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9:50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1)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课型:讲读)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学会人景合一,勾画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一)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读。

(二)强调“伶俐、颈、一匹猹”读音和“撒秕谷、明晃晃、供祖像”中的多音字。

(三)重点教写“羞”字。

(四)出示词语意思。

(五)介绍作者鲁迅

(六)介绍写作背景

二、梳理脉络

(一)学生自读课文。

(二)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那几部分内容。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二)思考:我记忆中的闰土是什么样的?

(三))抓住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可爱与勇敢。

四、总结方法

总结本段运用的人景合一、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小练笔

(一)出示习作要求。

(二)写作提示:注意抓住环境、外貌、动作进行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文章结构图。

(二)回顾文章结构导入

二、品读感悟

(一)品读“我”与闰土相识部分

(二)思考:“我”第一次见闰土时,闰土时什么样子?

(三)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体会闰土的健康纯朴。

(四)品读“我”与闰土相处部分

(五)用小标题的方式归纳闰土给我讲的有趣的事。

(六)品读“雪地捕鸟”部分

(七)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八)品读“看瓜刺猹”部分

(九)抓住语言、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

(十)再次品读“我”与闰土相处部分,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十一)出示描写“我”内心感受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延伸

(一)出示《故乡》节选。

(二)二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故乡》主题;勇敢探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82-02

每当我读到《故乡》时,总令人不禁想起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七言绝句简直就像是《故乡》的写作提纲,身居异地的游子,常常思念家乡,故乡的影子时时回荡在心头;但是真的回到久别的乡土,"我"看到的却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心不禁悲凉起来,少年时亲密无间的友伴,经过二十多年岁月的洗礼,生活的折磨,他们再也无法理解"我"的心情。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条难于逾越的鸿沟,有了隔膜。闰土的变化,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礼教、等级制度,已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遏制了人们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所以必须要摧毁它,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同时也表明了"我"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探索解救祖国出路的决心。

童年的闰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使"我"在二三十年后,还将他视为美丽与希望的象征?只要当母亲一提起闰土,脑中就幻映出如童话般的美景。这个"小忙月"为什么能使一个"小少爷"如此怀念和神往呢?实际上,《故乡》一文中写了两堵"墙":一堵是用四面高墙围成的生活空间,使"我"成为井底之蛙的有形的高墙,另一堵是用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来教育我们无形的高墙。而童年的闰土是一位帮着"小少爷"折墙的英雄。在没有认识闰土之前,"我"这位封建家庭的"少爷"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接受的是封建家庭的教育方式。"我"就被囚禁在这四堵高墙筑成的监狱之中。在这种思想的束缚下,长辈对我的教诲是非常管用的,所以,我也理所当然地遵从读书人家的治家的家教。在这样的高楼深院之中,又加上封建家庭教育的思想束缚,"我"这个"小少爷"不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吗?正是闰土这个智勇兼备的"小忙月"帮"我"拆掉了高墙,将"我"带进了海阔天空的新境界,那是一个五彩续纷、辽阔而鲜活的世界。他使"我"的视野开阔,不再局限于古书;使"我"的想象力丰富,充满美丽的幻想;给自己展开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这个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为什么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呢?那是因为他被禁锢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家庭的礼教里,这使他难于呼吸视听。

"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闰土在少年时就能够做到有什么、想什么、就能说什么、做什么,而大了反而说不出来、做不了呢?为什么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的人,长大了反而变成一个麻木不仁、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人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上是指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的封建等级观念。闰土说小时候"不懂事",是因为按照现在他已懂得了这种礼法关系,"我"是少爷,是尊贵的;他是长工的儿子,是卑微的,二者之间是不能平等交往的。但他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一旦成年,中国人都得遵守这样一套礼法关系,闰土就是在这样一套封建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老实人",他的本性决定了他是一个"讲道德"的人,所以他觉得遵守这一套维持社会秩序的封建礼法关系是天经地义的。

成年后的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强迫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的人性,人在自然的发展中绝不会把自己看作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像闰土这样的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下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自然的生命力,使他习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的外界压力,忍耐一切精神和物质的痛苦。那个手持胡叉向猹刺去的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和活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的事越多,他的活力就越来越弱,直到消失,最终变成一个神情麻木、沉默寡言的人,这是封建礼法关系统治的结果,这种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使他在一切困难、艰苦和不幸的面前只有消极的忍耐。他不敢再去想那些新鲜有趣的东西、不敢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默默的承受生活给予他的一切。就这样,时间一长,他的想法越来越少、反应越来越迟钝、动作越来越缓慢,像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一样麻木下去,最终成为一个不会思考,没有感受力的木偶人。

一个昔日高叫过"有胡叉呢……看见猹了,你便刺"的小英雄,一个要帮"我"拆墙的智勇兼备的少年,现在却被反动统治者和封建思想的"筑墙"禁锢了。在这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下,像闰土一样的人们就这样默默的承受着,直到死去。这枷锁套在人们的身上已经几千年了,窒息人的发展。阻碍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衰败、颓废,处处挨打的局面,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本文的作者就从这一角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法关系及等级制度的罪恶,批判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毒害,这时,对他毁墙求路的探索精神就更加明晰了:此墙不拆,故乡(祖国)无法发展;此时不拆,更待何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想打破彼此间的隔膜、再探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与追求:作品中描写水生与宏儿,分明是闰土与"我"亲密关系的延伸,"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们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有我们所未体验过的生活。由此可见作者所执着追求的不仅要重建儿时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追求一种前所未有崭新的"人"的生活。作者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水生与宏儿结伴而行,沿着探索者的足迹,继续前进,寻找一种全新的自由生活――平等、幸福。

参考文献:

[1] 于漪,陶本一,《文学形象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3)

阅读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建构

是否有效,要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如果来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释疑解惑,毫无疑问,学生的求知欲肯定旺盛,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是有效的阅读教学。而事实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教师闭门造车的产物,这样的目标不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不是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因此他们对老师所确立的目标不感兴趣,求知的欲望不强,参与程度不高,阅读教学的有效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目标行不行呢?答案是“行”,但不完全“行”。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比较零碎、肤浅,往往局限于词句的理解。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疑问的阅读不能说是高效阅读,必须要有教者的目标。而教者的目标又从哪里来呢?它既来源于学生目标,又高出于学生目标。它既是学生目标,又是教者的目标,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目标,因为“跳一跳,够得到”,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高,课堂的高效阅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为了得到验证,我让一个老师按照我的思路上一堂课给我看。这个老师让学生预习《散步》,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霎时,我感到责任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不是小题大做?2.母亲仅因为我的话才走出来的吗?3.为什么要详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情节?4.文章第8节最后两句话是什么含义?5.为什么说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又为什么说我们背起来的是整个世界?6.作者为什么要写初春景色?7.母亲改变主意的行为该怎么理解?8.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个“熬”字起什么作用?9.第三小节中两个“太迟了”和“总算”有什么含义?10.作者写散步是为了写哪一种人生感慨?文章的语言多用对称形式,有什么作用?11.为什么要写老人的死和生?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剩下4个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1.第3小节先写死,后写生,这是为什么?2.我和妻子背起来的为什么是整个世界?3.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把自己逼成民族领袖,是否小题大做?

这样的阅读教学课是有效的课堂,因为它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但不能说它是高效的阅读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没有层次,没有深入的探究,只是解决了学生的各自孤立零散的问题,没有在诸多问题之间建立有机的阅读系统,课堂教学没能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没能触及作者的灵魂。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我的设想,把学生的四个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3小节先写死,后写生,这是为什么?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从这两个问题中提炼出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命的不易与美好,好好珍惜生命。第二类是:我和妻子背起来的为什么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自己逼成民族领袖,是否小题大做?将整个家庭乃至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这一“背”实际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担,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含蓄地影射了“我”这一辈人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要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更要善待衰老的生命。有了这些分析,我们从这两个问题中提炼的阅读目标是:理解人到中年的父母之艰辛,学会尊敬自己的父母。

综合以上实践与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为:学生疑问(学生目标:肤浅零碎)分类梳理(合作解决、共同提炼)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来源于学生目标,又高出于学生目标;既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欣赏险峰之巅的无限风光。

阅读教学内容――引进源头活水

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常处在这样的一种尴尬状态:最有价值的语文学习材料来自社会,却不能充分利用来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学生生活在社会,教育却沉溺在书本之中;学生在书本中思考,却没有能力解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学中适度引进生活活水,实为必要。有不少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引进时事新闻。南师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北大“校长实名推荐”。2009年北京大学宣布在全国39所中学名校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公布了学校名录,全国媒体热火朝天报道,一时炒得沸沸扬扬。王老师要求学生针对这条新闻作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

(1)实名推荐到底要推出什么型号的学生?

(2)为什么校长们并没有推荐真正有创见的学生?

(3)这项举措究竟给高校改革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5)究竟谁是这场闹剧的最大获益者?

这样的课堂把社会新闻纳入语文的范畴,开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2.假设生活情景。他还提出这样的假设:假设地震发生,老师学生谁先跑?假如地震,谁跑得最慢?

生1:老师最慢,那怎么办?

生2:一块跑。

师:你们先跑,不要顾我。

生3:不行,你是老师。

师:不行,为了照顾我,万一不测,作为教师,不能保护学生,反而拖累学生,不好,还是先跑为好。不仅是我,楼里还有三位怀孕的老师。

生4:我们先跑不仗义,以后想起来会后悔一辈子。

生5:我们是青年人,在危急关头,丢下老师逃跑,是我们的耻辱。

生6:我觉得在关键时刻,只有强弱之分,没有老师学生之分,老弱病残先要救出去。

师:有没有提供给社会参考的准确答案?

不管提供什么答案,都是对社会现象深层的思考,语文课堂能引导学生如此思维,这不是高效课堂吗?

3.开设阅读超市。南通通州石港中学丁卫军老师开展定期专题阅读活动,如百年巴金专题,曹文轩纯美系列研讨,林清玄散文阅读等。

4.开展道德长跑。我校把日记写作纳入语文教学,创办日记刊物《西城日历》,设置站,建设日记走廊,开展日记评选,如评选日记之星、日记名师、优秀日记本等,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引进课堂。

通过引进源头活水,丰富了文本内容,深化了文本思想,拓宽了阅读视野,发展了阅读能力,培养了社会眼光,实为高效阅读。当然,所有这些活动必须是为阅读服务的,离开文本任意拓展,漂浮于文章表面不做深入解读的引进,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它培养了恶劣的阅读风气。引进源头活水要讲究恰当引进,自然引申,贴切引导,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硬性穿插。

阅读教学方式――入情入境朗读

惟妙惟肖、绘声绘色的朗读,能把读者带进文章的情境中去。

1.声调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重现情形。如《海燕》中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声调低沉)……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声调高亢)

2.声腔的变化,读出喜怒哀乐,感染情绪。通过声腔的变化,声带的颤动或者是送气不出声,能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从而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如中年闰土出场的第一句话:“老爷!……”声腔里要能透出闰土的谦恭和畏惧,声音应该低沉,声调不应该上扬。

又如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读出哭腔)

3.体态神色的模仿,读出境界韵味,营造情境。姿势语言,神态变化,都能很好地配合朗读,起到渲染气氛、再现人物神韵的作用。如闰土叫“老爷”时,朗读时应低下头来,弯下腰来。

又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读最后一句时应抬起头来,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对大陆的向往和思念。

4.艺术主旨的拓展,读出感触感悟,调动情感。为了锻炼能力,调动阅历情感,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仿写或者改写原文。朗读的延伸,是感情的积累,是能力的锻炼,是中心的迁移。如笔者在教学《乡愁》时,为了突出意象在诗歌抒情中的作用,让学生仿作一首《乡愁》。

5.朗读元素的调动,配合多种角度,积累情愫。朗读人物对话,不只是要注意对话内容的绘声绘色,还要注意说话人的神态动作;不只是要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还应注意体会听话人的内心感受。杨二嫂与迅哥儿的对话,迅哥儿的反应有如下变化: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我吓了一跳

杨二嫂的圆规姿势――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我惶恐着,站起来

杨二嫂要不到木器便恶意吹捧:三房姨太太、八抬大轿――我闭了口,默默地站着

在朗读人物对话时,必须要考虑对方的这些感受与表现,这样才能读得入情入境。

综合运用以上朗读艺术,定会把学生带进某种氛围情境中,情感自然得到升华,情操自然得到陶冶,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阅读教学过程――纵横比较对照

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人物进行比较,将同一人物不同时期、不同情境进行比较,将不同作家同样主题的文章比较,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将相同题材、相同表现手法、相同背景的作品作比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文章中心会更突出,作家风格会更明朗,表现手法会更具体,创作意图会更明确,总之,实施比较对照,定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如将《鼎湖山听泉》与鲁彦的《听潮》、季羡林的《听雨》比较,将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荷塘月色》比较,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比较,将孔乙己与闰土比较等。

本文将杨二嫂与莫泊桑笔下的克拉丽丝作比较(横向比较),就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都很穷困:

杨二嫂的穷困表现在外貌和行为上。外貌: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细脚伶仃的圆规。行为:放下西施的架子,低三下四向人家索要破烂木器,甚至连一副手套也要偷。

克拉丽丝的穷困表现在日常活动上。操持家务很是谨慎,不敢吃请,免得回请;买减价的日用品;买廉价商品要讨价还价半天。克拉丽丝生活虽然拮据,却是温饱水平,因为他们还能每周一次衣冠整齐地到栈桥散步,还能有余钱全家出国旅行,还能有闲钱买零食给孩子们吃。

可见,杨二嫂更穷。

都很精明:

杨二嫂的精明具有掠夺性。杨二嫂的精明体现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杨二嫂出场见迅哥儿,第一步是套近乎:没有称呼的打招呼――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给人的印象似乎相隔不是二十年,而是20天,显得很亲近,她跟迅哥儿的亲近似乎任何人都不能比。当我愕然的时候,接着就是“我还抱过你咧”,言外之意:我是你的恩人,你今天要知恩图报。第二步是激将法:见我不认识她,于是就冷笑我“贵人眼高”。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我是贵人,应当具有同情心,给他东西;如果我不是贵人,那么就应该认识她。现在不认识她,那是忘恩负义,没有良心,应立即改正,送她东西。第三步:要木器。见我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时,迅速转移话题,不在我是不是忘恩负义这个问题上转圈子,而是迅速直奔主题,打我一个猝不及防,讨要木器。并且列出4点理由:你阔了;搬动笨重;木器破烂;我们小户人家有用。由此可见,杨二嫂索要是有计划的,而且能随机应变。

克拉丽丝的具有防御性。克拉丽丝的精明表现在她很会打算,譬如前文的持家过日子,买牡蛎如何省钱,还表现在她得知老水手可能是于勒时亲自侦察,指挥父亲向船长打听,确认就是于勒时的果断,她处变时惊而不乱,冷静指挥撤退:让我付钱,不让女儿女婿知道,改乘圣玛洛船回家。所有这些,在于一个“躲”字,他没有去直接找于勒要他们失去的损失,可见没有攻击性,而具有防御性。

都很失望:

杨二嫂失望时,当面冷嘲热讽,给人以心灵的攻击。杨二嫂得不到木器的时候,便由恶意吹捧发展到当面冷嘲热讽,侧重于对人格尊严的羞辱,给人心灵的攻击。

克拉丽丝失望时,背后肆意谩骂,借以发泄内心失望。克拉丽丝在诸般计划化为泡影后,由热切期盼发展到背后肆意谩骂,侧重于对名誉的侮辱,借以发泄内心的失望。

两人都很精明,都很自私,但杨二嫂的精明具有攻击性,她想吃人,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克拉丽丝的精明具有防御性,虽然也有吃人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怕被人吃了。

我们再把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做一番比较(纵向比较):

我们细心分析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发现有这么几个不同之处:

1.少年闰土话多,直接引用的就有长长的5段,共266字(不含标点),最短的一段也有31字,表明闰土健谈,对朋友热情;中年闰土话少,直接引用的也是5处,共151字,最短的只有两个字,表明木讷拘束,胆小怕事。

2.省略号作用不同。少年闰土滔滔不绝,表明健康可爱,惹人喜欢;中年闰土吞吞吐吐,表明激情消失,显得老迈迟暮。

3.话语中物种数量不同:少年闰土话语之中提及的物种计21种,表明生活知识和生活都很丰富;中年闰土话语中除了提及“干青豆”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物种,而诉说的苦因倒有6种之多,表明闰土脑中全是苦水。

4.少年闰土说话多用长句,表明他说话流畅,思路敏捷;而中年闰土多用短语,有时就是一个词,表明反应迟钝,负担繁重,要说又不想说了,迟钝麻木了。

5.描写少年闰土话语时没有伴随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这是因为少年闰土语速很快,“我”完全沉浸在他描述的情境之中,无暇顾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而描写中年闰土话语时伴随有神态、动作、肖像、细节描写,这是因为他语速迟钝缓慢,“我”一直关注他的神态动作等。

6.引用人物话语时,“我”的态度不一样:少年闰土说话时迅哥儿不停地问话,非常好奇,也表明“我”跟他无拘无束,亲密无间;中年闰土说话时,“我”没有直接问话,“我”跟他有了“厚障壁”,对他的遭遇同情,对我们之间的隔膜感到悲哀。

通过比照,我们明白了闰土被毁灭前后的情形,其被毁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如何拯救闰土们呢?这些主题自然又引深阅读教学,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变得不可阻挡,阅读教学的高效自然形成了。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4)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新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辛亥革命最终因革命力量的弱小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革命军一直处在同反动势力的顽强斗争中,他们无法实施治国方略,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不可能把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归咎于辛亥革命。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其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如果要意会地把《故乡》的主题看作是批判辛亥革命,这不仅会贬损辛亥革命,也有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种观点在小说中找不到可靠的根据,所以,“批判辛亥革命说”应予彻底否定。

茅盾先生的“隔膜说”和严家炎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是有道理的,这两种观点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可靠而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用其中的一种观点来概括《故乡》的主题,我们又觉得不够全面。所以笔者认为,“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和“深刻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这两方面都可看作是《故乡》的主题所在;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表达《故乡》的主题就比较全面一些。

“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思想在《故乡》中是有充分体现的,揭示得很深刻。小说中那长长的一段回忆,一方面反映了那时故乡景色的美好,农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着重表现少年时的“我”和闰土那亲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少年时美好友谊的描写着墨很重,很突出,读来很感人,这样,就和后边中年时的“我”和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无话可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隔膜”经作者的议论强调,显得很突出,读者也会感到痛心。中年闰土恭敬地、分明地叫了“我”一声“老爷”,就把“我”记忆中那美好的友谊“叫”得模模糊糊了,就使我产生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和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起来了,又使人非常的悲哀。”“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小说中对“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感慨万端,反复地作议论,抒发悲哀的感情,又殷切地希望后辈们不要再隔膜,不要再过眼前这种痛苦的生活。由这对隔膜的着力描写,反复议论抒情,就可看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是要突出显现人与人之间不了解、隔膜这一现实的。

造成这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原因,茅盾先生说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这说法在小说中也是有可靠根据的。闰土几次叫“我”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由这母亲和闰土的对话,揭示出他叫“老爷”的原因——是懂得规矩,按规矩称呼行事。这规矩是什么呢?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就是阶级观念。

严家炎等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深刻地揭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农民极度贫困的社会根源,引发人们对农民问题的注意,这个观点在《故乡》中也是有充分体现的。《故乡》中中年的闰土,不仅是受着传统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精神显得拘谨、麻木而又迟钝,而且精神上是非常的痛苦,整个的人是非常的穷困潦倒:“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出现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相比,不仅仅是自然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且是鲜明地刻着穷苦的印记。这样的穷苦在“我”的心里也同样引起了强烈的震颤,也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先生对闰土穷苦的描写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他的穷苦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通过闰土的话及“我”和母亲的叹息,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民穷苦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农民穷困破产的诸多原因中,多数是社会原因,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恶势力横行等等。这些社会原因不除掉,农民是没办法过上好日子的,工人、商人以及知识分子等都过不上好日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鲁迅先生也揭示了“多子”这一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多子”在旧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是相当普遍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相当大。联系到我们今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鲁迅先生70余年前在《故乡》中提出的“多子”问题应不是一个小问题。

《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置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5)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其实大多是从参考书上生吞活剥下来的)来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似乎已不新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教师仍然舍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长期形成的以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听记和练习为主要目的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依然顽固地占有市场,教师仍然热衷于照本宣科。从字词讲到内容,从主题讲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恨不能全灌了之。只可惜“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杜威语)。结果听得人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思考的念头,即使有认真的学生埋头苦摘,可摘下的这些理解的结果又有多少意义?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份,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几口!无怪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说到底仍是观念在作怪: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没有活生生的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容器!

2.对教材的重新认识

要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就无法回避对什么是语文的思考。有观点认为,语文课不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课程,语文课不是知识中心的课程,人的语文水平――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或者叫做交往活动,阅读也可以看作是―种交往)中发展和提高,语文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具有学科特征的活动课,活动课程则是以学生的活动为核心,强调教师辅助作用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凭借,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就是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超越例子;即不把学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将其看成“桥梁”,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探索规律,通过这个“桥梁”让学生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这便是猜读的魅力。

根据阅读教学虚拟论思想,这种缘于课文却又不受课文制约,但又不脱离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猜读教法,其实体现了过程虚拟。强调从解读课文这种作者思维的物化结果来再现过程,并在过程中虚拟文章的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来表现课文丰富的可能性。而运用比较是激活和评价学生虚拟过程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在筛选比较中提高。

二、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而猜读就是让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相沟通,激活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的方法。如下面这则为《故乡》设计的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名叫迅哥儿的“我”?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小孩闰土如果你是迅哥儿,你希望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小朋友?请同学们猜测,畅谈后再阅读有关少年闰土部分,小闰土的品格特征与你猜得差不多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教师从同学们猜测畅谈少年闰土部分入手组织教学,突破教材原来顺序束缚,进行重新筛选组合,目的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索的欲望,让阅读过程更加显示出个性色彩,并为进一步学习下文作了准备。这可看作是第一次猜读或叫阅读前的猜读。

下文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闰土的变化及其深刻的社会因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制约,就必须突破学生的认识局限,但是理解的起点又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世界,这是一个难点。该如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并始终保持探索精神,这更是一个难关。不妨让学生以设计重逢场面来猜读一番。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6)

一、追忆过去,“画”出神奇

《故乡》中的“我”追忆起过去,便联想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故乡不仅只有景牵动人心,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鲁迅这段对故乡过去的追忆本身就极具画面感,它是一幅色彩鲜艳、绚丽浓烈的水彩画,浸润着“我”对故乡美好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边朗读着课文,一边让学生观察闰土在瓜田中刺猹的图片:“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在读完课文后,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结合图文,说说鲁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有的学生根据图中闰土的穿着打扮与鲁迅的描述,指出闰土个性鲜明;有的学生从闰土刺猹的动作,指出这个少年勇敢与无畏。随即,我又抛出问题:“结合图文说说《故乡》中的‘我’在追忆过去时寄托了怎样的情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图文感受到“我对过去的缅怀之情。

图与文的结合、图与情的融入,使得闰土的形象不再只是干涩枯燥的文本,而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画卷,为文本的解读搭建了一个便利、互动的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图画在表达内容、传递情感上的优势,在恰当的阶段“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理解文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图画的神奇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审视现在,“画”出沉郁

视野转向故乡的“现在”,色彩鲜艳、情感浓烈的水彩画转变为一幅色彩阴郁、笔墨厚重的炭笔画。鲁迅在文字表达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中的故乡与追忆中的故乡存在着千差万别,再回“故乡”,已是深冬季节,一阵呜呜呼啸的冷风吹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幅画卷让人不知不觉产生了一种萧瑟、荒芜之感,与“过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对这两幅图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故乡的变化,感知人情的冷暖,感知作者在文字与图画背后融入的情感。在让学生对比鉴赏完“故乡”的现在后,我才对文字进行解读。少年英雄闰土已经成长为迟钝、麻木、呆板的“木偶人”。那些记忆里鲜活生动的人一个个变了模样,变得或沉默寡言、麻木不仁,或泼悍放肆、尖酸刻薄。原本单纯美好的关系也变得生疏无比,中间夹杂的是世故与封建传统思想。这种环境与人情的变化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灰暗,衬托了“我”心中的悲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情感的变动,了解作者的写作宗旨,在解读完文字后,我让学生再次看图,此时学生所感悟到的情感又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看到了物是人非,还看到了“故乡”的变味,那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榨下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每个故乡的人都在苟延残喘。

在融情于画、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前后图画的对比,让学生反复看图,结合文字去看图,从中感受到作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变迁,让“故乡”的教学不再只是情感的附加,而是自身的感悟。

三、想象未来,“画”出朦胧

在《故乡》的最后,鲁迅憧憬、幻想出一幅故乡的美好画卷:“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与真实的故乡相比,“我”心中未来的故乡是美好的、梦幻的,即使是面对现实的阴晦,但是鲁迅仍然没有绝望,《故乡》中水生与宏儿就是鲁迅心中的希望,是重现美丽故乡的希望。

最后的“未来”是一幅极具浪漫色彩的印象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对文字进行解读,而是选择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前提条件下,观察图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我”在最后的情感发展变化,并整理出全文的情感变迁脉络。同学们纷纷指出,在前两幅画卷中可以感知到“我”从对故乡的憧憬、对童年的追忆逐渐转变为现实中美梦的破碎,感知到“我”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悲愤。而第三幅画卷则表现出了“我”心中的未来,那是与童年一般美好的记忆,是很多人走出的“一条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光芒。最后,我还让学生们根据图画理解《故乡》最后“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是直观的图画教学,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留下充分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幻想,自己去发现,这样才能避免文本解读、图画教学落入俗套,才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故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篇(7)

一、记忆基础知识,打牢语文基础

有人认为,课改就是少考字词,少考基础知识。这也是一个误区,而且大错特错。课改只是改变了基础知识的考察方法,用基础知识的应用来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只能说,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力度加强了,而不是减弱了。所以,不仅要有知识,还得会用知识。

1.基础知识的记忆

如果说能力是“自由翱翔”的风筝,那知识就是牵着风筝的那根线。那风筝看似光鲜,能飞多远,其实全在于对风筝线的掌握。能力有多大,是在有知识的基础上才可以谈论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语文的基础就是字词,而字词必须记忆。焦点不在于要不要记忆,而是怎样记忆。记忆,不能死板,不能教条,要在已有记忆和尚未记忆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学生把最基础的东西记下来了,只要告诉学生一些规则,一些技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推理,记住很多东西。

如学习“争先恐后”的意思,在教案上,翻译的是“抢着向前,唯恐落后”,而“恐”的意思就是“恐怕”。但是,教学实践中我问一些学生,“争先恐后”中的“恐”是什么意思啊?他们会回答,“唯恐”。其实,“恐”这一个字中,肯定没有“唯”这个意思,但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回答呢?就在于学生把知识记忆得死板了,教条了,认为“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分别对应着四个字的意思。根源在于,学生没有方法,死记硬背,当然不会理解。所以,在这个词的教学中,先讲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来说句的意思,只要合情合理就应该鼓励,最后,再通过感彩的增加,说出标准的答案,并讲明“唯”只是增加翻译的感彩。

2.基础知识的活用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基础,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

如开展一次寻找生活中的错字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文字应用不规范,甚至有完全错误的情况,开展这样一次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可以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规范使用汉字的习惯。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商铺招牌中的错误,教师可以举几个例子,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 装潢店门口的装“璜” 、失物广告的失物“启示” 、农贸市场标牌的“蕃”茄 等等,这些错误都是很细小的,如果不经意,是不容易发现的。可以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同学找得多,找得准。

二、注重课文的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已经脱离了单纯学习字词知识的时期。相较于低年级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的是文章,而非字词。通过阅读,学生要能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能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通过完整的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观点和思想。

但是,其中有一个误区就是,过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些教师觉得,考试肯定不会考课文,所以重点的讲解了一些课外文章。其实,语文课文,是很多教育家在成千上万的文章中选出来的,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其文学艺术价值极高,而且比较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如果学生能对课文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对课外文章一定也可以如数家珍。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课文的讲解。我认为,讲解课文可分三个层次。

1.把文章读通

主要是讲解文章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如字词的读音、写法、意思以及修辞手法的应用等等。

2.把文章读懂

主要是讲解文章的大概结构,各部分的主要意义和目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等。

3.把文章读透

要从全局掌握文章作者是怎样应用各种写作方法来达到写作目的的,从而学到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写作方法能使文章更生动,更传神,更能突出作者的心境和感悟。

如《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首先,对词句进行解析。

(1)对词语的理解。如:

其间:那中间。其,那。本课指西瓜地里。

祭祀:节日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们向神或祖先献供品,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哪户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2)对句子的理解。如: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其次,对文章的结构、中心的理解。

本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最后,是对人物刻画方法的理解。

文中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稀奇有趣的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的形象不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第一段,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让闰土的形象深入人心。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