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8:13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1)

1.思想指导方面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创作者在先进的美术理论指导下,进行独特的构想与规划,结合自己的灵感与想法进行艺术创作,而非简单的元素组合、图形搭配、寓意灌输等,因此创作思路很重要。先进的美术理论可以指导创作思路,引导创作者完成作品的造型设想、意图填充,避免思想偏差引起的创作环节的失误。

2.选材指导方面

美术理论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一项艺术的创作活动都需要以实际的素材为依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而且可以丰富创作的内容及表现手法,以便创造出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3.创作指导方面

美术理论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主要表现在创作思路的形成、创作意境的设想、创作人物的形象体现等多个方面。美术理论贯穿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只有系统、完善的美术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艺术创作。

4.批评指导方面

美术批评作为广义美术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合理、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价与考核,促使作品的美术价值及意义得到提升和改进。

二、美术理论指导下的主要艺术创作方法

1.民间艺术创作法

“民间艺术创作法”主要是倡导、引导创作者利用和挖掘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以美术史中记载的多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为创作依据,发展自身的艺术特色,拓展艺术创作的视角和领域。美术理论指导下的“民间创作”不同于其他性质的艺术,它在人物塑造和情景设置上往往倾向于追求情感的真实性,即美术作品要能充分展示和流露创作者的感彩,对于形象的真不做过多要求,遵循“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创作境界和主观感受,造型上体现出民间作家的随意、即兴等特点。

2.宗教观念创作法

宗教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综观我国的艺术创作,宗教题材的艺术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美术理论指导下的“宗教观念法”主要是指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求创作者根据古典的宗教思想及观念,结合宗教文化的特殊内涵,不断拓展、延伸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如民间艺人对于宗教观念如“因果报应”的美术造型设计与展示,使艺术作品充分体现出宗教价值观念及意义。

3.形象塑造创作法

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本就是在先进的美术理论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或通过其他艺术家的辅助进行创作。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品形象的塑造很关键。优秀艺术作品的外在形象不仅能够体现艺术作品的内在涵义,而且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因此,在艺术作品的形象塑造方面,创作者首先要明确创作意图和主题,在脑海里勾画出创作的意境。其次,在作品的构思过程中,创作者要综合考虑绘图的实际效果,使绘图看起来赏心悦目,在色彩的搭配、元素的填充等方面要注重实物的特点描写和设计等,这样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艺术作品。

三、结语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2)

艺术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感知、直觉、联想、想象、理性、灵感等多种心理形式的融合,既有意识活动,又有无意识活动,各种心理活动的辩证统一构成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源动力。在艺术创作的各项心理活动中,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艺术家还必须凭借他的想象来创造外在的艺术品”;别林斯基也认为:“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完成”,由此可见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想象不是普通的想象,而是艺术想象,且艺术想象与艺术创作密不可分。

一、想象与艺术想象

想象是大脑的一个认知过程,是人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单纯的想象与艺术想象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想象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生,不需要将其付诸现实,产生成果。单纯的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能够使人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并且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而创造想象则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形象思维,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大脑在原有记忆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改造和加工的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以感知为前提,以记忆表象为基础产生的新的形象,从而为艺术想象奠定了基础。

不同于孩童的想象和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想象,艺术想象是贯穿着审美知觉的。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想象存在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审美主体面对艺术作品时的欣赏过程。艺术创作是审美创造活动,因此艺术形象的诞生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在着手创造艺术形象之前,艺术家首先要有一个体验和构思的过程,而他要创作的形象,已经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艺术家开始创作之时,想象则发挥作用,不断地根据经验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改造,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形象。想象的参与使得艺术家的感知活动成为审美知觉并富有艺术气息,因为艺术家在感知一个对象时,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感知,他不仅能够观察到对象的物理性质,还能知觉到对象的审美特点,而想象则可以在这种知觉活动中使被感知对象发生审美变形。就像凡•高笔下的向日葵和星空,在普通人眼中的平常形象却可以在他的笔下产生生命,人们不仅可以从他的画作中看到同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星空和向日葵,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能够使自己产生对生命的感悟,这就是艺术想象的魅力。

艺术联想和艺术幻想也是艺术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艺术家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引发产生有关的另一事物的想法时,艺术联想就发生了,它能够使艺术家的创作形象更为丰富和鲜明。艺术幻想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想象,通过艺术幻想,艺术家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实际生活和自己感受的局限,将现实生活无限地升华,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

二、艺术想象的特点

对于艺术想象的探讨,中国古已有之,顾恺之、陆机都曾论述过这一问题,陆机在《文赋》中就指出过,作家的艺术构思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艺术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其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且具有自身特点。

首先,艺术想象离不开形象思维。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新的艺术形象之前,首先要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形象进行加工,无论是在大脑中改造原有表象还是创造新的形象,都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此外,艺术想象的整体性来自于形象思维的整体性,从而也使得艺术创作具有整体性。艺术家在构思艺术形象时,无论是具体的人、物,还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的。

其次,艺术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它会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一个全新的形象。不同的艺术体验和生活积累造就了不同的表象记忆,也同时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想象,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方法即可说明这一点。如同样是画虾,中国的齐白石先生会用水墨将虾的形态用写意的方法表现出来,突显一种意境,而西方的写实油画则会用色彩在画布上展现虾的最真实形态;同样是对太阳的幻想,中国神话认为太阳是三足金乌,而希腊神话则认为有一个太阳神阿波罗驾车在天上飞驰。

再次,艺术想象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做出的一种生理反应,是知情意的和谐统一。在艺术创作中,审美情感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正是在强烈的审美情感的渗透和影响下,艺术家们的想象才能够无限驰骋,创作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佳作。如在凡•高的画中,许多静物的形象都是变形的,色彩也有所变化,这是因为画家对自然的情感化观察使他抛开了写实的表现手法,在想象中赋予事物以新的形态。而画家凡•高更也是厌倦了现代人的生活,搬到塔希提岛上居住,在原住民单纯的生活中找到了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由此可见,审美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想象,进而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最后,艺术想象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一般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触和审美视角,往往在普通人眼中不起眼的事物在他们的眼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同时还会伴有把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艺术形象的创作冲动。

因此,艺术家们总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将眼中看到的形象进行重新的组合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过程是主观的、能动的、积极的。艺术想象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性直接影响着艺术作品的魅力,如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最新力作《阿凡达》之所以获得骄人的票房成绩,与影片中那充满瑰丽色彩的潘多拉星球带给观众的震撼密不可分,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奇妙的植物、美丽的景色,都是艺术想象的杰作,而这部影片中的艺术想象无疑是极具创造性的。

三、艺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艺术生命的源泉。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家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艺术想象,艺术家就是有再多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悟也无法将其转化为艺术形象。其实,无论是绘画,还是舞蹈、音乐、文学,其创作都是离不开艺术想象的。

对于想象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文论家早已有所论述。顾恺之曾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即人物和山水狗马乃天地自然造化,具有灵动气韵,不似亭台楼阁乃人工所造,仅有物质形貌,无灵动气韵,而“气韵”的捕获要靠“迁想”,这番评论清楚地说明了想象在展现绘画意境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汤显祖的浪漫主义美学观更是把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推向极致,他认为幻想可以改变现实,艺术家为了表现情感,追求理想,应该用大胆、热烈的幻想来改变不合理的现实。汤显祖还把艺术想象力作为艺术家的最本质的属性,认为有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就能表现一切,作品才有生气,“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的杜丽娘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为了追求“情”的解放,艺术家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想象,可以突破生死的界限,创造理想世界。善画竹的郑板桥在绘画创作上也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观点。推广到艺术创作上,“眼中之竹”即是指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以及对于现实形象的把握;“胸中之竹”即是对艺术想象和构思的过程,是对生活形象的升华,也是对大脑中原有表象的加工;“眼中之竹”即是将脑中艺术想象的结果付诸实践,将新的艺术形象创造出来,以表达艺术家的艺术理念。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3)

关键词:钧瓷造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13-2

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要贡献。钧瓷艺术发展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在中国陶瓷史上开辟多彩釉的先河,具有丰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许昌学院陶艺专业坐落在钧窑瓷区旁边,钧窑瓷区不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有地域文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其中更为珍贵的是窑工们对陶瓷物质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一切,为我校陶艺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陶艺技能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近年来,密集的展览和活动使从事钧瓷陶艺创作者们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广大师生们的眼界和创作能力。 陶艺教育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材料意识。提高钧瓷造型设计创作教学的实用价值,朝着良性循环、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目前钧瓷造型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钧窑的发展现状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钧瓷产自河南省许昌的禹州市,是中国宋代五代名窑之一。北宋时期,钧瓷在花釉瓷和青瓷的基础上创烧并崭露头角,铜红釉改写了青白蓝单色瓷的历史,在中国陶瓷史上开辟了多彩釉的先河,古语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五大名窑的发展也各有不同,钧窑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自身形成了大量独特的文化形式。近年来钧瓷企业林立,发展势头迅猛,禹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美术陶瓷产区和最大的日用瓷集散地之一。钧瓷文化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使钧瓷成为了国家名片,也进入了世界收藏品的行列。但目前瓷区在钧瓷文化教育和钧瓷造型设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缺少钧瓷造型创新的设计人才。因此与高校的合作培养所需求的人才,以壮大钧瓷文化的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陶瓷艺术教育主要突出两种教育特色,一种是以为企业培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特色;另一种是以培养陶瓷艺术家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特色,但二者都存在着简单或全盘模仿西方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模式的现象,这种模仿是危险的。倘若陶瓷艺术学科框架的构建忽视了我们民族陶艺特有的民族语言与符号,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陷入没有民族倾向和社会基础支持的困境。陶瓷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集工艺美术、绘画、雕塑于一体的综合性美术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而严格的陶瓷艺术专业教育训练去培养从事陶瓷艺术专业人才或者专职艺术家。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高校陶瓷艺术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估也要跟着突出东方陶瓷艺术特色这个大方向去制定,而不是迷失在了所谓的国际主流形式下。

(二)钧瓷造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专业建设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环节还不够完善,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去完善和调整。我们不能忽视每个瓷种都有它的独特性的现实,如景德镇陶院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它所处瓷区的瓷种表现非常贴切。钧瓷的独特在于他的窑变艺术,它的釉质非常厚且具有流动性,但是这也容易遮盖造型的细节。如何把这种窑变和造型设计完美地结合,需要不断去探索寻找一条适合自身造型发展的道路。因此,在钧瓷造型课程教学中就有了一个极大的难点,也无法借鉴其他瓷种造型方法。

虽然在这门课程中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但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更为迫切。对钧瓷造型设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手工业生产结合的产物,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导致产品制作生产的流程有了严密的分工,设计的预见性和工艺性也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是钧瓷造型课程的教学目标。而我们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教与学的环节当中,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①钧瓷造型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②学生创意性思维与具体造型设计的融合;③学生理解性地掌握钧瓷独特的造型方法;④合理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的确立。这些问题有的是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摸索出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而有的问题需要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转变学习方法来解决。总地来说,只有这几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钧瓷造型课程的教学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内容,学生真正掌握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技能。

二、钧瓷造型课程教学所存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思考

(一)坚实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

坚实的造型基础是一切艺术设计的根本,它不仅只体现在二维画面的造型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其他诸多艺术形式尤其是三维艺术的形式美感、审美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这种能力和修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三维造型的思考能力。坚实的造型基础能力是学生进入钧瓷造型设计领域后,决定其钧瓷造型设计的审美判断能力的高低。因为站在一个很高的审美起点上的造型设计者和一位技艺精到但审美能力平庸的造型设计者相比较,其对艺术追求的目标和要求,是有天壤之别的。

学生造型基础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应该多种方法并举。其中应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欣赏能力、理论素养进行综合培养,把看、做、分析与思考集为一体。通过造型欣赏与评价、造型改造与创新等教学环节辅以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能力。

(二)注重学生创意性思维的培养

钧瓷造型设计应该是时代需要的创意活动和创造行为。在陶艺专业一线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突出问题。其中较为显著的一个问题,便是陶艺教学中设计思维的融入,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与现代始终是陶艺教学中的大课题。陶艺专业的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环境影响下的青年从来都不缺乏创意,但当面对如何具有创造性思维,如何将现代创意融入到钧瓷造型创作中时总会感觉到迷茫。相对于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思考如何在钧瓷造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迫切。它将牵涉到此课程教学多层面的思考与改革,牵涉到院校、教师、学生与社会应用等不同环节的诸多内容。通过寻找钧瓷造型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式与方法,研究其与教学实践结合的途径,以此来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创意创造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现代陶艺的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性思考的过程。创意思维的融入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训练设计思维能力和培养钧瓷造型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在相关课程中加入现代设计内容的教学,以及开设专门的创意思维训练课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钧瓷造型课程中的创意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造型艺术其实是文化物化的产物,凭借着这种造型来记述文化所包含的信仰、行为、知识、价值。艺术类的学生入学之前只注重专业的训练而忽略了文化素养的学习,因此造成了对造型艺术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上的力不从心。无法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就说明有些学生在文化素养上的贫乏。只有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与修养,才能够准确掌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陶瓷造型风格,这一点对陶瓷造型的理解与表现至关重要。这一问题并不能在本门课程中得到解决,我们需要在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进行提前的规划,尽可能在钧瓷造型课程开始之前通过一系列的通识类课程和精选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做好文化知识的积累。我们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只依托于一门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的确立应该紧密围绕着培养目标,切切不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当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才发现学生并没有做好准备和积累,那么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埋怨学生的文化素养较低,而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真正使所有课程的先修后续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作用,能够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的显示目标。

(四)确定教学中设计思想培养的核心地位

在当代许多从事陶艺设计与生产工作的民间艺术家,可能从未见过他们所塑造形象的原型,但他们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结合自己精妙的造型方式得心应手地去创造。在这里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摆脱客观事物的束缚,通过艺术语言,充分表现人的创造性思维。而学生正是对这点的不理解,在束缚起自己本来奔放的思维。如果在教学中打开这个大门,并加强学生设计思维的锻炼,那么必将影响学生以后的创造之路。通过设计思维的融入,能够锻炼学生的发现能力,以不寻常的观念看寻常的事物,锻炼从杂乱中寻求秩序的能力,锻炼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这种设计思维的融入能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深入、更合理、更周到,使设计思维在钧瓷造型创作中扩展开来,使钧瓷作品做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我们在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融入时,应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创造性思维与陶艺的关系。让学生建立将创造性思维编织到陶艺设计中去的主观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融入,结合陶艺创作的原则与特点,让学生选择出恰当的方法,运用于钧瓷造型设计中,从而使其专业所学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与消费需求。

三、 结语

几千年陶瓷文化传承的载体是陶瓷艺术教育,它是继承和发扬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种种藩篱,依靠完善的高等陶瓷艺术教育体系来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因为保持有中国特色的陶瓷艺术品格需要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培养出具有民族创新精神的陶瓷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克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

[2]王运玺.中国钧瓷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6.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4]罗虹,葛凌,黎典明.中国民族艺术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5][美]帕特里克・弗兰克著,陈蕾,俞钰译.视觉艺术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2.

[6]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7]吕澎.20世纪艺术的历史与问题[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8]李绵璐.有形与无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论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创新;拓展

一、引言

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不同时期思潮和地区的特点。一个国家和民族艺术设计水准可以直接体现文化素养,所以当前阶段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变得尤为的重要,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艺术设计上的水准不难推测,每个艺术设计蓬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毫无例外都是非常重视艺术设计课堂的教育,由此可见良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直接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艺术设计水平。

二、艺术设计的概念

提到艺术设计,很多人觉得高深莫测。实际上艺术设计是源于生活,产于生活。艺术设计是将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融入美感应用,大到宇宙地球,小到人类的衣食住行,艺术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现阶段我们一般所讲的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多媒体设计、工艺设计、美术设计等等,艺术设计有区别于传统的其他学科,它所研究的领域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科学等等各个方面。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产生改变。艺术设计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艺术设计者综合能力的体现,例如审美角度、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等等。1997年,国家教育部确定“艺术设计”这一学科,并列于工业设计。截止2016年国内多家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学院系。例如:清华大学开设了美术系,北京大学开设了美术、音乐、艺术、影视艺术、文化艺术等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至今,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多的人热爱艺术设计,并有志在艺术设计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三、艺术设计的特点

第一,从艺术设计的概念不难看出,艺术设计有区别于一些传统学科,其综合性非常的强。都说艺术源于生活,任何艺术设计的灵感都是生活的产物,其不是独立的一个或者两个学科就可以完成的,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实现阶段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一个灵感的产生,到一个纸上的创意,一个电脑设计图,后期制作、展览甚至产品的销售,应用;还要涉及到其他学科和技术支持,换言之需要多个人去配合完成这个创作,整体是一个庞大并且精细的工程。所以一个好的艺术设计师不仅仅需要具备艺术设计才能,更需要有合作的胸襟,还需要具备统筹规划整个流程的能力。综上述不难理解艺术设计具备极强的综合性质。第二,一个好的艺术设计产品能改变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简言之,艺术设计是服务人类生活的,艺术设计的第一目的不是表达某种观点,传递某种信息,它的产生是给人们生活方式创造一种可能,一种创造性的改造,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从人日常生活习惯到商业活动的应用,艺术设计服务于人民群众,给人类生活创造一种新的体验,提高生活品质,让人们的生活更简单、自然、轻松、效率、更加具有趣味性。然而艺术设计最终都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例如乔布斯和他设计的苹果系列产品,他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以新颖的设计,用开拓性的设计活动来实现这一目的,使得人们更加便捷,更加效率,更加舒适和自然。好的艺术设计可以改变世界,而这一切都归结于艺术设计的服务性。第三,艺术设计不是不择手段,也不是天马行空的,要完成好的艺术设计作品,艺术设计一定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前面有提高艺术设计具备综合性和服务性,可见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艺术设计者脑袋中迸发的某一个灵感和震撼的创作品,单凭灵感一定创不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一定不是艺术创作者的一种自我表达,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一定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活动,要合理安排和统筹整个创作过程。创作的过程需要把我们的灵感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用严谨的科学思维通过调查、实验、创作一步步完善整个过程,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一定会用大科学的数据考量,还会将我们艺术设计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艺术设计作品是服务于生活,它一定与设计的理念有出入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艺术设计者在艺术追求的路上平衡好实际的生活需求,也就是我们提到的这个观点,艺术生设计一定是科学和合理的,如此才能谈及艺术设计作品所带来的价值体验。

四、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现状

第一,“重技清道”一直是艺术设计这一门学科的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今社会仍然有一部分人对艺术设计不理解,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如今众多高校虽然有开设这一门学科,国家也非常重视艺术设计者的培养,但是各大院校艺术设计课堂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尤为严重的是注重就业,而不是艺术创作本身。[1]艺术设计课堂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把学生的就业率作为该校艺术设计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为了应试教育,大多数学生也以结果为导向,只重视技能的培养,能否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作品的设计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目前很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叫做“工作室模式”,一般老师会接一个作品的设计的项目,会安排学生完成实际的设计部分,以实际完成的作品质量来看学生学习的成果,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注重实际的技能训练,去市场上也许能算上一个好的“美工”或者“技工”;但是他们忽视实际的理论知识,他们不清楚艺术的起源是什么,艺术的发展历程,不清楚美术史、艺术史;他们长期以往只注重基本的操作训练,这样环境下的学生也许PS很精通,却无法真正理解为何要做艺术设计。[2]如此的教学模式,我们的高等教书学院给社会供给的也只是一批批职业技术工人,我们的教育也只能称得上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我们很难把这样一群只重视基础实际,而不重视理论教育;只注重就业而忽视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提高的人称之为艺术创作者。这样的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吗?第二,高校艺术设计课堂中理论课程非常的少,理论课程一般是36个学时,且针对很多不同分支的学科课程大致相同,课程一旦固定,老师的授课也变成因材施教,所讲解的知识比较浅显,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艺术的精髓,只能对课程大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能深入,取其精华,更加谈不上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这一学科属于时代前沿的学科,设计理念以及人类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审美角度不断更换,由于教材部分内容相对陈旧,对于当今社会最流行的艺术元素缺少认识,当前艺术设计的一些问题也得不到新的认识,这样的教育不能与时俱进。例如以设计史为例,教材仍然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导,教材缺少现阶段的设计的现状以及未来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总而言之阶段的,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课程学时较少,内容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对较少。[3]

五、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研究

第一,上述中笔者有提到课程学时较少,内容陈旧的问题,除了适当的增加课程时间,想要在课程中将所有内容都讲到并且吸收那是不现实的,所以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应该因材施教,除了课程中所讲的知识点外,应该做到学科的延伸,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参考文献供学生课外阅读,除了巩固当前的知识点,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这样阅读的意义不是积极被动的,而是主动探索的过程。新的知识点能够形成新的思考和心得,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对于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有非常好的开始,如此不仅能解决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能了解到最前沿的一些艺术设计理念,对于学生后期在创作过程中提供思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第二,阻碍学生学习中创造性的思维的开发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艺术设计的课堂一定是需要充满趣味性,而不是满堂灌。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一些专题课程的讲解中,可以把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大家形成一个专题讨论小组,让大家自己去搜集相关文献、分析文献,加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让学生去授课。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到真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也能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设计美学这门课程中,有谈及中心美学设计学的原则时,因为设计非常多的美学知识,非常抽象,学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两个专题,分别设立两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学习过程。其中A组成员负责“中国古典园林”,小组成员首先是搜集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图片,其次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设计背景、设计理念做了相关阐述,找到了相关文献依据作为参考,小组代表就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原则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参与学习、总结的过程对于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随着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了不断增加,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应该不断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手机微信、APP以及其他现代信息化资源,以现代多元化多角度去打造精品教学。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艺术作品,从艺术设计作品的理念,作者的思维灵感,到后期产品的制作过程,产品的销售、推广、运用,到产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加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给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实际水平,是对美的认知和理解的过程;而实际的一些运用则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尤为的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给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课堂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话题。就目前的现状,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苗岭,周东梅.美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4):134-136.

[2]刘瑞斌.浅谈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开发与培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2):194-197.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5)

摘要:园林工作者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注重研究环境艺术理论,在平凡生活中感受艺术的存在,将环境中的人本身应当成环境艺术的主导因素。人类不断征服环境,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历史。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探索,对环境艺术的探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未停止过。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别具一格的风格,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意境真正进入一种“情在景中,景在情中”的高雅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之所在,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在其曲折、婉转极富东方传奇色彩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艺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关键词:环境艺术;园林艺术;理论;发展

环境艺术孕育出更为高尚的人性,而高尚的人性则能创造出更为和谐的园林艺术理论。环境艺术理论在与整个人类文明史同步同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与完善,人类逐步认识到环境艺术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认识人的主体性以及环境的整体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完美的生活环境。现代环境艺术逐渐成为人类的新觉醒,人类在理性上认识到挽救地球环境的急迫性,在情感上也认识到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的现实意义。

一、大众环境艺术理论对园林艺术的指导

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众参与设计与创作,大众共享艺术成果与多元审美观念兼容。中国园林在其发展的大部分时代其共同点即为园林仅仅作为少数人享受及感受的空间,随着朝代的革新,园林艺术的观念必须同步变革,少数人创作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园林必须是大众参与的设计与创作,园林艺术已融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能长久生存的园林艺术即是真正的艺术,园林艺术是大众共享的艺术,任何园林设计师与工作者能否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对园林艺术景观的需求,必将成为左右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现代环境艺术是多元审美观念兼容的艺术形式也预视着园林艺术必须将满足对不同审美情趣的群体的最大兼容,园林空间不仅作为大众享受生活的公共场所,还要逐步成为沟通联系环境和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重要媒介,正是由于园林艺术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在设计上更具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的特点与特性,这也是现代园林艺术发展的主流与正确方向。

二、园林艺术的变革对环境艺术理论的影响

人是环境的产物,而人亦不断影响着环境艺术的变革,人与环境互为因果。环境是人类延续生命和发展文化的一个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多元互动的系统。而环境艺术是这个系统中与人的情感表现相关联的符号过程及其全部表现形态。回首环境艺术发展的历程,园林艺术理论伴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受其影响,人类在建造了较为安全庇身所之后,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斯芬克斯式的人生之谜及不可捉摸的微笑。随着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人类步入环境艺术和谐时代。在此同时在代中国园林在汉民族为主的文化在几千年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已经具备。以隐逸野居为高雅的高官显贵们私家造园对大自然加以精练,典型概括启发了园林艺术写意创作的方法的萌芽,以情于景,因景生情。中国古典发展的高潮时期,明清的园林,以较大的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出现,特别是皇家园林气势宏大,精湛的艺术造诣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潮。这一系列的园林艺术变革都影响着现代环境艺术理论。

近百余年来,由于人类长时期未能注意到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存在,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人类迫切需要情感与物质的平衡,环境艺术已进入现代主义时代,艺术家们必须到平凡的社会环境中去,少数人创作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一去不返。现代园林艺术亦成为人类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人成为园林艺术的主体,现代人文主义色彩的环境艺术亦引导现代园林艺术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主导者,伴随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一系列服务大众,源于大众的大众化环境艺术理论应运而生。因此,人类认知环境艺术理论发展史的过程,也是人类逐步理解园林艺术内涵的历程。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深刻的意识到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现代园林艺术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艺术发展的潮流,对每一样园林艺术作品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能更具生命力。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及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于每一位从事园林艺术创作者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园林艺术空间里感悟人生,感悟历史的变迁,时代进步,人性复归。在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历史及把握未来园林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艺术元素进行园林艺术创造,这样的园林艺术作品也必将成为中国园林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从发展的初期就一直坚持“虽由人做,苑自天开”讲究园林艺术与自然的融合,这与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的天性是分不开的,而现代园林也必将延续这一优良传统,自然的即是最艺术化的,最具生命力的。

现代园林艺术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时代的开端。在现代园林迅猛发展的今天,园林艺术工作者们应注重深入研究环境艺术理论的同时,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发展史,掌握现代环境艺术的特点,分析现代环境艺术与园林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更为注意广泛的运用现代环境艺术理论指导园林建设。在宏观上运用现代环境艺术理论不断推动园林景观发展的步伐,并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用现代环境艺术的观念设计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河合洋.客家园林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艺术理论研究[J].学术研究.2013(04)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6)

关键词:“双创”;艺术教育;创新能力

“双创”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简称创新创业。最早是由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最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被逐步引入到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人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人在生活与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它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来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境界的提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采用感化的方式逐步影响受教育者。艺术教育具体通过音乐、电影文学、美术等形式展开,同时立足于对人的素质培养,强调人的个体性。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启发个体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及创新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现状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结合地方实际,河南省教育厅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第五轮公共艺术教育检查评估。由此可见,从国家到地方,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1]。艺术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艺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对艺术来说是“活的灵魂”。在“双创”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越发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使得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及工作的需求。第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相关能力培养不足。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市场热度的持续走高,艺术教育出现偏离。一些院校过于注重明星学员,急功近利,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不够扎实。第三,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不高,对于艺术的理解存在欠缺,没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

(二)“双创”研究现状

关于双创的基础理论研究,邓宝山在其文章《双创谈———一谈“什么是创业创新”》中对“双创”的定义进行了新的诠释,关于创新创业的定义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的指导性作用。曹冰雪、何昉及郑风田在其文章《试论“双创”的理论基础、国外实践及其启示》中对“双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国外的实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对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有价值的启示[2]。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也颇受重视,其中理论方面蒂蒙斯提出了“创业遗传代码”的概念,同时编著了《创业学》的教材,并在书中强调美国培养出来的一代企业家改变了美国乃至是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并影响了美国和整个世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奥地利学派认为创新驱动是社会对知识创造性的利用。而根据新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经济是由创业者前仆后继的创业活动组织起来的。国外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国内的“双创”活动很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其基础上展开。随着“双创”概念的持续讨论和推进,高校改革的发展也在与之进一步结合,虽在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发展,但高校在具体的落实中仍存在不足。一是具体实践落实不够,过于偏向理论探讨,或者在实际的执行中无法落实到位,主要是由于落实执行的理解不够与实际开展的力度不足;二是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缺乏方向和思路,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专业具体落实,发展推向“一刀切”,导致创新培养的发展难以为继,甚至不伦不类。

二、“双创”背景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方面,艺术教育与“双创”时代的要求存在着极高的契合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之间具有关联性。通过艺术教育的培养深入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科学安排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而言,综合性院校艺术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权重需进一步增加,将创新创业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学科领域上,对如何从艺术发展和创作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思考路径,也为其他学科的“双创”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是有利于大学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大学在“双创”思路的指引下树立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进而设计出更系统化、科学化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潜能。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艺术教育理论在不断发展。二是有利于实现大学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更好地满足艺术教学需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涵养,突出学生的个体价值,进而驱动学生创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审美鉴赏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三)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等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已将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经济和时展的内在要求。创新型艺术人才将极大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等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合时代背景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加快融入社会,进行职业规划,促进其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及措施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理论课上,教师加强艺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讲述,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思维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紧密相关,研究认为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如果没有思维意识,创新创业将无法发挥其作用。而艺术的创造活动需要依靠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而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本身也就是一种创造。科学与艺术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是二者能够联系的坚实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则是艺术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纽带。因此,艺术教育对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二是在实践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现有的专业基础技术能力的实践中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进行艺术创新和创作。

(二)推广成熟的培训模式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借鉴“双创”发展思维,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双创时代”,艺术教育要统筹个体的全方面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创新紧密与学科内容及特点进行结合。为了将双创教育与艺术专业有机结合,与职业岗位高度对接,与素质教育、就业教育有机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可推广成熟的SYB创业培训模式,并组织有SYB、KAB培训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授课团队。通过以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方式,让学生汲取能量,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目的。

(三)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教育重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双创”概念的提出,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艺术创新,获得更多的创新发展空间[4]。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教育中要做到:一是在做好对艺术学生的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创新性思维转变为创造性思维,将创新由意识变为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双创教育和艺术教育实施的载体,学校需整合学院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并与创业园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落实扶持大学生创业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将艺术创作过程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后的体会转化为创新型理论。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展示了专业才华;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科知识,吸取了发展的学科理念,积累了实践经验,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方法,促使学生萌生出求异的创新思维,这些对于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极有利。

(四)促进教学内外环境的改革

首先,自身的教学教育理念要进行更新,召开专题研讨会,科学把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为核心,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务处、学生处和科研处以及财务室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顶层设计、双创实践、大赛及活动开展、双创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支持等工作,由此保障双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双创师资队伍。将双创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三层次构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且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搭配要科学,实践课不能只流于形式。另外,分批遴选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参加双创培训进修,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重视专业教育

艺术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执行专业基础能力的考核要求,不能因明星学员或其他原因而差别对待;二是专业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予以更多的激励,如设置专业能力比赛,鼓励学生加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平台。专业教育是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艺术学生尤其如此。艺术专业教育的加强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启迪,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综上所述,“双创”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落实“双创”理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和体现。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得大学生创新思维能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使得他们在创新能力上获得了更大的提升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周世祥,李莉.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学理论,2011(9):196-197.

[2]田中娟.高校艺术教育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5(22):221-222.

[3]刘忠义.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探微[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9-11.

艺术创造过程论文篇(7)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1]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2]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受孕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

2. 教学体系

(1)注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培养。艺术设计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生态学、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地域特征和民俗文化、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目前,脱胎于传统美术教育的艺术设计学科即便在理工院校也较为偏重于艺术类、技法类课程,而对于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等内容则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由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统领的设计基础课重在训练造型基础技能,忽视了设计思维的引导;专业设计课程注重设计效果和表现技法的训练,对社会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等)与工程技术(材料学、构造学、结构施工等)知识的讲解缺乏应有的深度,忽略了设计人文思想的传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技术、艺术等发展规律的综观把握及改造创新方面,因而必须经由多向度、过程性的陶冶与养成,无法简单通过技术性的训练而获得。

(2)注重知识传授,轻设计思维引导。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加专业设计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学习效率高,因而盛行于绝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在这个体系中,每一门课都有独立的逻辑和话语方式,学生必须在由不同课程组成的严密构架中,先完成基础课,再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进入专业学习领域。“三段式”教学的最大缺点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塑造成完整的、静态的结构体系,把教学过程简化成技能传授的单极化活动。

从教学结构上看,这种模式尽管重视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训练,但课程与设计思维、设计过程的关联性很少体现,往往使学生在各不关联的庞大课程内容和训练内容之间奔波,创造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安放。同时,过于专注单一内容影响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一些学生的思维缺乏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三段式”教学是一种注入式教育方式,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从属的地位,创新意识不受重视。在设计专业课上,多采用“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授课方式,缺乏总体性的教学过程观,导致学生思维封闭、单一,创造能力受到制约。由于课程安排较为紧凑,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技法的学习,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忽略设计作品的创新实质而执著模仿,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3)注重理论讲授,轻生产实践。设计理论是经过长期的设计实践与总结,将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取和推演而形成的概念和原理。设计理论是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基石,担负着清晰阐述学科体系、学科内容构成的重要任务。设计理论课对学生艺术品味的培养、设计品格的建立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审美素质、设计观念与人文精神。因此,理论讲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问题在于单纯的理论讲解和抽象的文字表述并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的方法、价值和意义,反而容易令他们产生畏难甚至轻视理论等抵触情绪。倘若仅仅重视理论讲解而轻视实践学习,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闭门造车”,缺乏足够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将使各种专业训练流于表面。如果一项设计仅仅拥有颠覆性的形式而不接受生产和消费环节的考验,其实际效果很可能与社会的需求相差甚远,所谓的创新就成了“镜中月”和“水中花”。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较高的实践性要求,而实践教学是当前理工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3. 落后的师资

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扩招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学生,还有短缺的师资。2000年我国各艺术院校的师生比为1:6.3,2006年上升到1:15.7,远远超出国外院校1:7.5的平均水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成为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遍情况。[5]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教学队伍主要依靠引进其它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职称偏低,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教学水平有限。更严重的是,许多设计专业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不高。事实上,一名合格的设计教师在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系统性、学理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学科发展的动向形成清晰的认识,并能针对抽象或具体的设计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

三、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利益的驱使,也有高校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误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理工类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以更积极的心态努力适应、分析市场的需求走向,追求造物的专业化,认真分析、研读使用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发展的流行趋势。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应用的同时,实现由程式化的造型教育向发展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全面转型,在教学中有效启发并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绝不是设计师头脑中随机的灵机乍现,而必须建立在充分继承前人的知识成果与现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首先应注重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是艺术设计汲取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同时,应积极投入到相关的社会实践中,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积累相关的经验。如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生活经验一样,学生必须历经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概括的阶段,才有可能在相关的法则链条上将灵感闪现的火花转化为创新的设计成果。

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发现式、讨论式、案例式、PBL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突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设计想法进行多次交流沟通,建构解决问题的新经验,实现由注入式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造和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设计才能、发挥自己的设计个性。通过改革专业课单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强调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装饰,2007,(5).

[2](英)约翰·伍德,(李馨译).论时间和正在缩短的“设计未来”[J].装饰,2012,(3).

[3]苏子东.艺术性不等于美术性——兼谈室内设计学科基础与美术教学[J].美术研究,200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