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1 20:37:37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复合型人才

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is an outcome of mutual infiltration and merg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nglish. This paper focuses in curriculum setting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merging multidisciplinary content such as commerce and trade and English into an integral whole, it presents current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setting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then sets forth some sensible suggestions to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curriculum settings by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business courses, constructing the course module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arranging scientifically class hour of curriculum every term and its establishing order etc based on practice an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curriculum settings compound talents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及其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人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国际商务与英语语言两门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产物,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曾几易其名(外贸英语、商贸英语、经贸英语、财经英语、国际商务英语等),其专业亦经历了从“外贸英语函电”一门课到涉及国际商务各个领域,包括语言学、贸易经济学等一系列课程组成的一个专业学科的发展过程。它不是纯英语专业,不是纯商务专业,也不是商务和英语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

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已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英语语言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具备基本的商务与文秘知识和业务能力,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面向经贸、外事、涉外企业、跨国公司、教育等行业,能从事国际商务策划、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高级商务翻译、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培养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来体现的。现行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四种:

1.有商务特色的英语专业模式,即:在传统英语课程里附加少量的商务知识课程。多数办学单位属于这种模式。

2.英语语言与商务英语并重模式,即:在英语专业的语言应用课程和文化课程之外设置一系列商务英语课程。

3.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并行模式,即:在英语专业课程之外单设汉语商科课程。

4.全英双专业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对学生要求高, 学生负担重。

这四种模式各有利弊,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层次和师资水平,结合区域人才需求特点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因校制宜,兼收并蓄。

三、建立科学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体系

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败。本人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1.调整英语和商务课程比例,促进英语和商务的有机融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既要学习外语,又要学习商务专业知识,两者不可或缺。外语技能课与专业知识课之间的比例应该怎样调配才算合理?根据统计,英国各高校外语专业知识课程与语言技能课程的最低比例为5:4 ,反观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语言技能课程占绝大部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语言技能课要占总学时比例的67% ,专业知识课程仅占15% ,相比之下,我们的专业知识课程明显不足,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专业特色不明显, 就业定位尴尬等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外语技能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专业思维和应用的能力,将语言技能课与专业知识课的比例提高到5:3,条件允许的外语外贸大学可以提高到5:4,从而达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2.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确定各模块主打核心课程。通过调查江西省四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发现其课程设置虽各有所差别,但总体设置的模块具有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归纳后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六大模块:公共必修课、基础英语必修课、商务英语必修课、商务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课程等。

⑴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全校性开设的课程,如:思品、世界历史、现代汉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课看似与专业无必然联系, 但他们的开设却保证了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课程2/3在大一开设、1/3在大二开设,占总学时比例约16%,占总学分比例约15%。

⑵基础英语必修课。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传统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课程,核心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泛读、口语、听力、语法、翻译等。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商务英语打好扎实的基础。这类课程主要在大一、大二开设,但口语课最好能贯穿于整个本专科教育阶段,此类课程占总学时比例约16%,占总学分比例约16%。

⑶商务英语必修课。这类课程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其实质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要把通用英语进行选择与深化,目的是教授与商务有关的英语语言表达,旨在发展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核心课程有: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英语会话、商务英语写作与翻译等,要求全英文授课,这类课程3/4在大二、大三开设,1/4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占总学时比例约18%,占总学分比例约20%。

⑷商务专业必修课。这类课程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具体领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注重商务沟通能力与商务运作能力的培养。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商法、国际金融、报关实务、国际营销学、商务谈判等。这类课程有一半为短线课程,一半为中线课程,开设周期为一至两个学期,每周2~4 学时。这类课程2/3基本在大二、大三开设,占总学时比例约28%,占总学分比例约27%。有条件的院校可实行双语授课。

⑸选修课。包括公共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推荐学生选修高等数学,因高年级的商务专业课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专业选修课推荐学生选修英美概况、英美文化导读、商务礼仪、财务管理、公共关系等文化背景知识课程。每个学期任选1-2门,学生至少要选7门,占总学时比例约12%,占总学分比例约10%。

⑹实践性课程。这类课程是针对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需求所开设的,包括课内外实训和校内外实践。可采取完全开放式教学,课堂上练习各种情景模拟,单证制作,课外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笔者建议将一系列英语语言和商务专业方面的资格证书考试纳入其中。比如:鼓励学生在大二参加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在大三参加单证员和外销员资格证书考试,在大四参加报关员考试等,学校也应相应配合学生的考试而开设一系列此类课程。实践性课程占总学时比例约10%,占总学分比例约12%。

3.合理制定各学期课程学时,科学安排专业课程开设顺序。目前,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学时安排来看,大一期间学时偏少,固然有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放松学习,不利于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学风的培养。同时,大一进入大二时学时增幅过大,增大了学生适应专业课程的难度,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针对学期之间学时安排不合理问题,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分配学时学分,专业课程开设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并避免密集开设,《国际贸易》等简单理论课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每周2节课,2个学分;《国际贸易实务》等重要实践课可从大二开始,开设两个学期,每周3节课,4个学分;《国际金融》等较复杂理论课可在大三开设,每周3节课,2个学分;商务英语类课程应从大二开始开设,《外贸英语函电》等重要的核心课应开设两个学期,每周3节,4个学分。总的原则就是:大一、大二主修英语语言类课程,大三、大四重点修学商务类课程,尤其要注意的是,专业课程开设顺序一定要符合专业知识学习的规律和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需要,这也是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国际贸易实务》课就必须开设在《外贸英语函电》课之前,学生只有先学完具体的国际贸易流程知识后,才能学习外贸英语函电知识,然后,再学习《商务英语会话》、《单证制作》等相关课程,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4.改革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注重融合与渗透。我国诸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中,除了英语语言技能课占相当大比重外还有许多人文学科的内容, 而商务专业课比例偏低。笔者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应从偏重语言学习转向专注于商务专业学习,增加更多更新的专业课程。要精选专业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融合和学科之间的渗透,解决专业设置与教学效果不对称的问题,以商务英语教程替代传统的综合英语;以商务英语泛读替代英语泛读;以模拟商务流程各个环节的商务会话课替代普通的英语口语课;以商务英语写作代替英语写作等等,这样既可以不削弱英语语言的学习,又可以尽可能多地接触商务知识, 增加商务英语的训练时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

5.宏观与微观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很容易出现偏差,从研究方向看,重外贸轻外语或重外语轻外贸,关注平衡的少,这就导致很多学校为了迎合招生而仓促设置新专业,忽略了课程的科学设置和教师力量的配比,实效与预期形成巨大反差;从研究内容看,重教学方法轻课程设置,关注微观的多,忽略了宏观,重视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从研究结构看,一些职业院校重实践操作轻理论积淀,实用性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知识面的全面发展,从表面上看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深层次的后劲不足问题必定会显现出来。而一些综合性院校重理论积淀而轻实践操作,造成教学与就业脱节;从研究主体看,职业院校的多,综合院校的少;另外,商务英语专业的外语课程大多只涉及英语一种,外语种类单一,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运用到更多的语种,同时,我们的调查也反映,多数同学希望学习到俄、德、法、日等多种外语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遵循宏观与微观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科学设置理论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课的场所及课时,真正做到课内学习和课外应用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高校的招生效率,解决教学与就业脱节的问题。通过对课程的科学设置,使学生既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运作能力,从而实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渗透”( JXJG-O7-17-21)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应吉:《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3。

[2]阮爱君:《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台州学院学报》,2006.1。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 体育专业大学生 大学英语学习 现状 改善对策

1.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英语学习对于肩负着未来社会与国家建设的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体育专业大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运动技能学习、训练与比赛,因而削弱了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更是低于其他专业学生。关注和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把他们培养成既有过硬的体育运动技能,又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摆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2.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2.1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

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要求不同,高考录取时文化课要求不高,因此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较差,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情况充分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情况。我们对本校近几届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考英语成绩及格的人数仅占总人数20%―30%。

2.2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情况

经调查,有70%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对英语学习重要性不确定和认为不重要的人数也占到了30%左右,这说明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2.3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对学好英语有信心的人数占35%;而对学好英语信心不确定和没信心的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43%和21%。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从兴趣来看,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仅占总数的23%,而对英语学习兴趣不确定和不感兴趣的人数则分别达到51%和25%。

2.4英语学习动机情况

学习动机是发起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调查结果表明,英语学习动机是“个人兴趣”和“满足将来生活和工作需要”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7%和5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良好而正确的;但动机是“应付考试”和“其他”等不良动机的人数也分别达到了总人数的35.59%和4.07%。

3.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策

3.1教师方面

3.1.1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体育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普遍具有英语基础差、缺乏兴趣、学习时间少等特点,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一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其所需,练其所用,逐渐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

3.1.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师应本着尊重、坦诚、关心的原则来处理师生关系。我国教育名著《学记》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扬、肯定和鼓励,记住学生的名字并经常使用学生的名字叫学生回答问题,等等,都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会受到鼓舞,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1]

3.2学生方面

3.2.1提高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好英语,是大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和了解国外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择业、升职和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2]另外,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3]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体育专业的学生内心单纯、热情,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对他们学习英语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3.2.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共开设四个学期英语课,共计288学时,学生要始终认识到这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力争当堂消化学习内容,并积极参与各类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的互动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2.3加强策略意识,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是为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会对学习者所构建的外语系统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学习策略,对自身的学习有效性进行不断反思和评估,制订学习计划。另外,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摸索出一种切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3.3教学改革

3.3.1编写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的英语教材。

针对没有体现体育专业特点的大学英语教材这一现状,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的英语教材,这是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3.2分级教学。

如前所述,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且差异较大,如果在同一课堂里学习,势必造成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的耗时低效状况。因此,教学应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实际需要。[4]在学生入校后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教学。比如,在选择好合适教材的前提下,将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教学重心放在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前三个学期安排英语必修课,第四学期开设英语技能训练选修课如“英语会话与听力”、“翻译和写作”等。

3.3.3改革体育专业英语测试,“因材施测”。

由于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如考试时采用和其他非英语专业相同的试题,学生的考试成绩势必很差,使学生更加“没面子”,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5]因此在学生刚入学时,应针对他们的现有水平,安排一些相对容易的考试,使学生获得相对高的成绩,帮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然后由易到难,逐渐过渡。

4.结语

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指标之一。体育专业英语教学工作者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加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注重学生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既有较强的体育技能,又有较好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符合社会发展新需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时代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109.

[2]陈玉玲.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114-116.

[3]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4 -332.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学术英语 林学 专业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07-03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简称EAP)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学术学习、研究、交流等具有明确语言交流目的活动的能力,现已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面向中高级学习者的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内各林业院校开设的综合英语课程与林学专业英语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又由于学生专业方面的词汇量不够,对句子和语篇结构不熟悉,使得现有的林学专业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特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能力的培养,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迫切需要的。由此导致林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成效与教学目标以及实际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差距。学术英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英文学术论文的检索与阅读,甄别与防止学术剽窃,区别事实和观点的学术批评能力以及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写作、小组讨论、学术演示与陈述的能力等等”。因此,学术英语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本专业学习和研究最需要的英语语言应用与交流的能力。

二、林学专业学术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由教授综合英语向教授学术英语的转变

由教授综合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直接转向教授学术英语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迅速提高并满足于学术英语的教学要求,是学术英语课程开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由于学术英语课程(如学术英语阅读、学术交流英语、英语学术论文翻译与写作等)主要是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英语技能,而非内容教学,因此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只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准备就都能开设。学术英语教师要能够促进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环境下专业学习所需要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术任务并且能够应对学术任务及其相应过程中的各种要求。这些可以通过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学术英语的特点及其教学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实现教师由教授综合英语向教授通用学术英语的成功转型。

(二)课程设置与需求分析

林学专业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能达到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对ESP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术英语课程应该是一系列独立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每班人数以25人左右为宜。学术英语教学可分成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预备阶段,如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英语听说与归纳以及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等内容。该阶段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这部分教学内容可由高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负责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工作;第二个阶段为学术英语的教学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与研习、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等,该阶段一般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设,教学内容同样由学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负责;第三个阶段为林学专业用途英语教学阶段,内容包括林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林学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初级学术论文写作、以小组或单人的形式组织课堂学术英语交流与讨论活动,该阶段课程一般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并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承担该阶段的教学工作。

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需求相匹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术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主要依据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因此,完整且可靠的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合理与否以及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保证。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犹如战争爆发前的情报收集战,完成彼此作战实力的可靠评估对战前的战略部署和战争的最终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需求分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具体包括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社会需求和学生整体的英语基础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案,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个人需求分析进而制订出科学、系统和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此外,它还涉及学校的英语教学师资能力和授课教师角色转换的灵活性分析等。这需要各农林院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在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活动前,认真做好各项需求分析工作和相应的教学定位,并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以便于学术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内容与任务

在林学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工作完成以后,处于战术层面上的具体技术支撑和执行细则是接下来工作的中心和关键,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组织架构和教学任务的实施细节。林学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应作为一系列独立的学位课程或必修环节,纳入全校的学术英语教学体系中来,包括第一阶段的学位或非学位英语课程阶段(预备阶段),第二阶段的学术英语课程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的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

预备阶段开设的可以是学位英语课程也可以是非学位英语课程,主要是面向那些在语法、词汇、发音、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开设。该阶段的教学内容采用基于真实学术材料编写的教材,并根据内容划分为相应的教学专题,每个专题配备的问题与专题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在每个专题下设三个教学模块:英文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模块、学术英语听说模块和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模块。英文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模块主要是教会学生利用关键词、作者等信息对所需英文学术文献进行检索,以及通过学术词汇和语法习得、语体识别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学会抓住阅读材料的宏观组织结构和篇章的主旨、目标和作者观点。学术英语听说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听懂学术讲座或报告的技巧以及参与学术讨论时进行提问和回答的规范用语。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模块主要是传授学生有关学术论文中常用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并通过对学术范式的模仿与句式转换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

学术英语宜作为一门英语学位课程来开设,使其尽可能地充当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之间的桥梁,从而满足高校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本专业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的需求。因此,这一阶段的教材多配合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与研习模块、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模块、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模块。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和研习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从简单的英文摘要到简短的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过渡,着重培养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和书信交流方面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模块则是就某些日常学术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个人观点陈述等形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相关学术资料、辨别信息真伪以及口头表述的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一般科研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即在做报告或论文写作时正确使用手头文献资料进行引证,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结论性陈述的能力。

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是在学术英语预备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结束以后,结合林学专业相关知识所开设的一门ESP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林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讨论与陈述、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及参加本专业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活动等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准备2-4个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专题类案例分析项目,作为课程训练和考核的内容。每个项目都要有细致的操作步骤和目标要求,尽量包括从文献检索与阅读到学术讨论与陈述以及学术报告的撰写与汇报的一整套从技能层面向语言层面过渡的训练单元,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学术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与评估

作为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重要的自我诊断与反馈环节,学术英语的课程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比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组织更为重要。学术英语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估。

课程考核主要用来衡量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因此在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不同阶段,其考核内容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在学术英语预备课程阶段,课程考核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学术词汇发音与语法特点、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英语写作和翻译以及学术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这一阶段的课程考核以总结性考核(Summativeevaluation)为主(约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70%),以阶段性考核(Formativeevaluation)为辅(约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阶段,鉴于学术英语教学与综合英语教学相比更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相比较于综合英语,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放在阶段性考核上(阶段性考核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的65%,而总结性考核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的35%)。同时阶段性考核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诊断和反馈环节,方便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和内容。由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阶段主要涉及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写作、案例分析项目和观点陈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阶段性考核方面,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写作和观点陈述可各占课程总成绩的15%,专题类案例分析项目占课程总成绩的20%。总结性考核包括文献阅读、英语小论文写作,各占课程总成绩的15%左右。

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有赖于全面、客观、科学和准确的评估体系,简练、可靠的教学评估对教学活动的“反拨作用”极为重要。完善且可靠的教学评估体系是课程设置、需求分析和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的重要内部参考体系。以往的教学评估大多局限于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而忽略了对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与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主要体现在“英语实践能力、应用语言理论素养和敬业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估则体现在“由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和技术支持为中心的职能转变”。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多数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英语教学还停留在早期的“综合英语+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再加上教学目标与定位的模糊,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之间缺少一个有效衔接的桥梁。林学专业的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并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培养在国家战略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4]因此,将此前的“综合英语+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向“综合英语+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转变,这“对改变和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基础英语定位所带来的严重的应试教学倾向,普遍的学习懈怠状态和系统的费时低效,对‘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1(6):47-50,73.

[2] 张敏.专业学术英语词汇表编制及其在EAP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与世界,2011(1):100-102.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分析;物流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85-04

一、ESP中的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一种旨在了解掌握外语学习者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来诊断改善外语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系列范畴。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要对学习者将来可能遇到的语言情景和学习、生活、工作交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晰未来交际事件的“目标需求”及其由此诱致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需求分析理论就是立足于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建立在实证调查与研究基础上的评估研究范畴,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分析并明确ESP教学中的“需求”并把其作为决定、改进教学的依据。

需求分析包括“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 Bloor(1984)认为,前者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后者则是以目标情景为核心的需求分析。完善的需求分析应该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 ESP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Dudley-Evans & St. John(1996)明确提出,需求分析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目标情景分析”,为了在目标情境下完成任务,学习者需要知道什么,即“necessities”;二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自己认为需要什么,即“wants”;三是“目前情景分析”,分析学习者当前的英语水平,进一步找出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找出“lacks”;四是“方式分析” (方式分析),通常指的是一些客观的授课条件、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室文化等。本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针对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展开学习者需求分析。

二、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数据。问卷是在参照了Dudley-Evans & St. John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实际自行设计的。问卷共有两份,一份面向物流企业、物流研究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发放,针对目标情景收集数据,包括4个问题。并随后针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作为问卷的补充。另一份问卷面向物流专业英语学习者,主要包括目前情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和方式分析三个方面内容,总共有14个问题,其中1、2题属于目前情景分析范畴,3~7题属于学习需要分析范畴,8~14题属于方式分析范畴。访谈也主要是围绕目前情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和方式分析三个方面展开。

2.调查对象

第一份问卷的调查对象是从某沿海城市的四家大型物流企业、一家专业物流研究机构和一家市级主管部门随机抽取的,均具有丰富的从业或行业经验,能够反映社会对物流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特征。本次调查总共发出问卷100份,其中向物流企业发放60份,研究机构和主管部门分别20份,收回有效问卷83份,企业、研究机构和主管部门分别占比57%、22%和21%。访谈安排在第二天,20名对象是从问卷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的。

第二份问卷抽样调查的对象为某沿海城市三所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修完大学二年级课程即将升入大三,此前这些抽样对象已经修过几门物流专业课程和三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并且有37人通过了四级考试和2人通过六级考试,因此,调查对象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此次调查共发出109份问卷,收回106份,有效试卷为102份。访谈安排在问卷调查的两天之后, 访谈对象是从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的20名,并有专人对访谈内容做了详细记录。

3. 调查的数据与分析

本次抽样调查主要是对物流英语需求进行群体描述,在问卷结果的分析中,主要观察分析回答各种选项的人数的百分比。

(1)目标情景分析

认可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的,27%认为 “很重要”,31%认为“重要”,“一般”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别为29%和13%; 从英语在工作中的使用场合来看,答案集中在物流单证、海关报关、保险索赔、与客户沟通、合同起草、会议讨论和商务谈判等方面;从最常使用的英语技能方面来看,调查对象选择“听”、“说”“译”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8%、59%和23%;调查对象期望和建议是物流英语教学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其实用性与应用性的特征。

从深度访谈收集的资料看,物流相关机构普遍比较重视员工的英语应用能力,并且在职位安排时会考虑员工英语水平,可见,专业技术过硬、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是这些机构的最佳选择。但是,很多受访对象也表达了现阶段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专业性不足和实用性不强,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侧重真实情景的模拟,并着重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2)目前情景分析

目前情景分析,主要围绕学生自认为最薄弱的方面和最有信心的方面来展开,并都设计成多项选择题式。从调查的情况看,“说”、“听”、“专业词汇”是物流英语学习者最没信心的方面,比例依次高达75%、64%和61%;从最有信心的方面来看,比例最高的是“读”、“写”两项,数据分别是48%和37%,而“听”“说”“译”“专业词汇”的比例均没有达到20%。

从深度访谈得到的资料看,造成学生听、说能力差,读、写能力相对较强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在多年应试环境的浸染下,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听、说,很少花时间去练习;另一方面,教师过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对“听”、“说”等应用性能力关注不足。

(3)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主要围绕学习动机、最想提高的能力、课程重要性、学习信心及学习重点五个方面展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学习动机方面,物流英语学习者的工具性动机比较明显,其中基于“就业”的动机占比最高(52%),其次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动机(42%),然后依次为“获取学分”(26%)、“学习专业知识”(21%);在最想从本课程提高的能力方面,物流英语学习者对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需求比较突出,所占比例靠前的依次为“说”、“听”、“专业词汇”、“译”,占比分别为74%、60%、44%和43%;在学习信心方面,表示“一般”的调查对象占比达到52%,而表示“有信心”的比例仅为37%,这表明物流英语学习者的信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重点方面,物流英语学习者比较注重知识的实用性,选择“案例分析”和“场景操练”的占比分别为58%和57%,而选择“语言形式”的比例仅31%。

从深度访谈得到的资料看,学习者希望从课堂上获得的是物流专业知识,希望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培养和物流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而不希望授课者将物流英语课上成普通英语课。

(4)方式分析

方式分析主要围绕教材类型、教学方式、课外学习方式、教师来源、班级规模、教室类型和评估手段七个方面展开。(统计结果见下表)

从深度访谈得到的资料看,针对教学方式,学生倾向于开放式的师生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针对评估手段,学生希望能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考核中的比例,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不合理局面。

综合以上抽样数据结果,可以发现物流英语需求的以下特点:①从目标情景的角度来看,物流相关机构比较注重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尤其在听、说、译三方面的比较高的要求;②从目前情景的角度来看,学习者较为擅长“读”和“写”,而比较欠缺“听”、“说”、“专业词汇”、“译”、“专业句型”等能力;③从学习需要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学习本课程的最大动机在于“就业”,因此,在学习内容上希望更注重实用性,希望学习侧重于“案例分析”和“场景操作”;④从方式分析的角度来看,学习者期盼能由具有丰富物流专业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的人来担任教师,并希望能选择系统、专业的教材,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把班级规模控制在中等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加大平时表现在成绩评估中的比例。总而言之,调查对象均比较关注和重视物流英语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而这恰恰是当前专业英语教学的“短板”。

三、 学习者需求分析结果对改进物流

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上述的抽样调查结果,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物流英语学习者的需求信息和特点,从中可以得到以下改进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路和启示。

1.提升“语言输入”质量,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教师讲授、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国大学物流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教学的普及,学生接受语言输入的来源得到不断丰富和拓展。尽管如此,上述的需求分析调查结果依然显示,学习者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输入并不是非常满意,目前物流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语言输入”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要使物流英语教学的“语言输入”更为有效,需从三个方面来改进。

一是要改进提升阅读材料尤其是教材的质量。当今物流实践发展非常迅速,而现行的物流英语的教材和相关阅读材料多由从事语言教学的学者编写,其中的内容往往与物流工作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或者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这不仅难以激发或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有效提升学习者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不利于专业物流英语学习。为此,需要准确把握物流英语教材集专业知识、英语语言知识于一体的特点,选择或开发出英语语言表达规范、体现物流专业知识特点、物流工作实践例证丰富的高水平教材。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语言水平及社会状况,随时选用、补充一些较新的教学材料,以保证内容的前瞻性及语言的时代性,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加大培养学习者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是要改进提升物流专业英语师资队伍水平。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兼具专业性、语言性的特点,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但目前我国物流专业英语教师多为大学英语教师出身,虽然大都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但专业知识欠缺,以至于出现了“把物流专业英语上成了大学英语或翻译课”现象,这极大地降低了“语言输入”的有效性。为此,既需要大力引进融物流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功底、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到物流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中来;也要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通过到物流企业挂职、进物流企业调研、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提升传统大学英语老师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物流工作经验,使更多的教师具备“复合型”的能力。

三是要改进提升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目前,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上尚未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这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一种极大的束缚。事实上,学习者最认同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式的师生互动。上述抽样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师生互动在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在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由课堂教学的“垄断者”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者”,并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推动提升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

2.重视“语言输出”,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紧密联系,Swain (1985 )在“输出假说”中明确指出 “语言输出”能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巩固。但在我国的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一直较受重视,而“语言输出”却相对受到忽视,由此导致了学习者普遍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在抽样调查中,多数学习者表示,经过物流专业英语学习以后,相信自己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专业英语交际,如问候、介绍基本情况等,但对较为深入的商务谈判、合同起草、会议讨论等信心不足。为此,需要重点加强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提升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的语言应用能力:一方面,要通过提高“语言输入”质量来提升学习者“语言输出”质量,比如在课堂授课中,可以如上文所述那样,加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教学力度,给学习者更多的实践体验,依此来增加学习者在理论与实践、语言与工作方面的有效融合;在听力方面,可以用视听结合的材料,为学习者营造高度仿真的语言环境,增强内容的真实度、挑战性,使学习者能较为真实地体验语言交际活动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来改进“语言输出”质量,教师要鼓励学习者多到物流企业调查,多收集相关实证性材料,多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技术,通过课前的材料有效准备、课中的师生积极互动、课后的主动实操练习,获取运用英语完成物流实战运作的能力。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5)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2015年重点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15-282)支持。

【摘要】流利的英语是国际化人才的通行证。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营养与烹饪系西餐工艺专业进行了强化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旅游国际化人才的英语教学改革。一年来,该专业采用校本教材,尝试听说为重、任务驱动、分组互助、自拍背诵等新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积累了一些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听说;国际化;人才培养;西餐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6.008

流利英语是国际化人才的通行证。近年来,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在国内数量激增[1]。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历来重视英语教学,国际化办学在学院“四化”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参与游学或赴国内外交流,制定政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国际化平台、积极参加各类海外实习、研修、就业和留学项目。从2011年开始,营养与烹饪系西餐工艺专业学生与旅游外语系法语专业学生一起赴法国孚日省学习和实习,为期一年,已经连续五期。西餐专业学生还可以选择到美国西餐或中餐连锁企业实习,也可参加阿联酋多家豪华酒店、新加坡丽晶等酒店或餐饮企业、澳门新濠天地集团酒店及至国际豪华邮轮等海外实习项目。

西餐专业践行营养与烹饪系“重专业、强能力、重实践、宽适应”的办学思想,培养系统掌握西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餐饮服务业和食品行业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英语听说和法语三门课程,每周8课时;进入大二,开设英语听说和法语两门课,每周各2课时。这就为学生将来通过海外面试、顺利实现出国梦想提供了可靠保证。

随着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省级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的有序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得到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多年英语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之上,经过认真准备和积极争取,获准在2014级西餐专业两个班共66名学生的英语听说实施教学改革,换用符合本院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强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尝试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各种教学方法,努力寻找切实可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西餐专业特色品牌,推动学院的国际化建设。通过周密计划和扎实教学,实施一年来,英语听说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特此总结。

一、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分析和学习问卷调查

(一)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分析

无论是通过普通高考(春季和夏季)还是单独招生考试,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按照这两种考试入学方式分别考查,对2014级西餐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析,可参见以下两份表格:

表1普通高考学生英语水平分析

班级 普通高考 及格人数 英语平均成绩 最高分 最低分

14W1 15人 2人 72.53 111 31

14W2 24人 3人 65.88 112 18

合计 39人 5人 68.44 112 18

(注:班级代码W选用西餐专业英语名称Western Cuisine的首字母。)

从新生入学电子档案中可以查到其高考各科成绩,英语单科成绩满分为150分。从两个班39名学生的英语成绩来看,只有五名学生得分在90分以上,平均成绩低于及格线90分近22分,最低成绩只有18分。这表明,普通高考生总体英语水平很不理想。

表2单独招生考试学生综合学习水平分析

班级 单独招生 及格人数 语、数、英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14W1 18人 7人 80.50 105 40

14W2 9人 4人 74.56 95 47

合计 27人 11人 78.52 105 40

单独招生考试,无论在考试题量或难度,还是考生等各方面重视程度上,都要比普通高考差一个等级。由于这类学生的入学电子档案只显示文化课总分,不体现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因此只能从总分来评测单招生的学习能力。三科满分各50分,总共150分,及格线可视为90分。两个班27人,及格人数不到一半,平均低于及格线11分之多,最高分为105分,最低分为40分。从整体来看,这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理想。

总之,两类考生入学成绩都不理想,其英语平均成绩均不合格。这就要求,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不能再延续小学、初高中英语课程各自为政的现状,有必要另起炉灶,帮助大部分同学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切实提高英语听说表达能力,在专业学习和就业入职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二)学生入学学习问卷调查

在2014级西餐专业两个班开学第一堂课上,通过发放问卷表格,实名调查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目标。学生学习条件十分优越。两个班66名学生均使用智能手机,能够通过校园网或流量包无线上网。38位学生在校或家里有台式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会用计算机常用软件完成老师布置的打字或PPT课件等作业任务。学校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等场所也为全体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条件。学生每人都有QQ,班级Q群十分活跃,还加入各种社团或群体。大部分学生也开通了微信和微博,接受外界信息渠道多样。相对而言,博客已经受到冷落。

表3 班级同学对未来学习方式的意愿调查

班级 学生总数 确定参加海外实习 感兴趣 不出国

14W1 33 20 10 3

14W2 33 17 13 3

合计 66 37 23 6

学生海外实习愿望十分强烈,这也是西餐专业的亮点。两个班各有33名学生。一班同学从报考学校到完成军训正式开学,笃定学习西餐专业;二班同学则有17人从本系其他专业或者外系转入。统计显示,两个班共有37人在入学或转专业学习西餐时,就确定要参加海外实习,锻炼自己,开阔眼界;另有23人表示对出国项目感兴趣,在集体出国实习氛围深厚时,选择出国的可能性更大;只有6人明确表示不出国。

二、更换使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不少有志于海外发展的学生,因为英语达不到外方面试要求,始终无法实现出国梦想。这已经成为制约学院国际化建设在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国内实习的学生,也需要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在旅游行业中的良性成长。

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途径,首先就是要采用符合学院教学实际的教材。这也是学院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表现。学院公共英语课程在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基础英语》、《英语听说》和《英语口语》三门课程。课程名称有过两次大变更,也使用过多种统编教材。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都存在一些对高职学生针对性不强问题。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写出多本教材,解决了诸多突出问题,展示了教师自身实力和山旅办学特色。经申请,获准在2014级西餐专业实施英语听说课教改,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分别使用校本教材《新表现英语》和《旅游英语基础与实务》,尝试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新表现英语》[2]以一位大二男生参加英语面试的自学介绍正式开篇,围绕大学生个人简历,结合与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24个话题,通过不超过130个英语单词的短文和二百多个单词的长文,建议采用英汉双语背诵的方法,有效提高英语口语表达水平。全书二十五课,切合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最新情况,适合学生模仿练习并逐步达到背诵的程度,对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生词展示采用了拼写、音标和汉语意思上下对应的形式,希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汉语拼音水平,扎实记忆英语单词。

《旅游英语基础与实务》[3]系统地介绍了涉外旅游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涵盖旅游业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将专业基础知识、英语语音和语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重视模拟和巩固训练,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是实用型旅游英语教材。本教材适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及有志于从事涉外旅游工作但英语基础较薄弱的人士选用。全书分16个单元,涵盖涉外旅游服务的主要场景,如涉外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各岗位英语,国际旅行社的基本业务以及国际机场基本英语等。每个单元由对话、课文、语音(或语法)、旅游应用文写作及各项巩固练习组成。

按照教改计划,2014级西餐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课在大学一年级使用《新表现英语》教材,大二两个学期学习《旅游英语基础与实务》。第三年是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将会陆续出国或分批奔赴国内酒店进行顶岗实习。

三、具体教学策略总结

(一)听说为重

相对于英国英语,美语在人数、地区和用途等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桂灿昆建议[4],学哪一种发音就得按照哪一种发音的主要特点去摹仿、练习、掌握,否则听起来既不顺耳,又影响交流思想的效果。《新表现英语》是一本美语教材。西餐专业学生,可以不必按照英语专业的标准来学习和要求,但是他们应该了解美语的一些发音特点和表达方式。

听说为重,首先强调要熟练掌握每课生词的正确发音。利用三位一体、上下对应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英语单词拼写和国际音标发音的对应关系,发挥所掌握的汉语拼音优势,尽快记忆英语单词,努力争取实现在英语词汇上的突破。对于常见的英语44个国际音标,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少数音标存在发音问题,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弄清其正确的发音方法。个别英语极差的学生,可以从附录中的英文字母开始学习,再下功夫记忆课文生词,认真完成学期考试,从而不会出现对英语学习自暴自弃的极端现象。多媒体课件的生词展示,强调了三遍发音,即第一遍以80%速度慢放降调单词的朗读,再用升调、后用降调正常朗读生词。英语中的升调表达了疑问或委婉等语气,只需要学生在英语国际音标基础上稍加适应,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表达效果,对处理句子的连贯语气也有很大的帮助。

听说为重,必须要掌握地道的英语发音技巧。每课语音练习系统介绍了失去爆破、功能词弱读和连读三项技巧。英语中有三对爆破音/p,b/、/t,d/和/k,g/,任何一个出现在音节末尾时,很容易形成学生发音的难点;如果后续是辅音开头的单词,经常会失去爆破。这有两种常见处理方式,一是摆好相应口型、给予适当停顿,二是干脆省略不读。至于功能词的弱读,学生在熟练掌握生词的重音后,注意体会弱读音节的处理方法,就能够准确加以把握。同样,连读现象在英语中十分普遍。对于不适应连读的学生,只要能够发现连读之处,并注意模仿,也能轻易解决。

听说为重,在短文学习中尤其突出。这首先体现在每课短文都是从学生角度来表达,具体话题如自学介绍、学习、一日三餐等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其次,课文学习,必须进一步大量模仿、朗读,努力做到背诵,绝对不能只满足于理解文字和知识。背诵是成功之母,否则学好外语就是空谈。

听说为重,强调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达到良好的听说表现效果。这不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听说教学法。刘润清[5]总结了听说教学法的几大特点:重视听说,轻视读写;主张大量机械操练;多教实际话语,少讲语法知识。此次英语听说课教改,更多考虑了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特点,综合运用了各种练习形式,动口动手并重,提倡学生创造性地用英语表达自学,在英汉对照学习中自然体会语法的指导作用。

(二)任务驱动

由于课时有限,上课学生人数多,每学期只选取五篇短文,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掌握英语生词和地道发音技巧,努力模仿美国外教发音,直到熟练背诵为止。通过完成背诵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英语听说能力的切实提高。这种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分解了每个学期的规定任务,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学生的发音问题需要老师当面给予耐心指导,真正明白发音错误的症结所在。44个英语国际音标中,学生出现问题的音标只有少数,最终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加以克服。失去爆破、弱读和连读三项地道英语发音技巧,也需要进行大量实践。学生能够背诵,按时完成任务,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帮助学生学会从背诵中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举一反三,争取实现英语听说能力的突破。

两个学期期末考试,均全程采用一对一英语口试。学生事先可以准备三个问题,然后回答两个无法预知的扩展性问题,体验英语面试的模拟效果。学生通过努力表现,可以根据期末成绩总评来检验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分组互助

英语学习课堂既是学生进行模拟交际的社会,也是语言操练活动的实体。张正东[6]提到了学生的教师作用。在不少场合下,这种教的作用比教师教的效果要好。实施分组教学,弄清成员间的实际关系,有计划改变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尽可能多的成员通过不同方式发挥领导作用,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实际。

高职院校传统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受制于学生人数多、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等因素,实际效果不理想。如以宿舍为单位或学生班级卫生值勤表等形式适当分组,更多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开展课堂教学。上课前可以用手机拍照全家福和各小组,既可作为很有纪念意义的班级教学档案材料,也可以视为出勤点名的凭证,并帮助老师事后尽快记住学生姓名和形象,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四)自拍背诵

双语背诵是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一种学习方法。先听几遍汉语译文录音,领会汉语要表达的意思,进而努力掌握英语短文,再对照模仿美国外教发音。学生所拥有的优越学习条件可以充分发挥威力。多媒体课件在电脑上的助学作用强大。用手机拍下短文英汉文本并下载相关英汉音频,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学英语。

学生自拍背诵,能够更好发挥个人表现力,扮演好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多个角色。只要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就可以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自拍,当然也可以让同学拍摄全身视频。海外面试最初都是外方经理在现场口语测试学生,近年来视频面试更为普遍,也有更侧重语言能力的电话面试形式。自拍的最大优势是全身拍摄可以体验现场面试的效果,上半身自拍主要模拟将来的视频面试[7]。通过个人不懈努力,经过教师指导和自学分析,一定会取得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自拍,也是学生英语学习成长的阶段档案。由于自拍必须在课外完成,这就节省了课堂检查时间,在有限课时内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计划。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模式,积极参与,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营养与烹饪系将英语背诵比赛列为全系名校建设工程的重点学生活动,要求西餐专业学生全体参加。背诵前,教师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努力纠正不良发音,尽量达到地道的英语发音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英语提高的满足感,增强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平时多选择在宿舍背诵,也有在厨房操作间见缝插针练习,较少在教室自拍。六月下旬比赛周,学生都穿着西餐专业厨师服,选择合适背景,认真背诵,按时上交自拍视频,表现出色。与各种院系大型比赛相比,这种背诵比赛,强调个体参与和表现,是一项受欢迎的草根活动,也是选拔优秀英语学生的好方式。

四、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总结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于1998年派出30名优秀学生东渡扶桑,迈出赴日研修的第一步,也是山东旅游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近二十年来,中日双方密切合作,近千名学生学成回国,成为山东乃至中国旅游业界的优秀人才。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2004年起开展赴阿联酋研修实习项目,至今已选派了数百多名优秀学生赴世界顶级酒店、国际机场免税店等实习工作。先后与英国波恩茅斯和普尔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高等商学院、韩国信兴大学、金泉大学校、韩北大学校、韩国资源评价研究院、新加坡厨艺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采取“ 2+ 1 ” 、“2+ 2 ” 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中外双学历、本科直读、攻读研究生等多种留学选择。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为海外留学和实习学生提供“保姆式”离境保障,服务工作更加细致入微。

西餐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学初,两个班66名同学先后分四批,在百川花园酒店(四星级)厨房顶岗实习,为期各一个月。这种校内生产性实训,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熟悉酒店工作环境、尽快进入职业岗位角色,有很大帮助。

2015年五月,西餐专业三位男生报名参加了韩国游学项目,率先走出了国门。九月,又有四名西餐专业同学赴台湾高雄餐旅大学进行半年学习和交流。游学和海外交流,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锻炼其自学能力,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大一期末考试后,十名西餐专业同学报名参加了山东大厦(五星级)和南郊宾馆(四星级)的暑期实习。这两家酒店是第22届国际历史大会的指定接待单位。在一个半月的暑期工作中,这批学生在餐饮或客房服务岗位上得到了很好锻炼。另有多名同学选择在学校百川花园酒店工作,参与了章丘卫星会议分会场服务接待。还有几位同学作为志愿者,也在大会期间做出了贡献。这种顶岗实习、特别是在豪华酒店的工作,全程参与重大接待服务活动,为海外实习积累了宝贵经验。

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新教材,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可以继续得到强化。结合陆续而来的海外面试机会,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学会分析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争取顺利通过面试出国。

五、结束语

学院西餐专业英语听说课教改一年来,在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最终成果,可能需要一到两年至其毕业时,才能得到真正检验。这需要继续努力,完成第二年任务,与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密切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探索出适合学院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罗万琼.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应该作何努力――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8):147-149.

[2]王鹏.新表现英语[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3]刘峰、李彩霞(主编).旅游英语基础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桂灿昆.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14.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83.

[6]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70.

[7]王鹏.手机自拍视频英语教学的实践分析[J],山东青年,2014,(7):59-61.

Fortifying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mpetence to Train Globalized Talents in Tourism: A Case Studyfrom Major of Western Cuisine, Shando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WANG Peng; LI Caixia; JIN Yu

(Shando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Jinan 250200, China)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探索

艺术类专业指的是美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是一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专业学习特点。但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动机单一以及社会重视度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在英语教学的边缘和弱势,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哪怕是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没有对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做出具体要求,导致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普遍较低,这也成了国内各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笔者所在的广西艺术学院也不例外。针对目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本文拟就我院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专业特殊性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艺术类专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始及不断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但在各个艺术类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却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经常需请外聘教师来维持教学、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总体偏低、科研能力较为薄弱、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当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总体水平较低诸多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首先,大学英语属公共基础课,随着近几年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学任务日益沉重,师资短缺问题突出。

(二)学生状况

1. 艺术类专业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英语基础较差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文化课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引导考生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英语课。大多数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高中起就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的研习上,无暇顾及英语。还有不少学生是从职高、中专、工艺美校等直接考入大学的,未经过高中英语系统性学习,英语学习严重脱节,其结果是除了人文专业、建筑专业和史论专业等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较好以外,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入学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差。

2. 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不足

据相关调查表明:对英语的学习,除外语专业外,理工科学生的积极性最高,而艺术类专业学生积极性最低。其中有多种原因:首先是他们大多数觉得学习英语对他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没有用。其次是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教材又没有艺术专业特色,我校长期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公认的好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脱节,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如何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势在必行。

三、改革措施探索及实践

(一)教学模式: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

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认识的深入,结合这些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在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一个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大学英语教学类别分为a类(理论类),b类(非理论类、非舞蹈类),c类(舞蹈类)三个类别,以学生所在专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划分依据。

2.a类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必修课完成,分快慢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院级大学英语四级基本要求。

3.b类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必修课完成,分快慢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院级大学英语三级基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提前达标的,可申请进入大学英语四级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实施了分类分级教学,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各类各级的教学内容上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具体实施如下:

a类:理论类、史论类专业学生。由于此类专业学生入学英文基础和水平是三类中最高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词汇量、语法知识、读写能力,课堂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强,课堂气氛一般都很活跃。所以针对此类专业学生在日常教学内容中既要体现趣味性、实用性又要兼顾一定的难度,以便使此类专业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国家四、六级以及参加并顺利通过考研。

b类:非理论类、非表演类专业学生。此类专业学生在英语基础和水平方面处于三类中的中间位置。此类专业学生水平可以说是三类中最参差不齐的,他们当中有基础非常好的,也有极其差的(有的高考仅得了30多分)。所以在此类学生中分快慢班授课是相当明智和合理的。针对此类学生中的快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照a类的教学安排和内容进行授课。而对于慢班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级的时候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加强英语基础知识上。

c类:舞蹈、表演类专业学生。该类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他们的英语基础一般都较低,总体上是三类之中乃至全国全部大学所有专业中最低的了。所以针对此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上如果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他们更要“因材施教”,独立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多年对此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经验,即:该类学生的优点是,有非常突出的表演欲望,胆子大,对课堂活动积极响应。他们自身的问题有:英语基础差,非常频繁的日常排练和演出任务而影响学习。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艺术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感性的,是审美的。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出色的英语教师总是努力将教学艺术化,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特别是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英语老师还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艺术专业修养和知识,努力使得课堂英语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社会和学校各相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英语课在艺术类专业院校里历来都是一门不受欢迎和重视的文化课,甚至还被认为是影响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累赘”。因此,进行大学英语改革必须要求包括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各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样才可能使大学英语改革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

综上所述,艺术类专业院校的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院校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合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是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性,促进所有学生发展

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静.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浅谈[j].高教研究,2007,(4).

英语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篇(7)

英语组         

 21 世纪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的教育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化,英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然而,我们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要求。因此,提出了“英语教师应该走向专业化”这一命题。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对教师专业化最基本的认识就是教师应该被视为专业人员。下面就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策略展开论述。

 

一、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的社会化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化。社会职业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不可替代性,从而使得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事先的专门培训,掌握专门的技能,其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职业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是由教育之本性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的最根本的特点。在职业专业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它逐渐走向专业化是必然的趋向。

除此之外,新时代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而人才的造就又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作为人才造就者的老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更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英语教师职业而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在中国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受教育者对英语技能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而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象的发展。要想成功教育学生,教师本身必须是成功的受教育者,而锤炼自身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 确立正确的职业观

随着教师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教师的职业观也发生相应转变。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职业被等同于程序化机械化的职业,这种片面性的理解偏重于教师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境界的提升等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使教师无法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当教师职业成为和医生、律师等同等的专业化职业时,它已经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职业实践指向的对象是人的心理世界,人的心理成长是人类最复杂的领域,所以,教师职业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最复杂专业工作之一。面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转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坚定对自己的职业追求,明确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专业化的教师职业信念。而正式这种信念正式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趋向专业化的内在动力。

英语教师的职业观更应该形成自己专业化追求。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经不住诱惑,选择教师以外的其它高薪职业。而作为选择教师职业的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信念,进而在打造自己的教师专业化上面狠下功夫。

 

(二) 勤修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既是教师职业中最基础的智慧和实践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以语言教学为主轴的英语教师应该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即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

语言的基本功是指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广大教师在师范院校进行英语专业学习的阶段,都十分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也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能力。然而,语言是常用常新的,只有不断地去使用它,才能不断地提升能力。英语教师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脱离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可能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为了避免语言能力的下滑,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一定的语言氛围。除了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与学生交谈外,还应该保留用英语思维和读写的习惯,收听收看英语节目,参加英语角的free talk等活动。总之就是保持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形成语言能力专业化。#www.haoword.com#

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师基本功的核心部分。由于教师的专业任务是教学工作,教学基本功又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教什么样的“课”需要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但教师的教学工作差不多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命制考题、解题、教学反思。因此,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就是完成上述各工作环节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备课应该形成一定的专业化规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备教材和备学生的有机结合,规范书写教案和教学预案。教学过程准确把握各种课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步骤,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烙上你的印记,你的课就是你专有的。批改作业、命制考题和成绩评定也是三项十分重要的专业工作,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三项,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上的不足,不断进行改进提高,达到教育的目的。解题能力也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自己真正会解题,才能给学生讲题和命题。最后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工作专业化重要体现。教学是一种遗憾艺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有到了课后才可以进行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及时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为自己的下一次教学提供经验。反思主要可以以反思日志和学期总结主要形式,重点突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简言之,教师的基本功更加突显教师专业化。各地每年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就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真正优秀的教学精英脱颖而出,更加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三) 提升理论水平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是前人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总结。正确的理论对实践会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学实践的顺利推进需要教学理论的有效指导。英语语言学习理论就是建立在语言学界前辈们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语言教学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成为教学的行家,而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例如,我们高一备课组曾经将语言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研究记忆规律与词汇学习的关系,从而为同学们提供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证明了语言学习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提升理论水平必须进行理论学习。实现理论学习是多途径的。一、个人自学进修。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研读各类专业论著、论文。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班,比如一些短期假期培训、在职硕士等。在理论学习中,个人的理论水平得到较好地提升。二、集体学习。集体学习理论主要是针对全部任教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主要分为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中心发言是由一个老师详细介绍其最近学习的理论,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比如,我们教研组有些去过口语、任务型教学、新课标理论等培训的老师都会把取回来的经毫不保留地与大家分享。集体讨论主要是大家对一种理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

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也更多就体现在把语言学习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因此,英语教学应该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像任务型教学,它实际上灌输的就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它主张以任务为主线,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任务型教学应用要课堂上,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从“要我说”转变为“我要说”,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

 

(四) 开展教研活动

英语教师要走向真正的专业化,还必须开展一些专业性的研究活动。一、观察并记录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形成一定体系的教学札记或学术论文。在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细心留意这些问题,加以积累总结,结合理论,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的反思笔记。二、开展课题的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执行、检验反馈、得出结论。例如,我们最近教研组在进行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就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持。研究表明,英语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参与及自我语言体验与运用。这种特质决定了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是指基于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的资源,开设内容广泛、切合学生实际的高中英语校本教材,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补充课堂教学时间和容量有限的不足。我们这次的校本研究主要是围绕口语、写作、听力、阅读、文化概况和英美文学等十大板块展开研究,开发相应的教材,并进行实施、改进、提高。

通过专业性的研究活动,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