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产排产计划

生产排产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5:15

生产排产计划

生产排产计划篇(1)

1、十月一日前对所有填表申报的单位,要各单位的填报资料进行全面的抽查;

2、十月中旬对各街道的普查工作进行评比,对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对质量不到的必须进行反工。

二、积极开展安全技术人员的专培训工作:

从使月份开始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全区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未达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岗要求的,一率安排参加市安监局组织的上岗培训。对已达到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自学及有组织的业务培训,以达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目的。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1、根据冬季特点,认真抓好各生产单位的防冬保暖工作,开展有真对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2、认真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及大形商场、超市、市场等安全防火工作;

3、认真开展“元旦”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确保节日之间的安全工作。

四、认真抓好全区安全生产的年终评比工作:

1、从十一月份起,对各街道、各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资料进行汇总,收集各单位的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填写好相关报表,统计好相关的数据,为年度评比工作做好准备;

3、拟定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评比办法;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评选工作必须自下而上的开展;

5、认真总结全区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拟草全区XX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生产排产计划篇(2)

关键词:计划 调度 闭环 共享

中图分类号:TF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43-01

1 背景

首钢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是世界首个单体达到千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国内首家采用“全三脱”冶炼工艺的炼钢厂,具有设备大型、工艺先进等优势。要想驾驭这样大型、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出高品质,低成本洁净钢产品,创造出一流的经济效益,对生产排程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京唐公司目前生产情况,之前开发的由动态调度算法自动排列的炉次计划已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求,主要体现在计划兑现率低、显示不直观、信息不共享等弊端。所以需要在原有的系统之上进行优化。为此,需建立一套炼钢调度系统,与一体化计划系统进行多系统无缝衔接,形成炼钢一体化计划闭环管理。炉次计划由现场调度员进行创建和调整,以适应高节奏高效率的生产。在手动加半自动计划结合的生产组织模式下,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京唐公司大型炼钢厂及全三脱冶炼模式的生产规律,为实现动态调度全自动生产组织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设计思路

基于京唐公司炼钢厂生产组织现状,完全基于算法规则、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炉次计划至少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因此应从手工操作加系统支持的半自动炼钢炉次计划来满足当前的业务模式需求。为满足这一功能,需要对现有炼钢执行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与修改,新建一套炼钢调度系统,实现数据对接。

针对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自身特点,定制开发的炼钢调度系统与公司的一体化计划系统建立接口,并同时与炼钢执行系统建立接口。一方面从公司钢轧一体化体系建设上形成了闭环管理,从合同反推到炼钢的计划,钢轧计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另一方面从岗位操作上得到了简化,利用调度人员熟悉的表格方式对炉次计划手动编排,所以新开发的炼钢调度系统作为调度人员操作的前端系统,把这个系统接入炼钢执行系统中,将调度人员在炼钢调度系统中编排的炉次计划通过炼钢执行系统和二级系统的接口直接下发到二级系统中来指导炼钢生产。二级系统生产实绩实时的反馈到炼钢调度系统,各岗位都能通过三级终端查看,并将实际板坯信息附带生产订单号传给热轧工序,从而实现了炼钢一体化闭环管理。

3 功能介绍

炼钢调度系统作为炼钢生产排程优化所建立的系统,主要包括浇次计划排产、炉次计划排产、停工记录、列车时刻表排产等功能模块。

(1)浇次计划排产。该模块主要供非计划创建浇次时使用。该功能根据时间规则自动生成浇次计划号,并且选择系统内的钢种、规格以及炉次等必要信息。在调度系统下达的浇次计划生产出来的板坯都是计划外板坯。

(2)炉次计划排产。该模块主要是在炼钢计划系统下达的浇次计划基础上,创建炉次计划,制定出炉次的工艺路线以及在各工序的时间点,并且把这些信息重组成各个工序的计划电文经由炼钢执行系统下达到各个工序二级。在该功能中有修改工艺路线、修改计划内钢种、修改计划时间以及改判等功能。这些改动都会以电文的形式发给炼钢执行系统,最终将PDI下达到二级。

(3)列车时刻表排产。该功能主要是对手工炉次排产的一个改进,系统提供了计划模型配置功能,这样调度员就可以根据当前生产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生产的时间与周期,根据模型配置以及开浇时间自动计算某个浇次所有炉次的所有工序计划时间,并且根据二级返给三级的生产实绩信息,调度能准确跟踪炉次的生产情况,便于更好的组织生产,提高时间利用率。

(4)生产信息查询。调度系统会实时采集二级的生产实绩信息,如炉次事件,炉次状态等等信息,以便不同岗位的用户共享炉次的生产实绩信息,满足现场生产需要。

(5)停工记录。该功能主要是记录日常生产中,各个工序各种设计停工的原因,包括计划停工,非计划停工,意外事故等,以便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了解每天的生产设计状况和生产情况。

(6)热修包信息维护及查询。该功能主要记录热修包岗位根据调度员下达的炉次计划和实时生产情况,对热修包信息进行维护,记录热修包座包时间,以便及时安排钢水接应,方便日后查询钢包的情况。

(7)模型维护。该功能用于模型信息主数据维护,列车时刻表半自动排产时所用的模型来自此界面的模型信息,管理人员可根据生产调整随时更新模型信息数据。

(8)报表管理。报表管理部分主要用来查询、显示、打印各类满足生产需要的报表,包括炼钢部生产信息报表、当日铸机生产信息报表、停工分析报表、生产调度日报、岗位生产信息报表等10张常用的报表。

4 实施效果

(1)降低冶炼周期,提高生产节奏,产量相应增加。(2)炼钢生产组织能力提高,计划兑现率提高,协议品减少。(3)系统能够根据模型算法进行炉次排产,并能结合调度员的实际要求进行人性化的调整,灵活的排产模式非常贴近用户的使用需要,大大提升了炉次排产的业务效率。(4)实时刷新采集炉次事件并更新前端界面显示,大大提升了生产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生产组织效率。(5)按照生产计划合理的组织生产,尽可能按照计划时间保铸机连浇,减少故障的发生。(6)数据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整合,为用户直观便捷地对炼钢生产的计划及执行情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生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生产排产计划篇(3)

[关键词] 数据采集;动态调度;过程管理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83

[中D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148- 04

1 引 言

车间生产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加工工序繁多,需要在不同的工序间运转,经常会遇到紧急插单。生产交付节点严格,生产流程关系复杂,往往因为部分区域发生故障,造成生产无法正常运行。在面对生产过程不可预测的外部变化和内部变动时如何合理的进行计划调度,如何控制好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得各个生产环节达到均衡负荷,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周期,按相关部门要求的交货期完成生产任务,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2 MES 环境下作业车间计划调度需求描述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为车间调度提供了实时的信息环境。MES环境下的计划、调度任务是对整个车间的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其基本计划调度流程是在静态调度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实时生产数据采集和对生产中不确定性因素(动态扰动)的分析,采取科学计划和排产解决动态调度问题。

作为MES系统中的核心模块,车间计划调度过程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优化生产计划,提高排产能力,解决生产计划预期时间短,加工周期长等问题。

(2)实现与生产有关数据的实时采集。

(3)生产信息可动态掌控,利于指导实际生产。

(4)积累历史数据,及时总结生产经验,减少重复性劳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 生产作业描述

3.1 车间生产信息流程

车间业务流程是以任务计划为源头,对生产任务进行优化分解、排产计划,通过系统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按工艺规程为路线,完成各工序的分发操作;以检验为关键点,采集在制产品的质量及加工信息。做到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减少传统的纸张传递过程,并及时追溯产品制造过程信息,将生产管理最大化的透明,实现车间任务及时完工、及时反馈,具体流程见图1。

3.2 车间业务角色

车间的现场生产管理涉及的角色有很多,每个角色在生产流程中产生相关信息,同时也根据其他角色产生的信息进行业务判断,具体说明见表1。

4 生产管理计划方法

4.1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是根据需求,考虑车间现有生产能力和资源供应条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作业活动和各项资源的使用作出统筹安排。它把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一项一项地具体分配到每一生产单位及每个操作班组,规定他们在具体时间范围内每一单元中的工作任务。

4.2 制定作业计划的方法

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时,首先考虑的是保证产品的交付期。其次考虑单元加工任务的均衡,还要考虑车间内生产资源合理、充分、高效的利用,并据此把车间的任务分解成各单元作业计划和资源需求计划。以此为基础,制定单元或班组作业计划(简称单元计划)。单元计划属于属于工序级作业计划,不仅要决定每个单元要完成的零件工序数量,而且还要决定零件进入各单元的先后顺序、每个零件的加工路径及所需的设备、刀具、量具、夹具等。制定该计划,突出的问题是在编制零件交付期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优化使用单元内资源。

对于优先级高的零部件生产计划,建议采用正排的方法,即从当前时间开始往后排,如果排产的结果超过零部件的计划完工时间,无法按时交货的只能延迟交货。

对于优先级低的零部件计划,采用倒排的方法,从零部件的计划完工时间开始往前排,如果排产的结果(第一道工序开工时间)早于当前时间,按照当前的能力,无法按时交货,只能延迟交货,否则计划不可执行。

在编制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作业计划时,由于每一种产品的产量很小,重复生产的可能性很小,无周转用在制品,在安排计划时,主要考虑期限上的衔接、负荷与生产能力的均衡。

在确定生产周期时首先要根据生产流程,确定产品(或零件)在各个工艺阶段上的生产周期;其次在此基础上确定产品的生产周期。

制定产品生产周期需注意以下问题:

(1)先找出最初的零件加工,到部件组装,最后到总装的最长时间加工顺序路线,它决定了产品生产周期的最大长度。

(2)其余零部件的工艺加工阶段,是与关键路线上零部件加工平行进行,安排方法是从最后工序开始,逆向反推零件的加工顺序,这样安排,可使总停放时间最少。

(3)考虑各种设备的最大负荷限制,错开某些零件的加工时间,使设备负荷尽量均衡。

(4)为了避免生产脱节,在前后衔接的工艺阶段之间应留有必要的安全时间。

4.3 制定作业计划的过程设计与应用

在MES系统中计划人员依据以往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对加工产品和工件工艺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灵活确定生产任务匹配的加工计划需求(如选择是否编制工艺及准备材料)。

加工计划需求准备完毕后再将对应的生产任务分批,分批的主要原因是单元内加工资源的约束,如机床、刀具、夹具等。具体方法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一般为一周)里,考虑加工全部工件所需的批量数最少和全部机器的平均利用率最高两方面,对工件加工任务进行类型与数量的分批。分批后应考虑的问题是在完成每批的生产任务中,应当优化利用系统内的各项资源。分批的主要目的在于均匀地、有效地利用单元内各项资源,如:某类零件的生产数量较多,即使全部机床都来加工,也不能一次性加工完成,此时零件就必须分批。而分批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批量及生产间隔期。

在任务分批后,针对每个批次进行作业计划排产,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和经验,可相应调整工序顺序或增加减少工序,最终形成一个可实际操作的计划。

5 生产管理调度方法

5.1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是生产计的执行者,对车间日常生产活动进行控制与调节。它需要根据车间实际生产能力和状态,接收生产计划下达的制造信息,包括零件类型、数量、交货日期等;需要根据车间生产实际状态和制造信息,为计划资源作优化调度,制定具体加工计划,进行生产作业排序;需要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对生产任务进行重调度。生产调度应和生产控制相符,即调度结果能确实符合车间实际的生产活动。

5.2 生产调度方法

生产调度方法是:①对于加工部件级别从高到低进行安排加工;②如果加工部件的加工级别相同,可以通过加工部件加工所需时间最短的先加工;③如果加工部件的加工级别和加工所需时间也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加工设备零部件的紧缺程度进行安排,加工设备资源紧张的可以先进行加工。通过这种调度方式可以加快加工件的加工完成速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加工任务。

5.3 生产调度过程设计功能

生产调度是对生产计划的补充和完善,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计划,对其所对应的工艺规程等相关信息进行车间资源与制造能力检查,同时根据生产任务中的工件信息进行车间内的单元重组。由于车间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存在,使得生产调度必须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随时做出各种决策,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结果,或者不可能正常地执行,此时要求车间调度能及时调整原计划方案,对车间作业计划进行调整、修改,保证原计划和新计划之间合理地衔接,把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车间生产管理过程中,调度根据系统采集的相关生产信息,了解任务目前完成情况,结合生产实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掌握产品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计划更改或调整,实现调度的动态管理。

6 生产现场过程管理控制的设计与应用

上级部门的生产指令计划主要依靠生产任务通知单下达到车间,而车间的生产计划信息在生产现场主要是以派工单的形式传递,在生产现场中产生的完工信息、质量信息、工序转换等信息采集录入系统的同时,也可体现在派工单上。科学有效的派工单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经过相关人员交互操作,进行派工单的完形填空,最终才可以派工;

(2)一项任务可以多次或者重复派工;

(3)可以派工指定到班组;

(4)一张派工单可以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有相应生产信息;

(5)可根据派工单快速定位查找相关信息。

而派工单的生成过程则设计如下:计调员通过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接收上级部门下发的生产任务,根据任务通知单组织生产计划,按相应的时间节点下发到工艺,工艺员再按照图样进行工艺编制,完成后提交给计调员,计调员按工艺规程中涉及的班组进行生产任务排产。定额员参照图样和工艺规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工序的工时定额。相关人员在各自的界面上交互操作,进行派工单的完形填空,最后打印派工单并随着工艺规程及图纸一起下发到生产现场,生产任务准备流程完成。

7 结 语

通过对作业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过程设计与应用的研究,结合车间生产中实际情况,考虑了紧急插单、加工延时、机器停工等影响排产的扰动因素,利用MES环境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动态扰动因素的有效处理,缩短了调度计划作业的编制时间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非作业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与原材料消耗,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生产排产计划篇(4)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评估;污染物排放;管理方案

环境风险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多个层面,当前许多企业正在积极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建立环境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环境风险管理与日常生产管理相结合,防患于未然,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这是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关键。污染物排放风险控制是环境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从这一角度来谈谈环境风险控制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污染物排放分类

污染物排放一般指废水、废气、粉尘、噪声、废弃物、辐射等污染物质的排放,每个企业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其污染物排放也各具特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可以分为正常污染物排放和异常污染物排放两类。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为正常污染物排放,由于检修维护、设备故障、人为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污染物排放为异常污染物排放。为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污染物排放风险控制,参考可靠性指标管理方法,这里尝试引入计划和非计划异常排放的概念,将异常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分为计划异常排放、非计划异常排放和污染事故排放。计划异常排放指发电生产中由于设备设施维护、检修等需要进行的,经过预先计划并受到控制的,可能产生或将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非计划异常排放是指由于人为、设备故障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非预先计划或未受到控制的,但未造成排放超标或污染事故的污染物排放。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污染事故的为污染事故排放。

二、正常污染物排放风险管理

目前,企业对正常生产环节中的污染物排放已逐渐给予相当的重视,企业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治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除尘器、污水集中处理及回用系统、脱硫系统等高效污染治理设施和各种在线监测设备正在不断推广使用。只要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企业生产中配置了必要的和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正常排放的污染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因此正常污染物排放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是:加强对排放的监督和监控,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正常投用,并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改进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使污染物排放浓度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

三、异常污染物排放风险管理

1、计划异常排放风险管理。根据计划异常排放的概念,要求生产管理部门在制定设备大、小修、定修、临修和设备维护计划及拟定相关作业文件时,应对相关检修、维修项目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内容应包括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风险控制措施等。环境管理方案必须列入相关作业文件包或项目说明书,经审批后执行。对于环境影响不大的项目可以适当放行,但必须加强监控,防止超标排放。(1)为提高工作效率,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常规检修、维修工作项目和内容,编写典型计划异常排放管理方案,并列入检修、维修作业文件包中,经审批后执行。(2)为加强风险控制,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计划异常排放,可参照安全工作票制度设立环境风险控制工作票,以确保控制环境风险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2、非计划异常排放风险管理

相对污染事故排放来说,非计划异常排放发生的机率更大,也不容易控制,员工容易疏忽,但稍不注意又容易引发污染事故,因此必须加强控制和管理。(1)生产管理和运行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评估,对环境治理设施、有关管路、关系排放的设备、存在隐患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重点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生产管理和运行部门应加强管理和检查,减少非计划异常排放的发生。(2)非计划异常排放发生后,生产管理和运行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事后对非计划异常排放进行总结和分析,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补充完善相应的非计划异常排放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防止由于非计划异常排放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和污染事故的发生。对于设备缺陷造成的非计划异常排放,可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加强监控巡查、进行技术改进等措施予以改进和消除。

生产排产计划篇(5)

(1)生产计划采取“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制定原则生产计划的制定以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减少设备重复停电为基础,同时,满足设备的维护、预试、定检、大修、技改、基建工程等有关需求。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状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设备健康状况不良的优先安排检修。生产计划编制的重点是关键、重要设备的停电安排,包括输电线路本身的检修及其他设备检修导致线路、主变被迫停运的情况。计划编制应符合天气及本地电网的运行特点。如并网电厂机组检修应主要安排在电力相对充足的月份进行,主要输电线路与主变的检修尽量安排在负荷潮流较轻的月份,并注意季节气候的分布规律。在法定节日、重要保供电、恶劣天气期间,尽量避免安排安全运行风险较大的关键设备停电检修工作。

(2)生产计划的制定内容生产工作计划必须完整,计划内容需完整涵盖全部工作,即要包括班组的全部生产性工作和非生产性工作。生产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生产工作计划、月度生产工作计划和周(日)生产工作计划、临时计划。年度生产工作计划应通过月度生产工作计划继承和分解,月度生产工作计划应通过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继承和分解。应加强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的执行管理,以确保月度和年度生产工作计划的完成。生产班组是生产部门生产工作计划的实施主体。生产班组应严格执行本班组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生产班组班长根据本班组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结合每天的具体情况派工,建立对应的作业表单。

2安全生产节奏模型管控

2.1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准备

(1)班组安全生产事先安排作业现场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制订生产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

(2)事先了解各项工作任务和每个成员的技能、体力、身体健康状况,做到量才适用,轻重分配得当;安排安全配备设施,为作业人员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具、设施,保障作业人员得到职业防护。

(3)学习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学习了解完善的岗位工艺技术规程制度、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制度以及安全技术规程制度等,熟悉工作流程,保障作业工艺质量精准度需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4)事先安排好材料放置、工器具设备检验工作,开展工作前,材料准备是否齐全、各种材料、备件摆放整齐有序,安全标志齐全,安全色标醒目;工器具、设备管理整洁,安全装置齐全,杜绝工器具带隐患作业。

(5)事先做好班组成员安全培训工作,班组成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达到合格后才能上岗,要保证成员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要求、劳动纪律。

2.2开展生产作业现场风险评估辨识

各项工作开展前要召开班前会,对电网方式、设备状态、组织协调、资源配置、作业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安排部署。遵循风险可控的原则,找出可能引发事故(事件)、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生产现场的特征,及时回顾和更新,予以公布。

2.3生产任务分项量化计算

生产班组开展精细化管理,量化工作,遵循工作量与工作能力、强度相匹配的原则。凡可计量的工作,在明确数量计划的基础上,估算每个量化部分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确保每一个劳动力布局合理,不窝工、不过量。

(1)班组当日作业量综合取值原则①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气候:工作负责人须认真检查每个作业人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禁止作业前夜酗酒、熬夜,禁止有高血压、心脏病史人员高空作业;尽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段户外作业,夏季宜安排在7时~12时、16时~18时期间作业,冬季宜安排在中午时段作业。②技能水平:进行班组人员现场作业胜任能力评价,作业人员年龄、技能等级水平、特种作业资格、专业工作年限、从事各类型日常作业项目经验、作业项目关键点把握等方面,以评估每个生产班组人员能从事的作业项目类型。③五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监护人、操作人)的设置量、车辆、材料、测试设备、安全工器具配置、当天工作的作业风险等级以及衍生风险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管控。

(2)单项作业能力(人数):开展本项工作的最基本人员数量。

(3)单项最大作业量=班组总人数/单项作业能力(作业需求人数)。例如:变电检修班,21人,工作负责人8人,进行悬式绝缘子更换作业,单项作业能力(作业需求人数)5人;单项最大作业量(项)3人,综合考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登高、攀爬软梯。2012年12月止,发生6次。目前依靠技术经验较丰富的员工开展。若同时出现3起,以及高电压的变电站并不能同时开展。风险度相对较高。

(4)如当日所有必须开展的工作按公式计算后大于班组人数,提交本部门审核,遵从计划停电管理和重要设备维护、设备状态、现场作业风险评估综合管理要求,对工作筛选安排。

2.4生产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工作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每个工作日,生产班组班长应对当天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提出存在问题和改善意见。月度计划完成情况要进行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和改善意见,完成PDCA闭环管理。

2.5管控模型审核

(1)各级生产单位(部门)确定相关管理职责,在日常工作对班组安全生产节奏管控加强管理。工作节奏模型非为常态时期和特殊时期工作节奏模型。常态时期的工作节奏管控根据各专业工作要求实行差异化模式。

(2)特殊时期是指高风险、重要保供电和节假日,为维持节日祥和的氛围,避免因停电、电能质量、服务差错、民事、电价调整等因素引起的客户抱怨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及公司形象,特珠时期管控执行特殊时期管控模式要求,要结合当时电网运行方式、设备、人员状况、气候等急缓轻重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取值确定。

(3)开展模型的过程中关注模型的调节,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如更换监护人、工作班成员,由其所在单位重新评估作业风险等级。人员变更后的作业风险等级不得高于原来的风险等级。若高于原来风险等级,应报上级部门批准。

3总述

生产排产计划篇(6)

1.1自动排产过程

基于纺织业的复杂性,排产也相对复杂.该系统以订单为主线,跟踪每个订单在生产过程中的状态来监控企业生产状况.每个订单都有如“CHRF20121001”的订单号来识别订单,且该订单号有对应的工艺信息、产品信息等生产信息.生产计划调度是该系统的核心,如何协调好生产流程、安排生产计划,调度机台是尤其重要的.该系统的计划调度流程如图1所示.基于订单、工艺等信息结合织布相关计算公式,运用数据库方法自动生成包含有计划开台、计划台日产等信息的生产计划信息表;生产计划制定后,依据机台状态,自动生成包含有开台数、开台车号、上机日期等信息的调度单;以订单号为依据跟踪调度信息的实施状态,当订单生产受阻或异常时,生产管理员实时做出反应,及时调整生产过程,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直到完成订单.这种基于订单的生产管理流程的设计为企业建立了规范的管理流程.系统采用SQL整合生产数据实现自动排产的方法如图2中举例所示,图2中不同形状线条标注的参数提取于不同的数据表中.系统数据库充分地利用各类生产信息,结合生产公式,自动生成计划信息、机台动态信息等实现自动排产与控制.现实世界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概念模型来表达才能实现与信息世界的交互,该系统采用实体-联系方法(E-R方法)构建概念模型,它是概念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7].该方法从现实世界中直接抽象出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然后用E-R图来表示数据模型.通过对企业自动排产流程的分析,设计如图3所示的生产计划与控制E-R图.

1.2预警设置

为了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实用性和运转速度,保证生产计划与调度有效行进,该系统具有实时的信息预警功能.当某生产信息待更新或出错时,预警功能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保证信息准确传递,增强信息交互效率和系统执行能力.图4为该系统的部分预警功能.图5所示为系统中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的预警功能局部效果图.当订单审核失败时,系统自动把失败信息反馈到下达订单的营销部,如图5中A所示该订单信息记录显示为红色,提示营销部及时更新订单信息,保证订单顺利审核;当某订单的生产计划离计划生产日期相差在n天以内还没有安排调度时,如图5中B所示该计划信息记录显示为红色,提醒生产管理员及时制定调度信息并安排上机.

1.3机台状态跟踪

如何调度机台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台,减少机台空转和品种翻改频率,提高机台的利用率,保证生产计划顺利进行,是整个计划系统的关键问题.该系统运用数据库方法提取机台的重要信息,结合预警功能实现对所有机台的状态跟踪.同时,系统的机台状态跟踪窗体中按照车间布局摆放着标有机台号的虚拟车位.为了保证机台调度的准确性和机台运作效率,在调度过程中优先选择“在机品种”与“计划上机品种”匹配的机台安排上机,且要保证“预了轴日期”满足“计划上机时间”,因此跟踪机台信息包括机台号、在机品种、预了轴日期.如图6所示,左边是某机台的状态跟踪说明,右边是系统中机台状态跟踪的局部效果图,每个车位下面对应显示当前“在机品种”和“预了轴日期”,在生产调度时按照生产计划的需求调用满足优先级的机台,实现对机台的准确调度。

1.4系统权限设计

权限关系着系统的安全和用户的工作责任和操作范围,因此权限设计在系统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系统中的权限是根据用户工作岗位的不同,由管理员授予的,该权限一般是长期稳定的,只有当用户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时,其权限才会改变.该系统权限主要分为系统登录权限、模块访问权限、按钮操作权限等3级.如图7所示,只有先通过低一级的权限验证才能进入下一级权限验证,从而完成进一步的访问或操作.

2系统实现及应用

2.1计划制定模块

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依据,也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内容[8],因为生产计划作为决策层和调度层之间的纽带,为生产运行提供指导,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9].在该系统中计划制定是关键模块,对纺织企业高效准确的生产计划起到关键作用.图8为系统中计划制定界面,把计划信息分为“未上机”和“已上机”分类管理,选择“未上机”系统具有上机预警功能,保证订单按时上机;选择“已上机”系统具有交货预警功能,保证订单按时交货.需要制定新的订单计划时,点击“引入”,系统数据库自动整合订单信息、工艺信息、产品信息等自动生成订单计划信息表,计划上机、计划完成时间、计划开台、计划日产等都是后台数据库自动运算生成,实现系统自动排产.基于订单的自动排产取代手工经验性排产,保证了计划排产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往计划员需要走访营销部、生产工艺等部门获取生产计划的辅助信息再制定计划,从营销部下达订单到制定计划大约需要2~3d时间,目前在实时的信息共享和自动排产的情况下,计划制定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2.2订单生产动态控制

生产控制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对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处理,保证整个生产活动协调进行.它是组织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一种主要手段[10].制定好订单计划之后,如何保证计划按时按质地完成需要对每一个订单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订单从生产到入库顺利进行.图9为订单生产动态控制界面,左边列出了所有在机订单,右边是订单生产的详细情况.系统采用主从表的形式清楚地显示着每个生产订单的完成状况、开机情况、预了机日期等信息.当订单完成生产后点击“全部下机”,该订单信息退出生产动态控制栏;当订单入库后点击“完全入库”,该订单退出生产订单栏到达下一个流程.整个界面操作简单,信息详细,能够准确监控订单生产状态.利用该系统取代纸质报表来管理生产信息,不仅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也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

2.3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

该系统以Delphi为开发工具和SQLServ-er2000为开发平台,采用三层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结构,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如图9所示.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聚类分析,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运作方式,计算业务过程之间的可达关系矩阵剔除不合理的业务过程[11],构建系统总体模块.该系统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订单管理、工艺信息管理、生产管理五大模块,其中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供纱管理、机台监控、出库管理等子模块.生产管理涉及广泛的研究领域,涵盖工业生产过程中计划和控制的各个方面[12].在今后的研究中,为了实现纺织企业生产管理的全面信息化,预备对该体系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库存预警管理、整理车间综合管理等模块.运用该系统对纺织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降低了员工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业务流程的交互过程中,增强了部门间工作的协调性.

3结束语

生产排产计划篇(7)

关键词:城市市政;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市政给排水项目的使用频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因此在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确保项目的安全性以及品质的稳固性,这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运转情况可以生动的反映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否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新时期,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不仅要为城市有效供应生活生产用水和处理生活生产污水还需要不断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健康、合理、有序、文明、自由、均衡、绿色的城市生活空间需要通过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来实现,反之一切所谓的便利、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都是空谈。因此,促进我国给排水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市政给排水规划工作也必然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

2、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和常见问题分析

2.1 市政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常见问题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首先解决水资源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凸显。由于水资源有限,所以城市在市政给水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高科技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市政绿化以及道路浇洒等工作中,优先选取一些抗早植物、尽可能多的利用中水灌溉,并且不断的建设实施节水灌溉系统。

市政建设往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情况适当安排用水项目。当降雨量充沛时,这时要大量储存水资源,然后建设一些用水量较大的项目;当降雨量缺乏时,建设一些用水较少或不用水的项目;当城市水库建设设施相对完善时,会储存较为丰富的水量,在用水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却缺乏节水意识,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就出现了在城市居民用水高峰期时,临近水库的民居浪费水资源而其他地区民居水资源短缺这两种局面,这样的现象在大多城市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进行合理的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水可用。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所以在设计给水系统时,要根据水质的特点拿出不同的方案,从而达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设计时要合理规划与考虑城市各个区和城市周边城镇的给排水系统,平衡水资源的供需问题。在设计时:①需要预测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周边城镇的畜牧养殖用水等方面。在预测用水量时不仅要考虑用水方面,还需要考虑城市周边河流的流量需求。②要考虑供水的水质,不断改善供水水质,确保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同时,在供水过程中,不能因为居民用水量较大就肆意开采地下水资源,过渡开采地下水资源会造成地面塌陷,给建筑设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城市在规划设计供水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水水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实现市政供水系统的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供水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2 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常见问题

(1)城市建设中的防洪排洪

在城市建设中,市政的排水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以及排洪防洪等方面的问题。在市政建设中,排水系统的防洪排洪主要有内洪和外洪,内洪即在降雨后如何有效排除或储存雨水,外洪主要是防洪即建立水库或者防洪堤等工程。只有采取防洪排洪措施,并不断提高居民的防洪排洪意识,才能够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规划排洪系统时,应该根据降雨以及流域面积等情况合理规划。对于城市易内涝地区,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合理规划设计方案,必要时适当采取抽排措施。

(2)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要点与污水处理工艺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污水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预测污水量和城市处理污水能力,在处理过程中,引进高科技技术,坚持环保节能以及循环利用的理念,同时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在规划设计污水管网时要将道路的设计资料以及地面线的资料等内容输送给污水设计系统,同时在道路上合理布置污水检查井。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设置的污水提升泵位置不合理,导致污水管埋深较深。因此,在规划设计排水系统时,要通过合理选用管材、施工方法、设计较为合理的排水管线以及确定排水管的埋入深度等内容,才能确保建设中能够减少投资,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

2.3 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水力计算要点

在设计排水管网时,要合理确定汇水的面积、径流系数等参数,在布置与连接排水管道时,通常采用管顶平接的连接方式,通过水力计算的结果确定污水管的坡度和污水管的管径,以便确定排水管的埋入深度。最后根据布置的管网系统和受纳水体水位确定排出口位置。

在设计给水管网时,一般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是对道路信息进行设置,接着进行给水节点的布置,然后布置给水管道最后再进行绘图设计。

2.4 如何做好给排水系统的防洪防汛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新城区扩建,城市地下水过度开发、地面下沉,防洪难度加大、水泥材料及柏油路面等渗水能力低;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城市的"热岛效应"加剧,城市气候容易出现异常,发生强对流天气,造成城市频繁出现暴雨或降水量增大,随之而来的洪涝灾害事件频发。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的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排水工程的规划,减少灾害的财产和人员伤亡,保证城市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群众的财产安全,需要市政规划工作者具有敏锐的防洪、防涝意识和强烈的社会的责任感。对城市的地形,地质、地域、洪涝区域,人口规模等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在了解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再综合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对城市的市政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3、结束语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更要注重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实现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宏. 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