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6:28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高职;演讲与口才;五结合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3-02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与人沟通的艺术,注重信息的双向互动,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三种形式,并且能够直接体现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思维水平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重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高职院校中“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后更加侧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演讲与口才”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但实际“演讲与口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参与“演讲与口才”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五结合”训练模式

1.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正式演讲的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性的口才训练和专业的交际技巧指导,造成许多学生当众演讲或者公开讲话时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因此,高职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以便帮助学生消除公开演讲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个演讲主题,并引导学生与各自的同桌一对一交流练习;然后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着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说明对主题的看法,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则可使学生分批于每次进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前几分钟完成,以确保每位学生均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可针对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其他观点,并通过共同讨论解决疑问。教师通过这种听众由少到多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由易到难的训练阶段,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开口表达的信心。

2.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相结合。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口语表达的过程能够体现说话人大脑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则对口才水平有直接影响。因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提高的目标。(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感受、体验等人体主观性情感密切相关。在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形象、运用典型化事例或者想象的方式以增加演讲内容的趣味性。以“形容人的相貌”话题为例,学生可以采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沧桑集于一脸”、“长得比较朴素”或“我不是不美,我只是美得不明显”等带有幽默性质的语句,这不仅可以增强演讲内容的生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掌握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以“食品安全”演讲话题为例,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组织表达语言,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学生可以按照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怎么做)方向进行逻辑思考,然后准备演讲内容。(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大脑思维从不同方向思考寻求问题答案,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时,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则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增加演讲内容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诸如“列举十种以上有腿但不会走的东西”、“尽可能说出砖块的作用”等思考类问题,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应变思维。应变思维是实践活动中运用较广泛的重要思维方法,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使得各方关系得到协调。学生进行演讲时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演讲节奏感,进而出现忘词、不知所措等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有助于化解遇到的意外困境,从而保证演讲的顺利完成。在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训练应用思维的能力。

3.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传达信息与表达思想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演讲者口语表达的顺利性。因此,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的提升。(1)有声语言。教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扩大学生的基本词汇量,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使用词句准确性的训练,以减少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高职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文采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熟记古诗词的竞赛活动或者对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扩写以及缩写的应用训练。(2)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具有沟通交流的作用,无声语言中如眼神、表情、手势等对演讲者的形象以及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礼仪知识。通过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配合,能够提高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整体效果。

4.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高职中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虽然具有一定开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如课时限制、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环境的影响,所以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演讲与口才”也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所以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结束学校课堂教学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拓展,以提高演讲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或者学校举办的演讲、辩论以及朗诵等与口才相关的活动;或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等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通过“演讲与口才”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共同训练,有利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增强。

5.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岗位相结合。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因而院校开设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训岗位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教师可以先对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岗位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口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为“2+1”,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需在校外实习一年。而教师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接触实训岗位后可能会遇到新的口语交际难题,所以教师应该保持和学生的联系,以便在学生需要时提供有利指导。

三、高职“演讲与口才”课“五结合”训练模式注意的问题

1.教学前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本文提出的“五结合”训练模式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或者出现各种突况,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前,应该做到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做好课前准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教学中内容实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训练任务应该注意与企业提供的岗位需要达成一致,教师可以将实际岗位的要求转化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充实整合原有的知识体系。这既能体现“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能适应高职院校设置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目标。

3.教学后及时总结。“演讲与口才”课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所以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学习成效并肯定学习成果,同时归纳演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点。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交流演讲经验,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把握演讲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演讲习惯。

4.教学后实践巩固。“演讲与口才”中真诚的感情流露需要以相关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口语表达思想情感。因而高职院校和教师除重视“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践能力以增加生活阅历,巩固“演讲与口才”课堂所学的交流技巧。

“演讲与口才”是我国高职院校开设较广泛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了解了“演讲与口才”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五结合”的训练模式,即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实训岗位的需要这五个方面相结合,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演讲与口才”教学的课程质量,并增强学生演讲与口才的能力。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2)

态势语言实训主要针对态势语言这一章节内容进行编排,教师在理论授课课时讲解态势语言的作用、含义等知识,在实践课时主要训练包括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在内的相关内容。针对口才应用的领域、场合、对象的不同,教师可将情境应用设计为三大板块,主要包括:表演板块(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交际板块(社交口才、求职口才)、工作板块(主持口才、谈判口才、推销口才、导游口才等),在实践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情境,完成即兴演讲、解说词撰写与讲解、模拟面试、辩论赛等实训项目。此外,教师编排实践教学内容还应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他们的岗位需求,优化实训项目结构,进行有重点的训练与突破。例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的工作需要运用谈判口才、推销口才来赢得客户、获取商机、实现合作双赢;文秘、行政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求颇高,而且交际场合及工作场合的介绍、说服、拒绝批评、赞美等交际口才使用频率颇高;辩论口才更是法律专业的学生训练与实践的重点。

二、科学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发音实训、态势语言实训、情境应用实训等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训练、鉴赏、实践三个层次进行操作。“训练”主要包括普通话正音训练、朗诵训练、演讲训练。普通话正音训练包括七个部分,分别为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训练,重点是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在实训时教师可以根据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进行正音训练,还可以根据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言、语法等方面的差别,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普通话纠音训练,培养其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鉴赏”主要是通过欣赏范文朗诵音频和视频,从中了解并掌握诵读的技巧;通过欣赏著名演讲文稿与名人演讲音频、视频,从中体味演讲的感染力与魅力,掌握演讲内容的编排和态势语言的运用;通过实地观看论辩赛或者欣赏辩论赛视频,从中感悟思辨的力量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流畅练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方自信的礼仪风度以及敏捷机敏的思辨能力。“实践”是指结合学生生活和工作实际,创设仿真的情境,如组织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等活动。口才表达在学生求职阶段发挥着极大作用,所以模拟招聘会既是锻炼学生面试口才的机会,更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预演,实训内容可包括面试阶段自我介绍实训、面试阶段回答面试官问题阶段、面试阶段礼仪礼貌实训等。在实训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面对面试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提升。

三、努力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演讲与口才不应囿于几十平米教室和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与社会、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演讲与口才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口才实践。如谈判口才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亲临二手车市场、购物、租房、产品促销会等简单商务活动,让学生观摩或参与报价、讨价还价、磋商较量的过程。现今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不轻易服输的信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参与各级各类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竞技性口才实践,在提高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毕业季的招聘会既是学生谋职应聘的舞台,也是他们磨练口才的机会,教师可带领学生亲临招聘会,将招聘会现场作为学生的口才实训场地,使学生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的沮丧中总结教训。此外,大四的实习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实习中不仅锻炼了行业口才能力,还锻炼了社交口才能力,而且实习过程没有教师全程参与和现场指导,所以更加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独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改革考核评估方式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教学主体 教学改革 实践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提高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其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进行了行为导向教学的研究,发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还非常适合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如言语理解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应变能力等,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传统的重文轻语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在以前《演讲与口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主要是老师“满堂灌”。注重单向传送信息,并且呈直线形态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受众学生反馈机制的作用。并且忽视了演讲与口才表达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演讲与口才的本质是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以至于在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仍然不敢说、不会说、不善说,如辞不达意、语无伦次、话不得体等。因此,在学校提倡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后,笔者对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新探索和尝试。

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总体设计上,笔者坚持以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既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强调通过任务来完成教学内容,创设教学和师生互动的仿真情境,尽可能地通过模拟来让学生体会真实情境。通过总体设计相应的、真实的演讲与口才实训项目来带动引导每一单元的教学。其主要做法有:

1.课前演讲:瞭望社会、展示自我

主要是采取课前3分钟演讲,通过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和沟通环境,让学生多说、肯说,训练学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由于学校学生多来自方言地区,而方言地区的学生因为缺少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加之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语音训练,很多学生缺乏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说话含混不清、有气无力、穿透力不强、音色不美,严重影响沟通效果。因此,笔者主要利用课前3分钟,对学生进行吐字归音、科学发声的训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讲述最新的新闻事件、最值得关注的话题、最值得讨论的问题或自己经历的最让人感动的事件。提前由课代表安排人员,每次2人,提前做好准备。转述中要求普通话标准、流利、不读错字。演讲后加上个人的见解。也可以模仿电视台的新闻播报或访谈节目等形式进行播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掌握的材料、自行选定,教师不加限制,特别强调临场发挥,面部表情、姿势、所讲内容、故事情节等。每位学生一个学期至少可以锻炼2次,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上台时,表情自然大方,语言流畅,所说的内容条理清楚。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所说的内容从学生生活到社会现象,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历史到现在无所不及。尤其是在训练过程中又能彼此学习,互相补充,达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效果,受益匪浅。

2.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维训练

(1)情景模拟:交际口才之拜访。分为非正式拜访和正式拜访:非正式拜访设计到亲戚朋友家拜访的礼仪和谈话。正式拜访则模拟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访问或公司领导人之间的参观和访问。

(2)求职模拟。设计目的是增加求职面试技巧训练。职校学生都将面临求职面试,面试场上的语言表达标志着面试者的成熟程度与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前途。所以,在课上笔者设计了求职面试的模拟现场。首先将学生分为BOSS组及求职组。设置不同的任务。求职面试技巧训练采用模拟面试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兴趣较高,都能认真去准备,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点评,包括仪容仪表、表情态度、面试礼仪等。通过模拟面试,学生不仅掌握了求职面试技巧,还切身感受到口才训练的意义,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增强自信心。

3.行业口才训练

行业口才训练的设计目的是运用不同的演讲内容,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训练学生对语速、语调、语气的轻重、停顿的把握。主要有:

(1)推销口才训练——汽车展销会。教师在课前按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各小组选择一款汽车,了解该款汽车生产厂家的公司文化、性能及优势,进行市场分析及消费者分析。课堂上由各组派代表在台上用PPT、图片、视频和广告等形式进行推销。

(2)导游口才训练——景点介绍。教师在课前按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各小组介绍一个景点并制作成PPT,派代表在台上展示。

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模拟实训,学生在台上演讲越来越自信,表达时的语速、语调、语气的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学会利用口语表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口头表达中语言越来越规范,语音越来越准确。努力达到发音清晰、语调优美、言辞生动、谈吐文雅。

4.改革考核:增设压力、营造氛围

考核方式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诗文朗诵会。教师在课前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各自选择一首诗歌或散文,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或散文等,将其制作成PPT,根据诗歌散文的感情配乐。考核要求:脱稿、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注意诗文的情感表达。

(2)班级主题演讲比赛。以“感恩的心”为主题演讲,可以将生活中的细节拍成照片,配上文字,制作成PPT,起到强化演讲内容的作用。考核要求:对演讲的内容熟悉,基本脱稿,中心突出,情感丰富,深情感人。

(3)班级故事会。教师预先给出8个词语,要求学生分组根据这8个词语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故事要具有哲理性、趣味性和逻辑性,生动、形象、感人,能给人启示。编好后每组选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

(4)辩论赛。从班级里挑选出8名表达能力强,反应灵敏,普通话标准的学生,担任正反方的四位辩手,其他同学分为两组各属于正反方的支持者,负责给辩手找资料。教师给出辩题——正方: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就业的机会太少;反方: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自身的素质不高。由正反双方抽签。选题后进行准备,八位辩手根据辩论赛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精心的准备。辩论赛要求八位辩手学会分析辩题,学会寻找资料进行立论陈辞,能从对方的回答中找到漏洞并进行反驳。表达要清楚准确,事例和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三、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效

笔者对演讲与口才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教学新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

1.教学主体实现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

让教师从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而成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在上课时就如同导演一样精心组织学生们排练,让学生自觉地做到乐于学和在乐中学,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与充实,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说话的胆量、自信心及应变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们在学期总结中反映:“训练初,站起来讲话就提心吊胆,更不用说上讲台了。面对几十道目光,心发慌,腿发软。但现在,站在讲台上讲话已自然很多。即使一时说不上来,也会慢慢想,想好再说,不再显得尴尬、无地自容。”

3.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经过一个学期课程改革实践训练,学生的演讲与口头表达意识有所增强,懂得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师的耐心鼓励下,他们渐渐增大了胆量,很多学生通过在众人面前演讲增强自信心,有的同学通过自我介绍或课前3分钟演讲将深埋在内心的话大声说出来,感到十分舒畅。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敢于上台说话了,而且懂得言谈举止在个人综合素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主动参与课堂实践训练的同学越来越多,课堂的互动性在增强,气氛比以前活跃。

4.说话的仪态表现得大方从容了许多

当初,不少学生刚上讲台,往往手足无措,有的人不知身子往哪里靠。而现在,学生的仪态已变得大方多了,讲话时,眼睛敢于注视别人,脸带微笑,不再张皇失措。有的学生还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表情,并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助说,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5.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学生不但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而且在思想道德水平上也跨上一个新台阶。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锻炼了现想现编、现编现说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反应速度,使学生能够及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事理的认知换成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统筹安排能力。

笔者的探索收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沟通表达能力是职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演讲与口才是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主要课程,其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双胤,相征.“演讲与口才”素质课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

[2]周彬琳.实用演讲与口才[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英语演讲 英语口语教学 教学方法 可行性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国际上英语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奥成功后,英语学习的第三波热潮在国内开始兴起。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各国交流中发挥关键作用,已经由一种专项技能逐渐演变成为一门必备的工具。其中,英语口语技能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都在努力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英语课的教学进行相关的改革,其中,大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却依然开口困难,言之无物,欠缺逻辑性,表达能力差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各方的重视,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教材,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英语基础以及教学水平等,学生缺乏口语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M入大学后的学生没有养成提问问题的习惯,如此一来,对他们的英语口语乃至整个英语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

客观来讲,要想使学生的口语交流突破基本的会话层面,就需要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从每年举办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参赛选手语音语调标准,肢体语言丰富到位,思维反应敏捷,口才出众,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特色和风采。笔者尝试着将利用演讲课的形式,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这一理念引入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并探讨这一方法的必要性,以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演讲的历史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公共演讲这个现象,它可以称得上是西方世界演讲-兴起的源头。西方修辞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至今被西方奉为演讲的经典著作。在我国,公共演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口才辞令一直都受到很大重视,像孔子,孟子等辞辩家一直到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众所周知,公共演讲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它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一定的场景中都会碰到并能够利用的一种实用技能。正如Zekeri(2004:412) 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公共演讲的技巧以及调动他人积极性,管理他人和团队领导力仍然是职业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在国外大学中,公共演讲课是文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最早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他们在1989年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演讲辩论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演讲课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在新的时展中得以复兴,有了全新的角色定位。随着中国国际化脚步的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的加快,英语演讲课作为促进各大高校创新教学方法,展现教学水平的课程,吸引着教学改革中探索思路的大学的重视。

三、演讲课开设的理论基础

由于我们英语口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语言形式的练习和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结果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说英语而练习语言,却不知道在语境中如何进行推理,如何运用论据,组织观点,如何与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众所周知,英语演讲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演讲的目的各不相同,环境和时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演讲的表达形式和信息交流的过程却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演讲者将信息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传达给听众,听众对此会做出一定的反馈,然后这种反馈会对于演讲者的后续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演讲的顺利开展取决于各个环节之间紧密有效的结合。

演讲课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进行有效交际为目的的综合课。对于演讲者而言,他不仅需要以语言为手段,更注重交际过程中的敏捷快速的反应,使用一定的创造型思维,具备分析组织能力,培养自信心。通过开设英语演讲课,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勤于思考,思维缜密,善于表达的人才。

演讲属于高级语言活动,虽然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口语能力相对较差,但-也并非是白纸一张。毕竟他们经过了高中阶段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此外,山东学生高考成绩相对好于多数省份,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好。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利用好演讲的信息交流原理,采用类似的表达形式,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设置有效的交际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课程设计原则

1.以语境教学为主。语言一定要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使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演讲课上,可以设计和人们的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的场景。比如让学生在模拟新生入学仪式上致欢迎词; 主持一个公司招待晚宴;进行工作中的产品推销展示,或者劝说人们参与环保活动。这些语境的设置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语境对于语言交际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适应性。

2.在教学中将语言输出与输入并重。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英语演讲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等方面的感官刺激。比如对于英语演讲的初学者来说,他们需要观看一些成功的经典演讲范例,因为有些演讲技巧,如肢体语言的运用,嗓音的运用(抑扬顿挫)是难以用文字传达给学生的,因此,可以借助于视听材料。课堂上的演讲示范材料有三类:名人演讲,全国大学英语口语竞赛演讲和学生的课堂演讲,这些材料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演讲的感性认识。

交际教学法的本质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参与交际活动,因此,在获得信息输入的情况下,我们鼓励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锻炼表达能力。每次课上,在讲完演讲理论知识后,都留有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演练和相互反馈,目的是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并练习当堂所学的技巧。每单元结束后都留有演讲作业,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通过练习演讲而让学生学会演讲,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中去亲身体会演讲的快乐和成就感。

3.将英语演讲课变成技巧学习与切实提高英语水平的过程。英语演讲课应该是在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已经基本扎实的情况下运用语境教学,来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级语言课程。而警察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不太高,口语表达能力弱,因此,演讲课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重任。

由于英语演讲课是书面语言和口语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学会演讲就必须学会撰写演讲稿。而在进行演讲稿的写作时,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书面语词汇、句法以及对修辞的运用,具有组织材料,观点的能力,能把事例层层扩展,并使自己的演讲稿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在演讲稿准备过程中,学生对稿件的修改润色会使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能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表达推向新的高度。

五、课堂设计与实践

笔者自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为本院二年级专科生开设英语演讲选修课,本学期是第二次。课程具体安排操作如下:

在上演讲课的开始阶段,并不刻意要求学生演讲内容的逻辑性、观点是否突出明确,遣词造句是否精准,肢体语言是否到位,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讲台上说够规定的时间即可,并且要求他们声音洪亮,能让合堂教室内所有的人听到。这并不是要降低英语演讲课的标准,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常见的怯场问题。因此,在每堂演讲课上,我们经常会营造一种比较正式的场景氛围,要求学生精力集中,情绪饱满,举止淡定,同时,给予轻松和趣味性的引导。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会拿出40分钟为学生讲解英语演讲的相关理论,涉及到如何选题,如何分析听众,如何写演讲稿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如何在讲稿中引用例子等等;然后给学生播放演讲视频材料,并给与分析讲解;观看完后,让学生对学习的视频内容用英语进行评价。在剩下的时间里,让学生把学到的演讲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有时采用分组实践的模式,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进行小组演讲练习,演讲内容要与当堂所学的演讲理论相关,题目自定。有时采取全班同学一起参与的形式,由教师找课堂上较积极的同学上台演讲,请不参c的同学做笔记来进行点评,调动每个学生发言的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每次课后会给学生布置一个有挖掘潜力的主题,让学生们回去做调查,收集资料,然后写好演讲稿,以便在下次课开始前,能够到台上进行脱稿演讲。总之,整个课程首先要从解决自信心方面做起,循序渐进的进行每一步,在各个阶段都要及时表扬学生们所取得的进步,并随时发现不足指出,使他们始终感受到鼓舞,保持良好的学校热情和学习状态。在2016年十月举办的外研社杯口语大赛山东赛区比赛中,我校学生在与众多英语专业学生同场竞技的情况下,获得总分第16名,山东省三等奖的好成绩,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口语及演讲的兴趣。

六、课程开设效果反馈

课程结束时,笔者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符合最初的预想,学生们对英语演讲课的开设表示出极大地欢迎和支持。

1.学生们普遍认为他们在英语演讲课上收获了自信心,提升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他们认为,在不同语境中对于不同的讲话技巧,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强化了语境意识和交流意识。

2. 80%的同学认为英语演讲课作为英语课的一种课型,帮助他们巩固了英语基础知识,提高了英语口头表达的欲望和表达能力。

3. 7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逻辑能力得到了提升,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4. 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肢体语言比过去丰富的多,而且运用的更加得当更加到位。

5. 58% 的同学认为自己对英语演讲课上展示的文化背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也带动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七、结论

经过两学期的实验,结果发现,英语演讲课程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活动和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模式,试图突破过去口语课程传统的语言形式的训练,起到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作用。它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英语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这门新课型能使学生从纯语言练习中解放出来,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朝着成功的交流者方向迈进。因此,在警察院校开展此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何宁.英语专业口语课教学浅析[J].外语界,1999,(3).

[2]康志峰,路效用.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9).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王彤.英语演讲课与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6).

[5]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 2001,(3).

[6]吴敏苏.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方法刍议[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5)

一、重视诵读,提高学生普通话诵读水平

练口才最好从诵读开始。诵读是理解、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由生活语言过渡到艺术语言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散文、诗歌、戏剧、小说、议论文等作品的诵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呢?首先,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富有感情地示范诵读,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这样可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的情绪。再通过诵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注意文章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掌握诵读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准确深入把握文章情感。再次,教师要灵活运用朗诵形式,通过朗诵活动或比赛等平台,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和朗诵水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音乐、故事、图片等,带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在合适的音乐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播放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诵读并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到讲台前进行示范朗诵、分角色朗诵,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朗诵的情感表达,感受自我实践的成功。如笔者让学生结合课堂训练,课后做充分的练习准备,在班内举行《致橡树》诗歌朗诵会、《雷雨》话剧表演等。通过同班学生表演相同的主题,学生得到一次有比较的交流和对决,做到学练结合。

二、注重营造气氛,激发“说”的兴趣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听说训练及用心感悟。多年来,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训练,忽视说的训练,使得许多中职生难于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口头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时候,学生要么打开书找答案,要么张口结舌,语无伦次。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克服其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学练气氛,帮助他们消除害怕失败的思想顾虑。教师要允许学生出差错,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说。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那些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同学回答,培养他们由少及多地说。并引导学生表达时遵循“言之有的”、“言之有礼”、“言之有物”的基本要求,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提高他们说话的勇气和信心。也可以提供一些论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笔者提出“中职生毕业后继续深造上大学好还是直接就业好”等讨论题目,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有感而发,各抒己见,学生比较容易敞开心扉。坚持练习类似的论题,学生发表的观点越来越鲜明,有的放矢,条理清晰,言辞准确,态度谦和,表达得体,内容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练习中得到了进步。

三、注重观摩学习,传授演讲技巧

演讲是以口语为主、态势语为辅进行交流的艺术活动,是人们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培养和提高演讲能力,是中职生人生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演讲的基本要求是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势夺人。演讲要强化四种意识:身份意识、对象意识、目的意识、场合意识。演讲的艺术包括开场白、结尾、理论、举例、反驳、幽默、鼓动、礼仪的艺术,对声调、重音和情感把握的艺术,表情动作的艺术等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演讲的技巧和艺术,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演示和播放演讲视频让学生掌握演讲基本技巧。演讲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较难的训练内容。教师的演示最直观,最让学生折服,也体现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播放邹越有关感恩主题的演讲,李强有关口才的力量的演讲,奥巴马在惠灵顿学校开学时给美国学生的演讲等视频,观看视频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所运用的演讲艺术及所收到的效果。同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白岩松的演讲、“壹周立波秀”、学生演讲比赛等视频,并且通过观摩了解演讲者身体的姿势、面部的表情、眼睛的视线、声音的控制、与观众的互动等技巧。

演讲稿的写作不同于平时作文的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应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要求学生积累古今中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名言警句等,及时记录在本子上,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在观看演讲视频之后,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讲授演讲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注意事项。在一次“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征集活动中,学生写的演讲稿符合要求,内容丰富,实例感人,很有鼓动性。为了使演讲稿更加精炼,可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互评互改,推荐出优秀作品进行修改,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点评,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四、反复演练,提供演讲展示平台

要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在教学中必须以训练为突破口,教师可安排每次课堂上由三位同学就自己写好的演讲稿上讲台作三分钟左右的演讲,师生点评,按学号轮流进行。在学生演练过程中,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学生为了提高自己,超越他人,对镜训练,在同宿舍同学面前训练,记稿子,练技巧,每次演讲都有较大的提高和收获。为了检阅学生的学习成果,可在班级和专业部开展演讲比赛,学生们为了展示自我,纷纷报名。学生的演讲有感恩主题、自信主题、梦想主题等,有的演讲自然亲切,有的演讲激情飞扬,有的演讲生动感人,有的演讲生动幽默,学生们通过演讲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为了让学生的演讲能力得到突破性发展,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心绣未来”、“中国梦,我的梦”等演讲比赛。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训练中,学生演讲的能力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在普通话演讲中,他们以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新颖感人的演讲主题、晓畅生动的表达、朴实真诚的感情、自然得体的态势、整洁端庄的仪表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赢得了属于他们的成功。

总之,普通话演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地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逐步形成演讲的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6)

任务驱动职业口才应用

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通信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口语交际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口头语言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职场的各个领域,谈吐得体、出口成章的人越来越显示出特有的优势,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人们的好感与尊重,推进事业的成功。可见,口才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需要。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法、情景模拟法、四步教学法等,实际上还都是以讲授为主要手段。以“教师读、学生学”的教师为核心模式,理论性颇强,课堂上也较为枯燥。教师所用的教材也是按章节编排,这样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很强,并没有突出职业口才的实践性。另外,在一些职业院校中,职业口才这门课程是不给配备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只能在讲台上大声的读,用自己的发音作示范,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提问每一名学生,学生只能齐读,学习老师的标准发音。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学生在总课时的一半便会失去兴趣,学生的社会经验欠缺导致只能从沟通的理论到理论,实践的机会微乎其微,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到日常交际沟通中,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从而对沟通课程失去兴趣,没有体现出高职口才沟通课程的价值所在,学生在口才交流和沟通能力上也没有什么进步或突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基本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溶解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完成每个任务,即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经过思考!讨论评价及教师的引导、点拨,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系统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合了激疑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导学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职业口才课程同样是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单一的满堂灌,有自我思考又有协同合作,真正在情境中提升口才与沟通能力,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发自我潜能,教学效果也相应提升。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口才课程中的应用

1、任务驱动在理论讲授中的应用

在普通话语音训练的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将课堂设计为任务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评价总结、拓展提升。运用的方式分别为案例导入、正音讲析、发音练习、纠错正音、美声欣赏与任务一一对应。通过网络课程、普通话学习网、视频、音频、图片等信息化手段,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课堂。让学生明确整个任务分为:任务一,找准发音部分;任务二,学生进行声母、韵母的发音练习;任务三,克服方音,流利的朗读及演讲。教师要将学生分组,大声朗读、互相交谈,观察对方的发声部位和口型,发音是否准确。这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在任务实施时,首先,利用图示教学生找准发音部位。任务二,进行声母、韵母的发音练习。利用音频做示范。之后,采用音频示范、学生齐读、课堂提问的程序来训练学生的发音。教学重点的突出与学习目标的实现清晰可见。任务三,克服方音,流利的朗读及演讲。我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一些学生是来自南方城市,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方音,及时纠正错误。播放一段视频展现央视主持人一级甲等普通话水平的风采,让学生与自己的方音相比较,纠正学生的方音。突破课程的关键点。再播放一段有感情的美文朗读欣赏以及全国演讲大赛视频,让学生不仅能够流利的朗读文章,更能带有感彩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最后达到技能的升华――学会演讲的技巧。化解本课程学习的难点。课程的最后要有任务总结,考察学生的发声是否准确。还要教会学生成功的运用体态语、注意说话时的表情和音量,通过图片为学生展示。任务拓展,在课堂上播放与普通话训练相关的视频,如新闻联播、采访节目、央视主持人讲普通话的视频,增添学习兴趣,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并为学生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以及学生的社团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驱动在实践技能中的应用

职业口才的课程旨在对学生的普通话、社交口语、行业用语等技能训练,因此必须在课堂中加大实践技能的环节。教师根据授课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模拟职场环境与工作情景,设置相关工作的口语表达任务,组织指导学生运用口语知识及技能,去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提高为目标,安排训练的项目任务,不是仅着眼于空洞的理论说教。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口才实践环节设计,可根据其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解出接待游客口才表达、景点讲解口才表达、讲解解说词口才表达、与游客交际时口才表达等训练项目,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实战,达到技能有效的培养。

任务驱动法教学法是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有效改变口才与沟通课程中课堂沉闷、内容无味、学生厌学、效果欠佳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十分迫切和重要。

参考文献:

[1]韩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J].学园, 2013(10).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高校;口才课;实训教学;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3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口才对一个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正是学习口才的关键时期,各类大学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开设好口才课,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掌握各种口才运用的技能。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口才课教学不尽人意,存在轻实训重理论教学,实训内容和环节设计不合理等现象,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才技能。旧的口才课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以便让口才课真正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器。

一、口才课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交流表达”技能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核心技能标准体系》中确定的我国八项职业核心技能体系框架中的第一项,这说明,口头表达能力非常重要,社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好的口才。但是,很多刚入学的大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欠佳,他们在高中时缺少系统的口语表达技巧训练,很多学生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存在胆怯、恐惧等心理,或者不知道在职场中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规范地使用语言。

进入大学后,提高大学生的口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求职成功与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是顺利实现与岗位‘零距离’ 对接的重要保证。”[1]这要求口才课教学,既要教给学生各种口才理论知识,更要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和场地让学生训练,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口才,让学生完成从“敢说”到“能说”直至“会说”的蜕变过程。

二、口才课教学的现状

口才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但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仍以个人讲授为主,理论内容多,实训程度低,造成学生只听不练,上课玩手机,或者“人在课堂心在外”等现象,教学效果不好;有的教师认识到了口才实训的重要性,但苦于学生人数太多而没有实行,因为大班上课时,八九十甚至上百人一起上课,全班同学上台做个自我介绍,就要花费几节课的时间,教师要推进教学进度,只能把实训时间压缩。这样的话,学生上台锻炼的机会很有限,口才技能也很难提高。有的教师开展了一些实训项目,但实训的内容把握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专业领域职场口才教学的重点, 结果把过多精力放在了职业能力以外的一些艺术口才训练上,导致学生的职场口才实践存在空白。”[2]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素养的提高,口才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担任口才课教学的教师,要清楚地认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并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要明白教师在课堂上讲十句不如学生练一句,教师理论知识讲得再好,学生光听不练,口才提高就不会明显。比如讲演讲得站姿和手势动作,就应该是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演讲时的态势语,掌握各种动作要领。如果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坐着听,那么效果就不好。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双高”应用型人才。

(二)增加实训的时间,让学生随时处于实训场景中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口才课教学模式以学生训练为主,教师示范讲解为辅,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

虽然,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但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有尽量多的锻炼机会。课堂上,教师创设不同的语言情景,先让那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发言,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然后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积极的学生发言。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大家了解了不同的职业情景,掌握了以后工作环境的用语特色。

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喜欢“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他们普遍认为这种上课方式更有趣,收获也大,师生相处融洽每当学期末,很多学生都舍不得和任课老师分开,希望老师能给他们再上类似的课程。

(三)实训项目、内容与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口语能力

具有职业口语能力是劳动者素质的体现,也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然而,我国劳动人口中许多人的语言能力尚不能满足职业工作的需要,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前需学习掌握职业口语,以适应职业活动中语言交际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3]

不同专业的学生,职业口语的用语特点不同。教学时应该结合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性和针对性,提高职业口语的教学力度,不能全校的学生学一样的内容,开展一样的训练项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职业口语教学的区分。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口才课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基础训练的内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训练方式也是一样的。专门训练内容包括解说口语、服务口语、管理口语、营销口语等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解说口语的内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选择学习服务口才的内容,而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营销口才。这样设计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职业环境,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用性也更强。

(四)不断丰富实训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提高实训项目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参与度。经过不断地摸索,学校开展了 “自我介绍”、“情景表演”、“微笑行动”、“校园一景解说”、“配音练习”、“诗歌朗诵”等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大部分比较新颖、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配音练习”这种形式,主要选择一些经典的电影或电视剧对白,让学生进行模仿配音练习,学生热情高涨,争前恐后地参与进来,课堂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很好。

2.个人训练和小组训练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个人训练方式外,有很多活动是以小组训练的形式开展的。第一次上课就以抽签方式把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并且选出小组长,上课时小组同学坐在一起,方便一起讨论问题和开展活动。“微笑行动”、“校园一景解说”、“诗歌朗诵”等就是小组训练项目,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员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每个项目的得分小组成员共享,计入组员的总成绩。小组训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在小组成员的监督下,能调动一些不太积极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3.以奖励分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活动,不能只有精神鼓励。可以采取奖励分数的办法,一般是回答一次问题,参与一次表演或活动奖励2分,这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参与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被奖励了几十次,他的平时分就比较高;有的学生不太积极,平时分比较少,总成绩就比别人要低。

实践证明,学校开展的实训项目和采取的训练方式,效果不错,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4.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结合,拓展课堂空间。口才训练是系统工程,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重复性的训练,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能充分地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为此,只有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为此,学校设计了两个课外实训项目:拍摄“微笑行动”视频和进行“校园一景”导游解说,这两个训练项目很成功,广受学生欢迎,已经成为口才课的代名词,历届学生拍摄了大量的优秀视频。拍摄过程中,学生收获很多,不仅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制作视频。另外,教师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学院举行的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各类社团活动,让学生抓住每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口才能力的机会。

(五)提供专门的实训场所,满足学生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建立一个专门的口才课实训室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这里可以进行发音、朗诵或者演讲练习,或者进行情景模拟职业口语训练。在专门的实训室训练,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更好地投入到训练中去。学生每次到实训室上课,都热情高涨,非常积极。可以说,口才实训室已经成为学生的福地。

四、打破传统,改革口才课考核方式

口才课和其他课程的区别,也要体现在考核形式上,重视实训和训练的理念应该贯穿在口才课的始终,所以,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口才课的考核形式应打破传统,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而且,过程性考核的分值要多些。学生能不能拿高分,主要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具体体现在平时的课堂参与情况和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在期末考核中加入口试环节,则更能体现这门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试内容,由教师或学生评委打分。考核方式的变革,更能激发学生对实训环节的重视,也更能体现这门课的价值。

总之,学校应该积极进行口才课的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实训为主的教学思想,改革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口语能力,确保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选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厚洪.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0,(1):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