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01 02:28:58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1)

一、对二期业主入伙资料的整理,及时收取相关入伙费用;

二、对一期业主下一年物管费用的及时追缴,保证款项及时入库;

三、对其他各项应收款及时追缴,费用及时收取存入银行;

四、每月定期清理合同及协议,对未公务员之家收取费用及时追缴;

五、坚决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算,对不符手续的发票绝不付款;

六、监督收银员收银工作,保证款项相符,及时入库;

七、协助收银员做好业主二次供水费用的计算及收取;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2)

一、 对二期业主入伙资料的整理,及时收取相关入伙费用;

二、 对一期业主下一年物管费用的及时追缴,保证款项及时入库;

三、 对其他各项应收款及时追缴,费用及时收取存入银行;

四、 每月定期清理合同及协议,对未收取费用及时追缴;

五、 坚决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算,对不符手续的发票绝不付款;

六、 监督收银员收银工作,保证款项相符,及时入库;

七、 协助收银员做好业主二次供水费用的计算及收取;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物业服务;前期介入;规划设计

前言: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的联系程度不够,对未来的物业服务工作较为忽视,前期介入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针对物业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前期介入办法是有效的途径,物业服务公司需要做好与物业管理相适应的规划设计工作,以有效的将前期介入工作落实到位,该项工作对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一)为物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物业管理当中,需要充分考虑业主的需求,从物业管理和使用功能等多个方面考虑,做好前期介入工作,对物业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对物业开发进行严格把关,以保证施工质量。而当前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滞后于建设。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前期介入工作落实不到位,物业建设当中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得以解决,在物业交付使用之后,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又遗留给了物业服务公司,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前期介入工作是加强物业建设与管理衔接的有效途径,降低物业管理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有效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的满足业主的需求,为物业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物业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影响着物业功能和使用。而往往设计者在设计当中对物业管理工作考虑不足,在物业的功能和使用上会出现一定的缺陷。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车位拥挤以及住房水、电、通风以及空调等配套设施设计安排不合理,很难得到业主的满意,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针对这一现状,物业服务公司需要做好物业前期介入工作,从业主和物业管理者双方面进行考虑,科学、合理对物业进行规划设计,并落实到细节当中,以有效弥补物业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对水电线路、排水管道以及多种功能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安排,让业主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通过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工作的开展,实现物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2]。

二. 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的规划设计

(一) 前期介入规划设计的要点

在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介入时机的选择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一般来说,根据项目设计、施工以及物业管理准备等工作内容分为早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阶段。项目设计为早期阶段,根据业主的实际需要对功能、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图纸入手,落实好早起介入工作。而中期介入则是着力于房地产施工建设,对于其中存在的缺陷予以改进和完善。后期介入则是物业交付使用之前的物业管理准备工作,加强物业验收,保证其质量安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改。通过早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阶段的层层介入,为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设计

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的规划设计,项目设计阶段是初始阶段,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设计阶段,物业服务公司在这一阶段进行介入时,能够实现对规划设计的优化,针对于图纸当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的予以指正和修改,根据业主使用以及物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做到以人为本,解决物业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有效减少了未来物业管理工作当中的矛盾和缺陷。及时的规避物业管理的风险,充分发挥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的作用,为物业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从物业管理的源头抓起,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在物业服务企业接管物业工作之前,前期介入工作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3]。

(三)施工

通过物业服务公司的前期介入,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之后,房地产施工项目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功能变得更加明确,而施工也围绕着其展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业服务公司在施工阶段的介入是对建设施工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其中留下安全隐患。质量问题是房地产建设施工的核心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能够让业主更加放心,同时也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对于建筑装饰装修以及配套设施安装等内容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其中的缺陷予以弥补,以完善物业的功能,通过前期介入,加强项目施工监理、配套设施安装调试以及竣工验收,有效降低施工当中的安全风险,为物业交付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物业管理准备

通过物业服务公司前期介入工作的开展,经过早期、中期介入,物业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得以有效的完善,为物业管理准备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前期介入的后期阶段,物业管理工作对物业的资料、信息有着详尽的掌握,并建立物业的技术档案和业户档案,通过这些重要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业主的实际需要,对物业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物业管理准备工作得到的资料,制定规划设计的方案,对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费用测算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物业管理准备阶段,前期介入工作得以有效开展,能够降低物业管理当中的风险,为业主把好验收关,提供良好的服务,进而提升物业服务公司的专业形象,受到业主的欢迎和认可,有利于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

结论:作为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物业服务公司的前期介入工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更好的为业主服务。物业服务公司的前期介入工作的展开,为物业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分别介入到项目设计、施工以及物业管理准备等工作当中去,能够降低物业管理当中的风险,为业主把好验收关,提供良好的服务,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小娅.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之我见[J].现代物业,2008,04:77-79.

[2]潘爱萍.分析物业管理前期介入[J].现代商业,2008,27:275-276.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物资供应 计划采购人员 轮岗工作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物资供应部计划采购岗位人员构成分别由老、中、青三组年龄构成,从事采购计划岗位时间较长的计划员对采购业务相对熟悉程度较高,同时也暴露出维持现状求稳,不求上进心态明显;中间层计划员对本岗位工作积极性高,接收新事物能力相对较强;新生代计划员文化程度较高,接收新事物快,但对物资采购工作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等不同类型的矛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随着我厂现场主辅设备的不断改建、扩建及升级改造,市场供需关系、采购理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在2012年使用集团公司财务一体化系统后,对原有的采购流程和采购理念形成较大冲击,需要所有计划员都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满足日常采购工作需求。虽然从事物资计划采购岗位人员工作分工长期不变,供货商相对固定,采购工作得心应手,但管控和预防滋生腐败还是存在一定隐患和漏洞,也不利于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发掘和培养。要改变岗位分工长期不变的弊端,需要按照本部门采购计划人员轮岗制度定期对以上人员进行轮岗。

1 采购计划人员轮岗的必要性

根据本人对轮岗工作的认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通过岗位轮换,实现人员储备 由于物资计划采购岗位的特殊性,需要从事该岗位人员拥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和采购业务知识,通过对采购计划岗位的轮换可以积累更多的采购经验。通过轮岗的形式,给员工更多的学习机会,激励采购计划岗位人员根据不同分工而面对不同采购内容和供货商,实现一岗多能,为今后优化采购计划岗位结构,尽快适应现场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市场供需形式的变化。

1.2 通过岗位轮换,实现内部有效沟通促进工作效率。通过计划采购人员在部门内部的轮岗,能够实现物资采购信息的共享,增进了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了解,帮助员工在各个岗位之间换位思考,使自己面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物资采购类别,与更多供货商进行沟通,扩大了采购业务范围,提高了采购业务能力。

1.3 通过岗位轮换,制约腐败现象产生。实施计划采购人员岗位轮换打破采购分工长期固定不变的模式,也是物资供应部门防腐倡廉的直接手段。一个人长期固守一个岗位,表面上是采购业务较为熟悉,其实容易出现采购业务面狭小,对市场了解出现空白。特别是计划采购人员岗位的“稳定”,极易出现固步自封,居功自傲,放松自我要求的现象,与部分长期固定供货商容易形成利益链,对个人成长显然不利。甚至有的人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不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损失,而且对单位和国家的事业也会造成巨大损失。

1.4 通过岗位轮换,部门实现知人善任。每一次采购计划分工的调整,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种挑战。员工在轮岗制度中体验不同分工条件下的工作特点,不断丰富自身的采购业务知识。随着采购内容、服务对象、供货商的定时更新,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机会,进一步发挥个人在从事采购计划岗位的潜能,掌握更多的采购业务相关知识和业务技巧,从长远讲,对本部门的采购计划人员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2 采购计划岗位轮岗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轮岗后的人员对新岗位分工适应期过长。很多员工长期从事一项工作,脑海工作模式程序化,很可能拒绝或抵触轮岗工作;对调整分工后出现的重新学习,重新熟悉市场的情况不适应,也不愿去面对。针对以上情况,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采购计划人员对分工调整必要性的培训学习力度,在轮岗后,能够尽快适应新岗位,胜任新岗位工作。另一方面,岗位轮换后,职工出现的消极怠工等现象也是对新岗位适应能力差的一种体现,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尽快满足新岗位的要求。既是对所有采购计划岗位的人员也是一种激励倒逼机制,也会提高采购计划员的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一种奋发进取,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2.2 岗位轮换前期思维转换滞后,工作效率低下。加强对采购计划人员轮岗制度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对共性的和个性的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采购资源平台,实现采购资源的共享,缩短调整岗位后的适应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便于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确保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使不同年龄层次、从事不同专业分工的采购计划员的采购业务知识都得到大幅提高。

2.3 轮岗后出现职责空白点,对新岗位分工熟悉程度低。由于目前我部采购计划的工作经历、文化程度、本岗位工作经验参差不齐,要求轮岗制度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位现有岗位人员的优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进行专业跨距和业务能力的转换调整,根据轮岗目标,制订详细轮岗计划。尤其对参加轮岗的岗位、对象、人数、周期、考核评价等工作要考虑全面清晰。其中必须考虑特殊个体的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做到岗位无缝交接,规范移交,避免出现空白点。

2.4 轮岗使专业跨度过大,短时不能适应新专业采购业务。要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就要区分对备品采购计划和材料计划员的调整力度,使轮岗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影响到生产采购物资的采购,对安全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对待备品采购计划人员的调整一定要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考核,必须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本专业工作经历,对生产系统有一定了解的人员才能胜任备品采购计划岗位的相关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物资部门计划采购人员轮岗制度要想成为部门培养人、激励人、保护人的一种好手段,就需认真操作,扬长避短,只要轮岗制度完善,设计合理,操作得法,轮岗工作定是利大于弊,有利于培养综合人才,提升人才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建丽.关于轮岗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7).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5)

1、信息技术对物资计划的管理

物资计划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二是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前者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主要指结合企业物资需求合理编订计划。对企业的物资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物资需求可分为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独立需求多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提出,相关需求则是自然生成。企业物资需求是企业物资管理活动产生的基本原因,只有需求产生,管理活动才会产生。后者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主要指对企业物资采购计划进行编制,保证物资采购质量。物资采购的前提条件是物资需求,物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等到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完成之后,再实施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和采购管理。如果引进信息技术,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结构能得到快速优化,物资需求与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批工作也会开展得更好。

2、信息技术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第二环节,对企业物资管理质量和管理工作效率有直接性影响。结合企业物资管理实践分析,企业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是票据,所以在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做好票据管理。信息技术引进之后,企业采购票据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票据管理业务流程变得更加完善,且信息技术可将财务管理与物资管理相结合,使技术人员同时掌握财务和物资两个方面的情况,实现票据或企业订单的全称电子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以后,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变得快捷、简单,采购订单管理效率变得更高,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切实保证了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质量,适当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3、信息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库存管理主要是对物资入库与出库的管理,入库管理主要是在物资验收之后的录入入库单的管理;出库管理则是各物资需求部门依照原有的需求计划来领取所需材料,物资管理部门核对其发料单并做好录入出库单的工作。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入库单与出库单进行定期的稽核,并建立有效的财务凭证,把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

二、ERP系统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1、ERP系统的概述

ERP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依照比较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来为企业的员工以及决策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平台。这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并且把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思想,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由供应链的范围来入手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

2、ERP系统的具体流程设置

ERP系统主要包括需求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库存管理三个环节。各种物流需求是由各个部门、车间以及班组按照设备的改造、大修、检修和其他计划而提出的需求计划,如果具备计划系统集成,那么各种物流的需求计划可以自动形成。如果没有专门的计划系统,那么则需要通过手工申请来完成物料需求,然后物料管理部分对其进行汇总处理,然后和物料管理系统及实时库存对比,经过系统自动计算生成物料需求报表。采购环节是指从物料需求到物料入库的过程,主要包括物料需求报表、采购计划、采购订单、招投标以及采购入库这几个环节,要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必须要强化信息管理以及流程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采购业务的公正、公平、及时与高效。

三、小结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6)

一、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强化配套管理,夯实电子化采购工作基础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运行优势,对原有信息系统、机构设置、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和持续改造,着力在管理配套、人员培训、硬件配置等方面下功夫,为电子化采购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环境。

1.在配套管理上,为确保网上采购业务有序健康发展,要制订相关的网上采购管理办法,按照业务执行和监督考核两个层次,明确界定各部门、各岗位在网上采购业务中的管理职责和操作权限,保证网上业务处理有章可依、规范运行。

2.在业务培训上。要提高员工网上采购业务技能,将网上采购业务操作、信息化管理应用等列为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的必修课目,对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和应用达标考试,确保每名业务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网上采购操作程序和要求。

3.在硬件配置上。应按照物资网上采购标准流程和“一站式”供应服务模式合署进行办公,并增加对计电子化采购硬件设施的投入,及时对网上采购业务所需计算机、服务器等网络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为电子化采购提供良好的商务办公环境。

二、精细物资计划管理,集合需求批量,提高网上采购规模效益

及时、准确的物资计划是实施电子化采购的基本前提。要以ERP系统为依托,积极推进物资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物资需求计划的提报、平衡、集成以及采购计划的下达、执行、考核全部实现线上操作运行和网上实时监控。

1.在物资需求计划编报上。针对物资需求计划在同一时间段集中提报,编报内容不规范,物料名称和规格型号需要反复核实确认,导致需求计划收集汇总时间长,平衡难度大、差错率高的问题,要严格按照统一格式和规定时间编报物资需求计划,所有物资与标准物料编码一一对应,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需求数量和时间等要素做到齐全明确,保证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物资采购部门对接确认需求的时间,提高计划管理工作效率。

2.在物资采购计划编制上。针对各单位当期生产进度不同,材料需求各异,同品种采购批量小、采购频次多,造成网上采购“一单一询”、“一单一签”,无法集成采购批量,影响规模采购效益的问题,应开发物资计划管理辅助系统,建立生产物资历史消耗分析数据库,实现对每项物资的历年消耗数据进行自动检索、分析比对,形成消耗数据曲线,从而达到提高网上采购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3.在物资计划执行考核上。通过应用物资计划管理管理辅助系统,实现对各厂级单位物资需求计划和物资供应部门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双向考核,系统每月按照设定考核计算公式自动导出各单位的需求计划准确率和及时率进行排名通报,保证了物资计划执行的严肃性,提高了物资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供应商考核结果应用,防范采购风险

供应商是控制物资供应风险的源头。推进网上采购后,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将采购信息实时给各地供应商,由货比三家到货比百家千家。但是随着供应商选择范围的扩大,采购风险控制难度也进一步增大。为促进供应商考核评价结果与电子化采购的有机结合,优选供货渠道,防范采购风险,应开发供应商考核辅助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的多角度统计分析和实时监控,为强甄别、优选使用供应商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支持。

1.实现对无业绩供应商的自动清理。以往对供应商长期无业务的入网产品目录进行清理,只能按照合同查阅、核实供应商签约信息,业务数据查询、统计工作量大,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系统可对供应商供货业绩、产品目录业绩、招标过程的标段业绩进行自动统计,并能按照一定时段导出无业绩供应商和产品目录进行自动清理,为精细供应商产品目录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87-02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国内很多高校中的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及物流管理等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它的前身是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厂布置设计”课程,二战后课程名称曾改为“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与物流”、“设施规划”、“设施规划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物流设施规划”等。

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性质

(一)设施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边缘性学科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的结果,不仅涉及到有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如:建筑、机械、通信、电气等工程专业;还涉及到经济、管理、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正是由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设施规划学科才得以发展壮大。因此,学生对这些学科相关内容的融合贯通和交叉应用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这无疑对设施规划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全都学过,这种情况造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设施规划具有广泛的工程实践性

如今,“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制造系统布置扩展到仓库布置、服务系统布置,如学校、银行、医院、火车站、机场、办公室、超市商场、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同时也扩展到非传统布置,如: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布置问题、机场登机门的布置问题、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布置问题、手机键盘的布置问题、飞机驾驶舱布置问题、各种机器的操作面板上按钮布置问题等。

二、对于不同专业,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不同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和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性质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导致“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中,其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不同的。对于工业工程专业而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是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适应各类工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改善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工作步骤,掌握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和有关技能。“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是作为选修课存在的。这也有一定道理,毕竟物流管理专业是管理类专业,不是工科的工程类专业。它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般是:主要研究物流企业的生产或工作设施与物流企业的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系统规划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初步进行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三、物流管理专业中,“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结合“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自身性质,考虑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反映到该课程上的要求及教学方法也不同。其中,系统布置设计(SLP)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中的重中之重。SLP是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布置设计的方法。对于在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来说,参与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是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可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鉴于此,下面对物流管理专业这门课程中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设计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这一点在工业工程专业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有的高校把该课程设为选修课,课时少,再加上部分学生是从文科考入此专业的,完全没有理工科背景,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有的高校就弱化了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针对该课程性质而言却是必需的。即便是开设此课程设计的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这一环节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开展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脱离,多数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设计,而现在设施规划已经步入软件设计阶段。这正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第一,要加大课程设计内容和企业实践的关联度,充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去,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课程设计数据就从该物流企业中获取,由学生进行分析设计,进而解决设施规划方面问题。第二,在课程设计中尽量运用“设施规划”软件。电脑是设施规划工作的有力工具,通过“设施规划”软件的运用,可以减少设计过程的计算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所以要求学生熟悉Office、visio、AUTOCAD、FactoryCAD、WITNESS等布置设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另外,市场上多数流行的布置设计软件都是建立在传统设计思想基础之上的,软件的使用过程也是对传统设计思想的温习体会过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

物流管理专业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对某具体物流企业,如空港物流园区、货站仓库、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物流设施进行布置设计的实践,熟悉SLP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管理的物流学生掌握一点工程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初步工程素质,为未来在物流领域从事物流工程工作打下基础,促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针对给定的物流园区实例,完成下列工作:(1)绘制物流园区现有平面布置图。(2)进行物流分析。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货物流量及流向,绘制各区域间的货物流程图、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图。(3)进行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要对物流园区中的各作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可考虑针对各个不同作业单位编制相对应的问卷调查表。绘制出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4)绘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按照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值(3∶1、2∶1、1∶1、1∶2、1∶3),并进行合并。(5)算出各个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得出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据此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6)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占地面积,将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与其区域的几何形状相结合,绘制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7)根据企业现场调查研究的情况,列出实际限制条件和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考虑调研的具体情况和物流专业学生能力,此环节也可略去)。(8)产生n(n=小组成员个数)套布置方案。(9)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安全生产、可扩展性、空间利用率、人员的联系等几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10)应用陡削下降成对互换法对最佳方案进行优化。

(四)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物流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设计成果形式,它是整个设计工作历程、各阶段成果的集中全面体现。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各阶段工作内容、工作数据表格、各布置方案图形及文字说明。

四、结语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物流管理专业为数不多的具有工程实践性的课程,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符合课程自身的性质为前提。设计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不但对设施规划及运筹学、技术经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工程基本素质的训练,这对学管理的学生尤其重要,为其日后成为社会认同、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自己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间的团队配合、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互相磨砺,不断在合作中寻求更优方案,所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融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从课程设计初的数据收集、整理、处理,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产生的大量图形、表格,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学校不会安排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所有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由于课程学时所限,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充分详细讲解其使用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自学,这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设施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将课上讲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耀祥,等.设施规划与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扬琴,等.关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4).

[3]赵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12).

[4]周宏明,等.设施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董海,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