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居民消费论文

居民消费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24

居民消费论文

居民消费论文篇(1)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对重庆市城镇居民从1997年到2013年的消费结构进行分项分析,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一)总体分析

本文搜集了从1997年到2013年的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各项消费支出的数据。数据显示,重庆市直辖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从1997年的5343.06元到2013年的25216.1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4倍。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也是逐年上升,2013年(17813.86元)是1997年(4403.62元)的4倍多。由此可以看出,直辖17年,重庆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二)消费结构分析

根据历年的《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类的各项结构如表一: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1)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重庆市城镇居民将收入的大部分依然用于购买食品,食品支出绝对数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食品支出比重却是呈现波动态势,且在近三年有上升趋势。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质量的指标。根据国际上对于恩格尔系数的通用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我们认为重庆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整体来看相对富裕,较好较快的完成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相对富裕的这一历程。而这三年的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可能是因为居民在食品方面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因,食品消费趋向多样化,侧面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衣着消费在类的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较大,仅次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比重从1997年到2013年大致呈U型分布,2002年所占比重最低,1997年所占比重最高。从绝对数额来看,这些年衣着消费额快速增加。(3)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比重趋于稳定,历年来都在7%上下浮动。家庭设备用品是每个家庭必须的,且市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大型家电消费又以更新换代为主,因此家庭设备支出比重变化不大。(4)医疗保健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重庆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由直辖时的137.15元涨至2013年的1245.33元,增长了8倍左右,为类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这说明随着重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抗病防病、自我保护保健的意识越来越强,购买补品、家庭购买健身机械和体育用品的也越来越多,侧面反映出这些用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医疗保健项的支出增加也与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密切相关。(5)交通和通讯消费比重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交通和通讯消费是衡量生活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高科技消费对生活渗透的主要领域。重庆市城镇居民此项指标增长迅速,说明重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程度较高。直辖以来,重庆市公路运载能力加强,市内交通情况大幅改善,市政建设逐步完善,加之近年来市内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极大程度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方便市民出行,满足居民对于交通消费的需求。而移动电话的普及和家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更是加大居民在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6)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的消费支出整体来看较为稳定。两项消费支出的绝对数额都逐年增加,但从时间序列上来看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在娱乐教育文化方面,重庆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提高,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享受和子女教育投资,加大该项支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在居住方面,重庆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居住消费所占比重最高,之后有所下降,得益于重庆市的住房政策,使得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消费支出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稳步合理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直辖以来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消费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在居民消费支出方面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食品消费比重依然偏大。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并有进入富裕水平的趋势。但近几年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有反弹趋势,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大。早在1993年美国恩格尔系数就已下降到11.4%,而2013年的全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才35%,重庆还未达到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因此重庆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第二,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居住三个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过快,容易抑制居民消费倾向。伴随居民消费体制市场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完善,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居住这些消费现在均由居民个人承担。从1997年到2013年,这三项的支出分别增长了8.08倍、7.38倍、4.72倍,而城镇居民在此期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72倍,这三项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这三项的消费价格与大多数居民收入相比显得过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完成自身的积累。第三,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差距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近年来不同消费群体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消费差距扩大,市场消费分散化、层次化明显,进而导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影响居民总体消费支出上涨。

四、对策与建议

居民消费论文篇(2)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对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为了全面了解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与烟台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的关系。本文作了调查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烟台市体育产业开发和体育市场的发展,优化烟台市的经济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法发放含有98项问题的问卷1000份进行调查,回收890份,回收率89%。对部分城镇居民和体育干部及部分接受问卷的专家进行了专访。

1.2罗逻方法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所有问题进行研究。

1.3数理统计法统计和整理了所有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全部数据都通过MicrosoftVisualFoxpro5.0数据库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基本情况:体育人口是决定一个地区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重要指标,是反映本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指标。199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布了我国体育人口为35.6%,并将体育人口定义为: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体质具有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负荷强度者。在调查中发现,890人中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有332人,占37.33%;每次锻炼时间达30分钟以上者的有340人,占38.21%;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负荷的有374人,占42.01%;同时满足3项要求的人共有315人,占35.39%。依此推算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基本与全国持平,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体育人口与经济收入不相符。

2.2烟台市城市居民体育人口学历、职业和年龄分布情况:在调查中发现,体育人口中学历排序为:专科、本科、中专、高中、初中、小学、研究生。

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中,按职业参加体育锻炼者的排序为:学生、知识分子、职员、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人员。他们所占的比率分别为42.35%、20.46%、16.52%、13.82%、6.85%。

按年龄统计,体育人口中18~25岁的青年人和6o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率较大,为76.6%,其它仅为23.4%。这可能与职业、时间、精力有关。

按性别统计,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跟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关。

2.3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从回收的问卷中可以看出,体育锻炼、体育消费观念已普遍被烟台市城镇居民所接受。在加强体育进社区的管理后,体育健身在社区逐渐热了起来,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体育联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渐引申到“终身体育”这一认识上。在问卷中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人的一生应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觉参加体育健身、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许多人已把参加体育活动看成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这将预示着,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2.4烟台市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决定这个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从表(1)中可以看出烟台市近两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4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12.9个百分点,而体育产业总值却增长了63.1个百分点,年人均体育消费增长了23.8个百分点。体育产业和年人均体育消费的增长速度均大于前两项,说明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体育消费意识在增强。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年人均体育消费增长也将越来越快,这必将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5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们利用体育产品的使用价值或劳务来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两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消费比重正在逐年增加。但是从表(2)中可以看出烟台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001年烟台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体育消费100元以下的占了45.1%,消费在100~300元的占了34.8%,300元以上的仅占11.3%。大部分居民都反映年家庭体育消费在逐年增加。体育消费作为新兴的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它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经营性体育场馆消费情况及居民的承受能力的调查,情况也很不理想。这一年中到经营性体育场馆消费,包括观看体育比赛、健身及其它消费的人占了38.7%。普通收入的居民家庭很少自己买票观看比赛或参加健身、娱乐等活动。城镇居民家庭对门票的承受能力的调查情况见表(3)。调查中发现67.7%的家庭承受能力在20元以下,50元以上的仅占9.1%。但门票过低经营者无利可图,门票过高没人去买,最好在20元以下。这对居民的承受能力较为适宜。

调查中发现一般性运动器材(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球类、哑铃等)进入家庭的比率较高占了61.6%,无运动器材的占了27.5%,拥有高档运动器材(如:健身器、跳床、球台等)的仅占10.9%,并且数量较小,品种也较单调。许多家庭认为,购买体育器材是一种高消费,没有必要。这说明居民对体育消费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这势必给家庭健身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当人们提高了对体育消费的认识后,其市场潜力将是非常巨大的。

从表(4)中可以看出,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有一半以上是用来购买运动服装和体育彩票,用于体育健身、精神消费的所占比重较小,这意味着体育产业市场有待加强和开发。

在目前的体育消费结构中,体育实物消费的比重远大于体育劳务消费。其中体育实物消费达62.2%左右。这其中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社会文化背景和体育传统、体育社会文化程度等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

2.6烟台市体育产业的现状:通过表(1)我们可以算出2000年体育产业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42个百分点,2001年体育产业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61个百分点,20oo年体育人均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37个百分点,2001年体育人均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51个百分点,这与国内其它经济发展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表(5)是国内几个城市人均体育支出情况,烟台市与国内其它经济发展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烟台市体育产业结构情况看表(6),烟台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小,并且品种单调,很多企业规模小,品种单一。高档体育用品市场占有份额几乎为零,体育产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大部分是体育专业的人士。由于人才链的封闭,其他领域的人才很难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传统计划体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是体育产业结构单调、规模小、产品档次不高、发展速度不快的重要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数量,大多集中在青年和老年人这个年龄段,中间年龄段人数较小。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中间年龄段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3.1.2烟台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仍然以实物为主,虽然居民体育意识有一定提高,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且内容单一,需要引导。

3.1.3体育产业市场刚刚起步,还处于较低阶段。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体育服务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3.2建议

3.2.1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这一系统工程,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中青年、中老年及高学历、低学历人口的宣传,使他们能更多的参与健身活动和体育消费。体育场馆应全方位向大众开放,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体育锻炼;为基层比赛提供场地服务,努力开拓适合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个人及家庭参加体育活动与消费。

居民消费论文篇(3)

采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6.0,将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八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对ELES模型参数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可得到ai、bi的估计值。具体数据见表1。估计结果中,参数估计值和回归方程在显著性水平a=5%下都非常显著,说明人均纯收入对8项生活消费支出的线性影响显著。

二、ELES模型结果分析

1.边际消费倾向分析由表1的bi值可知,中国农村居民“十二五”时期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3998,即收入每增加100元,用于生活消费支出为39.98元,用于储蓄和投资的数额为60.02元。而“十一五”时期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958,比“十二五”时期高0.096,二者相差较大,说明中国农村居民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其消费趋于保守。“十二五”和“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新增购买力的投向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边际消费倾向排前五的依次为: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衣着。这说明了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农村居民依然还是很重视对于吃、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支出。从个值来看,“十二五”与“十一五”时期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差较大,“十二五”时期为0.081,比“十一五”时期的0.113下降了0.032,这可能是由于前期的住房需求得到了部分满足,导致后期没有持续强劲的需求;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说明中国农村居民一直在追求生活便利化、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外在形象。可见,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衣着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追逐的消费热点。

2.基本消费支出分析由式(5)可求得各类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表1),可知:①十二五”时期中国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中,食品(42.16%)、居住(17.81%)、衣着(6.53%)列在第一、第二和第六位,则农村居民用于吃、穿、住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支出占66.5%。仍然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还停留在吃、穿、住等基本的需求层次上。②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总和为4504.5489元,比2007年的2247.2071元高出2257.3418元,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同时可以将4504.5489元作为2012年划为贫困线的标准。③在分类消费品中,2012年的交通和通讯无论是数值还是结构上都较之2007年明显增加,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对于交通和通讯的消费一直有较高的需求。

3.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为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根据实证结果计算可得,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从“十一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有了较大的改善,恩格尔系数从2007年的48.68%下降到2012年的42.16%,下降了6.52个百分点。可知,中国农村居民目前处于小康阶段,逐步向富裕阶段转变。

三、结论

居民消费论文篇(4)

长期以来,研究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参考Tsung-WuHo(2001)[4]和谢建国等(2002)[17]等人的方法。即假设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函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私人消费,一部分是政府支出。本文采用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17]研究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规模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其中rjxf为以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度量的居民消费支出,rjsr为人均实际收入,ybgg为各省人均一般财政服务支出,ggaq为各省人均财政安全支出,wj为各省人均文教支出,shbz为各省人均社会保障的支出,ylws为各省人均医疗卫生支出,hjbh为各省人均环境保护支出,cxsq为各省人均城乡事务支出,nlsw为各省人均农林水务支出,qtzc为各省人均其他支出。

(二)模型估计首先选择模型种类,分为混合数据模型,采用POLS估计;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固定效应(组内)估计量;随机效应模型,采用混合效应(GLS)估计量。第一步是Ftest(表1),检验固定效应和混合数据模型,零假设为混合模型。一般来说,p值小于0.05,我们拒绝零假设,p值大于0.1,则接受零假设。如果p值在0.05到0.1之间,则需要进一步斟酌。p值为0.0000<0.05,表示拒绝零假设,也就是拒绝混合模型,应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第二步是BP检验,在随机效应和混合数据模型之间。零假设为混合模型,根据p值来判断。如上,p值为0.0000<0.05,拒绝零假设,接受随机效应。很显然,p值为0.0000<0.05,拒绝零假设,也就是我们应该采用固定效应。第三步,检查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和截面相关性(表4)。结果显示,三种都存在。为了得出更稳定的结果,可以用FGLS修正。

(三)结果说明由表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四项通过显著性检验,分别是人均收入(边际消费弹性为1.277)、文教支出(边际消费弹性为0.111)、社会保障支出(边际消费弹性为0.157)、城乡社区支出(边际消费弹性为-0.058)、农林水务支出(边际消费弹性为0.216)。可以看出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起挤入作用,文教、城乡水务和医疗卫生支出也对居民消费起挤入作用,而农林水务支出则是挤出了居民消费。第一,人均收入挤入了居民消费,在1%的水平显著。人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将上升1.277个百分点。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消费的最主要来源就是收入,一旦居民收入增加,那么可供支出的钱就增加了,自然会刺激居民增加开支来提高生活水平,从而提升了消费支出。第二,文教支出挤入了居民消费,在5%的水平显著。文教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将上升0.111个百分点。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加大教育的支出力度,其实也引导居民加大重视,增加教育投入,比如政府多建学校,扩大招生规模,让更多的学生上大学,这就加大了开支,教育支出也是属于居民消费的一部分。第三,社会保障支出挤入了居民消费,在1%的水平显著。社保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将上升0.157个百分点。随着医疗技术提升,看病成本提高,国家增加社保的支出,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身上的负担,自然会留出有一部分钱可以用于消费。第四,城乡社区支出挤入了居民消费,城乡社区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将上升0.058个百分点。这方面可以理解为政府在社区方面增大了支出,相当于给予了居民补贴,完善社区基础配置等,生活环境变好了,正如广场舞,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大的广场,居民在锻炼器具、服饰等方面的支出就会增加。第五,农林水务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在1%的水平显著。农林水务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将下降0.216个百分点。国家增加农林水务方面的支出,使得农林水方面的投资效益被看好,居民增加了对农林方面的投资,因此较少了消费支出。

三、相关政策建议

居民消费论文篇(5)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动。主要表现出以下典型结构性事实和阶段性特征。首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呈现波动下降,但是城镇居民下降幅度要大于农村居民降幅。2011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0.4%,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3%,仍然比城镇居民高出4.1个百分点。其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占比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城镇居民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从1990年的3.17%、2.01%、8.78%提升到2012年的14.73%、6.38%、12.20%,分别增加了11.56、4.37、3.42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从1990年的1.44%、3.25%、5.37%提升到2012年的12.06%、9.49%、8.23%,分别增加了10.62、6.24、2.86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消费支出占比和增加幅度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整体状况,但是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比要大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比。再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比都有较快提高,但农村居民该比重偏高。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90年的4.76%提升到2012年的8.90%,增加了4.14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比则从17.34%上升到19.47%,增加了2.13个百分点。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系数的大小可以评估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整体状况及趋势,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国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计算公式为q=∑|cij-ci0|,其中q为结构变动系数,cij为报告期不同类型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的占比构成,ci0基期同类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的占比构成,i为各类商品和服务,j为时期。系数q值越大,说明消费结构的整体变动的幅度较大;反之,消费结构的整体变动的幅度越小。一般而言,消费结构的整体变动的幅度较大,说明消费结构处于升级阶段。基于中国1990-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各类商品和服务支出占比构成指标,分段计算和评估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整体状况及趋势。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系数来看,具体而言,2000年之前时间段消费结构变动不断加快,2000年之后有所放缓,而从促进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子来看,2000年之前促进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贡献因子主要是食品、衣着和交通通信等结构因子,2000年之后居住和医疗保健等因素发展成为驱动消费结构变动新的贡献因子。总体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值存在着与城镇居民相似演变轨迹,同样以2000年为间隔时间点,整体结构变动趋势值之前呈加快态势,之后呈放缓态势,所不同是从时间序列上看,城镇居民结构变动系数呈现逐渐下降态势,而农村居民在进入21世纪后仍表现较大的结构变动幅度。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子来看,2000年之前促进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贡献因子主要是食品、文教娱乐和交通通信等结构因子,2000年之后居住和医疗保健等因素发展成为驱动消费结构变动新的贡献因子。

二、基于结构因子视角下的居民消费率下降成因分解

(一)一个简单分析框架由前文基于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视角的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典型事实的分析可知,我国居民消费率存在系统性偏低。那么,究竟是哪些影响因子造成的呢?我国居民消费率主要决定因子是什么?居民消费率是居民商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与支出法GDP比重,该指标反映了居民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结构占比状况。

(二)基于因子分解的分析基于上述分解公式,可以综合解构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波动下降,是哪些影响因子起了主要作用?中国消费占GDP比例较低,特别是居民消费所占份额较低,居民消费需求长期不振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较低且不断下降。从2000年到2007年,日本和韩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但是其消费占GDP的比重波动不大,基本上保持了常态消费水平,而支撑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关键要素是居民储蓄率的降低,储蓄率的降低可以弥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降低对消费波动的影响。根据郭凯和帕帕•恩迪亚耶(KaiGuoandPapaNDiaye,2010)测算,在1992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显著下降。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百分比从1992的59%降低到最近时期的53%。而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反映了劳动报酬、实际工资、财产性收入、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金以及个人税收支出等居民收入流和支出流的增加或减少的不同增长状况。而同一时期,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占总国民收入比率是提升的。劳动报酬是居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从劳动报酬所占份额的演变来看,郭凯和帕帕•恩迪亚耶(KaiGuoandPapaNDiaye,2010)根据资金流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54%下降到2008年的不足49%。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结构格局演变主要反映了中国经济一个特征事实:即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疲弱,这进一步抑制居民收入的增长。就业增长疲软与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对称增长格局和中国净出口和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密切相关。这种增长模式更多是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以各产业就业所占比例指标来看,2000年中国服务业占总就业比重为27.5%,而世界平均的服务业占总就业比重是39.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到2010年中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提升为34.6%,而世界平均水平也提升为44.9%,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微观层面上看,结合中国经济特征事实,中国居民消费率可以理解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加权平均值,微分等式意味着居民消费率的时间序列变化可以分解为:(a)来自城镇居民消费率和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化,(b)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份额的变化。伴随着中国人均GDP高速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获得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1990年的1510.2元提升至2011年21809.8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从1990年的686.3元提升至6977.3元。但是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速跟不上GDP增长速度,反映了中国居民消费占比不断下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例呈现一直在持续下降之中。从1990年的91.7%降至2011年的62%;在同一时间段,农村居民占比也从41.7%降至19.8%。从宏观层面上看,国民收入部门占比演变状况由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决定。在资金流量表中,住户、企业和政府等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份额趋势值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初次分配环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3)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计算,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从1992年的65.4%降至2011年的60.7%,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从再分配视角来看,收入再分配指在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以社会保险福利、社会补助等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的收入分配。1992-2001年中国居民部门再分配收入占比高于初次收入分配占比,居民部门从再分配中得益。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居民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占比与再分配收入占比之间总体而言,前者高于后者,说明居民部门在再分配过程中受损。与居民部门情形相反,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占比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经过再分配环节后,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地位进一步提高,如2011年政府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占比15.4%,经过再分配环节,收入占比提升至19.2%,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三、结论

居民消费论文篇(6)

【关键词】消费观念扩大内需金融危机

2009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状况与其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消费观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

二、现阶段消费观念的成因

1.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价值对国内居民消费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的先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习惯转化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倾向,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供给,轻视甚或羞于精神消费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将来的幸福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努力保证子女过上最好的生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大多中国父母的消费心态。因此,国内居民在子女的生活、教育甚至婚嫁等方面的消费上往往不惜血本。这种对伦理亲情的崇尚,也使国人十分注重为子孙积累财富。

2.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形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主因。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职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公费医疗制度消失、住房商品化提速等现实问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特别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房价的居高不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虽然信贷消费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接受,但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方式。

3.受教育程度、收入高低、地域差异等个人因素也在消费观念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居民个人消费观念的因素包括收入、年龄、性别、地域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务的速度越快,在消费观念上也越前卫。地域环境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一是籍贯,表现为个人受传统文化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形成个人消费观念的基础;二是居住地,表现为从众心理对个人消费观念的改造,这种影响是区域性消费观念形成的关键,甚至会从根本上改变个人消费观念。

三、转变消费观念,刺激消费的途径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对其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制约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因此,转变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势在必行。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刺激消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引导,树立健康、科学的全民消费观念。美国次贷危机的巨大破坏力表明,西方国家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负效应突出,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虽然我国居民也逐步接受信贷消费,但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全球气候问题凸显的当今社会,我们应提倡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即(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种观念也符合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想。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些都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汽车消费税优惠、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但扩大居民消费,仅靠政策刺激还不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形成人数众多的、稳定的消费主体。此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措施也能促进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

3.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重了居民对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担忧,使其更倾向于采用储蓄等方式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但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压力,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全民性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长远需要。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既能有效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又能起到推动居民消费的作用,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4.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房价持续走高,带动了人们的购房消费,但也抑制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率。从国际上看,居民购房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在透支今后数年的消费能力。从我国国情来看,居民购买自住型房屋有利于推动消费发展,但过高的房价使很多人不仅要花掉多年的积蓄,而且还要背上巨额贷款债务,这就导致居民在其他消费需求方面的支付能力被大大削弱。而且过高的房价也推动了投机性购房行为,进而助长了房价的提高。因此,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是解决消费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5.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更多的消费需求。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居民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我国应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经济调整的机遇,加快国内居民健康、科学、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居民消费论文篇(7)

1、单纯的推动土地城市化

我国土地城市化的推进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城市城区扩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获得土地城市化带来巨大的短期利益。为了可观的土地财政,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变成了“堂而皇之”的大拆大建的圈占土地运动,出现了违背农民意愿侵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农民被迫让出耕地,承包经营权证被收回等,农民缺乏必要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农民“被自愿”、“被城市化”的现象存在,这些进城落户的农民退出土地后,失去了拥有土地所带来的一系列保障功能,却又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反而可能使得他们进城后加速失业化。

2、忽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

城乡二元结构深深的影响到了我国公共服务的分布,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政府主导的土地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民权益保护力度不够,低价征收农民土地,高价转让,剥夺了失地农民的土地资产性收益的同时,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加大了进城农民的生活负担,对其消费起到一个抑制作用。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化带来的消费扩张作用不会因为农民的经济权益受损而被挤出。

3、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失调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过于注重投资,造成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产业结构并不是很合理。这就形成了企业“用工荒”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显然这一矛盾会制约着居民整体收入的增长,进而阻碍消费的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主要在于制作加工业、重化工和能源企业。前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行业工资比较低;而后者尽管工资比较高但是吸纳就业能力较弱,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在这种产业结构背景下高素质人口的就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收入,影响消费的增长。

二、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对策

1、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进城镇化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圈地、剥夺农民的工具;要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进一步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改变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同时,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将城乡结合部农民的失业、社保、养老、救助等统一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结合部原住民享有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吸收进城农民的就业,同时可以加快城市化,为吸纳农村人口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类似城市的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同时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来引导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使其消费呈多样化发展。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集聚性能够刺激消费需求不断扩张,导致消费的循环累积效应。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转移后,他们的生活空间和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使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消费需求也会比以前更为强烈。

3、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拉动消费

城市化进程归根结底需要产业的拉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因此,打造城市化产业载体,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是促进城市化进程及刺激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从拉动消费的角度考虑,现代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的贡献力很大。与传统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还能为居民创造更好的消费前提,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再次,通过现代服务行业如金融业、信息咨询等行业的发展,改变居民的消费行为,提升居民消费意识。

4、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