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3 06:22:49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1)

1.1对中职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准确地定位加强中职院校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发展,首先应该确定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院校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从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育的质量。中职院校各个课程的主旨是要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能够针对自己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因此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与中职院校的综合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学生对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认识,可以将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定位于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思想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引导,而学生的这些能力的提升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其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要突出课程的活动性,加强各个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教育课程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各种道德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道德素养的关键是让学生对各种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加深,从而能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教育中。教育过程中加强文化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改革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机构或者组织为教育提供必要基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学校领导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教育的意识进行改观,使得学校领导者能够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加强各种传统文化的融入。

1.2对中职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传统的中职教育过程中,最常用的教材是与各个专业相关的各项专业书籍,这些内容的简单堆叠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应该完善教育内容,融入更多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将教育生活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发展途径。在中职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理念与教育进行结合,比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与诚信有关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还能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重要性,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出现类似问题。再比如传统文化中对知识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也可以作为日常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精神,加深自己对学习的执着度。

1.3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融合,完善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当前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逐渐加深,很多学生受外界舆论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有必要组织一些有层次、针对性较强的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不断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定期组织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教育讲座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实现自身心理的良性发展,实现自身文化思想的深入发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生活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改正。

1.4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应该要进行改革,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加强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中职教育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深奥的词汇,要对这些词汇进行解析,利用比较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各种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认识。另外,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将课堂主题定位传统文化的某个部分,从而在课堂当中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表演和演讲等,利用现阶段广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中职教育实现现代化,并且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各个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2结语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为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职业教育内部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内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阐述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探讨卖现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业教育均有了新的突破,然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这使得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质疑。

一、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鄙薄中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二,学生普遍不会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第三,师生互动效率非常低,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许多教师在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将会继续维持消极应对、点到为止甚至是随意讲课的倾向,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不相符的,更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有效、长远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求真求实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文化课程中有许多“真、善、美”的素材,如文秘专业的 《中职语文》教学、幼教专业的《声乐基础》教学、以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健康》教学,等等。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直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巧妙安排文化素材和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和性情。

(二)有利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基于对学生潜能的重新认识,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才的本质的看法,有利于创造一种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文化课程中的宝贵素材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为,能有效地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课程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与“准技工”的模型靠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不应经常对学生空喊口号,应从细微之处出发来让学生看到希望,如着装打扮职业化、言行举止孺雅化、思想情感乐观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监控学习计划。由于基础不牢,许多中职生几乎需要老师“扶着走路”,教师要时刻提醒和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好计划,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条不紊地执行。

再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职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他们善于“打交道”这一优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中职教师有着“双师型”教师的潜在规范,对此应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强对职教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基地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培养培训条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如对硕士研究生的引进。

(三)深化文化课程组织模式,注重课程与实际相结合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自学能力

现代教学论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本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导学、助学。对于中职教学来说,理应从小学、中学以听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转变为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法。依据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研究目标,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特点,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使学生有自学的心理准备。

根据中职化学的教材特点,在开学初对学生提出化学课要求时就明确指出,《实用化学基础》中《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五节为自学的内容。把自学的内容公布后,使学生心理有了自学的准备,在自学这些节前布置了自学作业。

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和布置学生的自学作业。学生根据布置的自学作业进行看书和查阅资料,要求学生做好自学笔记。教师可以先分好学习小组,上课时在每组选一个代表上讲台讲解自己的作业情况,用投影片打出自学报告、本节的小结及注意事项。最后由教师评价,表扬自学好的、笔记认真的及能够总结出规律的学生,并对本节知识点及与其他节的知识联系加以说明,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这样自学后,对本节进行反馈测验,经统计,学生的成绩都在80~90分。学生们自己也感到自学的乐趣,好像长了本事,不用老师讲课,自己也能学到、学懂新的知识,十分喜悦。有些学生学习完本节知识后说:有些章节教师教给我们自学的方法和列出自学提纲让我们自己学后,再经我们总结归纳一下,使我们收获很大。由于学生有自学的心理准备,并配合教师的自学提纲,学有目的、学有兴趣、学有成果,所以后面几节的自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读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之一。

学生读书已经十多年,但真正会读书的学生并不很多。因此,在读书方面我下了些功夫对学生进行培养。

1.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在中职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带学生们一起读书。从心理学说,模仿是一种学习结果,更是一种学习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对行动的有效刺激,可以引起同别人相似的反映。因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1)模仿教师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到读书的方法和技巧;(2)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3)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检查以前头脑中输入的知识信息的精确性);(4)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的习题的联系,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的常见习题与课本的字里行间紧密联系,易错的题型要常见且常联系;(5)模仿教师的读书方式:粗—精,浅—深,读—思,读—记,读—联,读—总。

2.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1)眼看;(2)脑想;(3)笔写;(4)卡片。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眼读书”、“笔读书”、“脑读书”,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卡片上;把知识的网络记录在卡片上;把必会的知识点记录在卡片上,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遍复习时有的放矢(为第二遍复习做好准备)。我让学生把记录的不会的知识内容随时反馈给我,在上课时由教师统一解决或由学生讲解,节省了课时,突出了重点,学生反映很好。

(三)培养自学能力的低起点与高落点。

不论是对中职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对中职三年级的学生,我都以低起点开始,从学生易接受的低知识点入手,在自学的培养与新知识的讲解中,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然后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不断提高。

(四)培养学生动笔习惯,重在能力的培养。

严格的考试,既可以检查问题,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意志,对学生大有好处。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章节,针对问题,可以进行开卷、闭卷、口试、实验、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学习全在于运用,考试就是运用,是知识的迁移。题目的难易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易后难,难度适当,多动笔,多动脑,注意普遍性,激发他们学化学的积极性。学生动笔,手脑并用,最能培养思维能力。

另外,严格的考试内容根本来源于课本。在考核后讲评要及时指出题目的出处,可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

在教学教育中,实施以自学为主的教法以来,碰到了下面几方面的困难:

1.供学生自学参考的教材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吸纳新的科学知识,所谓“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半桶水”。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4)

一英美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伦理制度、科学技术水平、信仰、宗教的总和,文化集中反映了社会或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也包括了人类生活中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角度来看,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科技、文化、政治、历史和风俗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佳手段。

1中国文化同英美文化的差异

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国,受英国绅士文化的影响,英语中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礼貌用语的广泛使用,可以说只要人与人之间有交流几乎都存在使用礼貌用语的现象。而在中国文化中“谢谢”、“请”通常表现为对外的交际场合,如在公共场所或餐厅等,在家庭环境中或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说“请”、“谢谢”等词语很少见,在中国文化里如果在家庭环境或亲密朋友之间说这些礼貌用语反而显得不恰当,通常会被受者认为“见外”了。

2英美文化的个性特点

英语国家比较尊重人的隐私,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也不宜询问和交谈,这是由于英美文化中崇尚独立的个性和人格自由的文化决定的。如在英美国家的文化中,打听别人的工资收入、年龄、家庭住址和其它个人隐私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不当行为,是被语言文化和道德文化所不能容纳的。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与素质培养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果不懂其起源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却希望很好地利用语言进行沟通是不切实际的。美国语言学家Hamels总结学生外语的学习背景时表示: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听、说、读、写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交往的能力[1]。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英语的读写训练,但针对英美文化的学习和切入却通常被忽略。这是因为传统英语教育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对于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英语,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许多语言在不同的场景通常表达出不同的涵义,这与中国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演变成多样化的含义是一样的。许多初次踏入异国他乡的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却无法同英语国家的人们哪怕进行最简单的沟通,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不熟悉。曾经一名中国官员在美国考察时,受邀出席欢迎party,美国官员用礼貌性的问候对中国官员的夫人表示了问候,通常他们说:Your wife is so beautiful!中国官员在听随从翻译人员的翻译后,也用中国式的客气回答道:“哪里!哪里!”,随从翻译人员正是出于对英美文化同中国文化差异的不了解,随口翻译成“where!where!”另一则笑话是一位外企员工对上级领导交代一项任务表示胸有成足,当外籍领导问他:“Are you certain of that?”,员工本想表达对此事“胸有成竹”,而译者却直译成了“There is a bambu in my chest!”,领导听说下属胸里有一根竹子大为惊讶。

由于英语的重要性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生们普遍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高涨,但对英美文化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效率和学习的成果,缺乏对英美文化的认知导致了我国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在开口与英语国家的人沟通时就表现出词不达意,甚至引起误会和对方的反感。许多出国留学的学生,虽然能在托福考试或GRE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一旦踏上国外的土地上的时候,仍难以理解国外文化的冲击,出现沟通困难的情况,使自己表现得无所适从。教师在教授英语时,也不应过分关注背诵词汇和做语法训练、考试训练,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英美文化的自觉性和从英美文化中体会英语魅力和学习英语沟通的能力[2]。高校英语老师要不断向学生阐明学习英美文化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阐明英美文化的引入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在讲授英语时,要通过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将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借鉴引用,不好的东西要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比较对其摈弃,通过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技巧。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切入的方式

中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学者胡文忠是较早研究跨文化意识交流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他通过举行英语讲座、开设英美文化展览、可设英美文化课程、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并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切入英美文化,他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知识教育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在高职英语中切入英美文化的方式:

1引导学生参与英美文化的调查、讨论

英美文化的切入既需要教师的因势利导,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参与英美文化的调查讨论是在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课本教学前,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预习,在进行英语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将课本中提出的话题,让学生们自行收集相应的英美文化背景,调查相关话题中英美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对此进行分析、讨论,以此带动学生提高学习英美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前期调查和收集文献中,既加深了对课文中的词语、词句和中心的了解,又加深了对相关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一文中,教师在课程开讲之前,要求学生主动调查美国标志性的文化背景,并延伸到美国标志性建筑、标志性语言、标志性物品上。学生们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调查,不仅收获了对美国文化的深刻认识,也通过调查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同时在课程讲解的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更为学生们学习英语打开了一个自由、广阔的思路。

2通过教材渗透英美文化

通过教材渗透英美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高职英语教材都是精选的英语中的优秀文章,文章中包含着深刻的英美文化背景,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不应照本宣科,机械地讲解文章的中文意思,讲授文章中的生词,而应当结合文中表述的主题,发掘文章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背景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对英语语言和语感的学习[3]。例如高职英语教材中第4学期第三单元以讨论美国福利制度为主题,讲述一位接受政府救济的残疾人通过努力改变被救济现状的故事,表达了对新的福利制度的渴望之情。教师可以以文章的主题为中心,借题发挥,讲述英美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并通过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比较,让学生参与讨论各国福利制度的利弊和待改进的地方,通过渗透英美文化达到了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目的。

3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体验英美文化特点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涉及中美文化、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当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们了解中美文化、中英文化之间的异同,让同学们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同我们文化的区别。在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念理解和了解异国文化,给学生辩证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明确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并不是崇洋,并不是放弃自身文化而学习他国文化,而是要用包容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达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目的。在比较中外文化的同时,要学生注意英美文化的特点,以及由文化催生语言特点,要通过故事体会英语中的俚语、谚语的形成和用法,并通过英美文化特点分析英美各国相互之间交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比如英美文化中忌讳询问讨论个人隐私如年龄、体重、收入等问题,为今后学生在同英美国家人员交流时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英美文化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英语作为一门实用课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渗透英美文化。英语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全方位地展现英美文化。学生对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欢迎程度和知识接受程度远大于传统的说、教、描述等教学方式。如在进行英文教学时,教师将一堂读写课程变成了播放影片《特洛伊》,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唯美壮观的战斗场面让同学们十分享受,同时影片中的西方神话色彩和地道的西方语言文化使学生从中也得到了熏陶。在观看完影片后,教师组织学生们通过讨论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特洛伊木马这一历史背景的认识,加深了西方神话文化的认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关注西方文化的兴趣,学生课后也会参与讨论和在网络上差异相关西方文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渗透,掀起了同学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热潮。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对比切入英美文化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需要和教学大纲的安排,将中西文化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对比,由此引入英美文化的学习[4]。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方、学生参与讨论法、提问法、自我调研法学习教材中的相关题材,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通过穿插对比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韩远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英美文化的输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2]陈蕾.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校园英语,2012(9).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音乐教学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43

On Culture Education in Music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Yu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Longnan, Gansu 742500)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music teaching is the essential par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 artistic abilities. Music teaching is one of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moralities and enrich their life experience. So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music teaching. However, the quickly development of network breaks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to sown ext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rings relevant challenges to its music teaching. Therefore, connecting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music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music teaching,and then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usic teach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ic teaching;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0 前言

高职音乐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由于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渗透等众多因素,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着各种挑战,加之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根本不重视道德品质、价值观等的学习与培养,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发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以及积极分析与探索文化育人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路径,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且高素质与高技能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高职院校需要综合考虑文化传承改革的任务,需要主动承担文化育人的职责。教育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仅需要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而且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对高职院校职责的认识更加深刻与全面。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优秀文化有利于人的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至关重要。

一方面,文化育人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及强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靠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与掌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促进文化育人的实现,但文化育人的实现需要学生强烈民族归属感的支持,可见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文化育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职院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时时刻刻感染着大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而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文化育人的支持。可见,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2 当前高职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音乐美育教学体系不完善

音乐教学是高职公共课程的一个类别,但其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课程门类较为单一,通常主要包括流行、影视音乐欣赏及音乐、舞蹈欣赏,且其缺乏固定性。开设的课程也仅是围绕高职教师音乐教育背景而设置的,在规划科目时也没有严格依据相应的教学规律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只能被动接受教学门类和内容的束缚,实际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教学过程也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即倾听音频、观赏视频等,缺乏新意。除此之外,教材的选择更是随意,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与掌握音乐教学的情况下,随意选取教材,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2.2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欧美与现代流行乐,很少有民族传统音乐。部分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兴趣,即选用近现代欧美与中外的流行音乐作品开展音乐教学,虽然这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却忘却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部分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他们偏执地认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早已过时,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可见,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3 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3.1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育人路径

其一,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主题或者旋律,要求学生依据此主题或者旋律创作出各种类型的织体;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问句,要求学生演奏出答句;或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示主题,要求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演奏,从而使学生无论面对什么主题都能以各种形式进行创作或者演奏。

其二,提升创造力的训练。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与掌握诗文的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合理转换诗文与音乐间的创作,以及文字信息与音乐信息的合理转换;其次教师可以依据画家名作,要求学生围绕此画面进行即兴创作与演奏,促进视觉信息与音乐信息、舞蹈织体语言的合理转换;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即兴配乐,以在音乐互相转换中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

其三,加强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特征与学习能力,所以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建和谐的环境,以及发展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

高职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摒弃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而是应以引导者的身份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有效融合表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

3.2 在音乐教学实训中的育人路径

其一,创建音乐实训教学平台,音乐实训教学平台的有效创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音乐教学实训,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内容、舞台艺术、社会运用实践这三者的关系,以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其次需要有效结合产、学、研和教师培训,丰富实训教学内容,形成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训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训、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环节。这些实训活动的有效开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二,创建模拟实训模式,模拟实训模式的创建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实践方式的创新。依据高职音乐教学的实际状况及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选取仿真模拟实践法,基于情境互动实训模式的创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三,促进音乐专业和演艺院团的良好合作,音乐专业与演艺院团的良好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教学联合体的创建、促进了校外实习阵地,拓展了音乐教学领域,即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已经拓展至社会,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3 在音乐教学二维空间的育人路径

其一,健全音乐实训制度体系。音乐实训制度体系作为音乐实训的基本工作,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虽然其存在方式是独立的,但从文化育人方式角度而言,音乐实训制度体系的健全和音乐育人成效及教学质量有着因果关系,且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因此,音乐实训制度体系的健全为音乐教学二维空间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此环境中美化品质、陶冶情操等。

其二,改善音乐教学环境,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对高职文化育人工作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在音乐实训室中张贴音乐实训的相关制度及音乐家名言等,让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时时刻刻地享受道德文化的熏陶等,以及吸取一定的灵感。

其三,创建音乐课堂人文空间氛围。音乐作为情感艺术的精神营养,其教学氛围尤为重要,在具体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创建与情境相适宜的空间氛围,营造和谐愉悦的音乐学维空间氛围及课堂环境。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文化育人成效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语言的表述。

基于高职音乐课堂、实训、二维空间环境教学方式的探索及创新,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学对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既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又可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平台。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高尚情操,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文化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高职文化育人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对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音乐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文化育人策略,从而真正为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6)

高职英语教学社会文化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有共同的目标,完美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对两者的结合产生一定的兴趣。高职英语教学并不受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高职英语即使学好也不会被重视的。这种观念像沉重的包袱死死的压在每一个高职学生头脑里。这种想法十分消极,只有打破学生的这种思想观念,高职英语教学才能更好的得以发展并延续下去。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一直处在被忽视的状态,高职老师往往眼高手低,觉得入职到高职学校就等于低人一等。上课也极其的不负责任,也不管学生接受的程度如何,只是一味的快马加鞭是不正确的。高职老师只有端正心态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彻底地改变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观念。英语教学是一项十分严谨的事,有半点马虎都是要不得的。教师的态度也同样影响着他们的学生,因为学校为了留下这些好教师也费尽了心思,有了这些待遇高职教师也都安下心来工作。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优越性和缺陷

(一)优越性

1.英语教学成了教学当中首屈一指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进展,高职英语教学也摇身一变成为高职教学的领头者。高职英语教学由原来的冷门一度演变成热门,里面也包含着高职英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辛酸与泪水。

2.高职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领域里不断的发扬光大,这是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鲜花再美也是需要土壤与水的培养和浇灌,高职学生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与老师的培养相关联的,没有昨日的辛勤汗水的灌溉,哪有今天良好的收成。

3.高职英语教学再一次得到了此项殊荣,这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培养息息相关。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为高职英语教学开辟了一条又一条的新路,高职英语教学才能风雨无阻走了数十载。

4.实践证明一切高职学生只有在学好社会文化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取得惊人的成就。这是与社会文化相辅相成对称的一种表现。高职英语教学取得今天这样可人的成绩也是与广大师生所分不开的。它代表着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程的不易,它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乐章。

5.高职英语教学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牵动着数十万高职师生的心,他们明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是人人可见的。但是他们所付出的那些辛苦恐怕早已经被人所遗忘在一个角落当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希望。

6.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的广泛应用高职英语教学也在逐步的更新中。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出去工作已经不再是阻碍。大部分的高职英语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相关的工作。随着英语的普及,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是供不应求。如此广泛的空间,给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带来无限的财富。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愿来高职英语学校学习,因为他们在此找到了生活的出路。

(二)缺陷

1.高职英语教学形式过于简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且入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阅读能力普通。

2.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无法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要求学生不断练习加上高职英语教师的辅导技能,并组织学生多看多听,以此达到读写顺畅的能力。

3.这个专业并不完全被看好。就连进入高职英语班级的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入学到这里的学生并不是成绩相当的优秀,每个入学的学生也只是为了简单的一个文凭而进来的,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条件和能力。

4.学习成绩将他们与好学校失之交臂。正规高中也只能是他们梦幻的港湾,他们想去也是极其困难的,没有人肯给他们任何的出路。

5.高职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甚至有的学生有想要离开这里的想法,为了这些学生,学校也没少找家长给以配合。好说歹说总算是将学生给留了下来。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方向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误区

1.入学英语成绩的因素。高职英语学生入学时,英语考试成绩的层次不同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水平。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产生一定的差距。

2.这些直接的因素一直都在困扰着广大高职师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心情。同时他们也十分的自卑。不管是谁问到是哪个学校的,他们都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3.骄傲在他们身上一点都没有,相反他们倒是责怪起自己为何会有如此的表现。这都是因为没有自信心所造成的。究其原因还是脸面上觉得无光,毕竟不是正规学校毕业的。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差距

1.师资力量的薄弱。高职英语教师的缺乏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另一个因素,一些英语教师宁可去有名的学校也不愿意来高职学校。原因在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不好管理。

2.在这里入职觉得脸面无光,不管走路还是与人交流都没有底气。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来这里的高职老师都把这里当成向上跳的跳板,有时候曾经换过多少老师,学生们都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晰。

3.高职英语的教师水平不高,文化层次也较低。没有经过正规的辅导和教学,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能力不足,对学生要求松散。教学不够严谨。

三、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一)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社会文化分为两种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同时交际文化要比知识文化的影响力更直接,文化是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风俗人情。

1.知识文化的重要性

(1)要了解什么是知识文化?文化和知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化的确切含义,即老百姓普遍认同的含义只有一个,即“说话文字化”或“用文字说话的能力”。

(2)人们总是以识字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和水平,如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等。因此,没有文化的人,

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只能口诛而不能笔伐,也常常受有文化的人的愚弄,吃了大亏。

(3)至于文化的其他含义,至今尚无定论。世俗的文人墨客,普遍擅长胡说八道,从来不讲究构词的确切含义,更不讲究科学性。故什么“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性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等形形的文化,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4)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是指没有知识就等于没有文化,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知识没有文化也是万万行不通的。知识文化的丰富同时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2.社会文化的意义

(1)社会文化的意义相当广泛,对社会文化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社会文化的培养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它把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

(2)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预示着高职英语教学将迈进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发展给经济一个十分重大的推动力,只有充分的了解并懂得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才有待于攀上一个新的台阶。

(3)社会文化的培养和高职英语教学相互匹配,它们相互扶持,相互影响。彼此之间的磨合也变得更加融洽了。社会文化的培养就等于给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一台制氧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十分充分的养料。

(4)说它是一台发电机更为可靠,因为它里面含有数不尽的资源,只是在等待被开发的阶段,社会文化能力十分的多元化。只有充分的掌握好它,才能在社会这个领域更加充分的发展。它的发展空间一直都在无限制的扩大。

(二)社会文化能力的教育方式

社会文化能力的教育方式十分的特殊,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一定要有灵活性的思维方式。而且学习不仅要好还要达到精。

(1)学好社会文化就等于疏通了人脉的精髓,掌握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2)社会文化看似十分的简单,但是研究起来却相当的深奥。凡事能够读懂读通社会文化的人,才能真正的撑得起畅通无阻走遍天下。浅显的道理谁都能读懂,但是能够逐步深入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3)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把它和高职英语教学更加合理的应用到一起。社会文化意义之所以远大,因为它的内含丰富。

(4)社会文化有着十分神奇的力量,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它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灵魂通道,实践可以证明文化的威力的功效。社会文化渗透到每个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只有悟出其中的奥妙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出来。

(5)学好社会文化是每一位高职学生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对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才极其的重要。学好社会文化也是掌握了社会的命脉,必须牢牢的抓住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教育着一批又一批的高职学生,在高职英语教学的领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社会文化博大精深,它的出现鼓舞着无数人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6)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形而上学,它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社会文化的培养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水准的发展,正在以飞跃式的速度前进着。如果还用老一套的社会文化培养方式有余的。只有多补充新鲜的血液,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总结

高职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与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紧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缺少哪一个都不完善,高职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的领域中才能的更远更出色。只有通过了才能畅通,毫无险阻。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时刻都在给高职学生敲响警钟,并提醒他们多了解社会文化能力的重要性。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它不停的吸纳着新鲜的食物和空气。社会文化的交流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英语人才的不断输出就是一个鲜明的见证。

参考文献:

[1]屠献芳.论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03):107-108.

[2]苏燕飞.论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和高职英语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9):111-112.

[3]杨静怡.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05):119-121.

中职化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 高职高专外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 Yuanyua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current lack of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ir own front-line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 feedback, analyzes the English teaching reasons for lack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proposed the methods on how to train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ross-culture awareness; culture background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能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企、合资企业在内地扎根发展,英语作为语言工具使用得更加频繁,学生在就业中需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实际技能。但是在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强调单词和语法却忽略了文化差异的介绍,致使大部分中国学生只掌握了说英语的能力,往往忽视英语国家文化,将中国的文化习惯和惯有思维套用到实际情况上去,在与不同文化接触时容易遇到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1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

1.1 教学目的片面性

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总共学习了十余年英语,初高中的阶段由于受到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大部分英语教师为了成绩,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在单词、词组和语法上,学生们也认为有了词汇和语法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从而忽略了文化方面的信息。当学生进入高职求学后,有些英语教师为了备课容易,一味地依赖教材,只关注语言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文化现象,学生对于英语“只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机械地积累了做题的经验,成为做题目的工具,无法真正做到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即便是在做题目时,由于文化背景的缺失,有时候也会影响文章的理解。英语的阅读理解就是综合能力的体现,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在单词语法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学生理解英语段落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失。

1.2 教学对象差异性

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全日制本科类学生而言相对薄弱,英语语言的基本能力掌握不牢,使他们无暇顾及文化方面的知识,再加上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接触英语本身就晚且机会不多,造成许多学生缺乏英语能力,特别是跨文化意识。学生英语口语中存在大量“中国式英语”的翻译,虽然在高职学习英语纠正此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在每一年学院针对实习生召开的座谈会上总有学生,尤其是从事外贸专业工作的学生不止一次提出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陷入被动的境地。例如,曾有位学生参加2011年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会场该同学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娴熟的英语口语与中东一位买家初步达成协议,准备签下一笔利润不小的订单。当买家即将离开,回头向他确定第二天谈细节时间时,该学生比出了“V”手势表示没问题。结果第二天买家没有出现,后经询问发现正是手势的问题。在中东,此手势表示同性恋的意思,买家认为受到了侮辱决定放弃订单。诸如此类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弱而受挫的例子在学生中频繁出现。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但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的发生,尤其是英语语言流利的人,这种失误有时会被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2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2.1 巧用教学资源,传播文化信息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任何语言都不可能独立于赖以成长的文化土壤。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受到文化的极大影响,反过来,文化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也有赖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指出:“语言教学不能只教语言知识本身,还应该充分讲授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摆脱自身文化和习惯的干扰,达到交际的成功。”因此,在平时授课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传统观念转变过来,充分意识到文化信息缺失的危害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做到拓宽思路和视野,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相结合,实施有效的跨文化渗透。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资料向学生介绍西方一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交流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教学也有积极作用。比如,当课文内容涉及感恩节时,适当地介绍感恩节的由来很有必要,当学生了解背景后,引导学生将之与中国的中秋节对比理解,两个节日的意义大相径庭,同为对生活的感恩,尤其是全家团圆对亲情的感恩,如此中美对比的节日介绍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师介绍,还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借助一些原声的西方广播节目和视频影视资料,例如美国之音慢速英语节目(VO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该节目语速较慢但贴近生活,比如每年美国重大节日上当局总统的演讲第二天都可以及时下载,与学生一起讨论,丰富了文化教学,突出了其实用性和实效性。除此外还有生活情景类电视教学节目美国麦克兰公司的Family Album, U.S.A (《走遍美国》)和Studio Classroom(《空中英语教室》),此类视频构建起学习地道英语的语言环境,使语言和文化教学更直观,更清晰,更确切,让学生在看中听,听中学,摆脱了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理念,填补了教师讲授的间接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走遍美国》中涉及感恩节的短片用情景剧的形式介绍了感恩节的意义和习俗,包括感恩节的特殊餐点。通过该视频,学生不仅了解了文化,更记住了感恩节涉及到的单词: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turkey(火鸡),pumpkin(南瓜)和corn(玉米)等等。相对于靠死记硬背记单词,学生在文化背景介绍中能够自发自觉地记忆新单词。

2.2 开展多样活动,充实文化知识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靠有限的课堂时间讲解文化知识是满足不了学生日后使用的需求的,学生需要被引导利用课外时间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大限度地创设好的英语文化氛围。

第一,大学英语课程不能仅仅依靠每周4节的必修课,更应增设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65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都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提高课程。如宁波大学为学生选择了美国文化概论、欧洲文化入门、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公选课,受到了学生广泛好评。兰州大学除了“英语国家文化”,“英美文学选读”等热门课程外,还开设了“德国文化概况”等满足学生外语学习的需要。

第二,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特色英语文化活动。在学习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可以开展一些较为生动的英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媒介,通过实际操练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开展英语戏剧表演,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让学生根据自身角色,设想角色应该说什么内容,怎么表述,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话语的理解,也可以习得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除了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演讲和辩论赛也是收效显著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的书籍,自主了解文化间的异同,通过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单词量,更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国家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另外,可以充分发挥外教作为东西方文化传播中的纽带作用,外教不仅是英语语言的传递者,更是生动的文化教材,让学生参与外教的讲座,和外教直接交流,其言传身教会给学生更多跨文化方面的信息。

第三,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是指在特定的情境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简单来说,它指除了语言之外的其它交际手段,包括服饰,肢体语言等等。它虽然不是真正的语言,但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意义往往大于语言本身,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在中国,当被别人夸赞的时候,中国人会习惯性地说“哪里”或“做得还不够”以示谦虚;但是在西方,夸赞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夸赞是习以为常的,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莎士比亚曾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将教师课内教最大化地延伸至学生课外自主学、自主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主动地学,积极地学,独立地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为了培养学生和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大幅度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活学活用,这也符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要做好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点在于巧用教学资源,不只是单纯地讲解语言知识,更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有趣,更符合时代特征。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全面提升英语教学的“质”和“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跨文化交际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就业需要。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和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