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保模式论文

医保模式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5 10:52:20

医保模式论文

医保模式论文篇(1)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践来看,形成了“直通型”、“分工型”、“存储型”、“大统筹型”等“统帐结合”模式。这些模式虽然都有其合理性,但却都在实践中暴露出基金收缴困难、医疗服务和支出管理机制失灵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难以形成一种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界定的“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正反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模式应当是多元协调混合型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资金多渠道、支付方式科学、管理办法有效的医保运行机制。

一、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基本医疗保险。这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医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定性质的政府行为,以强制性实施为主,财源主要来自强制筹集的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只承担基本医疗的保障职责,即限于提供适应绝大多数参保职工必要医疗需求的、医疗服务机构采用成熟的和适宜技术所能提供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支付费用的医疗服务。

2.补充医疗保险。这是完整的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在经济效益许可的条件下,由企业(行业)为职工、职工为个人自愿出资组成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为弥补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不足以支付巨额医疗费而建立的补充性医疗保险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应抓紧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形式有:一是“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的是基本医疗,但是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病例又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费用很大,致使单位和个人均难以承受。对于这些“超大病”的医疗问题,既不能一推了之,更不应该把这个包袱再推给用人单位,最佳的解决办法应是面向统筹地区建立“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主要用于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减轻重病职工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采用统帐结合方式实施,其中社会统筹基金要确定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以统筹基金支付为主,但个人同样要负担相应比重。尽管相对统筹支付而言个人负担比例较小,但由于医疗费用相对较大,对于因病不能参加工作、工资收入明显下降的职工本人和家庭来说,还是困难重重。为了减轻重病职工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企业(行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职工大病专项金,实行统筹使用,对困难者予以资助。

3.商业医疗保险。这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中较为规范、起补缺和提高作用的层次,是被保险人在投保后,在保险期内因疾病、生育或身体受到伤害时,由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在这一领域由人们自由选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当前应重点突出主要的险种有:(1)特种疾病保险。针对一些风险容易预测、发生率较低,但疾病费用较大的疾病而设计的险种,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发生灾难性病症时保障投保者的治疗,以免由于经济原因使治疗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心脑血管意外病症。(2)康复保健医疗保险。主要为满足一些高收入人群或团体超出基本医疗需求以上的高水平的和特殊保健的医疗需求而设计的险种。如有些病房的设施将比较豪华,相应的收费标准也高,基本医疗保险不可能承担这部分费用,部分高收入人群就可通过参加康复保健医疗保险得到相应的待遇。

二、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

基本医疗保险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考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不高,财政收入极为有限,企业效益大多数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本着“最基本的筹资水平、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的理念,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基本医疗保险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具体划入比例根据个人帐户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因素确定。

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由国家给予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积累,资金组合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个人参保,可由用人单位与个人各付一部分保险金,有条件的单位也可全部由用人单位为职工投保,并以此作为稳定职工、吸引人才的有力措施。在此,除了为保证国家公务管理的正常运行,由财政为国家公务员提供一定的医疗补助外,国家不为其他任何社会成员支付保险费,但可通过有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参与保险。其鼓励政策至少有两条:个人用于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收入免交个人所得税;用人单位用于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费用,可在税前列支。

三、建立科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医疗保险难搞,难就难在医疗费用的支出控制。医疗消费具有即时性、难预测性、道德风险大的特点。一些试点城市的社会统筹基金大量超支,都与缺乏有效的医疗费用制约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1.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标准。现代的医疗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几乎天天都有新药、新的诊疗手段出现。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根据保证基本医疗需求和与医疗保险基金筹措水平相适应来确定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范围和给付标准。

在选择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具体方法上,国际最近流行用经济学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和比较药品或治疗技术的成本效果。比如,甲药单价很贵,但很快就能见效,病人不久就能康复、上班;乙药单价很便宜,却在较长时间的服用后有效,自己工作受影响。如果仅仅看单价成本,乙药看起来属于“基本医疗”,但在对甲、乙两种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之后,甲药就可能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所以,基本医疗保险的界定是医疗技术问题,但更是经济学上的问题,可以预计,成本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思想理念将影响未来基本医疗的界定和选择。

2.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板块式”的统帐结合方式。即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之间割断关系,实行独立分别运作,分别核算,风险各自负责。个人帐户管小病,主要用于门诊医疗服务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医疗服务,个人帐户用完后,全部自负。统筹基金管大病,主要用于起付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之间的住院和门急诊大病医疗服务,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板块式”帐户运作方式首先在小病上设立个人帐户,加强了个人对小病的自我保障责任;其次,由于次数频、难控制的小病费用进不了统筹基金,减少了统筹基金透支的可能性,统筹基金集中解决大病,加强了抵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再次,大病的医疗服务、药品消费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费用高又较易监控的大病部分,集中力量抓主要问题,有利于提高统筹基金的管理效果。

对于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已不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应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或社会医疗救助等途径解决。基本医疗保险的封顶额应是“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起付额,即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的封顶额后才进入“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3.选择按病种付费的结算办法。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医疗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按服务收费”的偿付方式,在客观上促使医疗机构以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方式,而不是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服务。“按病种付费”是根据每一种疾病或病程所需全部服务进行事先定价后,按此标准支付给医疗服务提供者。美国的预付制和德国的按点数付费,在本质上都属于“按病种付费”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有了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其费用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医疗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科学测算每一病种的标准化诊断、标准化治疗、标准化药品的费用,在众多的治疗方案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并作为医保机构费用偿付的依据。“按病种付费”方式,可有效地限制医生在决策中的“独断专行”,避免提供过度服务。

四、建立政事分开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制定医疗保险法规和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的运作框架,规范和监督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用人单位、个人、医院、制药、金融等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确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有关照顾扶持政策。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基本医疗保险划归卫生部主管比归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更为合理。由于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和需求总量的控制与医疗服务的供方(医院和医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医疗服务部门和基金管理部门在同一个部门的领导下,相配合而不结合。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划归卫生部管理是比较合理的;将有利于卫生部门实行行业管理、统筹规划、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有利于逐步形成政府卫生部门指导下的医疗保险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双方买卖的格局,促进现代医疗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有利于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将预防、保健与治疗以及社区服务、医院服务有机结合,为最终实现全社会医疗保险和人人平等享受医疗服务奠定组织基础和管理基础。国际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体制也朝着卫生部主管的模式发展,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尤其是新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

医保模式论文篇(2)

关键词:医患沟通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沟通模式;依恋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91-02

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闹、袭医等暴力事件频繁出现。研究表明,沟通意识及技巧的缺乏是影响医患关系最主要的医方因素之一。医患沟通模式是对于医患沟通全过程的总体性描述。国外医患沟通模式发展较完善。有学者对国外医学模式做过简要的介绍,但缺少对其内容、测量及发展的详细探讨。目前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患关系处于极其复杂的环境之中,对于国外发展较成熟的医患沟通模式的探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选取在国外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中被广泛采纳的医患沟通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沟通模式和依恋理论,通过对两种模式内容、测量及发展的探讨,为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及实践提供参考。

一、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

1.模式内容。以患者为中心(Patient-centered communication (PCC))的沟通模式是高质量卫生护理的中心部分。其核心价值观在于:①考虑患者的需要、需求、观点及个人经验;②提供患者表达并参与诊疗的机会;③强化医患关系中的伙伴关系和理解力。所谓以患者为中心主要是指在行动上以患者为中心,包括人际行为、技术干预及卫生系统改革等。可操作性的定义较多,包括“引导和理解患者的观点,包括患者的担心、想法、期望、需求、感情”及“帮助病人分担权力和责任,通过参与他们的选择,使其选择最大程度如患者所愿”等。

2.模式测量。2001年美国的医疗质量委员会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图1)。但是在测量方面,几乎没有针对图中的关系、卫生系统及患者因素测量的量表。

如何收集交流行为的信息以及这些交流行为在咨询交流的客观性和医患主观感受方面的影响情况是模式测量的挑战。有学者认为尽管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具有多层面的结构、维度,但是浓缩为较小部分或单层面的测量更具有弹性,这也促使研究者运用更加多样的调查方法尽可能对其完整地测量。调查方法主要包括:①基于诊疗过程的直接观察法;②基于标准化病人的直接观察法;③医患的自我汇报;

④其他较不常用的方法,包括视频模拟、诊疗后半结构式访谈、同行评议等。实际研究中也存在多种方法混合使用的情况。

3.模式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策略是国外临床关系的指导策略,广泛用于医患沟通实践中。基于理论模式的实操性定义及测量内容越来越明确。模式不仅限于诊疗中个体的交流行为,医患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诊疗过程的人文环境也同样受到关注,有效的测量工具不断发展。

二、依恋理论

1.模式内容。依恋理论是根据Bowlby对婴儿、儿童及成人的实证研究发展而来,Bartholomew和Horowitz进一步在成人中拓展该理论,开发出四种主要的依恋类型:一种安全类型及三种不安全的类型(焦虑型、疏离型、恐惧型),并根据四种类型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安全型:信任他人,对于其他人的关注从容;临床个性表现为易于利用卫生服务,症状认知连续一致。疏离型,突出个性为强制式的自力更生;临床个性不易利用卫生服务,但症状认知连续一致。焦虑型,倾向于情感上依赖他人;临床个性为易于利用卫生服务,但症状认知不连续一致,易夸大症状。恐惧型,回避冲突行为,抗拒亲密关系;临床个性不易利用卫生服务,症状认知不连续一致。此种模式被广泛的运用在初级医疗服务和慢性病管理的医患关系中。

2.模式测量。依恋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蓬勃发展,发展了两种测量依恋类型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核心家庭”的传统方法,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用来评估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心理状态,以此来判断依恋类型。另一种是基于“同伴/恋人”的方法,Hazan、Shaver等学者开发了多种问卷用于测量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来评估依恋类型。具体的量表方面有关系问卷和关系测量问卷等。

3.模式发展。依恋理论的实证研究显示疏离型模式患者倾向于将病症轻描淡写,不易与某位医师保持稳定的医患关系,不善于利用卫生服务;焦虑型患者倾向于夸大自己的症状,依赖他人的认可,由于低自尊,更多的主观压力促使其过度利用医疗服务;恐惧型患者由于不信任他人或害怕被拒绝,倾向于在医患关系中逃避。研究者针对各类型在医患关系中的行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或应对措施,比如对于疏离型和恐惧型患者,建议指定多个卫生服务提供者,可以利用电话交流、邮寄提醒等联系方式提醒进行例行检查;建议为焦虑型患者安排频繁的短暂互访,这些互访可以由护士、社会工作者等执行。

三、结语

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是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前提,提升医患沟通质量是医患沟通的当务之急。研究显示,多数医学院校几乎未开设医患沟通类的专门课程,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临床技能进行指导,在已开设医患沟通类课程的高等院校中,课程内容大都以讲授理论原则为主,实践环节欠缺或较弱,应用性低。本文介绍了两种国外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发展较成熟的医疗沟通模式,对于国内的医患沟通教育及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裴益,徐仲华,乐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策略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09):85-87.

[2]侯胜田,张永康.主要医患沟通模式及6S延伸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A),2014,(01):54-57.

[3]Epstein R M,Franks P,Fiscella K,et al. Measuring patient-centered communication in PatientCPhysician consultations: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5,61(7):1516-1528.

[4]Ciechanowski P S,Walker E A,Katon W J,et al. Attachment theory:a model for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somatization[J].Psychosom Med,2002,64(4):660-667.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Mode in Medical Relationship

―Patient-centered Clinical Strategy and Attachment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Reference

LIN Yan-wei1,2

(1.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10,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80,China)

医保模式论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发展模式

一、医学期刊传统发展模式和新媒体发展模式对比

(一)传统媒体模式

在传统模式下,医学期刊主要以出版书籍的形式发行。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点。传统医学期刊受限于篇幅,只能收录较少的文稿。这就造成在筛选稿件时无形中提高了标准,在收到的稿件中优先选优。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医学期刊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审稿机制,通过专业审稿人员的审核,保证稿件内容真实且实用,通过筛选机制保证稿件质量,能发表出来的往往是应用比较广、水平比较高的稿件。因此,传统医学期刊出版模式权威性很高。但是,这种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一方面,它的发表周期长。周期的长短决定了这篇论文能否及时发表。发表周期太长往往会降低论文的学术价值。传统医学期刊的发表周期长达十个月。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共享方式和速度会加剧发表周期过长造成的论文学术价值降低的影响。另一方面,它的影响范围小。首先,大多数医学期刊由于专业性较强,导致受众范围小且集中。医学期刊的使用者多是从事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受众范围很小;同时,他们大多集中分布在医院、高校、研究院等部门,分布相对集中,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医学期刊的需求不多。其次,很多医学期刊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每期发行数量少,影响十分有限。多数医学期刊的编辑部经费来源都要依靠主办单位拨款。但是,主办单位的拨款往往无法满足编辑部的费用。这就导致医学期刊刊印数量不多,影响范围小[2]。

(二)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的发展模式

所谓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发展模式最主要就是指医学期刊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的网络化模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一是发表周期缩短。通过网络的实时交互技术,在收稿、改稿过程中,编辑与作者的沟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各种沟通不受时空限制,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的发表周期缩短。2018年底,《重庆医学》杂志开始探索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在稿件定稿后,杂志积极地进行网络首发,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作者的发表周期,让作者可以更快地分享自己的文章。这样不仅能提升作者的影响力,还能提高杂志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二是内容、篇幅、刊期不受限制。传统医学期刊都有一定的发行篇幅和时间。首先是内容。传统期刊属于纸质,发行时采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达比较简单。新媒体模式医学期刊突破了这一限制,不仅可以发表文字和图表,音频、视频、影像也能成为稿件的一部分。其次是篇幅。传统医学期刊往往有篇幅限制,而网络医学期刊是没有篇幅限制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另外,传统医学期刊往往有固定的刊期。季刊、双月刊、月刊都是常见的刊期。新媒体模式医学期刊可以随时审稿,随时发表,这就突破了刊期的限制。最后是新媒体模式医学期刊传播方便。网络化期刊带来的是使用的方便。人们只要带有网络终端就可以随时查阅医学期刊,避免了传统模式下一本期刊走到哪儿都要装在包里备查的情况[3]。但是,新媒体模式毕竟是新生事物,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稿件质量的下降。新媒体模式搭建了软硬件平台,人们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就可以产出期刊。这就使医学期刊的容量大幅度提升,筛选标准的降低导致了稿件质量的降低。二是信息出现过载,过度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和信息筛选难度增大,导致医学科研人员在信息检索中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三是阅读舒适性,当前的医学科研人员往往都已经习惯了纸质的阅读模式,携带方便且可以做标识。然而,新媒体模式医学期刊的阅读需要网络终端连接网络,同时对PDF等格式的文件进行标注需要借助一定的软件,远不如拿笔直接在纸上写来得方便。

二、如何优化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的发展模式

在医学期刊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新媒体模式虽然对传统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新媒体模式很难在短期内取代传统模式。为了优化其发展模式,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重视新媒体模式发展,同时兼顾传统模式

由于效率高和传播速度快,新媒体模式是医学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要重视新媒体模式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普遍构建满足医学期刊新媒体发展模式的硬件配置;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医学专业人员计算机能力的培训,为新媒体模式提供软件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兼顾传统模式的发展。传统模式的严格筛选机制保持了医学期刊的权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新媒体模式和传统模式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权威高效的医学期刊发展模式[4]。

(二)构建严密的审稿机制,保证稿件来源和质量

稿件质量是医学期刊的“生命线”。任何一家医学期刊,要发展、要得到认可,关键是要保证稿件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资源整合来提高期刊影响力,以便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科研人员投稿。同时,我们也要构建和完善审稿机制,通过制定发表论文的水平标准、组建审稿权威部门、提高审稿编辑的专业水平等手段严把质量关。总之,我们要利用制度和机制来保证稿件的来源和质量。

医保模式论文篇(4)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

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

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 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

医保模式论文篇(5)

关键词:统一;城乡差异;医疗保险制度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1、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上述政策的关键点在于“完善”二字,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2016年1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自意见实施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很大的突破,但一直遵循渐进式模式发展医疗保险制度,这种模式导致了缺乏可持续的动态调整机制、信息难以共享统一、职能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十九大报告为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指明了方向,即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明确的路径选择、规范化的程序、统一的医保整合政策、完善的法律条例作为支撑。

2、理论基础

(1)经济二元结构理论。经济二元结构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种经济体系,一是以传统农业为生产方式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二是以制造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城市现代化工业体系。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远大于城市,造成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过剩,过剩的一部分劳动力几乎无法带动产量增长,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二元结构的发展现状,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为统筹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思路,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2)协同论。协同论的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协同论认为,属性不同的系统却在整个环境中存在紧密的联系,其中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竞争与协作。运用协同论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使医疗保险涉及的各个部门、各社会阶层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3)统筹城乡发展理论。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观点。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城乡统筹理论的一部分。目前二元经济在医疗保险方面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凸显,只有医疗保险中包括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等各个组成部分统一成一个整体,才能保证医疗保险制度运转的可持续性。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1、研究意义

本研究收集了学术界有关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讨论,以著作和期刊为主,通过分析这些讨论,总结实践中需要注意和防范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旨在在更高层次实现医保公平和管理高效。

2、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法。通过阅读、分析、整理学术界有关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文献材料,以著作和期刊为主,了解我国现行政策运行状况,清晰认定主题的研究重点和难点。(2)比较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整理国外先进政策模式,找出国内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与其异同点,借鉴国外优秀试点经验,提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推进我国城乡医保制度顺利整合。

三、完善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适应矛盾转变,推动社会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推进,要求各方面制度政策与之相适应。近几年来,我国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党中央提出的“四更”质量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新时代主要矛盾这一大势所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医保制度的建立指日可待。

2、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财政负担大抵可用“重复”两个字概括。首先,政府管理部门重复建设,包括人员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医保制度的类别决定着相应的服务对象、服务系统、服务标准、结算制度等,由于我国医保制度尚未统一,在一个地区需要设立几个医保经办机构,此举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不断浪费。其次,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重复参保人员存在重复补贴。2017年医保基金专项审计显示,抽查地区共有305万人重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造成财政多补助14.57亿元,305万人中有5124人重复报销医疗费用1346.91万元。[1]最后,定点的医疗机构疲于应对三项保险制度、城乡两套医保目录的管理、结算等事务性工作,增加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总体来说,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满足民众诉求的政策选择。医保制度整合解决了重复建设问题,能够节省人力、信息和管理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率。[2]

3、缓解关系转接不便,消除居民困扰

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关系转接步骤繁琐、过程不顺畅,给居民就医带来很大困扰。我国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早在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印发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办法指出城乡各类流动人员可按相应规定办理转移手续,个人账户原则上随其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此文件虽体现了对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门间协调不利,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之间的转接将大量减少,过程会更加顺畅。

4、保障制度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面临着公平可持续的压力,而城乡居民在制度分割下享受有差距的医保待遇已经严重影响着制度的公平可持续发展。[3]医保制度的差异可能造成同一病房患同一种病的两名患者服用不同的药品、缴纳不同的医药费。例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参保对象都是非统一编制就业人员,缴费方式是个人定额缴费加政府财政补贴,但城镇居民的财政补贴总额却低于新农合。长期以往,许多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在比较中滋生埋怨愤怒的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我国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模式及问题

1、我国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模式

(1)统一后管理主体的模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三大医保制度管理权分别在人社部和卫计委两部委。人社部统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卫计委统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种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就医群体和大的药企,维护了整个社会保险政策的统一性,是一个综合发展的结果。除此之外,少部分地区采取的模式是三保合一成立医保办,划归财政部门管理。如今,在进一步推进三保合一的趋势下,卫计委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医保管理权的归属之争愈演愈烈,无论最终权力归属哪家,实现职责等由一个部门承担更有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2)统一后制度模式。我国统一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有两种模式,一是“三保合一”模式,即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制度整合为一种模式;二是“三保合二”模式,即职工医保与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并的城乡居民医保并行。目前三保合一模式还未能全面推广,只在个别地区成功实行。大部分地区采用的还是“三保合二”模式,其中,“三保合二”又分为分档模式和一档模式。第一,“三保合二”分档模式。首先,按个人缴费分档,以天津市为代表。天津市城乡居民医保采取一个制度,四档筹资标准,四种待遇水平的筹资模式。居民可自由选择档次,参保过程中严禁任何单位收取管理服务等费用。其次,按年龄分档,以上海市为代表。上海市将参保人员划分为“老人、中人、新人”等层级,门诊医保的薪酬待遇可以结合年龄层次对号入座,医保报销比例根据疾病出现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退休人员通常会超过在职员工,总体相对“固化”。这次政策调整,体现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大量的政府补贴使医保制度具有了很强的福利性质。上海的年龄分档模式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构建医疗福利型社会给予了良好的借鉴意义。第二,“三保合二”一档模式,以山西省为代表。在筹资模式上,统一前山西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300~400元不等,统一后全省城乡居民统一筹资标准,人均个人缴费不低于150元;在待遇水平上,统一前采取的是定额支付报销的方式,统一后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保持在75%左右;在管理水平上,统一前采取的是县级统筹模式,网络运行系统不够发达,异地就医无法直接结算,统一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全部实施市级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信息技术网络全面构建,居民就医可直接联网结算。

2、我国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

(1)经办机构管理体制混乱。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统一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只注重管理主体的统一,忽视了制度的统一。政府将医保交由一个部门管理,但制度的差异使一个部门中还要分设几个模式,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有的地区甚至在实践中选择两部门合作管理或者第三方管理,造成管理体制十分混乱。(2)基金统筹层次低。目前,我国各地医疗制度未能统一,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异地就医转接手续繁琐,需要参保人来回奔波,还会降低报销比例,加重居民经济负担。许多地方将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两个基金进行合并,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但这种合并只是一种表象,基金账户仍无法很好的融合,还是依照原来的做法分开运行,制度和实际的矛盾反而增加了统筹基金的困难,降低了共济能力。(3)信息系统不统一。随着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同一医保机构将面临接入大量参保人员基本信息、缴费信息等数据的情况,大量冗杂的数据若不能共享,将给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信息统一建设工作显得十分紧迫。而我国统一信息系统的建设存在两方面的阻碍。一方面,各地政府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建立方便医疗机构查询病人就诊信息的机制,更不用说实现信息共享了。另一方面,各地医保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系统,不同机构采取了不同的信息系统,平台不对接,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4)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大部分地区在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全面整合之后的医保经办机构基本为人社部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多为人社部门领导兼任,如此运作系统颇有整个医保被人社部门“垄断”的意味,使医保的决策受人社部门牵制,不能从广大参保人的根本利益出发,缺乏独立性。因此,人社部门作为医保经办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很难行使好权力,自我监督效果很不理想。(5)医保控费压力大。一方面,目前的控费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为保证基金的全面稳定运作,医疗保险部门通常情况下会对总额进行控制,这种总成本控制的手段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资金结余,导致这笔资金难以发挥其功效。另一方面,医疗保险效益的提升带来了成本控制的压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大提高,医疗成本也会大幅提升,导致医疗基金的支出大幅增加,激化了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矛盾。

五、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国外经验借鉴

1、英国医疗保险制度

“二战”后经济开始复苏,英国为使公民享受尽可能多的医保优惠政策,采用政府单一管理医保的模式,先征税,再划拨给公立医院,由此公民可享受公立医药免费或者极低价格的医疗服务。但这种制度会造成成本费用意识淡薄、医疗资源浪费、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英国政府开始在医疗卫生领域逐步实现管办分离,购买者与提供者各成一套体系,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公立机构各司其职,实现职能专业分工。这种改革模式,具有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新时代医保制度改革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复制性。

2、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1883年,德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疾病保险法》,它被许多人看作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德国运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就业人员必须参加法定的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医保制度覆盖了德国91%的人。除了社会医保外,德国还为公民提供了辅助性的商业保险,使全国99.8%的人口都有了医疗保障。但德国政府并没有直接管理,而是鼓励多元竞争、强调自我管理的德国医疗保险基金运作体系,参保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基金组织,政府在其中主要起监督和规范作用。总体来说,国外对城乡医保一体化的研究,指出城乡医保一体化在经济、社会福利、国民团结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发挥作用,这点与我国学者观点一致,对我国医保制度整合具有借鉴意义,但这些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六、完善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1、筑牢思想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最根本的是要有统一的理念作基础,这个理念就是可持续,唯有把理念统一到可持续上来,才会自觉地推进制度政策和经办管理体制的统一。[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立城乡覆盖、权责明确、保障合适,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只有不偏离这个核心支柱,我国才能筑牢思想基础,强化大局意识,明确制度政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完善医保立法,建设法治医保

我国现行医保制度的不足在于缺乏法治,从而无法保障公平性,加大了制度完善的难度。因此,修订社会保险法,使法律规定更加适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新情况迫在眉睫。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善于钻研,熟悉流程,根据三项基本医保制度中存在的综合性的问题提出医保立法方面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要注重医疗保障普法宣传,既鼓励创新开展各类普法宣传专项活动,又要实行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推进。只有建设法治医保,保障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才能更好地确保制度的正常推进。但出台整合文件和实施方案只是整合的第一步,这是一场攻坚战。[5]

3、完善经办服务,优化服务模式

医保经办机构本质上就是一个第三方部门,与医患双方构成了三角关系,其工作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医保制度运作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如今经办部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优化经办服务解决。优化医保经办服务,需要医保经办机构做好参保人一系列的服务工作,注重设备和经费的投入,落实好各项工作安排,为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经办机构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尝试新的管理措施,落实医保政策。

4、做到“五统一”

(1)统一参保对象。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参保对象包括现有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所有应参保人员。[6]统一参保对象要建立更加全面的基础信息入口,避免重复登记、选择性参保等现象发生,促进在实行全民参保计划的道路上参保人数据库建设更加规范化、及时。(2)统一行政管理体制。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城乡居民医保分别由不同行政部门主管,分而治之的体制必然造成了医保制度的差异。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整合制度与理顺管理体制必须统筹谋划、同步推进。[7]要不怕困难,敢于将思想转变为行动。二是要学会借鉴和创新,许多部门总是等待着上行下效,使改革迟迟得不到落实,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重庆市采取了“一个平台,两个档次”模式,将医保交由统一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既能满足参保人在该区域内进行自由流动,有效减少管理和运行成本,又确保了社会公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3)统一医保目录。对当前制度中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目标进行统一清理,对建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医疗保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4)统一医疗服务待遇支付水平。目前,在现行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险过程中职工获得的医疗保障水平最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最低,可能造成患同一种病而参加不同医保制度的人自付费用存在明显差异,不利于制度公平性。本文建议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形式,并鼓励其他单位和部门提供补贴。(5)构建统一的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必须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规范地发展信息平台系统,使本机构参保人的信息有所留存,实现“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在线结算系统”,解决众多参保人异地就医时“往返奔波累、报销周期长”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医保治理能力。

医保模式论文篇(6)

医学的本源是解除病痛对人类的折磨,在本质上是人学和仁学,具有根本的人文属性,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以人为本;“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2],认为“仁爱”、“淳良”是医者的必备条件。“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l3]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从医品德,为病人谋幸福。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给予了我们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确定了“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境界。同样,人文精神也是西方医学的核心,佩里格里诺指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等”,“无论何时登堂入室,我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医学有三个因素——疾病、病人、医生,医生是这种艺术的仆人”[4等经典论述都体现了仁、术、德的完美结合。医学人文精神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它不断探索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改变等医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敬畏生命、挚爱生命。根本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展开,追求真善美,实现美好人性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其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容易忽视,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随着人文医学走入医疗实践应运而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要求执业医师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医患沟通、心理调节、依法行医、伦理指导、团队合作、人文服务等基本能力。其通过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将人文精神应用于实践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以医学人文精神的目标为宗旨和价值导向,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依托、寄存。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和核心来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能使医学实践者通过人的价值层面,从整体角度去尊重生命、追求健康、理解医学。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如果离开人文精神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将成为纯粹的、过度依赖的技能和工具,脱离本身的价值。而人文精神如果不贯穿应用于人文医学实践,将最终将流于形式,缺乏现实和实践意义。

2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载体

医学人文教育是围绕医学及医学人文学科群对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进行人文精神培育、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提高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是对医学实践者进行的素质和品格教育,贯穿于医学院校教育、医务人员培训、继续医学教育阶段,以培养具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医务工作者为基本要求,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为根本目的。

2.1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模块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了《爱丁堡宣言》,其中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也应围绕这些要求进行,具体而言,是提高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人文情感能力和人文认知能力。目前,关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要求医学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依据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医学模式的转变、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主线,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认为可以形成“公共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类”,“医学人文类”,“临床人文医学技能类”三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计算机、英语、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创作、经济与管理等系列课程。医学人文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医学人文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在该模块中,各个医学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任选课或必修课程,如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思维学、中医发展史等课程。临床人文医学技能模块主要是在l临床实践中结合具体医疗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技、人文医学技能等相关教育,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和培训等。此外,也有专家建议形成核心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等有机结合的医学人文课程模式。笔者认为这三种课程模块的划分和上述三大医学人文类模块建设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但隐性课程实质上包含“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类”、“人文医学技能类”两大类,它涵盖的范围要更加宽广,包含医学院校校园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等。医学实践者对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教育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根据医学实践者崇尚技术与实用的心理特点,隐性课程更易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实用技能类课程一般在临床实习阶段展开,该教育模块必须强调实用性。《全球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成为“基本要求”。据此,医学专业技能、职业价值、医患沟通、伦理道德、医学心理、法律素质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所学内容通过该模块进行实践。依据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模块内容,结合相关课程,笔者认为实用技能模块应主要包括人文医学绪论、医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医学伦理和道德规范、和谐医患沟通模式、医学心理及应对压力的技能、医疗实践法律处理、人文性采集病史的技能及人文服务能力、团队及团队合作技能等_5]。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侧重于实用技能的考查,很多情景问题解决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案例分析、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广大医师加强团队合作,了解患者心理,提高法律素质]。笔者在医学伦理、卫生法规等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也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采用分组讨论、启发提问、医患模拟、案例分析等很多方法注重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针对一些专家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不能一味强调规避道德和法律责任的风险,不能过于注重实用性原则,不能过多要求“做一个不违规的医生”等问题l8],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一定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使医务工作者医德和医技并重,否则技能的作用就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已。

医保模式论文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教育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并建立了稳定的中医药教育基地,完善了中医药教育结构,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群体素质,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1]。随着院校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师承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院校教育是一种“显性对显性”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能广泛地传播和共享,能够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但难以继承中医药精华“隐形知识”,难以培养中医大家[2]。中医是经验性极强的传统医学,其理论的独特性和临床思辨的灵活性决定了中医传承的复杂性,为此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启动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迄今已经过十几年共三批次的探索和发展。为体现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在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国家启动了第四批继承工作,新增加了中医师承教育与学位衔接的相关内容,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继承人,结业合格后可申请相应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3]。2009年,国务院在国发[2009]22号文[4]中再次强调并明确提出要总结中医药师承经验,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落实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5]。这为实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新途径提供了政策支持。

2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中医临床型研究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要在掌握和熟练运用中医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各家学术经验以及中医科研最新成果,并能将之运用于临床工作实际[6]。长期以来,中医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尚未形成适合自身的、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注重单科知识传授,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淡化了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缺乏长期跟师学习的过程,导致名老中医独特的医学思想难以继承[7]。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核心主题是传承和创新[8],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发展中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适应新时期人民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只有解决好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创新问题,才能展示中医药在治未病、预防保健方面的巨大魅力,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中医药作为一种体现东方文化和思维的传统知识和技术,其整体性、继承性及实践性尤为突出。只有遵循中医药学科特质与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的规律而造就大批合格的中医药事业接班人,才能使之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3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有机融合的特征

现行院校教育中研究生均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最早产生于中世纪时期的牛津大学,又称学生个别指导系统[9],它是以个别辅导为主的院校教育。导师制历经几百年的历史积淀,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普遍表现形式。中医师承教育和院校导师教育都集中体现了一种密切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而因材施教,它们互为补充。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体现院校教育的系统规范,促进研究生独立钻研、开拓创新的教学思想基础上进行中医师承教育,建立中医师承导师制度,强化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符合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该模式特征之一,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结合,既保留了院校教育的体系完整性和规范性,又能汲取师承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理论教学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1+1>2的明显功效。将师承教育纳入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将会明显缩短中医人才成长周期,强化人才培养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实现师承教育与院校学位教育的有机融合,建立中医师承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该模式的理论内涵与特有属性。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入手进行课程整合,强化临床教学,突出跟师临床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制定该培养模式的内容、要求,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临床实习时间多,可以做到与名老中医朝夕相处,充分发挥助手作用,从而保证跟师效果。另外,这些研究生基础理论扎实,素质较高,有着较深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一定的临床实践积累。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对本专业知识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学术敏感度,能较好地捕捉名老中医的智慧和经验精髓。该模式特征之二,体现了中医临床学术思想辨治经验的传承特点,尤其是学说学派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深化了传统医学体系中的教育观、人才观,最终将促进中医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名老中医当博导,作为新型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师承研究生要以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创新研究为切入点开展学术研究,并以此进行选题、开题,撰写学位论文。培养过程要充分体现师承教育与院校学位教育有机融合的特点,实现专业学位培养与师承教育相结合,避免“继承有余,创新不足”。学位论文应强调创新性,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师承教育模式,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人才的新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