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7 00:01:55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篇(1)

任何一件事情,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始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呈现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要学会在一堂课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课前故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开始讲起,讲到秦始皇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封建强国,这时可以设置悬念。通过这样一个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故事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更为高涨,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注意力集中了,对课文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自然也就更为深刻。

2.抓住时机进行历史故事讲述

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一定要和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在学生兴趣与好奇心最为强烈的时候推出课程的内容。在进入课堂10~20分钟之后,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和难点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解决。例如,在进行“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讲解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概念的解释,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越来越糊涂。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当时我国沿海的一部分地区被外国人占领的故事对概念进行阐述,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教师讲起来也更加轻松。初中历史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单调,教师如果可以抓住时机进行一些历史故事的讲述,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初中历史课堂也可以活跃起来了。

3.教师要用语言魅力再现故事

历史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学科,教师在讲课中一字一句的差异都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历史故事的讲解更需要讲解者在表情、语言以及动作上的生动与熟悉,只有声情并茂,才能够将聆听者带入故事里的情景,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适当带有自己的个人情感,讲到历史英雄人物时可以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情绪,而讲到奸臣贼子时可以表现出厌恶和痛恨的情感。善恶分明,可以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向正确的方向。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历史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以免误导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将历史故事完美地呈现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动人的故事里学习知识,学习道理,分明善恶美丑。

4.课末总结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历史论文篇(2)

的怀中抱子扇。民间工艺。继承与发展。1915年,古邳街李凤祥的妻子董氏用一把大扇子和一把小扇子仔细地编撰了怀中抱子扇,并在扇柄上编撰了马尾毛清风徐来。作为江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把扇子被派往美国、旧金山和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怀中抱子扇成为上海影星的最爱,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国。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Pu风扇逐渐被电风扇和空调所取代。只有80多岁和70多岁的老人才会编写这部扇子。野生优质的蒲草散布在河边沟各地。如今,政府加强了对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保护,推陈出新,民间手工艺进入当地学校,成为地方特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挽救和发展了怀中抱子扇,使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以延续。

怀中抱子扇的艺术价值在于实用价值和技术价值的结合。要把子扇抱在怀里,你需要选择最好的、芳香的蒲公英,它是通过许多环节制成的如收割、分拣、烘干、薰蒸、编织、烙花、刺绣等。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前两步体现实用价值,第三步体现艺术价值。第一步,“编织”:怀中抱子扇遵循手工艺品的编织方法,即经纬线清晰。第二步,“编织”:由于香蒲比较柔软,适合点缀在扇子之间,形成不同的艺术图案。第三步,“纹样”:采用平纹、斜纹、花纹、宽窄绫编等风格。图案样式包括各种传统的花、鸟、鱼和昆虫图案。同时,口袋抱子扇图案风格更加生动,深受年轻朋友的喜爱。

。为了响应非遗文化的保护号召,古邳镇政府成立了以郑芝贤为代表的怀中抱子扇培训基地,以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继承这一传统技能,推动村民致富,创建“怀中抱子扇”特色产业,并推动当地留守老人和妇女找到工作和创业。在种植基地,村民可以免费学习,也可以免费参加基地举办的各种活动。所有合格的风扇都由下邳农业公司大学购买。村民们不必担心销售问题。他们坐着做粉丝,等着赚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古皮人可以在国内找到工作、创业,增加收入。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古π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古π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怀中抱子扇的销售量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夏洛克·郑芝贤还培养了几名优秀的女弟子继续传承这一技艺。此外,古邳镇小学还将怀中抱子扇作为必修课加入课堂,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遗产,让孩子们了解传统工艺的技术,为我们的传统民族自豪从内到外的文化。上述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怀中抱子扇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是智慧的结晶。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工艺的工匠,开展教育培训、进驻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使传统工艺真正成为当地的文化内涵,传统技术也应与市场相结合,才能长期有效地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拥抱子扇的灵感大多来自传统图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挖掘地方特色,提升历史文化遗产。2、 加强市场宣传。政府通过展览、广告、讲座和其他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应灵活运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直播更有效地拓展市场。3、 关注当地学校的教育功能。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当地学校的教材,提高学生学习祖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保护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意识。

。然而,目前我国对怀中抱子扇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相关方面的学者和专家也缺乏。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怀中抱子扇,我将继续收集当地名人日志或历史经典等重要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怀中抱子扇,促进子扇在我怀里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当地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动相关文化创新,让我们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引用

[1]杨祥民“扇”与《扇中有文》——论中国扇与文学的关系及其文化艺术品格[J]。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2019年。

[2]黄惇。范的发展历史与创作形式[J]。书法和绘画艺术,2018。

佩里安德森,作为第二代新左派领袖,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与第一代新左派的辩论中,它强调了结构主义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安德森指出了第一代新左派在审视历史时使用的历史主义方法的片面性。他主张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的新思想,吸收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总体的角度将历史置于一个系统的结构框架中,寻找历史的本质规律,以便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审视历史。尽管结构主义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等缺陷,但安德森通过对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分析,为更全面、更科学地理解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主义。

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和政著名的当代思想家。作为新左派的理论家,他经常被归类为“卡勒比海盗”。作为第二代新左翼的领袖,他于1962年接管了《新左派评论》杂志,并成为第二任主编。安德森担任《新左派评论》总编辑后,为了挽救该杂志免于破产,他对该杂志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安德森的说法,

在英国没有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想找到一条适合英国革命的道路,这也是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和历史的原因之一。他认为英国有两个传统,即历史传统以汤普森为代表的经验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唯物主义传统。安德森认为,这两个传统过于保守,不利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在评价汤普森等第一代新左派思想家时说,他们坚持用经验主义方法分析英国社会,重视经验在研究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作用,轻视理论的作用,不赞成引进外国理论。为了改善英国学术界的孤立,安德森坚持引进欧陆传统,即西方马克思主义。担任主编后,安德森翻译介绍了大量《欧陆马克思主义理论》,希望打破当时英国学术界的僵化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两代新左派代表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目标不同,他们一直在想,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该坚持本土化,还是应该引进外国的思想和理论,或者结构主义和其他已经争论了20多年的问题。

·阿尔都塞被称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阿尔都塞在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正是由于其理论研究的深刻性。然而,阿尔都塞并不是第一个合并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第一个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人是年轻的人类学家吕西安·塞巴格。他曾经参加过法国共产党,但他不同意法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路线。在研究了《资本论》之后,赛巴格首先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融为一体。在196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中,他说结构主义是一种科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塞巴格认为意识形态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现象的整体理论和“意识形态”。相反,结构主义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人类的历史现实。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现实的社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有更深的了解。虽然塞巴格首先提出了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但由于早逝,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也没有留下相关作品。除了塞巴格之外,

在他的著作中也多次谈到拉康、列维-斯特劳斯和皮亚杰关于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们说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种结构主义方法,他们的结构主义方法本身就来自马克思主义。因此,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合理的。他们同意“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上述理论对安德森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勃安德森倡导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直接理论来源是阿尔都塞的极端结构主义理论。关于结构主义,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在研究和分析历史规律时,应该把它放在这个整体中。这一整体的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研究和分析它的任何部分时,应该将它放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独的一部分。

·安德森认为,英国本土文化从未形成过总体性理论。作为一种总体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后期被引入英国。他认为,作为《历史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看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其中,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还原历史,发现历史发展中的问题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经常将理论与实践分开,不把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历史视为一个系统,并将其置于一个系统的框架中在架子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历史,过去的历史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找到它们,整理它们,恢复它们,并以严肃的态度解释它们。其中,研究者对如何处理历史与理论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安德森继承和发展了阿尔都塞的社会总体论,认为在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总体的角度去寻找和比较具体的历史,把它放在社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找到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充分认识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是英国第一代新左派,主张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审视历史。他们通常使用归纳和实证的方法来谈论历史事实。他们认为,不同时期的历史不能混淆,因为背景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时期的历史没有可比性和可比性。过去的历史对现在没有意义。他们研究历史只是为了还原当时的历史,从中获得的经验只是针对当时的历史。他们认为历史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再现和理解过去,这是毫无意义的。其代表汤普森曾说:“历史学家中没有理论,马克思主义上也没有历史学家的理论”[1]。在所有汤普森的历史著作中,他刻意回避理论,很少发现理论的痕迹。他们注重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考察,强调历史的流动性,注重历时性研究,强调历史的连贯性,突出不同时期事件和人物关系的差异性,即特殊性和偶然性,强调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它忽视了从总体的高度对历史进行普遍性和结构性的深入分析。

和安德森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研究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安德森在英国内部辩论中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他生动地比较了历史和自然学科气象学。他认为,与历史相比,天气是不可预测和不规则的,但气象学家仍然收集了大量的气象资料,试图通过对比分析找到它们的内在规律,用概念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然后通过这些被证明有效的概念预测未来的天气。由此可见,安德森非常重视抽象理论。他认为,历史学家和气象学家一样,不仅要挖掘和整理史实,而且要用理论抽象,在复杂多样的历史事件中寻找隐藏的普遍规律,探索其深层次的层次结构,形成坚实的理论体系,用这些科学理论认识历史,,指导实践,预测未来。然而,安德森并没有完全否定第一代新左派思想家对历史主义的看法。在他看来,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布瑞斯托尔认为,简单地挖掘、积累和整理史料,对人类历史和社会没有研究意义。历史的流动和变化不会影响对其结构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建立。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理论思考,确实不可能将自然的两个事实联系起来,也不可能洞察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2]在研究历史时,从总体的角度分析历史的结构并抽象出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把错综复杂的史料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找出它们的内在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指导实践,预测未来。在严格分析大量史实的同时,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可以发现和把握历史变迁的规律,掌握其社会结构关系,在纷乱的史料和具体事实中寻找规律,化繁为简,形成相对可靠的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历史。而且,该理论本身来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事实本身,因此该理论也是真实可靠的。因此安德森说:“现在,理论就是历史,它具有过去从未有过的严格性。历史也是一种理论。在描述所有历史事件时,它采用了过去试图避免的理论方法。”[3]28

同时,尽管安德森强调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但它并不完全同意结构主义极端蔑视、漠视甚至敌视历史的态度。极端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在其对待历史的态度中是最重要的,挖掘历史材料以恢复历史的过程并不重要。它强调历史的共时性而非历时性,将具体的历史填充在结构分析的框架中,认为社会历史本身是一个整体,具有复杂的多层次客观结构,其中各种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不仅相互影响,但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收集和分析社会和历史事实的最终目的是找到这一总体的永恒结构,以便对历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显然,尽管极端结构主义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复杂历史关系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它过分强调了社会历史的结构,忽视了社会主体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因此,有一个本质主义人在结构主义这个极端,很容易最终变成宿命论者。安德森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无法通过纯粹的结构分析得到有效解释。理解和分析历史,既要看历史的结果,也要看历史的过程。理论的产生必须离不开这个过程。如果理论离开了具体的历史,理论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东西。从过程所那里获得的没有具体历史的抽象理论是不科学和未经证实的。如果是特定的历史事件、材料和如果把理论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社会历史的变化,也不可能从中汲取正确的经验来指导实践。安德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分离的原因完全相同,即理论与实践的分离[4]。因此,在安德森看来,要以批判的学习态度对待欧洲大陆上的结构主义理论,

不仅要讲理论,还要严格从历史实践中汲取理论,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安德森充分肯定了汤普森等新左派在挖掘和整理历史事件、恢复历史、祛邪求真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是获得科学理论的第一步。只有在真实可靠的历史数据基础上,我们才能获得科学的理论。他曾指出:“如果结构在一个超越所有主体的世界中被单独承认,那么有什么能确保其客观性?极端结构主义将永远不会比宣布的人类毁灭更残酷。”[3]

·安德森总结了传统文化主义和极端结构主义的片面性,本文指出,一方面,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不重视总体理论的构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忽视了历史学家提到的经验问题。安德森在批判继承极端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温和的结构主义。一方面,他主张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调查史料,寻找史料背后的规律,更好地了解历史,把握现在,探索未来;另一方面,他认为,寻求完整性的结构框架是以历史事物为基础的。以严谨的态度挖掘和整理历史,是建构理论、发现规律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安德森反对以霍布斯、鲍姆和汤普森为代表的第一代英国新左派“自下而上”的历史观。“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构成了底层民众最普遍的历史。他们反对把重点放在领导上国家宏观层面。他们认为,由此构建的历史可能是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或目的而创造的虚假历史。相反,他们认为应该全面了解底层的普通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只有从最底层的人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他们坚信,最普通、人数最多的底层人群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最基本的主要内容。“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是当时英国的主流,并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底层人民在不同领域遭受压迫后自觉或无意识斗争的实现。他们强调“自下而上”的历史,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人民群众的不断斗争,他们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上层建筑。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他们坚信底层民众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底层阶级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这是值得借鉴的。一些学者认为,这部“自下而上”的历史过分强调底层人群,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过于忽视统治阶级和精英,历史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和安德森批评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他认为这种历史观并不全面。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依靠某一个阶级或一群人,不能忽视一个而失去另一个。因此,他强调“自上而下”历史观的重要性。他认为,阶级斗争的最终解决必须通过政治层面,而不是其他层面。虽然统治阶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比较复杂,也比较难研究社会历史,与“自下而上”的历史观相比,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德森强调,如果忽视“自上而下”的历史观,“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是不完整和不完整的。

·安德森认为社会结构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虽然每一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他强调各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容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在整体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在研究历史上各种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他一方面不同意各国家或地区按照同一种模式依次发展各种社会形态,。他强调,要从全局上看问题,既要注意物质生产和经济条件,也要注意国家政治水平,注意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他不同意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发展规律。他认为,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历史上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对其加以修正和简化。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整体的基础上积极分析和把握其结构和功能。

批判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他中和了阿尔都塞较为极端的部分,形成了较为温和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介绍结构主义,试图打破英国传统文化主义的僵局,进一步整合历史主义,形成了他独特的温和的结构主义理论,在整体框架下思考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尽管他围绕结构进行了很多讨论,但他并不完全同意阿尔都塞的极端观点。他认为阿尔都塞过于重视结构的作用,忽视了历史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安德森对第一代新左派历史主义的态度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他承认历史主义在理解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安德森我们总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吸收两者的精华,以便更系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然而,

由于结构主义本身的极端和狭隘性质,安德森历史理论的结构主义痕迹也非常明显。虽然安德森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存在,但整个社会是由相对独立和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然而,他低估了国家制度、法律、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因此,安德森的历史理论似乎非常完整,但他过分强调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结构。我们对历史上一些动态的重大事件和变数关注不够。一方面,他认为建构历史、发现规律的过程离不开丰富准确的史料,历史的建构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对史料的详细调查和理性分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同时,他也认为,人们不可能认识原始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由我们的祖先世代相传的。在理解历史的过程中,每一代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先入之见。为了证明他们的想法,他们不断查阅资料进行考证。这样,被证明的历史很可能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思想,这是不可避免的偏见。代代相传的所谓历史规律不能说是正确的客观的在这里,安德森陷入了自相矛盾。

和马克思曾经说过,结构的方法与历史主义的不同只是在相对意义上。它们是独立和相互依存的。历史与思想同时出现,理论是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是对具体历史进行抽象后得出的结论。思想摆脱了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才是最能反映历史本质和规律的结论,因此,理论来源于历史,是历史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总结过去的历史规律,找出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现实生活,甚至预测未来。马克思认为,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实现结构主义与历史主义的真正融合,克服各自的片面性,真正理解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安德森也在后期反思了他之前的结构主义。他没有像以前那样激进,而是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解释结构主义。他认为,如果只强调结构,所有的历史都会固定在这个框架中,其客观属性也无法得到任何保证。安德森想了想。他试图在结构和历史主题之间找到平衡。他认为,无论只强调哪一个,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

·安德森倡导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挑战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模式,并与第一代新左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尊重第一代新左派的学术研究,但不同意这一观点第一代历史研究方法并认为它们不适用于今天的历史形式,并没有真正推动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此基础上,安德森与第一代新左派进行了20多年的辩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思想。这场辩论引发了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思考,增进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提高了人们的理论兴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发展。简而言之,安德森作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以批判的发展态度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试图将结构主义方法与经验主义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经验主义和传统主义一味坚持英国和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轻易放弃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根据英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坚定地探索马克思主义。虽然他对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不可避免地会以某种方式导致矛盾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他用结构主义来解释唯物史观的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引用

[1]e.p.汤普森。理论与文学散文的流行[M]。月评出版社,1978:12。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00.

历史论文篇(3)

“开皇乐议”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制定雅乐,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郑译、苏夔、万宝常、何妥等都为如何恢复雅乐争论着。他们都是“开皇乐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的立场,把原本是一场纯粹的音乐争论变为了政治斗争,渐行渐远,而参与这场争论的人最后大多以悲剧离场。

其中在开皇二年到九年的过程中,郑译、苏夔、牛弘、万宝常、何妥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郑译提出七声十二律旋相为宫的“八十四调”宫调体系的方案,并且详细介绍了龟兹音乐家苏抵婆的“五旦七调”理论,还写了二十多篇文章说明其要旨,期望得到朝廷的采纳。①虽然郑译音乐理论功底可谓当时翘楚,知名度甚高,但是隋文帝并没有采纳郑译的观点,郑译的理论显然没有说到执政者的心里去,在参加乐议的人中有很多支持郑译的观点,他们形成一个流派,互相支持,当朝重臣苏威之子苏夔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个流派中也有很多分歧,整日争论不休,苏夔就恰恰在调式音阶的使用上与郑译的观点相左,苏夔主张的是五声六律一十二管旋相为宫的“六十一四调”理论。郑译和苏夔相同的观点是:开皇十年的时候,他们都提出了将“以林钟为首”改为“以黄钟为调首”,亦即变微音为宫。郑、苏二人建议把清乐音阶的第四级音(即宫音上方纯四度)改成增四度,说明他们为强求雅乐音阶增四度的第四级音,不惜改变清乐的音阶。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他们二人对音乐不够精通的缺陷。苏夔主张五音,其才识又下郑译一等。②何妥是一个阴谋家,却深得隋文帝的赏识,他亦反对郑译的理论观点。开皇十二年的时候,何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他反对“旋相为宫”,提出取郑译的“黄钟一宫”和采用“清商三调”。隋文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而何妥又是一个善于阿诀奉承的人,他抓住隋文帝喜好“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的思想,对隋文帝说:“黄钟者,以象人君之德也。”(黄钟之音,象征着皇帝的德行啊。)而使得隋文帝龙颜大悦,放心将修订礼乐之事交给何妥。

万宝常是参加乐议的人当中音乐才能最高的一位,却也是地位最卑微的一位,正所谓命运多并。所以,在封建王朝雅乐服务于政治的实质里,万宝常虽然“每召与议”,但是“言多不用”,影响力不能和上述几位相比,即便被誉为“识音人”,也无法脱离“音乐奴隶”的命运。他从一个贵族少年沦为“音乐奴隶”,最终竟然活活饿死,每每看到这里,心中总会涌现无言的哀伤。在“开皇乐议”中,万宝常的很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理论史的遗憾。万宝常籍贯不详,由于受到父亲叛乱的影响被发配做了乐户,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音乐奴隶,这是中国古代的乐籍制度。乐籍制度是以贱民为主体的专业乐人制度,没入乐籍者为乐户。

他们在宫廷、官府、军旅、庙宇中执事应差,为之提供多种与“乐”相关的服务。他们以音乐为业,甚至担当起了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之主脉,却世世代代被视作贱民与奴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构成了我国封建时代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③在《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艺术》中记载:万宝常精通音律,擅长演奏各种乐器,也会制作乐器,他曾造了玉磐献给北齐的朝廷。他的音乐才华不同寻常,有一次万宝常和别人一起吃饭,谈论到音乐,由于没有乐器,万宝常就拿起面前装食物的器皿,用筷子敲击便能分出音的高低,各个音都很完备,和谐的如同丝竹乐器,为人所赞赏。然而,即便如此,万宝常始终无法脱离乐户的身份。

万宝常虽然身份卑微,但郑译等人会经常找他来一起讨论定乐之事,然而他的建议往往不被采纳。郑译定乐完成后演奏,隋文帝问万宝常行不行,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你可以听的吗?”万宝常竭力说明乐声哀怨放纵,不是雅正的音乐,请求用水尺作为音律的标准,用以调整乐器的声音。隋文帝同意后,万宝常就开始制造各种乐器,它们的声律都比郑译的音调低二律。他还写了《乐谱》六十四卷,仔细论述旋宫转调的方法,在龟兹音乐的影响下,通过琵琶的实际演奏得来新的乐律理论一八十四调理论,这也是他一生最伟大的音乐成就。虽然八十四调理论在实践中不能全用,但是却建立了我国古代宫调理论中较为完整的体系,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在参加“开皇乐议”的这些人中,郑译与苏夔的观点基本一致,而且苏夔的父亲苏威当时是朝中重臣,很多人不愿得罪他因而选择听从苏夔的主张。而万宝常地位低下,所以他的意见基本不被采纳。到开皇十一年的时候,郑译死了,不久万宝常也死了,只剩下苏威父子与何妥在争论了。由于苏威的霸道,连何妥也受到了排挤,于是在皇帝面前告发苏威朋党勾结,使苏威获罪,牵连苏夔,最终抑郁而亡,年仅49岁。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开皇十三年的时候,牛弘提出旋相为宫遭到隋文帝的拒绝,“不须作旋相为宫,且作黄钟一均也。”但是这时的隋文帝不仅同意使用梁、宋及齐的雅乐,对清商乐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称它为“华夏正声”,并设清商署专门管理。遗憾的是,隋文帝所谓的雅乐一定要服从他的“黄钟一宫”(宫象征君)这个理论,这也是他的迷信思想在作祟,当然更是他维护其皇权利益的象征。而牛弘始终在为皇帝的“黄钟一宫”追根溯源,运用儒家经典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宫调寻找理论依据。由此可见,雅乐始终不能脱离其服务于政治的目的。在“黄钟一宫”的基础上,牛弘开始恢复皇后房中乐、悬钟磐法、登歌法、文舞、武舞的编配排列法。不可否认,牛弘为恢复隋代的雅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皇十四年雅乐最后定制。

“开皇乐议”一直是音乐史家研究中争论不休的话题,在音乐史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中代表人物的论述虽然各有欠缺,却为后世音乐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中国音律学研究少走很多弯路,铺就了一条道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隋代的雅乐一直在跌跌撞撞中前行,但燕乐却逐渐显露出异彩纷呈的特色,并由此开始我国的燕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燕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是相对于雅乐而言,又可以理解为宫廷俗乐,宫廷还为燕乐专门设置了训练与表演机构。燕乐,又称宴乐、蒸乐,即宴飨之乐,是古代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西周时就有此称谓。

隋代的统一,使得南北音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隋代音乐的融合主要体现是北方的胡乐与南方清乐的统一。

陈寅格在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隋代的胡乐是继承了北齐,北齐的胡乐则是承袭自北魏洛阳的胡化。隋代的开皇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燕乐体制,《隋书.音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又杂有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楼国等伎。其后牛弘请存《鞍》、《铎》、《巾》、《拂》等四舞,与新伎并陈。”开皇设置七部乐之后,牛弘请求保留《稗》、《铎》、《巾》、《拂》这四个舞蹈,与新的乐伎一起表演。这四个乐舞自汉、魏以来都用于宴飨场合,都是前代汉族的传统音乐,由此我们可知当时的乐舞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是七部乐。

《隋书.音乐志》中所谓“国伎”本是龟兹乐,吕光、沮渠蒙逊等占据了凉州,发展龟兹音乐并称之为“秦汉伎”。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平定河西一带得到它并改名“西凉乐”。

到了北魏、北周交替的时候,就称之为“国伎”。所以“国伎”即“西凉伎”,音乐兼有龟兹音乐和中原音乐的特点;“清商伎”是中原固有的音乐,即“清商三调”,其音乐主要来自民间的抒情歌曲,包括汉代“相和歌”、魏晋“清商三调”以及南北朝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天竺伎”是古印度的乐舞,开始于张重华据有凉州的时候;“高丽伎、安国伎”都是在北魏平定北燕冯跋以及通西域时得到的乐伎。“高丽伎”是古代朝鲜的乐舞,“安国伎”是中亚古国的乐舞,位于今天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龟兹伎”是古龟兹国的音乐,(与位列第一的”国伎略有渊源)位于今天新疆库车一带,是胡乐诸部之首。龟兹乐在开皇年间非常的受重视,并且龟兹乐所使用的乐器在中原地区也是非常流行的,曲项琵琶、五弦琵琶、凤首签摸、单巢、揭鼓等等;“文康伎”又名“礼毕”,这是汉族的一种面具舞,出自晋代太尉庚亮家。庚亮死后,他的乐伎怀念庚亮,于是戴上照他的面容做的面具跳舞,表现他的形象,并用他的溢号来称呼这个乐舞,叫做“文康乐”每演奏终了的时候就表演它,所以又称为“礼毕”。

以上这些乐部都是以国名、地名命名的。七部乐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在少数民族的音乐中,特别以“龟兹乐”为最重要,它从南北朝以来,已有较高的发展,在少数民族音乐中,最为杰出。这些乐部的形成体现出隋代音乐的交流融合。

王小盾先生在他的《论中国乐部史上的隋代七部乐》中对隋代七部乐的形成有提出三个重要的观点:一、中国音乐史可以看作不同的乐部形态相殖替的历史。二、中国音乐史是礼乐团体变化的历史。三、中国音乐史是“音乐”与“仪式”交融变化的历史。首先,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乐人无论是皇宫内的专职人员还是民间艺人,在南北之间,在国内外之间,流动分散聚集的频率越来越高,战乱导致大规模移民,移民传播着不同的音乐文化,礼乐制度在一个国家瓦解,又在另一个国家建设。而在隋初建立大一统政权后,各国音乐文化相互渗透的现象已是不言而喻,太多的内容可供选择,燕乐又不同于雅乐的严肃苛刻,此情此景之下,可供宫廷燕乐的选择基础就变的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丰厚,可以多样。从而形成了以不同风格并存的单元组合式宫廷燕乐一七部乐。从这个角度看,七部乐是社会变动的结晶,是为适应强烈的流动性而形成的礼乐单元的组合。在中国音乐史的不同阶段,这种礼乐一体的性格有不同的形态表现,因此,中国音乐史可以看作不同的乐部形态相擅替的历史。其二,中国有分量有影响的传统音乐的生存土壤还是以政治挂帅为前提条件的,我国音乐史上几乎没有出过傲立云颠的艺术家,无论是他本人是否有意愿如此,他都必须存在于团体里面,接受着洗礼和熏陶,礼乐团体才是中国音乐史的主流根本。其三,中国音乐自古以来就重视“仪式”的表现,关键点在于我国音乐确实异彩纷呈,“仪式”感既强且多,在“音乐”与“仪式”之间的发展变化不得不再次老生常谈的提到战乱、移民,导致了音乐从庙堂到民间,又从民间被召回庙堂,然后再回到民间。现存于中国各地的民间乐种(比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纳西古乐、江南丝竹、中州古调等),实际上是这一过程的产物。音乐史过程的演变已经不仅仅是乐部和乐种的相互变化,它代表了太多的历史因素,从隋朝七部乐的角度去看中国音乐史乃至于中国史,潜心静读,读者会发现的更多。

及大业中,场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乐工创造既成,大备于兹矣。(到大业605一618年间,隋场帝杨广决定增加“康国”、“疏勒”两部乐舞,扩充为九部乐。乐器和乐工的服饰制成以后,就十分完备了。)康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撒尔马罕一带,始于北周武帝(宇文誉)婚娶北狄的女子做皇后,得到她所有的西戎的乐伎,因袭它的音乐;疏勒地处今天的新疆喀什葛尔和疏勒一带,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疏勒伎始于北魏平定北燕冯跋以及通西域而得到他们的乐伎。

至此,隋代“七部乐”、“九部乐”完成。“七部乐”与“九部乐”的表演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歌曲、舞曲、解曲,“西凉伎”的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闻佛曲》。但并不是每一个乐部都有这完整的三部分,有的乐部只表演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

除此之外,《隋书.音乐志》中记载:隋场帝每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散乐表演,尤其是外国、外族使臣来朝时。大业五年(609年)隋场帝在风行殿宴请高昌王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首领时,演奏九部乐,表演鱼龙漫衍的百戏,表示对他们的特别优待。大业六年(610年)在端门街表演盛大的角抵戏,皇帝数次微服前往。如此不胜枚举。

历史论文篇(4)

一、历史意识的基础—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好的提问,能够要学生充分运用其才智、勤于练习,学生的领悟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开发”;爱因斯坦也说过:“相比解决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更为重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想要激活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两方面的努力: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发问。在历史教学当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自主思考、探讨能力,提出了相关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此外,根据新课程历史的相关要求,让学生深入研究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知识点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与思维特点,设计出能够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联想,逐步的发现历史的本质意义,再根据自己的看法,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例如: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在课外,学生肯定对秦始皇这一位伟人有了深刻的了解,无论是兵马俑还是长城,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同学提问到:“老师,秦始皇这样的残暴,虽然有功,但是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呢?”在课文中,主要是强调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我还是决定让学生自行讨论,并且组织了一次辩论:

正方的:

1、前230年的先灭弱韩: “先取韩以恐他国”。

2、前228年的离间灭赵:郭开诬李牧,赵括代廉颇。

3、前225年的水灌灭魏: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

4、前223年的王翦灭楚:秦王知错能改,姜是老的辣。

5、前222年的北灭燕国:荆轲刺秦,无功不返。

6、前221年的完胜灭齐:孤掌难鸣,一败涂地。

反方的:

1、秦始皇所做的焚书坑儒,灭杀天下才子。

2、修筑长城,累死人民无数。

3、赋税过重。

4、严厉的刑法。

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表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方的:展示出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反方的:突显出秦始皇的残暴不仁。这时候,我将学生引入到秦朝中央集权的制度讨论中来,有了辩论的兴趣激发,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威信。虽然他的统治是残暴的,但是秦始皇的伟业,自然有很多人去维护他。”学生将的是精彩、大胆,作为老师,我也给予了学生及时的肯定。在这一个提问、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个性的张扬、得到的是视野的开阔,也能在不断的自主中,挖掘历史的本质。

二、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

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历史教材中不可能设计到所有的教材相关的史料。所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参照的基础,选择具有趣味性、能活跃学生思维以及启迪学生只能的材料,真正的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让教学充满情感的味道。

例如:在说道《抗日战争》时,为了在课堂中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之初,我播放了《在松花江上》这一歌曲。这一首充满离愁别恨的歌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聆听悲壮而激昂的音乐的同时,达到一种情感上的震撼,进而对抗日战争中的家破人亡的苦难产生同情,担忧祖国的命运,对日本侵略的愤怒,将学生带入到发生的事件中去。(如,九一八事件、南京大屠杀等等。)在日本那妄图灭掉中国,将其沦为自己的殖民地的思想中,中国人民为了自身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开展了激烈的抗日战争。这样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等。

三、历史意识的落脚点—评析能力

新课程中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应当联系到社会实际中的问题,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历史知识加以理解、认知。运用历史教学,初步培养出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历史、评析历史和对现实认知的能力。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过去,正确的看待现实,从而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真正落脚点。在历史教学中,处理需要理清知识点,还应当注重课与课、知识与知识、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关联等等,从而将历史知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凸显出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认知方法,从而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历史论文篇(5)

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学校的问题,另一类是实习生的问题。对这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实习学校

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少,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太多。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由实习学校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在实施半年制教育实习之前,我们曾经在北京的各个实习基地做过调查。67%的教师认为,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影响中学教学质量,学生和家长会反对。另有28%认为会影响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领导不同意。在与中学校长的访谈中发现,重点中学的校长多不愿意接受半年教育实习,如果一定要安排,就要对每个月上课的数量有限制。而在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的调查中,校长却希望一学期的课都能让实习生上。据了解,凡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会希望实习生顶岗实习,发挥支教的作用。半年制教育实习开始实施以后,实际情况与事先调查的结果相似。有一部分实习生在中学的两个月中,只讲了一节课。而另有一部分实习生一进校就开始上课,基本上是顶岗实习,没有机会听实习学校老师的课。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有个别是因为指导老师的课少,无法给实习生安排。大部分是因为实习生教学效果不好,指导老师不敢让他们多上课。特别是一些名校,学生、家长对教学的要求很高,学校不可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给实习生提供充分的上课机会。而有些学校让实习生顶岗实习,确实是因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需要实习生分担教学任务。

(二)实习生

实习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如对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不熟悉,对一些历史知识把握不准确,语言表述能力欠佳等等,这些与学生的备课情况、综合素质有关,也与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有一定关系。历史教学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学方法、技能,以及如何备课等等,大学教学论类课程里面已经有过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做过一些实践练习。通过在中学的教育实习,学生可以把大学所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但是从教育实习效果来看,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语言表述等等,尽管中学指导老师也反复指导,但是实习生上讲台讲课后,还是有很多问题。这说明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段的训练,不是通过在中学上几次课就能够培养出来。而要延长训练时间,除了增加在中学上课的次数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的实践教学类课程。前面提到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不可能完全保证实习的数量或者质量。对于师范大学来讲,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完善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适当训练获得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到中学实习的时候,能够把一节课的内容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中学指导老师就有可能让实习生多上课,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一节成功的课,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果讲课的时候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述正确清楚,基本上就成功了。如果语言再生动一些、形式再活泼一些,就是一节好课。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语言、教态等等,完全可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进行训练。总之,教育实习中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提前做好准备,在中学实习的时候可作进一步提高。

解决问题的探索

(一)加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目前北师大历史学院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师范生的《历史教材分析》《历史教学技能训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和《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教材分析》课有48学时,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约16学时,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做历史教材分析,以及教材分析须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教材分析示范,约时,请中学老师给学生做教材分析,让学生对教材分析的方法有直观深入的认识;第三部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约23学时,老师确定课题,让学生自己做一节课的教材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材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独立完成一节课教学设计,写出教案打下基础。《历史教学技能训练》有16学时。在学习过《历史教材分析》之后,与《历史教学概论》同时开设。“概论”主要由老师讲历史教学的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如何备课、如何做教学设计等等,“技能训练”则主要让学生进行试讲,实际操作《历史教学概论》中介绍的教学方法、备课方法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比师范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有48学时,分为知识讲授和实践练习两大部分,每部分大约各占24学时。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历史课程的沿革、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体例结构,各种版本教材的特点,历史教材分析的方法等,实践练习让学生选择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节课做教材分析,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于中学历史课程和教材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熟悉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掌握分析处理教材内容的方法。《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分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三大部分。知识讲授约8学时,向学生介绍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等。案例分析约20学时,精选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先观摩,然后分析研讨,学习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经验。实践练习约20学时,由学生自己选择一节中学历史课做教学设计,到讲台上试讲,然后师生共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并能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创新历史教育见习模式

历史教育见习分为中学现场观摩、校内远程视频观摩和录像观摩三种形式。现场观摩一般是先听课,然后再和授课教师以及该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研讨。校内远程视频观摩是利用网络技术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即时传送到大学的教室,学生在大学教室同步观摩中学历史老师的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进行讨论。录像观摩主要是选择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观摩,研讨。目前我们采用较多的是后两种形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优秀中学历史课观摩研讨”的基本模式:同学课前预习,写出教学目标和讲课思路———观看优秀课录像———授课教师说课———中学特级教师或历史教研员评课———大学历史专业课教师评课———回答同学提问。同学们的预习和听课记录是教育见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这种观摩课师范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都可以参加。经过几轮尝试,同学们反响热烈,认为这种形式的观摩研讨非常有效,收获很大。当然,这种观摩研讨要动用大量人力,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可能每次见习都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是和其他见习形式穿行。

(三)实习的集中指导

由于各个实习学校情况不同,对实习生的指导力度也有差别。为了保证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强学院层面对教育实习的集中指导。根据我们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经验,实习期间,可以每一周或两周召集实习的同学开一次交流会,介绍自己在实习学校学习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组可以选一节课进行试讲,各组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中学实习结束后,进行教育实结时,也可以安排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播放实习期间的教学录像互相观摩,请中学老师和大学教学法老师点评。

历史论文篇(6)

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就事论事,首先,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具体操作,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二句活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困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

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幢。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主要表现为美利坚民族与英国的民族矛盾,但同时存在英国殖民压迫掠夺(生产关系)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美国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学教科书中,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其代名同很多,“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但准确地说也是有区别的。“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形势”则侧重具体原因,客观原因,“目的”是主观原因,“条件”是客观原因,“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事件”是打击、排斥共产党,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它不是进行反革命的原因。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本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

“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

“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经过正确的评估、总结,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历史。

四、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前言、引语和思考题。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对本章内容作提示,分析背景,阐释难点,揭示重点,引导深层次的思维,是导读文章,可以指导教学,《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章前言里有“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同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才能维持统治;而西方列强也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只有通过清政府,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这段话深刻阐明了1861年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1862年中外反动派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60年代起中国的海关被英国人控制达半个世纪等现象的基本原因。

引文或引语,是原始史料,增加教材信息量,有利思维扩展和散发,史料与思考题结合妙趣横生,史与论有机结合。如《戊戍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呜而起,日哺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荆”引文旁边的思考题称: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对“举国欢蹈”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考含有深度和广度,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回答。

“人人封章,直达于上”可以判断是“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才有的现象。已是在当时参与上书的只能是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举国欢蹈”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庆幸自己参政,对旧制度进行改革。“举国欢蹈”不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具有全民性。恰恰相反,维新运动由于脱离人民群众而告失败。

历史论文篇(7)

1.坚持真实性原则

历史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坚持真实性不仅是对历史学科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获得知识的尊重。如果学生发现老师所讲的历史故事有悖于历史事实,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无法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想象和推测,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故事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题材多样化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主体的理解方式、思考方向不同,将故事生动化、有趣化、多样化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新鲜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3.立足课本,鲜明主题

选取历史故事,一定要围绕大纲要求,把握知识重点,围绕一个主题,有条不紊的展开,让学生不会感觉混乱,不会失去学习兴趣,分阶段、有层次的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史学认识和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4.注意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变化特征

初中生主要集中在13-15岁这一年龄段,学习以感性思维为主,逻辑思维的能力不足,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给学生以思考和教训,使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程

在讲新课之前,不应急于直奔教学内容,已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运用历史故事导入课程。课堂中,为避免学生思维在15-20分钟后出现分散游离现象,如果能在一开始就把握住学生的听课学习兴趣,那么这个良好的开端就使整个课堂成功了大半。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些历史小故事,将课堂气氛“预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将历史专业理论知识和历史故事联系起来,加深印象,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故事可以是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战争故事、名人名事、文化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比如讲到中国近代不断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慈禧太后作为顽固派领袖权倾天下,把持朝政,不断阻挠进步思想和势力,固守闭关锁国,崇洋,导致清庭逐步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加剧了中国两半社会的形成,加深了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所以可以列举一些慈禧太后的错误做法,如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大肆挥霍钱财,阻碍等等。通过慈禧太后这一学生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故事来反应中国近代屈辱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重振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在课堂中穿插讲述历史故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

要想在45分钟内不让学生走神,就需要使讲课内容具有吸引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如在讲到三国混战时,可以描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的激烈场面;在讲到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孙中山的所作所为;在讲到亚里士多德的发明发现时,穿插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这些原理等等。这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上课严肃的气氛,将课堂变成一场生动有趣的“故事会”,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记忆课堂上所讲的历史事件过程、人物、时间、结果影响。在历史故事之后,还应该提出一些由小故事引出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3.在课堂结束时也应运用历史故事

在课堂结束时运用历史故事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首尾呼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历史课不再那么枯燥,促使学生更加期待下次上课。

4.注重讲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学的主观性较强,一字之差就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历史故事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教师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另外,还应注意语速和节奏,太快或太慢,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