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31 12:44:21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1)

关键词: 综合英语 值日报告 必要性 实效性

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是上课开始学生用英语进行的一种讲或演的“热身”活动,时间通常为三到五分钟。值日报告形式和内容不固定,形式有个人朗读、讲故事,或两人搭档会话、或小组戏剧表演及角色扮演等,内容有幽默笑话、名人轶事、时事新闻、课文角色扮演等。值日报告是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有效地利用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值日报告的展示虽然是讲或演,但学生在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是各种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离不开听、读、写技能的活动转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活动展开,值日报告对该课程教学的热身作用,以及对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一、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必要性

(一)课程教学所需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提到:基础英语(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纲》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达标要求为: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大纲》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达到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等级要求[1]。在各项技能中,听、读为输入,说、写、译为输出。值日报告虽然是课前几分钟的“说”的输出的讲演,但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要查找和帅选相关资料,接触并阅读到了大量的语料,同时进行了读、写、说等各种技能训练的转换。这种通过反复地加工语言并进行说的输出,实现可理解性输出,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2]。听、说、读、写有两性,即语言技能(language/linguist verbal/skill)和教学方法/技巧、手段,作为技能的听、说、读、写是互补的,作为教学技巧的四者也是互补的[3]。因此,值日报告这项课前“热身”的活动,既是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又是教师语言教学的方法、技巧、手段,在综合英语课堂的运用尤为必要。

(二)学生心智发展所需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应对中、高考,课堂时间几乎都是在进行题海练习,课堂教学活动比较单调,学生不大有机会进行专门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特别是说的练习。而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展开,低年级的综合英语课堂更离不开“说”的活动。据已有调查,“说”是听、说、读、写、译中最能诱发焦虑的要素,最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紧张的情绪[4]。但是学生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渐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工作、生活、学习奠定基础。确实,几分钟的台前值日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说英语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综合英语课程贯穿学生所有学期的学习,连续五个学期的课堂值日报告无疑为学生逐渐克服心理焦虑障碍,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展现自我欲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也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筛选有效信息、总结归纳要点、同伴分工合作、小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值日报告的准备过程中的重复操练,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也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正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对语言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重复和操练是习得语言的必由之路[5]。

二、综合英语课堂值日报告的实效性

说值日报告是小环节,那是因为它只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但是要让它能起大作用,做报告者、听报告者、报告内容和形式、报告的难易度等都是必须考虑并采取一定有效措施才能达到的,否则值日报告就可能因为做报告者思想不重视随便敷衍了事,选择的内容或冗长或无意,作报告时懒散拖沓。或者听报告的学生不爱听或不想听,自顾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教师做局外人或旁观者,听、看完值日报告后不做任何点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流于形式,毫无实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障值日报告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值日报告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行为有效的程度。要想让学生正确对待值日报告工作并自觉、认真地准备,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值日报告的重要性。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值日报告是课程的必修作业,听报告者(教师、其余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纳入到期末口试考评中,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重视程度。其次,给学生灌输有效的值日报告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心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的有力帮助,以增强学生利用好这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的意识。最后,强化学生的危机感。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学专家曾忧虑地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在学英语(大学英语)。毕业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英语语言技能,而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有利练习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和突出口语交际技能,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种说法可能有失依据,但不无道理。英语专业学生只有自觉把握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充分把值日报告作为锻炼的舞台来磨炼自己,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理念从关注“教”转向重视“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课堂主导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Sheerin(1997,cited in Benson & Voller,1997:63)所说:“Autonomous learning is by no means ‘teacherless learning’.Teachers have a crucial role to play in launching learners into self-access and in lending them a regular helping hand to stay afloat.”[6]在值日报告中,教师的角色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教师介入值日报告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师对学生三年的报告形式进行总体的设计并介入活动。如在朗读、讲故事、初级情景会话、中级情景会话、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中选择各学期值日报告的形式,使报告的难度循序渐进化;教师对朗读和故事内容作一定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会话情境供学生选择,并规定情境不能被重复使用。同时,根据需要协助学生进行课文角色扮演、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模拟面试场景等报告的设计。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细节的规定,如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除时事话题辩论、专业实践项目汇报外。生词量不能超过十个(以报告者自己作为参照对象),否则用大家熟悉的词代替,以降低听报告者信息输入的难度。

其次,教师主导值日报告的进行,维持课堂的秩序。在值日报告进行当中,教师适时提醒报告者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并对开小差者示意。报告结束后,教师对报告作出点评。同时,可以就报告的主题、内容或细节对部分学生,特别是容易开小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激发听报告者对做报告者进行“答记者问”互动活动。这样可以保持课堂的有效秩序,保证值日报告的有效进行,并能检验学生的实际理解效果。

最后,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交流环境。Vygotsky(1978)认为知识存在于社会中,由众人去分享而不是各个个体去单独获取[7]。因此,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保障,是学生融入协作学习的条件。综合英语课程在基础阶段强调听、说的技能训练,而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焦虑指数较高[4],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在耐心引导的基础上,创设一个轻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欣赏的神情耐心倾听,用和蔼可亲的仪态、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点评,点评以肯定评述为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减缓焦虑的心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综合英语期末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项,口试占15%,笔试占85%,期评由形成性(平时表现)评价和终结性(期末考试)评价组成,两者各占40%和60%。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评定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由听报告者对值日报告的效果进行评价,期末教师以40%的比例把评价纳入期末口试成绩评定中。这种方式对学生会是不小的促进,在思想上形成紧迫感,增强关注度。教师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记录报告者的表现、报告的效果并予以打分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包括报告者对报告的效果进行当堂评价,学生的评价宜以Wonderful,Very good,Good三个等级进行,以避免等级太次增加报告者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把值日报告纳入考评范围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地激励学生为报告积极地准备、反复地操练。经过多次的上台讲或演,学生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信心,积极展现自我,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对其他技能的训练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系统设计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值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的阶段、学习的内容而调整。内容与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如,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老师和同学都还不熟悉,语言能力尚处于较薄弱的阶段,对抛头露面讲英语存有惧怕的情绪,值日报告的内容宜以简单、两人合作方式进行。另外,综合英语教学离不开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段落归纳、课文复述、课文角色扮演、口头作文等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任务落到值日报告的活动上,不仅使课程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内化课中所学知识。

值日报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最终达到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所有学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来说,值日报告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英语课前“热身”活动,还是一种长期的积淀。重视值日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值日报告更高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更好地为课程服务仍然是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3).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J].The Canadian Modem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0-131.

[4]苏福宝,张宇红.英语学习焦虑对课堂教学影响之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4,(4):98-100.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94.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2)

一、高职英语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原因分析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口头报告教学作为一种事先有准备的口头发言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如小组活动汇报、文章复述、角色表演等口头报告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不仅如此,口头报告教学还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合作教学、课堂组织、教学语言、教学仪态、提问技巧、讲解技能、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能力和素质。[1]但实际教学中,口头报告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参与不积极,认为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使学生运用能力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准备不充分,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学习效果;不能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尤其是团体活动中,有不少学生浑水摸鱼,应付了事;不愿意公众发言,口头表达能力没有显著提高。为了解决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深入探讨。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笔者依据学生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认为口头报告教学中问题出于以下原因:

1、学生基础较差,听说能力亟待提高,口头报告有一定的难度,怕说错,造成了学生的畏惧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部分学生占47%)

2、有的学生恐于公众面前发言,很难克服心理障碍,不敢参与口头报告;(占20%)

3、小组成员任务不明确,口头报告人总是由小组内成员推选产生,给小组内的非口头报告者造成了混水摸鱼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现象。(占42%)

4、口头报告评价标准模糊或没有标准,教师口头点评后没有确切的标准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评定,导致学生成绩平均,抹杀了起主导作用的组员的积极性,使口头报告教学缺乏活力。(占26%)

5、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欠缺,沟通太少,导致学生问题搁置,影响了学生口头报告的效果。(占38%)

由此可见,上述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与口头报告的积极性。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

二、高职英语口头报告教学中的对策

查明了问题原因,笔者采取了下列应对策略。

1、加强听说训练。同时延长学生口头报告准备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拓展知识深度,尽可能使报告内容丰富,提升学生口头报告内容的高度。这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提前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至少提前两周给学生传达口头报告任务。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和提供学习材料,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课本和教师所提的材料,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会更强。[2]

2、对学生口头报告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评价方法灵活多样,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一方面让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课堂互动气氛。另一方面,增加个别学生汇报率,尽量给学生提供均等练习的机会,防止部分学生依赖他人,减少混水摸鱼现象,重在培养每一个学生参与口头报告教学的积极性。从评价内容来说,报告话题的引入、趣味性、知识覆盖面、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利用、报告的条理性,甚至报告人的言谈举止如与听众的目光接触、手势语的利用、报告人的说话节奏等都纳入了评价标准,多方面训练学生口头报告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

3、增加学生口头报告前的辅导。准备期间要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报告中遇到的困难。给学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给学生提供演示或示范,鼓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口头报告。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尤其要多鼓励、多关注羞于公众发言的学生。

三、对策实施及效果验证

    此次研究中,笔者采取分阶段进行效果验证的方式,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外语教师关注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日志、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等。[4]笔者利用这些方法,指导教学研究。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得知,较多学生信心增强,已乐意参加口头报告,师生互动明显增强。认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由于评价标准内容的明确,学生及时运用和锻炼课上所学的语法知识、词汇和结构的现象增多。有学生认为应增加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对此,笔者增强了口头报告教学活动和形式的多样性。举行简单易行的比赛,尽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如风采秀进行阅读竞赛、英文歌曲比赛、口语比赛、背诵比赛,以赛代练,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开设了学生成果展,展示学生反思日志,鼓励先进,鞭策后者;展示学生报告的录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汇报中的表现,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向。另外口头报告人的安排也变得灵活多样,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按照学生自愿、自由组合和教师安排的方式来进行。口头报告在不需要多媒体演示的情况下,如果场景需要,还选择了室外教学。

高职英语口头报告教学中的策略实施后,笔者采用了研究之初的问卷,同时增加了学生口头报告能力提高情况和对英语课的看法两项内容,对此次研究的阶段效果加以对比和验证。数据显示:因基础差而产生畏惧心理的学生数量从47%下降到8%;20%羞于公众面前发言的学生已变得自信,能够或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现象从42%下降到11%;原来38%的学生认为教师辅导少,现在只有极个别学生有此想法。对于新增的两项调查,71%的学生认为自己口头报告能力提高,有92%的学生对英语课表示满意。从数据对比和显示来看,此项研究效果明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通过深入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了改善口头报告教学的有效措施。当然,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报告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在一学期就让学生的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学生仍然面临各种问题,如词汇量少、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不当、自 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研究,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美馨.浅析RICH教学法口头报告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鲁修红、甘甜.行动研究在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1).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3)

1行动研究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但目前口语能力是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最亟待提高的一方面。笔者认为,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口头报告教学作为一种事先有准备的口头发言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如小组活动汇报、文章复述、角色表演等口头报告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不仅如此,口头报告教学还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合作教学、课堂组织、教学语言、教学仪态、提问技巧、讲解技能、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能力和素质。[4]但实际教学中,口头报告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结果出现教师花费很多功夫进行教学设计,看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为了解决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行动研究的方法。

2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1查找原因,反思教学: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笔者研究了相关口头报告教学理论,重新认识到口头报告教学的价值和挑战。注意到口头报告教学有十大关键环节:评估学生水平、明确目的或目标、提供标准和范例、教授报告技能、布置报告任务、回应报告提案、点评口头报告、评估口头报告、课程评估。在过去,笔者设计角色表演、小组汇报等口头报告教学活动时,对口头报告教学还不了解,只是凭借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经验进行教学,并没有上升到口头报告教学所要求的高度和深度。而口头报告教学中的十大关键环节实际上是由环环相扣的许多任务链组成的,那么,任何一个链接的工作没做好,都会出现差错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根本没有考虑得如此周到,如报告前的辅导、对报告提案的回应、口头报告的评估标准模糊、缺少反思和修正等。同时也与其他英语教师就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随后依据课堂观察、学生访谈、问卷调查,针对口头报告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查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如下表1所示:

2.2制定和实施行动方案:查明了问题原因,笔者制定了相应的行动研究方案,在整个一学期(16周)实施了旨在改善学生口头报告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此次行动研究中,笔者采取分阶段进行的方式,不断修正行动方案。同时及时记好教学日记和反思日志,通过学生访谈、学生反思日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指导行动研究。

方案一:加强听说训练,提升学生口头报告能力。一方面让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课堂互动气氛。另一方面,增加个别学生汇报率,尽量给学生提供均等练习的机会,防止部分学生依赖他人,减少混水摸鱼现象,重在培养每一个学生参与口头报告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延长学生口头报告准备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拓展知识深度,尽可能使报告内容丰富,提升学生口头报告内容的高度。这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提前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至少提前两周给学生传达口头报告任务。

方案二: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进行评价。从评价内容来说,报告话题的引入、趣味性、知识覆盖面、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利用、报告的条理性,甚至报告人的言谈举止如与听众的目光接触、手势语的利用、报告人的说话节奏等都纳入了评价标准,多方面训练学生口头报告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另外,评价方法也灵活多样,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

方案三:增加学生口头报告前的辅导,增强学生口头报告的信心。准备期间要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报告中遇到的困难。给学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给学生提供演示或示范,鼓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口头报告。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尤其要多鼓励、多关注羞于公众发言的学生。

方案四:口头报告教学内容难易适中,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参与。

内容难度适中,便于学生经过努力和充分的准备后,有能力完成口头报告。另一方面,经常让学生报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应多与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相联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了得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要求学生提前一、两天把话题报告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修正学生的报告内容,同时教师本人也可以做好相关的准备,以更好地面对学生话题的挑战,增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改进教学效果。

2.3行动研究方案的修正:行动方案实施4周后,笔者就以上行动方案对学生进行了访谈,主要弄清楚学生是否适应这些学习安排和学习活动、口头报告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便于及时修正行动方案。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这些方法针对性强,非常有利于他们提高口头报告能力。但有的学生存在抵触情绪,主要是由于他们语言基础差,评分标准的明确和具体任务的分工让他们无法再“混”下去,担心影响成绩。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加大了对他们的辅导力度。鼓励学生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纠正往常依赖别人、逃避困难的做法,只要积极参与,循序渐进,成绩肯定会提高。为了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开设了学生成果展,展 示学生反思日志,鼓励先进,鞭策后者;展示学生报告的录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汇报中的表现,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向。另外还成立了学生学习互助小组,对团结协作的小组集体加分给以鼓励,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

行动方案实施10周后,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得知,较多学生信心增强,已乐意参加口头报告,师生互动明显增强。认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由于评价标准内容的明确,学生及时运用和锻炼课上所学的语法知识、词汇和结构的现象增多。有学生认为应增加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对此,笔者增强了口头报告教学活动和形式的多样性。举行简单易行的比赛,尽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如风采秀进行阅读竞赛、英文歌曲比赛、口语比赛、背诵比赛,以赛代练,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还进行学习过程的展示,如认真背诵或抄写词汇然后口头讲解词汇意义、反复阅读文章然后进行复述等。口头报告人的安排也变得灵活多样,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按照学生自愿、自由组合和教师安排的方式来进行。口头报告在不需要多媒体演示的情况下,如果场景需要,还选择了室外教学。

行动方案实施15周后,通过学生访谈、学生日志、课堂观察和评论等形式,了解到学生对于口头报告教学已放下戒心和担忧,理解教师为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支持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方案的实施。

3行动研究效果验证

此次行动研究结束后,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口头报告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问卷调查中,笔者采用了研究之初的问卷,同时增加了学生口头报告能力提高情况和对英语课的看法两项内容,便于阶段效果的对比和验证。数据显示:因基础差而产生畏惧心理的学生数量从43%下降到10%;14%羞于公众面前发言的学生已变得自信,能够或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现象从63%下降到7%;所有学生认为教师的辅导及时到位,对他们帮助很大。对于新增的两项调查,76%的学生认为自己口头报告能力提高,有94%的学生对英语课表示满意。从数据对比和显示来看,此次行动研究效果明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通过行动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口头报告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了改善口头报告教学的有效措施。同时,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5]可促进教师借助行动研究的方法,使教学和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表2

参考文献

[1]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4)

一、分析检查报告形成过程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

人事局领导班子对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和本局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限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后,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问卷调查表、开展交心谈心等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建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股室、中心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撰写班子,为撰写好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初稿完成后,又反复征求了班子及职工的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归纳整理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局组织人员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把征求到的22条意见和建议归纳为思想观念、作风建设、公务员管理、人才培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事等6项,并归类为立即整改事项、长期工作事项和需要解释事项3大类。在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完成后,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进行了修改,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印发各股室、中心征求意见,班子还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讨论,报告文稿经4次修改、完善。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二是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三是推进人事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及措施;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二、群众评议座谈会情况

7月6日下午,*县人事局召开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会议。到会的有政协委员罗智坤(县编办专职副主任)、服务对象代表张进香(*县卫生局)、唐萍(*县水务局)和本单位股所级以上领导等共13人,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座谈会上,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副局长苗长生同志向参会人员介绍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和修改情况说明,张绍钦局长作了《*县人事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会议指出,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以来,人事局领导班子一班人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认真系统学习理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讨论,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与组织生活会,着重在联系实际深化认识、查找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许多思想共识。报告主要就是对这些成果的总结、归纳、概括和升华。要求参加座谈的同志深刻认识开展群众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评议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领导班子建设措施实不实,为下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和落实整改打好基础。全体参会人员在听取介绍并详细阅读后,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评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真地填写了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5)

一、分析检查报告形成过程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

人事局领导班子对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和本局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限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后,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问卷调查表、开展交心谈心等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建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股室、中心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撰写班子,为撰写好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初稿完成后,又反复征求了班子及职工的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归纳整理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局组织人员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把征求到的22条意见和建议归纳为思想观念、作风建设、公务员管理、人才培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事等6项,并归类为立即整改事项、长期工作事项和需要解释事项3大类。在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完成后,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进行了修改,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印发各股室、中心征求意见,班子还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讨论,报告文稿经4次修改、完善。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二是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三是推进人事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及措施;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二、群众评议座谈会情况

7月6日下午,*县人事局召开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会议。到会的有政协委员罗智坤(县编办专职副主任)、服务对象代表张进香(*县卫生局)、唐萍(*县水务局)和本单位股所级以上领导等共13人,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座谈会上,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副局长苗长生同志向参会人员介绍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和修改情况说明,张绍钦局长作了《*县人事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会议指出,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以来,人事局领导班子一班人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认真系统学习理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讨论,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与组织生活会,着重在联系实际深化认识、查找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许多思想共识。报告主要就是对这些成果的总结、归纳、概括和升华。要求参加座谈的同志深刻认识开展群众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评议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领导班子建设措施实不实,为下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和落实整改打好基础。全体参会人员在听取介绍并详细阅读后,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评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真地填写了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6)

长篇报告文学《发射将军》评论专辑

李鸣生是当代报告文学作家,也是继徐迟之后我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报告文学的重要作家。他长达20年关注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作了《飞向太空港》《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航天七部曲。中国作协召开他的《发射将军》研讨会,是基于对他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的赞赏(语)。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特为李鸣生写信表示祝贺。李继耐在信中说:“《发射将军》把故事置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这个典型环境中,以老一辈发射将军为代表,以新中国第一个导弹发射基地的创建、发展为主线,以发射第一枚导弹、第一枚核弹头、第一颗人造卫星为支点,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倾情书写了一段鲜为人知、感天动地的历史;热情讴歌了基地官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开创的拼搏精神;成功地塑造了老一射将军的文学形象。作品故事生动曲折,语言朴实清新,细节鲜活逼真,报告与文学,思想与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既着力刻画人物的形象,又注重历史的深刻反省;既有对历史的宏大叙事,又有对人物内心的细微描写。尤其是60年代初,发射官兵们啃窝窝头、吃沙枣叶,在戈壁滩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坚持发射导弹的故事,催人泪下,备受感动。总之这是一部难得的具有文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航天史诗,一部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的文学力作!”兹发表有关评论。 ――编者

李鸣生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当中,是一位很重要的作家,而且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创作时间长,成果非常突出。他的报告文学作品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20年来完成了“航天七部曲”。一个作家能在同一题材中坚持不懈地写作20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容易有几个地方,一是他对航天题材的了解和感觉,恐怕是任何一个作家不能代替的。二是写同一个题材是很有难度的,但他的每部作品都有提升和升华,尤其是这部《发射将军》,与其他航天作品有显著不同。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第二,李鸣生其他题材的创作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一共写了20多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有军事题材,也有地方题材,我所知道的有一大批,比如写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人心》。而这些作品对整个中国的文学尤其是中国的报告文学创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李鸣生重要的贡献。所以从创作的成果来说,无论是军事题材还是地方题材,李鸣生的贡献都是显而易见的。他是一个非常丰厚的、而且一直走在前沿的、有多方面贡献的作家。

讨论李鸣生的作品,我也联想到当前报告文学的创作问题。

第一,报告文学到底是以回顾历史为主还是反映现实为主。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题材上的问题,而是决定报告文学是否继续成为时代号角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写现实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少,主要有三方面的难题:一是现实题材难写,难就难在作者需要付出巨大的采访劳动。二是必须面对活着的当事人。面对死人是容易写的,而面对活人是很难写的。因为作者写的人和事很多人都知道,比如李鸣生的这部《发射将军》。三是不能随便编故事。有了这三个难题,就造成了现实题材难写的特定性。这看起来是个学术问题,实质上是个创作态度问题。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首先的工作在于采访,在于现场,在于现场的材料,这是报告文学最可贵、最主要的东西。李鸣生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这也是我对鸣生表示敬意的地方。

第二,我觉得报告文学评论比较少,而且比较浅,这也是造成当代报告文学不能为公众了解和熟悉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得本来精彩纷呈的报告文学失去了一大部分的光芒。有的评论家并不了解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样的评论基本上只能说是皮毛。一些评论家很少从作品本身说事,而是按照自己对作者的喜恶进行评价,或者考虑人际关系来评价,把评论最基本的东西都忽略了,不能实事求是。我认为这也是影响当前报告文学发展的大问题,评论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中学生个人自评报告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课 形成性评价 文化知识 文化能力

国内有关文化测试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语言课程的测试中融入文化测试(高婵琴,2009;康志鹏,2010;刘宝权,2004)或对开设大学英语文化课的整体讨论(万志红,2005),涉及大学英语文化课测试的研究并不多(李秀梅等,2010)。本文将从形成性评价的视角探讨大学英语文化课测试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也称为“课堂评估”,“课堂评价”,“学校评价”或“成绩档案评价”,还有人称为“学习评价”的,但使用得最多的还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种评价使教师有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种学习环境中监控并指导学生的表现,而不只是获得学生在特定的某时某地、考试环境下表现出的一个瞬态图。形成性评价常见的形式包括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形成性评价使用得当将有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益。

与形成性评价相对的是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打分,并作出决策。虽然终结性评价有诸多弊端,但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依然是评价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

2、大学英语文化测试的内容

文化包括相当复杂的内容,而人对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两点决定了很难对文化教学进行测试与评价。张红玲(2007)提出文化测试与评价的内容应分两个层面:具体文化层面与抽象文化层面。具体文化包括文化知识、文化功能、文化价值观、文化差异和交际能力。抽象文化包括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能力。Lessard Clouston(1992)提出文化测试可以从三个方面内容入手,即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技能。这三个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文化掌握程度。而李秀梅等(2010)认为大学英语文化测试是包含文化因素的语言测试,并将反映文化差异与文化知识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宏观文化、微观文化以及国际性文化。宏观文化是指某一文化中社会政治、历史地理、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微观文化指某一文化的社交礼仪、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人物活动等,是文化内容的具体呈现。微观文化测试内容可以分为观念、思维、习俗、人际交往等儿个方面。学生能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别国文化信息、人物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本文将文化测试的内容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笔者认为,终结性评价,及传统的考试,更适用于文化知识的测试;形成性评价在文化能力测试,包括文化意识和文化技能的测试中,更具优势。

3、大学英语文化课中的形成性评价

对形成性评价在文化测试中的应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文化测试的形式,Renwick (1979) 做了补充,文化测试应将自评报告和记录清单包括在内来检测基于知识、态度、意识、技能和行为模式的任何教学活动的效果。

大学英语文化课的授课模式有其自身弱点,如课时有限,班级容量大,学生文化背景和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等,使得上述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充分应用于整个授课过程。笔者认为,针对大学英语文化课的具体情况,形成性评价中的两种形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即论文作业和自评报告。对于论文作业,由于多数大学英语文化课班级容量大,有必要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由小组分工完成每次论文作业。而自评报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具体操作中,教师可在开课的第一节课布置宽泛的论文作业,也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学生做跨文化敏感度方面的问卷,初步了解每个学生的文化基础,文化意识等。随着课程的进行,可以针对具体的文化问题或历史事件,要求学生撰写作业论文以及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内容可以是自己在这个阶段文化学习中的收获、困惑和困难,也可以是就具体问题的不同看法的等。教师要对论文作业和自评报告及时反馈,并根据情况对教学方案作出调整。学期论文和学期自评报告是反映学期学习成果和学习反思的重要文档,质量上要有较高的要求。学期末,教师可以通过整个学期收集到的论文作业和自评报告以及学期论文和学期自学报告,重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文化技能方面的提高和进步的情况,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操作中最后一个问题是量化。由于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采用学分制,而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多数是进行价值判断和描述性的,如果找不到合理的量化方法,这一结果就不能在学分中体现出来。量化中教师不能只注意每次论文作业和自评报告的质量,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观察,应该把更多的权重放在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技能的提高和进步上。万志红(2005)对高校英语文化课提出了新的评分标准,小组交流活动15%,学期论文25%,期终考试25%,出勤率10%,课堂参与15%。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一评分标准是切实可行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作出适合的调整。

4、研究结论

大学英语文化课虽然不能全面的引入形成性评价,但在论文作业和自评报告这两个方面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这种方式的引入会对大学英语文化课以及对其评价的公平性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高蝉琴.英语语言测试中融入文化测试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

[2]康志鹏.高中英语文化测试研究[D].成都: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3]李秀梅,张卫东, 李洁. 大学英语文化测试研究[J].教学研究, 2010(7)

[4]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