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兽医职称论文

兽医职称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1 10:13:33

兽医职称论文

兽医职称论文篇(1)

1现状分析

1.1背景与管理现状

目前,全市市区(县)级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共核定行政执法编制757人,其中市级65人、区(县)级692人。全市在编到岗人数708人,其中市级62人、区(县)级646人。按照北京市官方兽医资格认定标准,661人被认定为官方兽医,其中市级51人、区(县)级610人。据统计,全市官方兽医学历整体情况为硕士及以上学历40人、大学本科学历373人、大学专科学历199人、中专及以下学历49人;职称整体情况为具有职称的490人,其中畜牧兽医专业职称人员435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187人、初级职称216人),其他专业职称人员5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29人);年龄整体情况为50岁以上65人,31~49岁432人,30岁以下164人。签约兽医是指辅助官方兽医开展检测、诊断等技术性工作,签署《动物临床检查证书》和《动物产品检验证书》作为官方出具检疫证明依据的兽医专业人员。目前,全市共考核聘用签约兽医963名,其中执业兽医76名,镇村兽医466名,院企兽医421名,签约兽医辅助下的官方兽医工作制度初步建立。

按照《北京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2008—2012)》要求,官方兽医室规划布局和规模设置已经完成,并经过试点工作的探索和铺垫,目前,已建成区域官方兽医室31个,驻厂(场)官方兽医室26个。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了现有官方兽医设置与实际工作现状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官方兽医公共服务水平,并逐步向世界官方兽医工作体制迈进。尽管如此,官方兽医管理制度的改善仍需继续。首先,如何加强对官方兽医的监督力度,提高官方兽医的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绩效评估的有效性是重点,也是难点。自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以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成为各项工作的改进方向。但与此同时,对兽医的监督管理却日渐模式化、形式化,除了应有的动物卫生评估指标外,很少有科学的管理学方法和可控的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这就造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及所在职能部门缺乏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日常监管工作常常“量而不形、形而不质”,并且工作常常在模式引导中展开,而非在任务导向中进行。官方兽医管理中,绩效考评、工作总结、劳资保障等方面需要大量的量化工作,如何将兽医的非量化信息转化为量化性信息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促进监督执法力度的有效工具。在此类工作中,往往不能抓住主要矛盾,事务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和主旨往往相去甚远,不能集中体现员工的工作成效和以任务为导向工作主旨,造成评估指标粗放、分散的现象。

1.2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分析

1)管理层级、结构单一,横向交流不足,各部门各单位之间信息得不到共享,管理方法、职权范围、动物监管经验等方面得不到统一。2)对官方兽医设置和执法地位认识不深,导致非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越权执法现象还在一些区域存在。3)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增加,导致执法水平和能力偏低,与保障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畜产品质量安全及动物福利要求不相适应。4)绩效管理评估不够全面,往往只注重数据上的简单反映,而不注重管理者对于官方兽医的主观人为的、可控的技术评定,导致官方兽医工作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机动性。5)上下级职权间关系模糊,管理与被管理的范畴不明确,常常出现跨部门监督管理的现象,导致任务、思想下达冲突,工作目标模棱两可,部门之间矛盾时有发生。6)管理过于粗放,较少组织官方兽医正规的定期工作总结、培训学习和工作目标制定,对于官方兽医除工作以外的个人信息掌握不到位,不能细致地了解掌握其整体工作状况,导致对其工作分配及工作成效评定产生偏差,工作效率不高。

从根本原因来看:一是对《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普及不到位、学习理解不深、落实不彻底,与现实中的工作结合不紧密,特别是对官方兽医体制和机制研究缺失和滞后,资源整合利用不够;二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造成各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效能较低;三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管理培训方法,尚未建立系统的人员上岗、任务管理及绩效评估体系;四是辖区负责制和地方主义的局限性,致使官方兽医体系的建立缺乏系统性、一致性、全局性;五是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机构、疫控机构三者资源配置失衡,协调不够甚至互为掣肘,缺乏支持配合;五是官方兽医引进退出机制不健全、不科学,其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承担职责不适应;六是尚未很好地拓展视野,放眼全球经济形势和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自身的管理体制相对比,缺乏时代感和与国际接轨的紧迫感。

2管理方法新思考

兽医职称论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青年教师 培养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52-02

青年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中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由于青年教师大多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往往缺少教学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非师范类专业院校毕业生往往缺少教学方法、技巧及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一、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青年教师是学校新鲜血液,他们一到学校就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走上教学岗位,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工作,掌握教学规律,适应新的教学工作要求。同时,也有助于青年教师了解其成长为中高级教师所要经历的阶段、所要具备的条件及能力,从而有所准备,不断地完善自我,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由于中职教育发展需要,目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中,大部分都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技能型毕业生,这部分青年教师系统接受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习培训提高后,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技巧;师范类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接受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后,在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学中会紧扣学生的专业实际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教与学相得益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

(三)有助于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有明确要求: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的30%。刚刚大学毕业就走进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操作技能欠缺,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特别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使青年教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既能丰富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又可以使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四)有助于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任。俗话说“有名师才有学科带头人”、“有名师才有示范性专业”、“有名师才有名校”,中职学校要发展要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可使青年教师尽快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迅速成长为中高级教师、“双师型”教师、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从而不断出教学及科研成果,同时这些名师往往能凭借他们良好声誉和影响吸引学生,这对中职学校的招生、示范专业的创建及学校的升级都大有好处。

二、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一)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但缺乏社会实践和教学经验。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职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而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逐年升高,如柳州畜牧兽医学校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 45%。但是,青年教师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就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普遍缺乏社会实践和教学经验。

(二)专业对口率高,但教学基本技能欠缺。目前,中职学校需求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专业型、技能型教师。如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主要开设畜牧兽医、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专业,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非师范类普通院校农类专业毕业生,他们普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以及必要的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对教师职业的特征、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完整的教学流程和中职教育的规律等认识方面存在偏差,未能形成明确的、正确的角色意识。

(三)理论知识扎实,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青年教师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在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存在困难,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教学专业培训,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距“双师型”标准仍有差距,较难适应以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中职教学模式。少数青年教师受考研、调动、婚恋等影响比较大,课堂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四)重教书,轻育人。青年教师常常以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手段为重,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贯彻落实不到位,往往是“填鸭式”地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为人处世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五)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多数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花了大量的精力,而忽视了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对教学法的研究重视也不够,甚至有的青年教师任教五年以来没有写过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或教学工作总结;部分青年教师的学术科研意识淡薄,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三、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⒈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障。如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人事科和教务科联手,制定和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相关制度,拟定相关文件,设计对青年教师成长有利的条件;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建立了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与企业“结对子”制度、“传帮带”制度等。为保证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经费保障。

⒉搭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需要鼓励的,学校应提供条件、创造机会,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使青年教师健康快速地成长。如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在国家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及课程改革等工作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每一项工作都安排青年教师参与;尽量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全校或教研组的公开课等,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教学能力;有意识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或各种学术会议等,让他们增长见识;同时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

⒊开展“传、帮、带”活动。每学期,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教务科都安排一批本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指导教师从备课方法、讲授方法和评价方法等传授有关教学技能及其实践应用,从相关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和指导。实践证明,经过“传、帮、带”活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能迅速提高。

(二)注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为保证正常的教学,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一般利用寒暑假及业余时间安排青年教师到畜禽生产企业、饲料生产厂、兽药厂、宠物医院或门店的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把下企业实践锻炼作为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指标。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所教专业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2.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每年积极争取由各级教育机构或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建立“校本+外出”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青年教师到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开展专业研修。近年来,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平均每年参加教育部门或畜禽生产企业组织的各种培训有90人次以上,其中青年教师占 80%左右,以使他们掌握专业的新动态,站在专业发展的前沿。

3.安排青年教师到教学实习牧场或专业实验室锻炼,使他们熟悉教学设备和畜禽生产要求,快速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规定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专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必须在教学实习牧场或专业实验室进行专业锻炼三年。实践证明,青年教师经过锻炼,实践教学能力有明显提升。

⒋根据个人专长,安排青年教师进入相关科研团队,或参与精品课程项目研究、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管理、农类学校学生礼仪培养等,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专长,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青年教师育人能力。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育人能力,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把师德教育常态化,除了对每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开展师德方面的培训外,在制订每学期政治学习的计划时,都加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安排相应的学习时间;开展先进典型报告会,学习教书育人楷模主题教育活动,或观看录像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引导青年教师投身职业教育、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当好学生良师益友。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必须担任三年以上班主任,且将班主任工作经历及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挂钩。

(四)增强自主意识,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动力。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提升自我。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聘请专家到校讲座,指导青年教师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比如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教学优质课比赛、说课比赛、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近五年来,通过竞赛,有一批优秀者脱颖而出,提高青年教师能力的同时带动青年教师整体发展。

通过上述的培养策略的实施,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晋升职称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带动学校示范专业建设及发展。如中高级职称教师、“双师型”教师迅速增多:高级职称教师近30名,中级职称教师55名,“双师型”教师达23名,广西名师工程培养对象1名;出现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其中自治区级近30项;近10位教师参加农业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编写;编印10多门专业课程实训指导书;200多人次教师与40多家企业结对子;青年教师参加自治区级、部级技能比赛30人次获奖。

【参考文献】

[1]王国鑫.中职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机械职业教育,2011(4)

[2]唐楠.浅论中职青年教师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李光辉.在青年实习教师培养工作中引入导师制[J].职业与教育,2008(3)

[4]李晓菁,刘小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导师制[J].科技科技信息,2007(33)

兽医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医师;管理制度;启示;执业兽医;法律法规

1我国医师管理制度介绍

1.1医师管理法律体系构成

目前医师行业管理法律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为核心,包含一系列与其相配套的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准入、执业规则、考核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是医师队伍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根本保障,是医师人员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资格考试、注册方面,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办法》《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等;在从业管理方面,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中医师、士管理办法》等;在考核培训方面,有《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等;在医疗事故处里方面,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在病历、处方管理方面,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

1.2医师管理基本制度

1.2.1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在我国医师资格须依照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取得。取得医师资格的主要途径:一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即获得医师资格;二是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取得一定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经相关部门认定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医师资格。

1.2.1.1医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国务院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管理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的办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则具体组织实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两级,每级又包括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其中中医类包括中医、蒙医、藏医、维医、傣医、朝医、壮医、中西医结合医师8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目前,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类别共有36种。医师资格考试形式。医师资格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医学综合笔试。已经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如再报考执业医师资格,可免于实践技能考试。医师资格报名条件。执业助理兽医师和执业医师报名条件在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上要求不同。执业助理医师报名的学历条件为具有医学专业大专或中专学历的人员,实习时间是需要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试用期满一年;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条件的学历条件为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实习时间同执业助理医师一致。对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的,具有专科学历的,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分别满二年方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专学历需满五年)。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人员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推荐后,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首先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然后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方式也分为临床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案另行规定,不同于普通医师考试。这样的规定,降低对该部分人员的学历要求,更侧重于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医术专长。

1.2.1.2取得医师资格的特殊情况。一是境外人员,需要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实习满一年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二是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人员,要有在华医疗机构作为邀请或聘用单位,与聘用单位签订协议,并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方可获得资格;三是乡村医生,符合相关规定的,也可以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2.2医师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否则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2.3考核、培训制度

1.2.3.1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医师考核是由专门的考核机构按照医师执业标准组织实施。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医师的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为保证医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临床工作,现对住院医师开展了规范化培训工作,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统筹管理。考核内容:医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等。首先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的评定,考核机构对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由考核机构对参加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测评方式可以采取个人述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的考试或考核,书写医学文书的检查,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等一种或多种形式。最后综合各项评议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考核管理: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其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则允许继续执业,不合格的收回其医师执业证书。

1.2.3.2培训制度。培训的组织:医师的培训计划及农村、少数民族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组织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需要按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和管理:医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通过培训来提高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接受培训的医师要经过考核认证合格后方可通过培训

。1.2.4医师的权利、义务。《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师的8项权利和5项义务,权利包括: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诊查、调查、处置,选择合理方案,出具医学证明,获得相应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参加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参加培训与继续教育,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的权利及批评建议权等。医师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关爱患者,钻研业务,宣传保健知识。

2我国医师管理制度特点

2.1法律体系完善采取平行立法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执业医师法》中的各项制度,在医师资格考试、注册、考核培训、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有具体的办法作为配套补充。通过细化各项制度,建立相应的配套规章,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医师行业各项工作都能进入依法依规的良性运作轨道。

2.2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强医师管理法律体系规定的各项制度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各项制度有序衔接,操作性强。如在医师资格考试方面,实行了分级、分类的考试模式,确保考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考虑到学历与专长兼顾,既考虑和重视学历,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给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人员进入医师队伍另辟蹊径;在资格获取方面,对外国人、乡村医师等不同人群取得医师资格的途径都有明确的办法规定。通过对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分别制定相应办法,明确不同主体职责权限、行为规范及法律责任,更便于医师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2.3充分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当是立法最重要目的之一。《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提出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基本工作条件、待遇、人格尊严、自我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进一步维护了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同时,规定义务,将其具体的工作职责规范化、法律化。

3我国执业兽医管理现状

在我国,执业兽医制度已基本建立。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正式提出推行执业兽医制度建设。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明确了执业兽医制度的法律地位。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稳步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提供保障。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对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证书发放等都做了相应规定。针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农业部还制定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二是执业兽医注册、备案制度。按照《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执业兽医资格,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应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备案,并规范了执业兽医注册、备案的程序和条件。三是执业兽医从业管理。《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在执业兽医的配备范围、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的从业范围、处方笺和病历的使用、执业兽医的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有效加强兽医从业人员管理。四是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中规定“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实际工作中,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社会机构也在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组织执业兽医继续教育,但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且目前执业兽医继续教育更多是市场行为,参与积极性不高。

4对我国执业兽医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

4.1构建执业兽医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兽医人员的法律法规,在兽医人员管理方面仅有《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主要集中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方面,包括《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等。在操作层面的规定和规程尚未配套,有些制度的推行缺乏立法支持。应借鉴医师管理法律制度体系,针对兽医管理的具体制度制定配套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形成健全、完善的兽医人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4.2借鉴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有些长期从事兽医工作人员,其学历、职称不符合考试办法规定,从而不能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二是考生中有些专长宠物诊疗,有些专长畜禽诊疗,在参加现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考试或水生动物类考试时,仅对其擅长部分内容答得好,从而影响整体成绩。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借鉴医师资格制度中专业与专长兼顾的方式,给确有专长的兽医一定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借鉴医师资格考试分级分类的方式,按照动物种类将考试进行分类,通过细化考试类别,提高考试的针对性与考试效果,体现择优的目的。另外,我国执业兽医在继续教育、行业自律、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也未建立起来,可以借鉴医师相关制度,来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体系。

兽医职称论文篇(4)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既可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畜牧兽医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调查、分析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改革

目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专业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成绩评价与市场脱节等,以及近年来如SARS、H7N9等多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动物疾病发生率的加大,使得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因此,作者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中不断改革,并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下面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新时期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改革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一、根据市场需求设定教学的内容和层次。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就是高职院校的精简版,甚至直接使用高职院校的教材,这就使其中很多内容已经超出了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目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应该更倾向于饲养管理的执行环境,而放宽深层次理论的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底子薄、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就不能像对待高职学生那样,要求他们掌握那些比较高深的原理,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多的应该是让他们领会生产的操作过程,掌握操作技能就行。以猪的外形和生产性能的关系为例,中等职业教学中我们只需要求学生知道猪的外形会影响其生产性能,会对理想种公猪、种母猪和商品猪的外形进行鉴定就可以了,而不要求他们掌握评分标准的制定原理。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育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从而导致很多只会纸上谈兵学生的出现。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把学生带进工作的实践中去,使他们通过亲身接触、亲自动手,从而真正地掌握这门专业技术。如在讲《畜禽生产》这门课时,我常常把课堂设在学校的养殖场或学校附近的养殖基地,让学生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如现场调配饲料、给雏鸡断喙、给公羊去势,参与种蛋的挑选等工作,不但使学生在劳动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强化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增强了专业意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在节假日期间,我还将学生分组分配到各乡兽医站或各村养殖户的家中,让学生们拜师实习,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们适应岗位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畜牧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引进到养殖厂,所以我们要根据掌握的最新生产情况对所教知识进行更新,如教给学生认识和使用自动喂料设备、自动降温设备、自动清粪设备等等,这样学生进入企业才不会出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窘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与畜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过去我们只重视养殖技能的专业教学,而忽略了这些与养殖生产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懂法才能不违法,才能算是合格的畜牧专业人才。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特别是畜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绿色、无公害及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理念、生产标准和生产方法列入到平日的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掌握好的饲养管理水平,而且要懂得更高级别的畜产品生产流程。

四、关注职业技能的培养。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各个工作岗位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技能”是指能胜任现代畜牧兽医行业的技能,是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生产活动中的外在的综合表现,它是由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部分构成。“基本能力”是指从事任何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如判断和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社会诚信度和责任感等,这些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而所从事行业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专业岗位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本行业技术、技巧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等则被称为“专业技能”。关键能力是指学生技术创新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从业者的关键能力比他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要求我们在畜牧兽医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其基本能力的提高,同时更要加强其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各种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对畜牧人才的需要。

五、改革教学评价机制,科学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改革以往“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科学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在学生成绩的考核过程中,我校把每一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如考勤、课堂纪律、课堂发言)、独立完成作业情况、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评价,不但调动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更注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总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科的教学,我们教师从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宗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作者:张侠 单位:大厂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

[1]曹化梅.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02).

兽医职称论文篇(5)

1996年7月至1999年6月在XX畜牧兽医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函授专科;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西昌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函授本科。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以党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的宗旨,刻苦学习、踏默默奉献,努力开展各项畜禽防疫、疫情监测、新技术推广及防病治病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个人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通过专业知识以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基础和业务知识素养,坚持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放在首位,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和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深度磨练自己、塑造自己,立言、立行、立身。在做好畜牧兽医站的本职工作同时,深入挖掘个人职业潜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服务为核心”的思想主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团队凝心聚力的思想之下,充分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本人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兽医职业道德以外,还加强树立以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的思想。在担任畜牧兽医站工作任站长期间,在主持畜牧兽医站的全面工作中积极引导全站工作人员认真、踏实开展畜禽防疫、疫情监测、新技术推广及防病治病等工作,始终坚持以“最大限度减少养殖户损失”为服务目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做到严谨、科学的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及疫情治疗工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到了办事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发挥好决策参谋、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四大职能”,真正做到了上下级称心、全体同事顺心。用自己对畜牧兽医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以及出色的表现,来赢得领导与同事们的信任。

二、业务工作

本人工作十多年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为养殖户做好畜禽防疫、检疫、监测及防病治病工作。在防疫工作中,按照自己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县主管局对防疫工作的实际要求,扎实做好防疫工作,认真做到免疫有效。在畜禽防病治病工作中,我一向虚心请教、不耻下问,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使我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XX乡范围内需要就医的养殖户,我一直以来都是随叫随到,不推托,不势利,走村串户,认真为养殖户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在养殖新技术推广方面,我长期以来尽心尽力为养殖户做好推广和宣传工作,有效提高了群从养殖的积极性。在我的引导下,目前XX乡的生猪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万头,土鸡养护规模达到*****万只,牛养殖规模达到*****万头等等。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预防各种疫情对养殖产生的影响,在工作中充分利用每次机会向养殖户宣传疫病防控和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以此获得了全乡养殖户的好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截止2013年年底,XX乡新增规模养殖护*****户,生猪出栏量达到****万头,家禽(鸡、鸭、鹅)产蛋率**万个,与去年相比增长率分别达到***%、***%、***%。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我乡的畜牧业发展规模已经进入到全县前列水平。同时,经过多年不断的临床总结分析,我探讨出治疗畜禽疑难病的常用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优化,尽量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三、业务学习

兽医职称论文篇(6)

摘要:“正治与反治”是中兽医诸多治疗法则中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对于其详释在目前的有关资料中有几种提法,必须给予辨析清楚,明确其正确内涵意义。

关键词:正治;反治;辨析

中兽医中的治疗法则,是在中兽医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纲领指导下制定的。临诊上中兽医的治疗法则有很多种,而“正治与反治”则是诸多治疗法则中的重要法则之一。正治与反治最早源于《内经・素问》。《内经・素问》中说“何为逆从,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后人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治疗法则理论,在中兽医临诊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祖国兽医学的发展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治,又称逆治,是逆疾病的现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也可以解释为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症象和疾病性质相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诊时,大多数疾病的现象与疾病的本质是互相一致的。如热证表现热象,寒证表现寒象,虚证表现虚象,实证表现实象。这时,就可以应用正治法则,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由于临诊时大多数疾病的现象与疾病的本质是一致的,故此,正治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法则。所以,正治包含了正规和常规治疗之意。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疾病征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以解释为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征象相同而与疾病性质相反的一种治疗法则。

临诊时,当病情复杂或病情严重,机体不能正常地反映邪正相争的情况,病畜亦可能表现出某些症状与疾病性质不符,甚至出现一些假象,如寒症出现热象,热症出现寒象,虚症出现实象,实证出现虚象等,即所谓的“寒热真假”与“虚实真假”。在治疗时,则不能简单地见寒治寒,见热治热,而应通过现象抓住其本质,进行准确恰当地治疗。在此情况下,尽管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与疾病的本质相反,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现象相同而仍与疾病的本质相反的治疗方法,因此仍是逆着疾病的本质进行的治疗,虽称反治或从治,但其治法实质却是与正治或逆治相同的,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反治法在临诊中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几种具体不同的方法运用。

“热因热用”是指用温热性质药物治疗具有热象症证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阴寒内盛,阳气格距于外而呈现体表温热,脉大,色红的真寒假热证。热象是假,而阳气虚阴寒盛才是其本质,故仍以温热方药进行治疗。

“寒因寒用”、是指用寒凉药物治疗具有寒象病症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里热极盛,格阴于外,证见四肢耳角厥冷的真热假寒证。因寒象是假,而热是疾病的本质,故仍须用寒凉性质的药物进行治疗。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塞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停滞不通病症的方法。如因中气不足,脾虚失运,致使脘腹胀满,用健脾益气的药物治疗,以补开塞。故本法主要运用于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方药治疗通泻病症的方法。如因食滞饱伤而导致的腹泻,用消导泻下的药物治疗。故本方法主要运用于真实假虚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正治法一般应用于病程较短,病情与本质不相一致的病症,反治法一般应用于病程较长,病情较为复杂,疾病症状与疾病本质不相一致的病症。但不论是正治或者是反治,都是紧紧围绕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的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另外,还有反佐法,反佐法在临诊中的具体应用有两种,一种是药物反佐,就是在临证配伍时在寒凉剂中佐以少许温热之味,或在温热剂中佐以少许寒凉之品,或在补气方剂中配以少许行气药,补血方剂中加少许行血药等;另一种方法就是服法反佐,就是在热证时用寒凉药采用温服法,寒证时用温热药采取凉服法,用以起到诱导作用,防止家畜有机体产生对药物的格拒、对抗,以利于治疗。

目前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本科、专科及中职教育的《中兽医学》《中兽医基础》这些教科书及有关的著作中,对正治法则名词概念的简单解释、详细解释基本相同,对反治法则这一名词概念的简单解释基本也是统一的,但在反治法则简释后面对于反治或从治的详释中基本有两种表述提法。一是“在治疗时,就要透过现象,治其本质,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和治法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做反治,又因其是顺从疾病症象而治,所以又叫做从治”。二是“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治疗,即顺从疾病症象而治,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治、塞因塞用等具体方法”。

大家都知道,反治与从治,是指当临诊上出现症状真假时所采用的药物性质与疾病症状相同的一种治法,其实质仍是逆疾病的性质而治,也是正治。然而,在第一种对反治的详细表述中,提出的是“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和治法治疗”,那么在这里,疾病症状与性质并列在一起,容易使人产生疾病症状和疾病性质相同的模糊认识。可能基于这种模糊认识,才导致第二种提法的产生。对于第二种提法中“采用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治疗”,我们既然知道反治是当疾病出现症状与其本质不相一致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治法,在这里又怎能把疾病的症状、性质并列呢?如果并列,应该是在正治的详述中出现,反治的情况下,又怎能出现疾病症状、疾病性质甚至是药物与治法相同的情况?所以,第二种提法,与名词概念简释完全背道而驰,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综合以上两种表述提法,笔者认为是否可详细解释成“采用和疾病症状相同,与疾病性质相反的药物和治法来进行治疗”为好,简单明确,一目了然。

由于祖国兽医学博大精深,笔者受认知水平所限,加之又是一孔之见,可能认识偏颇,错误的是自己。本人的想法就是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并辨析清楚,不在有关的资料中出现治疗原则方面的模糊认知和认知错误,以便更好的培养有用人才,继承和发展祖国兽医科学。

参考文献:

[1]刘钟杰等编著.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黄定一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杨致礼主编.中兽医学.天则出版社.1990

[4]于船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5]梁国一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6]戴永海等.中兽医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于船主编.中兽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兽医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教学实训;特色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26-02

近年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建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是由我院兴建的特色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保持了里下河地区风光特色,遵循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律,以牧为主,农林牧渔相得益彰。现在不仅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已成为教师科研的平台、资源保护的阵地、成果转化的载体、示范推广的窗口,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地方。产学研区由水禽、种猪、宠物这三大产业组成。

1.猪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养猪教学实训主要集中于姜曲海猪种猪场。种猪场主要承担姜曲海猪的保种和优质瘦肉型姜曲海猪新品系――苏姜猪的培育工作。苏姜猪是将已有的姜曲海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横交固定、继代选育,采用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的方法,培育出来的优质瘦肉型姜曲海猪新品系,已经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成为我国新的猪品种。猪场教学实训基地建有各类猪舍及附属用房26幢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猪场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猪场采用干湿分离机将粪污干湿分离,分离的粪水进入沼气工程发酵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应猪场及园区生产生活用电,发酵产生的沼液,通过管道喷洒于园区苗木及周边蔬菜基地。猪场拥有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完善的兽医设备、采精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供学生实训。

2.水禽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水禽教学实训以建在现代科技示范园内的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内进行,该场重点推广目前市场上需求较多的优良鸭、鹅品种,通过上门服务、技术培训等措施,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给养殖户,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水禽教学实训基地占地60余亩,建有各类水禽5000平方米标准养殖舍,舍内配套自动喂料、饮水设备、湿帘、大型排风扇、自动光照控制设备、加温设备等。水禽教学实训基地拥有完整的养殖、孵化、加工等设备供学生实训。

3.宠物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宠物教学实训主要集中于江苏省宠物(藏獒)繁育中心,我院瞄准未来宠物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考虑到宠物科技系学生实习的需要,建设了宠物(藏獒)繁育中心。繁育中心内收集了国内外优良的犬种近30个,开展犬的选育与训导,利用研究,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都市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

二、师资力量建设

1.校内讲师队伍建设

校内讲师队伍由我院“双师型”教师组建,畜牧兽医站专业校内讲师队伍由18人组成,其士2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实际生产服务知识、管理能力,对于生产实践设计过程,自己操作编制实验内容,制作教学用具,计划实习进度,调整实习设备,研究实习方案及实习教材,结合实践需要制教材内容,培育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校内讲师队伍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方面的研究,还要进入养殖场企业参与生产,这样掌握相关专业第一经验,从而从纯理论型教师转向复合型、多能型教师。

2.技术导师队伍建设

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聘请有经验的畜牧兽医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作为养殖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学院兼职教师,现有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充分利用他们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在现场指导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的职业素质和应用技能,快速培养适合未来岗位需求的人才。

三、实训课程建设

示范园作为我院教学实训基地,承担畜医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学生在养殖场顶岗实习一个月,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讲师和技术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手把手教会学生养殖技术,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根据专业建设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畜牧兽医专业类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本达到工学结合常态化,每月一个班到中心进行“工学结合”或者“理实一体化”教学。除此之外,为了让畜牧兽医类专业每个学生都了解校内基地,增加对畜牧业的感性认识,实训中心还安排了为期1天的生产见习、为期1周的生产实训等多模态教学模式。

另外,每学期安排2~3班在实习基地完成了《养猪生产》、《家禽生产》两门课程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在猪场、水禽实训基地生产功能区进行轮岗教学,同时完成两门课程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

示范园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生产、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实训,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参观访问、见习经理等措施,全面、深入了解并掌握现代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切实有效地提高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