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4 21:22:11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篇(1)

自从五代后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贴出后。经明太祖朱元璋的御旨提倡,身体力行的弘扬,至今贴春联一直成为我国春节最传统的习俗之一。

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首卷开宗明义地指出,“尝闻纪文达(纪昀)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桃符就是挂在门两旁的两块桃木板,上画驱邪的“门神”,如“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以禳灾祈福。孟昶(919~965)为蜀开国国君孟知祥第三子,在位三十年,每年除夕都更换桃符,初只题“元亨利贞”四字,他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天重余庆,地接长春”。《洛中记异录》则记为“天隆余庆,圣祚长春”,赐子孟喆“至于寝门左右”。

其实,对联产生于东汉。最有力的证据是(《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既而与(祢)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联语对仗工整,既对又联,联意切合孔融(153~208)身份。这副经常吟诵的联句,当是有意为对。有楹联的特征,成为我国第一副口语联。如此说,产生于公元200年左右的这副楹联要比孟昶(964年)早750多年。汉代末年,已具备楹联产生的基本条件。孔融生活的建安时期,正是中国五言诗的旺盛时代。孔融能诗,与王粲等文学家齐名。他的联句,正体现了这时期五言诗的特点。并与楹联的特征基本相一致。

经过魏晋、六朝的发展。唐代的楹联始盛行于文人、士大夫间,逐步向民间传播,尤其是反映民俗的春联(时称桃符)广泛用于民间。唐代楹联的创作者上至帝王官史,下至文人、僧俗各个阶层。体裁有题赠联、居室联、春联、山水联等,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侧面。这标志着楹联作为独立的文体已经形成。

楹联形成独立的文体,为宋元两代的楹联发展铺平了道路。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此前的楹联多为五言联、七言联。宋元两代楹联的品类、内容和应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有春联、胜迹联、居室联,还出现了寿联、挽联、书斋联、书院联、题赠联、自题联、灯联、谐巧联等。宋代春联叫春帖子,写春联叫题桃符。北宋时,春联得以日益推广和普及。

楹联到明代进入繁荣期。朱元璋大力提倡楹联,且身体力行。楹联打破五、七言的格局,联文逐渐增长,作品逐趋灵活自由化。明代几代皇帝、臣僚及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大都是楹联家。楹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楹联品类均已出现,各行各业都普遍运用。

随着楹联自身的演变、发展、日臻完善和成熟,清代以降进入了鼎盛,楹联成为有清一代格律文学中的主流文体。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诞生100多年里,楹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新中国成立后,楹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向复兴。

楹联的概念

楹联俗称对联。所谓楹。即厅堂前的木柱。顾名思义,楹联就是张挂或雕刻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句。由于楹联使用于宫廷画阁,楼榭亭台,园林牌坊,庙宇寺观,官邸衙署,贡院学堂,宅第书斋,又由于文人学士以雅为好,大抵到清代中叶,楹联便作为对联的雅称。从广义上说,楹联即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或对旬。

楹联别称还有对旬、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及不常用的联偶、俪语、俪言、俪旬、对锦、柱对、韵对、楹句、抱词、小品、小道、“两行诗”。诗中诗”“袖珍诗”等别称。

楹联缘于对偶,凝聚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其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对仗旬用于文章称骈文,用于诗歌称律诗,单独使用就是楹联。故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样的定义基本体现了“对”与“联”的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仗句”指上下联两边的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体现r楹联本身固有的词语、结构,声韵等因素在上下联中的“对立”,“独立使用”体现了楹联本身的主题思想在上下联文中相互的“统一”。这种既“对”又“联”的对称关系正是楹联的本质属性。所谓文体“独特”,主要是由中国力‘块汉字所具有的音、形、义的特点决定的。

在楹联的创作和理论阐述中,经常用到以下术语:

上联:楹联的前半部分,也叫上比、对公。上联…般以仄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右侧。

下联:楹联的后半部分,又叫下比,对母。下联一般应以平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左侧。

全联:整副的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

言:即指“字”。以单边计算字数时称言。每边5字者称五言,每边7字者称七言,每边12字者称十二言,依此类推。一般短联、中联以单边字数计算。但长联不以单边字数计算,而以总字数计算。不称“言”,而称“字”。如孙髯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不称90言长联,而称180字长联。钟云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称1612字长联。

句脚:在多句组成的楹联中,前头每一短句的尾字叫句脚。

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上下联尾一般分别是仄平声,即上仄下平。

出句:别人先出的半联。所出的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均称出句。

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别人出上联(仄收),则应以下联对之(平收)。别人出下联(平收),则应以上联对之(仄收)。

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楹联中指音、义的停顿规律。分声律节奏(也称声调节奏或音步)和语意节奏(也称意义单位)。前者是两个字为…节奏,语意节奏是每个词语为-一节奏。多数情况下,二者在联句中是一致的,但也有很多五、七言的联句中,二者是不一致的。

节奏点:每节奏中最末一个字为节奏点。

横批: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横批和横额的语意十分凝练。成为楹联内容的补充或概括。与上下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升华联意。烘托主题。

横批和横额的字数。以四字为正格,也有用三言、五言的。鉴于与上下联的珠联璧合,应注意横批和横额的平仄协调,多化用成语、诗句或常用语。

楹联欣赏的条件

楹联欣赏就是人们在阅读楹联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和感悟的审美活动。欣赏是检验楹联作品社会效果的必要途径。欣赏者是楹联作品实现和确定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如果楹联作品没有或失去欣赏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首先,楹联作品要具有艺术魅力。其次,欣赏者要具备审美能力。

另外。主客体之间要“心心相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的楹联作品,总是首先受到青睐。楹联欣赏是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感情的渠道和桥梁。欣赏中有沟通,沟通了才有欣赏,才有审美的享受。

楹联欣赏的规律

楹联欣赏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虽然有规律可循,但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很难截然划分。在感性阶段,在感受形象时,常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和审美判断,在理性认识阶段,又总离不开具体的艺术形象。

这里从四个方面说明和概括楹联欣赏的基本过程和规律。I一)欣赏中的感受与理解

楹联的审美活动首先是从形象感受开始。作品的外部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觉器官。通过眼看、口读、耳听,凭借着自己对楹联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作品进行充分地感受。如一副小花园联:“愿他十邑诸公,清风扇野;容我一年四季,明月锄花。”

这是副十言联,中间断句,成节奏,很富人情味的。愿他”和谦和的“容我”为领字,可直接顺读,无须断句。词性、结构、节奏、对仗十分工稳。上下联每边各自平仄交替,上下联平仄相对(领字除外)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清新悦耳,使人产生美感。从联语的语意中,可以感受到它的艺术形象。“清风扇野”“明月锄花”给人展示出无比美好的图画。使读者“入目动心”。

理解是通过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逐步加深对事物认识,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作品与时代及作者的联系,以及作品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到小园联,此联是为什么花园所题,园主人是谁,作者何人,他们各是什么身分背景,对以上问题了解了、理解了。整个欣赏过程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查阅梁章钜《楹联续话》:“英观察焕堂守登州时,筑小园既成,属严问樵代撰联”。英焕堂为清代登州府的道员(俗称道台),当时辖山东半岛的蓬莱、栖霞、黄县、招远、莱阳等县地。严保庸,号问樵。清江人。道光九年进士。入翰林,曾在栖霞做了二年的知县,因母病忧归故里。英氏小花园联就是严问樵知栖霞时撰写的,当时严是英道台手下的知县。联中的“十邑”显然是指登州府道所辖的各县,“诸公”即指各县知县。明白了楹联内外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就形成了对此联的完整印象,也就达到了一定水平的理解。这种理解在楹联的欣赏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

每一副楹联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下联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要从整体做出评价,有时必须弄清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创作过程、用典寓意等,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从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进行整体考察与评价。这就需要形象感受、情感体验与分析思索的交织与互动,达到感受与理解的综合。

(二)欣赏中的联想与想象

严问樵题英观察小园联给人强烈的美感吸引力,不但对称美、节奏美,而且语言美、声韵美,在对作品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就自然唤起欣赏者种种联想和想象。

“清风扇野”当然可指大自然的清风吹遍原野。惠风和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联想,清风指政治上的“清风”,即执政公正,为官清廉。“愿他十邑诸公,清风扇野”,所企及的是这样一种景象:希望在他辖管的范围内的各县诸位长官,个个清正廉明,勤于政务,公正执法,爱护百姓,无贪赃枉法、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成为老百姓爱戴的清官,让政绩的清风吹拂到境内每一片土地,使人民受惠,安居乐业。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则可以“容我一年四季。明月锄花”了。人民无忧,官场无讼,我则无愁。每天轻松地料理公务,晚上则有余暇和闲心在月光下的自家小花园内锄草浇花,既当好道员,又做个园丁,多么潇洒、悠闲、超逸的生活,又是多么美好、理想的境界!

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呢?可以这样说,一副小花园联,由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次创作加工而变得更美,更富有美学效果和认识价值。

英氏小花园当是在庭院内,应当带有官署的色彩。写庭园而要言及政事,当道员又要做园丁,写属下还要说州道。殊非易事。严问樵是个制联高手,作为园主人下属的知县,他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小花园联以一条自然的纽带将道员与县令连接在一起。上边调动下边的积极性,各县治理好了,道台亦可自得其所,自得其乐。上联是原因,下联是结果,一气流转,串对得巧,自然天成。以一位地方行政长官的口吻表达了对政绩的盼望和对牛活情趣的追求,为这位道台庭园增添了文化亮色。

严问樵的小园联应看做官署联。官署联是中华楹联文化和封建王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体现儒家倡导的“修、齐、治、平”学说和仁、智、礼、义,信的积极用世思想。欣赏古官署联,应站在历史的客观角度,去审视、分析、品评。其中许多合理成分,诸如治国大道、为官正道、勤政治道、爱民仁道等,需要我们认真领悟。清代有一颜姓巡抚曾题官署联自警:“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官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一个“人”字,让人如沐春风,乃传神之笔。且暗喻廉洁之风长驻己怀。下联将皓月照满庭院来隐喻自己清正之心如同明月。用语蕴藉,立意清新逸远,与严问樵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而然地唤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楹联的欣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积极的再创作。在楹联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用自己知识积淀,生活经验。感情记忆,依照自己审美习惯和愿望,给作品的内容以补充和丰富,使得许多表面上看来不大可能存在的现象,变成为可能(如“直上中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使一些本来没有生命的事物,变得鲜活起来(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通过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楹联中的景物、事物和人物从小见大,从个别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可以使楹联作品的形象静中生动,以假当真,栩栩如生,充满活力。欣赏者还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联作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思接古今,沟通中外,让自己的神思邀游在楹联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之巾。

天仙都化美人来。问上界琼楼,可有六朝新乐府?

韵士不随流水去,看玉树,依然十里旧秦淮。

这是南京天韵楼联。作者将天韵楼嵌中,不写天韵楼内外景观,却以浪漫的手法,评说前代的兴亡。南京是六朝的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人长江,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游宴享乐的场所。上联作者“神与物游,想落天外”,写出这个六朝兴衰之地,历代帝王都沉迷于声色,寻欢作乐,不思国事,最终六朝都寿终正寝。而这里的美人都是天上下凡的“天仙”。作者向下凡的“天仙”突发奇问:上界玉宇琼楼中的天帝怎么样?是否也像人间六朝国君一样沉湎歌舞、纸醉金迷呢?下联作者接着说明江山虽然易改,而高人韵士的名篇却能千古流传。六朝兴亡虽成往事。但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这样的绝唱如十里秦淮一样。长留人间。作者凭着海阔天空的想象,引导读者神游八方,思接千载。上下联的一贬一褒。一讽一扬,表现了清醒的作者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情。

楹联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完成对原作品内涵的复归,更可以实现对原作品的意境进行新的开掘和升华,

(三)欣赏和感情相伴

楹联的创作需要感情。欣赏亦同样,欣赏总和感情相伴,欣赏过程中,如果不能动之以情,就不能产生美感。只有伴随着情感状态中的种种切身体验。欣赏者对于楹联作品美的感受才是深刻的,难忘的,对作品的理解才是到位的,对作品的感悟才是深刻的,

在楹联欣赏过程中。感情活动不是孤立的心理活动。前面所谈到的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属于认识范畴的心理活动,都与情感活动紧密相连,彼此之间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样才构成了完整的欣赏心理机制。它伴随着我们走过欣赏的全过程,

在欣赏中。感觉与知觉往往引起感情的活动,如有一联:“发上等恳,结中等缘。亭下等福;向高处立,在平处坐,从宽处行。”

上下联每个分句中各用了一个相同的字,上联三个“等”,字。下联三个。处。字,既押了同字腰韵,又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给人声律很美、表达效果很强的感觉。因而产生了继续欣赏的兴趣,

朱熹在江西庐山修复白鹿洞书院,为书院制定洞规,亲自教导生徒。并题写了书院联。表达了复兴儒学的真挚感情:“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

此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段。激发欣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获楹联的内涵,欣赏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浓郁的兴致与欢畅的情绪都与感受、想象和理解交织在一起了,楹联所以能成为你欣赏的对象。是因为你的感情移人了对象。于是主客融化。物我同一,情感使想象装上翅膀,趋向理解。化为感知,逐步深入。实现升华。

情和景是不可分的。创作之“情”离不开“景”,楹联欣赏之“情”的产生也离不开“景”。外界的客观存在的“景”并非艺术中之景,只有当作者的思想感情注人以后,才成为艺术之“景”。而用楹联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便成为楹联艺术品了。原来是美的景,这时就会显得更美,具有一种新的艺术魅力,如湖南邵阳双清事联:“云带钟声穿树出。月移塔影过江来。”

作者是用感情写出来的,让欣赏者产生仙境般的感觉:白云带着悠扬的钟声穿树而“出”。银月悄悄地把宝塔的身影“移过江来”,以动写静。又化静为动,有声有色。动感强烈。又给“云”“月”以人格化,使之变成了有灵性、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的化身。形象生动,意象深远。给欣赏者以出神人化的美感享受。

诸多名胜联中。多是上联写景,为下联抒情作铺垫。下联的抒情又使上联的景在欣赏者眼中得到升华,如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为清代陈大纲撰,联语说。登岳阳楼可俯瞰八百里洞庭,可眺望远处的君山。四面八方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于是千家万户的忧愁和欢乐一齐涌上心头,欣赏者颁略壮阔的湖山之景,自然联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

自然景色本身并无艺术可言。写景的橇联因为注入了作者的情感成为艺术作品。

(四)欣赏中的意境开掘

优秀的楹联作品都有意境。这种意境是作者创造的。是艺术形象的比喻、象征、暗示等作用的充分发挥造成的,它的境界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广阔,更深远,这种意境是意和境的和谐统一,而且又是一种。意想”中的境界。既是作者意想中的境界。又是欣赏者意想中的境界。这种意境需要欣赏者去体会和感受,达到和作者相默契,作品中的意境往往能够意会。而难以言传。

有些楹联的意境往往不在艺术形象本身,而在形象之外。欣赏者要从“象外”去体味意境,如河北正定隆兴寺联:“云笼夜月原无碍,鸟宿秋林亦放参。”

佛寺的夜月笼罩在薄薄的云雾之中。月色的有无浓淡本都一样,就连那栖息在枝头的小鸟也闭眼垂头。入定参禅。此联的描写形象生动,但其意境却在形象描写之外——秋夜的宁静,作者以动设喻,却取其不动之境,隐含着佛寺的清静,更衬托出佛性的清静。鸟儿垂头闭目地“放参”。将人定参掸的专注境界巧妙地托出,似乎鸟儿也与众生一道羽化登仙,

这时忘我的欣赏者也在寂静中领悟着禅家空无寂灭的禅理,这种“景生象外”“意在言外”的清寂的意境,给欣赏者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审美感受。

有些楹联的意境是实境和虚境相结合的产物。实境是具体的,有形的、现实的;虚境是存在于想象中的无形幻境。它是由实境的暗示,象征作用产生的,如硕庆题云南昆明黑龙潭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上联写实境,描写了黑龙潭的唐梅和潭水。点出了这个风景区的特殊景观。并未对唐梅和潭水作细致的工笔刻画,下联用虚写的方式,给欣赏者一个奇特幻境——“四时烟雨半山云”。欣赏者受作者现实的具体境界的启发和诱导,自然地将烟笼云锁、溟潆茫远的虚景和梅花、潭水的实景完全契台一起,将一个优美的画面推向极远之处,并化画面有限境界为广阔天地,使欣赏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通向了无限。从作者的画巾情。欣赏者体悟到画外意;作者画中取象,欣赏者画外取境。

作者所描写的现实的具体境界必然要导致欣赏者产生与作者所要传达的相一致的想象境界,这是一种自然的默契。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这是泰山壶天阁联。上联说,攀登泰山一半,就到了壶天阁,它既是实写,又语意双关,蕴含着对泰山的由衷赞美:才登上泰山一半就进入了令人迷醉的神仙境界——“壶天”。道家将“壶天”称为仙境。道家经典(《云笈七签》载:“(施存)学大丹之道……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壶公’。”后来人们称神仙为“壶天”。下联为探幽揽胜者展现了一个美好前景,攀越那重重叠叠的千嶂万壑,到达泰山极顶才是真正的“福地”!透过字面,可以领悟出联语为欣赏者揭示出一种人生的真谛:只要不畏艰难险阻,只要不停步地攀登,就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只要追求并超越有限,就能达到无限,达到永恒,达到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只有当人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

一个出色的楹联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所获得的审美内容远远不止作品表面所显现的含意,而是通过感受与理解,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开掘拓宽楹联作品的内涵,扩展出一个新的审美世界,以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

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坎坷,相知的朋友往往赠送这样的楹联,表永安慰和鼓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联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语言晓畅,形象生动鲜明,给人以美的感受。再深入一步,我们了解到此联是一副集句联,集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涛的背景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此时白居易亦从苏州归洛阳,二人相逢扬州。白居易在筵席上赋诗相赠,其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句。对刘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刘禹锡在酬诗中有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此作为对白诗中二句的应答。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身遭不幸,但没必要为此消沉颓唐。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他从白诗中翻出此两句。反而成了对白居易的劝勉: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变迁要从容应对,对宦海沉浮要达观。该联充分表现了刘禹锡坚韧不拔的意志。

文学欣赏篇(2)

一开始我在城市读书时,十分自卑:我这个农村来的小丫头,怎么能和城里的人比呢?我长得既不比别人漂亮,又没有人家学习好,字也写的不好看,天生的大嗓门,使我算不上淑女,我甚至连一头美丽油亮的长发都没有……所以,我只会欣赏别人,欣赏班里的人,所有人,唯独不欣赏我自己。直到那件事发生之后……

那是那学期第一次语文测试。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我又是一个刚来的新生,所以我不抱考的很优秀的希望,只要考八十五分左右就可以了。可是,我的成绩出乎了所以人的意料——全班第一!班里的人都向我投来了惊讶和赞许的目光。老师在班里大声说:“徐丽娅这个新生很不错,是个很好的语文坯子!”我捂着嘴,笑着,差点笑出了声。下课了,我的同学用调皮又羡慕口气对我:“现在你可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啦!”我的心里很甜,比吃了蜜还甜呢。

从老师肯定的话语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中,我知道了:其实我也有闪光的地方,也有过人的优点,只是我不会欣赏而已。从那以后,我便找回了信心,所以我好好的学习,上课积极发言。过一段时间后,我在班里不仅语文长居第一,英语和数学成绩也很不错,还在竞赛中拿过名次。当然,这些成绩离不开充满自信的心。

从此,我开始变得欣赏自己:我欣赏自己六年级纪律委员做的好,欣赏自己小组长和监督员负责认真,欣赏自己的朗读能力好,欣赏自己的学习进步快……总之,我欣赏自己的所有闪光点,欣赏自己值得欣赏的一切。因为学会了欣赏自己,我变得十分自信,十分开朗。

现在我在老家上学。虽然现在没有了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许,父母的鼓励,也没有人发现我的优点,但我还是依旧欣赏自己:我欣赏自己的普通话说得比同学标准,欣赏自己的美术好,欣赏自己守纪律……我并没有因为没有别人优秀而忧伤,因为我知道我有比别人优秀的地方,所以,我不必忧伤。我的心情依然开心,依然开朗,我也依然开怀地大笑。

文学欣赏篇(3)

关键词:散文欣赏;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20-02

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它结构鲜明、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想象丰富,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感受。散文欣赏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感受语言美、体验意境美,陶冶幼儿的情感。音乐欣赏则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是提高幼儿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幼儿音乐想象力,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的一种活动。从以上可以看出,散文欣赏和音乐欣赏作为“艺术欣赏”的两种不同形式,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共通之处。为了更好地开展散文欣赏活动,我尝试将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巧嫁”于散文欣赏活动之中,让它们形成互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一、语言导入法――调动幼儿主动欣赏的第一步

语言导入法主要是指在音乐欣赏活动开始,教师用一段抒情的话语或编一段有意义的故事,引起幼儿对音乐内容的兴趣。我们在散文欣赏的开始部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倾听和欣赏的兴趣。如在欣赏散文《云彩和风儿》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入语:秋天到了,天空变得格外晴朗,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阵阵秋风吹呀吹,朵朵白云变呀变,变成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散文《云彩和风儿》;或者也可以用猜谜的形式,如“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老虎,有时像大象”,让幼儿猜测。这样的引导有助于激发幼儿仔细倾听的兴趣,调动了幼儿欣赏的主动性。

二、视听结合法――感受散文意境美的关键所在

这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而加入一些视听方面的教具调动幼儿的多通道参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情绪情感、内容等。在散文欣赏活动中运用视听结合法,幼儿更容易去感受散文的美,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欣赏散文《春雨的色彩》时,我就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可爱的小屋在沙沙的春雨中静默着,屋檐下拟人化的小鸟们在唧唧喳喳地辩论着,伴随着甜美的语言以及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草地、柳树变绿了;桃花、杏花变红了;油菜地里、蒲公英上也开满了黄黄的花儿……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有声有色的教学手段,把幼儿一下子带进了春天的美景中。这时,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把他们听到的春雨的声音、看到的春雨的颜色告诉别人。这样的方法能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

三、图谱记忆法――掌握散文内容的有力支持

图谱是一种视觉符号材料,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启发幼儿掌握各种旋律节奏,使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散文欣赏活动中,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图片、形象、符号等让幼儿轻松地掌握散文的内容。如欣赏散文《春雨的色彩》,在视听欣赏之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记忆小鸟们争论的内容,我还出示了图谱:一共分四条,每只鸟说的话各一条,小鸟、春雨、草地、桃花等景物都用图片表示,绿色、红色、黄色等都用各自的颜色表示,句式相同,一目了然,简单有效。图谱记忆法使得幼儿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尽快解决了记忆散文内容这一难点,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散文的美,欣赏散文的美,表现散文的美,创造属于自己的散文的美。

四、游戏表演法――强化散文欣赏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感受和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或表演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游戏、表演法主要运用在对作品的表现、表达环节,适合有一定情节或角色的作品。例如欣赏散文《捉迷藏》:黑夜用长长的手帕,将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颜色们赶快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绿色太多了,挤不下。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大海里,红色躲在玫瑰里。大家都躲好啦,黑夜将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啦!表演时为幼儿准备一些颜色条贴在身上,布置好草地、花园等场景,幼儿就会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游戏且乐此不疲。这样边朗诵边游戏表演,不仅丰富了散文欣赏的活动形式,更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都会得到发展,也促进了散文欣赏活动的深层次开展。

五、创造想象法――表现散文语言美的重要方法

文学欣赏篇(4)

——题记

欣赏雨露与阳光,体味生活的美好;欣赏鸟语与花香,体味动植物绿的生命;欣赏辽原与大海,体味胸怀的宽广.

听?雨点儿打在芭蕉叶上,是多么富有节奏感,悠扬悦耳,简直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在演奏着美丽的悦曲.

看?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叽叽喳喳是多么活泼,简直是一位体态优美的“飞行员”,在自然曲的伴奏下,表演着一支“飞翔舞”.

瞧?风拂草原,蹄声嗒搭,这都是歌声绝美的伴奏,它们共同演奏着一曲天籁之音.

用你心灵深处的慧眼,体味欣赏世界的美好.

在繁忙的大街上,你是否有人默默的帮助老人与幼孩过马路.这是人心灵深处放出熠熠生辉的光彩.

你是否听过,在残酷的战争中,瞧见有人舍己为人,宁愿自己受伤,而去保护他人,这是上帝赐予人本性的善良在闪光.

你是否听过,在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把手割破,让孩子生存下来,这是爱'相关的作文">母爱博大光辉.

文学欣赏篇(5)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教师本身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作为教师,应给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关系,形成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精神等得到有效的发挥。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这样,学生自然拥有了欣赏的兴趣,在欣赏中也获得了成就和发展。其次,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要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要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在教学中,我经常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质疑解疑。起初,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简单而浅显;时间久了,课堂上经常会迸出许多真知灼见,博得阵阵喝彩。欣赏着学生们的精彩表现,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获益非浅。给学生“自由”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巨大的潜能。

2. 诵读文本,熏陶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文字。中学课本中精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语汇丰富。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冰心《荷叶 母亲》等。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归纳诵读的要求:语音、语速、语气、语调等,鼓励他们放声朗读,有表情地朗读,选取你喜欢的语段朗读。久而久之,学生能自己摸索诵读的诀窍并形成一定的诵读能力。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学生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就欣赏到了文字的精妙,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如,我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充分利用朗读体验,培养学生语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分角色朗读母亲逼问羚羊木雕下落这部分时,我启发说:“同学们,生活中,你们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吧!快读一读,你就是文中的我,边读边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学生们兴奋地捧起课本,忘我地朗读起来。当读到“不,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时,有的同学竟然是哽咽着喊了出来 ,尽情倾吐自己内心的委屈。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文本,真正把自己和文本的人物融为一体,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汩汩涌出。

3. 注重细节,欣赏文本 施瓦布说:“如果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课堂教学就应当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实现这种对话和交流就需要我们静心品味、欣赏文本中的细节。如在教《海燕》一课时,有同学注意到了文章中两处对海燕描写的细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会箭一般的直冲向乌云”“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看吧,他飞舞着”这位细心学生的发现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欲,纷纷开始讨论“飞翔”与“飞舞”;“直冲”与“穿过”的不同。通过赏析、探究这些词语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海燕的勇敢无畏以及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之情和喜悦之情。通过这一探究也为学生准确掌握暴风雨的象征意义奠定了基础,无形中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老王》一课中有同学发现这一细节:文章结尾处写到老王去世时我的反应“呀,他什么时候........”这位同学问道“我是怎样知道老王去世的,我的反应是怎样的,这一反应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又引发了学生的热议:“有说说明了我的吃惊;有说说明了我的愧疚;有说说明了老王的可怜,死了都不为人所知;有说老王在当时的社会没有地位.......”结合同学们的讨论我顺水推舟请同学们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了文章的主旨。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在语文教学中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细节,这就需要老师们不断培养学生发现并赏析细节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给予他们尽情展示赏析这些戏细节的机会和时间。这样我们就能欣赏到学生们的敏锐和聪慧。

4. 联系生活,获得语感 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生活经历,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准确的语感。如在教《背影》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作者这样的亲身经历呢?同学们的回答真是情辞恳切:有的同学说自己生病的时候父亲背着自己上医院,在父亲宽厚的背上好温暖;有的同学说自己每天学习学的很晚的时候,母亲总是会悄无声息的来到自己房内为自己端一杯热水;还有的同学说父母们为我们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而自己却是那么的简朴..........是呀,学生们的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了他们对父母深情的理解与感激,他们学会了欣赏爱并懂得了感激、回报爱。欣赏着充满爱意的课堂,我们每一位都被感动着,都被感染者,我们又一次经受着爱的洗礼。

文学欣赏篇(6)

关键词:文学欣赏;审美;知识面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其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与审美的能力。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欣赏水平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鉴赏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依赖于教师的影响与熏陶。若是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就无法教授学生,因此,要使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欣赏水平。由于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来源与渠道很广,因而其可以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来提升自身的素养,如,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图书馆的图书读物等。同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分析,并与别人的交流探讨,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

二、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

对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不能与其他能力分离开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共同培养。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时,教师既要让学生理解“融”“暖”的意思,通过联系全诗,将其进行解释,培养学生对主要字词的理解能力,又要让学生仔细品味“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语将其翻译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将诗句描述的情景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更要让学生根据古诗的诗句以及写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全面完整的学习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古诗,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若是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分割开来,学生不仅会觉得课堂学习突兀单调,也会觉得欣赏只是简单地描绘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景色,未免有些肤浅。因此,教师只有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这些能力也会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高声朗读,能够增强对课文的认识及语感,并且在朗读过程中,还能在脑海中构建出文章的结构,有效地理顺思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神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在学习《迷人的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合适的音乐,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九寨沟色彩斑斓的水、绚丽多彩的山色以及变幻多测的深秋天气,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与洗礼。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美,体会到作品的内含与深意。

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更是一种语言,一种艺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体现在语言文字的优美、流畅,形象描写得生动,以及思路安排得缜密、结构的完整有条理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些方面在教材中体现得不是很全面,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种类不一的课外书,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爱的教育”等,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感受到不同文学作品的另类美。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可以在班级组建一个“读书广角”,为学生提供读书与交流的平台,并且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既可对学生读书成果进行检验,又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说与交流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总之,对小学语文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是现在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手段与策略,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培养,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文学欣赏篇(7)

一 审题及写作范围

本次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 欢歌鸣叫的鸟儿, 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 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 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 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 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 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 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是一种爱,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爱!

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等。

二 文体及思路

1、一般思路

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学会欣赏”,“学会”两个字最重要。为何要学会欣赏,如何学会欣赏, 写成议论文是很容易想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最常见的观点是“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去“就有道而正焉”等等。写出这样的中心,再加字通句顺,文章的基准分就有了。

2、拔高思路

A 聪明的学生,或者说会写的学生,会在“学会”与“欣赏”两词之间再展开一下,文章就会更深入、更充实一些。如:“辩证地看别人的优缺点”,“如何看到别人身上不被常人注意的长处”,甚至“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缺点”,“会欣赏也要一分为二”,“学会欣赏的目的是‘正己’”等等,在这些方面有所论述,生发开去的文章,往往得分较高。

B 每次作文所给的话题都很宽泛, 的思路是将其具体化, 而围绕话题加前缀或后缀又是很有效的方法。如本次, 就可将话题具体化为 “学会欣赏自然”, “学会欣赏书法”,“学会欣赏建筑”,“学会欣赏他人”, “学会欣赏爸爸”,“学会欣赏老人”,“ 学会欣赏创伤”,“学会欣赏困境”,“老师应学会欣赏学生”,“领导要学会欣赏下属 ”,“农民学会欣赏农民”,“女人应学会欣赏女人”等等。注意这些话题往往是别人最容易忽视的,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自然会打动阅卷老师。三种文体都可写。

C 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有一定难度, 但是不是不能写, 最常规的思路如“我学会了欣赏父亲”这类题目就可写成一般的记人文章,再如“我学会了欣赏某个同学”这类话题,要保证三条∶第一所记之人是你曾轻视、甚至伤害、如今感到愧疚且有点味道的人;第二结尾围绕话题点题, 并用“时间已过去几年了, 其人,其事使我学会了欣赏别人”这类话进行升华”;第三拟个温馨点的题目,如“你在我眼里最美”、“心香一瓣”等等, 在加上故事本身的分量, 不会得低分。

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偏题走调。用不同的眼光看人看事, 这不错, 但以“什么样的眼光”, “什么样的角度”并非本话题中心, 什么样的“眼光”“角度”必须落到欣赏上, 有的文章通篇没有“欣赏”两个字。这当然偏题了。

2、不会议论。有的学生选择了“议论文”,但不懂“议论”。一是通篇写成记叙文,诸如“学会欣赏老师”。另一种是在举例论证时,“例子”中加入太多的记叙、描写。为何欣赏这个人,如何欣赏这个人,不在“为何”、“如何”上做文章,“叙”远远多于“议”,这就不符合文体要求了。

3、空发议论。全文反反复复地唠叨要“学会发现、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为什么”要“发现、欣赏”,“如何”“发现、欣赏”全然没有,也就是说既无“摆事实”,也没“讲道理”,这类空洞文章也为数不少。

4、材料俗套。要会欣赏“平凡人”身上的优点,是大多数学生的论点,而要“例证”这一观点时,则言必称“徐虎”,话还谈“徐素丽”,大量的重复、雷同 ;再就是举身边同学或自己的事为例,根本没有说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阅读少,积累少的毛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