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8 08:17:46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状况;问题;对策;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93-01

科技实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县农业中心)是全县综合性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机构,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对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1专业素质状况分析

朝阳县农业中心由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环保站、蔬菜站、质检站、农广校和办公室等8个站、室(校)组成。

从文化结构看,全体49名在职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占53.06%,大学专科占26.53%,中专及高中以下占20.41%,其中,全日制本科仅占2.04%。从农业技术职务看,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均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2.65%,初级职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70%。从专业结构看,农学本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3.06%,农学专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农学中专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12%,非农学专业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2.45%。其中,全日制农学本科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从来源渠道看,人员仅占2.04%,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1.02%,党政机关及其他单位调入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其他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8.57%。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24%,31~4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73%,41~5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0.61%,51岁以上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2%。从配置情况看,配置在业务站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3.47%,配置在综合办公室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6.53%,其中,配置在领导岗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8.16%。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门槛过低,加上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人员来源复杂,造成技术人员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2专业不对口

从专业结构看,全日制农学专科以上学历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4.49%,其余75.51%技术人员为农学中专学历或第一学历为非农学专业,缺少蔬菜、植保、土肥等重点专业技术人员。

2.3专业人才短缺

经过正规、系统农业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少,既有农学专业知识,又掌握植保、土肥、蔬菜等学科知识的人员更少[1-2]。

2.4人员配置不合理

从各站技术人员配置情况看,真正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的技术人员仅占50%左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特别是一些主要业务站,如蔬菜、植保、土肥、推广等站的技术人员十分紧张。

2.5高素质技术人员分配不均衡

各站技术力量分布不均,蔬菜站、土肥站、植保站高学历、高素质技术人员极为短缺,急需新人补充。

2.6存在断层隐患

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占12.24%,而41~50岁和51岁以上所占比例分别高达30.61%和20.42%,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3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对策

3.1严格准入制度

朝阳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必须立志献身农业,服务人民,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要求具备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水平,中专毕业生应有进修大专以上学历的意愿。要提高和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严把进人关口,规范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准入制度。朝阳县自2006年实施规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成效明显。该县农业中心应根据本单位技术人员需求情况,及时向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岗位招聘申请和具体要求。提出申请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优化现有人员年龄结构梯次配备;二是要切实体现岗位需求;三是要着眼长远和人员专业结构。人员招聘后,必须分配到业务站从事业务工作。

3.2完善农业技术人员遴选制度

一名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正规的农业专业教育,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县级农业技术人员必须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定年限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农业科技工作者中遴选产生,建立县乡遴选的农业技术员晋升制度。具体做法是: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应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在工作一定年限后成绩突出或有特殊贡献者,方可选任到县农业中心工作。但是,对于招聘的高学历人员可以破格晋升,如农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1~2年的业务实习或研修后可直接进入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工作。这样既可解决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高素质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可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中高素质技术人员的晋升和出路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基层,努力工作。

3.3加强专业培训

国家农业“两法”中都有关于对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要求,因而做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一是加强培训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领导机构,统筹安排,科学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工作计划,进行年度教育培训检查督导。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确保教育培训与实践需要相结合[3]。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一方面从一线农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市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选聘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另一方面根据农村技术推广实际和教育培训的需要,组织资深专家和学者编写农业技术培训教材。

3.4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

一个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促人奋进。采取立体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评价一个人,有利于人尽其材,发挥每个人的优点[4]。同时,还可以发现某人某个时期某项工作的状况,从而及时制订培训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原辽宁省人事厅于1997年下发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发〔1997〕1号),该通知对考核内容、方法,考核结果存档、备案,考核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均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细化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每名技术人员做出科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参考文献

[1] 路战远.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农机科研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2.

[2] 王红彬.合江县当前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刍议[J].泸州科技,2001(3):23-26.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探讨

1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到2015年底,盘县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占农业总人口的0.086%。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40%;中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4.9%;初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70%。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68%;专科学历以上的占总数的92.92%(部分人员是在职函授取得的文凭);中专学历以上的占总数的6.40%。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12.94%;36岁到45岁的占总数的67.72%;46岁以上的占总数的19.34%。

2存在的问题

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少,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且在基层工作的部分农业科技人才并没有从事本职,与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要极不适应。2.1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后劲不足。从全县现有从事农业科技的人员看,人才总量不足,严重影响发展后劲。一是乡(镇、街道)的农业科技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中心工作上,很少有时间从事本职工作;二是由于机构精简、编制等问题,近年来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招考到农业系统的人员少,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导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部门间农业科技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农业项目的开展,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农业科技人才不能静下心来服务农业。2.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大,初级职称偏少。二是高学历农业科技人才少,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小,不利于农业科技发展。三是专业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虽然农学、畜牧、兽医等的专业人才数量基本合理,但农经、园艺、果菜、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既能从事科研,又能从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1]。四是农业科技人才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农业科技人才仅占总数的12.94%。近些来,在贵州省农委的支持下,从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邀请了专家学者到盘县开展农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时间短。盘县大部分农业科技人才是80年末至90年代参加工作的,他们虽然农业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老化,知识更新速度已经跟不上发展需要。

3加快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加快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体系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一是建设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构建满足盘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平台,聚集一批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在新品种培育、绿色防控、高效栽培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构建科技服务“三农”的人才体系,引导科技人才资源向产业一线服务,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行动计划和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在重点产业培养一支稳定的专家团队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创推”一体化的人才体系。三是健全适应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技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四是利用在大数据服务手段,扩展农业科技支服务范围,提升科技服务项目“三农”水平和效益。3.2提高认识,着眼长远,重视人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科技创新的关键。农业和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人才将在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大教育、培养、引进、使用力度,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骨干作用。增加经费投入,创新工作机制,为人才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3.3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一是针对农业部门农业科技人才老化严重,人事、编制等部门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根据农业系统的专业结构需要,在空编空岗的农业事业单位有计划的招录一批农业专业院校毕业生,给农口系统增加新鲜“血液”;二是进一步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的“种养大户”、“土专家”等符合条件农村乡土人才“吸”上来。3.4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业务水平。要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农业系统科技人才培训,加快知识更新;选派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农业科技人才去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等。3.5加大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人才。把握好国家政策机遇,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建设,配齐所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建设好试验示范基地和培训场所,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真正发挥他们的科技指导、信息传递、技术示范推广的作用。3.6完善制度措施,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要落实好农业科技人员的政策待遇,制定完善扶持、优惠、激励农业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在职称评定指标及职称结构比例适当向基层倾斜。通过制度创新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基层农业科技人才能从中心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科技工作。要坚持重业绩、看成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人才考评考核体系,真正把工作能力强、贡献突出的农业科技人才选,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

加强盘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实现脱贫攻坚的坚强助力。

参考文献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着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结合送教下乡、“农民读书月”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快捷高效传播农业技术,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工作原则

(一)立足实际。从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出发,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村管理与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冬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采用现场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入户指导与集中办班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现代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二)广泛动员。广泛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推进专家、培训教师、农技人员与广大农户的对接与互动,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工作格局。

(三)完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反馈机制,做到“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便捷地传递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三、目标任务

围绕全县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的目标任务,着力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着力提升农民素质。今年实施“1231”冬春农技培训工程,即: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100人,提高他们生产技术指导水平;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200人,提高农民信息致富能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300人,提高农民职业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务农本领。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要根据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点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等内容,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一)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远程科技培训

结合农事季节,通过县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每月播放一次科技碟片,让农民不出村接受专家老师的科技培训。

(二)整合项目培训资源,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以省农民培训工程为龙头,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3月份,重点面向农业企业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采取集中办班,专家讲课的形式,举办一期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种业科技、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

(三)结合农事季节,开展实用技术下乡活动

利用春季培训黄金季节,组织开展科技大集、科技大蓬车等活动,把实用技术培训各种班次办到园区、办到村头、办到农民身边,方便农民群众就地就近接受培训。“村头课堂”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学习意愿,紧密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生产特点,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周密安排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重点加强冬春防灾减灾及疫病防控、春播春管等技术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组织培训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组织农民到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养殖场、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教学、现场培训和实操训练。

同时,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及时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民培训讲师的科技涵养和知识技能。

(四)抢抓培训时机,开展农业信息培训。利用县农干校手提电脑培训设备,通过在乡镇建立“移动课堂”的形式,举办农业信息培训,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农委成立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和总结宣传等工作。各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上下一致,整体联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大培训工作,形成强大合力。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4)

一、乡镇农机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20__年,全市县乡镇机构改革后,多数乡级农机站进行了调整或重组。目前,全市共有150个乡镇,都设立了农机管理人员。其中,牟平区、龙口市、栖霞市3市区设立了独立的乡镇农机站40个,占乡镇总数的27%。其它县(市、区)的乡镇110个乡级站实行农、林、牧、渔、水、机等多站合一,编制上设农机管理人员,兼职其他工作,占乡镇总数的73%。

(二)经费来源情况。全市乡镇农机站经费拨款形式主要是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两种,除栖霞市、海阳市的29个乡镇站实行差额拨款外,其余县市区121个乡镇站均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农机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有保障。

(三)人员结构情况。目前,全市乡镇农机站共有干部职工364人,其中干部297人,职工98人。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全市乡镇农机站专业技术人员共有259人,占人员总数的76%。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占79%。

2.乡镇农机人员学历结构。具有本科学历的88人,占总人数的24%,具有大专学历的149人,占总人数的41%,中专学历的43人,占总人数的12%,高中及以下学历的84人,占23%。

3.乡镇农机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12人,占3%;31-40岁的100人,占27%;41-50岁139人,占38%;51岁以上的113人,占31%。

(四)工资收入情况。月工资收入1000元以下的60人,主要是栖霞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收入1000至1500元的68人,主要是栖霞、莱阳、海阳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收入在1500元至20__元的63人,收入在20__元至2500元的132人,收入在2500元以上41人。总体上看,我市“五区”和龙口、莱州、招远、蓬莱4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工资收入较高,人均2500元左右,而栖霞市、海阳市、莱阳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工资收入较低,多数在1500元以下。

二、乡镇农机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政府领导重视不够。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市大多数县(市区)没有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内容,难以引起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无指标、无考核、无压力、无动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部分乡镇农机化工作流于形式或被动应付,缺乏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使农机化工作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机人员编制不够合理。目前,全市150个乡镇仅有364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平均每个乡镇2.4人。只设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73个,占49%;设2至3人的38个,占25%。兼职人员不仅要负责全乡镇的农机化工作,还要承担常年驻村包片、森林防火、乡村规划、计划生育等非农行政事业管理的其他工作。即使是农机专职人员,也经常被乡级政府临时抽调承担其他任务,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农机管理业务工作,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农机化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出现“梗塞”,难以传达落实到农村、农民和机手,给全市的农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只设立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乡镇,其农机化工作的各项指标都严重滞后。

(三)农机化工作经费不足。目前,我市多数乡镇只拨付农机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基本福利。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需要推广经费的支持,只有通过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咨询、典型示范等活动,才能让群众认知、接受、使用,才能使新技术、新机具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几年,由于乡镇财政资金比较紧张,且多数用于发展经济支柱型产业或改善民生,用于农机推广的经费严重较少甚至没有,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发展。如果没有乡镇财政经费的支持,仅靠市、县两级组织开展宣传推广普及活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难度较大。

(四)农机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全市除牟平区外,其他乡镇农机人员的编制隶属乡镇政府管理。通过调查,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随意更换、调动频繁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充分考虑农机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调任的农机管理人员由于不懂或不熟悉农机业务,大多数没有经过农机业务培训,对群众的咨询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地解答或处理,影响了农机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现有的364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的12人,占3%,31-40岁的100人,占27%,41-50岁139人,占38%,51岁以上的113人,占31%。福山区、芝罘区、开发区乡镇农机人员均40岁以上,莱州市、龙口市、福山区等7县市区无30岁以下人员,乡镇农机人员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六)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目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中,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占总人数的57%;105人没有取得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占总人数的29%。85%以上的人员不是农机专业毕业生,参加过1个月以上农机业务培训的人员不足70%。招远、莱阳等市的乡镇农机人员中,农机 专业毕业人员仅有1-2人。20__年以来,全市乡镇农机站没有进入农机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必将造成乡镇农机人才断档,直接影响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发展。业务素质较低,自律意识较差,执法行为不规范,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七)部分乡镇农机人员积极性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县市,乡镇农机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难以保障,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栖霞市16个乡镇站共88人,只有各乡镇站站长和3个乡镇的26名农机工作人员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发满额工资,其余62人安排离岗,只发给360元生活费,条件较好的乡镇发500元。海阳市的乡镇农机人员,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工资收入连续几年为年工资总额的70%左右,有2个乡镇没人负责农机管理业务。20__年,龙口市机构改革时,乡镇农机站被确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3年后逐步实行”。目前,乡镇农机站职工的工资虽然仍按原渠道全额发放,但在职人员不安心工作,担心辛辛苦苦工作多年的岗位,却要变成“泥饭碗”,人员思想不够稳定,有的托关系找门路想跳出“农”门。

(八)部分乡镇站办公服务场所不健全。20__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合署办公,原乡镇农机站的办公场所和资产由政府实施统一管理,有的被拍卖,有的被房地产商开发,多数乡镇没有独立的农机服务场院,个别农机站甚至办公场所都不稳定,影响了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栖霞市75%的乡镇农机站无固定的办公场所。

三、加强农机乡镇站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截止20__年底,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25.8万台,配套机具31万部,联合收获机5003台。随着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大幅增加,全市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农机化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我市拖拉机挂牌率、持证率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农机站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站作用,进一步理顺乡镇农机站体制编制,增加乡镇农机工作力量,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我市农机化的科学发展。

(一)将农机化工作情况纳入对乡镇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的发展,做好农业机械推广的服务工作”。这就规定了乡镇政府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职责:一方面要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和服务工作。因此,建议各级将农机化综合水平、玉米机收率、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农机挂牌率、持证率、年检率等农机化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对县、乡镇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使各级政府思想上重视农机化工作,增加从事农机化力量。

(二)理顺乡镇农机站编制。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__]4号)指出:“乡镇事业站可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综合设置乡镇站所,乡镇不再兴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建议市政府制定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的措施。一方面,合理设置乡镇农机站编制。结合我市各乡镇农业发展实际,按照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机械保有量,设置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农业机械保有量较多的乡镇,应设立独立的农机管理服务站,人员编制5-7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少,拖拉机保有量较低的乡镇,设立1-2人的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纳入农业综合管理服务站。农机管理服务人员隶属乡镇政府管理,实行财政全额拨款,业务上接受县级农机部门指导,主[文秘站:]要负责辖区内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技术培训、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农机维修及服务等工作,不再承担农机化工作之外的其他任务,以确保农机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开展农机业务,更好地搞好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快农机化工作的网络建设。强化县级管理、加快乡级建设、发展村级组织,建立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农机化工作网络,夯实农机化工作的基础。

(三)增加工作经费支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性工作。农业机械化服务,从根本上说也带有公益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依照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设立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给予保证,并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项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既是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其他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因此,各级政府有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农机化推广保障要求,改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工作经费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积极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四)完善农机管理服务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要的条件”。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乡镇一级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直接面对农民、面对千家成户,许多工作最终要由乡镇政府组织落实。特别是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如何组织农业机械抢收抢种,如何搞好机械的维修保障服务,事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因此,乡镇政府应当做好组织协调,通过设立农机服务大院,配备农机管理服务车辆,完善教育培训和维修服务场所,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方便机手,减少农民支出。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5)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重要性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做出部署。各地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仍然存在新生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引入一批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发挥其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增强推广服务能力。启动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安排,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重大举措。各地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

二、明确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总体要求

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用人机制、服务机制和扶持机制,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为载体,引导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担任特岗农技人员,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计划利用2年时间试点,选用3万名特岗农技人员到基层服务;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努力,实现每个乡镇区域内拥有5名左右特岗农技人员。通过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扩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覆盖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建立特岗农技人员管理机制

(一)建立特岗农技人员认定机制。特岗农技人员主要来源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或近年内往届毕业生、高校毕业后到农村从事“三支一扶”工作人员、高校毕业后到村组织任职人员等。原则上要求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涉农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备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需的政治、业务和身体素质。农技推广特岗计划采取“政府引导、个人自愿、单位聘用、部门认定”的人员管理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各地农业、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大学生到基层服务的有关要求,出台扶持政策,引导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就业、创业和服务,增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坚持个人自愿。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发扬学农、爱农、干农的优良作风,坚持到农业和农村一线服务的人生追求,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自愿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工作关系,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实现就业和创业。

坚持单位聘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立足增强科技和人才支撑,积极引进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自主招聘,与他们鉴定用人合同,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为他们就业和创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坚持部门认定。各地农业部门要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招聘的高校涉农专业大学生进行认真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认定,对认定的特岗农技人员要落实扶持政策,安排工作经费、试验示范经费和学习培训经费,支持他们开展推广服务工作。

(二)建立特岗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机制。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特岗农技人员跟踪联系工作。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主动联系、及时反馈特岗农技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培养苦干实干、创先争优的意识,评价结果作为推优扶持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特岗农技人员培训学习机制。建立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提高特岗农技人员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要制定针对特岗农技人员的专门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办班、远程教育和现场实训等方式,重点培训“三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技术、自主创业技能等内容。鼓励各用人单位出台相关措施,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四、支持特岗农技人员有效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一)组织特岗农技人员与专家有效对接。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特岗农技人员与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专家对接制度,构建“专家—特岗农技人员—基地(企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的工作机制,引导特岗农技人员尽快适应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帮助解决特岗农技人员开展服务和自主创业的技术难题。

(二)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开展公益性技术推广与服务。引导特岗农技人员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配合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配合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防控、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监管、农业灾害的应急处置和农业公共信息采集,配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

(三)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实施农业推广项目。各有关单位要鼓励特岗农技人员申报农业技术研究或推广项目,帮助做好项目的咨询论证。各级各类推广培训项目要向特岗农技人员重点倾斜,优先支持。项目主管部门要指导特岗农技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好项目,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特岗农技人员的社会影响。各用人单位要提供项目实施的场地、设备和人员支持,为特岗农技人员实施好项目创造必要条件。

(四)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创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鼓励特岗农技人员与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基地、良种繁育场、示范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结合,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创办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要协助做好关键技术引进,集成技术组装配套,加强培训、宣传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基地的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五)支持特岗农技人员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特岗农技人员根据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服务需求,领办或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信息咨询、信贷融资、经营指导、宣传推介等方面服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六)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创办专业服务组织。鼓励特岗农技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创办种苗供应、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机作业与维修、测土施肥、沼气设备建造与维护、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等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与服务,促进专业服务组织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七)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在涉农企业就业和创业。充分发挥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鼓励特岗农技人员到涉农企业就业和创业,担任技术骨干,开展供种、农资、管理、防治、销售等服务工作,发挥涉农企业在技术、产品、市场、营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将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农业生产和农民服务之中,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五、切实落实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农业、教育等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研究制定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工作措施,扎实稳步推进。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要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要率先启动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探索模式,创造经验。各涉农高等学校要把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作为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手段,强化宣传引导,组织毕业生积极参与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契合度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相应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则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然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如何有效和区域经济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十二五”时期淮安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1.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产业加快发展,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纺织、机械、轻工和建材等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地位得到巩固;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重点扶持,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2)产业发展规模显著提升。突出项目建设,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通过实施“航母”项目工程,“三百”项目工程,“551”产业提升工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大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明显。培育了一批能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旗舰”企业,建立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1)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快速发展,着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工程稳步推进,突出发展旅游业。精心打造“运河之都、伟人故里、美食之乡、生态家园”旅游品牌;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金融业集聚规模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淮安正逐步建成承南起北、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科技和商务服务业。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开始涌现。部分会计、税务、咨询等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综合化、规模化发展。

(2)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核心集聚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淮海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正逐渐成为苏北地区最具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现代化商业中心;特色集聚区规模日益壮大。淮安国际商城、淮安火车站综合大市场、淮通物流园、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逐步发展成为一级物流市场集群和物流服务中心。

3.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1)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稻米、蔬菜、生猪、家禽和水产五个百亿元级的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稻米、小麦等产业深加工领域和生猪、蔬菜等加工总量上获得突破,切实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接近1.2∶1。提升产业化合作经营层次,提高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批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85%。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有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职能机构监督、市场中介服务和生产经营主体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二、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

1.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

一方面,“十二五”时期淮安面临着人才等生产要素被长三角发达地区吸引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转型期,人才和技术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淮安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如下特点:

(1)二、三产业继续保持用工主体地位,用人平均需求约占总需求的99.2%。其中第二产业平均用人需求约占71.3%;第三产业用人平均需求稳步上升,接近总需求的28%。

(2)制造业用人平均需求约占总需求的66.7%,继续成为用人需求最多的行业,表明淮安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工业拉动就业的作用十分显著。

(3)其他教学人员,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成为最缺人的三大职业,求人倍率都高于2.0,意味着1个求职者有2个以上的岗位虚位以待;保管人员、秘书、打字员、财会人员、物业管理最不缺人,求人倍率都低于0.4。

(4)近9成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硕士学历的求人倍率达到了2.23;近一半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初、中级技能或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伴随着淮安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这一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了2.41和4.03。

2.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应该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1]“十二五”时期淮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钢产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环保服务等产业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具有环保特色的棉纺织、印染面料、化纤、针织纺织和服装业、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和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业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商贸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科技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依旧是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行业。

随着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精神系统类、消化类新药研发业,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业,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人才需求的突出增长点;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平板显示和LED等特色产业成为人才需求的潜在增长点。

驻淮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淮安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1.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淮安地区现有高职院校五所,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契合度分析。其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是部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以这三所高职院校2012年招生计划为计算数据源,按照教育部2004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三所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专业设置覆盖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19个专业大类中的15个,覆盖率为78.95%;78个二级专业类中的29个,覆盖率为37.2%;开设专业91个,覆盖率为17.3%。其中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旅游大类、轻纺食品大类等六大类开设专业数占总开设专业数的80.2%,招生计划数占到三所高职院校总计划数的89.76%。[2,3]

2.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从三所驻淮高职院校开设的全部专业来看,总体上驻淮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开始注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和用人需求对接。围绕淮安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三所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食品营养与检测、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围绕淮安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部分院校也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开设了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新能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光伏发电)等专业;围绕淮安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三所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技术、金融保险等专业。然而,从表2所列三所驻淮高职院校计划招生总数排名前十五位的专业比较中我们也发现,三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第一产业对应专业没有进入排名前十五。实际上三所院校开设的所有专业里,第一产业对应专业数仅为一个,专业数与招生计划数占总专业数和总招生计划数的比重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对区域GDP贡献率(10%以上),且招生计划数远小于区域第一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数,与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淮安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要求存有较大差距。

(2)第二、三产业对应专业数和招生计划数占总专业数和总计划招生数比重分别为98.9%和99.6%以上,明显大于第二、三产业对区域GDP贡献率,且开设专业数和计划招生数过于集中在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2.7%和72.7%,而特钢、盐化工等区域主导产业,棉纺织、服装、建材等区域传统产业和淮安市重点培育的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明显偏弱,尤其是上述产业对应的核心专业设置的缺漏,致使三所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上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点契合度不高。甚至部分二、三产业对应专业计划招生人数与区域第二、三产业人才实际需求数呈现两个极端的关系。

(3)院校之间专业设置存在高趋同性。在排名前十五的专业里,会计、机电一体化、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等七个专业三所院校都有设置,对应计划招生数占总计划招生数的三成。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六个专业两所院校都有设置,对应计划招生数约占总计划招生数的16.6%。可以说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致使三所高职院校间的不良竞争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尚未有效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对淮安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一方面引导高职院校根据淮安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限制发展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优先发展区域产业急需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并从制度上避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和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应的优惠条件,以规范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高职院校加强市场调研,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趋势

驻淮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针对自身办学特点,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度超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通过人才引进、培养、招聘、企业兼职、校际交流,重点扶持建设与特钢产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耗氯氢类盐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和食品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和专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构建与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专用汽车、船用机械等整机产品和轴承、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液压件等基础部件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业等传统产业,商贸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科技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形成一批骨干专业;开发与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和LED等特色产业对接紧密的核心专业,形成若干特色专业;培育一批与新医药制造、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金属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紧密的新兴专业[4,5]。

3.切实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使专业设置能紧密、主动、适度超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就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最直接信息动态。驻淮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区域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骨干企业的对接工作,通过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合作机构,强化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制定章程明确企业职责义务;通过制订有关文件规范合作企业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机构的运行效能;通过建立年会、定期工作例会和项目合作协调制度加强与企业的协调与沟通,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剖析现有专业,论证未来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方向课程的岗位适应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切实提高驻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 王清,顾庆龙,向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 展契合的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

育,2011,(2):17-19.

[2] 孙孝花.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研 究――以郑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14-17.

[3]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 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12)01-123-01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人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永寿县的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遇到了困境和问题,其服务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影响,许多现实问题急待解决。为此笔者通过现状分析,提出加强永寿县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建设的建议。

1 永寿县农技服务人才体系现状

1.1 农技服务机构人才匮乏目前县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比例高,能在第一线扎根为农户服务和技术指导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以永寿县其中一个农技服务机构为例,29年仅进来1名本科生、7名专科生,日前非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2/3以上;29年前该机构有大学本科毕业5名、中专毕业17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2人,专业人员占总人数的2/3以上,技术力量之强在全市、全省名列前矛。

1.2 农技服务机构人员知识老化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若不抓紧学习提高,就会被快速发展的形势淘汰。许多农技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农技人员在服务广大农户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说明所学的知识已经老化,赶不上发展的形势,加之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条件,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远远不够。

1.3 农技服务机构人员年龄大,人才青黄不接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人员不但知识老化,而且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很不合理,与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如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20多年以前人员达到58人,由于自然减员、退休、清退临时工,现在仅有职工23人,其中50岁以上16人,占到70%,有7人面临退休,4人因工作需要超期服役,多人因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工作;30岁以下的6人,占26%。近年来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人员出的多、进的少,亟需补充新生力量。

1.4 农业技术服务手段落后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用手摸、眼观、耳听、鼻嗅和个人经验综合判定,难免造成错判、漏判。不能满足三农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显得更为突出,许多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种植户、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种养户只有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提高,难免走弯路、造成经济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5 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再教育、再学习、再提高,是时展的要求,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党政干部每年都进入党校学习、异地交流、脱产半脱产培训,进行必要的充电提高,而农业技术人员没有学习提高、进修深造、更新知识的机会。

2 永寿县农技服务人才建设的建议

2.1 对现有人员培训提高对县乡级农技服务机构的在职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从而适应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机制,采取异地培训、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借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力量,每年组织选派技术骨干进行在职培训,短期脱产轮训,同时通过广播讲座、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活动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等,帮助农技人员高服务水平。

2.2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招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从农村基层选聘有丰富农技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农技服务机构补充新鲜力量,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改善农技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健全服务网络,贯彻落实政策,确保推广机构稳定,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稳定,保证推广机构在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到80%以上。

2.3 搞好基础设施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经费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工作条件,提升农技人员的社会地位。设立农技人才创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补贴量和信贷资金投入量,保证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推进农技服务人才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