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时尚管理

时尚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4 00:25:58

时尚管理

时尚管理篇(1)

在市场竞争加剧、金融脱媒深化、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以及银行业审慎监管不断加强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商业银行外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摆脱以往的“规模情结”与“速度偏好”,必须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更为审慎且清晰的战略安排。

站在更高层面的银行战略来看,国内商业银行近些年都在探寻管理架构的变革,其中提到最多的是事业部制改革,但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中信银行(601998)总行副行长、财务负责人曹国强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除了受国内行政管理体制的约束和总分行利益关系调整可能引发较高的转型成本和风险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的支持,难以科学明晰地按事业部核算成本与盈利分析。

定制“高级时装”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解,曹国强在《管理会计也时尚》一书中说得极为透彻。说起为何给自己的书起了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现代感的名字时,曹国强表达了他的三点看法。

第一,“时尚”突出了管理会计“时代性”的特征。商业银行未来必须走内涵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模式,而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依托现代化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应用。没有管理会计就没有银行的精细化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行管理会计体系是顺应大势,是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种管理的“时尚”。

第二,“时尚”两字迎合了管理会计的“普及性”需要。管理会计理论和知识体系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乏味,而银行业又因其特殊的组织架构、特色的客户和产品体系、特有的收入和成本项目等,会涉及行业、期限、币种、渠道等一些更具银行业特点的分析维度,而伴随银行经营特性而生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专门的管理工具在使得银行管理会计独具特色的同时,体系也更显纷繁复杂。为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本书尽可能对理论作了通俗化的“时尚”比喻,比如将搭建管理会计体系比作定制“高级时装”,而其中的每一道工序又形象地对应体系中的各项构成内容;将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比作搭建数据“魔方”;又如,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衡量财富”与“创造财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平面镜”与“显微镜”、“记分员”与“教练员”的关系;将“传统成本分摊方法”到“作业成本法”的演进比作枪械瞄准镜由“机械式”到“光学式”的演变;将数据治理的工作步骤比作水果超市的管理流程等。

第三,“时尚”的承继与积淀造就“经典”。现代的“时尚”即是未来的“经典”,而“经典”又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时尚”。“时尚”并非简单地做秀,它背后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一丝不苟的协作与努力。管理会计的发展恰好印证了从“时尚”到“经典”的演变,即所有建设者、参与者对极致完美的孜孜追求、精耕细作,造就管理的“经典”,从而共同烹制一场活色生香的“时尚”盛宴。

中信的“裁剪工艺”

作为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平台的中枢,管理会计全面、有效地整合了资产负债管理、利率定价管理、财务管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等众多管理工具和信息,为前、中、后台经营决策提供分机构、分业务线、分客户、分产品等多维度精细化盈利分析信息。同时,它对于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体现在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前台的市场细分、产品和客户的营销,到的定价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再到后台的绩效管理、价值管理以及战略管理。依据曹国强的看法,只有让管理会计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基于多维度精细化盈利分析信息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并使各环节的应用形成体系化交叉联动,充分发挥“谋”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尝试实施经济利润考核开始,中信银行管理会计推行至今已近八年。到目前,涵盖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体系的管理会计体系平台已基本建设成型,当前正处于“全面实施”阶段。

谈及中信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特点,曹国强总结了三个方面:一是实行“全流程植入”,即逐步将管理会计应用作为行政要求,嵌入到管理和业务运行流程中,比如在资源配置、授信审批、定价管理等方面将管理会计的盈利分析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将管理会计的评价结果作为考核业务板块、部门的依据;二是突出业务一线的应用,多数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集中在总行层面,体现在中后台领域,而中信银行同时也重视管理会计纵向的应用深度,从分、支行层面推动管理会计在客户细分、市场营销等前台领域的实际应用;三是强化费用精细化核算,通过推行费用分割核算机制(即在单项费用支出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时,要求分割核算到各受益单位),从核算源头提高了条线及机构费用的置信水平,进而为客户和产品维度费用的科学分摊奠定基础。

“以客户为中心”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要求,而面对多重约束的经营环境,“以价值管理为导向”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曹国强看来,商业银行只有处理好服务客户与提升自身价值的关系,才能实现共赢。如果片面强调服务客户,不惜成本拼资源,银行的长期价值提升就得不到保障,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服务客户”终究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若背离“以客户为中心”,银行只关注自身价值的提升而忽视服务客户,则无异于杀鸡取卵,同样无法实现长期价值的提升。他强调,管理者的智慧在于,要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同时把提升银行自身价值作为落脚点,两者兼顾,最终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绩效管理的审慎魅力

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管理闭环”中,绩效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方向盘”和“指挥棒”。银行经营管理“往哪个方向走”、“怎样走”等问题在绩效管理体系中都能找到清晰的答案。曹国强认为,管理者的睿智做法是,通过绩效管理体系把“战略导向”清晰地描绘出来,而待方向明确后,更重要的则是如何传导下去并逐级落实。

曹国强介绍道,银行绩效管理比较广泛,其中“绩效考核评价”是核心环节。“绩效考核就像在组织一场激烈角逐的‘接力赛’,战略目标在‘接力’传递中转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指标和目标,引导全行上下朝着同一方向前进,直至终点。”他称。

比较有代表性的绩效考核模式是“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模式(KPI)”和“平衡计分卡考核模式(BSC)”,两种模式在商业银行都得到了应用,孰优孰劣难有定论。在管理实践中,KPI指标体系设置开始更多地关注长期价值,关注非财务指标,而BSC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KPI考核的合理内涵,在业务线、部门等计分卡中摆脱固有的维度束缚。当前,“多数银行通常采用的是这种混合绩效考核模式。”曹国强介绍道,混合绩效考核模式的基本架构会类似KPI,但在指标甄选上更多地借鉴BSC方法,更加强调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重短期盈利与长期价值的平衡。

值得提及的是,绩效考核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稀缺资源”,被当作是“万能灵药”,对此,曹国强提醒这种倾向存在一定的危害性。“绩效考核一旦充当了这‘万能捷径’的角色,其核心的战略导向功能势必会大大削弱,造成核心方向不明,而且,过度依赖绩效考核走捷径,即便能够立竿见影,也只是表面矛盾的一时缓解,深层次的矛盾如果被掩盖甚至忽视,矛盾只会越积越深,比如银行某项业务发展滞后,光靠短期下任务、抓考核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他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业务推动的辅助手段,业务仅靠绩效考核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托科学的营销策略、持续的产品创新、健全的服务体系与良好的品牌建设等各项基础环境。

同时他亦强调,绩效考核管理会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处理不当会陷入各种误区。他建议,“量身定做”是必由之路,正确的方向辅之以逐级到位的传导与落实,绩效管理就能够成为最有力的银行战略“助推器”。

谈起管理会计如何得到多维度的应用,曹国强认为“管理会计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而要应用于管理实践,其中客户、产品、业务线、机构等维度都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应用领域”。他表示,借助管理会计,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对客户的综合盈利贡献进行量化评价,进而实现客户分层以识别优质客户;分析客户的行为特征和业务偏好,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运用客户盈利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考核引导。另一方面,产品是银行联系客户的纽带,也是银行实现收益的载体,银行可以围绕产品的盈利性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实施差异化定价,建立完善的产品管理体系。

技术变革时代

管理会计是技术和方法,也是信息系统,它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手工处理方式,到20世纪80年代后商业银行开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多维度价值衡量为核心内容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都随之大大增强。

在曹国强看来,管理会计背后支撑价值管理基础的是浩瀚无边的数据化、信息化的庞大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管理会计本身就属于“大数据”范畴。“如果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催生管理会计实用性、精准性、科学性的话,那么当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使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更加如虎添翼。”他称。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带来新变化。“它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金融业公认的‘二八定律’将被彻底颠覆。”曹国强表示,传统物理渠道下低经营价值的客户在互联网业态下已变得有利可图,从而使银行可服务的客户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与客户感受将大大改善,践行“普惠金融”将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管理会计与其说是一门管理科学,不如说是一门管理艺术。中信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平台的建设完成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期间经历了许多困难,也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如今已深深扎根于全行的各级机构、各个层面。回顾整个历程中的难点,曹国强认为除了技术性的专业问题外,更多的还在于制度体系设计和思想理念问题。

时尚管理篇(2)

关键词:时尚女装;供应链;拉动式战略;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ashion changes every day and every second, so there are enormously styles of fashionable dress which has very short product life cycle and highly uncertainty of demand. Since the productivity is too low to couple with the significant change of demand, the manufacturer or the fashion company should produce enough products and store them before put into market according the demand forecast. The estimated quantity of production isn't very accurate. Sometimes they are so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demand, sometimes the surplus products will fill up the store. The manufacturer or the fashion company should set up an effective supply chain adopting pull strategy and forecast demand accurately based on market dem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fashion; supply chain; pull strategy; demand

对于时尚类产品,特别是时尚女装,种类繁多,受消费者喜好影响很大,流行期很短,可能只有一季就过时了,同时,每款服装批量较小,使得时尚女装具有明显的需求不确定性,在实际运作中就会出现部分款式供给不足、部分款式供给过剩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很多企业在产品畅销时错失销售良机,滞销时积累大量不断贬值的过季库存,结果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过季积压库存是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时尚女装供应链管理战略

要研究时尚女装供应链首先要明确时尚女装的定义,了解它的特点,才能知道时尚女装供应链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战略。

1.1 时尚女装的定义和特点

服装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以按照性别、年龄、民族、用途等进行分类,一般最没有争议的是按性别分为男装、女装和中性服装。本文所说的时尚女装是指专门为有一定消费水平中青年女性而精心设计生产的、符合当前流行趋势的服装产品,如时尚女性、白领女性等。

时尚女装的出现是对服装市场不断细化的结果,由于这一消费人群消费能力很强,追求个性,因此,服装价格处于中高档水平,产品的利润率较高,但是消费喜好不宜把握,流行期短,这些直接导致了预测非常困难。

1.2 时尚女装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时尚女装的供应链管理非常困难。时尚女装的供应链由于在其中流动的产品特性,需求不确定性很大,小批量多品种,生命周期非常短,对整个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由于企业无法对未来市场需求做出准确预测,只能采用“推动”式策略。这样就要求企业提前生产出商品,靠提升销售能力和打折来解决商品积压问题,否则,只有持有大量积压库存。

2 时尚女装的市场需求

为了实施需求驱动战略,则必须先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很多,必须全面考虑才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亦即某类产品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某种产品的销量。

2.1 时尚女装的市场需求

服装,作为一种季节性产品,其销售量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流行趋势变化,气候变化,广告媒体效应,地区消费观念和突发事件等的影响(如非典)[1]。

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可大致分为市场、品牌、产品以及购买者等四大类。市场类因素主要指某一地区对市场需求的客观因素,包括当地人口数量、人均收入、出生率、GDP、零售总额、气候以及习俗等;品牌类因素是指某一品牌对市场需求影响的客观因素,包括品牌价值(市场份额,VIP顾客数量,知名度)、店铺数量(店铺客流量)、店铺等级(店铺位置,店员素质,店铺陈设);产品(时尚服装)类因素则指产品本身对市场需求影响的因素,包括样式、颜色、面料、做工、尺码、配饰、价格和开始销售时间、可穿着时间等;购买者因素是指购买者本身对市场需求影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个人喜好、收入、理财方式、家庭负担等。

根据对影响市场因素的分析,某品牌的总市场需求是由不同地区的区域需求构成的,不同区域的需求又由分布在该区域内的店铺需求构成,同时,某一品牌的总需求也由该品牌推出的不同款式的市场需求构成,再往下可以细分至颜色、尺码。

时尚女装的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人口、地域、气候、经济状况、销售渠道、产品、消费者、替代产品以及促销活动等。市场需求要能分解到每个城市的需求,再分解到款式、颜色、尺码,这样的分析预测才有实际意义。

2.2 时尚女装的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进入和退出市场标志着周期的开始和结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导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2]。时尚女装的单款存在时间极短,从设计到销售一般也就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象ZARA这样的快速消费品牌甚至只存在数周时间,因此,人们将此类产品称为短生命周期产品。

从时尚服装设计制作流程来看,从流行资讯收集、图稿设计、材料选择、样衣制作、工艺确定、订货展销、到大货量产,这段孕育周期大概要9~12个月。而时尚型服装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特点是,从刚上市时很少有人接纳(称之为独特阶段),随之接纳人数随着时间慢慢增长(模仿阶段),终于被广泛接受(大量流行阶段),最后缓慢衰退(衰退阶段),消费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另一种更吸引他们的时尚,这段周期大概只有短短2~3个月[3]。

一般来讲,时尚女装的特点和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它的上货计划是分批次上市销售,因为类似波浪一波一波往前推进,所以,服装从业人员称它为按照波次上货。在实际运作中,时尚女装公司在每一波次都配备款式足够多的搭配合理的货品,下一波次的货品在上一波次尚处在成熟期末段或衰退期初期上市,使得销量的变动尽可能的小,以便让整个供应链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图中销售量表现是一根起伏不大的横线。在这个状态下,供应链的人力、物料以及资金的需求不会因为销量的急剧变化而总是处于一种严重不足和严重过剩的状态中,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见图2。

服装公司可以通过对历史需求数据,以及新产品的分析,合理的预测出市场需求,因此,服装公司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模拟出这条曲线,这也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Zara在实际运作中采用了区分基本需求和突发需求的概念。在此概念中,基本需求是依据以往经验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潜在需求,超出部分被认为是突发需求,如图3。相应的策略是基本需求选用低成本的外发渠道,对于超出部分的突发需求采用具有更快响应速度的外发渠道。区分外发法要求需求预测基于最新销售数据,同时预测误差需要降低。此策略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得到强化,一是从低成本的渠道提前订购零件或原材料,二是将成品的装配或制造本地化以提高响应速度。这就是Zara一家成功的西班牙时装零售商采用的策略[4]。

3 时尚女装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偏好的快速改变、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有些商品其生命周期之短更为突出,即包括服装、玩具、手机、电脑等时尚产品。由于缺乏对于此类产品运作的系统性指导,企业遭遇了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突出的库存控制问题。虽然此类产品的边际利润较高,但是库存过剩和缺货带来的损失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5]。

目前,很多服装企业对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度都是不高的,这点可以从多数企业较高的过剩积压库存得到印证。

4 解决方法

中国大部分的服装企业已经意识到库存问题的严重性,在对库存的反映机制中,更多的是强调物流、ERP的建设和营销终端销售策略的研究,这些在管理经营上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进行销售终端信息化的建设和改造,使销售数据能得到有效控制,根据销售数据来进行配货、调货,虽然有一定的效果,对库存量的减少和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从产生库存的源头上去解决核心问题,往往是事倍功半作用[6]。

为了减少服装企业的积压库存,还可以从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增加生产的柔性两方面着手。第一,通过有效利用历史数据和对新产品的调研数据提高预测准确度,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第二,增加生产能力的柔性,满足突发需求,同时使库存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

5 结 论

本文通过对时尚女装供应链及其战略的分析,并根据时尚服装的需求特点,提出服装公司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新产品特性的分析,合理地预测出比较准确的市场需求,将供应链战略由“推动式”变为“拉动式”,建立一条采用“拉动式”战略的高效供应链,以解决库存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俊. 服装商品企划[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8-50.

[2] 徐贤浩. 短生命周期产品库存管理及运营策略[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36,263-265.

[3] 赵丽萍. 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对时尚服装销量预测的应用方法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Martin Christopher, Denis R. Towill. Developing Market Specific Supply Chain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2(13):8-9.

时尚管理篇(3)

关键词: 时尚产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427;F203 文献标志码:A

An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shion Industry Value Chain

―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eqiao Fashion Industry

Abstract: Keqiao is well-known for its textil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ts fashion creative industry has also built up nationwide influence. This is supported not only by th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of local textile and garment enterprises, but also by an effect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eqiao textil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lement Keqiao’s fashion industry-oriented strategic plan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extile industry.

Key words: fashion industry; industry cluster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dustry chain

一、柯蚍闹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市场环境思考与分析

1.柯桥纺织行业发展形势严峻,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全球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作为全国纺织工业重镇,纺织产业年交易额超4 000亿元的柯桥,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挑战。纺织行业企业成本负担依然沉重,内外市场增长动力偏弱,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在纺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依然不足,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纺织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模仿、轻创新”、“重引进、轻消化”现象,技术创新、设计创新、装备自主创新等能力不强,纤维差别化、织造功能化、服装和家纺品牌化进行较慢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从市场层面上看,柯桥纺织业发展形式依然严峻,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 因势利导,以时尚引领柯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尽管纺织行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柯桥具备了发展时尚产业的良好基础。柯桥拥有规模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实业市场基础雄厚发达,产业生态网络布局完整,电子商务建设起步较早,市场品牌享有良好声誉,服务治理理念模式先进,时尚创意设计初具规模。在经济转型和下行的双重背景下,柯桥提出了打造五大千亿产业的计划,时尚产业位列其中。以时尚产业引领“十三五”时期柯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柯桥传统纺织产业转型提供了有效路径,因此,从环境层面上看,因势利导,“时尚柯桥”的战略计划是适应行业发展规律,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部署。

3. 因地制宜,举办时尚活动助力柯桥时尚产业升级

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下,各地时装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不管是以城市影响力带动时尚产业、具有先天地缘优势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都市型时装周,还是以拥有雄厚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具有突出产业特色地区(宁波、杭州、石狮)的产业型时装周,或依据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由政府层面颁布产业政策的(厦门、成都、武汉)政策导向型时装周,都有着自己不可复制的基因特质,每个时装周也都起到了促进当地时尚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柯桥时尚产业发展选择时尚周活动为载体也是因地制宜的举措。

二、柯桥时尚战略计划的实施与纺织业竞争力的提升

实施柯桥时尚战略计划的实质是推行一种差异化战略。柯桥如何在全国众多时装周中拔得头筹,开展行之有效的时尚计划,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推进,包括优厚政策护航、专业资源引入、合作伙伴选择、资源渠道拓展、媒体宣传推广等几个方面。

1. 强力政策护航时尚产业

在柯桥纺织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需求下,政府的支持是柯桥发展时尚产业的重要支撑。首先,浙江省发改委、省经信委联合了《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 ― 2020年)》,强调了柯桥区入选成为全省首批六大时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之一。同时,浙江省政府还把柯桥定位为“中国时尚纺织面料中心”加以扶持培育。其次,柯桥区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时尚创意产业的政策意见》,明确了柯桥区将设立1 500万元时尚创意产业培育扶持资金,用于时尚创意产业版权保护、时尚创意园区建设、时尚创意产业龙头培育、时尚创意活动举办等 4 个方面。

此外,柯桥区政府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在人才引进、房屋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尤其从2015年起,初次尝试举办时尚周,给柯桥带来了强劲的时尚力量。另外还搭建了产业发展的孵化平台,总面积50万m2的时尚创意产业基地已经基本建成。2016年以来,一处处时尚地标或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柯桥区时尚版图日渐清晰。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给柯桥纺织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柯桥举办时尚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专业资源助力时尚柯桥

一个包容开放、集成创新的强势时尚平台,强大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资源必不可少,因此柯桥需从时尚创意产业的关键环节 ―― 开展与知名专业院校和权威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入手,通过开展趋势研究、时尚及人才推荐等多项活动,加强柯桥高端人才储备、专业素养提升和时尚产品终端化。

(1)与专业院校的合作

随着“时尚柯桥”战略目标的提出,柯桥区加强了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深入互动,在举办“柯桥时尚周”期间,开展“香港理工大学ITC时尚趋势秀”,旨在通过展示香港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时尚趋势,鼓励多元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加强柯桥、香港两地时尚产业的融合和交流。

(2)与权威研究机构的合作

为了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符合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产业专业内涵,发挥趋势引领作用,柯桥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开展了系列深度合作。2016年权威的、国际化的“中国纺织面料(图案)流行趋势研究成果”,并以时尚秀的表现形式向专业人士呈现。如,“2017/18秋冬中国纺织面料(图案)流行趋势”秀,作为2016年柯桥时尚周首场秀演在开幕式上靓丽登场。该秀由柯桥本土优秀纺织企业提供面料,著名设计师房莹主导服装设计,依据趋势的 4 个主题进行联合。这不仅是以联合柯桥众多企业推进流行趋势研究为先导、加速产品时尚创新、完善产业链整合的重要举措,更为塑造时尚柯桥新品牌形象、提升柯桥纺织产业的时尚知名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3. 深度战略合作伙伴选择

为加快打造“时尚柯桥”城市名片,促进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依托时尚产业间的横向联系,以柯桥时尚周为爆发点,自2015年以来,柯桥区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柯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和引领下,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开展一系列的项目合作,为柯桥时尚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高起点,为打造柯桥成为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创新的前沿阵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后盾与专业支撑,助力柯桥区实现从织造、印染和专业市场为主的纺织产品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向创意设计引领的时尚产业创造中心转变,使之成为国内时尚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全省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柯桥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的战略合作,因深圳作为中国品牌女装最重要的设计、生产基地之一,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开放环境,已经成了中国品牌服装基地的代名词,深圳、柯桥这两个居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城市互动结合,必将有力促进国内面料、服饰更好地走向国际时尚舞台。

4. 时尚活动渠道创新拓展

为了满足柯桥市场需求,引Х闹产品开发,挖掘柯桥当地纺织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潜能,依据柯桥独特的自身条件,融合各方资源优势,创新开展一系列时尚活动渠道拓展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渠道一:汇聚设计新势力。

柯桥持续多年与国内活跃的新锐品牌设计师开展各类合作,汇聚了众多顶尖设计力量,为柯桥时尚发展助力。如,在2016年“双百双赛”即“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柯桥赛区)”&“Fabrics China新锐设计师时尚创意设计邀请赛”举办之际,集结了百家柯桥先锋面料企业和百位集创意才华、艺术时尚、市场潜质于一身的新锐服装设计师共同参与,并在柯桥时尚周期间进行成果与展示。赛事活动贯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无缝连接最新锐的服装设计力量与最风尚的本土面料产品,打造了独具风情与特色的柯桥新锐时尚,展示了中国原创新锐设计力量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在时尚周期间,著名设计师房莹依据最新的“2017/18秋冬中国纺织面料(图案)流行趋势”的 4 个主题,结合众多柯桥本土优秀纺织企业提供面料进行服装设计,把柯桥推向了新锐时尚的前沿,彰显了“风尚策源地”强大的潮流影响力。此外,柯桥本土原创设计师也在不断涌现,设计师屠俊作为柯桥“中国自主设计新势力”的实力代表,正通过自己的创新设计,影响着柯桥纺织产业的创新发展。

渠道二:联合品牌时尚秀。

时尚秀不只是传达服装色彩和款式,通过动态与观众参与,可使产品的品牌推广和营销呈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1)柯桥本土品牌茁壮成长。在柯桥时尚周秀中,巴鲁特和莹寇两个本土品牌首次亮相,展示2016秋冬季最新款时装,向观众传达了柯桥“恨布不成衣”的时代已渐行渐远,一些时尚品牌已经成长起来,并开始引领时尚行业新潮流,带动更多的本土品牌茁壮成长。(2)融汇深圳品牌联动。在深圳时装品牌及设计师走进柯桥专场秀中,高级女装品牌深圳粉蓝衣橱(BBLLUUEE)、知名上市企业季候风(EASON WIND)、丝绸服饰品牌香云莎以及著名设计师王大墨、陈建宁、唐晓芙、许东豪、郑伟、V.Charm刘等联合演绎了精彩的时尚盛宴,展现了深圳服装设计的非凡实力。而这种柯桥与深圳品牌时尚的联动、共赢,正好为纺织服装产业的融汇创新、提高整体产业发展效率做了很好的注脚。

渠道三: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有着丰富时尚基础的柯桥纺织创意设计产业,在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正以“新动力、新活力、新气象”的精神面貌朝着“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目标大踏步前进。(1)搭载行业顺风车。在2016年中纺联秋季联展期间,柯桥时尚周新闻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目的是借助展会高人气、更专业、深聚焦的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先声夺人,引起更多专业观众、全国乃至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相关企业的关注,介绍柯桥时尚周活动,向全球释放柯桥“风尚策源地”强大的潮流影响力。(2)走进国际时装周。2016年10月31日,“柯桥风尚汇 ―― 中国柯桥面料走进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柯桥风尚汇”融合了最前沿的流行趋势、时尚设计元素和创意理念,汇聚了当下国内最具潜力的原创设计新锐力量、最具实力的柯桥本土面料品牌,在展现新锐设计师灵感杰作与独特品牌个性和价值的同时,亦展示了柯桥本土面料企业的时尚创新产品和过硬的产品开发实力。通过“柯桥风尚汇”走进中国国际时装周,将柯桥推向国际时尚的前沿,多元地展现和释放了“时尚柯桥”的全新形象和多重魅力,表征柯桥缔造新风尚、抢占时尚新高地的不凡实力。

5. 多渠道、多样化宣传推广

柯桥时尚周的宣传推广以“提升时尚话语权+扩大品牌影响力”为目标,以“时尚活动+新媒体多样化传播+线上互动”为手段,依托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中央、省、市区媒体,聚焦柯桥纺织产业,多维度、全程、专业的各类宣传信息近千条,影响受众数百万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具体宣传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借助“新语言”多维度宣传

传播的形式不局限于传统新闻报道,通过不同媒体,以时尚柯桥为传播核心诉求,采取多维度的即时报道,如微博和微信播报、手机短信、图片消息、当今流行语言等。

(2)利用“视频媒体”全程报道

加强与专业视频媒体平台和栏目的合作。邀请CCTV-2生活栏目、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重量级媒体聚焦纺织行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柯桥时尚产业等热门话题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受到广泛关注。同时,邀请乐视视频、网络视频直播网站等对2016柯桥时尚周进行网络直播,成功将社会目光聚焦柯桥时尚产业发展。

(3)依托“线上活动”深入推广

信息宣传与活动相辅相成,借助于新媒体精准、定向营销平台,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宣传,如举办新锐设计师在线投票、“时尚街拍秀” 、网红潮人出席等活动,增强了公众参与的互动性,同时提升了时尚柯桥的品牌影响力。

三、远期管理规划建议

1. 建立创新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时尚产业基础建设

结合柯桥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的定位,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与之配套的创新型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支持建立与时尚产业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柯桥时尚创意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使之能够满足举办国际纺织服装、时尚、文化、创意设计等相关国际会议和活动的需求,加速培育柯桥优秀本土品牌企业提升和推广。

2.采取“筑巢引凤”战略,实现优秀设计人才的聚集效用

多措并举,吸引优秀设计人才走进柯桥。通过时尚l布、设计大赛、交流学习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引进与柯桥当前发展相适应的创意设计人才。

着力优化结构,培育优秀设计人才。要立足本土设计人才资源,加大扶持柯桥本土原创设计力量,打造出具有地方标志性的原创设计师,让柯桥成为孕育时尚的土壤。

制定落实人才政策,留住优秀设计人才。为设计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构筑创新型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推进新锐设计师的产业化聚集,为国内的新锐设计师提供包括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传播和宣传推广等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成为优秀设计人才向往和集聚的“磁场”。

3.推动产业联动,集群合力发展,打造省内新亮点

以柯桥时尚周为龙头,加强柯桥与周边产业集群间的沟通合作,如宁波、杭州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艺尚小镇”等特色时尚小镇。深化与省内产业集群间的面料展、时装展、家纺展等的交流观摩,并以多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互动互补,通过投资合作乘数效应、技术扩散效应、示范效应、交流和学习等途径,促进省内纺织服装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助于柯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合力发展,创新打造浙江省产业发展新亮点。

4.引进全球高端时尚资源,向国际五大时尚都市迈进

加快柯桥“走出去,引进来”的步伐。由柯桥政府牵头协调,组团柯桥品牌参加国际五大时装周,以最高规模,最强气势展现中国时尚;引进五大时尚之都的各种高端时尚资源和国家层面的时尚活动,以全球视野进行时尚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合作、优势互补、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加快培育产业生态,把柯桥打造成为充满时尚气息、具有国际时尚产业影响力的时尚大本营,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新样板、新地标。

时尚管理篇(4)

在时尚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化在时尚企业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企业需要提高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作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好管理物料成本,最终降低产品成本。在会议现场,来自力克的专家们演示了力克的时尚PLM可以如何推动变革,并帮助企业简化产品开发流程、加快产品上市,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力克大中华区市场总监王广辉先生与来自丽婴房及浙江知名品牌商的企业家进行了时尚企业圆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时尚企业的高峰对话。角度新颖、语言独到,再一次把研讨会推向高潮。

当讨论到时尚业PLM可以带来什么效益的时候,丽婴房商品企划处协理尤水莲女士提到:“我们的重复工作减少,作业标准化程度提高,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设计资源、快速完成变更,在团队内部和不同团队之间进行更加准确的沟通,这样可以缩短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同时提高效率并有效掌控成本。”在谈到如何选择厂商的时候,丽婴房和浙江知名品牌商一致认为选择一个“懂我们”的团队很重要。

力克大中华区总裁Andreas Kim先生表示:“力克始终致力于帮助中国的时尚企业识别并解决从设计到生产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挑战。通过举办这样的研讨会,我们希望帮助这些时尚企业了解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他们介绍业内最先进的管理和改善产品开发流程的方法,并找出他们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我们相信,诸如此类的研讨会也为本土时尚品牌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力克自2011年前后将其在汽车制造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经验与时尚工业管理需求相结合的PLM引进大中华区,为时尚工业带来更为高效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使得产品从原辅材料、设计研发、样品、到生产的流程更为有序精准,信息共享和协作变得顺畅,从而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实力。

力克PLM专家团队从项目开始便提供支持,包括最初的流程分析,再到旨在分享最佳实践的定期培训,确保项目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与预期。

使用力克的时尚PLM可以帮助品牌优化研发和生产成本,一体化的平台可以帮助管理者监测各类活动,提速早期的决策制定流程。品牌对PLM项目的推进,这有利于企业在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监测改进,并及时识别有问题的流程。

时尚管理篇(5)

作为中国时尚产业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此次论坛吸引了行业内外众多最具权威性和话语权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贺寿昌等出席论坛并针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日本时尚商务协会、挪威船级社、意大利安博思集团、东华大学、智基创投等专业机构的专家以及来自联想、施华洛世奇、美特斯邦威、劲霸、爱慕、华孚等时尚品牌的高管人员与参会观众分享了他们时尚产业发展的观点和经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腾飞发展的中国,其时尚产业亦在不断创新、融合。独特的中国文化成为全球时尚灵感源,华语时尚力量在世界时尚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经济崛起的机遇中,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体系?如何通过品牌不同层次的布局,构建国家实现内涵式增长的战略性资源与塑造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2011中国时尚产业论坛,将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媒体之间的广泛对话,进一步探讨华语时尚作为世界时尚之重要一极,其价值意义及未来发展,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导。

中国时尚产业论坛于2010年由中国时尚同盟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发起,致力于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就时尚产业发展及品牌体系建构,阐明各自观点,增进和深化时尚相关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本届论坛围绕“全球语境和中国价值”这一主题,就“中国,国际时尚之都离我们还有多远?”;“负责任的中国时尚”以及“消费新生代与未来中国时尚”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和深度交流,共同展望中国时尚价值的实现。

主题大会:“全球语境和中国价值”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快速发展的中国时尚产业越来越庞大,也愈来愈快的融入全球时尚灵感源,作为独特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时尚价值观念体系的华语时尚正被更多更频繁的被中外时尚人士娴熟运通。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尚个体,表明中国的时尚态度,表达中国的时尚观点和理念,从容彰显中国的独特韵味和本质个性,这就是中国带给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

主题论坛一:中国,国际时尚之都离我们还有多远?

巴黎:贵族文化的传承,奢侈品牌对西欧文化软实力输出居功至伟;纽约:财富结构演变与新兴中产阶级崛起,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衣打破高级时装一统天下格局;东京:名师闯巴黎,让具有东方民族风韵的时装风格受到西方青睐,异军突起为世界时尚一级……上海,离下一个国际时尚之都还有多远?

主题论坛二:负责任的中国时尚

近年来,“责任消费”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消费者通过选择性购买产品或服务来支持企业在履行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今年一些NGO组织报告公布资料显示的包括“苹果”、“耐克”在内的一些时尚巨头的供应链污染问题,再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讨论,是做“时尚达人”还是做“污染纵容者”?如何从源头上培养中国时尚品牌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力争打造一个全世界认可的负责任的中国时尚的正面形象。

主题论坛三:消费新生代与未来中国时尚

随着80后、90后的长大,中国进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顶峰,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目前 这个处于18-29岁之间的的消费人群已达3亿多,其消费潜力巨大,消费能力旺盛。相对60、70后,他们的购买力和时尚观正越来越多的影响了时尚产业。如何在这种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关键节点,打造既符合年轻人消费观念和时尚意识的品牌营销战略?

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多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级。中国时尚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时尚中成为重要一级,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业精英们在本次本届时尚产业论坛中关于产业、品牌、文化等影响行业未来发展各个方面达成的共识与合作,无疑将为中国时尚力量更快更稳的融入全球时尚产业链注入新的动力,2011时尚产业论坛也将成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论坛演讲嘉宾资料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杜钰洲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历任湖南常德纺织机械厂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副科长,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工程师、设计室副主任、第一副院长、院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98年任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中共十三大代表。2001年2月至今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朱宏任

2003年12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

2008年0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2009年04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2009年10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刘东华

2006年底创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现任常务副理事长,柳传志先生任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由31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发起,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俱乐部。

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中国主流商业财经杂志公认的领导者。

目前,刘东华先生正在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决策者社交平台正和岛,该平台将在2011年下半年横空出世。

联想集团副总裁 姚映佳

主持建立联想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组织架构及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其设计或主持设计的产品多次获得美国TDEA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等著名设计奖项,对推动中国工业设计走向世界做出卓越贡献。

现担任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设计联合会(IDF)大中华区副理事长等要职。

施华洛世奇中国区销售及商务拓展总监 HERMANN WINKLER(文浩峰)

2002年加入施华洛世奇,先后于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总部任职产品经理及应用管理主管,后调任香港担任项目经理,负责施华洛世奇®元素的企业销售及业务发展工作。现为施华洛世奇®元素中国/香港地区销售总监。

曾任职普华永道顾问,持有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ies of Innsbruck, Austria)国际商业学位、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 Milan/Italy)工商管理学位,瑞士圣加伦大学管理中心及香港大学学位。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 邱亚夫

山东济宁市人,清华大学 EMBA,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济宁纺织商会会长,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客座教授。1992 年起历任山东如意集团副 董事长、副总经理。总经理,1998 年任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

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成建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流行色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83 年开始涉足服装行业,1994 年创立“美特斯 • 邦威”品牌,以“生产外包、加盟和直营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品牌、产品、营销网络和供应链的综合管理,实现质的飞跃。2008 年,美特斯邦威公司又推出全新的时尚休闲品牌“ME&CITY”。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贺寿昌

博士,教授,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联合国创意产业高级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基地 ( 上海 ) 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上海信息协会副会长,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被上海世博局聘请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18 位主题演绎顾问之一。曾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项目执行专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主席 Ornella Bignami

拥有30年的时尚领域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卓越的洞察社会变化和流行趋势的能力,在纺织、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行业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与多个以创意作为基本宗旨的公司合作。现担任国际流行色委员会(INTERCOLOR)主席,同时是巴黎PREMIÈRE VISION国际面料展、意大利PITTI FILATI国际纱线展、香港INTERSTOFF ASIA国际面料展等多个趋势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 在意大利著名的BOCCONI、 POLITECNICO、 IULM等大学担任时装与产品设计管理专业硕士专业的客座教授。

日本时尚商务协会副会长 川村耕太郎

196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政经学部经济学专业,曾就职于京商工会所,主要致力于中小企业经济活动的扶持工作, 并在文化艺术方面负责政府、产业界、市民的桥梁工作。2003年至今出任日本时尚协会专务理事, 与中国、韩国联合成立亚洲时尚联合会,以及以东京时装周为主体内容的日本时尚周推进机构、致力于生活文化、时尚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事业。

东华大学教授 卞向阳

著名时尚评论家、服装品牌和服装史学家、时尚产业和时尚文化专家。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博导,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博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国际时尚品牌案例》、《国际时尚中心城市案例》、《国际服装名牌备忘录》、《时尚产业与城市文明》等多篇论著。策划和组织有多个大型服装专业活动及国内外著名服装品牌的设计及营销企划。多次担任大型服装设计及模特大赛的评委。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 阎岩

1991年起就职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工作。曾先后任该中心对外合作部主任、贸易推广部主任、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纺织产品开发媒体运营与市场营销等。

DNV挪威船级社大中国区可持续发展服务总监 黄振坚

负责 DNV 集团大中国地区能效管理、供应链、社会责任、解决方案、人员能力开发和培训等业务。曾任 DNV 香港、中中国和北中国地区的运作和地区经理;加入 DNV 之前曾担任跨国顾问公司的高级管理顾问,高科技企业的质量保证经理等职务。具有 20 多年的运营管理、供应商管理、风险管理、管理体系、解决方案、培训、评 估及审核的专业经验;覆盖汽车、电信、电子、软件、半导体、运输、服务等行业。是 CCAA / IRCA / IATF / VDA-QMC 注册主任审核员、DNV 社会责任报告审验员、 美国质量协会高级会员、英国特许质量协会会员和业务持续协会准会员。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伟挺

浙江诸暨人,1963 年出生, EMBA 学历。1982 年至 1987 年为浙江省纺织工业公司计划经营科科员、副科长、科长;1987 年至 1990 年为浙江省轻工业厅计划物资处副处长; 1990 年至 1993 年为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副区长;1993 年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在深圳创办华孚公司。现为华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从事纺织行业三十年,事业心强,好学求新,崇尚拼搏进取,作风严谨务实。他白手起家,用十多年时间将华孚发展成为色纺行业的国际品牌是一位受业界首肯和员工尊敬的企业家。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总裁 张荣明

198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首钢大学做老师,从事科研开发工作;1988-1991年期间,致力于研制和推广高强度金属加工涂层刀片;1991年,研制成功了超弹性记忆合金文胸底托;1992年正式接管了经营陷入困境的北京华美时装厂。因为曾有过记忆合金胸罩这样一个开发成功的新产品,他下定决心要开发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商标,自己控制这个市场。1993年3月8日,“爱慕”这个品牌正式在市场上出现了。

意大利安博思集团高级合伙人 Paolo Borzatta(博吾乐)

知名战略管理专家,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和地区提供全球化战略管理服务,擅长的领域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全球化战略、竞争战略分析和战略创新及发展,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的竞争以及零售创新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先后帮助超过100家知名企业全球领先的跨国集团以及多家中国大型企业实施全球扩张及发展,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百事可乐、诺华制药、海尔集团、鄂尔多斯集团等。

著述有大量的科技和管理著作。与Maria Weber 合著了《驶往中国》, 2000年出版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科幻小说《上海的世界》。

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管理合伙人 陈友忠York Chen

时尚管理篇(6)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面对效益不好,不找其它原因,总是简单地归罪于“和尚”多了,于是减员、下岗。然而,往往人员减了却并没有增效,“和尚”少了却还是没水吃。其实,有没有水吃,与和尚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完善提水的管理机制。以下四种方法也许有助于破解和尚的“提水”困局。

第一种浅层解困之道:三个和尚轮流挑水,从而解决吃水的问题。

第二种中层破题之法:三个和尚分别承担挑水、砍柴、做饭之责,既分工又合作,这样,不仅可解决吃水之难,也建立了新的管理机制。

第三种激励解困之道: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事先明确,哪个和尚主动承担挑水任务,就是对寺里工作的最大贡献,在物质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如果挑水成绩显著,还将给予重奖。这样,吃水问题将不再是问题,还能促进这个寺庙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寺庙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种深层破题之法:分别给三个和尚各一个桶,每次三人一起去打水。虽然表面上看三个和尚各自为政,但在他们三人一起打水的过程中,既可以增加三个和尚的沟通协作,又可以使大家为了同一个大目标而共同努力。

时尚管理篇(7)

关键词: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1 战略创新

(1)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和尚越来越多,反倒是没有水喝了呢?

(2) 问题分析:三个和尚需要坐在一起好好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理顺一下关系:

①三个和尚为什么要来到这座破庙?回答:和尚嘛,无非是念经修行,图个山里清净,力争在佛道上有所发展有所悟;当然还得吃上饭,喝上水,要生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②寺庙里现在有啥资源可以利用呢?回答:除了泥菩萨,应该还有和尚生存的几样必需品:几分薄地,以饱肚皮;几本经书,修行念佛;山下一口井,山上一个大水桶等等。③要完成生存与修行的最终目的,需要做些什么呢?回答:念经,种地,做饭,挑水。

(3) 解决和创新:和尚究竟是和尚,六根清净,他们的要求和目标很同质,应该可以很好地整合,应该可以更好地利用寺庙里有限的资源。

①三个和尚要将自己的目标做分析、分层、整合。最高的目标的自然是修行发展;最低的目标自然是生存活命。要修行好,就得吃饱,如何吃饱呢?种好菜,做好饭,这两个工作无疑都需要水的参与。挑水的工作很重要。②目标分析完了,就需要分配工作。三个和尚初步决定:三个人轮流做饭,挑水,一起种菜,一起念经。

(4) 理论拓展:上面的故事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各行其是,没有想到合作对他们生存和修行的重要性,也没有好好想想他们三个所面临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寺庙、怎么样的环境。

在企业管理中,经营者也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论是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还是致力于拓展自己经营领域的发展中的企业,都需要一种新的有效的发展思路指导企业的前进,而这些工作都得仰仗战略创新。

战略创新就是一种能力,就如管理大师哈默尔所说,战略创新是一种分析和重构企业和行业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以及为所有股东创造新财富的方法的能力。战略创新也是新进入厂商在面对巨大的资源劣势时赢得成功,以及现有厂商继续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

2 组织创新

(1)寓言故事:三个和尚初步分了工,开始几天还能相安无事,可是没过多久,又回到了没有水喝的日子,直接原因是,胖和尚把水挑上来后,就一个人占着水桶,小和尚要喝水,他不让,说这是他挑的水,凭什么让别人喝,小和尚说:你打的水你自己喝,可那桶得给我啊,我自己挑水。胖和尚不给,因为他的水还没有喝完。三个和尚开始抢水桶,菜也没得种了,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日子过得比较烦。

(2)问题分析:三个和尚对目标都统一了认识,初步划分了各自的工作,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组合效果很有限。问题在于:三者认识上的统一不等于行动上会统一。和尚有三个,井只有一个,水桶就一个,资源很有限,和尚又要经常喝水,这决定了三个和尚只有合作才有出路,可是他们谁也不服谁。论修行,三者都是入道尚浅;论年龄,虽说有大有小,可也都是佛门弟子;连脑袋都是一样“聪明绝顶”。而且原本的分工就不合理,小和尚体质弱却要承担和另两个和尚一样的挑水活;大和尚种菜还行,可是颠勺的功夫有点让人郁闷;胖和尚干得多,吃得更多。资源分配,劳动强度,劳动所得都不太合理。这样的寺庙怎么能撑下去呢?

(3)解决和创新:针对权威性不够,协调性差的问题,三个和尚决定“空降”一名领导,请老方丈出山,一个寺庙没有方丈,也确实说不过去。老方丈德高望重,知识广博,三个和尚都心悦诚服,愿意在老方丈的领导下,共同为了寺庙的存续和发展,为了自己能修成正果,也为了共同的如来佛祖,决定不计前嫌,再次合作。方丈掌管和分配寺庙所有东西,包括寺门钥匙。分工如下:小和尚力气小,可是做菜很好,让他专门负责做菜;胖和尚力气大,专门挑水,饭量可以加倍;大和尚贫农出身,让他负责种地;四个和尚轮流负责日常打扫事务,晚上由老方丈给三个和尚讲佛论禅。

(4)理论拓展:三个和尚无组织也无纪律,寺庙的问题惊人。起初商量好的分工为什么实行不下去呢?先不用说分工是否是合理,领导的缺位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领导是组织结构中的一员,在协调统一,指挥监督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组织创新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但三个和尚的矛盾也不是仅仅靠一个老方丈坐镇就可以解决,还需要和尚们在分工和具体的职责上明确各自的角色。

在企业中,也是同样,战略已经改变的组织需要创新,以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

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通常意味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变化。然而从更深的层次上看,组织创新意味着企业资源的重组,因而这里的组织创新涵盖了组织治理、结构、流程等多个方面。组织创新应当以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资源积聚和杠杆效应的扩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持续的价值创新为目标。

组织创新也是组织所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变革过程。

3 制度创新

(1)寓言故事:目标明确了,领导到位了,工作也分了,新的寺庙算是运转起来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老方丈发现最近的菜越来越蔫了,饭也有时不太熟,喝的水有时也不够了,后勤搞砸了,晚上念经都没神气了。

(2)问题分析:三个和尚都指责对方有过错。种地,挑水,烧饭,一环接着一环,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任务的完成,最终还影响到寺庙的核心工作和战略中心:念经。小和尚说:胖和尚打的水不够烧饭。胖和尚说:饭都吃不饱,怎么挑水啊,再说你也没告诉我挑多少啊。大和尚则埋怨:菜蔫了不怪我哦,本来水就不多,烧饭就用去大半,我怎么浇菜啊。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资源和分配,老方丈开始沉思了:怎么样才能分水均匀,水量充足,饭量合适呢?

(3)解决和创新:方丈需要引入工作分析与规范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具体可以这样做:小和尚与老方丈一起,测算做一顿饭需要的水量,做两道菜需要多少水量,并让胖和尚这个饭资源的最大消耗者空腹半天后进食,测算他的最大食量;之后大和尚和老方丈经验分析,交换意见,一致认为种菜的用水为一天4桶;这样一算,胖和尚一天要挑6桶水,胖和尚有意见了,“凭啥我一个人累死累活的啊,半点好处没有”。(假设和尚有“经济人”的思考)方丈深知胖和尚的重要性,他负责的挑水是寺庙整个良性运行的基础。老方丈灵机一动,决定采用一个小小的激励措施。胖和尚随是大块头但没有大智慧,晚上例行的佛禅课经常因为背不出经书而被方丈罚站。老方丈对他说:这样吧,以后你挑满6桶水后,每多挑一桶,可以抵消一次罚站,由我亲自记录。胖和尚不傻,满口答应。

转贴于

(4)理论拓展:和尚挑水都会碰到寺规(制度)的问题,可见制度的重要性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合理地配置其内部资源,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而做到这一点,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是实现企业制度的变革,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修正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限度的效能。当今意义上的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和责任)、经营制度(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分配制度(企业内部资源如材料,资金,设备,劳动力等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的综合创新。

4 文化创新

(1)寓言故事:自从老方丈对寺庙的规章制度进行大规模整改之后,寺庙的生活一直都还平静。但有一天,小和尚突发高烧,需要休息,没有人做饭。老和尚让大和尚去做饭,大和尚却说:庙里的规矩没让我做饭啊,而且我做饭很差,您找胖师兄吧。胖和尚却说:怎么让我做饭啊,我挑水一天,我容易吗我。最后,方丈没法子,只好自己动手,烧了一盘茄子。

(2)问题分析:人生在世,难免伤病,和尚也不例外。寺庙的人力资源有限,缺了哪个都麻烦。虽然分工明确了,大家做事也算循规蹈矩,可是一到有人有点伤病,不能完成既定任务了,寺庙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老方丈明白寺庙缺少一样东西,缺一样把几个和尚串在一起的东西。一个人哪能不有点病什么的啊,如果他们能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为了寺庙,为了修行大业,不怕苦不怕累多好啊!哎!

(3)解决与创新:老方丈要的东西,是能让四个人紧紧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寺庙文化”,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虽然工作制度和极力机制让几个人各司其职,不敢怠慢,可那毕竟只是硬绑绑的规定,制度只能守住底线,有时需要他们为寺庙做出牺牲和奉献。

方丈决定来一次“文化节”,增强几个人的归属感,增加他们的信任与了解。主要的活动有:打坐竞赛,菜肴品尝和评比大赛,寺庙形象大使评比,道德之星表彰大会,工作经验交流会,方丈《六祖坛经》讲座,寺庙口号会……

一系列活动下来,几个和尚对寺庙了解多了,互相也更了解了,小和尚向胖和尚讨教摔跤,胖和尚希望大和尚教他棍法,大和尚要小和尚教他炒菜,大家都互相学习,互助互爱。而寺庙的口号定为:团结,勤奋,求佛,创新。

自此后,整个寺庙其乐融融,平静而有序。

(4)理论拓展:一个寺庙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企业更需要自己的文化,有人说,战略加文化等于卓越。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内部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一系列行为准则,其实质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于其员工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形成支持持续价值创新、战略创新的组织氛围并影响员工行为,企业需要通过文化创新使人们重新认识环境,认识企业,更好地把握和创造变革,同时有利于资源整合方式和价值创造系统的不断更新。

文化创新就是改进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将文化管理与企业的物质精神环境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管理活动,培养和发展新的合适的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新趋势有以下几种:

①确立双赢价值观的趋势。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在使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狭隘价值观受到致命冲击的同时,也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②选择自主管理模式的趋势。这种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新型管理方式。

③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需要古今中外多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要打开国际市场,还需要有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性了解与把握。实践证明,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习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邓水兰.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发展战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