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7:52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的智能和潜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新的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人类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已经意识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微观的角度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世界上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些著名大企业,如:英特公司、通用电器公司、福特公司、IBM、大众、丰田等,历时几十年,上百年而经久不衰,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国内则有长虹、海尔、春兰、小天鹅等一批著名企业也已驶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的确是企业欣欣向荣、长盛不衰的传家宝。这也正是世界上所有企业家追求的发展目标。

从宏观的角度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与该国企业发展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企业发展了,国民经济才能发展,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使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如今日益污染的环境呼吁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提高,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把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考虑,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存在以下垂待解决的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方面。(1)投资低,收益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徘徊在30%以下,投入总量的不足,使人力资源素质无法得到整体性的综合改善。(2)人口增长快。我国目前已有人口12.5亿,而同期美国人口只有2.6亿,人口因素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人力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需要消耗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从而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和财力供求出现失衡。而只有当人力资源规模与其他经济因素发展相适应,才能显示出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3)经济的粗放型发展。粗放型经济环境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及其智能的发挥,只能使企业发展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宏观经济环境不改善,就会压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科技力量。(4)用人机制不健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重大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分布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国企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跳槽、辞职之风愈演愈烈。给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5)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目前人才资源供需关系断层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结构上的问题。往往只看到眼前一时需求就一拥而上,没有预见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以致造成有的专业人才出现断层。

2.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础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尤其是矿物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这种片面追求产量忽视社会效益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界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惩罚接踵而至。温室效应的加剧、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增多,大规模暴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等,使人类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前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技术水平低、能耗物耗过大以及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损失等,所以持续发展需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考虑,必须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从而通过产业规划、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废物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公害”的加剧以及能源的危机,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头。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害。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起飞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引导规范其经济与环境行为,确保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义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概念的提出是始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教训和体会以及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联系的认识而研究的,也是人们感到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且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从而使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因此,经济持续发展的概念理应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点,因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越是经济高速发展,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获得长足持久的支撑,这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科学认识和定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提出到目前虽然不过20年的历史,但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在环发大会之后,根据X21世纪议程》的精神,立即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被确立为21世纪我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前面述及的只要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并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走什么发展道路的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物,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呢?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观点有经济发展观、人类社会发展观、代际平等发展观、生态环境发展观。我们认为综合以上观点,应该是在经济发展为主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观。

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长期迟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通道,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一方面要调整专业设置,使教育面向市场,强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原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德国经济发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产业大军。教育要针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从学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化,从体能、智能、技能、德能、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力。高等教育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主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把办学目的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使人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理念的突破、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依靠不断建立并发掘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

2.树立新的人才开发观念。即树立知识、技能、智能为核心要素的新观念,克服传统的重物轻人的旧观念,把教育投资视为第一位投资的新观念,认识教育是确保企业21世纪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积极组织各类人才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括对人才的培训、培养、进修和实践以及引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使企业不断获取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目标。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人手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意识和战略意识,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是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随市场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从而使企业具有不断地捕捉市场机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使人们走出封闭的环境,找到能较原先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活”化人力资源,而不是将人力资源僵化,以有利于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从而挖掘人的潜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政府应制定宽松的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大力提倡以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尽可能改善和缓解人力资源在分布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使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4.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作用。尽管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但其内部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激励则是最具积极意义的调节机制。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恰当的激励机制,可以使人的能力大大提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我国的企业应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重视知识技术等人力资本在分配中的作用;(2)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可采用经营者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方式,销售人员可采用与销售收人、销售成本挂钩的方式;科技人员可采用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与新产品的销售收人挂钩的方式;一线生产人员可采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方式;(3)鼓励员工参股、持股,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从而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贯彻下去。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增加对控制人口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保证我国人口的发展逐步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6.防止人口流失和浪费。所谓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系统的知识和技术在学术上卓有贡献的专业人员,表现为社会上具有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人。所谓人才浪费,是指这些专业特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或者大材小用,或者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所谓人才流失,是指不能为本国所运用,而经常是流向发达国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匾乏与人才浪费并存的问题。因此,应使本国培养的人才学以致用,为学有专长的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并在各方面给予应有的待遇。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尽可能防止人才流失。

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巫待研究采取措施。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基于经济发展来选择相应的对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确立资源价值,防止无偿占用和浪费。当前,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无价或低价”的价格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的经济学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定价方法。人们长期以来认为自然资源是天赋的,没有通过劳动没有价值,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资源无偿使用、开发和浪费,以致造成资源损耗,生态恶化加剧,给经济持续增长造成损失。超级秘书网

2.明确产权,强化资源资产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是改善资源利用的必要社会制度。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已形成了一整套资源资产管理、资产交换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体系。我国在这方面工作尚嫌薄弱,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家底不清、产权关系模糊、无偿占用资源的现象。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同其他人工资产相类似,是人类获取物质产品不可缺少的资产。可以为占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它是一种重要资产。资源资产是国家重要的财富,国家有关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综合管理资源的权利,制定政策法规,保护资源和组织资源,合理使用以及组织收缴资源资产收益和产权转让收人等。

3.重视发展资源产业,实现资源的再生。对于资源再生产,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把它作为产业看待。实际上,象矿产资源勘探,海洋资源的勘探,土壤耕地的改良,育林、育草、育苗的采种,废气废水的净化等活动,都是社会化的再生产,应当作为一种产业,以确立它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2)

论文摘要:可持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时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策略,以期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这种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之上而又高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分析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的矛盾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之上。而当前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GDP核算。现行的这种GDP核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其中就包括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而这些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样势必造成在以片面追求扩大GDP总量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然存在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矛盾人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此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环境经济综合核算2003》权威文献。其中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把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方法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基本框架可以就环境对经济的贡献和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一致的分析。这样,构建一套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呼之欲出,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联系紧密交相辉映。可持续发展推动和促进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又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不尽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

心是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GDP总量核算这种绿色核算相当于在现行GDP总量核算中扣减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恶化的代价。因此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核算成为绿色核算的关键。(1)自然资源耗减代价。若要核算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如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和实物储量不确定我们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一个合理的价格。(2)生态环境恶化代价。对其进行核算的困难主要来源于生态恶化代价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引起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呈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被发现其核算成本难以分摊到哪一年。空间因素是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包含的污染因子范围。2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的绿色与可持发展的思想意识不足。(1)从政府层面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总量的增长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有时候仍不令行禁止。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造成严重后果。(2)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追求自身的利润,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产生负外部性.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3)从居民个人来看。居民个人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生活垃圾的不分类丢、农民化肥农药的过量或不正当使用等都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的内涵。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克服:

1.完善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以及我国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建立一套相应的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顺利推进为可持续发展立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2.完善统计法规.协调各部门统计。资源环境统计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应成立由统计、矿产、林业等部门参加的资源环境统计协调委员会制定相关统计标准,由各部门分工协作组织实施。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3)

关键词:华蓥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摒弃旅游开发的传统发展模式,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华蓥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华蓥山旅游区地处华蓥山中段西麓,地跨华蓥市所辖双河、永兴、禄市、天池、观音溪、溪口六个镇,以及邻水县鼎屏镇、幺滩镇、子中乡。东以广渝高速公路为界,南至邻水子中乡,西边紧靠襄渝铁路,北抵禄市镇。南北长近45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全区面积600平方公里。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华蓥山旅游区以苍翠茂密的山林为环境基调,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溶洞为典型的景观代表,集秀峰怪石、佛教文化、天坑溶洞、茂林修竹、华蓥山游击队遗迹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景观特点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山绿、谷幽”,并呈现出“春绿、夏荫、秋红、冬白”的四季变化。据《华蓥山志》记载:“雪积颠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蓥山。”景区有着绚丽的自然风光,其景点可集中概括为:两林、两海、两美景。两林指:石林、杉林;两海指:云海、竹海;两美景指:积雪、日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华蓥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显的旅游区位优势

华蓥山旅游区位于广安华蓥市境内,离重庆100余公里、成都300余公里,广(安)渝(重庆)高速和成南广(成都、南充、广安)高速公路紧邻景区,交通十分便捷。

在旅游区位上,华蓥山紧邻小平故里,以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宗教旅游、科考旅游、民俗旅游文化为特色。与“小平故里”、“中国大英死海”成立了川东精品旅游联合体,共同打造川东精品旅游线路。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进行资源整合,把红岩文化的各个历史断点链接起来,形成了有机的红色旅游线路。华蓥山旅游区是川东红色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成渝两地理想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旅游胜地。

(三)强大的政治品牌优势

小平故里,广安,华蓥山三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著名的小平故里旅游区属于华蓥山脉,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小平故里华蓥山”。小平故里既可以是广安,又可以专指旅游概念而小于广安。广安境内拥有华蓥山脉最美的部分,从地域上讲华蓥山又大于广安,大于小平故里,所以说“小平故里华蓥山”的宣传语一出,便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因此,华蓥山的广告用语就可以借助“小平故里”品牌在全球的广泛影响力,打造成“小平故里第一山”,这便成为了一个独有的个性品牌。

二、华蓥山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华蓥山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华蓥山旅游区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实现景区的观赏游憩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融合。自2002年以来,该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广安、华蓥两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成为广安旅游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促进华蓥市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龙头之一。2007年“五一”黄金周,华蓥市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华蓥市共接待游客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28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4.6%和34.95%。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目前景区已是国家4A级旅游区、部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构造溶岩地质公园等,“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的主题口号已经唱响。

(二)华蓥山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资金运作水平不高,多元化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由于接待量的增加,造成至景区的道路不能顺畅,因此交通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来华蓥旅游区旅游的游客虽然很多,但不少游客早上来、晚上去,成为匆匆过客,令人惋惜;同时自驾车出游人数逐年递增,汽车旅馆和停车场需加大建设力度。由于旅游景区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可参与性设施较少,景区娱乐设施不足,留不住游客;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如景点导游设施不规范,缺乏针对性说明和图示,这些都影响到景区整体发展。

2.景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华蓥山有着丰富的煤碳资源,一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部分煤碳企业无序开采,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严重(如水资源逐渐枯竭),严重制约了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另外,景区一些人造景观、商业接待点在设置修建时使自然风景区受到了破坏,当前已成为旅游区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随着旅游区游客接待量的不断增加,旅游活动的频繁必然会引起一些物质和生态资源的变化。虽然给景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但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了景区的原生态风光遭到一定的破坏,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华蓥山旅游区面积很大,景区分散,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为主,缺乏参与性、互动性、深层次体验性的旅游产品。现已开发经营的石林景区虽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旅游产品单一(观光型),游客只是走马观花,逗留时间短,人均消费较低。

4.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由于景区范围大,旅游从业人员负责的区域较广,因此景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比如景区内时常有游客就景区的安全保障、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向相关部门投诉。从景区近期内的多起投诉分析来看,均涉及游客财物安全,而且金额较大。这些投诉直接与旅游接待单位的安全设施、安全意识、服务质量有关。

三、华蓥山旅游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推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景区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对景区内的环境和资源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推行保持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对资源的保护。积极协调,引导区内企业强强联合,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前提,做到达标的保留,不达标的或重组或关闭

2.按照旅游产业规律发展生态旅游,通过采用现代的景观设计等手法,策划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活动,提高整个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对游客的感染力。

3.科学控制游客容量,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由于粗放型的开发,致使当前华蓥山旅游区内景点冷热明显,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可以借鉴“九寨沟”生态景区的模式,严格控制旅游景区的容量,充分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控制游客游量。

4.实行旅游与环境宣传相结合,使游客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旅游,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同时又保护了环境,使景区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创新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创新十分必要。随着旅游者旅游知识的增加、旅游阅历的丰富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他们更多地要求参与性的旅游项目,所以要充分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根据华蓥旅游区旅游开发现状以及旅游资源特点,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以下产品来突出其特色:

1.根据华蓥旅游区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状况,可以多开发一些以科学探险与考察、化石采集、地质灾害体验游为主题的活动;华蓥山岩溶洞穴众多,可开展洞穴观光探险活动;天池、高登山、溪口等科考旅游资源丰富,可推出地质地貌奇观科考游。

2.华蓥山与佛教文化渊源极深,由于历史的原因,它形成了丰厚的佛教文化资源,素有“东朝华蓥,西朝峨嵋”。基于华蓥山与佛教文化的渊源,可以在景区原有基础上多开发一些以宗教朝圣主题的旅游活动线路。

3.华蓥山旅游区距重庆85公里,已经全线实现高速,巴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华蓥山游击队遗址连成一体,从而可以借助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推出:红岩——华蓥山——巴中“红色旅游线路”。

4.开展与游客互动的节庆项目,如华蓥山幺妹相思节、华蓥山冰雪节、华蓥山野山茶花节、华蓥山桃花会、华蓥山朝山会、华蓥山川渝旅游文化节、华蓥山情山暨“亲吻”邀情赛、华蓥山天然盆景节、华蓥山消夏节、华蓥山红色旅游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而且还可以留住游客,充分满足游客对旅游项目知识性,新奇性,娱乐性,健康性的需求。

(三)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在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平台。华蓥山旅游区应该充分依托自身的地缘优势,突出旅游设施人性化、食宿设施个性化、购娱设施特色化,通过规划建设景区旅游服务小区,改造升级景区旅游公路,新建长途汽车站,提高游客负载量来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并重点加快各类宾馆,餐厅以及城郊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丰富度假区内的特色饮食和娱乐项目。同时在景区内建立各种便利游客的休闲服务场所,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旅游享受。

(四)加强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旅游区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宣传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让旅游景区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和认可,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华蓥旅游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由于目前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接待量来源于成都,重庆等相对较近的周边城市,因此景区应从大旅游,大市场,大营销的角度出发,制定营销策略,确定目标市场,形成成渝两地稳定的客源市场;利用政治资源,选择省外的广播,电视,报纸,公交车等强势媒体集中进行形象宣传。要加强对扩大客源市场的重视,在外省市也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针对入境游这一大的客源市场重点突出景区的亮点,以生态游的特色创新宣传方式吸引远程游客的观光。

(五)加强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景区的环境保护只是空谈,良好的设施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和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华蓥旅游区人员而言,应对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生态及服务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和生态文明素质。有关部门要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提高卫生,环保意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自觉执行住宿和餐饮价格标准,并对此进行严格有效的检查监督和控制,使接待户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因此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华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同时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充分合理地整合自然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综合因素,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华蓥山的旅游发展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在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科学地发展绿色旅游经济。华蓥山旅游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创造性的研究和运用,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还是在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理地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何长安,刘理科.天下第一雄山华蓥山[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2]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四川省华蓥市志编撰委员会.华蓥市年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4)

一、西部地区仍处于不持续发展状态中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是,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考察,不难看出,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不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据统计,西部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明显的比全国高出2.2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出6.39个百分点,而死亡率仅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出0.5和0.7个百分点。与此相适应,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出1.75个点百分,比东部地区高出5.77个百分点。如果从各省、自治区方面来考察,整个西部地区除了重庆、四川和陕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其它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践证明,过快和过高的人口增长速度,一方面使得普九教育工作困难重重——因经费和师资紧张而无法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报酬递减和资源过度消耗两种经济后果”。统计显示: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1公顷/人,而日本的人均森林面积是我国的2倍,美国是我国的12.2倍;世界人均森林面积是我国的8.5倍。在淡水资源方面,就总量而言,中国占世界第6位,达到28万立方米,但是倘若按人口占有量排列,却在第88位。无论从区域面积或人口总量来看淡水资源数量,中国都被列入淡水缺乏的国家之列……。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于资源所能支撑的限度。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乃当务之急。另据统计,东部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3.42%,而西部地区则为27.07%,比东部地区高出13.65%。这一方面表明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教育的贫困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其经济发展主要不是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的,相反,主要是靠经验类的知识(包括大量消耗资源)而推动的。很显然,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措施,努力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不仅不利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而且不利于迎接知识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讲,四个现代化也就无法实现了。

(二)水资源日渐枯竭。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原因,尤其是毁林毁草开荒,陡坡种粮,造成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得这里尤其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日渐枯竭。统计显示,整个黄河经济带内每年缺水达150亿立方米,虽然通过节水可获得100亿立方米,但仍缺水50亿立方米。1996年黄河断流时间超过150天,断流距离达700km,1997年断流累计达200天以上,下游全部断流。1998年和1999年断流分别达215天左右。全经济带内不仅城市缺水、工业缺水,而且浪费水最严重的农业也整体上缺水。另据统计,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素有“千湖之县”的美称,20世纪80年代有大小湖泊4077个,总面积为1763.8平方千米,但目前已有2017个湖泊干涸。新疆塔里木水系也正在经历支流断流、干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的变化。据科学预测,2010年塔里木地表径流总量将被用完……。由此可见,我们的黄河母亲“奶汁”已不足以养育她脚下的大地和大地上亿万儿女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已经演变为永远的神话。

(三)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0多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约占80%。甘肃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2.69万平方公里,其中仅黄河流域就有11.25多万平方公里,每年向黄河倾泄泥沙5.18亿吨,约占输入黄河泥沙总量4.4万平方公里,约占陕西总面积的21.4%。陕西黄河中游地区有4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之一。1973年以前,陕西修建水库192座,现已被泥沙淤满的有41座,约占21%,其余的大部分水库有40%的有效库容被泥沙淤积。

(四)沙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区。如果加上内蒙古,这一地区几乎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其中,已经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潜在沙化土地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青海省沙化土地约有1亿亩左右。不仅如此,而且每年仍以100万亩的速度继续扩大,目前大约已有5899.5万亩农田、7399.5万亩草场和2000多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仅柴达木盆地的沙漠化土地就有近5000万亩。新疆沙漠面积占我国沙漠总面积的59.05%,达42.1万平方公里。在全区16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沙漠面积就占25.4%;在76.48万平方公里平原中,沙漠则占56.4%。据了解,沙漠化扩展最为严重的是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南缘、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绿洲,流沙的年南侵平均速度为10米以上,在一些严重地段速度可达每年40米左右。甘肃的沙漠化问题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的三地(酒泉、张掖、武威)两市(嘉峪关、金昌),有各类沙漠化土地503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河西走廊土地总面积的18.25%,几乎有总数的一半在酒泉地区。以玉门市为例,20多年来沙漠南移310多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近700万亩,并以每年6至10米的速度从北、南、西三面向绿洲侵蚀。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敦煌市,30年间受风沙危害的农田面积达30万亩。受土地沙漠化影响,草场资源退化十分严重。据统计,目前退化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不仅如此,而且目前仍以年平均2000万亩退化速度继续恶化。在新疆,全区草场退化和沙化面积达7000万亩,退化的草场减产幅度在25%以上,年经济损失约为18亿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有2426万亩草场严重沙化,占退化草场的22%,且沙漠化每年仍以341万亩的速度继续扩展;在甘肃已退化的1.0693亿亩天然草场中,重质退化的草场达331万亩。据中科院兰州沙漠所提供的资料,造成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其中草原过度农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5.3%,过度采木蕉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其他原因占8.5%。

(五)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1、工业固体物废物污染。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显示,1997年中国县及县以上工业废物产生量达6.58亿吨,比1985年增长25%,综合利用率仅为45.6%。其中,西部地区工业废物产生量达1.26亿吨,占全国的19%,综合利用率仅为31.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0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25.4个百分点,比中部低9.5个百分点。

2、水污染。199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1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9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为188.33亿吨,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西部工业排放的。其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仅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0.5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3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量仅占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

3、空气污染。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供的数据,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受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而甘肃、新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及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大量二氧化硫排放的后果是形成酸雨,引起土壤、水体酸化,危害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损害建筑设施。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由过去强调人和自然的对立变为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从而把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我国已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议程加以落实,这是党和国家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个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无疑要坚持这一策略。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树立长远、整体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西部大开发,给广大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带来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的机遇。长期以来,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而言,思想解放相对滞后,观念陈旧、保守,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不仅仅是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而且需要牢牢记住,东部地区“先开发、后治理”和西部历史上滥伐乱采带来的教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警惕那种贪图一时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采取的“杀鸡取卵”式经营所带来的危害。表现在思维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先局部分析,而后综合的方法,转变成“系统分析法”,把西部大开发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特征和运动规律,追求整体和长远效益。

(二)制定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法律是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靠。最近,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设立西部大开发方面的法律。纵观西方各国,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如美国,1961年和1965年分别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和《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应提供帮助困难地区发展的必要的公共设施,根据该项法律规定,经济开发管理者从1966年到1991年,对欠发达地区的8100多个公共项目提供了43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1990—1995年五年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了1/3;日本在1950年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以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后进地区振兴的法律,关于国家的大型区域开发项目的专项法律,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悬殊很大,有必要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手段,促进西部地区开发。

(三)制定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证。政策保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要给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转向东南沿海,国家实行了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使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关于西部大开发,国家已经出台和还将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主要的应当包括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资政策等等;二是西部地区应当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便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国家政策,主要应当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等。

(四)搞好环境保护,注意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1997年8月,总书记做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的重要批示;1999年在西安又一次谈到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就会落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根据国内外有关机构的初步估算,仅1997年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GDP的6%左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三河三湖等重点污染区域及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所要投入的资金已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以上地区污染企业效益的总和。从环境保护的大局来看,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西部地区得以良好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且关乎到全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的许多自然灾害,都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西部地区是我国重点的生态屏障,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久遭破坏,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遏止生态环境破坏,可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高效运行。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西部尤其落后。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学院1997年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在影响我国竞争力的八个因素中,基础设施最差。在46个参评国家中排第40位,其中包括邮电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全国总体排名最后。良好的基础设施所发挥的功能是使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在当地进行生产,同时非常便利地与外界市场、供给者联系。相对于总产业来说,有较高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比率的区域经济,都有着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到来,西部的公路、铁路、航运、通讯、水力、电力等基础设施承受量必然增加,现有的承载水平远远不够,因此,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加强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消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六)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矿产、光热水土、电力和旅游。以新疆为例,已发现的矿种就有九大类、129种,其中有43个矿种储量在全国前10位。还有新疆的石油、内蒙古的煤炭、陕西的天然气、、青海的地热,以及整个长江、黄河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的水电资源都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唯一尚存大面积可开垦土地的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地区发展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合理发开,充分利用,才能开创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一是要有计划地开采。绝大多数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当展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到后展的需要,不能“爷爷吃了孙子的饭”;二是要注意开采的严格管理和统筹规划,严防乱开滥采;三是要进行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由于乱采滥伐和“毁林造田”,森林面积在急剧缩小,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现在有些地方已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就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法。

(七)调整产业结构,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实际的产业布局,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区域的产业结构,一是要适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以使地方自然资源优势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基本原则;二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随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淘汰已经落伍的产业,寻求新的替代产业;三是发展良好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促使产业之间相互补充、利用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的产业,应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以解放初期所形成的重工业基地和五、六十年代所建成的军事工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八)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西部大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我国广大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4,但整体教育科技水平落后,人口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每千人中文盲北京为125人,广东为168人,而四川为237人,贵州323人,云南339人,西北地区这个比例更高。加之八十年代初以来的“孔雀东南飞”给西部地区造成的人才流失,使西部地区人才资源雪上加霜。人口的教育水平低,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西部地区形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纵观当今世界发展的格局,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教育,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需要愈来愈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一问题,只能通过教育来解决。因此,广大西部地区,要舍得在教育上投资,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后劲。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5)

关键词:对冲基金;金融创新;公司治理;透明度

一、对冲基金市场规律的演变

我们从调查中获证,对冲基金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全球每年倒闭或清盘的对冲基金数以百计,但同时新成立的对冲基金,几乎是每天都在增加中,现时在不同国家地区运作的对冲基金已超过10,000多只,较亚洲金融风暴前的6,000多只对冲基金,还多出了近60%。自2000年开始,科网股热潮的冷却,9.11恐布袭击,美国会计丑闻,油价大幅上升等一连串事件。令全球股市步入长达五年的熊市。因传统的投资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同报,这就为擅长在跌市下以短仓沽空的对冲基金提供了生存空间。但真正令对冲基金数目和所管理资产增长的原因,是因为在高度市场竞争的经营环境下,特别是为了吸引寻求投资新的另类资产的机构投资者,例如退休金、慈善基金及其它保守基金等,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变得多元化,透明度也相应提高。对冲基金应机构投资界的需求,被迫要增加透明度,公开披露投资策略,采取较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杠杆倍数,放弃高风险的投机策略,甚至主动与投资者商讨投资策略,或以公开信件形式说明重大事件等,以提高基金治理水平。但是,业界内的反应和行动不一致,进步程度不足。严格来说,传统基金此时的运作模式已渐进地改进,与对冲基金慢慢地趋于一致,所不同的是,对冲基金仍能以传统基金所不能采用的高杠杆借贷、沽空、及衍生工具等投资方式,以换取高的绩效回报。但这种优势可否长期存在,是值得业内人士探讨的问题。

在AmarnathAdvisorsLLC(Amarnath)的事件发生后,很多观察者都预计它的倒闭将会震动全球的金融市场,因为A-marnath亏损了60多亿美元,远比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LTCM)在1998年所亏损的40亿美元还多。可是Amarnath的崩溃几乎对世界金融市场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美国联邦储局并没有因此召开紧急会议或采取任何紧急措施,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也无制订任何拯救行动。其后,在A-marnath出售资产时,还有不少大型对冲基金竞相出高价来投其出售的资产。Amamath对冲基金倒闭之所以未产生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1)LTCM事件发生后,各国政府加强外部治理产生了好的效果。在发生LTCM事件后数年内,各国政府和观察者都担忧,如再有大型对冲基金倒闭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系统性的影响。他们从LTCM倒闭事件中汲取的教训之一是,对冲基金之所以能够进行超额的大型杠杆借贷,是由于基金透明度低,主要经纪们和其它信贷提供者没有在风险管理方面保持高度警惕。所以在LTCM事件后,国际监管机构一直呼吁主要经纪、投资银行和其它信贷提供者制订和执行严格的风险措施。(2)这次Amarnath倒闭后,金融市场维持着基本平稳和安静的局面。大型对冲基金倒闭而没有带来金融灾难,这对业界来说是一件幸事,这说明国际监管机构尽责地落实其风险监管措施是正确和有效的。但这个事件也提醒我们:业界、机构投资者、信贷提供者等有关方面应联合一致,对对冲基金的治理尤其是内部治理的问题须作出深入的检讨,找出弱点所在,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并要共同连手彻底地执行,从而防范和避免大型对冲基金的倒闭。但如同样事件再次发生,有关监管机构会增加和提高监管的要求,限制对冲基金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对冲基金的发展将会因此而受到阻碍。

二、金融创新的循环

对冲基金的出现是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和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的典型例子,促成金融创新的原动力和诱因很多,Silber(19751983)认为是“微观金融组织”为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动。金融机构之所以发明各种新金融工具和服务品种,其动力是摆脱或减轻其面临的不同的内部和外部制约。我们可以具体阐述内外两方面的金融约束。

首先是外部的管理控制。这种因外部条件变化而导致的金融创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里又要具体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的金融约束,它使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必须努力通过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另一种情况是金融约束使金融机构付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创新是对金融约束的反应,创新的代价与外部约束造成的机会成本增长是一致的。因此,金融机构通过逃避约束,来尽量降低其机会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损失。其次是由内部强加的约束,为了保证资产具有流动性,同时还有一定的偿还率,以避免经营风险,确保资产运营的安全,金融企业建立了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如偿还期对称、流动比率、资本充足比率等。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确保了金融企业的运营稳定,另一方面,形成了金融企业的内部金融约束,影响了效率。金融机构为了摆脱内部和外部的约束和限制和逆境,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创造出新型金融机构。Davies(1979)及Douglass(1989)等认为是因为政府行为而引起金融制度变化和产生新类型的金融业务。基于这种观点,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而引起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故此,政府为稳定金融体制和防止收入不均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存款保险制度,也是金融创新。

这种观点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涵:首先,政府的管制和干预行为,本身就暗含着金融制度领域内的创新。其二,在市场活跃、经济相对开放的经济背景下,政府的管制和干预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金融活动,市场会出现各种规避和摆脱管制的金融创新行为。然而这些金融创新行为又对货币政策构成威胁时,政府必然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Greenbaum和Haywood(1971)则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财富的增加,而财富的增加会增大人们对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的需求,因而,对回避风险的愿望也增加,这促使金融业发展,结果导致金融创新的产生。Kane(1983)表示,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寻求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会产生金融创新。政府管制是有形的手,规避则是无形的手,许多形式的政府管制与控制,实质上等于隐形税收,阻碍金融业从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外的利润机会。因此,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管制。金融机构对各种规章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为需求增长会促进货币供给,扩大货币供给的过程,可以采取许多“替代品”的形式完成,但是当金融创新危及到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政府又会加强管制。同时,不同于传统工具的替代品又会为规避所不断生成,这样管制义将导致新一轮创新。管制与规避引起创新不断地交替过程,Kane(1983)称之为“管制辩证法”(regulationdialectic)。本文认为与所有金融投资工具一样,对冲基金都是因规避监管所创造出来的金融创新成果,既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贡献,也同样因过度自南放纵导致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加上欺诈、倒闭事件不断发生,各国监管机构出于维持当地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和经济发展,必然走向立法监管之路。而业界自律组织的出现并不会改变立法趋势,但可以更好地协助监管机构落实有关措施,特别是提高治理水平方面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对冲基金的治理水平愈高,其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肯定会受到愈大的制约,最终,对冲基金可能难于维持以往的高回报,与其它金融投资工具的特点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回报下跌可能引致再创新,也可能令对冲基金归于平淡。

三、对冲基金的持续发展方向

对冲基金其实是私募基金的一种形式,由于早期采用对冲或避险投资策略,才称为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发展依靠的是基金经理的独特投资才能和投资者的资本金。资本金愈大,愈能发挥效用。因此,机构化和零售化是对冲基金在过往半个世纪能迅速成长的原因。基于以美国为首的监管机构认为,对冲基金为金融市场带来流动性和平衡金融产品价格的作用,加上法规的滞后性,令对冲基金可以在形式上是私募基金,打着的是富人私家俱乐部的旗,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募集大笔资金进行投机活动。例如,在2006年9月中,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伪造帐目。罪名成立的中小型对冲基金的基金CharlesSchmitt&Associates,从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不足两年内便吸引了1,062公众投资者,其中香港方面便超过100名投资者。从中可见社会投资者对对冲基金的投资兴趣是比以前高的。以2006年9月出事的大型对冲基金A-maranth为例,背后的投资者多是大型银行和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investors),例如摩根士丹利、瑞信、德意志、花旗集团等。根据KompandSpannaus(2005)的报导,英国的BaileyCoatesCromwellFund,美国加州的MatinCapital,新加坡的AmanCapital,英国GLGPartners旗下的GLGCreditFund及NeutralFundofGLG等的中大型对冲基金,纷纷在蒙受数以亿美元计的损失后不是结业就是清盘。这些基金背后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机构投资者,但他们因看好对冲基金的前景。资金的来源反而有增无减,相对下,他们对基金治理的要求和压力也越来越高。

假如对冲基金能回到起点时的小型私募基金的形式(见图-2),那么,是否需要提高基金治理水平,是基金内数名股东或合伙人间的私下协商之事,政府无须亦无法进行规管,也谈不上什么透明度;但若对冲基金继续朝着机构化和零售方向发展,提高基金治理水平,接受政府和投资者规管则是必经之路。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10-01

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发展概述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的位置,在榆林市的西南部,位于无定河的上游。靖边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辖22个乡镇。全县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即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从气候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靖边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早晚温差较大,全年气候干燥,通风条件好,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低温霜冻,其次是大风和冰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用地已经约500万亩,育苗面积达到2万亩。主要作物是灌木,并以灌木为主的森林覆盖率高_37.34%,活立木蓄积量为105.6万m2。乔灌木树种达27科37属54种。湿地生态系统发达,其中,著名的金鸡沙湿地、芦河湿地、海则滩湿地均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重要湿地保护名录》。

二、生态文明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林业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环境效益,集中改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护效果[1]。也就是说,在林业发展进程中,要秉持生态文明的思想和延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建构更加贴合自然的发展规律,确保发展模型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实际运行目标。只有保证自然规律,才能提高林业发展的效率,使得管控结构和管理要求符合标准[2]。对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来说,不仅要制定有效的发展目标和运行准则,也要针对具体问题遵循相应的管控要求,在规定的社会发展范围内,提升生产文明的宣传水平,确保人们能在树立正确认知的同时,建构更加有效的生态维护方案,实现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从而完成产业发展目标。

三、优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1.从宏观层面提高林业法律法规实效性

国家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有效的管控措施,确保整体管理结构和管理项目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处理框架,针对林业实际情况积极综合有效的管控和处理办法,将林业管控工作集合到生态文明发展规则中,为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仔细处理林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并结合地区产业和实际规模项目,建构更加完整的管控制度,从贯彻落实机制入的同时,结合区域发展目标和可持续运行维度,确保地区林业人员能针对其重要意义有清晰的认知[3]。

2.从微观层面提高林业管理规划实效性

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林业管理人员要结合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实际需求,建构更加有效的系统化处理办法。在分析阻碍林业发展原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技术水平偏低导致的,在这其中,技术水平落后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提升技术的运行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管控要求和管理项目的契合度。例如,在配置物种种苗的过程中,要优化相应的种植和种子处理技术,切实维护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最小投入最大产出,且能源损耗也能降至最低。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地区发展诉求,实现种植生态林,保护水土的同时,有效改善自然环境,运行科学技术提高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并且保证相应环节有序进行。也要结合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地区发展结构,针对水土资源进行集中管控和综合分区,使得管理面积和管理效果最优化。只有提升规划项目的有效性,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林业管理环节的合理性,实现林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整体林业管理项目的效率,就要建构可持续发展结构,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平衡关系。

3.从人员层面提高林业管理队伍专业性

只有提升人员管理效果和管理实效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管控项目的运行结构和运行效率。因此,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局要针对具体企业进行集中培训,而企业自身也要组织“二次复制”不仅要合理化的配置专业队伍和管理人员,也要建立定期培训项目,确保管理人员能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种植能力。具体工作人员要熟悉自身的工作要求。只有提升日常管理的实效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整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建构切实有效的综合管理目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5]。另外,在接受培训后,相关部门要组织林业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考核,确保其了解具体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要求,只有从细节处提升管理效果,才能建构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模型,一定程度上推进生态文明项目的有序进行。将生态文明根植于林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中,才有可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优化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生态文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建构完整的管控体系和项目管理框架,并在提升管理效果的同时,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林业发展项目的要求,确保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杰,战国强,邓鉴锋等.基于生态文明背景的广东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经营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08):115-117,125.

[2]杨沅志,邓鉴锋,姜杰等.省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5,11(05):26-31,150.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7)

>> 旅游业的SWOT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试论陕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吐鲁番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恩施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制约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红色旅游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井冈山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谈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论山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基于传统服务业改造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华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庆阳年鉴编纂委员会.庆阳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01-01,117.

[4]樊中涛.基于SWOT分析的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甘肃庆阳市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07,(05):163-166.

[5]2005年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庆阳市统计局,2006.

[6]贺剑武,杨辉.西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0):10-12.

[7]毛粉兰.庆阳市旅游业开发的现状和对策[J].甘肃农业,200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