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3 20:38:16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1)

关键词: 综合英语 值日报告 必要性 实效性

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是上课开始学生用英语进行的一种讲或演的“热身”活动,时间通常为三到五分钟。值日报告形式和内容不固定,形式有个人朗读、讲故事,或两人搭档会话、或小组戏剧表演及角色扮演等,内容有幽默笑话、名人轶事、时事新闻、课文角色扮演等。值日报告是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有效地利用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值日报告的展示虽然是讲或演,但学生在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是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离不开听、读、写技能的活动转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活动展开,值日报告对该课程教学的热身作用,以及对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一、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必要性

(一)课程教学所需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提到:基础英语(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纲》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达标要求为: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大纲》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达到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等级要求[1]。在各项技能中,听、读为输入,说、写、译为输出。值日报告虽然是课前几分钟的“说”的输出的讲演,但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要查找和帅选相关资料,接触并阅读到了大量的语料,同时进行了读、写、说等各种技能训练的转换。这种通过反复地加工语言并进行说的输出,实现可理解性输出,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2]。听、说、读、写有两性,即语言技能(language/linguist verbal/skill)和教学方法/技巧、手段,作为技能的听、说、读、写是互补的,作为教学技巧的四者也是互补的[3]。因此,值日报告这项课前“热身”的活动,既是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又是教师语言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在综合英语课堂的运用尤为必要。

(二)学生心智发展所需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应对中、高考,课堂时间几乎都是在进行题海练习,课堂教学活动比较单调,学生不大有机会进行专门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特别是说的练习。而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展开,低年级的综合英语课堂更离不开“说”的活动。据已有调查,“说”是听、说、读、写、译中最能诱发焦虑的要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紧张的情绪[4]。但是学生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渐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工作、生活、学习奠定基础。确实,几分钟的台前值日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说英语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综合英语课程贯穿学生所有学期的学习,连续五个学期的课堂值日报告无疑为学生逐渐克服心理焦虑障碍,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展现自我欲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筛选有效信息、总结归纳要点、同伴分工合作、小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中的重复操练,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也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正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对语言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重复和操练是习得语言的必由之路[5]。

二、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说值日报告是小环节,那是因为它只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但是要让它能起大作用,做报告者、听报告者、报告内容和形式、报告的难易度等都是必须考虑并采取一定有效措施才能达到的,否则值日报告就可能因为做报告者思想不重视随便敷衍了事,选择的内容或冗长或无意,作报告时懒散拖沓。或者听报告的学生不爱听或不想听,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教师做局外人或旁观者,听、看完值日报告后不做任何点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流于形式,毫无实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障值日报告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值日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为有效的程度。要想让学生正确对待值日报告工作并自觉、认真地准备,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值日报告的重要性。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值日报告是课程的必修作业,听报告者(教师、其余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纳入到期末口试考评中,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重视程度。其次,给学生灌输有效的值日报告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心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的有力帮助,以增强学生利用好这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的意识。最后,强化学生的危机感。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学专家曾忧虑地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在学英语(大学英语)。毕业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英语语言技能,而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有利练习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和突出口语交际技能,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种说法可能有失依据,但不无道理。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自觉把握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充分把值日报告作为锻炼的舞台来磨炼自己,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理念从关注“教”转向重视“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课堂主导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Sheerin(1997,cited in Benson & Voller,1997:63)所说:“Autonomous learning is by no means ‘teacherless learning’.Teachers have a crucial role to play in launching learners into self-access and in lending them a regular helping hand to stay afloat.”[6]在值日报告中,教师的角色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教师介入值日报告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师对学生三年的报告形式进行总体的设计并介入活动。如在朗读、讲故事、初级情景会话、中级情景会话、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中选择各学期值日报告的形式,使报告的难度循序渐进化;教师对朗读和故事内容作一定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会话情境供学生选择,并规定情境不能被重复使用。同时,根据需要协助学生进行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报告的设计。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细节的规定,如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除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外。生词量不能超过十个(以报告者自己作为参照对象),否则用大家熟悉的词代替,以降低听报告者信息输入的难度。

其次,教师主导值日报告的进行,维持课堂的秩序。在值日报告进行当中,教师适时提醒报告者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并对开小差者示意。报告结束后,教师对报告作出点评。同时,可以就报告的主题、内容或细节对部分学生,特别是容易开小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激发听报告者对做报告者进行“答记者问”互动活动。这样可以保持课堂的有效秩序,保证值日报告的有效进行,并能检验学生的实际理解效果。

最后,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交流环境。Vygotsky(1978)认为知识存在于社会中,由众人去分享而不是各个个体去单独获取[7]。因此,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保障,是学生融入协作学习的条件。综合英语课程在基础阶段强调听、说的技能训练,而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焦虑指数较高[4],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在耐心引导的基础上,创设一个轻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欣赏的神情耐心倾听,用和蔼可亲的仪态、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点评,点评以肯定评述为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减缓焦虑的心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综合英语期末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项,口试占15%,笔试占85%,期评由形成性(平时表现)评价和终结性(期末考试)评价组成,两者各占40%和60%。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评定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由听报告者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期末教师以40%的比例把评价纳入期末口试成绩评定中。这种方式对学生会是不小的促进,在思想上形成紧迫感,增强关注度。教师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记录报告者的表现、报告的效果并予以打分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包括报告者对报告的效果进行当堂评价,学生的评价宜以Wonderful,Very good,Good三个等级进行,以避免等级太次增加报告者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值日报告纳入考评范围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地激励学生为报告积极地准备、反复地操练。经过多次的上台讲或演,学生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信心,积极展现自我,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对其他技能的训练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系统设计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而调整。内容与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老师和同学都还不熟悉,语言能力尚处于较薄弱的阶段,对抛头露面讲英语存有惧怕的情绪,值日报告的内容宜以简单、两人合作方式进行。另外,综合英语教学离不开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段落归纳、课文复述、课文角色扮演、口头作文等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任务落到值日报告的活动上,不仅使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内化课中所学知识。

值日报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最终达到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所有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来说,值日报告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英语课前“热身”活动,还是一种长期的积淀。重视值日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值日报告更高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服务仍然是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3).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m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131.

[4]苏福宝,张宇红.英语学习焦虑对课堂教学影响之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4,(4):98-100.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94.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2)

关键词:专业英语 环境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环境问题全球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与国际接轨,需阅读大量的英语材料来增加专业知识及拓宽专业视野,专业英语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指导学生在专业领域上学会用英语直接查阅专业信息以及在国际上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因此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多掌握该专业英语词汇,科技英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书写以及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能力,为学生出国深造或者考研打好基础(钱家忠,2009)。

1 专业英语的特点

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三的下半学期,学生已初步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为好。然而,与其它学科的专业英语相比,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亦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环境问题全球化,专业词汇在平时生活中也有接触,专业文章与科普文章相近,看懂National Geographic和Discovery等媒体的文章即可基本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知识点了(钱家忠,2009)。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学生基础差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开始于大学三年级,经过前期基础英语学习,本该有一定的基础,然而,目前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四六级的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差,大部分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热情。学生专业英语翻译、会话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听力更是强差人意,总的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偏低,缺乏实践与综合能力(顾爱军,2009)。

2.2 教材与授课模式落后

教材体现着教学大纲的合理性,教材内容的深浅、多寡以及前沿性等问题决定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然而,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多为节选英文报刊、文献片段作、早期国际会议内容介绍和陈旧的环境处理工艺等,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与时俱进。

2.3 授课时间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与其他院校一样(孙娟,2013;王志伟,2010),本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时间为32课时,短课时出现的问题亦与其他院校一样,有限学时内无法把专业英语中的听力、翻译、阅读、书写和口语全部讲完,学生难以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闭卷考试考核,以专业词汇的掌握和长句子的中英文翻译为主,使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背诵专业词汇的误区中,同时大部分学生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使学生更失去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因此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如等同于基础英语的考核方式是相当不科学的。

3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

如上所述,专业英语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综合利用能力较差、教材落后、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不科学等,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本人在授课时,改革了专业英语的授课方式、多增加专业知识实践的内容,创造学生听力与口语的学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利用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3.1 设置专题报告

该部分内容主要为了增加学生的会话能力,兼培养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列出环境专业的热点内容,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以英语报告内容,设定答疑时间,保证学生对报告内容熟悉掌握。

3.2 增加外文阅读量

专业英语的其中一个基本能力就是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为了提高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布置课外内容,给学生阅读文章名单,让学生三个月内读完并撰写综述,同时,教授科技论文的基本写法,讲述科技论文各部分的书写特点。

3.3 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

学生在大三的上半学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教会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是专业英语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参照国外的灵活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多接触专业知识,给学生设置研究题目,让其展开研究。如让学生调查研究中山市城区的垃圾分类现状,以居住小区为单位,设计问卷进行访问,最后归纳总结调查所得数据,撰写科技论文。

3.4 听力与书写能力的培育

中国学生的英语中,听力是一大的弱项,如要增强国际交际能力,听力是一个基本的素养。课堂让学生完成专题报告,训练学生口语的同时也在训练的听力;同时善用互联网资源,推荐一个英语口语学习网站(http://),网站上提供全球各区域的英语口音。为学生筛选相关的科研视频资料,如TED网站,有专业相关的视频,播放提前下载的视频,删除英文字幕,让学生根据观看内容,用英文写出简单的综述性论文,训练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3.5 改变考核方式

改变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把考核内容按照改革内容分成四部分,即专题报告、平时考核小测、阅读与论文写作训练和课后分组调研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热情以及学习效果等情况具体评分,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利用能力,亦可杜绝因闭卷考试而致的作弊现象。

4 教学效果总结

学生专题报告训练,让每个学生有开口说专业英语的机会,然而,部分学生只是原文抄袭网上的内容,如直接抄录维基百科的内容,缺乏归纳总结,而且内容经常出现重复。布置学生阅读专业论文的改变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阅读专业论文,扩大阅读量,并学习分析和翻译专业长句子,虽然句子仍是以短句为主,但基本语法错误比较少,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3)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8-012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32

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社会文明,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还要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引进西方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文化、智慧思想,开启民智,丰富、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专业交流领域及国际经济舞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沟通使命。

为响应国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号召,作为西南地区独立学院之一的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处于教育模式的转型阶段。而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运用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借助英语这一交流工具达到交流目的。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翻译技能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说翻译技能是检验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在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新增了“翻译实践+翻译报告”这一撰写方式,以此检验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1 . 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翻译报告是用学术语言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叙述和总结。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尝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笔者在学生翻译报告撰写及毕业答辩期间收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改进措施,希望能给以后的翻译报告撰写者、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借鉴或参考。

1 . 1 选材及翻译方式单一化

本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152人,其中选择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共109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09人中,约20%的毕业生选择“汉译英”翻译方式,80%的学生选择“英译汉”翻译方式,而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选择的翻译材料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由此可见,毕业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基本和学校转型期的转型理念相吻合;而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方式正好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汉英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汉英文化差异的洞悉不透彻等特点;以非文学翻译材料为主的现象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及翻译实践较少涉猎非文学翻译领域,以非文学材料为主的翻译能力比较弱,这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相悖,也与目前人才市场需求脱轨。

1 . 2“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还是“Reflections”?

笔者在答辩过程中发现,部分指导教师或学生(以下也可称作“学生译者”或“翻译报告撰写者”)认为“翻译报告”应使用“reflections”一词。翻译报告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客观描述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过程,包括源文的选取、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或技巧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等。对此,笔者查阅了以下词典: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Reflection is careful thought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expression of an idea)arising from thought, memory or consideration.”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port”的解释为:“a written document describing the findings of some individual or group.”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port”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account of sth. heard, seen, done or studied etc.”

从以上两大权威词典分别对“reflection”和“report”的解释不难看出,前者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思考而后者关注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叙述。此外,由黄国文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所提供的范本(P112)也用了“report”一词。故笔者认为,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较恰当,在翻译报告中,“reflections”只是“report”的一部分,即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思考、总结部分。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4)

0引言

工科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都开设相关专业英语类课程,比如环境工程专业要求学习《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但工科类的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重视,加之本生英语学习要求不够高,造成英语学习的氛围不浓厚。通过课程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1存在问题剖析

1.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是许多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不少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采用“板书”加“翻译”的教学方式。“板书”为老师在黑板上罗列关键专业词汇,通过对关键词汇的注解和强调,加深学生的认识;“翻译”则是老师按照课本顺序对文章进行翻译,穿插学生对段落文本进行翻译。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不佳,需要改进方案。

1.2学生缺乏兴趣学生缺乏兴趣是对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学生缺乏兴趣主要是下面3种原因:①个人英语兴趣本身不浓厚。不少学生高中就存在英语学习薄弱的现象,且对英语兴趣不高,甚至讨厌。这类学生即便对专业知识有很深兴趣,却也因为英文的教学方式导致兴趣大跌,不愿意学习;②英语知识遗忘过多。有的学生英语底子不错,但是由于大学中英语在主要人才方案中,并不像高中教学一样将英语列为最主要科目,所以不少学生会疏忽它。英语能力降低,导致一些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的失望,进而引发兴趣的减少;③英语恐惧心理存在。有的同学英语本身基础较差,由于自身性格内向,回答问题时心理不安因素较多,多次问题回答出错会对其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老师提问这种教学方式怀有很强的恐惧心理,会引发其对课程的抵触情绪。部分同学在大四仍未通过大学英语CET-4或CET-6考试,他们也属于这种情况。

1.3学生未了解专业外语动机和意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专业外语的学习动机。将专业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两大类。融合型动机学习者对英语有真正的兴趣,他们学习专业外语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交流能力,与英语语文化有更密切的接触。而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强调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对今后工作中理解和分析国外最新文献有重要作用。[2]绝大多数学生所理解的专业外语还停留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明白开设专业英语的意义。其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内容上看,一般专业英语课程涵盖几乎所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题知识内容。[2]相当于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复习,深入理解。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有很大好处;②加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每一个专题中都包含许多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的特有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构成了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大纲;③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篇幅含义的把握能力。专业英语并不像许多同学理解中的要求专业翻译,学生只需要对大体内容和知识做相关的了解,培养从文章中获取专业消息的能力。

2改革方式的探索

下面将从内容分析、模式变化、互动强化三个角度进行改革方式的探索。

2.1内容分析专业英语内容丰富,涉及几乎所有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但该学科一般所占学分很少,要求30~40节课完成学习。所有知识全部学完必定不可能,如果只选择部分专题开设不能达到学习的全面性。这就是专业英语课时简短性与教学内容全面性的矛盾,要克服这个矛盾,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下面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为例,分析并提供两种内容安排方式:

2.1.1全部内容教学注重重点知识专业英语教学每一个专题的教学不能逐段讲解,必须对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重要的部分,每一节课都要设定教学的目标。

2.1.2部分内容教学注重词汇翻译一般专业英语课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超过1000个,让学生全部学会较困难,可以选择重要的专题学习,重点掌握相关专题的词汇,同时练习相应长难句的翻译,对学生未来深造,打造核心专业方向有好处。比如从23个教学专题中选出“CyclingofMineralNutrients”、“AirPollution”、“AirPollutionControl—ParticulateControls”、“AirPollutionControl—GaseousPollutantsControls”、“IntegratedSoildWasteManage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NoiseandNoiseControl”、“WaterSupply”、“WastewaterCollectionSystems”、“WasteWaterEngineering”、“WastewaterTreatment”11个专题作为学习对象,其他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不计入考试内容。这11个专题为环境工程最为相关的专业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学生将来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做了很好的铺垫。

2.2模式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可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听课效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在专业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2.2.1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上面提到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需要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师授课方式需要走新的路线,比如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引入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听课兴趣,也方便于教师归纳和罗列出重点知识体系,是教学更具有明朗性。

2.2.2语言模式的中文化所谓“语言模式的中文化”就是说在授课中,老师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中文授课上,这有3点好处:①工科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多讲中文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英文知识,“一箩筐”式的英语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和脑力负担较重,容易被学生排斥;②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语言的魅力是提供了人类交流的平台,语言不通,则交流不通,中文化的英语教学使许多英语学习困难的同学增加了亲切感;③中文化的英语教学与英文授课相比,更适用于工科学生,便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方便学生对教学进程的把握。比如“EnvironmentalIssue”[3]章节的引入,英文式引入“Boysanggirls,today,wetalkabouttheenvironmentalissue.Let'sopenthebooktopage1.Nowwecanseethatenvironmentalissueisclassifiedtofivecontent.Then,let'slookatthefirstone:EnvironmentalProblems……”,我们将同样的话用中文化的英语教学来说,可以表达为“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讨论EnvironmentalIssue,环境问题。大家将课本翻到Page1,浏览课本专题我们可以发现,内容分为了5个content,5个小节。下面,我们先来学习thefirstone,第一节,EnvironmentalProblems,环境问题……”这是两种不同语言模式下的英文教学,英文式教学是感知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听力;中文化英文教学,虽然感知的培养上不如英文式教学,但是将关键的英语单词逐一讲出,突出了重点。工科学生英语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兴趣匮乏,显然英文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兴趣,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导致教师的努力付之东流。相比之下,中文化的教学通过中文引导学生,通过英文强化学生记忆,这种看似较混乱的英文教学,效果却好得多。#p#分页标题#e#

2.2.3教学过程视觉化这种教学模式则是通过特殊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视觉化”,就是通过一些专业的、英文的、与环保相关的纪录片播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EnvironmentalIssue”[3]的教学,我们如果让学生在引入专题后,通过国内外的环境污染纪录片,直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兴趣。随后开展的课程教学则将容易的多。

2.2.4作业模式创新化作业仅仅翻译文章段落,很容易使学生对作业产生疲劳,且会引起部分学生抄袭作业,不动脑思考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作业模式需要创新。创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如在作业中增加如下环节:①关键单词摘录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摘录自己觉得有用处的专业词汇。②小作文写作练习学生在多媒体纪录片欣赏之后,用英文写出自己的感想和认识,强化英语应用能力。

2.3互动强化师生互动是有前提的,学生兴趣不存,所有的互动都是空谈,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所以最重要的前提是学生的兴趣已得到相应的调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多种互动方法结合,增加专业英语知识。

2.3.1穿插英文文献查阅相关内容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都是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即将面临的就是毕业设计,许多同学困扰较多的问题就是文献查阅问题,不妨将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先演示,后挑选学生模拟操作来进行课堂互动,一方面这些内容是学生愿意听的,因为查阅外文资料的实用性很强;另一方面,能够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2.3.2课外专题研究与课内报告专业英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很多,要求学生将所有知识学完很难,不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自主学习。比如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仅课本就设置了23个专题,而我们所接触的专业知识远不止这23个方向,让学生课外研究相关专题知识,制作成多媒体或者PowerPoint演示文稿,回到课堂以报告的形式做讲解,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种报告的形式,学生在准备材料,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等环节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专题的知识,更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3.3专业英文文献报告环节不少大四同学已经开始毕业设计外文文献翻译,大四的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请这些同学分享他们搜集的专业英文文献,并通过报告的形式讲解文献的翻译。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不同研究方向的互动交流,开拓了其他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对报告者自己论文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将外文文献中的难点,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5)

关键词: 双语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用外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教育部从2001年起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今后我国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要求率先在金融、法律、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及其他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要求,正是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国际上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相关资料信息,更好地为今后参与国际交流和学习打下基础。双语教学除了能使我国学生更为有效地了解世界和参与国际交流,亦是吸引国外优秀学生来华留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需要。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很多新兴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效率的提高无一例外地涉及材料技术的革新进步;而在环保节能方面,LED节能灯的推广使用正是缘于近年来在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因此,在材料专业尤其是从专业基础课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可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大学从2004年开始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课程,开课时间安排在大三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此阶段学生已修完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已达到四、六级。笔者将结合从事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为例,针对双语教学模式及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双语教学模式及教材的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大致有三种模式,即半外型、混合型和全外型[1]。半外型采用中英文两种教材,讲授以中英文两种讲解形式并行;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授课采用外文与中文交叉讲解来进行;全外型所用教材为原版外文教材,课堂讲授所使用语言全部为外语。可以看出,半外型模式适合专业及外语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而全外型模式要求学生对外语及所学专业皆有较深的通透领悟能力,混合型模式对学生的专业及外语能力要求则介于前两者之间。具体每门课程使用哪一种模式,主要的原则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为前提,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自行选择,即根据课程章节的难易、内容的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制订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不宜一概而论。一般来讲,对于内容较为简单的章节采用全外型教学,而对理论性较强且例证较多的章节宜采用混合型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讲授“原子结构及原子间结合键”一节时,因其内容较为简单且基础课程里有所重复,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课堂讲授再到作业布置全程使用英语;在讲解“固体中的缺陷”一节时,因涉及缺陷的理论模型、例证,以及缺陷的显微镜观测等较深内容,在使用英文讲解难点时一般辅以中文补充。但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模式,必须贯彻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根本,以提高外语水平为辅助的指导思想[2]。实践证明,灵活选择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专业课程内容的传授。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注意既要让英语水平好的学生有更多收获,又要让英语水平略差的学生学到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本末倒置,牺牲专业课来弥补英语的不足。

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课教材,我们选用的是William D.Callister,Jr编著的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ifth Edition,John Wiley&Sons,影印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此书是一本经典的美国高校教科书,行文优美,通俗易懂。阅读该教材有助于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英语水平,有利于让学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了解表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换位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当然,课堂讲授内容不应止于教材,为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难点,教师可以广泛收集其它教材或专业网站中的优秀案例。此外,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我们还提供一些中文参考教材(如冯端等所编的《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以便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

二、双语教学实践策略

与使用母语教学相类似,双语课堂教学应多种教学形式并用。在进行双语教学时,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法,而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案例法、讨论法等进行交叉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总结,认为以下几点应在双语教学中引起充分重视。

1.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我国当前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表现为读写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较差,而在我们的师资队伍中除部分有海外学习经历者外,亦存在类似情况。有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呈现于英文多媒体课件之中,可有效避免因教师发音不准或学生听力水平不够所引起的知识接受效率低下的问题。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还包括可穿插丰富的案例画面,不仅增大了教学信息量,还使得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消化和吸收。

2.推行学生主题报告。纵观我国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及自我表达能力等。在我们的大学课堂里,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我观点的情形亦较少见。而欧美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同为亚洲国家的日韩、印巴等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例如在韩国本科教育中,学生每周至少有一到两次的课堂发表,即十到十五分钟的随堂小报告)。授课方式的不同使得这些国家的学生较我国同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要更强。因此,我们将学生的主题报告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对双语教学我们采取小班授课,学生总数在50名左右,每次课给出30分钟的时间由两名学生各作十分钟的主题报告。报告主题可由教师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选择一些研究热点或基本物理理论,提前两个星期将主题词通知相关学生(如学生对其他主题感兴趣,亦可以自由选题)。学生们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信息查找有关资料,准备英文PPT讲稿。我们鼓励学生用英语作报告,英文口语较差的学生在使用英文多媒体课件时可用中文进行讨论分析。报告结束后,师生对报告内容提出问题加以总结。教学效果表明,采取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此外,学生收集发表的资料很可能是教师所不曾深入了解的,因而使教师的知识也得到了更新和扩展,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查找资料、准备讲解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掌握了学习方法,达到了高校教学的目的。可喜的是,让学生上讲台这一教学方法已得到了国内某些高校的重视并付诸实施[3]。

3.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关于网络教学平台,其类似于学校为在校注册学生提供一个校内免费邮箱。除了电子邮件功能外,也具有网上选课、成绩查询、缴费查询等功能。当然,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开通这些网上服务,比如网上选课、成绩查询可通过教务处网站个人用户查询,而缴费查询则通过财务处网站查询。笔者认为打破校内各网站间的划分,如上集成这些功能将更方便于学生的使用。学生通过校内信箱查看所选课程时,即可下载任课教师提前挂在网站上的课件、报告主题及时间安排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相关专题的英文专业网站、国外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系统等,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视角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前沿领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教学和科研动态。目前,我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网络教学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有效地扩展教学时空,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从而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得到了我校专家的充分肯定,2006-2007、2007-2008年度的学生评教分数分别为93.6和93.7。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和研究。在此,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以期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超平,顾成华.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95-98.

[2]张林娜,周琦,贺连娟,臧树俊,何兰芝.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科技信息,2009,1:187.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6)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英语 教学技巧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29

1 研究背景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中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以下简称信息)列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这一专业的设置满足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也对数学类专业如何和其他学科更好地结合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方向。2010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纲要规划期内要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2012年11月8号,同志在十报告中又特别提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兼容并蓄、对外学习与交流是创新的不竭动力,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的方式之一。本文结合信息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现状调查,探讨该课程的讲授体会和如何提高授课质量的认识。

2 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

2007年7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3号)特别提到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设有专业英语类课程,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和国际同行进行必要的学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当学生经过本科阶段学习进一步深造时,为了和国际研究接轨则需阅读大量的外文专业书籍和期刊,而据统计数学类文章大概有70%的都是用英文写的,因此,等需要的时候再进行专业英语的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则为时已晚。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专业英语的学习是达到上述人才目标所需进行的必要培训之一。依据此要求,应结合各校实际,制定该课程大纲规划要求,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在本科阶段使得学生具有自主查阅、阅读、学习英文版的专业书籍和文献,并可进行初步的英文文献的写作能力。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英语的授课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授课形式:术语引导型、半英语型、中英文混合型,各校依据本专业实力和学生特点进行有选择的讲授方式。通过和省内几所高校开设该课程的老师交流,目前信息专业英语课程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普遍性问题

(1)教材问题。目前没有一本针对该专业的教材,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要么不开设该课程,要么选用数学专业英语教材作为授课用书。究其原因一方面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不多,其次教育部当时在颁布开设该专业时总的指导思想是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充分体现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因此,不同学校依据本校特色和学时设定,对该专业进行专业方向设置,因此在选取教材内容时不统一。

(2)定位问题。大多数高校将该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一般为32学时。作为知识面的拓展,仅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专业知识的英语基础表达方式。因此,在考核方面的要求相对来说没有必修课严格。同时,大多数学生存在必修课和选修课区别上的认识误区,认为选修课就是混学分,错误的认为选修就是不修。可见,应试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应该在学生入校之初就明确告知各门课程设置的原因、课程性质的区别,让学生提早树立对不同课程设置的正确认识。

(3)实用心理占主导地位。当今社会在多方面强调实用性,导致学生或多或少会受到此类影响,认为学习该课程对于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帮助不大,同时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在大学期间仅仅是为了修学分,因此自然产生应付心理。

(4)专业词汇的欠缺。大学公共英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听、说等能力,增加学生的基础词汇量,一般不涉及专业方面的词汇。学生在接触专业英语时常常会由于同源词导致对专业含义的理解偏差和识记上的困难。其次,专业词一般较生僻,出现次数少,实用频率相对较低,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度降低。

3.2 我校的教学现状

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2001年招生,该课程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以自编讲义结合吴炯圻编著的《数学专业英语 》教材讲授学习,其中讲义部分主要是本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结合专业英语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信息专业2009、2010级两个年级的98名学生分别在开课前和毕业论文结束后进行两次调查,限于版面,现结合问卷主要结果进行总结。

开课前调查结果总结如下: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77.6%的已通过CET4以上考试,73.5%的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感兴趣,44.9%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是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的需要,剩余的则认为是为了提升专业知识而开设,77.6%的学生认为授课时英语讲授方式在50%~60%之间合适,71.4%的学生认为应该以英文命题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考核,但是仅26.5%的学生希望用英文答题。71.4%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专业英语的困难在于英语不够扎实和不认识专业英文词汇,71.4%的学生认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决定了自己学习该课程的投入程度。

毕业论文结束后调查结果如下: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89.6%的已通过CET4以上考试,75%的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感兴趣,39.7%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是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的需要,60.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升专业知识而开设,90.2%的学生认为授课时英语讲授方式在50%~60%之间合适,73.5%的学生认为应该以英文命题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考核,30.9%的学生希望用英文答题。80.1%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专业英语的困难在于英语不够扎实和不认识专业英文词汇,85.1%的学生认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决定了自己学习该课程的投入程度。

通过比较两次不同时段的调查结果,总体上发现,学生在修完该课程后,无论对该课程的初始认识还是对该课程的兴趣度都有较明显的变化。

4 应对策略

通过近些年讲授该课程的经验,结合两个阶段的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变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应对改进。

(1)树立正确的认识。在上课之初,任课教师要让学生先搞清楚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区别,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其次,学生对该课程的正确定位,要明确告知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该课程是通往和国际同行交流的便捷阶梯,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最后,对课程的上课要求要明确告知并达成自觉遵守的口头协议。通过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当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度提高后,会自主加大对该课程的学习力度和投入度。因此,这些内容在认识在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2)讲授内容的设定。由于该课程目前没有配套教材,更多地需要用讲义形式。笔者认为,具体讲授内容的设定应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授课学生中计划考研与就业学生大概比例来设定授课重点。根据这些细节可以调整授课内容的比例设定,以更好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可以加入一些目前专业发展的最新应用问题,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加学生主动查找国外参考文献的好奇心和欲望。总之,在授课方面要体现实用性,例如教会学生对外刊网的访问、专业上的长、难句的语法、语义理解等。

(3)主体与主导地位的体现。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手段、方式上的多样性变化,结合专业基础课中的实际问题、专业方面的前沿问题,设定有利于主体发挥的氛围,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整个授课过程应该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核心目标。

(4)讲解技巧。课堂讲解方法的使用是和授课的要求、目标相一致的。专业英语课程切忌满堂灌,给学生一种和大学基础英语无差别的感觉,一定要体现出专业英语的读和译的实用需要性,例如内容的设定应突出同源词在专业情景下的含义及使用方法、专业知识的发展背景、与专业基础课教师沟通,在学生进行低年级专业课学习时,对于重要专业词汇鼓励任课教师要协助给出英文表达,学生经过持续的专业词汇积累,就会消除专业英语学习上的畏惧心理,对于后续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5)考核方式的变化。结合学生对考查类课程的态度及问卷调查,教师在针对考查类课程时应有统一的态度和给予学生针对该类课程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限于该课程的特殊性,考核方式可以试卷结合课堂表现及作业,按照40%、30%、30%的比例,综合给分。应突出该课程考核的实效性,适当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次数。

5 结语

通过改进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和认知,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正确态度和学习技巧,提高本专业学生具备阅读英文专业文章的能力,能够用英语书写文章摘要、学术会议通知、学术交流信件等,为部分优秀学生攻读研究生奠定专业英语的基础。以上为在笔者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初浅探索,有待于今后的不断完善和充实,愿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1):1-5.

[2] 张恒,金叶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淮阴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2(2):48-52.

[3] 腾振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9):2373-2374.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篇(7)

关键词药物化学;双语教学;效率

AbstractTeaching at Medicinal chemistry, we make use of bilinggual approach, it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clas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English to the students.

KeywordsMedicinal Chemistry; bilinggual teaching; studing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是高等学校国际化、培养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要[1],双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我们认为不断培养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满足我们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开始将双语教学列入教学改革之列,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在国内的高等院校,对双语教学的开展的必然性都有共识。因为通过每一个课程都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英文的机会,或提供一个实际应用英文的平台。英语学习其实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压力。实验课程的条件更有利于采用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英语水平。我们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双语教学尝试,对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引发了一些实践后的思考和探讨。例如,学生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学生会主动地尽量读懂英文实验讲义;同样地,对老师也是一个提高英语水平的机会。按照我们的观点,这种实际的目的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值得研究的各个细节,并获得完整的教学思想理念,逐渐领会它更深刻的意义。

1明确药物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目的

这是探讨其它具体问题的基础,结合药物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化学技巧、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原理的讲授过程中介绍理论课中的各种反应类型的英文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文内容,用英语来思考解答问题,并在学生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渐能够形成英语思维。

2双语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探索

2.1学生预习阶段

在以往的中文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前不预习,不了解实验原理及目的,上课时听老师讲完之后再对照实验讲义边看边做。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开展双语实验教学后,我们使用全英文讲义,学生们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必须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内容、目的,带着清晰的思路来做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课前预习也变成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写实验预习报告,对较难记的专业可以中文注释。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更增强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探究热情。这些对提高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世界接轨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2.2实验理论学习阶段

在实验讲解中,教师会用尽量利用简单英语表达形式进行讲解,进一步巩固同学们在预习中学到的专业词汇,在课堂之前,首先让学生先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英文名称如:圆底烧瓶(bottom flask))、冷凝管(condenser)、红外灯 (infrared light)、托盘天平(Platform balance)、温度计(thermomter)、布氏漏斗(Buchner funnel)、搅拌器(stirrer)和烧杯(Beaker)等。而且也让学生注意科技英语的习惯表达。例苯妥英纳的合成中要用到NaOH,即在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我们会提问学生如何读其英文学名“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而简化读法是什么,直接按照它的分子式从左到右来读。一些简单的数学剂量的表达方式,如:1.05克可读为one point zero five gram等。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曾经学过的,而很少用语言表达的一些知识,所以在和学生产生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它们的向往。对药物化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中的英语表达,我们会适当及时的进行复习如:溶解(dissolve),回流(reflux),搅拌(swirling),冰浴(ice-water bath),中和(neutral),脱色(decolorize),熔点(melting point),晶种(crystal seed),重结晶(recrystallize),称重(weight),产率(yield)等。在具体专业实验操作中,对专业药物词汇我们也会给学生用中文的形式来进一步强调,以免学生在操作时,会有加错试剂的结果产生。

2.3实验报告归纳阶段

我们也开始让学生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并且在实验报告的讨论一项中, 让学生用英语自由讨论与该实验有关的话题, 像实验的结果和操作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培养学生的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让学生用英文表达出来。其目的就是要在双语教学中使学生有专业写作能力的练习。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虽然有的学生的英文表达有时不规范,但可喜的是学生也能够把所出现的问题表达清楚,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专业英文知识的渴望和认真对待的态度。

3教学收获

3.1学生方面

以前学生学英语只在英语课堂上听,只在英语课堂上说,离开英语课堂学生没有语言环境,不会主动去体验。双语教学的开展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增强了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更增强了对药物化学学科的探究热情。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药物化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学生听课时思想更集中,思维更活跃,对药物实验课的兴趣更浓厚,做实验时更认真,这样即达到了实验目的又让学生接触到了化学专业英语词汇,基本达到了药物实验双语教学的目的。

3.2教师方面

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作为药物化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本学科最新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通过这样的实践机会,使教师对双语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也提高了我们任课教师的双语素质水平。

4对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但搞不好会影响授课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我们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开展双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其效果取决于师资、课程选择、教材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总结一下我们的双语教学实践,我们有以下感想:①应进一步积极开展双语教学。英语的重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生对双语教学很感兴趣,这是教学效果的最好保证。教学中不能有太多顾虑和想法,先做起来,只要经过认真准备就会取得成绩。②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我们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带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所以,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我们教师应当在专业英语方面狠下工夫,尽快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总之,在中医药院校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各院校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医药学人才的必经之路。双语教学是一次实验。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我国的外语教育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总是不断地更新外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外语教育的科学化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双语教学的探索更有意义。我们的心得将会为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应用双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可以提高高校的整体实验教学水平,为双语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高等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7,(7).

[2]朱建成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之探析[J]高教探索,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