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信年中总结

电信年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3:20

电信年中总结

电信年中总结篇(1)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的进步是直线向上的,缓而不慢,细而扎实。因为作为一个客服人员,我深知基本功要做好做实,微笑要留住,礼貌要恰当,耐心要保持,这些非一日之促成。这个工夫是细水长流,着急不得,不近功也不能急利。于自己的成长有更好的磨练。在平凡的客服里我努力展示了自己优秀的一面。在kpi的考核中每月被评为优秀客户代表.在xx年作为优秀代表派往**进行亲和力培训,在xx年被安排去**10000号交流学习,期间我的多次建议被领导采纳.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xx年度优秀员工.在文娱方面,兴趣广。爱好文笔。在去年5月份举办的“电信产品广告征集”中被采纳一条有价值的广告语。今年5月份在五四青年节组织成员创作和表演节目,获得大家的好评。

做客服,人说“这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确实,客服需要处理的事有时是那么琐碎,每天忙忙碌碌,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客户,礼貌的,粗鲁的,感谢的,生气的,讲理的,不讲理的,打错电话的……刚开始的时候,每天的情绪也会随着碰到的事情,碰到的客户而改变。被客户骂了两句,心情变得沉重,笑不出来;被客户表扬了,马上轻快起来,热情而周到。想想这是很不成熟的表现。所幸我得到周围很多同事们的帮助,使我慢慢成熟起来。用户真诚的道谢和满意的笑声使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初接电话,对客户所提出的问题,我不敢轻易做出回应。但很快,我便意识到除了有热情的态度之外更应该有丰富而扎实的业务知识,才不致以使自己没有足够信心来正确回答客户的问题。于是,我养成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熟悉业务知识与做疑难问题记录的习惯。记得当初接线时,我遭遇很多困难,不止一次没有完全回答好客户提出的问题,甚至遭遇到客户的投诉,我的心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最低谷。但是,我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而是一直在寻找弊端,不耻下问,加强业务积累和学习,还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多听了一些优秀的录音。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没令自己失望,荣获“优秀话务员”的称号,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许。

记得有一天晚上接到一个客户电话,说他家的小灵通被抢,要马上报停,但是报不出机主是他爱人的身份证号而被话务员委婉拒绝,并告知只能明天到营业厅去处理。我接到他的电话时他的心情显得颇为激动,显然他是多次打入过。没有值班长在场,怎么办?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我们的准则,但用户的利益这时可能也会受到损失。用客户的话说“我以人格担保”这样的沉重的话时,我马上说:“先生,我相信您...”并详细记下他个人的身份证号,并告知其明天到营业办理后续事项。用户真诚道谢。这件事给我很深的感触。当处理一件棘手又敏感的问题,当客户利益和公司规章制度发生矛盾时,又不损害公司利益情况下,我们是多为用户考虑还是害怕担当一些责任?是用看似不会出错的正当理由推辞还是灵活处理,敢于承担一些责任?做一名客服人员绝不是单纯做完一件事。要把一件做好,考虑周全,拿捏准了,这是要费工夫去努力的。所谓为客户着想,替客户分忧,达成客户心愿,绝非口上那句“先生,您的心情我能理解”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我们具有敢于承担责任的责任心和善于分析和处理的判断力和执行力才能真正为客户完成心愿,提升我们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形象。这对于每个从事客服行业的人来说不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都是一个挑战,然而这样的挑战使得我的人生变得精彩而充实。

做一名合格的客服人员,我想仅做好业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平时我会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如《销售心理学》,《市场服务营销》《电话营销》等,与同事讨论电话服务技巧有关的案例,更加充实自己。了解客户心理,使我从经验中明白“对不起”“实在不好意思”比“先生,很抱歉”来的不易引起客户的反感,一句“我们会转业务部门,或说我们会转**部门(直接说出部门名字)为您处理”比“我们会转相关部门帮您处理”更易接受,用户会感觉不是在敷衍。

电信年中总结篇(2)

关键词:电信业;重组效率;TFP指数

一、引言

目前,对于中国电信业2008年重组改革还没有实证角度的研究,本文以2003年~2010年省级电信业面板数据为研究资料,从电信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两个角度,对这次改革做出合理评价,旨在提出确保电信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 指标选择说明

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对于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择并不相同,Fuss(1994)选择资本、劳动、主线作为投入,选择本地服务、长途服务及其它服务数量作为产出;Sueyoshi在其1994年的研究中投入指标选择主线数、投资和职工数,产出指标选择营业收入,而其1997年的研究用总资产代替投资;Uri(2001)用劳动、资本和原材料表示投入,用主线数、本地呼叫、州际通话和州内通话表示产出;Lien和Peng(2001)的投入为主线、雇员、运营投资,产出为营业收入;Giokas和Pentzaropoulos在其2002年的研究中选择主线数、移动用户数、员工数作为投入,用收入作为产出,2008年的研究中用互联网主机数代替移动用户数,产出指标中增加总用户数量;Pun-Lee Lam和Alice Shiu(2008)在研究中投入变量为职工人数,长途、局用、移动交换机容量及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产出变量为业务收入和用户总数(固定电话加移动电话用户);Chao-Chung Kang(2009)在研究中投入指标用雇员人数和资本支出表示,产出指标用固定通话网络收入、非固定通话网络收入来表示。所以,主线数、电话线路、互联网主机数、交换机容量、总资产、运营投资、员工数量等指标多被选择作为投入,营业收入、服务数量、总用户数量、通话次数和时间等指标多被选择作为产出。

对于投入,考虑劳动和资本是古典经济学以来学者们研究中的一贯做法,而且一般都用员工数量表示劳动投入,但在资本投入的指标选取上分歧比较大。我们认为,主线数、电话线路、互联网主机数、交换机容量等都可以归类于固定资产,除了固定资产还有其他资产对产出有影响;直接用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或者运营投资表示资本也不太合适,这些投资可能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形成服务能力。因此,本文在资本计量上引入资本存量的概念,资本存量是指产业现存的有能力提供服务的全部资源,是已经投入的全部资本的总和。对于产出,营业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是表示产业在经济财务方面的产出,服务数量、总用户数量、通话次数和时间等表示产业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产出,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电信业务总量来表示产出,电信业务总量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电信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电信服务的总数量,是以各类业务的实物量分别乘以相应的不变单价,求出各类业务的货币量加总求得,该指标很好的反映了电信业的产出水平。综上,本文投入指标选择电信业职工人数和资本存量,产出指标选择电信业务总量。

由于本文重点研究中国电信业第四次重组改革的效率及TFP变动,数据的取值范围为2003年~2010年,即重组前5年和后3年共8年的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产出变量电信业务总量数据来源于《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采用2000年不变单价表示;劳动投入变量电信业年底就业人员数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资本投入变量电信业资本存量数据在官方统计资料中未明确给出,需要我们进一步计算得到。第一步,从《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得到2003年~2010年以当年价表示的各省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查得2003年~2010年各省电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并将其换算为以2000年=1的价格指数,进而可计算得到2003年~2010年用2000年价格表示的各省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第二步,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全国电信业基本存量,按照2000年不变单价计算可知2002年全国电信业资本存量为10 724.93亿元,在这里我们假设各省市自治区电信业资本存量占全国的比例与其GDP占全国的比例相同,那么通过计算可得2002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电信业资本存量,进而利用永续盘存法可以计算出2003年~2010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电信业资本存量。2003年~2010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投入产出变量的描述统计见表1。

三、 实证研究

1. 重组效率。

本文使用DEA方法中投入导向的VRS模型,对2003年~2010年中国各省(市、区)的电信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将31个省(市、区)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如表2所示。TE表示综合效率,即不考虑规模收益时的技术效率;PTE表示纯技术效率,即考虑规模收益时的技术效率;SE表示考虑规模收益时的规模效率,SE=TE/PTE。

从表2的重组前后的效率均值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电信业重组之后的效率,不论是综合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重组之前。以全国平均来说,综合效率由0.715提高到0.812,纯技术效率由0.793提高到0.868,规模效率由0.909提高到0.940,这说明2008年电信业重组对于电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于东、中、西部各区域,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都是重组后要高于重组前,但是各区域的效率高低却各不相同。综合效率各区域排序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纯技术效率依次是西部、东部、中部,规模效率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也就是说,资金和技术投入对西部地区电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东部和中部,电信业规模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表现要高于西部地区。电信业的发展也和一般服务业一样,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联系,东部地区投资多发展快,西部地区投资少发展相对较慢,这也说明西部地区电信业发展空间很大,一样的投资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就使得西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是规模效率西部地区依然低于东部和中部。

随着城市和东部地区普及水平越来越高并趋向于饱和,电信业市场发展空间收紧,行业发展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据统计2006年~2010年电信业在中西部的累计投资达到6 927亿元,占全行业投资的50%,为完善中西部的网络覆盖和电信服务的普及推广奠定基础。在农村地区实施行政村通、自然村通和宽带村通等村通工程,到2010年年末,全国范围100%行政村通电话、100%乡镇通互联网、94%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具体的通过2008年~2010年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效率的比较(如表3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电信业市场拓展向中西部和农村延伸的成果。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持续上升,中部从2008年的0.787上升到2010年的0.822,西部从0.801上升到0.822。在综合效率的构成中,中部地区更多的依靠规模效率的提升,而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的提升起主导作用。对于东部地区来说,2008年~2010年综合效率却是呈现出下降趋势,电信业重组之后东部地区的电信业投资比重逐年减少,但是依然能占全行业投资的50%,投资巨大,收入所占比重减少幅度更大,使得综合效率越来越低。从东部地区的效率构成上来看,规模效率基本变化不大而且起主导作用,纯技术效率下降是导致综合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说明重组之后东部地区电信业还是粗放式发展,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等力度不够。

2. TFP增长

对于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测量。运用中国电信业2003年~2010年31个省(市、区)的投入和产出面板数据对其TFP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得到2004年~2010年Malmquist指数(用tfpch表示),同时将该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指数(用techch表示)和综合效率变化指数(用effch表示),其中效率变化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用pech表示)和规模效率变化(用sech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tfpch=techch×effch= techch×pech×sech

重组前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表中数据为平均值。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重组前后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都是增长的,重组前平均增长率为23.5%,重组后平均增长率为10.2%,低于重组前。对Malmquist指数分解之后发现,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重组前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为22.1%,重组后年为8.3%。综合效率变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重组前为1.2%,重组后为1.8%,重组后要高于重组前,说明2008年电信业重组明显的促进了综合效率的提高,这也和前一节的研究结论相符。继续对综合效率指数进行分解,重组前综合效率增长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增长1.5%,而规模效率却是降低0.3%;重组后纯技术效率增长1.2%,规模效率增长0.6%,规模效率比重组前有明显的提高。

对于东中西部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都是增长的,重组前东部增长24.4%,中部24.7%,西部23.1%,西部与东部和中部的差距不大;重组后,三大区域的TFP增长率均小于上一时间段,东部增长9.8%,中部10.5%,西部8.5%,西部还是低于东部和中部。对Malmquist指数分解之后,各区域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而且两个时间段都是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高于中部和西部,综合效率变动对TFP增长的作用不大。从综合效率的变动来看,东部地区重组前主要是基于纯技术效率的变动,重组后规模效率的变动起主要作用而且纯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下降0.2%);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

四、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3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对中国电信业2008年重组改革前后的生产效率和TFP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2008年重组合理平衡电信业市场结构,对电信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重组后,3G业务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网络质量不断提高促进电信业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基础运营商的整合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电信业整体规模效率,但是在技术效率的构成中,规模效率的作用还是要大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说明我国电信业在技术研发、创新上还需继续加大力度。

2. 电信业重组改革后,东部西部地区发展呈现新特征。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金、技术、人员投入多,靠规模效率的提升促进综合效率,但是2008年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导致综合效率下降,这说明东部地区电信业市场趋于饱和,光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已经不能促进电信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投入相对较少,所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电信业市场拓展向中西部和农村延伸的成效显著,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不断提高,尤其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作用明显,但是规模效率不高,说明西部地区在用户规模、业务规模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提高。

3. 电信业重组后,其生产率处于连续增长状态,说明重组改革对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是重组改革后2008年~201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要低于2004年~2007年。这是因为这次重组不仅涉及公司合并,还涉及网络和业务分割、收购等事宜,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整合,到2009年底,中国铁通的公网和专网实现分家,才意味着这次电信重组基本整合完毕。在重组期间,各运营商组织机构、管理服务等没有理顺,TFP增速降低也是情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2010开始TFP增长为13.1%,比2009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说明重组之后电信业开始步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4. 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构成中,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更大,说明两点:第一,电信业作为基础服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第二,2G、2.5G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3G技术的快速推进,对电信业生产率的提高都有直接的贡献。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电信业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效率增长对TFP增长的贡献却只占一小部分,也就是说,电信业整体对于从现有的投入中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结合中国电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加速电信业向创新型产业的转变。目前中国电信业的增长来源主要还是投资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张,通过前述我们的研究可知,这种规模扩张对于促进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小,所以必须加速电信业转型,由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首先,要注重技术创新,目前三大基础运营商拥有的3张3G牌照中只有TD-SCDMA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3G后续演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迎接4G时代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其次,要注重业务创新,顺应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趋势,关注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创新业务内容。

2. 有差别的开展区域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重点不同,随着各区域内部产业纵向深化发展和区域间横向协同交流的不断深入,对电信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服务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随着产业专业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大批的建设人员迁移及农民工回流,基础电信企业要继续加快推进电信服务的普及渗透,在此基础上促进宽带接入及新兴应用服务的提供。而对于东部地区,基础电信服务的普及程度已经比较高,要进一步在业务创新和升级上下功夫,结合本地区的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和建设,将企业信息化和领域信息化作为重点,加速电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3.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目前,中国电信业基础电信业务还没有民营资本进入,只在增值业务方面有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竞争运作。随着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电信的相关产业链不断完善和细化,可以在不断复杂化的产业链中逐步引入民营资本,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在促进市场竞争化发展的同时,增强民营资本市场竞争能力。有能力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可以试点进入基础电信业务市场,跟踪调研、总结推广,逐步实现电信业市场化运作。

参考文献:

1. 李再扬,杨少华. 中国省级电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中国工业经济,2010,(8):129-139.

2. 刘军,武鹏,刘玉海. 中国电信产业产出效率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5):47-52.

3. 吕昌春,康飞. 我国电信行业市场竞争、区域差异与生产效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8-92.

4. 刘新梅,董康宁.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实证研究. 预测,2005,(4):74-78.

5. 高锡荣. 中国电信市场的去垄断改革与技术进步. 经济科学,2008,(6):66-77.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11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电信年中总结篇(3)

2008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对于已经开展了六年多的电子政务建设而言也是如此。在这一年,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第一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标志的这次改革将持续到2020年,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如何支撑这项重大改革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信办)被撤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媒体断言“电子政务在2008年变‘冷’了”。如何理解国家对信息化管理体制做出的改革部署?如何看待2008年的电子政务?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从总的情况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反思期,我们需要探索电子政务的创新之路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

五大亮点回顾

回顾2008年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

1. 绩效评价标准进一步引起专家学者和电子政务管理部门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实践。

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表明,评价电子政务绩效的指标体系的关键要素是: 是否推动构建面向政府对公众服务全流程的跨部门应用系统; 能否让最终用户广泛使用; 是否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这些研究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摒弃面向机构自身业务、由部门自建自管的建设模式,大力发展面向政府服务全流程的跨部门共建、共享、共管的电子政务,以支撑政府的管理创新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构性地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在实践探索上,广州市信息办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精心制订了符合广州市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划分了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他们采取第三方参与、专家与用户相结合、跨大系统参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评)、部门与区县互评等一系列创新方法,丰富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在建设管理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总结和探索电子政务的新思路。其中,整合和建设面向政府服务全流程的跨部门电子政务已经列入了试点计划。

2. 政府IT治理进一步取得进展。北京市高级法院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首创了针对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的工作规范与制度,保障了资产达2.4亿元、设备达3万多套的应用系统的稳定服务。他们提出运维的最高目标是提升信息资源利用价值,并按照ISO 20000国际标准将运维工作细化为数千个可以外包的运维服务产品,由运维工作承担者的技术职称和人年费用精确测算出运维服务产品的价格体系; 并确立了运维外包的管理机制与制度等,这一切无不充满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其中,运维外包管理制度和运维成本测算方法属于重要创新,为我国电子政务运维工作提供了比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管理经验。这项工作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电子政务运行管理、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行政成本的建设理念得到更多认同。河北省政法委在构建全省政法系统的专网时选择了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与设备并购买服务的方案,使政府投资由7亿元(主要购买固定资产)减为每年1亿元,大大降低了电子政务的行政成本。这种减少政府购置固定资产,利用社会资源和购买服务的建管模式,推动了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理念,符合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大方向,值得大力提倡与推广。

4. 国有特大型企业全面实行CIO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国资委于2008年再度发文并召开工作会议,在国有特大型企业中部署建立CIO制度,这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的里程碑。由于国有特大型企业在管理上与我国政府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国资委的这项开创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必将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实行CIO制度应当是不二之选。

5. 在电子政务中采用国产化软硬件设施的条件更加成熟。由于我国电子政务过度依赖国外的软硬件产品,在控制信息安全漏洞上没有自,大量失泄密事件使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空前凸显出来,为了确保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而停建新的应用项目,缩小应用范围,大量、甚至盲目增加信息安全投资等成为今年的一大特点,这已经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背离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

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在基础应用软件上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在集成电子政务平台上,发改委支持的中联部项目从操作系统、中间件工具、数据库、办公套件到业务信息管理等全线产品实现了国产化的解决方案,并在试用中获得成功。永中公司的国产办公套件赢得了国家重要业务系统上千万元的采购大单,在整体性能上全面赶超微软的产品; 东方微点公司的主动防御软件破茧上市,能够有效防止新趋利性病毒的第一波攻击,开启了中国企业引领反病毒技术的新时代。将我国电子政务的运行环境迁移到全国产化、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路线图已经展现出来,并完全有可能实现。

两大症结

困扰电子政务发展

在电子政务建设上,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只看到成绩,却回避问题,必然导致失误和落后。无法否认,2002年国家确定的“十五”期间的主要电子政务任务至今没有完成。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以期推动这项建设走上正轨,并为此专门召开了由省部级领导同志参加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会议”。总理为会议专门做了批示,曾培炎副总理亲自到会宣讲“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建设理念、原则,并部署任务和要求。但是两年多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少有改进。按照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年度全球电子政府发展水平排名,我国竟从2006年的第57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65位,落后于印度并有继续拉开距离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在电子政务上的投入逐年增加,排名却不断下降,这合理吗?所以,反思和总结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结论,困扰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主要症结有二。一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模式是面向机构和本机构业务流程的,并且自建自管,缺乏跨部门的参与共建、资源共享与协同管理; 二是片面追求高技术、高性能,忽视行政成本控制。这两者之和造成了惊人的低绩效。

电信年中总结篇(4)

济钢变电站之行

7月8日该变电站作为济钢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的动力中心,位于济南市工业北路北侧,济钢新建高炉、4号转炉及连铸、中厚板等工程的中心位置,担负着以上所有在建项目的电力供应任务。因此,变电站能否顺利建成投入使用,直接影响到其他在建工程的工程进度,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序都受到甲方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自开工始,天津二十冶电装济钢项目部就明确了该工程的重要性,统一了思想,确定了“精诚协作、全力以赴保施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工作目标。在施工中,项目部人员克服技术、设备资料不全,部分信息不明确等困难,主动与设计部门、设备供货厂家沟通,及时获得了高压设备所需的详细资料,充分了解了即将到场的设备。当发现由外单位施工的高压柜槽钢基础不合格,达不到电气安装的技术标准,会给高压电气设备将来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隐患时,该项目部本着为工程负责的科学态度,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协调各施工单位的关系,主动为协作单位出谋划策,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案,使设备基础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设备到场后,及时组织施工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按事先规划的路径使设备顺利就位。

plc实验室之行

7月9日我们主要参观了,济钢plc实验室控制系统,济钢第一烧结厂2×90m2烧结机1994年10月投产,电控系统使用4台美国modicon 984系列plc,控制器型号984-785e,根据烧结工艺分区域控制生产设备和部分仪表,分别叫做1pc、2pc、3pc和4pc。每台控制器有一个本地站(即主站)和若干远程i/o站(即rio),本地站与rio之间使用modicon的s908,实现主从轮询方式lan通讯,本地站作为s908的主节点, rio站使用j89x、p89x等通讯模块,通讯介质为同轴电缆,分双缆冗余总线、单缆总线和分布式等几种结构。由于生产需要,XX年底的“济钢2×90m2烧结机工艺优化和自动化改造工程”中,将其中2台plc控制器升级为schneider quantum系列plc,保留原有远程i/o站不变。

控制器之间,及其与下位编程工控机、上位监控机之间使用modbus plus(简称mb+)通讯。控制器用标准9针rs485串行端口,工控机用as-sa85-000网络插卡,实现相互间数据读写。网络用屏蔽双绞线构成总线形拓扑结构。控制器之间使用984梯形图指令集的mstr指令进行数据交换。

plc组态软件用modicon公司dos环境下的modsoft 2.1,进行电控系统梯形图编程。上位监控软件用美国usdata公司的unicell,基于windows 3.1操作系统,实现集中计算机画面显示、控制与报警等功<能,由组态和运行两种硬件key进行软件和数据保护。

济钢始建于1958年。职工3.8万人。资产总额322亿元。产品以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为主。

济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XX年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利税31.6亿元、利润19亿元;出口钢铁产品130万吨,创汇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6亿美元。济南钢铁股份公司进入了全国上市公司最佳运营绩效50强。

“十五”期间,济钢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推进集约经营,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5年实现销售收入1034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实现利润59亿元,分别是建厂到“九五”末42年总和的2.1倍、1.9倍和2.8倍。资产总额由XX年的101亿元增加到322亿元,提高2.2倍;5年上缴税金66亿元,加上所有者权益增值38亿元,合计为国家贡献104亿元,超过了“九五”末的资产总额,相当于向国家贡献了一个济钢。

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技术集成与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相结合,注重技术、装备的先进适用和经济高效,走重大冶金技术国产化的路子,先后更新改造设备850余台套,新上装备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等现代化生产线,产品结构实现了由普碳钢材为主向品种钢材为主的转变。

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建成了部级技术中心、部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中心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联合,构筑产、学、研、销开发同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

坚持管理上与国际接轨,追求卓越,引入并建立以顾客为中心、以人为本、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XX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先后通过了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国际认证,并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实现了三体系整合和营销服务体系认证,计量管理通过了iso10012认证。造船板获得中、英、法、日、德、美、挪、韩、意9国10个船级社认证。以信息化加快企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办公自动化、erp、mes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施“走出去”战略,产品出口到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总量、创汇额在全国冶金行业处于前列,出口中厚板连续保持第一。

社会实践简报

黄河河务局,位于黄河下游左岸,所辖堤防62.384km,河道防护工程18处657段坝岸,涵闸5座。现有职工199人,下设9个科室,6个河务段。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发挥黄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一手抓治黄,一手抓经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齐河县黄河河务局实施公司化运作的内部企业快速发展,所属企业有:德州恒宇水利水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10万元,具备国家二级资质施工能力;齐河金龙农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齐河黄河绿洲食用菌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具备栽培生产、深加工、销售、研究推广能力;黄河氧化镁粉厂,注册资本30万元。合资企业有:京福黄河浮桥公司,注册资本1600万元;黄河康力饲料加工厂,注册资本50万元;黄河腐植酸生产厂,注册资本30万元。齐河县黄河河务局充分利用黄河土地资源,对所属淤背区进行规划、开发。现有可开发土地4098亩,已开发4008亩,占总面积的98%。种植适生林1514亩,果林428亩(其中百亩梨园XX年结果10万斤),苗木460亩,经济作物1606亩。不断挖潜利用资源,探索了林禽结合、林菌间作、林草间作四种模式。建有年出栏万只的养鹅场两处,年出栏200头的养牛场两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一处,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链。

一、 深入介绍——实践出真知

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学习一些和专业有关的知识,通过对此类仪器的直观感受,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实践,我们主要了解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交换机、电话通讯与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等。

数字程控交换机

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由可编程序控制的、采用时分复用和pcm编码方式的、用于提供语音电话业务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电话交换机。

基本原理:存储交换,即把语音信号数字化以后存在存储器中,另一路把它取走,发给别人就语音形成交换。

主要组成: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 (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 /输出设备。

程控交换机主要功能:

弹性编码:各分机可编制分机号码。

虚拟总机:代替总机转接来话。

自录语音:录制特殊语音

等级限制:限制拨打国际、国内、市话等7级。

中继热线:提机免拨9出外线。

呼入选择:外线呼入直拨、转接、群呼选择。

强插服务:在特殊情况下总机对正在通话的分机进行强插通话。

代拨长途:总机可代低等级的分机拨打长途。

区分振铃:能区别振铃来自外线还是内线。

征询转接:外线转接实现征询和音乐等待。

计费方式:反极计费方式或延时计费方式。

打印选择:中英文打印选择。

语音信箱:查询自身等级、号码、话费、日期、时间等。

网络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原理与作用: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

电话通讯与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

电话:所经过的由外线部门起点的电话线,分线盒(接线用的),配线电缆(分线盒与交接箱连接用的铜缆),信号跳线,主干电缆(交接箱与机房连接的铜缆),机房电话配线架,机房音频控制传输交换机模版,上层音频交换管理模版,数据交换管理交换机,语音配号平台,最后是系统放号平台,这个是电话的由终端至总交换室的顺序。

宽带:先由宽带放号平台-网络数据开放平台-市级外网服务交换机-上层vlan交换机-最终层网络交换机-信号传输机房-宽带配线架-主干电缆-配线电缆-交接箱-分线盒-进户线-猫-电脑。

配线架

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这次我们参观的配线架有宽带配线架和电话配线架。配线架用途主要是用以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超5类或者6类线)进入设备间后首先进入配线架,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rj45接口)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总体来说,配线架是用来管理的设备,比如说如果没有配线架,前端的信息点直接接入到交换机上,那么如果线缆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要重新布线。此外,管理上也比较混乱,多次插拔可能引起交换机端口的损坏。配线架的存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跳线来实现较好的管理。随后,我们又参观和了解了负责供电的蓄电池组、负责转发数据的网络交换机、负责计费的服务器等。

电信年中总结篇(5)

论文摘要:以自由化、市场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世界电信产业改革浪潮席卷全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放松管制、打破垄断与鼓励创新,寻求实现与维持本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的途径,并通过完善电信立法推动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世界主要电信公司也通过兼并重组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业务间的交叉融合,谋求新的竞争优势。它们的许多成熟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电信产业管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电信产业的结构,以实现有效竞争和提高电信产业的绩效。

一、世界电信产业的自由化改革趋势

随着世界各国电信服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由传统的电信服务向综合性、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方向演变,各国的电信政策发生显著的变化,管制的重点从保持电信服务的政府性、国家性转向规范电信服务的市场竞争,重点以电信管制法制化为手段,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培育有效竞争力量。

目前,电信产业管制改革的国际浪潮实质是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其目的是实现有效竞争。如日本在1985年4月,将原国有的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实行了民营化,改名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计”(NTT),将电信市场向民间和国际开放,取消政府垄断的管制。美国司法部则在1984年指控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垄断了美国电信设备市场、长途电话市场和区域性电话市场,将该公司分割为7个地区性经营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只经营长途电话业务。1996年,克林顿批准了新的电信法,完全放开美国电信市场。而英国于1981年通过电信法实现邮、电分家,英国电信公司(BT)成立。澳大利亚在1989年成立了澳大利亚电信公司(AUSTEL),电信法规管理与企业经营彻底分家。1989年,德国通过电信法,电信与邮电分家,解除网络电话服务以外的一切市场限制。1990年,法国电信政企分开,开放增殖业务和用户设备市场。实践证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以交换机的数字化、新传输技术、计算机化和小型化为特征的技术演进,极大地增强了电信网络的能力与容量,使得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下降很快,许多企业具有了建设和运营电信网络的能力。)以及作为基础产业的电信服务承担着普遍服务和经济增长催化器的任务,使得电信产业越来越趋向于一个依赖新技术、新服务和竞争性的行业。竞争对于电信产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如图1与图2所示,企业用户电信业务一揽子价格在有竞争的市场比无竞争的市场下降快得多。在有竞争市场上,住宅用户电信业务价格已经下降,在无竞争市场其价格反而上涨。

以美国为例。美国电信产业由于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因而得以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例如,竞争使美国电信网数字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早在1987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已经预见到其电信网到2010年将成为全数字网,由于竞争压力,这个数字化扩展进程大大加快了,现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长途网实际上早已是全数字网了。

另外,在自由化浪潮和竞争加剧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世界电信企业在竞争中走向新的集中,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兼并浪潮(具体见下文)。并且由于处于信息时代,这个从竞争到集中,进而形成新的垄断的过程大大加快了。笔者认为,这种“垄断—竞争—新垄断”的过程是在市场背景下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新垄断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有助于电信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局部性的跨国网络互联。面对自由化下的新垄断趋势,政府应主要通过强化法律管制(如反垄断法等),在防止垄断者滥用垄断地位的同时,允许具有对称实力的竞争性公司存在以防止单寡头垄断。因此中国在电信立法方面亟待完善,应积极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在电信管制体制改革中注意兼顾,逐步对外开放、动态有效竞争、保护民族电信产业等多重目标,维持垄断与竞争的最优替代效率。

二、世界电信产业管制改革模式比较及其借鉴

发达国家对电信产业的管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其运行,而政府的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制定各种行业政策、行业立法和经济杠杆来参于调节电信产业发展。但基于电信服务具有全程全网和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遍服务性特征,基于电信产业还涉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信息、保密等问题,各国也大都对电信产业采取比较集中的行业管理,主要的管制模式有:

设立专门的独立管制机构,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是对电信产业实施监督和管制的独立行政委员会,在英国,电信署即电信管制局是电信事业的监督机构。承担了许可证管理,维护竞争活动,对设备的认可,以及对电信政策提出建议等职责,在电信领域内起交易委员会的作用。

邮电部和管制机构共同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如德国、中国等。联邦德国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在联邦政府下设联邦邮电部(管制委员会与其共存),邮电部下设联邦邮电管理局,其下分别设有德国邮政股份公司、德国电信股份公司、德国邮政银行股份公司,实行邮电部与管制机构双重监督管理下的公司制经营管理体制。而中国在1998年3月撤消了邮电部,成立信息产业部,随后在信息产业部下设电信管理局,以新颁布的《电信管制条例》为依据,审核电信经营者的资格,根据电信产业的需求规模,发放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电信服务价格和质量进行管制,协调和仲裁电信企业间的矛盾,监督和制裁电信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没有设立专门的管制机构,而由邮电部行使管制职能的国家有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比较注重电信行业的立法工作,一般都正式出台了《电信法》,以法的力量去约束电信管制部门及电信企业的行为,规范电信市场。

以上三种管制模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政企分开和电信管制的法制化。电信管制部门只作为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在行业立法先行的基础上,考虑到电信待业的特殊性,对全国的电信企业实行管制下的竞争,并随着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朝着自由化竞争的方向前进。

比较中外电信管制模式可以看出,中国的电信管制仍不完善。虽然中国设立了独立的电信管理局,并将国有的中国电信按业务纵切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和中国卫星通讯等公司,但仍缺乏更加权威规范的统一的《电信法》来协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由于其资产的国有性质以及与电信管理局同属信息产业部管理,实际上还是难以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同时于1993年成立的中国联合通信公司力量太弱小,尚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状态。笔者认为,中国电信管制应参照英美模式,结合本国国情,完善电信立法,强调基础网与电信运营业务的分离,加速电信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加大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力量,培育有效竞争力量。如参照美国所电信产业的一体化主导企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分割为7个地区性经营公司的做法,加大省级电信公司的独立性和经营自主权。而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做法是,参照英国“双寡头垄断政策”,在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适度改革的同时,扶植和保护“幼小”的中国联合通信公司的发展,强调寡头竞争地位的对称性,而防止把中国电信拆分过细。

三、世界电信产业自由化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影响与借鉴

开放与竞争是当前世界电信产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这种开放是一种大区域,甚至是世界范围的开放。如在1997年2月,WTO在日内瓦达成一项有56国参加,代表全球90%(约6 000亿美元)电信市场的协议,以确保新兴电信公司能与已有的大型电信公司开展直接竞争。1998年1月1日,欧盟开放了封闭已久的电信市场,使之进入全面竞争状态,自由竞争规则不仅适用于本地电信业务和无线通信业务,也适用于长途电信业务和有线通信业务。

国际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电信公司通过兼并走向集中。近年来,电信产业的兼并浪潮席卷全球,如表1和表2所示,世界电信企业以兼并为契机,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性产业重组,组建集团军,实现资本扩张。值得研究的是,这股兼并潮并未阻碍世界电信产业的竞争趋势,反而使电信产业的国际化竞争愈演愈烈。其特点是:(1)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2)购并方式多样化;(3)购并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和占领市场;(4)计算机和通信产业相互购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二者合一的趋势明显;(5)政府的积极支持为企业并购推波助澜。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信管制部门为消弱市场垄断力量,增强中国电信产业的竞争活力,对中国电信实施分割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但为了对付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分割又不宜过细,而应以实现有效竞争为目标,重组电信产业市场结构。主要理由是中国电信企业与世界大型电信企业相比规模还是太小,如中国电信在1997年的营业大约为185.12亿美元(按1美元=.4元人民币换算),仅仅是当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29.08%,即使是当年排名第10位德国曼内斯曼公司的营业额也比中国电信多34.18亿美元,面对国际电信市场上出现的兼并潮,中国电信企业的规模急需扩大,否则在国际电信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此外,还应加强计算机网、电视网和通讯网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和服务领域,增强自身竞争力。

因此,对中国电信企业采取分割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国际竞争压力,以实现有效竞争为目标,重组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一是对电信产业内现有企业经营业务的管制,使之趋于有效竞争;二是完善对市场进入的管制,从动态上保证电信产业处于有效竞争状态。其中,重点是对中国电信的经营业务的管制,首先按自然垄断性对中国电信的所有业务进行分类,然后将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相分离,在移动通信和增值电信服务等领域竞争,保护固定网络业务(即市话和长话)的完整性。

为了从动态上保证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处于有效竞争状态,中国电信产业主管部门和电信企业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政府管制、开放竞争、适度规模、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成熟运作经验,使电信产业的管制与竞争更符合科学性。如在固定电话领域,政府应在通过政策倾斜扶持中国联通加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引入新的竞争力量,以打破中国电信在固定电话业务领域的高度垄断,因为中国联通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上处于绝对劣势。而在移动通讯领域,则应主要通过新业务的优先许可、新技术的优先应用等措施扶持中国联通迅速发展,扩大市场份额,以取得对中国移动竞争的力量适度平衡。根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0年电信业务统计公报,2000年中国电信产业的电信业务总量为4 494亿元,其中国固定电话业务的垄断经营者中国电信的业务量为1 743亿元(长话737亿元,本地电话928亿元,两者合计1 665亿元,占其业务总量的95.5%),移动电话业务的垄断者中国移动业务总量为2 096.7亿元,两者合计占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的85.44%,而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中国联通,其业务总量为641亿元,仅占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的14.26%。因此,从市场结构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分别处于不对称的双寡头垄断竞争。这里分别对固定电话业务和移动电话业务的竞争强度,选用Herpindall Index(H)计量模型测算:

公式为:H=∑(Xi/T)2,(i=1~n) (1)

其中H—Herpindall Index,T—市场总规模,Xi—各个企业的市场份额;n—该行业企业总数。在完全竞争市场中,H指数等于0,而在完全垄断市场上,H指数为1,即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与H指数成正比。我们选取用户市场份额作为市场总规模的衡量指标加以计算,可得出如下结果:

固定电话市场竞争强度:

H1=(14 480/1 451.2)2+(32.2/1 451.2)2≈0.9956 1/H1≈1.0044

移动电话市场竞争强度:

H2=(6 652/8 526)2+(1 874/8 526)2≈0.9068 1/H2≈1.1027

即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别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领域的市场支配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力量不对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固定电话市场实际上由1.0044个电信企业所瓜分,中国联通的市场影响力仅为0.44%,中国电信实际上是处于单寡头垄断地位。而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则相当于被1.1个电信企业瓜分,市场竞争者的影响力只为10.27%,处于明显的劣势。

如果考虑电信企业包括运用业务交叉手段在内的综合优势,则应选取电信业务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加以计算,可得出如下结果:电信业务综合竞争强度:

H3=(1 743/4 494)2+(2 096.7/4 494)2+(641/4494)2+(13.3/4 494)2≈0.39 1/H3≈2.56

由此可见,中国联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包括增值电信服务在内的一体化综合优势与范围经济性。而就中国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单独业务市场而言,均是高度垄断的,可以认为市场仍然是失效与低效的,并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状态。

因此,中国电信管制部门除了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联通公司继续开拓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业务外,还应允许广播电视部门利用已建立的广播电视网提供市话、甚至长话服务,并要求有线通信网络经营企业与广电网互联互通,共享通信网络资源,实现“一网两用”,进而逐步建立由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三网合一”的通信网,在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培育国内竞争力量。此外,在电信产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注意通过资本联合与技术联合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培育国内产业竞争者的竞争力量,达到提高电信产业市场绩效、服务质量与增强民族电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王俊豪.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齐 羽.入世与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对策〔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3).

〔4〕 齐 羽.Accending to WTO and China’s Policy for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J〕. China’s ForeignTrade, 2000,(7-8).

〔5〕 齐 羽.民族电信业面临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通信市场,1999,(12).

〔6〕 杨圣明.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7〕 张昕竹.中国规制与竞争:理论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电信年中总结篇(6)

[关键词]现场总线;以太网通信;DCS;电气控制系统

一、引言

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现场化。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因为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深受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因此也大量应用到了电气控制系统当中。在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控制系统在国内自控行业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它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与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以及组态方便。

二、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特点

电气控制系统通常也叫做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控制回路,而且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也不相同。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源供电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自动与手动回路、制动停车回路和自锁及闭锁同路等回路部分组成。(1)电源供电回路:电气控制系统供电回路的供电电源有AC380V、220V等多种。(2)保护回路:电气控制系统保护(辅助)回路的工作电源有单相220V、36V或直流220V、24V等多个种类,针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运行中的短路、过载和失压等突发状况提供保护,保护(辅助)回路由熔断器、热继电器、失压线圈、整流组件和稳压组件等组件组成。(3)信号回路:它不仅能及时反映或显示设备和线路正常,还能反映设备非正常工作状态的信息,主要的反映信号有:不同颜色的信号灯和不同声响的音响设备等。(4)自动与手动回路:电气设备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一般都设置有自动回路,但是在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和一些紧急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控制线路中还需要设置手动回路,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开关或转换开关等实现自动与手动方式的转换。(5)制动停车回路:这个控制回路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切断电路的供电电源,并采取某些制动措施,使电动机迅速停车的控制环节,如能耗制动、电源反接制动,倒拉反接制动和再生发电制动等。(6)自锁与闭锁回路:当电气控制系统启动按钮松开后,线路保持通电状态,电气设备能继续工作的电气环节叫自锁环节,如接触器的动合触点串联在线圈电路中。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气装置和组件,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只能一台通电启动,另一台不能通电启动的保护环节,叫闭锁环节。如两个接触器的动断触点分别串联在对方线圈电路中。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组成构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这个系统网络结构是DCS的基础与核心。系统网络结构对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还必须满足实时性的工作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个“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因此,衡量系统网络性能的指标并不是网络的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每秒比特数(bps),而是系统网络的实时性,即能在多长的时间内确保所需信息的传输完成。系统网络还必须非常可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网络通信都不能中断,因此多数厂家的DCS均采用双总线、环形或双重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了满足系统扩充性的要求,系统网络上可接入的最大节点数量应比实际使用的节点数量大若干倍。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网络运行于较轻的通信负荷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线网络重构功能。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具有以下特点:高可靠性和开放性。高可靠性是由于DCS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其他功能的丧失。此外,由于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系统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开放性是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系统中各台计算机采用局域网方式通信,实现信息传输,当需要改变或扩充系统功能时,可将新增计算机方便地连入系统通信网络或从网络中卸下,几乎不影响系统其他计算机的工作。

三、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个制造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迅速的从上世纪70 年代的第一展到90 年代初的第三代。尽管在此之前的集散系统的技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是DCS还存在有一个最主要的缺陷:全球各大公司所推出的几十种型号的系统,几乎都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它们各个公司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往往采用的是专利网络,从而就为全厂、全企业的协同管理带来障碍。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开发,使各个电气控制系统生产厂商更多地采用商业计算机技术,上世纪80年代末许多公司推出新一代的集散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新系统的局部网络采用MAP协议;引用智能变送器与现场总线结构;在控制软件上引入PLC的顺序控制与批量控制,使DCS也具有PLC的功能。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知名的DCS系统产品有:3000,Bailey的IN F I-90, Ro semount的RS-3,West Hoose的WDPF, Leeds&Nonthrup的MAX-1000, Foxboro的IÖ AS,日本横河的CEN TUM等产品。以上所提到电气控制系统均为大型的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DCS),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各电气控制系统厂商也开发了不少中小型的DCS系统,如:S-9000, MAX-2, LXL, A2 PACS等成熟的产品。

四、总结

由于目前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是由8种不同的协议标准组成的,它们各自所采用的通信协议都不相容,所以也就导致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但是随着现场总线标准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未来制定一个统一的通信协议是能够实现的,因此也必将推动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的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Diedrich,Rent5 Simon,Matthias Red1.Engineering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2000 IEEE.ISIE'2000,Cholula,Puebla,Mexico

[2]Xie Zhixun,NARIand Han Yuejun,NARI. A Practical redundancy in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of Power Plants,0-7803-7459-2/02 2002 IEEE

[3]卓薇.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改造[J].华电技术.2010,32(8):45~46

电信年中总结篇(7)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向来是经济学界及财务理论界关注的话题。国外融资结构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但中国资本市场由于各种原因距离成熟有效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针对某个具体行业的资本结构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综合的分析对于具体行业的上市公司未必能够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在分析模型中,对资本结构变动的滞后性考虑不足,一般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是只利用截面数据,容易存在异方差现象,降低了模型的可信度。

本文以电子信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资本结构特征,揭示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在特定领域的深入细化,是对已有资本结构理论的补充。分析模型中所用的数据是面板数据。

一、文献回顾

对企业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分析在企业进行内控机制上有很大的意义,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陆正飞、辛宇(1998)发现获利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获利能力对长期负债比率的影响不甚显著。陈晓、单鑫(1999)研究得出负债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企业价值。洪锡熙、沈艺峰(2000)结果表明盈利能力与企业负债正相关。

研究大部分是基于总体样本,而对专门细分的行业很少涉及。而中国这几年电子信息行业才逐步走入稳定期,要想延缓进入衰退期的年限,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得到创新,同样在公司治理问题上也要找到适应公司的财务计划。而通过对行业的资本结构对行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此行业公司借鉴。

二、实证研究

本文样本公司的选择根据2000年底的电子信息上市公司(剔除业绩过差的ST和*ST公司及财务信息披露不全和数值异常的上市公司),由此得到30家上市公司,研究区间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各变量选取的均为年报值。

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企业绩效的指标,以ROE表示,流动负债率,长期负债比例和总负债率反应资本结构,分别以CLAR、LLAR、TLAR表示。

根据表1数据可以判断出电子信息上市公司的总负债中流动负债占了几大部分,流动负债的占比高达90%左右,流动负债的高占比显示出总负债将主要表现出流动负债的特征。

根据面板数据模型理论并考虑到净资产收益率与负债率之间可能的滞后关系,模型建立为:

其中Y表示负债率,分别为CLAR、LLAR、TLAR、m为自变量的滞后期数。考虑到一般情况下,债权人不会根据债务人超过两年的前期业绩来决定是否借贷,所以这里m的最大取值为2,即m=0,1,2,也就是说建立模型时要分别考虑ROE不滞后、滞后一期、滞后两期这三种情况。

我们对这些方程进行F检验,以确定适用的模型类别。根据检验,设置的方程均适用变截距模型。进一步回归估计结果如表2:

从表中可以看到序号1~5回归系数均为负数,说明电子信息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大部分的回归系数的概率都很小,说明存在显著性关系。

方程7~9的t检验伴随概率都比较大,显示负债率与滞后两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没有什么关系,这可能是因为电子信息上市公司的总负债中主要是流动负债,而流动负债比例的调整对公司绩效变化的反映比较快,因此在调整时间上不存在很长的滞后性。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