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5 17:49:27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1)

一、推进依法治理。

继续深化全民法制教育,为依法治理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抓好地方行业依法治理,促进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法律素质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网络划分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协管员、信息员及村(社区)、镇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工作职责。二是健全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双百二期工程”,力争我镇今年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申报社区一个,村两个。三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准入制度,认真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审批暂行办法》、《城市社区社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强化镇政府服务职能。四是落实基层综治组织及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等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群防群治队伍规范管理及工作保障常态机制。

三、推进信息平台全面建设。

在各村(社区)和镇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简称信息平台)工作。一是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协管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信息平台的基础数据能及时采集到位和服务下沉到位;二是信息员要重点做好协管员的指导、数据的录入和服务类信息的;三是确保信息平台数据的顺畅流转,并通过信息平台使镇、村(社区)、组工作规范、有序;四是依托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培训就业、医疗卫生、特色农业产业、法律援助、困难群众、儿童关爱等服务,推进服务无缝覆盖。

四、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

加强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成为政府服务管理社会的得力助手。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面向全社会的志愿服务动员系统,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培育一支参与广、功能强、作用好的志愿者队伍。

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全面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网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强化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管理,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完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实有人口全覆盖。建立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两头抓、双向管”的协同管理机制。

六、完善特殊人群关爱体系。

加强对刑释解教及社区矫正人员、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及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和重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密切掌握各类特殊人群的基础信息,完善分级分类管控、衔接接纳、安置帮教、矫正疏导、医疗救治、困难帮扶、就业培训、跟踪回访管理服务机制,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提高对社区矫正对象的GPS监控覆盖率;建立涉及闲散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乞讨青少年、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帮扶工作志愿者服务站、留守学生之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和“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按照《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严格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要达到100%。深入推进“大走访”,广泛开展“走、建、惠”和“听、访、解”活动。完善“网上”和“书记、市长信箱”等新型平台来信的办理。着力完善“大调解”网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专项行动,按照上级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专项行动工作。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2)

1、切实加强综治工作组织领导。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紧密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规范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一票否决制、责任倒查制的内容和程序,找准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意见和措施。把综治维稳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抓好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研究部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2、强化综治工作基础建设。按照“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局机关综治工作和谐平安联创建设,建立完善以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社会管理联合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局机关综治机构建设,局机关成立综治办公室,办公室下设调解组、治安组、宣传组,及时解决单位随时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局机关综治队伍建设,尤其对门卫、食堂炊管员等治安维稳人员要及时进行引导、教育、管理,确保实现“两无”(无重大矛盾纠纷、无越级上访)目标。

3、强化责任落实和工作考核。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全覆盖”;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采用综合手段,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问题解决;强化监督、考核,实行每季督查、半年核查、年终考评,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六五”普法活动,切实加强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用法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突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局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在全局范围内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5、建立完善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以局长负总责,局机关综治办公室牵头,调解组、治安组、宣传组相互对接、相互补充的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各科室和局机关综治机构要高度重视调解工作,要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特别是对局机关内部人员的摸排化解工作,要做到“小事不出科室,大事不出单位,矛盾不上交”。

6、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大治安工作专项经费投入,落实治安队伍保障措施,鼓励和支持离退休人员义务参加治安防范,强化对办公楼出入道路的巡查和生活小区治安防范;发挥局机关群防群治的互联、互助作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监控设备与手机、电话联防,提升治安防控水平。

7、深入开展“大排查”活动。局机关要把定期排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充分发挥科室职能和局机关综治组织的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诉求,理顺疏导群众情绪,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真正对单位矛盾纠纷的调处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8、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局机关将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应急处置方预案。建立以科室人员为基本力量,以党员干部为突击力量,以群防群治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局领导及各方力量人员将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果断处置,平息事态。

9、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要认真查找差距,强化措施,对外要加大严打整治力度,对内要加强单位内部的防控工作,加强对重点部位及人员出入集中场所的检查,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10、继续抓好外来人口管理。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局机关综治办公室要安排人员逐户逐人调查登记,逐步形成实名、实数、实情、实时的“四实”人口登记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出租房屋的管理,出租房屋要签定治安管理协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要求,加强对各类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人员活动动态。

11、加强敏感时期的维稳管控工作。今年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党政军领导新老交替过渡的重要一年,为确保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安全与稳定,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提高警惕,加强敏感时期、重要时段的维稳管控工作,保证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的社会安全与稳定。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3)

一、主要工作目标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是:不发生命案,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不发生有影响的,不发生“”等人员聚众滋事和散发反动宣传品,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不发生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争创全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二、工作任务

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积案,实行重点问题领导包案制度,大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全面落实基层人武工作。加强交通安全、铁路护路联防和消防安全工作,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应急机制,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和开发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工作措施

(一)创新综合治理体制,健全齐抓共建机制

1.健全完善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党委班子会每季度研究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平安建设)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三级中心,五级网络”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落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责任,严格落实一票否决权制和《关于进一步明确综治问责方式方法的通知》,确保开发区各级各部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齐抓共建形成合力。

2.完善综治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和改进综合治理考评工作,建立专项工作考评与一般工作考评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把法治建设纳入综治(平安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坚持日常检查、专项督导、明查暗防相结合,完善考核细则、改进考核方法,完善党政领导、分管领导综治实绩考核档案,规范晋职晋级征求综治机构意见的程序和制度,开发区确保每半年开展一次公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公正执法满意度和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简称“一感两度两率”)测评工作,认真做好省市综治委“一感两度两率”测评和暗访督查工作。

3.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结合“三万”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125”模式,实现三级信息联网互通,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广泛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协商共治的规范化自治体系和联通共享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完善网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机制、培训机制等,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构建职责明确、信息畅通、适应发展的网格管理新体系。

4.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综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各村(居)、企业、二级单位综治工作体系,明确一名负责人主管综治工作,确保基层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加强综治(网格中心)干部、网格管理员等业务培训工作。保障基层综治、网格管理经费落实到位。

5.健全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和运行机制。健全各类调解组织,配齐配强调解机构人员,加强培训,强化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大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将矛盾排查化解关口前移,对所有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定位,实行解决一件销号一件。做到社会矛盾信息提前预警,实现“矛盾全掌握”。完善“三三制”调处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和格内。建立和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建立健全“访、信、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格局,畅通社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强化预警监督。对延时办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预警监督,对责任单位实行分级考核,定期通报。

(二)强化重点管控,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6.严格排查管控重点高危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全能神”等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中的高危人员等重点人群,集中进行排查摸底,建立重点高危人员信息库和台帐,明确管控责任,落实教育和防范措施。加强并规范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工作。健全和完善衔接机制,多渠道落实安置政策和帮教责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为刑释解教人员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社区矫正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不重新犯罪,不参与。

7.推进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网格化。认真落实《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条例》,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力争全年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登记率达到95%以上。依托网格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网格管理员、党员干部、亲属等联系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机制,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鄂办发[2014]33号)文件精神,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严格实行集中免费救治。

8.加大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强化依法管网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打防管控体系,把网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战线、新领域,建立网上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着力提高网上发现、控制、处置能力,严防形成隐蔽性犯罪组织和破坏性社会动员力量。加强对网上热点问题的应对和引导。

(三)加强排查整治工作,维护治安大局平稳

9.健全完善形势分析研判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操作流程,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制倒查机制。加强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的分析研判,对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及有影响力的重大社会活动,提前参与,提前分析研判,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各村(居)、各部门坚持每季度进行治安形势分析研判,针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0.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研判会商制度,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大力整治管理薄弱、服务缺失和治安混乱的村(居)。建立滚动排查、常态整治机制。重点开展集贸市场、出租房屋、网吧等治安复杂区域以及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学校、企业周边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排查整治。坚决消除治安盲点,加强源头治理,完善长效机制。加强铁路、小鸦公路、宜兴公路、村级道路、非客运护路、校车安全联防工作,加强辖区企业、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督导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实行警示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每月按时上报社会治安排查整治工作情况,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达到95%以上。

11.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涉法涉诉、征地拆迁、“两违”整治和企业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涉及民生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综治办牵头配合开发区各二级单位,充分运用人民调解的程序和办法处理行政争议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深入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财犯罪、犯罪,以及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打击拐卖儿童妇女和禁赌、禁娼等专项行动。

12.认真做好处理进京非正常上访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责任对进京非正常上访实行综治问责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明确依法处置进京非访人员后相关单位职责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将非访和涉法涉诉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大工作督办力度和情报信息的掌握,强化问题解决、心理疏导、依法打击和综治问责力度,确保开发区不出现进京非访事件的发生。

(四)构筑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深化平安建设

13.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意见》和市文件精神,推进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交通道口、人群集居地、城区杂居小区视频防控体系,逐步实现“社会防控网格化、街面防控扁平化、单位防控标准化、公共安全防控社会化、视频防控智能化、网络防控基础化、思想防控全民化”的治安防控新格局。强化重点行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实现对各类治安区域全覆盖、各类治安要素全掌握,提高整体防范水平。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联网和应用,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提升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水平。完善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机制,夯实火灾防控基础工作,严防发生踩踏等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

14.扎实做好人民武装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人武部、区征兵办公室文件精神,成立民兵整组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各村委会民兵整组工作,完善“两本四册”登记薄规范填写。成立开发区应急分队。切实做好“二部一家”正规化建设,完成各村(居)民兵连“一部一家”建设,成立开发区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确保2015年征兵任务圆满完成。

15.继续深化平安建设。围绕法治建设,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需求为导向,深化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争创无命案、无民转刑、无矛盾上交的“平安村”活动;开展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事故、无矛盾上交的“平安单位”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科学、真爱生活“平安校园”活动;开展无赌毒、无纠纷、无事故、无的“平安家庭”活动。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4)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水平”为主题,以建设草原乳城为目标,围绕“只争朝夕抓机遇,聚精会神抓项目,依托优势调结构,带着感情惠民生,乘势而上夯基础,奋发有为保增长”的工作方针,突出“项目建设、现代产业、农村经济、城镇建设、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六项重点工作,强化举措,创新奋进,推动全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预期目标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达到12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以上,达到1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达到3113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增长22%,突破5000万元,争取达到60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农牧场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2%、10%,分别达到11869元、5058元;全区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利税同比增长15%,工业项目投资力争达到4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

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一)打好项目攻坚战,全力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积极争取,做好项目资金保障工作。坚持把上项目、增投入作为促发展的关键举措。切实加强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以取得更多的国债资金;更大范围地加强政银、银企合作对接,努力突破融资瓶颈,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

2.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按照“重点建设、重点支持、重点服务、重点保障”的要求,加快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确保建设工程质量。重点抓好年计划投资2.1亿元的现代牧场三期工程、1.9亿元的弘基马铃薯全粉一期工程和2000万元的华顶乳制品加工厂配套万头奶牛养殖牧场工程,力争10月份竣工投产;力促投资2.1亿元的纸箱厂生产线如期开工、投产;全力保障2.3亿元的河北陈氏兽药新建GMP生产线、1.05亿元的合德商贸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文化广场一期工程,为塞北注入新鲜的文化元素;保证现代牧业集团投资1000万元,日加工能力300吨的有机肥料厂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区疾病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区级养老公寓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保证物流园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3.精心筹备,搞好谋划项目储备。把握国家、省经济发展宏观形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3”产业规划和“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的招商引资思路,逐步建立定向、定期的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京津地区全方位、深层次的对接合作,力促签约和落实一批合作项目。认真研究国家政策、产业投向和市场需求,建立区级项目储备库,对谋划项目实施动态跟踪管理,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2010年,重点做好蒙元文化城、牲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200MW太阳能光伏电站、投资1000万元的燕麦加工厂、10000吨薯渣生物饲料及投资500万元的马铃薯组培等项目的招商、签约工作。

4.重点扶持,做好企业整顿工作。积极跑办、全力做好原三鹿企业生产启动工作。继续扩大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协助现代牧场乳品厂、华顶乳业做好恢复生产准备工作,使其尽快正常生产。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支撑

1.做强乳业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坚持乳业为第一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全力推动奶牛规模化养殖进程。重点实施好塞北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二期奶牛存栏扩群和现有小区挖潜增容工程,力促4个在建奶牛养殖场(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三期工程、3个小型合作牧场)建成运营,争取新建存栏300-500头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3-5个,奶牛存栏发展到3.89万头,确保全区奶牛规模养殖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完成超大型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奶站的硬件建设和科学管理,坚持执行规范的生鲜乳收购合同,引导企业、奶站诚信经营,坚决打击和取缔流动收奶点,进一步加快科技兴企步伐。

2.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新型能源业。依托我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全力推进冀中能源集团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发展风电能源,年内争取华电国际电力公司装机10万千瓦的西山风电场开工建设。

3.强化宣传推介,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根据全市“旅游服务业振兴规划纲要”精神,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精品旅游服务。紧紧围绕草原文化和生态休闲两大主题,积极打造“草原文化”、“蒙元文化走廊”旅游服务品牌。不断培强壮大草原文化产业,将塞北建成蒙汉文化交流“驿站”。全面整合周边旗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快速提升旅游业整体配套服务水平。

4.发挥交通优势,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紧邻北京、连接京蒙、辐射周边的区位优势,借助即将兴建的蓝张铁路、张承高速、国道沙宝线与牧闪线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华顶现代物流、河北合德商贸中心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园区,鼎力发展以农资、煤炭、建材、农副产品、生活消费品、工业消费品等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使塞北成为连接京津冀蒙的重要物流通道。

(三)强化农业农村工作,有效助推新农村建设

1.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加大推广耐旱作物的种植力度,完成市农牧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在榆树沟、沙梁子、小城子三个管理处新增节水灌溉农田0.5万亩。确保国家总投资1749.6万元的榆树沟管理处三牛点、省级投资的小城子管理处马点村、黄土湾村的三个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林业生态工程,年内全区基本草场达到10000亩、植树造林面积达到2200亩。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计划投资520万元(省补260万元,地方配套260万元),于9月底完成6条26公里的“村村通”四级公路。投资10万元建设农村简易客运站一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279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测土配方项目工程,做好100万元的农机补贴工作,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科技和资金支持。继续完善新民居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内各项配套设施。

(四)全面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1.抓好城镇规划工作,彰显现代城镇魅力。以建设草原乳城为目标,逐步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功能定位,倾力打造“特色彰显、规划先行、高点起步、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环境优美”的魅力乳城。按照中长期城镇总体规划,完成6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编制;年内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修编工作。

2.抓好城镇开发建设,逐步提升城镇品位。按照“一城四区,二纵五横”的建设格局,大力推进城区改扩建。投资750万元将绿源大街、闪榆路交叉路口东北角、平安大街北侧,鹏龙加油站西的地片开发建成面积为7500㎡的三层商业楼;投资1200万元,规划拟出让地块,闪榆路西侧,神龙建材厂以南249米范围开发三层商业楼。总投资1.05亿元建设综合性合德商贸中心,抓好各投资3000万元的假日酒店、弘基实业写字楼建设和投资1050万元的文化广场建设,有计划地改造并完善镇村道路、电网、通信、生活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3.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继续完善城镇道路、集中供水、集中供热三项基础设施工程。年内投资450万元,完成兴旺北路0.3公里、兴盛大街东段1.6公里和长宁大街1.2公里的城镇道路建设工程。投资90万元,完成闪榆路沿线至现代牧场段给水管道铺装和新建筑物配套给水工程。投资765万元,完成5.1公里的蒸汽管线铺设工程。完成日方投资的日处理污水600吨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投资4339万元的城镇污水及再生水处理项目。

4.抓好城镇现代化管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我区城镇科学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出租市场管理和培育,扶持出租产业发展。抓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督查指导,强化路政、道路运输市场规范管理工作。合理规划、协调、布局城镇道路、建筑物、路灯、广告等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城镇街道、垃圾场、垃圾箱等场所的卫生清理工作,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城镇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1.办好为民实事,培育“民生之根”。扎实有效地实施好七项民生工程。年内投资200万元,完成文体广场一期建设任务;新建日处理生活污水1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改善区内居住环境;修建总长3.1公里的市政道路、26公里的乡村道路,完善路网建

设;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279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做好绿源大街、闪榆路2万平方米的便道铺装和现有建筑的亮化美化工作,增添现代城镇文化元素;实施好廉租住房建设工程,解决全区低保户、具有城镇户口5年以上的住户和家庭人均住房15平米以下住户的住房问题;投资3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青少年服务中心,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文体锻炼场所。

2.广开就业门路,抓牢“民生之本”。继续落实不同就业群体的用工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再就业援助补贴等促进稳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镇村新增劳动力与用工单位搭建联系平台,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推动以创业带就业活动,鼓励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缓解就业压力。

3.深化“科教兴区”战略,夯实“民生之基”。继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年内新建幼儿园一处,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个,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强化学校及教学管理,补充部分新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扩充学校生源,幼儿园入园率达到85%以上,小学生达到400人,初中生不少于上年数量。积极推进职技培训,以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实施劳动职业培训计划,年内至少组织两期技能培训,集中培训不少于100人。

4.破解群众就医难题,解决“民生之急”。多方筹措资金为区医院配备救护车、大功率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全面提高诊疗水平。年内完成各管理处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改扩建任务,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条件。积极跑办争取疾病防控中心项目落户,完善全区疾病防控硬件设施。全面规范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扩大农村医疗保障面。规范基金管理,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保持新农合基金的合理报销。加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三网建设”,做好重点疾病防治工作。建立全区应急救治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传染病直报覆盖率达到100%。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之依”。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查和清欠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保险参保扩面目标任务。巩固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水平,落实城镇职工(含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巩固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基金安全。推进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健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机制体制,提升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6.积极开展文化建设,锻造“民族之魂”。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篮球友谊赛、秋季运动会等全民参与的文体活动)。做好数字电视工程,全面完成2010年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加大全区重要新闻、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和外宣工作的报道力度。

7.构建社会和谐环境,浇铸“民生之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201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对安全风险系数相对较大、存在事故隐患重点工程的监管工作机制。贯彻落实以生产经营单位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法人代表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狠抓财税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打好金融基础

全力做好财税工作,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预算编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财政集中支付工作安全、高效、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政票据管理,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继续优化财税结构,强化税收征管,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牢固树立节俭意识,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和急需支出。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5)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提升幸福和谐

东城区紧紧抓住作为全国和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的契机,构建具有东城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

社会管理融入网格 提升居民安全感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是在充分总结原东城“万米城管网格”和原崇文“制”、“城管综合执法机制”的理念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社会安全稳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责任制为依托,以社会各类人的管理为重点,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综合考虑“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常态方式。

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框架体系主要由六大系统组成,即: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建设服务系统、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以高效顺畅为要求的组织指挥系统、以预警防范为先手的维稳防控系统、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系统。

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组织层级可以概括为:“三级平台”“四个层级”,“三级平台”即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工作站;“四个层级”即区级、街道、社区级、网格级,也可称为网纲、网目、网结、网格。

东城区17个街道、205个社区被划分了589个社会管理网格,平均每个社区被划分为2到5个网格。每个网格里又配置了“七种力量”,即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和网格消防员。600余名的网格助理员了解民情、解决问题在网格;248名警察保一方平安在网格,东直门、东花市等3个试点街道实现了“一格一警”;203名“司法力量”和 31名消防干警下沉配置到每个网格,在基层一线开展多元调解和消防安全工作日常巡逻检查。

便民服务纳入网格 提升居民幸福感

东城区在全区构建“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社区居民步行只要15分钟就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享受到买菜、修车、修鞋、文化健身、卫生服务等服务内容。目前,全区162个社区完成了规范化建设工作,10大类60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都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市民中心、区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全区基本形成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商业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和居民自助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目前,东城区共完成17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建设工作,全区社区商业网点数量达5600个,平均千人拥有社区商业网点数量6个。

社区自治沉入网格 提升居民参与感

将社区划分为网格,缩小了工作力量的单位面积,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密度,更多居民把精力投入到社区,畅所欲言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在东城区形成了“居民议事厅”、“市民论坛”、“开放空间”等多种形式,有效的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制度,是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解决社区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形式,是东城区社区自治制度的一种创新。“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制度搭建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实现了居民对社区事务和与自身利益相关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增强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民主意识,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政府行政管理和居民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同时也增加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除此之外,完善的“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治理结构,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规范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会议、社区代表会议为手段,以社区服务站为平台,搭建起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平台,建立了网格化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新模式,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治理体系,有效实现了政府管理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作为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的有力保障,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引入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预警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其中,通过建立7大类、32小类、170项信息、2043项指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的工作目标,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严谨梳理29个部门的118项业务流程,打造了“六步闭环结构”。通过建立街道社会服务特服号码和公众微博等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与辖区居民的互动交流。

此外,东城区提出“把党支部建在格上”的工作思路,将社会管理网格同党组织设置进行有效对接,有效推动了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

上海长宁区: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长宁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县(区、市)之一,早在2010年初就组织开展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调研,围绕社会矛盾调处、基层社会治理、城市运营管理等重点问题,形成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并细化分解为7大类45个项目。下一步,长宁将在实有人口管理、社会共治结构、社会稳定预判预警预案机制三方面着手,继续推进试点工作。

聚焦重点群体,深化实有人口管理。推动人口管理由户籍管理为主向实有人口管理为主转变,完善“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动人口信息共享,实现与民政救助、劳动就业、综合治理、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互通。

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社会共治结构。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和监管评估机制;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坚持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民警“四位一体”运作机制;积极倡导志愿服务,依托上海虹桥志愿服务网,把世博为长宁留下的一支2.5万多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壮大;完善基层综合治理,逐步推广以社区中心警务室为基础的警社合作模式,推进综治工作向楼宇、“两新”组织延伸和拓展。

注重源头预防,完善社会稳定预判预警预案机制。建立区社会稳定情报中心,综合运用来自政法系统、窗口、基层社区等社情、企情、舆情和网情,准确把握形势、深入分析社会心态、及时了解民意。对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建设项目、企业改革、撤制村队等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开展评估,使之成为重大决策、项目审批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

天津滨海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1234”模式

作为全国35个市、县(区、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之一,滨海新区通过“构建一个格局、深化两个体系、强化三项机制、打造四大亮点”的新招法,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争当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

构建一个格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两个体系。建立健全预防与处置并重、管理与服务相融、公正与效率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完善集海陆空立体化的打防管控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强化三项机制。构建覆盖全面、反应灵敏、多方联动、调处有力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形成常态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完善充满主动性、富有针对性、确保及时性的能动司法保障机制。

打造四大亮点。建成“五位一体、四级平台、三调联动”的综治服务中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成功率以及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率提高,民事案件、民转刑案件、涉法涉诉案件、越级访、下降;总结探索征地拆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真正做到阳光、和谐、文明及规范拆迁;建立区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推进、工会积极主动、各方密切配合、职工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形成成熟的集宿式、公寓式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激励保障方面取得新突破。

青海格尔木市: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三项工程构建四大格局建好五支队伍

2010年10月,格尔木市被列入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格尔木市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并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纳入了全市“十二五”整体规划,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格尔木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主要是针对社会管理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互联网管理等工作,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三项工程”、“四大格局”和“五支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健全法制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率先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福建晋江市:社会管理创新瞄准一个目标践行一种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落实九大任务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晋江市已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2011年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晋江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晋江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将围绕“瞄准一个目标、践行一种理念、实现三个转变、落实九大任务”展开。

“一个目标”就是既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又要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一个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三个转变”就是社会管理要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由单一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管理转变,由事后处置、被动应对向事前预防、主动掌握转变。

“九大任务”就是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强化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健全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出治安稳定问题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管理;强化民生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广西凭祥市: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近年来,凭祥市紧紧围绕“建平安、保稳定、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全国社会和谐稳定模范边关”为总体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市)”和首批“全国法治县(区、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中央政法委、综治委确定为广西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

2011年3月1日,凭祥市召开全市政法工作暨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会,对2011年全市政法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突出边境特色,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全国社会和谐稳定模范边关”思路,围绕“富裕文明、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目标,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全力化解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不安定、不和谐因素,确保南疆国门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建立健全矛盾调解组织。完善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机制,深入开展“三大纠纷”歼灭战活动,主动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人依靠法律解决纠纷的能力。

围绕稳边主题,全面实施“爱民固边”战略。针对中越双方边民非法出入境频繁的现象,创新实行“路长制”,建立村村有护边员和边境通道有“路长”的长效机制,组建“护边巡防队”、设置边境通(便)道“路长”,防范边民非法出入境,重点防范和打击边境贩枪、贩毒、武装抢劫、偷渡外逃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与越南警方积极实践加强警务协作机制,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举行会晤,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合力打击跨国犯罪。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关爱工程”。全面总结推广凭祥镇狮子山社区女子帮教队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帮教组织的作用,带动退休老干部、青年志愿者、各地客商等参与到法制宣传教育、重点教扶、禁赌禁毒等工作中来,对特殊人群进行帮教管理,掀起全市上下共创平安的热潮。

实施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纳入全局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平安镇、村、社区以及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营造人人共创平安活动、人人共享平安成果的浓厚氛围和工作格局。

共青团农场:以“三突破一确保五关键”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2011年3月9日,作为全国确定的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之一,也是兵团唯一的入选单位,共青团农场召开社会管理创新联席会议,确定2011年共青团农场社会管理创新目标。围绕创新工作,2011年共青团农场将以“三个突破”、“一个确保”为主要工作目标,以“五个关键”为举措,全力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以促进自治区、兵师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个新突破”: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理论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果和效益上实现新突破。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本性问题,为实现重返县经济“十强”行列,争创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开创服务更加到位、管理更加有序、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管理新局面。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体制和考评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有效落实;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重点地区、信息网络、新经济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全面覆盖;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化解一体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群众案件明显下降,明显减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三、组织机构

根据工作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立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刘昌盛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日常工作。

四、管理重点

(一)重点人员:精神病肇事肇祸者、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滋事扰民艾滋病患者、监外执行人员、xx人员、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动人口。

(二)重点区域:网吧、金店、娱乐场所、旅店、废品收购站(点)、城乡结合部、治安混乱地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企业和工业园周边环境。

五、工作措施

(一)调查研究,对症管理。在全镇各村(社区)范围内开展重点人员、重点地区管理的调查研究,查找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症结,召开研讨会议,针对我镇具体实际情况交流研讨管理措施。

(二)建立档案,落实责任。对全镇范围内重点人员和重点地区进行调查摸底后,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逐一建立档案;对管理对象逐一落实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管理措施到位,确保管理效果明确。

(三)公秘结合,稳妥管理。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实现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管理,宜公开的则公开,不宜公开的则秘密管理。公开管理要形成威慑力,秘密管理主要是防止产生负面影响。

(四)抓住重点,发动群众。根据辖区工作实际,抓住管理重点对象,把社会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村、社区,强化服务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增强管理实效性,加强社会管理队伍建设,消除管理盲区,变松散管理为系统管理。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镇综治办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层层明确责任,分解落实任务,将社会化管理目标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层层签订社会管理责任状。

社会管理工作要点篇(7)

省委书记赵同志主持会议并在作中心发言时强调,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构建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以深化“平安”建设为平台,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切实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优化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省领导吕同志、乔同志、夏同志、任同志、陈同志、王同志、李同志、黄同志、葛同志、茅同志、蔡同志、林同志、王同志、陈同志等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市市委书记、市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学习会。

会议认为,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精神,是把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做好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和从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系列重大部署的高度,来深化对中央专题研讨班精神的学习领会,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在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实践经验。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总书记对提出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殷切期望,坚持把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坚持把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坚持把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源头动力,坚持把有效改进方式方法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坚持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始终把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社会管理面临新形势;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管理面临新课题;利益格局日趋多元,社会管理面临新要求;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管理面临新考验。这些深刻变化,既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对新形势下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出了紧迫任务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新形势下继续开创改革大业、实现发展大计和维护稳定大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