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产与质量论文

生产与质量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9:01

生产与质量论文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1)

质量代表着一种品质和效应,从商业角度看,对于质量的优化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一种管理态度和管理意识,质量上的“零缺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质量管理哲学[1]。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大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有意识、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使之在写作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领悟研究方法,锻炼科研能力。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曾明文指出,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有人还认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过程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凸显,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寻求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教学思路,以适应外部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的目的所在。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2]。

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3]。

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2)

关键词:品牌资产;品牌关系知识;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原型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5-0009-05

1、引言

品牌资产是20世纪80年代在营销研究和实践领域新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衡量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企业无不想通过创建品牌,不断提升品牌资产来扩大市场影响力。然而,与外国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的竞争力显得相当薄弱。一方面,我国大品牌与世界一流品牌相比仍有相当差距,2011年Interbrand品牌咨询公司,按照品牌资产排名,了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大陆,竟然没有一个品牌入选。另一方面,品牌越来越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天然纽带,消费者更多地依赖品牌进行购买决策,然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主要致力于产品代工生产,没有培育自己品牌的信心和意识。可见,在我国无论是大型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目前都急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资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牌资产是指与没有品牌的产品相比,品牌为企业带来的超越产品使用价值的增加价值或增加利益,品牌的强弱往往通过品牌资产来体现。在品牌研究中,品牌资产具有基础性地位,是近20年来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品牌本身,只有少量研究从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下文简称品牌关系)的视角出发开展品牌资产研究,但基于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理论并未真正形成。本文认为品牌资产不仅存在于品牌本身,而且存在于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关系,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互动是品牌资产的来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基于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研究。已有的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文献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一是关于品牌关系质量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解决了品牌资产的中心构念问题,但缺乏系统的品牌资产理论框架,同时没有识别关系质量的形成基础,因而未能揭示出品牌资产的来源;二是聚焦于具有一定整合性的品牌资产理论框架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强调了品牌关系在品牌资产中的重要地位,但多为市场咨询公司所开发,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三是部分学者建立的包含了品牌关系构念的品牌资产模型,其不足是仅仅在概念模型中纳入了涉及品牌关系的一个或者几个变量,而没有以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为来源基础剖析品牌资产形成机制,更重要的是忽视了从品牌关系双方互动或交往的视角探讨品牌资产的形成机制,而关系互动或交往是关系发展的核心和本质。鉴于既有研究的不足,从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互动的视角出发,开展具有系统性的品牌资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为了深入、系统地开展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研究,我们提出了两个关键性研究问题:第一,从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视角出发,品牌资产的品牌关系来源因素是什么?第二,品牌资产是如何通过品牌关系的驱动而形成的?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发展理论为支撑,从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视角切入,提供了一个条理清楚的理论框架来整合现有的概念和经验知识,并深入剖析了品牌资产来源要素及其对品牌资产的驱动机制。借助本文发展的理论框架,我们识别的品牌资产来源要素把握住了关系互动和关系发展的本质,剖析的品牌资产驱动机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从而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理论,以期弥补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理论研究缺口,丰富品牌资产和品牌关系理论,并为中国企业品牌创建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引。

2、品牌资产理论框架

2.1 人际关系发展机制

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可以类比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理,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或交往可以类比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交往。因此,我们主要借用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来研究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人际关系发展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发展主要受到三种机制的主导。一是人际吸引机制。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互动或交往中形成的在情感方面相互亲和的心理现象。人际吸引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开始交往的基础,另一方面人际吸引在交往中增进关系双方的好感,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影响人际吸引的4个重要决定因素是个人品质、熟悉性、相似性和接近性,其中个人品质是属于交往双方的个体特征本身,而接近性、熟悉性和相似性则涉及交往双方个体特征间的关系。二是社会交换机制。人们根据交往或关系中的回报和成本来对关系进行评估,并决定自己的行为。回报是指一个人从交往中可以获得的任何收益,这些利益包括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服务等功能性利益和象征性利益。如果回报大于成本,人们愿意保持关系,反之,人们则可能终止关系。三是情感交流机制。个体间情感性的交流,如自我表露、内心交流、情感支持、相互陪伴等,是决定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使关系更亲密的重要途径。

综合三种机制,人际关系发展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发展机制如下:人际关系发展被视为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事情,主要是由他们自己的个体特征和相互交往的情况决定。个体特征产生人际吸引,在相互吸引基础上开展的相互交往则实现了工具性的交换和相互的情感流;亲密的人际关系依赖人际吸引、工具换和情感流三个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关系发展水平伴随相应的关系行为。由于人际关系发展理论不仅识别了决定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而且从关系双方互动的角度阐明了人际关系发展的内在机制,因此,我们借鉴上述人际关系发展理论来剖析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形成机制。下面我们首先建立一个品牌资产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的基础上,系统论述生成品牌资产的关键要素及其驱动机制。

2.2 品牌资产理论框架的构建

本文认为品牌资产不仅在于品牌本身而且更在于品牌与顾客之间建立的关系,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是品牌资产的输入。那么,从关系互动的视角来看,作为品牌资产输入的品牌关系涵盖哪些关键要素呢?它们对品牌资产的驱动路径是怎么样的?我们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类比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品牌资产在品牌关系的发展中得到提高,因此,根据人际关系发展机制,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品牌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品牌个体特征和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或交往情况。品牌资产的生成机制如下:消费者首先根据自己的品牌知识判断是否与品牌交往,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开始与品牌互动或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消费者实现了与品牌的工具换和情感流,并对品牌个体吸引力有了认识和体验;消费者对品牌个体吸引力、工具换和情感流三个关键因素的感知和评价决定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质量;品牌关系质量进一步决定消费者关系行为,关系行为体现品牌资产。下面我们对品牌资产生成机制进行详细的讨论,然后建立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首先,讨论品牌资产生成的基础。关系互动视角品牌资产生成的基础是指消费者与品牌开展互动,并建立品牌关系感知和进行品牌关系评价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引入品牌原型的概念,品牌原型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一般性稳定知识结构,反映消费者对品牌的整体性认知,体现了人们在认知中对品牌的类别化加工,包括品牌的营销地位、社会声名和表现能力三个维度。由于在人类认知中,类别化加工是优先于零碎加工的认知方式,当消费者遇到一个品牌认知目标时,首先使用品牌原型产生关于品牌的整体性感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品牌的构成属性进行评价。因此,品牌原型在品牌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在消费者还没有与品牌建立关系时,消费者缺乏详细的品牌构成属性知识,只拥有品牌原型知识,这时,消费者往往只能凭借品牌原型知识来判断是否关注品牌,是否与品牌开展互动。进一步,如果消费者与品牌建立了关系,在对关系的评价中,消费者同样优先使用品牌原型这一类别化知识,然后才对品牌关系的具体感知进行评价。因此,在品牌关系发展过程中,品牌原型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品牌资产生成的基础。

其次,消费者对品牌个体吸引力和对品牌交往中的工具换和情感流三个关键因素的感知和评价体现了品牌关系中的认知成分,是品牌资产的真正来源。正如在人际关系中,亲密的人际关系依赖个体吸引力、工具换和情感流三个方面的因素,消费者对品牌关系中品牌个体吸引力、工具换和情感流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决定了品牌关系的好坏和强弱,我们将这三个因素合并在一起称为品牌关系知识,并在下文中详细讨论它们的内涵及对品牌关系质量的驱动作用。

第三,品牌关系质量体现消费者与品牌的联结强度,是品牌资产的直接驱动因素。品牌关系质量是品牌关系好坏和强弱的表现,承接前面品牌关系知识的驱动,并决定消费者的关系行为,包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品牌的产品或者服务等体现品牌资产的消费者行为,因此,品牌关系质量最终直接驱动品牌资产的形成。

根据以上讨论,本文建立了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基本理论框架:品牌资产来源于品牌关系,品牌原型、品牌关系知识和品牌关系质量是品牌资产生成的三个决定因素;品牌原型为品牌关系提供基础,品牌关系知识驱动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关系质量最终驱动品牌资产的形成。下文将借助上述理论框架,重点讨论品牌关系知识和品牌关系质量两个关键因素,并深入剖析品牌原型、品牌关系知识、品牌关系质量对品牌资产的驱动机制,以建立系统性的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理论。

3、品牌关系知识

前文中我们将消费者对品牌关系中品牌个体吸引力、工具换和情感流这三个方面的感知和评价称为品牌关系知识。品牌关系知识的实质是消费者在与品牌交往中的主观性体验,是消费者建构的关于品牌关系的社会性知识。那么,品牌关系知识包含哪些维度呢?这些维度包含哪些要素?如上文所述,品牌关系知识包括消费者对品牌个体吸引力的感知和评价,以及消费者对工具换和情感流的感知和评价,其中,工具换和情感流同属对相互交往的评价和感知,因此,品牌关系知识主要包括品牌个体吸引力因素和品牌交往因素两个维度,我们将这两个维度分别称为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交往。具体而言,品牌吸引力指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品质和个性吸引力。品牌交往指消费者对自己与品牌互动的工具换和情感流的感知和评价。

在品牌吸引力方面,正如人际吸引,消费者主要关注品牌的品质和个性两个方面,我们将这两个方面分别称为品牌品质和品牌个性。其中,品牌品质指消费者对品牌功能性或者实用性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品牌信誉、品牌质量等方面。品牌信誉体现消费者对品牌兑现其承诺的程度的评价,品牌质量反映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品牌个性是品牌关系的基础,主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人类特征和象征性感知,具体包括品牌个性是否鲜明、是否有趣、是否受大众欢迎等方面。品牌品质和品牌个性体现了人际吸引机制在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中的作用。

在品牌交往方面,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我们将这两个方面分别称为品牌互惠和品牌礼遇。其中,品牌互惠指在消费者与品牌交往过程中,感知到与品牌的交往关系在利益(包括功能性利益和象征性利益)的回报上大于成本的程度。品牌礼遇指在交往过程中,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对消费者的友善、关心、理解、尊重等情感上的支持程度。品牌互惠和品牌礼遇分别体现了人际关系发展机制中社会交换机制和情感交流机制在品牌关系中的作用。

4、品牌关系质量

品牌关系质量反映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持续联结的强度和发展能力。品牌关系质量包含哪些维度和要素呢?与既有研究不同,我们按照变量是否反映未来趋势和接近消费者行为的程度将关系质量分维。在扬罗必凯公司(Y&R)开发的品牌资产评估模型中,将“品牌地位(Brand Stature)”定义为过去品牌绩效的评分表,将“品牌能量(BrandEnergy)”定义为品牌满足未来顾客需求的能力,是指向未来的价值。借鉴这两个概念,我们将品牌关系质量分为两大维度:关系地位和关系能量。关系地位指消费者对品牌关系的主观体验,主要体现关系双方的亲近程度,是过去关系绩效的评分表。关系能量指消费者维持品牌关系的力量的强度,不仅反映了过去关系绩效,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关系在未来的趋势,并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

进一步,品牌地位和品牌能量包括哪些要素呢?系统回顾人际关系和品牌关系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在众多提到的反映关系质量的变量中,承诺、依恋等变量往往是亲密、信任、满意、认同、自我联结等变量的结果变量,处于更为接近行为的阶段,且体现了关系的未来趋势。因此,本文选用信任和亲密构成关系地位维度,这两个变量主要反映消费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品牌关系的评价,是过去关系绩效的评分表,表明了消费者与品牌的亲近程度。信任指消费者对品牌行为按照自己期望发生的认知和感觉程度,体现了关系地位中的理性成分,亲密指在消费者关系中感到与品牌亲近和相互关联的程度,体现了关系地位中的感性成分。本文选用承诺和依恋构成关系能量维度,这两个变量不仅反映过去关系的绩效,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消费者维持品牌关系的强度,体现了品牌关系的未来趋势。承诺指消费者维持品牌关系的意愿、体现了关系能量中的理性成分。依恋指消费者自我与品牌之间认知和情感的联结强度,体现了关系能量中的感性成分。

5、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驱动机制

根据前文建立的品牌资产理论框架,品牌资产的驱动路径为:品牌原型一品牌关系知识一品牌关系质量一品牌资产,结合上文讨论的品牌关系知识维度和品牌关系质量维度,我们进一步整合各种概念,详细剖析品牌关系对品牌资产的驱动机制(见图1),从而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品牌资产理论。

5.1 品牌原型驱动品牌关系知识

首先,从关系发展来看,品牌原型作为品牌认知的一般性概念,提供了消费者进行品牌类别化时所需的一组整体性的品牌特征,并吸引消费者与品牌建立关系,因此,品牌原型是品牌关系知识得以建立的基础,良好的品牌原型知识增加了品牌关系知识建立的可能性。其次,从人类的认知加工模式来看,作为类别化加工的品牌原型必然影响作为零碎加工的品牌关系知识。正如品牌原型理论指出,消费者通过基于品牌原型的类别化方式对品牌形成总体感知,这种总体感知又影响其对品牌产品属性、沟通体验属性和品牌社会属性的感知和评价,同理,在品牌关系中,品牌原型相对于构成性属性的品牌关系知识,在消费者知识结构中处于先行性的位置,呈现了品牌原型自上而下驱动品牌资产形成的路径。因此,品牌原型正向驱动品牌关系知识。

5.2 品牌关系知识驱动品牌关系质量

根据品牌资产理论框架,品牌关系知识直接驱动品牌关系质量。在关系地位方面,品牌吸引力高的品牌使消费者感知到高的品牌信誉、品牌能力、公司诚信等方面,从而更愿意与品牌沟通、交流和自我表露,因此提高了对品牌的信任和亲密感;品牌交往高的品牌则表明消费者感知到品牌高的实用性利益和象征性利益,同时感知到品牌对消费者高的情感支持程度,从而提高了对品牌的信任和亲密感,因此,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交往即品牌关系知识正向影响品牌关系地位。在关系能量方面,品牌吸引力中的品牌信誉、品牌质量和品牌个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享乐性和象征性需求,促进消费者期望目标的实现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帮助消费者自我表达和展示,从而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承诺和依恋;在品牌交往中,品牌互惠主要通过提供功能性资源和象征性资源与自我相关联,实现自我的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承诺和依恋,品牌礼遇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象征性的资源与自我相关联,并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结,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承诺和依恋,因此,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交往即品牌关系知识正向影响关系能量。根据以上讨论,品牌关系知识正向驱动品牌关系质量。

5.3 品牌关系质量驱动品牌资产

关系互动视角的品牌资产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关系行为方面,具体表现在当该品牌与其他品牌在产品或者服务的功能特征和质量都类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该品牌的程度。品牌关系质量最终直接对品牌资产产生驱动。在关系地位方面,信任降低了消费者感知风险并简化了购买决策,因此,品牌信任正向影响品牌资产;亲密则增进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亲近感和安全感,因此,当亲密感提高时,消费者将更倾向于选择品牌,从而提高了品牌资产。在关系能量方面,承诺越高的顾客表明越愿意维持和发展现有关系,因此,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依恋理论表明依恋品牌的消费者愿意付出自身资源而与品牌保持关系,且依恋直接正向影响溢价意愿、正面口碑、重复购买等行为。因此,品牌关系质量正向驱动品牌资产。

6、结论及建议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3)

Abstract: Quality surplus exist in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social live generally. Legmen Market mechanism for the quality-competitiveness exists system defections such as Lemon Market, however Government Regulations would overcorrect. People over pursue top quality life leading to a misalloca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while developed countries demand more quality than necessary by international TBT. With the transform of society, economical development faces more and more system constraints including mainly resource constraint and market constraint. It is much urgent to balance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reduce the quality surplus in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designation for avoiding rigid constraint and buying time for neo-technology and neo-method.

关键词: 质量剩余;资源约束;过度包装;过度规划;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quality surplus;resource constraint;excessive packaging;excessive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74-03

0 引言

由于资源价格体系不能准确反映其在经济系统内的稀缺程度,目前国内各行业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据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装性垃圾,一半以上属于豪华包装;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1980年代出现的塑料袋使国人享受到了购物与旅行的便捷,但是每年全国塑料袋使用160万吨的塑料,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量的3%—5%,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截止2011年5月,全国移动电话总用户达90038.9万。我国手机已经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更换周期缩短到约18个月。每年全国被淘汰下的废旧手机数量7000万台。2010年诺基亚调查发现,中国废旧手机的回收率却仅为1%。如果全球30亿手机用户都能送回他们的手机,可节约24万吨原材料,同时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其效果可与400万辆汽车停止行驶相比(马库斯·特尔霍,2009)。

目前,系统资源约束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瓶颈。从开源节流视角度来,消除质量剩余无疑起着节流的作用。这种内部节流的举措能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资源不合理的消耗,为突破发展过程中系统资源约束,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起着重要的延缓作用。

1 “质量剩余”概述

在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中,讨论质量剩余的文献较少。

章德达(1992)认为:在编制工艺及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不顾产品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工艺成本,盲目的追求尽善尽美而导致工艺或产品质量的过剩。

刘荣生(1998)认为,因为产品的质量以各项指标中最低的那项为定级标准,相对于这项最低指标,其他指标都或多或少地有质量剩余,而质量剩余越多,投入的原料、工时等质量成本就越高。

杜军(2002)在《建设项目合理质量的科学含义》谈及“质量剩余”这一名词,并给出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弊端;他认为,如果项目质量部分或者完全不能被客户认知和接受,或者与客户需求相背离,或者远远超出顾客的期望,那么就产生了所谓的“质量剩余”和“无效质量”。

傅家骥等(1996)在价值工程的“不必要功能”讨论中指出,有些多余功能画蛇添足,不但无用,有时甚至有害;有的重复功能增加了成本,消耗更多资源;过剩功能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满足需要有余,如过高的安全系数、过大的拖动力、结构寿命不匹配等。多余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产品含过剩质量的体现。

赵建华等(2005)在《最优质量水平——质量经济学的主要命题》中也涉及这一提法。他们认为,质量剩余存在于产品某些部位质量超出实际的需求或产品各关键部位出现质量不匹配等情况。

摘要: 质量剩余普遍存在于工程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在质量竞争中,市场机制存在“柠檬市场”等制度缺陷,而政府监管又可能导致矫枉过正。人们过度追求高质量导致资源不合理配置及巨大浪费,而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质量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到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约束与市场约束为主的系统约束。寻求资源消耗、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刻不容缓。在消费、生产和设计中减少质量剩余,避免资源刚性约束,为新技术新方法的诞生争取时间,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Abstract: Quality surplus exist in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social live generally. Legmen Market mechanism for the quality-competitiveness exists system defections such as Lemon Market, however Government Regulations would overcorrect. People over pursue top quality life leading to a misalloca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while developed countries demand more quality than necessary by international TBT. With the transform of society, economical development faces more and more system constraints including mainly resource constraint and market constraint. It is much urgent to balance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reduce the quality surplus in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designation for avoiding rigid constraint and buying time for neo-technology and neo-method.

关键词: 质量剩余;资源约束;过度包装;过度规划;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quality surplus;resource constraint;excessive packaging;excessive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74-03

0 引言

由于资源价格体系不能准确反映其在经济系统内的稀缺程度,目前国内各行业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据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装性垃圾,一半以上属于豪华包装;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1980年代出现的塑料袋使国人享受到了购物与旅行的便捷,但是每年全国塑料袋使用160万吨的塑料,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量的3%—5%,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截止2011年5月,全国移动电话总用户达90038.9万。我国手机已经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更换周期缩短到约18个月。每年全国被淘汰下的废旧手机数量7000万台。2010年诺基亚调查发现,中国废旧手机的回收率却仅为1%。如果全球30亿手机用户都能送回他们的手机,可节约24万吨原材料,同时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其效果可与400万辆汽车停止行驶相比(马库斯·特尔霍,2009)。

目前,系统资源约束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瓶颈。从开源节流视角度来,消除质量剩余无疑起着节流的作用。这种内部节流的举措能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资源不合理的消耗,为突破发展过程中系统资源约束,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起着重要的延缓作用。

1 “质量剩余”概述

在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中,讨论质量剩余的文献较少。

章德达(1992)认为:在编制工艺及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不顾产品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工艺成本,盲目的追求尽善尽美而导致工艺或产品质量的过剩。

刘荣生(1998)认为,因为产品的质量以各项指标中最低的那项为定级标准,相对于这项最低指标,其他指标都或多或少地有质量剩余,而质量剩余越多,投入的原料、工时等质量成本就越高。

杜军(2002)在《建设项目合理质量的科学含义》谈及“质量剩余”这一名词,并给出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弊端;他认为,如果项目质量部分或者完全不能被客户认知和接受,或者与客户需求相背离,或者远远超出顾客的期望,那么就产生了所谓的“质量剩余”和“无效质量”。

傅家骥等(1996)在价值工程的“不必要功能”讨论中指出,有些多余功能画蛇添足,不但无用,有时甚至有害;有的重复功能增加了成本,消耗更多资源;过剩功能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满足需要有余,如过高的安全系数、过大的拖动力、结构寿命不匹配等。多余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产品含过剩质量的体现。

赵建华等(2005)在《最优质量水平——质量经济学的主要命题》中也涉及这一提法。他们认为,质量剩余存在于产品某些部位质量超出实际的需求或产品各关键部位出现质量不匹配等情况。

存入我的阅览室

结合上述学者的讨论以及可持续发展对质量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论述。

质量剩余是超出市场需求的质量水平。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质量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消费质量水平,销售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二是成套产品质量水平整体合格,但分项分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质量在产品停止使用时仍然保持较好状态,造成质量剩余。

可见,质量剩余是建立在一定质量水平标准之上的产物,而且质量剩余越大也就意味着浪费越多。我们在研究质量剩余时,把形成产品质量所需要的人力,机械,材料,方法(如专利权等),环境等统称为资源。形成一定质量的产品需要占用一部分资源,而且这部分资源一般随着产品寿命周期或服务年限结束而被消耗或放弃。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实际需求的的多样性、可变性与顾客支付能力与意愿的不稳定性,质量剩余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避免性。

借助“木桶理论”模型,我们可以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讨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其容积由最短的那一块所决定。将木桶看成某件(套)产品,产品的各项(部分)指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原理,产品质量安全以各项(部分)指标中最低的那项(部分)为定级标准,相对于这项最低指标,其他高出此处的木板就形成了质量剩余。

2 质量剩余产生的原因

产生质量剩余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及质量管理水平差距,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因素,有国内消费文化影响也有国际贸易法规的影响。

2.1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质量剩余 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以及绿色壁垒五个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产品面临日益苛刻的壁垒。2011年7月,美国把玩具产品的铅含量标准提高了3倍,从300PPM提升至100PPM。中国出口企业必须从材料到工艺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加以改进,玩具产品的成本将大幅提升;增加的成本绝大部分转嫁到国外的消费者身上。标准提升使欧美国家消费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产品。当产品安全被当做贸易壁垒滥用时,标准会被一再提高,消费者不情愿地为高质量埋单,或者放弃该产品的消费,质量剩余就产生了。

其实,造成铅金属等不安全摄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食品,家具油漆,饮用水,本地蔬菜瓜果等。单方面控制严格控制玩具质量,其边际质量成本会有大幅提升,造成质量剩余。

2.2 竞争性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把成本高于均衡价格的生产厂商淘汰出市场,使得资源向高效企业聚集。在重复博弈过程中,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打压竞争对手,在适度竞争中,消费者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但是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寡头企业之间要么合谋损害消费者,要么激烈竞争,相互置对方于死地。于是投入过量资本进行质量改进与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该产品击败了同类产品,就能在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得到回报。但是如果过高的质量改进没有得到市场回报,公司将受累于剩余质量而被拖垮,一如铱星计划的下场。理论上,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对质量战略的失误负责,政府、社会或者消费者个人无权也没有必要干涉。但是在系统资源约束不断强化的今天,政府适度干预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遭遇“柠檬市场”,高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而低质量的产品反而在市场上存留下来。一旦国家规范市场,企业不得不按照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价格相应提高,消费者则不得不支付等额的货币。超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部分就构成了剩余质量。

2.3 政府规制及监管中的非理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能过度干扰经济主体的自由发展,但是对于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必须负起监管责任。政府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制度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监管。但是,一些过度的产品监管政策导致企业对检测设备、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过度投入,提高了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运行成本。当过分的投入没有提高产出,就给企业造成沉淀成本,这也是质量剩余的成因。实施于2005年的眼镜验配单元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就造成了企业的负担。眼镜验配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期待科学评估。

2.4 国内市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工程界最怕的便是自己所参与的项目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除了经济与名誉上的损失外,该参与者在很长时间内将不被业内所认可与接纳。有鉴于此,设计重大风险的工程设计,往往被设计者成倍提高安全系数。对于工程企业个体来说,也就是成本加大,利润降低。久而久之,成本会被转移到投资方。对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来讲,质量剩余降低了人们的社会福利总量。其实,无论你的安全系数如何被提高,你的工程风险还是存在的。比如按标准设计的防震防洪等级,当地震或者洪水等级突破设计标准,灾难由此发生。但是只要设计施工时按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工程参与者是应该免责的,损失则应该依赖保险机制来解决。

2.5 庸俗消费文化泛滥与腐败发酵 从消费者维度来看,质量剩余大量存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消费者缺乏低碳意识,贪慕虚荣、盲目攀比。特别是一批“先富起来的”消费者“只买贵了不买对的”心理,助长了过度包装过度设计的风气。在礼品市场以及奢侈品市场,由“于买的不用用的不买”,使市面上出现了天价月饼、贡品香烟、极品白酒。老百姓一方面痛恨官僚腐败者,另一方面拎着礼品为自己敲开一扇扇后门。顾客的支付意愿不在消费体验上,而在办成多大的事。而真正的消费者对商品评价不在月饼上,而在月饼旁边的金项链的成色及重量。当腐败成了一块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时,由此发生的质量剩余就不再被人们关注了。

2.6 不当规划与不当设计 在许多政绩工程中,马路、广场、地标建筑等的过度规划与过度设计是存在质量剩余的重要原因。不当设计则引起公共资源或者个人资源的浪费。

在新建土木工程时,对原有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如施工现场最常出现的便是“马路拉链”——煤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在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电线电缆等时,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协调管理,常遭“开膛剖肚”。据统计,到2004年末,全国拥有城市道路22.2万km,这其中如果有1%曾经有过“拉链”现象,那么全国就有2200km。按1.4万元计,全国在市政修补上的费用开支就达310.8亿元。如按照现在城市的道路长度与开挖的消耗,这一数字会更惊人。某市长在解释这种质量剩余造成的浪费时,也道出了政府部门的无耐: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规划做得超前了,路宽车少,被百姓骂为政绩工程,规划落后了又被百姓痛骂“缺少眼光”,而电信科技进步、能源结构更迭(汽化器变管道煤气),这样的社会变革一直发生着也永远不会停止。市长在恳请百姓谅解,也表达了对质量剩余问题的无耐。

结合上述学者的讨论以及可持续发展对质量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论述。

质量剩余是超出市场需求的质量水平。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质量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消费质量水平,销售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二是成套产品质量水平整体合格,但分项分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质量在产品停止使用时仍然保持较好状态,造成质量剩余。

可见,质量剩余是建立在一定质量水平标准之上的产物,而且质量剩余越大也就意味着浪费越多。我们在研究质量剩余时,把形成产品质量所需要的人力,机械,材料,方法(如专利权等),环境等统称为资源。形成一定质量的产品需要占用一部分资源,而且这部分资源一般随着产品寿命周期或服务年限结束而被消耗或放弃。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实际需求的的多样性、可变性与顾客支付能力与意愿的不稳定性,质量剩余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避免性。

借助“木桶理论”模型,我们可以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讨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其容积由最短的那一块所决定。将木桶看成某件(套)产品,产品的各项(部分)指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原理,产品质量安全以各项(部分)指标中最低的那项(部分)为定级标准,相对于这项最低指标,其他高出此处的木板就形成了质量剩余。

2 质量剩余产生的原因

产生质量剩余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及质量管理水平差距,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因素,有国内消费文化影响也有国际贸易法规的影响。

2.1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质量剩余 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以及绿色壁垒五个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产品面临日益苛刻的壁垒。2011年7月,美国把玩具产品的铅含量标准提高了3倍,从300PPM提升至100PPM。中国出口企业必须从材料到工艺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加以改进,玩具产品的成本将大幅提升;增加的成本绝大部分转嫁到国外的消费者身上。标准提升使欧美国家消费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产品。当产品安全被当做贸易壁垒滥用时,标准会被一再提高,消费者不情愿地为高质量埋单,或者放弃该产品的消费,质量剩余就产生了。

其实,造成铅金属等不安全摄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食品,家具油漆,饮用水,本地蔬菜瓜果等。单方面控制严格控制玩具质量,其边际质量成本会有大幅提升,造成质量剩余。

2.2 竞争性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把成本高于均衡价格的生产厂商淘汰出市场,使得资源向高效企业聚集。在重复博弈过程中,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打压竞争对手,在适度竞争中,消费者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但是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寡头企业之间要么合谋损害消费者,要么激烈竞争,相互置对方于死地。于是投入过量资本进行质量改进与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该产品击败了同类产品,就能在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得到回报。但是如果过高的质量改进没有得到市场回报,公司将受累于剩余质量而被拖垮,一如铱星计划的下场。理论上,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对质量战略的失误负责,政府、社会或者消费者个人无权也没有必要干涉。但是在系统资源约束不断强化的今天,政府适度干预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遭遇“柠檬市场”,高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而低质量的产品反而在市场上存留下来。一旦国家规范市场,企业不得不按照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价格相应提高,消费者则不得不支付等额的货币。超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部分就构成了剩余质量。

2.3 政府规制及监管中的非理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能过度干扰经济主体的自由发展,但是对于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必须负起监管责任。政府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制度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监管。但是,一些过度的产品监管政策导致企业对检测设备、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过度投入,提高了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运行成本。当过分的投入没有提高产出,就给企业造成沉淀成本,这也是质量剩余的成因。实施于2005年的眼镜验配单元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就造成了企业的负担。眼镜验配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期待科学评估。

2.4 国内市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工程界最怕的便是自己所参与的项目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除了经济与名誉上的损失外,该参与者在很长时间内将不被业内所认可与接纳。有鉴于此,设计重大风险的工程设计,往往被设计者成倍提高安全系数。对于工程企业个体来说,也就是成本加大,利润降低。久而久之,成本会被转移到投资方。对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来讲,质量剩余降低了人们的社会福利总量。其实,无论你的安全系数如何被提高,你的工程风险还是存在的。比如按标准设计的防震防洪等级,当地震或者洪水等级突破设计标准,灾难由此发生。但是只要设计施工时按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工程参与者是应该免责的,损失则应该依赖保险机制来解决。

2.5 庸俗消费文化泛滥与腐败发酵 从消费者维度来看,质量剩余大量存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消费者缺乏低碳意识,贪慕虚荣、盲目攀比。特别是一批“先富起来的”消费者“只买贵了不买对的”心理,助长了过度包装过度设计的风气。在礼品市场以及奢侈品市场,由“于买的不用用的不买”,使市面上出现了天价月饼、贡品香烟、极品白酒。老百姓一方面痛恨官僚腐败者,另一方面拎着礼品为自己敲开一扇扇后门。顾客的支付意愿不在消费体验上,而在办成多大的事。而真正的消费者对商品评价不在月饼上,而在月饼旁边的金项链的成色及重量。当腐败成了一块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时,由此发生的质量剩余就不再被人们关注了。

2.6 不当规划与不当设计 在许多政绩工程中,马路、广场、地标建筑等的过度规划与过度设计是存在质量剩余的重要原因。不当设计则引起公共资源或者个人资源的浪费。

在新建土木工程时,对原有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如施工现场最常出现的便是“马路拉链”——煤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在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电线电缆等时,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协调管理,常遭“开膛剖肚”。据统计,到2004年末,全国拥有城市道路22.2万km,这其中如果有1%曾经有过“拉链”现象,那么全国就有2200km。按1.4万元计,全国在市政修补上的费用开支就达310.8亿元。如按照现在城市的道路长度与开挖的消耗,这一数字会更惊人。某市长在解释这种质量剩余造成的浪费时,也道出了政府部门的无耐: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规划做得超前了,路宽车少,被百姓骂为政绩工程,规划落后了又被百姓痛骂“缺少眼光”,而电信科技进步、能源结构更迭(汽化器变管道煤气),这样的社会变革一直发生着也永远不会停止。市长在恳请百姓谅解,也表达了对质量剩余问题的无耐。

存入我的阅览室

结合上述学者的讨论以及可持续发展对质量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论述。

质量剩余是超出市场需求的质量水平。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质量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消费质量水平,销售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二是成套产品质量水平整体合格,但分项分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质量在产品停止使用时仍然保持较好状态,造成质量剩余。

可见,质量剩余是建立在一定质量水平标准之上的产物,而且质量剩余越大也就意味着浪费越多。我们在研究质量剩余时,把形成产品质量所需要的人力,机械,材料,方法(如专利权等),环境等统称为资源。形成一定质量的产品需要占用一部分资源,而且这部分资源一般随着产品寿命周期或服务年限结束而被消耗或放弃。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实际需求的的多样性、可变性与顾客支付能力与意愿的不稳定性,质量剩余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避免性。

借助“木桶理论”模型,我们可以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讨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其容积由最短的那一块所决定。将木桶看成某件(套)产品,产品的各项(部分)指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原理,产品质量安全以各项(部分)指标中最低的那项(部分)为定级标准,相对于这项最低指标,其他高出此处的木板就形成了质量剩余。

2 质量剩余产生的原因

产生质量剩余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及质量管理水平差距,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因素,有国内消费文化影响也有国际贸易法规的影响。

2.1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质量剩余 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以及绿色壁垒五个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产品面临日益苛刻的壁垒。2011年7月,美国把玩具产品的铅含量标准提高了3倍,从300PPM提升至100PPM。中国出口企业必须从材料到工艺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加以改进,玩具产品的成本将大幅提升;增加的成本绝大部分转嫁到国外的消费者身上。标准提升使欧美国家消费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产品。当产品安全被当做贸易壁垒滥用时,标准会被一再提高,消费者不情愿地为高质量埋单,或者放弃该产品的消费,质量剩余就产生了。

其实,造成铅金属等不安全摄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食品,家具油漆,饮用水,本地蔬菜瓜果等。单方面控制严格控制玩具质量,其边际质量成本会有大幅提升,造成质量剩余。

2.2 竞争性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把成本高于均衡价格的生产厂商淘汰出市场,使得资源向高效企业聚集。在重复博弈过程中,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打压竞争对手,在适度竞争中,消费者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但是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寡头企业之间要么合谋损害消费者,要么激烈竞争,相互置对方于死地。于是投入过量资本进行质量改进与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该产品击败了同类产品,就能在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得到回报。但是如果过高的质量改进没有得到市场回报,公司将受累于剩余质量而被拖垮,一如铱星计划的下场。理论上,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对质量战略的失误负责,政府、社会或者消费者个人无权也没有必要干涉。但是在系统资源约束不断强化的今天,政府适度干预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遭遇“柠檬市场”,高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而低质量的产品反而在市场上存留下来。一旦国家规范市场,企业不得不按照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价格相应提高,消费者则不得不支付等额的货币。超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部分就构成了剩余质量。

2.3 政府规制及监管中的非理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能过度干扰经济主体的自由发展,但是对于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必须负起监管责任。政府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制度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监管。但是,一些过度的产品监管政策导致企业对检测设备、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过度投入,提高了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运行成本。当过分的投入没有提高产出,就给企业造成沉淀成本,这也是质量剩余的成因。实施于2005年的眼镜验配单元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就造成了企业的负担。眼镜验配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期待科学评估。

2.4 国内市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工程界最怕的便是自己所参与的项目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除了经济与名誉上的损失外,该参与者在很长时间内将不被业内所认可与接纳。有鉴于此,设计重大风险的工程设计,往往被设计者成倍提高安全系数。对于工程企业个体来说,也就是成本加大,利润降低。久而久之,成本会被转移到投资方。对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来讲,质量剩余降低了人们的社会福利总量。其实,无论你的安全系数如何被提高,你的工程风险还是存在的。比如按标准设计的防震防洪等级,当地震或者洪水等级突破设计标准,灾难由此发生。但是只要设计施工时按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工程参与者是应该免责的,损失则应该依赖保险机制来解决。

2.5 庸俗消费文化泛滥与腐败发酵 从消费者维度来看,质量剩余大量存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消费者缺乏低碳意识,贪慕虚荣、盲目攀比。特别是一批“先富起来的”消费者“只买贵了不买对的”心理,助长了过度包装过度设计的风气。在礼品市场以及奢侈品市场,由“于买的不用用的不买”,使市面上出现了天价月饼、贡品香烟、极品白酒。老百姓一方面痛恨官僚腐败者,另一方面拎着礼品为自己敲开一扇扇后门。顾客的支付意愿不在消费体验上,而在办成多大的事。而真正的消费者对商品评价不在月饼上,而在月饼旁边的金项链的成色及重量。当腐败成了一块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时,由此发生的质量剩余就不再被人们关注了。

2.6 不当规划与不当设计 在许多政绩工程中,马路、广场、地标建筑等的过度规划与过度设计是存在质量剩余的重要原因。不当设计则引起公共资源或者个人资源的浪费。

在新建土木工程时,对原有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如施工现场最常出现的便是“马路拉链”——煤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在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电线电缆等时,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协调管理,常遭“开膛剖肚”。据统计,到2004年末,全国拥有城市道路22.2万km,这其中如果有1%曾经有过“拉链”现象,那么全国就有2200km。按1.4万元计,全国在市政修补上的费用开支就达310.8亿元。如按照现在城市的道路长度与开挖的消耗,这一数字会更惊人。某市长在解释这种质量剩余造成的浪费时,也道出了政府部门的无耐: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规划做得超前了,路宽车少,被百姓骂为政绩工程,规划落后了又被百姓痛骂“缺少眼光”,而电信科技进步、能源结构更迭(汽化器变管道煤气),这样的社会变革一直发生着也永远不会停止。市长在恳请百姓谅解,也表达了对质量剩余问题的无耐。

结合上述学者的讨论以及可持续发展对质量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论述。

质量剩余是超出市场需求的质量水平。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质量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消费质量水平,销售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二是成套产品质量水平整体合格,但分项分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质量在产品停止使用时仍然保持较好状态,造成质量剩余。

可见,质量剩余是建立在一定质量水平标准之上的产物,而且质量剩余越大也就意味着浪费越多。我们在研究质量剩余时,把形成产品质量所需要的人力,机械,材料,方法(如专利权等),环境等统称为资源。形成一定质量的产品需要占用一部分资源,而且这部分资源一般随着产品寿命周期或服务年限结束而被消耗或放弃。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实际需求的的多样性、可变性与顾客支付能力与意愿的不稳定性,质量剩余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避免性。

借助“木桶理论”模型,我们可以对质量剩余做进一步讨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其容积由最短的那一块所决定。将木桶看成某件(套)产品,产品的各项(部分)指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原理,产品质量安全以各项(部分)指标中最低的那项(部分)为定级标准,相对于这项最低指标,其他高出此处的木板就形成了质量剩余。

2 质量剩余产生的原因

产生质量剩余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及质量管理水平差距,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因素,有国内消费文化影响也有国际贸易法规的影响。

2.1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质量剩余 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以及绿色壁垒五个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产品面临日益苛刻的壁垒。2011年7月,美国把玩具产品的铅含量标准提高了3倍,从300PPM提升至100PPM。中国出口企业必须从材料到工艺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加以改进,玩具产品的成本将大幅提升;增加的成本绝大部分转嫁到国外的消费者身上。标准提升使欧美国家消费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产品。当产品安全被当做贸易壁垒滥用时,标准会被一再提高,消费者不情愿地为高质量埋单,或者放弃该产品的消费,质量剩余就产生了。

其实,造成铅金属等不安全摄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食品,家具油漆,饮用水,本地蔬菜瓜果等。单方面控制严格控制玩具质量,其边际质量成本会有大幅提升,造成质量剩余。

2.2 竞争性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把成本高于均衡价格的生产厂商淘汰出市场,使得资源向高效企业聚集。在重复博弈过程中,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打压竞争对手,在适度竞争中,消费者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但是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寡头企业之间要么合谋损害消费者,要么激烈竞争,相互置对方于死地。于是投入过量资本进行质量改进与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该产品击败了同类产品,就能在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得到回报。但是如果过高的质量改进没有得到市场回报,公司将受累于剩余质量而被拖垮,一如铱星计划的下场。理论上,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对质量战略的失误负责,政府、社会或者消费者个人无权也没有必要干涉。但是在系统资源约束不断强化的今天,政府适度干预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遭遇“柠檬市场”,高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而低质量的产品反而在市场上存留下来。一旦国家规范市场,企业不得不按照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价格相应提高,消费者则不得不支付等额的货币。超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部分就构成了剩余质量。

2.3 政府规制及监管中的非理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能过度干扰经济主体的自由发展,但是对于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必须负起监管责任。政府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制度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监管。但是,一些过度的产品监管政策导致企业对检测设备、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过度投入,提高了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运行成本。当过分的投入没有提高产出,就给企业造成沉淀成本,这也是质量剩余的成因。实施于2005年的眼镜验配单元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就造成了企业的负担。眼镜验配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期待科学评估。

2.4 国内市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工程界最怕的便是自己所参与的项目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除了经济与名誉上的损失外,该参与者在很长时间内将不被业内所认可与接纳。有鉴于此,设计重大风险的工程设计,往往被设计者成倍提高安全系数。对于工程企业个体来说,也就是成本加大,利润降低。久而久之,成本会被转移到投资方。对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来讲,质量剩余降低了人们的社会福利总量。其实,无论你的安全系数如何被提高,你的工程风险还是存在的。比如按标准设计的防震防洪等级,当地震或者洪水等级突破设计标准,灾难由此发生。但是只要设计施工时按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工程参与者是应该免责的,损失则应该依赖保险机制来解决。

2.5 庸俗消费文化泛滥与腐败发酵 从消费者维度来看,质量剩余大量存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消费者缺乏低碳意识,贪慕虚荣、盲目攀比。特别是一批“先富起来的”消费者“只买贵了不买对的”心理,助长了过度包装过度设计的风气。在礼品市场以及奢侈品市场,由“于买的不用用的不买”,使市面上出现了天价月饼、贡品香烟、极品白酒。老百姓一方面痛恨官僚腐败者,另一方面拎着礼品为自己敲开一扇扇后门。顾客的支付意愿不在消费体验上,而在办成多大的事。而真正的消费者对商品评价不在月饼上,而在月饼旁边的金项链的成色及重量。当腐败成了一块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时,由此发生的质量剩余就不再被人们关注了。

2.6 不当规划与不当设计 在许多政绩工程中,马路、广场、地标建筑等的过度规划与过度设计是存在质量剩余的重要原因。不当设计则引起公共资源或者个人资源的浪费。

在新建土木工程时,对原有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如施工现场最常出现的便是“马路拉链”——煤气公司等相关部门在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电线电缆等时,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协调管理,常遭“开膛剖肚”。据统计,到2004年末,全国拥有城市道路22.2万km,这其中如果有1%曾经有过“拉链”现象,那么全国就有2200km。按1.4万元计,全国在市政修补上的费用开支就达310.8亿元。如按照现在城市的道路长度与开挖的消耗,这一数字会更惊人。某市长在解释这种质量剩余造成的浪费时,也道出了政府部门的无耐: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规划做得超前了,路宽车少,被百姓骂为政绩工程,规划落后了又被百姓痛骂“缺少眼光”,而电信科技进步、能源结构更迭(汽化器变管道煤气),这样的社会变革一直发生着也永远不会停止。市长在恳请百姓谅解,也表达了对质量剩余问题的无耐。

存入我的阅览室

当迁入新居时,人们要对房屋进行不同程度的装饰,将房子重新打腻、刷涂料、油漆,贴壁纸、做木墙裙、铺地板砖、木地板或地毯、换先进卫浴产品、重新布置管道电线、换塑钢或铝合金窗、更新隔断样式及材料等等。大多户主将对买来的房子进行“二次装修”,商业店面的装修则根据业主更替、产品更新、季节变化等一次次重新装修。这里的质量剩余表现在两个方面:消费者对合格产品终止使用造成了自己的浪费;消费者丢弃“二次装修”建筑垃圾,消耗了公共的环境资源。

3 对“质量剩余”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作为质量经济学讨论系列论文之一,将对厘清质量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问题有重要意义。

3.1 “质量剩余”并非越小越好 企业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会止步不前的,因此,今天合格的质量,明天顾客就不满意了。企业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水平提升,保持一定的质量领先水平。在市场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把创新型学习型企业通过消费者选择存留下来,淘汰那些不追求卓越质量管理的企业。其实质量剩余还会形成消费者剩余,这部分转化成了消费者的福利,这是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可承受的质量剩余,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同时狙击潜在的进入者或者竞争者。

从质量经济学角度看,要想节约质量成本,主要手段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工艺的稳定性。日本电气产品整体质量很好,但是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通过优秀的电路设计使其质量性能稳定。工艺很稳定,我们就可以把一些质量指标控制在略高于国家标准以及竞争者的质量水平,从而降低质量成本。如果工艺控制不稳定,质量波动大,我们只能加大质量安全系数。因此,我们要通过降低质量剩余来节约成本,不应该放弃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的卓越追求。这是研究质量剩余的真实意义所在。

3.2 综合治理才能遏制“质量剩余”负面影响 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可以从法规上杜绝“质量剩余”造成的资源浪费。如进一步限制过度包装问题。但是政府不能越位,完全取代市场机制,否则效率低下得不偿失。毕竟,质量剩余是消费者福利的一部分,市场认可的剩余程度是值得提倡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在检测、质量认证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质量信息公布,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柠檬市场”的影响,让质量高者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量价配合:适当的高价格配以更的市场资源。净化消费文化提倡适度消费可以降低包装垃圾。管理者应该深度挖掘“质量剩余”这一座“金矿”,调整企业的质量战略,用适度“质量剩余”保护资源环境、提高社会责任以及积累企业质量竞争力。

3.3 质量剩余与质量缺陷 相对于标准质量,质量缺陷和质量剩余的讨论同样重要。但是,质量剩余研究着眼于价低成本,调整过度监管,也就是削平过高的质量指标及质量部件。而质量缺陷研究着眼于提高质量水平,遏制质量下滑局面。作者认为,整体指标大于标准质量则远超出标准的质量指标和部件属于过剩质量,要根据国内外目标市场、竞争者的水平以及可能的对策制定质量战略。设计调整出不同质量级别的产品。高级别产品可以作为储备,在遭遇竞争对手、传统产品市场份额下降,或者有新的竞争者欲进入等情况,低价倾销老产品,回收资本,加大广告宣传,果断推出高质量产品。质量缺陷问题要着眼于不合格质量指标的提高。

注:本文由赵建华提出研究主题,以及初步研究框架.刘相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论文的初步撰写.并在赵建华指导下数次修改论文.最后由赵建华进行全文修改统稿.该文是赵建华质量经济学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荣生.谈“质检报告”的作用——兼谈“质量剩余”问题[J].1998.

[2]杜军,陈赟.建设项目合理质量的科学含义[J].2002/03.

[3]章德达.论产品管理中的过剩质量[J].992.

[4]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1996.

[5]赵建华,杨昌明,童庆英.最优质量水平——质量经济学的主要命题[J].2005.

[6]胡明玉,吴琼,燕庆宁等.短命引起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分析[J].2008.

[7]张旭,石玲莉,张奔牛.短命建筑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2011.

[8]杨曼.百亿元建筑浪费如何避免[J].2006.

[9]赵建华,郭琦.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实践[J].2007/10.

当迁入新居时,人们要对房屋进行不同程度的装饰,将房子重新打腻、刷涂料、油漆,贴壁纸、做木墙裙、铺地板砖、木地板或地毯、换先进卫浴产品、重新布置管道电线、换塑钢或铝合金窗、更新隔断样式及材料等等。大多户主将对买来的房子进行“二次装修”,商业店面的装修则根据业主更替、产品更新、季节变化等一次次重新装修。这里的质量剩余表现在两个方面:消费者对合格产品终止使用造成了自己的浪费;消费者丢弃“二次装修”建筑垃圾,消耗了公共的环境资源。

3 对“质量剩余”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作为质量经济学讨论系列论文之一,将对厘清质量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问题有重要意义。

3.1 “质量剩余”并非越小越好 企业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会止步不前的,因此,今天合格的质量,明天顾客就不满意了。企业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水平提升,保持一定的质量领先水平。在市场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把创新型学习型企业通过消费者选择存留下来,淘汰那些不追求卓越质量管理的企业。其实质量剩余还会形成消费者剩余,这部分转化成了消费者的福利,这是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可承受的质量剩余,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同时狙击潜在的进入者或者竞争者。

从质量经济学角度看,要想节约质量成本,主要手段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工艺的稳定性。日本电气产品整体质量很好,但是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通过优秀的电路设计使其质量性能稳定。工艺很稳定,我们就可以把一些质量指标控制在略高于国家标准以及竞争者的质量水平,从而降低质量成本。如果工艺控制不稳定,质量波动大,我们只能加大质量安全系数。因此,我们要通过降低质量剩余来节约成本,不应该放弃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的卓越追求。这是研究质量剩余的真实意义所在。

3.2 综合治理才能遏制“质量剩余”负面影响 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可以从法规上杜绝“质量剩余”造成的资源浪费。如进一步限制过度包装问题。但是政府不能越位,完全取代市场机制,否则效率低下得不偿失。毕竟,质量剩余是消费者福利的一部分,市场认可的剩余程度是值得提倡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在检测、质量认证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质量信息公布,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柠檬市场”的影响,让质量高者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量价配合:适当的高价格配以更的市场资源。净化消费文化提倡适度消费可以降低包装垃圾。管理者应该深度挖掘“质量剩余”这一座“金矿”,调整企业的质量战略,用适度“质量剩余”保护资源环境、提高社会责任以及积累企业质量竞争力。

3.3 质量剩余与质量缺陷 相对于标准质量,质量缺陷和质量剩余的讨论同样重要。但是,质量剩余研究着眼于价低成本,调整过度监管,也就是削平过高的质量指标及质量部件。而质量缺陷研究着眼于提高质量水平,遏制质量下滑局面。作者认为,整体指标大于标准质量则远超出标准的质量指标和部件属于过剩质量,要根据国内外目标市场、竞争者的水平以及可能的对策制定质量战略。设计调整出不同质量级别的产品。高级别产品可以作为储备,在遭遇竞争对手、传统产品市场份额下降,或者有新的竞争者欲进入等情况,低价倾销老产品,回收资本,加大广告宣传,果断推出高质量产品。质量缺陷问题要着眼于不合格质量指标的提高。

注:本文由赵建华提出研究主题,以及初步研究框架.刘相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论文的初步撰写.并在赵建华指导下数次修改论文.最后由赵建华进行全文修改统稿.该文是赵建华质量经济学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荣生.谈“质检报告”的作用——兼谈“质量剩余”问题[J].1998.

[2]杜军,陈赟.建设项目合理质量的科学含义[J].2002/03.

[3]章德达.论产品管理中的过剩质量[J].992.

[4]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1996.

[5]赵建华,杨昌明,童庆英.最优质量水平——质量经济学的主要命题[J].2005.

[6]胡明玉,吴琼,燕庆宁等.短命引起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分析[J].2008.

[7]张旭,石玲莉,张奔牛.短命建筑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2011.

[8]杨曼.百亿元建筑浪费如何避免[J].2006.

[9]赵建华,郭琦.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实践[J].2007/10.

存入我的阅览室

当迁入新居时,人们要对房屋进行不同程度的装饰,将房子重新打腻、刷涂料、油漆,贴壁纸、做木墙裙、铺地板砖、木地板或地毯、换先进卫浴产品、重新布置管道电线、换塑钢或铝合金窗、更新隔断样式及材料等等。大多户主将对买来的房子进行“二次装修”,商业店面的装修则根据业主更替、产品更新、季节变化等一次次重新装修。这里的质量剩余表现在两个方面:消费者对合格产品终止使用造成了自己的浪费;消费者丢弃“二次装修”建筑垃圾,消耗了公共的环境资源。

3 对“质量剩余”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作为质量经济学讨论系列论文之一,将对厘清质量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问题有重要意义。

3.1 “质量剩余”并非越小越好 企业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会止步不前的,因此,今天合格的质量,明天顾客就不满意了。企业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水平提升,保持一定的质量领先水平。在市场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把创新型学习型企业通过消费者选择存留下来,淘汰那些不追求卓越质量管理的企业。其实质量剩余还会形成消费者剩余,这部分转化成了消费者的福利,这是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可承受的质量剩余,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同时狙击潜在的进入者或者竞争者。

从质量经济学角度看,要想节约质量成本,主要手段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工艺的稳定性。日本电气产品整体质量很好,但是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通过优秀的电路设计使其质量性能稳定。工艺很稳定,我们就可以把一些质量指标控制在略高于国家标准以及竞争者的质量水平,从而降低质量成本。如果工艺控制不稳定,质量波动大,我们只能加大质量安全系数。因此,我们要通过降低质量剩余来节约成本,不应该放弃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的卓越追求。这是研究质量剩余的真实意义所在。

3.2 综合治理才能遏制“质量剩余”负面影响 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可以从法规上杜绝“质量剩余”造成的资源浪费。如进一步限制过度包装问题。但是政府不能越位,完全取代市场机制,否则效率低下得不偿失。毕竟,质量剩余是消费者福利的一部分,市场认可的剩余程度是值得提倡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在检测、质量认证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质量信息公布,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柠檬市场”的影响,让质量高者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量价配合:适当的高价格配以更的市场资源。净化消费文化提倡适度消费可以降低包装垃圾。管理者应该深度挖掘“质量剩余”这一座“金矿”,调整企业的质量战略,用适度“质量剩余”保护资源环境、提高社会责任以及积累企业质量竞争力。

3.3 质量剩余与质量缺陷 相对于标准质量,质量缺陷和质量剩余的讨论同样重要。但是,质量剩余研究着眼于价低成本,调整过度监管,也就是削平过高的质量指标及质量部件。而质量缺陷研究着眼于提高质量水平,遏制质量下滑局面。作者认为,整体指标大于标准质量则远超出标准的质量指标和部件属于过剩质量,要根据国内外目标市场、竞争者的水平以及可能的对策制定质量战略。设计调整出不同质量级别的产品。高级别产品可以作为储备,在遭遇竞争对手、传统产品市场份额下降,或者有新的竞争者欲进入等情况,低价倾销老产品,回收资本,加大广告宣传,果断推出高质量产品。质量缺陷问题要着眼于不合格质量指标的提高。

注:本文由赵建华提出研究主题,以及初步研究框架.刘相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论文的初步撰写.并在赵建华指导下数次修改论文.最后由赵建华进行全文修改统稿.该文是赵建华质量经济学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荣生.谈“质检报告”的作用——兼谈“质量剩余”问题[J].1998.

[2]杜军,陈赟.建设项目合理质量的科学含义[J].2002/03.

[3]章德达.论产品管理中的过剩质量[J].992.

[4]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1996.

[5]赵建华,杨昌明,童庆英.最优质量水平——质量经济学的主要命题[J].2005.

[6]胡明玉,吴琼,燕庆宁等.短命引起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分析[J].2008.

[7]张旭,石玲莉,张奔牛.短命建筑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2011.

[8]杨曼.百亿元建筑浪费如何避免[J].2006.

[9]赵建华,郭琦.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实践[J].2007/10.

当迁入新居时,人们要对房屋进行不同程度的装饰,将房子重新打腻、刷涂料、油漆,贴壁纸、做木墙裙、铺地板砖、木地板或地毯、换先进卫浴产品、重新布置管道电线、换塑钢或铝合金窗、更新隔断样式及材料等等。大多户主将对买来的房子进行“二次装修”,商业店面的装修则根据业主更替、产品更新、季节变化等一次次重新装修。这里的质量剩余表现在两个方面:消费者对合格产品终止使用造成了自己的浪费;消费者丢弃“二次装修”建筑垃圾,消耗了公共的环境资源。

3 对“质量剩余”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作为质量经济学讨论系列论文之一,将对厘清质量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问题有重要意义。

3.1 “质量剩余”并非越小越好 企业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会止步不前的,因此,今天合格的质量,明天顾客就不满意了。企业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水平提升,保持一定的质量领先水平。在市场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把创新型学习型企业通过消费者选择存留下来,淘汰那些不追求卓越质量管理的企业。其实质量剩余还会形成消费者剩余,这部分转化成了消费者的福利,这是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企业可承受的质量剩余,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同时狙击潜在的进入者或者竞争者。

从质量经济学角度看,要想节约质量成本,主要手段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工艺的稳定性。日本电气产品整体质量很好,但是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通过优秀的电路设计使其质量性能稳定。工艺很稳定,我们就可以把一些质量指标控制在略高于国家标准以及竞争者的质量水平,从而降低质量成本。如果工艺控制不稳定,质量波动大,我们只能加大质量安全系数。因此,我们要通过降低质量剩余来节约成本,不应该放弃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的卓越追求。这是研究质量剩余的真实意义所在。

3.2 综合治理才能遏制“质量剩余”负面影响 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可以从法规上杜绝“质量剩余”造成的资源浪费。如进一步限制过度包装问题。但是政府不能越位,完全取代市场机制,否则效率低下得不偿失。毕竟,质量剩余是消费者福利的一部分,市场认可的剩余程度是值得提倡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在检测、质量认证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质量信息公布,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柠檬市场”的影响,让质量高者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量价配合:适当的高价格配以更的市场资源。净化消费文化提倡适度消费可以降低包装垃圾。管理者应该深度挖掘“质量剩余”这一座“金矿”,调整企业的质量战略,用适度“质量剩余”保护资源环境、提高社会责任以及积累企业质量竞争力。

3.3 质量剩余与质量缺陷 相对于标准质量,质量缺陷和质量剩余的讨论同样重要。但是,质量剩余研究着眼于价低成本,调整过度监管,也就是削平过高的质量指标及质量部件。而质量缺陷研究着眼于提高质量水平,遏制质量下滑局面。作者认为,整体指标大于标准质量则远超出标准的质量指标和部件属于过剩质量,要根据国内外目标市场、竞争者的水平以及可能的对策制定质量战略。设计调整出不同质量级别的产品。高级别产品可以作为储备,在遭遇竞争对手、传统产品市场份额下降,或者有新的竞争者欲进入等情况,低价倾销老产品,回收资本,加大广告宣传,果断推出高质量产品。质量缺陷问题要着眼于不合格质量指标的提高。

注:本文由赵建华提出研究主题,以及初步研究框架.刘相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论文的初步撰写.并在赵建华指导下数次修改论文.最后由赵建华进行全文修改统稿.该文是赵建华质量经济学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荣生.谈“质检报告”的作用——兼谈“质量剩余”问题[J].1998.

[2]杜军,陈赟.建设项目合理质量的科学含义[J].2002/03.

[3]章德达.论产品管理中的过剩质量[J].992.

[4]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1996.

[5]赵建华,杨昌明,童庆英.最优质量水平——质量经济学的主要命题[J].2005.

[6]胡明玉,吴琼,燕庆宁等.短命引起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分析[J].2008.

[7]张旭,石玲莉,张奔牛.短命建筑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2011.

[8]杨曼.百亿元建筑浪费如何避免[J].2006.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4)

一、质量经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对于跨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召开了有全美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参加的美国质量大会,专题研讨跨世纪质量问题。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构成,而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顶尖企业较早地看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质量创新是决定竞争制胜的关键,纷纷创造“世界级质量”,不断拓展全球化市场。美国宝洁公司制定并实施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经营战略,把科技创新、质量保证与市场服务等融为一体,实行以质量为基础的市场创新经营。宝洁公司每年发明技术专利达2万件,质量管理系统延伸到世界各地独资、合资企业和产品销售市场。在进入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保证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在德国大企业中,不少科技人员开发出具有高精技术和质量产品与项目,而大企业视他们为整体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规模小大企业不利于生产,纷纷资助科技人员创办小型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使之成为大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提高了配套协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他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高质量的新价值。同时,也在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质量服务中受益各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部的质量整体意识,着力建设和培育以质量经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五、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一位质量论文 href="/search.aspx?where=title&cid=0&keyword=%b9%dc%c0%ed%a1%a1&x=35&y=9">管理专家认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多种管理体制相容的一体化全面管理,技术创新则是诸多管理中起决定因素和作用的运行机制。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管理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世界级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我国小天鹅公司将“全心全意小天鹅”作为全面质量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较早地看到,企业市场竞争最终是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而质量的优胜来自于技术领先。由此,他们建立了由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双重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小天鹅公司在全国洗衣机行业首家建立了由1214件中国专利、527件欧洲专利、398件日本专利和478件美国专利等3600多件涉及洗衣机国际专利的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小天鹅公司还建立了由专家和博士后组成的技术开发院,确保开发领先市场5-10年的前瞻性产品。同时,小天鹅公司实行了24小时全天侯登门售后服务,把“全心全意小天鹅”的质量创新和运行机制渗透到研制、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全过程,追求质量与服务的“零死角”。从而,使企业不仅享誉于国内市场,还在东南亚等国外地区设立了生产企业,实现了技术出口和产品市场国际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20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和1000多名北大、复旦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我们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富有成效地通过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质量管理的快速提升。

六、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一位德国企业家说:“民族文化是产品创新之根,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与创新之魂。”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成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我国“五粮液酒”是近10年来市场上迅速崛起的高质量名牌产品。“五粮液酒”品牌与质量来源于何方?文化是“帆”,科技是“舟”,技术与文化交融创新,酿出了举世品牌。多年来,这家企业坚持走质量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之路,将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手段贯穿于产品之中,使产品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完美结合,不断实现企业市场创新的飞跃。五粮液集团公司在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过程中,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与公司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培育以质量为支柱的企业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质量优先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撑,使五粮液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09001国内国际质量认证质量,1998年企业销售额跃升为42亿元,利税12.5亿元。从1991年以来,每年递增利税1亿元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之冠。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5)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环境工程;研究与实践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准备的学生,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专业硕士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展开试点探索工作,九十年代开始正式开始和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教育。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的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养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研究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从此,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视和广泛讨论[3-4]。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养效率概念的解析

(一)效率及培养效率

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马克思曾采用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效率在管理学上含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提高了效率。总之,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效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的生产理论,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效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它是保证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得到最大产出或投入最小成本的能力。而对于本论文中的人才培养效率就属于配置效率,即在现有社会资源和规定的培养时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及收益。

(二)培养规模效率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对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计算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自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全国具有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培养单位日益增多,且招收名额也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在2009年的基础上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5]。一般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包括人力(专任教师、行政及后勤人员等)、财力(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社会资助、科研收入、学生自费等)、物力(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方面;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出包括硕士毕业生数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所以合理且平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关键[6]。

(三)培养质量效率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较高的培养规模效率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效率,因为培养规模效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表征,而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培养质量效率上[7]。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目的都是培养出掌握了坚实、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培养单位输入到社会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不具有这些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培养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怎样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共同增长,在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培养质量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二、培养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

由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摆脱政府的依附地位,传统的计划体制依然存在,市场调节机制非常不完善,导致高校招生计划并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很多专业毕业生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争相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环保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等行情密切相关,导致对人才的需求跟不上招生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所以一般说来师生比越大培养质量越高,哈佛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2,耶鲁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3,在我国关于培养效率的师生比国务院规定的是不小于1:10,而事实上中国很多培养单位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培养单位向社会输出的专业硕士人才都并未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要求。所以过于地强调投入产出比,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率。

(二)培养质量效率不明显

目前全国已经有170余所高校等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在所有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高校等单位中,招生质量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理念下,大部分的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虽然对专业硕士的一些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培养理念未能转变,结果表现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差别不大,并未能增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在环境保护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9]。另外,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误解和歧视,导致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不够重视,也是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虽然生源逐年增加,但是培养观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般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之后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应用工作。但是这种模式在专业导师缺乏、高校重视学术的氛围下流为形式。目前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理论课、做实验、写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但是实践阶段的缺乏使得专业硕士的培养失去了其本质意义[10]。就环境工程而言,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实验是除去了很多干扰因素后对理论的验证,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其与理论和实验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同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实践环节难以执行也是无法提高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名义上虽然有不少实践基地,但是只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践基地,并未形成真正的专业硕士实习培养方案,结果表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形式化,无法真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培养单位招收计划的盲目性、对培养理念的误解、培养模式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质量效率在其培养规模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效率提升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

建立完善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有助于加强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11]。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应当满足当代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其掌握的环保技术、技能和管理理念应当满足环保产业的技术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理论研究,往往对实践应用培养不足,因此,导师必须在这方面予以重视。研究生成果评定除了以学术论文作为评选的标准之外,可考虑工程应用经验、应用型研究成果等同时作为考核指标,特别是带有学校或者地方特色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及成长具有较好的优势。以我校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我校针对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废水高级氧化、废气生物净化、污染物资源化等方向的产学研系统培养,使硕士生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设备调试和工艺开发的能力,并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积极参与校外设计院或者环保企业的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课程规模培养效率提升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研究,故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有所区别。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可重点开设“环境工程CAD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管理”等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授课老师还可带领同学深入环保设施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现场等现场教学,并请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如有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现场观摩体验,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既平衡了投入产出比,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规模培养效率,也会提高培养质量效率[12]。

(三)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

为了在提高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可以考虑学位论文与实践实习交叉完成。如首先,专业硕士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部分工作,了解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需完成的内容,导师协助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硕士生了解、掌握并展开初步研究;其次,在了解并熟悉学位论文需要完成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基础上,去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熟悉实际技术应用工作开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初步掌握时间、计划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培养规定时间内制定并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再次,在实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去企业实习实践时认真学习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管理等知识用于后续学位论文完成,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相互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或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并解决了一定实践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如环保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是技术在某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总结报告,甚至还可以考虑是某个项目的规划或者管理。当然,论文应该由导师把关,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家组的答辩。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与环保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师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参与环保产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为学生传授环保产业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学校的研发应用到企业生产当中,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或者改进措施。专业硕士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企业从学校定向招收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如此,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性[1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是当今高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萍,段荣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88-92.

[2]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3]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4]倪瑛.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84-185.

[5]任欣荣,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55-60.

[6]张杰,王滨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60-1261.

[7]段丹.关于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4):242-244.

[8]杨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40-142.

[9]肖鸿,等.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2,(1):45-47.

[10]章国平,汪燕春.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87-290.

[11]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55-57.

[12]李凡修,艾俊哲.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23):161-162.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生物工程;科研课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40-03

一、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

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

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见表1,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步骤,也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剖析了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原因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方法,通过形成科研团队、选择合适题目、开设学术报告和构建合理评价指标四个手段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均反馈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力和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然而,在教学改革和探索的过程,发现仍有一些问题,如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难度选择,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与学生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等,这些问题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士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若干误区的审视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2]孙建云,夏凯,王庆亚.农业院校理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3]曹飞,范伟平,韦萍.强化工程实践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5).

[4]刘桂萍.依托化工学科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化工高等教育,2008,(1).

[5]李常健,黄光文.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

[6]余旭亚,李涛,纳海莺.提高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实践和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3).

生产与质量论文篇(7)

关键词:网络口碑;矛盾态度;论据质量;评论数量;详尽可能性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24

中D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108-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ambivalence attitude, this paper explored how consumers with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cope with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formation based on ELM model. By a twostage experimental study, it proved that consumers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robustly moderated their processing to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Three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results. Firstly, argument quality and review quantity of eWO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s attitude. Secondly, more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cent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argument quality. Thirdly, less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periphe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review quantity.

Key words:wordofmouth ambivalent attitude; argument quality; review quantity;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作为研究热点的矛盾态度(Ambivalent Attitude)已经从社会、心理、政治和文化领域延伸到了消费情境中。现有研究认为消费者态度具有二维性,即对某一产品既有正面评价又有负面评价。当对一个事物的积极和消极评价达到一定程度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1]。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矛盾态度更加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在线商品,消费者无法接触或体验到真实商品,相比线下购买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矛盾态度。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外界信息来减少矛盾,降低购后风险。

网络口碑作为第三方信息在消费者决策制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网络口碑能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公正和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充当着“销售助理”的角色,已经成为了企业越来越重视的具有潜在价值的销售资产。网络口碑的质量和数量会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网络口碑的这两种属性对不同矛盾程度消费者的影响是否相同?高矛盾者和低矛盾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其矛盾态度如何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Petty等人提出的详尽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Theory,ELM)[2]作为理论基础。该模型认为引起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主要存在两条路径,即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不同矛盾程度的消费者在态度改变上的路径是否存在差异,哪条路径对其影响更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矛盾态度的视角,探讨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和决策的影响,以期完善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研究,同时为企业营销人员合理地控制和降低消费者的矛盾态度以及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回顾

1.1 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

当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着冲突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这是消费者内在因素和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3]。以往研究认为态度是一维的,即消费者在喜爱和不喜爱之间只能选择一点。矛盾态度认为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矛盾态度引发的冲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一般社会问题中的矛盾态度(如有关种族问题等)相比,消费者矛盾态度是一种微观上可以改变的矛盾,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

矛盾性对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是态度和行为产生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矛盾态度在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中起着调节作用。高矛盾性的消费者会注意外界的正面信息来减少自身的矛盾性,而低矛盾者由于矛盾程度不高,会注意外界的负面信息[4]。Clark等人认为高矛盾个体会增加处理能够减少矛盾的亲态度信息,而避免处理可能增加矛盾的反态度信息[5]。

1.2 ELM模型

ELM模型对揭示劝说效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6]。该模型中态度的改变有两条影响路径,即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两条路径的区别在于个体对传播信息做精细加工可能性的高低。当个体采取中心路径在形成态度之前会仔细考虑和分析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中心路径中论据质量是态度改变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相反,当采用边缘路径时个体不需要做过多认知上的处理,而是依赖诸如论据数量、信息来源的专业性和评论者个人情况形成态度。

2 研究假设

本文首先研究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是否会产生影响;其次,以消费者矛盾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中心和边缘路径下,网络口碑引起的不同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上的差异,图1为研究框架。

2.1 评论质量和数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显著的作用。消费者满意度随着评论质量的提高而增长,产生较高的购买意向[7]。高质量的评论表现为可理解的、易懂的,与评价的事物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客观现。低质量的评论信息一般会带有感彩,表现为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果同样是正向网络口碑,口碑质量越高,消费者就会具有更多的正面态度。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H1:正向网络口碑质量越高,消费者正面态度越强。

消费者讨论一个产品的次数越多,该产品越有可能被其他消费者所知晓,获得更多的销量。网络口碑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8]。网络购物者缺乏信任,会利用其他因素形成态度。网络口碑评论数量经常被用来衡量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代表了产品的市场表现。评论的数量能够为增强消费者信心提供参考性依据,减少购后风险,基于此提出假设:

H2:网络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正向影响。

2.2 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的差异

不同矛盾性程度的消费者在态度各维度上的改变存在差异[9]。高详尽可能性状态下个体更愿意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受论据质量的影响较大。低详尽可能性状态下个体态度受边缘路径影响,论据数量的影响较大。高矛盾性消费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较高,常常感到难以抉择,会对外界的评论做深度加工,因此说服性信息的质量是高矛盾消费者态度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低矛盾性消费者矛盾程度较低,没有减少矛盾和调整关于产品认知上的动机,受说服性信息的影响小,态度的改变主要受到评论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a:网络口碑评论质量对高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即高矛盾性消费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

H3b:网络口碑评论数量对低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即低矛盾性消费者主要沿着边缘路径改变态度。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目标物及样本选择

调查目标物为忽略了品牌标记的某一4G手机。消费者对这类商品发表评论的积极性较高,在选择该类商品时也比较注重口碑。本次实验共邀请了某大学226名本科生参与实验,大学生样本具有同质性,且该类人群经常网络购物,可以作为有效的研究样本。实验要求被试独立地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采取书面问卷的方式填写,使用7点Likert量表,收到有效问卷214份。

3.2 变量控制和预调研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一个变量是网络口碑评论质量。从亚马逊网站上搜集了30条关于4G手机的真实评论,通过加工形成了15条正面评论。预调研征集了30名在校大学生对这15条评论的说服力进行打分。最终选出4条得分最高的评论作为高质量评论,4条得分最低的评论作为低质量评论,表1中是评论示例。t检验表明4条得分最高的评论(6.58、6.55、5.97、5.97)与4条得分最低的评论(3.61、4.67、4.82、4.91)在说服力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另一个变量是网络口碑评论数量。邀请了另外18位在校大学生对评论数量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人一般会阅读5至6条网络评论,这与Park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0]。因此本文将6条评论作为高评论数量,1条评论作为低评论数量。经过预测试和t检验,高评论数量与低评论数量之间的差异显著。

3.3 调查步骤

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设计,采取的是前―后测实验方式。实验采用2(矛盾性水平:高、低)×2(评论质量水平:高、低)×2(评论数量水平:高、低)的设计,调节变量是消费者矛盾态度。

第一阶段借鉴已有的实验方法[11],首先请被试观看4G手机的一段图文描述,然后请被试忽略负面特征仅从正面特征考虑,给出其正面印象得分(“我会喜欢该手机”“使用该手机会感觉良好”),最后请被试忽略正面特征,仅考虑负面特征给出被试的负面印象得分(“我不会喜欢该手机”“我觉得使用该手机会感觉不好”)。

根据Thompson等人提出的公式:矛盾态度=(正面态度+负面态度)/2-│正面态度-负面态度│+2,计算出参与者的态度矛盾性。被试态度矛盾性的范围是从0到9(M=4.24,SD=1.48),分值越高意味着态度矛盾性程度越大。将矛盾性大于4的被试作为高矛盾(HA)组,小于等于4的被试作为低矛盾(LA)组。高、低矛盾组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MHA=5.64,SD=0.72,MLA=2.70,SD=0.94,F(1,212)=476.09,p

根据要实施的不同程度的实验刺激确定第二阶段实验的8组被试(如表3、表4所示),分别测量被试态度的变化程度。

4 研究结果

4.1 操纵性检验

通过t检验发现被试对不同水平评论质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MHAQ=5.39,MLAQ=2.49,t=19.56,p

4.2 假设检验

通过阅读网络口碑前、后对比,消费者的正面态度、负面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与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产生了影响(见表3、表4)。

4.2.1 评论数量与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高评论质量组,被试的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67。低评论质量组,矛盾态度变化的均值为-0.08。矛盾态度的变化在高、低论据质量组间差异显著(F=11.339,p=0.001),说明正向网络口碑论据质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因此H1成立。对于高评论数量组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03,低评论数量组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37。矛盾态度的变化在高、低评论数量组间差距显著(F=10.367,p=0.002),说明网络口碑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主效应,H2也得到了验证。

4.2.2 对高矛盾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受评论质量的影响,低评论质量下高矛盾被试的正、负面态度和矛盾态度无显著变化。随着评论质量的上升,对于高矛盾组正面态度显著增加(MPA后-PA前=0.5,t=2.78,p=0.02

4.2.3 对低矛盾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高评论数量下低矛盾者只有正面态度变化明显(MPA后-MPA前=0.14,t=2.25,p=0.02

5 结果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矛盾态度理论和ELM理论揭示了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口碑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正向作用。高质量的网络评论具有事实性的说明和客观性。低质量的网络评论具有感彩和主观性。正面评论质量越高,消费者的正面态度越高,购买意愿也越高。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也具有正向作用。评论数量的增多使消费者对自己的购买决定找到了合理化的解释,即“那么多人都买了这个产品”,消费者的正面态度会随着评论数量的增多而加强。

第二,较高的矛盾态度会引起消费者的不舒服体验,对信息的精细加工能够得到明确的正面或者负面评价,从而降低这种不适感。高矛盾消费者会对评论信息做较系统的加工,矛盾态度的改变更多地受评论质量的影响,即高矛盾消费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这一发现将ELM理论扩展到了在线矛盾性消费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第三,低矛盾消费者对产品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较低,缺乏减少矛盾态度的动机,没有对信息做精细加工的倾向,因此会倾向于沿着边缘路径形成态度,即他们更容易受评论数量的影响。

5.2 管理意义

首先,态度的矛盾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矛盾性会降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从而降低购买意愿。企业应该了解由于产品或服务导致矛盾态度产生的原因(如价格、产品定位等)。另外消费者矛盾性不一定带来负向作用。矛盾性产生的前提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关注度和兴趣,如何利用矛盾性这把双刃剑来促进交易是企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由于不同矛盾性程度的消费者信息处理方式不同,销售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从中心路径的视角,企业应考虑如何匹配矛盾性消费者和评论内容之间的关系,发挥用户评论的信息功能。从边缘路径的视角,评论数量越高意味着产品越能被大众知晓。为了发挥用户评论的推荐功能,企业要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多地发表评论,提高产品的评论数量,影响低矛盾性消费者的态度。

最后,没有任何产品是完美无缺的。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不应过分夸大产品功效,以免造成消费者对产品过高的预期。当出现负面评论时应及时进行服务补救,鼓励消费者追加满意的产品评论,使其对产品的态度维持在低矛盾性的水平上。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只考虑正面评论给矛盾性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而现实世界的评论是正负面同时存在的。另外,三成分态度理论指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元素组成的,高低矛盾者在3个态度成分上的变化是有区别的。今后的研究将在这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从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角度出发,探讨在多元化的网络口碑环境中消费者不同态度维度上的变化,进一步揭示矛盾性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机制。

参考文献:

[1]Priester J R, Petty R E. The Gradual Threshold Model of Ambivalence: Relat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ases of Attitude to Subjective Ambivale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3):431-449.

[2]Petty R E, Cacioppo J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6,19(3):124-205.

[3]Costarelli S, Gerowska J.Ambivalence, Prejudice and Negative Behavioural Tendencies Towards Out-group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itude Basis[J]. Cognition & Emotion, 2015,29(5):852-866.

[4]黄敏学,谢亭亭,冯小亮. 矛盾的消费者是如何解读多元化口碑信息的?[J]. 心理学报, 2010,42(10):998-1010.

[5]Clark J K, Wegener D T, Fabrigar L R.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and Message-based Persuasion: Motivated Processing of Proattitudinal Information and Avoidance of Counterattitudinal Inform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8, 34(4):565-577.

[6]龚艳萍,梁树霖. 在线评论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ELM视角[J]. 软科学,2014,28(2):96-99.

[7]方佳明,王钰莹,赵志荣. 不同产品品牌声誉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J]. 软科学,2016,30(3):108-112.

[8]张敏,张哲. 网络环境下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J]. 软科学,2015,29(10):110-114.

[9]冯小亮,黄敏学,张音. 矛盾消费者的态度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吗――不同态度成份的变化差异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3,16(1):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