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绿化建设论文

绿化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2 22:43:00

绿化建设论文

绿化建设论文篇(1)

[关键词]绿色;绿色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

有人很形象地把企业的经营与企业文化比喻成一个太极图,太极的阳面是企业经营,它是昭示在公众面前的一切企业经营行为;太极的阴面,是不易被直接马上看出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是一个负阴抱阳、阴阳结合的有机整体。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可以在企业文化方面找到原因,同样,企业文化的好坏也一定会反映在企业的经营结果上。企业文化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对企业行为的更深一步认识,绿色文化已成了企业文化的制高点,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颜色,它充满着生机和力量,代表着无公害、健康与环保。在五行学说中,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在传统文化中,绿色是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生态环境的组织常用绿色做代表色,如绿色和平组织等等。由绿色组织发展的绿色风暴、绿色革命的突出表现是:否定人的物化,批判工业主义,质疑技术进步;深绿派推动绿党参政,反核反战,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绿色革命掀起了一股股绿色浪潮,从绿色食品到绿色饮食、绿色居家、绿色心情、绿色生活、绿色企业、绿色城市及绿色文明,等等。绿色,已具有任何实体所无法表征的广泛而丰富的内涵,代表个体健全的生命,表征包含社会在内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象征人类和谐家园。

绿色文化,至少包含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绿色环境、绿色经济和绿色文化。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绿色文化尊崇绿色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也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三种关系的展开就是人的实践、生活创造和文化积淀。在一个企业中,也同样具有这三层关系,企业与人的关系就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生产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和谐与否,是企业成败关键;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产品是否对路,是否受到消费者的接纳,是否在社会中有知名度,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而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即企业生产是否尊重环境,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企业的发展之本。企业的绿色文化就是企业用绿色的理念、方法和措施,在解决这些关系上的文化积淀。可以看出,绿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因为要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让企业可持续地、永久地葆有青春和健康地发展,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知道,企业的一切经营都离不开资源与环境,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或非生产型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资源和环境产生联系。比如新世纪引领经济飞速发展的电子、通讯等企业,其使用的原材料及制造和消费中所涉及的能源,也无一不与资源发生联系。也正因为人类的企业经营活动与资源及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近百年来的企业行为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大气变暖,气候异常,水源和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多种物质资源的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不用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连人类的生存也成问题。

人们也许会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较量的基础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制度。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新世纪企业绿色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有人曾形象地把企业比喻为一台追求利润的机器,这个比喻虽不恰当,但综观企业自诞生以来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企业的兴衰、成败毫无例外地与利润相连。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及相关制度、法律的落后,随着企业自身的数量和创造经济总量的与日俱增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耗,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也与日俱增。以我国为例,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企业增长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一千多万家工业企业的产出以15%的速度增长。但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其中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触目惊心。据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做的一项关于中国环境质量的调查报告显示:(1)主要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水平高出who(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标准2~5倍;(2)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是美国的5倍,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一倍;(3)每年由于环境污染,178000人过早死亡;(4)由于空气污染损失740万个工作年;(5)在135条监测的城市河流中,其中52条水质严重超标;(6)数千万人口的安全饮水受到威胁;(7)南部和西南部高硫煤地区,10%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8)一些工业城市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大大超过标准,比对正常智力发展造成危险的水平高80%;(9)水污染严重,只有约7%的城市污水得到处理;(10)由于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40亿美元。面对这一现实,人们不得不对企业行为进行反思,并开始注意以各种方式约束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浪费行为。故此,绿色文化在企业中悄然兴起。不管绿色文化被企业主动接受也好,被动接受也好,总之,绿色文化的市场越来越大,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开始在绿色文化中寻求新的出路。在绿色浪潮的席卷下,那些忽视绿色文化的企业消灭了。前不久,我国的太湖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环湖的2000多家有氮、磷排放的企业被强行关闭。这些绿色文化缺失的企业遭此命运,我们不禁想起上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水俣病”事件: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周围越来越多的渔民患了同样的症状:手脚麻木、头疼、耳鸣、视力减退、听力困难、言语表达不清、动作迟缓、失去味觉嗅觉、健忘等等,这就是1956年被确认的水俣病。在确认之前,人们还以为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它像一个可怕的魔鬼,在折磨当地的人们,直到病因查明,原来是tisso株式社从1932年以来,为了追求尽可能多的企业利润,用水银作为催化剂制造醋酸和乙醛,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甲基汞未经任何处理,随废水源源不断排到海湾,随着鱼、贝被食用进入人体,为人体吸收后而破坏了人的神经系统。

著名的兰德公司跟踪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百年常青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具体的内容就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这之中,人的价值、共同价值、社会价值都可以从绿色文化中得到体现。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在我国成都投资建厂,不仅要解决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还要请专业机构采集地下水样、土样、大气和噪声的数据样本,以为了保证日后有数据证明英特尔是干净的,同时还考虑到厂区600亩土地上空的小鸟的去处。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发展中的绿色文化建设,把企业行为贯穿在“绿色”之中,形成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产品等许多新理念、新举措。比如绿色生产中的绿色资源、绿色工艺、绿色技术等;绿色经营中的绿色标准、绿色市场、绿色价格、绿色销售等;绿色产品中的绿色住宅、绿色家具、绿色汽车、绿色旅游、绿色家电;等等。

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来自大自然对企业的绿色需求。这就要求企业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时刻考虑环境对企业行为的承载力。就世界而言,整个20世纪是企业的时代,我国搭上了20世纪末班车,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时代。而企业制造产品或进行经营,都是消耗资源的过程。自然界中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量超出其再生能力,也会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企业在市场规律的推动下,对资源的索取甚至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据有关估算,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0%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对资源的掠夺式地开采和利用导致人类提前进入资源短缺时代。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中,伴随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是深重的资源短缺和浪费带来的困扰。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消耗了国内资源。我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今后的发展。从消费总量看,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到8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工业的持续增长。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直接产生于企业,也应从企业自身去解决。尽管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企业的行为,但是,企业自身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节约资源、关爱环境、拯救地球。某些有识之士指出,拯救环境,先拯救企业。拯救企业,建设绿色文化是一个最好的途径,我们要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出发,让绿色文化在每一个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在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中,在处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对资源和环境的珍惜与关爱,要坚持“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原则,还要坚持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人际公正、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公正以及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公正。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我们解决企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总和。企业绿色文化在生态文化的引导下,塑造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要增强企业绿色文化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在绿色文化建设中,要坚决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认证标准;同时,要实施绿色战略,树立企业绿色核心价值理念,增强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企业的绿色环保新形象。

绿化建设论文篇(2)

摘要: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加重视“人”的利益以及“质”的水平。在总结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弊端后,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之策。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通过对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分析,对只有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论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工作报告,还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每位中国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城镇化经过30多年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18亿亩耕地红线的最低保有量已很难维持。因此,在发展城镇化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新空气反映为民业绩,天蓝水绿证明发展得力,应成为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只有保住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道路才是绿色的、有希望的、可持续发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明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也需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正是适时所需的转变,是发展创新的表现,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因此,探索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生态与发展的逻辑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载体,城镇化建设如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地方改革实际,且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新型城镇化就会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目标,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城镇综合实力、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打造城镇自身的特有名片。反之,当盲目扩大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严重脱离实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利益,就必然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城镇生态环境,也难以打造城镇品牌。因此,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处理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2.处理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新思路

⑴转变观念,强化理念。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即逐步转变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建设环境优美、干净舒适的宜居城镇,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一体化建设理念,转变传统的大刀阔斧、不顾一切搞城镇化建设观念。

⑵合力推进,注重保护。我国的城镇化率在近20 年中,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左右。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发展中取得较多可喜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警戒。准确拿捏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其中的经验总结之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重蹈覆辙一边破坏一边建设的错误,而是要保护好未被破坏的生态,修复好已被破坏的生态,在绿水青山中建设美丽新城镇。

二、城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1.自然资源破坏,新生态危机形成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意在阐释城市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也是人们向往的家园。但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中,虽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钢筋水泥屡见不鲜,但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农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也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森林大地已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剧增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连锁破坏,进入水质恶化,噪声污染、交通不便、空气浑浊、垃圾围城等各种城市病频发的恶性循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染物、新化学物质等都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损害公众健康的新威胁;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农产品的品质却有所下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城市的“十面霾伏”“热岛效应”以及“电磁辐射”也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可见,各种安全隐患已无处不在、无处遁行、无所不见,新的生态危机形成、新的城市危机出现。

2.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如果把这两种效益对立起来,则会得到零博弈结果。在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中,城镇建设的范围不断延伸到城郊及乡村,土地将被大量征用、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一些地方的发展实践中,只追求经济效益,注重GDP的增加,关注城市经济竞争的增比进位,忽视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最终只能自尝生态破坏的恶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利方式来占有资源和破坏环境,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只会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和严重失衡。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促进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如果继续走资源消耗型的传统老路,城镇化的建设也必将得不偿失。走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可以培育更具发展能力的绿色产业和企业,夯实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全社会资源的节约,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长久持续的动力;可以促进节能减排,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收益,从而促使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2.促进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能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表现在:通过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优化生产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减轻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形成全民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得绿色城镇化的观念植入人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进而认可绿色城镇化的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四、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1.完善法律法规,绿色发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

法律法规能使城镇化的发展在法律的保护下,始终以爱护生态为前提,沿着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前进。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有序进行,提供一个法律支持的框架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各级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一方面要完善城市的规划工作,限制城市无序的扩张,减少“空城”“鬼城”的出现;另一方面则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破除城乡制度政策之间的障碍,通过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相关制度的调整和升级,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法治行为的规范、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才能为绿色城镇发展助力,让绿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2.增强政府职能,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政府仍然是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和领导者,在城镇化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机制和生态目标责任制,将生态保护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将生态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要完善“一把手问责制”和“工作成效奖惩制”,通过这些制度强化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提高领导干部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水平。积极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品牌,让山清水秀的家园成为发展的新势力,成为引人入胜的新名片,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

传统的政绩观唯GDP 是瞻,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过犹不及。因此,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切实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使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树立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政绩观,把此作为指导工作的正确方向,唯此,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3.打造生态城市,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

绿色城镇化是一种低消耗、环境好,生态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概念也正是基于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得以提出的。推进绿色城镇化、建立生态城市,一是要“调结构、转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工业发展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二是要抓住机遇和发展契机,在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文化保护等内容,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减少现代城市病的产生;三是要规范工业园区的建设,引导各级政府理性考虑工业园区的建立,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监管力度以及污染控制力度。

4.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培育社会组织力量

通过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等渠道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不仅能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把此固化为自觉的保护行为,还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绿色之风吹向神州大地。除此,随着社会组织的壮大,各种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已成为生态保护的有力捍卫者和新生强大力量。因此,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序、规范的发展,引导环境保护协会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社会团体茁壮成长,引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已刻不容缓。让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组织的渠道表达诉求、参与治理、贡献力量,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走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是破除过去传统城镇化发展藩篱的新道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是生态文明大环境下的新选择,是对社会难题的响亮回应。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安定有序、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才能奏响盛世中华的新乐章。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2013(2).

绿化建设论文篇(3)

世界各国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都十分重视城市绿地,把绿化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就首都城市提出了“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人均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的标准后,不少国家的城市纷纷进行园林绿地建设,使人、建筑、城市、自然融为一体。新加坡城市规划要求绿地面积占城市住房面积的65%,基本上是“两分绿地,一分房屋”。日本东京采用大厦屋顶的现代庭园绿化,大楼间庭园绿化,通道、天台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形成具有独特风貌和艺术风格的空中花园。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较快,但是总体上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仍较少。而且城市绿化尚有误区:一是普遍重草轻树,一些城市热衷于大种草坪,尤其在新建的广场中草多树少。二是绿地设计贫乏,样式单调;重视外来树种,轻视本地树种,绿地失去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有的城市不惜工本,大搞“大树进城”,到农村和山区购买大树,移植进城,结果死亡率超过70%,既没有增加城市绿色,又破坏了山区和农村的生态。

城市绿化必须摒弃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树栽树”等大挖大填和斧凿痕迹,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其一,找到经济、生态和居民生活三者共赢的平衡点。许多城市注重景观效果,偏重快速郁闭成型的造林绿化方法,树种单调、径级较大、规格近似,群落结构比较单一,稳定性和抗逆性较差,管护难度较大;草地和一些引进树种,投入成本高,管理维护费用大,还不能很好地凸显绿化的功能。笔者认为,城市绿化要注重生态适应性,确保树种的成活率和寿命;要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科学选择运用树种,发挥树木观花、遮阳、环保、引导行人和车辆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重视发展乡土树种,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绿化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绿道;规划设计;地域特征;佛山新城

1 绿道综述

1.1 绿道概念

“绿道”源自英文单词“greenway”, 由“greenbelt”和“parkway”拆解而成。Green表示自然存在,包括自然或半自然的环境;way则表示通道,包括动物和人的生活廊道。

引用Charles E. Little著作 《Greenway for 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1]。

在美国,绿道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为1860~1900年代,早期的绿道,如波士顿公园系统;第2阶段为1900~1945年代,主要为风景园林师规划的绿道,如国家公园管理署(NPS)的公园道(Parkway);第3阶段为1960~1970 代,生态学影响下的绿道规划;第4阶段为 1980~1990 年代,此阶段兴起绿道运动,强调绿道的多样化游憩需求及可达性。第5阶段为 1990 年代至今,绿道在理论和实践全面展开[2]。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始建于1867 年,是Frederick Law Olmsted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该公园绿道系统通过林荫大道将绿地和各类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就像一条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周围,因此也称之为波士顿翡翠项链(图1,2)。

由于认识到了绿道网络在环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的巨大价值,美国各州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各类绿地空间进行了连通尝试。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了“greenway”的概念,但是其正式提出还是在1987年的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该报告对21世纪的美国作了一个展望:“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能自由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现上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一直延伸至城市和乡村”。此后,绿道这一概念开始被广为接受。

1.2国内绿道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我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引入介绍绿道是1992年的《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文中直接使用“绿道”作为“greenway”的翻译[3]。最早较为详细诠释这一概念的是张文和范闻捷的《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一文,对国际上很早就提出的“greenway”进行了介绍[4],此文将“greenway”翻译成“绿色通道”,国内后续研究普遍使用了“绿道”和“绿色通道”。

经过了十几年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绿道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大量涌现。目前,国内绿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国外绿道理论介绍、国外绿道实践案例介绍和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介绍[5]。而国内绿道理论的研究又主要包括:①俞孔坚教授从景观生态学和文化遗产角度进行的绿道生态和文化保护功能的研究;②刘滨谊教授从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角度进行的绿道生态和游憩功能的研究;③金云峰教授从我国绿道规划整合到城乡规划体系尤其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法定规划及实践中进行了研究[6];④吴必虎教授的“环城游憩带”理论研究;⑤余青教授从风景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的研究。

在实践方面,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实践之前,国内绿道的实践还停留在绿道理论的利用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阶段,而没有实质性的实践成果。随着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实践的成功,这一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内多个城市已经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绿道网络。如嘉兴市的“两环、八放射、三连”的生态绿道网络;无锡市的“三环、三带、八滨水、十六沿路”的绿道网络体系。

目前最受关注也是建设最为成功的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建设,在建或已经建成2372km的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新建8条省立绿道,使省立绿道总长度达到8200km。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就是位于广东省立4、6号绿道之间的佛山东平新城绿道,是沟通2条省立绿道的城市型绿道。

1.3 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以传统增长方式为特征的快速城镇化和非农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已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冲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促使政府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开始对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进行反思,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绿道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试图扭转这种困境的尝试之一。目前虽然国内多个城市提出绿道建设计划,但缺乏系统完善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佛山新城绿道的实践为规划设计方法的归纳和提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 佛山新城绿道规划案例分析

2.1 项目及基地概况

佛山新城规划区面积约31km,被列为佛山九大社区绿道示范区之一。在佛山绿道网建设规划中,根据目标功能不同,将绿道分为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级。佛山新城绿道属于连结4号和6号省立绿道的城市绿道,其主要起到沟通省立绿道和丰富新城内部绿道网络的作用(图3)。

2.2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①在珠三角绿道实践之前国内相关的绿道建设经验基本空白,因此需要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②东平新城位于佛山市“2+5”组团的中心组团,是佛山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地区。由于区内城镇化进度十分迅速,因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景观特色面临被现代快速消费式文化所吞噬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在绿道规划设计中如何保护和体现地区文化也将是一个重要议题。

③规划区内现状用地关系复杂,用地破碎度较高,而绿道是一个对系统性要求很高的绿色网络系统,因此在规划中协调绿道沿线的各类用地,保证绿道的连通性是本次工作的一个重点。

④规划区内大量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严重制约了新城环境的整体提升。随着新城的发展这些用地必然会变更用地性质,但原先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问题,如土壤贫瘠,水体污染,植被缺失等势必会影响绿道系统的布局走向。

⑤规划区内及周边过境交通繁多,容易对绿道网络形成分隔,如何处理好绿道与道路之间的关系是又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⑥规划区内自然条件总体优良,东平水道穿城而过,东平水岸植被资源丰富,区内水系众多鱼塘密布。区内已经建成世纪莲体育场,体育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建和绿地,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基础。但是,局部如厂库区,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2.3 解决思路及方法

由于绿道实践案例在国内很少,所以项目组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欧美及日本的若干城市型绿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美国波士顿公园系统(图4)、美国丹佛大都市区绿道系统(图5)、美国休斯敦廊道规划、英国伦敦东南绿链、德国鲁尔区绿道系统、日本横滨绿道(图6)以及日本琦玉绿道(图7)。

在对美国几个较为成功的绿道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国的城市型绿道建设实践将游憩功能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和亲水亲自然的场所,同时也兼顾了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伦敦东南绿链绿道建设侧重于将各类包括公园、湿地、游憩园、名胜古迹、各类公建等在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进行连通,通过绿色空间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伦敦的公共开放空间。伦敦东南绿链的路线与公共交通路线相互交织,具有很好的可达性,无论是乘坐公共汽车或是地铁,都能方便地进入绿链。绿链内部标识系统也十分完善,民众可以根据标识明确方向或避免危险[7]。

德国鲁尔地区的绿道实践则偏重于棕地的更新恢复和地区植物群落和物种的恢复。

日本横滨以及琦玉的绿道则主要以城市河流为依托建设,侧重于滨水环境的保护利用,偏重于滨水游憩功能。

在综合研究国外绿道案例的前提下,确定了本次规划设计的目标“活力水城,生态绿城,飘香花城”。明确了此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本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连通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人性化原则、适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2.4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①针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文化的缺失,规划提出要充分挖掘和突出基地的人文特色,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民族景观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来展现地方风情。

②结合现有水系、地形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尽可能地使绿道均衡分布于规划区域,为地区的生物物种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提升提供条件。

③将规划区域的绿色廊道进行连通,使其形成稳定的网络体系,提高其抗扰动能力。优选绿道节点与路径,以加强自然、历史和人文节点的沟通和联系。

④针对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打造功能形式多样的绿道及节点。通过对绿道类型的划分和后期管理方式上的差异,体现各类绿道的价值。

⑤区内绿道交通主要以步行、自行车、观光车、游船等慢行交通为主,同时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照明系统、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以保障游人的安全。

⑥绿道选线充分考虑包括自然生态、地理气候、经济发展、用地权属在内的各类制约因素,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及建设量,以达到高质量的建设目标。

⑦规划应综合生态环境、政策要素、城镇布局和地方意愿等因素,协调各方需求,综合确定规划方案,制定总体与阶段发展目标。

⑧最后应统一规划思想与工作方法,坚定地贯彻规划原则,合理规划设置各类绿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衔接良好、系统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3 结语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绿道能够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应,为城镇居民提供慰藉和绿荫的场所,促进身心健康,并降低卫生成本,并为保护和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提供承载介质。而这就要求我们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绿道选线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尊重地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总结出具有地域性规划设计方法,并将其贯彻落实带绿道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的全部活动中去,最终构建起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绿道网络。

(收稿:2013-12-14)

参考文献

[1]Charles E. Little. Greenway for American [M]. JHU Press,1995.5.

[2]金云峰,周煦.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2011(3):33-37

[3]叶盛东.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J].国外城市规划,1992(3):44-47.

[4]张文,范闻捷. 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5]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

[6]金云峰,周聪惠.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3):4-12

[7]张云彬,吴人韦.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7(8).36-37.

绿化建设论文篇(5)

近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这意味着我市具备了国家森林城市条件,明年将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目标。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森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创森工作,通报考察评估意见,全面部署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等一会,涂书记、张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提具体要求。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前段全市创森工作情况、落实考察评估意见及全力做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一、回顾前段创森工作,充分肯定创建成效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制定方案,强化工作责任,注重宣传发动,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剔除水面后,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城市森林建设38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自20*年初全市创森动员会议后,各区、市直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全面动员发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区、各部门及时召开常委会、办公会和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二是责任目标落实。市目标办将全市创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定了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加大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力度,确保了创森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加大生态建设资金预算,多次协调解决创森规划、建设资金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全力支持创建活动。

(二)三镇绿岛景观提升。中心城区按照见逢插针、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的要求,加大公共休闲绿地和小森林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1平方米。一是城镇绿量质量提高。市园林局大力实施“三小”绿地建设,改造提升道路和社区绿化,开展了送万盆鲜花进社区活动。汉阳区充分利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契机,加大拆迁建绿力度。青山区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二是立体绿化加快推进。江岸、江汉、硚口、武昌等区大力开展立交桥、屋顶、墙面、阳台等立体绿化,目前完成垂直绿化1万米长,屋顶绿化近3万平方米。三是湿地水网建设加强。市水务局大力实施江河堤防绿化,提升江滩绿化档次,着力构建生态水网,水岸绿化率达85%。市政府已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三)城乡绿化整体推进。远城区以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绿色通道和绿色家园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有力推动了城乡绿化建设。一是生态工程全面完成。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碳汇造林、低产林改造等国家、省重点生态项目,共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蔡甸、洪山等区完成山体复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二是绿色家园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年度500个建制村村湾绿化任务,植树460多万株。江夏区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实施以107国道沿线村湾庭院绿化建设。三是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林果茶产业基地5.62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工程任务3万亩。四是绿色通道进展顺利。已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里程121.1公里,完成主要国省干线行道树的绿化补植长度195公里。

(四)生态文化丰富繁荣。近年来,围绕“创森为了人民、创森依靠人民、创森成果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全市共开辟了17个义务植树点,近400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江岸区组织开展市民“三自”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硚口区组织全省500名“1+8”城市圈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种植“城市圈青年友谊林”。二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武昌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花园家庭、森林单位、生态社区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蔡甸区结合义务植树,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念公园建设。东西湖区联合武汉晚报在四季吉祥景区,举办“读者林”义务植树活动,在湖北经济电视台制作播放题为《打造生态人文社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专题片。三是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全市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5处,开展了“茶文化节”、“梅花节”、“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62场,参与活动人数14.3万人次,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团市委积极组建“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创森知识竞赛等活动。市气象局启动实施负氧离子监测工作。市科协在市科普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图片展览。市创森办组织开展摄影大赛、征集创森主题歌曲等活动,生态文化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五)宣传造势氛围浓厚。各区、各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组织有力。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创森宣传领导小组,专项制定细化宣传方案,组织市属媒体开辟创森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制作播放创森专题片等。二是社会宣传到位。市城管局积极协调户外广告宣传,落实市容环境保洁措施。市教育局以生态文化教育为重点,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市创森办在市交委支持下启动了1.5万台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播发创森公益广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江汉、武昌、东西湖、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在重要路段安装了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媒体宣传深入。省、市新闻媒体在总体规划评审、专家考察评估等活动期间,对我市创森工作作了大量深度报道,有效扩大了创森社会影响,提高了创森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全面落实评估意见,纵深推进创森工作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动员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考评组的评估工作,考评工作进展顺利。

(一)考察评估情况。6月9日至12日,国家林业局派出综合考察组对我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论坛的综合条件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考察组一行先后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实地抽查了我市湖泊湿地及其沿岸绿化、河流水岸整治与绿化、透绿建绿、森林公园建设、通道绿化,以及城市街道、居民小区、郊区农村的绿化情况,查阅了相关文件、图片、数据资料,对市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考察组各位专家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大手笔建设森林生态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武汉市成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考察期间,考察沿线的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武昌、汉阳、东西湖区以及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接待办等单位为顺利完成考察评估工作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落实评估意见。考察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创森工作成效的同时,对下步创森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的健康经营。要按照近自然理念来经营道路林带,对已建成的188公里环城林带,在树种选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考虑鸟类等动物的需求,鸟类及各种生物的丰富,更能体现森林的健康程度。同时还要提前考虑间伐更新的问题,提高森林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建设更多的森林廊道,满足市民休闲、出行的需要,让森林更好的为市民服务;在六湖连通等湿地水网和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吸虫问题,避免血吸虫进入湖区;对道路林带的树种组成、空间配置要兼顾考虑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绿化的指导和提高投资比重。要加强对乡村、镇的绿化规划,进一步加大乡村绿化投入,大力推进村湾绿化。同时要多发展林业与果、菜、瓜、药等混作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树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水体、山体治理。要加大水岸绿化力度,多应用去污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水岸林带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同时要加强市域范围内山体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特别是采石场和公路沿线的第一重山体保护和复绿。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城乡绿化管理。森林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业、环保、城建、园林、水务、交通、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推动。同时,要从管理机构、绿化规划上进行统筹,改变城乡绿化建设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考察评估结果。考察评估结束后,考察组在向国家林业局的专题汇报中,明确表示:武汉市具备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条件,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建议在今年底前正式复函,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申请,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并授予武汉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7月15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在“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察报告”上作出明确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武汉市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同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阮成发市长、涂勇副书记、张学忙常委副市长均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创森工作,要求继续做好跟踪落实。

三、全力筹备森林论坛,体现特色办出水平

今天市委、市政府创森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创森工作重点已经从前期创建阶段转移到论坛筹备阶段,标志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举办好论坛既是对我市创森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充分展示武汉形象的机会。按照市领导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要求,现就论坛前期筹备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确立论坛主题。目前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初步拟定了5个备选论坛主题,即:

1、城市森林•两型社会;

2、森林•城市•湿地;

3、城市森林•城市综合竞争力;

4、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5、水乡林城•统筹城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意见,商国家林业局正式确定论坛主题。

(二)论坛时间地点。拟定于2010年4月下旬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论坛。

(三)拟邀参会人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参照历届论坛惯例,论坛参会人员总规模约500人。拟邀参会人员有:国家领导人和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长与代表;国内外城市市长及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家、绿色志愿者和市民代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

(四)论坛组织机构。成立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组织委员会和组委会执行委员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办公,内设综合协调组、接待组、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线路组、外事组和安全保卫组。各组办公地点设在组长所在单位,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五)论坛日程安排。初步拟定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天,参会代表报到,下午召开论坛新闻会。第二天,上午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地参观考察。第三天,上午召开市长论坛,下午召开专家论坛和闭幕式。第四天,外地代表离汉。

(六)工作进度安排。按照“抓早、抓细、抓实”的要求,我们初步列出了筹备工作时间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09年7月份:下旬召开全市论坛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部署启动论坛筹备工作,讨论、修改论坛工作方案。

2、2009年8月份:制定《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商国家林业局确定第七届城市森林论坛主题。

3、2009年9月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及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

4、2009年10月份: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成立综合协调、接待、会务、材料、宣传、线路、外事、安全保卫等8个工作专班,开始运行。

5、2009年11月份:市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或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发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文章或主题节目。编制2010年论坛专项资金预算。

6、2009年12月份:协调国家林业局对省人民政府正式复函,在武汉承办第七届中国森林论坛活动。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全面部署启动论坛会务筹备工作。

7、2010年1至2月: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四次会议,全面启动论坛对口接待及培训工作。按照一个成员单位对口接待一个省代表团的原则,落实对口接待工作。

8、2010年3月:国家林业局和市政府在京召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启动论坛宣传工作。

9、2010年4月:论坛期间在中央主要媒体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大篇幅深度报道。

(七)责任分工建议。为了切实做好论坛筹备工作,按照市领导的要求,结合各区、各部门职能,现就有关责任分工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一是关于会务工作安排。由会务组负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具体负责审定市领导论坛讲话稿、演讲稿、致辞等,组织召开协调会,督促协调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论坛专项经费落实。

二是关于参会人员的邀请。由综合协调组和外事组负责邀请落实。其中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领导,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省、副省级城市林业部门主要领导由国家、省林业局负责邀请。市领导、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相关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城市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邀请。市民代表由市林业局负责邀请。有关国外城市市长、领事馆官员、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代表由市外事办负责邀请。

三是关于参观活动安排。由线路组负责。市交委负责论坛参观考察用车。市建委负责相关地段市政基础设施维修、临街建筑立面整治等工作。市城管局负责论坛期间夜景灯光照明和户外广告协调等工作。市水务局负责参会代表游览江滩公园的接待等工作。市环保局负责论坛期间环境质量监测和噪音、尾气等污染源的管理。市旅游局负责落实参观讲解员及培训工作,联系接洽与会代表会后参观考察。市园林局负责城区绿化改造、补植等工作。

四是关于会务接待工作。由接待组负责。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市外事办负责落实同声传译和翻译人员等相关外事工作。市文化局负责论坛期间文化活动的组织落实。团市委负责落实绿色志愿者,参与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五是关于宣传报道工作。由宣传组和材料组负责。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市主要领导在中央媒体有关文章的发表。负责做好论坛新闻会,邀请落实省市新闻媒体,落实中央媒体记者在汉活动。市广电局负责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滚动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录制、播放创森专题片。

绿化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和谐社会,绿色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

 

时代在变,经济在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变,那么处于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绿色”成了新时代的时髦名词,那么绿色图书馆也应运而生了。

1 绿色图书馆概念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失衡。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终于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源于此,多学科、多层面的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涌现,围绕于此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创新。科技论文。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新文化、新技术、新方法相交织、相融合,创造出了现代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绿色文明。“绿色”一词,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只是单纯地表示一种颜色类别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绿色”已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动态的环境,涵盖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它蕴含着一种科学、健康、创新、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昭示着一种趋势。随着绿色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教育被提了出来。随着绿色教育的兴起,它也逐渐影响到各类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绿色图书馆也随之而产生了。

2 绿色图书馆的含义及特征

2.1 绿色图书馆的含义

所谓绿色图书馆就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 以传播绿色信息为途径, 以绿色服务为宗旨,是一个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不断自我更新换代的、节约能源的、无污染的、高效能的、多功能的,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适应时展、紧追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图书馆。

2.2 绿色图书馆的特征

2.2.1自然环境清洁静雅,为社会生活增添新的人文景观,图书馆建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2.2.2文献内容健康真实,拒绝任何含有精神污染的文献、信息资料,合理地向读者提供丰富、健康、快捷、方便的信息知识服务;

2.2.3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能充分缓解人的紧张、疲劳和精神压力,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

3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意义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办馆水平,切实体现人本理念,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绩效,进而使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输出”中免受“绿色壁垒”影响的有效举措;是优化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良性运行的重要决策。

努力创建优质、高雅的文化氛围, 营造幽静、温馨的馆外环境,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条件。科技论文。绿色图书馆提供的是健康、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

4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途径

绿色图书馆的创建符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需要。构建和谐的绿色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4.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新观念

传统的图书馆绿化方式在人们的头脑里已经定型,认为馆外种植树木、铺设绿地,馆内摆放花草盆景就是绿化。建设绿色图书馆不仅是指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图书文化融为一体的图书馆环境,更重要的是“绿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绿色图书馆是一个崭新的观念,它不仅是绿化问题,还涉及到能源、环境、空间、生态等方面,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但是图书馆本身,整个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绿色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4.2 注重“众人拾材火焰高”的理念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生态环境的需要,它不是某个单位或某个图书馆内部的事情。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绿色图书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推广与实施“绿色图书馆工程”,并规范绿色图书馆的发展,指导绿色图书馆的实施,使知识与环境和谐统一。

4.3 要有计划性

绿色图书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体工作,不论是新馆还是老馆,都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广。应该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具体落实,由点带面,逐渐推广,使绿色图书馆建设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4 实现绿色服务模式

绿色服务是构建绿色图书馆的主线, 图书馆要发挥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这要充分对读者的服务方面, 要考虑馆藏文献内容的健康性、实用性、特色性、及时性。同时图书馆在服务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人文关怀。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在资源的配置上,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设备,以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

4.5 开辟数字图书馆网上绿色通道

传递文化资源上,应该设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视听资料阅览室、语言学习室等, 为读者提供先进的阅读环境。科技论文。在服务手段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是绿色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基本特征,也是绿色图书馆真正实现信息无限的前提。

4.6 倡导生态意识, 塑造健康向上的馆员队伍

教育馆员队伍“绿色”理念,做“绿色文明”的使者。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对自然界中植物美的欣赏是人类的一个共同需求和行为纳入道德评判,所以应该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

4.7 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 树立特色文化窗口

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特色窗口,为老师建立最新的参考资料库,为其他的读者提供相应的特色服务,以适应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我们应该知道宁静、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愿望,所以应该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如在内部环境上,对馆入口处、门厅、总咨询台、书包寄存处、报告厅、会议室、陈列室、休闲厅及主通道旁进行人性化装饰,摆放花卉盆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馆内装饰以简洁、明快、淡雅为宜,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决不使用等等。

绿色图书馆是新世纪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文明方向。建设绿色图书馆要凸显人本理念,“绿化”人的思维力式、行为力式和图书馆的生态环境;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的真实、健康和读者服务的人文关怀;建设文献信息“绿色通道”;控制和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从而促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晓颖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非和谐因素探讨[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6,(16),37-39

[2] 赵玉冬 创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文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9):102-103

[3] 万国珍 谈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7,(3):11-12

[4] 刘宏军 图书馆与和谐社会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124-126

[5] 罗跃娣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6):25-28

[6] 郑秉勤 论图书馆的服务文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6):192-194

绿化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群交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