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师德讲堂总结

师德讲堂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27 16:51:45

师德讲堂总结

师德讲堂总结篇(1)

一、换个形象,与学生建立互敬互爱的良好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可亲可敬形象的树立,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可亲可敬的教师,学生更易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上课时态度冷淡,那么学生必然心灰意冷,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上课时必须力求做到可亲可敬。

先说可亲。在课堂上,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学会关心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课堂上,如果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了课堂纪律,教师应尽量采取暗示方式,如提问或讲课时适当提高语速或语调等,使学生自觉认识并改正错误。

再说可敬。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能严于律己,虚心好学,敬业爱生,尽职尽责。当然,教师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比较渊博的知识,要讲求教学的方法艺术,启发得当。形式新颖。同时,教师要有文明高雅的言谈举止,处处为人师表。

可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营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二、换个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思想品德课导人好,就能迅速活跃课堂,引人入胜,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特别重视课的导人。教师可以通过热点时政导入新课,如我在讲“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时,充分运用当时受全球关注的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事件以及其中的与共和党之争,并讲述一些选举过程中的轶事,进而比较设疑:为什么我国没有类似西方国家那样的两党竞选制度?为什么我国只是由中国共产党?这种结合实际、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另外,也可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制造悬念导人新课。如我在讲“与人为善”这节内容的时候,这样跟同学们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听到了一件事,对老师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到底是什么事,对老师产生了这么大的震撼呢?听到这儿时,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子都集中了我的身上。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当然,开头的方式还有许多种,像歌曲、小品等都可以拿来开头等。总之,教师要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开头,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未始,兴已浓”,促使学生迫切学习。

三、换种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师德讲堂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通过“道德讲堂”建设普及道德理念,搭建师生道德建设新载体,讲述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我校师生道德素质。

二、工作目标

道德讲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通过“道德讲堂”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为构建“全球眼光、全国示范、全省一流”的市州开放大学提供思想道德保障。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道德讲堂”建设组织领导,成立电大“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四、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建设以“礼仪”为核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职业道德建设以“奉献”为核心,主要包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勇于献身等;

家庭美德建设以“和睦”为核心,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子女、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个人品德建设以“友善”为核心,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五、工作要求

1.有计划。每次“道德讲堂”要求主题鲜明,开展前要出台具体的活动计划安排。要求从3月份起,每个月在教职工中开展“道德讲堂”1次,由党政办公室牵头;每个月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讲堂”2-3次,由开放教育处、网络职校牵头;每个月在社区中开展“道德讲堂”1次,由终身教育处牵头。

2.有场地。原则上要求教职工“道德讲堂”在学校615会议室进行,班级、课堂、社区开展由主管部门自行安排专门场地。

3.有队伍。每次活动要求主持人2人以上,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选择一批道德践行的先进人物,固定一批专业道德宣讲员,不断充实有讲述愿望的人员,营造一种神圣清正、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

4.有流程。严格按照“唱歌曲、看视频、学模范、诵经典、问自己、谈感悟”的标准环节进行,可适当增加环节,即6+N。

5.有总结。每次活动后要由专人负责将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活动台账,包括图片、音像资料统一整理、归档。

6.有专栏。在学校网站主页开辟道德讲堂专栏,将所有文字材料、图片、音像资料统一上传,生动记录学校每次“道德讲堂”开展情况,充分展现我校“道德讲堂”活动的特色与水平。

六、工作保障

1.加强物质保障。结合实际开辟“道德讲堂”场所,并确保物资、经费的落实,由党政办公室统一协调、落实。

2.加强技术保障。教务处要为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类技术指导,包括音像设备的调试、电子屏的宣传、主页专栏的开发。

师德讲堂总结篇(3)

关键词:德育课 教学总体设计 有效教学 合作互动

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德育课不好上。原因很简单:首先,德育课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学起来较为枯燥;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学习兴趣。再次,一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就像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说起。总的来说,德育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德育课也无生命力可言。怎样让德育课活起来,变一潭死水为一潭活水呢?怎样使德育课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关键。下面就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概念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程序和方法,即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的设计,是教学思路、教学结构框架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对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的设计。

二、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绝非可有可无,任何教材都有两面性: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又有繁杂、零碎、不正统的一面;学生也是“十个手指不一样长”:学习基础、领悟能力、性格、兴趣等各具特点。如果教师不做或不善于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是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内容不连接,缺乏整体感,没有教学主线,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不能保证有效教学。德育知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德育课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总体设计。

三、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

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内容丰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要从学科整体或单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符合社会需要。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程既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德育必修课,又是对中职生进行的一门职业指导实践课,解决学生择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既符合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需要。

2.备教材、备学生

我们要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参、教辅,不仅要理解所教课本身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高度,把握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做到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如适时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和理会教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发展,如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灵活变化的教学模式,使之符合学生特点,又使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3.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视角,将教材新知识作巧妙处理,使之通俗化、感性化,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情景,为新旧知识铺设知识联结的“桥梁”。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感性化;采用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谈感想、谈体会、辩论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不断反复中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4.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任务的落实,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切忌形式化。否则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必然使课堂失去针对性,陷入盲目性,影响教学质量。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吸取、探求知识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并不是说教学无法,而是强调要特别注意每堂课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会显现教学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四、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运用

搞好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必须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统帅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实际才会是高水平的;反之,指导思想不明确,或不科学,陈腐落后,其教学设计必然不理想,甚至出现谬误。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教师要把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成一定教学情景,可以是问题情景,也可以是故事情景、生活场面再现情景等,巧设疑问,激发兴趣。例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德育课教学中,笔者引用教学情景:“小潭在临近毕业时坐立不安,一会儿觉得高中三年来什么都没学到,一会儿又觉得高中毕业的学生很多,就业压力很大,对找工作没把握,面对单位的招聘无所适从……”由此引发学生展开对职业生涯设计必要性的讨论。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想学、爱学。M・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的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

2.以精讲为前提

有的教师不仅善讲,而且有讲瘾,一开讲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这都是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产物。从古至今,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尤其是德育课,更是从上课讲到下课,唯恐学生理解不了,难怪有人说德育教师是“马列主义老太太”。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的大脑以自由的空间。做到这一切就必须以教师精讲为前提,只有教师提炼语言,少讲空洞的话,提高“讲”的效率,才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提高课堂效率。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学生不仅要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揭示规律,还要运用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例如:1958年化和运动,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揭示了人类发展要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的支配。同时又要让学生运用这个规律来认识当前改革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理解并拥护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从而学会学习,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服务。

4.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动力

让德育课“活”起来,实质就是进行课堂互动,促进互动必须强调合作。在倡导合作性学习的今天,合作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实践层面引入课堂往往很难操作,不是教师不想引入合作,而是唯恐操作不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其实,课堂上的合作相当重要,合作得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首先要重新定义德育课堂的活动纪律,那就是讨论有主题,违纪有监督,讨论有奖励等;其次要明确规定合作中讨论、交流的时间,并必须有结果,要当众宣读结果,各组对比;再次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好与差的搭配、活跃的与文静的搭配,男与女的搭配等等。这样既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又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学习欲望、情感等得到极大的满足,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自然不会错。

5.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又会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授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容时,利用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的回答不统一,有的说是好事,因为同学们可以打雪仗;也有的说是坏事,因为下雪路滑。笔者教育学生针对下雪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论断,不能妄自下结论,以后同学们考虑事情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绝对化,才不至于犯错。还可根据学校条件开一些实际操作课、多媒体课、实践活动课等,当然社会实践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毕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到社会中,但也可以采用间接的途径,把备课中准备的课外材料引进课堂,使德育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的引导下步入理性认识的殿堂。随着现在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笔者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播放设备,在课上穿插播放时事新闻视频,结合新的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也很“时尚”,使课堂的讨论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一节高效、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一节多姿多彩、耐人寻味的德育课,更需要教师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同时,还要求课堂教学总体设计主线分明,突出整体性,注重实效性,以保证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师德讲堂总结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学校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和谐学校”工程建设。根据《教育局关于建设“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时代风尚,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校?html> /> --> /P>

4、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选择一批道德践行的先进人物,固定一批专业道德宣讲员,不断充实有讲述愿望的人员,营造一种神圣清正、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

四、保障机制:

1、成立学校“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2.成立学校“道德讲堂”宣讲组:

教师宣讲组:

联系员、xx

组员:xx

学生宣讲组:组长:xx

组员:xx

师德讲堂总结篇(5)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研究型教学;课堂教学

Abstract:As a new teaching notion and mode,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is being pushed in the nationwide educational field.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imple expou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 of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ainly analyzes its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Law Basics, bringing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Law Basics;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一、研究型教学的内涵、特点和要求

研究型教学也称研讨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弊端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为前提,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研究和探索问题,最终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在“研究”,它包括教师的研究和学生的研究,教师在研究中教,学生在研究中学,同传统教学相比,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学目标观、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学习观与质量观。研究型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价值目标取向、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与突破。因此它具有主动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倡导研究型教学就是要求这种研究性教学既体现在教学的目标、组织、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之中,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的创新上;同时鼓励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即突出学生主体,强调问题中心。具体在课程的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考核等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1]。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倡导研究型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众所周知,在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评价偏差等现象已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型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

(一)有助于改变落后的课堂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然而,在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以传授更多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旧观念仍旧深深影响着课堂教学,反映在教学目标观方面,大部分教师侧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授,表现为:课堂上较多地从概念、范畴理论的解析演绎出发,停留在讲清教材、讲清理论知识上,忽略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较少,许多教师没有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内在要求,尚未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教育观。

在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师生观方面,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唯教师是尊”等落后教学理念。表现为:不重视对问题的研究,未通过对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的研讨、探究,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研究型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它使教学的过程民主化,教师是导师,也是学习伙伴。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还包括新的学习观与质量观。在以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反映不够充分,表现为:从侧重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出发,考虑统一和刚性要求较多,忽略了以学生发展的需求来设计他们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缺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研究型教学建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现的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它实现了学习观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在质量观方面,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不重过程只看结果,以分数论高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仍然没有改变,尚未进行整体考核和综合评定。研究型教学评价强调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它认为对学生成绩考核应重在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应重在教学特色鲜明等观念无疑将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更为客观,并发挥好导向功能。

(二)有助于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对传统教学价值目标取向、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创新与突破。

1.有助于课堂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增强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质,解决成人和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教育的层面,仅向大学生讲授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应更加重视行为引导、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可以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目标指向不同个体为主要特征的目标群,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各自期望以及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由单一性到多元性的转变。

2.有助于实现教学主体由师生单向传授关系向双向互动关系的转变。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大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立,教学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演化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图景。在这种图景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主动” 双向交往互动关系。教师是引路人,是入门的向导,也是学习伙伴。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师生“群言堂”,理论知识的获得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师生的共同探讨来实现的。在研究中,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更富有民主性、平等性。

3.有助于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材使用规范性高、内容含量大且高度概括而教学时间有限,如何构建一个兼有规范性和灵活性,切合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实践难题。研究型教学倡导问题意识,主张在领会把握教材内容,作出主次、轻重、详略区分的基础上,以“少而精”的原则,以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主线,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它可以使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现实问题切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

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贵在引导得法,学生重在自我探究,且教与学的方式呈现多样化。采用讲授、讨论、启发、研究、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调查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学生还可以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还以研究为纽带,开展合作与交流,以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如此,研究型教学还淡化了课内课外的时间观念,教学不再只是课内的事,基于动机、兴趣,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不再只是一件吃苦的事情,学生能从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求知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品尝创造的甘甜,分享成功的喜悦。

4.有助于纠正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偏差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具有导向性的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偏差较大是致使教学质量、教学实效、教学特色不够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研究型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它是一种整体考核和综合评定,较客观公正。尤其他运用的是指向不同个体的评分标准,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努力和价值,并能有针对性地给以具体的改进建议,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这是传统教学评价无法做到的

三、应用研究型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具体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而言,需要全面转变的教学理念应包括上述提到的各种新的教学观念,其中目前需要着重实现知识传授向行为引导、能力培养转变;教师单向主导向师生双主体转变;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4]。 即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思想观念的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转变。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只有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教学相长,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认识到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针对教师,而且也要针对学生改变单纯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以自主探究、合作、开放、实践的态度,进行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念的改变尤其需要造就一批创新型教师。他们像学者型、研究型教师那样对自己职业和专业的热爱与投入,对所教学科开展研究、探索和创新,才会成功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本学科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和理论基础。因此通过重视学科交叉、人才交叉,形成一支专业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基础”课教师学术梯队。通过教师人力资源的新型培训模式,把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通过鼓励教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来探寻社会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科研课题,将有助于“基础”课教师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与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品质结构。只有构建这样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才能做到真正改变教学理念,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模式,把握好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

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枯燥的讲述和接受,它是一项复杂有意义的劳动,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我们把研究型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在课堂教学的讲授环节:一方面,重在讲思路、讲线索、讲重点和难点。讲授内容突出“少而精”的原则,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外阅读的内容不在课堂上讲述,变“教材”为“学材”,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尤其注意在课堂上增加行为规范和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2.课堂讨论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以及表现和发展的机会,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一方面,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自由提问、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可以把每次课开始后的15分钟设置为独立的提问环节。要求学生充分准备,针对前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并使学生课堂上讨论、发言或讲述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且在实施中反对划一,而应崇尚个人差别和独创见解。因为多元而开放的思想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使之拥有一个开放的胸怀;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抓好设疑-导思-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基于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重视过程中的学习,而非简单的结论。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以问题探究为突破口,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师生互动环节:加强双主体教学,精心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一方面,要形成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团队理念,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并派代表总结发言[4]。要求教师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引导,做到以理服人;另一方面,要形成课外的师生互动。在课外充分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开拓教学网络空间,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如利用网上精品课设置的师生互动栏目,既有老师的问题答疑,也有围绕教学内容的课后分享和学习资料交流,从而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影响力。

(4)教学方法选择环节:倡导采用讲授、启发、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选择时侧重考虑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明确理论规定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现实针对性较强的内容适于讨论研究,充分运用案例讨论吸引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大学生自学力度,在课内为学生推荐先进的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精心设计作业,规范作业管理,使课程作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小组,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学习团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课堂教学的考核环节:对学生成绩考核以平时学生课堂讨论、发言、读书笔记、作业论文、团队活动成绩为主,期末考试可用灵活多样的案例分析和课程小结题目,重点考核学生综合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据有关要求及自我评审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同时,由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小组运用各种形式(学生汇报、量表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序地进行记录和跟踪评价,避免实施过程失控,从而使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更为客观公正;对教师教学考核应从学生是否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学特色是否鲜明及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是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设置具体衡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霍盖萍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堂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33-36.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R].教社政[2005]4号.

师德讲堂总结篇(6)

一、“娃娃道德讲堂”社会教育模式的教育目标

常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工作是长期的工作。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要将长远的教育目标落实在具体的教育阶段中。经过研究分析,我园提出了以下教育目标:

1.不断扩大讲堂建设的品牌效应,彰显道德力量,进一步突出讲堂主题,丰富讲堂内涵,优化讲堂形式,拓展讲堂功能,放大讲堂实效。

2.进一步加强教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

3.依托信息技术,着力推进以“幼儿礼仪规范”和“孝文化”为主题的幼儿道德讲堂建设。

4.通过家园大手拉小手,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道德建设目标。

二、“娃娃道德讲堂”社会教育模式的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就是幼儿园德育目标的细化、具体化,是实现幼儿园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根据“娃娃道德讲堂”社会教育模式的教育目标,我园选择了以下教育内容:

1.我们仔细研究《幼儿园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反复推敲提炼出了十六字的核心目标“尊老爱幼、诚实明理、团结守纪、勤劳勇敢”作为本园娃娃道德讲堂核心目标加以实施。

2. 加强幼儿礼仪文化熏陶。依照《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要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序启动和开展幼儿道德讲堂建设。增强幼儿在仪表、餐饮、言谈、待人、行走、观赏、游览、仪式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3. 开展“四德”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职员;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三、“娃娃道德讲堂”社会教育模式的教育方式

教育方法总是为一定的目的而服务,幼儿园德育教育方法是为完成幼儿园“娃娃道德讲堂”社会教育模式的教育目标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目标。考虑到幼儿接受社会教育的认知规律和我园的社会教育目标,研究过程中运用了以下教育方法。

一是设立班级讲堂。结合升旗仪式、节庆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每班每月开展一次,在氛围布置上,采取灵活、简便方式,利用教室的投影、电视等多媒体电教设施,同时利用文字、图片、音乐等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明确宣讲重点。一是讲道德规范。围绕核心目标“尊老爱幼、诚实明理、团结守纪、勤劳勇敢”普及道德规范,增强幼儿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二是讲道德模范。借助道德讲堂,向幼儿大力宣传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和先进事迹,触动幼儿心灵。三是讲道德文化。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中华传统国学中,精心挑选出引导人们省心修身、崇德向善、待人接物的经典句段,让学生吟诵熟记,使他们充分感受中华道德文化的恒久魅力,进一步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

三是制定活动流程。我们制定了“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想、送一份吉祥”“五个一”的规定流程。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借助视频、网络、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演绎故事,视听结合,使幼儿在轻松、典雅的环境下洗心静心、提升修养。

四是开展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是我园“娃娃道德讲堂”的一大特点。由幼儿园、班级统一组织,鼓励幼儿开展学雷锋道德实践活动、植树护绿美化校园实践活动、敬老节感恩实践活动、公益宣传等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共同争做道德传播者和践行者。

四、“娃娃道德讲堂”社会教育模式的教育效果

通过开展讲堂活动,取得以下效果

(一)注入了品牌活力

我们以传统节日和教育课程,凭借信息技术采用情景化、游戏化、幼儿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活动,向市文明办、教育局、辖市区幼教系统开放,成效显著,作为全市娃娃讲堂范例加以推广。

(二)汇集了正向能量

讲堂活动受益面广。授课对象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幼儿为主体;二是幼儿与家长共同参加的亲子活动;三是既有幼儿,又有家长和社区人员。在活动中,目标指向不仅是幼儿,也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真正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

(三)赢得了荣誉信心

讲堂活动增强了教师的社会教育能力,幼儿园以“争创省文明单位”为主线,以锤炼师德铸师魂为重点,以“道德讲堂”为契机 ,全面提升了道德文化建设。我园荣获了江苏省文明单位、局创建先进多项荣誉。通过家长问卷调查、教师互评、园务会议讨论、社会网络票选等方式,从百余名教师中评选出20名最美教师和微笑园丁,22名教师评为师德标兵,3名教师被评为市“十佳母亲”,1名被评为市公安局“十佳警属”。毛婉清、张沐暄等二十位小朋友获“常州市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礼仪之星”,刘毅哲、刘丁铎友等29位小朋友获“常州市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礼仪宝宝”。刘畅、谢雨桐等18位小朋友获“常州市机关幼儿园班级礼仪之星”,孙米果、吴思睿等十二位小朋友获“常州市中央花园幼儿园班级礼仪之星”。展现了机幼教师和幼儿的风采。

师德讲堂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为出发点。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首先教师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将课堂效率作为工作重点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教学。下面我浅谈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教师情绪要饱满

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情绪也将会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从而创设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我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知道,他们某科成绩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欢上这一科的课,很多学生对学科是否感兴趣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教师。如果一个学生讨厌这个教师,又怎么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呢?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也许眼睛看着你,心已不在课堂上了。

教师要学会放下架子,做个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人,并要学会理解学生,欣赏学生,要选择用恰当的方式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用正确的语言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学生回答正确精彩时可以进行鼓励,学生的想法独特时也可以进行表扬,教师的鼓励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

二、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感召力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始终是教学艺术的核心环节,它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观反映,更是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思想品德课堂枯燥、抽象、沉闷是学生讨厌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原因。空泛的说教让学生反感。如何使思想品德课充满吸引力,充满艺术魅力,教师必须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在提高语言修养和品位上下工夫。任何学生都喜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因此教师需要调动各种语言手段,要尽量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生动含蓄幽默、措辞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生动丰富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辨别力,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很强,在语言的表述上要准确,不能有丝毫的混淆和马虎,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思想品德教师所传授知识准确与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甚至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高效课堂的良好开端:精彩的课程导入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它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动地学习而会主动地研究探索。对于思想品德这门文科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思考,认清对错。很多学生会觉得较为枯燥乏味,特别是涉及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为每堂课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开端既能将旧的知识点融入,又能引发新知识。教师可以将现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作为思考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现在有许多人创作了一些反映社会现状的漫画,这种漫画也可以运用到课堂中,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将本节课的内容很好地引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高效课堂的关键点:讲练结合

所谓的高效课堂单方面地依靠教师是难以形成的,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精讲精练。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内容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在讲透一个知识点之后,进行具体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探究,不仅达到了练习的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利无害。

五、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总结反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