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1 15:57:14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篇(1)

一、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

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的过程。交流与交融是相互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本线索包含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学西传”)两个方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主要是从近代17世纪开始的。在17世纪以前,中西方文化各自独立的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发展来看,经历了17世纪“好奇”、18世纪“赞美”和19世纪“不屑”的过程。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则经历了17世纪“礼遇”、18世纪“淡漠”和19世纪“震惊”的过程。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经历了启蒙时期:科技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进入;探索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苏联文化影响;曲折时期:封闭与半封闭、中断与悬搁;开放时期:复苏与传播、冲突与重构、借鉴与创新。而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文明西传:如道德文化、科举文化、文学艺术等;思想西进:如儒家思想、道教哲学、中国禅宗等;方法论西渐:如整体思维、古代兵法、阴阳思想等过程。

二、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西文化篇(2)

关键词:中西方数字文化异同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和大写两种。

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数字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次序外,还广泛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使语言凝炼、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在科学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计算,毫厘分明,精确严谨,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语言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泛化,抒情达意,增强语势,是虚数。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我们只要读读中国古代文献,不难知道诸如“五行八卦”、“两仪生四象”、“阴阳六爻”、“人道六制”、“七夕”、“七日来复”、“八方维纲”、“金钢”、“九阳”、“九州”、“十干”、“十恶”、“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这些含有神秘色彩的数字。英语中也有一些这类词语,比如有"HolyTrinity","theThreeFates","FivepointsofCalvin","SevenagainstThebes","theNine","bakersdozen"等,另外西方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赵世开,1999:185)。由于受民族心理、、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

在中国,三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在汉语里,3被写成三,其意义是,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即融天、地、人为一体,寓意天地人的关系。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数字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中国古代与数字三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日、月、星为三元;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三和五非常近似,所以,有时候不仅仅是个数字概念,里面包含了很多古朴的东方哲理。在中国,古制已有所谓“五门三朝”的说法,故宫的建筑也符合这种布局。从过去的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一直到太和门,正好是“五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正好是“三朝”。这三和五,也有他们的文化内涵。“三”指天、地、人;“五”指金、木、水、火、土。古代中国人把这八种物质看作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三和五这两个数字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得也比较广泛。数字“三”在西方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称三为完美的数字;古埃及人认为它代表父、母和子;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着: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杜学增,1999)。中国有“事不过三”之说,而西方也有不能连续用一根火柴为三个人点烟的禁忌。

中国数字文化三五之道,有三就应该有五。《易系辞》中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地之数各有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意思是说,三才(天地人)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数字变化的规律,一切事物都脱离不了三五之道。但五常与三结合而用,如,三皇五帝、三令五申、三五成群、三纲五常、三下五除

二、三年五载等。中国古诗词中这种三五连用也很常见,如,“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所以,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深的哲学思想。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一种说法是,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所以主凶。数字四在中国由于谐音“死”,而被视为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14”(谐音“要死”),“54”(谐音“我死”)。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字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四”极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政区分为“六乡”,周礼有“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官制设有“六部”,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中医将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作画讲“六法”、“六要”、“六彩”,古典词牌名有“六丑”、“六州歌头”。(包惠南,2001:195)。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在使用电话号码或汽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这几组数字,农历初

六、十

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看重数字“七”,认为它吉祥有力。它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七”又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用七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圣玛丽亚有七喜、七悲,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常用数字“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人有七感(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世界有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包惠南,2001:193)。另外,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很尊崇数字“七”。据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面壁七天而成了正果。佛教认为,万事由地、水、火、风、空、识、根七种本原生成;佛寺由七种厅堂组成;人死后要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等等。伊斯兰教认为,创造世界用了六天,在第七天休息;阿拉伯人说,天有七重,地有七层,一周有七天,因此,他们常用数字“七”表示数量或次数之多。由于世界三大教派尊崇数字“七”,所以,人们发现它被广泛用来表述各种事物,人有七情、面有七窍;彩虹有七色;音乐有七个音符;西方童话中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说法(平章起,1993)。这些足以说明,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七”情有独钟。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的变化,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恭喜发财”成了新春佳节亲朋好友之间的常用贺词。南方经济发达的粤语区的“八”与“发”谐音,广东人特别喜欢数字“八”,以求生财有道,发财致富。现在对“八”的爱好已风靡全国,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对“八”可以说是特别偏爱,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电话号码中喜欢有八,汽车牌照号码最好有八,有的商店取名“518”(“我要发”的谐音),公司企业等单位开业把含有“八”的日期选作黄道吉日,开业典礼的时间也要定为8点18分(“发一发”的谐音)。(包惠南,2001:196)。可见数字“八”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示数量的数字,同时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共同愿望,蕴含着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九为数之极,又称“天数”。人们用“九霄云外”表示极高之意;“九洲方园”表示极广之意;“九泉之下”表示极深之意;“数九寒开”表示极冷之意。因为“九”与“久”谐音,由此演化出“神圣”之意,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他们常借用“九”字来象征他们的统治地久天长,万世不变。这一点在中国帝王的宫殿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故宫的建筑中用得最多的是“九”,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奇数),它代表天,而皇帝自称是天的儿子(天子),所以它也代表了皇帝。又因为《易经》里的“乾卦”代表天,而“乾卦”里说:卦象“九五”的位置,飞龙就会在天上,伟大的人物就会出现在人间,所以“九五”又象征皇位。比如天安门的建筑,城楼是9间,门有5座,午门也一样;保和殿、乾清宫等东西长9间,南北宽5间。这都叫“九五之尊”。另外故宫内的台阶都是9或9的倍数;门板上的门钉横竖都是9行;就连故宫房屋的总数,也是9999间。(宋柏年、施宝义,1999:162)。除此之外,天坛的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点。圆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为18块,到第九环为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第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另一原因是,我国古代把单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看作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这种设计,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晨

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阐释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发生机制,探讨它们跟神话思维的内在联系,进而了解人类原始思维的产生和演进的普遍规律。数字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平洪,张国杨.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陈琳华编译.美国传统节日[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中西文化篇(3)

茶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代表。而咖啡,则与西方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咖啡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与西方文化息息相关的热情、自由、开放的精神。茶和咖啡是当今世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两大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亦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茶和咖啡的起源、传播、饮用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更能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演变和差异。 一、起源与发展 1.茶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我国古代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在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曾经作为贡品。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流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赐茶流行于世。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2.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似乎没有神农氏这样的人,在其起源地,也找不到什么相关的文字记载,所以,有关咖啡的起源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它最早的历史记载要追溯到公元850年的波斯,回教圣典《古兰经》上说,在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之前睡着了,天使哲布勒伊米(伊斯兰教传达启示的四大天使之一)用一杯咖啡把他唤醒,咖啡的力量如此强劲,以致于他一口气就把40个人打落马下。最普遍且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是始于埃塞俄比亚的“Caffa”地区有关一位牧羊人的故事。传说有一位牧羊人,在他放牧时,偶然发现他的羊异常兴奋、活蹦乱跳。仔细观察,原来羊的行为可笑怪异,是因为它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于是,他试着采了些这种红果回去煮熬,没想到居然是满屋飘香,喝下所熬成的汁液以后,更是大脑兴奋,神清气爽。从此,这种红果实就被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并颇受好评。在古时候,阿拉伯人最先把咖啡豆晒干之后熬煮,将其汁液当作胃药来喝,认为其有着助消化的功能。后来才发现咖啡还可以提神醒脑,同时由于回教严禁教徒饮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饮料,以此作为提神醒脑的饮料来时常饮用。15世纪以后,去圣地麦加朝圣的回教徒将咖啡陆续带回居住地,使咖啡逐渐流传到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等国。 “咖啡进入欧陆当归于土耳其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奥斯曼大军西征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在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啡豆,和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战争原是攻占和毁灭,却意外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这可是统治者们所始料未及的了。”[1](P38)在欧洲,咖啡文化逐渐成熟。在17世纪中叶,威尼斯商人将咖啡首次带入欧洲。之后,咖啡开始在欧洲传播。当时,法国国王克雷门八世曾说:“虽然是恶魔的饮料,却是美味可口。此种饮料只让异教徒独占了,殊是可惜”。所以便同意基督徒也可以饮用咖啡。到1683年,首家咖啡屋在欧洲威尼斯落户。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最为著名。在英国有无数的咖啡屋,因为咖啡在社交场所中,绅士们对其颇为欢迎。咖啡文化同样也深深的影响着巴黎的市民。咖啡店在街角也是层出不穷。数不尽的咖啡沙龙内,新的哲学、文学与艺术皆因此而出现,在此期间,也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如巴尔札克,卢棱等等。伏尔泰宣称他一天喝40杯咖啡,传言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时喝了5万杯。不久以后,在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出现,这引起了咖啡饮用方式的变化。1668年,咖啡走进美洲,它作为一种潮流饮品风靡南美洲。荷兰人对外殖民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咖啡在1884年传入台湾,首次进入中国。 二、传播与交流 咖啡进入中国与茶叶传到欧洲,均被视为传播文明的大事。到目前为止,咖啡虽然还没有在中国完全普及,但茶叶却早已成为西方人享受生活,映出品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茶叶与咖啡在早期都是从民间流行而逐渐进入贵族生活,所以均带有等级色彩。 1.“东茶西渐” 茶叶传到西方,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现今可以查到的关于茶的最早记载,见日塞缪尔日记,文中记到:“我喝了一杯以前从未喝过的茶。”这一天是1660年9月25日,茶叶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传入欧洲的。不过,欧洲并不是直接从中国接受了茶叶,而是间接地通过印度,有些是通过非洲。在16世纪前后,肯尼亚的茶叶已十分普及,茶叶的颜色与种类也已多种多样,它们通过丝绸之路用由驼和帆船运往西方。一开始,由于茶叶供求失衡,其价格颇为昂贵,普通老百姓喝不起茶,茶仅仅作为贵族、豪门、世家养生及用于社交礼仪方面等的奢华品。在当时,人们认为,喝茶是一种身份的炫耀,是一种品味的提升,彼此争奇,以此炫富。出于此,茶很快风靡整个上层社会。饮茶之风随着人们追求口腹享受、喝茶的精神需求等欲望的增长,几乎发展到狂热的程度,很多贵妇,痴迷于饮茶,整日都沉浸在饮茶的社交礼仪活动当中,甚至抛家弃业。18世纪初,一部喜剧《茶迷贵妇人》,就生动演绎出当时的饮茶风尚。[2](P114)#p#分页标题#e# 英国引进茶叶是在17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及其在亚洲地区建立的殖民、贸易机构东印度公司,意识到茶叶贸易可以为他们带来丰厚利润,因此为之建立了严苛的进口税体系。茶叶带给英国人的是健康和财富,却带给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英国人于19世纪中叶,尝试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罗伊•莫克塞姆所著《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中这样写道“在20世纪初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英国的公司控制了世界的茶叶贸易,这些维多利亚产业所产生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回到这个小岛国中。”书中还写道“在茶叶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的1851年,英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两镑;而到了1901年,受到从英帝国的各殖民地进口的廉价茶叶影响,英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超过6镑”。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3](P93) 2.咖啡舶来 咖啡是什么时候、怎样传入中国的,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普遍的一种是:1884年,我国咖啡最早引种于台湾,1908年华侨自马来西亚带回大粒种、中粒种种在海南岛。目前,主要栽培区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4](P158)有专家做了详细的考证:从字面意思上看,《康熙字典》既无“咖”字,也无“啡”字,当然也没有“咖啡”一词。由此可推测,清初时,国人还尚未接触到咖啡。清中叶中国有没有咖啡,目前尚未定论。最初Coffee的汉译名必定不统一,例如“嗑肥”等。当然,也有将其译为其它词汇的可能性。不过,如今正式汉语名称“咖啡”应是出于日语的“珈琲”。据专家考证,最早的“咖啡”一词大概出现于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15年),意思是:“咖啡,西洋饮料,如我国之茶,英文Coffee”。在此之后,《辞源》(20世纪30年代出版)也收入了“咖啡”一词,并且将此词解释得既准确又详尽。由此可见“咖啡”一词在民国时代就被收录进入了汉语词汇库并固定下来。[5](P78) 根据所查资料可知,鸦片战争前,洋人在广州(当时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已经开始自己煮、饮自己所带的咖啡。“外洋有葡萄酒……又有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酒可消食也”。根据《广东通志》中记载的“黑酒”、“番鬼”、“饭后饮”、“可消食”等词来判断,此处的“黑酒”,指的就应该是咖啡。在同治年间,有少数中国人开始接触到咖啡。在上海的美国传教会于此时出版了《造洋饭书》一书,该书是为了培训做洋饭的中国厨师,解决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吃喝问题而编写的。Coffee在此书中被音译成“磕肥”一词。书中具体讲述了咖啡的制作、烧煮等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外国人培训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大多是被其雇佣的中国人,因工作上的需要,他们偶尔也会品尝一口咖啡。外国人在中国喝咖啡吃西餐时,也会时常邀请一些中国熟人一起用西餐、品咖啡。这些都可表明,有些中国人在同治年间已经品尝过咖啡。到了民国,咖啡馆或大饭店酒店宾馆所附的咖啡厅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现。大约在清末,中国开始出现经营性的咖啡馆。据清末民初之人徐珂叙述:“饮咖啡:欧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国之茶馆。天津上海亦有之,华人所仿设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饮”。他在书中收录了很多清人的笔记,由此可以推断他所谈及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清末。但是这本书比《中华大字典》出版略迟些,所以很难解释“咖啡”一词是在哪本书中最早使用。但是,《中华大字典》是最早印成铅字的。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等都涉及到了中国是何时何地开始栽种咖啡,还包括其种植以及咖啡是如何传播的。还提及到,在1884年咖啡被引种到台湾,1908年又被引种到海南,以后又相继进入云南、广西、福建等地。1926至1936年,台湾省日本殖民当局,鼓励种植咖啡目的就是为了排挤蔗、米等之类的作物。可以肯定,咖啡栽培与生产在中国的民国前夕及民国时代就有了。在解放后,咖啡的种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6](P176)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喝咖啡和咖啡馆在中国慢慢成为一种潮流,正如歌曲中“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所描述那样。现如今,中国不断的扩大咖啡的种植面积与咖啡消费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令世界所瞩目。在咖啡文化的逐渐成长发展的历程中,咖啡早已改变原有状态,正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工作与生活,开始成为都市潮人新的消费时尚,点缀着新的都市浪漫。 三、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不同 1.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茶文化源于历史幽远的华夏文化,它博大精深,蕴含了历史、美学、哲学、伦理学等,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茶文化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茶文化的久远,源于它内涵的厚重。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他们有的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则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儒释道合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功利与娱乐的统一。茶文化是道家学说中天、地、人合一。道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理应适应自然,主动认识规律,只有这样,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茶产自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雨露,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其中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作与生活中相互协助、相互包容、共同奋进的精神。通过茶这种饮品,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中国的文人墨客喜欢以品茶赋诗来表达其心与自然相融、淡薄名利、心回自然的理想境界。坡在《汲江剪茶》中,道“活水还需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再如“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有了文人们的参与,茶开始逐渐有了它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文化体系,它将以更加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影响着人们,影响着世界。#p#分页标题#e# 2.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 与含蓄,淡雅,经过岁月锤炼的东方茶文化相比,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总的说来是热情奔放、洋溢浪漫、自由理性、方便快捷。咖啡文化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感。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意大利的热情、法国的浪漫、德国的考究、美国的快捷等。众所周知,西方文明源于古代的中东、希腊和罗马,宗教和世俗的意识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框架。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个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任何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西方人有很强的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7](P304)对西方人而言,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所做的事情没有了原本的新鲜感,那么干脆就就另换一种,重新冒险,重新品味。这就像咖啡被冲泡过一次之后,就基本失去了它原有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既然如此,那就丢弃掉再换新的开始煮,重新感受,重新体验。 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通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渐渐渗透到我们双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茶和咖啡两种不同的饮品分别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与不同的精神特性。中国的茶文化讲究中庸,而西方的咖啡文化则强调理性:茶文化认为天、地、人合一而咖啡文化则认为天人二分;茶文化有禅宗之悟道而咖啡文化则有基督之精神。随着中西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不同的文化交流也显得日益活跃,遍布西方城市的茶馆和中国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咖啡屋正很好的见证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并由此推进东西方文化全方位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中西文化篇(4)

关键词: 数字 中西方文化 数字文化差异

在文化语言学课上,老师讲到了数字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说“七”这个数字,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数字,为什么呢?在古代传说中,明明有关于牛郎和织女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见的故事,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七”也应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才对。我对英语很感兴趣,自然就想到英语中是否也会有相应的说法,发现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看重“七”,认为它吉祥有力。对数字的喜好,以及人们赋予数字的内涵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于是我对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进行了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词汇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数字作为词汇中的一部分内容必然承载着文化的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其初始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使用数字的名族的不同,在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的数字虚化了,并且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

1.数字的起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就意识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一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产生了“数”的概念。最早人们利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来记数,当指头不够用时,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在经历了上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才出现了书写的记数和相应的记数系统。因此,从词源上看,数字最初的意涵就是数目的标记。中国和西方的数字在起源上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以记数的。

西方人用的阿拉伯数字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并改进,随后传入西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十四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加速了“阿拉伯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和应用,并最终被全欧洲人使用。而中国数字,即汉字数字的起源始于甲骨文。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筹算记数,并逐渐演化下来,形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后来随着古人认识的深入和思维的发展,汉字数字单位不断增加,后又有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等等。阿拉伯数字大约在十三世纪时传入中国,但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中国人广泛采用。现在中国的记数系统被承认和采用这两种记载方式,但是阿拉伯数字在计算方面的优势使得它的运用性更加广泛,更易被科学界和广大群众所接受,大有取代汉字数字的趋势或者说在“使用认同感”上不断占据上风的趋势。

2.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2.1数字文化与传统文化价值观。

华夏文化自古崇信阴阳二元说,《易经・系辞上》讲:“易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审美心态中,就是认为偶数是吉利的。由于对偶数的偏爱,再加上原始宗教和道教都尊崇偶数,便形成了汉民族崇尚偶数的习俗,汉语中偶数及其倍数几乎都含褒义,预示吉兆。而西方国家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六”是一个和谐的数字。常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六路又称六合,即前、后、左、右、上、下,或者天地四方,即三维空间的六个方向。《庄子・齐物论》中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当时似乎就已经有了可能存在四维空间或多维空间的问题。中国人对“六”情有独钟,把它看做吉祥的数字,俗语“六六大顺”就是最好的印证。我国古代有“六经”;诗经中有“六艺”;周代兵书现存有六圈,称为“六韬”;明代有“六子全书”;古代农牧社会以“六畜”、“六谷”为本;周代政区分为“六乡”,官制设“六府”、“六官”。美国前总统里根离任前在贝莱尔市买了幢别墅,当获悉别墅门牌号码是666号时大惊失色,因为三个连写的“6”在《圣经》里是个可怕的“野兽数字”,是魔鬼的代号。这使得里根想起了肯尼迪总统是在11月22日被刺身亡的,这几个数字之和正好是6,那天又是星期五,而在英语里“Friday”恰好由六个数字组成,凶手又是在六层楼上向肯尼迪开枪的,这三项“6”组合在一起正好是666。由于这些原因,迷信的里根不惜动用总统权力为新别墅更改门牌号。

2.2数字文化与神话宗教。

出于恐惧和迷信,古人把原本不具有任何超自然力量的数字神秘化了,像迷信宗教神魔一样崇拜或畏惧。不同或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可以成为或神圣、完美、幸福,或罪孽、丑恶、不幸的象征。数字禁忌,各种文化都有,古今中外相通,虽是迷信,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里就涉及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关于“七”这个数字的文化内涵。

虽然“七”在中国文化中有“七日来复”、“正月初七为人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说。但是“七”在汉语中是人民常常忌讳的数字。这一是与中国人崇尚偶数的心理有关,二是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在我国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因此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汉语以“七”组成的习语大多都带有贬义,如: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等;在西方国家,人们看重“七”,认为它是吉祥的,因为上帝在七天之内完成了创造世界万物的壮举,圣母玛利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主祷文分为七部分,等等。英语带有“seven”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艰难,失之易。)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等。

2.3 数字文化与谐音、谐义。

由于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都是有限的,而客观对象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因此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

数字文化在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很常见。中国人对数字“四”特别忌讳,因为它与“死”谐音,中国人大都不愿意要“174”和“154”为尾数的车牌或电话号码,因为这些数字听起来像“要气死/要妻死”和“要我死”。而由于“八”在汉语中与“发”谐音,“六”与“路”谐音,因此很多商人喜欢“888(发发发)、168(一路发)、918(就要发)”这些数字。数字的谐义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以“八”为例,由于该数字在汉字中写为“捌”,有“别”在内,因此许慎《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与分别有关的意义,这种离别之忌依然保留在一些地方的民俗之中。美国更有一个以“88”为名的小城,8月8日是该城的法定假日。“8”在英国也是吉祥数字,最难得的是,1988年8月8日下午8时18分,安德鲁王子的妻子生下一女婴,英王子在一个世纪之中只有这一次集中了这么多“8”的时候喜得千金,成为举国美谈。

2.4 数字文化与虚指。

在众多的英汉数字习语中,数字并不只是局限于计数,数量的虚拟,在习语中已失去数字的计数意义,而转化为表现时间、空间、物状和心态的形容词,时间之久暂、时空之广狭、物状之大小、心态之忧乐,有时用数量来形容,比起一般的程度定语和状语,更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用“三分钟热度”来比喻因为一时冲动而产生的短暂热情,用not in a hundred year来表示“决不,永不”的意思。

英汉数字习语中虚指“多”、“少”或“程度的高、低”等,往往借助于夸张或比喻的手法给人以较为深刻的印象或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但由于英汉满足文化的差异,英汉习语中所喜用的具体数字并不完全相同,且英语习语中数词这种虚指的情况要比汉语少。汉语习语中的数字虚指多借助于一至十,以及百、千、万等数字。例如:用“九回肠”表示心中的愁闷、痛苦到了极点,用“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十步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等等。英语中的数字虚指则多借助于较大数目的数字,如“hundred”等所构成的数字短语或将其用作复数,“hundreds of”,等等。例如: a hundred and one(许许多多,数以百计),not hundred miles away(近在咫尺,本习语常用于说话人不愿意说出准确位置),a thousand to one(千对一,几乎绝对的),a chance in a million(非常侥幸),a million to one(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等等。

3.结语

数字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知识在东西方的语言文字、习语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了解东西方的数字文化观,对于学习东西方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如果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了解东西方数字文化观的差异,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以致产生严重后果。数字文化中不少数字都与文化禁忌、宗教禁忌、社交禁忌有关,所以应该重视数字文化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有助于不触犯对方禁忌,恰当得体、成功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语言学概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2]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卢红梅.华夏文化与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文化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 文化差异 比较

引言

美国哲学家Henry David Thoreau曾经说过:“在人类的交流中,悲剧产生常是因为话语误解而非沉默。”显然,他的意思就是说,许多误解是因为非语言交际而产生。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大约有35%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的,而另外的65%则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来进行的。甚至有学者认为,人们只有3%的情感信息传递是由语言交流来进行,而其他的97%的传递都是依赖于非语言交际来进行。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超过一半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来实现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关注隐藏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的交流就更加有效了,彼此之间的误解也会随之减少。因此,这篇文章目的在于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化和跨文化交流行为,来提升人们跨文化非语言交流的能力,进而提高人们跨文化非语言交流效果。

一、文化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也是一种交流。他们认为“交流就是文化”,或者“文化就是交流”,这都表明交流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与人们有关的物质如建筑、服装、食物、工具等);体制和风俗文化(包括体制、法规和风俗等);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审美观,道德观和等)。

根据以上概念,下面的六个文化的特点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文化是习得的、可以传达的、动态的、可以选择的、相互联系的、有民族特点的。

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不是凭借语言,而是凭借包含交流场景的所有的非语言刺激物。其中,包含的一些微妙的非语言行为,常常通过人们的潜意识外的行为所体现。不像语言交流那样,非语言交际没有字典或正式的规则来为一种文化的非语言现象提供一个系统含义。

美国学者Bean Barnlund强调了非语言交流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他给出的原因有四个:第一,人们总会有意与无意地,做出一些P于别人的非语言的内在状态的判断或评论;第二,人们会通过别人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第三,非语言交际常常影响着人们的第一印象;第四,许多非语言行为常常不容易被有意识的控制。由于大量的非语言行为体现着普遍的语言信息,因此,只有当我们重视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时,我们才能更好的关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少一些误解。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和文化差异

在语言学家Samorva看来,“文化是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人类的非语言行为的构成和产生的结果常常由特定的某种文化结果所决定。这里,有三个标准来区分不同的文化:权利差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化和女性化。如语言学家Hall所描述的,文化差异有三个概念:语境、空间和时间。

1.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含外观、肢体动作和副语言。

(1)外观:人们从外观获得第一印象,包括体型身高,皮肤和头发颜色,服装和饰品。如中国女性认为白皮肤是漂亮的;西方人认为帅气,高挑和黑皮肤是男性的象征,而女性则应该漂亮,苗条和有黄头发。大男子主义使得西方人认为男性的特征应该是有胡子和胸毛。西方的男女都想要通过体面服装和佩戴珠宝来展示出他们的权力地位和身份,比如IBM公司要求其员工穿白衬衫,黑西装,以显示其公司良好的信用和声誉的形象;在西班牙,常看到地位高的人在大热天里穿西装和扎领带。

(2)研究肢体动作行为是如何沟通的学科称为身势学,研究对象包括走路、耸肩、触摸、握手、站和坐等身体动作行为。在不同的文化里,不同的肢体行为表达不同的意思,有些肢体行为很相似但是意思却不相同。比如在西方,女性走路摆动臀部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和优雅的;在中国人看来,这种姿势是轻浮和放荡的。耸肩,在西方国家和说英语国家很常见。人们耸肩时常会皱眉头和弯手臂,手掌向上,表示“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而中国人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常就是摇头或者摇手。中国人常在谈话时候握手和接触对方,不分性别,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在西方,触碰其他人的身体常常是违法的,尤其是对年轻女性,因为这意味着和骚扰。在中国,有些社会禁忌指的是异性的接触,但是女性之间手拉手和男性之间手挽手走路是可以被接受和认可的。而西方人则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们不介意异性之间的触碰,而同性触碰,如男性手挽手在街上行走,他们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在不同文化中,站与坐的文化含义不一样。在西方国家,谈话时候常常站着的人地位与职位都高于那些坐着的人,站着或来回走动看起来似乎表明“我地位高,我能掌控整个谈话”。然而,在中国,情况刚好相反,我们常常认为坐着的人是主导者。

(3)副语言也称辅助语言,包括语调、面容、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而副语言可以被分成三类:声音特点(笑声、哭声、喊叫声、声、打嗝声和呵欠声等);音质(音量、音高、节奏、速度和语调等);声音片段(嗯、哦、呃、啊、)。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我们对副语言的使用。比如,阿拉伯人说话大声,因为他们认为声音大是强壮有力与真诚的体现,泰国人则认为大声说话是不礼貌的。在日本,提高音量暗示着一个人缺乏自控,温柔的声音则显得有教养。在美国,大声说话意味着生气与沮丧。西方国家与中国对音量有不同看法。比如,西方人在进行公众演讲或参加庆典时候大声地笑,而在授课、聊天与接电话时,声音比中国人小。因此,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大声聊天与打电话并不习惯。他们难以忍受在火车、飞机、船、餐厅甚至是私人房间里的电视或收音机的高音量,因为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交流。

2.空间与距离。研究空间距离和个人空间对人们交流的影响的学科,被称为空间关系学。当我们谈论空间距离时,我们常常指的是个人隐私、座位距离与家具摆放。

(1)个人隐私:如英、美、德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强调个人空间的国家文化,一般比那些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要求更多的个人空间。在中国,学生不与教师或者员工不与老板并排坐,表明了他对上司领导的服从与尊敬。美国人的隐私常常指的就是实际空间,他们会用篱笆围住他们的后院,而前院则开放,欢迎客人来游玩拜访。在中国,隐私与私人空间更多体现在人们的思想,也就是精神隐私,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房子或者其他实物。

(2)座位体现人们的地位。在美国,人们习惯于和坐在对面的人谈话,坐在桌子最前面的人被认为是领导。在西方国家,餐桌常常是长方形的,西方人认为最尊贵的座位就是在主人的旁边,父亲总是坐在桌子的前面,孩子们则坐在桌子两边,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中国,餐桌常是圆的,最显眼的座位被认为是最尊贵的座位,老一辈的人常坐在主位而其他人没有固定的位置。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们常和母亲坐在一起。因此,在宴会上,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座位安排。

(3)家里的家具摆放也与文化有关。比如,法国人,意大利人和墨西哥人在去拜访美国人时候会惊讶于他们的起居室家具摆放是与电视机相对的。对于他们而言,交谈很重要,座位对着电视不利于交谈。在他们国家,家具摆放是要方便交谈互动的。在西方,家具不会摆放的很拥挤,然而,中国人家具摆放却使得房间过于拥挤。

3.时间。所有中国人都熟悉孔子的名句:“三思而后行”,这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时间感知的态度。

我们能通过一种文化里的人做事情节奏和对具体事情的反应速度来确定这个文化中的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如何。美国人,生活节奏快,做事情迅速。其他地方的人对待时间有不一样的态度,因此,生活节奏也与美国式的快节奏不同。有研究指出,甚至能从人们走路的速度来看的出人们的时间观念。美国人走路明显要比印度尼西亚的人走路快。

在尊崇过去的文化中,如英国,他们比较强调传统并认为传统是稳定的。中国人保留崇拜祖先的传统并以这种文化能留存数千年为豪。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用过去来指引人们当下如何生活。正如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温故而知新”。那些重视过去的文化的人们比重视将来的文化的人们更尊敬和崇拜老一辈的人。菲律宾和拉丁美洲人是强调生活在当下的人群。这种文化中的人群比其他文化的人群更容易受情感驱使和更具有情感自发性。他们更倾向于随意与放松的生活方式。

四、结论

尽管现在一些非语言交际现象对许多人而言都很普遍,但是文化不一样,行为与环境也不一样。对非语言交流的解释比较复杂,因为同一文化的不同人群也会使用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为了能成功地理解一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人们需要知道一些如身体接触、空间距离、眼神交流和面部表情等交流的禁忌。只要能成功的理解非语言信息,人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不同文化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Iris Vamer,Linda Beam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M]R.R.Donnellye & Sons Company,1995.

[2]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Third Ed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出版社, 1998.

[5](美)史蒂夫・莫滕森.关世杰,胡兴,译.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美)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丁・贝内特.卫景宜,译.美国文化模式――跨文化视野中的分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中西文化篇(6)

关键词:文化;语言差异;习俗

1、引言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受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语言是从悠久的历史生活代代相传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它还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能完成基本交流,理解字面上的含义,还应该能够理解语言所隐含的意义,能理解他们的谚语,理解他们的生活作风等等[1]。也就是说,要掌握语言,首先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汉语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量大语种,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不仅仅是在表现形式上截然不同,文化背景、历史也是迥然不同的。因此,要了解中西语言的差异,必须要先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总和,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反映群体意识的思想、理念、行为及风俗习惯等。狭义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风俗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从狭义文化的角度上出发,基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词汇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分析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

2、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在改善各国的经济结构的同时还带来了外来文化,冲击着各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的引入,一定程度促进了本土人民生活方式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但是,中西的生活方式由于其本质上的迥异差距,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注意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西方社会则崇尚个人自由主义,强调每个人自我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比较开放。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内向特征,探索的是人们内心心灵世界的平衡,注重性格和道德的修养,而西方生活方式中的价值取向则是明显的外向特征,倾向于探索自然界规律,注重实用性[2]。

西方人的生活,用于冒险,乐于冒险,在冒险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文化具有一种冒险的品格;而中国文化千年传统积累下来,更倾向于珍视生命,重视后代,生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物质上的实现以及家庭和谐等方面。

生活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文化差异,在语言差异上,首先语言结构具有差异,如在表述时间时,中国人习惯先描述整体,然后再描述部分,而英语中则习惯先描述部分,在描述整体。生活方式中价值取向不同,语言表述方式所体现出来的语境也是不同的。中国语言表达更注重温和,委婉的表述,对语言的修辞处理上,十分注意所用词汇的对称性,是否对偶,尤其是在公开场合的说辞,需要注意所用的语句具抑扬起伏的声调。也就是说,汉语是一种含蓄,优美动听而简练的语言,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擅长比喻,隐喻等修辞。由于西方生活上注重探索自然规律,看重逻辑上严谨性,因此,西方语言更多的是一些具有严谨逻辑的,针对对象的认识性和描述性的词汇。

3、习惯风俗上的差异

习惯风俗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是文化的固有特色,也是最难以融入理解的部分[3]。了解习惯风俗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问候的习俗

建立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手段是相互间的问候,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历史沉淀,必然产生不同的问候习俗。例如,在中国,人们经常使用的问候语为“你吃了吗?”这种问候习俗常使外国人感到困惑,因为如果将这句问候语置于他们的文化背景下,则相当于是向谈话的对方发出约会的邀请。西方人的问候语更多的是谈论天气,如他们说 “Fine day, isn't it?”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在问候对方,并不是真正的要讨论天气情况到底如何。由此可见文化差异会导致完全不同的问候习俗。

2)拜访的习俗

身在社会,不可避免的人们之间需要互相拜访,进行事务上和生活上的交流。在西方,如果人们要拜访,首先应该打电话到主人家,与主人预约时间,充分给予主人私人空间。而在中国,人们通常是直接上门拜访,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这种预约方式显得人情世故比较冷淡,不够真诚。而西方人则认为中国人这种直接串门方式无法有效利用时间。

拜访时,中国人通常会说“我来看你啊”,我们会认为这样的表述是很正常的,而如果在拜访西方人时,如果直接说“I am coming to see you.”则会给西方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这种说法是在下命令,它向主人表述的是一种You must stay at home的命令。由于西方人提倡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会充分利用时间,按计划做事,因此,如果要拜访他们,一定要详细说清楚,方便他们安排时间。因此,学习语言的时候,要仔细了解这些习俗,了解这些文化差异,避免犯“文化错误”。

3)称赞的习俗

不管文化的背景有多么大的差异,人们都是喜欢被称赞的。因此,称赞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不同的文化底蕴孕育的称赞习俗也是十分不同的。在中国,中国人提倡待人处事应该谦虚谨慎,因此,凡是有人对说出恭维夸奖的话,当事人应该马上推辞,表示出自己的谦虚美德,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而在西方,他们讲究的是实事求是,他们从来都不会做出过分谦虚的举动,因此,对于一般性的恭维的话语,他们会表示出自己的谢意,言语中透露的往往是一种自信的态度。例如,在中国,有人夸奖说“你真漂亮!”,一般合理的回答应该是“哪里哪里”。而在西方,他们会直接大方接受,并很干脆直接的回答“Thank you”。可见,称赞习俗的差异对语言表述具有很大的影响,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价值观的不同,有利于更深刻理解中西文化的称赞习俗上的差异。

4)考虑问题的主体

在中国,谈话的主体更倾向于对方,人们认为,充分考虑对方的情感,以对方为中心才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比如,在购物时,服务员应该说“您想买什么?”,这种表述是礼貌易于接受的。而在西方,他们更注重自身的个人作用,更倾向于从自身出发进行交谈,因此,购物时,服务员一般会说“Can I help you?”。这种差异在平时交际中可经常体会到。

4、词汇文化的差异

语言承载这文化,能够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折射出民族的文化特征。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元素,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一般还表现在词汇的差异上。由于世界观、等文化上差异,即使词汇表面上表述的是同一个概念,它实际表达的意义也是会迥然不同的。

首先,从动物类词汇上来看,有些表述,虽然字面上指的是同一种动物,但是,其代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中文中“龙”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意义,是一种赞美,甚至是权威的象征。而在英语中,dragon虽然也是指龙,但是它代表的是一种危害社会,残忍的生物[4]。这种寓意上的差异直接会影响语言的学习。很多时候,只有对动物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明白许多的谚语,如英文中,“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就是称赞一个人很勤劳。

其次,植物类词汇,有一些词汇如玫瑰,在中英文中,都是代表这美好的事务,象征着浪漫的爱情,但是,也有一些词汇,分析其文化背景,则代表的意义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荷花”在中文中,从古时候传承下来,就一直是纯洁和清白的象征,而英文中,“lotus(荷花)”的文化意义来源于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它代表的是忘忧果,完全不同于中文中纯洁的寓意。

再者,在颜色、数字等词汇上,某些词汇的文化意蕴也具有迥异的差别。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它是一个十分积极的形容词,描述的对象通常都是热烈而奔放的。而在西方,“红色(red)”则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词,它代表这流血,因此,常被他们认为是危险和恐怖的象征色。再比如,在中国,“四”这个数字,大部分时候会让人联想到“死”,因为他们有谐音,因此,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不吉利的,在生活中很多人是避讳这个数字的。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避讳的是“十三”,这个忌讳来自于《圣经》。

从上述分析可知,要理解不同语言词汇上的差异,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熟悉词汇,从而提高交流能力[5]。

5、总结

总之,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促进。离开了文化谈语言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离开了语言,文化也是难以支撑的。在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当代,要减小交流沟通的障碍,人们必须要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语言的差异深深的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具体体现到了日常的生活方式,问候、交际、赞美等社会交流方式以及词汇的联想意义等,因此,应该要从文化差异角度考虑来研究语言差异,充分掌握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对中西语言差异的研究,还应该在充分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注重汲取其中的营养,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卷).2002(6).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第22卷).2001(4).

[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1).

[4]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中西文化篇(7)

【关键词】蛇 中西文化 探究

一、引言

蛇在中国和西方等各种文化类型中有着神秘的魅影,几乎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建筑、绘画中都有蛇元素,但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的差异,中西文化中关于蛇的意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丰富着全世界人类的文化内涵,显示人类的智慧和人蛇之间的特殊关系。

二、中国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

(一)中国古代关于蛇的图腾崇拜

蛇是一种带有非常复杂认识的现象,在古代人类文明历史中关于蛇的传说异常精彩丰富,不管是中外文化如何差异,但是都有关于蛇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大概都传递出人们对于蛇的或畏惧或敬畏或崇拜的心理。

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关于对于蛇的图腾崇拜更是贯穿于各种文明,每种文明中都有蛇的影子。中国人对于蛇的崇拜远在上古创世纪时期,在先秦具有百科全书之喻的经典古籍《山海经》中,通篇都有关于蛇的描述,从其中可以看出先人对于蛇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带有敬畏的恐惧心理,在远古异常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存艰辛,对于拥有强大的生存力的蛇自然而然的怀有崇拜的心理,希望能够拥有蛇的力量来改善、创造生存环境,关于蛇的图腾崇拜便产生。在《山海经》中就描述了好多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在传说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来出土的汉代石砖画也证明了这一点。该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夏启,就描述其耳朵上挂着两条蛇,这些看似滑稽荒唐的背后,更是说明先民对于蛇的推崇,认为蛇具有和祖先进行灵活交流的能力。也许是蛇的形象有些让人恐怖、害怕,不被老百姓所接纳,所以在告别氏族社会进入生产力更加发展的封建社会时,产生了一个和蛇极其相似的代表着皇权象征的龙,当然大家仅从两者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直观看出,龙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一个神异动物。而据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认为,原来龙“是一种图腾龙文化,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所以可以推论出,龙文化是蛇图腾的延续与发展,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而制造的,经过封建社会漫长的演变龙逐渐深入民心,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中国民间对于蛇的形象的继续发展

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蛇的形象在民间广为发展流传,《白蛇传》是一部在民间家喻户晓的神话爱情传说,白蛇化身的白娘子被塑造为一位活菩萨般善良、美丽对坚贞的爱情至死不渝的完美化身。四灵之一的玄武,据记载就是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在后世被道士们升级做了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也因为北方属水,故北方神也就是水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雨水为万物生长所需,且水能灭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属性,颇为民间重视和信仰。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生殖繁衍的标志。

(三)西方蛇的神话象征意义

大家对于西方神话中蛇的神话传说最为了熟知的就是在《圣经》第一章《创世纪》中的蛇引诱夏娃吃下禁果,使得亚当和夏娃脱离了蒙昧,这被人们认为蛇是一种聪明智慧的动物,是开启人类灵智的智者。但是相对于中国古代神话中蛇被赋予的带有浓重崇拜因素的形象,西方传统中将蛇定义为邪恶的代表,希腊神话中一个著名的蛇形象是戈耳工三姐妹中最出名的美杜莎。她身子是蛇形,脖子上布满鳞甲,头发是一条条蠕动的毒蛇,长着獠牙,任何看到她的人都会立即变成石头。但是,在西方,蛇盘绕的权杖是医学及医学界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就是一条蛇盘绕的权杖,在欧洲建筑物蛇缠绕在高脚杯上,就是药店标志。这源于希腊神话中“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他拥有一根由蛇缠绕的手杖,而他女儿健康女神许癸厄亚则代表“药神”。很巧合的是中国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就是从事着开药铺行医就诊。

(四)蛇的图腾崇拜现代意义

关于蛇的图腾信仰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观念之一,它是先民对于自然崇拜的产物,他们将与其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做自己的信仰、乃至祖先的化身和氏族的保护神,所以当时人类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相互和谐统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发展维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人类文明进入现代文明,精神上的信仰逐渐缺失,人类对于大自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敬畏与关爱,肆意破坏原始森林,大量猎杀动植物,自然环境已经岌岌可危,每天都有动植物在地球上消失。当图腾文化中的迷信与神话色彩渐渐走远的时代,我们应该从其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比如,对环境的保护,对动物的关爱,只有用先民的那种对于自然的崇敬心理,我们才能更好地让环境与人类和谐统一发展。

氏族社会的蛇图腾被封建社会逐渐演变发展后形成的龙文化,在现今的社会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它给予中国人无穷的自信心,并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龙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复兴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龙文化也将影响整个世界,相信中国龙文化通过不断地文化交流,会被世界各地的人喜爱和尊敬。

参考文献:

[1]方韬.山海经[M].中华书局,2009.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