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兽医药理学论文

兽医药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8:24

兽医药理学论文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中兽医;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兽医的特色和优势

1、有完整独特理论体系

中兽医学有特有的辨证论治、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理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系统总结了与各种动物疾病斗争的经验,最后汇成整体观念贯穿辨证论治,从而形成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学说和“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论。理论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相统一,而形成为一个完整统一体;动物体全身各部位及各脏器相互关联,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体;辨证论治即是中兽医治病的过程,是要找出动物体受到疾病破坏时其本身的生态平衡和与自然的不平衡,并设计出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治未病则是指未病先防,防重于治。

2、自然疗法维护机体健康

中兽医学是以调动机体内在一切积极抗病因素(正气)来驱除疾病,恢复机体健康为原则,利用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中草药和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自然疗法。中兽药取材于自然界,再用自然炮制方法,保持了这些药品的自然结构和活性,为纯天然的药品,与化学合成药比较,具有自然性、多功能性、无残留毒副性、不致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等显著的特点。针灸是利用银针或是产生温热的灸具作用于穴位局部,但却能够对机体的全身以及脏腑经络和器官等产生整体的调节作用,并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是一种自然疗法。

二、中兽医的应用现状

我国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对中药的开发与应用中,对使用方剂与辨证施治等特色与优势考虑的愈来愈少,使用单味药增多,即使使用复方,为了增强疗效,也不公开地加用西药。而辨证施治的缺乏也使得现在中兽药的临床效果越来越差,使得在复方制剂中添加西药成了理所当然。这就使得中兽药的应用领域看起来不断地扩大,实际上是日渐狭窄。

由于对药理和毒理学研究不够深入,对中药的认识也不足,同时现代疾病种类的概念不断加强,而辨证论治的理论愈来愈弱化,这就导致中兽医学逐渐遁出人们的视线。当前限制中药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治病机理阐述不清楚,重复研究较多,而且对中药的研究大多都只是停留在验证疗效阶段,质量控制做的不好,提取中药的成分随品种、提取方法等有较大的差别,在功能上也有不同。

中兽医学人才培养不足。现在的高校兽医学教育基本上没有中兽医专业,只在兽医专业本专科阶段开设中兽医学课程,而且课时也不多。硕士与博士等高端人才的培养应用于中药方面则主要是集中于中药单味药的研究,而且多数是类西药化的研究,考虑辨证施治与复方等较少,中兽医从业者之间的研究交流也较少,发表中兽医的文章相对较少。

假劣中兽药泛滥使养殖者对中兽药没有信心经常有兽药经销商和养殖企业高管对中兽药提出这样的疑问:中药不是显效慢吗?中药管用吗?这主要是因为假劣中兽药误导了养殖者,其实判断中兽药真假只要掌握两个基本点就好:一是根据配方与原料价格计算成本;二是看其说明书用量是否符合《兽药典》配方所载用量。此外中兽医讲究辨证施治,如果辨证不对,即使药是真的也不能治好病。此外中兽医讲究辩证施治,如果没有扎实的中兽医辨证功底,导致对的药用到错的地方,不仅不能治病,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

三、中兽医的继承和发扬

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兽医,首先国家要增加对中兽医行业的投人,成立研究机构对中兽医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兽医从业者从业热情。在集约化养殖业大规模发展的今天,西药有他自身的优势,比如价格低、见效快,这对中兽医行业来说有很大冲击,使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不少人选择了从业西兽医。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章程,以法制来保护和发展中兽医事业,从而激发中兽医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

其次要保护中兽医药学的传统理论体系,中兽医的传统理论体系是中兽医学的精华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的核心的一部分。随意改变用药方式,例如不是采取合理的组方形式用药,或者是简单的提取某些有效成份人药,这些都与中兽医的整体统一的观念相违背,也就失去了中药的优势和特点。

四、中兽医应用的展望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就成中兽医研究机构,广泛收集民间中兽医长期使用的单方、验方,汇集成册,发放给基层兽医使用等等。随着畜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药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兽医临床中用于防治疾病前景极为广阔。中兽医传统的复方制剂,遵从了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原则,在某些疾病的辨证施治上具有独到之处。从长远来看,中兽药由于对食品安全危害较小和对某些特定类型疾病的独特疗效,在某些领域将有逐步取代化学药品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县部兽医部门应成立中兽医协会,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协会由全县从事中兽医诊疗和相关生产活动的中兽医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全县兽医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中兽医技术培训或者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现有兽医到科研机构培训,提高中兽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为,制订行业标准,促进中兽医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各县应该加大各乡镇兽医站的资金投入,重建各乡镇站的中兽医药房,增加中兽药在畜牧业的使用量,以有效减少滥用抗生素残留和出现耐药菌株等问题。对于中兽医学,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只是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要科学地保护、继承和发杨中兽医,为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国执业兽医考试要加大中兽医的分值。执业兽医是兽医诊疗行业的前沿工作者,执业兽医的中兽医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兽医在兽医行业的运用和发展,加大全国执业兽医考试中兽医的分值,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兽医的行业影响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应该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场,且比例在不断增大每年增10%、15%,建议规模养殖场应配备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兽医。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畜产品走向世界,伴随着我国现代集约化养殖的飞快发展,许多目前化学兽药难以解决的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方面的问题。如应激、亚病毒疾病,免疫失败还有药物残留和病原的耐药性等,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同时这种集约化养殖的畜禽产品也存在肉质风味不够好的问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为来源于中草药复方制剂、单味中草药的散剂或其提取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畜禽疾病的预防、改善动物肠道内环境、改善动物产品风味和品质等,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国家在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场的同时监督养殖场配备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兽医,也就从行政上保证了食品安全措施的顺利执行。

结束语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相关专业有着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人才需求的逐渐旺盛会改变养殖企业的用人环境和薪资水平,也会逐渐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最终会促进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培培.中兽医现状及发展趋势解读[J].兽医导刊,2014,01:7-11.

[2]钟秀会.中兽医的现状与前景[J].兽医导刊,2011,07:15-16.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2)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动物药理;教学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47-02

一、动物药理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兽医全科类考试科目有基础、临床、预防和综合应用四张试卷,总题量400题,总分值400分。考试内容包括动物生理、动物药理、临床兽医等16门课程。考试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题量大、考点细、通过率低等特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核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动物药理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知识点分布广,主要考察考生对药理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在2010―201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中,动物药理考试知识点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章节,且知识点较偏,占基础科目总分值的15%左右。动物药理是链接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的桥梁,在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并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往一些考生因动物药理知识掌握不足,实践技能欠缺,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据统计2013年执业兽医全国平均通过率在12%左右,可见通过率很低。

二、动物药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动物药理是高职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的基础课,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当前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存在教学大纲陈旧,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实践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当前考试制度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考核上存在过度单一,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与当前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与资格考试重实践的要求相差较远。动物药理课程知识点烦琐,较难记忆,在以往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在实践教学中也是以模仿为主,课程缺乏创新力,不能真正理解并在临床实践中去运用。在课程考核上往往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这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核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旨相悖,也是导致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依据,合理调整动物药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规范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不但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每年5月考试大纲,并组织报名考试工作。因此,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高职动物药理教学大纲做相应的调整,提高实践课的课时,满足高职动物药理实践课教学的需求,确保动物药理的教学内容能全部覆盖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的所有考点,使教学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接轨,实现良性循环。近年来,本人在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中,每年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修改。围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动物药理课程中的13个章节,选出10个章节作为课堂重点讲授内容,其余的章节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在课程讲授中,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不同分为“熟练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使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学习针对性强。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融入高职动物药理教学大纲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动物药理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适应能力。

2.结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特点,将过程性考核纳入动物药理考核改革。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核重点为方向,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动物药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点,出题思路、类型、难易程度建立动物药理试题库。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真题作为典型例子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针对例子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知识点,达到学习效果,并熟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特点。通过建立试题库,并在课堂中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真题讲评和随堂模拟测试,使同学们提前了解和熟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了学生考试的信心。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动物药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考核,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课内外平时的练习,学期中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成绩比例占60%。在期中、期末考核中模拟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模式,注重实践的考核以客观题为主,保留一定比例的主观题,适当增加病例分析题型,考核成绩占40%。课程考核改革,使学生适应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类型,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动物药理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很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特点,对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增加实验课教学的课时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延伸到教学实训基地中。如在讲授药物的保管与贮存时,把课堂搬到动物医院药房中进行讲授,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摆放的各类药物,查阅不同药物的说明书,使同学们对药物的保管与贮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讲授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和使用时,把同学们直接带到校外养殖基地中,结合临床生产消毒要求,完成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等。借助动物医院、实训基地等教学平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当有临床病例时,诊断和治疗过程作为教学材料直接演示给学生看,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药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的教学效果。根据授课内容创新设计几个动物疾病的模型,通过临床现象,让学生按照疾病诊断治疗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治疗,并开出病例处理结果、处方和注意事项,再由教师对病例进行诊治和点评。以问题为导向对整个病例的诊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学生的分析诊断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在动物药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贴近生产实践教学,避免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法,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发网络媒体教学资源,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动物药理知识点比较琐碎,记忆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影像,对临床病例进行直观教学,可使动物药理教学跳出了文字表达的局限,从而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形象生动、动态地展示药物作用的机理,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同时课程组利用网络媒体,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将课程的教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试题库、考试系统等制成网络资源库,建立教学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的课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动物药理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5.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义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研发,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攻关等合作。经校企合作锻炼,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案例、图片素材等,回来后,将实践中的案例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拓宽了教师眼界,又提升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企业部门经理、岗位负责人等定期到校给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展专题报告,向同学们介绍课程发展的最新前沿,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落实。

四、思考与展望

动物药理课程的改革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相接轨,是提高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的质量,也是检验高职农牧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之一。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纳入高职农牧院校教学改革范畴,参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案,加强实践课教学,使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靠拢,是全面提升农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学评价的标准、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建设,对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封海波,李前勇,王庆华,张德志.以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家禽,2013,(15):54-55.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兽医;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途径

中图分类号:S8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68

畜禽养殖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畜禽病毒性疾病对畜禽危害巨大,不仅可造成畜禽大批死亡,降低畜禽产品质量,阻碍农业经济发展,同时亦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1]。中兽医对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认知较为久远,通过中兽医手段弥补现行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不足,对畜禽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分析

目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式方法尚存在一定缺陷,包括免疫程序繁冗、疫苗作用效果弱、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等。这些缺陷导致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工作质量大大折扣。而传统中医和中兽医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免疫学观点,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可能性[2]。

1.1 畜体正邪气与现代免疫过程观点相似

中兽医认为正气乃畜禽机体脏腑、经络和卫气营血的功能,为防止外邪入侵的防御系统,可抵御和祛除外邪,调节阴阳平衡;邪气为六淫、疫疠之气,可引起畜禽机体阴阳失衡,导致疾病发生发展[3]。现代免疫认为畜禽机体免疫系统又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通过防御功能,可有效抵御致病菌的产生,与中兽医学中的正气抵御外邪观点相近。通过自稳功能,可对畜禽机体抗原进行清除,并削弱外来因素的影响,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机体免疫平衡,这与中兽医学中正气调节阴阳失衡,维持阴阳平衡的观点相似。中兽医学中的正邪气观点与现代免疫学免疫过程观点相似,这为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1.2 中兽医治法可提高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效果

中兽医依据“辩证施治”、“治标治本”观点,提出“扶正祛邪”、“扶正固本”等治疗法则,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畜禽,即正虚者,可以扶正为主的治则进行治疗,使畜禽机体免疫得到改善,达到抗毒治疗效果。对于正不虚而邪实者,可以祛邪为主治法治疗,可调节免疫平衡。对于正虚邪实者,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治疗,匡扶正气,祛除邪气。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中草药和针灸,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也有颇多助益。

1.3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优势

由于畜禽免疫系统病因复杂,当以免疫促进剂或免疫抑制剂所能产生的效果较为有限,这也就决定了当下西药免疫制剂疗效不甚理想的原因所在,对于部分免疫抑制剂,甚至可对畜禽产生毒副作用。而中兽医防治,不仅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促进剂,还有免疫调节剂,部分中药复方中的药物,可实现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对促进和提高免疫低下的畜禽免疫力,如黄芪、甘草等;可抑制、降低畜禽免疫机能过高,如黄连、白花蛇舌草。对于针灸,也有较多研究认为,其具有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优势显著,前景广阔。

2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途径

2.1 针灸、中药与疫苗相结合

由于不同穴位对不同畜禽疾病具有特异性,根据中兽医辨证理论,辨清畜禽脏腑与经络穴位关系,择疾病特异性穴位,进行疫苗穴位注射,加快用药起效时间,延长药效持续时间,提高抗体效价,减少疫苗用量,进而实现良好治疗效果。而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和促进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通过从中药中开发疫苗佐剂,可提高疫苗的免疫活性,且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在给予中药制剂与中药疫苗,或在注射中药疫苗时给予中药内服,可提高畜禽机体抗体生成效率和维持时间。此外,可通过针灸、中药、疫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效果[4]。

2.2 中兽医防治方法与西医治疗方法结合

畜禽病毒性疾病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和提升畜禽非特异性免疫力。由于中兽医“扶正”、“祛邪”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畜禽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提升。一般说来,畜禽机体在遭遇病毒性疾病时,非特异性免疫力为其最初自愈能力。故在实践中,通过将抗生素药物结合中兽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草药等,可充分激发和调动畜禽机体抗病能力,实现良好防治效果,减少病情恶化和激发感染的发生,降低畜禽死亡率。

3 结语

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且体现出显著优势,在实践中,通过将针灸、中药与疫苗相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提高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效果,促进畜禽机体免疫力提升,降低畜禽死亡率,进而促进畜禽养殖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中兽药;畜牧;养殖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321-01

1 中兽药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优势

中国是目前世界唯一完整保留独特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的国家,中兽药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中药具有平衡阴阳、祛邪扶正、标本兼治的特点。2003年中药防治SARS的成功实践,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药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大有作为。当前疫病流行特点多呈现非典型病毒病、细菌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在西药的薄弱领域可充分发挥中兽药的优势。特别是针对畜禽疾病中占主要部分的病毒性传染病,中药具有多方位调节和治疗作用,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在休药期用中兽药替代西药防治疫病,中长期使用具有低毒副作用,可有效降低体内的药物残留,同时还能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需要。

畜禽健康养殖是针对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特点,设计的一种带有以畜为本、动物福利观念的养殖思考与实践。它把现代化畜牧业的四大支柱――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家畜环境工程以及兽医防疫等最先进的养殖科学技术有机地与满足动物的生理、行为需求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动物与自然和谐、现代化养殖与动物福利发展的自然和社会规律。

在我们倡导的畜禽健康养殖中,参照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的人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病理状态的理论,现代化畜牧养殖业不仅要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更要追求畜产品的最佳生产状态。因此动物群体的健康层次又可引申为最佳生产状态(人工饲养、无公害养殖)、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应激状态)、亚临床状态(隐性失衡)和临床状态。最佳生产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在工厂化养殖中极力追求的状态,但并非机体的健康状态。因此人类追求的最佳生产状态实际上是提高了畜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偏性很强的非正常状态,它以牺牲畜禽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抗病能力为代价。在此状态下,家畜易受各种应激及各种疫病的影响,即使达到了高效生产畜产品,也无法保证其原有的优良品质和风味。而健康养殖正是人类考虑到与动物和谐相处,以畜为本,在其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高效、优质生产畜产品的最佳模式。

现代化畜牧业发展20多年来,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技术日趋完善,每年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畜产品,不仅丰富繁荣了市场,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科技致富的途径,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所有上述成绩的取得无不是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生产效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为出发点,以牺牲家畜生理和行为需要、并禁锢在人为的饲养环境中发展,其结果历经20多年的养殖实践,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有关资料表明:随着国际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增高,我国的一些禽类产品由于病原、兽药残留等技术指标超过欧盟及主要进口国日本的控制指标,曾被拒收、扣留和终止合同甚至封关等。同时欧盟也在大力开发天然植物药,免疫调节剂等绿色环保型天然植物药作为替代产品,在养殖生产中推广。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安全优质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呼唤天然中兽药产品替代化学药物,呼唤中西结合的畜禽防疫技术模式。弘扬具有民族特色传统中兽医药学,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中兽药,强化中兽药配合疫苗免疫程序的兽医防疫技术模式的稳固性,尽快提高我国控制药物残留的水平,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中兽药的研制开发以及加强中兽医药在畜禽防疫中的作用正是适应于国家政策、国内外绿色畜产品市场需求,应当加速进入实施阶段。

2 中兽医药的发展方向

中兽医药学是我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擅长于从整体上进行功能的调节。对某些关键基因进行调控,其重要意义不仅显示中医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治疗,它不是改变基因的结构,而是修饰、调节基因表达与基因产物功能获得对疫病的调控,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针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国家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战略目标是:

(1)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集成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究开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2)制定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药种植(养殖)、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3)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

(4)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志强,李建喜,王学智.中兽药研究新进展和新技术[J].兽医导刊,2007.

[2]陈文云,姜文娟,俞祥键.关于发展我省中兽药事业的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8.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中兽医;动物保健;面向学习

考古医学发现,家畜的饲养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在新石器时代,河南仰韶遗址(约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中,发现有用细木柱围成的国栏,其中堆积有很厚的畜粪。

在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砭石,经鉴定具有切割脓疡和针刺两种作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家畜的饲养已经普及,而且人类为了保护所饲养的动物,已开始把火、石器、骨器等战胜自然的工具用于防治动物疾病。

甲骨文中还记载有药酒及一些人畜通用的病名,如胃肠病、体内寄生虫病、齿病等。商代青铜器的出现和使用,为针灸、手术等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当时已有了阉割术或宫刑的出现。

殷周之际出现的带有自发朴素性质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后来成为中医和中兽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推理工具。《周礼・天官》中已有“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刮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的记载,说明当时不但设有专职兽医治疗动物疾病,而且已将内科病(兽病)和外科病(兽疡)区别开来,并在治疗方法上采用了灌药、手术、护理、食疗等综合措施。当时的书籍中,还记载有不少对家畜危害较大的疾病,如猪囊虫、狂犬病、疥癣、传染病、运动障碍以及外血吸虫如马、牛虻等。《周礼》《诗经》和《山海经》中,载有人畜通用的药物一百多种,并有兽医专用药物的记载,如“流赭(赭石)以涂牛马无病”等。《周礼》中还有“内饔……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肉品检验。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造父(约公元前10世纪)、孙阳(号伯乐,约公元前7世纪)、王良(约公元前6世纪)等畜牧兽医名人。

在很多人们心目中,中(兽)医就像是一个有留着花白胡子、说话慢条斯理、态度和蔼的老翁;在很多人们心目中,中药就是草根、树皮,加一些晒干了的小虫子熬成的黑呼呼的汤药;在很多人们心目中,针灸就是把你变成刺猬的过程针刺肌肤痛觉感……

情况果真如此?当然不是的!

有不少人认为中(兽)医是玄学,是幻学,不合乎医学,酷似空气般,看不到又摸不到(学西医者不当评解观),这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大家只要想一下便可以明白,要是没有真实的效果,这门古老医学是不能存在下来的。毕竟,医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治疗疾病。

中(兽)医和西(兽)医一样,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科学。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中(兽)医: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土方、偏方,对中(兽)医的效果产生繁多的怀疑;也不能过分的迷信中(兽)医的神奇化,完全依赖中(兽)医中药来治病、强身必须正统常规性来学习它,才是医道。

中(兽)医,这种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医学,既是科学的,又是具有一定功效的生命科学,不是神学。

现代人们用眼睛去窥视,用语言去阐述中(兽)医。使你在神往武侠小说中点穴神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现实中“经络腧穴”的真正妙用,在相信西方医学严谨的科学依据的同时,能明了中(兽)医的妙方和实质效果,能把中(兽)医中修身、养性、延年法门,揉入到忙于制定人们与动物的各种健身计划之中。

作为一个现代人与宠主,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西方医学已经陷入与疾病打消耗战的时代。认识中(兽)医,了解中(兽)医,运用中(兽)医不但是一种时尚,更应该是一种生活化保健的必须产物。

让我们进入那神奇,历史悠久,经历了艰难还焕发着济世之光的中(兽)医中吧!

它是那样的博大精深,中(兽)医以它千年的历代医者经验总结,以它确切的疗效法,给这个充满了洋味抗生素的时代带来了一丝古老却让人放心的“汉医药味”。目前全世界兴起的“针灸热”、“中药热”,乃至“汉医热”,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了。世界逐步由以前只认同中(兽)医药的一些治疗方法,到现在比较重视中(兽)医药里面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内涵,这说明中(兽)医药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重新焕发了新的济世(畜)之光。对中(兽)医药越了解,我们就对人与动物这个奇妙的生灵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实际上,没人敢说他对医学了解得有多透彻,因为医学研究的目标“人与动物”,这是极度复杂的生命体。所以,在学程教育中,协会研策多年教学精髓带领大家正统常规化的了解和学习。

现今社会许多人强调“终身学习”,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呼吁。将把医学生活视为课堂,不断思考、虚心探讨。这种不分领域的进入、对古医学智慧的透视,让这一本生命科学之有声化良书能由大家永续继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6)

关键词:基层兽医 畜禽疾病 防治 误区 对策

赤峰市部分基层兽医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因而在基层兽医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了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1]。现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误区

1.盲目用药

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又缺乏临床经验[2]。他们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延误最佳控制时期,造成疫情蔓延。

2.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3]。一味按标签说明书上“病症”的描述,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凭自己的习惯用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不起作用时则胡乱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3.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对策

一是用药要有针对性。畜禽发生疫病后,有条件的最好先做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药物[4]。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和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二是用药剂量要适宜。在使用药物时用量一定要科学,不能随意增大剂量。三是保证用药疗程。用药时间,一般3~5d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2次药,以巩固疗效。四是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一般能口服的药物不作肌肉注射,以减少由于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对家畜而言,肌注、静注效果更为可靠。五是提高基层兽医的技术水平。基层兽医人员应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多阅读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可浏览专业网站上的文章,及时取得相关的最新知识。

参考文献

[1]任小如.对基层兽医防治禽病现状的调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2):12.

[2]陈克,李艳菊,王国超.基层兽医临床常见的错误疗法[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3):19.

兽医药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兽医 临床 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2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畜禽养殖的巨大利益,纷纷加入。有的搞养殖,也有的从事兽医诊疗等活动。规模化的养殖场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规范科学,而以家庭为主的一些中小型养殖场由于技术、资金上的缺乏,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养殖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特别是在使用兽药上,更是一无所知。而基层兽医,由于技术不足或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用错药、乱用药的现象处处可见。通过对养殖场和基层兽医在临床用药的了解,发现存在有诸多的问题,本文对用药存在误区及对策进行阐述。

一、用药误区

1.诊断与用药不科学

不能及时准确诊断疾病,盲目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等。基层兽医缺乏诊疗设备和实验室诊断条件,往往凭习惯经验和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对病畜禽开展诊疗活动。基层兽医不论何种疾病都使用抗菌素、解热镇痛药和激素。滥用抗菌素不仅使致病菌耐药性增强、胃肠道菌群失调、热型混乱,掩盖疫病真相,甚至造成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等,造成药品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有的导致畜禽不良反应和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见泻就止,也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毒素。畜禽发热和腹泻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和排除体内毒素及有害物质,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2.对药物适应症不了解

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性不了解,只能按药品标签说明书上的“病症”描述或凭自己的习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

3.没有掌握治疗剂量和疗程

有些基层兽医不认真或不会计算用药量,也不懂药物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者用药量不足,结果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产生、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等,加重动物病情或加快患畜死亡,反之,则因用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有些药物给药1次即可奏效,如解热镇痛药,但大多数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多次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抗菌素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绝不可给药1~2次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例如:抗生素一般要求2~3d为一疗程,磺胺药则3~5d为一疗程。有的基层兽医在疫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导致治疗失败,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造成病情反复,甚至转为慢性病。在有些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导致延误最佳控制时期,严重的造成疫情扩散蔓延。

4.给药途径错误或操作方法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内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灌注等。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一般来说,给药途径取决于药物的剂型,如注射剂须作注射,片剂作内服。不同的给药途径,由于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和数量均有不同,产生药效的快慢和强度也有很大差别,甚至产生质的差别,如硫酸镁内服起下泻作用,若作静注则起抑制中枢作用。另外内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受动物种属影响较大,如单胃动物内服容易吸收,反刍动物则吸收很少,许多药物可在瘤胃分解破坏。家禽由于集约化饲养、群体给药时,为方便给药多采用混饮或混饲的给药方式,但要根据不同气候、疾病发生过程及动物吃入饲料或饮水量不同,适当调整药物浓度。

5.不合理联合用药

有些基层兽医在临床上常发生盲目联合用药,以致出现颉抗作用及配伍禁忌,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例如在静滴酸性药液中加入磺胺嘧啶钠(SD)注射液,SD在PH值降低时便可析出结晶,引起药效降低及不良反应;青霉素和四环素合用出现颉抗,在四环素的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抑制,细菌停止生长繁殖,青霉素便不能发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6.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没有分类管理,违规使用违禁药物

为了保证动物性产品的安全,近年来,各国都对食品动物禁用药品种作了明确规定,我国兽药管理部门也规定了禁用药品清单。但一部分兽医和动物饲养场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使用违禁药物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未遵循休药期规定,标签外用药等造成动物产品的兽药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安全。

二、提出对策

养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畜禽健康成长,少投入,多收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养殖重在养,而不在于治。把精力重点放在饲养管理上,多考虑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没有疾病,也就无需用药了。有这样一个疾病控制理念很不错的,那就是:一个畜禽养殖场在疾病控制上,需要花50%的精力做好环境控制,30%的精力做好畜禽保健、免疫和预防,20%的精力做好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在发现动物有患病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隔离病畜禽,及时调查病因,确定病情,大群没发病畜禽对病用药进行预防,发病畜禽隔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来诊断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疗程、给药时间以及药物的剂量,同时考虑药物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配伍禁忌;在用药的时候要防止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做一个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注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动物如发生急性肠胃炎,除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还要用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体液,以及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平衡等。

总之,在动物防治疾病过程中,要求用药者不但要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毒理、药性、适应症以及用法、剂量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问题,而且使用兽药时应遵循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对人体无害的原则。才能避免进入用药误区,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