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师德主题论文

师德主题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5:40

师德主题论文

师德主题论文篇(1)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是师德认知理论没有全面反映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全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反映论。师德认知理论即师德认识论,应该也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映论。它是按照实践认识论原理,在师德建设实践基础上建构的认知理论。而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脱离师德建设实践的主客体结构,形成了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一个单极认知思维定势,成为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大理论症结。

1.学界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三步走”路线

翻开有关师德问题的专著、论文、教材等,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均把师德建设的对象瞄准了一线任课教师,把师德问题的始作俑者定位于一线任课教师身上,并大致按照一条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采用单极思维方法,建构自己的师德建设理论。这种片面的师德认知路线和单极思维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列举出一大堆师德失范的种种表现,如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敬业精神缺乏,不备课、不学习,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造假;言行举止不文明、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上课自由散漫、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等。

第二步就是找出造成师德失范的原因,诸如市场经济导致教师极端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价值观发生偏颇;我国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外来腐朽观念侵蚀了教师的灵魂,使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加重,看重物质上的索取,背离了“为人师表”的价值取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师德监督乏力、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三步就是依据上述师德失范表现和缘由,提出应对策略或者拿出针对一线教师师德的一篮子整改措施。如强化师德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使师德建设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自律;落实有关师德规章制度,维持对师德失范的高压态势,使师德他律刚性化;加强师德监督力度,健全师德评估体系,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随时查找师德问题;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以开展“人民战争”的方式,将教师的一言一行纳入广大学生的监督视野,把人民教师置于“天罗地网”似的监控之中。

上述就是学界比较流行的师德问题认知的“三步走”路线,即师德下滑表现——成因——对策。这是典型的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它的片面性和单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师德问题的成因上,把教学一线教师看作是导致师德下滑的“元凶”,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问题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履行责任与义务而造成的师德失范。另一方面,在应对策略上治标不治本。由于对成因的片面理解,消除这些成因的措施与对策当然也是片面的。现实也表明,只面对教师一方,而忽视师德问题的更深层次根源的揭示,无法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师德问题的应对措施。

2.对师德认知单极思维的哲学分析

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违反了马克思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师德实践主、客体认知的片面性。

无论是师德实践,还是师德建设实践,都具有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师德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师德实践的客体主要是学生,也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师德建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领导与学生,甚至还包括社会各界,他们都负有建设师德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师德的好坏,固然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关,但是,也与学生的学德、领导的官德、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密切关联。师德实践是师德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而非教师单方面的行为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是实践活动,均有自己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结果由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而促成,并非实践主体单独一方所致。师德建设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师德建设实践的效果如何,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而是取决于师德实践的相关各方的共同作用。而学界一直流行的师德考查方法,并未将师德相关的各方都考虑在内,只是把眼睛盯在一线教师身上。治理师德下滑,就是单独治理教师,不包括对“教育管理者”的官德治理。“管理者”来领导实施师德建设与师德培育,他们具有师德建设的决策权和师德评价的解释权,而他们也是师德培育的重要对象。师德与师德建设的实践结果,由管理者、学生、社会公民与教师共同相互作用而形成,怎么可以把师德治理的对象搞一边倒,片面对准一线教师呢?

第二,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道德观,导致师德认知上的偏差。

一谈到道德下滑,人们就不由自主地将这种下滑的根源归之于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导致人们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这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直观独断论,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观点的翻版。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超时空道德论,认为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也不存在一种一劳永逸的道德。在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由其决定的道德观念必定是男尊女卑、家国不分的封建皇权至上论、等级秩序观、家族宗法礼教,等等。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男家长具有至上权威,因为全家老小全靠他种地打粮维持生存。一个家族是一个小家,整个天下就是由这些小家组成的一个“大家”(国家),这个“大家”的家长就是封建皇帝。因此,包括君主制、家长制、等级制等意识形态,因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具有进步意义。与此相应的师德观念,“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也是当时生产力状况的产物,我们现代人能说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当时是错误的吗?同样,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由市场经济内生出的道德理念,也具有进步性。市场经济就是平等交易、自由买卖,因此自由、平等就是最合理、最正义、最大的道德。自由、平等、竞争、物质索求,都是市场经济内生出来的正当道德取向,树立这些市场观念都是道德的。既然如此,能说我们的人民教师有物质诉求是错误的吗?既然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有何不道德?即便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有引起道德滑坡的可能,但是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今社会道德和师德滑坡现象。当今的公民道德滑坡和师德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总体爬坡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表面看是道德滑坡,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总体过程中的道德爬坡。人们不能只看到眼下表面的道德滑坡,而看不到道德总体上的爬坡。道德滑坡是道德爬坡总过程中的阵痛,不代表当今道德发展的主流。同样,师德也是如此。这就是道德、师德发展的辩证法。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不能正确看待当下的师德问题和师德建设;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把教师的正当物质诉求看作是师德下滑,把教师看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超人乃至“神”,而不是把教师当做“感性的人”“现实中的个人”[1]来对待;不懂得这一辩证法,就会把师德建设引向偏离社会现实的歧途,导致师德培育畸形化。

第三,师德认知理论的偏差还体现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在师德认知论中的缺失,以及对待多元道德的片面性。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道德、师德也同样有这两个特点。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有着2 000多年的封建传统道德脉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道德思想,如孝德、诚信等应该积极继承,而有的道德观念则需要抛弃。但是有些腐朽没落的道德流毒却遗留了下来,甚至正在死灰复燃。考查师德必须充分重视当今多元道德文化并存的现状,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它们对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影响,把握好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发挥作用的限度。比如,强调师道尊严可有利于抵制学生辱师现象的发生,强调市场平等、贯彻师生民主平等,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过分强调师生平等,并完全与市场平等混同,则会淡化“尊师重教”,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与等级伦理思想,以及“”期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使得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当然也包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长期受到人格尊严上的压抑。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一下子唤醒了国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意识,往往会产生对这些旧道德观念矫枉过正的现象。新的道德观念在冲垮“师徒如父子”等旧师生等级观念的同时,也重创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所以,正确对待多元道德,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极端化,对于师德认识理论的合理建构,意义不可小视。

新时期师德认知所违反的上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陷入误区的理论症结。

二、现实症结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文化价值结构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依然存在着如下多种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等级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形态在当今并存[2],都对师德认知与师德建设产生影响。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况:管理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教育教学资源(比如课时、教学岗位、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专业培训、学历进修、评优选模,等等)的优势,顺势掌握起了师德建设的领导权、解释权、评价权,将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一线教师只好依附于人人称呼的“领导”或者管理者。在这种情势下,一线教师如何保持自己的高尚道德?这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势利眼、落井下石现象的发生。教师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实施,在某些学校导致的现实后果是教育内部阶层的分化:一方是官文化群体,一方是教师亚文化群体;一方是“资本家老板”,另一方是这些“老板”雇用的“工人”(一线任课教师)。“老板”高高在上,不断强化官文化价值和竞争文化价值,挑起教师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矛盾加剧,而“老板”趁机从中渔利,充当他们矛盾的天然裁判,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竞争,嬗变为一种新的竞争文化价值,被“老板们”看中,在教育界越来越发挥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作用。个别教师为了维持自己在单位部门里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昧着良心,不择手段,讨好“老板”,而老实人只能充当最好捏的“软柿子”,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老板”无“官德”、“工人”无师德的局面。

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内部,职务级别严格、上级聘用下级,虽有民主成分参与,但由于官文化价值与思想的残存影响,形成了下级依附上级、一线教师永远是最底层下级的局面,可谓封建等级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变种。初级阶段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存、相互交织、互相嫁接、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态。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与相互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而这正是新时期师德建设与培育中的现实症结所在。

新时期,师德实践与师德建设理论,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人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新形势下师德问题所发生的新动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要看清,新形势下多元文化价值格局的存在现实及其对师德建设和师德培育的影响与挑战;看清师德认知理论中存在的单极思维定势、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的师德反映论。唯如此,才能提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目标、新策略,引导我国的师德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系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多元文化价值格局下师德建设的症结与师德培育路径研究”(课题号:DIB111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师德主题论文篇(2)

关键词: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C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4-02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政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师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为了提高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的普适性,扩大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的指导范围,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研究者应该对那些德育工作实效较高的教师、学生和德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总结他们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共同认识和方法。

师德主题论文篇(3)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主题 方式 教师点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更能突出学生主体,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从目前来看,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虽然引进了讨论式教学,但是教学实效却不高,主要是因为:设计的问题过于随意,不具备讨论价值;讨论方式较为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教师的“介入”不够及时、有效等。基于此,本文拟结合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例,深入分析实施讨论式教学的途径,以全面提升教学实效。

一、设计讨论主题,激发学生讨论

在实施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中心,设计贴合学生兴趣和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讨论主题,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讨论主题是在学生学习完“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之后设计的,旨在促进学生结合中华文化,提出保护文化的合理化建议,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保护责任感。讨论主题:请结合当地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分析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这一讨论主题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结合所学习的思想品德知识和社会认知,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并列举当地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分析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样的讨论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丰富讨论方式,增强讨论实效

(一)情境式讨论

情境式讨论主要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再设计一定的情境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形成认知的一种有效的讨论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如综合利用图片、音乐、视频、语言等,让情境生动活泼起来,从而带动学生讨论的情绪。例如在教学苏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磨砺坚强意志》这一课时,笔者以情境方式引出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桑兰、霍金的事迹与成就。这个环节结束后,笔者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田震的歌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来营造氛围,并与学生一起哼唱: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被情境感染了。笔者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讨论:桑兰与霍金的命运有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让他们走向成功?请谈谈你自己的意志在哪方面较为薄弱以及该如何改进。学生结合情境和本课的内容,进行大胆讨论,讨论效果非常好。

(二)辩论式讨论

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而又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辩论式的讨论方式,从而使学生增强理解,学会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辩论时,双方各抒己见,针锋相对。为了保证辩论顺利进行,教师还必须提前布置辩论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搜集辩论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培养好习惯》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展开辩论式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辩论的主题为“习惯决定命运”。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双方在辩论前搜集辩论所需要的资料,并精心汇编,推选主辩论手,安排记录员、总结员等,做好辩论的一切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师的一声“辩论开始”,代表不同观点的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举出“习惯决定命运”的具体例子支撑观点;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相反的例子进行反驳。

三、教师介入讨论,点拨激发学生

师德主题论文篇(4)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德性研究目标;教师德性研究内容;教师德性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40-05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基于我校“以德立校、以智化人”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现实的发展需要等由朦胧到清晰逐渐“浮现”出来的。首先,这一研究承接了我校90余年一贯的办学理念。我校创建之初为“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以张謇之侄张敬孺名下二万元私产大洋建校,故以其名命意学校。此后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德立校、以智化人”的人文脉绪并一直延续至今。新形势下如何提炼出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德要求,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总结研究的。其次,这一研究是改变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行为失范的需要。社会转型时期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反教育的行为,一些教师身上还出现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必须通过教师德的内在特征与规范研究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再次,这一研究是加强教师道德行为领导力的要求。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有着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要提升教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领导力,教师首先要有端正的品行、健全的人格,用丰富的课堂智慧、端庄大方的衣着举止,同化人感染人、示范人引导人,而这都离不开对教师智慧型德的塑造。第四,这一研究是引导教师追寻自身职业幸福的需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生活是合乎德性的生活。传统师德“安贫乐道”等理想化的崇高标准在现阶段很难与现实合拍,也难为常人所能企及。“我们正处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建构时期,仅仅有理想和激情是无法解决中国社会人的建设的问题的,因而人的教育必须以社会哲学的眼界为根本依托。”[1]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当下现实,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理性的本质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发现。”(柏拉图语)课题明确提出后,我们却发现已有专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读专家们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发现,从伦理角度探求的至善德性现阶段大多教师并不缺乏,我们要探求的是基于教师职业基础上的智慧性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及成就,也就是说,我们所研究的教师德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传统的道德范畴,还从智慧、创造的角度,寻找教师德性的张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1)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教育理论界有一些围绕“道德生活”的讨论,提出“教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的命题,但总体上表达的还是“教学的伦理性”这一传统意蕴。如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等人的观点即是如此。(2)杜国民等的论文《论教师德性的内在价值》,强调教师德性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德性对于教师个体生命的浇铸、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撑、对于学生教育影响等三个主要方面。(3)黎琼锋等的论文《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提出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并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相辅相成……我们在学习思考专家学者关于教师德性论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哲学,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创造性地开展了自己的个性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及研究策略

我们原来确定的研究思路:一是把研究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研究,使教师教学工作、生活状态、学校面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或优化;二是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大量的行动贯穿研究始终;又在行动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和适度的理论表达;三是采用子课题“工程项目承包”方法,由子课题负责人进行承包,并担当责任。实践证明第一个思路是可行的、符合实际的;而第二条思路我们发现必须要调整,因为对“什么是德性、什么是教师德性生活,它们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这类问题如果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很难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作出符合德性要求的导向;第三条思路则由于老师们工作忙、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大多不能按时完成,即使是我们已经对子课题进行了分解的情况下,老师们仍然心惧三分、心存忧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忧虑是“文献研究看不懂,实践研究无抓手,理论表述无话说”。于是,我们重新调整了原先的研究思路:组建文献研究组和实践研究组,每组邀请相应的专家作指导,制定了定期的学习计划和交流时间,并规定了各自的研究范围、职责、期限、任务,实践证明这一变化是行之有效的。

在上述思路做了相应的调整后,本课题研究采取了以下研究策略:

第一,大力占有文献和资料,并对相关资料实施了全面的理性分析和归类。本课题研究始于2009年11月,尽管如今关于教师德性的论述有上百篇甚至更多,但当2009年年初我们通过百度、中国知网和维普网等渠道收集与教师德性、德行相关的内容时,仅仅收集到刘万海、吴安春等的几篇文章或专著。于是,我们专门向朱小曼、成尚荣、严清、冯卫东等专家作了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课题组拜读了英美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德性之后》,重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奥古斯特・孔德的《论实证精神》、王南堤的《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等,此后又陆续收集到了薛晓阳、吴永军、吕素珍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上述资料进行了梳理。课题组采集、收集的研究文献和资料,总量达到20多万字,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二,高度重视教师行为、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德行案例分析。我们分析讨论了班主任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难点问题或感到迷茫的问题,如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多次教育不改正家长又不配合怎么办?对学生有爱心、经常向困难学生捐资捐物的教师是否就一定是有德性的教师?等等。在分析探讨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厘清教师德性的本质内涵――有德性的教师在于对学生终身发展尽责,进而为我校校本化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大量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也是提炼出科学的教育主张、观点或见解的基础。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收集了我校教师近五年实践中的大量案例,而且从报刊上、网络上遴选了大量的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案例或教育叙事,这为增强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起到了开阔视野、关注人的多维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让我们从大量具体详实典型的案例中抽象出具有共性意义的教师德性要求及行动特征,进而让我们的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窥斑见豹的效果。

三、研究的成果及主要结论

有专家认为,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我们在实践中对这一观点也有深切的感受。对于教师德性的本质及内涵这一难于回答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师们,从理论基础、实践做法,为如今教师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当多的科学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觉得教师德性不能仅仅拘泥于道德哲学的角度,即在评判教师德性时,不能仅仅限于“无私”“忘我”“他性”或“否定自我”的道德理念,否则会否定教师德性的“生产性”意义和创造价值[2],试想,一位教师如果失去了对现实问题的把握能力,失去了面向生活的追问意识,其教学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吗?由此我们觉得教师德性研究应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关注教师的社会现实和命运,关注教师的专业工作状态,“关注教师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品质: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3]。我国先人在描述教师形象时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的双重要求;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这都表明,研究教师德性,必须既关注教师的道德状态、精神品质,又必须关注教师的工作智慧和创造力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来考察教师德性,才能达到“教好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愿景和目标。

从道德的角度说,我们寻求的是教师生存和学生进步以及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尊重、责任、关怀、享受,引导教师悦纳自我、欣赏他人。在此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一个切入点――教师人格提升与教师心理满足,目标是让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游刃有余,让教师面对学生时充满爱与智慧,让教师面对知识时充盈渴望。为此,我们总结提炼了一系列口号。如,帮助学生展开梦想的“双翼”/平凡的生命也会有怒放的灿烂/好教师应该学会用亮点自励/做一个传递自信的教师/教师成为和谐社会的德性典范/教师的德性是一种力量/教师德性是社会德性的标杆等等。上述口号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①关心教师内在需要,减少其生活忧烦感和职业倦怠;②营造教师工作良好氛围,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人际相融,拓展成才快车道;④引领教师高雅生活,倡导积极的阳光心理。既让教师有敬畏感,又让教师有幸福感;既让教师欣赏自我,又引导教师超越自己;既让教师克服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避免在题海里挣扎,又让教师珍视学生稚嫩的尊重和翱翔的胆量,分享学生成长的愉悦。

从社会哲学的角度说,我们必须用历史命运的意识来审视教师德性的构建,由此必须考量教师智慧的生成、运用及其在发展学生、成就自身中的巨大作用。“人的教育是一个严肃的社会课题,包含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人的教育,它不仅源于学生心灵升华的需要,而且同时又源于时代的命运和责任。”[4]“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主体意识、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社会参与的能力。”[5]由此我们超越了以往“圣洁”的教师德性,从社会哲学的角度重新考量了教师的德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关注教师的现实境遇及工作实践。1932年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在《教育与成见破除》一文中就说:“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教人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自己在能力上的限制,二是教人破除成见,少受些成见的蒙蔽。”国学大师南怀瑾也曾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由此我们觉得,任何关于德性的思考与研究,如果脱离实践的旨归,其意义都会逐步消弭,对教师德性的关注与讨论也是如此。从实践的角度看,人的行为首先是受一定思想观点支配的,同时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创造行为。由此我们引导教师实现了以下三个转变:第一,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单纯以应试的态度对待课程探究,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德性的创造之举;第二,引导学生追求答案标准而不是标准答案,由“以题论题”向“以题论法”转变,让学生在自我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第三,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过程,而不是一味让学生模仿解题思路套路,还学生以探索、归纳、体会、创意和思路启蒙的过程。冯契曾说过德行乃“德性自证”。实践中教师们以南怀瑾先生所讲的三种错误作为一面镜子,在实现上述三个转变中,努力避免三种错误在自己身上出现。其二,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涌动德性品质。教师德性的完满有利于教师价值的实现,利己利人、意义巨大。那么,教师德性如何形成呢?人们习惯地认为,教师德性涉及师德、敬业、礼仪三方面,而这些方面通过教育与培训是可以多快好省地得到提升的。我们并不完全否认上述做法的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各类培训都存在“重识”倾向,外在的知识经过告知后也并不天然地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遇事不盲从、不迷信,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并追求事物的合理性,是一般的认知规律,也是快乐工作、和谐交流的基本要求。实践中我们觉得引导教师作实践反思是一条提升其德性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本人的心智与人格成为了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自我反思’提倡教师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6]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实践反思是教师“外张性”的德性品质涌动的开始,是教师生命力量的体现,它让我们的生命时刻处于锐意进取的状态当中。有反思才有创造,有反思才有智慧,有反思才会有“茅塞顿开”,才能突破自己业已形成的“经验屏障”而生成新的能力。如今教师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没有对自己以往教育行为方式的实践反思,没有对现实实践问题的反复追问,就不会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有新的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共享,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心必是低层次的口头之语。可见,实践反思是让教师自身成为一部非常生动、丰富而又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的主要途径。其三,全面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本的善的品质。但实践中人们对什么是教师爱、教师爱应该如何体现、教师爱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等问题却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明确的界定,由此人们在实践中也仅把教师爱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爱:把教师爱理解为教师教育学生时的爱心、诚心、耐心,理解为教师对学生不求回报的道德奉献,理解为对后进生的“心痛”。于是,我们经常从报刊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为困难学生买书本等学习用品甚至是买羽绒服等生活用品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下雨天把自己的雨伞雨披让给学生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时常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的教师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而那些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技艺精湛、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则往往很难同时得到认可宣传。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职业反映了专业在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社会价值、公众对它的需要和期望。这表明应该从专业的视角来看待教师对学生的爱。实践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仅仅是口头上或者是内心想表达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爱应该是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道德爱与专业爱的统一。具有专业爱的教师有着极强的学习愿望并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具有专业爱的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专业爱的教师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并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夸美纽斯把人生的目的放在超越于“生”的人生。把教师道德爱与专业爱统一起来的爱,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成熟的爱”。

四、成果形式及后续问题讨论

“基于和谐价值追求的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研究”已经历时四年多。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四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成果的主要形式有:1.系列论文。《教师德性:基于实践的原点与回归》在2012年9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发表,《教师的德性蕴育与能力提升》在2012年11月《生活教育》发表,《道德爱与专业爱:教师爱不可或缺的内涵》在2012年《江苏教育研究》8A发表等。2.教师“德性生活”校本化活动口号。3.《南通市第二中学教师“德性生活”行动优秀个案汇编》,已经出版。4.《“敬孺”精神的时代诠释――记南通二中教师群体》,南通市电视台对我校优秀教师群体电视报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成果都只是初步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像“教师德性”这样博大精深的课题,我们读书越多、研究越深入,就感受到问题越多。不少问题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有下列问题仍需要我们去探索:

第一,教师德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一般来说,确定性的东西可以用规则函数来描述,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而事物的不确定性则包含着大量的个体样本。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尽管通过撰写读书心得、沙龙辩论、校友访谈、专家讲座等活动让全校教师受益匪浅,形成了“以德立校、以智化人”的办学理念,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现阶段教师队伍素质仍参差不齐,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而进入教师行列的,我们进行的大量的个案研究也不能保证结论的规准和确定,这方面必须有后续的研究继续跟进。

第二,教师德性的时代性与普适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研究了大量的个案,而且系统收集了有关教师德性的大量理论资料。在研究初期,我们曾经试图将专家学者们关于教师德性的理论阐述做一个系统归类,并整理成有关教师德性的理论源头,但在阅读专家们理论的同时,我们发现专家学者们关于教师德性的阐述也有不少差异,有些差异还较大。理论上的模糊性让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发生了困惑。但我们通过系统的分析又发现,有关教师德性理论上的差异性主要源于时代特点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政策对教师德性素养的要求有差异。当然,这里的影响主要指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如何形成科学完整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德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仍是我们在教改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4]薛晓阳.人的教育:一种社会哲学的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2]薛晓阳.超越“圣洁”:教师德性的哲学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3]张日华.道德爱与专业爱:教师爱不可或缺的内涵[J].江苏教育研究,2012(8A).

[5]曾水兵.当今教育改造的症结在哪里[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6]黄玉珍.试论“德性教师论”视野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Teacher Morality Study: Goal, Content and Strategy

CHEN Yu-bin

(Nantong No. 2 Middle School, Nantong 226002, China)

师德主题论文篇(5)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学者们大多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我国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在一些学校体育教师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师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不强;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6]在日常生活中不求进取、盲目自信、心理错位;在课堂教学上烦教厌教、言行随意;对待学生缺乏公正、情绪急躁。[7]其次,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间题,如评职称时主要不看师德;在教师的培训上轻视师德教育;在考核时往往只重视教学和竞赛成绩,不注重思想道德的考察;在制定师德规范后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师德建设在许多学校还未被纳入工作议程。[8]对于当前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人的剖析,力求找到其原因所在。有学者提出,师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体育教师队伍的显性流失;金钱诱惑使其重功利性,从而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第二,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观念的束缚,致使部分体育教师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进取精神。第三,不够健全完善的体育制度的困扰,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弱化其教学责任感。第四,学校体育与其它学科间的失衡,使其事业心受到挫伤,职业追求停滞不前。第五,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平衡、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第六,学校对师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在这一问题上,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师德教育、舆论环境、制度保障等方面共同推进。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提出,每学年或每学期,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动机和效果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考评的结果应记入教师的工资档案,在评优、晋升职称、工资进档等各种利益方面要把师德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师德监督机构,发现违规乱纪的教师应立即进行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目地。也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体育教师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体育教师是具有自身需要、目的、情感、态度的人,如果仅仅被当作师德建设的工具性对象和一个纯粹的客体,就会丧失自身道德价值感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体育教师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如果将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泛化来取代公民道德,会极大地限制甚至取消了体育教师道德主体自由活动的广泛空间,从而损害了体育教师道德主体的正当权益,使体育教师道德主体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致使体育教师道德异化,使师德由美化体育教师的“项链”变成扼杀体育教师正当权益的“枷锁”,并最终影响师德建设的实效。[9]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综观相关文献,多数学者认为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此外,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待遇不公会不同程度地削弱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提出了要提高体育课的地位和体育教师的经济待遇。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质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方面,尽管近些年关于体育教师师德研究的论文数量所有增加,但高质量的论文较少。另一方面,在研究成果分布上,关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师德问题的探究较少。相较之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数更多,在实施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诸多课题,亟需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师德建设的途径两个方面。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涵义和规范的认识仍不够清晰,只是简单地在普遍意义上的师德前面加上体育两个字而已。在师德建设方面,未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所提出的建议或措施如出一辙。因而研究成果显得比较零散繁杂,缺少系统性,这可能导致理论付诸于实践时会产生诸多的困难和矛盾。定性分析多、定量少,研究方法单一在体育教师师德的现有研究文献中,绝大部分的作者都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思辨法,提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现状、失范的原因,然后给出一些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调查法,但调查范围往往集中在某一城市甚至某一学校,调查对象只限于老师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及其家长,在设计问卷时没有考虑到教师填写时的“道德隐藏”现象,加之发放问卷的数量也较少,这就使得调查结果难以准确反映体育教师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德性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对优秀体育教师的研究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案例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才能挖掘出无穷无尽的道德资源。

师德主题论文篇(6)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等疑难与困惑,应以提升实践智慧为目标取向,遵循满足需求、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原则,来设计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勇.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2,(6).

师德主题论文篇(7)

高校德育工作德育生态问题和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国有经济日益繁荣、社会道德有效的提升,都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但是也不难发现,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潜在严重的社会和环境危机:拜金、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泛滥,社会公害和腐败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价值体系的颠覆,环境污染的严重,乃至科学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尽管各国伦理学家针对诸多道德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寻求解决这些危机的方法,有的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与整个社会道德进步和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相比,却显得任重而道远,高校道德教育在困惑和探索中进行。

一、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德育生态问题

1.高校德育师资建设的忽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基地,是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主战场,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职责。高校教师作为办学主体,其政治和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德育师资建设的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育部门对的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第二,是高校对德育工作者的职能定位没有明确的整体规划。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使大多数非政治辅导员的教师认为德育是政治辅导员的职责,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好课或做好自己科研工作,德育工作与自己无关。第三,是德育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但是高校又不注重德育教师的“充电”和继续教育,致使德育教师的知识更新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老生常谈,不能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许多热点、难点,难以洞悉当代的大学生独特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不能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所在,很难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们生态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生态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目前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教育跨跃式发展的情况下,该指标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高校对大学生德育的不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是德育的实效性差。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高校的道德理论课教学还是日常道德教育工作,在实际成效以及投入产出比等方面都存在着实效性差的问题。第二,是德育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随着大学的扩招和大学生队伍急剧扩张,高校德育任务日益繁重,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压力增大,由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琐碎、工作压力和责任重大等和评职难等方面原因,一些政治辅导员纷纷选择了转岗做任课教师或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致使德育的师资远远跟不上大学生飞速增多的形势。第三,是高校对当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时代特性研究不够,德育的针对性不强。第四,是高校的德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当前形势的发展。德育理论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研究力量分配不均和宏观理论研究多,而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或技术应对等方面的研究少两方面。这两方面的因素,致使了高校德育不给力。

3.高校德育内、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内部生态的和谐互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德育实效的提高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师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急速增长的学生数量极不成比例,师生比长期居高不下。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给德育工作者造成压力,加之受高校德育观念落后,德育目标“空、高”并且脱离社会发展实际,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的影响,德育的实效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致使高校德育实效性差。

(2)外部生态的和谐互动,给高校德育实效的发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面对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变得迷茫,不知如何选择,失去了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出现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情感淡漠、没有道德追求目标、缺乏信仰等等现象,使高校德育工作根本无所适从。再加上进入大学后,家长及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思想已基本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大学生德育已没有多大意义,使我国高校德育任务主要局限于校内,这就造成了高校德育孤立、社会德育乏力、家庭德育不给力的局面,这也是高校德育实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和谐高校德育生态的构建

高校德育的实效有赖于和谐德育生态的构建,不仅要协调德育生态系统内部各因素,也要优化高校德育与外部生态环境,从而建构出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系统。

1.协调内部各因素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的重要性,要注重德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德育教师的工作要有清楚的职能定位和明确的整体规划,提升教育者素养。其次,要切实执行德育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制度和奖惩机制,优秀者要给予奖励,增强其荣誉感,并与晋级、评聘和职称评定挂钩,对于那些缺乏责任心,甚至在教育教学中有悖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言论和行为的人,要坚决清除出德育教师的队伍,并给予一定的惩罚。第三,是德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交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走出校门,接触和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准确的把握学生心理、思想、行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并提升自己人格魅力。重视学生主体性,畅通德育渠道。

2.优化外部生态环境

(1)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德育需要一种很好的教育氛围和很好的载体,而校园文化就是这样一个载体,一种氛围。参透和弥散于校园内、学生中,学校应该组织或帮助、鼓励学生以社团组织为基本形式、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疑点、难点为切入点,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产生一种公共价值向上的强大凝聚力,是大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加强,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力作用。

(2)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资源管理。教育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时要讲道德、有诚信,不非法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在网上传播色情和不健康的内容,不做网络违法之事,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促成网络立法,共同着力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给大学生一个健康的、绿色的、文明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