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传播论文

体育传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8 13:09:00

体育传播论文

体育传播论文篇(1)

【关键词】体育传播/理论范式/研究路径

1体育传播学的学科背景

传播学(CommunicationStudies),作为一种研究传播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其兴起成为20世纪西方学术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自20世纪初第一个演讲学系在美国诞生,传播学便开始作为一个独立而充满生机的学科开始了辉煌的学术旅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上逐渐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动的目的开始清晰起来,传播学被定义为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和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和效果相关联的现象。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递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制作、接收及其影响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就其诞生过程而言,可以说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研究的衍生物。这也就决定了传播学的交叉性学科的特点。法国著名传播学家阿芒·马特拉在《传播理论史》一书中指出传播学本身处于一个学科交叉的中心,涉及到哲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政治学、生物学、控制论等等。实际上,作为这一学科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早就预料到了传播学的泛学科性,他说:“传播学就是一个公共汽车站,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都可以在这里上车,也可以随时在这里下车。”因此可以说,传播学是新兴学科中最开放与最具活力的学科。目前国内外传播学研究所涉及的话题包括:理论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网络与传播、传播与文化、传播媒介研究、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传播、科技传播学、传播与电视、传播与道德、传播法学、传播学史、传播思想史、传播学研究方法、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社会传播学、传播与发展、教育传播学、艺术传播学、医学传播学、传播心理学、舆论传播学、媒介伦理学、经济传播学、政治传播学、知识传播学、学术传播学、传播语言学、传播符号学、传播美学、建筑与传播等三十多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被不断的复制与放大,乃至于其边界开始模糊起来,清理与界定这一学科的理论范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体育传播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应该说从近代就开始了。早期来华传教士就在中国报告中强调体育的重要性。20世纪以来,中国的体育史学者在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过程的研究中,实际上也涉及了大量体育传播的研究,比如马约翰的《体育历程十四年》中就专门介绍过上海青年会的体育传播情况。随着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面对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传播活动和传播规律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不可忽略时,传播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被逐渐发现和认识。以体育赛事转播为主体的大众体育传播业直接推动了体育运动的社会化、舆论化、产业化和全球化发展。以各类职业竞技与奥运会为主体的观赏性竞技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促使体育运动由传统的个人健康事业演变成为以体育传播和体育消费为主体的产业门类,同时也使体育赛事转播和体育节目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体育娱乐化和产业化变革过程中,以大众传媒为主力的体育传播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主要引擎和动力之。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在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实践,还是在体育运动发展实践中,体育传播理论应运而生。

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视的诞生体育和媒体的关系日益紧密,其后随着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群众体育学等学科的先后兴起,体育与传播体育与媒体逐渐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相关成果不断涌现。在西方相关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79年J0HNSMITH的《SportMedia》,他认为,体育是一种媒介,并指出“体育不仅以传播媒介的形态存在着,而且与大众传播媒介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创造了美国传播媒介发展的新阶段——体育传媒业的诞生和崛起。”1988年,由DAVID和MARCU合著的《SportForSale》一书中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媒介论的学术框架:体育的媒介属性、媒介功能和用媒介行销的理论指导体育营销。

20世纪90年代,体育传播学已经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劳伦斯·温勒尔主编的《体育媒介》(MediaSports)、大卫·罗伊所著《体育、文化与媒体》(Sports,CultureandtheMedia)、雷蒙德·鲍耶、理查德·海因斯所著《体育、媒介和流行文化》、加里·瓦内尔所著《电视体育和文化转变的视野》、英国学者洛德·布鲁克斯所著《表现体育》(RepresentingSports)、瑞·沃勒尔所著《镜头下的比赛场》(FieldinVision)等。

就我国的体育传播研究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商业化、产业化的进程,体育传播的价值才逐渐凸显出来,开始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受制于我国传播学的研究状况,再加上体育和体育传播的特殊性、专业性,在我国,体育传播研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刚刚开始引起关注,而且更多的是在一些体育院校。有影响的相关研究先后有陈天仁的《从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看体育信息传播的效果》(1988)、朱柏林的《对我国报纸体育消息传播的观察与思考》(1992)、《八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比较研究》(1994);田慧的《大众媒介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998)等。进入新世纪以后体育与大众媒介关系研究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宏观研究方面有谭政典、肖谋文的《论体育与传媒的共生效应》(2000),郭邦士的《传播媒介对体育运动的影响》(2001),肖沛雄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2001),张怀君、徐晓林的《作为媒介的现代体育互动特征分析》(2003),李勇的《体育与传媒的关系》(2003),王晓东、李宗浩的《论传播媒介形态变化及对体育传播的影响》(2003),王慧琳、闫伟的《我国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媒介体育信息需要研究》(2004)等,这些研究已经涉及关系、效果等内容、但总体上看现象研究微观研究多,理论探析与宏观理论建构少,直到郝勤、郭晴的《论体育传播学的性质特点及其理论架构》(2003)开始了体育传播的学科建构之路。郝勤等学者在文中论述了体育传播学的学科架构及特点、体育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为体育传播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向系统化、规范化迈进奠定了基础。其后,上海体育学院任广耀教授主编的《体育传播学》(2004)、王慧琳、阎伟的《体育传播学概论》(2005)、王大中等主编的高校教材《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2006)相继出版。这三本书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对体育传播、体育信息传播、体育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图建立体育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一书还论述了体育传播与体育产业、社会环境以及人类交往之间的关系,把体育运动置于社会和媒介交织的背景中去重新审视,力求从社会的变化和媒介的发展中去重新发现体育,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国对体育传播的研究更多关注是从体育新闻的角度出发的。从1985年的最早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体育新闻的《体育新闻学ABC》(马信德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到第一部系统的体育新闻学著作《体育新闻学》(郝勤,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的问世,期间不断有新著作以及国外关于体育新闻报道的译作出现。各类学术期刊上也陆续有人发表相关论文和译作,但80年代的数量稀少、成果罕见。进入90年代之后数量渐多,逐年递增。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到2005年,相继有6、7本关于体育新闻的新书与译作问世。其中,郝勤所著《体育新闻学》是一本专著,涵盖了体育新闻学概论、体育采访、体育新闻写作、体育新闻评论、体育新闻编辑等内容。

无论是传播学,还是体育传播学,真正的基础研究还是应从信息、符号、媒介、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尤其要从基本的人类传播观念研究做起。对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与走向,警觉的学者指出:“传播是社会的一种现象,要研究传播,首先就要研究社会。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模式,发展和增长模式,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其实,这种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学价值取向也正是欧美传播学研究的当下走向。就体育传播学已有的研究看,很少把体育传播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研究,所以视野非常局限。由于我国学者对体育传播的研究相对来说仍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在运用传播学原理分析阐述体育运动中的传播现象时,难免会出现把传播学与体育运动生搬硬套、机械“捏合”的现象,而且大多数研究只限于体育新闻传播,将视野限定在以大众传播机构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过程上。

2体育传播学的理论范式

“范式”(paradigm)一词源于希腊文,有“共同显示”之意,由此引申出“形式、例证或模式”(pattern,example,model)等意。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ohn)在其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一书中,首次将范式概念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库恩指出:“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他在1969年写的后记中提出“范式”一词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概括地说,范式是共有的范例(examples),“起着容许范例重复的作用”。

库恩提出“范式”一个概念,其原本是针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哲学命题,涵盖学术理论、学术方法和学术主体心理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一种普通性的学术原则、一种模拟、一种多维的“看的方式”,已被不断地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和人文学科领域。作为一种学术思维维度,范式的内涵是丰富的,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的《范式的本质》一文中将其归结为21种不同方面,能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至少以下多个方面,可指一个科学成就、一本教科书或经典著作,一个完整的传统,一种公认的模式,一种形而上学思辨,一个习惯上公认的方式,一种规范的评说,一幅“格式塔”图等等。

一个学科的建立,必须具有3个核心要件,其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其二是要有学科研究史;其三是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

体育传播学的宏观定位,主要探讨体育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知识体系、学术地位、现实价值。体育传播学是体育理论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理论分支,也是传播学中文化传播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因此体育传播学具有鲜明的学科边沿性。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解。

体育传播学研究展开的基础在于研究对象的定位。对此,学界有多重理解。一些学者认为,体育传播是人类以体育运动为媒介进行的一种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像其他的传播活动一样会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关系,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传播活动也不断变得复杂和多样。着重从宏观方面来界定体育传播的。另一些研究者认为体育传播是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和一定的传播媒体相结合的,如:体育传播是指以体育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媒体进行传递的过程,经历了由传统的传播方式向现代传播方式的转变,其原因是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界定从传播媒体的变迁着手,着重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体育传播的。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体育传播就是大众媒体对体育的传播,简单地把体育传播归属于大众传播一类,如:所谓体育传播就是指以体育人物、比赛、组织、事件等为载体,通过大众传媒的介入来完成对纯体育信息和商业信息的传播。这显然是从体育传播与大众媒体的关系着眼,从狭义的方面来定义体育传播的。还有研究者认为体育传播应该侧重于体育文化的传播。“从社会重视技术体育传播到重视文化体育传播,应该是人类认识体育的一种飞跃。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以真正让我们认识到体育的精神实质。”这一理解倾向于体育传播不仅仅局限在对体育运动自身的传播,体育更将各国的文化广泛充分地进行传播,认为体育传播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本文认为,所谓体育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人类体育信息(包括体育新闻、体育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体育信息传播是以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形式存贮在报刊、图书、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介质上,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体育文化传播的目的。它包括人际之间、群体之间和大众传播媒介在整个社会里展开的体育精神文化形态、体育物质文化形态和体育制度、行为等体育信息的交流、沟通。也就是说,体育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或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一种共享信息的过程。体育传播的目的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使其能够相互沟通、理解和交流,从而推动体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类体育发展演变的历史,就是体育传播的历史。科学水平的大幅提高,大众传播技术迅速的发展,使体育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对现代社会的渗透范围也越来越广。传播存在于体育得以实现的整个过程,是体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经之路。体育现象或者活动中无时无处不蕴涵着传播的现象和活动。

体育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传播方式之一。大众传播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大众传播的社会价值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体育传播学的微观结构,包括体育传播的历史演进、体育传播理论的学术积淀,探讨体育传播媒介、体育传播符号、体育传播受众、体育传播效果以及体育传播与社会、体育传播与体育产业、体育传播与体育运动、体育传播与奥运、体育传播与文化、体育传播与政治、体育传播与体育全球化、体育传播与体育组织、体育传播与体育伦理、体育传播与体育生态等;还要探讨体育传播对体育理念、体育运动、体育原则、体育文化、体育组织、体育产业、体育生态等的影响与作用,体育社会控制以及体育传播与现代社会价值重构、体育发展与媒体责任等的关系。

体育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应该包括系统研究与要素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等。

3体育传播学的研究路径

现代体育发展中的媒体参与。从1702年第一份报纸诞生到今天“21世纪新传媒”的出现,大众传媒正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疑为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传播媒介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体育信息的传播一直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赛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与大众传媒密切相连。当前,传播体育赛事的媒体越来越多,体育赛事信息的传播量也越来越大,无论是体育赛事的传播,还是体育赛事的产业化,大众传媒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产生的积极作用都已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最早的电视节目就有以体育赛事为传播内容的记录,而且在电视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电视事业的诞生和卫星转播的开始)上都有体育赛事的内容。早在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节目的正式播出,宣告了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之后,BBC以相当正规的形式开始播出节目:有游戏、音乐、戏剧、拳击和表演,以及各种各样的户外转播,从加冕典礼和板球比赛。由此可见,在电视媒体产生之初为争取更多的观众就以很倾向于以体育赛事为传播内容。德国也于1935年成立电视节目机构,并于当年的3月22日开始在柏林正式播出定期节目,1936年8月的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期间,德国以极大的力量进行了电视报道,仅柏林一地便设立了28个集体收看点,每台电视机前平均有360人;还通过电话线向莱比锡等城市传送。10多天的运动会电视观众达16万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电视直播。1964年8月美国发射的“同步3号”史第一个进入轨道的同步卫星,由于它位于太平洋国际换日线和赤道的上空,地理位置特别优越,因而成为第一颗固定的、可以从事洲际电视转播的通讯卫星。同年10月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就是经同步3号卫星将实况转播至美国和欧洲各地的。这次奥运会是第一次用卫星转播实况的奥运会。因此,现代体育运动与媒体传播、竞技体育与媒体传播、奥林匹克运动与媒体传播等,是我们研究体育传播的起点,也是重点。

体育价值观念与媒体传播价值取向。要分析体育传播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不能不关注体育本身的价值,以及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从体育诞生之日到现在,体育本身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和紧密。这种关系为体育传播的发展营造了一个不断改变着更新着的社会环境。这一部分主要旨在挖掘体育传播对社会产生诸多影响的根源,即体育传播在今天所面对的社会背景。首先分析体育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本身的价值所发生的改变。一直以来,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体育价值观,倡导体育的奥林匹克精神,即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人文奥运”的口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被喊得格外响亮。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体育已经受到了各个国家人民的普遍高度的关注,人们不仅仅追求体育活动的胜败输赢,即锦标竞技的最终结果,而是更加关注体育所带来的其它重要影响和价值,比如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带来的经济价值、政治影响等等。迄今为止,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观主要有追求体育胜败成绩的“体育锦标主义”,追求体育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体育商业主义”和现在许多国家大力倡导的“体育人文主义”。第二,因为体育本身价值的这些改变,使得体育传播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关注的重点来说,也都进行了各种调整和改变。即体育传播的价值取向随着体育本身的价值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体育价值取向新的变化。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中,体育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它既是关系国家、民族、团体的运动,又是关系个人健康、娱乐的行为。体育传播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改变,引起了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也不可避免地使体育传播呈现出新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体育传播参与媒介众多,受众人数基数大。体育传播的重要性被大众传播者和传播机构认识之后,大众媒介纷纷报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因此下列体育价值观显得尤为突出:体育人权观、人文体育观、人类体育观、大众体育观、民族体育观、竞技体育观、持续发展观。

体育传播功能。H·拉斯威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大功能。在环境监视方面,自然与社会是不断变化的,而媒介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是场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将此功能形象地比喻为“社会雷达”。体育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社会雷达,它准确地、客观地、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以及自身发展极限在斗争中进步的每一步足迹;在社会协调方面,社会是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媒介能够联系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境以及各种因素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体育是团体的竞技场而非个人,体育没有种族和国界之分,它通过运动的通性和运动的魅力联系着人类的各个角落;在社会遗产传承方面,人类的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媒介正好充当这个延续社会文化遗产的角色,只有通过媒介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才能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而媒介则是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工具。体育从其诞生之日就一直在不断地整合地传承人类文明的更高、更强的精神文明。正是在体育媒介的作用下,我们人类的体育精神、体育竞赛形式、各项运动的最高纪录才得以传承和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体育发展社会生态系统中经济、消费、科学教育、政治、社会结构、人口、社会文化、卫生等与体育传播的关系。除此之外,体育传播还突出具有提供娱乐的功能。体育和娱乐有着内在渊源。有人说,体育就是起源于娱乐。在古代,舞蹈和体育是不可分的,使表达情感的需要和模仿自然的游戏。而今天的体育传播也随着全球媒介娱乐化趋势而越来越呈现娱乐化的态势。体育传播的内容选择和制作方式,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和生活娱乐。

体育传播媒介。所谓“媒介”(media)就意味着“传递”(mediation)——即媒介在受众和外部世界之间来回传递信息。就体育而言,“体育离不开传播,世界上没有不包含传播的体育活动。”如果从传播内容的视角来看体育市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内容。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是大众,它传播的内容必然是以大众作为自己的对象。体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参与对象的广泛性,运动项目的惊险性、娱乐性,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它的产业性和对社会的影响力,必然会使其成为大众传播无比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源。这其中,精彩的赛事、运动明星广告、大众健身指南、体育商业信息等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受众,影响着体育市场。因此,有人称与大众传播媒介结合后的体育为现代社会的新“媒介”。“体育媒介”由于具有广泛的传播面、高度的社会关注度,极大的社会亲和力等特点而成为比单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更具优势的广告传媒。这种传播优势使体育媒介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体育传播的主要媒体样式有体育报纸、体育杂志、体育电视、体育广播、体育电影、体育广告、体育网络等,这也是体育传播研究的主体。

体育传播形态。包括历史形态、物质形态(项目、赛事、博览)、文本形态(体育新闻、体育评论、体育广告)。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传播学领域当中出现了“体育媒介论”的说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者John·Smith,以及中国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副教授、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运动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程绍同。他们指出当代的体育存在着一个“媒介化生存”的现象,即媒介不仅仅与传播体育信息有关,而且决定着体育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体育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信息,其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与此同时,媒介,作为“体育产业的DNA”,迅速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信息,同样成为媒介产业发展的支点之一。具有社会传导功能的体育赛事不仅仅只是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而被我们认识。于是,当所有的广告主都在大众传媒上为自己的产品声嘶力竭的叫喊时;当传统的广告媒介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宣传自身的需要时,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如何向用户更强有力地传达自己产品的信息就成为广告主和广告策划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具有对大众眼球超大吸附力的体育赛事脱颖而出,因其具有的广泛性的群众基础,可以作为信息载体,载着体育商业的产品特色或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随着体育运动的展开而传递,为商家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广泛的广告平台。随着奥运会、足球世界杯、NBA篮球联赛、F1赛车锦标赛、网球大师杯赛这些赫赫有名的赛事渐渐成为世界最具有注意和资本吸引力的事件,体育自身所具有的高对抗性和冲突性,使得体育运动具有了竞争眼球注意力的高优越性。正因为如此,体育赛事通过精心的策划,其所含的广告信息便能够准确、自然地传达给目标消费群。整合各种体育赛事与传统媒体资源,组成跨媒体的平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大化的利润,是未来体育赛事作为广告平台最大的发展趋势。

体育传播符号。包括体育传播中的性别话语、流行话语、符号话语。正如有学者的表述:“体育代表着速度,代表着力量,代表着竞争,代表着奋发向上。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从古希腊的马拉松赛跑到现在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运动始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活动。运动展示着人类的力与美,寄托着人类的追求和理想,通过运动和观看运动人类体验着各种情感,体育运动也成为民众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体育赛事所具有竞争、超越、挑战自我等特点,是体育运动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的基础。而体育赛事通过精心的策划,其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就能很好地与产品文化、企业理念相融合,延伸到借助体育赛事做的商品广告或企业形象广告上面,通过比赛来营造、加深、巩固企业文化,使得这些企业或产品通过体育所含的文化传播树立自己的良好想象,并通过体育赛事将这一理念向广大受众宣传。

体育传播受众。一般认为,大众体育传播的受众主要分专业体育人士和一般体育爱好者。前者如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者,体育院校、体育系科的老师、学生、研究者、运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等,体育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体育信息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他们最大限度地关注着体育领域的瞬间变化,因而这部分受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是稳定的,所需信息的专业性、系统性、时效性也较强。但对多数从事体育传播的大众传媒来说,体育专业人士毕竟只是受众的一小部分,广泛存在的体育爱好者才是受众的主体。大型体育赛事的观众面广,其人数之多,是许多其他活动望尘莫及的。而且这些关注体育赛事的观众又往往都是体育爱好者,更是企业和体育广告商们要寻找的目标对象。但是,受众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一个从被轻视、忽视到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与人们对受众能动作用的不断加深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成有特定要求的个人,他们在“使用”的动机下接触媒介。传媒必须要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提供给消费者所广泛接受的信息产品或服务。把握不住受众心理的需求往往是媒体失败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受众研究更多地是媒体、广告公司为了经济利益,针对受众基本特征、收看体育节目时长、原因、频率等一些数据的调查,还有一些针对某一类媒体、某一地区或者体育新闻的受众调查,鲜见有关体育传播受众研究的系统理论。与受众有关的研究和理论在不断地发展中,为我们提供着新的视角,开拓新的领域。同时,受众本身也处于一个变动的过程,其特点、需求等方面会随着社会现实、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对体育传播来说,以受众为本,时刻关注受众需求,是提高传播水平的关键。受众需求是体育传播发展创新的动力所在,也是体育传播的最终归宿。体育传播受众研究主要包括受众类型分析、受众心理分析等。

体育传播效果。在传播学的研究中,传播效果是研究的重点部分,当前的体育传播也一样。王大中等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了体育传播的魔弹效果、议程设置和培养效果。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体育传播效果研究都源于人口普查机构、政府机关、媒体以及各商业和专业研究机构调查中的体育数据方面,传播效果的测量仅仅反映在对体育受众研究如发行量或收视(听)率等单纯的数据测量上。有研究者提出,至今,凡是有关“体育赞助与广告投资”的论述,几乎全都集中在商家花费、采取方式、与选择的体育赛事几方面,对于体育传播的效果评估却不成比例的付之阙如,很少看到有关因为赞助而实际获得了什么品牌经营与销售效果方面的系统分析,即便有,也多半着眼于某某企业因赞助体育项目而取得了多少业务成长,或是类似三星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因赞助而得以提升全国与全球的品牌地位的报道。体育传播的效果研究主要包括体育传播的中介效果、体育传播的使用与满足效果、体育传播议题设置效果等。

体育传播与现代社会。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中,体育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它既是关系国家、民族、团体的运动,又是关系个人健康、娱乐的行为。体育传播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大众媒体与国际体育、大众媒体与民族体育、体育传播与大众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起了“需求+体会”,即在产品之外他还苛求一种享受,或者说是一种消费的感觉和文化。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打算买钻头的消费者,他真正需要的其实是钻头打的孔,而不是钻头,所以企业的市场营销就应该首先从了解他需要什么样的孔,其次才是如何叫消费者明白自己的钻头可以打出他所要求的孔”。但现在,这个消费者不仅要求得到能满足自我需求的产品,而且他想额外的得到如何才能打出那个孔,并特别轻松的或者是享受的打出来,甚至告诉他用你的钻头打出的孔和别人的产品比有什么好、特别之处,他拥有这个孔后将会有如何的特别感受?也就是,他在物质需求之外又有了精神需求,换句话就是文化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不断地挖掘自身文化,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来营造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而蕴含了丰富体育文化内涵的体育赛事,便可作为体育精神延伸的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体育赛事本身就是大众广泛参与其中的事件,他为受众接受信息提供了一个体验的舞台。这正是体育和体育传播富有大众文化性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体育传播与体育产业。媒体与竞技体育走向市场,形成娱乐、休闲、竞技等体育新经济,媒体与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传播活动中,各个媒体各取所长,达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业界人士也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把信息、娱乐和商业融合在一起的新媒体,信息复制的成本大大降低,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领域大大拓宽。据专家估测,如果报纸、电视、网络、杂志全套地做,成本大约能节省30%。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看,这种跨媒体融合的竞争力可见一斑。体育运动为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体育的共生与激活一样为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体育赛事与传统媒介并非单一的依赖关系,而是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广泛的媒体传播,有助于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而运动水平的提高,明星的产出,也有助于引起各种媒体客户的关注,促进提高媒体效益;反过来这又有助于促进媒体对体育运动的发展给予关注和全方位的支持。传播媒体与体育赛事是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市场关系。

体育传播与社会价值重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以个体间现实的社会价值关系为纽带,以个体价值观念的整合积淀为肇始。人类生存意识的产生和对生存意识的自觉是个体道德价值观念发生的原始根基。在顽强的生存意识的驱使下,人完成了自己的漫长的生成发展过程。随着人类成熟程度的不断提高,人逐渐确立了自我意识,并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把自己与周围的万事万物分离开来,甚至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分离开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对于自我生存的价值,更感到了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自我生命存在的价值。其次,个体对群体意识和类意识的自觉是道德价值观念发生的内在机制。人的自我意识虽然以个体的存在为载体,但它的本质上蕴含着人的本体生成中的关系性和社会性。对类和群体的自觉意识、自觉维系及其发展、光大,形成了人类的巨大的精神价值——一种超越每一个个体的精神共有,蕴含于人类的观念信仰之中,构成了人类价值观念发生的内在机制。价值观念带着人类精神共有的特质,支撑着各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并在这种过程中使自身的价值现实化再次,对个体需要及自身发展、完善的终极关怀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驱动力。满足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法则。从个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自类猿人到现代人亘古不变的追求。为了满足个体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人们就必然会对进入视野的各种事物进行是否有用、有利的价值性判断,趋利避害,并在已经获得满足的需要之上诱发新的更加高级的需要。正是这种对满足需要不断升级的追求,促使人们面对万千世界的精彩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价值实践与创造。传播学对不同传媒活动及意义的研究,同社会学展开的有关课题彼此接近,因为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传媒也具有社会、文化和政治等特点,从传媒与政府、政党、行政部门、宗教和家庭等的关系与相互影响,更容易认识不同传媒的获得及意义。体育传播是否有导向性问题,体育舆论的导向性作用有多大?不少人认为体育的传播主要以传播消息为主,不像政治传播、经济传播,背负着宣传党的政治主张、经济政策等重要使命,人们关心体育主要为了满足娱乐目的,并不是为了了解政策,接受教育,对于体育评论也不会像其它新闻评论那么仔细认真,因此它的导向性作用并不大。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体育传播仍存在着重要的舆论导向问题,体育舆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宣传的效果,解决不好体育传播的导向问题和价值取向问题,不仅会对受众的素质,社会的安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关系到我国统一大业和外交事务。体育传播与社会价值重构关系研究应该包括体育传播与意识形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伦理原则(友情、亲情)、人性状况(真、善、美)、生存状态、民族文化(家园观念、义利观念)等。其中,体育人文精神重建的媒介角色研究,还包括对体育物化倾向、技术倾向的批判,对绿色体育、自然体育、人文体育的宣传。

体育社会控制的媒体传播参与。传播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场合当中的一种行为的整合。价值整合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体育文化本身的特征和性质使其在形成社会舆论、规模个人行为、协调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大众媒介对体育的传播,体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有利于体育发展中的大众监督。不仅促进了社会文明,也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与体育法规、体育伦理、体育组织、体育传统习俗等社会机制一样,媒体舆论也是体育社会控制的一种要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要素。

体育传播中媒体行为规约。根据哈钦斯委员会的报告《一个自由而复杂的新闻界》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大众传播媒介既要享受新闻自由,也要对社会负责,如果只讲自由,而不对社会负责,则政府有权干涉。对于如何处理媒介自由与社会责任,委员会从政府、新闻界和公众3个方面共提出了13条建议。但事实上,委员会对有关政府行动的5条建议均不满意:“我们认为,将这些措施提交新闻界和公众尤为重要,它们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采取这些措施,从而让新闻界提供美国所需要的也是现在用技术装备起来的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和广播能够提供的服务。新闻界和公众愿意做的事情越多,留给国家做的事情就越少。”委员会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更好的办法是靠新闻界本身,并将媒介发展的最大希望寄托在公众的作用上面。最后,委员会还披露了它的梦想:成立一个新的独立机构来评估新闻界的表现,并根据该机构的发现形成年度报告。委员会认为,消极的自由是一项空洞的自由,是没有实效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以自由地去达到某项目的是不够的,必须向他提供足以达到这些目的的适当手段。应该说,我们现在对这一关系的判断,也没有超出这些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陈卫星.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J].新华文摘,2000:24

[2]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7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

[4]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语与不可通约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4-85

体育传播论文篇(2)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能促进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提升高校知名度。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属11所本科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力图比较客观地反映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能促进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提升高校知名度。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属11所本科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力图比较客观地反映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一、传播内容

高校作为代表国家最先进科学文化水平的团体,它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和教育决策。而体育文化传播是提升学校形象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校运会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校运会中体育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学生,校运会的目的不仅是通过竞技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增强人际交流,传播体育文化调查结果显示11所高校都很相似,运动会的主要内容是田赛和径赛,在体育文化知识宣传方面做得不够完善,仅有一些口号、宣传海报、横幅及播报.有条件的高校会利用大屏幕显示运动员的成绩,但这与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要求还相差甚远。

(二)体育文化节

现今的学校体育运动逐渐打破传统竞技模式,融集休项目、娱乐项目和主题项目为一体,有条件的高校还开展时尚体育项目的运动会,以人为本.啊遍及高校,对高校产二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以襄樊学院为例,休育文化节通常是学工处组织、院系承办的特色活动,如下人两足比赛,借助学校地处隆中风景区的优势组织定向越野比赛等。其余各高校举行体育文化节内容也很丰富,形式多样,如棋类比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展览赛、电脑体育动画制作评比等。

(三)全国大学生品牌赛事及各级重要赛事

学生形象通常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或学习、比赛展现出来学生在各类比赛尤其高级别的、社会影响大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都能为学校赢得声誉高校积极地承办重要体育赛事,既可达到高校体育文化传播、扩大学校知名度目的,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遗憾的是在国内几大高校品牌赛事:cub.a、大超联赛、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tbba中国大学生三人篮球联赛中,11所高校并没有突出成绩,甚至都没有报名参加而这些赛事的传播效果是惊人的,对大幅度提升高校形象作用显著

在湖北省属1l所地方本科院校里,没有承办过国家级赛事的历史,省市级赛事也几乎都是空白、地方高校立足本地,参加本地体育运动,却没有承办本地赛事,在本地传播体育文化,进而提升学校形象,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四)训练基地

专业队落户高校,在国内这种体育传播形式还比较鲜为人知。在这方面走在前头的首推清华大学,其跳水队已初具规模;另外,浙江的杭州师范学院也采取了与省女子散打队联姻的形式开创了武术专业队与高校联手,实现体教结合的先例。

襄樊学院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此处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一个非常好的体育训练基地,也是体育竞技很好的比赛地点。如果能吸引一两支省级队伍来封闭训练,比如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甚至是围棋队等,然后将比赛带人学校,这将极大地提升学校形象,带动学校发展。这些方法对别的院校也适用。比如砚峡大学可以利用其优势吸引企业,吸引游泳队、划船队、跳水队训练等等。

二、传播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办学模式的多元化,高校在建造自己的体育文化、学校形象的同时还要加大传播力度,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展示自己,从而使高校的客观实在转化为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形象

(一)校内体育文化传播的途径

1.校内广播台、电视台

襄樊学院的校内广播台代表了i1所高校的平均水平。广播站是各高校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学校通过广播把各种文化信息传递给全校师生。它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校电视台是各学校自己开设的,专门报道学校的一些重要会议、科研活动及校内各种事宜等。高校体育文化也是学校电视台的宣传内容的一部分,但通过百度和googlf搜索,这11所高校都没有和校办电视台相关的网页信息。

2.校报校刊

以襄樊学院为例,《襄樊学院报》是襄樊学院的党委机关报,隶属襄樊学院党委宣传部。作为襄樊学院党委的喉舌,以“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教学”为办报理念,成功搭建了一个校园文化传播的平台,传递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师生的声音,展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成就成果,电子版的校报也陆续出现在各院校的新闻网上,开辟了学院交流与宣传的新平台,但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却传播得很不够。

3.校园网络

校园体育文化网络要以学生为受众传播各种体育文化资源,包括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队建设、体育保健、体质自我评价、成绩查询、校内体育新闻以及和国内外优秀体育网站的链接等。随着学校体育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育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校园内的体育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没有围墙的开放式教育;襄樊学院校园网开设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工在线”等栏目,为师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但对校园体育文化并没有相应的专栏,内容仅散见于学生活动等各种新闻中。其余高校相关内容也很匮乏。

(二)校外体育文化传播的途径

1.媒体宣传

在对外宣传方面.各级媒体的报道让高校在各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高校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各媒体支持高校、宣传高校,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11所高校都很重视外宣,外宣成绩相差不远,但关于体育文化方面的报道很少。

2.与外界的交流活动

以襄樊学院为例,学校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载体来宣传学院,介绍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形象和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如举办李宁明星排球队和襄樊学院排球队的友谊比赛,有羽·泉和凤凰卫视主持人孟广美参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学校注重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如邀请市长参加校篮球比赛,与企业联手组建校教工网球队,参加市运动会和各项赛事等。

三、问题分析

(一)缺乏体育新闻策划、宣传和公关意识

对外体育文化传播缺乏系统性;媒体级别偏低;不具备新闻策划的意识,新闻事件不具备代表性;网络媒体报道内容较少,力度不够。几乎所有湖北省属地方本科院校都没有广告宣传活动。比如说在地方建立大的户外广告牌,赠送宣传品,在电视和报纸上宣传等。高校进行适当的广告宣传,是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提高自身知名度十分有效的方式。另外,要积极开展公关工作,通过传媒扩大学校在体育文化市场的占有份额,积极参加各级赛事,与专业队联手,实现体教结合。高校要抓住一些能给自己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赛事来做,并借此进一步传播学校形象。

(二)资金投入不够、硬件设施不完备

体育设施在高校体育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没有资金投人,就没有好的运动场地。没有条件优越的运动场地,大学生体育活动将丧失很多精彩。完善的体育设施不仅能促进高校体育的教学,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且能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与社会的相互交流,吸引社会运动群体走进高校,提高高校体育传播效果和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襄樊学院的体育硬件设施水平代表了11所学校的平均水平,其规格都未达到承接省级比赛的要求。另外,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运动场大屏幕,更谈不上通过大屏幕进行运动会的现场直播或者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关体育文化的知识。

(三)媒介传播系统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湖北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媒介传播系统对于处理和预防突发的不利于学校形象建设的危机事件部分缺失。大众传播媒介可分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户外媒介三种形式。印刷媒介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以及学校资料和印刷广告等。电子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电影、录像、影碟以及互联网等。电视是学校传递信息的首选媒介。其特点是形象生动、声画并茂、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但几乎所有11所学校都没有一个校内电视台。大部分学校校内广播台节目质量不高,没有什么精品栏目,体育文化沦为口头新闻。反映校园体育文化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散见于新闻之中,没有针对性的建立体育文化资料库。电影、录像、影碟更是缺失。户外媒介包括户外公共场所如建筑物、路牌、交通工具、户外电子屏等广告信息的各种传播媒介。另外,可以使用小区广播、手机短信这种新型传媒手段,建立手机传播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实现相关体育文化的消息群发、信息互动等。但在11所高校中没有一所运用了这些手段。

体育传播论文篇(3)

关键词:传播技巧;体育评论;符号能力

体育评论员代表着所供职的媒体,面对赛场,他们有着极其广泛的话语权——可以对球员、教练、裁判甚至观众的表现进行评论,或褒或贬、或扬或抑。在当今体育传播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之下,电视体育评论员的“传播技巧”发生了不同于以往传统模式的变化。

一、早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广播体”传播,代表人物:张之、宋世雄

注重受众群体研究分析和意见反馈是老一代体育评论员的优点,同时他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研究每场转播的比赛看点,最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口味、观众对比赛项目的了解水平。这是由张之老师开创的,宋世雄、王泰兴等发扬光大的早期中国体育转播解说风格。他们是主要运用有声语言向受众、传达、介绍体育节目的传播者。它的首要任务是传声达义,让受众了解信息、增长知识。遵循播音传播规律,掌握播音基础理论,语言规范、准确、清晰、流畅。对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重音、语气、节奏等基本的内、外部语言表达技巧运用得当。另外,不能忽略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了解和兴趣的培养。毋庸置疑的是体育节目播音员第一位的是有声语言的表达水准,而非其它。

传播技巧:广播体,较弱的符号能力

符号能力是特定的传者或受者使用一定符号的熟练程度、水平或特色等。传者的符号能力越强,越能对受者产生作用和效果。早期的体育解说员从其解说对受众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来看,无疑是比较弱的。当时的体育解说,是一种不讲求传受双方互动的“灌输式”解说。我国体育评论的开山鼻祖张之是广播体育转播的解说员。将中国体育转播风格发扬光大的宋世雄也在中央人民电台工作了20多年。其间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月七八年左右的时间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转播。由于中央级广电传媒的示范作用,反映在全国电视体育界说的形式上是一片高频男声,每分钟超过300字的语速;内容上是嘴跟着球跑,应用大量形象的语言去描述观众已经看到的比赛过程。例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宋世雄对一场足球比赛的解说:“伊朗队的4号队员在线上将球断了下来,马上发动快速反击,4号将球传给8号中场队员,8号带球快速通过中场,8号传给11号,11号一脚远射,球进了!”由此可见我国电视体育转播评论工作受广播转播解说的影响极大。张之的解说特点是“打机关枪”,京腔京味、音频高、语速快。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体育转播的解说风格,在语言面貌上是积极向上的、充满创作激情的。是用圆润的声音、清晰灵动的口齿来传情达义的。宋世雄1997年就体育界说问题接受《中国体育报道》节目采访时说:“体育界说声音要高一点,为什么?现场乱,声音高了穿透力就强,观众就能听清。语速要快一些,为什么?只有快一点才能跟上比赛节奏,说话慢就不能当一个好的评论员。”

传播效果:体育解说员仅仅充当了受众的眼睛,而没能充当受众的大脑。

从他们身上,受众满足的是对体育竞技场上瞬息万变的动态把握,在大多数人无法详细观赏体育比赛的时候,让受众满意的就是他们那种极快的解说语速。那个时候由于电视节目的时效性差,受众习惯于将张之、宋世雄等解说员看成是绝对的权威。但是,从提高受众体育欣赏水平的角度来说,早期的这种“广播体”解说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解说员只是充当了受众的眼睛,将受众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图像信息及时传递给受众,而没有能够帮助受众对比赛进行深层次的、专业性的思考,在介绍比赛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受众视野和推动体育运动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

二、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中期,“幽默语录”体传播,代表人物:韩乔生、孙正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央电视台成名的体育转播解说员是韩乔生和孙正平。他们解说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模仿到形成,由自发到自为的过程。最初的韩乔生、孙正平几乎是张之、宋世雄的翻版,刻意的继承与模仿前人,他们成名于“打机关枪、看图说话”的传播方式,也没落于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说,他们处在早期“广播体”解说方式和后期“专业体”解说方式的过渡期,在他们后期的体育转播中可以看出想要摆脱前人影响,加入“评论”成分的痕迹。但是,专业知识的贫乏和个人特点的缺失使得这种主观上的努力最终以失败收场。韩乔生留给受众的是一连串“解说口误”的记忆,这种早期的无意识口误发展到了后期成为一种有意为之的尝试,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称为“韩乔生语录”。传播技巧:幽默语录体,影响日渐深入。

在受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以韩乔生为代表的体育节目解说员仍然沿袭前人的解说风格,但是,专业知识的贫乏让逐渐专业的球迷嘲笑声不断。更令人遗憾的是口误连连,例如“35公里之外的一脚远射”“……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某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入一球”等等,不一而足。受众最初对这种韩乔生式口误的反应是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种解说上的失误,因为受众发现,这种超低级的失误和自己逐渐专业的欣赏水平之间能够摩擦出一种幽默的火花,令人忍俊不禁,受众越是专业,这种幽默所产生的效果就越发强烈。于是网络上,媒体上关于韩乔生幽默语录的文字越来越多,韩乔生本人也开始在转播过程中有意“犯错”,博观众一笑。这一点在2005年4月体育频道的一期《韩乔语录》栏目中得到了韩乔生本人的承认。

传播效果:幽默的语录甚至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但缺乏专业的知识

各路媒体中有关韩乔生语录的文字甚嚣尘上,很多学者甚至把韩乔生语录的风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这也着实让韩乔生“火”了一把,尽管人们对这一现象褒贬不一,但各种类型的幽默语录还是纷纷浮出水面,有很多甚至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体育评论员被受众认可的根本标准还是其对体育比赛的分析解读能力,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辟的分析评论为受众释疑解惑的能力。当受众对这种“幽默语录”体的传播方式逐渐厌倦的时候,韩乔生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三、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专业”体传播,代表人物:黄健翔、张路

近几年来我们的体育播音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一大批年轻的评论员走上了转播台,他们以宽泛的知识结构、新颖的思维方式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如果说,播音员以出色的外形、嗓音和语言功底赢得观众,那么体育评论员则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辟的分析评论、高超的预见性,为体育节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解说、评论员必须是某一领域的精深者,不仅能够讲得清、说得明,更要评得精、论得合情合理。因此,评论员需要精深的专业理论或实践,并且,应该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贝利,做过足球评论员,拳王阿里是重大拳赛转播的座上客,张路,本身就研究足球理论。这些都说明,观众看体育节目不单是一般的外行看热闹,而是需要更深层次,具有权威性的分析和点评。相对于早期的体育节目“播音员”,体育评论员观点的个人色彩非常突出,它鲜明、准确、有理有据,令人心服口服。

传播技巧:专业评论,极强的符号能力

毫无疑问,黄健翔最擅长的符号是“语言”,而且他拥有极强的话语能力——他是真正的靠话语取胜的解说员。他没有花哨的肢体语言,学不会矫揉造作的煽情,更没有和球迷套近乎的本事,甚至有些时候他让人产生距离感和敬畏感,但这都不妨碍球迷喜欢他。因为球迷在乎的是他的学识和机智,也就是他解说中体现出的专业和深刻,这正是他相对于宋世雄的僵化、孙正平的刻板、韩乔生的无知而在诸多体育解说员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历史战绩到教练风格、从球员特点到场上形势,黄健翔总能娓娓到来。夹叙夹议中,他还能结合精彩之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使球迷在欣赏一场比赛的时候能达到“广纳博收”的效果。例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英格兰与阿根廷队比赛开始之前黄健翔在介绍比赛背景时的一段解说:“潘帕斯草原的风让阿根廷人把热情奔放的性格融入到了极富创造性的足球技术之中,他们的进攻能力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支对手胆寒;英格兰人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后裔,他们是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钢铁般的意志背后是他们对胜利的无限渴望。而1981年英格兰人与阿根廷人爆发的那场马岛战争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对17年后的这场比赛无比关注。”而且,对于场上的异样情况,他是唯一敢直言不讳地进行剖析和批判的解说员,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发人深省。毫不夸张的说,黄健翔丰富的足球解说知识使他成为集“理论家”、“历史学家”、“批判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大成者。:

传播效果:促进和推广体育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黄健翔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体育部,至今已经在电视体育节目行业从业十年。在他从业的这十年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因为他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整个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播音解说风格,开创了崭新的体育界的评论局面,提高了数以千万计的电视观众的体育欣赏水平及对体育文化的理解,是一个时代的缔造者和代表人物。他的专业精深的分析评论与激情洋溢又轻松幽默的解说风格一样早已为广大球迷所接受。甚至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是黄健翔的解说培养了一大批新生代高水平的球迷,对足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足球文化的推广和深入,起了特定时期的特定的作用。

结论:通过对中国新老三代电视体育评论员“传播技巧”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向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的符号能力是逐渐增强的。早期的体育节目解说员,尽管他们驾驭“语言”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是从对受众产生的影响来看来看,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对应的效果,因此他们运用“语言”这一传播符号的能力又是比较弱的,符具和符义在很多时候是重合的。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电视行业发展速度慢,在早期实力比较薄弱的时候,电视体育评论受广播的影响比较多,没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到了中后期,发展环境的逐渐优良使得体育评论员的符号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符具和符义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关联性,而非早期的完全重合。体育评论员作为传播者,对于手中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从三代电视体育评论员“传播技巧”的沿革之中可以窥探出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几十年的发展轨迹。

注释:

①《恐韩:韩乔生语录》,第8页

②《影响未来:中国传媒三十人》之《黄健翔:球场小世界大》,宋悦曹红蓓杨雪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①《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

②《论信息产业中的大众传播》,蔡玮著,津图学刊

体育传播论文篇(4)

1 词汇创造的随意性与颠覆性特征极易造成理解困难和认知差异

由于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特定群体的一种语言符号,而且目前《新华字典》也只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释义,因此网络语言的适用群体有限,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或使用过分生僻的网络语言会造成很大的理解困难。皮埃尔·吉罗指出:“符号的功能是靠信息(mes-sage)传播(communiquer)观念(idea) 。网络语言之中的网络语言表情符号是依靠网络而产生的一种以图形为基础的表达方式。区别于文字,人们对于表情符号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即使有作者的命名,这些表情符号的使用也经常偏离作者的本心,而不同的年龄层次、教育背景、性别、爱好的人对同一个表情符号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以emoji表情为例,微笑和再见的表情在一部分人群眼中,仍然保持了作者注释的本意,也就是表示开心的微笑和再见的含义,而在一部分人眼中,这两个表情更多地表示无语、郁闷等,更偏向于用来表达不认同的含义,而像“白眼”、“困”、“坏笑”等用途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因此这些表情符号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解困难,除了emoji表情之外,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自定义表情包的含义更是多种多样,这在人们的沟通中也出现了很多误差。

现如今出现了大量的以体育为主题的表情包,由于这类表情符号能够给聊天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因此得到了大量体育爱好者网民的追捧,除了以体育明星为主题之外,还有很多演艺界、歌唱界的明星也热衷于推出自己在体育方面的表情包,如腾讯为张靓颖在世界杯期间推出的“自由足球”主题的表情包,这类表情包也会吸引大量的明星的粉丝追捧。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对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理解就受到很大的主观影响,这些体育类表情符号表达的含义除了受到普通表情包的局限之外,还因为部分使用者或接收表情者对该项体育项口或体育明星不了解而造成误解,体育网络表情受众的多元化使使用表情包原本的为了增加趣味性的口的也很难达到,并对不了解的那一部分人群造成理解上的困扰。这一问题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采用官方的含义规定并不能限制网民对于网络表情含义的挖掘,这种对于新奇语言的不断更新就会导致理解上的断层,而这种理解上的断层不仅仅出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很多日常用语也由于网络的洗礼而衍生出了新的含义,这不仅对于不了解网络语言的网民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对于偏爱网络语言的网民而言也会造成很大的误解。

2 网络语言符号的过度狂欢极易引发体育文化的低级化走向

建立在虚拟网络背景下的网络语言和符号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特征,常常激发民众的真实表达叫。当然这种真实表达中也涵盖低级化倾向。体育赛事举办期间更能激发民众的情绪,于是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的网络论坛中网民表达的“傻X",“草泥马”,属丝”、“逼格”、“小裱砸”等词语也频频出现。此外,在一些评论和报道的标题中也充斥着污言秽语,比如“快被傻X里约奥运会气哭了”,“面对充满争议的奥运会还有傻X霍顿”,“巴西逼里约奥运会就这么举办”等等。这些词往往借用谐音,以表达粗话脏话,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然而这些词语却被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在CCTV播出的新闻中也曾经出现了“属丝”的描述,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虽然其表达的意思更多地是用于自嘲,表达无奈的心情,但用词的不雅仍然将网络词语推上了风口浪尖。田立新表示,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人把关”的特性,网络低俗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决气,网络语言难以避免地走向了低俗。日常生活中为大家所熟知的辱骂性的词汇经过了网络语言的加工过后,大多数网民开始大量使用这些粗话脏话,在普通的社交平台上这些暴力词汇随处可见,甚至比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更高,即使有些词汇已经延伸出用于表达关系较为亲近或口头语之类的用法,如“小裱砸”、“妈的智障”等没有贬低的意思,但其为社会风气带来的低俗之风难以避免。除了普通的文字之外,网络表情符号的低俗之风更甚,而图片表情更难以加以监管,这也导致了各种自定义表情包中出现了大量的低俗色情的图片,发表情包骂人不算骂人的想法在年轻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诸多明星被截图出各种图片配以文字大量传播,部分图片被配以“你妈的骨灰”、“大写的BITCH",“操个毛心”等暴力词语,更有甚者借此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表情包的使用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更诙谐幽默、增加聊天的趣味性的本意,随着手机年龄的不断低龄化,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网络,并使用这些表情包,这对其价值观和表达方式的建立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 网络语言符号的过度娱乐化会导致运动员价值迷失,在信息报道中极易呈现信息量过载和信息碎片化的弊端

体育传播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少林武术;市场化;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10-0021-04

A Study on the Operation Model of Zen Music Shaolin Grand Cerem ony and Its Inspiration on

China'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ZHANG Zhu-ping

(Party School of He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Physic 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large-scale musical play “Zen Music Shaolin Grand Ceremony”, in which theShaolin Kung Fu is the main body and the fusion dance and music elements are in tegrated, has provided a new referenc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 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t has a great inspiration for China's national tradit ional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 nal sports culture should take the feature of the event as the premise, thorough ly explore its own culture essence, oriented to the market demand, find the conj unction spo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the market, adopt market 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o mak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biggerand stronge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Shaolin Kung Fu; marketization; o peration pattern

现代西方体育不断融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体育价值取向所形成的最大尴尬是中国民族 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强势的西方体育而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空间日益受到 挤压,困难重重[1]。但是,少林功夫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面在对西方强势体育的冲 击时自身 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少林功夫表演、开设武校和其他相关少林文 化产业年均10亿余元的经济价值方面,更在于对少林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方面。在文化传播 上,少林寺不仅采取了武僧出访、开校授徒等传统传播形式,而且与有关部门合作,成功的 将少林功夫搬上了艺术舞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下简称《禅》剧)就是少林功夫 艺术化的巅峰之作。《禅》剧的单张门票价格最高达到1 040元,单张门票价格最低的也要1 68元,即便如此,《禅》剧表演现场仍是座无虚席,单场收入可达10万余元。2009年度共演 出240场,接待游客23万人次,收入2 500万元,比去年增长10%以上,接待了来自韩国、日 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1万多名境外游客,并先 后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看过 演出后指 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更 是称赞演出可以拿到奥运会金牌[3]。《禅》剧的成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提 供了一种极具参考意义的运作启示。

1 《禅》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禅》剧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在于其准确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在艺术创作上以风景如画的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为背景,依托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精 湛的武术、精美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以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来阐释少林功夫和禅宗文化, 努力做到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相辉映。《禅》剧的成功表明,传统体育文化、演艺业与 旅游业以市场为纽带的联姻结合,完全可以实现从传统体育文化到演艺产品和旅游产品、从 观众到游客的有机对接,演艺业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旅游业发展则是

投稿日期:2009-07-30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课题编号B645)。

作者简介:张祝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社会体育 。 演艺市场繁荣 的发动机。《禅》剧的运作模式实质上是如何紧密依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底蕴,结合 当代世界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开发和繁荣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全新的尝试,为在西方强 势体育文化冲击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和复兴提供借鉴意义,《禅》剧的成 功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典范价值。

1.1 民族化的价值定位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日本的柔道、合气道 、韩国的跆拳道,乃至菲律宾的棍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源于或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只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武术界又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禅》剧正是依托少林功夫 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正确定位于民族化的价值特征,才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首要基础。

少林武术首先表现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文化,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文化土壤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特定产物,具有典型的民族化元素 。少林武术无论是在其起源、发展、还是在壮大的过程中,无不其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 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 究员陆草在《论中原武术文化》一文中认为:“中原地区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 便盛行尚武之风;同时,中原地区又是中原行气术的发源地,宋元之际,武术与行气的密切 结合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大趋势,少林武功至明末而大备,太极拳至清初而崛起,都不是偶 然的历史现象;中原人民的性格气质对少林拳系也有较大影响,中原人民具有吃苦耐劳、诚 厚朴实、坚忍不拔、刚勇彪悍的性格,中原人重心较高,所以少林拳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 势。[4]”少林功夫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广泛借鉴和吸 收了儒教 和道教的宗教理论、宗教精神和修炼方法。少林武术正是紧密依存于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学 、美学、养生学、医学等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和光大的 ,这些都为少林功夫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传统中原文化尤其是少林禅武文化,有着极强 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为了在《禅》剧中加强这种情感底蕴,主创班子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 术表现手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内容创新方面,结合嵩山厚重的文化与独特的 自然景观,借重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影响力,推出实景演出,用音乐、武术和舞蹈形象生动地 展示、阐释了少林禅武文化,开辟了少林禅武文化走出神秘、走向大众心中的一条全新传播 途径。

1.2 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禅》剧一开始就以旅游市场为主体进行策划定位,从项目的策划、剧目的制作、演员 的选聘到演出市场的开发,完全由企业通过市场自主运作。在项目定位上,《禅》剧着眼于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带动嵩山地区旅游产业的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投资开发 主体上,组建了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股份制产权为纽带,建立健全现代企 业制度,合理配置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在剧目制作上,按照市场运作方式,汇聚了国际国内音乐、策划、舞美、灯光、服装 等方面一流的艺术人才,全力打造市场精品。在市场营销上,实行票务制,委托《禅》 剧票务销售中心进行市场销售。同时,不断扩大销售队伍,编制销售网络,努力开拓旅游消 费市场。在配套产业开发上,以《禅》剧演出项目为龙头,配套建设禅街、禅田、禅院等休 闲娱乐观光设施,完善就餐、住宿、购物等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以《禅 》剧来拉动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完善的配套设施来促进《禅》剧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

1.3 多元化的社会融资 《禅》剧投资约3.5个亿,是河南省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开发项目,当地政府改变了过 去由政府独资或是作为投资绝对主体的传统投资模式,积极进行社会化融资,由河南省兆腾 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天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维尼纶集团(《印象•刘三姐》项目控股 公司)、中国嵩山少林寺四方联合融资组建“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 责《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项目开发。实行多元化的社会融资和市场开发模式,可以克服 和突破原有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限制,激励投资主体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禅》剧运作过 程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1.4 差异化的旅游定位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者寻求和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5],旅游活动作为一种 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行为,提供活动的主体,即旅游景区,特别是许多的主题公园类景区必然 要关注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资金回笼期和其他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的基本法则就是吸引更多 的人来,让人们停留更长的时间,花更多的钱。对于景区,特别是过了开业高潮期的主题公 园而言,就是要努力丰富产品,增加新的吸引物,从而激发一二级市场的重游率,提高三级 市场的到访率[6]。而表演就是推动景区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对于旅游目 的地,表演则有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相关收入,实现溢出价值[7]。

《禅》剧以中原文化的交汇地――中岳嵩山为背景,以少林文化的两大特色――禅宗和 武 术为元素,融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武术表演、禅宗演绎于一体,让“静”的“动”起来, “虚”的“实”起来,使少林功夫与禅文化相得益彰,使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文化与 旅游实现有机统一。《禅》剧把嵩山厚重的文化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借助禅宗祖庭― ―少林寺的影响力,推出实景演出,解决了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停留时间短的问 题,使少林寺旅游夜生活不再匮乏,打造了一个全新体验少林文化新的旅游目的地,差异化 的旅游定位使得少林文化旅游产业的链条不断完善。

《禅》剧已成为河南旅游演艺的标志性工程,实现了河南在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大突破 ,被誉为“把资源要素转化为市场要素,是全方位、创新性、配套性开发少林文化的有效探 索,是把河南发展的‘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益尝试。[8]”2008年8月, 、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专门在郑州召开现场会,推广这台节目的成功运作经验,使其知名度、 影响力迅速上升。

1.5 名人化的市场效应《禅》剧创作伊始就聚集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创作人员,其原创音乐和艺术总监由曾获 得包括“格莱美大奖”、“格威美尔古典作曲大奖”、“奥斯卡电影原创音乐奖”等多项当 今世界最重要的音乐奖项、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作曲家和指挥谭盾担纲;国家一级 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成功地策划并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 象•刘三姐》、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的 梅帅元任总制作人、编剧和导演;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舞蹈艺术家之一黄豆豆负责舞蹈设计 ;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永信大师任少林文化顾问;著名文化学者、厦门大学 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先生任禅学顾问。如此华丽的组合既保证了《禅》剧的艺术 价值和文化水准,名人化组合的市场效应也是保证《禅》剧的一个大的卖点。

1.6 专业化的营销手段负责《禅》剧市场运作的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营 销队伍,在经营文化产业的理念之下,大胆探索市场运营项目,将《禅》剧的演出、票务、 演员培训、基本建设等具有商业或服务元素的项目都作为商品项目进行市场化论证,进而分 析与考评项目投资回报、目标市场划分、营销成本分析和策划推广策略,从而制定了项目生 产管理、媒体投放方案和市场开拓规划,使《禅》剧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线项目。同时 ,成立《禅》剧票务销售中心,实行票务制,不断扩大销售队伍,完善票务销售体系。

该公司目前已启动大规模宣传和个方位市场营销计划,并开始逐步面向全球推广。制作 了音乐CD、演出集锦DVD、广告宣传片、宣传画朋等宣传资料,编织多渠道的营销网络。积 极与媒体合作,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旅游卫视、北京卫视等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媒体和人 民日报海外版等100余种报刊进行了积极的推广报道,极大的提升了《禅》剧的知名度和市 场影响力。

2 《禅》剧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启示

2.1 明晰自身价值,深挖自身潜力少林寺发展至今,再去讨论它是否应该走上商业化的道路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在对外交 流日益频繁,精神文化的快速发展必须有足够的物质经济为保障的今天,需要较多考虑的问 题应该是如何使少林寺这个已经走上商业化发展的道路,有着无限潜力的品牌最大限度的发 挥自身优势,为少林寺的下一步飞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出更 大贡献。少林寺这一品牌的价值意义是不容怀疑的,然而仍有很多人固守成规认为,既然继 承传统,就应该全盘不变的保留少林寺固有的全部少林文化形式。这种僵化、固步自封的观 念是少林文化发展传播的大敌,拒绝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是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体现自身价值 的。以少林功夫为主体的少林文化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禅》剧就是在对少林文化进行充 分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新形式,这种认知是建立在被世界上不同文化所认同和 敬重的中原禅武精神之上的,《禅》剧的精髓既是将少林功夫的阳刚之力和荡涤心灵的禅宗 音乐相结合,赋予这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深远的意境、文化的内涵、英雄的气势和精 湛的武艺,充分体现了剧中所蕴含的少林文化的精髓和中原地域文化的特征。正是基于对少 林文化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同,《禅》剧才能够在创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创作理念,丰富自己 的创作内容,挖掘自身的潜质,修正存在的问题,铸就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质、地域文 化的特质和世界文化观赏价值。充分认知少林文化的精神内涵,明晰自身价值,深挖自身潜 力是《禅》剧取得成功的基石。

2.2 搞好文化创意,找准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种文化能否形成一个产业,首先要考察该文化是否具有发展成 文化产业的潜力,也就是该文化自身的价值,其次就是要搞好文化创意,找准文化与市场的 契合点,也就是俗称的卖点。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最缺乏的就是创意,这就是现阶段的中 国文化产业也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9]。一个项目推出之后,能不能既吸引 观众,又 彰显文化内涵,关键就是要有好的创意和准确的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禅》剧的契合点可 以大体上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乐”的形式表现“禅武”内涵。禅不可以说,只可以 悟,而音乐则是其最好的对应形式,都是要靠心去感悟的,两者之间有“通感”,少林功夫 的舞台表演是有效连接“乐”与“禅”之间的纽带,是原生态的阐释“乐”与“禅”之间关 系的最好形式,正是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和互补,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新的少林文化表 现形式。在其他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创意上,也应该要有发散式的思维,不要一味的去表现 文化本身符号化的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寻和表现文化深层次的含义。其二,自然和谐 的实景演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河南省第一部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中原地区 大型实景演出的先河,实景演出的特征就是让演出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让大自然适 应演出,要营造的是一种“天、地、人、禅”四者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的指导下,创造 出极佳的演出效果。整个剧场的建设,没有砍伐一棵树,也没有破坏一块山石,原有的层层 叠叠的树林,构成了山谷独有的层次感,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峡谷实景剧场,在这个方圆5km的剧场内,松涛阵阵,流水潺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谧的嵩山山坳内, 待仙沟簇簇灯火中,一个个蒲团排列起来,观众坐于其上,一种佛家的虚空与宁静随之而来 [10]。此山此水,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所有艺术元素因为有了背景注释, 变得不同 凡响,“雪夜古刹、月照塔林、溪山坐禅、少林拳棍”等自然美景与少林功夫完美结合,使 得整场演出不仅是武术和音乐的展示,也成为一幅壮美山河的画卷。实景演出,回归了戏剧 (二)演出的本源,实现了对一个虚构世界和禅宗意境的描述,确实能够给观众带来极大的 心灵震 撼。其三,超豪华的创作阵容。谭盾、梅帅元、黄豆豆、易中天和释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 人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号召力,超豪华的创作阵容和名人效应本身就是《禅》剧取得成功的一 个重要保证,就如我国第一个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一个卖点是漓江山水,另一 个卖点就是因为该剧的导演是张艺谋和总策划是梅帅元一样,《禅》剧的一个卖点是少林禅 武文化,另一个卖点就是谭盾、梅帅元和易中天的名人化效应,名人效应也是观众趋之若鹜 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深入市场调研,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市场营销学中流行的4C理论,即Consumer (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 和Communication (沟通)。4C理论重视顾客导向,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这实际上是当今 消费者在营销中越来越居主动地位的市场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实质上《禅》剧就是一件以文 化形式出现的市场产品,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就是生产这件产品的企业,既然 是产品,就必然要面对市场的营销问题,4C理论被渗透到整个营销过程之中。首先,洞察消 费者(Consumer)的需求,以少林寺寺庙为核心的景区,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探寻少林文化的 需求,电影《少林寺》中“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景 象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少林寺内的游客已经达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就连历代高僧安息的塔 林也已经形同闹市,商业化的氛围充斥着整个少林,游客本来希望少林之行能够远离红尘, 来寻求一个清静的佛门圣地,现实与他们原来的希望相距甚远,“少林寺怎么会这样”的质 疑此起彼伏,因此,独辟蹊径去阐释少林文化,让游客去感悟到少林有形文化之外的无形文 化,这就符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次,符合消费者的经济学成本 (Cost),少林景区的 门票为100元,再加上附近的嵩阳书院和中岳庙两处景点,每位游客仅门票支出一项就达到 了200多元。而事实上,这几个景点的观赏性并不是很大[11]。《禅》剧的门票是1 68元,从 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如果有这样一场从崭新的角度去诠释理想中的少林文化的演出,一般游 客都不会拒绝多掏100多元,去在大型实景演出中满足自己少林梦的;再次,在便利性 (Con venience)方面,从郑州到少林寺和待仙沟(《禅》剧演出地)之间的路况非常好,在地理 上获得了很高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能够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完整的去理解少 林文化,接受少林功夫、禅学和音乐的洗礼,这无疑也为虔诚的游客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便 捷性;最后,在沟通和宣传(Communication)方面,演出从一开始就在报纸、电视、广播、 网络、公交车辆上刊登了广告,并多次召会媒体,新闻稿,并策划了“少林问禅”系列 活动,为演出造势。尤其是梅帅元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就《禅》剧所做的专访 和央视著名记者王志对话《禅》剧禅学顾问易中天的节目在央视播出之后,《禅》剧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迅速上升。

2.4 依托当地政府,树立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观传统体育文化由于自身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资金、 传播媒介和自我发展体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因此,取得政府在政策、资金和体制等方面给 予扶持是传统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推动力。《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成功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梅帅元在广西创作《印象•刘三姐》期间,现任的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当时正担任广西南宁市委书记,亲自见证了《印象•刘三姐》的 辉煌。调任到河南这个中原文化大省之后,《印象•刘三姐》成功在他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在2004年,河南省政府力邀梅帅元赴河南考察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第一站就是嵩山少林寺。 梅帅元考察完毕之后,最终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热情和厚积薄发的少林文化之间找到了契合 点――创作《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禅》剧创立之初,河南省就将抓好《禅宗少林• 音乐大典》的健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12],2007年度又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推向 海内外作为河南省旅游事业10项重点工程之首,政府的支持是《禅》剧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开发利用时,要树立整体的发展观念,使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一个整 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成为一个完 整的文化产业格局[13]。正如郑州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负责人所说,“郑州市把 ‘少林武术’ 这个禅武精神作为一种‘第一’的文化品牌进行整体的系列的开发。包括把‘少林武术’申 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今年要和好莱坞合拍《少林寺》电影,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省电 视台还要一起来拍四十多集的《少林寺》电视片,在登封还要建一个少林文化园,包括禅宗少 林实景演出以及少林休闲文化和武术培训学校的整体规模的提升。使‘少林武术’这个禅武 精神’利用现代的各种文艺形式,全面地挖掘出来,让中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14] ”

3 结 论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 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需求, 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同时以开放的视野来对待传统 体育运动的发展,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是学界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音乐、舞蹈、禅文化和大自然相结合的实景演出形式,及其 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即传统体育 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 涵,丰富和完善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做大、做强传统体育 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

参考文献:

[1] 许晓容,曹春宇.论《风中少林》的运作模式与范式价值[J].体育文化导 刊,2008(4):33-35.

[2] 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 dengfengnews.co m,2009-11-19.

[3] 杨东华.年 僧与俗 禅与武 一起在嵩山上顿悟[N].河南商报, 2010-04-20(B2).

[4] 陆草.论中原武术文化[J].中州学刊,2007(1):154-160.

[5] 郑晴云.朝圣与旅游:一种人类学透析[J].旅游学刊,2008(11):86-86.

[6] 陆晨,赵志强.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取向[J].沈阳体育 学院学报,2009,28(3):126-128

[7] 李勇.吉林省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8(4):84-88.

[8] 梁建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突破[N].大河报,20 07-6-7.

[9] 王舒.略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构建―以少林寺文化旅游产业为例[J].理 论战线,2007(12):272-276.

[10] 嵩山旅游网.禅宗少林,嵩山流淌的文化音符[EB/OL].songshan.省略,2009-1-14.

[11] 王斌.中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顿悟--写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一周年之际[J]. 经营者,2007(22):38-42.

[12] 陈楠.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禅宗少林音乐大 典为例[J].旅游学刊,2008(6):24-29.

体育传播论文篇(6)

关键词: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10-04

研究背景

1978 年传播学正式传入中国,至今已有 20余年。多年来,中国传播学从推介基本概念,到 1996 年学科地位被国家教委认可,再到 2002 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的成立,传播学在中国由引入普及逐渐走向独立深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早已出现了拓荒者,并开展研究,形成新的学科。随着中国体育事业、传媒事业的发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背景、以学科发展必然趋势为前提,形成了传播学、体育学交叉研究领域的体育传播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还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体育事业管理者、体育产业经营者、体育信息传播者等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率先设立了体育新闻写作班, 标志着中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诞生。1997年,成都体育学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正式招收体育新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正式招收这一专业方向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二级学科“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属的“体育新闻学”硕士点在我国普通高校已初具规模。

体育传媒的巨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适应的体育传播专业教育。因此,对体育传播专门人才(即体育传播主体)的培养和教育就愈发重要。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传播理论和高级体育传播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初,中国传媒大学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增设了“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向”,标志着“体育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以此为前提,本研究以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体育学等方面的著作;查阅中国期刊网相关论文60余篇。

2.2 调查访问法

以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状况为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采集信息。访谈传播学界、体育学界、体育传播研究人士共6名,探讨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获取体育传播学界前沿信息。

2.3 对比研究法

将体育传播学与体育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了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的对比;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与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比。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科之异同

“新闻学更注重过程和制作细节。传播学研究效果,而不注重过程。学传播理论的学生虽然也需要了解传媒,但他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结果,是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等,他们不需要了解过程,不需要了解每一条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接受访问时发表了对新闻与传播异同的见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从传播的性质方面说,它和各类内容的新闻一样,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育新闻同其他新闻相比,又有不同之处。这是由于新闻事实本身的性质以及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不同事物的性质不同,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就不同。因此,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的外部特征也各有差异。体育新闻具有如下特征:发生的规定性(时间、环境、技术的规定性);数字特征(比赛成绩、比赛结果的数字呈现)。

与体育新闻学不同,体育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对体育思想、知识、理论、规则与运动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的衍生和传递,也包括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传递。它不仅涉及到体育界之间通过比赛、互访等形式的交流、传播,同时也有体育事务经营管理中的传播现象,更涉及到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相互关系。

体育传播学既是传播学在体育领域的表现和运用,又是体育学在传播学中的延伸和拓展,是传播学和体育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体育传播学有助于建立体育传播学的独立理论体系、为体育传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实践提供依据。

3.2 体育传播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

新闻学、传播学同样隶属于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大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核心,博士阶段强调培养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在硕士培养阶段,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却不甚明确,是继续强化本科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或是提升理论学术研究水平?这已成为困扰高校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大问题。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亦是如此。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他们对于现代体育传播现象有职业敏感,并能够利用现代体育传播理论分析体育传播现象;运用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策划、组织和开展各类传播活动,对大众体育传播的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3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现状

3.3.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硕士)招生现状

为了解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学科建设现状,笔者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收集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现状(见表1)。

在被调查的11所高校中,体育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5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受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影响很深,奉传统的密苏里、哥伦比亚新闻教育为典范,主要以人文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一方面重视采、写、编、评类的基础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开设大量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据调查,在当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之中,所有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都将文学基础类和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见表2)。

上述课程仅是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但大多数院校都以此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是我国体育类院校中开设体育传播学教学较早的两所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成熟,可为其他高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3.4 体育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媒介的用人要求也正向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新闻人才转变。无论是国外的媒体实践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都证明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出现EPS趋势,即Elite-精英性,Popular-大众化,Special-特色、专业性或专门性。因此,如何培养高级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4.1 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

从国外研究生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也从单一的“研究式”派生出了“专业式”、“教学式”和“协作式”等方式。美国是传播学的发源地,传播学教育质量居世界前列。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实务与理论并重。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做硕士论文时,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的导师(媒介工作者),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导师。该学院认为通过让业界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合作,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和指导结果。

体育传播学在高级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协作式”培养模式。组织锻炼“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既有体育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体育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又有媒介高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协作培养的方式,由多名专业方向的专家共同形成导师小组,协同所修专业的导师,对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3.4.2 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六大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建设体育传播专业课程,必须凸显体育的专业性特征的要求及当代体育传播的特征要求。围绕体育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提高课程的综合相关程度;确定好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比例,精简必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界限,实行“大学科"教育,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媒体业界实践、实现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3.4.3 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对22国的新闻教育进行考察之后,提出了传播人才应该具备4个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实践能力是媒介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传播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将媒体运行与体育传播学科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组建仿真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体育传播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内的概念课、校内媒体工作机会、校外媒体实习机会。实际上,在新闻传播领域,各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等。

体育传播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参照前人的优秀实践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唯一的,不可忽视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

3.4.4 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说到:“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做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体育传播学科的产生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媒体业界的需要是检验体育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才是体育传播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

4.1.2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隶属于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科(硕士)建设刚刚开始,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状态。

4.1.3 探索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4.2 建议

4.2.1 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革新。全面整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生优化效应。

4.2.2 改变学界与业界脱节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传播领域的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4.2.3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专业人才的高度培养业界广泛认可的人才品牌。

参考文献:

[1]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4).

[2]王永盛.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高钢.学界与业界在交流中融合、发展――新闻学者的思考与期待,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J].中国记者,2009(3).

体育传播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传播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支持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和维护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则不能光靠灌输,是需要发挥传播者和受众的积极的能动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理论的内容进行解读并让受众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我们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传播的部分进行探讨,指出其发展现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l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发展现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非常多,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明显不足,而作为理论教育重要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则更加缺乏。作为在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才会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十七大报告中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随着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中国社会又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有许多人思想较浮躁,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学不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无所谓。许多学者也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很少研究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是在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鉴丁现实状况,笔者也认为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既然以上已经分析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在实践中的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中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2.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主体存在问题

我们现在并不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但我们却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者,即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研究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般以高校、政治学院以及党校等为载体,传播者一般是这些地方任教的教师。但正如前面所说,讲授哲学的主要研究哲学问题而不是去研究如何教授哲学的问题,即我们许多学者只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对理论教育的传播如何进行则很少关注。

2.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较单一

传播存在很多途径:除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四大主流媒体外,还有其他诸如舆论,课堂教学等多种传播途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主要途径则非常贫乏,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虽然其他的媒体也进行了一些传播,但总量是非常少的。报纸杂志曾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最主要的途径,现在却显得有些穷途末路了,而网络阵地又主要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便被挤进了狭小的课堂教育空间和一些党的理论教育会议上。这对本来就不是世界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势在必行。

2.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客体(受众)存在的问题

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时具有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他们接受传播媒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的满足。影响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认知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两个方面。从社会因素来说,我国现在正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自我因素来说,受传者是“自我”的,受传者只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要素,其余或略之、或弃之。由于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处于低潮,且受西方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使许多人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危机,很多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存在轻视甚至歧视现象,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无法顺利进行。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问题的对象研究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中的几大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途径)都存在问题。因此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3.1研究主体缺乏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相脱节现象,因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理论与教育传播脱节问题。

一方面,研究主体应将每年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即用研究成果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的进行,使得受众接受理论研究的新兴成果,而不能使成果只限于理论层面,无法进入实践的传播环节。即研究主体要坚持内容的导向性,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根据受众接收信息具有选择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这样才能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实际问题,要加强理论的论证和指导。首先要让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人本身产生了对该理论教育的传播发展前景的信任。且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庸俗化,不能认为只要懂宣传就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熟不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其传播是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这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传播。是需要坚定的政治教育人格和立场的,是不容许出现政治偏差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因此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人才要更加严格慎重。其次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传播的可行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环节,只有如此,一支功能强大的主体以及主体坚定的信念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真正地发挥出来。

3.2传播途径单一的对策建议

报刊杂志曾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基地,现在正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的极大挑战。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传播的契机,日报等报刊发行量及读者的增加,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得以继续扩大。

电视现如今已进入了每一户家庭,央视等卫视应继续扩大新闻的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报道。并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运用图片和视频等模式进行传播。

广播虽然在近年来随着其它媒体的发展而现没落,但随着私家车和出租车的增加,以及城市的“堵车经济”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因此,利用广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这块阵地是应该坚守的。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大媒体,其信息传播能力令无数人折服。网络的普及,也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带来契机。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中有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事实上,互联网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另一阵地,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互联网的主动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在网络中占据了广阔的阵地,网络成了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的一大途径。正因如此,与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相比,网络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其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中国的辉煌成就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的。因此,努力占领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途径传播则非常必要。

3.3客体(受众)接受程度的对策建议

受众的接受与否与接受的程度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成果。首先,传播者在实际工作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不是只说不做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的,是实践证明了的伟大的正确地理论。只要认识到这一点,传播者就能更加坚定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众也会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

其次学者不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将如何教学理论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风趣幽默的老师的思想总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这可直接促成更多人从心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接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