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2:26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1)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第三课收复x疆】

1.左宗棠收复x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x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手里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

2.目的:为*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①《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的一次),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②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六课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工人(6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的诞生

(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十一课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处主任。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人和国民党左派。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人民革命运动。

【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沈阳。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2.九一八后,中国的反应:

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西安事变(1936月12月12日)

(1)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全民族的利益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1.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2.南京*

八一三事变后,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在六周时间内,*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第十七课内战烽火(1946---1949年)】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蒋介石电邀*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

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为了欺骗人民,

(2)*去重庆的目的: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重庆谈判的成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第十八课战略大决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11月

(2)指挥者:*、罗荣桓

(3)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

(4)重要城市:锦州、沈阳

(5)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

(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4)中心:徐州

(5)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规模、战果最丰)

4.平津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

(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

(2)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

【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五个阶段:

A.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D.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E.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A.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

B.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表现如下)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科技改变生活

(1)轮船、火车的传入: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2)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近代科学家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确保行车安全,他设计出“人”字形路轨。

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魏源

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的《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的《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3.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2)

“九一八”防空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防空意识和国防观念,提高师生防空袭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9月18日上午,XX小学组织开展了“九一八”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顺利、有序开展,该校于9月16日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活动重要意义,并制定出详细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解读方案,明确各人职责。9月18日晨会课,各班举行专题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撤离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演练前,学校行政组人员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再次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上午9时,安全警报响起,全校师生按照既定路线安全、有序、迅速从教学楼区域撤离。在演练活动总结会上,该校相关负责人向全体师生重申了活动的重要意义,对演练过程进行了点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足之处,教育师生“牢记国耻

警钟长鸣”,为国家、民族振兴努力奋斗。

XX小学一贯将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九一八”演讲活动总结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之际,为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东华镇第二小学全体师生在操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整整88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它提醒我们,告诫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屈辱。

9月18日上午九点五十五分,东华二小六年级学生XX在操场面对全校师生铿锵有力的演讲着“……整整88年过去,仇恨不曾生长,记忆同样无法泯灭。中国人民纪念那段历史,就是要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真紧张呀,伴随着空中久久回荡的防空警报信号,数百名师生心情愤慨、沉重……。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明白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是幸福的,“九一八”事变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作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用实际行动来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九一八”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为铭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日,9月18日上午,XX初级中学举行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使演练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制定了《紧急疏散安全演练方案》,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统筹协调;利用校会,召开应急疏散演练动员会,确保演练活动有序进行。

9点18分,随着防空袭预警信号响起,演练开始。各楼层和走廊的学生在负责老师的组织下,按照制定的紧急事件疏散方案和路线紧急疏散。2分43秒后,900余名师生在安全区集合完毕,抱头蹲地,原地待命,各班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此次参演的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快速疏散,反应迅速,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搡现象发生,疏散中也无一学生出现伤情。

活动结束后,城关中学副校长、演练总指挥周海营对演习进行了点评,并作了“勿忘国耻、面向未来”的主题演讲。周海营勉励同学们:勿忘国耻、面向未来、发奋学习、刻苦锻炼、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此次演练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且提高了突发事件时学生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它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唤起了当代人的历史责任感,让警钟长鸣于每个人心中。

“918”防空警报日系列活动总结

为普及人民防空科学知识,在全园范围内营造学习人防知识、注重人身安全的宣传氛围,形成“居安思危、备战人防”的国防理念。9月16日下午,市直幼儿园组织全园教职工观看了人防教育系列电影《居安思危备战人防》,以电影科教的形式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战时防空和平时生活中,实用科学的抢救方法就地自救和抢救伤员对减少伤害,提高生存率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观看影片,使大家学到了不少新的人防知识,了解了面对战争、地震、火灾等灾害中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方法。

9月18日上午10点整,随着急促的防空警报声响彻市直幼儿园上空,

“9·18”防空疏散演练正式开始。按照演练前制定的预案,全园幼儿在各班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沿着预案规划的路线,安全、有序、快速地从教室撤离到设定的安全地带。整个演练过程做到了路线明确、镇定自如、疏散有序。

演练结束后,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并带领全园师生一起回顾了“九·一八”事变这段难忘的历史,提醒全园师生,虽然伤痛和苦难已经远去,但我们仍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园师生进一步了解了我园针对此类突发事件所设置的应急预案,熟悉了紧急避险时疏散的程序和路线,增强了风险和忧患意识,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特殊的日子发出的特殊声响,警示着大家勿忘国耻,时刻铭记: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此次演练活动真正做到了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结合并落到实处。

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9月18日,村党总支部在村委办公室开展了以“勿忘国殇,奋发图强”主题教育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八周年。活动由村党组织书记XX主持,村党总支部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0123-01

历史故事主要反映了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情。在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许真实存在过,但是故事发生的情节并不完全按照历史事实,它是基于原始资料的二手资料,存在部分虚构情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知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讲述与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悬念的历史故事来“激趣”,同时,要把握好故事情节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突出“疑点”和“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例如,教学《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的内容时,笔者先讲述故事:“1649年1月30日,英国伦敦的天气特别阴冷。在白金汉宫的广场上,有一个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拉到了绞刑台下,这个犯人就是英国著名的国王――查理一世。他的死,翻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大家想想,国王是一个国家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为什么他会被处死呢?处死查理一世,为什么会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呢?”这种悬念式的故事讲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生硬地教授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历史故事来教授这些重点、难点,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顺教材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赤壁之战对三国形成的重要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教师可重点讲述诸葛亮在茅庐中的隆中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国局面形成”的知识点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故事讲述,让学生理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

三、利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

若历史课堂的结尾比较草率,不仅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盼头”,从而使学生保持进行历史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结课时,教师可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以小见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仁义不施”的暴政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致命的影响。用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使学生对秦朝统治的政策有了总结性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延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教授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激趣;提效;导入;问题;活动;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必须寻求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和魅力的高效途径,以挖掘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新课程背景之下,不少历史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法,力求突破传统落后的“满堂灌”模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但是总是重于形式,差于效果。那么,如何突破“形式”或“表面”的“刺激”,展现历史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呢?

对此疑惑,笔者试结合近年来教学感悟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奇思妙想,趣化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作为一课开端的导入一定要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引领下文的效果。

很多教师总是低估了新课导入的魅力,要么直接点题,要么一成不变的用复习旧课的模式导入,比较认真的教师会利用教材提供的导入材料导入,但由于学生已经提前浏览过课本,所以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因此,好的导入,需要结合课堂内容,学生特点,社会实际等多方面因素来精心设计,方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当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作了以下比较成功的尝试:

(一)搜集资料,回归情景

历史上的人、事、物很多是距离学生比较久远的,仅靠文字的描述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利用历史图片和影像等形象的资料导入,会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课堂效果就会凸显。

在讲《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一课时,为了拉近学生与世界辉煌古代工程建筑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我精心搜集了古今中外著名工程建筑的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制作视频来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提了上来。

(二)巧用事例,联系历史

人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喜欢参与到与此有关的讨论中来。因此,巧用发生在他们身边,或者为其所熟知的事例导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一课时,我巧用2003年激怒中国国民的日本丰田“霸道广告事件”导入新课,由于丰田汽车在很多家庭中存在,加上最近中日之争升温,此事件的重温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愤慨,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学生很顺利的进入了与之有关的“卢沟桥”事变的新课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设问题,层层递进

心理学研究证明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而问题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法宝,学生会在好奇心驱动下思考,潜移默化中消化知识。因此,巧设问题,持续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讲八年级历史《抗日救亡》一课时我就运用了这个方法,我巧设了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问题2: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问题3:东北为什么会迅速沦亡?问题4: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问题5: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和共产党态度如何?

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引申出下一个问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学生的好奇心被步步带动起来,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让学生主动去翻阅书本和资料,挖掘历史真相,弄清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计活动,凸显主体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总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老师要真正“授权”给学生,还学生自由学习与发挥的空间,才能真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此时显得更为重要。

在七年级历史《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一课,我就设计了“我来做导游”的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1)准备和动员阶段: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收集资料,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编写导游介绍词,带大家开启“观赵州桥,体味古桥之美”的旅程。介绍全面且有趣,受大家认可的,会有意外的“小费”奖励!

(2)执行过程:通过自愿报名和小组推荐,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展示他们的导游风采。

(3)活动效果:活动开始之后,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寻找资料,展开讨论,组织语言。最后,不少同学积极上台带领大家享受他带来的“赵州桥之旅”,台下的学生也饶有兴趣,不断有调皮的“游客”提出“刁钻”的问题考验“小导游”的应变能力,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在欢声笑语当中轻松掌握了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并体味到了自己劳动果实的甜美。

四、利用史料,开拓思维

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因而要学好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精心选取史料,巧妙安排,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帮助教师突破重、难点,激活历史课堂,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魅力的法宝。

(一)利用史料,突破难点

在九年级历史《美苏对峙》一课中,讲美国“冷战”政策中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并生动历史课堂,我出示了一幅形象的“‘夹板’保护下的脆弱的西欧经济”的宣传画(下图):

学生在看到“夹板”后跳出的第一个想法是“扶持”的积极作用,反过来细想又会想到“限制”与“控制”的副作用,从而轻松的意识到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通过援助欧洲,在政治、经济上控制欧洲,进而联合西欧,最终遏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利用趣味史料,深入浅出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史料,辨析历史

在七年级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中,在评价隋炀帝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历史人物,我引用了皮日休“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算多。”的诗,让学生读诗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诗中反映隋炀帝有哪些功与过?皮日休的评价是否正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正确地评价隋运河的历史作用,学会客观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薄看法。当然,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魅力的途径不只这些,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只有我们历史教师本人调动起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创设高效且有魅力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3]朱良才.课堂教学实用艺术.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6.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图片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122-01

初中历史本该是一门知识性兼趣味性较强的课程,然而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很多教师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境界,而学生则坚守“背多分”的信条,教学走向枯燥无味的死胡同,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图说天下”的观点,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利用图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一、巧用图片,趣味导入

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专注于课堂。在历史课这样信息容量大的课堂上,通过图片来导入新课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先放渍殴人坐着甚至躺着吸食鸦片的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在干什么,思考和讨论这样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探讨该如何制止和杜绝这样的行为,然后再进行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当时会出现刚才看到的国人吸食鸦片的场景。这种局面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的?给我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当时的政府以及仁人志士对此有哪些相应的行为和举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鸦片战争”,通过学习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众所周知,图画的呈现会更加直观、真切,吸引力也远远大于文字,通过这样一幅幅历史图片或者影视剧中的历史剧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迅速进入教学主题。

二、适用图片,辅助讲解

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不仅在导入中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也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前文所说,历史图片相较于文字表述更加直观、明了,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来辅助知识点的讲解。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示意图》,让学生认真观看示意图,区分和界定“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及华南”等大致的区域和范围,然后结合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引导学生逐步梳理日军侵华的路线。日军首先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然后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总体来看,日军侵略中国的路线可以归结为:从东北到华北,再到华中、华东,最后是华南地区。以历史地图为纲,辅以一定的文字讲解和梳理,就能把日本侵略中国的路线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在讲解这些战役时,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图片给学生看,然后口头讲述这些战役中发生的故事以及表现英勇的战士的事迹,最后再及时点拨这些战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枯燥感,同时,图片的展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还原、再现当时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内容。

三、善用图片,升华讲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而要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学会“以史为鉴”。在历史课堂上,把一定的知识点传授清楚后,还可以结合一定的社会历史实际,适当地升华本节课的内容,其中图片展示是升华讲解的一种方式。比如同样在讲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讲完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等内容之后,可以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这两幅图展示了两种怎样的对待历史的态度。同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式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和影响;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对待历史我们要客观、冷静,要理国,而不应有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升华整堂课的内容,能给学生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6)

一、 把握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是学好历史的前提

教学大纲明确阐释每单元、每一课的重点知识、基础知识,抓住了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就抓住了教材的精髓。综观近几年河北省的中考历史题型,不管是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还是探究题,考查的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那么如何掌握好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呢?

1.总体把握。如:八年级近代史的三条基本线索,即: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

2.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的回忆课文。如:学习中国近代史“国民大革命”这一内容就要弄清以下几点:一是国共的合作;二是北伐及胜利进军;三是工农群众的支援;四是国共的分裂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这几点相互联系,构成了这个时期的完整知识体系。

3.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必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必须把握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些词,这是共产党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本单元的重点。

二、比较和联系

1.相同性质历史事件的联系。如: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系比较,认识四次侵华战争的性质都是侵略性的战争,战争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同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2.同类历史知识的联系。如:日本明治维新,可联系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运动,通过联系比较认识到三者在原因、性质、作用、结果等方面的异同,通过这种联系,不仅加强了记忆,而且认识了历史事件的内在本质特征,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能力。

3.同一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联系。如:1689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联系同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可联系同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清政府总理衙门的设立。

三、注意把历史和现实、时事联系起来

历史八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感悟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其实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难免会被枷锁束缚。历史教师也是如此。但是,被束缚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从束缚我们的固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而且还要有所作为!时代的发展也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历史教学问题。这就是要把历史教师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不被分数和应试束缚,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根本的改善,教学效果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不被束缚,必然要有所创新,不走平常路。

总结自己的教学,形成了如下的一点感悟。

1. 突破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式

突破思维定势就是能够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进步性、积极作用、主观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性、消极作用、客观作用。这样才会达到突破思维定势的效果。

为了不囿陈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反复探索,善于批判旧观念。

在中国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材认为: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带有全国性的伟大的战略意义……它加强了全国同胞对伟大胜利的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但对百团大战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是回避不了的,应弄清楚:它反而过早的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坚定了日军以主要兵力来巩固敌占区,对付八路军的方针;也使对八路军怀有更大的戒心,直接导致了解放区在1941-1942年的困难时期。对此,我们的教材没有提及,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为了不囿陈说,需要我们不断储备和更新知识。总之,一切皆有可能,不走寻常路。

2.要从“记忆-复制型”传统教育方式中走出来

这是目前中学历史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从事历史教学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应该教育学生不能成为书本的奴隶,不能淹没在书本知识里浮不上来。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爱好,哪里就没有记忆。”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爱好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由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及其独特功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课堂效益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授课艺术,从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教学中解脱出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鼓舞学生探索知识。

只有教师善于突破书本和考试的束缚,学生才能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终有所获。

3.淡化书本权威和自身权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不一味“填鸭式”教学。应该允许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大度地接受学生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勇气。

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本的应用要充分但是也应该适当。可以教给学生该怎么样去分析课文,怎么样用关键词去进行概括,怎样及时地、有意识地联系相似的知识并进行比较,怎样运用旧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知识以丰富、发展新的知识结构,怎样运用记忆与复习策略等。但是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尝试运用这些学习策略、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历史教科书及其它学习资料。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的学习有一个新的飞跃,因此而爱上学习、享受学习,并且自己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不能人云亦云。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教育艺术必须有一个终极取向或“北斗星”——人心、人性、人格的真善美作为指引。历史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我们要努力。

陶冶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一个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所以我们本身要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以“学生观”的转换为核心内容。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而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就会带来极高的学习热情。

5.注意营造情真意切的教学境界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发自于内心的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营造激情奔放的热血情境,形成感慨万分的情感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下,历史的真实感化学生,先辈的真情感染学生,师生课堂内情感交流,互动发展。学生对先辈的高尚情操,爱国情感才能理解、接受,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爱国进取情感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情感境界讲究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而不是虚情假意的表演,必须以栩栩如生的理解认同而不是苍白无力的解说,去激活学生内心,才能产生内化的激情,才有师生的真心互换,情感交融。这实际上也就牵涉到历史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有深厚的内功,才会有激越的情感。

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