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三维目标论文

三维目标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6:31

三维目标论文

三维目标论文篇(1)

对于音乐而言,通过实践三维目标,能够摆脱以往的、具有束缚性质的音乐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成长。首先,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在于体验目标。简单来讲,体验目标主要指的是人的生理、心理与音乐音响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内在音乐感受,包括音乐形态体验和音乐情感体验。对于体验目标而言,可以用“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形容。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不同,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音乐的追求也存在差异。通过实践音乐教学中的体验目标,能够丰富个人情感,通过音乐来传达更多的感受,为个人内心的理解与感悟,提供更多的帮助。其次,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的第二个目标,在于内容目标。该目标比较容易理解,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要习得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内容目标比较具象化,可以通过发音的练习、歌唱的形式等等,来实现音乐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特长的发挥。第三,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的第三个目标,就是过程目标。该目标是三维教学目标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在概念上表示为,指的是学生在音乐活动过程中体现的,在实现体验目标、达到内容目标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制约于音乐学习过程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由此可见,过程目标对体验目标、内容目标的实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后需在过程目标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的实践意义

(一)利于全面预计和考察教学结果

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的设置,完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而设定的,并非是教师个人意见的体现。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音乐教学三维目标,主要是从音乐教学目标方面,实现形态角度构成的整体结构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最大益处在于,利于全面预计和考察教学效果。以往的音乐教学,并没有刻意的实现上述的转变,因此教师往往在最终的考试当中,才能了解到教学上的缺失或者是学生学习当中的阻力。但由于已经临近学习阶段的终点,因此即便发现问题也没有办法较好的解决。通过体验目标、内容目标、过程目标的实践,能够在不同阶段,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预测,并且在各个阶段完成后,实施针对性的考察,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留有一定的改善空间,能够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及时改正错误,实现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

(二)利于教学设计和评价从教学双方入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灌输式教学和单纯的讲解,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学生,且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是绝对不能应用的,因为音乐注重双方的沟通和理解,而不是生拉硬套的教学。从音乐三维目标的实践来分析,不仅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双重性,同时在长久的实施后,有利于教学设计和评价从教学双方入手。第一,音乐教学是教育和学习的结合,师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解和沟通,及时的消除矛盾,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实现音乐教学的共同进步。第二,从双方入手,意味着每一节音乐课程,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此来达到高效的教学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阶段的不同音乐课程,教师必须把握好教育和学习所占的比例,否则很容易造成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的不和谐。

(三)利于更大限度的体现音乐教育功能

三维目标论文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 原则 反思

一、三维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语文学习目标设计的原则

迄今为止,对学习目标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二是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一般认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更适合教育测量,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还可以用来指导方法、策略的选择等,因此,对课时水平上的教学设计有着更好的适切度。主要是因为加涅开展学习结果分类的研究的出发点原本就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学习结果加以区分,从中找寻不同类型知识技能迥然有别的支持条件,从而为教学活动服务。加涅这方面的努力后来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誉,他被称为教学设计领域的奠基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2011年颁布的修订版采用了三维目标设计的整体架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意在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知识和能力主要对应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包含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思维平直开发、阅读写作中的具体技巧学习等,对应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认知策略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对应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最后一类,即态度领域的学习。从整体上看,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主要依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设计的,不同的是课标在强调学习结果的同样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他力图通过对学习经过的重点强调,体现语文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后现代课程论思想在教学设计领域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说,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教学中的过程目标,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

作为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我们认为,语文的学习目标设计理当从整体入手,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1.三维目标统一的原则。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的三个向度,它们不仅各自具有独立的本体意义与价值,三者之间还互为手段、互为目标,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最终指向人的整体发展,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大量一线教学实践证明,三维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分开的,尤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不能游离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之外独立进行。只有将三维目标完美融合,整体加以推进,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目标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统一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关注整体,关注全局。应该看到,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语文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属不同的层次,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设计学习目标,必须以总目标、学段目标为准绳,以单元目标做最重要的参考。同时,学习目标的设计还要与学习者可接受教育的层次相匹配,展示出良好的学习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的需要。让优秀学习者能吃得好,让中等学习者能吃得饱,让学习困难者能吃得了。

3.行为性目标、体验新目标统一的原则。在学习目标设计与编制中,不同理论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行为主义认为目标设计应当精准,可以观察、测量,他们主张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作为学习结果变化的依据,后来的研究者提出abcd模式,即行为、条件、标准、教学对象四个基本要素。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内容是复杂的,学习结果类型极为多样,需要吸收行为主义设计方法的优点,借鉴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优秀的设计思想。行为性学习目标主要指向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语文学习内容,特别是语文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体验性目标主要指向学生情感态度领域,针对的是一些无法精确量化的学习内容,如体会文章情感,揣摩人物内心活动、领会文章表达的意蕴等,这部分目标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表述方式加以叙述。

4.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统一的原则。对学习活动而言,预设学习目标是必需的,但预设与生成并不矛盾。教学是动态变化的,预设只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完整的教学是在动态的课堂中走向活动终点的,因而目标的生成是必然的;课堂是开放延展的,现代教学讲究开放教育,包括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学习活动、开放学习评价等,这些都决定了教学预设仅仅是预设,它不可能阻碍在开放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生成,包括学习目标的生成等。

二、对三维目标陈述的思考

相对于认知领域的精细研究,迄今为止人们对动作技能学习和情感态度学习的研究仍然相当薄弱。所以,要不要开展像认知领域那样的分析研究与教学设计,学术界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三维目标属于内在反应,无法测量或评价,无法测量或评价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承认,三维目标确实具有一定的隐形性、不确定性、随机生成性,平时较难用十分准确的指标加以呈现,这并不能说它不从陈述或者无需陈述,相反,我们认为,清晰的目标陈述对于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1.体现三维目标统一的原则。采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融合的叙述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全部内涵。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比较目前十分流行的将三维目标加以分设的陈述形式,我们更提倡将三维目标统合起来一并加以叙述,如此,设定的目标中便既有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要求,又渗透了相关的语文学法指导,三个方面相互借力,相互促进,体现出了促进学习整体素养发展的思想观念。

2.贯彻行为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统一的原则。通过隐性学习目标结合显性学习行为共同呈现的陈述方式,实现隐性目标的具象化。遗忘一些十分笼统的表述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表述不清的,难以起到清晰的学习导向作用,必须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内在心理的变化和能够反映学生内在心理变化的外在行为方式列举有机地结合起来。

3.贯彻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统一的原则。采用表现性目标联系生成性学习目标共同呈现的叙述方式,为学生精神领域留下充足的成长空间。对语文学科而言,表现性主要指明学生参与的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或语文教学事件,而不指明学生将从中收获怎样的教育影响。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学中需要实时对目标加以动态调试,通过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修正目标,提高目标设计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生成性目标并不拘泥于预设目标本身,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在于它的目标价值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于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注和对学生个人收获体验的充分尊重。它的评价在于学生自我,在于教与学的过程本身。

参考文献:

三维目标论文篇(3)

摘 要: 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伴随着教学的改革,新三维目标被提上教学的舞台,在各学科受到广泛的运用。新三维目标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新三维目标是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历史新三维目标的内容着手,详细地解读了新三维目标,对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落实新三维目标的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新三维目标;内容;方法

一、历史新三维目标的内容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历史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后还应该具备基本的历史信息分析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历史信息,具有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概括等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历史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学习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后,对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做深入的了解。历史的学习过程是从感知历史事件开始的,从感知到积累再到探索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另外,历史学习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了解学习方法的过程。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学好历史,必须高度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学习中得到的结论必须以真实的历史时间为依据。历史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探究学习的能力,要懂得如何分析历史时间,懂得从事情的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综合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起因,探索最合适的分析方法。学生还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用在课堂内容的学习上,还可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历史学习还要求学生善于跟他人合作,从合作学习中理解他人的想法,跟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交流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历史学科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学生的名族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借助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历史新三维目标要求重视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命运的意识。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识、树立崇高的理想等。学习历史知识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认识人类发展变化史的同时,对世界各地区、个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学习中吸取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符合21世纪发展的开放式观念。

二、历史新三维目标的解读

(一)“知识与能力”的解读

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信息知识以及意会知识的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概念、历史人物等。历史能力主要指历史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养后的散发思维能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历史课程的学习以及历史习题的解答中累积而来的,例如解答一道历史习题,学生就应该掌握历史学科中所有这种类型的解答方式,再根据这种方式举一反三,思考其他类型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的解读

“过程与方法”属于新三维目标中的二维目标,传统的历史教学重视历史事件的结论而忽视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21世纪经济社会对教学的要求。现今历史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的结果,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传统的历史课堂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改革后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二维目标中的“过程”主要指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行为能力的过程,培养过程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二维目标中的“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中学历史学习的方法目标是:学生自主地预习教学内容、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课后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举一反三完成课后习题。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思考历史人物生活的艰苦和取得成就的不易;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据自主思考得出结论;二维目标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和比较,增强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同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历史教学新三维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情感”是指人的价值在得到认可和满足时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包含范围较广,除了基本的学习态度以外,还包括学习动力、求真的科学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指学生在学习中对事物产生的看法,中学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三、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落实新三维目标

(一)整合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要求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进行叠加,整合手段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开展,在过程与方法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三维目标要细化、系列化、学科化

伴随着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明确提出了教学的新三维目标,主要是把理论化、抽象化的课程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便于中学生理解学习。三维目标的整合首先需要把三维目标细化、系列化、学科化。“细化”指将课程教学目标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教学课程的总目标,它主要是某一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史。我国教学课程的总目标主要体现在课程方案中,总目标为每种类型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层次是相对总目标来说较为具体的目标,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根据每一具体的知识点,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演变进行深入了解。第三层次是可以直接操作的教学目标,主要指课堂教学时制定的教学目标;“系列化”是对新三维目标之间的管理进行整理,是将细化的各个目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向联系,对各个目标之间的影响和互动等进行简单的描述;“学科化”是指将三维目标转化为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科化可以将理论化的知识点具体化,结合实践引导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情境化。

2、课堂内容具有问题性、情境性、活动性

三维目标的整合需要做到课堂内容具有问题性、情境性以及活动性。“问题性”表现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探索中学习历史知识,如学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有哪些?”、“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学习;“情境性”是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满足教学的需求;“活动性”指课堂教学处理理论学习外还应该结合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学历史学习要求掌握历史人物,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到位、技能目标要落实

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没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将课堂还原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应该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状况,展示“战争时局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观看“战争时局图”后有什么感触?”“小组之间从“战争时局图”中发现了那些问题?”等,小组之间在互相讨论、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安排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一小组代表:从“战争时局图”中我们看出帝国主义的凶狠残暴。

二小组代表:从”战争时局图”中我们看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三小组代表:我们经过讨论提出问题“战争时局图”主要想传达什么思想?

四小组代表:”战争时局图”告诉我们要奋起抗战,保卫国家领土的统一。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工作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为主,教师可以及时总结说:第三小组同学问题提得恰到好处,第四小组同学的回答也非常到位,综合四个小组的同学的研究讨论,我们可以明确“战争时局图”的深刻寓意,通过这幅图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残暴,还可以看出一场大规模的爱国主义运动即将爆发。

这个案例很明显将课堂主体还原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是引领向导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保障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准确到位、落实学生的技能目标。

(三)情感目标要切实

情感目标的达成与其他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情感目标属于隐性知识,强调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本为主,新课改后,单纯凭借课本进行教学是无法达成教学目标的。新三维目标的提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教育,中学历史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如学习“司马迁与《史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寓意,引导学生结合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精神感悟司马迁的的人生价值;学习“贞观之治”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应该你引导到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将古人的用人制度与现今社会的用人机制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学生对比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工作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还要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结束语

作为教学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在具有创新精神的同时,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进行整合,三维目标不仅要细化、系列化、学科化,课堂内容还需要具有问题性、情境性、活动性,满足过程与方法目标到位、情感目标要切实等要求,落实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新三维目标。新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有教师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课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地实现新三维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映红.连续统思维:三维目标与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2] 戴成方,魏娟.如何落实体育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J].科技信息,2010(21).

[3] 胡月琴.在历史课堂中怎样落实三维目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8).

[4] 吴文海.促进历史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交融的策略[J].考试周刊,2009(43).

[5] 李春芳.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的三维目标[J].读写算(教研版),2013(2).

[6] 陈海和.一切尽在“不言”中――谈谈历史图片对实现三维目标的作用[J].金色年华:下,2011(10).

三维目标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TPM&,RCM、设备房标识系统

 

0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深入发展,地铁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作为大运量的公共客运设施,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作为其重要保障手段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交通论文,设备管理与维修费用已经不再是一项辅助性投入,而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成分。

为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和预防设备的故障,设备维护通常有两个目标:一是确定设备的维护策略;二是如何经济有效的落实完成现场设备的维护活动[1]论文服务。本文提出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维护策略,正是用来实现这两个目标,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设备房标识系统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系统维修管理水平。

1 TPM&RCM相融性分析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Maintenance)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优化设备维修策略的过程和方法,即回答了哪些设备该修、修什么以及怎么修(维修周期)等问题。TPM(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维修活动的落实。

虽然RCM与TPM作为两种不同的维修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二者如果能够协同运作,可以达到拥有更精确、更全面的维护数据,突出更重要的维修计划交通论文,明确更明晰的设备维护责任论文服务。简单而言,通过两者协同,一方面,RCM通过数据收集及理论分析确定最经济可靠的维修策略,并依据故障后果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将设备房现场设备管理中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影响运营服务质量的故障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将其故障现象、原因、后果、处理方法等部分的摘要。

2 TPM&RCM相融的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针对设备维护的基本目标以及TPM和RCM相融合的基本原理,TPM&RC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施主要步骤包括:设备关键性分级分类、设备FMEA分析、维修周期优化决策、TPM可视化维修指导、规范化点巡检等,其中前三者利用RCM分析手段为TPM落实维修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设备维修策略,而后两者则通过可视化规范化等手段实现这些维修策略的经济有效执行,且为持续的RCM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关系流程如图1所示。

3 TPM&RCM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3.1 设备分类分级

为提高设备维护的检修效率交通论文,节约维修成本,实现重点设备重点维护,TPM&RCM相融的维修管理策略首先依据巴累托最优的管理分析法对设备进行关键性分析,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策略优化,考虑到设备的关键性主要由设备的安全性、失效频率以及维护成本决定,因此,选择这三者作为关键性影响指标,按照下式判断设备的关键性得分:

(1)

其中,为某一设备的关键性,为指标的权重,可分别设为5、4、3交通论文,为指标的关键程度得分,可依据实际情况1-9打分评判论文服务。当时,判断该设备属于K类设备,时,属于I类设备,时,为O类设备,这里的KIO分类分别代表Key、Important、Ordinary。

3.2 可视化现场管理

在进行设备的维护维修时,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无法准确的判断故障的原因;没有规范的维修作业流程;缺乏可视化的操作指导,容易导致错修漏修,维修工作效率低交通论文,也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数据信息的积累,因此,为实现维修活动经济有效的落实这一目标,有必要将RCM优化的维修策略等信息与TPM有机融合,采用特定的可视化标牌等手段指导现场维修活动,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表1 设备可视化维修内容

 

项目

可视化内容

维修操作流程图

设备关键性

K--红牌

I--黄牌

O--蓝牌

操作关键点

红色标

黄色标

蓝色标

作业方式

仪器检测

手动检查

目测

检修周期

双周

三维目标论文篇(5)

少年儿童分级阅读的概念在美国有几十年历史,产生了多样而详尽的方案和标准,如蓝思分级法(Lexile)、A-Z分级法、阅读发展评价体系分级法(DRA)、常识媒体评级等,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而分级阅读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较为知名的专业阅读研发推广机构有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等,此外还有一些出版机构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尽管我国的政府、图书馆、教育机构、出版机构、读者等都在呼唤、探索、实施分级阅读,但已有的分级阅读模式的影响力都很有限。

笔者认为,少儿分级阅读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选书参照系,让读者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到更加适合的图书。因此,要深刻认识我国少年儿童图书的出版和阅读现状,跳出国外分级阅读的固有模式,探索科学、有效、包容性强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并公开,推广使用方法,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出版者、发行者、读者、图书馆、学校等各方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一、“三维分级法”的构想及依据

阅读涉及读者和图书两个主体,阅读分级也应充分考虑这两个主体。少儿图书种类较多,为了便于分析说明,现就科普/百科类图书进行论述。

少儿科普图书是提供给少年儿童阅读的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当当网、亚马逊网、京东商城等电商网站的图书分类中,在童书或少儿大类下专设科普/百科类,可以认为这是专门对应少年儿童的分类。例如,当当网在童书大类的科普/百科类,又分为科普、百科、历史读物、数学、生活常识等;亚马逊网在少儿大类中有科普百科,下设百科全书、动物、植物、历史、人文地理、天文海洋、航天航空、人体奥秘、数理化、科学技术等子项;京东商城在少儿版块下设科普/百科,科普类又分为数理化、宇宙探索、生物世界、人文地理、人体奥秘、历史读物、科学技术、生活常识、百科全书等。这些分类方式与各网站对成人科普图书的分类类似,都是依据科普图书讲述的内容来划分,便于读者查找。

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少儿科普图书包含的知识内容也有深浅难易之分。因此,可将图书对读者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要求、图书内容的深浅难易,以及图书内容所能传递的知识层级,作为三个维度来设定分级标准。笔者姑且称为“三维分级法”,三个维度的分级依据阐述如下。

1.我国教育部颁布标准的教育目标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的教育改革,建立了一整套课程体系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各学段各学科制定了课程目标,包括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前者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面,后者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个层面。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三个层面。各学科课程标准还详细规定了不同学段的知识点以及对该知识点的目标要求。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科学学习提出了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大方面的目标。科学探究的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数学认知目标分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该《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根据科普图书的定义和传统的分类可知,科普图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自然科学知识,也有社会科学知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科普图书中所传达的知识内容的难易度,直接影响到阅读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可以将我国教育部颁布标准的教育目标作为图书对读者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要求的分层依据,按年龄的四个分段,将此维度分为0~2岁、3~6岁、7~11岁、12~16岁四个层级,大致对应婴幼儿、幼儿园、小学、初中四个阶段(16岁以上基本处于高中阶段,不再考虑)。

2.图书内容的图文性质

纸质图书的阅读内容主要是图像图形或文本,阅读则包括读图和读文。

图有图形和图像之分。图像能直接而准确地再现具体事物的外形或结构,如照片、房屋结构图等。图形能呈现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独特的涵义,打破语言隔阂,如城市供排水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图形图像的优势是直观形象,色彩丰富,结构清晰,简洁易懂,从图像到图形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相对而言,图形图像更能吸引少年儿童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

文本可分为描述性、说明性、论述性文本。故事类主要是描述性文本,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容易理解和接受;科普知识类主要是说明性文本,准确、平实,比较枯燥无味;议论、评论类主要是论述性文本,思辩性、逻辑性强,枯燥无味,初中以下的少年儿童接触较少。文本的优势是能够表达抽象的概念和事件等,有利于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读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不识字的少儿大多是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进行,识字以后,逐步开始独立阅读。

几个月大的婴儿就有读图能力,不满2岁的幼儿就有读文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读图能力和读文能力都逐渐提升,且年龄越大,读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可以将图文的性质和比例作为图书内容的深浅难易的分层依据,也分四个层级。

3.DIKW金字塔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米兰・瑟兰尼、管理思想家罗素・艾可夫提出了“DIKW Pyramid”理论模型(如图1),该模型建立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人类的认知大体分为四个层级: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

数据指的是最原始的客观事实,不能提供信息或增长知识,也不能帮助人做出判断已解决问题,如3.75仅仅是一个数字。信息是对数据的简单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3.75厘米就是一个信息。知识则是一种综合运用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信息可以回答“when”“where”“what”“who”,而知识可以解决“why”和“ how”,即知识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慧是基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积累的一种主观性、前瞻性、非确定性的对未来的判断。智慧可以创造知识,具体到图书内容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传递了一些价值观念和判断力。

因此,可将DIKW金字塔理论作为图书内容所能传递的知识的分层依据,鉴于任何一本科普图书都不可能停留在数据层面,将这一分类维度设为信息、知识和智慧三个层级。

二、“三维分级法”分级标准的设定

按照三个维度,可以设定各维度的层级以及对应的简要标准(如表1)。

将上表三个维度的不同层级进行组合,共有48种,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将各维度的系数相加,得到3~11共9个数值,我们将其定义为9个等级。这9个等级所对应的,不单是少年儿童的年龄,还有少年儿童的文字水平、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等,因此能提供给读者一个更加科学的指导――毕竟,年龄并不能完全代表阅读能力及认知水平。有些分类在实际操作中不会出现,如A1-B3、A1-B4、A2-B3、A2-B4、A1-B1-C3、A1-B2-C4等。把这些组合去掉,将剩下的组合重新排列,可以得到大致与年龄对应的分级表(表3),用来指导出版机构分级图书、读者选择图书。若进一步,还可编制一张“三维等级检索表”(表4,局部),将维度组合与读者年龄相对应,让读者更易理解图书分级体系,更高效地使用分级体系指导阅读。

图书出版时,出版机构在封面显著位置注明阅读等级及维度组合代码。读者对照分级标准和阅读等级分布表、“三维等级检索表”,通过等级或维度组合代码,可以快速了解该书的特点。例如,两本科普图书的等级同为7,其中一本的维度组合是A4-B2-C1,另一本是A2-B2-C3。两本书虽是同一个等级,但前一本书的特点是信息丰富,内容细致,专业性较强,适合对该领域知识特别感兴趣、愿意深入学习研究的读者,适合11岁以上的少部分儿童阅读;后一本书图多文少,内容有趣,知识浅显易懂,适合年龄4~8岁的儿童阅读。

同理,读者找书也很方便。比如,要给2岁以下幼儿找书,以等级分值为关键词搜索,或以A1或B1任意两个搜索即可。随着少儿阅读能力的提高,根据“三维等级检索表”按图索骥,可从不同维度选择更高等级的图书,起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若要使“三维分级法”更科学有效,还可以将每个维度的层级增加,例如部颁标准的教育目标中,A3还可细分为两层或三层,即分为1~3、4~6年级,或1~2、3~4、5~6年级。

三、“三维分级法”的优点

“三维分级法”和国内外现有的分类法或标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让三个维度在三个方向上形成不同组合,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架构,这一架构和我国教育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的目标体系是一致的,和少年儿童学习成长的基本规律也是一致的。归结起来,“三维分级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1.三个维度同时呈现,能更科学地指导图书分级和读者选书。

少年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同,成长发展过程不同,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速度也不同,因此阅读需求不同。呈现一个结果的阅读分级方式,就像阅读等级分布表(表3)一样,不能科学区分,也无法直观呈现。三个维度同时直观呈现(表4,三维等级检索表),能更科学地指导图书分级和读者选书。

2.简单易懂,包容性强,便于图书分级,也便于推广使用。

此方法三个维度的分层标准相对宽泛,包容性强,图书出版机构的编辑很易掌握,并对图书分级。读者利用三维分级等级检索表,也很容易知道自己适合读哪几种等级的图书。图书电商用三个维度设置检索关键词,便于读者检索、查找图书。因此,“三维分级法”非常便于推广使用。

3.对出版机构研发少儿科普图书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此方法三个维度目标清晰,定位清楚,都是对具体内容的描述。出版机构从分级标准即可判断什么样的维度组合更适合少儿的阅读和发展。进行市场调研时,也可从不同维度组合类别图书的受欢迎程度,判断选题的开发方向,以及图书内容该在哪个维度上加强。

4.更有利于引导少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提高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此方法提供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架构,有利于读者更具针对性地选书,并可按照少儿阅读水平,有目的地、有序地选择更高级别、更好维度组合的图书,引导少儿不断挑战自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提高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维目标论文篇(6)

关键词:政府统计工作成本 三维分类 时间成本 空间成本 项目成本 成本控制

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节约资源、节约成本不仅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更是政府部门高效管理的需要和必然选择,是企业和政府部门管理所面临的非常重要而又持久的任务。政府统计部门产品的“非市场产出”特性,决定了其统计工作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和应有的经济理性,因此,在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资源节约、有效控制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是提高政府统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设“节约型政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 国内外学者一直也没有停止对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关于多维成本控制这种新模式,学者们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美国学者查尔斯・T・霍恩格伦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到企业职能价值链。Johnson和Busbin认为十年前企业可以通过如价格、质量一个产品或市场变量就可获得竞争优势,当今竞争优势则需要满足多个维度的特征变量,并且已经开展到诸如时间等无形资产上。莫文、汉森认为质量就是顾客满意,而顾客满意可以用质量维度来描述,质量好的产品或服务就是在几个维度上至少一个要优于竞争对手,而在其它维度上的业绩相当。实践层面,美国国防部提出生命周期成本,将成本管理的时间范畴延伸到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酝酿、论证、研究、设计、发展、生产、使用一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设计与发展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及最后废弃费用的总和,奠定了时间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国内文献 陈良华指出成本计量模式应是三层结构、突破账户约束、开放型、多维成本计量、突破会计账户框架的开放系统。杨立勋认为政府统计成本核算硬约束取决于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以及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二是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将企业化管理的政府统计成本核算置于四大监督主体之下,实施有效监督。王爱华认为企业为控制物流成本,应树立“三维成本观”,即支付维度的资源投入观、运作维度的资源耗费观、功能维度的时间消耗观。陈虎等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三维成本管理系统,分别从成本的管理层级维、空间维和时间维三个角度构建了成本管理体系。不仅阐述了各个维度、管理的重点,而且分析了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单石奇认为企业的综合性,成本管理方法单一性亟待引进目标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的三维成本管理网络。张曾莲认为预算控制是一个封闭式环型循环系统,其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控制目标;建立控制组织;下达控制指标;提供预算控制信息;衡量工作、评价业绩;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纠偏措施;改进控制模型七环节。隋淑兰、张莉认为三维成本核算模式,是以制造成本为基础,合理借鉴变动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控制的原理建立三维一体的成本核算体系。王立明认为中小企业必须切实强化成本观念,大力推行三层次成本控制,即覆盖生产、设计与决策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综合以上理论界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到:在成本控制方面,多维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成本控制系统;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仍然比较少,特别是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三维(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项目维度)分析与控制的直接研究更是非常薄弱。在现实中的实务界,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往往注重于从统计工作的业务面、而忽略从多个维度以及多个维度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去思考问题。毫无疑问,本文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进行三维(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项目维度)分析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具有创新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实务界进行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提供新思路,有利于全方位、深入、有效地降低政府统计工作成本。

二、政府统计成本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三维成本控制理论 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研究并没有脱离成本控制这一不断发展、日渐弥新的永恒课题,仍需从成本控制的新发展――三维成本控制理论中汲取理论依据。传统的成本控制理论仅局限于产品生产到出售过程的管理,使得成本控制只注重生产成本。而三维成本控制理论,时间上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展到整个时间链条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空间上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展到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外部环境,管理决策上将视野拓展到战略的高度。三维成本控制理论在理论方面,结合会计时空观、价值链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系统全面;在控制方法方面,综合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方法来控制成本。陈虎和杨诚等国内学者撰文构建三维成本管理模式,指出企业成本控制可从三个维度入手:时间维度根据成本控制活动与成本发生的前后,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个环节控制成本;空间维度基于价值链的角度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交货、售后服务等各个阶段整体控制成本;管理维度从战略层、技术层及项目层控制成本。王爱华和李芳等则针对政府统计部门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三维成本控制理论,指出政府统计部门成本控制可从一下三个维度入手:时间维度上,基于统计工作时间链,贯穿于整个统计过程进行横向时间成本控制;空间维度上,基于统计工作空间链,贯穿于政府统计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统计信息传递的整个流程进行纵向组织成本控制。作业维度上基于统计工作作业链,对政府统计部门具体统计工作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在三维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三个维度种类的选择有所差异。但考虑到政府统计机构与企业的运作机制存在相似之处的同时又有所差异,为了动态、系统和前瞻的从时空范围和项目维度的视角去考虑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控制,本文对上述学者的理论观点都有所借鉴。

(二)目标成本控制理论 1959年,丰田公司提出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阶段,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达成目标成本。推出的“成本企画”理论是目标成本控制理论的起源。目标成本控制理论最初应用于新产品设计开发和老产品设计改型过程上,现在已经拓展到企业的所有经营环节。目标成本控制是一种以目标成本为对象,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阶段在内的系统性全面性的成本控制方法。即用目标成本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和费用的支出,藉以达到降低成本耗费,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的目的。目标成本控制要经历目标成本设定、目标成本分解和目标成本实现的流程,如(图1)所示。显然,政府统计工作中无论是哪一个维度的成本分析与控制,都可以进行目标成本的设定、分解与控制。

(三)定额成本控制理论 定额成本控制理论,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前苏联引入。定额成本控制理论是事前通过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或定额成本做为目标成本,事中核算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事后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比较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并寻找原因,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控制,以达到成本控制目的的一种成本控制理论。其前提是定额成本的制定,定额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根据各成本项目耗费定额、当期费用预算和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的。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虽然均依据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确定,然而,首先,消耗定额的确定不同。前者的消耗定额是现行定额,不同于后者将计划期内均值做为消耗定额的做法;其次,用途不同上,前者用于企业自我控制和考核,不同于后者用于上级考核企业。定额成本控制理论不仅注重产品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为成本定期分析和考核提供数据,而且注重产品成本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但定额成本控制理论在实际应用时的工作量较大,且仅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消耗定额准确稳定的企业,局限性较大。笔者认为,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项目维度中统计项目的通讯费、印刷费、会议费等可以选择定额成本做为目标,借鉴定额成本控制理论进行分析与控制。

(四)标准成本控制理论 标准成本控制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管理会计应用于成本预算控制并结合泰罗制的产物。标准成本控制理论是事前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做为目标成本,事中比对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做为成本控制情况的信息,事后以差异为线索,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有效控制的一种成本控制理论。其前提是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有效经营条件(正常或高效率)下生产产品应该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企业制定标准成本时有三种原则可供选择:一是以现有条件下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为标准成本;二是以历史平均成本为标准成本;三是以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为标准成本。虽然,标准成本控制理论和定额成本控制理论都以制定目标成本为前提,都将实际耗用水平与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比对,但两者理论在制定目标成本的依据、成本差异的揭示方法、成本差异的设置程度及分配方法等方面不同。标准成本控制理论的提出,使成本控制从事后提前到了事前,既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进行经营决策,又有利于简化日常成本核算。然而,通常制定的标准成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但是当企业组织机构、市场、产品等因素变化较大时,不利于对差异的分析。笔者认为,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项目维度中统计项目的事后调查费,可以选择标准成本做为目标,借鉴标准成本控制理论进行分析与控制。总之,三维成本的每个维度,都可以对其成本进行或目标、或定额、或标准的设定,从而对每个维度进行或目标成本、或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分解、分析与控制。

三、政府统计成本的构成分析

(一)政府统计时间成本 目前理论界有关时间成本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对企业时间成本的探讨。贝克尔认为时间的价值就是时间的“机会成本”,浪费时间即时间价值损失构成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即时间成本。有效的时间成本控制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或浪费获得最佳的期望结果。Stalk&Hout探讨了时间与成本的关系,认为在大多数组织内部,时间越少则花费的成本也越少。杨颖等认为时间成本属于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非必要时间浪费而引起的价值损失。胡蓓、陈建安认为时间成本是一种由于非必要时间浪费而引起的机会成本或损失。崔松等鉴于上述研究缺乏整体系统视角和时间成本的界定不全面的问题,提出时间成本是与企业时间压缩活动相关的必要、合理支出,是为满足客户或市场时间要求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未能满足其时间要求所发生的损失。并将时间成本划分为时间控制成本和时间控制失效成本两大类。但直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政府统计时间成本的研究仍较少。Dalenius、Onate等认为统计数据的取得应当考虑经济性,即统计数据的成本问题。自此,国内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研究也逐步出现,吴志强提出统计工作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而隐性成本就包括由于时间因素而引起的统计信息资料过期失效造成的损失等难以计量的成本。笔者认为,对政府统计时间成本的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统计设计或数据分析等某个具体环节,而应着眼于统计工作全流程的所有内部和外部时间费用加以处理,并进行分析、控制,将时间成本减小到一定限度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效益最优。此外,应借鉴广义成本观,不仅包括机会成本,还包括实际发生的成本;不仅包括成本的支出,还应包括成本的节约。据此,政府统计时间成本可定义为:它是所有与政府统计部门时间压缩活动相关的必要和合理支出,是为实现用户时间要求而额外增加的费用,及未能满足时间要求而发生的损失。具体来说,包括事前时间成本、事中时间成本和事后时间成本。其中:事前时间成本,是政府统计部门在生产“统计数据”或提供“统计服务”之前工作没有做好所导致的时间成本,主要包括统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不强导致的时间浪费;事中时间成本,是政府统计部门在实施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时间压缩工作不到位导致的时间浪费;事后时间成本,由内部损失时间成本和外部损失时间成本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是指由于统计数据产品或服务未能及时交付用户而发生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的损失,主要包括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数据产品及服务不能交付的调查费用及数据不合格返工,重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引发的成本。后者是由指于统计数据产品或服务交付后而发生与政府统计部门外部相关时间的损失,主要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后,由于数据不合格、用户不满意或是数据批露不规范等造成的用来处理用户投诉、退货、数据信息产品召回等外部损失时间成本。

(二)政府统计空间成本 目前,有关空间成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组织成本和组织间成本的探讨。组织成本方面,科斯曾在《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组织成本的概念,认为企业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而组织成本是相对市场外部交易费用而言的,是企业组织对市场替代而形成的内部化市场交易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组织成本指的是集团内部组织上的失真失控造成的损失的货币化。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组织成本的内容做了有益的拓展,李元旭提出企业组织的管理成本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内部组织成本、委托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管理者时间的机会成本。组织间成本管理方面,Cooper、Slagmulder认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是基于不同组织协调与合作的一种成本管理活动,其突破原有的组织边界,将成本管理拓展到各类中间组织。Gold Bach在通过组织结构安排降低组织间成本方面,指出供应链上游成员是人,下游成员是委托人,而距离最终客户最近的企业做为市场目标价格决定者通常是供应链中最优质的伙伴。Newman、McKellar认为信息传递障碍是组织间交易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信息共享是减少这一成本的重要途径。此外,成本结构分解、建立成本数据库、分享成本数据可有效的控制组织间成本。国内学者中阎达五、于富生和张敏、程宏伟等认为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作业层次、通过组织内和组织间作业链改进、消除不增值作业来降低供应链成本。但目前国内专门针对政府统计空间成本的直接研究仍很少。《统计行政管理公务成本》课题组提出可按照重新划分的机构和工作流程分解机关费用数据以加强统计行政成本管理,这里涉及到了政府统计空间成本控制的措施。李芳、王爱华首次从价值链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和作业成本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统计工作的整体成本。其中空间维度统计工作成本是指统计部门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等原因,在统计数据形成及管理中形成的统计成本总和。但其对政府统计空间成本定义还不够全面,对问题及措施的研究还不够详尽。笔者认为,政府统计空间成本可定义为:它是政府统计部门因空间方面组织不协调、空间委托关系未理顺、空间信息交易平台缺乏及统计人员队伍空间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成本。统计空间成本包括因统计部门内及上下级间的不协调使得统计信息处理低效而发生的内部组织成本;因统计部门空间上客观存在的委托关系未理顺而发生的委托成本;因政府统计空间上缺乏为各类用户服务的平台而发生的空间信息交易成本和因统计人员队伍空间配置不合理引发的人员空间配置成本。

(三)政府统计项目成本 目前有关项目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探讨。Spooner将成本项目分为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两个分项目。黄戬认为项目成本可分为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技术措施费)、管理费、临设费用等。张建忠将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分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分别进行核算。而专门针对对政府统计项目成本的研究相对较少。陈博东认为统计部门的统计项目成本可划分为人员成本、资源占用成本及消耗性材料成本三大类。笔者借鉴上述观点认为,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是一定时期内,政府统计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所牺牲或放弃的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在内的全部资源代价,也可称其为政府统计调查项目成本。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既包括消耗在统计项目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又包括期间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包括执行统计项目直接消耗的办公用品、印刷费、房屋修缮费、项目调查运输费等;直接人工,包括执行统计项目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等;制造费用,包括通讯费、执行统计项目人员办公用房地产折旧和执行统计项目用设备折旧三部分。期间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调查项目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公共固定资产支出、组织和管理调查项目而共同发生的耗费,其中公共固定资产支出包括管理用房地产折旧和管理用设备折旧两部分,管理用房地产折旧包括综合办公用房、车库、普查资料库房、资料室、会议室、计算机房等公共服务用房的折旧,管理用设备折旧包括管理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所提折旧。综上所述可见,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框架体系,可构建如(图2)所示。

(四)三维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笔者认为,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个维度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交叉,时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三个方面。(1)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交叉。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交叉,具体如(表1)所示。(2)时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同一统计项目的不同环节中,在成本发生的不同时点对成本的控制也不相同,具体如(表2)所示。(3)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建立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体系的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对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相互影响,实现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进行全面分析。空间成本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时间成本的高低,如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在增加空间成本的同时,必然会使得统计时间延长进而增加了时间成本。导致时间成本增加的因素也会增加空间成本。时间成本与空间成本的增加都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相反若统计项目成本增加只要引起时间成本或空间成本中任意一者增加,也会影响另一者。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体系中三维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四、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得如下启示:(1)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应该从时间、空间和项目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由此可得出具体的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策略体系框架,如(图4)所示。(2)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三个维度控制是相互影响的。空间维度成本控制的实施在降低组织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统计工作的时间成本;时间维度成本控制的实施在降低时间成本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间成本;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成本控制的共同实施同样会降低政府统计工作具体项目上的成本。(3)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以及三维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分析,有助于政府统计部门确立统计工作三维成本控制意识;明确统计工作成本三维控制、节约思路;其最终目的是,在保证政府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全方位、更深入、更有效地降低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提高统计信息的产出效益。

*本文系200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关于统计工作成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8LY059)及200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节约型政府行政成本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9CJGZ3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查尔斯・T・恩格伦著,王立彦等译:《成本会计(以管理为重点)》,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汉森、莫文著,王光远等译:《管理会计(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良华:《企业成本计量模式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4]李芳、王爱华:《基于价值链的政府统计部门三维成本控制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5]崔松、胡蓓等:《企业时间成本涵义探讨》,《财会通讯》2007年第10期。

[6]李元旭:《管理成本问题探讨》,《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6期。

[7]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8]于富生、张敏:《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9]程宏伟、张永海、李想:《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10]《统计行政管理公务成本》课题组:《统计行政的成本》,《中国统计》2005年第10期。

[11]陈博东:《统计项目应实施成本核算》,《中国统计》2002年第10期。

[12]SeuringS,Goldbach M:《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G.S.Becker. 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Economic Journal, 1965.

[14]G.stalk,&M.Hout. Redesign Organization for Time- based Management,Planning Review, 1990.

[15]Ronald H.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 1937.

[16]Cooper R, Slagmulder R.Interorganizational Costing,Cost Management, 2003.

三维目标论文篇(7)

随着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们在对新课改的机遇和前景感到激动的同时,不免又对新课改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种种困惑而感到忧虑和迷茫。为此,有学者开始探讨新课改的先天不足,认为它既缺乏科学的、完整的理论支撑,又尖锐批判和彻底否定我国教育传统和课程范式,已经引发了诸多负面效应,甚至产生了误区;进而提出,根治新课改“先天不足”的“有效良方”是大力推进本土化。[1]接着,学者们针对新课改在理论上的“唯西方化”倾向,进一步对新课改的实践基础提出争议,即新课改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新课改要不要从国情出发?不少学者指出,新课改对国情考虑不够充分,没有认真汲取国内以往课改的经验和教训[2];教育改革创新不能像造房子那样拆了重建,而必须在既有的教育地基上逐步进行改造[3];不论是新课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不能不顾中国国情[4]。针对新课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批评,有学者认为,我们珍贵的是要符合时代的潮流,不是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国情是人造的,是可以改变的;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不适国情论”的逻辑可以休矣。[5]对此,马上有学者予以批驳:适应国情并不意味着过时,从国情出发的原则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适应真理的核心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国情可以改变,但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6]这种批驳立即又被其他学者商榷,认为其对批驳对象文章观点的认识有片面性,带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中国教育的“国情”究竟是什么也没有具体分析和阐述。[7]

其实,学者们都清楚,新课改不可不问国情,只是在以怎样的思想方法全面看待中国基础教育的国情上,以及用怎样的思想方法辩证结合外来理论与本土传统上,大家看法不尽一致。而且,就像历次学术争议一样,尽管争议远未结束,但是折中的观点总是占据上风。例如,有学者提出,只有超越两极走向中介,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其路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理论的折中——为不同声音留有余地;历史与现实的折中——为发展拓展空间;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为最佳状态的实现创造机会。[8]

二、关于“轻视知识”

我们对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以及人怎样获得知识的看法,不仅构成我们的知识观,而且决定着我们怎样看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这一点在新课改中尤为突出。

有学者从分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的不当性入手,指出新课改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其在理论上的问题是:不理会社会现实,轻视知识教育,无条件地追求学生个人发展且又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机制和历史道路;其在方法论上的问题是: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不是要求理论来反映和说明现实,而是要现实去符合某种概念,陷入理想主义和空想,且笼而统之、非此即彼、走极端。[9]由于所指十分明确,很快就有相关学者连续撰文商榷。其一方面针对批评者“所暴露出的诸多理论问题”以及人们认识新课改的疑惑,试图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程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澄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0];另一方面通过辨析“知识”、“学习”、“课堂文化”等概念,反驳了对新课改“轻视知识”的批评[11]。同时,其还指出,批评者文中所表露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知识观,以及作者特别推崇的教学认识论都充斥着“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12]由于该问题的争议与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全方位的联系,许多学者纷纷参与。其中,两方面的观点都有支持者,也各有反对者。当然,更多的学者持部分支持、部分反对的态度。例如,有学者认为,两种观点有很多交集,双方都认为知识教育很重要,不能忽视,认为课程的本质就是知识,尽管对知识认识的角度和深度不同;传统知识教育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由于空气和时间的变化,确实产生了“霉斑”,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弊端;而以新课改为标杆的疾风骤雨般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由于与我国国情尚有巨大的差距,它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免令人担忧。[13]

不过,后来对这个问题的争议又愈演愈烈。其一,由于争议扯到了“凯洛夫教育学”并冠之以“发霉的奶酪”,被批评者经过数年的打磨,撰文从比较的角度,就“发霉的奶酪”一文作者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及其“概念重建运动”进行了深入剖析。该文认为,凯洛夫教育学已经并将不断被批判、改造、超越、发展,因为它具有合理方面,包含了现代学校教育学普(世)适性理论成分,且这些方面和成分至今仍在并将继续起着作用;将之判定为“糟粕”,已经“被抛弃”,不合事实。同时,该文指出,“新课程理念”虽有一定的意义,其积极成分将在多样综合的历史过程中被吸收,但是,其理论上的片面性、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特别是不适合中国国情这一致命弱点,加上要采取“概念重建运动”的“革命”方式登场,这就决定了:时间或短或长,代价或小或大,人们终究不会完全接受它。[14]其二,有学者针对双方的激烈论辩,结合新课改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尖锐地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训练形式及研究行为偏离了基础教育的正确方向,均存在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并大声疾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唯有迷途知返,方能浴火重生。[15]自然,紧接着就有学者撰文商榷,认为其有以偏概全、有失公允、自相矛盾之处。[16]就这样,原本关于是否“轻视知识”的争议,逐渐蔓延至整个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