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组织社会学论文

组织社会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9:21

组织社会学论文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1)

摘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危害性极大,为了更好地打击此类犯罪必须深入地研究其经济行为方面的特征,才能有效地开展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斗争

关键词:非法商务活动;垄断;暴力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指由3人或3人以上组成的人数众多,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并建立起一定的势力范围和保护伞的非法组织所实施的犯罪。目前,理论界有人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主观特征不能概括为追求经济利益,追求财富、荣誉和权力的三位一体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目的。当前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基本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观点比较准确的。笔者赞同主流观点,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而且在经济上有很强的贪婪性。考察历史上的帮会组织及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现状就发现他们均是在主流社会控制相对薄弱的区域建立的反社会、反主流的亚文化群体,他们所追求的不是政治地位和政治理念,而是巨额的经济收益,这也是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组织犯罪组织的巨大动力。从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犯罪的初期即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大多从事走私、开设赌场、聚众赌博、诈骗、绑架、非法经营等非法活动获取经济收益,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会寻求合法的经济实体来掩护非法的所得,或者当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能够在一定地区或行业内获得巨大收益会使用暴力对同行之间进行排挤、打压,从而保证该组织在此行业、地区内的绝对的优势,进而获得更丰厚的犯罪收益。当然,为了使主流社会认可其存在,不查处或不干扰他们的犯罪活动或犯罪组织,也需要其拿出部分的犯罪收益去寻求政治庇护,向政府、执法机关进行渗透、贿赂,甚至直接在政府机关内部担任职务,他们所追逐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尽各种可能是主流社会留出相应的空间让其地下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一,大肆进行非法商务活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了追求非法的经济效益,往往以合法掩盖非法,以小投入获得大收入。他们以黑护商、以商养黑。不少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在发展后期还以非法及合法手段经营利润丰厚、一本万利的买卖,或以开办企业、公司作掩护,大肆提供利润丰厚的非法商品和非法服务。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从事的行业大致分为两类:1)以暴力、贿赂或者以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后盾从事非法的地下经济行业,获取非法巨额利润,主要包括赌博、走私毒品、组织**或者通过组织**来经营合法的娱乐业、介入经济纠纷、收取保护费等,这种情况在内地的有组织犯罪中所在比例不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地加大了对此类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犯罪惩罚成本过高的缘故。2)黑社会性质组织从事的行业一般以合法行业为主,基本模式为:有合法的企业或者身份为基础网络刑释人员和社会闲杂人员充当打手以暴力或者有关的权利为后盾强卖强买、驱逐对手垄断或者控制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活动,以获取暴利靠经济实力在地域、行业及其经济政治方面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实力范围。号称重庆首富的黎强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强占重庆客运市场从事非法营运、敲诈勒索、偷税漏税等作案手段,非法经营数额达1 840余万元,违法所得480余万元。

黑社会性质组织控制一定社会区域或者行业,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从事局部的非法控制。但是黑社会组织对社会的非法控制主要是对社会的局部控制,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虽然具有黑社会的性质,对社会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力,但它还没有发展到黑社会的程度,不能对整个地区或者社会的较大方面有影响力,只能是控制或者影响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这里的一定的区域,通常是在一个区、县或者乡镇范围内,有些较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势力范围只有几个村庄或者是市场、码头、车站,少数发展时间较长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势力范围能够扩展到一个较大的城市。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一定区域或行业的非法控制和影响是有限度的,它并不能控制区域或者行业内的所有方面,通常还没有达到使该区域内的正常社会完全受制的程度,只要该组织在区域或者行业内实施了大量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受到欺压、残害,并认识到或者感觉到该组织的非法控制和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受到该组织的严重破坏,就可以认为这一组织对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形成了非法控制和影响。第二,称霸一方,实行垄断经营。黑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社会,不仅要有管理者、控制者黑社会组织成员,还必须要有被管理、控制的对象固定的场所与稳定的人群,而稳定的人群与固定的场所的结合便形成了社区或行业。这既是黑社会组织控制的对象,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空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都控制相对独立的、垄断性的势力范围,在一定区域诸如某一村、乡、镇、县、集贸市场,或者在一定行业诸如建筑业、运输业、娱乐服务业、手工业等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欺行霸市,垄断集贸市场,形成非法控制或者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同时在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同时及形成之后,通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凭借其政治、经济、人员、犯罪装备等资源和实力,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所提供的非法保护,在主流社会行政区域之内划定地下控制范围,并以暴力或其他手段营造黑社会恐怖气氛,把触角伸向一个或多个行业,或称霸一方、或划分势力范围,在主流社会中建立一个社会控制体系,俨然是国中之国。当然,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争夺和保护自己的地盘,各个组织之间也不惜火拼,以此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其势力范围内插手地方经济活动,控制、垄断某些领域,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从而使合法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此外,他们还在自己的地盘内,向商家强收保护费,要求提供捐款和赞助费等,群众敢怒不敢言,扰乱了社会的安定,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经济贪婪性的特征不断地促使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武装自己,发展壮大队伍,进行新的、更高的手段的犯罪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渗透到经济领域,通常从事非法经营,但也不排除从事合法经营的可能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实体在追求经济目的的同时,更在于追求对某一经济领域的非法垄断和控制。当然,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发展到高级阶段,已经形成典型意义的黑社会组织犯罪时,不排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可能会为了进一步追求合法权而介入政治,直接或间接地掌握政治力。但是从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现状来看,为了维护犯罪收益会拉拢、腐蚀政府官员或执法人员,其基本的目的不是为推翻社会,改变现状,而是为该组织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提供种种便利条件,使该非主流社会能够长期得以存在和发展。他们看重的还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此外,暴力性、敛财性和腐蚀性是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三大行为特征,它们共同维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存。为了巧取或豪夺,往往在手段上具有凶残性和暴力性,并会针对特定的人和物,用非常手段敛财,和经济的贪婪性紧密相连。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往往软硬兼施。所谓硬手段,就是暴力手段,既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起家的资本,也是该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所谓软手段,是与暴力手段相对应,主要就是拉拢腐蚀的手段,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收买人心,扩展社会关系网的资本投入。软硬两种手段并存,交替使用,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两根支柱,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表明了黑社会性质组织要想存在和发展,达到称霸一方,获取丰厚犯罪收益的目标,就必然会实施大量的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甚至放火、杀人等暴力犯罪行为。当然不能排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存在合法经营的可能性,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往往也会使用暴力手段对其他的经营者进行排挤、打压、恐吓,因此可以说暴力手段也是不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间争夺地盘、争斗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手段的使用,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它是扩充实力必备的手段,一般采用暴力殴打、绑架、抢劫、伤害等赤裸裸的手段,在其组织内部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犯罪凶器,如枪支弹药等,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种违法活动或犯罪活动,树立自己的威望,进而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或威慑力;同时,不同的犯罪组织之间为了扩大地盘,获取行业垄断或争夺犯罪收益,彼此之间会使用武力或暴力解决争端,对他们来说,暴力和武力的强度直接决定该组织的实力。为达到称霸一方,获取高额犯罪收益的目的,惨无人道,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显示出明显的疯狂性和残暴性。他们的所谓经济实力,就是依靠这种暴力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内,它是一种维持组织内部秩序和纪律的手段。对不少黑社会性质组织来讲,一方面,暴力成为加入犯罪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组织内部迅速提高自己的地位的重要手段。他们认为暴力是与国家司法机关抗衡取胜的能力,是组织内容权力分配的重要依据;通过使用暴力使人敬畏,确立其在组织内部的权威和地位,并得到下属拥护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组织内部有人违犯了帮规和纪律,将会受到帮规的严惩,轻则体罚,重则导致残疾甚至死亡。这些行为准则的核心就是对组织的忠诚,绝对地服从,不得背叛,在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威慑力或约束力。而暴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的物质支持。而他们的所谓内部秩序和凝聚力,也是依靠这种暴力来维系的。参考文献:

[1]王宏.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控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明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浅议[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黄曙.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浅析[J].政府法制,2002,(9).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建设

近年来,见诸于报刊和杂志的有关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文章比比皆是。然而细读起来,却发现作者们对学习型组织内含的理解和创建的方法与途径并不一致。有人认为,学习型组织是管理理论,是当代最前沿的管理科学;有人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细胞,属教育范畴,是教育理论;还有人认为,学习型组织,既是教育理论也是管理理论,因为学习型组织不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其成员实现终身学习,而且还要进一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变革。特别是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途径与第五项修炼中的提法有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其实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一种是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另一种是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

一、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和了解的,也是当前国内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主流派别。其代表人物是彼得·圣吉,代表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一)产生背景

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的重点就集中在了探讨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企业再造方面,掀起了一波波企业改革、再造的浪潮。九十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关注在信息、知识社会条件下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的新特征,组织的学习,智慧的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图通过持续的学习使组织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用组织学习带动组织文化建设,带动需求激励,带动制度建设以使组织整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以提高员工和团体的学习能力为主要手段,以解决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企业整体协调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实现了管理观念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飞跃,因此有人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一次革命。

(二)理论基础

彼得·圣吉创立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佛睿思特创立的系统动力学。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功能。

佛睿斯特教授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组织信息化、系统开放化、坚持组织学习、上下级从属关系变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调整优化组织内部结构关系等。以此思想为基础,彼得·圣吉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发展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彼得.圣吉也因此成为国际公认的管理大师。

(三)概念内涵

何为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对此并没有下过一个完整、清晰、明确的定义,只是在这本书的不同章节、段落,对学习型组织的某些特点或属性做过一些论述。例如:“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活出生命的意义”;“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学习型组织之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培养人像系统思考者那样看问题,并逐步发展自我超越和学习如何共同合作、摊出和重新建构心智模式”。

显然,我们是无法根据以上片断性的论述,拼合出一幅学习型组织的完整的图像的。事实上,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这本书中所着力回答的是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问题,而不是学习型组织是什么的问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在其所著的权威的《组织行为学》(第七版)一书中对学习型组织下了一个明确而简单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于变革能力的组织”。

斯蒂芬.P.罗宾斯归纳了学习型组织的五个特点:

1.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构想;

2.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摈弃旧的思维和常规程序;

3.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们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

4.人们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

5.人们摈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

如果考虑到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和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基本内容,我们认为斯蒂芬.P.罗宾斯对学习型组织所下的定义和学习型组织特点的概括还是比较准确的。

(四)目标指向

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中,学习仅是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促进组织的管理变革、促进管理观念和管理架构的改变。

(五)创建模式

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创建模式,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英国学者米克珂柏的“一体化模型”,“瑞定模型”,沃尔纳“五阶段模型”,“圣吉模式”等。从实践来看,“圣吉模型”操作性强,易于借鉴。目前,我国创建这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所采用的主要模式有:1.以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为核心,开展创建工作;2.以组织的战略提升、管理创新、文化重塑、激发员工潜力和学习动力等组织管理运作的程序和内容为主线,结合五项修炼的思想改革组织。

(六)实践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优秀的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改造企业组织,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据调查,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自1994年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文版出版后,我国就掀起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热潮。1996年,“中美合资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和“江淮汽车集团公司”等开始进行探索,成为中国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先行者。从2000年开始,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天津等20多个省(市)和相当一部分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回顾其历程,大体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自行摸索和民间团体帮助创建学习型组织阶段,时间是1996年至2001年;第二阶段:政府推动和组织理性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阶段,时间是2002年底至今,侧重点是总结经验、确立试点、总结经验、树立榜样。

二、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

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这个派别虽没有什么代表性的著作,也没有代表性的人物,但在当前社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其主要的代表。

(一)产生背景

学习型组织源于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的组成部分,两者是局部与整体关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国已有近60多个城市把创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举措,把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摆到了重要议程。

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进程中许多城市都做出了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正是由此,才使得学习型组织建设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可以说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提出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二)理论基础

终身教育理论和学习型社会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终身教育”一词始见于1919年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见于教育文献。196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上被正式启用,并得到许多成员国的赞同并确定其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对终身教育较为普遍的解释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

终身教育的提出改变了过去人生“教育期——劳动期——退休期”的生活模式,提出了人的一生从生命之始到生命之终都要不断学习,接受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终身教育。这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理想教育体系。

学习型社会一词最早是一种教育哲学范畴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他在对以往教育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社会应是一种学习型社会,其含义是“学习型社会除了指提供个人生涯不同阶段的成人教育外,它是一种以学习、自我实现、个性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此概念提出后,受到了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肯定,并在其所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作了权威性的概述,即“学习型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在该社会里,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

通过对学习型社会内涵的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学习型社会应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社会层面看,应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到得广泛的普及和认可,社会能提供满足人们进行各种学习的内容和场所。其二,从组织层面看,社会的各类组织都积极推动学习活动在本组织内的开展,形成学习型组织。其三,从个体层面上看,社会所有成员都能自觉地将学习作为自己一生的实践活动。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我们可以把学习型社会定义为一个能够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

学习型社会理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提升。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目标。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求社会的各种组织必须承担起向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教育和学习机会的社会责任,即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三)概念内涵

目前还没有一个被人们公认的、统一的、标准的定义,

我们将其界定为:“能承担起向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教育和学习机会的社会责任的组织,即可称之为学习型组织。

其主要含义包括:

1.学习型组织是以学习和教育作为促进组织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手段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与学习制度,并能够向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教育与学习机会的组织。

3.学习型组织是组织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培训和学习,形成浓厚的组织学习氛围的组织。

4.学习型组织是组织成员将学习与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的组织,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组织要为其成员提供充分的教育和学习机会,关注的焦点是组织成员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目标指向

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组织内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和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开展组织内教育培训活动是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是学习型社会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上的所有部门都承担着教育的职责,发挥着教育的功能。

(五)创建模式

目前对这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模式的总结和归纳还没有引起理论研究人员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这种学习型组织建设,起点低,理念陈旧。但我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在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必须给予重视和强调,因为在当前社会中,还有大量的组织没有担负起应担负的教育职责。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个体企业,组织内教育培训活动并为真正开展起来,职工的学习权力还没有得到保障。就目前创建工作实践而言,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论做指导,以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和全员学习为主线,以建立组织内教育制度为基础是其基本模式。

(六)实践探索

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许多组织自觉地投身到学习型组织建设热潮中来,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的单位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抓手,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展开培训活动;有的单位在创建过程中,把更新学习观念、创新学习方法作为关键环节来把握,在思想上树立起了学习是更重要的工位、工作是更有效的学习的“大学习观”:有的单位强调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强调个人学习基础上的组织学习;强调学后升成“新知识”,通过持续不断的创建,将职工的学习行为转变成组织的创新能力。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03-04

党的组织生活是指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党员的民主生活会。①《》第八条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高校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党领导高校的组织基础,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使命。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阵地,是广大党员加强学习、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提高党性修养,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确保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当代社会的变革,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东西方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多元价值观的相互交融,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矛盾,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爱国主义、组织观念、团结协作,其文化特质显现出鲜明的情感性、礼俗性,使群体成员保持牢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系着群体的文化心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固有的墨守成规、安贫乐道思想也体现出消极的一面,落后于时代,与现代文化不相融合。中国现代文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具有现代性与理性特征,强调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精神,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弊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强调自我价值,追求物质利益,主体意识强,主张个人奋斗,缺乏社会责任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党面临的艰巨任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使世界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开放、大融合的新特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引起了价值观的冲突。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加强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渗透,西方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意志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与主张仁爱、忠诚、责任、义务、和谐的道义型价值观产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冲击。高等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鲜明的公民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态度。②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种价值观相互交叉,传统的和现代的、东方的和西方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多元价值共生,有融合也有矛盾,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需要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加以引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顺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心,在育人理念、内容、体制和形式等各个方面加以创新。

二、理念创新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③高等学校必须面对新的形势,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阵地,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必须进行理念创新。

十六大以来,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时展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我党以此思想为指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精辟的概括,在工作部署方面,将“和谐”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写入十七大。

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总目标,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武器,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统领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减轻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与个人的幸福、人生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有效抵挡外来思潮的侵蚀;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鼓舞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学生传承优良民族文化,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几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党支部组织生活必须进行理念创新,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育人价值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党性意识,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内容创新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高学生党支部生活质量,对于保证党的领导、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情况来看,党支部组织生活普遍存在内容单一,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科学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加以创新。

首先,进行理论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十七大修正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党的理论体系,对于当代大学生党员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高校党支部应以组织生活的形式,指导学生全面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理论深度,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开创培养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高校党支部应以组织生活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分析、讨论和比较国内外热点问题,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对客观事实加以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外情况、东西方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进行剖析、吸收和扬弃。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提高识别能力,增强抵制能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国格和人格,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兴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再次,进行文化教育,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不断加强,社会更需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党支部组织生活在内容上可以打破原有的局限,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相互结合,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获得智能上的发展。高等学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还要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校园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影响社会大环境,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通过党支部组织生活,对学生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向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党支部组织生活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协调整合功能,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

最后,进行人文关怀,为学生创建和谐、温馨的心灵家园。学生党支部应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指导与服务。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首先,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规范的程序讨论学生党员的发展和转正问题,活跃组织生活的民主性氛围,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模式,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保证学生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还要完善党支部建设,通过组织生活,以民主讨论、公开选举的方式,设立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成立党小组,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其次,学生党支部要关心、服务支部成员。通过组织生活听取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加强党群联系,关心学生党员和群众中的特殊群体,尤其关注具有学业问题、经济困难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支部组织生活,要立足于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并通过学生党员感染普通学生,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的组织中来。此外,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还应增加创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就业、考研、出国等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指导,加强信息交流,整合各方资源。总之,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应秉承“强化教育、科学管理、人生导航、突出服务”的思路,成为学生心灵的依靠,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四、体制创新

党的组织生活既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党内外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组织生活必须坚持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和实效性的统一。④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要有制度保证,必须在体制上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加以规范和创新。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的情况来看,力量还比较薄弱。系部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一名政治辅导员兼任,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帮困助学、评奖评优、就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与服务等工作,事务繁多,而且又缺乏学科背景和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对组织学生党支部活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应在管理体制上加以创新,加强支部书记和支委班子建设。规模较大的党支部,不利于支部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分流的措施,分成若干个支部,每个支部选派一名政治作风正派、党性修养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的辅导员或专业教师担任学生支部书记;选派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一定感召力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各支部再根据规模的大小和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党小组,选派党小组组长。党总支要对学生党支部加强领导和管理,为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提供业务培训,对支部活动进行调研和指导,制定量化考核体系,定期对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先进支部和先进个人,确保各支部之间、各党小组之间在统一的标准下,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开展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组织生活,离不开扎实的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强大的经费支持体系。当前高校党支部活动经费的来源单一,仅靠学院拨付,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有些活动的创意很好,却难以落实。高校党支部应努力开创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改变多年来活动经费由学院包办的局面。要争取社会团体、校友会、社会捐集资等多方面的资源,多方筹措经费,也可以从科研经费中调拨部分来支持党建工作。对活动项目和经费,要进行合理预算、科学管理,推动支部党组织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

另外,还要完善和创新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运行机制。首先,学生党支部可以与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党员教师对学生往往能起到群体示范的作用,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把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教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上党课、就业咨询、个别谈心等方式与学生交流,真实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与辅导员的工作形成联动,优势互补,引导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可以通过与本系或外系兄弟支部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学生支部间的共建与合作。参与兄弟支部的组织生活,学习优秀经验,增进支部间的交流与合作。请兄弟支部的书记、支委或学生党员来本支部座谈或开展竞赛活动,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支部生活的质量。第三,学生党支部要加强与团组织的交流与协作。第四十九条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党支部活动要与团组织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发现、培养和考察优秀分子,将优秀青年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为发展党员做好前期准备。第四,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学生接受社会锻炼,将实习基地作为加强学生政治理论教育的平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一方面开展党的先进思想的传播、宣传活动,另一方面开展认识实习和专业见习,通过产学合作,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形式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组织生活模式对学生党员难以产生吸引力,党支部组织生活在形式上也应该顺应形势的变化,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实习等活动,运用网络载体等媒介,进行学习、实践、思考和探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为此,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参观是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进行观察以补充课堂所学知识的教育组织形式。⑤党支部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到革命遗址、革命老区参加考察活动,接受革命精神教育,学习和传承党的光荣传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利用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向老区人民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老区人民提供法律咨询、帮困帮扶等服务,为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支部要组织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将党的宗旨贯穿于一切活动之中。组织党员到“颐养园”为老人送去温暖,到孤儿院为孩子送去关爱,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我国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学习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念、群众观点、辩证唯物观点。⑥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定期参加认识实习和专业见习,巩固和加深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操作技能,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党支部对以参观、服务、实习为形式的组织生活,要有明确的计划,制定相关的任务和要求;在活动过程中,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加强思想指导和业务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概括,对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深化党员的思想认识。

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网络教育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自主性的特点,使教育工作变得便捷又有效。

利用网络,可以将支部建在班上、建在社区,使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影响力。依托网络平台,还可以建立网上“党员之家”。学生党员在网上家园可以有选择地学习文件资料,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地在网上进行学习讨论,汇报思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网络载体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增加党员之间、党员和支部之间的联系、信任和了解。上海大学生的网络互动社区――易班,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高校党支部可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建立“支部易班”,让网络成为学生党员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成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陈地。用网络载体的形式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能扩大组织覆盖面,更广泛地听取学生党员的心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渗透力。

六、结语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对党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主要阵地。时代在变迁,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组织生活也应与时俱进。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党支部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与成才。

[注释]

①[4]周鸿刚主编:《大学生入党教材》,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②孙绍荣主编:《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4)

一、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发展脉络

由于对我国高校组织的研究大多是使用组织社会学里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阐述的,所以了解新制度主义的发展脉络是必要的。

新制度主义是相对于早期制度主义而言的,按照周雪光的说法,新制度主义是美国社会学家迈耶和罗恩创立的,二人于1977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制度化的组织:作为象征符号和礼仪的正式结构》标志着新制度主义的成立,这篇文章是新老制度主义的分界线。随后,迪马奇奥和鲍威尔于1983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铁的牢笼:组织领域的制度趋同和集体理性》,又将新制度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一)迈耶和罗恩的研究

迈耶和罗恩(1977)强调合法性机制在组织结构内部以及组织与制度环境互动中的重要作用。迈耶提出:首先,我们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考虑、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其次,如果我们要关注环境的话,不能只考虑技术环境,必须要考虑它的制度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这一制度环境,即他们所指的合法性机制,对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是组织之间的趋同现象,为了与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和做法;其次是组织之间的相互模仿学习,这些模仿行为减轻了组织的动荡,因为它扎根在制度环境里,得到了合法性,不容易受环境的冲击。

(二)迪马奇奥和鲍威尔的研究

迪马奇奥和鲍威尔(1983)认为制度不是一开始就塑造了组织行为,而是通过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间接影响组织的行为选择。他们从组织间关系和组织场域的层次进一步讨论了组织趋同性的渊源。他们发现趋同现象起源于组织面临的制度环境,提出了导致组织趋同的三个机制:强制性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

强制性趋同来源于其所依赖的其他组织和社会的文化期待施加于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压力,这种压力可能被感知为一种力量,如劝说或邀请其加入共谋。在一些情况下,组织变迁是对政府法令的直接反应。模仿性趋同就是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模仿成功组织的做法是比较安全的。社会规范包含着共享、共享思维,它诱使或迫使组织采取与其一致的形式和做法,以获得合法性,得到社会的承认。

(三)瑞夫和斯科特的研究

1998年,瑞夫和斯科特发表了《组织合法性的多维模型:制度环境变迁中的医院生存》。他们的研究关注两种组织合法性基础,即管理合法性和技术合法性的产生与演变的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对组织生存的作用。他们提出了认识合法性的新角度以及测量合法性的新手段。专业协会组织对医院的认证标准不同,有的强调管理行为,有的与技术内容有关,因而提供了不同的合法性基础(张永宏,2007)。

二、 我国高校组织的特点和适用路径

为了分析我国高校组织的趋同现象,就有必要把高校组织的特点融合进组织理论中,正是由于高校组织的独特性才导致了高校组织独特的趋同现象。我国高校组织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校组织目标的模糊性。现代组织理论认为,当组织目标模糊不清时,组织对于制度环境很敏感,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获取外在环境的合法性支持,可能会将一些重要的使命和职责暂时放在一边,仅仅注重外在形式。大学组织目标的模糊性也会导致学校模仿其他成功的大学,故高校之间容易出现趋同的现象。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要从模仿性机制来解释。

其次是环境的复杂性。现在的高校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甚至是极端复杂、动态和不确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不相同的。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受技术环境的影响弱,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强,所以我们需要从制度性机制而不是竞争机制来解释高校组织趋同现象。

最后是组织对资源的依附性。没有组织是自给的,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在和环境的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的稀缺资源,没有资源组织将不能正常运作(邱泽奇,1999)。

三、 高校组织趋同的作用机制分析

作为组织制度主义学派研究的核心概念,合法性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韦伯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组织、一个群体、一个社团、一个村落或部落的内部都有一个权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产生的权威才是合法的、可以被接受的:第一种是个人魅力型,第二种是传统型,第三种是法理型权威。Scott(1995)认为所谓“合法性”,并不是一种可以用来占用或者交换的商品,而更多体现为与文化结盟、规范支撑以及与相关规则和法律保持一致性的条件,是使组织行为在某些被社会建构的规范、价值观、信仰和定义系统中表现为满意、合适或恰当的系统普遍化的知觉和预设。王程?|、王路昊(2013)通过对南方某成功运作的大学孵化器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当面对强大的环境神话压力时,无法实现经济效率的初创期组织必须首先完成合法性重建,才能进行正式的制度化。李路路和朱斌(2014)讨论了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私营企业中迅速扩散的原因、结果以及扩散机制。

很多学者从合法性机制下的制度性趋同的三个机制来解释高校趋同现象。首先是强制性趋同,主要指具有法律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这些都具有强制意义的要求,组织或个人必须遵守(周雪光,2003)。通过强制性制度,国家刻意或不经意地为组织制定了一个发展的轨道和范围,组织想生存就必须被纳入这一规范中去(汤晓蒙,2009)。

社会学的学者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组织趋同的原因。如吴慧平(2007)从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关系出发,指出我们不能将大学组织的趋同性行为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追赶潮流的表现,而要意识到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的发展与变革,要考虑外部制度环境的合法性机制。张清(2006)指出大学组织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类型关联和一致性因果关联是大学趋同的普遍性前提机制,而社会理性的强制机制与大学组织理性的合法性诉求机制是促使我国大学趋同的现实因素。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非正式组织,学生管理

 

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是有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提出的。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中,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共同利益形成的以一套群体默认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运行的松散型组织。它的产生依附于正式组织,但不像正式组织那样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高校中的传统的正式学生组织有校、院、系、班级各级学生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高校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各类兴趣小组、老乡会、网络游戏中的战队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在众多的非正式学生组织中笔者认为其中有一类组织有别于其他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把学生社团界定为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学生志同道合的组织。这个定义很好的说明了学生社团相对于学生会、共青团组织来说属于非正式组织的范畴。但对比非正式组织的定义,我们又认为高校学生社团不能简单的同老乡会、网络游戏战队等组织一样划归为非正式组织。因为高校学生社团他们作为一个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的同时还要接受校团委领导,成立还必须经过校团委审批,每年还必须到校团委注册。所以笔者将高校中这类非正式组织命名为“收敛型非正式组织”。了解和引导“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一、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1、学生社团成立历史短暂,以及其性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的不成熟性,造成学生社团成员对固有东西继承较少,而开拓、创新较多;故这类组织在活动的开展方面敢想敢做,勇于突破。

2、学生社团生成的原动力——兴趣爱好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更注重自身感受和兴趣出发考虑问题;

3、学生社团的自治特质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思考的一维性和单向性,这在有利于社团成员主体性发挥的同时,使之缺乏复杂环境锻炼下的成熟性;

4、学生社团一般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学生社团组织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感召力,这种权威是一种“个人魅力型权威”。这样的领袖人物往往对社团成员发生重大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

5、学校党委、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宽松管理,易造成社团成员思想的相对政治边缘性和主体自由性,自我观念较浓,协调能力不足。

6、学生社团组织渴望被学校党委、团委肯定和认可,希望得到广大同学的关注和支持,有转化为正式组织的愿望。

二、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影响

1、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满足了青年学生的交往与被尊重的心里需要,从而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成员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故成员间的交流知道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大有裨益;收敛型非正式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可以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

2、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都是自发产生的,在群体目标和价值追求上,群体特征明显。当一些群体意识到学校目标限制本群体利益发展的时候,他们便会从实现小群体的目标出发,攻击和破坏学校整体目标的实施。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有时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还容易导致不团结、闹意气、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发生。

三、对待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一)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激励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这类组织的管理很适用。尤其双因素理论揭示了内在激励的作用, 对学生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激励高校学生社团提供了新的思路。

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根据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双因素理论”。理论指出: 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往往是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五种因素。当这些因素缺失或强度太低, 就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 但这些元素又并不是员工感到满意的充分条件, 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不能直接激励员工, 但能预防员工不满情绪。另一方面, 使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往往是成就感、被表扬、工作本身、责任和进步等五种因素。这类因素具备后, 可使员工感到满意, 但员工感到不满时却很少是因为缺少这些因素, 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该理论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激发起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对于高校学生社团来讲, 学校审核后同意其成立、同意其在允许的范围内招收新成员、同意其在校园内公开展活动等等属于保健因素, 认同其促进校园文化的作用、鼓励其发展、培养其核心成员、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平台,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成员得到认可和满足自我实现, 属于激励因素, 可依据以下方式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激励管理。

1、注重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内在激励

要想真正激励高校学生社团, 就要注重激励因素, 通过这些因素的运用, 才能满足高校学生社团较高层次的需求, 把学生社团这种自发组织的感受提升到满意阶段,从而真正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生工作者在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社团活动的专门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诸如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等活动,也可针对不同的社团邀请其参加到学生会的一些常规活动中来,比如采取邀请文艺性社团参加到学校常规的文艺演出中来,扶持一批科技型社团参加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等方式,满足高校学生社团的兴趣并激发其兴奋点, 从而满足高校学生社团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高校学生社团要采取与学生会管理不同的方式,避免对社团活动过多的干涉, 实施目标管理,减少过程控制, 扩大社团的自主权和活动范围, 并积极提供一定资源使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得以展现, 使社团成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对高校学生社团的一些外联活动要及时的提供帮助比如出具介绍信、介绍联系人等,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要根据所开展的活动有针对性的给予一定的扶持。

高校学生社团缺乏稳定的活动经费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为社团成员的会费和社团争取到的社会上一些单位的现金或实物赞助。但相对于学生会的影响力,校外的单位更倾向于将资金赞助于学生会开展活动。故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一些社团进行资金扶持,可以通过资金杠杆来调节一些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在校内采取社团活动经费招标的方式来调动各社团积极开展活动。

对于活动开展有计划、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团可以将社团活动及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在校园内大力宣传,使社团成员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信任。对学生社团的核心人物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如学校定期评比社团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可授予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核心人物, 对于表现突出有意向进入学生会组织的,也可以依据能力, 给予一定的学生干部工作,或在学生档案中给予学生干部身份。

2、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

在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激励中, 不应忽视保健因素, 如不应因某学生社团近期没有活动或出现一些问题就对其采取简单的取缔注销等手段。但对于确实已经对学校的学生管理起到了很大负面效应甚至违反了校规校纪的社团也不能手软要坚决予以取缔,并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公开通报,决不能过分注重改善保健因素。

管理中还要善于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可以转化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 授予高校学生社团核心人物的荣誉, 如果此荣誉确实是与其勤奋努力、与社团取得成绩是分不开的,确实是对其工作的真实肯定,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变为激励因素。如果两者没有联系, 仅仅是大范围的大锅饭式的授予的荣誉, 这样的显然构不成激励, 而且一旦后续停止给予, 还会造成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满,产生负激励效应。作为学生工作者, 既要注意保健因素, 以消除高校学生社团的不满, 又要努力使保健因素变为激励因素。

(二)对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外部管理

1、积极引导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学生管理者对他们的活动一般无法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可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引导社团成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其追求高层次的归属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做出贡献。

2、适当融入

高校学生管理者可以将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收集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成员在一起,组织内部容易形成一些不良习气。学生管理者可通过与社团成员交朋友、座谈交流或偶尔参见其活动聚会等方式,融入社团中去,以此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社团成员思想愿望,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3、适时惩戒

收敛型非正式组织是一个群体,内部有凝聚力,思想较一致,其整体行为对正式组织有较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其非建设性行为会对正式组织造成较大破坏力。因而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防微杜渐,防止不良风气在其滋生蔓延。对于社团中个别成员偶尔违背校规校纪的行为,应及时指出。对于重犯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严肃批评,令其改正,严重的要给予处分。

总体而言,学生工作者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这类“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的做法, 应该是充分发掘总结其发展特征,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承认其在活跃校园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激励管理为主,以外部管理为辅,在对其管理中要充分积极发挥激励作用, 不能忽视保健作用, 要防止激励作用向保健作用转化。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对高校学生社团这类“收敛型非正式组织”管理好、引导好,他们一定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苏海泉、周志强、管雷目标管理模式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工作探讨[J] 青年探索 2007.3

[2]陈通荣非正式组织对管理决策的影响[J] 管理观察 2008.7

[3]张立驰试论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差异及对其成员的影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

[4]童善勤应对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策略[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5.7

[5]任永亮非正式组织研究述评[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2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6)

农村社区政治属于非权力政治即社会政治的范畴,它在我国政治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今后的农村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战略中也将占据着更为突出的位置。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的实现和扩展,更事关农村社会发展的大局,因而是至关重要的。就我国而言,农村政治发展的标志是村民政治参与的提高和国家任务(如计划生育、征收各种费税)的有效完成。可笔者通过近年来的调查和思考发现,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政治发展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比较突出,后者也正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之所在。所以,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即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社区政治发展困境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出路,以期为改善这一局面提供更具目标性的参照。

一, 本文所论"组织化"的内涵

一般说来,"组织"一词意味着:为了特定目标和实现某些职能而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将"组织"一词进一步界定为"人们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方式而形成的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组成此种共同体的人们或单位所采取的社会生活方式。"([2],第171页)可见,组织不仅意味着是一种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更意味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既然是"共同体",就有别于仅仅是一盘散沙的各个个体的集合概念,而是多个个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结构结合起来的有机体,表现在个体利益与组织利益、个人活动和组织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上。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不是形式上迫于某种压力的应付和走过场,而是一种自愿自觉的参与过程,表现在个体为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而借助于组织的形式上。当然,组织是通过一定的机构体现出来的。这些机构是组织的载体和标志。有鉴于此,可以将"组织化"理解为人们结成组织、参与组织和开展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其具体表现也就在于,组织机构各项活动的开展状况上。衡量"组织化"的尺度可以各有不同,但组织成员对组织活动的参与度、参与质量,组织活动开展的频度和效果,成员对组织的认可度和期望值,组织在适当处理共同利益与成员利益上的表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政治学意义上的"组织",强调其公共性,表现为围绕公共权威和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而展开的活动过程。与此相应的,政治学意义上的"组织化",虽然也包含了前文所论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化"的含义,但更强调了组织活动的公共性及个体与公共权威之间关系。由于本文欲从政治学(更准确地说是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农民组织和组织化的问题,(亦即从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问题),故本文论及的"组织"和"组织化",限定于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的范围内。如此界定的另一原因在于,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民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组织依托的个体:他们既没有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如家族)可以利用,也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自治社团。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有效社会组织形式,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人民公社的解体意味着过去行之有效的从公社到生产队的纵向控制体系瓦解,国家便开始直接面对无数的个体小农。为了填补这种组织真空,近些年来我国实行了乡村自治,即建立农村自治组织--村委会。村委会便暂时作为农村社区中最大的正式组织而存在。因而本文所论"组织"的外延是以村民委员会为标志的社区组织。目前只有村委会既受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又是唯一在全村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公共权威机构,同时也是当前中国农村社区独立的法人行动者。其发展状况成为衡量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一个尺度。因而,"组织化"的内涵也就限定如下:村民参与由村民委员会主导的村级事务的过程,以及村民委员会动员和领导村级活动的过程。结合前文所述衡量"组织化"的诸多指标,本文用于衡量农民组织化的指标也就包含以下几点: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频度和质量,村民委员会主导村级事务的频度和实际效果,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认可度和期望值,村民委员会在处理集体利益与村民利益上的表现,等等。本文所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界说,也就是指由这几项指标衡量所得出的总体性认定。

二, 选题原因

三,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成因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分析

四, 结语

以上我简要地分析了造成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这些原因在不同的地方其表现不同,其突出的方面也不同;但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以上的部分原因有关,而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纠结在一起的。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的传统负担相当沉重,而目前国家在政治制度的供给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民的组织化进程又处在一个市场化、个人化的新时代,在个人承包制的背景下进行。诸多原因造成了目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因而改善这一状况也只能从这些方面入手。但是,鉴于经济发展将是今后农村发展的主题,所以重中之重便是如何建立经济推动的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村级组织只有在加强为村民提供经济服务,并且有能力提供有效资源和政策时,它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村的组织纽带。而村民们也只有在发展经济尤其是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发现建立共同组织或通过村级组织保障和实现自身利益和权利的必要性以后,农村的组织建设才真正拥有了来自村民的动力。国家制度也应该促进而不是束缚这一趋势。唯其如此,目前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观。这也是今后我国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出路之所在。

参阅文献:

[1],《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徐勇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乡村社会学》,袁亚愚 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刘伟等:“浅析经济因素对村级民主建设的影响”,载于《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4期。

[4],《徐勇自选集》,徐勇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俞可平:“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号、秋季号。

[6],《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王沪宁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十一章“农民在官僚政治下的社会经济生活”。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7)

关键词: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综述

自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书发表后,社会上就掀起了一股研究探讨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学习型组织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为了全世界组织建设的焦点。也受到了教育界和管理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问题也应适应时代的变革,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不断推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国内学者中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中,比较典型的是郭咸纲的定义,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①

二、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内容

(一)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方国才、蔡守龙在(2003)《营造学习型学校》中分析得出有三大问题影响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首先,“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没有从根本上真正重视人的问题。”②虽然也有不少学校倡导“以人为本”,但教师的潜能、积极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相脱节的问题”。指出,“忽视管理中人文取向,实际上就是没有意识到管理不仅要讲究秩序、追求效率,它更是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再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现行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相冲突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的应该与新课程的改革相联系。“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课程的二度开发能力,这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而目前仍有不少学校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相冲突的地方,存在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障碍如管理理念落后、组织结构死板、工作方式缺少灵活性”,“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和学习的研讨的氛围不浓厚等”。

孔宏、吴岩在(2005)《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中,把阻碍学习型学校组织构建因素称为构建障碍。并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将当前构建学习型学校存在的障碍分为五种即“自我超越层面的构建障碍”③。表现为“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工作与学习分离,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高;个人愿景、个人现况不能厘清”等。“心智模式层面的构建障碍”。如“思维方式固有化”;“高层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实际检验”等。“共同愿景层面的构建障碍”。如“学校共同目标形成方式缺乏民主;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分歧较大”等。“团体学习层面的构建障碍”。表现为“学校各团体中隐性知识比如个人教学经验、科研经验等被看作私人财产,不能与别人分享;人们仍然普遍存在习惯性的防卫心理”等。“系统思考层面的构建障碍”。如“学校作出工作方针与政策的依据过度依赖于经验和惯性;学校不同部门缺乏有效合作”等。

前者认为影响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机制、文化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后者还论及了评价机制、团队建设、组织内有效合作的问题。共同分析了学校组织建设的微观因素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影响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宏观因素,如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的干预,社区环境的影响等。而且也没有指明哪一因素对于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影响最为显著。

(三)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张英、张民选在(2005)《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学校》中还提出要加强外在因素建设。增加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人、财、物的直接和间接投入,以“促进社会对教育的关心”。④“学习型学校不仅要促进全学校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和社会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让全社会的人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如何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以促进社会对教育的关心为己任”,实现教育的社会发展。

程水栋在(2006)《探析学校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倡导还要加强学校组织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包括“开展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⑤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形成学习方式变革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师生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观点,研究者认为,学校应施行“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机制;做好领导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转变评价机制;加强文化建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开展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促进社会对教育的关心。可谓见仁见智,论及的较为具体、全面。

三、反思与展望

关于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大多采用查阅文献和编制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的。从研究关注的对象来看,关于乡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较少。应采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和维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经研究表明,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这些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中小学校更好地明确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向。中小学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仅是学校和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业,而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的一项事业。抓好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将会更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张淑萍. 解读学习型组织[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彭赓,李敏强,寇纪淞.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研究[J]. 中国软科学,1999,(12).

[4]陈颖文 ,杨军民 ,魏海军.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J]. 中国电力教育,2003,(Z1).

[5]张声雄. 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J]. 中国人才,2003,(2).

[6]黄爱玲. 彼德・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特征[J]. 教育评论,2003,(5).

[7]鲁威,徐彬. 高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注解

①张淑萍. 解读学习型组织[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6-8.

②方国才,蔡守龙. 营造学习型学校――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构想[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③孔宏,吴岩. 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32):14-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