的物质回报,良好的组织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