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绿化施工员总结

绿化施工员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3:30

绿化施工员总结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1)

1绿化工程成本控制构成

绿化工程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涉及工程苗木、种植土方、种植人工、辅助材料、机械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者工资、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固定资产使用费、交通差旅费、工程机械保养费、工程排污费等。工程成本管理对象成为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控制施工项目成本,降低成本,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减少材料的消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强调城市居住区绿化工程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实现成本确定、成本控制与降低成本的目标。

2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现状

2.1存在问题

现阶段,园林施工企业对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认识多数局限于工程预决算,并未认识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是从投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动态的管理。企业长期缺乏对绿化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数据的收集,缺乏科学的内部定额。因此导致实际施工成本并不能准确地确定。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成本的蓝本。成本控制的可操控性不强,就不能发挥正常的成本控制作用,同时也使得实际计算成本与预计成本发生差异巨大,难以具体分析其原因。责权不能够有效分离,没有成熟有效的奖励机制,严重挫伤员工积极性,增加管理成本。现阶段,工程投标报价仍然依据国家预算定额。因此,很难给出以下标准,即:在现有市场下整个施工项目中的究竟有多少费用必须发生,在议标时做出多大幅度的让步是在应允范围。最终,无法切实地分析测算所需的人、材、机费来成本,对责任成本的测算也就不及时。工程竣工后,原编制预算人员已发生调动,影响验收工作。再者,资料收集工作并没有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后,竣工结算编制方法缺少科学性,过于单一化。验收工作存在失误。

2.2原因分析

首先,成本控制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施工企业会把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划归到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身上。从而,技术人员、施工组织人员、材料管理人员忽视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忽略三者相互之间的成本控制责任。其次,成本控制方法落后。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忽视核算施工成本,实行粗放式管理方式,管理者只会蛮干,给企业带去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缺乏行业造价监理制度也是造成绿化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绿化工程以栽种植物为主要项目,重视感观效果与生态效应的有机结合。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的绿化工程监理法规有严重缺陷,更没有设立针对绿化监理工程师的考核制度。

3绿化成本控制研究对策(以大庆市居住小区绿化工程成本控制为例)

3.1项目成本现状

项目工程内容包括仿古建筑、园桥、绿化项目、给排水工程以及植被喷灌系统、照明系统,小区改造工程总面积为46hm2,其中建筑占28hm2,广场及园路铺装约50hm2,绿化工程总面积约50000m2,工程总工期720d。工程施工预算总造价为31197280元。竞标公司扣除施工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及税金等费用约为造价总和的12.6%,以此能够确定该工程的项目成本为2628692元。

3.2施工成本控制对策

3.2.1成本控制体系。根据项目及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居住区绿化工程成本控制体系。项目指挥中心下设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又分项目成本控制小组、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其核心内容为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其内容包裹:项目监理终身负责制、施工组织现场人员管理、完成工程后期养护监管、工程竣工验收。项目经理部负责经理部的组建工作,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制定施工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将精通绿化、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人员选入队伍中。绿化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就是健全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制。它包括项目经理对企业法人实行目标责任制、项目经理对本部人员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把“一人负责制”转为“人人负责制”,权、责、利落实到具体人,并建立追责制,事后可查询、做到人人有责任。

3.2.2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核心,管理内容包括

(1)依托员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思想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认真负责完成本职工作,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2)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全面、合理管控施工所需材料采购、验收与试验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3)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对工序质量严格把关。要认真审核每道工序质量,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标准,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质量。(4)理顺管理层次,确立考核指标。理顺各个管理层次,明确不同层次的考核指标,并将所有考核指标都纳入可控制的范围之中,以实现最终目标。

3.2.3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工程监理是项含有高智能技术服务的工作,除了要遵循科学规律,坚持科学监管原则,还要能够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并定期完成。作为监理人员必须能够做到过程跟踪监理,痕迹化管理,并分时段,分项目重点监理。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材料、产品、施工组织结构等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停止施工的进行,并提出整改意见,督落实处理,确保各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3.2.4后期养护管理。俗话说苗木三分靠栽,七分靠管理,因此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也是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绿化工程中后期若养护管理不到位,将可能导致苗木成活率的下降。工程主体结束后如后期的养护工作不能进行到位,也将对工程效果造成影响,甚至进而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及效果。因此,对苗木应加强中后期养护管理,及时浇水,做好牢固支架进行支撑,及时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2)

1.1绿色施工的定义

2007年,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明确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2绿色施工的重要作用

1.2.1绿色施工是可持续思想在建筑业的应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各国政府和舆论的极大重视,成为生产和生活的指导性思想,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思想应用于建筑业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和建筑垃圾的处理三大方面。

1.2.2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筑业的经济规模、产业关联度、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前景等决定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污染的行业。施工过程是建筑业中投入量最大、最集中的阶段,也是形成建筑产品、完成产值最主要的阶段。实施绿色施工能够改善建筑业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高效率的集约型转变,将建造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并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实施绿色施工是响应国家的积极政策,也是增强施工企业的重要措施,更是施工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1.2.3绿色施工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施工企业履行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时,也促使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达到节约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素质等目标,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会派生出社会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1.3绿色施工在施丁企业的推行现状

目前,绿色施工在施工企业中推行缓慢。大多数施工企业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面对绿色施工,将绿色施工作为孤立的目标,孤立地为实现这一目标配置资源、衡量投入,甚至采取“务虚”的行为,以应对相关的检查和审核。此外,绿色施工在推行中形式主义较重,深度、广度不足。大多数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仅限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施工等范围,仅是做到实施封闭施工、减少扬尘噪声、现场栽花种草等内容,而《绿色施工导则》中要求的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和_丁程验收阶段的控制,对土地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可再利用水的收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工作内容,目前的施工企业几乎是没有涉及到。总体说来,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实际推广中,形式重于内容,存在深度、广度不足,系统化、规范化差,口头赞同多、实际行动少等现象。

2绿色施工在施工企业难以推行的原因

2.1绿色施工意识严重缺乏

2.1.1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认识的不足与误区

1)一线从业人员缺乏环保和节约意识。由于建筑施工作业特点、受教育水平低、传统错误操作方法的传承等原因,导致一线从业人员缺乏环保和节约意识,对噪声、浪费以及其它不良做法习以为常。

2)经验导向”观点阻碍绿色施工意识的渗透。我国广泛认为建筑施工是一种经验导向性的行业,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指导工作。这种认识误区片面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理论知识、技术的重要作用,导致施工企业并不积极地了解和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甚至消极应对国家出台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包括绿色施工。

3)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的内涵认识不足。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未能掌握绿色施工的实施方法、管理与技术要点、目标和意义。片面的认为绿色施工是弊大于利、费时费钱的工作。对绿色施工的实施也仅限于文明施:和安全施等范畴,深度广度不足。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作为执行绿色施工的主体,严重缺乏绿色施工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其内涵、管理与技术知识掌握不够,致使绿色施工不能被积极推行。

2.1.2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意识的缺乏

1)公众严重缺乏绿色施工意识。与治安、教育、就业、经济等社会问题相比,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够,且环保意识具有强烈的依赖政府感。对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等可持续措施,社会公众更是严重缺乏认识。

2)公众容易忽略建筑产品的绿色施工过程。在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关心的是如何用绿色外表掩饰其收益最;~-lt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渲染楼盘的环保性、生态性,而忽视施工过程的环保与节约;社会公众只关心建筑产品的舒适度和便利度,在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参与。社会公众对环保意识、绿色施工意识的极度缺乏,造成了绿色施工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2.2现行绿色施管理机制不健全

2.2.1标准体系尚未制定出台

1)绿色施工实施指南尚未颁布。目前,全国范围印发的《绿色施工导则》仅限于对绿色施工要点的列举,缺乏系统的实施指南,未结合施工全过程编制绿色施工的实施步骤和细节。此外,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出台了绿色施lT相关文件,但其指导性仍有待提高。如《北京市绿色施丁管理规程》,仅限于x,-J-“四节一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两大方面的要点列举,缺乏施1=全过程的绿色指导。

2)绿色施工技术规范尚未制定。绿色施工与非绿色施工的最大区别在于节能减排措施的采取,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目前,关于绿色施工的技术规范没有形成,同时缺少试点和示范工程,致使绿色施_丁缺乏参照标准。

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已于2011年lO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尚需完善。《绿色施工导则》中规定绿色施工管理中包含评价管理,须进行自评估和综合评估,也列出了施工管理和“四节一环保”六方面所涵盖的27个指标体系。但目前为止,没有规定评价方法、形成评价体系,无法衡量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的实施绩效、反应绿色施工的执行水平。综上所述,实施指南、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三大标准体系的缺失及不完善致使绿色施工裹足不前+难以发展。

2.2.2法律规范体系尚不完善

1)环境立法不完善,造成绿色施工无法可依。在某些重点领域,如环境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未制定出相应的法律,造成了法规体系的空白;现有法规过于原则,缺乏配套和实施细则等,法律责任较模糊,可操作性差;环境立法与其它立法衔接不足等。

2)环境执法不严,造成绿色施工难以为继。如行政干预影响环保部门执法、环境执法的强制手段少等,由于执法不力,使遵守法规的绿色施工企业和违法企业处于不同的竞争起点上,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环境法的立法与执行是改变环境,包括建筑工艺和建筑环境的最主要驱动力。然而,环境法规作为绿色施工最大的约束力,由于其不完善性,导致了绿色施工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2.2.3激励性政策的缺失

1)现行奖项评比机制未能反映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在建筑业的各类奖项设置中,x,l施工企业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以及申请资质等级等有重大影响的“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等的评比未考虑到绿色施工因素。

2)缺乏鼓励性经济政策。在绿色施工的初步阶段,x,l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采用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成本更高。目前,政府未出台相应政策,如绿色补贴、差别化税收等,以平衡绿色施工与非绿色施工的成本差别,不能提高绿色施工的经济可行性。激励性政策的缺失挫败了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德阳重装基地建设主持:赵彩云

2.3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不足

2.3.1我国建筑行业结构不合理

现行建筑行业结构不合理,阻碍T绿色施工的推行。建筑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建筑业大、中、小型企业的数量比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可以衡量建筑行业的竞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建筑行业内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我国的建筑企业基本属于大而全和中而全,没有形成分层的有效竞争机制,导致了大、中、小型建筑企业进入一般建筑市场的层次和可能扮演的角色基本相同,人为地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使行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有效竞争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建筑业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进而引发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市场混乱无序、增加交易费用、阻碍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在恶劣的行业环境中,因大企业无法实施有效引导、中型企业不能实现技术创新、小型企业无暇顾及社会责任,致使绿色施工在呼吁声中搁浅。

2.3.2总承包模式与企业结构亟待调整

现行总承包模式与企业结构不能满足绿色施T要求。绿色施_丁原则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并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目前,只有少数总承包模式能满足绿色施_T要求,如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模式。然而,我国工程总承包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总承包组织结构不合理、法律地位不明确、政策不配套、社会认可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资质不适应总承包要求、人才缺乏等。川现行的大多数总承包模式致使建筑产品产业链存在着投资、设训一、施丁、供应多个环节上的纵向分割局面,总承包商要想依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极为困难,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协调成本高,优化组合难以实现,严重违背绿色施工原则,制约绿色施工的推行。另外,大型企业的横向联合结构不适合总承包模式,急需调整。如图内最大的建筑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的子公司横向联合而成,施工工程由每个子公司分别承包。集团的成员企业业务相同,常常互为竞争对手。中建总公司作为母公司,不是集团内集中大部分承包业务的核心企业,而是任由下属工程局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力自行发展。总公司虽然从统计上看资产、人员规模很大,但缺乏相应的总承包能力,工程承包的基本单位分散在下级的公司,无法达到规模集约的效应,在技术开发及管理能力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媲美。[61企业结构的不合理致使施工企业缺乏绿色施工能力,并且,其与总承包模式的不适应将直接导致绿色施T无法实现。

2.3.3我国绿色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受现阶段技术水平所限,绿色施工进展缓慢。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诸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的生产装备制造技术等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的横向转移和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建筑施T的技术水平。[81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有较大差距,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材料更是相当缺乏。我国相x,l落后的绿色施工技术水平导致现行的绿色施工浮于表面、深度不够。

2.4实施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不能凸显

绿色施T往往意味着可供选材的范围更小、材料成本更高,可供选择的工艺更加受限。如节能低碳材料价格一般相对较高,据估计,做节能低碳装修的前期投人要高}n普通装修的20%一30%,节能低碳全装修的住宅价格也比同类地段的住宅溢价30%一50%。㈣虽然绿色施工也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目前的行业背景和施技术水平下,社会效益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激励机制的不成熟,“绿色税收”尚未形成,不能降低绿色施T的成本,最终的结果是经济效益不能得以凸。施T企业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经济效益的缺失使绿色施工的推行的最大动力因素未能形成,严重制约其发展。

3促使施工企业积极推行绿色施工的措施建议

由于上述制约因素的存在,使绿色施工在施T企业中推行起来进度缓慢、效果甚微、浮于表面。针x,l-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促使施工企业积极推行绿色施工,达到深化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1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绿色施工意识

通过大力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了解,让其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通过强化社会公众的绿色施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意思,能够形成对绿色施工的支持和监督作用。通过对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正确认识绿色施工的内涵、原则、总体框架和要点,提高绿色施工意识,改变其传统观念。同时,提升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达到绿色施工对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3.2通过新增和修订,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制

首先,对环境法应进行修订,将绿色施:J二所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环境法相结合,并明确环境法与其它立法的衔接;在立法中应x,l-污染结果的量化进行规定、建立相应的配套法规与实施细则、明确法律责任和操作流程;在执法中应保证公平公正、落实到位,严防行政干预环保部门执法。其次,加快制定并出台实施指南、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三大标准。实施指南的出台能够指导施工企业按照绿色施T的程序与要求,有迹可循地完成绿色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则让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中,x,l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_丁艺的采用有相应的参照与目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则对绿色施工的成果能起到公正的反映,对施lI企业推行绿色施T有检测、反馈、监督、改进等重要作用。然后,制定对绿色施jI_=的各类激励性政策。包括设立与绿色施工有关的新奖项,促使施工企业积极建设绿色施r:项目;实行对绿色施工项目的补贴、征收绿色税收、差别化税收等措施,降低绿色施工成本,积极诱导施工企业推行绿色施工。

3.3通过整合和分工,改进建筑行业结构、提升行业水平

首先,调整建筑行业结构,实现以施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为依托、以劳务分包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体系,建立分层的有效竞争机制。通过整合,形成一批在规模和实力上均遥遥领先的大型企业,起到集约和综合的作用;通过专业化分T,形成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专业化、地区化服务。参照冈外建筑业产业结构及生产力组合的实际经验,大、中、小三类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比例应分别为0.1%,1%,98.9%是适当的。嗵过行业结构的整合,肃清行业环境,保障施_T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为绿色施_[的推行创造可行基础。其次,应调整上述占比0.1%的大型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以适应不断改进的212程总承包模式。通~x,-t建筑企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以一个大型企业为核心、外延连接若干小型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纵向联合的企业集团,工程主要由核心企业的母公司来承包,而那些关联公司和小公司服务于集团内的施工企业。最终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集约、规模经济的效果,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满足绿色施_T要求的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和各阶段控制的原则。通过对总承包模式的优化改进,为绿色施工提供更有利的管理环境,增强绿色施工过程中的统一协调性。然后,针对绿色施:I=导则中所提到的管理和技术六大要点进行创新和研发,并加大x,-J-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力度,综合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为绿色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实现绿色施丁的综合效益。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优化措施

1 园林绿化工程现状分析

1.1 城市规划与绿地结构不合理

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工程这一块还缺乏合理的规划,滥砍滥伐以及侵占绿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规划的不合理还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绿地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植物景观的单调缺乏新意和活力,色彩单一,造成人的审美疲劳,园林城市的建设大同小异,没有打造出自己城市的园林绿化特色,所以很难呈现园林城市的艺术风貌,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难以达到人们期盼的美化绿化效果。

1.2 工程管理与养护有缺陷

在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中,都缺乏统一规范的工程管理,而且工程的技术含量也有待提高,长期养护管理工作也没有做到位,除草和修剪工作也很难如期的进行,虫害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致使草地花园杂乱无章,植物生长不茂盛甚至有的已经枯死。

2 优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探究

2.1 绿化工程准备阶段的具体措施解析

首先,合理规划绿化工程的各项目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绿化工程施工前必须对绿化的各个项目的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比如,要实现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达到什么样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及符合怎样的管理要求,这些都必须在施工前就应该进行详尽系统的规划。然后根据这些目标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这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建立完善的绿化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在当中其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该部的完善需要项目经理的全程实施。除此之外还要组建项目的经理责任制,这个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而且在各个岗位也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充分确保责任的落实,也能调动相关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明责任制的建立对于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选择合格的施工人员。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各项目的要求,尽量选择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扎实的施工人员、操作手以及实验员等。还要配备像质检员、监督员等施工管理人员,机理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这对于优化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2 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具体措施解析

绿化工程的施工是把无形的设计思想转化成有形景观的关键环节。在园林绿化的正式施工过程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水平。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工程量也很大,这一阶段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是整个工程建设的主体,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此阶段有以下优化措施值得借鉴:

2.2.1 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质量控制点的建立尤为重要,根据已经建立的质量控制点,我们可以进行质量的跟踪检查,对每个细节的质量进行检查控制。这个环节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的质检人员来操作。在检查合格以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并要维护和保持检查合格的工序。

2.2.2 坚持进行长期的养护管理。做好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植物是否可能成活关键就是靠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如果养护管理工作做不好,即使是绿化工程做得再好,也会对绿化的景观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应该及时的除虫和除草,保证植物能正常的生长。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

2.2.3 严格控制绿地的施工质量。这不仅包括杂草和垃圾的清理,还应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丰富的水分和养料以及充足的阳光等都直接关系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切忌在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当中采用重型机械,这样会使土壤板结而不利于植物养分的吸收。

2.2.4 施工工序的严密控制及其施工现场的管理。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施工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全面的控制,施工质量也是在每一道施工工序的严密控制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对于优化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来说非常的重要。我们应该运用相关检测方法和手段来落实施工工序的控制工作,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2.5 重视先进的技术手段。要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工作质量得到优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施工质量的提升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目前很多园林绿化工程采用的设备还比较落后,手工施工和机械施工的协调性还不是很高,从而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先进技术手段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应用。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4)

【关键词】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绿色建筑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几年由于政府和媒体的大力宣传推广,越来越被国人所认可和需要。对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绿色施工,对社会持续性发展承担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建筑领域大力倡导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全面实施绿色施工。

2绿色施工管理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实施绿色施工首先要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优化总体方案,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其次是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控制、管理和监督。

3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3.1绿色施工机制不够完善:法制规范、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行政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绿色施工的关键技术、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未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3.2缺乏绿色施工意识: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体现,是各种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施工企业是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采取绿色施工管理时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较单一的,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建筑行业农民工教育水平偏低,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节约等缺乏意识;我们自己的管理人员也对绿色施工概念理解单一,对传统的一些不良做法已习以为常。

3.3先期成本投入大:绿色施工往往存在选材范围小、绿色建材成本较高,各种材料、测量、监测仪器等先期投入大。

3.4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缺乏建造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定额等,没有实际可操作的案例可借鉴,导致由于施工工艺与施工水平的不均等导致难以统一绿色目标,各数据的制定稍显盲目。

4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4.1组织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

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机构,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制订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形成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及实施指南。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引导项目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使项目实施者能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增强推行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率。

4.2规划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保障

4.2.1结合“四节一环保”编制《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将“四节一环保”及相关的绿色施工技术要求融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制定节材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水资源收集和有效循环利用等节水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细化施工安全、保护环境的措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4.2.2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绿色施工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在绿色施工过程实施中,新的科技会应运而生。推广使用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有关绿色施工的新技术,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并结合工程组织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监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2.3应用信息化技术: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数字化工地等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4.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关键

4.3.1明确控制要点: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等,强化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控制目标作为实际管理操作的限值进行管理。

4.3.2实施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4.3.3制定专项管理措施:根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制定各阶段绿色施工的节水措施、节材措施、节能与节地措施、环保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措施等并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宣传教育。

4.3.4落实监督机制,持续改进:在施工过程中,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对比分析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成果加以保持,分析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以点带面起到示范作用,推动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发展。

5结语

绿色施工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更新,建筑企业广泛推进绿色施工管理,才能促进行业绿色水平提高,从而保障整个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质[2007]223号文《绿色施工导则》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5)

1.1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是指工程建设过程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可具体分为:(1)空气环境。建设工程管理现场必须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力度。采取防尘、消尘措施,提高现场道路与场地的硬化覆盖率,控制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2)水环境。在项目管理现场对任何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潜在危险源都必须及时地进行处理。必须考虑到污水处理、水的再利用率和节水措施。(3)声环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应通过采取消声、隔音措施和控制施工时间实现对声环境的控制。(4)固体垃圾。对固体废弃物的不恰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减少这类废弃物的排放量,最大程度地回收再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是控制固体垃圾的关键。(5)文化环境。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和项目文化可以增加企业员工的向心力,让员工看到希望和前途,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而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

1.2管理指标

管理指标反映组织管理方法、手段和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企业管理层参与。以项目性质划分,管理层可分为项目宏观方面的高层管理者和项目具体实施管理与资源调配的项目管理者。管理层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绿色管理效果。(2)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有关绿色知识的培训有利于实施绿色项目管理。衡量指标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3)环境投资。实施绿色项目管理所需要的各种附加设备和相关的追加投资,会增加项目的成本,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4)绿色规划。项目开发组织的施工组织总设计等规划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规划必须体现出先进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5)人员配备。项目管理中对于人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定意义上是决定绿色项目管理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衡量指标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员的合理分配以及人员的绿色操作技能。(6)信息化水平。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质量,也影响着项目管理绿色化水平的高低。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准确性和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在绿色项目管理中尤为重要。

1.3技术指标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合理、有效,是否体现绿色管理的要求,对项目的成功与否以及完工后的顺利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绿色技术的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有效、合理的技术手段,才能使项目的绿色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2)生产作业和管理行为的宜人性。人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必须考虑到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要素,使人员在最为适宜的环境中愉快地从事生产和工作,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3)生产作业和管理行为的安全可靠性。应在确保项目市场操作人员和职能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的全部生产作业和管理活动,为项目的绿色管理提供保障。

2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的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基于改进AHP算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该算法的关键在于建立客观、合理、一致的判断矩阵。但是,对于多级评价指标来讲,仅仅对一致性进行检验已不能满足权重排序精确度的要求,还需要在矩阵符合一致性的前提下,考虑其相容性检验及修正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有关专家无法通过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则剔除或修正一些相容性不佳的指标。本文采用的改进算法旨在平衡矩阵相容性与结果可信度之间的矛盾,使判断矩阵尽量通过最少次数的迭代获得偏离度最小的结果。

2.2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水平的评分

成熟的评价体系一般都已经给出了较为详尽的评价标准,且多为客观数据。评价指标一般分为控制项与一般项两大类。控制项是必须达到的标准,而一般项是专家们参与分析权重与评分的重点,是具体的数字,各评价体系可根据不同标准将得分分级。评价总分基本计算方式为:Σ指标得分×相应指标的权值。计算出总分后,对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如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等。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评价指标及其权重;②专家进行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评价指标打分;③计算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水平总得分与评级。

3结语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6)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失控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积极推广限额设计制度,严格合同条款,加大施工造价人员的管理[1]。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方案的技术比较,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失控进行分析,就如何控制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提出一些意见。

1造价失控的原因

1.1投资决策行政干预多缺乏科学性

园林绿化工程属市政公益工程,实施的好坏对园区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长官意识作崇,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靠人脉关系取胜,一些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得不到重用。这样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十分困难。

1.2控制艺术性与投资金额的矛盾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多元化的特征,设计师的意图很容易因投资人的局限性受到禁锢。园林设计方案存在着不透明性,作品过度依赖投资人的观点,设计主体思想缺乏统一,导致优化、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被肢解,造成园林绿化项目投资成本的递增。

1.3园林绿化造价人员稀少,导致工程造价的不合理

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园林绿化投资金额相对较少,设计单位在有限的设计业务中很难在专业上进行细化。部分设计人员不熟悉本专业的概预算定额、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受市场份额和企业运作人的影响,在专业上分工不细化,存在严重缺位或配置不合理,导致设计造价控制不严或失控。园林绿化项目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和建设面积的大小,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和建造成本,人为地提高了工程造价[2]。

1.4前期调查工作不到位,导致造价成本难以控制

一是城市园林绿化多为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其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服务对象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二是园林绿化工程是要体现一种精神意境、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必须对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2造价控制的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管理分为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都有管理和控制的重点[3]。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造价的基本环节,在图纸未实施之前做好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工程造价的基础。设计任务书中附上详细的工程造价,建设方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总额,根据设计方案建立造价模块并随着方案的变化及时调整。这样设计师才能精选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出经济、观赏俱佳的方案,使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就得到控制。

2.2工程招标及合同的管理

招投标、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加强招标书条款的严密性的评审,防止不平等交易发生,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重点关注合同中涉及质量、价格、工期的条款[4]。园林绿化工程还需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2.2.1施工标准及工程计价方法。例如:同样是地面石材碎拼铺贴,应明确是自然碎拼还是机械碎拼、离缝的大小是多少等。

2.2.2绿化养护期的要求。绿化养护期一般分为:种植后养护期、成活率养护期、日常养护期。提出养护要求并明确费用。

2.2.3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对工程投资费用和苗木后期生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施工前明确土方要求及计量方法。土方工程分为普通回填土、种植土。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土方工程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原有地形标高、土质均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进、出土方,只需重新堆置地形,平衡调整土方。②原有地形标高、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清除原土,购进种植土,重新造地形,达到设计要求。③局部土质或地形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需适当增加种植土或调整地形后,方能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区别对待,在合同中明确价格及计量方法。

2.2.4苗木的价格。苗木是地域性较强的活体产品,价格差别较大。施工时间不同,苗木采购地区也有差异,其价格是随市场变化起伏的。招投标时,可通过对苗木的品种、规格等确定苗木价格。大乔木苗木最好由建设方与施工方一起到苗木产地实地选购,确定苗木价格,收取一定的起掘、运输、假植、种植等费用,减少价格风险。表1是胸径12 cm不同品种的乔木价格。

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以及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设计变更较多,变更费用也较大。工程造价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合同办事,加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做好各项资料和隐蔽工程的记录,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的额度,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力求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总额范围内。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6]。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内容,必须征得设计师、建设方、监理方的确认;现场签证应严肃认真,不允许追加投资,若不符合设计标准则要重新调整方案后再进行施工。

2.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工程造价人员要认真、细致、尊重实际。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在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中,还需关注以下工作:①对隐蔽工程签证内容的复核,需审核施工验收记录和竣工图中的内容是否一致,实际施工是否按图施工。②因为造型需要,面层装饰往往是不规则的,应对面层装饰项目实地复核,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③对苗木数量、规格、品种需实地复核,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7]。④工程单价的审核。将结算项目的各分项与原投标单价进行对比,审核规格、型号是否一致,按合同条款进行核定单价。

3结语

根据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性,实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投资的合理性、概算、预算、投标报价、结算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改变过去注重事后核算的做法,让工程造价的变化始终掌握在合理范围之内。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分析,提炼有效的经济指标,找出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因素,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参考文献

[1] 尚梅.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绿化施工员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失控原因;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积极推广限额设计制度,严格合同条款,加大施工造价人员的管理[1]。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方案的技术比较,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失控进行分析,就如何控制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提出一些意见。

1造价失控的原因

1.1投资决策行政干预多缺乏科学性

园林绿化工程属市政公益工程,实施的好坏对园区功能和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长官意识作崇,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靠人脉关系取胜,一些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得不到重用。这样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十分困难。

1.2控制艺术性与投资金额的矛盾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多元化的特征,设计师的意图很容易因投资人的局限性受到禁锢。园林设计方案存在着不透明性,作品过度依赖投资人的观点,设计主体思想缺乏统一,导致优化、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被肢解,造成园林绿化项目投资成本的递增。

1.3园林绿化造价人员稀少,导致工程造价的不合理

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园林绿化投资金额相对较少,设计单位在有限的设计业务中很难在专业上进行细化。部分设计人员不熟悉本专业的概预算定额、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受市场份额和企业运作人的影响,在专业上分工不细化,存在严重缺位或配置不合理,导致设计造价控制不严或失控。园林绿化项目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和建设面积的大小,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和建造成本,人为地提高了工程造价[2]。

1.4前期调查工作不到位,导致造价成本难以控制

一是城市园林绿化多为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其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服务对象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二是园林绿化工程是要体现一种精神意境、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必须对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2造价控制的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管理分为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都有管理和控制的重点[3]。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造价的基本环节,在图纸未实施之前做好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工程造价的基础。设计任务书中附上详细的工程造价,建设方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总额,根据设计方案建立造价模块并随着方案的变化及时调整。这样设计师才能精选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出经济、观赏俱佳的方案,使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就得到控制。

2.2工程招标及合同的管理

招投标、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加强招标书条款的严密性的评审,防止不平等交易发生,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重点关注合同中涉及质量、价格、工期的条款[4]。园林绿化工程还需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2.2.1施工标准及工程计价方法。例如:同样是地面石材碎拼铺贴,应明确是自然碎拼还是机械碎拼、离缝的大小是多少等。

2.2.2绿化养护期的要求。绿化养护期一般分为:种植后养护期、成活率养护期、日常养护期。提出养护要求并明确费用。

2.2.3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对工程投资费用和苗木后期生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施工前明确土方要求及计量方法。土方工程分为普通回填土、种植土。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土方工程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原有地形标高、土质均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进、出土方,只需重新堆置地形,平衡调整土方。②原有地形标高、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清除原土,购进种植土,重新造地形,达到设计要求。③局部土质或地形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需适当增加种植土或调整地形后,方能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区别对待,在合同中明确价格及计量方法。

2.2.4苗木的价格。苗木是地域性较强的活体产品,价格差别较大。施工时间不同,苗木采购地区也有差异,其价格是随市场变化起伏的。招投标时,可通过对苗木的品种、规格等确定苗木价格。大乔木苗木最好由建设方与施工方一起到苗木产地实地选购,确定苗木价格,收取一定的起掘、运输、假植、种植等费用,减少价格风险。表1是胸径12cm不同品种的乔木价格。

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以及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设计变更较多,变更费用也较大。工程造价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合同办事,加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做好各项资料和隐蔽工程的记录,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的额度,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力求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总额范围内。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6]。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内容,必须征得设计师、建设方、监理方的确认;现场签证应严肃认真,不允许追加投资,若不符合设计标准则要重新调整方案后再进行施工。

2.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工程造价人员要认真、细致、尊重实际。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在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中,还需关注以下工作:①对隐蔽工程签证内容的复核,需审核施工验收记录和竣工图中的内容是否一致,实际施工是否按图施工。②因为造型需要,面层装饰往往是不规则的,应对面层装饰项目实地复核,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③对苗木数量、规格、品种需实地复核,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7]。④工程单价的审核。将结算项目的各分项与原投标单价进行对比,审核规格、型号是否一致,按合同条款进行核定单价。

3结语

根据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性,实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投资的合理性、概算、预算、投标报价、结算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改变过去注重事后核算的做法,让工程造价的变化始终掌握在合理范围之内。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分析,提炼有效的经济指标,找出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因素,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尚梅.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