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组织与管理论文

组织与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7 04:55:43

组织与管理论文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1)

关键字:高职院校 毕业论文 组织管理

毕业论文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实践能力、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考查,对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论文选题、撰写论文、毕业答辩、评定成绩以及归档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统一的组织与管理。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创新、健全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重点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组织体系

论文选题范围较大

各学院对于论文的选题比较随意,论文题目范围相对来说不好把握。不少毕业论文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内容相对偏大,跟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相符,与专业的培养方案目标也有出入;部分选题的难易程度也不等,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工作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所给出的论文题目中,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创新的课题不多见。

时间安排不科学

学校课程结束后,就是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安排时间,这期间正好与毕业生就业存在冲突。这期间正好是学生忙碌找工作的时候,毕业生这时候大都会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就会得不到任何保证,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不重视,往往抱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很少自己去主动跟导师沟通交流探讨论文知识,基于此情况,导师对于学生的论文进展也了解的不多,更没办法好好指导,等到快论文答辩的时候,再想着追赶进度。这样,答辩时,就会出现准备不充分、论点不明确、答辩也匆匆了事等情况,这样一来根本就无法起到毕业论文该起的作用。

(2)不健全的监督管理

各部门对毕业论文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同

在对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目前一些学院管理部门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各部门管理措施以及操作规程没有进行合理的统一和规范,还缺少详细严谨的管理措施;二是对于教师的指导监督没有跟进,缺少师生定期进行交流的管理指导体制,对于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仅限于形式上的流程,导致了很多同学论文格式书写不规范、质量低下等现象。这些现象应该引起高职院校的强烈关注,以便加强管理体制的改进。

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

在对毕业生进行论文指导的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统一的必要的激励约束规范机制。特别是对于学生论文的指导,在整个毕业论文期间,是否认真对待、是否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这些情况对于导师在年度考察以及评定职称中都没有产生影响。这就使得责任心不强的部分导师,不够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抱着走形式的态度。这种考核机制的缺乏目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组织管理毕业论文的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调研,各学院应从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改进调整,通过采用合适恰当的应对方法,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从而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不断健全各项规章体制,快速有效的调节好各种出现的问题。

加强组织管理意识

各学院要合理实现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应不断提高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学院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到要把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当做课堂一样重要。要不断提高管理意识,首先应成立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会谈,特别是针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加强完善各项规章、规范管理制度。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定期召开动员大会

为了调动导师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在毕业论文开题之前,各学院就应该先召开毕业论文的动员大会。借助于每次的动员大会,导师和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和应走的程序,熟知毕业论文的各项要求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对于优秀的毕业论文给予奖励,并向用人单位推荐,同时对于不达标的论文应给予延期毕业等处理方式。由此方法,来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独立的完成毕业论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各学院组建工作管理小组,然后对毕业论文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在工作小组下同时设有审题组、答辩组以及监督组。其中,审题组主要有学术委员会、校内外专家等组成,他们的职责是评审并指导各院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范围,以供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答辩组包括由各院答辩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论文答辩的最终评定结果。监督组主要由主管论文校长、教学督导组以及教务处等共同监督。学院各部门应按照毕业论文的各项要求,组织导师认真开展教学工作,随时跟踪学生论文的进度以及各种要求情况,从而保证论文质量。

2、健全论文细则

第一, 就是要制定可行的论文管理文档。将对论文的具体要求和整个过程记录在文件中,逐渐形成文件体系,使的论文组织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文件化。还有明确规定各种论文的具体细则,如何选题,答辩规则以及成绩的评定等。

第二,建立导师责任制。毕业论文所选取的导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否则不予指导毕业论文。导师最多指导6篇以上毕业论文,且导师应以本学院专职教师为主,特殊情况下,可聘请外系教师为辅。

3、规范过程管理

首先,论文的选题工作必须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严格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基本要求,做到有利于加强、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独立创新能力。

其次,撰写应符合要求规范。各学院都会制定“毕业论文选题审批表”以及“毕业论文任务书”,同时提供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参考样本。学生撰写论文需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题、调研、进行文献查阅、写作等各项工作,论文撰写格式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写,导师定期填写指导记录,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

再次,规范答辩过程。毕业论文的答辩由答辩组负责,进行统一答辩及评审。答辩前,学生应先提交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其他成果材料,经导师和答辩委员评阅后,才能参加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先由学生陈述论文情况,再由答辩委员向学生提问,同时答辩秘书做好答辩记录。答辩结束后,答辩意见应立即反馈给学生及导师,以提高答辩的高效性。

最后,科学评定成绩。毕业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对毕业论文进行评分,评定时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分细则,根据学生的答辩表现、论文质量以及答辩陈述情况逐一进行评分,综合评定论文的最终成绩。通常采用五分等级制进行划分,其中优秀的比例应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内。

参考文献: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2)

(一)行业协会发展状况

行业协会是一种主要由会员自发成立的会员制的、在市场中开展活动的、以行业为标识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的、互益性的社会组织。由于行业协会具有行政依附性强的特点,相比其他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发展更快速,特别是一大批由政府职能部门演变而来的行业协会成为了行业协会的典型代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兴的行业协会也得到不断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些行业性社团为企业提供服务、开拓市场,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进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协助进行行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中介组织发展现状

中介组织是政府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发展状况如何是衡量市场经济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些五六十年代曾经消失的社会中介组织重新崛起。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影响力增强。特别是近年来,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介组织的改制脱钩和整顿发展工作力度,中介组织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中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1999年国家制定《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后,各地先后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服务、司法鉴定、劳动力市场、人才交流服务、担保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了收费原则,如自愿委托原则、服务有偿原则、签订书面委托协议原则和无明确具体的服务内容不得收费的原则等,实行了服务价格登记制度,并参加物价部门组织的年度检审。同时,开展了中介服务收费清理整顿和监督检查,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有效地规范了中介服务收费秩序。

二、存在的问题

1、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够

多数产业经济类协会未完全发挥在组织生产,推广先进技术、共同开拓市场方面的作用,活动开展较少,缺乏主动性、目的性。学术事业类、文艺类、奖励基金类协会工作开展较正常。维权类协会开展维权行动较少,作用发挥不够。

2、公正独立的地位不明显

不少协会、中介机构特别是公证类中介机构是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产物,与有关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是隶属关系,要么存在利益关系,例如工商的个协、消协、咨询服务中心等等。这类协会、中介机构负责人多为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有的甚至连财务人员也是由主管部门指派,业务收入由主管部门“一支笔”审批。这样的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中介机构借助主管部门的影响力包揽了有关方面的全部业务,部门垄断现象比较严重,而这种垄断防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阻碍了具有公正独立法人地位中介机构的出现,影响了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3、中介服务和收费标准不规范

有的的行业主管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利用部门权力优势,通过成立附属于部门性质的协会,以收取会费、捐赠之名,行乱收费之实,把行业协会作为本部门筹措经费的平台。由于不少中介机构不是依靠市场生存,而是依附于部门权力,指定服务,一些独家经营性的服务项目或垄断性行业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高,收费名目多,随意性大,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和收费情况,存在超范围服务及收费的情况。相当部分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带计划经济痕迹,从市场经济建设和廉政角度讲不适应形势。

4、监督管理职能不到位

多数行业主管部门本身就是行业协会的发起者、组织者,这种“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行业主管单位,难以对行业协会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登记管理机关,只是注重审批登记和年检验证,而对其是否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很少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协会和中介机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客观上造成了监督管理的困难,有些中介机构既没有固定人员,又没有固定场所,也无财务帐目,有些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无执业资格或借用别人的资质,凭一张广告,一个电话,或一个简易的招牌从事中介活动,一旦出现问题,顾客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有效保障。

5、自律意识不强

有的中介机构缺乏职业道德,不按行业规则办事,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的驱动下,只要赚钱,什么都干,虚假评估,缺乏诚信,丧失了客观公正的立场,损害了市场中介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三、几点建议与对策

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促进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需要行业的自律,更需要工商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笔者认为应针对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和完善。

(一)改革管理体制,加强规范管理

一是归口管理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各省(市)政府应指定一家综合经济部门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克服当前各自为政的局面。当前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远未形成,所谓中介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实质上只是政府各部门之间权力和垄断地位的角逐,形成了各政府部门按照行政职责划分中介服务,中介机构为这些政府部门创收的中介服务市场的局面。而政府部门的机构改革更加剧了这种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二是理顺管理关系。重点是加快“政会分开、政企分开”的改革步伐,推动“官办”中介脱钩改制,割断其与政府部门的经济联系,彻底解决行政人员在中介机构兼职的问题,使中介服务真正成为建立在供需双方自愿基础之上的,符合市场交易规则的活动,中介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平等竞争的经济实体。三是加强对隶属于行政机关的各类协会的管理。行政机关的领导不应在协会中任职,协会的人员不应享受行政机关的待遇。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法律保障

一是实行登记核准制度。中介组织必须依法设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从事业务活动。市场中介组织的设立要实行登记核准制度,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未办理登记的不得从事中介活动。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市场中介组织必须在取得中介资格证书和中介备案证书后,方可从事中介活动。中介组织应当在其营业场所明显位置公开悬挂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行业自律规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公开的有关材料,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二是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工商管理及行业业务主管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严格中介组织登记审核制度,从源头上把好中介组织执业准入和人员素质关,促使中介组织自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资质等级,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所有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愿意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中介组织能够进入中介机构库,共同参与竞争。三是健全公开运作制度。健全中介机构产生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市场活动过程中,中介组织和评估专家的选择应从相关的机构库和专家库中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产生,产权交易中的拍卖机构实行公开竞价的办法产生,切实杜绝人为操作和干预;建立中介公示制度,相关部门要将各个市场化配置项目对机构的等级要求、确定的机构名称以及中介组织收费情况、过程的信息、结果等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公示,促进行为“阳光作业”。

(三)完善服务项目,规范收费行为

一是完善服务项目。由省一级统筹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对中介机构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对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痕迹,明显带有部门利益痕迹,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服务项目,该撤销的撤销,该归并的归并,从政策上尽量减少行政许可的前置中介服务要求。对就业服务、人才服务等明显带有民生性质的中介服务纳入公共政务系统无偿提供。二是加快中介组织立法步伐。国家应尽快制定《中介组织法》,从宏观上对中介机构的地位、性质、功能、资格确认程序以及权利义务、法律责任、违法处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根据《中介组织法》,修订、制订《中介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现行的《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将中介服务收费划分为两大块,并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代行政府职能强制实施具有垄断的仲裁、认证、检验、鉴定收费排除在中介服务收费之外,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人为地割裂中介服务收费管理体系,中介服务“不中介”由此而生。建议将《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更名为《中介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形成统一的、规范的中介服务价格管理体系。三是建立中介服务收费管理体系。中央一级主要负责中介服务收费管理法规、重要政策的制订和调整,对极少数带有强制性和垄断性的中介服务收费,以及跨省市服务且服务成本地域差别较小的,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省一级主要负责组织监督中介服务收费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制定本省中介服务行业收费管理规章和制度,审批、协调和调整大部分委托性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并向中央提供或反馈中介服务收费执行情况等有关资料,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

市、县物价部门除负责上级收费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外,也应有权制定少数新兴的区域性强、服务成本差异较大和当地特有的中介服务收费标准,研究制定竞争性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中介服务收费监督检查,并向省级提供或反馈中介服务收费执行情况。四是明确中介服务收费原则。中介服务收费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委托者付费原则。中介机构接受国家机关委托对企业或其它单位进行年审、检验、评估等,其费用由国家机关支付,不得向被检验、年审、评估单位收取,国家机关将不再把本职工作委托给下属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机构只能依靠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招揽生意。二是按完全成本加税金加风险金定价原则。公益按部分运行成本定价,公用事业按完全运行成本定价,价格中均不包括投资成本在内。而中介服务价格则应按完全成本定价,既包括运行成本,也包括投资折旧和风险金。中介机构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金均须从服务收费中支付。三是非营利原则。中介服务机构与经营机构不同,不仅要提供有偿服务,更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四是区别定价原则。从中介服务分类可知,中介服务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事不同行业的中介服务,其服务性质、成本支出差异很大,不宜笼统定价,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作价原则和管理办法。

(四)加强行业自律,发挥约束作用

一是建立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要牵头引导市场中介组织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要注意加强引导,并扶持行业协会发展。二要健全行业行为准则。行业协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定行规公约、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规范会员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执业行为,监督会员单位依法诚信经营。组织专业人员制定行业行为规范、行业自律等规章制度,明确职业技术标准、职业准则和纪律、执业资质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要求等,指导本行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要加强会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三要建立同业互查机制。行业协会应定期组织人员,对业内中介组织执业资质、执业环境、执业质量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开展同业互查,促进同行业不断规范执业行为,切实提高执业质量。四要实行行业业务报备。中介组织承接业务应报行业协会备案,并定期向行业协会报告工作,便于行业协会掌握动态,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以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的行为。五要严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协会应当掌握本行业市场中介组织及执业人员执业情况,对违反行业协会章程或行规行约、损害行业整体形象的会员,要按照行业协会章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行业自律措施;对行业内违法经营的市场中介组织,应建议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及时将查处情况在协会内通报。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管理和谐管理管理变革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管理思想在西方兴起,并迅速向世界蔓延,对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它所包含的和谐管理思想对当今组织的管理变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后现代管理理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向管理学领域渗透的结果。文艺复兴时期后,西方哲学完成了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折,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生成,人代替上帝成为世界的主宰。在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性学说的推动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着对世界的改造。到了20世纪,人类主体主义被进一步放大,人对世界的改造也愈演愈烈,在建立起辉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人类也将自身推向危险的边缘: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以道德滑坡、理想迷失、信仰混乱为特征的精神危机不断加剧……于是,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性。面对现代社会的危机,20世纪中后期起,一些思想家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性学说赖以建立的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主义和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也就应运而生。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人与世界内其他存在者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大家庭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发掘的大仓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透过其理论核心及其产生背景,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后现代主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它极力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倡导和谐。后现代主义试图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来消除人我的对立,它所倡导的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成全的关系,这其中包含着鲜明的“和谐”思想。

作为一种泛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起初主要活跃于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在从西欧传入美国后,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和方法才逐步渗透到管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盛行于世界的后现代管理理论,虽然因其范围不同而理论重点与后现代主义有所区别,但它继承了后现代主义倡导“和谐”的思想,以批判现代管理中的不和谐现象为基点,向自泰罗科学管理思想产生以来一起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后现代管理学否定现代管理学对历史和管理发展规律的乐观描述,关注西方企业组织现代化以后的弊端。它认为,现代企业组织中的个人还被工业化文明的成果所压迫。人成为管理制度的创造物,是被现代文明的产品所异化而存在的。在后现代管理理论看来,传统管理学思想的起点是理性主义的,注重职能的研究和管理的理性面,希望管理学能够步入“精密科学”的圣殿,而忽视管理的非理性主义方面。然而,它却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整个管理理论大厦出现了倾斜。这个基点就是管理的非理性主义问题之一——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地解决。后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传统管理学中研究中的泰罗的理性假定的普遍主义实际上给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太多的“命定性”的规定,其实质是要将管理的发展“规范化”;把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管理发展的特征整理成严格的图式,去套其他不同环境条件下其他企业的管理发展过程。

在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等正全面、深刻、迅速地改变着世界和人类自身,变化成为后现代社会惟一不变的特征,因此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而从过去的管理历史中按线性规则归纳出的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等已不再具有普遍适用性。现代管理理论忽视组织的多元性、差异性,不顾某个组织成功所依赖的具体情境和偶然性,而将其成功经验套用到其他组织的管理中,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幻觉。现代管理理论注重管理的理性面而忽视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导致组织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渐枯竭,组织之间经济纷争和利益争夺加剧,组织内部冲突不断、过度控制而导致组织内的人为管理制度所异化。在后现代管理理论看来,这一切不和谐的根源就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所赖以建立的普遍主义和理性主义。通过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批判,后现代管理理论旨在追求一种和谐管理的思想,极力倡导在管理过程中建立起组织与世界、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后现代管理理论虽然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注重批判而失于建设,然而它所倡导的和谐管理的思想对当今组织的管理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寻求和谐的组织形态变革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组织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态的结构,组织与外部存在着严格的边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竞争性的、“我们与他们”式的关系。组织的这种“结构”概念使得组织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也导致不同组织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展开激烈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甚至导致组织置信誉于不顾、商业道德沦丧。而在后现代管理理论看来,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改变或消亡。根据组织的这种“过程”概念,组织的边界是模糊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是合作竞争性的、“我们大家”式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组织的经营环境和战略行为日益表现出高度复杂化、不连续性和不确定的特征。新技术不断涌现,市场一体化、国际化日益加剧,产品生命周期趋于缩短,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一切要求组织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边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对组织之间协作经营和资源共享的促进,要求组织改变“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而转向按比较优势组织经营。因此,以增强组织适应性、寻求组织与外部环境和谐为目标的组织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应是组织形态的无界化、网络化、虚拟化、联盟化。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幅度,认为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越管理者有效管理的范围,而且越往高层,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越少。因此,组织的人数越多,管理层次一般也就越多。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组织内部结构多为以等级为基础、以命令控制为特征的层级式结构。这种结构以纵向分工为主,将组织划分为若干层次,下一层次接受上一层次的指挥,命令自上而下逐级传达,禁止越级指挥和越级汇报;在同一个纵向层次上又按照职能进行横向分工,横向职能部门之间往往有严格的界限,而且横向部门之间通常不直接进行沟通。层级结构对相对稳定环境下的较小规模的组织而言,或许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然而在当今社会却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组织的跨国经营,出现了一大批超级跨国公司,过多的管理层次使得这些“恐龙”公司难以有效运转。另一方面,快速变化的环境要求组织能够快速作出反应,而层级结构较多的管理层次和较长的信息传递过程往往造成信息不畅、失真,决策迟缓,而且横向部门之间因缺少沟通而导致协调难度较大,这大大削弱了组织的适应能力。要改变这些不和谐状况,必须摒弃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一是要减少组织内部的纵向层次,实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要减少管理层次,关键是要增加管理幅度,而日益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等则为管理幅度的增加提供了可能。二是在横向组织设计上,以跨越职能的任务团队等形式代替按职能划分的部门,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组织和协调员工,使员工彼此依赖各自的能力进行动态的多方位的协作,从而增强组织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寻求和谐的组织管理模式变革

现代管理理论倾向于将组织设计成一部结构精密、严格按规则运行的机器,主要依赖于建立在理性权威基础上的刚性制度实施管理。这种刚性管理模式一味地强调科学和理性,而不考虑人性,忽视了管理中人的情感、意志等一些非理性因素,从而造成组织管理与组织员工在一定程度上的对立,使员工产生失落感和不满意,削弱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得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产生更大的背离。要消除现代管理所带来的组织与其成员间的不和谐,必须实行刚性管理模式向柔性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员工实施管理所不同,柔性管理主要依靠组织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管理,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将组织意志转化为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要实施柔性管理,一是要关注员工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情感。管理者应尊重下属,善于沟通,对下属员工宽容、仁慈,慎重对待下属的要求。二是要实行分权式的领导方式,向员工授权,让员工参与决策,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员工能自我管理,自觉把个人意志和组织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员工心情舒畅地为组织作贡献。三是实行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这也是柔性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培育组织文化,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组织文化而非制度对员工实施管理,并在组织和成员间建立起富有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后现代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变革,其宗旨归结为一点就是改善组织的适应力,增强组织的柔性,以求得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结构之间、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管理的思想乃是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建设性向度所在,也是后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

1.F·费雷.宗教世界的形成与后现代科学[A].后现代科学[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罗珉,李永强.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评述[J].财经科学,2002,(3):16-20.王治河.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J].中国社会科学,1997,(1):25-35.

3.王晓华.后现代主义的真谛[J].

探索与争鸣,1998,(8):31-33.

4.彭新武,姜璐.传统管理的危机--来自复杂性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J].甘肃社会科学,2002,(4):114-116.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管理会计 权变理论 管理控制系统

管理会计学科的性质具有特殊性。管理会计学科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由多学科交叉、渗透逐渐发展起来的综合叉学科,其随各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动态性。

《管理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上世纪80年表的论文超过30%是应用性研究,描述实务而不采用任何清晰的理论,90年代开始应用型研究论文明显减少,尤其到90年代后期几乎消失。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且理论也在不断转换。近三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采用的理论包括权变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经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控制系统理论等。Fisher(1995),Cadez与Guilding(2008)认为,权变理论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范式,冯巧根(2014)认为,当前比较符合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是权变理论。

一、管理会计权变理论概述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由技术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组成,并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分系统。技术影响对组织投入的种类、转换过程的性质和系统的产出,社会系统决定对技术利用的有效性。

作为社会的分系统,组织必须在整个环境超系统的制约下达到其目标,组织为社会完成某种职能,反之,组织也对其环境超系统产生影响;技术分系统指人们使用的知识、技术、装备和设施;结构分系统是组织工作任务分工(差异化)和协作(整体化)的方式方法;社会心理分系统由相互作用的个人和群体组成,包括个人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关系、群体动力学和影响系统;管理分系统负责协调各分系统,使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其制定目标、拟定全面的战略和经营计划、设计结构并建立控制程序。

技术通常会决定组织结构的类型,并影响社会心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不仅受内部组织的技术、结构和任务的影响,而且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系统模型,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分系统组成,并由可识别的界限与其环境超系统区别的系统。权变理论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权变因素的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宜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传统组织理论认为:对所有公司而言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优组织设计。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最组织设计,组织的业绩依赖于组织结构与其他情境变量,如环境、技术、战略、组织规模、文化的匹配性等。权变理论研究组织设计与组织情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与组织情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权变理论的实质是,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优组织设计与管理方法,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上述权变因素之间的适合性或匹配性。

二、管理会计权变理论研究评析

权变理论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阐释权变因素如何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即组织的设计与功能。管理会计系统可视为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Hopwood(1974)认为,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相互联系,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与组织结构的设计,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

权变理论引入管理会计的前提假设是: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会计系统,在任何情境下适用于任何组织。相反,组织需要探索并建立与其情境相匹配的会计系统,即组织的管理会计系统必须适应环境,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

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成为许多组织决策与控制的主要工具,预算控制是最主要的方法。管理会计的发展始于80年代早期引入的作业成本法,90年代早期平衡计分卡将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整合为一体化框架,将战略与营运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组织最广泛使用的管理控制系统。

为什么组织的管理会计系统不断变化,各不相同?自20世纪70年代起,管理会计引入权变理论解释多种类型的管理会计实践,说明不存在普遍最优的管理会计系统。研究者从环境、技术、组织结构等因素解释不同情境下的会计系统。用权变理论解释管理会计实践,是研究具体的管理会计方法与组织相关的情境变量的适合性。管理会计的权变因素评析如下: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权变理论在管理会计研究领域被最广泛关注的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从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维度进行定义。复杂性是指组织面临外部因素的多样性,动态性是指外部环境的稳定性程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被认为是风险或机会,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组织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影响因素部分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及随之而来的更激烈的竞争,部分是由于组织不再作为一个企业整体控制价值链的所有方面,规模越小、业务越集中的组织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多。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计量也是影响因素。管理层比较容易将能够识别的环境不确定性纳入计量范围,虽然有可能是比较主观的计量,但是也可以认为是最相关的不确定性。个体能够识别的不确定性最直接地影响其行为。但是个体能够识别的不确定性及风险,与客观存在的更多其他风险与不确定性之间只有间接联系。同一行业的组织对环境认知的差异,会导致组织设计与管理实践上的差异。

Khandwalla(1972)研究发现,竞争的强度影响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而且不同类型的竞争,如价格、市场、产品竞争,对制造企业所采用的控制系统有不同的影响。David Otley(1978)研究了经营环境差异对会计系统的影响。对于事业部经理的业绩评价,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如处于盈利比较困难的环境,与盈利相对比较容易的环境,高层管理者对这两种情形会用完全不同的预算信息评价经理业绩。

Burns,Stalker(1961)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研究表明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的反应系统,采用灵活有机的组织形式应对突发事件。

外部环境因素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决定了管理会计实务与组织的匹配性。管理会计系统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下改变其功能以支持组织的工作。因此,管理会计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识别管理会计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有效性。

2.技术

管理会计系统最基本、最长期的权变因素,是产品生产技术。组织采用的技术变化,经常会导致管理会计实务方式变化。生产技术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a、分步生产,其长期以来被视为影响组织内部会计系统的因素。产品生产过程的性质决定成本分配的金额,而不是成本分摊决定生产过程。分批法生产方式下产品成本的计量是清晰界定的,需要分摊的金额很少,因为大部分都是直接成本,可与产品直接联系;相反,分步法生产产品,由于大量成本是联合成本,需要分摊大量的共同成本。因此,单件生产与小批量生产所需的详细而准确的成本计算,不能用于分步法生产的成本计算。

生产技术对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采用大批量生产技术的组织主要采用正式的、机械式的控制,如采用预算系统支持日常的营运管理。相反,非标准产品采用复杂的单件生产技术,需要采用灵活有机式的控制,如社会控制与人员控制,以鼓励员工对不同情形的快速回应。随着当代管理创新引入即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组织需要有效的方法,计量战略活动的结果。将战略与营运结合的管理控制系统,如平衡计分卡很好地适应了这种需要。

3.组织结构

P. Tiessen(1983)用与管理会计系统设计相关的任务结构,与权力结构两个维度来定义组织结构。任务结构是指任务能够得到清晰阐明和分解的程度及人员负责的程度,即工作任务的程序化程度。任务结构界定具体说明了营运与管理程序的范围,任务是明确的,每个职能角色的方法、职责和权力都有严格而详细的规定。详尽的任务结构类似于合同,合同的当事人是主管与下属,其作用在于减少个体的灵活性。任务结构可能与技术、环境等情境变量相联系。

权力结构与任务结构通过Hickson(1971)建立的社会权力模型相联系。该模型认为,社会权力源于个体成功应对重大的组织不确定性的能力。这种不确定起因于非常规技术或不确定的环境,作业者不能按照任务结构的要求进行作业,要求决策者发挥自由裁量权,使其能运用社会权力。这种权力是被合法授权的社会权力的一部分,即在组织内部普遍认可的。因此,权力的分散是组织对技术与环境不确定性的积极回应,这些不确定性产生了对经理层发挥判断力的需要。

具有稳定技术和环境的组织,适宜于机械式管理系统,而具有复杂的、动态的技术的组织需要比较灵活的组织结构,即适应有机式的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重新确定每项任务,采用网络而非等级控制,强调横向的而非垂直的沟通交往。

组织结构与控制必然相联系。在任务高度结构化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程序作业强化控制,在极端情况下,控制能使作业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如标准成本系统将管理会计系统的业绩评价标准,与整个生产流程联系在一起,发挥了控制作用。

Lawrence与Lorsch(1967)从差异性与整合两个维度定义组织结构。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加,差异度增加。组织差异的增加最终导致增加整合与控制子单位的困难。评估管理会计实务与组织结构的适合性,需要结合其他情境变量,如外部环境、技术、战略。管理会计研究者比较关注分权组织结构与团队结构。去中心化组织而形成的分权结构,是由于产品或市场而非组织功能。削减中间管理层后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传统上中间管理层的决策权转移给下层经理。 Bruns与Waterhouse(1975)认为,生产技术复杂的分权组织,趋向于使用预算控制,强调正式的管理控制系统,而集权组织更愿意使用人际控制,认为预算缺乏灵活性。

比较而言,团队组织履行组织功能的特点是多功能、非永久性。实施团队组织结构需要对团队投入成本进行计量,传统会计数据的计量方法可能不适合于团队结构。目前对团队组织结构的管理会计实务研究比较少。

4.组织规模

与技术类似,组织规模是组织能高度控制的权变因素。作为派生变量,组织规模可以通过员工人数、总资产等组织资源来衡量,也可以通过度量组织产出,如客户拥有量、收入规模来衡量。管理会计实务研究中,采用的度量方式取决于研究的维度与情境。Bruns与Waterhouse(1975)认为,规模较大的组织,由于使用比较复杂的技术,生产营运过程标准化、程序化,专家比较多,通常实施管理控制。而规模较小的组织,由于集中决策,会计控制系统比较简单,主要实施人际控制。

5.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是管理会计研究中相对较新的权变因素。战略以多种直接的方式影响控制系统的设计,影响的方式取决于所采用的战略。战略对组织的重要性在于,对其他权变因素发挥极大的影响。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管理层必须不断评估外部环境、技术、组织结构与管理控制系统。

对战略的权变研究大多集中于识别最适合组织战略的管理会计实务,因为管理会计实务被视为实现组织战略的工具。但Chenhall 与 Langfield Smith(1998)发现,管理会计实务与组织战略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其研究了管理会计实务和成本领先与差异化两种战略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战略规划对两种战略都有益。因此,高效能公司选择任何一种战略,都能通过管理会计工具获得更高的收益。

目前对于战略与管理控制系统的权变研究成果并不完善,原因一是对战略的简单分类不能反映现实中组织战略的复杂性。此外,名义战略是否就是实际采用的战略,整体战略的实施范围是否覆盖到全部子单位都不清晰,因为子单位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二是所研究的控制系统的维度差异较大,没有一致的结构或情境,导致研究成果不完善。

6.文化

文化可分为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在国家文化层面,管理会计研究最广泛使用的是Hofstede(1984)提出的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性、男权主义对女权主义、注重短期与注重长期。迄今为止国家文化对管理控制系统的影响难以总结成一般性的结论,主要原因一是某一国家的个人与团体存在广泛差异,研究衡量的只是平均水平。特定公司员工的态度与行为与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二是组织文化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产生了强烈影响。

组织文化与国家文化相互联系,组织文化蕴含着组织成员共同享有并影响其行为的社会规范、价值、信仰。Fish(1995)认为,强势的组织文化能减少控制机制的需要,因此,影响管理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是很重要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三、总结与展望

权变理论丰富了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不仅将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范围延伸到战略管理、预算制定、业绩评价、成本系统等影响因素,而且还能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交互检验,对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经济后果进行多维度考查。David Otley(2016)认为,过去四十年基于权变理论的管理会计与控制研究是一个成功的经历,对于不同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所导致的结果差异提出了深刻见解。

管理会计权变理论研究受到批评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合适的权变因素并没有从理论上清晰阐明。而且权变因素不完备,忽略了某些关键因素;二是缺乏对组织有效性的研究。组织有效性是权变理论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实务中非常需要,但理论研究被严重忽视;三是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因为研究对象的情况各不相同,样本差异较大,变量构造不同,加之数据来源、变量测量方式、权变因素组合模式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四是没有建立知识体系。基于权变理论研究,管理会计没有利用前期研究成果。有些较新的研究经常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或略有差异的体系,这给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构建带来了挑战。

当代管理会计控制的情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商业环境加速变化,竞争加剧带来区域与全球性的更大不确定性。技术呈现加速变化的态势,计算机与网络使商业实践的变化日新月异,增加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原有控制模型的失效。组织结构越来越淡化科层制趋向扁平化,许多组织聚焦于核心业务重构组织结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因此,对管理会计权变理论作用的理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与以前比较,管理会计权变理论必须以更加动态多样化的方式,采用基于过程的模型研究组织的变革机制,实施修正的管理控制系统。

未来研究方向:跨组织边界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研究。

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使组织间因产业链的分工相互依赖度增加。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链的整合,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不断强化,组织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战略联盟。以此将活动范围和产生不确定的力量置于内部控制下,减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组织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种战略协作、利益分享将组织内嵌于供应链中,这类供应链跨越不同的法律实体,需要新的管理控制系统。这促使管理会计作用范围发生较大的改变,将由传统的组织内拓展到组织间协作这一崭新层面(王斌,2014)。Henri Dekker(2016)认为,这是研究者探索组织内与组织间管理会计边界的机会。认为关于边界的研究,能够提供对组织内与组织间管理会计更好的理解。

管理会计在跨组织关系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功能是:管理、控制和评价企业处理组织间关系的能力、行为及其后果。这扩展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对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之一是:跨组织边界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研究。具体而言,是我国特有的组织间关系治理模式,与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研究,也可称为组织间关系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未来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David Otley(2016)认为,管理会计权变理论有机会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使用。如定量研究可利用定性研究阐述分析研究的问题,或定性研究可用定量研究解释权变理论的结果。Henri Dekker(2016)也认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联合的潜能。指出就管理会计控制与相关情境因素的研究而言,定性研究能对组织间的控制提供深度理解,而定量研究能为定性研究提供大量样本数据,两者结合有利于研究深化,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喜英.国外管理会计权变理论文献综述及启示[J].新会计,2015(1).

[2] 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

[3]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32).

[4] Maleen Z G,Michael S C.Pick,mix or match? A discussion of theories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J].Journal of accounting_business & management, 2009,16(2).

[5] David T O.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control:1980-2014 [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16(31).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5)

Z理论;Z型组织;企业文化

1.Z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气势恢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岛国经济迅速崛起?什么原因使得它的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超越美国的境界?威廉・大内从1973年开始转向研究日本企业管理,试图找出恰当的答案,并能够为美国企业的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他的研究对象是美、日知名企业,研究方法是以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为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内容是人与企业、工作的关系。在比较研究中他发现,在组织模式的每个重要方面,日本与美国都是对立的。但是,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效率却较高出美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效率。同时,他也发现,美国的一些成功企业,如IBM、甘布尔、柯达等,在经营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上都与日本企业惊人的相似。威廉・大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特点,学习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优秀的部分,但又无需照搬照抄,而是结合美国本土的文化与民俗特点,形成美国本土的、富有鲜明特色的管理模式。他把这种美国企业应该形成的管理模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理论”。

2.Z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威廉・大内研究的美国模型中,经理等企业管理者都以理性主义而著称,他们强调技术、设备、方法、规章、组织结构和财务分析等元素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雇主和雇员之间除了为完成特定任务而建立的关系外,没有其他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

而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即比较注重目标、信念、文化等因素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它重视人性,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潜力,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管理模式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密切相关。在日本的劳动大军中大约有35%能在大企业和政府部门中享受终身雇佣制。

经过对选定的日本模型企业的研究,威廉・大内发现了它们企业文化的特点:一是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多种纽带相互联系,涉及到生产、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二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非常高,他们大多数以企业为家,当企业效益不好时,就不用发放红利;三是它们的评价与晋级方式很复杂,而且多变,不太以所谓的生硬的绩效去单一评价员工的表现;四是日本的企业采取集体决策过程,每个有关人员都要关注在企业的决策中我应该负什么责任;五是管理过程中,既有严格的模式与手段,如他们要运用统计报表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同时又有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注,他们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积极的启发诱导。六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对事物做出判断,独立工作,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并且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3.Z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对于Z理论适用性问题,可以具体从Z理论形成的Z型组织的一些基本内容来分析。Z型组织的规模。大内在对日本经典J型模式进行研究时,研究对象都是大型公司,对美国A型模式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也是规模较大的公司。大内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模式公司得出的Z理论是以大公司为对象,而在实际的理论应用中,Z理论在中小规模的公司是否能够起到其本身所预测的那些效果还有待验证,Z理论的形成和应用都是在一定背景条件下进行的,当外界环境、企业目标、公司规模发生变化时,Z理论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引入Z理论适用时,先了解Z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企业自身状况。

Z型组织的基础――哲学观。Z型组织强调组织的哲学观,“任何Z型组织都以哲学观为基础。”在Z型公司的建立中,哲学观的表达有助于具有文化特征的行为方式和相互影响方式的表达。按照这种方式发展的组织文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官僚式的做法,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还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工作关系。在Z型公司中,利润本身并不是项目的重点,也不是在竞争过程中“记分”的方法,相反,如果企业能继续给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帮助雇员成长和帮助他们作为企业的公民表现出责任心,那么利润就是对企业的奖励。

企业始终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Z型组织中提到的关于利润的哲学观便不太具有现实性,即使企业建立一种给客户带来真正价值并帮助雇员成长的价值观,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企业利润。因此,Z型组织的哲学观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不具有可行性。Z型组织的哲学观当初在美国的大型公司应用时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效率,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各企业市场发展需求的不同,Z型组织的哲学观越来越不适用于现代组织的管理。

Z型组织的内容。通过J型组织和A型组织的比较不难看出,Z型组织强调分权,整体的稳定,以及通过组织与个人的融合来处理个人自由和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的集权与分权问题是组织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决定了组织的结构和氛围。Z型组织强调组织的分权,实行参与式管理。随着对管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参与式管理正是实现组织中人的价值、激励组织中的人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Z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的,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也给处于疑惑中的美国指出了一条道路,为当时很多美国大企业进行改革提出了一个参考。Z理论实质上是组织文化理论,它不是对组织中人性的假设,也没有对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可以说它是对未来理想高效组织的一种预测。随着环境的变化,Z理论确实不再具有当时的那种说服力,但是Z理论中的很多内容还是值得现在的企业管理者学习的。

总之,威廉・大内的Z理论开启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先河,为美国企业管理寻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同时也为振兴美国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是美国传统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它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它对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Z型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下,Z型公司从政策到人事,甚至连产品都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Z型组织借助Z型文化的积淀及其产生的巨大惯力,对外形成良好的组织形象,对内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从而维持、促进和推动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1]威廉・大内.Z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何燕珍.Z理论与创新型工作团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02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6)

《管理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上世纪80年表的论文超过30%是应用性研究,描述实务而不采用任何清晰的理论,90年代开始应用型研究论文明显减少,尤其到90年代后期几乎消失。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且理论也在不断转换。近三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采用的理论包括权变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经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控制系统理论等。Fisher(1995),Cadez与Guilding(2008)认为,权变理论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范式,冯巧根(2014)认为,当前比较符合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是权变理论。

一、管理会计权变理论概述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由技术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组成,并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分系统。技术影响对组织投入的种类、转换过程的性质和系统的产出,社会系统决定对技术利用的有效性。

作为社会的分系统,组织必须在整个环境超系统的制约下达到其目标,组织为社会完成某种职能,反之,组织也对其环境超系统产生影响;技术分系统指人们使用的知识、技术、装备和设施;结构分系统是组织工作任务分工(差异化)和协作(整体化)的方式方法;社会心理分系统由相互作用的个人和群体组成,包括个人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关系、群体动力学和影响系统;管理分系统负责协调各分系统,使组织与其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其制定目标、拟定全面的战略和经营计划、设计结构并建立控制程序。

技术通常会决定组织结构的类型,并影响社会心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不仅受内部组织的技术、结构和任务的影响,而且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系统模型,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分系统组成,并由可识别的界限与其环境超系统区别的系统。权变理论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权变因素的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宜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传统组织理论认为:对所有公司而言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优组织设计。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最??组织设计,组织的业绩依赖于组织结构与其他情境变量,如环境、技术、战略、组织规模、文化的匹配性等。权变理论研究组织设计与组织情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与组织情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权变理论的实质是,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优组织设计与管理方法,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上述权变因素之间的适合性或匹配性。

二、管理会计权变理论研究评析

权变理论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阐释权变因素如何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即组织的设计与功能。管理会计系统可视为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Hopwood(1974)认为,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相互联系,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与组织结构的设计,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

权变理论引入管理会计的前提假设是: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会计系统,在任何情境下适用于任何组织。相反,组织需要探索并建立与其情境相匹配的会计系统,即组织的管理会计系统必须适应环境,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

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成为许多组织决策与控制的主要工具,预算控制是最主要的方法。管理会计的发展始于80年代早期引入的作业成本法,90年代早期平衡计分卡将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整合为一体化框架,将战略与营运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组织最广泛使用的管理控制系统。

为什么组织的管理会计系统不断变化,各不相同?自20世纪70年代起,管理会计引入权变理论解释多种类型的管理会计实践,说明不存在普遍最优的管理会计系统。研究者从环境、技术、组织结构等因素解释不同情境下的会计系统。用权变理论解释管理会计实践,是研究具体的管理会计方法与组织相关的情境变量的适合性。管理会计的权变因素评析如下: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权变理论在管理会计研究领域被最广泛关注的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从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维度进行定义。复杂性是指组织面临外部因素的多样性,动态性是指外部环境的稳定性程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被认为是风险或机会,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组织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影响因素部分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及随之而来的更激烈的竞争,部分是由于组织不再作为一个企业整体控制价值链的所有方面,规模越小、业务越集中的组织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多。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计量也是影响因素。管理层比较容易将能够识别的环境不确定性纳入计量范围,虽然有可能是比较主观的计量,但是也可以认为是最相关的不确定性。个体能够识别的不确定性最直接地影响其行为。但是个体能够识别的不确定性及风险,与客观存在的更多其他风险与不确定性之间只有间接联系。同一行业的组织对环境认知的差异,会导致组织设计与管理实践上的差异。

Khandwalla(1972)研究发现,竞争的强度影响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复杂性。而且不同类型的竞争,如价格、市场、产品竞争,对制造企业所采用的控制系统有不同的影响。David Otley(1978)研究了经营环境差异对会计系统的影响。对于事业部经理的业绩评价,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如处于盈利比较困难的环境,与盈利相对比较容易的环境,高层管理者对这两种情形会用完全不同的预算信息评价经理业绩。

Burns,Stalker(1961)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研究表明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的反应系统,采用灵活有机的组织形式应对突发事件。

外部环境因素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决定了管理会计实务与组织的匹配性。管理会计系统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下改变其功能以支持组织的工作。因此,管理会计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识别管理会计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有效性。

2.技术

管理会计系统最基本、最长期的权变因素,是产品生产技术。组织采用的技术变化,经常会导致管理会计实务方式变化。生产技术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a、分步生产,其长期以来被视为影响组织内部会计系统的因素。产品生产过程的性质决定成本分配的金额,而不是成本分摊决定生产过程。分批法生产方式下产品成本的计量是清晰界定的,需要分摊的金额很少,因为大部分都是直接成本,可与产品直接联系;相反,分步法生产产品,由于大量成本是联合成本,需要分摊大量的共同成本。因此,单件生产与小批量生产所需的详细而准确的成本计算,不能用于分步法生产的成本计算。

生产技术对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采用大批量生产技术的组织主要采用正式的、机械式的控制,如采用预算系统支持日常的营运管理。相反,非标准产品采用复杂的单件生产技术,需要采用灵活有机式的控制,如社会控制与人员控制,以鼓励员工对不同情形的快速回应。随着当代管理创新引入即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组织需要有效的方法,计量战略活动的结果。将战略与营运结合的管理控制系统,如平衡计分卡很好地适应了这种需要。

3.组织结构

P. Tiessen(1983)用与管理会计系统设计相关的任务结构,与权力结构两个维度来定义组织结构。任务结构是指任务能够得到清晰阐明和分解的程度及人员负责的程度,即工作任务的程序化程度。任务结构界定具体说明了营运与管理程序的范围,任务是明确的,每个职能角色的方法、职责和权力都有严格而详细的规定。详尽的任务结构类似于合同,合同的当事人是主管与下属,其作用在于减少个体的灵活性。任务结构可能与技术、环境等情境变量相联系。

权力结构与任务结构通过Hickson(1971)建立的社会权力模型相联系。该模型认为,社会权力源于个体成功应对重大的组织不确定性的能力。这种不确定起因于非常规技术或不确定的环境,作业者不能按照任务结构的要求进行作业,要求决策者发挥自由裁量权,使其能运用社会权力。这种权力是被合法授权的社会权力的一部分,即在组织内部普遍认可的。因此,权力的分散是组织对技术与环境不确定性的积极回应,这些不确定性产生了对经理层发挥判断力的需要。

具有稳定技术和环境的组织,适宜于机械式管理系统,而具有复杂的、动态的技术的组织需要比较灵活的组织结构,即适应有机式的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重新确定每项任务,采用网络而非等级控制,强调横向的而非垂直的沟通交往。

组织结构与控制必然相联系。在任务高度结构化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程序作业强化控制,在极端情况下,控制能使作业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如标准成本系统将管理会计系统的业绩评价标准,与整个生产流程联系在一起,发挥了控制作用。

Lawrence与Lorsch(1967)从差异性与整合两个维度定义组织结构。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加,差异度增加。组织差异的增加最终导致增加整合与控制子单位的困难。评估管理会计实务与组织结构的适合性,需要结合其他情境变量,如外部环境、技术、战略。管理会计研究者比较关注分权组织结构与团队结构。去中心化组织而形成的分权结构,是由于产品或市场而非组织功能。削减中间管理层后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传统上中间管理层的决策权转移给下层经理。 Bruns与Waterhouse(1975)认为,生产技术复杂的分权组织,趋向于使用预算控制,强调正式的管理控制系统,而集权组织更愿意使用人际控制,认为预算缺乏灵活性。

比较而言,团队组织履行组织功能的特点是多功能、非永久性。实施团队组织结构需要对团队投入成本进行计量,传统会计数据的计量方法可能不适合于团队结构。目前对团队组织结构的管理会计实务研究比较少。

4.组织规模

与技术类似,组织规模是组织能高度控制的权变因素。作为派生变量,组织规模可以通过员工人数、总资产等组织资源来衡量,也可以通过度量组织产出,如客户拥有量、收入规模来衡量。管理会计实务研究中,采用的度量方式取决于研究的维度与情境。Bruns与Waterhouse(1975)认为,规模较大的组织,由于使用比较复杂的技术,生产营运过程标准化、程序化,专家比较多,通常实施管理控制。而规模较小的组织,由于集中决策,会计控制系统比较简单,主要实施人际控制。

5.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是管理会计研究中相对较新的权变因素。战略以多种直接的方式影响控制系统的设计,影响的方式取决于所采用的战略。战略对组织的重要性在于,对其他权变因素发挥极大的影响。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管理层必须不断评估外部环境、技术、组织结构与管理控制系统。

对战略的权变研究大多集中于识别最适合组织战略的管理会计实务,因为管理会计实务被视为实现组织战略的工具。但Chenhall 与 Langfield Smith(1998)发现,管理会计实务与组织战略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其研究了管理会计实务和成本领先与差异化两种战略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战略规划对两种战略都有益。因此,高效能公司选择任何一种战略,都能通过管理会计工具获得更高的收益。

目前对于战略与管理控制系统的权变研究成果并不完善,原因一是对战略的简单分类不能反映现实中组织战略的复杂性。此外,名义战略是否就是实际采用的战略,整体战略的实施范围是否覆盖到全部子单位都不清晰,因为子单位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二是所研究的控制系统的维度差异较大,没有一致的结构或情境,导致研究成果不完善。

6.文化

文化可分为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在国家文化层面,管理会计研究最广泛使用的是Hofstede(1984)提出的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性、男权主义对女权主义、注重短期与注重长期。迄今为止国家文化对管理控制系统的影响难以总结成一般性的结论,主要原因一是某一国家的个人与团体存在广泛差异,研究衡量的只是平均水平。特定公司员工的态度与行为与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二是组织文化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产生了强烈影响。

组织文化与国家文化相互联系,组织文化蕴含着组织成员共同享有并影响其行为的社会规范、价值、信仰。Fish(1995)认为,强势的组织文化能减少??控制机制的需要,因此,影响管理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是很重要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三、总结与展望

权变理论丰富了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不仅将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范围延伸到战略管理、预算制定、业绩评价、成本系统等影响因素,而且还能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交互检验,对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经济后果进行多维度考查。David Otley(2016)认为,过去四十年基于权变理论的管理会计与控制研究是一个成功的经历,对于不同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所导致的结果差异提出了深刻见解。

管理会计权变理论研究受到批评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合适的权变因素并没有从理论上清晰阐明。而且权变因素不完备,忽略了某些关键因素;二是缺乏对组织有效性的研究。组织有效性是权变理论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实务中非常需要,但理论研究被严重忽视;三是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因为研究对象的情况各不相同,样本差异较大,变量构造不同,加之数据来源、变量测量方式、权变因素组合模式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四是没有建立知识体系。基于权变理论研究,管理会计没有利用前期研究成果。有些较新的研究经常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或略有差异的体系,这给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构建带来了挑战。

当代管理会计控制的情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商业环境加速变化,竞争加剧带来区域与全球性的更大不确定性。技术呈现加速变化的态势,计算机与网络使商业实践的变化日新月异,增加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原有控制模型的失效。组织结构越来越淡化科层制趋向扁平化,许多组织聚焦于核心业务重构组织结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因此,对管理会计权变理论作用的理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与以前比较,管理会计权变理论必须以更加动态多样化的方式,采用基于过程的模型研究组织的变革机制,实施修正的管理控制系统。

未来研究方向:跨组织边界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研究。

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使组织间因产业链的分工相互依赖度增加。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链的整合,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不断强化,组织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战略联盟。以此将活动范围和产生不确定的力量置于内部控制下,减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组织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种战略协作、利益分享将组织内嵌于供应链中,这类供应链跨越不同的法律实体,需要新的管理控制系统。这促使管理会计作用范围发生较大的改变,将由传统的组织内拓展到组织间协作这一崭新层面(王斌,2014)。Henri Dekker(2016)认为,这是研究者探索组织内与组织间管理会计边界的机会。认为关于边界的研究,能够提供对组织内与组织间管理会计更好的理解。

管理会计在跨组织关系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功能是:管理、控制和评价企业处理组织间关系的能力、行为及其后果。这扩展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对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之一是:跨组织边界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研究。具体而言,是我国特有的组织间关系治理模式,与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研究,也可称为组织间关系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组织与管理论文篇(7)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的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包括文化、价值和心理因素在内等的非结构性因素的一种整合,并使之成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独具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总体情况

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迄今为止,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约有六十多部,论文分布在十几种管理学和心理学期刊中,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

二 八十年代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该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1982年特雷斯·迪尔(Terrence E.Deal)和艾兰·肯尼迪(Allan 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他们在这本书中还提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1)企业环境;(2)价值观 ;(3)英雄;(4)仪式;(5)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该书还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分析方法,应当运用管理咨询的方法,先从表面开始,逐步深入 观察公司的无意识行为。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郭纪金,1995)。

企业文化研究在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一派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Edgar H.Schein)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也曾提出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等,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难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在探讨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时,难以进行比较研究,因而受到批评。另一派是以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奎恩教授(Robert Qu nn)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他们认为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组织文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但是,这种方法被归为现象学的方法,认为只是研究组织文化的表层,而不能深入到组织文化的深层意义和结构。

1984年,奎恩(Robert.quinn)和肯伯雷(Kimberly)将奎恩提出的用于分析组织内部冲突与竞争紧张性的竞争价值理论模型扩展到对组织文化的测查,以探查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与组织的价值、领导、决策、组织发展策略有关的基本假设。该理论模型有两个主要维度:一是反映竞争需要的维度,即变化与稳定性 ;另一个是产生冲突的维度,即组织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在这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下,出现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群体性文化、发展型文化、理性化文化和官僚式文化。竞争价值理论模型,为后来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提拱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 (Edgar.H.Schein) 发表了“对企业文化的新认识”一文,1985年出版了其专著《企业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他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沙因教授还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功能和变化以及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他把组织文化划分成三种水平:(1)表面层,指组织的明显品质和物理特征(如建筑、文件、标语等可见特征);(2)应然层,为于表层下面,主要指价值观;(3)突然层,位于最内部,是组织用以对付环境的实际方式。沙因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理论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爱德加·沙因也因此成为企业文化研究的权威。

三 九十年代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

九十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出现了四个走向:1. 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2. 企业文化 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3. 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4 .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1 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

九十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如:企业文化与组织气氛(Schneider, 1990)、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Authur K.O.yeung,1991)、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Myles A.Hassell,1998)、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Oden Birgitta,1997)等,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1990年,本杰明·斯耐得 (Beenjamin Scheider) 出版了他的专著《组织气氛与文化》(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Culture ), 其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影响组织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对组织的奉献精神,最终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1990年,霍夫斯帝德(Hofstede)及其同事将他提出的民族工作文化的四个特征(权力范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和不确定性回避)扩展到对组织文化的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增加了几个附加维度,构成了一个企业文化研究量表。

1997年,爱德加·沙因(Edgar.H.Schein)的《组织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第二版出版,在这一版中,沙因增加了在组织发展各个阶段如何培育、塑造组织文化,组织主要领导如何应用文化规则领导组织达成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使命等,他还研究了组织中的亚文化。1999年,爱德加· 沙因与沃瑞· 本尼斯(Edgar H.Schein &Warren G.Bennis) 出版了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生存指南》( 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其中用大量的案例说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1999年,特瑞斯·迪尔(Terrence E.Deal)和爱兰·肯尼迪(Allan A.Kennedy)再次合作,出版了《新企业文化》(The New Corporate Culture),在这本书中,他们认为稳定的企业文化很重要,他们探寻企业领导在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工人作为人的需求之间维持平衡的途径。他们认为,企业经理和企业领导所面临的挑战是建立和谐的企业运行机制,汲取著名创新型公司的经验,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2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

1991年, 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 Kim S.Cameron and Sarah J.Freeman 发表了"文化的和谐、力量和类型:关系与效益"(Culture congruence,Strength,and Ttype: Relationships to Effectiveness)的研究;他们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以334家研究机构为样本,研究了文化整合、文化力量和文化类型与组织效益之间的关系。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 科特教授和詹母斯· 核斯克特教授(John Kotter & James Heskitt) 出版了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erformance),在该书中,科特总结了他们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 22个行业 72 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用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John Kotter &James Heskitt,1992)。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还有:1995年R.K.Divedi 的《组织文化与经营业绩》(Organ zational Culture & Performance)和1997年 Daniel R.Denison 的《企业文化与组织效益》 (Corporate Culture &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3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

1991年,英国的JAI出版公司的《组织变革与发展》(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第5卷刊出了五篇关于组织文化的论文,其中,有关企业文化测量的论文有三篇:(1)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 Daniel R.Denison and Gretchen M. Spreitzer“组织文化和组织发展:竞争价值的方法"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de velopment:a competive values approach),主要介绍了竞争价值框架,描述在此框架下所定义的四种主要的文化指向,目的在于探讨竞争价值模型对于研究组织文化的用途; (2) 克罗拉多大学工商研究生院的Rayamond F. Zammuto 和华盛顿.美国医学院学会的Jack Y.Krakower" 组织文化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ies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他们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混合研究的范例; (3)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Robert E.Quinn and Gretchen M.Spreitzer “竞争价值文化量表的心理测验和关于组织文化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The Psychomentrics of The Competing Values Culture Instrument and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Quality of Life)表明不同文化类型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Organizatio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组织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1)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2)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3)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5)反应: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属感等);(6)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7)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人价值观等)。

4 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

1992年,Roger Harrison & Herb Stokes 出版了《诊断企业文化——量表和训练者手册》(Diagnos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__Instrument and Trainer s Manual)他们确定了大部分组织共同具有的四种文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相应的变化,这种诊断可用于团队建设、组织发展、提高产量等。

1998年,Kim S.Cameraon & Robert E.Quinn 出版了《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work),这部专著为诊断组织文化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理解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改变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方式提供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

关于组织文化评估的专著还未见正式出版,但是,1997年,David E.Birren. Richard Seel, Cliffrh 等在因特网上的讨论却十分热烈,主要是关于企业文化评估的维度和方法。

1999年7月18-21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了企业文化大会,这是一次企业文化研究专家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探讨的会议,其主要议题有:Terrence E.Deal的“理解现存文化的类型:确定你的组织的优势和缺陷”(Reading Existing Culture Pattern:identifying Your Organizational sStrengths and Weaknesses),.Jerry Greenfield de的“增加Ben &Jerry公司员工与顾客的忠诚” (Increasing Employee and Customer Loyalty at Ben & Jerry), Gary Bosak de 的“塑造和维持Sears公司的文化”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Culture Change at Sears,oebuck and Co)。

2000年7月3-7日,爱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教授在美国的Cape Cod 2000论坛举办为期一周的讲座,其主题为“过程咨询、对话和组织文化”(Process Consultation, Dialogu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第一,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第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同时也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因此,应该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