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8 04:20:39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篇(1)

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生活的主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主体,应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感情知识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参与式教学,是在引进英国以张扬个性为主要目的参与式教学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是对我国因材施教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平等参与"。在三点基本理念中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说"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核心呢:一是这个"核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而说的。变学生被动学习者的地位,为学习的主人。中国有一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我想,学生如果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那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将传统教学中的"平均给予"转换到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本位需求"上。教学的目标由原来统一的知识积累,向着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分层设立目标。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选择与学生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这样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当面对课堂上学生的茫然沉默,我们不能无计可施,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应该是一种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要备教材,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如果课前做了充分、细心的准备,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完全可以上一节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新颖的好课。

当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降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堂上我经常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感觉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比如,有些探究题目,他们喜欢探究什么问题,课堂上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只要他们参与方法、步骤,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有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们爱参与,然后再设置问题情境,引发他们思维活动。顺着教师引导的思路和方向,许多学校通过教学改革,采用了启发式、主动式、讨论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教师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时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知识结构、教材特点以及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要求创设更多的参与方式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以提高学习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为己任。从学生兴趣爱好,见识差异及学生的质疑问题等来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立竿见影。选择与学生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有数学问题,从而把学生引领到精彩的问题空间。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参与是人的情感与态度。不可设想,一个对数学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怎么能学好数学。因此,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他们非常情愿的在探究、交流、合作中得到乐趣,在思考和质疑中成才,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使学生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在于学生交心时,要让学生放下自我防御的面具,就能够在与人沟通时流露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越有人情味,越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教育就越有效果。

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人之道也。"真诚常常被当作是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准则,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首先要有爱,本身是一个真诚的人,对学生的一切用心是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师生平等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和途径。教学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语言是最普通直接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气氛,运用双关语、反语、故事、夸张、比喻、歇后语等,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使师生情感易于交流,学生爱屋及乌。

参与式教学篇(2)

关键词: 语文参与式教学 涵义 特点 实施原则 优点

一、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涵义

语文参与式教学,从词组的构成和表面意思来看,中心落在“参与”上。“参与”决不是一般的“在场”,也不是被动的“参加”,而是一种由“计划”到“讨论”再到“处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强调的是行为上的投入,其中也包含意识上的加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直接关系教学的成败得失。

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涵义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充分并有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参与的乐趣,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发现成功的途径。

二、语文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一)参与性

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参与性。这种参与包括老师和学生的参与。首先,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的姿态去面对学生,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其次,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其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这种参与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三个方面。

(二)合作性

参与式教学倡导的是分组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了更多合作的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以共享。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中,为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最大的机会。同时学生之间也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情境性

参与式教学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这里的情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围绕一定的内容设计和展开的情境,例如作文教学中的现场观察。另一方面是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例如鼓励、点拨性的语言,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造性

与传统的教学活动相比,参与式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总是教师提出一个结论,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并证明这个结论,这样虽有助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但会使学生失去创造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去参与其中,体验参与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放性

封闭式的语文教育,教师始终把“讲清”课本和表达要领看成是“神圣”的职责,学生始终把全盘接受看作自己的最高境界。这种固步自封的教育理念,严重地限制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是无限生动和各具情趣的,因此,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接触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会使学生产生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参与与合作的原则

语文参与式教学中所提出的参与包括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机制中,教师往往缺乏全员意识,偏爱尖子生的情感倾向比较严重。新课程的理念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控制上扩大参与对象,达到全员参与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全员参与是指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上文已经提及这里的参与分为三个层次,行为、认知、情感的参与,因此,这里的全面参与是指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要做到认知、情感全面的投入,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由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应当深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实现全程参与。回答教师提问,被指名朗读,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渴望参与的环节。虽然这种参与都是必要的,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很难说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全程参与。在参与式课堂上学生可以参与设计板书、作业、训练,可以上讲台分角色表演课文,呈现生动的全程参与局面,给语文课堂带来勃勃生气。有效参与是指在教学形式与内容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达到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合作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和有限的学生进行对话和眼神交流。参与式教学所提倡的合作原则,使教师在对话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下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平等对待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参与式教学中所说的平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平等。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师生地位的平等使学生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公平的条件下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在平等对待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完全的发展。

(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协调的主导作用。同时,在这样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与体验,师生之间情感的碰撞能使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学生的某些启发,也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以迅速提升。在这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交往关系。

(四)知识性与情境性相结合的原则

传播知识、发展智力、健全人格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因此,知识性是一切教学活动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没有知识含量的教学是教育在形式上的架空。

情境性是语文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之一。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这种根据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专业知识、生活环境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这种融入一定情境之中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

四、语文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首先,参与式教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面对学生,这样也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思考,学生产生了许多新观点、新想法,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后,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和自,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实施参与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做适当的引导,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参与式教学中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使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虽然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但教学中也不能滥用,并且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并且一堂课中使用的形式不宜过多。

(四)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必须具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参与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使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有所收获,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提升,这一点也是教学活动区别于游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宏.语文参与式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牛亚东.语文参与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林存华,孙菊萍.论参与教学制度的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参与式教学篇(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干部培训是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证。审视当前基层干部培训,现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偏”。政治思想成分多,经济社会内容少。现今基层人民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多,不仅有政治的,还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培训内容“偏”,影响党员带动群众致富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是“虚”。理论务虚成分多,实际操作能力少。人民群众对基层各方面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要求突出民生改善,要求突出统筹协调。培训过程“虚”,制约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的显著增强。

三是“浅”。表面解释问题多,深层解决矛盾少。基层人民群众不但要从能否承担起推动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方面检验基层执政能力,而且要从能否承担起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方面检验基层执政能力。培训效果“浅”,阻碍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基层干部培训现状与新形势下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的新要求不相适应,迫切寻求新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以培训方式的转变确保基层干部培训的实效。

二、结合基层实际,探索实施途径

从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过程的角度来划分,培训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传统的、惯用的讲授式培训模式,培训者讲授、学员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参与式培训模式,培训者组织活动、学员发现式学习。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参与式培训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下组织培训活动,激发参与者针对实际进行思考,以促使具有意识的、高层次的学习。基层干部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人。成人有相当的社会经历,在学习时有要求合作参与,共享学习的愿望。基于基层干部培训和参与式培训的有机契合,有必要创新科学途径,实现基层干部培训与参与式培训的有效嫁接。

一是合作参与。即创造师生合作机会,促进教员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地位的统一。参与式培训要求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工具,促使学习结合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员思考探索、监测学习培训过程。要根据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把特色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实际工作的共性难题列为培训主题。要储备相关知识,准备相关技能,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技能型学员担任兼职教员,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合作辩论、自我反思等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构建便利交互功能,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统一。

二是互动参与。参与式培训倡立民主教学氛围,参与者既要理解培训要领,也将亲身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中一要注重内心体悟。引导学员体悟培训蕴含的理念和原则,并使内心体验成为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参与者一旦感到自身受尊重、经验有价值,就会产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习动力和工作干劲。二要促进教学相长。参与式培训要求学习者个体能够参与到培训、教学和研讨中,与其他个体和培训者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提高培训成效,进行知识迁移的同时,促使教员进行教学反思和素质提升,对教员形成反向促进,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三是决策参与。参与式培训特别重视培训过程、参与者思辩以及为采取行动所作的准备。信息公开、听取民意、吸取民智、实行民决四个环节可以被看作公众参与的四级位阶。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为基层干部参与式培训开辟了重要渠道。基层干部参与式培训一要模拟决策现场。教员和学员共同提出决策假设命题,围绕议题讨论个人的表态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主持人归纳集体表态意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出结论假设。二要参与重大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利用人大旁听、征求意见等时机,组织学员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学员大局意识和科学态度,并树立改革信心,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决策落实。三要直通基层治理。以基层学员所在典型单位为实证案例,从决策背景、决策过程、决策实施到决策反馈、决策修正、完善决策全程参与基层治理,注重案例、参与、情景与理论相结合,反思不足之处,弥补薄弱环节,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参与式教学篇(4)

分析其危害,作为教育工作者,未免有误人子弟之嫌。其一,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此解说教无疑对学生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教师多灌输,猜题押宝,学生死记硬背,可悲!其二,教师所谓“教”,学生所谓“学”,教与学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教师只管“教”,不管学,学生只管“背”不管学,此谓教学,可叹!其三,思想政治重在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形成一种比较高尚的、科学的道德评价观,去塑造完美的人格,可此种说教,可惜!其四,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完美人格塑造的思想教育课,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课。可此种教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真是可感!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思想政治课实施开卷考试,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课上划、课后背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如何创新教育,提高教书育人的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我认为,成功的教育在于创新。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大胆探索和创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使政治课教学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第一、教育观念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教师观念创新,现代教育观念包括学生观、知识观、师生观等。其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尤为重要。从本质上说,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有极大地创造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有智慧优势潜藏着,需要人们去开发它。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那些所谓的差生只是树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其实那些不太听话,不太遵守纪律、爱表现,异想天开的差生,可能在创造性方面并不差,因此,创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所谓的“差生”。

第二、教法创新。有新意的教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法、情景法、提问法、悬念法、举例法、启发法等。以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会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借助教材亲自发现知识,概括知识,亲自尝试发现知识的成功,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三、课堂师生关系创新。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角色扮演,使每位同学感受参与的快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出现。改变以往“金字塔式”的教学模式,向“圆桌式”转变,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充分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与式教学篇(5)

1.实施参与式课堂的原则

1.1尊重原则

民主与平等是课堂上最为基础的原则,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关系的基础。假如教师对学生打骂、批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只会让学生感到反感,进而与教师形成对立面。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够有效的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

1.2平等原则

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沟通是开展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参与式教学更加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参与。教师应该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使用换位思考方式来了解小学生的需求与心理活动,使得学生与教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沟通。

1.3真诚原则

教师要给予学生最为基本的真诚。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赞美与认同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仔细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利用“你真棒!”“我相信你”等肯定性语句来赞同学生。即使当学生的表现不是很好的时候,教师也应该用恰当的方式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虚心接受。

1.4信任原则

信任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情感的基础。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以及经常犯错、跳皮的学生。教师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多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鼓励,赞同。这样不单单能够缓解教师与学生的对立面,同时还能够推动参与式课堂的进行。

2.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实践

2.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参与式课堂教学要的就是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小学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通过参与来掌握数学技巧。例如,在进行“人民币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教学道具人民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进行买卖交易活动。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人民币的面值以及使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的教学情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紧密度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大,自然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4]。

2.2尝试探究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叫应该更多的给予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提升数学知识与能力。例如,在进行“认识钟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准备好实物钟表,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手上的钟表有什么特征,看谁能够发现最多的特征。学生对观察钟表十分有兴趣,都纷纷参与到观察钟表的过程中来。学生们有的发现了钟表中有两根针,一长一短,有的学生发现了两根针都是顺着一个方向旋转的。在观察钟表的过中,学生对钟表进行了观察、触摸,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2.3课堂参与知识巩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都会有“做一做”等习题,通常来说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完成,然后由教师讲解并且订正。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候学生的思想与教师的教学都脱轨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全新的课堂参与知识巩固的方式。将集体订正转变为学生之间互相批判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习题在书本上完成,然后在三分钟之内完成后与同桌相互检查,对比一下谁做的又快又好。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小学生人人都参与到课堂上来。

2.4引导学生课外参与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了,但是数学教学的内容依然在延伸。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人让学生与家长一同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在完成了图形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图形自由组合的课后活动,由于这个活动需要涉及到图片的修建,所以需要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4]。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展示自己课后拼组的团,有的是房子、有的是自行车、有的是事物等等。这一引导学生课外参与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与家长的智慧,让学生对图形的影响更加深刻。

参与式教学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参与;情感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现状点击

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

然而随着近几年本人对“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后发现,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现象,使学生在音乐课上还未能真正做到时时参与,人人参与。

现象:有活动没有音乐体验。

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活动:跟着《劳动最光荣》的音乐表演一下平时自己劳动的样子。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有些确实在模仿扫地、擦桌子等劳动场景,但更多的孩子开始讨论起劳动的种类来。你一言,我一语,全然忘却了这是一次音乐活动。

反思:活动是适合小学低年级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许多教师在音乐课上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在这节课中,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合理,以至于学生参与面不广,不能主动参与质疑问难、释疑解难,学生未能成为课堂音乐活动的主角,不能很好地获得音乐的体验。

因此,通过音乐教师运用合理、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实践

在小学音乐教育环境下,基于对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开展参与模式的教学,努力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彩,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1.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的确,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探究它。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在音乐教学活动别注意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音乐活动。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采用与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多媒体,

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当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时,学生就会轻松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2.倡导积极的竞争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深入地参与音乐

活动

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开展竞争能使学生自尊心大大激活,精神振奋。但是,学生个体间存在着音乐素养的差异,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及创造条件和机会,比如音乐合作小组的形式,以此来发挥优生的影响力,促进其他学生的进步,并以团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学生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希望,会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产生成功的喜悦,以成倍的热情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尝试参与式教学模式之后的三点体会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音乐教学中,并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以及课程内容,来制订合适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环境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但在现有条件下,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2.选择好让学生“参与”的形式

要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并不难,难的在于要通过好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音乐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兴趣,通过一些学生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音乐的学习依赖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地从内心去寻找音乐中所存在的美,并在音乐的自主学习参与过程中,得到最大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体验。作为音乐教学者,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课堂活动,并在课堂上能有五光十色的感受来与大家分享,这是新时代的美育所呼唤的。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05.

[3]王英奎.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4]腾守尧.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01.

参与式教学篇(7)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组织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070-0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在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上提供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情感体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转变。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引导者。

一、参与式教育教学的方法

参与式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指导下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参与式教学的“合作性”不仅包含着课堂内教学,还包含着课堂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全方位地动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开放型”教学模式。我们今天所说的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上的参与,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去探讨、发现、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化为主动学习。其方法有:

1.游戏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游戏,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2.情境教学法。情境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

3.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二、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探究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应由“教”转变为“导”,表现在:

1.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多元认知能力;

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5.教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品质。

三、参与式教学过程的探究

在教学中实行学生参与式教育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改教师主讲为主导,改教师控制为协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1.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讨论。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大都表现为:在老师的讲述中穿插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笔者认为,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是双向的,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或其他学生答。学生在主动问教师的同时,一定是经过了自己积极思考的。因此参与式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动脑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仅接收到“鱼”,而且懂得怎样去“渔”。

2.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被动地听、看、写、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由“愿学”变为“厌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参与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课前向学生布置预习的内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准备教案,课堂上安排学生主讲,教师加以总结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这样不仅参与了“学”,而且还参与了“教”。

3.让学生参与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中笔者利用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或课后的家庭小实验,在学生中开展了内容研究。例如,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在学习《空气》一课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学校和住处的空气的质量情况,再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课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学校和住处的水源的污染情况,再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在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先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和进行实验,探究钢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并指导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或制作小课件等。通过让学生参与研究,能够再现和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给了学生真实体验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步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不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验,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长期以来,学生对化学中的实验也是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去做实验,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掌握相关内容。教学中,我们曾把课本上一些简单、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同时,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上台演示实验;有时还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等。其次,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做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思维不断活跃,创造潜力也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