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2 01:41:30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篇(1)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文学创作篇(2)

论文关键词:灵感;生活的积累;外物的触发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思维现象,它客观而又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神秘的气息。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了灵感概念,并试图对其本质和规律予以说明,认为:灵感由“神”和“气息”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意即神的灵气。“灵感”一词在英语里写作inspiration,意思是灵气(spirat)的吸人,它的原始意义也是一种降神术。论文百事通翻阅我国古代众多的关于本体感受的古代文论,可以找到“灵感”这个词,却没有“inspiration”所包含的特定含义。这说明中西关于灵感的理论,虽然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形态,但大致是相通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关于“灵感”的言论的比较和分析,浅探“灵感”的产生与获得。

一、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

在古希腊时期,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那他准是接受了“神”的启示。“灵感’,在文艺上的原始意义,指创作时一种神性的着魔,即获得神的启示,写出优秀诗篇”。…(纵观整个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两个阶段,即: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主要表现出“神启论”的特征,以柏拉图的“迷狂说”为代表,强调“神灵附体”,神秘不可知;近代“灵感说”则主要表现出“天才论”的倾向,理论建构上以康德、歌德、黑格尔为主,强调人的本质力量,注重后天实践的勤奋、经验的积累。作为人类思想的结晶,他们对西方现代一些非理性主义的文艺思想,如尼采的“酒神精神”、叔本华的“天才”说等学说的提出有巨大启示.但两者都未能对“灵感”的产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存在着诸多不足。前者以柏拉图为例,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即: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凭附”;“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在“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式世界。这一“灵感说”的“神”不可见不可知,所赐予的对象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可遇不可求,不仅充满了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而且无益于创作,否定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努力。

黑格尔作为现代“灵感理论”的代表,力图从“外在的机缘”与创造者内在的“自觉要求”相结合的高度去揭示灵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内在的机制。这是黑格尔较以往的学者高明的地方。但是,黑格尔关于灵感问题的考察,最终还是未能摆脱他的荒谬的“绝对观念”体系的纠缠,因而他在灵感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还是淹没在他的“绝对观念”的无用的体系之中。

二、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灵感论”

与西方以柏拉图为首的一批灵感理论研究者相反,中国古代的灵感理论研究者更注重研究具体的艺术构思过程。特点之一,就是重主体的能动性和情志的抒发。由此产生的概念形式,自然不是那种“神巫交感”的“灵感”,而是“应感”、“兴会”、“性灵”等文艺心理学术语。可见,从“人物沟通、心灵感应”这个基本论点出发,我国的灵感理论得到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发展。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将灵感说与艺术构思联系在一起的是陆机。之后的文论家如皎然、严羽、李贽等也有诸多关于“灵感”的言论,但陆机的观点比较全面而具有代表性。在《文赋》中他详细地描述了灵感现象,即“应感兴会”,指出“灵感”即是刨作时文思最为畅达,感情最为充沛,思维最为活跃,形象最为鲜明的心理状态,说明了激发作家产生灵感的是心与物的相互作用,是物之触动和心之感发的结果。不管从灵感产生的来源(情与境会)、心境(虚静自然),还是从灵感的积蓄过程(勤于思考和读书)来说,中国的“灵感论”都与西方的“神赐天启”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的文论家将灵感理论与艺术创作实践结合得更紧密,展开得也更充分。但不足之处在于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甚至只是只言片语的感悟式抒写,也没有对灵感产生的心理作出细致深入的探讨。

三、“灵感”的状态与特征

关于灵感到来时的心理体验,从柏拉图关于灵感的“迷狂说”和我国古代诗论著作中的一些描述中,如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严羽“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大概知道:

灵感就象梦境一样,作者沉醉其中,却又难以名状,它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它是创作的最佳状态。在这短暂的体验中,作者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善的幸福与自在之中,摆脱了一切焦虑、紧张等束缚,与世界融为一体。这种尽善尽美的境界解决了一直作者困扰的问题而有了豁然顿悟的感觉,因而获得了一种喜悦以至狂喜,伴随着不可遏止的激情。由此观之,灵感状态具有孕育的长期性、出现的突然性、形式的模糊性、消失的瞬时性和结果的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四、“灵感”的生成与获得

在了解了“灵感”来临时的状态后,我们尝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这一现象的生成与获得。弗洛伊德、荣格的关于无意识理论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分,“灵感”这种不受自觉意识控制的力量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无意识被认为是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灵感出现之前,人们对某一问题已有长时间的思考,虽思而不得其解但已触到问题的实质,这些在大脑皮层留下了痕迹,当有意识的思考中止时,无意识的认知活动却仍然继续进行。当人们处于高度放松的时候,在某一刺激的引发之下,长期沉积在无意识中的信息与意识之间沟通,灵感便跳人人们的大脑。由此看来,灵感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显意识到无意识、再由无意识到显意识的过程。

(一)由显意识到无意识——生活的积累

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积累。柏拉图把灵感现象概括为“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天国或上界事物的回忆和观照”,这里的“天国或上界的回忆”,正是现代意义上作家个人的记忆、潜意识的显现。这个“积累”是多方面的,我们将之统称为“体验”,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体验”的范畴大于“生活积累”,它是融生活经历和生命情绪为一体的,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是“作家体验的表述”。

从“有意注意”来说,作家可能会为了心中的某一个题材而深入现实生活寻找写作材料,如作家周立波扎根于创作的现实环境体验生活;也可能会为了某一个典型形象而对生活原型进行独特的选择并对其独特的言行举止进行深入的观察,如高晓声笔下的新时期的农民陈焕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旧交替时期的农民典型,就在于作者将当时生活中农民身上的“半新半旧”的思想赋予了这个特殊的角色;而最通常的“有意注意”莫过于阅读积累。

与“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局限性相比,“无意注意”则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历史积淀性,“无目的观察比有意观察还有效”在通常情况下,“无意注意”可能会被我们很快遗忘,但有特殊感情参与的无意注意会不受意识控制地积淀到无意识之中。它不仅有利于形象的记忆,而且因了感情的独特会使得这一记忆在唤起时独具特色。如,同是对贵族生活的描写,托尔斯泰的笔下充满了矛盾与辩证,曹雪芹则是看透名利的虚空与嘲讽。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界限很多时候是十分模糊的,比如缺失性体验、丰富性体验、孤独体验等,几乎可以说是混合的注意。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更是两者的结合,“有意注意”立竿见影的效果得益于“无意注意”的启发和补充,“无意注意”只有得到“有意注意”的整理、淘汰才能成为形象元素。如韩少功的《暗示》和《马桥词典》所呈现的“知青写作”,即:在苦难的生活中看不到对苦难的抱怨,对人性美的揭示胜过对人性丑的鞭笞,苦涩的记忆里不乏对那~段生活的美好怀想。“知青”体验刻骨铭心,但这种体验在当时绝不是美好的,只是时过境迁,用现今的眼光去回忆,滤去了苦难的外衣,裹上了现今的反思,是作家将“有意注意”融合于曾经的“无意注意”,从而促成了新的体验的生成。新晨

生活的积累当然不只是简单地等于以上所说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它甚至可以是作家所经历所感受的人世万象,比如,随着年龄日益完善的人格,作家平日的练笔,在练笔时激发出的思想火花和在练笔中造就的文从字顺的功力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二)由无意识到显意识——外物的触发

灵感的来源是艺术家大脑中生活和知识积累的突然泛起,是外物诱发所致。这里所说的“外物的触发”包括来自外界的偶然机遇与来自内部的积淀意识。这两类现象,不仅激发信息的来源不同,而且发生机制也不一样。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讨论:

由外部机遇引发灵感是最常见、最有成效的,这类灵感的激发大致可以分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一、思想点化,如在阅读或交谈中偶然得到某种闪光的思想提示;

二、原型启示,如白杨树之于茅盾的<白杨礼赞》;

三、形象体现,如生活中的阿Q之于鲁迅的《阿Q正传》;

四、情境激发,这里的触发媒介不是某种具体的信息,而只是一种气氛、一种情境。

以上四种类型,归结起原因来,便是作家的生活积累与外物之间有一种“同化”优势,即:作家的美感经验并不仅仅是静止地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活跃地与其发生契合,将自己的情态赋予对象,因而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作家较他人而言,藉着敏感和积淀,更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和选择的倾向性,从而形成外在物象和内在心象的融合。

来自内部积淀意识的灵感,由于其发生机制深植于人类的潜意识活动中,其表现形态也更为复杂。我们暂时将其分为两类来探讨。一种是由无意遐想产生的思想火花,如作家在散步或郊游等休闲时因沉思或回忆而闪现的灵感,它多是因为心情的放松而使得积淀在无意识中的体验自由涌现,这一类情形还可以是在幻梦中出现,传说作家郭沫若经常从睡梦中跳起,抓来纸和笔记录下梦中偶得的诗句,且都是神来之笔。总之,这种自由的无意想象都是作家在内心宁静时充分调动和依从无意识的结果。与这种轻松心态下产生的灵感相反,我们称之为“潜能的激发”的灵感则是“人脑中平时未发挥作用的那部分潜在的智能在危机状态中的突然激发,如广为人知的曹植作出七步诗的故事等。这种纯粹在无意识中出现的灵感最奇特,也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迷雾笼罩最浓的一类,但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它仍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它沉淀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在放松或情急之下,意识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由或快速的梳理和筛选,从而使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文学创作篇(3)

夏延民

文学的担当性决定了作品能够走多久。当然,这种担当具有多样性。爱情的、婚姻的、政治的、信仰的……你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对于自己的创作和笔有充分发的尊重,对于读者有充分的尊重,如此才能使文学作品具有生命力。

网络文学的兴起,使文学创作没有了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前停留在稿纸上的作品,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看。这极大的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培养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作者。当读者决定作品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作品就像穿越,极速提升了中国文学的质量,扩展了中国文学的疆土,一大批真正具有人文价值的作品横空出世,一大批不在为了物质条件而写作的人最终赢得了市场和利益。唯一的遗憾的是,因为文学土壤和教育训练的不足,这些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局限性还非常大,这是硬伤,最终决定了这些作品的生命后继乏力。

文学创作不能具有功利性,生存虽然最终决定一个作家创作的方向。但是,文学创作必须做到胸中没有利益,如果围绕利益展开写作,那么文学作品最终的走向将使文学的属性不再具有中立性,当功利成了文学作品最大的目标,作品也就只能被抛弃。一个最显性的例子就是,这几十年中国的文学作品比中国几千年的文字留存还要多,可能够流传下去,就像《金瓶梅》那样被人热衷捧读的,传承到后世的,凤毛麟角。更遑论四大名著及众多的古典文集。而同时代的东西方,甚至是漫画、电影等等文艺作品,都能把受众中大多数青少年给抢过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创作者的悲哀,也是时代的巨大损失。

文学的创作意义在于,它能够从深层次对这个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能够与人性及追求的美好融合到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契合人们认识社会,以及如何获取在这个社会发挥作用,幸福生活下去的思想力量。这个要求并不高,因为文学还有另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通过文学的艺术力量,促进人类不断超越本身,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文学的创作必须对准的是人,而不能让文学沦为一种背书性的附庸。当然,文学有为政治服务的义务,但是文学没有成为黑暗帮凶的义务,这是界定文学还是伪文学的最基本标准。当一个社会,文学成为了一种附庸,将极大的限制文学创作者的艺术才华及想象力。那么相应的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也将虚无化。这同时也决定了文明的力量,在面对异域文明的侵袭中,虚无化文化下的文明,将起不到互相融合促进的作用,只能被征服抛弃。

一个最大逆不道的文明之问就是,为什么五千年文明会败于欧洲文明。其实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文化被绑架,文化自觉驱从于强力,甚至文化孕育下的文明是阉割的文明,那么野蛮文明面对先进文明的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师从或者灭亡。如今名存实亡的中华文明已经成了一个民族的巨大隐痛,可这无法改变。如果在当今的中国,把汉文字这种工具也一并抽去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中连残存的中华文明的影子也找不到,更不用说形式。

文学创作篇(4)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创新

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对作文教学实现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师所预期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的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其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

1.1 重视写作的情意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仅要求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乐观健全的人格。作文教学创新应该将人格的形成(包括价值观的形成,认识事物能力的形成,思想情感的形成)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结合起来,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代之以人格的形成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发展相结合的作文教学。

1.2 重视写作的过程指导

事实上,作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由材料准备──写作构思──语言表达构成的完整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情感、气质个性表达呈现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要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把学生带人写作过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维。语文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文字实际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化。要写好文章,关键在开拓思路,启发思维。思想禁钢,就不敢写,需要解放思想;思路闭塞,就无话写,需要打开思路;思绪紊乱,就不会写,需要理清思绪,这也应该成为作文教学创新目标改革的重点内容。

1.3 重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只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可能产生有创意的表达。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逐步释放了学生的生活活力和热情,解放蒙盖学生大脑和眼睛的外部束缚,细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要积极构建生活本色化内容的作文模式,旗帜鲜明地摒弃那种抽空了生活趣味和人性之美的应试作文,从假大空的应试思路回归到真正平实的朴素写作。学生的作文必须是丰富多彩生活的个性表达。

2 作文教学策略的创新

写作教学策略的创新,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作文教学

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强烈的。创新也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划,重新构建开放的、发散的思维形态,这就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培植学生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力克立身处世上的盲目从众;需要教师创设民主化、立体性的思维场景、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自由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由此出发,让学生勇于怀疑既成定论,勇于否定既有定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去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思维的内涵并找到独创的新意;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引导学生将正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式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其思维空间。

2.2 实现写作的全程指导

创新写作教学就是要将写作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

2.2.1 写前指导

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准备写作材料和培养构思能力。如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老师或教材拟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要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

2.2.2 写中指导

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这是过去作文指导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中指导技之写前指导和写后指导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只有在写成的作文里,才能发现学生作文有哪些不足,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才可以亲自体会文章该怎么写。写中指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改文”。

2.2.3 写后指导指

教师的批改和讲评。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严格要求、循序渐进,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要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鼓起学生上进奋发的风帆,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事实上,求全责备,讽刺挖苦只能加剧学生的厌恶畏惧心理,与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文学创作篇(5)

少数民族地区解放以后,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被逐渐打破,各民族以平等的身份互相进行经济往来,政治对话和文化交流。这为20世纪50年代民族新文学迅速发展和初步显示自己创作实力提供了条件和舞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拨乱反正以及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文学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兴旺的新局面。这一时期的傣族文学也渐渐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傣族文学,仍继续向新的题材、新的创作方向前进,这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模式,开始反映动乱留下的创伤和争取实现“四化”的强烈愿望,将揭露与歌颂结合起来,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傣族青年作家,他们基本上接受过中、高等的正规文化教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大学生,他们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特别是经过了系统的文学理论教育,接受过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由于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大都离开自己原先生活的故土,居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他们是新型知识分子,是本民族中新知识、新观念的接收者,以起点高、变化快、观念新的特点和年轻而整齐的阵容跻身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坛。如征鹏、方云琴、岩林等为代表的傣族作家,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离开故土,到城市求学、工作和生活,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文学视野,他们与都比前一代的作家要高、要广。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许多散文和小说,从题材上进一步拓展了第一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局限。他们开始用散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来反映本民族的生活、斗争和爱情。这是傣族文学史上的一大发展,它不但丰富了傣族文学的品种样式,而且体现出这一代新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神追求。

一、当代傣族作家文学中小说散文创作者和作品介绍

当代傣族小说和散文创作虽然还不是十分成熟的文学作品,其艺术表现水平和技巧等方面相对国内的主流文学来说还比较稚嫩。无论文学作品的题材、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创作的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都还有待于突破和创新。但他们的作品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首先,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新时期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傣族社会的种种变革和矛盾冲突。作品中描绘了傣族的生活情景和旖旎风光,赞颂了傣族人民纯真的爱情、友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如《西双版纳情思》《瑞丽江情思》。其次,这些作品塑造了新时代的人物形象,并将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与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变动紧紧相连,使之有血有肉,成为特定时期里傣族社会生活里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民族个性的形象代表。例如,傣族女作家帕罕的小说《密蜜多萝熟了》,塑造了性格温柔,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傣族妇女依娟;岩林的《渴望幸福的人》刻画了一个热心于医务工作、为他人谋幸福的新一代年轻人。再次,这些作品中散发着浓厚的傣族式生活气息,作品语言带有“傣腔”式的汉语言,自然质朴。让读者融入到了傣家人的生活中,体味到了傣乡那诗情画意般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从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中可以窥见这些作品烙上的民族标志。如作品中经常用“挺拔茁壮的龙竹,婆娑婀娜的凤尾竹”来比喻傣族儿女的成长;用“金孔雀展翅开屏的日子”“P凰下蛋的日子”“宝石像雨般落下来的日子”喻傣族人民幸福吉祥的日子,等等。从这些句子中可以体味傣族作家的作品里那股特有的“傣味”。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傣族文学史上涌现出了自己的青年女作家,她们受过良好的中、高等教育,她们用傣族女子特有的细腻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民族,写自己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感情世界,这些女作家有方云琴、帕罕(刀芝英)、召罕嫩(张海珍)、伊南等,其中方云琴还参与了傣族第一部长篇小说《南国情天》的创作,帕罕是继方云琴后的第二位傣族女作家,她先后在《版纳》《边疆文学》《女子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如《蜜多萝熟了》《南卡河畔》等;伊南也先后发表了《傣寨恋曲》《傣女情》《车尔植玛》《痴犁》等小说及散文,召罕嫩发表了《金蕉雨》《逝去的脚碓声》《王子的女儿》等作品。

二、《南国情天》:当代傣族小说的代表

关于当代傣族文学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诞生了傣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即由征鹏和方云琴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南国情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她被学术界誉为“傣族当代文学第二次崛起的标志”。这部长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傣族文学中小说创作的水平,它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傣族作家在走出第一代先辈作家们所走的传统文学的创作道路和模式后的一次成功尝试。从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这批作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对民族历史命运和精神文化的表述及思考。《南国情天》讲述了一个中国傣族土司刀承忠与缅甸傣族混血儿丹瑞一段充满神奇、曲折和痛苦的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小说时间跨越很大,上可追溯到辛亥革命,下直到云南边疆解放和傣族地区成立自治州。故事中的历史事件背景是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中国军阀割据和内战频繁,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一直到二战结束,中国解放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作者在这些历史背景下,构思故事和刻画人物,小说反映出了这些历史事件背景下傣族的社会现实,小说刻画的人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典型意义。

小说中主人公曲折坎坷的命运,反映出近现代史上傣族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主人公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则体现出傣族人民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小说的艺术创作上,一开始时会让读者感到其写实手法与傣族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去甚远,无论在结构和手法上,都留下了借鉴常规小说创作模式的痕迹。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小说中有明显的傣族传统文学的因子,弥漫于小说中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傣族传统文学中屡见不鲜的主题。小说中主人公的“忍让”“宽厚”“善良”的道德观念,与傣族传统文学中的道德观念一脉相承。小说中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即将事件叙事得有头有尾,使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平稳均匀的节奏特点,也与传统文学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式很相似。当然,作者除继承了本民族传统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秉承自己的民族风格外,还采用了回忆、倒叙、穿插叙述等方法,避免了传统文学中平铺直叙的缺陷,这些可以说是有所借鉴和创新的。因此,《南国情天》虽是傣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开创了傣族传统文学的新样式,但并未脱离傣族的文学传统而另起炉灶,作品是在傣族发民间叙事文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本民族的读者在阅读时仍能感到十分亲切。当然,这部长篇小说在艺术创作手法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人物的塑造和语言表达上显得过于生硬和格式化,其艺术表现力过多地拘泥于对政治环境的诠释,致使小说文本的艺术表现力显得肤浅和单薄,从小说人物身上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解读欠缺一种艺术穿透力。

三、当代傣族作家文学中的散文创作及艺术手法

傣族当代文学中的散文创作在新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它丰富了傣族文学的体裁样式,多方面反映傣族人民的生活,抒发了新时代和新事物,描写和表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和感情生活,如陈建华的《夜的声音》、段林的《水,清明的水》,同时还歌颂了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事迹,有些作品还再现了当时的时代风尚和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如段林的《傣乡,门没上锁》等,这时期的散文体裁突破了民族生活地域的限制,开始有写他民族体裁的作品,如伊南的《车尔植玛》等作品。这些散文作品创作吸收了傣族传统叙事文学的表现手法,同时还吸收了中外散文的一些创作技巧,出现了抒情、议论、夸张、浪漫、虚构、讽刺、顺序、倒叙及插叙等手法的交错使用,使作品比较有活力。由于傣族当代散文创作仍处于一种模仿探索阶段,从事这方面创作的作家很少,作品不多,没有出现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较为成熟的作品,傣族新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文学创作篇(6)

一、文学创作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关系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从科学的角度全面地阐明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它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客观的反映,客观不依赖主观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是对文学作品的反映,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上,表现为经济发展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社会组织、分配关系等日趋多元化;政治上,表现为行政公开化、参政议政形式多样化;文化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开放文化与西方文化包容并存;思想观念上,既有积极向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平等意识、创新精神、开放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助人为乐意识),同时也有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如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主义、极端主义、自由主义、山头主义等)。不能否认,我国公民当前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正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落后走向先进,其中有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对西方国家先进思想的吸收,也有一些外来的糟粕,但文化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承认,它是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一种永恒价值,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是对当前中国客观发展在思想层次的反映。而文学作品也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因此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是对文学作品的反映。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是文学作品的主观能动反映,同时又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或妨碍作用文学作品属于客观的物质层面,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方面,主观反映客观众所周知,不必赘述。但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反作用在当今社会也多有体现。如,当前社会价值体系中重视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增长,于是市面上有许多类似于股票投资的书籍热卖;当前国人价值观中的急功近利,使得类似《杜拉拉升职记》《如何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书籍的流行;当前国人的道德沦陷使得类似张悟本等人大行其道,其所作书籍也被追捧。当前网络的流行也使得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文学形式得以发展,网络文学的,是对传统文化格局的根本性颠覆,怀揣文学梦想的每一个人都能将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网络展现在公众面前。正因为网络文学创作的准入机制取消和门槛低,使得网络文学创作中存在大量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还有当前公众的审美疲劳导致类似芙蓉姐姐、凤姐等人物的流行,与之相关的文学创作也各式各样,等等。由此可见,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是文学作品的主观能动反映,同时又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或妨碍作用。

二、当代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

在当代文学中的体现社会价值观念是对主观意识的一种反映,主观意识又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客观事物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个人的所作所为又会受到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则表现为作家价值观念对作品的影响。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价值观念方面则呈现出一种多元化。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内涵文化的多元化包含多层含义,它既指在全球范围内各个民族文化间的兼容并蓄,也指在一个民族国家中传承文化及主流社会价值观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和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因此,文化的多元化在思维领域体现为价值的多元化和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具体反映为从单一思维模式到多元思维模式的转变,从绝对论向相对论的转变。多元化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是指作家对自己文学价值观和美学观多样性的体现。但这种界定只是就整个宏观层面上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定义。具体到每个作家的创作个性来说又会表现出某种相同的特性。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加剧,文化的多元化使得社会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表现为传统社会价值与现代社会价值甚至后现代社会价值并存的局面,即在社会关系结构分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社会价值观念。

1.文学创作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为了对历史发展进程殊的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影响下的当代文学创作有更深入透彻地了解,有必要对文学创作历史进行回顾。中国灿烂的文学创作史上,两大主流命题“诗以载道”以及“诗缘情而绮靡”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价值观向来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即追求在文学的现实社会功能和文学本身的美学范畴内达到一种平衡,以寻求“文学”的价值意义。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就是对这种文学创作观的一种体现。比如,在文学创作价值观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学运动领袖们强调“人的文学”“文学为人生”等核心命题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突出体现文学的现实社会功能。当时推崇的“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的宣言,可以解读为对当时代思想价值观念中强调文学创作重视社会功能的体现。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进程中,对现实功利性创作风格的推崇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从鲁迅、巴金、茅盾、孙犁、胡适的文学活动,再到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派的文学创作、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中推崇的文学实践及其文艺创作政策,再到建国以后的十七年文学创作,直到“改革文学”“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兴起,在文学创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作家强烈的入世意识始露锋芒。这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对当时社会价值思潮的一种反映,对人民思想解放和国家民族的独立、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以现实功利性特征为重点的文学创作中,20世纪的中国作家们尝试了多种文学载体,如白话文、散文等在新文学的美学品性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在创作中加入了白话美文的元素,新月派、创造社等作家所做的文学创作尝试,以及后来的朦胧派诗人在现代新诗创作领域中的尝试和突破,甚至海派文学和20世纪80年代一些先锋作家在文学创作革新方面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纳为在对文学本身的美学价值欣赏的基础上的深层次认识。因此,即使当时思想创作流派分为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但作家们在文学价值的认识上却呈现出一种统一的趋势。

2.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从上述的文学创作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文学价值观念是人们对文学提出的不同价值标准。如果纯粹地从一两个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中来寻求他们呈现的时代的同一性是不可能的,而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将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及社会管理方式改变而产生的。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推动下使得社会成员思维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简而言之,当代文学价值多元的根源在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此外,当代文学创作的另一个现象是网络文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是计算机技术与文学创作的有益结合,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机制和创作范式都是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文学创作的新趋势。

文学创作篇(7)

[关键词] 弗洛伊德;文学创作;无意识

19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以及细胞学说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科学研究的进步。人文科学也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了阶段性的飞跃,尤其是哲学领域中德国古典哲学的飞速发展。19世纪是理性主义思想占据了整个哲学领域,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科学与哲学在这个阶段相互碰撞,形成了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并运用到了文学、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

实际上,早在1700年就已经出现了无意识理论这一说法,只是在那个时期人们并没有将无意识这个思想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弗洛伊德通过对无意识理论的研究,将其更加系统形象的进行了描述,并对无意识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无意识理论的主要支持点就是心理学。通过其对精神病人的观察,他发现无意识理论完全可以通过“创伤理论”以及“防御理论”来理解。精神病人之所以患病,受到病痛的折磨就是因为他们极力的限制了自身无意识活动的出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成分主要有三个,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同时他还更为形象的描述了这三种心理成分的关系。人的心理成分好比大海上的冰山,意识就是露出海平面的那部分,冰山与海平面相接触的就是前意识,在海平面下面更为巨大的冰山就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意识在人的心理成分中实际上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它是人此时心理活动的主体。前意识是形成意识的前提,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促使并把握意识的形成。而无意识部分才是人心理的主体,它潜移默化的控制着人所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无意识又不受人本身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意识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能和欲望,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掌控着人所有了活动,与其说欲望倒不如说是本能的驱使。这样看来,本能才是人类思想活动的主体,而欲望知识人类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弗洛伊德通过对无意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有关无意识的概念、出现原因等等,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文学创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参考理论。

文学创作过程是作者意识与无意识相互碰撞的结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既有主观意识的成果,也有无意识的作用结果。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按照所设定的路线,有意识的进行分析与思考,组织创作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观意识对于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无意识出现有着一定的限制。意识构成了文学创作过程的主线,任何形式的无意识过程应该在这个主线的附近进行。有些人就会提出相反意见,因为很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会提出该作品是在自己毫无转杯的前提下直接完成的。实质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即使再怎么随意,也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意识。作品中不论是任务形象,还是各种场景的设置,不可能是随意凭空创作出来,一定是在某种思考或者某种外在物质的刺激下形成的。这里不否认无意识对于作者组织材料的影响,很多无意识形成的作品材料只是要在意识的引导下迸发在作品中。无意识是人类思考的本能,作者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会影响其无意识组织材料的方式。有很多作者一味的认为自己在创作作品时,很多想法都是临时加入的,很多人物或者场景的出现,都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才想到才思考出来的,与之前所设定的人物或者场景有着很大的区别,片面的认为无意识才是自身创作作品的主要思维方式。但是应该注意的一点,任何作品的创作欲望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在这之前一定会受到自身知识储备水平以及对某些现象自我理解的影响,形成了主观意识,通过组织各种材料,了解各种情况,然后才会进行文学创作。只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意识行为。但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无意识力量也不容小视。马克思曾经提出,理性思维是人类所固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是说在人类的思考过程中,理性思维不可能也不会长时间的发生作用。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实质上就是长时间文学积累,在创作过程中的突然迸发。无意识是一种潜在的思考动力,它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可以理解成为一种备用能力,备用思维源泉。意识和无意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的主体。我们没有必要去明确的指出文学创作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哪个是主体,哪个对于文学创作更为重要,二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意识是文学创作的主线,给创作过程确定了主要方向;无意识是创作过程的动力源泉,给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二者有机结合的结晶,必定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Lancelot Law Whyte.弗洛伊德以前的无意识思想[M].纽约:Doubleday&Company,1962.

[2]韦勒克·沃伦.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哲学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顾闻.弗洛伊德文学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观点[A].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4]王林.论弗洛伊德的文学观点及其对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A]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