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3 16:30:00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1)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社会发展主观指标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同时,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并呈现固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后媒体时代很容易为人们所感知,尤其是其中通过不正当途径而实现的“一夜暴富”,“富二代”的炫富,“官二代”的“拼爹”等,必然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进而影响民众正常的心态和心理健康,使幸福指数降低,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把提高民众主观幸福感放在重要位置,提出要不断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不是任由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主观幸福感是社会及个体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综合指标,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1],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显著特点。19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问题。林南等[2]在天津、上海等地采用大规模抽样调查方法研究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叶南客等[3-4]对上海老年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主观幸福感问题。目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从总体上看,研究内容丰富多样,理论脉络各有传承,研究方法长短互补且以实证为主导,不同学科之间的借鉴和融合也渐成趋势。进入21世纪,学者们的研究焦点更多的是对带有明显主观特征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从介入幸福感研究的学科领域来看,以伦理学、社会学为主,兼有心理学、政治学;从研究成果来看,涉及著作、期刊论文以及博士论文等各种形式;从研究性质来看,以大型定量研究为主,兼有高质量的理论探讨。但是,对于不同地域与文化积淀的地区其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没有完成理想类型的建构(现有的研究更多地是涉及东部沿海地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探讨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既能准确摸清现阶段城市居民的实际心态、对幸福的主观感知程度,全面揭示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地区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可以作为反映社情民意、衡量社会稳定程度的“晴雨表”,进一步为政府把握社会建设的主观条件和城市居民的心理脉络提供科学的现实依据,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洛阳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有典型性。本文拟通过对洛阳市360名城市居民的实证调查,从“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具体维度生活满意度”两个层面剖析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各个具体维度上的差异,进而给出政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1.样本与资料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课题组2012年3—7月份对河南省洛阳市18周岁以上的360位城市常住居民的抽样问卷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其中,从性别来看,男性被访者169人,占比47.9%,女性被访者184人,占比52.1%;从年龄来看,18~34岁的150人,占比42.4%,35~60岁的152人,占比42.9%,61岁及以上的52人,占比14.7%;从文化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的35人,占比10.0%,初中的96人,占比27.4%,高中、中专123人占比35.1%,大专以上的96人,占比27.4%;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的256人,占比72.7%,未婚的96人,占比27.3%。

本研究采用分段随机抽样的方式,首先在洛阳市随机抽取2个区,然后在每个区中抽取2个街道,再在每个街道各抽取2个社区,最后在每个社区各抽取40~5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个案访谈。同时,通过对河南省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和各级政府、村委会的实地调查、个案访谈及现存统计资料收集,获取相关的一些文献、统计资料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全部是由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完成的,并且在调查之前由专业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技巧方面的培训。调查资料的质量可靠。

资料的分析主要以定量研究法为主、质性研究为辅,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在对大量样本进行科学统计的基础上,从人口学特征和类型比较的分析视角出发,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2.变量的操作

研究的变量主要有主观幸福感、工作状况、家庭收入、居住条件、家庭生活、人际关系、业余生活、健康状况、生活城市、心理状态、生活预期等。研究中将“主观幸福感”转化为“生活满意度”指标。通过整体生活满意度和10个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来加以测量。对于整体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主要是通过“您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么”这一问题来进行的,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就构成了主观幸福感从低到高的排序。此外问卷中“假如幸福感为0~10分,您认为您现在的幸福感可打多少分”一题更是直接对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测量。而对于10个维度的具体生活满意度,则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相关问题(不同问题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来加以测量。

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现状描述性分析

1.整体生活满意度分析

整体生活满意度是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这一主观感受的整体性表征,是综合了各个方面因素而成的综合性指标,对于测量包括很多因素、方面(这些因素和方面彼此之间又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关关系)而又具有很强主观性的“幸福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通过Spss13.0统计分析发现,洛阳市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情况较好。358位被访者(有效样本)中对目前生活感到“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有8人和30人,有效百分比为2.4%、8.9%,也就是说有一成多的人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意;相反,对目前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22人和141人,占全部有效样本的6.5%和42.0%,可见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的人数较多。因此,可以认为:洛阳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大多数人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需要注意的是,在336个被访者中,仍然有135个选择“一般”,占比40.2%,这说明有四成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对这一部分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具体地研究。经过深入访谈发现,选择“一般”选项的人,他们大多是对目前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好坏感觉或是觉得同以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出于对目前社会主流趋势的积极期待,致使他们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社会期望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就具体的生活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才能对洛阳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状况作出判断。

“您对自己现在的幸福感打多少分”的调查结果显示,358位被访者中打分5分以下的有63人,占18.4%;打分“6~8分”的有218人,占63.7%;打分“9~10分”的有61人,占17.8%。这从量化的角度反映出经过近30多年改革开放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普遍有所提升,洛阳市作为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城市也不例外。这同方纲等[5]在成都市对433名居民调查得出的结论相同(整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值为7.11分)。

2.具体生活满意度分析

作为主观性的整体感知,主观幸福感是民众对自己各个方面感知的叠加和整合。为进一步了解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我们分别从10个方面调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现状(见表1)。它们分别是工作现状、居住环境、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人际关系、业余活动、家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的城市、心理状态、预期目标的达成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在这10个维度上的选择是“一般”和“满意”。这就充分印证了上文整体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判断。

就工作现状而言,305位被访者中大部分人对工作现状感到满意。调查显示,仅有3人对工作现状“非常不满意”,另有39人对工作现状“不满意”,总共占13.8%;对工作现状感觉“一般”的占51.5%;对工作现状感到“满意”的占30.2%;对工作现状感到“非常满意”的占4.6%。此外,在问到“对目前工作取得的成就满意吗”时,54.7%的被访者回答“一般”;23.4%的被访者回答“满意”和“很满意”;近1/2的被访者认为工作中的压力适中,不大也不小;66.0%被访者认为工作中付出和回报较为平衡。

就居住环境而言,被访者普遍较为满意。调查显示,354位被访者中仅有6人对现在的居住环境“非常不满意”,30人对居住环境“不满意”,48.1%的被访者表示对现有的居住环境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同时72.2%的被访者与配偶或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幸福,42.0%的被访者对居住小区的环境表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洛阳的城市社会建设使人们普遍受益。

就家庭生活而言,被访者的满意度很高。数据显示,354位被访者中197人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占总数的55.6%;11.0%的被访者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61.5%的被访者认为“家庭和睦幸福,家庭成员沟通愉快,感觉满意”。在有婚姻关系的358位被访者中,56.4%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的婚姻关系“不错,和睦相爱”,13.5%的被访者认为“十分亲密”。可见,洛阳市居民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与家庭生活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家庭收入方面,与其他具体维度相比,被访者的满意度有所下降。调查显示,在352个被访者中,有116个被访者表示对家庭收入“满意”、“非常满意”,占33.0%;17.9%的被访者对家庭收入“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这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数据中得到体现:43.5%的被访者认为月收支情况“一般,有时候需要精打细算”;56.6%的被访者认为洛阳市的物价水平“比较高”和“非常高”。

人际关系方面,被访者的满意度也较高。353位被访者中51.8%的人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7.9%的人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非常满意”。60.2%的人认为自己的朋友不少;尽管是在城市,仍有37.7%的人与邻里经常有往来;61.4%的人认为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95.2%的人认为自己遇到困难时会得到亲朋好友、邻里的帮助;87.7%的人有心事时会向亲朋好友、邻里诉说。这说明大多数人都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是其生活满意度高的一个原因。

从业余活动看,虽然人们的业余活动日渐丰富,但还没有达到人们的满意状态。调查显示,350位被访者中50.0%的人认为自己的业余活动“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距离其期望值尚有空间。从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业余生活满意程度较低。

从家人的健康状况来看,被访者的满意度较高。数据显示,354位被访者中49.2%的人对家人的健康状况感到“满意”;11.3%的人对家人的健康状况感到“非常满意”;仅有4.3%的人对家人的健康状况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就生活的城市而言,被访者的满意度非常高。调查显示,353位被访者中61.4%的人对生活的城市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人们可以从城市的绿化、道路交通、公共配套设施、安全状况等方面得到自己对城市的整体感觉。调查中的大多数人对城市的绿化、道路交通、公共配套设施、安全状况感到较为满意,64.9%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在洛阳很舒心、很幸福。

此外,351位被访者中49.9%的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到“满意”,12.3%的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到“非常满意”;37.9%的人对预期目标的达成程度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42.2%的人认为预期目标达成情况“一般”。

总之,在10项具体生活满意度中,满意度最高(包括“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是家庭生活(占66.6%),满意度最低的是家庭收入(占33.0%)。这种结果一方面表明洛阳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人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生活较为和谐;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受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之力量的影响——其一是现代性经济全球化的长波进程所代表的力量,其二是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所代表的力量。[6]此外,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的城市、心理状态5个具体维度的满意度均超过了50.0%,具有很高的满意度。其他5个维度没有超过50.0%,但是满意度与不满意度的比率(满意度∕不满意)都大于1,这就意味着被访者对这5个维度也具有比较高的满意度。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研究将城市居民个体作为基本的考察单位,以洛阳市18周岁以上的360位城市常住居民为调研对象,以个体对幸福的主观感知为分析内容,研究了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具体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数据分析显示,洛阳市城市居民的整体主观幸福感较高。

第二,从主观幸福感的10个具体维度——工作现状、居住环境、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人际关系、业余活动、家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的城市、心理状态、预期目标的达成程度来看,洛阳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也较高。满意度最高(包括“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是家庭生活(占66.6%),满意度最低的是家庭收入(占33.0%)。

研究还发现,就主观幸福感的具体维度而言,当前城市居民不仅关注微观自我利益范畴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如工作单位和自我心理状态等),而且越来越关注宏观社会利益范畴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如居住环境、生活城市与社会环境等)。这一细小的变化,折射出居民从以往更多关注微观层面问题发展到现在更多关注宏观层面问题,也即居民生活中更为宏观层面的内容正在逐渐深入到居民对生活满意与否的感知中,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主导需求开始由经济型向发展型转变。[7]这方面还需要在更多实证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

2.建议

从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来看,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具体对策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介入。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矛盾与问题,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类发展困境”。国家整体上发展了、富裕了,但是民众生活并没有获得同等比例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弱势。这与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GDP挂帅”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某些地方政府为了GDP的高增长和短期的政绩,牺牲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环境、生态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增长。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推进的新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城市的起点、现状与环境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来合理制定其发展的目标与规划。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渐次提升。

第二,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要深入做好就业工作,特别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和部分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这是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根本。二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这是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保障。三要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是新形势下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四要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公共事业。这是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工作。五要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这是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发展主观指标。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归根到底应落实到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与发展的历程中长期存在“重增长、轻发展”、“重客观指标、轻主观感知”的评价制度。为政者应时刻谨记客观的“中国经验”只有有效及时地转化为“中国体验”的时候,民众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推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能不能将一些关键的主观性的指标纳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评估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四,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载体,不断优化城市社会环境。近年来,洛阳市以“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包括市内交通、绿化、公共文化设施与场馆等,大大提升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本次调查中,64.9%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在洛阳很舒心、很幸福;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大多数人更愿意生活在洛阳。政府应该继续发挥“创建精神”,建设宜居洛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与魅力。

第五,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利益调整机制。尽管我们的调查没有直接证实家庭收入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存在,但是收入水平的改善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已被众多的研究所证实。因此,政府要多策并举,不断优化居民的就业环境,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居民的绝对收入;二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减少收入差距,注重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三是要深化社会结构调整,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四是要通过多种路径努力建立弱者关爱机制,重点是缩小因客观条件差距而造成的人们的心理落差。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幸福感,社会心理的“晴雨表”[J].社会,2002(8):40.

[2]林南,卢汉龙.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关于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项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9(4):75.

[3]叶南客,唐仲勋.老年生活初探[J].人口研究,1989(6):33.

[4]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5]方纲,风笑天.城乡居民主观幸福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8.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2)

关键词: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风险认知;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5;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4)02―0068―06

收稿日期:2013-05-11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风险认知视角"(122400450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金平(1962--),男,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教授,心理学博士。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居民的风险认知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刘金平等人探讨了城市居民风险认知的水平和结构;①崔澜骞、姚本先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②但是,对农村居民风险认知等问题的相关研究还相当薄弱。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个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客观存在的风险的感受和认知,在主观上对风险产生的认识、做出的判断和评价,是个体对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心理感受和认识,它是衡量公众心理恐慌的一个重要指标。③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够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获得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帮助。社会支持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环境因素,又包括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它给个体提供了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针对外在的环境要求,以及在其受到相关的情绪困扰时所产生的认知反应,进而所采取的具有特异性、稳定性特点的行为模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也不同。同时,应对方式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应对方式是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压力的应对模式。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自己个人生活的综合认知和判断,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一个总体的概括性认识和评判,是个体各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合意程度,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观指标。

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①关于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Rui Zheng等认为,公众的社会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②因为,风险认知水平过高会引发个体产业焦虑、恐慌等情绪和不安全感,久而久之则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关于社会支持与风险认知的关系,Rui Zheng等的研究指出,政府支持与社会风险认知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因为,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有个体期望水平、风险沟通、知识结构、个体差异等,得到社会支持多的个体在遇到风险事件时,能够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而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不会过度担忧;相反,社会支持不足的个体在面对风险事件时会有过度担忧,会产生较强的恐惧感,总觉得风险不可控制。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假设1: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从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的概念来看,风险事件是个体面对的应激源之一。在面对风险事件时,个体会产生风险认知而采取各种行为方式去应对风险,个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假设2:应对方式能够调节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方便取样,同时,又因为中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风险认知等方面的表现具有普遍性,故笔者选取中原地区的河南省鄢陵县、光山县和汝州市三地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获得有效问卷603份,有效率为75.38%。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314人,女性289人;已婚者564人,未婚者39人;有工作者230,无工作者373人。

2.2研究工具

农村居民风险认知问卷,是对刘金平等编制的城市居民风险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修订而成的。⑧该问卷由风险的可能性、风险的可控性和风险的忧虑性3个因素构成,共15个项目。经验证,该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好,其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其内容结构良好,可以在农村居民中使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是对Zimet制作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修订而成的,可用来测量个体领悟到的来自社会的各种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支持。该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3个因子。其中,第1、4、7、10项是家庭支持;第2、5、8、11项是朋友支持;第3、6、9、12项是其他方面的支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是由姜乾金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在借鉴国外应对方式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该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该问卷采用利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越倾向于采用此类方式应对压力事件。消极应对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采用被动、消极的方式应对问题;积极应对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越倾向于采用主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⑤

生活满意度量表,是采用Diener&Emmons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该量表由5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对自己的一般生活满意度作出主观评价。SWLS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多项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其信度系数为0.86,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良好。该量表各项目采用7点计分方法,将“完全不符合”记作1分,然后按顺序逐步发展到“完全符合”并将其记作7分。得到的分数越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2.3研究程序和统计方法

本文所有调查数据都是通过个别施测的方式获得的。本研究采用SPSSl9.O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以探讨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探讨应对方式在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3研究结果

3.1 社会支持、风险认知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笔者采用Pearson积差分析法对社会支持、风险认知、生活满意度间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笔者采用Pearson积差分析法对生活满意度与风险认知、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3.2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检验

Baron&Kenny认为,对变量中介作用的检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2)自变量对中介变量影响显著;(3)当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进入因变量回归方程时,中介变量的效应显著,而自变量的效应消失(完全中介作用)或者减弱(部分中介作用)。

笔者采用Baron&Kenny对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工作状况、收入水平)之后,分别做生活满意度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风险认知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以及生活满意度对社会支持、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第一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由表3可知,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58(p

3.3应对方式调节作用检验

对应对方式在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的检验,笔者采用温忠麟、侯杰泰和张雷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即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用带乘积项的回归模型作分层回归分析:(1)做因变量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到测定系数Ri;(2)做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乘积项的回归分析,得到测定系数R;。若瞒显著高于R;,则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若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显著,则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

3.3.1对积极应对方式调节作用的检验。笔者采用温忠麟等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首先,本研究构建风险认知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然后,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以风险认知、积极应对方式,以及风险认知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的回归系数为1.134(p

为了进一步检验积极应对方式对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笔者以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调节变量的积极应对方式进行分组,并分别作生活满意度对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在高积极应对方式水平上作生活满意度对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认知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显著(B=0.339,p

3.3.2对消极应对方式调节作用的检验。笔者采用温忠麟等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首先,构建风险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然后,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以风险认知、消极应对方式,以及风险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风险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的回归系数为0.510(p

为了进一步检验消极应对方式对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笔者在高消极应对方式水平上作生活满意度对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认知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显著(B=-0.458,p

4分析与讨论

笔者对中原地区农村居民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风险认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以往的研究认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因素,如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化关系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如个体的认知能力、价值观、自尊等。本研究的数据显示,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笔者认为,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能够获得较多的物质帮助,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同时,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他们在遇到坎坷或面对不幸时可以得到各方面的精神援助,从而减轻他们的精神痛苦。因此,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风险认知影响生活满意度。由于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能够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社会网络的较多的帮助与支持,他们在面对风险时所产生的忧虑会比社会支持度低的个体少,因此,社会支持与风险认知呈负相关。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只是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风险认知之外,社会支持有可能通过影响其他变量来影响生活满意度,这是值得今后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为了检验应对方式在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笔者采用温忠麟等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①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的乘积项在回归方程中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证明应对方式在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了调节作用。再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减弱了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增强了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从生活满意度的适应理论和应对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并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调节应对方式以应对良性或恶性事件,因此,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面对客观风险事件时,人们会通过对客观风险事件的感受和认知,在主观上对风险产生认识并做出判断和评价,这种对风险的认知从而会引起个体的情绪体验,进而会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Rui Zheng等的研究为此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他们发现人们的社会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之问呈显著的负相关。②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应激源时的认知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个体的内部自我结构紧密相连,同时,它也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如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在中原地区的农村居民面对风险事件而产生风险认知之后,如果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就会减弱由风险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他们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增强由风险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就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由此可知,积极应对方式缓冲了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增强了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 家庭和社会生活 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历时二个月,调研将农村社区(居民)总体上分为传统农村社区(居村农民)和新型农村社区(失地农民)两种类型,按照拆迁安置、经济较发达、经济较薄弱、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外来人口较多等不同特点,分别在吴江9个镇(区)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区)。本次调研综合运用了深入座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11个村(社区)召开了座谈会,对150余名村(社区)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了系统访谈。在26个村(社区)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8份。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1)调研对象性别以男性居多,表明男性参与社会事务较女性为多。

(2)调研对象年龄以40―60岁居多,表明农村居民年龄结构偏向中老年。

(3)调研对象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居多,表明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还偏低。

(4)调研对象无居多,有的以佛教居多,表明农村尽管宗教活动频繁,但大多数并未形成信仰。

二、调研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访谈记录的汇总梳理,调研小组对调研中涉及的公共服务、家庭和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四个方面的总体情况和特点归纳如下:

(一)政府公共服务

按照公共服务的功能,把农村公共服务分为四大类(生产性公共服务、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服务和发展性公共服务)、十一项。

(1)总体满意度较高。分类评价中,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义务教育、社区服务满意度居前。较之居村农民,失地农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更迫切。由于目前的安置社区建设相当一部分还不够成熟,相关配套设施跟进不够及时和全面,失地农民总体满意度偏低。

(2)满意度不高的领域。对公共服务评价为一般和不太满意的,就业培训、文化娱乐设施、农技推广居前。特别是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服务的诉求和期待强烈。村(社区)缺乏休闲文化娱乐的活动场地、缺少体育健身器材等成为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

(3)主要问题构成及原因。对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质量不高、总量不足和供求不匹配三方面;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政府投入不足、集体经济较弱、农民热情不高和供给主体单一四方面。

(4)最需要加强和改善的方面。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尽管满意度较高,但还是群众认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最需要加强的三项,说明群众的期待更高。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质的飞跃,一些新的需求,如停车难、村级公路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开始显现。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在管理难的同时,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资源紧缺的问题。

(二)家庭和社会生活

(1)居村农民和失地农民收入结构呈现不同特点。居村农民就业意愿较强,就业渠道多元。失地农民就业途径较少,对再就业要求较高。在外来人口较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失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房租,生活比较富足;而外来人口较少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依靠打工工资,40―60岁区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整体收入较低。个人收入主要来源还是稳定工资居多,收入2万元以下的占28%,2―5万元的占44%,折算成家庭人均收入后,仍是中等偏下人群居多。

(2)刚性支出仍占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家庭月开支总额在1500―3000元的居多,家庭刚性支出(食品、生活用品、子女教育、看病就医)占比最重。收入尚有结余和收支平衡的达到90%。通过数据和座谈发现,失地农民由于搬进楼房,电费、水费、物业费、饮食费等支出增大,较之居村农民,他们的生活成本更高。

(3)居村农民邻里交往高于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员。69%的调查对象和邻里之间经常接触。和居村农民相比,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员与邻里交往的程度不够。一是由于居住方式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旧思想观念很难向“市民”马上转变,失地农民进社区后适应不良;二是外来人员社区融入度和获得认可度不高。

(4)对生活改善的看法。农村居民对当前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有着比较高的评价,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77%。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认为生活明显改善的占25%,有所改善的占67%,为绝大多数。当前生活希望得到改善的方面,就业与收入、医保、环境和食品安全居前。

(三)文化休闲娱乐生活

(1)村(社区)文化设施能基本满足需求,设施使用频率参差不齐。63%的人认为村(社区)的文化设施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体育场所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频率较高,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和图书流动车的使用率综合不到30%。这与座谈中,居民反映的两个情况基本吻合。即:农村图书的投放中,没有事先调查居民的喜好和需求,很多书籍类型不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政府致力于推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下乡普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使得其没有在农村中生根发芽。

(2)需求多元化与实质内容的单一性形成反差。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呈现多元化状态,学习科技知识、看戏看演出、看电影居前。需求程度上,失地农民闲暇时间更多,需求更为强烈;老年人同中青年人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方式相比,选择更单一,比中青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更强烈,对政府的期待感和依赖感更重。但在闲暇时间的分配上,看电视仍然是最多的选择,占到35%。

(3)文化娱乐需求层次有所提升。农村居民对发展学习类的需求较多,尤其对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类文化活动的渴望更强烈,在参与学习培训班、阅读报刊等方面的诉求增强,最想参加的培训班类型是职业技能和法律知识。

(四)政治生活

(1)农村居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度和参与意愿较高。村民普遍愿意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不论是居村农民还是失地农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想到能否通过政府解决,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也较高。但外来人员由于社区融入度不高、工作时间难协调等问题,参与村(社区)事务的较少。对村(居)民会议的态度,82%的人愿意积极参加,但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有18%的人很清楚。

(2)对政府新出台惠民政策的支持度较高。村(居)民普遍反映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如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村庄环境整治等政策措施让大家得到了实惠,73%的人对政府新出台的惠民政策持积极拥护的态度。但是,失地农民对政府政策的信任程度要低于居村农民。同时,部分村(居)民提出政府要更加注重政策的延续性,不能变化太快。

(3)干群关系及群众满意度较好。群众对村(社区)干部工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88%,认为干群关系很好和比较好的为91%。失地农民由于外来人口多造成的环境问题、生活成本增高、失去土地的后续问题等容易引发更多的矛盾与不满,在干群关系和对干部满意度上,均要低于居村农民。

三、几点思考

综合整个调研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吴江农村发展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更加注重几个方面。

(1)尽快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发展。调研发现个人收入与就业是村(居)民目前最想改善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拆迁村(社区)在融入城镇后,比较参数发生质的变化。政府在收入政策制定时,可以进一步考虑到城乡一体化下的收入一体。一是不能刻意区分城乡收入,减少模糊人群的比较失落;二是通过建设物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模式,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稳定40、50左右人群的收入;三是在养老并轨基础上,逐年提高农村老人收入,既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也可提高家庭整体收入;四是切实提高农村学生毕业后的首次就业成功率,及时缓解学生家庭收入困难等问题。

(2)更加注重满足精神文化生活多元需求。调研发现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强烈,对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服务的诉求和期待更高,而缺乏休闲文化娱乐的活动场地、缺少体育健身器材成为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应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强化投入力度和改造力度,丰富精神文化活动载体,并有效整合开放城镇、学校等资源,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村(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注重对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引导,多推广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以活动为抓手,宣传新思想、新理念。

(3)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投入的前期调研和舆论宣传。调研对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与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有出入。在公共服务投入之前,需要加大前期调研力度,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受众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要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要以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减少受众疑惑。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城镇化步伐。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吴江城乡公共服务的水平和群众期待仍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化是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最现实和最科学的途径。应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根据不同类型社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由于吴江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群体又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依赖度更高,所以投入可以对此群体适当倾斜。同时,加快公寓房建设,鼓励更多农村居民进城镇居住。

(5)重视农村接续力量培育。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年轻人非常少。而年轻人精力充沛,做事劲头足,文化水平普遍比中老年人高,思维较中老年人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较快。因此鼓励一部分年轻人回农村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鼓励年轻人去农村创业,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完善和加强各项服务环节,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为大学生村官在村(社区)的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让他们能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同时,镇(区)可以通过自聘招录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村(社区)的事务管理。

(6)加大失地农民群体关注和引导力度。不论是相较于居村农民还是城市市民,失地农民都属于相对失落感较重的一类群体。一方面,失去土地后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面临考验,再就业渠道少,自主经营意识普遍较差,需要政府在各项安置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和保障。另一方面,在进入安置社区后,在市民化进程中也面临了诸多的不适和困难,社区工作者必须尽快适应城乡快速融合的现状,引导失地农民群体尽快转变生活习惯和观念,帮助其融入市民社会,全面享受市民生活便利。

(7)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方式。村级集体经济面临以下发展瓶颈:因没有土地而缺少发展载体,工业无法在农村生根;集体经济不能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尤其是安置社区,由于集体资产未能得到妥善的清理,无法建立居委会,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进一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和固化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类权利;二是倡导集中、集聚、村庄抱团联合发展的模式,镇(区)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在确保收益的基础上鼓励多元投资;三是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举措,破解农村发展资金瓶颈。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4)

全运赛事体育素养居民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沈阳市居民大众体育需求为研究对象。沈阳市辖9个区,结合沈阳市文化体育局的意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个区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和平区、大东区和苏家屯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炼。运用网络,大量收集大众体育、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有关资料和数据,给本文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

1.2.2访谈法

走访沈阳市政府、沈阳市文化体育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等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了解沈阳市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沈阳市大众体育需求的主要建议和意见。

1.2.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等媒介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沈阳市居民体育素养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0份,其中有效问卷570份,有效回收率为95%。问卷调查对象为政府体育管理官员、大众体育管理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和居民等。

1.2.4数据统计法

本文采用了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基于体育需求的沈阳市居民体育素养调查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素养本体的研究,笔者比较认同余智所提出的体育素养内涵,余智(2005)认为体育素养是个人先天具有和通过后期教育获取体育信息,并运用这些体育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体质健康的能力,并提出体育素养主要体现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素养的外显性主要表现为体育行为,而体育需求又成为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体育素养的量度应以体育需求为基础。对沈阳市居民体育素养进行调查研究,应以居民体育需求为基本测量点,通过对参与型体育需求为主进行调查,进而反映出沈阳市居民体育素养的客观现状。

2.1体育生活满意度调查

沈阳市居民体育生活满意度调查包括体育活动内容满意度、体育活动场所满意度、体育活动时间满意度、体育指导人员水平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显示,体育活动内容满意度达到53.3%,一般满意达到41.3%,较不满意达到1.1%,很不满意达到4.3%;体育活动场所满意度达到55.5%,一般满意达到39.1%,较不满意达到1.1%,很不满意达到4.3%;体育活动时间满意度达到45.7%,一般满意达到48.8%,较不满意达到1.2%,很不满意达到4.3%;体育指导人员水平满意度达到30.2%,一般满意达到63.9%,较不满意达到1.2%,很不满意达到4.7%。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知道,近些年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我国大众体育工作不断深入,居民逐渐参与大众体育活动中,对于体育活动场所满意度较比其它满意度较高,对体育指导人员水平满意度较低。

2. 2体育锻炼频率、时间、时段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每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数量达到83.2%,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数量达到16.8%。每周参加1次以下体育锻炼的数量占32.6%,每周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数量占19%,每周参加2次体育锻炼的数量占12.6%,每周参加3次及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数量占19%。可以看出,参加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所占比例相当高,大部分人具有参加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意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居民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多数集中在一小时以内,其中15分钟以下占18.9%,15-30分钟占23.3%,31-60分钟占44.4%,61-90分钟占7.8%,90分钟以上占5.6%。调查显示,沈阳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多为晚上,占据58.9%,选择清晨参加体育锻炼的占8.9%,选择中午参加体育锻炼的占6.7%,选择下午参加体育锻炼的占2.2%,时间不确定的占28.9%。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依次为:无人指导、不知如何锻炼(占32.4%),缺乏余暇时间(占19.3%),工作负担重、身心已很疲劳(占19.1%),懒惰(占13.2%),场地不方便(占10.5%),缺乏体育兴趣(占10.3%),没兴趣(占8.8%),家务繁重(占7.4%),缺乏体育设施(占4.4%),身体很弱,不适合参加体育锻炼(占2.9%),缺少运动群体(占1.5%),身体很好、不用参加体育锻炼(占1.5%)等。

调查得知,沈阳市居民余暇时间分配依次为:家务劳动(占43.2%),看电影、电视(占35.8%),逛商场(占20%),看书报、杂志(占11.6%),辅导子女学习(占11.6%),打麻将、跳舞、唱歌(占10.5%),养鱼、鸟、花(占8.4%),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占7.9%),旅游(占7.4%),参加社会活动(占5.3%),业余文化学习(占4.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占3.2%),美容美发(占2.1%)等。

2.3体育锻炼地点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沈阳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地点中,利用公园、社区内的免费锻炼场地及设施参加体育锻炼的所占比例为60.9%,在自家庭院参加体育锻炼的所占比例为14.1%,前往免费体育场馆参加体育锻炼的所占比例为12%,利用周边学校体育设施和单位体育场所参加体育锻炼的所占比例均为10.9%,有5.4%的居民会去经营性体育场所参加体育锻炼。

2.4体育锻炼伙伴与形式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伙伴依次为:朋友(占54.3%),家人(占25.5%),同事(占20.2%),没有锻炼伙伴(占8.5%),锻炼地点的伙伴(占7.4%)。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依次为:自发参加体育锻炼(占84.9%),参加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占14%),社区活动(占2.6%),加入体育俱乐部或辅导站(占2.2%)。

根据调查结果,反应出与朋友、家人、同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比例相当高,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以自发参加体育锻炼为主。可见,大众体育的发展尚且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社会上体育的指导站、俱乐部等体育活动场所也尚未形成规模,这种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众体育工作者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46.8%的沈阳市居民在2014年至少参加了1次以上由社区或单位举办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也有53.2%的居民未参加过社区或单位举办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其中参加1-2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占33%,参加3-5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占8.5%,参加6-10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占2.1%,参加11-20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占3.2%。

2.5体育锻炼动机调查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生理情况、物质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客观环境条件,因此大众体育需求具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例如16-25岁年龄段,许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为了配合体育课提高体育成绩而进行的自我锻炼,以提高运动能力的比例较大。同时,青年人也把在运动场上的竞赛作为满足自己身体活动、满足自己成就需要的一种手段。而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密切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为提高机体对抗环境的适应能力、防病治病,逐渐成为他们的体育需求。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减少由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焦虑以及疲劳;达到愉悦感官、陶冶情操、调节情感的作用。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式,可以满足消遣娱乐、调节情绪等精神上的需求。

沈阳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说明人们对大众体育的需求也是非常广泛的。其中强身健体占体育锻炼动机比例的61.1%,减肥塑身占体育锻炼动机比例的20%,缓解压力、调整情绪占体育锻炼动机比例的18.9%,享受运动的乐趣和娱乐消遣占体育锻炼动机比例均为10.5%。

2.6体育锻炼项目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居民目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排名前10位分别为羽毛球(占41.9%),散步慢跑(占35.5%),游泳(占28%),乒乓球(占21.6%),篮球(占15.1%),器械健身(占15.1%),足球(占10.8%),太极(占9.6%),网球(占8.9%),排球(占7.2%)。这些项目基本属于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对场地、器材等要求比较低,容易学习和控制。由此可见,沈阳市居民对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锻炼项目的结构还有待优化。

2.7体育参与的其它方式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居民也通过其他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获得相关体育知识,这些获取方式依次为:电视节目(占64.5%),网络信息(占36.6%),与体育爱好者聊天(占8.6%),体育报刊(占6.5%),体育广播(占3.2%),购买体育彩票(占2.2%)。

2.8体育消费情况调查

沈阳市居民2014年有69.9%的居民没有租用过体育锻炼场地,参加过俱乐部、培训班。

3全运赛事影响下的沈阳市居民体育素养提升建议

3.1丰富运动健身项目

政府是大众体育的主要供给主体,但不是唯一供给主体,需要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多元的供给主体体制。在大众体育服务中政府应当转变角色,实现由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由经营者向管理者转变;由独断者向主导者转变;有重权力向重服务转变;由划桨者向掌舵人转变。政府的存在目的在于满足民众的公共需求,因此,政府提供大众体育服务要把满足居民的大众体育需求放在首位,结合本地实际,并听取民众呼声,为本来单调乏味的体育项目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在社区增设符合居民需求的健身器材,增加新兴体育运动器材,请专业人员指导、传授运动技巧。政府可以开设新兴体育运动体验馆,让居民对新兴的体育运动有了解、体验的渠道,加速居民参与体育运动健身项目的更新。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健康生活”这一宽松政策下,企业可以创新产业链,抓住民众猎奇的心理,更新运动健身项目,让更多的居民愿意在新的运动项目上花时间、精力以及金钱。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活跃了体育市场。

3.2.稳抓消费增长点

沈阳市政府应根据未来5年里居民的消费增长点,宏观调控市场,做到平衡市场消费,满足供需平衡。未来5年里,居民对现场观看体育比赛、表演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沈阳市政府、沈阳市文化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应迎合居民的需求,增加体育比赛、表演的次数,建设专业场地或者利用专业院校已有的运动场地,举办或外请体育比赛、表演、表演赛等,收取一定的门票费用平衡政府收支。企业应稳抓未来5年里居民的消费增长点,增加体育服装、鞋帽、体育器械的供给,把握市场先机,创造利润,活跃经济市场。

3.3鼓励社区或单位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

沈阳市政府、沈阳市文化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社区或单位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大众体育活动的发展,调动居民参与大众体育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在各个社区等地增加体育宣传语,提供免费的体育运动场所和专业的裁判人员以供社区或单位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或者为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社区或单位提供经济补贴,提供奖品,让更多的社区或单位愿意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积极贯彻全民健身。企业可以提供高端的体育场地、器械租用,价格可以根据租用次数和件数的增加相应的降低。

3.4增加专业人员指导

沈阳市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大众体育的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大各类大众体育人才的培训力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的人力资源需要。亦可以在专业体育院校寻找指导人员,在体育场馆或其他体育场地中免费指导居民参加基础的体育锻炼。这样的举措既可以保证指导人员的专业度,能够针对居民锻炼时的不足之处给予专业方面的指导,使居民能够更加专业的参与体育锻炼,同时也可以使因为无人指导、不知如何锻炼的人群参与到大众体育运动中,使大众体育贯彻的更加深入。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指导人员的专业性和高端体育运动的专业指导,来满足精益求精、要求更高层次体育运动的居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猛.城市居民大众体育发展潜力巨大――来自中部刘生省会城市的调查[J].中国统计,2013(4):53-54.

[2]钟天朗.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宫怀宇.论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育需求及行为方式[J].焦作大学学报,2009(7):131-132.

[4]曹可强.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需求导向――以上海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1-4.

[5]周爱光.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科学,2012(5):64-70.

[6]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 1) :69-72.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5)

[关键词]农民工;客观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社会排斥;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08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民工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使他们很好地融入城市,如何使城里人不戴有色眼镜去审视农民工,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尤为重要。此外,关注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真正促进城市化进程。

本文拟以在河南省郑州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运用文献法和问卷法收集资料,对城市农民工的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以揭示其质量的现状和特点,并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导致其生活质量较低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关于农民工生活质量方面的文献资料,对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进行系统的研读,并借鉴其中一些研究成果,以便为本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3份;问卷内容分为2部分,一是被访人的基本资料,二是城市农民工的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状况;问卷共设50个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选择的访问员都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以确保调查的质量。

3.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抽样方法是配额抽样,即根据农民工总体的内在结构与比例,按照性别和年龄这2个变量进行了配额。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向男性农民工发放问卷180份,向女性农民工发放问卷120份;向“80后”和“90后”农民工发放问卷180份,向其他年龄段农民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3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77%。(见表1)。

由表1可知,样本中男性农民工居多,占604%,女性农民工较少,占39.6%。这与农民工性别总体结构中的男性与女性比例接近。样本中21~30岁之间的农民工占33.4%,16~20岁农民工占28%,“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占61.4%,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占38.6%,这与样本总体结构中的年龄比例也接近。样本中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居多,占81.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样本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6人,他们到郑州市打工后,通过自学考试或成人高考而获得相应的文凭,这也反映了这部分农民工积极乐观、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二、调查结果

19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首次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之后西方学者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这与其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更多地去关注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也就是生活满意度。1980年代初期,国内学者也开始了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3种观点,即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派。客观派认为,生活质量是影响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各种客观条件;主观派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关于生活各个方面的评价与感受;主客观派则认为,生活质量是影响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与主观评价的综合。本文较倾向于主客观派的观点,认为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包括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客观生活质量包括居住状况、工作状况和权益保护、消费状况、婚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闲暇生活、健康状况7个方面,主观生活质量用生活满意度来测量。

1.城市农民工的客观生活质量

(1)居住环境较差

调查中发现,66.9%的城市农民工所居住的是租来的房子,约19.8%的城市农民工居住在单位宿舍。这两部分农民工居住的条件一般都很简陋,面积不大。仅有4.4%的城市农民工是居住自己在城市中购买的房屋,这部分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时间比较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于是就转变成了新的城市居民。

(2)收入水平较低且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关于“你打算换工作吗”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如下:24.7%的被调查对象打算换工作,41.4%的被调查对象不打算换工作,33.9%的被调查对象暂时未考虑这个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寻求稳定是城市农民工的首要目标。

在被调查的城市农民工中,月收入801~1 500 元的占58%。这样的月收入,扣除生活费和房租,所剩不多。关于“单位是否克扣过工资”的问题,18.1%的认为克扣过,631%认为没有克扣过。关于“法定的节假日能否享有”这一问题,32.1%的认为能够享有,67.6%的认为不能享有。关于“你与目前的工作单位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这一问题,14.4%的回答“签了”,67.8%的回答“没签”,其他17.8%的被调查农民工是个体户,所以不存在是否签订合同的问题。

在技能培训方面,被调查对象中62.3%的农民工说自己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只有37.7%的确认自己参加过技能培训。城市农民工有技能培训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以便能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另外,城市农民工的消费水平不高,无法与城市居民相比。当然,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水平超过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差额部分一般由家庭贴补。这也凸显了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方式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293名城市农民工中,有258名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占88.1%,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仅占11.9%。由此可见,城市农民工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更不用说享受工伤保险了。城市农民工这种“边缘人”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城市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旦生活中出现一些意外事故,他们的合法权益便无法得到保障。

(3)婚姻家庭生活质量不高

在被调查的293名城市农民工中,已婚者占39.6%,未婚者占57%,离婚者占2.0%,丧偶者占1.4%。

调查数据显示,65.2%的是和配偶一起来城市务工,58.8%的是丈夫的月收入高于妻子的,37.7%的是夫妻双方的收入不相上下,只有3.5%的是妻子的月收入高于丈夫的。这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相一致。然而从随后的两个问题即“在家庭重大事情上,夫妻俩谁做决定”和“在做家务这件事情上,你赞同哪种观点”的回答中,我们又看到了区别于农村传统观念的现代观念。在家庭重大事情(如购买家电、孩子上学等)的决定权上,60%的认为应该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34.8%的认为应该由丈夫决定,5.2%的认为应该由妻子决定。这反映了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家庭夫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家庭的重大事情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但在家庭重大事情的决定权上,丈夫比妻子更有话语权。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男女平等”和“男主女从”的思想是交织在一起的。对“在做家务这件事上,你赞同哪种观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同样体现了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化观念的交织。66.9%的认为家务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27.6%的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家务应该主要由妻子承担,只有2.4%的认为家务应该由丈夫承担。由这2组数据可以看出,现代家庭文化观念处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受到城市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已逐渐地被市民化了。

在择偶条件方面,54%的认为人品好是其择偶的首要条件,22.1%的认为志趣相投是其择偶的首要条件,只有5.9%的认为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好为其择偶的首要条件。显然,城市农民工在择偶观念方面还是比较理性的。虽然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的生活状况较差,但是,绝大多数城市农民工在择偶方面并未追求经济的富裕和家庭背景的优越,而是更多地注重人品、感情。

(4)社会交往主要局限于初级社会关系网络

城市农民工平时的交往对象涉及到家人、亲戚、老乡、同事、同学和其他朋友。当问到“你平时主要和下列哪些人交往”这一问题时,50.9%的选择了“家人”,30%的选择了“亲戚”,43.7%的选择了“老乡”,52.6%的选择了“同事”,31.4%的选择了“同学”,17.4%的选择了“其他朋友”。由此可见,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既有初级社会关系网络,也有次级社会关系网络。初级社会关系网络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而建构起来的,这一社会关系网络在城市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农民工初次进城务工时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同时,家人和老乡也为城市农民工提供了经济帮助和情感支持。而基于业缘关系而建构起来的次级社会关系网络在城市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调查中,69.8%的城市农民工认为与城里人交往不多,30.2%的城市农民工认为与城里人交往较多。关于“城里人会主动与你交往吗”这一问题,76%的认为“有的会,有的不会”,108%的认为“都不会”,只有13.2%的认为“接触到的城里人都会”。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交往的不多,也不深。城市农民工在城市居民的眼里是“他们”,是“陌生人”。可见,城市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陌生人”的身份使他们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落地未生根。更有甚者,35.5%的城市农民工在与城市居民打交道时,感觉到城市居民对他们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歧视。

(5)业余生活单调

调查数据表明,城市农民工在闲暇时间,57.7%的看电视,34.8%的读书或看报,13.7%的参加体育锻炼,39.6%的睡觉休息,9.9%的唱歌,14%的打麻将,6.1%的旅游,25.9%的逛街购物,6.1%的谈恋爱,239%的无所事事,23.2%的进行其他活动。同时,调查显示,49.8%的在闲暇时间里有一种空虚无聊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乏味。

(6)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好

调查显示,城市农民工89.7%的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74.9%的甚至在一个月内没有生过病,只有1.7%的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较差。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城市农民工的身体状况还是较好的。城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12.6%的表示经常会参加体育锻炼,61.4%的表示偶尔会参加体育锻炼,25.9%的表示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不强。

2.城市农民工的主观生活质量

城市农民工的主观生活质量可以用生活满意度来测量。城市农民工的主观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居住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婚姻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闲暇生活满意度、就医状况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在问卷中,关于各个方面满意度的备选答案设定为5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和一点也不满意,在进行数据输入的时候,分别赋值为5、4、3、2、1。下面结合调查数据,分别对这些满意度进行说明和讨论。城市农民工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最高,均值为370;其次为人际关系满意度,均值为3.16;再次为闲暇生活满意度,均值为2.80。居住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就医状况满意度均值依次为2.68、2.37、2.78、2.79。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最低。这反映出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尽管城市农民工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有一定差别,但是总体满意度为309。与城市居民相比,城市农民工虽然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较差,工作环境不好,但是他们的心态较好,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比较满意(见表2)。

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原因分析

与城里人相比,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不高,导致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较低的原因有很多,社会排斥是其中之一。城市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后,遭遇的社会排斥主要有政治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和社会交往排斥。

1.政治排斥

城市农民工走出农村进城务工后,无法参加家乡的选举活动,很少有农民工专门为参加选举活动而返乡的。因此,城市农民工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无法实现。城市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很多,社会却不能为他们提供表达其诉求的有效渠道,因此,即使他们在城市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只能忍气吞声。

2.经济排斥

城市农民工被排斥在第一劳动力市场之外,都在第二劳动力市场就业,多从事苦、脏、累、险等工作。他们的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城市农民工刚进城找工作的时候,为了能在城市立足,不太计较工资的高低,只要能生存下去就行了,待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一般会寻找工资稍高的工作。城市农民工的工资除了用于日常生活开支之外,基本上是寄给家里,用于盖房、结婚等大事。城市农民工虽然在城市生活,但是他们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观念有一些变化,其消费水平比第一代农民工要高,有的甚至是“月光族”,每月还需要父母贴补,但是,总体而言,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的收入水平也决定了他们较低的消费水平。[1]

3.文化排斥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在生活习惯、风俗、语言、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长大,因此,他们所接受或认同的农村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与城市居民的有所不同。城市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里,然而他们满身的农村文化气息使得他们会不同程度地遭到城市居民的异样目光,从而成为城里人眼中的“异类”。尽管城市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逐步适应城市生活时,也会尽量学说当地话,穿着打扮也会考虑流行、时尚,但是他们毕竟在农村文化氛围中长大,农村文化已经在他们身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当城市农民工身上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发生碰撞时,城市农民工会感到很不适应,成为“边缘人”。

4.社会交往排斥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圈子不大,主要局限在家人、亲戚及老乡所构成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在逐步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城市农民工的次级社会关系网络会逐渐拓展,与同事、城市居民的交往也会逐渐增加。然而,由于城市农民工过去长期生长在农村,他们已经习惯了熟人社会的交往方式,即交往比较深、投入真情实感、注重礼尚往来,因此,当面对比较理性、交往比较浅、功利性较强的城市社会交往时,他们很难适应。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遭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认为他们是乡下人,看不起他们,这使得城市农民工无法正常地与城市居民交往,有些城市居民甚至不愿意与城市农民工交往,认为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这样,城市农民工就会被排斥在城市居民的圈子之外。

四、提高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建议

鉴于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较低,结合对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的社会排斥问题分析,笔者提出提高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如下对策建议。

1.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

要提高城市农民工的居住、工作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政府应该在户籍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例如,可以让一部分在城市居住时间较长、有稳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符合一定条件的城市农民工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鉴于新生代农民工年轻、富有活力,现代意识较父辈强,更倾向于在城市定居,政府可考虑降低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有选择地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入市问题。

2.建立覆盖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绝大多数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里都没有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缺少社会保障。政府应逐步建立覆盖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城市农民工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方面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按照“低门槛、便参保、广覆盖、易流动”的原则,逐步做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坚持“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用人单位缴费为主”的原则,推行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2]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尤其要注意城市与农村、省与省之间的对接。

3.建立城乡一体的用工制度

鉴于城市农民工被排斥在第一劳动力市场之外,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影响其经济收入,因此应打破城乡用工制度上的壁垒,建立城乡一体的用工制度,保障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样,可以凭学历、技能在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平等就业。

4.积极进行城市农民工进城安居扶持

城市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基本生活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城市农民工租房或居住在单位宿舍或工棚中,居住条件较差。要改善其居住状况,有必要进行城市农民工安居扶持,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积极建设单位宿舍,改善单位居住条件;其次,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使城市农民工也能享受到这方面的优惠政策;再次,把符合一定条件、收入稳定的城市农民工纳入到经济适用房的目标范围内。[3]

5.积极组织城市农民工进行就业和转岗技能培训

城市农民工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中没有竞争力,在就业和转岗中会遭遇很多困境。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城市农民工进行就业和转岗技能培训,不仅在农民工的输入地,也要在农民工的输出地即在城市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前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其进入城市后的城市生存能力。当然,政府部门也要积极鼓励第三部门和用工单位组织城市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改变城市农民工技能缺乏的现状,以提高其在城市中的竞争力。

6.用工单位或社区应积极为农民工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调查显示,城市农民工的闲暇生活质量较低,提高其闲暇生活质量势在必行。首先,用工单位或社区组织应积极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以提高城市农民工工作的积极性,丰富社区居民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其次,城市农民工应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成思远.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1):16.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6)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城市居民;满意度;调查;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6-0031-04

A Survey of Resid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Urban Public Spor t Services

CAI Jingtai, FAN Bingyou, WANG Jishuai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 035,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 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is used to survey the public services for ur ban sports in 10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orts organiz ing service has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public services satisfacti on for urban sports; with age and literacy growing, the urban residents have a b ooming satisfaction to sports organizing service and sports facility service ingeneral; While on the contrary, they have a declining satisfaction to sports gui dance service, sports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sports activity service, especiall y to sports guidance serv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Hen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s hould reinforc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mprov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soc ial sport instructors, intensify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organizing service andadvocate the sport events innovation in large.

Key words: public sport services; urban resid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 n; survey; Henan Province

重视公共服务的变革与效率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性现象,并与市场经济下政府责任 的有效履行、公民权利的保障、社会公平的维护以及持续发展的实现等许多社会经济现实问 题的解决联系起来,进而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政府效能的最大尺度。在我国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发展阶段的跨越,公共服务的均等与普及、水平与效率日益受到广泛 的关注。体育公共服也受到普遍的关注,并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体育公共服务的是通过整 合社会资源,统筹、组织、协调、配置社会公共体育资源,向居民提供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 及体育产品,以保障居民的体育权利的实现[1]。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管理面 临的主要 问题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体育服务以及相关体育产品严重不足 之间的矛盾[2]。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内陆省份河南省,研究分析其城市体育公共服 务居民满 意度情况,对合理分配和整合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促使体育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均等化,促进 河南省的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河南省的郑州、安阳、濮阳、新乡等10个城市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以10个城市的人口比 例为参照标准进行发放调查问卷,以河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查阅河南省体育政策法规、体育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相关资料,参阅 有关公共服务著作5部,相关文献40余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

1.2.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紧扣体育公共服务内容,综合文献分析和城市居民定性访谈结果来测量满意度量表。 该量表由两部分组成:1) 满意度测量量表。本研究开发了一个由19个测试项目组成的李科 特4分量表,其中将 “满意”项赋值4分, “较满意”项赋值3分, “未接触”赋值2.5分 , “一般”项赋值2分, “不满意”赋值1分。2) 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文化 程度,具体情况(表1)。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以10个城市的人口比例为参照标准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在各城 市居民区、社区、广场、公园、体育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对城市居民发放“体育公共服务 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放1100份,收回问卷988份,回收率89.8%,其中有效问卷910 份,有效回收率82.7%。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经检验均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3.0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与因素分析;使用Excel统计工 具对数据进行图表制作。

2 讨论与分析

2.1 河南省政府关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定位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是为市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体 育公共事业,体育公共信息,完善体育指导服务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体育活 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2007年12月12日颁发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 越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 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构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 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

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市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党 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展示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 。只有明确了政府的服务对象与定位,我们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用于发展体育公共服务[4]。学者陈玉忠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背景下阐述了政府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定 位 ,认为应该是以改革为动力,通过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社会公 共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实现社会和谐[5]。

政府提供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应该定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体育事 业的发展,依托社会力量的支持,将体育公共事业作为发展重点,逐步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 设,加大体育公共信息宣传,完善群众体育健身指导。

2.2 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主要从体育组织服务、体育设施服务、体育指导服务、体育信息服务和体育活动 服务五个方面入手,采用四级满意标准来衡量居民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通过对 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分析,不仅可以为政府准确把握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和 愿望,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政策, 完善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表2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总体满意度比较高。

2.2.1 城市体育组织服务满意度分析体育组织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管理能力的 重要方面。研究认为,所调查居民对城市体育组织服务各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有所不同(表3 )。

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效率也有待提高。其原因在于城市体育服务队伍结构 与整体素质与居民体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6]。体育服务组织人员主要是街道办居 委会兼职 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培训,不能很好地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设 置体育服务活动和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不高。城市体育服务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特征,是面向 居民区全体成员的一种活动,因而需要发动组织居民广泛参与,壮大志愿者队伍,促进居民 的凝聚力。

2.2.2 城市体育设施服务满意度分析体育场地设施是实施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发展体育的硬件条件。 体育设施服务正在不断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政府提供的体育服务首先应该满足 城镇居民的基本体育需求,这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4]。调查发现 ,河南省 城市居民区体育锻炼器材、设施的损耗比较大,场地设施更新周期较长,很多场地设施常年 失修,无人问津。即使有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最后也杳无音信。所调查居民对城市体育设 施服务各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同(表4)。

有效利用有限体育场地设施,加强维修工作,促使场地设施的循环利用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 强。同时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1) 加强立法是城市居民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 的重要保证。政府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时制定或修订有关体育设施建设的法 规,并加强监督管理[7]。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把居民区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置 于市民 的监督之下。2) 吸引和鼓励政府有关机构、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各界共同投资兴建体 育公共服务设施,多方面开发城市体育服务资源[6]。3) 政府应该制定体育公共服 务政 策为城市体育设施服务发展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将体育公共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 目标管理内容,通过出台和完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有关政府职能机构、社会中介 组织、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共同投资兴建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发展公有民营、民办公助、 股份合作制、个体私营等各种类型的城市体育服务业。

2.2.3 城市体育指导服务满意度分析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队伍的重要力量,是群众体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提高体育指 导服务质量的主要载体。河南省2006-2007年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认定共有200余名, 学者石冰对此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显然太少,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广大 居民的健身咨询、指导和组织需要[8]。学者高茂章认为,河南省城市居民体育组 织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锻炼健身方法 [9]。研 究认为,所调查居民对城市体育指导服务各项内容满意的程度依次为(从高到低)指导服务 (62.2%)、咨询服务(57.9%)、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54.1%)。其中对“社会体育指 导员数量”一项不满意的居民占24.3%。其原因有二:第一,社会指导员的数量严重不足, 质量也有待提高。第二,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偏低,专业知识贫乏,管理重叠等问题突出。 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有待增加,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指导和咨询服务有待加强(表 5)。

2.2.4 城市体育信息服务满意度分析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体育信息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体育公共服务体 系的运行提供着信息保障。学者王建军认为,河南省城市居民在对体育活动增进健康这一观 念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要做好体育健身的宣传与指导,加强对居民开展健康知识 的普及教育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很有必要[10]。研究认为,所调 查居民对城市体育信息服务各项内容满意程度不同(表6)。

为完善体育信息服务机制,河南省政府需要强化体育宣传教育,为城市居民提供体育情报及 咨询服务,建立包括互联网、电话热线、市民信箱、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信息沟通 网,加强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的宣传应提高宣传面的层次,扩大宣传的范围 ,特别是加强对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宣传和讲授,继续增建适合群众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和 器材。

2.2.5 城市体育活动服务满意度分析在体育活动服务方面,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组织。学者武笑玲认为,河南省城市居民 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组织。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个人锻炼占57.5%,与亲友和 同事一起占56.8%,而参与居民体育活动的占7.8%,处于末位[7]。这说明城市居 民体育活动 组织开展得还很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活动场地,急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改变落后 面貌。其次,城市居民体育项目的技能水平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竞赛交流机会少。

居民对城市体育设施服务各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具体数据见(表7)。 据调查,除门球、乒乓球和节日长跑等已形成比赛制度以外,其余绝大部分项目处于自娱自 乐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居民体育服务的资金不足,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服 务的支出尚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系列、民政或其他事业费中,开展居民体育服务活动经费主 要由区、街、居委会筹集,且许多居民体育服务项目以无偿或低偿服务为主,自身积累能力 较差。加之居民体育服务的少投入、公益性的本质决定了其是利润率较低的一个服务领域[6]。

2.3 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年龄因素的影响2006年全国老龄办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 化的时代,认为从2001-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04年,河南省老少人口比例为27.4 4%,比1990年的19.22%上升了8.22%;1982-2000年间,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系数增长了1.2 7%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程度不断加深[11]。随着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 到关注, 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政府和社会所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不足之间矛盾日益明显,对体 育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

通过不同年龄居民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五个项目满意度的均值比较,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育 公共服务各项目满意度呈现不同趋势(图1)。

随着老龄化社会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健身意识高于中青年人的现象比较突出,体育需求也随 之高于中青年[12],老年人对体育需求与日俱增。他们在追求体育设施等硬件服务 的同时, 对体育指导服务和体育信息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尤其在体育健身过程中需要社会指导员 的科学指导。但中青年人也要不断提高健身意识,中年人的后期阶段,机体功能逐渐减退, 工作负担不断加重,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中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应注意身 体健康问题。因此,河南省政府在加大对老年人体育设施的加大投入,提高体育组织服务的 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体育指导服务质量,扩宽体育信 息获取渠道和方式。此外,政府还应该提高体育活动服务的水平,积极引进适合老年人的新 型体育项目,提高老年人的技能水平较低,增加竞赛交流机会;增加集体活动项目,不断扩 展老年人的交际圈,提高健康水平,不断满足其精神需求和体育需求。

2.3.2 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通过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五个项目满意度的均值比较,随着文化程度的增 高,体育公共服务各项目满意度呈现两种不同的趋势(图2)。

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为了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府首先应该根据居民的文化程度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 增加体育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手段,加强体育安全知识和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 使得不同文 化水平的居民接受和获得相对均等的体育信息服务。其次,还应该对低文化水平的居民进行 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其接受、获取、识别体育信息服务的相关内容,逐步提高体育知识水平 和体育健身意识和能力。

2.4 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因子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因子 分 析,可得出各因子贡献率大小,即对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大小,并确定贡献率最 大的因子,以期为政府制定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来进行 ,分析结果显示: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著(为0.000),KMO值为0.860(KMO>0.8,很 好, meritorious),说明测量变量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3]。通过方差正交旋转得到5 个因子。 结果显示,19个测量变量能较好地被这5个因子所解释,其中“体育组织服务”因子方差贡 献率最大(66.80%),表明因子保留了原始数据中较多的信息量。具体情况见(表8)。

依据“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各因子的权系数大小可知,“体育组织服务”因子的 贡献率最大,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为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 系,河南省政府应该更加重视体育组织服务 质量的提高。不仅要吸纳社会各界办体育力量,增加体育健身站点的密度,还需要加强工作 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效率;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提高体育指 导服务质量;提高体育活动开展标准化程度,提高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逐步完善河南 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1) 河南省政府关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政治定位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立 足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依托社会力量的支持,将体育公共事业作为发展重点,逐步加强体育 公共设施建设,加大体育公共信息宣传,完善群众体育健身指导。2) 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总体上满意度比较高。其中居民对体育设施服务满意度 最高,对体育活动服务最低。3) 不同年龄与文化程度居民对体育组织服务和体育设施服务满意度呈上升趋势;而对体 育指导服务、体育信息服务和体育活动服务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体育指导服务尤为明 显。4) 城市体育组织服务因子的贡献率最大,对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中 观察点“所设站点疏密程度”、“体育赛事传播快慢程度”、“体育活动开展标准化程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配置数量”、“场地设施安全性”对分别对五个因子的贡献率最大。

3.2 建议1) 加强河南省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2) 提高城市体育指导服务的质量,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机制。3) 加强城市体育组织服务管理,逐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4) 政府应加强与大众传播媒体部门的密切配合,多渠道地开展居民体育宣传活动。5) 政府应该大力提倡体育项目创新,提高体育活动标准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1-3.

[2] 刘鹏.促进体育改革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体育科学,2007(1):3-5.

[3] 郭俊民.构建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7(3):49.

[4] 李益群,李静.政府与体育的公共政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 51.

[5] 陈玉忠.社会转型与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8(3):9-11 .

[6] 陈瑞玉.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建设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27-29 .

[7] 王乔君.城市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规划的构想[J]. 体育科学,2004,(2):5.

[8] 石冰.制约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发展的主要因素[J].河南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5-127.

[9] 高茂章.河南省城镇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现状调查与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 报,2007(4):55.

[10] 王建军,孙丽华.河南省城市居民健康状况与健身行为调查研究[J].河南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65-166.

[11] 常亮,谢婧,施学忠,等.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3): 347.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篇(7)

【关键词】人居环境;满意度;文献综述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速是9.91%。虽然经济在快速发展,但环境状况却每况日下,特别是城市居住环境已经影响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开始产生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热情。国外工业化早于我国,因此国外学者们也较早地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如道萨蒂亚斯最早提出了“人类聚居学(Ekistics)”的概念,开始从理论上关心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我国清华大学的教授吴良镛和周干峙、林志群针对当时建筑业的形势和问题,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1968年所著的《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一书。“settlement”一词一般译为“聚居地”或“村落”,吴良镛先生将其译为“聚居”。按照日本学者浅见泰司的观点,“人居环境是指围绕居住和生活空间的生活环境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我们居住的实体环境,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1]。而满意度最早是一个经济名词,更多出现在一些市场营销相关的文献之中。原指顾客接受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相比较的实际程度。满意度指数是从顾客和社会的角度,采用多等式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评价经济运行质量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指标。满意度指标是目前许多国家积极研究和推广的一套新的质量指标体系,并且被认为是继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之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趋势和思路[2]。

营造人类自己美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做了大量的努力。从公众满意度视角对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将很大程度上丰富现阶段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对正确指导居住环境建设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追赶如伦敦、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步伐。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居住环境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刘欣葵、武永春两位教授所做的《十二五时期首都环境建设规划前期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城市建设,环境先行”理念。可见环境建设对城市,对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程度。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将从公众视角考察城市人居环境的水平,并能充分激发居民的环保意识,发挥群众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监督作用。通过满意度评价考核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更好地督促政府、企业在环境保护各个环节上的工作实效。

二、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现状

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近年来比较火热,但却各自有不同之处。以前学者对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问卷样本量和最终研究分析方法上,这里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和坏,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一般是各自采取他们认为合理的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长金勇进教授在2000年就开始了对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他站在“环境消费者”的角度上,较早的把国际上采用的满意度评估系统实验性的引入到环境领域。他认为政府应该被当做“环境产品”的提供商,而客户应该是居住在北京的市民。“那么,空气质量,噪声状况,城市绿化,市容市貌就是政府所提供的产品,而总体环境状况可以看做是一组环境产品的组合”[3]。他把评价人居环境的指标分为两类五个指标,环境总体单独作为一类;空气质量,噪声状况,城市绿化,市容市貌作为一类,这为以后的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金教授的指标体系,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本体系还需进一步对其理论进行全面的完善。

刘旺、刘长岐、张文仲三位学者以北京为例,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建立北京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市人居环境的区位差异和总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北京市人居环境优化方向,他们将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标分为大环境、社区环境、居住环境三类,大环境又分为位置、交通条件、治安状况小区外部环境四个二级指标;社区环境包括社区规模、配套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水平三个二级指标;居住环境包括建筑质量、户型设计、居住面积、建筑类型四个二级指标。他们的指标体系明显更加具体,人居环境大、中、小的分类更加科学。

陈浮从安全、舒适、和谐、方便等原则出发选择建筑质量等5个准则,房型设计等5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南京市人居环境进行了评价,较为系统的涵盖了城市环境的各个方面。

赵骞、肖万祥等通过建立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垃圾处理、食品质量、饮水质量的指标框架,对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的环境满意度做了调查研究。郑敬刚等以住房条件、环境安全、景观规划、公共服务、社区文化环境5个指标为一级评价准则,房型设计、空气质量、建筑密度、商业网点、邻里和谐等42个因子为二级单项指标,构建了许昌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文冬、舒文娟结合衡阳城市人居环境实际情况,对指标分两步进行遴选。第一,理论预选:从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内容和内涵出发,参考专家的建议和有关权威理论,列出了80多个指标。第二,居民筛选:使用居民咨询评定的方法对预选指标集进行经验选择。综合了100名居民的意见,我们得到了各指标的隶属度并以各指标的隶属度作为重要依据。根据衡阳市的特点,最终选择了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22 个主要指标进入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指[4]。

2.权重确定方法

关于权重确定的方法,研究人居环境的学者们也没有统一的方法,最基本的是根据主观的判断来确定,如王思彤、章涛对江苏环境满意度进行研究时采用的就是主观构权法,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一样;刘旺等在北京市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评价及对居住建设的启示一文中,应用公众评判和专家决策的方法,例如,问卷中设有“影响你购房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请列出最重要的五个一项”。之后,根据每个因素出现的频率高低来确定相对重要性,最后,由专家进行量化。但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根据,在学术上还不够严谨。

较为科学的方法是采用AHP法和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AHP法(层次分析法)的一般做法是指通过发放问卷形式邀请多为专家进行赋权,每位专家对各个层次的两两因素按照一定量值进行判断给分,利用收集上来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权数,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数据能够进入下一轮计算,依此类推此类推,求出各层次的指标权重。丛艳国等在《城市尺度人居环境的主客观综合评价――以广州市为例》一文中,采用AHP法得出了“满意度与建设情况呈现趋同和趋异两种情况”的结论。同时,也有学者利用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例如,陈浮在《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中就是利用DELPHI法确定单项指标权重的。

3.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

问卷设计的重要性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不言而喻,一套合理的问卷能很好的反应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真实情况,但是如果设计不当,便不能对研究有什么帮助。多年来学者们对于问卷的结构、问题的设计、抽样调查方式做的比较好,一般的问卷都会包括调查目的、背景调查和实质内容;问题在设计时也尽量做到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同时,大都在城市各个区县分层抽样;但是很少有学者真正在乎问卷样本量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往往是随意的确定样本量大小。例如,陈浮对南京的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刘旺等对北京市的调查研究发放问卷600份;杨婵玉等对广州人居环境的研究发放问卷440份;在样本量大小上还没有形成某种统一的原则。虽然如此,但有些学者样本量的确定还是比较科学的,如王思彤,章涛在《江苏环保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在考虑精度水平的情况下利用统计公式,计算了合理的样本量。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规范一下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原则。

其中,学者sudman(1976)提出的看法可供研究者参考:

初学者进行与前人类似的研究时,可参考别人的样本数;如果是地区性研究,平均样本数应在500到1000人之间;如果是全国性研究,在1500到2500人之间较为合适。

学者gay对于样本数的多少提出了一下看法:

描述性研究,样本最少占总数10%,如果总体较少,则占20%;相关研究在与探究变量间的关系,受访者要大于30人;因果比较研究与许多实验研究要大于15人。

学者bore和gall二者认为样本多少受到多种变量影响,在下列情况下要采用较大样本:

编制的测量工具信度较低时;研究中有较多变量无法控制时;木群体的同构型很低时;统计分析时受试者需在细分为较小的个群组来比较时;设计实验时,预期会有很多受试者退出时。

综合以上学者对于样本容量大小的看法,以及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在做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是的样本量应该综合考虑地理因素、研究课题的性质及影响样本的外部因素等。以北京为例,属于描述性的地区研究,影响样本的外部因素较为稳定,样本量定位2000份左右比较合适。

4.人居环境满意度定量分析

现代统计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为研究提供了科学方便的工具,在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spss。同时,Surfer的强的功能使其在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Surfer常被应用于空间分异的分析中。

李嘉菲、李雪铭在《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一文中,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周鑫在《基于问卷调查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以房山区试点区为例》一文中,“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归纳出影响村民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子,为北京市远郊区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全国其他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5]。冀保程在《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大连市为例》中采用Surfer绘制了等值线图,更加直观的展现了满意度在大连市各区的分布情况。

三、人居环境满意度发展的讨论

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出,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从概念、分类等定性描述逐渐向定量分析转变。虽然,关于指标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各学者都注意到指标体系的选取应注重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都能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的满意度状况。各学者采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各有利弊,AHP法可操作性更强,因子分析法科学性更高,无论哪种方法都比较客观,所以学者要视不同的情况和研究需要选择权重确定方法。未来空间分析技术将更多地应用到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使研究结果更加形象直观。

总之,人居环境满意度分析密切关系百姓生活,近年来全球正在兴起一股人居环境学研究热潮,旨在以地球村为家建造一舒适、方便、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我国人居环境的研究也迎来了高潮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国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逐渐成为政府间行为。人类如何营造自己的栖息、生存环境,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地理学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课题[6]。

参考文献:

[1][日]浅见泰司.高晓路,等.译.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市民满意度调查表或城市报告卡[R].人类居住,2000(4):41-42.

[3]金勇进,胡浩.北京市环境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

[4]文冬,舒文娟.衡阳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4):208-209.

[5]周鑫.基于问卷调查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以房山区试点村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74-77.

[6]李雪铭.大连市人居环境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37-1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