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钢结构工程论文

钢结构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08:56

钢结构工程论文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1)

1质量管理现状

当前,钢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钢结构施工单位企业数量和规模也日趋增加,但是在整体上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特点。在钢结构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以包代管”现象严重,由于部分钢结构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技术经验,而且施工未按国家相关行业规范操作,极易造成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质量隐患。钢结构设计单位对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其设计业务素质能力高低、设计产品质量优劣以及设计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对后期钢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效率密切相关。此外,当前建筑行业材料以混凝土材料为主,绝大多数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较为熟悉,而缺乏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握。因此,培养具有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促进钢结构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较混凝土施工及其他施工过程不同,造成其施工质量问题具有严重性、复杂性、频发性以及可变性等特点。其中,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轻则返修或返工,造成工程工期延长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重则导致钢结构建筑坍塌等事故发生,给社会和人们造成人身财产损失;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影响钢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诸如钢结构设计质量、原材料质量、焊接技术、组装技术等,同一种质量问题其造成因素不同,同时同一因素导致钢结构质量问题各异;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频发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缺乏具有钢结构制作和组装专业技术施工队伍,在钢结构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常使用原有混凝土施工队伍,导致钢结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而且具有较高频率;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钢结构材料受外界环境变化、使用寿命、用途以及其他方面影响,其质量缺陷逐步呈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使用周期下,钢结构质量问题不同,导致其质量问题具有一定可变性。造成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成原因:第一,在进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未按建设施工程序施工,前期未做好相应的地质勘查、图纸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制定等情况下即开工,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较多;第二,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不到位,勘查报告存在较多漏洞或错误等,直接对钢结构基础施工设计造成误导;第三,进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对施工方案、原材料要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计算不够精确,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第四,原材材料质量控制不够严格,缺乏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体系,造成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进场使用,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第五,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工艺技术薄弱,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低,易造成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此外,受外界环境影响,诸如温度、湿度等气温条件对钢结构焊接影响明显,这也是造成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主要指的是对钢结构工程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使用寿命、维护保养性能以及应用舒适性能的控制管理。对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主要以三阶段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即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方法

1.1事前质量控制

一方面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目标,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另一方面针对前期制定的质量控制计划,在工程施工前做好有关质量问题的各项工作,诸如地质勘查、图纸设计、原材料检验等。

1.2事中质量控制

一方面在加强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工程施工过程根据工程施工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在施工单位内部或聘请外部具有相应专业资历的施工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1.3事后质量控制

首先通过施工单位对工程竣工项目进行自查,然后通过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对竣工项目质量进行验工,并对施工质量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最后对发现质量问题的工程部分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工程设计要求为止。

2质量控制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事前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组建项目部,其中包含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明确各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责任;其次,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技术培训,提高其施工水平,同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及相应校正工作;最后,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目标和建立健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即检验批质量控制计划、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计划以及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计划。

2.2事中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钢结构焊接施工和钢结构组装两个工序,因此钢结构事中质量控制主要针对这两个工序。其中,对于焊接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首先提高施工人员工作责任意识,其次充分的对焊接工艺技术指标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焊接质量标准,最后是加强焊接点质量检查管理,对存在问题部门进行返工处理;对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关键在于控制螺栓连接施工质量,首先是对高强度螺栓在使用前进行除锈、等处理,确保螺栓质量,其次是确保底脚螺栓位置精确且安装稳定,保证高强度螺栓在通入螺栓孔时能够穿梭自由。此外,在钢结构事中质量控制中,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钢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办法,以保障工程质量。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趋向于结构造型更加美观、施工操作更加简便、整体质量更加优异方向发展,这离不开具有高性能新材料产品的应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钢结构材料。钢结构材料本身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和韧性优异等特点,同时其在建筑领域运用过程中组装操作简便、外观造型优美以及综合经济效益较高,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塔杆、厂房结构以及仓库等建筑工程领域。但是,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发生工程事故等危害。基于此,加强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势在必行。文章在介绍钢结构施工技术基础上,对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

2.3事后质量控制

钢结构事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钢结构焊接质量、钢结构安装连接质量、钢结构除锈防腐质量的检测和管理。各工程检测方法应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应钢结构检测标准执行。

三结束语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化也在加速发展,这种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也给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商机与发展前景,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质量的保障。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实施中最基础的项目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定程度和质量高低,因此必须注意建筑工程实施中对土建技术的应用。

二、土建技术的概念和常见问题分析

1.土建技术的概念

所谓的土建技术指的是与水、土有关的基础工程设施的设计、建造以及后期养护维修等一系列的工作,目前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是用的土建技术。随着建筑行业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深入和扩展,在未来的工程建造中也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土建技术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虽然建筑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一直在不断发展我国应用土建技术的进程,但是毕竟起步比较晚,且起点不高,也就导致土建技术仍然存在着影响工期、成本、工程质量等方面问题的不完善和不成熟的部分,这些技术上的漏洞使企业财产和利润时常发生成本超额输出和利润回收困难等问题。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个细小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更大的失误出现,比如盲目套取方案图纸导致计划和实际情况不匹配、内部荷载力计算失误、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选取失误等等,都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的质量。

三、钢混结构特点和优势分析

1.刚混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坚实和坚固,且受力比较均匀,在实践中能够很好的节约材料,实现企业资源最有配置的目标。其中,均匀受力的特点能够保持建筑物不会因为外部横向荷载力和竖向荷载力等的作用导致裂缝或者位移,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程度。

2.钢混结构所支撑的建筑工程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能够在台风、地震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下避免财产的破坏和生命安全的威胁,有效的防止外界因素对居住条件的破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破坏。因此,钢混结构也成为了现代工程建造中很多企业所追崇的一种建筑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种类的建筑项目之中。

3.钢混结构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钢混结构的技术相对于简单,原材料成本较低,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因此所耗费的前期投入以及后期维修费用都较低,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财产损失也较小,因此从期初到期末,整体的成本支出都比较低,给企业盈利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4.钢混结构由于结构的简易性,因此在设计环节和施工过程中都给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钢混结构具有安全稳定的性能,且施工难度小,因此整个成本大大降低,安全隐患也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所以整个施工的效率和建筑的质量都会随之上升,工作量降低,工作周期减短,人工、材料、机器等一切投入也会随之节约。

四、钢混结构在土建技术中的应用

1.关于建筑施工混凝土土建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技术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就充当着皮肤组织和筋脉的作用,如果皮肤塌陷、筋脉不稳,就会给整个工程项目造成巨大的损失和错漏。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挑选适合的混凝土辅料和主料,并配以合理的比例配比,使混凝土的韧性、抗拉伸性、抗负荷性、抗冷热性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混凝土技术的合理使用也会减少墙体裂纹以及内部构造裂缝的产生,起到了粘合整个建筑的重要作用。

2.钢混结构中的土建防水技术的应用

防水技术是土建工程项目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防水工作不到位就会使工程内部产生裂缝和泄露,影响建筑的使用,并且为后期的维修增加了很大人工压力和资金成本,对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形象声誉都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防水关的掌控是相关技术施工人员和管理层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

3.钢混结构在土建屋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时,房屋的屋顶工艺和屋面技术对于建筑的整体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这些组成部分的防水性能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因此要挑选合适的防水材料,加固屋顶和屋面钢混结构的防水性能,使房屋更加的坚固耐用。在注重防水目标实现程度的同时,也要秉着人文关怀主义,关注居民和建筑使用者的健康状况,尽量选取污染程度较低,对人体无公害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满意度高的工程建筑。

4.关于建筑施工的土建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钢筋就如同人体的骨骼一般重要,没有坚实的骨架,在宏伟的建筑也会沦落坍塌,因此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土建钢筋连接技术的相关规范,不断发展钢筋连接技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灵活安装钢筋结构,使工程建筑的主体得到更为坚实的支撑,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满意回馈程度。

5.混凝土梁与圆管柱连接点的技术深化

一般二者相连接并不是简单的套筒式联结,因为套筒式联结方式虽然施工简单,速度快且耗费的人工、物力都较低,但是缺乏可靠的坚固性和韧性,所以一般来说施工方会选择采取更为坚实紧密的焊接环形联结,在连接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安全事项,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形钢板的宽度,不能太窄,否则会加大焊接难度,也不能过宽,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因此,在连接混凝土梁和圆管柱时的施工要点就是对于环形钢板宽度的控制。

6.混凝土梁主筋和十字形劲性柱连接点的技术深化

在混凝土梁与H形劲性柱翼缘等相互连接时一般采用的是套筒连接,或在钢柱腹板上进行打孔,在柱翼缘板上进行布置时要注意梁筋数量的控制、肢数控制以及位置控制,保证混凝土梁安装的稳定性、对称性和安全性。同时,这也是一项需要加以重视的技术,因为如果连接点的技术安装工作没有做好,对于后期的使用、养护维修都会造成巨大的问题,比如会因为外界压力产生位移,从而导致建筑裂缝、断裂等因素,从而诱发水、电等一系列使用的麻烦和障碍,因此做好链接点的安全工作和监督控制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理论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指在钢管内充填素混凝土形成的组合结构,它凭着高承载力、塑性和韧性好、耐火性能好、经济效益好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目前,国外关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规程主要是欧洲EC4(1994)、德国DINI8800(1997)、美国SSLC(1979)、LRFD(1999)和ACI(1999)以及日本AIJ(1997)等,这些规程中都同时给出了圆形截面和方、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设计计算有关条文,其中尤以欧洲EC4、美国LRFD和日本AIJ最具代表性。尽管国内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工作相对落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令人瞩目,制定的设计规程包括CECS28:90(1992)、DB29-57-2003和DL/T5085-1999(1999)等。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几种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设计规范做了整理介绍,并对三种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理论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一、轴心受压构件

(1)EC4规范。欧洲EC4(1994)是CEN提出的关于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设计规范,能同时适用于圆形和方、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设计计算。(2)LRFD规范。LRFD(1999)为美国钢结构协会制定的设计规程,它考虑了构件的整体稳定,先将混凝土强度折算到钢材中,得到其名义抗压强度,再用计算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承载力。(3)AIJ规范。AIJ(1997)是日本建筑学会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设计规范,它同时给出了极限状态设计法和允许应力设计法,其截面形式包括圆形和方、矩形。(4)DBJ13-51-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能同时适用于圆形和方、矩形钢管混凝土设计计算。从上述各种规范给出的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不难看出,因各种规范制定的思路和出发点不同,所得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建立在钢结构的计算方法基础上,有的是建立在混凝土的计算方法基础之上,还有的则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视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分析。

二、三种轴压承载力计算理论及公式的比较研究

综合以上各种规程所提到的计算方法,目前用于钢管混凝土的计算理论主要有三种:统一理论、拟钢理论和拟混凝土理论,现分别做简要介绍。

1.统一理论。“统一理论”是钟善桐1993年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钢管混凝土在承受各种荷载作用时的工作性能是随材料的物理参数、统一体的几何参数、截面形式和应力状态的改变发生改变的,变化是连续相关的,计算则是统一的。它将钢管混凝土视为一个整体,按单一材料研究其组合性能,计算构件的承载力时,不再区分钢管与混凝土。这种基于组合理论的计算方法物理意义比较明确且计算简单,适用于实际设计,但它没考虑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工作效应,使其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而且该计算公式是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缺乏试验验证,还需进一步研究。

2.拟钢理论。拟钢理论是同济大学基于钢结构规范提出的一种计算理论,它将混凝土折算成为钢,再按照钢结构规范进行设计。这种方法是在不改变钢管横截面面积的条件下,将管内填充的混凝土看成是对钢管壁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提高,以此换算得出等效钢管的性质,并以该等效钢管的承载力作为原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在计算时,不考虑内填混凝土对构件的抗拉和抗弯承载力影响,只加入其对轴压承载力提高的相关部分。拟钢理论是采用换算模量,将混凝土折算成钢进行计算,在对高层、超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是忽略了剪切模量再采用换算模量对其进行内力分析的,所以会出现分析结果和构件设计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将钢管和混凝土统一成整体后,不易明确混凝土的分担作用和结构行为,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拟混凝土理论。拟混凝土理论认为钢管混凝土是由钢管对核心混凝土实施套箍强化后的一种套箍混凝土或约束混凝土。在计算时,只考虑核心混凝土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将钢管壁看成是处于核心混凝土周围的等效纵向钢筋,其面积按照钢管的形状和截面积而定。该理论从概念上要比较适合圆形钢管混凝土,对于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因钢管对混凝土提供的约束能力比较小,其套箍混凝土的概念已不再适用。实际上,“约束效应系数”对套箍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但这种理论不能拟合出一条具有代表性的曲线来例证它的有效性,因此不是十分可靠。目前,对钢管混凝土构件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上三种理论是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由于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复杂性,使得三种理论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理解不同,导致估计的准确程度不同,所获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也就有所出入。因此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结语

钢管混凝土这一组合结构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编制出了相应的设计规程,其成就令人瞩目。本文就国内外已有的几种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规范做了整理介绍,且对目前适用于钢管混凝土的三种计算理论进行了评述,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通过算例结果比较了三者的差别,说明对钢管混凝土构件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8~32

[2]韩林海,杨有福.现代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6

[3]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8

[4]European Commitee for Standardization.Eurocode 4.Design of com

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S].London.British.1994

[5]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AISC).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S].Chicago.U.S.

A.1999

[6]Architecture Institute of Japan(AIJ).AIJ Recommend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S].Tokyo.Japan.1997

[7]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l3-51-2003)[S].福州.2003

[8]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 钢结构 CDIO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CDIO Teaching Theory

HUANG L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3)

Abstract Steel curriculum is the backbone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cluding steel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adopted in teach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ideas, using inquiry-based teaching methods "problem-based", which greatly stimulat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Curriculum system focusing on student develop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to achieve the CDIO education model in the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teaching goals.

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 CDIO; inquiry teaching

0 前言

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形式增多和数量增大,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钢结构学科发展和更新迅速,新形势下市场的需求对钢结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钢结构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特性、各类基本构件(包括轴心受拉、轴心受压、受弯、拉弯和压弯)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构件之间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建筑钢结构设计。不少高校强调钢结构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仍在延续。如何在钢结构课程中强调学生“素质和能力”并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重要。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即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强调将教育过程放到工程领域的情境之中。CDIO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理论的实践应用体会到所受的教育是有用的,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潜能被激发出来,达到“知识、能力、素质”有效统一的教学目标。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CDIO教育改革模式,根据钢结构课程特点,创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切实解决钢结构课程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重要。钢结构课程基于CDIO的钢结构课程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1 理论教学部分

传统钢结构课程理论教学分为原理与设计两大部分,钢结构原理主要介绍钢结构的材料特性、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的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则介绍各种具体的工程结构的形式、体系及其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单层厂房结构、大跨度房屋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向的教师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满堂灌模式。很多年来我们没有切实下力气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对钢结构课程兴趣不大。基于CDIO的教学模式和理论,我们对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增强了课程的一体化,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增强连贯性与整体性。以增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教学目标。

整门课程中,“绪论”在整个钢结构课程中起着纵向连接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目的,建立钢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概念。“绪论”部分,我们采用的教学素材丰富,包括大量钢结构图片、施工视频和综合案例,教学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由老师讲解,其他时间采用开放课堂的方式进行。针对老师给出的综合案例,由学生课前认真做好准备,课堂采用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老师辅助点评的教学方式。通过真实的案例讨论,增加了学生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的讲解后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工程经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钢结构性能一章中,建立了以正确选择钢材,了解钢材特性,构件设计为主线的理论课程新体系,尝试让学生建立工程师的思维。本章以工程设计项目设计为主线,贯穿整个理论教学。以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从选择钢材做起,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老师讲解钢材的性质后,将工程结构事故以案例的形式提出,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工程实际中学会正确选材。同时工程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引起脆性破坏因素的理解,各种引起钢结构脆性破坏实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来以专业的视角来分析和判断问题,培养他们成为面向工程的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整个课程体系中,将钢结构稳定和钢结构的脆性破坏作为突出的课程重点。以稳定为例,首先通过动画、 工程照片形象生动展现实际压杆的失稳现象,让学生建立对失稳问题的感性认识。然后给出厂房由于杆件失稳引起的整体倒塌事故给学生分组准备,课堂上组织学生从结构理论的稳定、施工的要求、施工的规范等多角度进行讨论。通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基于CDIO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连续性和贯通性。将钢结构设计原理中构件的设计一并放入整体结构的设计中考虑。在钢结构平台设计、组合楼盖设计、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中讲解单根的梁柱设计,并将钢结构节点设计作为钢结构整体设计的重要部分。在整体设计中加强学生的读图看图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内容和实际工程的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形象生动,继而加深学生对钢结构整体设计的理解。从课程内容上真正实现了CDIO的培养目标,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效的高度统一。

1.2 实践环节的改革

(1)在钢结构课程中安排学生专题调研。例如:在讲到“绪论”时,学生进入课题小组,可选择自身感兴趣专题给出调研报告。可选择内容包括“钢结构行业发展状况调查”,“钢结构的防腐蚀”,“钢结构的防火”“钢结构的施工新技术”等,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内容,获得第一手资料。由课题小组汇总研究报告,制作课件和讲稿,由课题小组面向全班讲授,时间不宜长,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钢结构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认识了现代钢结构工程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问题,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与CDIO的工程理念实现对接,实现从“设计一实现”项目的转变。例如,将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节点设计”作为一个专题项目。由教师提供实际工程状况,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 自己提出设计方案,并用图纸绘出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力学概念和钢结构基础知识先自行设计节点,通过项目小组课交流讨论,对节点设计做出合理解释,针对学生出现问题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力学概念及设计误区。然后与实际工程设计节点进行对比,讲清楚蕴含了哪些知识点,如何考虑,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加深了学生印象,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运用概念进行设计,并做到融会贯通。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纽带,将课程群中相关知识点连接起来,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较丰富的关联度,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 达到 “ 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钢结构传统教学中,讲授已成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相比于组织讨论、指导自学等教学行为,讲授显然是一种最便于教师掌控的教学行为。在钢结构教学中对于讲授的改革不是简单地放弃使用讲授,而是应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实施要求,对讲授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变革。钢结构课程中着重讲授如:钢结构产业的背景性知识、前沿重点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如何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及实践运用等。对于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言,讲授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递知识结论本身,而是为学生学习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帮助、刺激和鼓励。在钢结构课程中,我们尝试采用了PBL(Proble m - based l 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到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时,引出学生感兴趣的整体失稳事故,由教师给出工程概况,提出系列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整体失稳现象出现的原因,继而总结在遇到此类现象时该从哪里着手进行分析。为了在教学改革中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PBL的效果和效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对PBL学习的主观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认为 PBL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及自学能力,增加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但在学习中也出现了某些困难,包括压力增大,老师提问对学生的强制感、紧张感等,因为老师正在对他们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93. 1%的学生认为这种方法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87 % 的学生认为 PBL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思维,对自学能力有很大提高,85%的学生认为可以掌握重点内容,尤其对于理解难点内容有帮助。

3 结论

本文为解决钢结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采用基于CDIO教育理念,对钢结构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通过课程一体化教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本课题受江西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资助(课题编号:11YB376)

参考文献

[1] 许英,汪宏,张益多,米旭峰.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88-91.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竣工验收

引 言

高层钢结构一般是指六层以上,主要采用型钢、钢板连接或焊接成构件,再经连接、焊接而成的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常用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形式。后者在现代高层、超高层钢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事实上,它属于钢——混凝土混合的结构。钢筋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由于自身重量过大,梁柱占用的面积比率也大,因此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受到很多质疑;同时强度较高的钢材也顺应出现,在高层建筑中采用一部分钢结构或全部运用钢结构的理论设计同步前进。伴随冶炼、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层钢结构工程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生机:伴随着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继而又推动了高层钢结构设计、施工中的焊接、安装技术的不断提高。下文对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焊接技术进行简要总结。

1、高层钢结构施工前需要的准备工作

1.1高层钢结构体系的体系类型

中国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体系的划分,在《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无统一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认为建筑高度超过24以上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6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

从建筑物结构设计角度上看,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物高度不同、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以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应选择相适应的结构体系。通常分为: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六大类。通常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有时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

1.2高层钢结构体系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开工前必须做好高层钢结构体系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工程开工前工程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图纸评审专家小组一起工程图纸,对图纸设计要求不明确的地方进行研究讨论,提出相关问题,由设计单位进行解决。图纸会审通过后,监理公司必须组织所有监理人员对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工艺技术,准确掌握设计意图。并组织施工单位现场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对图纸进行设计交底,检查出施工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一定将问题在开工前解决,避免因图纸问题对施工的质量、进度等产生影响。

2、高层钢结构塔吊的选型与合理布置

对于高层钢结构的施工,塔吊是最具核心的设备,因此塔吊的选择与布置要依据周边建筑物高度、现场条件、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必须确保塔吊在施工过程中装拆的安全可靠性。塔吊选择宜优先考虑内爬式塔吊,该类型塔吊不需要对楼层加固,在起重机布设位置上的自由度较大,并且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吊装施工时对塔吊起重能力和幅度要求不苛刻。

3、高层钢结构选材筛选

钢结构的最大缺点是导热系数大,耐火性能差。原材料进场前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购。原材料中钢筋的质量文件应齐全有效、检验结果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4、高层钢结构现场制作与安装施工要求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按照施工图进行,并应遵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99-98及其他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制作和安装的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组织施工。

高层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一般要求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工作,必须在具有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吊装和制作的责任工程师和责任工艺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参加制作和安装的人员,必须进行各项专业培训,经培训达到要求者方能进行操作。施工详图编制后,应提交原设计工程师负责审批,或由合同文件中明确规定的监理工程师审批。由于材料代用、工艺或其它原因需修改施工图时,必须向原设计单位申报,经同意并签署文件后,修改图才能生效。构造复杂的构件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必要时要进行工艺性试验。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前,必须对构件进行详细检查,构件外形尺寸,螺孔位置及直径,连接件位置及角度,焊缝、栓钉、高强度螺栓节点,摩擦面加工质量等均应达到施工图的技术要求。

5、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交下列文件:钢结构施工图,设计更改文件,并在施工图中注明修改部位;钢结构制造合格证;安装用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测量检查记录,焊缝质量检查记录,高强度螺栓安装质量检查记录,栓钉焊质量检查记录;各种试验报告技术资料;隐蔽工程分段验收记录;安装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构件制造厂、钢结构安装单位达成的各种技术文件。

6、结语

钢结构住宅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钢结构仅仅是建筑中承重体系、服务部分,它不是建筑使用中的主要成分,钢结构住宅设计首先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然后才是发挥钢结构的优势,单纯突出钢结构而不考虑生活的舒适性、不能满足人文要求的钢结构住宅项目是没有市场的。如果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使施工从手工进入了机械化,那么钢结构的应用就将使住宅施工实现现代化,钢结构住宅将成为建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钢结构是环保住宅,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21世纪钢结构将占领广阔的建筑市场。在我国目前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相信钢结构体系终将成为住宅结构体系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杨鹏宇.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施工.山西:山西建筑出版社,2006,32(16):140-141.

[2]郝燕春.大型钢网架安装技术.山西:山西建筑,2007,33(10):195-196.

[3]魏明钟.钢结构.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1-13.

[4]沈祖炎.钢结构基本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89-191.

[5]J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1-123.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H钢制金属结构 展开面积 研究

H钢制金属结构构件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从理论上虽然可以计算出每件的表面积,但耗费工时太多。故在许多工程项目通常H钢制金属结构展开面积通常采用预算定额规定的5.8m2/100kg或《中石化协办发(2003)10号文》中“金属结构可根据不同结构形式和构件大小,按每吨25~40 m2 计算”来计价。

由于金属结构展开面积取定值直接影响到金属结构的除锈、防腐、防火涂料、喷镀费用,尤其是大型石化装置区内H钢制金属结构重量达数千吨到数万吨,该取定值对工程费用计价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取定值的准确性也就成为工程造价工作中敏感而有争议的话题。为此笔者将分别从以下两个切入点进行分析论证H钢制金属结构的展开面积较为准确的取定值范围。

一、实例测算法分析

案例:上海吴泾化工区xx公司年产xxxxx吨炭黑项目(23451.12m2/1034吨)H钢制钢结构(设备框架、管廊、缆廊、桥架以及操作平台)项目,获取到的实际数据如下:

A、H钢制钢结构展开面积,根据表一计算得出:23451.12 m2/1034t=22.68 m2/t

B、测算数据展开面积:22.68m2/t*1.2=25.4m2/t。

C、取定值为:26m2/t。

二、理论计算分析

按金属材料国家标准与金属材料技术参数(规格重量),同时按组成金属结构构件的各类型钢(即H钢、工字钢、槽钢、角钢以及钢板)进行理论计算:再分别取(抽样)各类型钢最大、中间、最小规格,导出符合重量100kg条件时相对表面积值。

1、 H型钢材

H型钢材用量通常占H钢制钢结构重量的60%至70%;从国标GB-11263-1998中,取H钢最大规格为H*B*t1*t2=498*432*45*70,导出重量100kg展开面积仅为0.43平方米;取H钢中间规格H*B*t1*t2=350*350*12*19,导出重量100kg展开面积为1.44平方米;取H钢最小规格为H*B*t1*t2=100*100*6*8,导出重量100kg展开面积为2.04平方米。按照各占三分之一加权平均计算取定值1.56m2/100Kg。

2、工字钢、槽钢、角钢、钢板

工字钢、槽钢、角钢、钢板总用量通常占H钢制钢结构重量的40%至30%:以下分别计算理论数据:

①工字钢:普通工字钢共有35种不同规格。取最大规格工字钢腰、腿厚度最大值分别为23mm、28mm,导出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1.40平方米;取工字钢中间规格腰、腿厚度11.50mm至15.00mm,导出100kg 条件下其展开面积为1.99平方米;取最小规格工字钢腰、腿厚度最小值分别为4.50mm、7.6mm,导出重量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4.11平方米。按照各占三分之一加权平均计算取定值3.00m2/100Kg。

②槽钢:普通槽钢共有30种不同规格。取其最大规格,腰厚度、腿平均厚度分别趋近值为14.50mm、18.00mm,导出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值为1.65平方米;取其中间规格,腰厚度、腿平均厚度分别趋近值9.00mm、11.50mm,导出100kg 条件下其展开面积趋近值为2.50平方米;取其最小规格,腰厚度、腿平均厚度分别趋近值4.50mm、7.00mm,导出重量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值为4.91平方米。按照各占三分之一加权平均计算取定值3.62m2/100Kg。

③等边角钢:等边角钢共有15种不同型号、82种不同规格。取其最大规格边厚趋近值为24mm、导出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理论趋近值为1.12平方米;取其中间规格边厚趋近值7mm,导出100kg 条件下其展开面积理论趋近值为3.75平方米;取其最小规格边厚趋近值3mm,导出重量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理论趋近值为9.00平方米。按照各占三分之一加权平均计算取定值5.55m2/100Kg。

④不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共有19种不同型号41种不同规格。取其最大规格边厚趋近值18mm,导出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值为1.49平方米;取其中间规格边厚趋近值8mm,导出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值为3.33平方米;取其最小规格边厚趋近值3mm,导出重量100kg条件下展开面积趋近值为8.99平方米。最小规格不等边角钢不宜用于H钢制金属结构工程。按照各占二分之一加权平均计算取定值2.89m2/100Kg。

⑤钢板:通常节点钢板厚16mm 、14mm 、12mm 、10mm、8mm,分别导出100kg钢板展开面积0.7962平方米、0.9099平方米、1.0616平方米、1.273平方米、1.592平方米;按照各占五分之一加权平均计算取定值1.35m2/100Kg。

按照工字钢、槽钢、角钢、钢板各占12%、30%、45%、13%加权计算取定值4.22m2/100Kg

对于以上各组数据按照如下加权方式计算:H型钢60%~70%,其他占40%~30%,可得出2.95 m2/100Kg ~2.53 m2/100Kg

三、研究总结

从以上实例测算数值,理论值计算分析中,结合日常造价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H钢制钢结构展开面积取定值宜采用25~30m2/t。

钢结构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391;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5403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课程[1],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应用规范从事钢结构设计,具备分析和解决钢结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由于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理论公式多、节点构造复杂、工程实践性强,不少学生反映教学内容难以掌握,不能灵活应用。笔者所在团队以后勤工程学院第六轮课程重点建设为契机,对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性环节,以提高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3],由于原教学内容侧重于钢结构连接和三类基本钢结构构件设计,采用了7个教学章节(绪论、材料、连接、受弯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偏心受力构件、钢屋架)+1个课程设计(钢屋架设计)的模式,有关钢结构体系概念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少,不少学生虽然掌握了具体的设计计算方法,但很难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因此,针对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改革优化,拟制了1(钢结构原理)+1(钢结构体系)+1(实践性环节)的“三个1”模式,以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个“1”,即以钢结构原理为课程教学核心,具体涵盖钢结构材料、钢结构连接和三类基本构件设计。创新钢结构连接和三类基本构件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三维图形技术,建设钢结构节点,构件三维数字模型库,解决因钢结构节点构造复杂抽象而成为制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编写专门的学习辅导,适时适量地补充钢结构领域涉及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时效性,提高课程核心内容的教学质量。

第二个“1”,即钢结构体系概念。教学过程中除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核心内容外,改变原来单一钢结构构件设计的做法,课堂授课讲解注重联系结构整体,将钢结构体系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例如模型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同时,注重与多高层结构与结构抗震、军用大跨度结构后续课程、桥梁工程、军事工程检测与加固,以及工程抢修抢建等的衔接,编写相关自编教材。

第三个“1”,即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革课程设计考核形式,由单一的根据设计成果评价转变为结合设计的答辩。同时,还将原来单一的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延伸到第二课堂、工程抢修抢建技术和综合演练科目训练等第四学年实践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拓宽专业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一直以来,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因教学内容抽象复杂而让历届学生感到枯燥、困难,尤其体现在钢结构节点部分的教学内容上。在现有的钢结构教材中,多采用节点二维CAD图纸、二维图片等进行教学,相当一部分学生依靠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读取平面图形难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节点构造的完整信息。

(一)创新了课堂辅助教学手段

首次将计算机辅助三维数字模型运用到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利用PKPM软件的STS功能模块建立了三维数字模型库,基本涵盖了常用钢结构节点类型。从教学应用情况看,这一手段使用灵活方便,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平面设计图来讲解种类繁多、形式复杂的钢结构节点构造的弊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节点的构造形式、传力路径和设计计算方法,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复杂变得形象具体,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建立了钢结构体系模型库

为丰富教学手段,开展特色教学,将钢结构体系概念贯穿教学全过程,配套建设了系统的钢结构体系模型库,包括全钢制作演示实物不同节点钢框架、全钢制作演示拆装式房屋建筑模型、钢板式伸缩缝、单跨单层厂房模型、钢框架建筑结构模型、大跨悬索结构模型以及其它辅助教学模型等。模型教学不但帮助学生形象全面地理解各类钢结构构件的连接以及复杂钢结构体系(如屋架等)之间的联系,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钢结构体系概念的整体认识,解决了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难点,突破了节点构造教学的瓶颈。

(三)开展了工程案例教学

针对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将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提炼成“教学案例”,重点建设了“江北建新南路钢构人行天桥检测”“秀山钢结构厂房垮塌调查”和“重庆电信通讯铁塔复核”等特点鲜明的案例库,将钢结构构件和结构体系教学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这些工程实例既强化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又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的认知能力,还拓宽了他们的设计计算思路,为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起到了深化推动作用。

三、完善教学条件

(一)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

教材是理论研究成果的融合和升华,是科学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因此,建立高水平的教材体系是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充分吸收科研、教改和部队训练综合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用、编写和制作了各类教材,初步形成了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英文版参考教材、电子版教案、电子版设计规范与手册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选择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钢结构设计原理》(张耀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学蓝本,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配套编写《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学习辅导》和《军用大跨结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教材。指定《钢结构设计规范》和《钢结构设计手册》作为课程设计的补充材料,选用英文版参考教材《Steel Buildings Analysis And Design》和《Multistory Buildings in Steel》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多个电子版教案、设计规范和手册能方便学生浏览和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二)改善了教学硬件设施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课程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利用学院搬迁大学城建设之机,新建和完善了建筑结构CAD专修室、战备工程模型及抢修抢建加固技术专修室以及课程资料室。

建筑结构CAD专修室主要为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开设专业CAD、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同时为架设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工程资源库,搭建虚拟教室、网络课程,开展工程抢修抢建模拟训练等创造条件。

为进一步适应部队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托学院实验室建设,新建了战备工程模型及抢修抢建加固技术专修室,开展应急工程保障实习科目训练以及综合演练,增强教学实用效果,有利于突出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军事特色。

课程资料室新增规范26本、图集10册、设计手册13本、辅导教材45本,为深入搞好课程教学工作、拓展学生相关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开设了网上虚拟教室

除了在硬件方面的建设,学校还十分重视网络教学软环境建设。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开设了虚拟教室,建立了素材类型齐全的钢结构教学信息资源库。目前资源库包含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与网络教材三大类,含文本素材500多份、图片1 000多幅、音频文件20余个、视频录像5个、动画文件19个、试卷30套。制作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媒体课件2套、网络教材1套,自制资源总量达1.5G,形成了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钢结构原理与设计网络课程体系。

四、加强实践性环节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课程在实践性教学上设计了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一是,钢结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通过钢屋架设计,综合全面地运用所学钢结构基本知识,按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普通钢屋架设计和绘制施工详图,并撰写设计计算书。采用设计答辩的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是,第二课堂活动环节。利用暑假认识实习组织学生到工程部队学习,利用毕业实习组织学生到各地工地参观,每年指导学生参加学院“求实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专题和工程案例讲座,通过观看施工视频录像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工程案例教学环节。在教学案例建设中注重知识点的结合,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是,后续课程教学以及综合演练科目训练环节。开展模拟化教学和训练科目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实践活动贯穿于专业教学的第三、四学年,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玲,谢洪阳.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68 -70.

[2] 付朝江.应用型本科钢结构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 (5):484-486.

[3] 孙犁.《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3):85-87.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

ZHOU Ling, WANG Zhonggang, HUANG Haibin, CHEN Jin, WANG Wei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11,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