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时间:2023-03-16 15:52:36
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管理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大地增加了物质财富的积累。但是,政府在大量消耗资源时,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给国家经济安全和民众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环境管理将变得特别关键,这是人类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阶段进行跨越的关键环节。中国用数十年时光经历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获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在逐渐突出,这就迫切需要把握好当前的环境管理新趋势,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广大的乡村地区是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尽管近年来农村中的生态环境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相关工作,但是还完全达不到乡村振兴的要求。基于此,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有关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对于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现代化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2]。

1文献综述

生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生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由此看来促进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针对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的讨论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于贵瑞等[3]从途径、措施、法规和目标等视角,综合分析了对生态系统管理概念的内涵,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是为了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和生态系统经营方案及其实践行动。二是,关于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的意义。郝政等[4]从农村创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态系统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认为创业生态系统组态效应是繁荣乡村产业的重要途径,可以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等优质创业资源有效引入农村,激活城乡生产资源要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丰安[2]认为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是国家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及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要求。三是,关于实施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实现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的路径,学术界众说纷呈,将文献进行分析归类,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在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方面,李成[5]认为需要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纳入乡村振兴的规划中,和乡村振兴战略统一推进。在生态系统管理主体方面,温暖[6]认为,需要将生态系统关系的主体多样化处理,将地方政府、人民群众及工业与企业相统一,共同致力于乡村生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在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方面,张利民等[7]认为,需要推进互联网技术融入生态治理体系,以信息化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数据库建设、生态智库交流平台搭建,促进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切实提升生态治理能力。

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国家管理的基础,农村环境管理是基础管理的主要部分,同时农村环境管理更是事关我国环境管理全局。

2.1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是国家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当前乡村振兴的帷幕已经开启,抓好农村环境管理的条件和时机也已然成熟。同时,中国农村整体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也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农村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地从传统粗放式向现代集约式过渡,农村居民的利益诉求由单一向多元化过渡。随着农村群众从传统种养型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农村居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农业的生态管理方式也从传统管理型加速向现代管理型过渡。

2.2农村生态系统管理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农村是中国生态建设的主要区域,生态建设是中国农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同时也是中国农村生态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的环境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城市面对着生态危机。中国农村生态管理发展是集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加速推进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切实保证好农村群众对高质量食品需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好和维护好自然宜居环境,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2.3农村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需要,是充分体现共享精神的重大措施。把农村环境整治视为中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自然环境需求的责任与担当。大力推动乡村环境整治,打造自然宜居的现代化乡村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价值观的重大行动,也是在中国乡村地区真正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是积极完成国家乡村环境管理任务的主要内容。

2.4农村生态系统管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农村和城市的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建设也离不开乡村完善的生态系统的有力支持,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唇齿相依、互存共荣。一旦乡村的条件发生恶化,城市就不可能独善其身;乡村环境如果被破坏,城市建设就会无所依靠。所以,做好乡村环境整治,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变,是促进融合发展的关键。走城乡一体化建设之路,就必须着力加强农业环境管理现代化建设,这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3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中国式生态现代化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和整个生态系统联系最为紧密的区域,也是农村居民长期居住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环境的约束下,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生活环境差、设施短缺等问题,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3.1环保意识相对淡薄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的常驻居民人口大约为50979万,相较上一次数据有所下降,但也占据了36.1%。而这部分人一般并未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社会文化水平也一般较低。农产品养殖多依靠实践决策,可其中一些人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故意或无心地使农村薄弱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某些相对偏僻的农村地方,因为没有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些农户对科学种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十分淡漠,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农村耕种方法,过度使用杀虫剂和肥料,对秸秆等就地燃烧和对天然矿藏的破坏性式利用等各种污染农村生态的做法,使得薄弱的农村自然环境更趋恶劣。所以,只有从根本上增强农村农户的环保意识[8],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身体力行,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好农村自然环境。

3.2农业高科技人才缺乏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乡二元体制使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很大,所以乡村又给大学生等人才创造成长的机遇和舞台较小,对高等人才来讲其并不具有吸引力。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由于缺少机会,或者无法施展才华而不愿再返回乡村。另外,一些农户因为没有对传统科学种植技术的进一步认识,所以即使具备了相应的自然环境保护能力,可依旧只采用传统农耕方式,也必将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3.3农村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模式缺乏规范性调查显示,农业生态环境处理方法的科学性不够,没有系统的规范。其中,在处理乡村污水时单纯地把城区污水处理的管网技术模式照搬到乡村,没有顾及乡村生产废水的特殊性和乡村集体经济情况。另外,对于某些特殊地区来说,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科技的不足,是由于在引进科学技术后未能充分考虑到区域气候、地理状况,以及在社会文化、民族风情等领域的特殊性,而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的“土壤不服”,难以实现理想的目标,其根源还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就必须针对各个地区的不同特征,提出差异化的技术要求,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3.4农村生态系统管理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重城市、轻乡村”的思想定式仍然普遍存在,不少地区在推进城市城乡建设过程中,并未将农村和城镇放在平等的架构之中统筹考量,反而把农村直接放在城乡之内。由于发展理念的偏向,直接造成了行政决策者将政府投资的重心放到镇区,并着力于建设镇区游园、城镇广场等文化展示平台,可是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一直未能受到相应的关注,有的地区更是将其视为应对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的无可奈何之举。有些地区尽管安装了硬件设备,却因为没有运营费用或其他因素,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4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面临困境的原因

4.1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理念的滞后性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在污染前的防治,但当下农村环境管理思想主要是在环境污染后的防治,政府部门、社区和群众中的环境整治思想相对落后。一方面,一些地方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大多采取了“先污染后管理”的老路,在宏观政策的执行方面,既没有把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前面,也没有把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当作前提,来控制生产与发展行为。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当地政府也只是发挥着事后追责的作用,并没有在生态环境遭到侵害以前就建立相应的行为规则。并且,城市集体企业把经济效益视为第一考虑要素,并未对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进行平衡,单纯地谋求企业利益,并未认识到企业在经营时必须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向乡村蔓延,占用大量的耕地。

4.2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主体的单一性中国农村生态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没有将农村社会、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纳入其中,生态管理主体具有单一性。一方面,在乡村环境整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仅仅停留在监督、处罚方面,并未融入乡村社区、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的力量。但是,城市集体企业并未积极投入到农业环境整治中,也没有将企业作为管理的主体,而只是把企业作为被管理的客体,与部门之间出现了矛盾且无法协调的局面,不但企业未能履行好一定的农业社会职责,而且有关部门还没有认识到企业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方并未真正把企业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未能肩负起引导企业认真履行农业环境管理的职责。4.3生态系统环境现代化技术的局限性技术革新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好的生态管理技术不但能够保护自然环境,还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过,目前我国的农业生态管理方法主要都还停留在原始状态,既缺乏专门的城市污水、农业垃圾处理体系,也缺乏专业的设施来实现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更缺乏专门的设施来监控农业经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情况,从而不能对农业生态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由于环境技术人员的匮乏,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农村的生态系统,因此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没有系统的建立起来,乡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的模式规范性较差[9]。

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路径选择

5.1形成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理念,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突破传统的“末端管理”的观念,从根源上做好农业生态文明管理,唯有把原始的农业环境的管理理念转换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理念,方可真正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认识到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在乡村企业建设的启动时期要对环境方面做出相关规范,让其将自然环境保护视为公司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而未能做到要求的乡村企业将不能开展相关的生产经营行为。针对生态效益好的乡村中小企业,地方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大力扶持乡村中小企业开展环境整治,并支持其把环境管理转变为经济效益。但是,城镇企业在发展同时也要树立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宗旨,转变传统生态管理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利的观念,将生态管理当成一个把生产废物转化为经营商品的有效手段,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5.2实现现代化的多元合作的生态管理主体生态管理主体的多样化,是推动农业生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核心。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部门既是指导人员又是监督主体,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建议的听取者。在出台乡镇环境文明创建的有关要求后,乡镇人民政府应把环境作为乡镇企业评价的主要目标,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同时也应征询农村居民的建议,使企业能够真正地保护农业人民的安全幸福生活。乡镇企业不但要承担自身的义务,还要把环境管理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提高环境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农村居民也需要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以乡村环境文明建设为目标,配合政府部门编制环境整治计划,并监管乡镇企业的环境整治情况。

5.3发展现代化的具有创新性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技术革新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先进的科技创新型的环境管理科学技术成为农村环境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实施手段。一方面,健全的环境管理设施是开展先进的具有创新性的环境管理方法的物质基础,必须引入先进的环境检测、保护和处理体系,对农业的生活污染、农药污染、生产污染和废物垃圾等实施有效、优化的监测与管理。在建设特色乡镇的过程中,县域经济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和基础实施的双重创新。一方面,要着眼于行之有效的发展体制与机制,不断创新开发观念和方法,从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另一方面,要把新发展思想贯彻于特色小镇培育的各个环节,努力打破资金条件的限制,推动社会产品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6结束语

在推动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出于现实考虑,需加强对农村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现象进行有效管理。对于达到环保整治的效果,提高农户的自然环保意识,激发其参加环保治理的热情,帮助农民发挥积极性无疑有着重大作用。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整治工作的法治化程度,不但可以推动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立,同时也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DENGM,DENGP,CHENB,etal.ResearchonTikTokplatformlivestreaminge-commercetohelpruralrevitalizationbasedonSORmodel[J].FrancisAcademicPress,2021(6).

[2]文丰安.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重要性、治理经验及新时展途径[J].理论学刊,2020(3):67-75.

[3]于贵瑞,杨萌,付超,等.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的思考[J].应用生态学报,2021,32(3):771-787.

[4]郝政,何刚,王新媛,等.创业生态系统组态效应对乡村产业振兴质量的影响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2,43(1):57-75.

[5]李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政策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22(8):45-51.

作者:李熙彤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