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6 22:01:49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1)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资金平衡是指流入一卡通系统的资金等于流出的资金与滞留系统内的资金之和[8]。如果用MI来代表流入一卡通的资金,用Mo来代表流出的资金,用Ms来代表滞留的资金,一卡通系统的资金平衡可表示为MI=Mo+Ms,其中,流入资金流MI包括:圈存充值总金额、现金充值总金额和已领取的补助总金额。当系统资金不平衡时,通常以系统资金差异表示,用MD代表系统资金差异,则MD=ABS(MI-Mo-Ms),即流入系统的资金总额与流出系统的资金总额的差额再减去滞留在系统内的资金总额的差额的绝对值[9]。正常情况下,卡的流入资金是所有持卡人的校园卡增值类交易之和,流出资金是所有持卡人的校园卡减值类交易之和,一卡通系统内的滞留资金是在账务日终结转后所有持卡人的校园卡余额之和,系统资金差异应该为零。图1为校园一卡通系统整体资金流转图,每——实际货币流转;--—电子货币流转张校园卡与银行卡之间为唯一的对应关系;每个商户在一卡通系统中只有一个独立账号;学校在银行设有一卡通独立账号[10]。从图1可以看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资金流动主要沿两条线,一条是以校园卡为物理载体的虚拟电子货币的流转,如图1中虚线所示;另一条是以校园卡专户资金为会计核算对象的实际货币的流转,如图1中实线所示。资金具体流转过程如下:持卡人通过校园各区域的人工服务点向校园卡内现金充值,或者在圈存机上转账,将银行卡上资金向校园卡账户划转,资金开始流入一卡通系统;结算中心根据各人工服务点现金充值的存款单和银行的转账凭证核算校园卡专户资金的增加[11]。持卡人通过刷卡消费,资金从持卡人账户流向系统中的商户账户;结算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提供的清算报表为依据,将资金定期划拨给商户,一卡通专户资金减少。一卡通系统资金按日清算并生成各种清算报表,而结算中心对商户的清算是定期清算,清算日校园卡专户资金的结存为持卡人的校园卡账户余额之和。综上所述,校园一卡通系统和结算中心会计核算系统都以持卡人的校园卡账户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两者的资金流程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的虚实两个方面。

系统资金的财务核算与核对

一卡通系统以卡户、商户和银行为主要数据处理对象,对当天的业务数据进行收集、核对,相符后再将业务数据传递到系统中作为正式档案归档;对各实体之间的往来关系,系统经过自动采集、处理、严格审核后形成正式记录,最后形成各种业务报表如清算报表、财务报表等。一卡通系统数据记录是结算中心对校园一卡通系统资金进行财务核算与核对的依据。现金充值业务的财务核算与核对是以现金充值汇总及明细表为依据,对各人工服务点现金充值的存款单进行核对,相符后记录会计凭证,借方为银行存款,贷方为校园卡专户资金;若借贷不相符,就会出现现金长短款,当出现该情况时应仔细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问题。一卡通系统中任何一笔充值和交易都包括写卡和写库两个过程。现金充值汇总及明细表是根据各充值员现金充值业务的写库流水编制的,各充值员每天收款结账以存款机上打印出的数据为准,该数据为各充值员现金充值业务的写卡流水的汇总。一般情况下写库与写卡一致,现金充值表和存款机结账数据两者也一致。当两者不一致时,很容易让充值员和对账人员误认为长短款,此时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发现错误。例如:现金充值表显示某日某充值员现金充值额为18650元,而充值员当日的现金存款为18600元,少50元,并且充值员当日的现金存款却与存款机结账数据相符。查询该充值员当天的交易流水发现某同学在同一时间先后充入两个50元,因此该同学则是需要查询的主要对象,通过查询发现该账户由于卡库余额不一致已经被系统冻结。一卡通系统具有卡库对账功能,超过警戒额度时系统会自动对该账户作冻结处理。据了解充值员在为该同学充值时,突然断电,写库50元,写卡没成功,充值员认为没充上,又操作一次,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查明了原因,以库为基准做卡片校正后再取款50元使问题得以解决。圈存系统是第三代校园一卡通的主要子系统之一,其功能为与银行合作,共同完成由银行卡向校园卡转账的操作,结算中心根据银行的转账凭单进行财务核算。由于系统涉及两个网络,即校园网和Internet网络之间的通信,当网络通信出现故障时,就会出现转账不成功的记录(持卡人银行卡的钱已下账,而校园卡未上账)。一卡通系统虽然提供了银行卡转账的流水与校园卡存款的流水自动对账功能,并能够在生成的银行转账汇总表和对账清单中提供转账不成功的金额、笔数及每笔的详细信息,但是根据实际操作过程可以发现,系统自动对账功能提供的信息未必完全正确:有时提供了个别转账已成功的记录;有时将个别转账未成功的记录遗漏。工作人员以两表提供的信息进行银行圈存业务核对时,应特别注意以上两种情况。应以日报表数据为标准,将日报表中银行存款借方发生额与银行转账汇总表中本地发生额相核对,如果相符,可断定两表提供的信息正确;如果不相符,若日报表中银行存款借方发生额小于银行转账汇总表中本地发生额,可断定两表提供的信息中包含个别转账已成功的记录,工作人员还应进一步根据对账清单提供的详细信息,将持卡人的银行交易流水与校园卡流水相核对,确认转账不成功记录,剔除转账成功记录;若日报表中银行存款借方发生额大于银行转账汇总表中本地发生额,可断定两表将个别转账未成功的记录遗漏,工作人员应查询银行转账流水、一卡通转账流水等信息,进一步发现未被提供的转账不成功的信息。通过以上核对,确认转账不成功的信息后,工作人员以向持卡人校园卡充值的方式补上未转上的资金。这样在该环节中产生的错误就可以被发现并更正,从而保证了持卡人的资金数额正确。结算中心以系统提供的清算汇总表为依据,定期将校园卡专户资金支付(划拨)给各商户。借方为校园卡专户资金,贷方为银行存款(商户账户)。结算中心的主体单位可以是银行、校内银行(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处。当结算主体是银行或校内银行时,各商户在所属银行或校内银行开户的,可定期划拨到商户开户账户。持卡人消费时,一卡通系统中持卡人账户资金减少,同时通过网络将记录上传到商户,商户资金增加。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在脱机消费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数据不能上传到商户,因此一卡通系统中设置了平账账户,系统根据平账处理的原则,将丢失的数据计入平账账户。正常情况下平账账户的发生额极少,不会影响商户的收入状况;如果平账账户发生金额较大,一定有异常情况。处理异常情况的程序一般如下:无论商户、结算中心或卡务中心,谁发现问题都应该及时向卡务中心反映情况,卡务中心排查造成异常情况的原因,处理问题。同时分析交易流水,向结算中心提出调账处理的书面报告,由结算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一卡通系统调账功能,调整系统账,借方为平账账户,贷方为**商户。这样就将商户丢失的流水从平账账户还给了商户,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商户资金的安全。

资金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子分析;比较研究

Abstract:The profit abil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commercial bank’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of profit ability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 ability. The author conducts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profit ability with the aid of the SPSS software and factor analytic method, appraises objectively the disparity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profit ability and draws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profit ability,factor analytic method,comparis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57-04

一、引言

英国《银行家》杂志的2007年度报告显示,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中国商业银行在诸多反映盈利能力①的指标排名中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这反映了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在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形势下,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如何提高盈利水平将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挑战。

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孙文合(2005)利用杜邦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师萍(2000)利用沃尔比重法对我国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主要以事后评价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可能会使公司过分地重视短期财务结果,不愿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忽视追求长期战略目标。方芳(2005)利用网络分析法评价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从制度和组织结构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但是如果仅仅用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也存在较严重的缺陷,无法量化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差距。

鉴于此,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借助SPSS软件使用因子分析法客观地评价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差距。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方法,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来探求被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该数据结构。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对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不仅消除了不同量纲对分析的影响,使指标间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而且可以观察哪些方面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哪些方面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第二,消除了指标之间信息重叠对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不良影响,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因子分析法所得出的公共因子之间两两互不相关,消除了原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现象。第三,在计算综合得分的时候,以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加权平均,避免了确定权数的随意性,较好体现了盈利能力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第四,既注重短期财务指标,又注重追求长期战略目标。

二、因子分析的过程②

本文选取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它们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本文选取的国外商业银行是英国《银行家》杂志推出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前十名的商业银行以及有代表性的国外著名商业银行。包括:汇丰银行,美洲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日本三菱银行,西班牙国家银行,巴黎银行,渣打银行。指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分别是:X1=人均利润,X2=资产总额,X3=资产收益率,X4=所有者权益,X5=资本收益率,X6=净利润总额,X7=净利息收入,X8=净利息收入占比,X9=职工人数,X10=营业净利率,X11=资产周转率,X12=净利息收益率。以上指标均利用2006年数据,其中国内银行数据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国际银行数据来自英国《银行家》杂志。

(一)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若原始指标的量纲或经济意义不同,将原始指标直接求得综合得分,将很难给予一个合理的经济解释;若原始指标变量数量级差较大,则变量值大的综合指标的影响也大。因此,在运用因子分析法时,通常需要对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取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式中, ;

Yi 为指标标准化值;Xi 为指标初始值;为指标初始平均值;S为指标初始标准值;n为样本数。经过这样标准化变换并不改变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二)求R的特征根极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净利润与净利息收入之间,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周转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表明这些指标之间存在信息重叠,但又只是部分信息重叠,如果直接用于分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共线性问题,从而说明进行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以主成份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标准来选取公共因子。一般而言,主成份累积贡献率达到80%以上就可以很好地说明和解释问题,因此选取累积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那些主成份作为公共因子。

表1给出的是根据特征值大于1准则抽取出的各个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分成三块,分别是初始解、抽取主成份解释的方差和旋转后主成分解释的方差。第一块区域为初始特征值:第一列“Total”表示每个主成份的特征值或其所解释的原始变量变异量;第二列表示各主成份所解释变量总方差的百分比;第三列表示前n个主成份解释总方差的累积百分比。第二块区域为抽出解,各公因子方差贡献可以用因素负荷平方和表示。一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份,所以该表中,前3个主成份被抽取作为公因子。第三块区域为旋转后的抽出解,分析中可以看到每个因子的特征值、说明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即累计贡献率)。旋转后各个公因子总的方差贡献并没有改变。

由上表可知,表中列出的所有主成份,他们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可见第一个主成份的特征根为6.443,解释了总变异的53.694%;第二个主成份的特征根为1.895,解释了总变异的15.793%;第三个主成份的特征根为1.365,解释了总变异的11.378%。3个因子解释了观测变量总变异的80.864%,可以接受。因此可以用这3个公因子代替原来的12个变量。

(三)对因子载荷阵实行最大正交旋转

采用主成份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如果因子载荷量较为平均,这就需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因子旋转,重新分配各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比例,使因子结构更简单,更易于解释。但经过旋转后,仍有可能存在一个因子的所有因子负载均较高的情形,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它是由于所研究的问题的共性所决定的,并不单一地取决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此外,对于某些负载较小、难以解释或者实际意义不合理的因子,如果其解释的方差较小,则通常予以舍弃。

因子旋转的方法有很多,如正交旋转、斜交旋转等,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VARIMAX)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使每个指标在少数因子上有较大负载,并且每个因子上各指标的负载系数向0-1两极转化。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所示:

通过正交旋转,由表2可以看出,人均利润、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净利息收入、净利息收入占比、职工人数在第一公因子上都有较大的载荷,这说明公因子一主要包含了人均利润、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净利息收入、净利息收入占比、职工人数等反映银行规模的信息,因此可定义为银行的规模盈利能力因子。资本收益率、资产周转率在第二公因子上有很大的载荷,这说明公因子二主要包含了资本收益率、资产周转率等反映银行资本、资产等的信息,因此可定义为银行的资本资产盈利能力因子。第三公因子对净利息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反映银行的盈利趋势,因此可定义为银行的潜在竞争能力。

(四)计算因子得分

为了考察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spss软件输出的系数矩阵如下表:

由系数矩阵将三个公因子表示为12个指标的线性形式。因子得分的函数为:

F1=0.089zx1+0.127zx2+0.116zx3+0.161zx4-0.072z

x5+0.145zx6+0.174zx7-0.110zx8+0.135zx9+0.036zx10-

0.045zx11+0.149zx12 公式(1)

F2=0.228zx1-0.164zx2+0.274zx3-0.111zx4+0.526z

x5+0.042zx6-0.118zx7-0.063zx8-0.234zx9+0.042zx10+

0.196zx11+0.173zx12 公式(2)

F3=0.161zx1+0.138zx2-0.117zx3-0.004zx4+0.104zx

5+0.036zx6-0.098zx7-0.108zx8-0.097zx9-0.437zx10+0.464zx11-0.380zx12 公式(3)

根据三个公式,SPSS软件已经计算出三个因子的得分,三个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但单独使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应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统计量,公式为:

F=0.53694F1+ 0.15793F2+0.11378F3公式(4)

根据公式(4)计算的具体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4。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综合得分及排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反映银行规模盈利能力的得分因子可知,美洲银行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汇丰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得分也较高,其中工商银行的得分最高,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得分较低,普遍低于国外主要商业银行。这反映了国外主要商业银行和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比较大,资本总额和资产总额远远高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且这些银行的职工人数远远多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国外主要商业银行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的净利润和净利息收入是很正常的。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我国股份制银行的资本资产总量比较低,因此创造的净利润、净利息收入也比较少,因此反映银行规模盈利能力的得分因子也比较低。

但是,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均盈利能力很低。从员工人数来看,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规模远远超过了股份制银行,也超过了十家国际大银行的总和,但是人均创造的利润却很少,远远落后于其他银行。

第二,从反映银行资本资产盈利能力的得分因子可知,国外主要商业银行的差距比较大。渣打银行的得分最高,西班牙国家银行的得分因子也很高,而三菱银行的得分因子最低。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得分因子比较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得分能力比较高,其中兴业银行的最高,普遍高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这说明了国外一些著名商业银行和我国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与资产收益率较高,资本资产的盈利能力比较高;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资产总量虽然很高,但其资本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力比较低,没有竞争优势。

第三,从反映银行潜在能力的得分因子可知,除了我国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国外主要商业银行的得分远远高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反映了与一些国外著名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与营业净利率较低,其单位营业收入创造的盈利能力低下,潜在竞争能力比较弱,没有优势。

第四,从综合排名看,美洲银行与汇丰银行排在前两名,除了三菱银行外,本文所列国外商业银行的综合排名都高于我国商业银行;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普遍高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这说明了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远远高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规模盈利能力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综合盈利能力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民生与兴业银行排名靠前,华夏银行与深发展的排名最后,这说明了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民生与兴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强,华夏银行与深发展盈利能力比较弱。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有着很大的差距,既有规模方面的差距,又有潜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差距。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到中外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盈利能力的绝对水平上,还体现在盈利的趋势等方面。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和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之时,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增强盈利能力。

注:

①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的一种经营知识或特殊技能,这种知识或技能积累的结果,反映为商业银行对亏损提供吸纳的功能和从事相关业务时抵御风险、获取收益的技能。

②本文分析所用的软件版本为: SPSS 11.5 for Windows。

参考文献:

[1]The Banker:省略.

[2]孙文合.基于“三性”、杜邦模型和骆驼体系的业绩评价――来自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7).

[3]师萍,曾艳玲.一种简便实用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沃尔比重法的应用与改进[J]. 中国软科学,2000,(2).

[4]方芳.构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J].上海金融,2005,(7).

[5]吴明隆.SPSS应用统计事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6]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7年.

[7]陈柳,陈志.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指标设置初探[J].金融研究,2002,(4).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经营策略;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2-0032-07

天津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01年以来,天津市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银行业也迅速发展,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天津市的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竞争力相对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加入WTO大背景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天津市商业银行发展状况比较

截至2005年10月来,天津市共有中外资银行机构(分行、总部、代表处)36家,其中,中资银行机构17家,外资银 行分行及代表处19家。我们选择以下几个指标来分别说明天津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一)经济实力

1.资产和资本规模

(1)资产规模。从调查情况来看,天津市商业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逐年上升,年均增长近19%,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其中,股份制银行的资产增速最快,年均增速在40%以上。

(2)资本规模。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银行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家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天津市两家地方性银行2001年以来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农村信用社增加较多,主要是因为200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吸收了新的资本金进入,但资本充足率与国际通行的8%的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天津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2001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主要是因为其资本净额增加速度较之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增加的速度要缓慢很多。但其13%的资本充足率仍然较高,说明其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并且能够继续支撑商业银行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2.经济效益

(1)收益水平

①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用税前利润/总资产来表示。由表2可以看出,股份制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逐年上升,是四类银行中表现较好的,在资产规模增加较快的情况下,资产收益率4年间上升了4.76倍,经营资产的能力较强,利润增长较快,这说明其在扩张资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资产获利能力。外资银行资产收益率相对来说不够稳定,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天津的资产在扩张,利润却有所减少,这并不是因为盈利能力不强,而是其经营战略所致。

②利润率和人均利润。这里的利润率用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来表示,它说明银行的创利能力。人均利润用利润总额/职工总人数表示,它说明银行职工的人均创利能力。

从表3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偏低,前三年整体亏损,利润率更是负数。股份制银行的利润率提高较快,已接近外国银行的水平,主要是因为其利润增加较快,4年间利润由0.61亿猛增至9.93亿元,增长了14倍还多。地方性银行的利润率也随着其利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人均利润方面,外资银行较高,但是很不稳定,其人员总数这4年间是在不断增加的,导致其人均利润不够稳定。中资银行机构人均利润都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2004年的人均利润分别是2001年的3.7倍、11.1倍和3.5倍。

③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用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来表示,说明单位资产可以产生的收入数量,反映的是银行利用资产和获取营业收入的能力。从调查情况来看,中资银行机构的资产利用率要好于外国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的资产利用率在逐年提高,这一方面说明中资银行机构这几年在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方面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外资 银行因为采取了谨慎的经营战略,其资产收益率不高(见表4)。

(2)收入成本水平

①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从表5来看,中外资银行机构相差不太大,可见利息收入已经不再是中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成为中资银行机构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大约占其收入总额的1/3左右。

②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外资银行开展得较好,营业收入中有两成以上是中间业务收入,中资银行机构这一比例不足5%,而且4年间这一比例几乎没有提高,还在原地踏步,说明国内的银行机构在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做得很不够,收入来源仍然比较单一。

③非利息支出率。非利息支出率用非利息支出/经营总收入来表示,一般来说,该比率愈低,说明工资福利占费用及其它非利息支出的比率愈小,银行的获利能力便越高。从表5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该比率相对较高,都在60%以上,这说明其工资福利占用费及其它经营支出较多。但与地方性银行不同的是,国有商业银行该比率正逐年缓慢下降,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改革收到一定的效果,获利能力在不断提高。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该比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4年间分别下降了18.9和11.9个百分点,非利息支出的增长小于营业收入的增长,说明其获力能力逐年提高。

3.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比率。资产负债比率用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来表示。从表6可以看出,外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较低,负债总额小于资产总额,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大于100%,基本上是负债经营。但总的来说,天津市各类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都在较为合理的水平。

(2)不良资产比率。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较低,而中资银行机构经过不断努力,在贷款总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良贷款额不断下降,不良贷款率也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其中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接近外资银行的水平,但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下降较快,但仍高出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5倍以上。

(3)拨备覆盖率。用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来表示,衡量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表8来看,外资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中资的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远大于中国银行机构,主要是因为其贷款损失准备提得较多,甚至有两年要大于不良贷款数额。中资银行机构由于贷款损失准备增加较多,不良贷款在下降,因此拨备覆盖率增速较快,但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的总水平仍然很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4.流动性

(1)存贷比率。存贷款比率用贷款余额/存款余额来表示。该指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综合性指标。中资银行机构存贷比率较外资银行要小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中资银行机构这几年存款大于贷款,流动性较强,而外资银行的贷款大于存款,流动性不足。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用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来表示。如果流动比率过高,则可能是因为资产结构不合理,如果过低,则近期可能会有财务方面的困难。天津市的银行机构流动性比率控制得都较好,基本上在1附近,只有国有商业银行2003年的流动性比率较高,说明其当年的资产结构匹配的不够合理。

(3)总资产流动性比率。总资产流动性比率用流动资产/总资产来表示,它反映商业银行应付日常提存、结算以及法定准备金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能力。从表10来看,外资银行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股份制银行次之,而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由于其经营网点较多,所以总资产中非流动资产较多,总资产流动性比率较低。

(二)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

1.经营管理。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确定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外资银行在内部控制、成木管理、增加收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基本上是实行其总行的相关政策、办法和规定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的。其总行一般都是国际化银行,在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上较为先进。中资银行机构在内部控制、成本管理、增加收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日益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如在组织结构上建立“扁平化”管理架构,实行经济资本预算,深化审计垂直管理,优化网点布局,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等等在市场定位方面正在由产品、客户、区域结构的战术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业务发展方式方面正在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营销模式方面正在由传统促销方式向增长战略导向的现代营销方式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上,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由传统的总分行制为主向业务单元制为主转变;在信贷管理及控制信贷风险方面,中国的银行机构基本上也制定了一整套贷前严格审核、贷后及时跟踪和监督核查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成立了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建立起授信决策机制和相应的信用评级与风险预警系统。

2.人力资源管理。所调查的四类银行中,除国有商业银行这几年员工人数在减少外,其他三类银行机构的员工人数都在增加,说明其他三类银行在天津的业务正在扩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则正在减员增效。从员工的学历结构来看,外资银行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员工总人数增加54%的情况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仍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中资银行机构中,状况最好的股份制银行这一比例也不足50%,地方性银行更是在10%以下。

二、几点结论

一是外资银行的发展在短期内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金融业的总体格局。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资银行短期内并未对我国的金融机构构成较大的冲击,至少在天津市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这说明中资银行面对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在心理上和经营管理上早作准备的做法是有先见之明和正确的。二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方式有所变化,进而中外资银行机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方式并不是最初人们预见的那种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方式。从天津市的情况来看,渣打银行入股新获准筹建的渤海银行就是一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方式的转变,使得今后中外资银行的某些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冲突的,人们最初所预想的中外资银行之间激烈竞争的关系可能会有所变化,两者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竞争,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合作,这就决定了两者之间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三是股份制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有效途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同表现进一步证明了股份制的优势,如果不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四是规模并不是银行竞争力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股份制银行在资产规模、经营网点和员工人数等方面都不如国有商业银行,但整体效益和发展状况等多数指标都强于国有商业银行,可见,规模不是万能的,规模和效益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建议

1.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银行机构到天津开展业务,促进天津银行业的充分竞争,释放活力。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这一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后劲很强,尤其是滨海新区业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应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银行机构来津,或申请设立新的总部设在天津的银行机构,以改变天津市银行业竞争不充分、活力不强的现状,进一步加快天津市的银行业的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入津,扩大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将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天津的银行业,促使其发挥出外资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带动中国的银行机构快速发展壮大。

2.帮助各类银行机构树立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各类银行多层次均衡发展,避免战略目标单一雷同而导致无序竞争。要通过改革,把商业银行真正建成公司治理规范、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龙头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坚的跨区域银行和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这三个层次,覆盖着不同层面的客户,因此它们各自的发展战略应各有侧重,以避免雷同。要进一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大力支持股份制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充实地方性银行的资本金,壮大其资本实力。国有商业银行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走规模化和多元化道路,争取规模经济效益,以分散风险;股份制银行应以特色服务为依托,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坚持大而全的发展方向,不具备条件的应专注差异化经营,提供特色服务,做到在某些方面最强;地方性银行则应以服务地方为基准,注重地域深度,不贪大求全,而应力求做到最精。

3.转换思路,改变吸引外资银行进入就是吸引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传统观念,转而采取吸引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合作、合资的方式,或采取申请设立新的金融机构的方式或采取吸引战略投资者入股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方式吸引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进行合作、合资,可以找到与外资银行的利益共同点,并以此为纽带,使中方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与管理经验,通过外方银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了解和掌握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情况和金融创新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拓展,从而实现双赢。除股权方面的合作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中外资银行开展合作,一是外资银行在开展人民币业务时,可以借助于中资银行的网络平台。在人民币贷款方面,双方可以进行银团贷款的合作二是在国际结算、企业咨询方面,中资银行可以利用外资银行在国际上的网络平台,发展结算业务、咨询业务,做大做强中间业务三是在金融服务和信息方面的合作,可以共同开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业务往来的范围,沟通信息,建立金融信息平台;四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双方通过互相提供人员培训和交流,实现双赢。

课题主持人 吴盼文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4)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的独特景观与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模式的选择密切相关。从制度主义分析出发,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滞后性的内在逻辑根源,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20年的总体进程和基本特征,描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在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两方面的历史进展。但本文同时也着重指出,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滞后性固然为维持体制内产出提供有力支撑,但这种滞后性所导致的金融发展程度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金融稳定性降低等代价,是更值得关注的基本经济事实。本文最后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未来走势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轨 金融自由化 产权结构 市场竞争

一、中国金融自由化: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

中国迄今为止的20年经济转轨过程因为其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特殊性和世人瞩目的经济绩效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关于中国渐进式经济制度变迁与其他大部分转轨国家的激进式制度变迁的优劣利弊的考察,成为转轨经济学中争议最多的领域。但是学界和国际金融组织获得共识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的渐进式经济转轨依赖于稳定的金融体系的支撑,换言之,中国在金融领域改革的滞后使得金融体制基本维持了原有的制度特征,国家对于金融体系的“强金融控制”弥补了国家财政能力弱化的趋势,给其他公共部门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和巨大的成本补偿 。“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揭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部门与其他部门制度变迁不平衡的内在根源,但是尚未说明支撑这种不平衡性改革的背后力量,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能够选择这种渐进式的不平衡的经济改革路径,其背后的支撑力量来自于强大的国家控制力。张杰(1997)从国家控制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世界银行(1997)的观点,即中国的渐进改革确实得益于金融体系的相对稳定和高额国民储蓄,但是金融体系稳定性与高额国民储蓄并不构成中国渐进转轨的充分条件,国家控制能力才是问题的核心。在中国整个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利用财政力量和财政渠道来配置资源的“财政投融资”行为不断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金融部门的强大控制使得国家能力得以维持,从而能够积聚和动员巨额国民储蓄并将这些储蓄用于支持体制内产出和整个公共部门改革 。同时,世界银行(1997)正确地指出了强大的国家控制能力和政府信誉对刺激和动员国民储蓄的巨大作用,国家信誉是中国居民敢于在国有部门绩效欠佳的情况下持有国有银行存单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当然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对金融体系的严格控制使得居民剩余资金的投资组合选择非常有限),国家通过对国有银行的隐含的担保提供了可靠的国家信誉,消除了居民持有储蓄存单的风险顾虑。钱颖一(1995)指出,假如不存在国家对金融部门的强大控制能力,则在分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地方力量和拥有自身私人收益的国有银行便会依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模式而行事利用逐步获取的信贷配置权利把信贷资金配置到更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向,非国有部门就会比国有部门在获取信贷资金上更具有比较优势,从而难以保证对国有部门的金融资源供给,导致体制内产出的下降,从而难以维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因此,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金融部门改革与其他公共部门改革的明显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所揭示的“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金融部门的稳定性和高额国民储蓄是支撑中国渐进式转轨的基本力量,然而其背后的决定因素却是国家控制力和国家信誉。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将说明,这种强大的国家控制能力在中国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巨大消极后果,阻碍了中国金融部门的改革,而国家信誉在金融开放的前提下并非抵御金融风险的最终保障。

中国的金融体系在经济转轨之前是一种典型的适应于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模式的金融体系,这种金融体系在产权结构上是以单一国有产权为基本特征,在竞争结构上则是以国有银行的完全垄断为基本特征。在经济转轨前的传统体制下,国家财政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既执行着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能,又作为商业银行发挥作用,银行部门实际上是国家按照经济发展计划配置资源的工具而难以执行独立的商业银行职能。1978年前,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着国家总金融资产的93%,控制着整个经济中绝大部分的金融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从来不是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独立的商业银行,其货币发行、货币政策、资金配置等完全根据国家计划来进行,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是在财政部控制下的执行政府计划指令的机构。这个单一国有产权的、完全垄断性的国有银行体系在动员国民储蓄和促进资金形成中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因为储蓄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存款和国有企业 ;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受到极大限制,因为大部分的投资是由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来进行,而不是通过银行体系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体系在资源配置中只是起到“出纳员”的作用。除了垄断性的国有银行体系之外,在整个经济中不存在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银行存款是唯一的金融资产,金融市场的完全缺失和金融机构的极度单一化,使得传统金融体系在动员储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支撑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转换上的功能难以发挥,金融发展程度受到极大限制。

1978年至今的金融部门改革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改革(1978-84):银行体系的结构变化。中国早期改革着重于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家庭责任制”,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和实际部门改革,金融部门改革仅限于垄断性银行体系的结构变化。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脱离出来而成为正式的中央银行,开始向独立的中央银行的行为模式转变。同时国家开始建立专业性的商业银行,试图以此改变以往中国人民银行的单一垄断局面,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BOC)、中国人民建设银行(People’s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PCBC)、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ABC)三大国有专业银行在此期间建立。三大专业银行的建立虽然在表面上似乎改变了原有的中国人民银行完全垄断的局面,但是专业银行之间严格的业务领域分割和职能专业分工使得银行体系的市场竞争结构仍旧处于高度垄断的状态,竞争性的银行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个时期非银行金融机构(non-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BFI)开始获得初步发展: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监管下,农村信用合作网络(network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开始为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提供小规模银行信贷服务;同时另一种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trus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s, TICs),1979年建立了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 CITIC),成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国际债券借款的主要渠道。在这个时期,中国储蓄和投资的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成为急速上升的银行储蓄的主体,银行贷款也代替政府预算拨款(state budget appropriations)成为投资的主要来源,这导致向国有企业提供的资金的构成发生变化,即由1978年预算拨款占全部资金的70%转变为1982年国有银行贷款占全部资金的80% ,这表明中国的投资体制已经由“国家财政拨款主导型投资体制”向“国有银行主导型投资体制”转变。尽管初期改革确实使银行体系发生了某些结构性变化,但是体制性的改革尚未展开,中国人民银行仍旧行使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继续向国有企业提供直接贷款;专业银行仍旧在国家信贷计划的基础上负责向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贷款时不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银行对企业几乎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监管,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仍旧是传统的计划资金配给关系。(二)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1984-88)。这个阶段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质性开端。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其商业银行的职能完全剥离出去,由新成立的第四个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CBC)执行对工商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服务,自此,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实现了由垄断银行体系(monobank system)向双层银行体系(two-tier banking system)的变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职能彻底区别开来。与此同时,投资渠道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s,SOEs)来自预算拨款的资金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国有银行的贷款,政府对储蓄和投资的控制能力有所降低。在金融机构的建设方面,1200个城市信用社(urban credit cooperatives)相继成立,从事对城市私人和集体所有企业的融资服务;同时一些非政府所有的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BOCOM )和中信实业银行(CITIC Industrial Bank)也开始建立,初步形成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加剧,专业分割和区域限制的局面被打破,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领域交叉带来更多的市场竞争。在这个时期,银行部门也允许外国机构的进入,一些外国银行被允许在中国的专有经济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设立分支机构。这个时期的重要金融创新之一是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托投资公司(Trus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s,TICs)的大量出现,1986年以来各个专业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成百上千个信托投资公司,这些信托投资公司大量参与商业银行业务,吸收居民存款,并为地方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托投资公司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领域内的竞争,对提高金融部门效率、强化金融体系的竞争机制起到积极作用。总之,在这个时期,实现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彻底分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和地域限制的取消、非政府商业银行的出现、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多元竞争格局,是中国金融部门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三)金融稳定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1988-1991)。由于传统体制性弊端尚未革除,加之金融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融资行为的扭曲,中国金融部门在1988-1991年间着重于推行稳定化措施和控制通货膨胀,金融部门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暂时放慢,政府重新加强对经济和金融的控制力度,国家主导型信贷又重新有所恢复。政府对通货膨胀主要来源地之一的非银行金融部门加强了监管和重组,使得信托投资公司的数量大为降低。但是在这个时期,金融市场开始得到初步发展,上海股票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1990)和深圳股票交易(Shenzhen Stock Exchange,1991)所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出现是中国金融部门市场化改革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意味着中国在以银行为投资和融资主体的金融体系内又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中国居民的投资组合由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这对中国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居民金融投资意识的提高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年-现在)。1992年之后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市场化改革又进入快速进展阶段,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金融部门进一步扩张,市场化金融体系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建立政策性银行,将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分开。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发展银行(State Development Bank)、农业发展银行(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和中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旨在排除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障碍。二是对银行部门放松管制,降低进入壁垒,建立一批非政府的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机构,其中包括建立私人银行和储蓄银行,同时更多的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有些还被允许从事国内业务。三是建立市场为基础的法律框架,有关金融机构运作的一些重要法律得以实施。1995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能和法律地位,央行获得更多的自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其基本功能是维持货币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稳定性。《商业银行法》也在同年通过,试图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四是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工具的更广泛使用。上海和深圳的股票交易所规模迅速扩大,政府债券的二级市场进一步发展,银行间货币市场也初具规模;中央银行更多地使用利率调整政策和准备金要求来进行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针对特殊产业和部门的优惠贷款利率陆续取消。

经过20多年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国的金融部门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部门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产权多元化的趋势也随着股份制银行和私人银行的出现而初露端倪。从银行业来讲,无论从市场指标、市场集中率还是进入壁垒来衡量,都已经从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转变,形成多元主体共同竞争的市场结构。从金融市场来讲,尽管中国金融市场在市场规范性方面还存在着若干缺陷,但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初步发展确实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极大改变了居民的投资组合选择并增强居民投资意识和市场意识,这种“知识增进”对于转轨经济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金融部门市场化进程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目标变量,即金融部门的市场竞争结构和金融体系产权结构的变迁,前者的目标是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后者的目标则是通过产权多元化而改善金融部门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引进有效率的产权安排来解决国有银行单一产权所带来的严重的委托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消除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大量“制度性金融风险”。但是20年的制度变迁让我们看到,金融部门在市场竞争结构和产权结构方面的进展都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在市场竞争结构方面,尽管竞争性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仍旧占据着垄断性的地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存款总额、贷款总额等市场份额指标方面,均占绝地的垄断性地位,其比重均在85%以上 ,尽管股份制银行在利润指标方面远远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仍旧难以同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关系。在市场准入方面,国家对建立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现存股份制银行设置分支机构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其业务领域范围也受到某种程度的政策歧视。与市场竞争结构方面的进展相比,中国金融改革在产权结构上的进展更是微乎其微,真正非政府所有的私人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几乎付诸阙如,由于金融部门中产权结构的单一化,使得国家依旧保持着对于金融体系的强大的控制权,由此产生的金融机构在企业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缺陷是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真正制度根源之一。

二、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和金融自由化模式的收益成本与未来趋势

中国的经济转轨是以国家为制度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同时又是一种边际性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强制性和渐进性是中国经济转轨的主要特征。当国家作为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主体时,其首要的制度变迁目标变量是社会与政权稳定性,因此国家必然最大限度地控制整个经济转轨的速度和规模,采用渐进的增量改革的方式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的方式来推进制度变迁。这就必然导致国家最大限度地维持“体制内产出”的稳定性,避免整个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内产出”的巨大波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和组织崩溃。而“体制内产出”的主要承担者是国有企业,所以要保证渐进式制度变迁的顺利推进,支撑“体制内产出”的稳定性,国家就必然对国有企业实行制度与战略上的倾斜,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补贴,以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所花费的巨额成本。但是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渠道)在改革前是投资主体和储蓄主体,但是在改革之后,城乡居民成为中国的储蓄主体,居民的储蓄存款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年间始终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却基本上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拨改贷”后国有银行逐渐代替国家(政府财政)而成为投资主体,这样,整个经济的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就出现了分离,这种分离形成对于国家继续支持国有企业和维持“体制内产出”的潜在威胁。在经济中的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分离的情况下,为继续补偿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成本,维持“体制内产出”的稳定性,唯一合乎逻辑的解决途径是国家对作为投资主体的国有银行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使得国有银行成为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和维持体制内产出的唯一主体,也就是我们曾经提出的“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在这个逻辑的支配下,国家必然对国有银行部门的改革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最大限度地维持整个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上的垄断性和产权结构上的单一性,使单一国有产权的国有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垄断性的优势地位。这就是中国银行部门改革滞后于整个经济转轨进程的全部内在逻辑。

在整个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部门改革的滞后成为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合乎逻辑的代价,它在维持体制内产出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大规模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的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金融部门(银行部门)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长期处于扭曲的状态。在“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分析框架中,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而市场结构包含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和市场进入壁垒三个主要变量。以这三个变量来衡量中国的银行体系,则中国的银行体系尚处于严重的不发达状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率指标都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对银行体系设置的市场进入壁垒又极大地限制了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发育 。银行部门改革的滞后还阻碍了银行体系本身效率的提高,市场结构的垄断性和产权结构的单一性使得银行部门缺少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激励,政府一直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资金提供者和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中介,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大量政策性贷款和社会稳定职能 ,而国有企业资金运用效率低下和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失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内在根源 。从各银行资产利润率和收入利润率数值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差悬殊,1997年十大非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是1.82%,而同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只有0.12%,前者是后者的15倍以上,同时前者1997年的平均收入利润率也是后者的15倍以上,这说明国有银行部门的改革滞后严重影响了其资本配置效率,而新兴银行却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国有银行在自身产权性质约束和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下形成了僵化的经营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相对于那些规模庞大经营业绩良好的国际大银行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极为有限。国际银行业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时代,日本于1998年通过了金融改革法案,美国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也称“Gramm-Leach-Bliley 法”),废除了长期以来主宰美国金融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而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则早已允许混业经营,这些举措标志着国际金融业的主流已经由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转变为以全能银行为基础的混业经营阶段,全能银行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中国银行业正在实行严格的“业界隔离”政策,政府监管部门强调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的分割,这虽然便于政府的监管,但从长期来看却损失了银行的效率从而削弱了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个人结售汇;限额制度;“关注名单”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6)-0063-04

限额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和方法,应用范围很广泛,但无论是在哪个领域或因何种需要而采用,都必然伴随着规避限额制度行为发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策执行力。为保障外汇市场健康发展,无外乎两种对策,一是“堵”,另一个是“疏”。

一、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管理的背景意义

我国自2007年对个人结售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规定境内个人年度结售汇限额为等值5万美元,限额以内不再区分资金性质,超过年度限额结售汇,银行需对交易背景进行真实性审核后办理,个人资本项下需经外汇局核准。随着我国涉外经济快速发展,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需求不断扩大,银行业务创新呈现出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便利个人办理业务,减轻银行柜台压力的同时,规避限额管理分拆结售汇案件频发。尤其是通过电子渠道以分拆形式掩盖真实交易性质(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且案件手段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成为个人外汇管理的重点问题之一。2011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实施了《关于银行开办电子渠道个人结售汇业务试行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41号文),其主要内容包括:

对“关注名单”的构建、筛查、核查、添加、范围、报告及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据。通过限制“关注名单”内的个人办理结售汇业务的便利程度,达到行政处罚以外的警示和预防违规行为的作用,对个人实行区别分类管理。电子渠道与银行柜台个人外汇业务管理原则一致,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同一银行全渠道业务数据的定期筛查管理和名单共享。在关注期限内,银行不得为“关注名单”内的个人办理电子银行结汇和购汇业务,通过柜台为其办理结售汇业务时,应比照超过年度总额的结售汇要求,经常项下需进行真实性审核,资本项下需经必要的核准。“关注名单”的关注期限为被纳入“关注名单”之日起的当年及之后2年。

二、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筛查标准

根据监管部门和银行操作的需要,41号文对“关注名单”筛查标准做了明确规定。经筛查核实,在筛查期间内个人结售汇交易符合下列任何一类行为标准的,应被认为进行了分拆结售汇交易。

(一)5人(含,下同)以上分别发生年度总额以内结汇;且结汇金额均接近年度总额,并每人划转接近年度总额的等值人民币资金至同一个人或机构账户。

(二)5人以上分别发生年度总额以内购汇,且购汇金额均接近年度总额,并每人汇出接近年度总额的外汇资金至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或划转至境内同一个人(根据现行规定,境内外汇划转双方应为本入及其直系亲属关系)。

(三)5人以上分别发生年度总额以内购汇,且购汇金额均接近年度总额,其在购汇前均收到来源于同一个人或机构划转的接近年度总额的等值人民币资金。

(四)5人以上分别发生年度总额以内结汇,且结汇金额均接近年度总额,其在结汇前均收到来源于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接近年度总额的外汇汇款,或境内同一个人接近年度总额的外汇划转。

三、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管理效果分析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各分局共发现异常交易线索3574件,金额合计15.32亿美元,涉及30,863人;向外汇检查部门移交案件和线索420件,金额合计2.15亿美元,涉及5457人。其中,已查处案件144件,涉及1,227人,金额0.48亿美元。2011年,陕西省发现涉嫌分拆结售汇交易线索32件,金额1126万美元,纳入“关注名单”201人。从社会效果看,实行“关注名单”管理是确保国家个人外汇管理法规有效实施,维护正常外汇市场秩序采取的必要监管方式,对分拆交易行为具有一定遏制和警示作用。以下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关注名单”管理效果分析。

(一)境外汇入外汇、分别结汇、人民币转存同一账户,包括以下3个典型案例:

案例1、贸易项下分拆结汇。2011年8月,香港A公司分散汇给境内王某等12人15笔外汇,合计金额51万美元,分别结汇后将人民币转存某公司法人何某账户。据了解,与该公司合作的进出口公司面临破产,而该公司未办理进出口备案登记和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因此,让香港A公司将货款分散汇给公司员工,通过个人渠道结汇并转存至公司账户,王某等人被纳入“关注名单”,并移交检查部门。

案例2、资本项下分拆结汇。2011年6月,由境外母公司汇给在境内子公司员工高某等8人每人4.9万美元,合计金额39,2万美元,分别结汇后将人民币转存该子公司账户。据了解,结汇资金用于子公司增资和补充流动资金,高某等人被加入“关注名单”,并移交检查部门。

案例3、劳务项下分拆结汇。2012年2月,境内苏某香港注册公司法人,其通过网银将外汇汇给境内肖某等6人每人5万美元,合计金额30万美元,经银行柜台结汇全部提现,并分别以人民币现钞形式返还给苏某。为了应对外汇现场核查,苏某还与有关人员签订了劳务合同,合同金额为年收入5万美元。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6)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正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当然,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银行正面临着转型的机遇。

按照银监会相关数据,截至2016年6月末,银行业资产总额21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为1.81%。同时,不良贷款的规模也创下了11年来的新高。

这几年,银行业因为利润总额过高,被质疑为蚕食实体经济利润。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银行利润也在缩水,加之不良率的上升,银行必须走出原有经营模式,将转型提上正式日程。随着国民财富增长,银行转型也具备了良好的“土壤”。

根据2016年8月23日新世界财富(New World Wealth)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个人财富总额排名,美国人以48.9万亿美元位列第一,中国人以17.4万亿美元排名第二。另据胡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中国拥有资产净值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人数已经超过134万人。

这些数据表明,财富管理是金融业的大未来。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而言,银行因其资本雄厚,渠道宽广,信誉可靠而必然具有抢占财富管理“蛋糕”的先机。

之前,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吃利差”,很多银行的利差收入占利润的70%以上。实际上,银行在近代西方诞生之初,其主要的作用在于财富管理,比如最简单的保管钱物、票据等,而不是单纯的赚取存贷利差。因此,转型财富管理,可以说是银行在回归本源。

转型财富管理,总的来说,就是银行要成为整个金融界的理财门户,使客户通过银行渠道可以对接其他诸多非银行的金融工具,比如基金、租赁、信托、投行等。这方面,目前的银行业由于有网点、技术等优势,已逐步实现。

但是,银行自身的业务创新还不够。未来,银行还需要进行更多自身业务的创新。比如,顾问咨询、方案策划,撮合交易等都可以是未来的新业务增长点。换句话说,要在融资服务的基础上,更多加载“融智”服务。

转型财富管理,对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好处的。首先,财富管理需要通过大类资产、币种结构、地域行业、资产期限等方面的多元配置来实现。另外,资产组合的相当比例更要投资于流动性较高的类现金资产。这些转变都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

面对资本金要求不断上升的压力,财富管理还为银行实现从重资本经营转向轻资本经营创造了条件。因为投行业务、支付结算与各种等对资本的消耗远低于贷款这样的重资本业务。当银行从单一贷款转向加快发展投资业务,从自营为主转向重视发展理财业务,从表内业务为主转向表内表外并举,便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资产,降低资本消耗。

在中国股市,银行融资补充资本金一直被投资者认为是中国股市的“不可承受之重”,而银行的转型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银行业回归财富管理本质的征途上,还有制度上的障碍。

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整顿当时出现的金融乱象,有序发展金融业,于1995年制定的《商业银行法》,其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一条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各金融部门风险交叉感染,导致系统性风险。

银行转正个人总结篇(7)

银行卡转账 使用银行卡转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很多年轻人还是很了解的,但是还是有很多老百姓不是很了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银行卡转账的知识吧。

银行卡频繁转账会被调查吗

银行卡频繁转账会被调查,银行卡资金流动大,也可能被银行冻结。

但如果是正常的业务往来,你又签了合同,即使被调查,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没有手续,会对卡里的资金产生一定的影响。

银行卡转账频繁被冻结了多久自动解冻

24小时自动解冻,余额不足100元时长期不使用,导致银行卡冻结。

例如:中国建设银行规定,如果银行卡余额持续不足100元,三年后冻结,冻结后一年内未解除冻结,银行卡自冻结之日起一年内注销,即永远不能使用。 在ATM机器或电话银行连续三次输入密码错误,也会导致银行卡冻结;银行卡丢失需要挂失,挂失后银行卡处于冻结状态。

他人故意实际操作,例如在了解你的储蓄卡、身份证号等信息内容的情形下,打银行客服电话假冒是储蓄卡主人家并规定报失等。那样也会被冻;也有其它一些别的层面的缘故,例如借款不还被法院强制执行冻洁等。

银行卡有什么功能

1、存取现金:借记卡大多具备本外币、定期、活期等储蓄功能,借记卡可以在借记卡银行网点和自助银行存取款,也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ATM取款机(取款机);

2、转账汇款:用户可根据银行柜面、个人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方式将资金转帐或汇钱给别的帐户;

3、刷卡消费:持卡人可在商户用借记卡刷卡消费;

4、代扣:借记卡可用于工资,也可支付各种费用。

银行卡转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定要正确键入银行卡卡号,要不然大部分转帐失败,或是卡死实际操作。如果钱转错了账户,你应该向警方寻求帮助,找到对方的联系方式进行沟通。一般而言,莫名其妙的钱,当事人不能乱花,否则属于违法行为,主人也有权要求对方还款。

如果对方愿意把钱转回去,钱主有义务赔偿一小部分损失。毕竟是自己的错,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这项操作需要在警方的监督下进行,以免一些骗子用这种方法骗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