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舞蹈队年终总结

舞蹈队年终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5:58

舞蹈队年终总结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1)

    回首五十年前,我们部队的艺术舞台基本上是话剧、秧歌剧及曲艺的天下。精于舞蹈的人等于零,连粗通舞蹈的人也如凤毛麟角。舞蹈对于军人是个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词语。号称艺术之母的舞蹈历经汉、唐的极峰之后竟衰落到了鲜为人知、鲜为人问、鲜为人解的地步。尽管有吴晓邦先生的《进军舞》伴随人民子弟兵大进军的步伐跳遍祖国四面八方,然而孤灯高悬,难见群辉交映。新中国的军旅舞蹈就是在这样一片几近不毛之地上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为加速发展,以适应部队文化建设的需要,自1952年起先后举行的六次全军文艺会演,对部队舞蹈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春风化雨,土沃人勤,从当年一枝独秀的《进军舞》到《战士游戏舞》、《轮机兵舞》、《藏民骑兵队》;从大型舞剧《五朵红云》、《蝶恋花》到《洗衣歌》、《丰收歌》、《三千里江山》;从《艰苦岁月》、《战马嘶鸣》到《金山战鼓》、《再见吧妈妈》;从《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小溪·江河·大海》到《英雄儿女》、《壮士》、《走跑跳》、《天边的红云》……四十多年的时间,沧桑巨变,面貌一新。人才如星光灿烂,作品如柳绿花红,不仅满足了广大官兵精神方面的需求,为中国舞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由此建立起军旅舞蹈自身的美学格局。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总政又于今年八九月间举办了全军第七届、也是本世纪最后一次文艺会演。结果表明,军旅舞蹈以它无愧于时代的丰硕成果,为五十年的发展画上了圆满的世纪句号,并以满弓初发之势向着新世纪迈出了新的步伐。

    广义地说,部队舞蹈这个大家族并不就是军事题材的一统天下。民族民间的,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以物喻人的,历史传说的,寓言童话的,只要是积极健康,昂扬向上,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无不应当占有一席之地。但直面部队生活,直接描绘军旅情怀的作品,永远是部队舞蹈的重点和主干。它不仅在数量上应该占先,在艺术上也应该是出类拔萃的,这才能说明军旅舞蹈的真正繁荣。从这个尺度上说,这次会演的舞蹈态势好就好在军事题材几乎占了舞蹈总量的八成。总政、战友、军艺、海军、战士、前卫等团体高达百分之百。近年来在军事题材领域表现十分活跃并以《走跑跳》而声名远扬的战友歌舞团,又以《士兵旋律》为总标题,分别创作了《士兵随想曲》、《士兵小步舞曲》、《士兵畅想曲》、《士兵小夜曲》、《士兵圆舞曲》、《士兵变奏曲》、《士兵与都市舞曲》、《士兵奏鸣曲》等,覆盖了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方方面面的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湛细巧,在我军舞蹈史上堪称前所未有的创举。

    新作新容、倾吐美趣的作品固然很多,如着名编导张继刚、苏时进、刘英的《哈达献给解放军》、《风采》、《渡江》,青年编导官美华的《梅》,达娃拉姆、彭姣姣的《酥油飘香》,张弋、刘小禾的《走》,张小芯的《红风筝》以及《排雷兵》、《高粱红了》、《那一片白杨》、《清泉》、《艾德莱丝随想》、《越》等;而在某一题材领域具有突破性进展者更为可贵,空政歌舞团女编导杨威《云上的日子》就是这样一个颇值得关注的作品。

    人们知道,空军、海军、火箭兵属于高科技兵种,而情感形态的舞蹈一旦和高科技遭遇不是十有九险,便是无疾而终。因而多年来这些领域的舞蹈家常常被困扰得望天兴叹,望海兴叹,望着茫茫宇宙兴叹。表现女空降兵生活的《云上的日子》犹如一把锐利的尖刀,终于刺破高科技生活坚硬的外壳,以巧妙的艺术手段逼真地描画出女空降兵在蓝天上飞行、在机舱里舞蹈的形象。这种成功不仅对空军,也是对舞蹈难以接近的一个题材领域的突破;即使对于科技含量日渐增高的步兵生活,也是一个不可不予以重视的启示。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2)

二十年来,林xx一直坚守在舞蹈教育事业上,不断创新发展,开创了舞蹈惠民的新局面,开创了xx市文化建设的新高地。林xx所创立的舞蹈团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舞蹈人才。林xx本人也获全国少儿舞蹈工作者最高荣誉“小荷园丁”、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十佳”编导、xx市优秀文艺家等称号。多部作品曾在国内外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代表作品《奔》、《绽放》、《竹韵》、《快乐的小女兵》、《安徒生爷爷的宝贝》、《爵士芭蕾》、《茅龙神韵》、《柑普茶》、《新会柑》《爱莲颂》等。林xx的团队多次代表xx出访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文艺赛事、开展文化交流;并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奖项,为祖国赢得荣誉。

一、 开创舞蹈教育的新路子

1995年,林xx大学毕业,跟随父母的脚步从江西南昌“南飞”,落户xx。1998年,她创办了xx少儿芭蕾舞团,在侨乡大地上延续着她的舞蹈梦想,开启了她的舞蹈事业。在侨都xx,xx市少儿芭蕾舞团颇具盛名,它印证着林xx用“生命的一部分”培育出的舞蹈之树的累累硕果。创办18年来,数万名各个年龄层的学员从这里走出去,数百场大型文艺演出展现着他们的风采。xx市少儿芭蕾舞团享有中国舞蹈家协会“五星级教学会员单位”、“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少儿舞蹈优秀创作单位”、“广东省少儿艺术培训示范单位”, 2012年被评为“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表扬单位”、“xx市创建教育强市突出贡献奖”等殊荣。

林xx在舞蹈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市委宣传部的关怀支持下,林xx和她的团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与各级教育单位联合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的新路子。舞蹈教学从幼儿园一直延伸到本科。目前,训练场地近两万平方米,师资团队过百人,与xx、新会、鹤山等当地学校,与阳江、中山等周边城市学校合作开展舞蹈教育工作。除了以上地区的中小学,更值得一提的是林xx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力求把舞蹈教育推到更高层次。2004年,林xx的团队与xx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音乐舞蹈专业。2012年,林xx带着她的团队进入了xx市最高学府——五邑大学,创办了“社会舞蹈专业”,师资主要依靠外聘xx少儿芭蕾舞团的专业老师解决。高校外聘文化企业老师的这一方式,践行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的精神。除此之外,林xx的团队还与xx市广播电视大学和xx市老干大学有一定的合作。据统计,林xx所合作的学校近40所,学生近万人,莘莘学子沿着林xx搭建的台阶走向理想的艺术殿堂。

在开创中不断完善,不断改革,林xx所创办的培训机构现已发展成广东省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办艺术培训机构,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认同。

二、 开创舞蹈惠民的新局面

xx,是“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先生的故乡。戴爱莲先生一生致力于舞蹈事业,推崇“人人皆可舞蹈”的理念。每一个热爱舞蹈事业的人,都知道戴爱莲,都崇拜戴爱莲。林xx,也是一样。林xx还把这份“崇拜”付诸于行动,传承“人人皆可舞蹈”的理念,开展“人人跳”舞蹈惠民工程,让千千万万的xx舞蹈人在戴爱莲先生的故土起舞。

多年来,林xx一直致力推动文化惠民和百姓健康舞的普及,为xx创建“舞蹈之城”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将“生命中的一部分”倾注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之中。

2012年,xx把“百姓健康舞”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内容,林xx及其团队发挥了主力作用,协助xx市委宣传部承办了“百姓健康舞”普及和具体活动,培养

出“百姓健康舞”教练数千人,成功举办x多人的百姓健康舞展演,推动xx被评为“百姓健康舞全国示范城市”。正是这份功劳和成绩,林xx带领“xx市百姓健康舞队”跳进了中央电视台,为xx文明城市建设增光添彩,成为侨乡大地上的一段佳话。

没有林xx,就没有“人人跳”。正是由于xx市成功开展了“人人跳”惠民工程,才成就了 “中国舞蹈之城”。 在戴爱莲诞辰99周年之际,xx举行了“中国舞蹈之城”授荣仪式,,xx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舞蹈之城”。而林xx,无疑是其中的最大功臣。当然,这也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和单位的全力支持。

今天,林xx还努力想着为“中国舞蹈之城”奉献自己的一点一滴,积极支持和开展群众性舞蹈活动,有力地推动我市舞蹈艺术的普及与提高。

三、 开创我市文化建设的新高地

二十年来,林xx在这块舞蹈的热土上努力发展,开创一个又一个关于舞蹈的盛事。

林xx敏锐地感觉到xx作为戴爱莲的故乡,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她执拗的认为,戴爱莲的故乡一定是舞蹈精灵成长的乐土!2011年,林xx带领着xx市少儿芭蕾舞团圆满承办“中国舞蹈家协会第140届少儿舞蹈大赛暨首届戴爱莲杯全国青少年舞蹈大赛”,成为xx市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大大推进了xx舞蹈事业的发展。

作为民革蓬江区总支主委、蓬江区政协常委,林xx积极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在 2009年撰写提案《实施文化精品带动工程 推动文化强区建设》提出应亮出戴爱莲的旗帜,提升xx的文化软实力。提案被推选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得到了蓬江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2013年,在xx、蓬江区两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林xx创办的戴爱莲文化艺术中心终于成立,蓬江区委区政府将它定位为“要成为蓬江区高雅文化的创作中心”。戴爱莲文化艺术中心是一所专门为艺术类高考学生提供专业培训的教育机构,目前已与xx市及周边十多所学校展开了合作。林xx的艺术中心除了招收大量学生,还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特聘了著名舞蹈专家来中心担任教学工作,从而使这里的艺术培训效果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作为戴爱莲的故乡,xx舞蹈不能徒有虚名。林xx于去年创编舞剧《爱莲》填补了戴爱莲的故乡没有表现戴爱莲艺术作品的空白,该舞剧也荣获了岭南舞蹈大赛编导金奖。有的老文艺家观后,无比激动地说:“xx现在终于有了关于戴爱莲先生的舞剧了!”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3)

一、生活积淀法,萌发舞之情

孩子们总是喜欢三三两两在一起用身体动作表现某些事物,他们尽情模仿着、开心地玩着,总是那么投入与专注。笔者从中领悟到“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可以成为幼儿舞蹈素材。于是,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与生活中所蕴含的舞蹈元素,尝试采用自然环境浸润法、生活情景再现法、艺术形象感染法,不断帮助幼儿积淀舞蹈语汇,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萌发舞蹈情趣,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鸟飞蝶舞,都是触发幼儿灵感、模仿表现的绝佳场景。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寓教于乐,和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兔子晒太阳玩耍的样子,幼儿很自然地学会了基本舞步——蹦跳步;用肢体语言展现小鱼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样子,幼儿自然地学会了小碎步;用肢体语言模仿小鸭子走路时一摇一摆的样子,幼儿自然地学会了鸭走步。春天,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景象;夏天,用动作感知百花怒放的芬芳场景;秋天,用动作感悟落叶飞舞的唯美画面;冬天,用动作体验雪花飘落的优美舞姿。教师们一同将这些舞蹈语汇编排成四季舞,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个性差异的孩子都在舞蹈中感受着、自由表现着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或兴奋、或活泼、或安静,体会着运用基本的舞蹈动作语汇进行自我表达的情趣,感受着艺术带给他们的愉悦之情。

二、游戏感受法,体验舞之趣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艺术》一书中指出:“舞蹈要形象化,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或者幽默的舞蹈造型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随着幼儿在生活中积淀的舞蹈动作语汇的增加,他们产生了要把这些语汇编排成舞蹈的愿望。笔者遵循“快乐教学”的原则,运用游戏的支持性策略,让幼儿感受多变的舞姿和队形的变换,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内心的体验和感受。笔者将队形队列的学习融入游戏当中,选择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化繁为简,让幼儿快乐学习,轻松掌握。如,“一”字队形,采用了扮演毛毛虫的游戏。首先,请一名个子较高的幼儿做毛毛虫的头,站在最前方,后面幼儿一个接一个抱住前面小朋友的腰,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很快掌握了“一”字队形的要领。在以后的舞蹈活动中只要说 “站成毛毛虫队形”,他们就能迅速而准确地排好。又如,“一”字变分散的队形,采用了玩“搭城堡”的游戏,借助于图示法,把城堡的外观呈现给孩子,引导他们观察城堡的外型特点,通过探索搭城堡的方法体验队形的排列方式。孩子们研究出的方法是这样的:8名幼儿站成毛毛虫队形,随音乐变为“三二三”的队形。第一排正中间的小朋友双手抱肩蹲下,其他小朋友双手合拢按照城堡显示方向打开。看似复杂的队形变化,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教师们为越来越多的队形赋予了形象化的主题名称,幼儿在富有游戏意境的队形变换中感受并体验着舞蹈带给他们的无比快乐和情趣。

三、因势利导法,表现舞之美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4)

关键词:牡丹江地区 啦啦操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11-01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使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牡丹江市啦啦操运动也在此期间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其发展形式主要依靠高等院校运动训练队和课堂体育教学。目前牡丹江市高校对舞蹈啦啦操运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的科研人员不多,有关舞蹈啦啦操项目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僵乏阶段。因此本文通过舞蹈啦啦操运动在牡丹江市高校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深入探讨舞蹈啦啦操运动在高校校园开展的现状,以及开展的院校状况、优势、存在的不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给出解决的建议,并结合牡丹江市高校的实际情况给出解决的对策,为舞蹈啦啦操运动在牡丹江市更多高校的开展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参加2011年全国啦啦操等级规定套路黑龙江站培训班的5所高校的教练员和2011年黑龙江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啦啦操(院校组)比赛的近5所院校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并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学校: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大学,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书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通过百度、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检索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专著、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查阅了关于舞蹈啦啦操运动的相关文章,同时参考健美操等较为邻近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和总结,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参加黑龙江省啦啦操课程培训和比赛与牡丹江市权威的舞蹈啦啦操教练员与裁判员就有关舞蹈啦啦操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分析。从中找出适合牡丹江市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模式的准确资料。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设计了针对高校舞蹈啦啦操教练员、运动员的调查问卷,在设计调查问卷前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如表1)。

问卷效度:问卷效度检验。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设计了针对高校教练员、运动员的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剔除了相关与本研究无关的问题,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2000软件对所搜集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频数分布与描述统计,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2 结论

(1)牡丹江市高校舞蹈啦啦操队参赛数量较少,现有舞蹈啦啦操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存在参赛队伍地区过于集中化和各高校间舞蹈啦啦操运动开展不均衡的现象。

(2)牡丹江市各高校之间啦啦操场地条件存在不均衡现象,更多高校因训练场地设施的因素在舞蹈啦啦操训练中不到达到最基本的训练要求。

(3)牡丹江市大部分高校舞蹈啦啦操队平时不训练,普遍采用赛前集中训练的方式,仅个别高校能保持长期、系统的训练。

(4)牡丹江市高校舞蹈啦啦操教练员主要来自健美操专项的老师,整体师资力量薄弱,具体体现教练员队伍年轻,带队训练年限短,缺乏带队经验,参加相关培训机会较少,但整体教练员学历、职称情况较乐观,牡丹江市高校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5)牡丹江市高校舞蹈啦啦队运动员基础薄弱,后备力量不足,运动员主要来源是体育专业学生和有舞蹈基础的普通大学生,大部分高校的舞蹈啦啦队都是由没有啦啦操基础的普通大学生组成,男女运动员比例出现严重偏差,存在女多男少的现象,运动员大多为大二、大三的学生。

(6)牡丹江市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领导重视程度、训练经费投入、师资力量配备、动员的来源与储备、参赛队伍地域过于集中、宣传手段等因素。

3 建议

(1)牡丹江市各高校领导应加大对舞蹈啦啦操运动的重视程度,全面分析舞蹈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形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2)牡丹江市各高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舞蹈啦啦操训练队经费的投入,加强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优化高校啦啦操运动训练场馆环境。

(3)牡丹江市各高校应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制定符合牡丹江市高校实际情况的短期和长期培训班,并定期组织培训。

(4)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加强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以高校为主力军,重视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

(5)提高竞赛质量,改善竞赛规模,增加比赛次数,促进各高校间的交流,积极开展高校啦啦队市场经济,并多渠道的自筹资金。

(6)加大宣传力度,多种途径宣传牡丹江市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媒体、校园广播站、网站、校园报刊、电台、板报、宣传栏、标语、建立校园啦啦操网页等作为宣传渠道。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5)

关键词:庆典晚会 音乐舞蹈创作 艺术教育 岭南文化

花开花落,几度寒暑;月盈月亏,几番春秋。雄处岭南之麓的知名学府——华南理工大学,迎来了自己第60个生日。踏入21世纪,在“建设以工科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大学”方针指引下,艺术学院、法学院等文、法院系在风光秀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建成。华南理工大学正式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12年11月17日晚8点整,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华南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庆典晚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馆隆重上演。整场晚会气势恢宏,精彩不断,不仅给学生、老师及校友们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还集中地体现了华南理工大学文科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的成果和水准。为母校建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作为整场晚会导演组、创作组成员及音响总监,亲历了晚会从启动到演出的整个过程,其中艰难、困惑、喜悦、收获的点滴都历历在目。

一、启动:勇挑大梁

2012年4月,艺术学院荣幸地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庆典晚会”全场节目的策划、导演及排演任务。在第一次庆典晚会策划会议中,总监制张振刚副书记便提出“绿色庆典”的概念。不请明星大腕,不铺张浪费,不搞大排场,整场庆典晚会的所有节目必须由华南理工大学师生来完成。但不请明星并不代表允许不精彩,低成本支出并不等同于非专业。“绿色庆典”的提法并不能成为降低节目质量和降低艺术水准的理由。总导演何平教授更提出:“力争每个节目都是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如此之高的要求意味着一切有关晚会大小的工作全部都由艺术学院来协调和完成。

二、执行:迎难而上

对于庆典晚会节目高水准、高质量的艺术要求,总导演何平院长提出:艺术学院作为庆典晚会的执行团队,具有三个优势,其一,拥有全编制的青年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其二,拥有强大的音乐创作力量;其三,拥有舞蹈编演一体的青年舞蹈团。晚会要充分体现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实力和特色就要将这三个优势极尽全力地发挥出来。在2012年6月召开的创作策划会上,确定了庆典晚会以交响音乐为基础、大型舞蹈为主导、歌唱节目为亮点、语言节目为点缀的主导构思。成立了以张晓峰老师为组长的音乐创作组;以陶琳老师为组长的舞蹈创作组;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全力配合表演。整场节目遵循总导演把关,各节目导演责任制的执行办法。7月,全院师生进入跨专业、跨领域的创作、训练阶段。

摆在艺术学院面前的难题首先是如何处理日常教学任务和节目排练时间冲突的问题。由于演出几乎动用了艺术学院全体师生,为使学院能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地完成排练和演出任务,院领导及各系主任专门讨论晚会排演与教学工作安排。并积极向学校教务部门协调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地完成庆典晚会演出任务。

众所周知,庆典晚会不同于单纯的演唱、演奏音乐会,也区别于通俗、娱乐的联欢会。高等学府的校庆庆典晚会更应以高雅之格调、艺术之表达、专业之表演立足、立意。规格之高,难度之巨,时间之紧迫,是艺术学院建院以来前所未有得,华南理工大学建校以来从未遇到。即便是专业的文艺团体也要经过长时间的策划、训练、排演以及舞台各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

舞台方面,由于交响乐团的演奏担任了整场庆典晚会的开场和压轴,成为了演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给舞台设计带来了非常棘手的问题。首先,体育馆内没有交响乐团专用的乐池,这给70人的乐队上场下场带来了极大地困难。其次,庆典晚会的开场,乐队是在主舞台进行演奏,三个节目之后,主舞台要立刻让给舞蹈类的节目,在最后的两个节目乐队再次出现,但这时乐队不能出现在主舞台,因为这两个节目都有舞蹈的表演及歌手演唱。如果不能处理好乐队上下场、转场的问题,那么不仅极大地影响观众的观赏效果,还大大降低了整台节目的演出效果和艺术水准。经过反复商讨和勘查,终于确定了一套很好的方案:即在主舞台正下方开辟一个区域作为乐池,然后适当提高主舞台的高度,使得乐池中的乐队既不遮挡主舞台的表演,也不影响坐在前排的观众观看演出,这样便很好地解决了乐队转场的难题。

舞台音响是晚会的生命,音响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直接导致全场晚会停止或失败。总导演一再强调整场庆典晚会所有演唱和演奏都必须是真唱和真奏,这种高标准正是华南理工大学所崇尚和追求的,同时也体现了所有演职人员对观众的尊重。当然,这也给现场拾音与扩音带来了极大地挑战,更由于乐队的转场,使得拾音和扩音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经过音响总监马波老师与相关人员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实施两套并行的扩音方案,即主舞台和乐池同时设置同样型号和指向性的话筒,音响经过排练不断地比对和修正,终于在正式演出时达到了台上、台下、观众区统一的音响效果。

为突出晚会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气质,明炫的灯光及LED大屏幕的渲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舞台工具。为此,学员专门召开专项策划会,汇集所有节目导演和舞蹈编导进行专门讨论,最终由舞蹈编导提交灯光及LED大屏幕的设计方案,通过在彩排时与灯光师、LED师的反复沟通和演练,最终向大家呈现了一个个虚实相映、光影相交的庆典舞台。

庆典晚会中的困难当然不仅于此,就乐队进入乐池的路线、顺序、时间都经过反复实验,仅时间就要严格控制在20秒内。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总导演何平院长常常比喻说:“艺术演出实践和理工科科学实验的本质是高度一致的!演出实践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和错位都将导致整场晚会的失败,这和科学实验是同一个道理”舞台上一分的精彩,是舞台下百分的努力。

三、回报:精彩背后

(一)大学节日序曲

晚会的首个闪光点无疑是开场序曲——《大学节日序曲》。其作者是世界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普利策奖获奖者、现任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舞蹈学院作曲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周龙。这首作品便是周龙应华南理工大学委约而为华南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专门创作的一首混声合唱与管弦乐队的交响序曲。全曲以号角声开始,以颂歌式的交响合唱结束。各乐器组层次分明、紧密衔接,呈阶梯状清晰呈现。赞美诗般的四部混声合唱时而清澈空灵,时而雄健有力。它清晰地反映了青年学生奋发进取的思想意志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演出前夕,周龙更亲自指导乐团,给乐团讲解如何更好地表达乐曲的含义。

(二)一个甲子的追寻

配乐诗朗诵《一个甲子的追寻》由谭元亨教授创作诗稿,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伴奏,艺术学院声乐系青年教师陈刚毅、黎丹诵读。诗歌真情之至、款款情深。从华南理工大学建校之初开始,一路艰辛、坎坷,历数成长岁月中的骄人成绩,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展望母校无限前程。值得一提的是配乐诗朗诵中的音乐使用了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刘丁所创作的钢琴曲《摇曳的歌》,此曲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作品银奖。

(三)鼓动年华

舞蹈《鼓动年华》采用安塞腰鼓为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以简单的肢体动作生动翔实地呈现出刚劲激昂,坚忍不拔的华南理工精神。舞蹈中不仅有排山倒海的鼓舞场面,还有精心设计、鲜活生动的斗鼓情节。在舞蹈的高潮部分,音乐采用唢呐作为色彩渲染的主要工具,并采用两条并行的唢呐声部,而且是对比复调的写法,两个唢呐声部“互斗”的复调写法,在创作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既是舞蹈中‘斗鼓’情节的需要,又充分体现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华南理工精神。

(四)回母校

合唱《回母校》是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周文林作曲,退休教工杨和文填词的合唱歌曲。歌曲情深款款、词曲融融。百步梯、金银岛、古红楼,它以一颗虔诚的赤子之心,唱出了每个华南理工人温馨的回忆。晚会排练中,老教师们从不迟到早退,每次都严谨的坐在台下等待排演,虽然节目形式相对简单,但老师们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辞藻的专业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在场的人,这不正是华南理工人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吗!

(五)禾楼印象

舞蹈《禾楼印象》由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马波担任作曲,王娜担任编导的节目,是整场晚会中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较高的舞台作品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前党委书记刘树道在观看排练后指出:艺术学院师生能够扎根岭南,以传统的岭南文化为根基进行创作,这也是华南理工人治学于岭南大地,发扬于岭南大地的集中体现。禾楼舞是民族舞蹈中的“活化石”,也是广东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印象》以传统禾楼舞为素材,通过夸张的舞蹈动作与缜密的音乐处理,对传统禾楼舞通过祭祀祈求丰收的表现目的进行了新的诠释,体现了人类从一开始祈求神灵的保佑,进而改为依靠自身力量,最终实现丰收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六)人在华园

《人在华园》是华南理工学子白烨同学创作,学生艺术团话剧社演出的情景剧,是整台晚会唯一一个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的语言类节目。节目经过多次删减和精炼,最后着眼于学生日常的生活点滴,以小见大,由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表现巧妙抒发了华南理工学子对大学生活及母校深深的热爱。

(七)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是以高晓松同名作品为蓝本进行大胆改编而成。在编曲与服装设计方面,创作者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眼保健操”作为歌曲前奏的创意标新立异,给人以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立刻展现出生动的教室情景。全曲通过三个对比迥异的段落:圆舞曲风格的美声对唱配以白裙子、绿裤子、绿书包的华尔兹舞蹈;现代说唱配以当代街舞;流行男女声对唱配以休闲T恤及“扳手腕”的生活化场景,再现了不同时代的同学场面。作品在充分尊重原作和还原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华南理工人崇古尚今、敢于创新的学术精神。

(八)金银岛之约

金银岛,是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西湖美景之一,正如清华荷塘、北大博雅之盛名。金银岛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华南理工人的追求与希望。舞蹈《金银岛之约》,正是以五山美景“金银岛”为创作题材,它赞誉金银岛之美,也赞誉几代华南理工人艰苦创业的不屈之精神。梁军老师创作的舞蹈音乐清淡时不乏柔美、浓烈中饱含深情。舞蹈编导邓晨霞老师和霍蕾老师更几易其稿,直到演出前一天还在精心的修改舞蹈动作。

(九)校园记忆

歌曲联唱《校园记忆》是由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各学院学生以及附属小学学生共同演出。选曲以时间为主线,演绎了不同年代耳熟能详的经典校园歌曲。虽然是非原创性舞台作品。但是,全新的演绎和表现形式依然具有浓郁的舞台创新性。特别是《龙的传人》,将现场年过中年校友们的心,带回了那幸福而又青涩的校园时代。

(十)夙愿

艺术学院陶琳老师编排的舞蹈《夙愿》,其灵感来源于艺术学院张晓峰老师创作的同名交响幻想曲中浓郁的西域曲调风格和节奏特征。舞蹈语言以敦煌舞为基础素材,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与原生态生活于其中。在祥瑞、和谐的肢体语言中体现了华南理工大学博纳四海学子的宽厚胸襟与兼容并包的文化情怀。作品立意独特,舞台画面精美,还寓以全国各少数民族团结和睦之意。

(十一)祖国

《祖国》由王玉婷作词,艺术学院白翎教授作曲,是一首抒情的领唱与合唱歌曲。全曲前后呼应,荡气回肠。歌曲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澎湃的胸襟抒发了几代华南理工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四、展望:任重道远

当热烈的掌声伴着熟悉的《华工之歌》响起,当全场观众随着青年交响乐团的伴奏引吭高歌时,我们感到了些许欣慰、些许自豪,但更多的是责任。艺术学院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份子应以更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更高远的目标激励自己;以锐利的目光洞察世界文化之瞬息万变,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华夏文化之传统艺术;立足岭南,面向世界,富有创造性的发掘和开创岭南独特艺术文化。为将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竭尽全力。

绽岭南文明之花蕊,结华园艺术之硕果,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6)

论文摘要:笔者从自身舞蹈艺术教育经历和创办学生舞蹈业余团体的实践体会出发,分析了舞蹈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在增强团队意识、同学情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舞蹈是人的情感产物,它既善于表达人的强烈感情,也能反作用于人的情感,是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人们的情感,影响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经常的舞蹈训练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在舞蹈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他们变得活泼可爱,开朗自信。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师于2001年在石河子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学生舞蹈团,担任团长和编导,凭着对舞蹈教育的热爱和执著追求,与热爱舞蹈的学生一起训练、编排,并在参加各种活动和展演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为学生提供了解舞蹈和尝试舞蹈的机会,让学生强化了自身形象气质的培养,增强了自信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经历和体会,谈谈舞蹈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一、在增强大学生团队意识中的作用 

笔者在创办舞蹈团开展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不同年龄和性别,他们是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对老师的欣赏和个人的追求而做出的选择。他们凭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产生了对于同样的舞蹈作品而产生的独特的理解,对提高自身舞蹈艺术素质涵养起到促进作用。 

团队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基地,一个团队要维护其统一,其成员之间必须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准则。作为学校的课外舞蹈社团,成员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习惯是他人为自己服务,笔者作为舞团的组建者和编导,不仅限于专业上的指导,还需要在管理上将简单的“聚”在一起转化为“团队精神的凝聚力”。舞蹈团以舞蹈为媒介,排练、演出、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成为引导学生的极佳环境。排练中的合作,动作的到位,队形的整齐等不仅从专业角度上要求学生,而且还能在团队中营造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团队氛围;演出和各种比赛不仅锻炼学生,也是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需要,他人的赞许,获得比赛的奖项,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总而言之,当成员真正形成团队意识并产生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时,凝聚力才能真正形成并最大限度地产生凝聚的效应。 

 

二、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舞蹈是一门严格的艺术,也是残酷的艺术,要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坚持,首先要求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品德、人格和能力有了首先的认同之后,才能对其教学要求和所做的事产生认同。 

在舞蹈教育中集体舞居多,在排练中学生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这就需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舞蹈排练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而是通过学生个体参与的集体活动,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求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才会成功。 

在训练中还要培养学生不仅要用耳朵听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容和带着灵魂去跳舞。舞蹈团作品第一次亮相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大中专艺术节舞蹈大赛上,那段经历和考验是难忘的。赛后,舞蹈团男队队长俞世仲在校报上这样写道“初赛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音乐放了一半就关了,我的心惊了一下:完了,所有的努力白费了。但我还是没停下,因为主演——我们的老师依然在舞,就像什么事没发生,其余三十多个同学也在跟着继续舞蹈;这一切得益于老师平时对我们的特殊训练,节奏早已在我们心中,我们和老师的心在一起。台下由最初的起哄到非常安静再到雷鸣般的掌声,我们终于渡过了没有音乐的五分钟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三、在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中的作用 

(一)加强基本功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注重教学过程,强化基本功训练,明确训练目的和用途,让学生们明白舞蹈是一门循环渐进的学科,每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历无数次的练习和感受才能产生。同时注重评教环节,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基本功是在逐步增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在每完成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任务时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勤勉、谦逊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教他们学会缓减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在基本功训练组合上是让人费很多心思的,让每个组合总是有新意,还要有难度和美感,以此让学生感觉到基本功是舞蹈的重要环节,好的基本功组合也是很好的舞蹈作品,从而激励他们刻苦练功的劲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二)强化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 

最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学生教和编的能力也是在表演训练时积累起来的。舞蹈表演训练是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各种情绪和情感说话,让他们认识到单纯的不怕吃苦是不行的,还必须培养较高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明白对舞蹈的认识、实践和评价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去感动别人呢,没有自身对美的感受又何谈表现力呢。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笔者还会注重启发式教学,把理论知识和欣赏课加进来,边看边讲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以及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 

在教学中强调表演中运用眼神的重要,培养学生要会运用会说话的眼睛,让眼神、动作表达出对音乐和舞蹈意境的理解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梦想;启发他们把内心的美好和善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动作相呼应,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人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的情感表达和传递的作用,感受到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才是有生命的;还经常让他们分组相互观看,就表演和动作上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和表演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表现美、感受美。 

(三)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人的创造力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开展大学生的舞蹈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学习优秀舞蹈作品,而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编创能力,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和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或是对民间舞的改造,或是对古典舞的发展,或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法表现…..只要是能够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能表达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都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们的舞蹈创造能力的开发,实际上还是一种形象和空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立体思维的培养,21世纪将会有很多交叉学科的产生,需要人才具有多向思维的能力,将来学生能触类旁通,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造型艺术或与其他学科相碰撞而产生新的发明创造也是不无可能的事情。 

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如果说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从“学会”转向“会学”的话,那么,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会”而在于“会教”,只有会教的老师才能教出会学的学生。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在舞蹈艺术教育和实践过程中运用现代的教育方法,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宾主编.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3] 杨中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 

[4]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舞蹈队年终总结篇(7)

关键词:社区体育;舞蹈队;现状

1.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练习场地及硬件设施

1.1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练习场地与硬件设施的配备现状

在此次调查的四个社区当中,平凉路、江苏路、曲阳路社区的场地均位于自有社区活动中心内,长桥街道则是借用社区内小学的操场进行活动。除长桥街道外其他三个社区均配备了室内场馆与镜子,每个队伍都配备了音乐播放设备,四个社区的场地以及硬件设施配备基本可以满足队员们的日常练习。

1.2社区舞蹈健身队队员对自己场地的看法

在各个队队员认为自己的场地出现的问题当中,镜子数量不足排在第一位,在各个社区均存在,占总比例的41%;音乐播放效果不好的问题占总比例的14.1%;而地板不平整这一问题则集中出现在长桥街道当中,由于场地是室外操场,所以有时会出现地面不平整、打滑等不安全的现象。

2.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目标定位

2.1增强居民健康体质

舞蹈、健身操类是以健身为终极目的,以舞蹈动作作为表现形式,以音乐为载体,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接受的集健身、健心、健体、益智于一体的一类有益的健身活动。而舞蹈健身操属于有氧运动,能够良好的锻炼居民的心肺功能,增强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的身体灵活度和柔韧性,对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成立舞蹈健身队的最根本目的。

2.2培养居民兴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由于舞蹈、健身操项目的特殊性,要求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美的展现,同时,也提高了大家欣赏美展现美的能力;而练习时要求有音乐伴奏,这使得居民的节奏感和音乐鉴赏能力也有响应程度的提高。居民们在练习过程中不存在竞争和压力,可以尽情宣泄,自由伸展,让人的整个身心融人欢快有力的节奏中,忘却一切烦恼和优郁,从而使人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3成立表演队伍,展现本社区风采

各个社区经常有各种规模的表演及比赛。舞蹈健身操类的项目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社区中成立了舞蹈健身队,在日常练习之余排练出各种各样的节目,到时就可以为群众直接呈上精彩的表演,既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又展现了本社区的风采。这也是每个社区在成立舞蹈健身队是的一个初衷。

2.4加强居民间人际交流,培养和睦的邻里关系

江苏路街道的负责人指出,现在大部分的社区居民都从传统的弄搬进了高层的住宅,居民们平时的交流较以前很明显的减少。而舞蹈健身队的练习多数是在开放的、直接的交往互动中进行的,舞蹈健身队的队员们可以通过每周几次的练习,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的次数,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通过舞蹈健身队的表演活动也可增强社区内其他居民之间的联系,促进更大范围内的和睦相处,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是有益的。

3.社区舞蹈健身队队员的组成情况

3.1社区舞蹈健身队队员的年龄组成

社区舞蹈健身队队员的年龄以40~59岁居多,占全部人员的78.2%。这表明参与社区舞蹈健身活动的多数为中年人士;并且50岁以上的占全部人员的66.7%,而上海市女性的退休年龄为50岁左右,表明大多数队员在退休后拥有充足业余时间来进行练习。而39岁以下的队员所占比例只有7.7%,表明中青年人士参加社区的舞蹈健身队的人数较少,因此,舞蹈健身队应该加强自己的宣传,并设置相对新颖的练习项目,把低年龄层的居民新引进队伍当中,完善队伍的年龄比例。

3.2社区舞蹈健身队队员的性别组成

四个社区的舞蹈健身队的成员均为女性,这与舞蹈健身操类的项目特点有一定关系。舞蹈、操类项目一直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并且女性的身体条件更适合练习舞蹈、操类项目,而男性在观念上就认为舞蹈、操类项目不适合男性练习,因此,舞蹈健身队可以设置一些适合于男性参与的课程,比如交谊舞等,来吸引男士加入;除此之外,我国女性大多数退休年龄为50周岁,这使得她们较退休年龄为60岁的男性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业余活动。

3.3社区舞蹈健身队队员的职业组成

舞蹈健身队队员中有62.8%的人是属于退休人员,排在第一位,这也与队员们的年龄组成情况相符合,说明退休女性有充足的可支配时间来参与社区内的活动;此外,自由职业与全职主妇们在队员中的比例也已经占到了15.7%,两个职业也都属于有较多可自由支配时间的群体,因此在队员组成中所占比例也排在了2、3位。由此可见,影响社区居民们参加舞蹈健身活动的因素中,可自由支配时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组织现状

4.1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练习时间

四个街道每周的练习次数差别较大,平凉街道与曲阳社区的练习次数相对较多,但是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仅为1个小时;虽然江苏路街道每周的练习次数只有2次,但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为1.5个小时,因此其每周的总练习时间与前两者持平;而长桥街道每周仅练习1次,但持续时间达到两个小时,容易导致队员们的疲劳与倦怠。所以各健身队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数。此外,多数社区把练习时间定在了上午时段,并且在周末均有安排练习,说明充分考虑到了队员们的练习习惯和空余时间。

4.2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练习形式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四只舞蹈健身队均通过街道社区从外界聘请了专业的教练或者是指导员来指导她们进行练习,并且四个社区舞蹈健身队全部采用授课的方式,由教练或指导员将舞蹈或健身操内容教授给队员,这样的课程每周至少一次,而江苏路街道和曲阳社区每周达到两次。在余下的练习时间中,在教练或指导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各个舞蹈健身队则会在队长的带领下自行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4.3社区舞蹈健身队的练习内容

四个队伍的练习内容均以舞蹈类、操类项目为主,并且都安排了健身操,民族舞的练习内容,说明这两项内容也是在社区中较普及的项目,在练习强度、难度上面也更符合队员们的年龄特点,更容易被队员们接受。民族舞、健身操、广场舞排在队员们最感兴趣的项目的前三位,所占比例分别为69.2%、64.1%和61.5%,社区应多多增加居民们喜闻乐见的项目,并且加强相关运动器材的配备,丰富舞蹈健身队的练习内容。

5.居民在社区舞蹈健身队的参与情况

5.1居民加入社区舞蹈健身队的动机

四个社区居民加入舞蹈健身队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参加练习的人群达到了100%,位于第一,表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已成为大多数人追求的首要目标;以丰富业余生活和社交为目的而参加练习的人数较多,再者是以展现自我为目的的人群,所占比例15.4%,;而希望通过舞蹈、操类练习来调节压力的人群占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