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车辆工程论文

车辆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8 01:55:33

车辆工程论文

车辆工程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专业教学:知识价值链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它关于知识及与知识相关的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可以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的拓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关注整体,是对一个组织系统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及相关资源的管理,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应考虑组织整体效益的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显隐知识的转换。在实际的转换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隐性知识社会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这四个转换环节是知识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知识增值系统。

从微观角度来说,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清除影响知识价值链形成的阻碍因素,加快价值链的形成速度,使组织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管理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即知识生成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由此又形成诸多知识管理工具。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常见的专家系统、数据仓库等都在知识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2知识,理在专业教攀中应用的可能性

2.1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都具有以下共同点

1)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所需实现的都是组织的整体效益。2)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一系列开发过程,实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达成管理目标。3)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存在于知识管理中,也存在于专业教学领域。

2.2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在技术层面也有着共同之处,即两者都运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由这两种技术还衍生出来许多新型的交流和学习方式,如Blog、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系统、知识资源库等。知识管理和专业教学可以相互借鉴彼此在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时的经验和成果。

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学习平台,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管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吸收知识管理的理念,也是专业教学中的重大变革。

2.3利用知识管理,创新专业教学。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思想、知识转化理论、知识价值链的形成等理念,均可以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通过借鉴这些理念,可以为学习者营造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面对面交流、网络社区等直接或间接共享到他人的经验、技能等,从而最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组织智慧。

知识管理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而且更关注隐性知识。专业教学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将显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所熟知和掌握。学习者对更加重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则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或多或少能够通过一些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到隐性知识。但是在非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就被完全忽略了。知识分类思想提醒专业教学相关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

2.4知识管理环节的划分对专业教学的启迪。知识管理通过总结知识价值链,得出知识管理包含四个过程: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和知识交流管理。从这点出发,专业教学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明确教育知识的来源:应该包括已经被认识到的可以拿来学习的知识、还掌握在少数教师、专家、学习者头脑中不能被传播的知识以及新创造的但还未纳入到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其次,应该运用一定的鼓励机制和技术手段识别、提取和组织这些知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当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之后,专业教学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库、专家系统等手段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并进行管理。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库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自身独有的知识拿出来供所有人使用。知识通过交流和共享获得增值,这也为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3知识,理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段,中的应用

3.1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建构专业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社会对于专业教学提出的要求。专业教学通过构建专业知识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知识源和知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工程后,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专业教学利用技术手段建立专业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专业内存在的信息(如学生信息、教学信息、教育资源、头脑中的知识、知识行为、知识资产等)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知识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利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集体智慧完成创新知识的目标。

3.2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车辆专业知识管理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就开放使用,广大学生经常访问该系统,最近二个月平均每天的校内师生访问量已经达到1000多人次(注:该专业每届学生数90人,全部在校生400人左右),而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论坛跟贴人数也不断增长。

知识库的内容不断增长,目前有3个管理人员在作专门管理,审核上载内容和会员资格,目前有注册初级会员600余人(校内360人),高级会员35人(校内教师、政府机关处室、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平均每天上载内容达1.6GB。

广大师生对该知识管理系统地反映良好,在对该系统的评价中优良率达到99.4%,而且为优秀的达到82.8%左右。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广大学生觉得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大大超过以前,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习风气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与往届学生相比也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系统内间接获得许多工作经验,使得学生毕业后缩短适应时间,特别明显的是学生下企业进行技术实习时,明显显得有信心,工作成效更明显。

车辆工程论文篇(2)

至今想起我与车辆工程一路相伴,还是会默默庆幸,不是我对发动机和疾驰的机械多么地狂热,也不是临近毕业前的自我催眠,而是因为我从未后悔,或者至少我一直都相信。如今不少人进大学后开始抱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假想去另一领域会天差地别。具体是否是天才被传统埋没,笔者没法查究,但至少个人不喜欢时常把“要是、如果……的话”挂在嘴边骗自己的人,那样只显得悲情与幼稚。既然最后有缘相遇在一起,就一定将梦想与你进行到底,我对车辆工程如是说。

传统观念里父母最欣赏的是“仕”,即有能力有权力,其次是“专”,即所谓的专家,科学家工程师什么的就是成功的象征。当然也不乏开明的父母,认识到只要幸福就好,无论哪个行业都能够利己利人。我庆幸有着较为开明的父母,因为没有特别充分读文科的理由,故在高中时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理科。虽然日后证明我在数学和理化上确实没有天赋,但也凭着用功成绩还算不错。我们所在的省是试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之一,能在高考出分后再填志愿。拿着成绩结果,虽然跟大多人一样很不甘心,但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填志愿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头疼的事,不过也有些所谓传统可以参考,比如对男生来说好像默认项就是理工科,而机械类则是默认项下面最为通用的选择。究竟是好男儿众望所归,还是误了谁的余生?只要填下后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也曾抱着几分勇敢与执着填了两所政法类高校,但后来证明还是和工科比较有缘,于是在深秋的贝壳(北科的谐音)遇见你——车辆工程。

既深又广的专业学习空间

当时毕业生人手一摞的《高考天地》里具体怎么介绍“车辆工程”的,现在早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对我来说,“车辆”比其他那些专业名词看着更具体而又更宽广。采到北京科技大学后,才明白同样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专业方向,例如北科车辆工程的强项是矿用车辆,或专用车辆,因为北科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有着明确的行业倾向。

车辆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旨在培养有一定理工知识基础,并了解车辆理论、结构和领域技能的方向型人才。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专业课程特别得多。对于为什么车辆工程的课程数相较其他专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课余之间,我们还真地“费心”去研究过。实在型的同学如是说,车辆工程神合了机械、力学、电子、自控、环境、信息、材料、检测和液压等多学科知识,“车辆”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其必须有着数量相当的课程来匹配;文学型的同学则把其归为“围城”效应,学车辆工程的同学总觉得自己的课较别人多;无厘头的版本则是花了学费当然要一分钱一分货;当然也如我一样“随其自然型”——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我们没有机会去设计课程,不如安心地接受这样的安排……

在大一、大二期间,我们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特别是明确以“车辆”命名的课程比较少,倒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一大堆。这些基础课既难学又不知道如何运用,看起来似是与专业无关,但到了后期专业学习之时,就会明白基础的理论知识才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与后盾。因此,温馨提示一下,前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虽然与梦想还隔着一层迷雾,但可以确定的是我要的未来就在那片浓雾之后,基本课学习完全放松不得。

到了专业课学习期间,在繁重的课程压力之下,我们感受着来自“车辆”的独特魅力。“机械制图”学起来相当让人头痛,但掌握熟练后则会有一种自己很“帅”很“强大”的感觉。由于该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高中阶段立体几何学起来很痛苦的同学面对该课程则有些棘手。待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以及更具体的汽车液压、发动机原理、汽车结构、汽车理论等课程——开设后,我们才真正进入了“车辆”庞大而复杂的专业世界。这些课程让我们明白了机械、力与速度的美。

所有学习工科专业的学生都会明白,工科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就导致了在数量众多的课程之外,我们还要参加数目不少的实践操作。以我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在学习的同时,专业课程老师会组织拆装发动机来进行实物讲解教学,有时还会邀请几位同学亲自操作。

给人生赌下了所有信心

车辆工程是一门工科专业,与机械类专业联系紧密,但在专业课程方面又有不同。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可分为汽车、矿用车辆、轨道车辆、军工车辆等方向。车辆工程与机械类某些专业的共通点在于要学习掌握各种力学分析和机构分析,不同点在于机械类课程虽是构成车辆工程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项目,但却无法包容车辆本身的复杂性和产业集中性,汽车结构、汽车理论、车辆设计、运行材料、发动机、汽车文化等都是相较机械类更为具体的知识。另外,汽车行业本身也是各种制造业、服务业、原材料加工业等领域的汇集点,因此有着极其宽广的就业、发展方向。本科毕业后一般可以在一汽、北京现代、吉利等大型的汽车企业从事技术类工作,待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成为汽车行业的设计、管理类人才。

但对于我,却在学习之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既工科又文学的发展之路。进入大学后似乎压力一下子都不见了,各种社团组织招新时,筛来筛去也貌似只有与文学相关的社团才比较靠谱,于是记者部、宣传部、《北科大青年》报社、《在贝壳》杂志,到后来写歌词、自学设计软件、带团队做文化……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在宣传与文化的道路上走了这么久,而且一路上很忙碌,却也很开心很欣慰。

当我一头扎入文学的天地时,同专业的朋友会默默给我敲敲警钟:学习车辆工程毕竟是以从事技术工作为目的的,花费时间与精力在文学方面是不是有些不明智?于是在几次纠结之后,我希望在所学与所好之间找到一个联结点、平衡点。直到后来才惊喜地找到了一个方向——将工科背景、文化爱好与最终梦想都能结合,将车辆与文化相结合,并借着二者的特点发展成为足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生活。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们也许觉得难以理解,而在我看来,则是情理之中的巧合,或说是执着相信自己的曙光。

同类相竞——国内开设车辆工程专业院校速览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被认为是我国汽车行业公认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基地。吾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成立于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整体搬迁组建而成。在汽车整车与底盘设计、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和技术积累优势。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汽车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该专业主要专业方向有:汽车底盘、电动汽车、专用车辆、汽车电器、汽车车身等。学校车辆相关学科重点在电动汽车、汽车设计与结构分析、汽车电子与现代测控技术、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开发、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性能与电控技术、汽车营销与物流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车辆工程论文篇(3)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3)

【摘 要】实践环节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是很多院校专业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山东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对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索,较好地解决了当前车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现有的教育体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技能训练方面的培养。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基础,以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现代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才能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出色的应用型人才。

1 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办学情况

山东交通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历经十余年重点建设,依托“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目前已确立汽车设计、汽车车身、汽车电子三个本科培养方向,形成“以商用车设计与开发为核心,逐步辐射到轿车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思路。专业建设目标:以车辆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为人才培养平台,以培养具有较强发展潜质的汽车行业一线工程师与管理人员为目标,建立比较完善、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在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车辆安全与节能等领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

车辆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有汽车设计、汽车车身、汽车电子三个方向,如图1所示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群与基础课之间形成“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课程。

3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与构建

车辆工程是一个由很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起来的综合体,实践性教学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工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

3.1 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根据汽车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变化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深度改革,分阶段、多方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第一学年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期,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认知企业、了解行业;第二、三学年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期,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教学与驾驶实习、整车拆装等实习实践环节相结合,强化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第四学年为专业能力拓展期,除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外,还增加两个月的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环节,要求不同方向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工程技能训练。整个培养过程中强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环节学时占30%以上,学生科技创新贯穿四个学年,实现实践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的培养。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在学生培养上,坚持和完善导师制,从二年级开始选拔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

3.2 以竞赛为载体,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和考核模式

针对专业模块课实验教学涉及面广、耗时较长、连续运行、学生自主设计不足等问题,采取以竞赛为载体的专业课实验教学模式。即结合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各种竞赛活动,如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大赛、汽车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节能小车大赛等。全方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并可以将此类竞赛成绩作为学生专业模块实验课及工程实践的考核结果,从而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3 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汽车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PLM)都离不开各种数字化设计工具和软件的引入。具体表现为: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采用CATIA,UG NX等三维数字化造型设计软件;在产品性能测试分析阶段,采用ADAMS,ANSYS等工程软件;在实际产品的检测阶段,引入NI测控系统等。在理论和实践授课中引入这些工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先进设计方法的学习,如在汽车构造授课中展示ATIA,UG NX等工具建立的三维汽车零部件构造模型;在汽车理论关于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分析研究中引入ADAMS动力学对比分析;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要求使用CATIA,DAMS,ANSYS等实现汽车产品的CAD/CAE设计要求,使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先进数字化设计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3.4 实习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主要的具体形式有:整车拆装实习、热加工实习、钳工、冷加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车辆工程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等。

(1)对于整车拆装实习,有一周的时间,其重点是分析研究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离合器、制动器等总成部件其在整车上的布置形式,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拆装。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尽量要在汽车构造开课之后。

(2)增加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车身制造工艺学的实习环节,该实习应在该课程同学期的中后期进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该主干专业课程进一步掌握,而且能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

(3)第七学期,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缩短理论教学时间。根据市场需求,源于企业生产或教师课题设计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实训题目,安排学生结合这些题目进行集中训练,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二维、三维绘图)、公差确定、工艺编制、查阅手册等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4)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目前流于形式,只有少部分同学真正进行自主实习。汽车工程学院至少统一安排生产实习一段时间,使学生进入工厂真正接触其生产过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见多识广,同时能使学生尽快熟悉就业后的工作环境。

4 结束语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已将所有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构建了与理论课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但仍需不断改进与调整。车辆工程本科教学的实践教改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以求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为春,邹广德.提高车辆工程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08(16):551.

[2]王佳.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42-144.

[3]陈勇.应用型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科技文汇,2009(8):32-33.

车辆工程论文篇(4)

    善化发展方向分析、检修工具的科技化发展方向分析、维修方式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分析以及维修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分析这几个方面入手,围绕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车辆维修在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关键意义。

    关键词:车辆维修;技术;发展;故障诊断;工具;人才;信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19-02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受到特殊经济体制发展变革因素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的车辆多为运输企业所服务,这也就使得车辆维修往往只体现为运输企业关注的问题,社会大众对于车辆维修的接触并不多。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因素影响下,我国社会范围内的整个车辆分布及占有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质上的改变。最为集中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在于:车辆的社会性发展趋势使得大量的私家车车辆成为了现代经济社会交通运输最为主要的参与主体。在这一发展背景作用之下,车辆维修技术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同样极为显着,其行业属性也自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型行业实现了向社会服务型行业的转变。针对有关车辆维修技术发展方向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对其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车辆维修技术发展过程中故障诊断技术的完善化发展方向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汽车并不单单体现了其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属性以及交通运输属性。在车辆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全新阶段,车辆的根本属性上升至了高科技融合体的高度。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电子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车辆科技化程度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趋势。在这一过程当中产生了包括EFIE(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装置)、SRS安全气囊装置、AT(电控自动变速箱系统装置)以及ECS(电子悬挂系统装置)在内的多种综合性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技术的应用使得车辆在确保运输作业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车辆综合功能的完善。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从汽车车辆的维修角度上来说,以上各类应用装置控制功能的实现均依赖于电子控制模式的应用,这使得表现于电子控制模式当中的自诊断功能同样能够广泛应用于这部分应用系统装置当中,在汽车运行过程当中针对汽车可能存在或是已出现的故障问题加以有效记录。在此基础之上,这部分被记录的故障问题信息数据能够直接转换为代码的形式储存于电子控制单元存储器装置当中。在车辆维修过程当中,车辆维修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解码器装置针对车辆自身电控单元存储器装置当中所具有的故障代码进行读取,在此过程当中能够精确定位车辆故障问题的发生问题与故障程度,从而为车辆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二、车辆维修技术发展过程中检修工具的科技化发展方向分析

    在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车辆检查及维修工具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各种融合高科技技术应用性能的车辆检修设备的发展使得整个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传统意义上仅仅依靠钳子、扳手等单一化设备进行车辆维修作业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类型、更多元化的检修工具开始被广泛引用于新时期的车辆维修过程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现阶段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检修工具呈现出功能综合化与应用化的发展趋势,一类检修工具并不单单仅限于对一种功能的实现,而往往兼具多种使用性能。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包括解码器装置、汽车电表装置、汽车发动机分析仪装置以及汽车尾气测试仪装置等相关车辆维修设备的应用持续深化与发展,针对车辆电表、发动机、尾气等具体部门所研发并应用的针对性检修工具同样是新时期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借助于检修工具进行车辆维修作业的过程当中,要求车辆维修工作人员具备对各类检修工具设备的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与操作技能,确保各项现代化检修工具能够在整个车辆维修过程当中发挥其应用价值。

    三、车辆维修技术发展过程中维修方式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分析

    受到一定客观因素的限制与制约,信息资源在我国现阶段车辆维修作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与广泛。然而不可否  认的一点是:维修方式的信息化已成为车辆维修技术发展过程中最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作用之下,车辆维修与互联网网络的融合使得车辆维修工作人员对于车辆,特别是进口车辆相关维修资料信息的查询工作变得更为简单,针对车辆故障进行排除工作的开展也更加有效,由此给车辆维修企业所带来

    的经济效益同样是极为显着的。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体现在汽车维修管理工作当中。具体而言,现代车辆维修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有着极为显着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各类信息化设备硬件价格已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计算机及各类信息化软件设备的开发及应用技术日趋成熟,能够针对车辆维修企业的发展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软件程序设计及开发工作;

    (三)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使得各类车辆维修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售后服务有所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车辆维修方式的信息化发展势必会使得新时期车辆维修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较高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四、车辆维修技术发展过程中维修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维修工作参与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维修作业人员的技能掌握与理论知识均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传统意义上车辆维修过程中所采取的岗位培训方式是一种极为单一的“师傅教徒弟”方式,此类问题直接导致了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无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相融合。在现代车辆维修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从事车辆维修工作的人员也应当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现代车辆维修工作所需要的车辆维修工作人员不单单需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当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应用各类专业维修设备与机械工具,能够基于车主的实际需求针对车辆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判定与排除,确保在整个车辆维修过程当中能够以最短的工时消耗以及最低的成本投入实现所提供服务的最优化。在这一过程当中,车辆维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学校专业教学的基础之上展开有关电化教学及网上培训的多种学习方式,针对车辆维修技术及维修观念进行及时更新,确保针对现代车辆所开展维修作业的现代化。

    五、结束语

    传统的车辆维修制度、维修观念以及维修技术终将被新型的车辆维修制度、维修观念以及维修技术所替代,这一是整个车辆维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趋势与选择。正确把握新时期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落实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车辆维修企业在严峻的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形式当中谋求稳定生存与发展,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在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以维修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为基础,以车辆故障诊断技术的完善化发展为前提,以维修工具的科技化发展为保障,以维修方式的信息化为核心,是相关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车辆维修技术的发展新方向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琴,周国华,李艳茹.汽车维修车间作业排序的优化模型及调度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5):1686-1689.

    [2]杨沿平,郝夏艳,李治国.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2):22-25.

    [3]郭海龙,严朝勇,刘越琪.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37(4):121-123.

    [4]王春华,张朝许.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与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7:322.

    [5]曹会智,王春杰,李太慧.基于能力理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汽车维修分队保障能力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9,28(11):20-23.

车辆工程论文篇(5)

【关键字】车队建设车辆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F40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重型卡车的相关介绍

例如,随着“中国第三代重卡”德龙F2000系列车型的震撼登场,以及8X 4、10 X 4系列多轴载货车的重拳出击,陕汽重卡成为了“卓越品质、物超所值”的代名词,以质量过硬、高效运输、超强承载、出勤率高而备受赞誉。“德龙F2000”是陕汽与德国曼公司合作的结晶,代表着目前国内重卡的全新水平,是我国出口欧洲的重卡产品。外表雍容华贵,驾驶室秉承欧洲风格,专有四点全浮式悬置机构,电动天窗、恒温空调、车载电话、VCD等高级配置营造了高级轿车般的驾驶氛围。进口驾驶室本体、7.5 t曼技术前轴、德龙专用发动机、专用变速箱等国内外优质组合实现了更佳匹配。大开门设计、实用宽敞的卧铺、双夹层顶盖等充满人性化的设计风格,280至450马力的强劲动力,使德龙F2000实现了真正的升级。

二、车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重型卡车任务不断增加,任务执行区域扩大,油耗大大增加。往往都是驾驶人员单独执行远途任务,这就造成了对驾驶人员的用油的管理难度增加。

(2)重型卡车维护、维修的所用的配件领取的问题。由于车辆的维护、维修所用的配件种类繁多,后勤所准备的种类不多。这就造成一部分车辆的维护、维修还需要去修配厂完成,无形中造一些车辆维修成本增加。

(3)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重型卡车任务繁多,油耗成本大幅增加,加之驾驶人员对加油站的选择也不很固定,随时缺油,随时加。也因加油站油价不尽相同,给油耗的成本无形加大。

2、车辆维护、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型卡车车队在车辆方面上,有新车、旧车,有好车、次车,这样对车辆的维护、维修所需要的配件选择及费用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三、搞好车队建设及车辆管理的相关措施

1、完善监督考核制度

如何让重型卡车车队的服务变得更加高效、优质呢?这就需要我们车队后勤部门客观合理地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为机关车队的良好运行做好基础、保障工作。需对所派出的人员、车辆用油等事项都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如:执行任务的行车里程,公里耗油量,任务完成时间等等都要进行考核。这可以把人员节约成本积极性及车辆油耗降低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还以避免或减少公车滥用、私用,减少油耗,为机关、为车队节省成本。

2、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驾驶员的节约意识。有很大一部分的驾驶员,节约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节约公共资源的意识。因为花的是“公家钱”,办的是“公家事”,“羊毛”没出在自己身上,所以对很多的必要的浪费,都视而不见。由于体制和制度的缺陷,公车私用情况也比较普遍,这也是导致浪费行为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证明重点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争取努力营造节约资源的氛围,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合作,使大家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良好节约习惯。节约是车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涉及面大、矛盾多,需通过各种方法、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从而达到共识,争取支持配合,密切协作。要求全体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营造“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浓厚氛围,强化资源稀缺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培育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3、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客观、实际、完善的车队后勤管理制度对帮助、提高机关车队的工作高效、管理有序、安全节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来健全车队后勤的管理制度:首先,服务原则。依据机关单位所规定的所后勤工作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制定;其次,节约原则。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原则,科学、合理、保质保量地对车辆维护、维修所需要配件采购、以及降低油耗成本等进行制定;第三,人性化原则。对于长期执行较远地域的驾驶人员的油耗、配件等问题,应给予合理评估,适当放宽油耗、配件的标准。依据以上三项原则,对工作职责、奖惩制度、车辆油耗、车辆维护、维修配件的管理制度等给予健全、完善,这样才会更有利于辅助机关车队整体的管理,把机关车队后勤的工作做更完善、更具体。

4、车辆停车实行定置化管理

认真执行定置化管理规定,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做到整齐化一,美观整洁。车辆停放必须放在停车场的停车车位上,不准乱停车场,保持整洁面貌整齐。对停放车辆不整齐的罚款20元,乱放车辆的罚款50元。严禁在停车场内刷车、擦车。保持良好环境卫生。如在停车场内刷车一次罚款50元。车辆必须按规定的时间正点发车,并按规定的停车地点停放车辆,并服从安监人员的指挥,如发现乱停车或不按规定时间发车者,一次罚责任人50元。

5、完善车辆维护、维修配件的管理制度

对于机关车队来讲,车辆的维护与维修所占的费用相对来讲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合理的制定关于车辆维护、维修配件的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首先,结合车辆实际情况制订出不同车辆保养、维修配件的保质、保量以及采购价格的标准。避免在保养与维修费用上支出过大,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并做到有专人进行监管。其次,对车辆要制订出定期的维护与维修时间表,避免车辆没有通过正常的维护或维修而造成不应有的事故发生。

6、车辆的维护及维修所需配件成本管理

车队的车辆使用率高,行使的里程量大,这就要求我们对车辆要及时进行维护及维修。这就要求我们车队后勤部门应按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车队的各种车辆按规定时间进行维护或是维修,发现任何的大小故障都要认真对待,予以及时的维修、处理。首先,对各种车辆所需要的配件要求就要严把质量关。配件的质量关系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这就需要我们在采购不同车辆的配件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配件。首次,各种车辆的配件采购价格的控制。虽然配件的质量相同,但是往往价格却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相关配件进行采购时,一定要多走、多询价,做到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优质的配件,以降低车辆维护及维修所需配件的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允文 加强车辆管理制度建设保证优质服务安全行车[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2010(9)

[2] 毛宝祥 谈甘肃省交通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期刊论文]-交通财会2008(10)

[3] 周甘霖.杨海辉注重车辆管理保证行车安全--北京卫戌区某坦克团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期刊论文]-汽车运用2003(1)

车辆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车辆运行;技术管理;必要性

使用车辆和对车辆运行技术的管理层面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国民生活的便利程度的提高都具有绝不能忽略的重要影响。首先,车辆应用和对车的技术层面的管理皆为汽车运行行业间的一个重点建设部位并且是其构成组分的重中之中,也是其要执行的要务,这项工作施行良好,将使得车子的运行周期增涨,尾气的排放量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大幅升级[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城市的车辆大量增加,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也越来严重,加强汽车使用及管理是现阶段一定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它不光涉及到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以下即我对此方面所提出的自己的粗浅认知,希望对此建设有所助益。

1车辆使用和技术层面机制掌管的内涵以及现实情势

车的应用和汽修管理工程方方面面都是我们不能避之不谈的,尤其是长时期车辆使用恶性循环的现实状态下,无论是使用车辆的车主的素质方面,抑或是车身性能技术和车的运用技巧方面,这些层面的建设或者是强化已经是历史进程的必要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拿起科技的方式和技艺去维护交通便利、管理车辆使用技术、保护生活环境、杜绝污染严重化,已经是箭在弦上、迫在眉睫。为了形成车辆运行能够行进在日常安全的正路上,我们更应该以靠得住且实用的技术为依据持起科学有效的技能方式来对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管理。汽车性能及使用和我国的汽修业务、道路交通业务、道路安全方面、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息息相关,紧密相切。从汽车的配置、应用、修缮、检查和重装或改型等顺序进行的汽车本质装配和车的性能内容一直到车更换和报废来研究车的运行和车技术管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考虑如何将相应的汽车技术运作于日常多方位的使用中,并于同时刻协调好车子在行驶中和交通业务方面的内在联系、车辆的绝佳性能运用带来的良好收益等诸多层面的关系的考量[2]。无法否决的症结即是车子本身存在的质量好坏、使用优良的提升空间、与社会环境的共存密度等因素明显对我国社会经济效益有着无可替代的决定性的作用。就目前车辆使用状况而言,它的优势与其它水陆交通相较而言仍是明确凸显的,车身灵巧多变、机动性强,火车、飞机、轮船都是不能代替它的作用。且在目前道路建设已经趋于高速化的情态下,汽车使用普及度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于从某些专业角度来说,它已经是一种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对于汽车的技术和用的适宜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众望所归的一个现实任务,必须着手思考并加以发展,使得车辆运输效益更上一层楼。

2车辆使用及技术层面的管理的重要作用

(1)加强车辆技术管理,提高车辆运行档次,升华相关社会经济效益

汽车使用和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方面的管理对于现实状况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情况下,交通中的公路方面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的当前发展无疑是一柄“双刃剑”,随之造成的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如私家车过量占据道路资源、汽车机动能源耗损极大、尾气污染严重毁坏地球环境、周末交通拥堵现象与日剧增等,不只对公民造成了很大阻碍,而且引生了一系列社会困扰事件。因而增强对车的使用及其技术的管理,一方面可以舒缓它滋生的社会事件,将社会问题与社会效益平衡化;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辆能源的耗损,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实现空气的净化才有一个明媚的未来。

(2)强化汽车技术和使用层面管理体制,有效降低运输业务基本成本,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车子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一定的技术管理体制,它对于运输行业而言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车辆使用时的方式、车辆自身的性能情况的优劣都对车辆使用的长久性、效益性有着深重的影响[3]。国家各个行业、各大部门、各个公民应该对车辆的技术维修、保护、改造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定期的管理性,这样由于现在大批次的汽车使用而出现或产生的状况才能得到迅速的解决;试想一下,如果在车辆运用中出现了类似的重大问题而解决无门,抑或是解决行程迟缓,那么解决问题后回顾发现意义已经丧失或者是无效了,更有甚者,不单单是浪费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而且上至折损到企业的资产根基、部门的正常周转、公民的自由资产。由此可见,只有以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机制体制对车辆运作的过程和技术开发的步骤保持正确方向和优良方式的规整和计划,车辆使用和技术管理这个相关配置区域才能有整齐划一的前进步伐,才能使得汽修的成本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车辆运作进程将迅猛发展,技术开发运用将有一个更加积极的环境,自然资源损坏大幅减少,甚至于地球村环境更加亲民,这样长此以往的积淀之下,社会效益的提升势必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得以上调。

3结语

中国社会日前发展势头欣欣向荣,鼎立于世界发展之林。我国的运输行业中汽车毫无疑问地成为支柱之一,越来越受到国民们的青睐,因此对于车子使用和技术管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4]。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给予这些行为必要性的缘由和一如既往发展的重大意义,值得我们对于汽车行业领域进行深思。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孟文俊.绿色汽车的构想[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2009.

[2]于启武.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对策[A].2010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

[3]沈晋,于秀娟,樊庆锌,孟宪林,王爱平.汽车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A].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车辆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公路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是指车辆等交通工具在通过某一段公路或某座桥梁的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重力和速度使公路桥梁和车辆同时产生振动反应。这种振动反应对公路桥梁和车辆的损伤均较大,且车型越大,重量越重,其造成的损伤越严重。研究公路桥梁和车辆的耦合振动是减轻这种损伤的重要手段。

一、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研究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研究迈上了新的高度。科学家从纷繁复杂的理论研究中抽象出了理论研究与空间计算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使得研究的过程更加专业,研究的结果更具精确性。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Mulcahy、Hutton、Cheung和Gupta等研究者为使研究的结果更能反映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研究结果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先后对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研究做了理想化和多质量的有限元和有线条模型的模拟研究。这些模拟研究研究的主体为公路、桥梁和车辆,研究的对象为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研究的目的为减轻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造成的公路桥梁和车辆的损伤,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第一,研究公路和桥梁路面的状况对车辆通行和车辆的使用寿命的影响;第二,研究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加速或制动减速对公路和桥梁的损伤程度和使用寿命的影响;第三,研究公路和桥梁的类型对车辆通行状况和使用寿命的影响;第四,研究车辆的类型和重力对公路和桥梁的影响。虽然这些研究是研究者凭个人喜好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但无不为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研究做出了贡献。后这些研究在Zheng、Cheung、Au和Cheng等四位研究者的振动梁函数法对混凝土公路的质量和跨度具有连续性的桥梁的理论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的研究在二十一世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千禧年跨越之际,林梅和肖盛燮两位学者通过将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研究与结构力学相结合进行了公路和桥梁在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对车辆荷载性能的动态影响研究,并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对此研究进行动态模拟,讨论了在不同的路面状况下,车型和车速的不同对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的影响。但将结构力学和公路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的研究联系起来存在较大缺陷。文章表明略去公路路面和桥梁桥面的约束,影响了路面和桥面的质量对车辆和公路桥体的耦合振动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仅考虑车辆通行时的耦合振动,不涉及车辆产生惯性时的车辆与桥梁的耦合振动,使研究的结果在缺乏精确性的同时未具代表性。

为解决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研究的影响因素限制问题,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单项因素对耦合振动影响的研究中。这些研究包括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对减轻车辆耦合振动损伤的影响和车辆耦合振动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是一种通过降低应力峰值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消能减震控制技术。这种控制技术通过减轻车辆通过路面或桥体时的冲击力和惯性,使得公路路面和桥体的疲劳损伤程度最小,从而延长公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国内对车辆耦合振动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由杨光和陈祝平两位研究者发起,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磁流变液的原理对简化后的支梁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带有磁流变液等流体阻尼器支梁结构的计算结果。但这种结果只是我国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的初步探索,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二、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完善研究的模型与研究的计算方法

从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一研究制作的模型和研究计算的方法尚存在改进之处。针对限制因素过多影响研究结果准确性的问题,可以采用单项控制研究的方法;针对模拟模型本身的问题,可以将研究的模型从二维转变为三维,将公路路面的状况和桥体的支撑结构考虑在内;针对计算方法存在漏洞或缺陷的问题,可以将有限元线性计算转变为非线性计算等等。

(二)典型车对公路桥梁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

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即为延长公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减轻我国财政支出的负担,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典型车对公路和桥梁使用寿命的影响,不得不考虑公路和桥梁在特殊荷载作用下的列车安全性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和资源分布地域的特点,对南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研究应与对北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研究存在差异,南方资源分布较广,流通的均为荷载量极大的大型货车,南方降水资源丰富,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研究应充分考虑降水的因素。

结束语

本文是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在现状的研究中,文章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做了介绍,国外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现状研究停留在对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造成影响的因素上,国内的研究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主要是对研究控制和计算方法的探索。为弥补这二者研究的不足,文中除了提出应将影响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因素和研究控制和计算的方法相结合外,还提出了应完善研究的模型与研究的计算方法、典型车对公路桥梁使用寿命的影响以及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的研究方向,希望这些研究方向的提出能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小珍,张黎明,张洁.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程力学,2008,2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