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旅游文化特点研究

旅游文化特点研究

时间:2022-12-09 16:19:37
旅游文化特点研究

旅游文化特点研究1

一、群众文化概述

要想将群众文化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先界定群众文化的内涵。我国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的概念始于1953年。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它是具有引领、导向和示范作用的社会性文化,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带头、导向和示范的功能。群众文化作为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具有引领、引导和示范的功能,在“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群众文化发展遇到一些阻碍,影响了群众文化育人作用的发展。要想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应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为宗旨,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群众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效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以人民大众为基础的群众文化建设,要想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目前,我国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对文化类高校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在相关高校中设置群众文化课。同时,应采取多元化手段,培养高素质群众。例如,组织文博、图书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长期的文化管理课程教学,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对于艺术专业人员的考核,不仅要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还要从专业技术、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培养高质量人才。此外,应推进基层文化教育工作,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干部体制改革,并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业务培训,形成一套长期稳定的群众文化发展体系,激发群众文化活力。

二、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的宣传方式有待改进目前,一些地区在传播群众文化的时候,采用了不合适的方式,让游客对群众文化产生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的理解,如将群众文化视为一种地域文化。地方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群众文化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并对当地的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用正确的方式对群众文化进行推广,不进行虚假宣传,让游客感觉现实和宣传一致,从而喜欢当地群众文化。虚假、片面的广告宣传会妨碍我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对文化的传播产生消极的影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此提高警惕。

(二)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作为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与群众文化活动相融合。地方有关部门提高了对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并给予经济支持,使群众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也使旅游业越来越繁荣。但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地方对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的经济支持不足,民间资本对群众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资源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此外,媒体对于群众文化的宣传不到位,不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使得一些人对旅游业与群众文化的融合不够重视。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业和群众文化的关注,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

(三)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深度不够群众文化与旅游业存在紧密联系,二者必须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群众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群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者未实现深度融合。其根源在于,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规模化管理体系,比较分散,无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体验,游客无法体验到集约式的旅游服务。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规模较小、群众认可度低、缺乏经费等问题。此外,一些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存在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的情况,缺乏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的传播。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希望获得一定的文化体验,群众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

三、群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思考

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唯有具备深厚人文底蕴的旅游产品,方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吸引力。因此,应将群众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要想实现二者融合发展,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相关部门为主导。树立大旅游、大营销观念,凝聚社会力量,明确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形成推动旅游和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扶持力度,促进当地旅游业和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第二,促进优秀群众文化传播。在群众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应传播优秀群众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将群众文化有机融入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中,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旅游需求的同时,对游客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第三,充分发挥景区的优势,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在积极推进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核心层、层、相关层和上中下游产业链有机结合,提升当地旅游景区竞争力。应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提供完善的文化旅游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推动群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依托旅游景区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旅游业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完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旅游服务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应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具体来说,可以对游客的游览线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持续的创新,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导游人员在开展工作前,必须了解和欣赏当地群众文化,对当地的群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在导游过程中,以充满趣味性的语言介绍当地文化资源,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二)坚持面向市场,适应当前市场化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使得旅游市场从单一的观光游过渡到多样性的休闲度假游阶段。在促进群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尊重市场规律,对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调研,对其消费趋势进行预测,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多样化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旅游企业应与时俱进,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特色美食、生态景观,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旅游营销方面,应面向市场,结合游客旅游需求,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媒体平台,对旅游景区与当地群众文化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针对不同的游客,进行精准营销,推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扩大营销渠道,丰富宣传方式,可以拍摄一些旅游与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的短视频,并将其上传新媒体平台,从而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促进群众文化广泛传播,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将群众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旅游的各个部分大多数游客旅游的目的是领略各地的风景,更好地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氛围。因此,当地应注重文化的传播,应将群众文化融入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中,从不同的视角向游客展示当地群众文化。新时代,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如今很多地区的旅游还停留在吃、住、行、游、娱、购等内容上,在文化元素的注入方面比较欠缺。为了推进群众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将群众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旅游的各个部分,融入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在体验旅游项目和欣赏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群众文化的魅力。

(四)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和项目在一些文化类景区中,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粗制滥造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对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开发旅游文创产品,让旅游文化产品更具吸引力,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在推进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将群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充分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应合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建设多样化旅游景点,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养生度假区、生态旅游文化区、古玩街、小吃街,开发庙会等休闲旅游项目。

(五)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群众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的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各种媒体,对旅游文化品牌进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六)在旅游景区开展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定期在节日举办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如红色经典诵读全民阅读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文化活动,充分感受当地的群众文化,加深对当地群众文化的了解。例如,武威市连续十年举办了民族民间文艺大赛,举办“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文化(戏曲)进乡村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1160多场次,推进文艺惠民服务品牌化、常态化。五、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旅游是保护、传播、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旅游业发展,还能推动群众文化传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人们的思想逐渐产生影响。但目前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群众文化的宣传方式有待改进、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应探讨推进旅游业与群众文化融合的多元化路径,发掘群众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式,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体来讲,应加大对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扶持力度,树立大旅游观念,明确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景区的优势,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坚持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适应当前市场化发展需求;将群众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旅游的各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向游客展示当地群众文化;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和项目,让旅游文化产品更具吸引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旅游景区开展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作者:万小艳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文化事业发展中心

旅游文化特点研究2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旅游一词的概念,在先秦年间已经出现在我国古人的生活当中。旅游文化作为旅游行业的灵魂所在,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旅游文化涵盖内容广泛,包容性强,能突出展现中国的物质文化底蕴。因此,旅游文化的发展也逐步受到业内的重视,对其逐渐展开纵向的研究。旅游文化的发展为国内旅游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1.旅游文化的意义和特点

文化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旅游行业中,旅游文化的地位也不容小觑。它作为旅游行业整体性的一种展现方式,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满足游客需求的意义。旅游文化同时也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两种,前者的主要要素只有游客和景点的文化,后者则在传统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业的特色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旅游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传承性和创造性。旅游文化并非多种文化的简单拼接,而是在旅游业态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和新兴学科的融合体,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文化形式。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切入,经过人为设计添加色彩、工业加工后才能发展新的旅游文化,成为专供游客享用的文化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国内旅游业独有的特殊性。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文化中,能真正体现民族精神的内涵。但需要注意民族文化多样性,不能成为旅游文化一成不变的理由,其应该不断接收新元素,创新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丰富国内的文化旅游资源。纵观旅游发展的历史,虽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依然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游客在旅游中追求的文化享受,是从古至今的共同点。人文文化与自然文化都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展现出极大的吸引力。文化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其蕴含的知识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更是不同地区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2.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彰显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现阶段的旅游业和旅游文化二者之间息息相关,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文化景观是旅游业的主要资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历史文化,人文旅游景点的开发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这让中国在旅游文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孕育出大量的人文旅游文化,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政治思想、民族风情、经济政策、地方特色等,这些都是大量历史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同时,丰富的自然旅游文化资源,也吸引国内外众多文化艺术者前来观赏。因此,很多旅游开发运营在进行旅游景点规划时,都将这类资源作为重点的投资对象。例如,国内很多的旅游文化景点都是选择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建筑作为卖点,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古镇、西安的兵马俑等,它们一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可达上千万人次,也使我国的文化实力在国际上得以彰显。

3.旅游文化的经济地位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其开发旅游景区的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具备开发价值的文化旅游景区,应打造区别于游客自身生活环境的景观,让游客投身其中时,被这些壮丽、独特的旅游景观所吸引,并为之发出感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每年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同时通过旅游文化的传播,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提升我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另外,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额外的收入,进而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只是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要想在国际上站稳大国的位置,必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让中国特色文化形成与生俱来的优势,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旅游业在国内外稳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4.旅游文化在环境中的地位

现阶段,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直观体现在旅游景点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素质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旅游景点游客日益增多,对周围配套公共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旅游景点前期策划时对周围的酒店、超市、交通工具、公共卫生间等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同时,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是旅游业中的重要一环,工作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也会提升游客对景点整体的满意程度。

5.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旅游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旅游本身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其虽不以从事经济活动为目的展开,但其表现形式却以经济活动的方式展现。游客在旅行途中免不了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费,这整个过程就带动了其经济效应。旅游行业想要实现文化发展,就要依据不同地区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以及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不同城市应发展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吸引更多游客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当下,国内旅游行业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以民俗人文旅游文化为核心的景点层出不穷,例如,西藏、云南、新疆等地区都通过民俗文化作为景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同时,还能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更有助于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给各地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也从侧面带动了运输行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旅游文化提高旅游管理水准的作用旅游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其覆盖范围更是延伸至多个领域,例如餐饮、酒店、住宿、旅行社、运输交通等。旅游业想要实现地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满足人们旅游途中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旅游业的特殊性也由此展现出来。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当地居民的平均素质,在旅游文化中会被充分展示出来,直接影响游客对当地的印象和旅行整体满意度的评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游客出发前往不同城市,旅游地城市的整体水平也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这就需要旅游景点协调好服务工作者和游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减少矛盾的发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使其将该景点推荐给更多的人,甚至进行二次消费。旅游文化强化文化基础的作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着传统民俗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强大支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旅游业,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文化带给游客的文化体验不同,各地应针对当地的旅游文化,开展专属于本地的特色旅游项目,提高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独树一帜的旅游文化也使我国在国际中一直处于旅游强国地位。旅游文化的发展壮大,使我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旅游文化拓展文化产业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旅游也越来越成为民众的生活常态。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开始了“从我生活的地方,到别人生活的地方去”的旅游模式。近几年,旅游人数的持续增长、旅游景点不断增多、旅游模式也在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旅游的概念,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中,让人们享受旅行途中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与见识,感受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和建设

提升人文素质作为城市旅游文化的主要表现者,一个旅游景点服务水平以及附近居民的人文素质,是评判当地旅游景点是否令人愉快的重要指标。因此,提升人文综合素质是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了提升国民人文质素的整体水平,提升每个旅游景点的人文素质是促进整个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有效手段。因此,要想通过旅游业渠道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的人文素质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是社会的主体,旅游业因人的存在而存在,因此必须提高人文素质,为后续人文建设发展奠定基础。创建民族品牌,发扬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创建独有的民族品牌旅游文化对带动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建民族品牌旅游文化可以弘扬中华文化特色,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海外游客体会从未有过的旅行体验,感受不同民族特色带来的旅游文化冲击,同时也可以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能有效地树立社会秩序,规范行业行为,有效维护执法人员的管理。要想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制定法律法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能够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证行业的稳定性,使行业不脱轨,也能使每一个到达旅游景点的游客安心、安全、无后顾之忧地享受旅游所带来的美妙体验。旅游文化引领地产经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产项目与旅游文化进行融合,地方经济随着旅游文化不断发展。地产开发已逐步成为旅游文化的载体,旅游地产不仅可以自用,同时具有很强的投资价值,只有将地区旅游文化发展壮大,才可以做到真正的跨行业融合。加强学习,取长补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借鉴成功案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掌握最新最快的旅游资讯,顺应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旅游文化模式,使我国旅游文化在国际中保持领先地位,发扬中国的旅游文化。

7.不断创新旅游模式,促进旅游行业稳定发展

每个行业都在顺应时代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果一直保持同一个模式就必定会被淘汰。旅游业也不应该墨守成规,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与国家和社会共同进步。如果在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旅游业一直止步不前,那么这个行业终有一天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新篇章也随之开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科技的腾飞背景下,各类文化价值对全世界的消费水平都有着较深的影响。领略旅游文化的意义,是我国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石,更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跳板。不断促进旅游文化的创新,是旅游文化发展与前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是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建设及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加强对旅游文化的开发和研究,深入探索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意义,结合旅游地人文与自然文化的特点,建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同时,更要对旅游行业管理者,以及旅游文化从业者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给予高度关注,持续完善旅游文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独树一帜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进国内旅游文化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朱春霖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文化特点研究3

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日益提高,亲子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能够快速地吸引游客群体,旅游服饰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1],已经从基本功能发展到审美、文化、装饰等精神领域,亲子服饰作为一种情感化的服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但亲子旅游服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整体开发不成熟,随着亲子服饰设计水平的进步,以及设计水平的提升亲子旅游服饰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1名词解析

1.1亲子服饰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用于孩子服装、服饰方面的消费迅速增长,父母与孩子一起出行、旅游等活动不断增多,也使得亲子服饰需求逐渐升高[2]。亲子服饰作为休闲服装的重要组成,组成要素是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通过亲子之间的感情关系为纽带,各家庭成员的服饰设计具有相似元素、相同风格。能够加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能够促进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增强亲子关系。亲子服饰不仅是对情感的注重,在色彩、图案、风格等方面相互呼应,也是对儿童审美情趣的熏陶与培养,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含蓄优化方式,增强孩子的信心和信赖,也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和谐美好生活的态度[3]。

1.2亲子文化旅游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人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从而追求多样性、文化性、体验性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应运而生,文化旅游简称文旅,是通过旅游来感知、了解当地文化的过程。近年来,亲子文化旅游消费市场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正逐步扩大,亲子户外旅游节目的热播,以及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认为亲子游是一项必须的家庭开支,旅游消费意愿强烈,因而亲子游市场需求持续火爆增长。

2亲子服饰在文化旅游设计上的现状与不足

2.1现状

2.1.1需求量上升亲子旅游服饰的出现能够迎合潮流和文化的发展,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婴儿和儿童人口的逐步上涨,使亲子服饰的需求量也得到了大幅度上升,由于亲子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使得大部分传统旅游经营企业开始转型,根据旅游资源、地方特色推出亲子游产品,为亲子旅游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亲子一起出席的聚集性、家庭性活动不断增多,儿童的教育和交流越来越多受到父母重视,通过旅游的方式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沟通,是大多数现代年轻父母的选择,使得亲子服饰有更多展示场景和机会。

2.1.2市场需求多样化家长与儿童出游往往注重品质和参与体验,比较看重“旅游+情感”的模式,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亲子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以出游时间、消费需求为主线,进行适销对路的亲子旅游服饰打造十分必要,由于亲子出游时间、消费需求不尽相同,市场呈现出消费需求多元化、多样化、多彩化的趋势,以孩子的需求、偏好为中心,许多新的服饰类型也会相应出现。

2.2不足2.2.1亲子旅游服饰无创意,可复制性较强亲子服饰这一概念从2000年后逐步开始兴起,亲子装市场逐步推向市场,相关品牌文化沉淀不足,许多经营者直接抄袭或改动和装饰形成的伪亲子旅游服饰

,导致缺乏高品质、优质化、个性化的亲子旅游服饰。亲子服饰设计没有得到重视,各旅游区域服饰可复制性极强,同质化较为严重,市面上的很多亲子服饰形式、风格过于单一化,外在色彩、造型上没有任何区别,成人服饰和儿童服饰几乎相同,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2.2.2缺乏地域旅游文化融入亲子旅游服饰设计能够作为一种承载文化形态的物质形式,从文化传播理念到物质形式设计,都需要具有形象性、文化性和民族性。市场上的亲子服饰种类多而杂,品牌发展不成系列,缺乏与当地旅游文化相关联性,趋于大众化,难以引起与游客的情感共鸣[4]。一方面,目前的亲子旅游服饰设计形式过于单一,导致亲子游客没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服饰本身缺失的文化软实力再造,即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利用本土旅游文化与时尚趋势结合的方式,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亲子旅游品牌,这样的亲子旅游服饰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2.3亲子旅游服饰的开发缺乏理论指导通过社会调研数据可知,目前亲子旅游服饰设计缺少相关理论的指导,亲子游服饰仅用简单的口号作为宣传,很难吸引到游客,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要有足够的优越性和文化性,使得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有说服力。亲子旅游游不只是简单的游,父母与子女需要一个平台去了解对方的内心,更多的是促进、增进亲子沟通。目前,相关理论非常少,使得亲子旅游服饰的项目只能根据企业来胡乱开发,结果差强人意。

3亲子旅游服饰的开发策略

3.1塑造主题特色

亲子旅游的主题比较多,主题的选取是在对景区文化、气候条件、市场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服饰风格开发。主题的成功塑造能够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家长和儿童需求、目标的专项主题旅游服饰,再通过融入文化创意,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品牌风格竞争。在确定主题后,以被目标客户群所接受为目的,对主题进行包装,让主题概念化、精致化、时尚化或趣味化,使其独具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独特的主题性亲子旅游服饰的打造,才能延长亲子服饰的生命力与发展周期。

3.2文化旅游个性化

服饰设计要根据不同的群体与儿童的搭配进行开发,一方面,从家庭成员的年龄、收入、消费心理出发,注重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为其量身定制具有特色的旅游服饰,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亲子家庭自己动手进行服饰设计,在旅游前体验景区,不仅让父母觉得新奇有趣,还可以使孩子在设计、绘画过程中认识景区中的事物或典故,从而更深层次的解读地域旅游文化内涵。

3.3与当地旅游元素结合

3.3.1赋予旅游文化内涵通过亲子服饰+文旅为切入点,以文化审美与游客潜在消费心理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对景区旅游文化的调研,深入发掘文化内涵以及文化背后的一些精神,将地域特色风景、名胜古迹、乡土人情、群众真实生活等提炼转化成可视的文化符号,通过图形加工、色彩设计、结构优化、布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亲子服饰的设计,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弘扬当地特有的精神内涵。通过文化的深层挖掘,表现出其独特的气质,能够促进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融合。亲子服饰设计要符合时代主题,能够适应发展潮流,以期增强服饰品牌生命力,扩大产业链。

3.3.2亲子服饰的装饰性和工艺表达亲子服饰作为文化承载的物质实体,受到自然气候和经济条件影响,通过有机棉、莫代尔、竹纤维等舒适面料,搭配钉珠、刺绣、立体手工花、流苏、印花、洗水等工艺制作以及相应的剪裁方式,使服装从原材料选择、工艺表达、装饰品设计都贯穿绿色设计理念。亲子服饰中“服”与“饰”是两个重要的元素,服装搭配不同的配饰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利用帽子、鞋子、手环、腰带、丝巾、领结领带、胸章、玩具、水杯、包、等服装配饰组合增添了亲子服饰的魅力,有些配饰具有的实用功能,也会增强服饰的风格形象或者整体系列服饰效果。

3.4情感交互设计

亲子服装在满足基本要求后,最关键目的在于促进亲子关系能够和谐健康发展,在设计时还需要注重服装的情感交互性,着重强调共同参与、情感感知,满足儿童以及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经历,对于亲子服饰来说,关键要素是亲情的交互,通过互动、沟通、联系等为亲子服装设计提供情感依据与精神内涵。年轻群体的游客更多关注服饰的情感与亮点,为服装的销售带来更多可能性。

4亲子旅游服饰设计流程与设计原则

4.1流程

亲子旅游服饰开发结合亲子旅游资源和亲子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划分亲子服饰的目标市场。并针对亲子游服饰设计现状和不足,总结亲子旅游服饰的设计开发策略,提出亲子旅游服饰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具体的设计步骤见表1。

4.2原则

4.2.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基础原则,亲子服饰除了用造形、面料和装饰这些常见手段来进行设计,也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防寒、防晒、抗风的安全的需要。由于儿童身体尚处于生长期,对身体保护尤为重要,在亲子装的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安全因素,在面料选择方面,选择舒适、柔软、吸汗、透气等无甲醛、刺激性小、正常PH值、染色度牢的面料;在款式设计方面,提高缝制质量,以及合理的饰品设计,如拉链、金属附件、纽扣、装饰扣等设计牢固、圆滑,目的是提高服饰质量,防止划伤、擦伤儿童的皮肤。在细节设计上避免安全隐患,确保家长和儿童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4.2.2主题性原则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亲子旅游服饰设计不能只流于表面的款式、面料,在设计中应融入主题景点信息,主题的正确选择能充分调动亲子游客的感官,使其留下独特感受,对于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能够触动游客的心灵使之留下深刻印象。适当引入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形象”,通过面料、图案、造型等将服装与“旅游形象”联系起来,塑造环境、营造气氛、聚焦游客注意力。在亲子旅游体验设计中,亲子服饰的题材必须积极向上的,结合地方旅游特色,通过服饰穿着能够帮助亲子营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氛围,建立良好健康的亲子关系,满足亲子旅游个性化、差异化体验的需求。

4.2.3趣味性原则亲子旅游可以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趣味性是能够吸引亲子进行选购、穿着一个重要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种类和款式,通过服饰风格的变化,设计出新颖的、独特的、具有趣味性的亲子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的趣味服饰,让亲子家庭在旅游中放松身心,从而加深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受,提供亲子之间互动的机会,增添服饰的趣味性,使得家长与儿童获得良好的体验的同时,得到更多游客的亲睐,提升亲子旅游服饰的销量。

5结语

亲子旅游服饰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市场中亲子旅游服饰的设计却未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存在着诸多不足。通过亲子服饰的文化性融入为切入点,从塑造主题特色、文化旅游个性化、与当地旅游元素结合、情感交互设计四个方面制定的亲子服饰开发策略,开发出主题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促进亲子关系的旅游服饰。进而总结出亲子服饰设计开发的具体流程,从安全性、主题性、趣味性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亲子服饰设计原则,从而促进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和亲子旅游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时代.亲子装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

[2]汪昕.基于情感体验的亲子服饰包装设计[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4.

[3]王慧敏.我国亲子旅游市场优化提升策略探究[J].学园,2019(19):107-108.

[4]张峰.媒体融合趋势下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略[J].上海商业,2022(06):44-46.

[5]张帆,孔令伟.基于亲子游的天津文化旅游路径调研[J].投资与合作,2020(10):84-85+88.

作者:郭徽 郭甜甜 伊鑫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