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5:25

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篇(1)

 

关键词:生活 兴趣 情感 个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事多年美术教学工作,我们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和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育家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美术课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其次,设疑解难,启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第三、沟通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情感是求知的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驱力。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的艺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造成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气氛,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我们在课堂上要寓理于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心思与教态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兴趣。往往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情的话语,一次鼓励性的评价,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师生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就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完成。 

美术教学方法篇(2)

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感情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试)的几种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时,对于课中涉及到的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表述恐怕学生难以领会,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避免简单的缺少学生参与的师讲生听和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教育家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美术课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其次,设疑解难,启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德国着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2、开放题材形式

2.1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2.2开放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装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2.3 开放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低年级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学生同样感到新奇而快乐,作业效果也会令人吃惊:太阳火红的骄艳、彩虹的七色眩目……

3、激励施教,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成效

3.1 形式多样灵活施教。幼儿是美术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事物、感知事物,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并进行有益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爱好、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我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继续探究,运用所学的新技能、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激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在美术学习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的过程成长,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3.2 激发幼儿创作热情。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经验。在幼儿观察、分析、交流的基础上,应鼓励幼儿进行创作。在幼儿作画时,老师要因人而导、因材施教、因需而导,让孩子们丰富画面,提高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幼儿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听人情世故、看桃红柳绿、品果实香甜,通过各种途径,加深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印象,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摸、多试,让他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性认识,鼓励他们用美术的形式来表现这些现象,引导孩子们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画面。

3.3合理利用激励评价。让幼儿在信任的目光中、赞许的言语中创作,合理利用激励评价是对幼儿进行美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完成作品后,总喜欢得到别人表扬赞许,他们就会感到成就感,就会把兴趣拓展到对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我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海底的背景,让孩子们画出形态各异的鱼放到画面中。幼儿运用所学的绘画技能,通过剪贴、绘画,黑板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个“海底世界”,有鱼、有虾、有蟹……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调动了全班幼儿的创作情趣

4、延伸课堂教学,搞好业余辅导。

美术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30-01

根据美学的原理及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利用他们对事物的直观感知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小学生亲身感知过的、经历过的,有亲切感、有趣味性的题材教学,引导小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让小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大胆、创新地用教材教,而不仅仅限于教材呢?

一、了解小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多的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思维表现特点。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和认识事物有密切的关系,而美术教育又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儿童认识世界过程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小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一学生在纸上画了一个人,又在人边上画一个圆,他将这幅画解释为自己在拍皮球,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的老师会认识到这个解释对于处于绘画象征期的儿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体验,在语言上她会不断地肯定小学生成绩,并说你真棒,你是最好的,她会与这个学生共同分享新创造的快乐。若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特别是教师对小学生表现创造性的特点,不从儿童的绘画经验出发,只是从自己对美术表现的理解出发,去纠正学生画中的“错误”,那么学生就会对画画变得兴致索然。

又如小学生开始画圆,让他们说出老师画的圆是什么东西,有人会说成是泡泡、鸡蛋、乒乓球、饼干、皮球、苹果,草草一笔可以任意想象。这时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回答,然后老师在此基础上用游戏的口吻对小学生说,老师来变魔术,使这些圆变成另外一些东西,他们就睁大好奇的双眼,看老师表演,老师就在圆形上再添上几笔,就变成了眼镜、太阳、手表、小钟、甲虫、鸡、鸭、猫、狗等等,小朋友个个都表现出新奇的目光,从这种目光看出小孩子跃跃欲试的迫切心理,激起了他们对绘画创造的兴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的小学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小孩子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说认为简单的哄孩子们玩。孩子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造。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小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致学生没有兴致,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比如,针对由于动作慢,画不快而急得哭的小朋友,我就多安慰,或者手把手地教他们画。例如有一次,在教画稿子时(用涂染法画)不肯动笔的小朋友终于动起笔涂了几片树叶,但是涂得不好,我仍然表扬她说:“这几个你涂得很好,如果能像这样一点一点往外涂,你一定会画得更好。”她听了我的话舒展了肩头使劲地点点头,开心地提笔画起来。许多例子说明,表扬和鼓励确实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手段。此外,还可以经常给一点小小的奖励。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使用文字、语言、动作等表达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为了教学的直观,教师会借助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学辅助工具来演示和阐述所讲内容。但我们知道,这些教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则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因此,美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学习现代多媒体技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去。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位学生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美术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方法 探析

探讨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有利于高中美术教学的新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意向,使美术教学语言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美术教学更加有效。

一、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作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经验,结合与高中美术教学有关的相关资料,总结出如下我国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对于知识的拓展力度不够,美术教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现如今,高中美术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创新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主要是美术课不是统考科目,引不起重视,对于课堂模式的更新也不够。

(2)对于知识的拓展力度不够

很多高中学校对于美术课的教学基本处于照本宣读,就教材论教材的现状,由于高中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

(3)美术教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中美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较低也是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一大现状。在以后的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应该从提高自身素养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科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改变不良现状。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新方法

基于以上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情境教学方法;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网络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方法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中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景模式,通过这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情境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支持师生有关知识的合作建构;提供接近专家创作和过程模式化的模仿与借鉴;提供真实的活动;在关键时刻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促进清晰表述,建构清晰的知识;提供独立思考及学习的机遇;提供学习的整体评价。

举例说明:以“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动漫画制作”课程为例来讲解情境教学方法。首先探讨需求分析: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来引导出如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如何与学生合作;第二,教师如何引入流行文化;第三,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根据问题进一步介绍动漫画从业人员。而后定出方案:访问动漫画制作专家和艺术家;参观动漫画制作场所;观看记录影片等。其次要制定教学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显性目标为:通过对漫画创作真实环境的研习,学习动漫画制作知识;试图通过模仿专家创作与活动,掌握漫画表现特色;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漫画创作。隐性目标为:建构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知识,提高学习动漫画的兴趣;通过真实情境感悟与体验社会与生活现象;理解不同背景、情景与文化下的创作方式。而后对教学程序进行制定,主要包括:引起注意,告知学生目标,刺激回忆前提性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评价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我们通过实际的评价效果,不难发现,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议题教学方法

通过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采用议题教学方法,能引起讨论或争论的难题或意见,涉及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组织、理解和评估资料的能力和技巧,升批判性思考和做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接受他人意见和开放态度,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举例说明,我们在“涂鸦是否是艺术创作”一课中,我们运用了议题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对议题多方位谈论,深入分析,访问不同的人对这一议题的思考,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方式。这样,学生就慢慢认识到要学的知识,同时能深入进行学习,通过我们课后的总结性评价,不难发现,议题教学法在“涂鸦是否是艺术创作”一课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问题教学方法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为主导,以“教师”为学习辅助者,以“小组”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为三个不同身份的人设计文具”一课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了如下课堂设计(附表):

(4)网络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计的特点:强调以学为主的设计,强调环境与资源应用的设计,强调过程性、动态性、多样性的设计,强调学生个体化、个性化的设计。教学形式: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资源、资源库;教学设计以课程及教学信息化改革为旨;教学设计以系统设计引导网络课程规划。

总之,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以后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必须创新更有利于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意向,使美术教学语言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美术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元超 《网络环境下高中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8年01期

[2]吉沐成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3

美术教学方法篇(5)

    一、讲述法

    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所谓口传心授。没有口传,何来心授,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有的教学能力。恰恰是有些美术教师比较缺乏讲授的能力,只有依靠美术的专业擅长来进行弥补,这无疑是美中不足之处。如果美术教师专业水平高,而且教姿教态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那学生在上课时,不仅能感受到课本中美术的审美愉悦,还感受到教师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其实,教师的用语是一门艺术,语言表达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听课质量,出色的讲述可以大大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领略各种美术风格的匠心独具之处,同时,好的讲述方法也可以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推进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美术的大千世界里。但是,实际教学中,对美术教师有着更高的讲述要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更要做到“精讲多练”,课堂讲述时间宝贵,须简明扼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二、讨论法

    这里我们要介绍的讨论法,并不是单纯的学生之间的讨论,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思想交流活动。这个互动环节在很多初中美术课堂上都被老师们忽视,觉得上课就是应该讲授知识,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讨论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讨论法,可以将各种各样的问题抛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在师生间展开的讨论中,教师既能发现学生思想的独特性,还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和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朋友,生活上的知己。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问题设计得巧妙些,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刺激性。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是要基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结构水平上提出的,不能提出过于刁难的问题,这样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语言表达要清晰,要让学生知道你究竟问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独立的思路,知识火花的碰撞。学生回答问题时,课堂气氛才能热烈活跃起来,为教师进行下一步的讲授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以往的教学经验当中,讨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感觉讨论时而已经发生了讨论,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闲聊的方式一样。当然,课堂的讨论是为了推进学习活动,如果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发现讨论的主题偏离学习,就要加以引导,或者及时转移话题。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

    四、合作实践法

    这是美术学习最个人化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在新课改下推广最深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研究伙伴,在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教师可以发挥其指导作用。这在教育心理学上用“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时刻”来描述。同时我们能够看到一起合作学习的同学,往往也能够相互启发和点拨,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都起到“教学支架”的作用。合作实践法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合作精神。

    五、演示示范法

    演示是为了形象地传达信息,示范是为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所遵循的法则,这都是美术教学最古老的教学方法,无论何时何地的教师,利用当场示范和演示都是最吸引学生目光的。但是随着新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出现,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把实际操作演示过程事先录制好,然后在课堂上重复播放,这样看起来是万无一失的教学方式,但是却失去了现场教学的感受,学生不能更直观的感觉到绘画或者雕刻等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美术技能的演示和示范要尽可能地做到教师现场教学。

    六、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即我们常说的户外写生练习。学生一旦走出教室,感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是任何课内教学活动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美术教学中强化学生感性认知的独特方法之一。还可以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美术教学方法篇(6)

一、目前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1.学生兴趣淡薄。高中是一个学习任务极为繁重的阶段,学生要面对各种学科的知识学习。美术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在学生心中没有语、数、外的地位重要,因而在思想观念上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弱,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老化,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美术课堂中。

2.学校忽略教学。高考成绩是每个高中学校都十分重视的,这关系着学校的升学率以及教学质量的综合排名。学校对于非高考项目的学科基本上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学流程也大多属于形式,而美术教学又需要配备较多的教学器材,这对于学校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多数学校基本忽略了美术教学。

3.课堂缺少互动。互动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能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师生共同增长美术方面的知识。但目前教学现状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讲解,并未给学生创造思考、提问的空间,这是很不合理的教学。

二.素质教育下怎样改进教学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术是情意表达的自由创作产物,如果美术家无情绪的作画,是画不好形象的,甚至调不出自己所需要的色调。美术学习也是在情意表达的美术体验之中,获得领悟,理解的。学生不融进情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也就无法进行美术观察、表现和创造。美术教师采用各种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激发他对美术的兴趣,再将这种兴趣引升为志趣,那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就会变为自我要求,成为一种意志行为,学习必然会更有收获和更有成效。

(二)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一部分是由自身审美素质自发形成的,但大部分则需要教师优化教学形式诱导引发的。在高中课堂教学中,面对我们要施教的对象,我们应引源而不是截流,不要用程式化的要求去引领学生的观察,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察方式。

1.看不一定只用眼睛。用心感受,用思维去联想,让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美术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只有用心感悟、用心去触摸艺术作品中那点化融心灵的敏感与悸动.才能让心灵穿越作品,与大师的灵魂碰撞并相融契合.让心灵化作一股清泉自然流淌。这种体验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心灵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灰烬,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

2.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在观察学习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一种文化的联想。山川河岳、风花草木曾被历代多少文人吟咏过、歌颂过,文化的联想会丰富看的内涵,并且最终会丰富学生作品表现的内涵。

3.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有过这么一句话,说一块矿石在商人的眼里始终是商品。在艺术家的眼里却能发现美的存在,这是一个需要引导和学习的过程.也是美术教学本身与生俱来的一种使命。美的体验需要一种情感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用充满情感的、美的意念去观察和感受。所谓“魂在艺存,魂丧艺亡。”作为欣赏者,没有情感的投入,就领略不到作品的内涵.更体会不到画家创作时的心境,这等同于艺术的丧魂失魄。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的融入,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用最佳方法实施教学

美术教学方法篇(7)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实用性更强。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互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把学习“玩”起来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要从玩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开发学生的大脑,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课堂教学的新鲜性和趣味性,让他们更加喜欢上美术课。比如《面具的制作与表演》一课,课程里面涉及到很多地方的戏曲部分,可以播放地方戏曲,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这些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和面具有关的内容,让学生模仿戏曲里的某一个片段,小组去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融入课堂。让知识变成现实,变成实物,看得见,摸得着。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二、要把知识“做”出来

要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习是需要体验的。要把学习的知识快速的应用起来。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如在《学生装的设计》一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服装,引导学生分类,区别不同职业服装,总结出服装的特点,学生相互探究,怎样才能设计一款适合学生的学生装?发掘创造的灵感。动手设计,画服装设计图,动手真正的做学生装。小组配合,把设计图实现出来,选布料,裁剪,穿出来。互相评价,相互学习,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要把知识“感受”出来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要用心去感受。教师的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告诉学生按固定的方法去怎样学习。对于学生联想和感知非常的重要。由于中国的教育模式,导致的在儿童时期,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导致联想的能力非常的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象慢慢的被取代,最后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变成了一种灌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方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带学生走入大自然,走出课堂给人得束缚感,去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各种美好的事物,学会与大自然对话,感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用心倾听,用心感受。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时间静止,让空间停留在一个定格,描绘出心中所想和所感受的美好瞬间。让头脑中充满幻想,无所不能。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富有童真、充满感情、充满幻想的作品。

四、要把知识“评”出来

学生之间的互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要老师去说对或者错,让学生互相讨论,教师给予引导。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互相评价中,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相互研究探讨。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或做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产生了竞争,能够激励学习。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样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

五、注重“情”的融入

美术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它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艺术真谛。好的美术作品让人体验人生的真谛,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让人感动,让人喜悦,让人惆怅又让人苦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