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型工业化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3:08

新型工业化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1)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2)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已不在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方面,而在发展模式上。当工业走过量的扩张期、要素驱动期时,必然要转变发展模式,方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转变发展模式,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产业集群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组成的集聚体,它作为一种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地区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珠江三角洲、江苏的环太湖地区、浙江宁波、温州和福建闽东地区比较普遍。同类产业或同类产品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越是集中,越是形成群体,其市场、信息、技术、科研、人才、工艺、设备等方面就越能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优势。产业集群的优势,就是规模经济的优势,就是延伸配套的优势,就是服务体系完善的优势。樟树市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经济体系,产业集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医药、机械五金、盐化工等产业集群已具雏形。随着世界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加速从国外向国内、从沿海向内地转移,作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的樟树市,正面临着加快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此要全面对接“长珠闽”和“泛珠三角”,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和服务,强力助推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是进一步营造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环境,在征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进一步改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推进胡家坊至城区的高速公路连接线、汽车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贸城的建设;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重点扶持仁和集团、四特酒公司、蓝恒达“双十”项目、富达盐化、江西盐矿等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发挥这些企业的核心作用,并着力引大引名引强引优,以项目的引进促使产业加速聚集;四是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依托南昌理工学院樟树校区、江西农业工程学院的教育优势,加大对企业管理者、科技队伍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并创造条件选送管理者出国培训,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二、从劳动增值向技术创新增值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关键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离开科技进步和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就失去了动力和支撑。技术是生产革命之母,技术创新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更日益突出,注重抓科技创新,原本落后的地区完全能够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忽视抓科技创新,原本发达的地区也可能丧失优势,甚至陷入低谷。只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高起点应用科技成果,就完全能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20xx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此,我们应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和机制,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要破除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把激励和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通过投资、信贷、税收政策优惠,运用财政补贴、政府技术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政策措施,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形成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二是改革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使企业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项目。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要支持其开展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大型骨干企业,要支持其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研究开发能力;三是建立促进科技成果扩散、流动的新机制,使企业成为成果应用和受益的主体。要让企业走科技路,尝到吃科技饭的甜头。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要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大力培育和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板块市场,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樟树市要凭借全省“科技工作试点县市”的优势,全力推进国家“863”计划--健心胶囊的研制和生产,加快“中药科技城”建设,办好“江西省中药生产力促进中心”,深化白酒的研制,力争四特酒研发中心成为省级酒业技术开发中心。盐化工是樟树市的优势资源产业,岩盐储量居江西第一、全国第四,抓住樟树盐化工基地列为江西省“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的机遇,通过科技创新,从生产原盐转向生产盐化工产品,开发pvc、纯碱以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 含钾、镁、锂离子的产业链下游化工产品,发展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无机化工,瞄准世界最先进的跨国公司、最具科研实力的院所,生产出世界领先的化工产品。

三、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创牌转变。品牌源于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是将物品和服务产业化、商业化并最终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必然选择。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是民族产业的核心财富,品牌经济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品牌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迁紧密相连。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品牌是市场的灵魂,品牌的大小、多少、强弱、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未来发展。为洋品牌打工,做外国人的制造工厂,可谓省心省力,但绝不是一条扬眉吐气之路。目前,占世界市场10%的知名品牌占据着近60%的市场份额。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创牌,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升级的过程。实施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是挑战市场的一个重要法宝,我们要把培育品牌、创立品牌作为战略措施来抓,一是科学制定实施名牌战略的规划,二是建立健全实施名牌战略的激励机制,减少对贴牌生产的优惠政策,推动名牌形成和成长,三是实行品牌扩张,发挥品牌价值倍增作用和行业带动效应,四是加大品牌引进力度,通过“草船借箭”,培育自己的品牌。20xx年樟树市争创品牌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荣获省著名商标个数占宜春市新增数的28.7%,荣获省名牌产品个数占宜春市新增数的50%,全市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11个。今后要集中力量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对拿到省以上知名品牌的企业继续分层次给予重奖,通过三年的努力,再培育出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

四、从资源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加快发展,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也绝不能走老路,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先进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开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门。发展循环经济,既是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樟树市有着发展循环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过去做了积极的探索,支持企业在园区内形成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循环开发的关系,取得了初步进展,城北化工板块的4家企业之间实现了“排泄物”的相互利用,今后要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转换和利用,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既要在技术层面上推广循环经济,更要在制度层面上鼓励企业和社会自愿自觉地追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之路:一是抓好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工作,聘请知名研究机构和著名院校,科学制定樟树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既要高起点,又要结合市情,具有可操作性;二是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运用法律、经济杠杆,引导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的激励措施要让所有的企业心动,约束的措施要使违反的企业被罚得心痛,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作为省级的樟树盐化工基地,更要瞄准世界最前沿的生产模式抓好循环经济,提高附加值。要坚持“六高”原则,坚决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三是建立健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循环经济项目,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以资源化处置项目为主的生态工业园区。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3)

摘 要:动态环境要求企业创新求生存,而企业子文化现象成为削弱企业整体创新文化力的根源。因此,结合企业创新模式特征,可将创新型企业子文化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划分,并寻求协调企业子文化的途径,即从观念及行为层面实现企业横向子文化协调,并从制度层面对企业纵向子文化进行协调。

关键词:动态环境;企业子文化;构成模型;子文化协调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技术革新步伐持续加速、行业界限逐步模糊,企业所处的动态的竞争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从开放系统理论,到权变理论、组织理论、合作竞争理论,再到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从企业要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到企业要适应环境、与环境的合作关系、与环境合作与竞争共存、再到企业与环境共同进化,企业与环境关系理论的演进揭示了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日益重要的作用。

高度动态、多变的竞争环境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提出诸多要求,且主要体现在持续性进行的创新行为,确保企业预变或应变于其生存和发展的动态竞争环境,发展、保持并更新竞争优势。然而,创新型企业内部关于创新倾向通常存在“创新与稳定”的矛盾(如图1所示):企业高层与基层对创新的倾向明显不同,高层鼓励创新,而基层则希望保持稳定;研发等创新任务承担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对创新的倾向也有显著区别。例如,工程师对创新通常持乐观想法;而生产部门操作人员则容易对创新表现出负面态度。动态环境要求企业创新求生存,而企业内部成员由于组织层次、职能部门的差别,形成了对创新态度差异较大的不同企业子文化群体,这就使得尽管企业大力倡导创新,却很难使创新观念真正得到实施。

二、文献综述

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子文化(corporate subculture)是指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由于职能、组织机构、地域等的设置而形成的不同文化类型。相对应的概念可称为企业母文化,因此有别于社会学领域常见的亚文化、次文化。

追本溯源,对于企业子文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霍桑实验”。其他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Jones(1983)对企业子文化进行了规范研究并描述了三种子文化类型:生产型文化、官僚政治型文化、职业技能型文化;Schein(1996)经过大量的事实调研和理论分析,认为每一个组织都有三种特殊的子文化现象,分别是操作型文化、工程技术型文化、管理执行型文化;Hofstede(1998)认为产生企业文化差异现象的原因在于生产不同产品或属于不同市场分支、地理位置分离、所处职能部门不同、组织的阶层现象等,并对组织内的职业技能型文化、管理型文化、用户接口文化进行了具体研究。朱凌(2005)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纵向子文化与职能子文化两个方面构架企业子文化图谱。

三、子文化构成模型

总结现有关于子文化的分类研究,对子文化类型的归纳主要有以下两个角度,一是对企业的层级造成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二是对由于职能部门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研究。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创新模式特征(见表),将创新型企业子文化从纵、横两个方向进行划分,见图2。

四、实现创新型企业子文化协调的途径

1.观念及行为层面实现横向子文化互动协调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管理者应鼓励对各种创新想法进行自由讨论,因为通常情况下研发人员讨论之后甚至是经过辩论之后所提出的产品开发议案往往胜过一个优秀的研发者闭门造车得到的方案;也应为跨职能部门人员沟通提供更多支持,研发人员、客户、营销人员之间进行互动讨论,才能产生创新思路,开发出有创意、有销路的好产品。

此外,管理者应深入各自的部属,进行走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为了保持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先进性,与外界信息保持密切联系是必要的,通过阅读大量网上信息、跟踪技术动态不断强化本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发展理念。

为实现研发和生产的协调,可将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设置在同一个工作场所。这主要体现在生产部门设有研发人员,让这些研发人员隶属于生产部门,并使研发和生产设备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使研发和生产部门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交流和合作,研发人员能够切身感知生产程序中的困难,与生产部门建立共识,共同面对问题,在产品创新研发的同时实现工艺创新,而且由于研发设备与生产设备完全一致,产品一旦在研发上取得成功,就可立即大量生产,能够占领市场先机。

生产和市场人员与研发人员亲密无间的合作、对市场需求的关注、积极开展营销创新等有效地配合创新产品的研制、生产和在市场上。市场人员的创新性思维还体现在通过借助技术人员的力量在营销队伍中增设“行业应用工程师”而改进营销策略等行为。

2.制度层面体现纵向子文化平等

民主与平等是创新型企业的生存之道。因此,重视平等理念的培养,以严明的纪律塑造平等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减弱某些权威垄断意识,使得创新型企业能始终保持旺盛而活跃的适于自主创新的氛围。严明的考勤制度,平等的办公及就餐环境,甚至无保留车位的停车场等细节都可以体现平等、民主的企业文化。

在激励管理创新的制度环境中,中层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发挥创造热情、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将原本工程师出身时就具备的科研精神同样应用于企业管理上,将每个问题都当作未知的挑战,以管理者的姿态和科研攻关的雄心壮志去征服它。工程师出身的管理者们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应摒弃特权意识,与一线的、年轻的科技精英们通力合作。

为了激励中层管理人员创新,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中层管理者发挥良好的创新才能。同时,对其进行各种管理技能的培训以提升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中层管理人员中选拔高级经理,通过这一针对未来领导者的激励方式来鼓励管理者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提升管理能力。此外,在各部门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员工,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和非物质激励,及时认可员工所取得的成绩,员工提供技术、设备支持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现通过形形的方式对有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员工进行表彰,激发员工的工作和创新热情。

总之,通过建立在互动、平等基础上的子文化创新协调,创新思路才能够持续保持在开放的状态,不同层级、部门人员间随时随地的思维碰撞使得创新想法层出不穷,在解决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难题时才能真正做到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达到迅速解决问题、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才能在当今动态“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Jones,G.R. Transaction costs, property rights,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an exchange perspectiv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3(28).

[2]Schein,Edgar H. Three culture of management:the key t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6,38(1).

[3]Hofstede,G. Identifying organizational subcultures:an empirical approach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33(1).

[4]孙福全,陈宝明,张华胜等.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4)

[关键词] 第二次现代化;新型现代化道路;知识创新体系;产业结构升级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概念解读与特征比较

1.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概念解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转折,标志就是现代主义的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9年法国学者利奥塔出版《后现代状态》;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生态现代化;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教授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将“继续现代化”作为会议主题;1993年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出版《现代化新论》;1997年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出版《现代化与后现代化》;1999年我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出版《第二次现代化》,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这四个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其实,它就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新经济、新文明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00多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00多年(1971~2100年)(见表1)。这一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根哈特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也基本一致。当然,现代化是没有终止点的,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将进行新的现代化,即未来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难题(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当然,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推进。具体来说,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以及世界不同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特征和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体系都有相当的差距和区别(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具体比较分析详见表2、表3和表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学习经济、数字化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郑长军,2003),又包括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型社会等在内的新社会,还包括知识文明、信息文明、网络文明、非物质文明等在内的新文明。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将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新目标。概而言之,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道路是以化石资源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发展道路,那么,第二次现代化道路就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现状与可持续性

1.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现状。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同时第二次现代化也加速跟进,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两次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力争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且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参评国家中的第54位;第二次现代化的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1980~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仍继续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生活质量指数也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3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见表5)。

  

从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指数比较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比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潜力;(2)对比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需要加快经济增长、经济进步,提高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程度;(3)对比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和服务业生产率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因此,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2.我国现代化的瓶颈与可持续性。 我国在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第二次现代化加速跟进、综合现代化稳步提高的过程中,受工业化演进规律和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纯粹经济理论来说,无论是农业革命与埃及的崛起、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还是工业化的演进与欧美日的崛起,现代化或工业化就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物资源)的生产过程”(麦迪逊,2001)。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或工业化的演进趋势与规律体现为:进入工业化的人口逐步扩大 工业化的总需求急剧扩大 工业化生产率不断提高 资源的开发消耗不断增加 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天然资源出现短缺和匮乏 工业化生产发生瓶颈和危机 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停滞或衰退(韩民青,2006)。也就是说,受“增长极限理论”的约束,经典现代化或传统工业化也存在进步极限。

其次,从我国具体实践来说,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引致许多负面效应和发展瓶颈。就负面效应而言,粗放型方式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加速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基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破坏;同时,抑制了对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的动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使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和微笑曲线的底端(吴敬琏,2006)。就发展瓶颈而言,粗放型方式引致了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全要素生产率瓶颈、核心竞争力瓶颈、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瓶颈,以及收入分配瓶颈、社会就业瓶颈、社会保障瓶颈、城乡二元社会瓶颈、“丰裕中的贫困”等社会瓶颈。这些经济与社会的瓶颈综合性地抑制着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纯粹经济理论的分析,还是从我国具体实践的分析,无论是现代化或工业化自然演进的规律,还是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都隐含着一个最佳均衡,那就是第二次现代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三、第二次现代化: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就是选择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即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和侧重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由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生活质量,由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转向扩大知识信息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最终实现物质生活趋同、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的社会状态。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第一次现代发展瓶颈和负面效应的现实教训以及跨越式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我们认为,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应该在以下三个路径上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1.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随着经济增长期限的延伸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市场、劳动和资本等低成本要素形成的要素组合优势或低成本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减效应而逐步收敛,甚至会形成“大国贫困化陷阱”;同时,我国经济实践运行中资本深化作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因正逐步减弱,前沿技术进步滞后和行业间技术效率差距正消减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

因此,在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中,我国必须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的提升,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换;通过技术、组织、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的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以人力资本投资带动人力价值提升,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向人才知识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和经典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异化”转向新型现代化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内涵和质量,加快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潜力和速度。

2.以知识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文明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社会转移,都是由创新和知识传播推动的。石器制造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人类从动物世界向原始社会的转移,原始农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移,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amidon,1997)。

历史和现实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即知识和创新是推动现代化的革命力量。因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时代,我国必须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时机,鼓励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规避信息科技的边缘化和全球经济的波动化,促进与知识和科学相关的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努力实现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战略大转移,并为综合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积蓄知识和技术动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知识创新,增强我国产业和经济的自生能力(he chuanqi,1998,1999);进而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技术跨越缓解资源约束,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尤其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

3.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建构,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国家在历史上的兴衰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切相关,经典现代化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即历史性的跨越赶超发展必须依赖于新产业革命,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及经济数字背后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因此,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首先,我国需要推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或重化工业化的倾向,实现工业重型化向产业轻型化转变,以警惕依据西方过时理论调整结构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陷入“霍夫曼陷阱”(hoffmann,1931);发展高科技企业和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尤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其次,我国需要以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化战略建构。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快以人均gdp、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服务业生产率等为指标的经济增长,促进以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为指标的经济进步的发展,实现以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指标的经济转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现代化发展战略,即新型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战略、能源发展战略、材料发展战略、节约发展战略等,进而推进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何传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6,(6).

[4]张金昌.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安格斯.麦迪逊,著.罗汉,应洪基,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郑长军.美国新经济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8]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赵月华,李志英.模式ⅰ: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模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韩民青.产业演进与大国兴衰——兼论中国崛起的产业演进背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2]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13]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2).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5)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新变化 理论观点 操作思路

“工业化在过去是、将来仍然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对此观点,本文不敢苟同:说过去是发动机,这是对事实的理论总结!说将来还是发动机,本文认为,自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后,将是城镇化起主导作用!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

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涵义是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后期发展最快的不是重工业,甚至不是工业,是服务业;所谓现代制造业这个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服务的内容,甚至变成主要内容了。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提出了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直到今天,这种转变却仍然没有最终完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业人口转移以及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使经济常常在速度与效益间“摇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我国已经出现买方市场以来,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屡禁不止,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从国内外二个方面着手把握。从国内发展看,在新的庞大经济总量基础上,按照过去的增长方式谋求GDP总量再翻两番,资源、环境都将难以承受;国家财力日盛,可以集中财力办一些以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从国际竞争看。中国加入WTO、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若能抓住机遇,不仅可以缩短技术差距,还可分享其带来的经济扩张和高利润,既能调整结构、又能提高效益。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02年10月,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措施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列入政治报告。

2.生产业的作用

目前,生产业的范围和体系界定还没有统一定论。有理论工作者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认为:生产业大致由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构成。

服务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环境亲和的特点,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它不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更在经济增长贡献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服务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新形势,要求中国不仅要发挥既有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也要下大力气承接服务业转移,使中国既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紧迫性才算是抓住了根本。

生产业能够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在信息业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只专注于制造环节,走为跨国公司“打工” 的“二头在外”的“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中国经济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通过生产业大发展为改造传统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开拓出巨大战略空间。因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制造业与生产业“捏”在一起,通过创新发展生产业,尽快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

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主导作用

现在,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只要认识正确、思路清晰、政策对头、措施得力,城镇化就会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1.城镇化有利于创新发展

城镇化有利于原始创新。城镇能便捷了解市场动态、科技动态,是科研信息、市场信息的集散地,并且,城镇越大,越能便捷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越能集中各方面人才,通过集约投资、降低风险加速推动创新发展;越能拥有高效的营销系统,保证创新成果尽快为消费者接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城镇化有利于接受创新。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的区域技术时―空传播理论认为:创新传播路径是一定的。决定一项新技术接受时间与速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用人口表示的区域规模,因其代表了企业家与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以及市场潜力。较大城镇社会结构良好,是较大企业的聚集地,集中了较多能够更快采纳创新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与研发专家。

2.城镇化直接推动生产业发展

生产业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业务、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也因其天然的有利条件,为生产业提供着大发展的平台。

城镇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单位交易成本的高低或交易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交易技术、社会经济状况和交易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城镇因其聚集而有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状况、较为成熟的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同时,集聚了的城镇又使大量外部交易在内部进行,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城镇化促进生产业发展。国外理论研究表明:从全球角度看,城市都是生产业的生产、创新和市场的集中所在地。显然,这个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生产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工业企业,是生产业的基本载体。

3.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具决定性作用

生产业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城镇既是专业服务的生产地,又是服务创新和服务市场的关键区位。城镇化将通过推动生产业发展而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着主导性的决定作用。

有理论工作者认为:与其说是农业落后,拖了工业的后腿,不如说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业,连累了工业,阻碍了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服务业资源相对分散、集聚不足,制造业链条上的前端研发与后端营销等关键环节,由于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支撑,而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既增加工作难度,不利于创新发展;又增加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可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较大回旋、调整空间,特别是在不确定性风险状况下,这种作用体现得更为充分。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任何产业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城镇因其聚集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对新建企业和产品处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企业,是对那些客户经常变换和服务对象高度专门化的生产业,还是对以顺畅的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实现高效运转的工业企业都具有特别意义。

三、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

鉴于前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实践中处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目前,理论界仍有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也用主要精力在关注工业化。这些理论观点与实践态度既源于对前述拓展了的工业化内涵认识不够,又源于对城镇化本身的认识误区。

1.观念上的误区

把城镇化发展简单等同于工业化。不惜代价引进工业项目,强调建工厂、建制造业基地。这一错误观念的源头在于把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理论结论过于绝对化,忽视了城镇化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内在联系,认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了工业项目、有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水到渠成了。

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等同于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类投资如果来自财政性资金,就会直接挤压公共财政支出;如果来自贷款性资金,就有可能给财政背上沉重的还贷包袱。源于此类观念的一系列行为,既会浪费宝贵的财政资源,也会抬高农民进城成本,甚至变相转嫁为农民负担。

2.实践中的失误

观念上的误区必须带来实践误入歧途。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慢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一些城镇热衷于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县改区、乡改镇等,拉大城镇框架,扩大城镇占地面积,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市县城区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去15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88%,而城镇建成区面积却扩大1.4倍。目前,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统计口径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

3.正确的城镇化态度

城镇化重点在“化”字上做文章。城镇化并不专指小城镇,而是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过程不仅仅是将农业经济转化为工业经济、将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转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以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过程,它意味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化。

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考虑是:以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定居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健全规划为重点。最终目的就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镇就业、将农村富余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镇居住。在实践中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做文章。首先,破解观念误区,改变靠行政手段、急功近利推进城镇化的做法。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农村新一代劳动力能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在城镇安家立业。第三,在编制城区规划和进行城区建设时,不仅要以城里人为本,也要以进城的农村人为本,统筹兼顾,一并考虑。

参考文献:

[1]: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吴敬琏: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9):18~32

[3]武 力: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4):49~58

[4]张 荣 刘 斌:论生产业发展问题[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12):42~43

[5]李晓君:试论我国加快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关系[J].市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2

[6]陈保启 李为人:生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86~90

[7]王健君:城镇化下一步――专访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J].望,2006(42):25~27

[8]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0]王敬荣:国内外生产业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6(12)中旬刊:

[11]吕 政 刘 勇 王 钦:中国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学术动态(北京),2006(33):13~24

[12]曾国宁:生产业集群:现象、机理和模式[J].经济学动态,2006(12):59~61

[13]刘 萍: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历史实践及其比较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5):534~539

[14]朱之鑫:正确把握城镇化内涵,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步伐[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6)

辽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孙洪敏,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原党委书记韩学军,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于连胜等领导、嘉宾与企业文化专家学者及会员单位代表80余人齐聚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济济一堂,群策群智,共同探讨新常态下辽宁老工业基地企业文化建设的变革创新之路。

本次峰会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中央全面推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大背景下的“交流聚力、融智分享、文化创新、振兴发展”的盛会;是当前辽宁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积极探讨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新对策、新路径的盛会;也是攻坚克难、激励斗志、积极进取的盛会。

峰会围绕主题,通过“高峰论坛、特色论坛、现场交流”三个板块展开。与会代表通过总结既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直面当前经济困难,寻求对策,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变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成果丰硕。

对标先进找差距

变革体制文化创新

在高峰论坛板块,沈阳一运实业公司和中国铁塔公司辽宁省分公司的领导作了专题报告。他们通过深入剖析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阐述了在新常态下,实施结构转型、文化创新的探索经验,用实际行动彰显出观念变革、文化转型、创业创新的积极引领示范作用和内生动力。

沈阳一运实业公司董事长孙立男在“学习先进经验寻求企业发展对策”的专题演讲中,介绍了作为民营企业在新常态下,面对困难重重的市场竞争环境,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外省先进企业文化和遴选沈阳一运传统文化的积极基因融入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中,积极发挥了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展现本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吸收外域优秀文化和管理经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实施文化变革,持续地进行了扎实而有效的改革探索。

中国铁塔公司辽宁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何浩所做的“新体制立业 新文化创新”的主题演讲,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中国铁塔公司辽宁省分公司新体制立业的本质是遵循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实现绿色发展高效发展。“新文化创新”是在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确立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作业方式的公司治理机制、运营规则和利益保障体系,实现了文化的落地生根和发展创新。

聚势谋双业创新之道

工匠精神引领文化提升

峰会的第二个板块是以半圆桌会议形式召开的特色论坛。沈阳鼓风机集团王铁夫、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王军、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李谦、际华3523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佟胜利等领导,共同走上前台,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工匠精神”当前热门话题,面对面交流、互动对话,掌声时起,精彩纷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语境下,创业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内涵发展的新动力。而创业创新,从来都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简单命题,在发力启动之后更需要久久为功。面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艰难征程,沈阳鼓风机集团王铁夫谈论道:“沈鼓将一如既往下足工夫做好‘里子’,推动‘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王军表示:“同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营造‘双创’文化氛围,打造繁荣产业生态,为国家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李谦谋划:“积极探索股权激励、人才激励等方式,对内锻造创新创业能力,对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际华3523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佟胜利决心:“通过向社会共享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服务在内的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加强与外部合作互惠共赢。”台上嘉宾生动的演讲引人入胜,台下参会代表同嘉宾产生共鸣,掌声迭起,气氛热烈高涨。

深植学习文化基因

助推跨越转型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是本次峰会的第三个板块。作为“全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中航工业沈阳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不仅实现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互动,更是拓展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提升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和魅力。中航工业沈阳所《深植学习型文化基因助推研究所转型跨越》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情关注。辽宁省企业文化学会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孙洪敏,学会学术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毛世英,学会学术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薛百忠三位专家对《深植学习型文化基因助推研究所转型跨越》的汇报作了专题点评。中航工业集团“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体现的报国文化和家国情怀,在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企业文化践行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一是知而行之;二是行而知之,针对不同的对象和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氛围营造、制度约束、机制牵引,使员工在执行中体会,在行动中认同,用实际行动来塑造人,达到文化自觉。企业文化落地就是从顶层设计有效贯穿到基层实践的过程。中航工业沈阳所面对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以文化软实力助推研究所转型跨越,凭文化深植基业长青,并且不断续写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跨越进步历程。

2016辽宁省企业文化峰会共收到了80余篇论文,经专家认真评审,评选出了30篇优秀论文并编辑出版了《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中的企业文化变革――优秀论文成果选》。在峰会上对这30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扬并颁发证书。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7)

秉承学习型组织理念

莱钢集团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型组织理论。自1999年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经历了自发引进、总结推广、由点到面、全面深化四个阶段,与企业40余年的文化沉淀和经验积累成功融合,从而提出了符合莱钢实际的学习型组织创建理念,即“学习是基础,改善心智模式是关键,创新是核心,持续发展是目的,体验生命的意义”。通过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为学习型职工文化奠定了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学习型组织创建,并深入到企业管理经营、职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车间、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工会、学习型团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职工等组织,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格局。通过层层建立愿景体系、学习体系和考评体系,组织深广汇谈和共享交流会,举办全员品格提升训练、升国旗、唱厂歌、建设企业文化长廊等多种途径,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时展要求的学习型职工文化。通过多年的实践,职工文化已经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凝聚了职工的“正能量”,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文化引领

学习型职工文化是与莱钢集团十几年学习型企业创建中相伴而生的,是企业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和创新的结晶,已经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实践中,发挥了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是引领职工会学习、勤反思,持续提升。学习在企业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广大职工自动自觉的习惯和素养。集团大力倡导“全员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形成了“每日一题”“学习实验室”“问题管理模式”等学习形式,切实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落到实处,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2012年,职工参与各种学习培训达到4.8万人次。二是引领职工善思考、勇创新,改善心智。多年的职工文化实践,使广大职工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勇于创新。“工作者是美丽的”深入人心,“工作、学习和研究”的工作观、“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时时可创新”的创新观,不断激励职工开展各种创新创造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职工创新成果。近年来,共涌现出群众性创新成果1.5万余项、先进操作法1100余项、班组创新成果1200余项、合理化建议10万余条,为企业降本增效拓展了巨大空间。基层班组将职工文化与班组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设计班组标识、班组理念,创作班歌等形式,形成了以炼钢厂“黑蚂蚁”团队文化、运输部姜立松班自主管理文化等为代表的学习型班组特色文化,在省内外、行业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三是引领职工敢超越、勇担当,攻坚克难。学习型职工文化,促进了职工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全新的工作视角改善自我,超越自我。职工自发组织“无边界团队”,树立“我们左右不了市场,但可以改变自己”“炼钢好不算好,钢轧好才算好”等理念,在各工序之间开展系统思考、算账对比和攻关活动,实现了公司效益最大化。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成立了几十个关键团队,实现了单位、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和协同作战。

坚持以“文”化人

职工文化建设立足于服务职工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为广大职工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让每一名职工都有“出彩”的机会,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有力促进了职工的全面发展。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严峻形势,开展了一系列密度高、容量大、覆盖广,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引导,编发30多期形势任务教育材料,为合力攻坚克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利用职工快线、微博、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加强职工舆论引导,营造了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工会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创新超越我实践,系统提升我争先”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作贡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时刻保持理性平和、开放包容、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二是注重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坚持“写莱钢、唱莱钢、说莱钢、演莱钢”,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获奖,体现了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注重职工文体品牌建设,增强职工文化的影响力。历经十多年的精心培育,职工拔河队和职工业余合唱团成为企业响亮的文化品牌。拔河队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勇夺中国第四届体育大会两枚金牌,并在今年全国拔河锦标赛上再夺两金,体现了职工顽强拼搏、勇于超越的精神风貌。职工业余合唱团与国家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并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无伴奏合唱《月上东山》全新演绎山东民歌,开创了业余合唱团的先河。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成为提升职工文化素养的沃土,十多个家庭参加过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和神州大舞台比赛,多名职工走上了央视《星光大道》。

发挥自身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