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06 17:15:39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2)

一、着力构建三级城镇体系,形成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近几年,丹阳市按照“新市区一新市镇―新社区”三级城镇体系结构,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构建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狠抓“新市区”建设,做大城市。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和标准来建设新市区,以“待遇市民化、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保障社会化、受益多元化”为基本方向,合理确定空间和功能布局,在原有建成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丹阳开发区、练湖开发区的全部区域以及云阳镇、司徒镇、延陵镇的部分区域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圈内,因地制宜规划拆除城市红线范围内的村庄,建成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生态优美的新市区。2009年丹阳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6.3平方公里增加到20.5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从24.6万人增加到27.2万人。

狠抓“新市镇”建设,做美集镇。该市抢抓被列为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首批试点市的机遇,优化区域土地布局,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新市镇。作为新市镇建设的试点镇,界牌镇经过几年努力,新建农民集中居住房40幢15万平方米,安置农户650户,一个水、电、气等全面配套,集居住、娱乐、休闲、购物、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小区已经建成,12幢5.6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已封顶装修,三期工程也已开工。力争到2012年将全镇178个自然村、3900多户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到“界牌新村”,置换土地6500亩,建成总投资20亿元、占地1500亩、可容纳5万人的“新市镇”。同时,该市将试点镇扩大至云阳、皇塘、吕城、新桥、界牌、后巷等6镇,按照建设“十个一”的目标要求,把试点镇建设成为就业充分、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市镇。

狠抓“新社区”建设,做靓社区。该市根据各地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的不同情况,按照功能区块清晰、人口集聚适度、服务半径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的要求,优先选择合并后的老集镇中心区和有文化古迹、历史底蕴、人口较多的中心村,积极开展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近年来,全市每年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点22个左右,投入10亿元,建成面积50多万平方米,惠及农民5000多户,初步形成了镇村主导型、园区推动型、村企共建型和项目带动型四种类型的“新社区”。其中新桥镇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拆迁一批”的思路,在集镇南北两边先确定群楼、金桥两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进行重点建设,引导其他村庄逐步向两个居住点靠拢,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动、相互发展的功能布局,既保留了江南水乡优美的风景,又使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现代文明,被誉为“新桥模式”在全省推广。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丹阳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来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近年来,该市将培育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紧抓不放,加快推进恒神碳纤维、巍华合金、呈飞精密合金、阿波罗太阳城、芬兰数字城、卡威消防车、鱼跃新x光机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建设,迅速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同时,积极拉长传统优势主导产业链,重点推进视光学、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着力建设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省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2009年共培育实施新兴产业项目89个,新兴产业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力争用3--5年时间使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5%。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该市坚持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从2007年起就因地制宜确定了11个产业集中区,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新老企业入驻园区,加快产业集聚,并高起点打造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市工业集中度已达46%,部分镇工业集中度已达70%以上。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围绕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根据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结合“五大板块”,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逐步形成以沃得、宏运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农用机械生产基地;以天工、飞达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五金工具生产基地;以大亚木业、克诺双凤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的木业加工基地。眼镜产业力争摘得行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眼镜之乡”称号,柴油机曲轴、金刚石锯片、光学元件、超薄铝箔等产品争创和保持全国的单打冠军,使眼镜之乡、皮鞋之乡、五金工具之乡、汽摩配件之乡和木业加工之乡真正成为丹阳的五张城市名片。

三、深入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打牢新型城镇化“地基”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当前破解城乡建设用地难题、实施“三新”工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多赢举措,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丹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今年又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作为全市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丹阳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制定出台了《丹阳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工程项目区总面积13-3万亩,总投资105亿元。通过农民向新市镇、新社区集中居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建设用地空间整合,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并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储备足量的用地指标。同时强化用地管理,在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向新市区倾斜,努力解决新市区、新市镇的建设用地需求。

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3)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对接市中心城区向南扩张的步伐,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力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奋斗目标

按照“融入中心城区,提升三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争先进位”的总体思路,围绕“创五区、争十强”的总体要求,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县,进一步提升规划品位,完善城镇功能,打造精品建筑,优化发展环境,把县城建设成为“吉安市城市副中心”。同时,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和集聚功能的新型小城镇。

到2010年,县城建成区(含凤凰片区)面积达13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1%以上;有2个以上乡镇进入全省100个示范镇行列,2个乡镇评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

到2012年,县城建成区(含凤凰片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一城联四镇”(县城、永和镇、凤凰镇、横江镇、敦厚镇)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突出两大重点

坚持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基础,城乡统筹,加速推进全县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

(一)县城建设。继续推进以县城为主战场的城市建设攻坚战,按照重点打造城北片区,大力提升中心片区,有效控制城南片区,积极推进凤凰片区的总体布局和“规划衔接、功能互补、产业融合、差异发展”的总体思路,主动融入中心城区,着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吉安市城市副中心”。加速城北新区和凤凰片区的开发建设,迅速拉大城市框架,扩张城市规模;同时大力提升改造老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增强县城集聚产业、吸引人气、聚集商气的承载力。

(二)小城镇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加快开发,完善配套”的建设思路,以全省实施“百镇示范工程”为契机,突出抓好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实施好城镇基础工程、亮化美化工程,推进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到2012年,建成14个以上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重点示范小城镇。

三、推进四个片区

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把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结合起来,把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品位。

(一)重点打造城北片区。城北片区是我县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按照“一年建框架,三年大变样,五年出品位”的总体要求,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品位建设,努力把城北片区打造成为吉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团。先期重点加快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步伐,迅速拓展新城区框架。以行政中心、庐陵风情园、星级酒店为建设重点,同步构造“二纵三横”道路框架。在抓好市政基础建设同时,加快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向新城区转移步伐,迅速完善新区功能,做旺新区人气。

(二)大力提升中心片区。着力实施以道路“白改黑”、商业娱乐设施、景观提升、棚户区改造为主的改造工程。抓好道路改造。围绕提升城区道路的通达性和通畅性,每年对部分城区道路实施“白改黑”工程,不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2010年重点抓好君山大道、吉州路等一批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抓好商业娱乐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紧建设一批市场、商业网点和娱乐设施。2010年重点抓好庐陵商业大世界、吉星商业中心、庐陵休闲娱乐一条街、白云路市场改造等工程建设。抓好景观提升。按照出亮点、显特色的要求,每年对一批城市主次街道进行立面整治,并进一步配套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和街头小游园建设。2010年实施庐陵大道街景改造和井冈山大道县境中段西侧街景建设,使城区街道更加整洁、建筑色彩更加协调、市容市貌更加美观,有效提升县城对外形象。整合老城区零星土地,建设街头小游园和公厕、垃圾中转站环卫设施,完成庐陵文化广场主题雕塑,打造县城精品景观,凸显庐陵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县城品质。抓好棚户区改造。坚持改造城区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和原则,优先改造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棚户区。2010年,启动龙湖南岸片区改造、原县化肥厂宿舍区改造、县林业公司宿舍危房改造、干部宿舍及福利院宿舍危旧房改造等棚户区改造400套,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不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三)积极推进凤凰片区。按照吉安县经济发展副中心和工业新城的功能定位,重点抓好规划控制。2010年重点抓紧实施凤凰中学扩建、卫生院搬迁、汽车站和公交车站、凤凰工业园服务中心等服务功能项目建设,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四)发展壮大工业园区。把实施“工业强县”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产业支撑,将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打造一个核心(吉泰工业走廊核心区)、两个基地(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一个产业园(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按照“完善起步区、提升西区,加快凤凰片区”的建设思路,不断提升园区建设质量,确保“一园三区”吸引社会各类投入基础设施建设6亿元以上。起步区重点抓好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西区在改善绿化环境的同时,抓好员工购物、休闲娱乐、医疗、公交等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凤凰园区三年内形成2万亩规模的电子、制造、铜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工业聚集区,2010年重点抓好二期征地5000亩、自来水厂、11万伏变电站、华硕大道二期、栖凤大道、凤鸣大道、凤凰大道二期、市场路一期、凤凰二路三期、创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三纵三横”的路网格局。

四、选准四大抓手

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是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在推进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攻难点,有效解决土地征用、房屋动迁、融资投入等瓶颈制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推进项目,整治环境。

(一)加大征地拆迁力度。以大征地、大拆迁的强劲态势,推动大建设、大变化的生动局面。工作中,要注重和谐推进、有情操作,通过舆论引导、宣讲政策、规范运作,实现大拆迁和大项目的和谐并进。2010年完成征地8000亩;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劳有所业、增收有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大融资投入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新型城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随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加大城镇土地调控与运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收回、收购)、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制度,确保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合理控制城镇土地储备总量、供应总量和开发总量。全面推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确保土地收益对城镇化建设的主投入。坚持熟地出让原则,对政府储备的土地,按照规划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基础设施,把“生”地变为“熟”地,把“冷”地养成“热”地,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继续整合国有资产和市政设施资源,建立完善县城投等投融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健全投融资公司“借、管、用、还”机制。积极开展项目融资、信托融资、特许经营融资等多渠道融资,提高政府项目的融资功能。充分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按照BT、BOT、TOT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城市土地、城市空间、城市有形资产和城市无形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资产保值增值,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三)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城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城市功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商贸市场、房地产招商开发、民计民生等重点城市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重点城建项目推进机制,明确每个项目的领导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脱产抓。继续推行“目标统揽、责任警示、奖惩激励、绩效检验”的目标管理模式,将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评内容。

(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同时,集中时间和精力,突出抓好薄弱环节、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专项整治,确保市容环境有明显改观。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排乱放、渣土污染等突出问题,强化市政设施、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管理。加快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启动一批“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向“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延伸,着力解决“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等问题。

五、推进八项工作

围绕奋斗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启动编制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合理产业布局,使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携手共进,统筹发展。继续深化延伸控制性详规和专业规划编制,确保近期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在现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供电、供水、燃气、电信、公交、人防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形成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和“阳光规划”制度,推进规划审批的科学化、民主化,并逐步实行城镇一体的工程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立足于县城区域城乡统筹规划,启动“一城联四镇”(县城、永和镇、凤凰镇、横江镇、敦厚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县城为中心,敦厚、凤凰、永和、横江四镇规划融合、道路对接、功能互补、产业互动、统筹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成为吉泰工业走廊的核心区。凤凰镇按照县城次中心的定位,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增强镇区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重点打造成为以电子产业为主的工业集聚区。永和镇要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成为旅游兴盛、文化发达、设施完善、具有山水和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重镇、经济发展强镇。横江镇要以提升地方特色产业为龙头、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实施特色葡萄、温氏养鸡为依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三)推进市政公用和社会公益事业工程建设。推进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城镇能源改造,进一步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提高污水收集覆盖率和防洪、抗震、消防、疾控、治安防控等应急保障水平,抓紧人防设施规划编制和实施,维护城市安全。水电网络建设方面,县城重点实施建设县水厂扩容、凤凰园区水厂、君山变110KV变电站,凤凰园区110KV变电站,提升中心城区供水、供电的能力和安全性。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县城重点建设言爱基金学校、职业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凤凰中学和县人民医院凤凰分院;加快建设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

(四)加快商贸市场住房建设。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重视建设物流园区,引进中端以上商家入驻,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要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吉星商业中心、庐陵商业大世界、城北商业城、庐陵休闲娱乐一条街等项目,积极引进新型商业形态,2010年,新增1-2家品牌大卖场,引进1家五星级宾馆、兴建2家三星级宾馆。积极扶持车辆交易、家居建材发展壮大,把吉安汽车城建成赣中南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运输业,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同时,按照“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激活一头”的要求,抓好住房工作。加强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保持合理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规模,完善房地产业调控,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住房质量,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10年重点抓好11个房地产楼盘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提升小区档次和品位,促进县城房地产业的壮大和健康发展。

(五)营造良好生态生活环境。积极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积极推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城镇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园林生态建设,加大城区绿化规模、提高城区绿化品质,全面提高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重点加快庐陵风情园、曙光公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君山湖公园、龙湖公园功能,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凤凰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进一步加大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和改造。积极开展环城绿化、山体绿化、庭院绿化、小区绿化、廊道绿化、游园广场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在更广的范围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

(六)强化城市经营管理。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序实施县城环卫体制改革,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全面覆盖”。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探索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能力。注重物业管理市场培育与监管,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城市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以具有固定住房、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促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资金向城镇有序流动、产业向城镇快速聚集。凡是在城镇购房的一律上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同时,对县城失地农民“农转非”的,可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依法享有和履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服务标准。统筹运作城镇土地资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清理闲量,实现滚动增值。

(七)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按照“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化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切实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注重物业管理、市场培育与监管,健全业主委员会和楼长、栋长责任制,培育优秀物管企业,加强小区物业管理。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救助、卫生保健、治安调解、权益保障、信息咨询、慈善捐助、老年福利、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全面开展科普、文化、卫生、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八)加强重点镇和乡镇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总人口2万人以上、圩镇人口3000人以上的中心镇建设。巩固完善乡镇建设“八个一”工程(成立一个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制定一个乡村建设规划、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乡镇一条街、建成一个垃圾填埋场、建成一个农贸市场、建好一个小花园或小广场、建成一个自来水厂、组建一支城管环卫队伍),按“差欠什么、补建什么”的原则,抓紧实施,2012年以前全面完成。同时,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在完善规划、突出特色、土地运作、拓宽融资、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上要有新发展、新突破,确立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地域特色,迅速“扩容”、“提质”,结合乡镇规范化建设,加快小城镇街路环境硬件建设,加强小城镇运行机制管理,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六、健全保障措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任务光荣而艰巨,各乡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提高效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吉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强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研究确定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组织、调度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和帮扶,切实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4)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5)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将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联系起来,实现城市与农村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它们能够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思想下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破解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同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首先,新型城镇化不是片面的重视城市的发展,而是强调城乡互补,相互促进,协调的发展。也不是单纯的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和扩张城市规模,而是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其次,建设新型城镇化兵不是要造成城乡差距扩大,二元结构加剧,导致城市繁荣、农村凋敝的现象,而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通与分配,加强城镇与农村的联系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城镇与农村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片面的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会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破坏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具体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这是一个全面、立体的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具体包括: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宽裕,农村的管理民主法治等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只有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农民富裕才有国家富裕;农村是建设的关键,只有农村民主法治才有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建设中的必要环节,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就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而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也要重视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使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会造成城市面积扩大,农村的土地面积缩小;城镇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而农业生产人员减少老龄化严重;城镇化建设大规模进行,如果不合理规划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这些阻碍着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换取城市的建设,也不能不顾城市的发展而只重视农村,要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设计,切实解决发展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关系。首先,新型城镇化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物质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第一,新型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有拉动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将极大地促进产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形成巨大的要素需求市场,进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收入的增加。通过城镇的建设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繁荣局面。第二,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有带动作用。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镇基础设施如道路,经济适用房,垃圾环保处理系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延伸到农村,改善了农民衣、食、住、行等条件,带动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三,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对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有引领作用。城乡统筹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指导作用。首先,城市规划须要结合周边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划,充分利用城镇化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引领作用。其次,通过加强城乡不同领域与层次之间规划的统筹协调,保障规划的整体性,避免由于城市片面规划而损害农村的利益。其次,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有推动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这就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一,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新农村的发展,通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不能满足流入人口的需要,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会选择向中小城市转移。伴随大规模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现状,大中小城市都需要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这会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第二,新农村建设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闭塞的生活环境,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农民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转变。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才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都是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而新农村建设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此要正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将二者联系起来,使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共同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城乡一体化"思想探讨[J].人民论坛,2015(30).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6)

(1)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内涵界定。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慕海平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仇保兴(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王如松院士(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化、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生态宜居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有关信息化的概念,是由日本政府的高级科学咨询小组继学者梅悼忠夫(1963)论述信息技术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后正式提出的,具体将信息化界定为“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国内学者依据自身的不同理解对信息化也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以张哲(2007)的研究为例,其将信息化过程划分为数字化、一体化、虚拟化和智能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由点式的数字化到面式的一体化,再到体式的虚拟化,最后上升到多维度的智能化,可谓是层层深入、相互衔接。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至一定阶段后,为解决“规模与质量不对等”的问题而提出的寻求自身内涵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如何结合信息化“数字化、一体化、虚拟化、智能化”,找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契合点,提高二者互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2)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以及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有着相类似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城镇化与信息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四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姜爱林(2001)呼召21世纪应当以信息化来推动城镇化进程,并明确了二者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城镇信息化,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之后,姜爱林(2002)从现象、作用、发展层次以及社会特征等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且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模型。王克勤、唐才敏(2005)提出了与前者相类似的结论,即“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催化剂,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十以来,“四化”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等概念被专家、动关系和共通性,建立坚实的信息基础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学者所关注。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2013)认为,由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互暴露的两大难题,即资源统筹和城镇个性化问题,所以提出要坚定的“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刘稚(2013)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的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大部分学者仍注重研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及其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等。

2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吉林省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3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将“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信息产品与服务供需优化、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等列为信息化重点工作内容,现从这几个方面对吉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如下。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近几年来,吉林省政府推进“三网融合”和数字城镇建设,把发展“智慧城镇”作为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吉林省的通信网络性能明显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全部城市及大多数乡镇。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已达72%,2010年实现全省自然村100%通信覆盖。截至2012年末,吉林省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22704公里,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39.9亿元,通比2011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916.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8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36.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4.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25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2.1部/百人,增长12.5%。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364.7万户,增长17.4%【10】。

(2)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吉林省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新型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并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园。随着市场信息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车载信息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清晰LED显示屏、生物识别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统计,吉林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此外,吉林省软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止到2010年,全省从事软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超过800家,先后有13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累计认定软件产品达到1246项,汽车、人口、教育、政府、电力、农业、矿山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软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吉林省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果。第一,在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中,投入使用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全省二甲以上医院全部建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第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快速推进,城乡低保实现网上审批和网上管理,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当期应用数据存量达到800多万条,全省统一的“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亚太)最佳呼叫中心称号;第三,教育信息化通过开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式,扩大了高教、职教、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等信息资源的规模;第四,文化信息化稳步推进,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平台,全省建成基层电子图书馆(室)1916个,数字文化资源库总量已超过1TB。

(4)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能够刺激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效果。吉林省不断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制订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数字城市”建设、新农村信息化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2013年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于12月了《吉林省促进信息消费推动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保障信息化安全方面,制定了《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指标》、等法规和文件。此外,吉林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省内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信息化人才5800余人,并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的信息技术培训。自2011年至2013年,吉林省为促进农村信息化开展了“万名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计划”,三年全省培育农村信息员达到10万人以上。

3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点

基于以上对吉林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概述,不难发现,吉林省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城市信息化为重点,对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若要将信息化建设的高效、低耗、智能充分运用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选择恰当的关键点尤为重要。

(1)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增加新型城镇化动力。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基础,信息化就失去了有效载体,所以说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是重要的基础。在夯实产业经济基础的同时,融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无疑会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增添动力。在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吉林省省情,具体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的支柱优势产业,建设好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集群整体规划,通过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围绕各地支柱产业,推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能力强、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要改造提升城镇化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引进信息技术,建立或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在新型城镇化中引进新兴战略产业,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及质量。

(2)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企业是带动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仍是弱势群体,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难,可以考虑以网络为依托,鼓励中小企业从本身出发,建立行业式信息发展平台。增加企业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公开企业优势及需求来吸引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所、高校研究院等合作对象,争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市场准入机制。此外,网络资源具有高效、节省资源、限制少等多种优势,吉林省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中小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间帮扶与互利合作,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保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3)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吉林省公共资源丰富,通过推进信息化来达到信息公共服务化,可以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第一,吉林省高校资源丰富,应该促进高校优质资源公开化,实现全省教育资源平均,做到教研成果共享,教学资源共用,从而降低城乡教育差距;第二,医疗保障体系由于地理因素存在一些不便捷之处,应做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在药店、诊所、医院等地实现医保一卡化使用,达到城镇医保要求,改善城镇医疗卫生环境,通过网络对城镇居民进行医疗卫生普及化培训,并对吉林省全部人口实现病例通用制度;第三,对于人才也可以使用简历统一公开化处理,使得人才在其自身愿意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网络渠道对有招聘意向的部门进行电子简历投放,从而开放人才市场,带动城镇人口就业;第四,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邮箱、电话、短信等多种平台实现城镇居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全部信息进行整合、预算、评估,以达到信息体系稳步运营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篇(7)

在着模式选择、资金来源、制度保障等问题。河南省应该出台新农村社区省级顶层规划设计,各地市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特色的建设模式,积极筹措资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健全农村社区体制,保障农民权益。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化;新农村;社区建设

根据《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的数字,“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人口增长约11%,建设用地增长约20%[1](8),建设用地增长比例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增幅。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地的城

镇化”远快于“人的城镇化”,反映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发展模式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片面强调了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带来更多土地的浪费。我国的城镇化应改变建设思路,推进以

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途径,缓解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其中,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使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共同建设小康社会、和谐中国。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而言的,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建立城乡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就是城乡现代化、城乡生态化、城市集群化、农村城镇化;二是农民工主动选择成为城市居民

,放弃农村户口,而不是农民工失地被动成为城市居民。这是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上的城镇化,是进城农民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上的城镇化;三是城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大现有的城镇规模和数量,要建设现代化的城镇,还要建

设现代化的、个性鲜明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农村,要农民就地过上城镇化的生活。

(二)新农村社区

新农村社区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按照城镇总体规划,打破原有传统自然形成的村落格局,建立以农民为居民主体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现代化农民居住区[1]。这种居住区区别于传统自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拥有明显的规划

性特征,居住环境优美整洁,拥有和城市社区一样的高度组织化管理和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

二、从新型城镇化看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主要指农村人口因工作、子女教育等原因相对集中到城镇。伴随着农民人口的集中是农村宅基地的缩小和耕地的调整,这不仅扩大了耕地数量,也为城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建设用地和劳动力,成为城

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地方更重要地体现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和幸福,这不能单靠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更要求我们全面建设新农村社区,建设现代化农业,提升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

质,缩小城乡差距,共建富裕和谐社会。

(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农”问题是我国近年来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真正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把实惠和服务送到农村,把资金和技术输血给农业,把建设自己家园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交给农民,通过对传统农村的调整和改造完成对

农业的技术升级和生产方式变革,改善农村简陋、落后、传统的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这些都可以在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平台上实现。新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打造智慧农业的过程,就是

洁净、优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新一代幸福农民生成的过程。所以说,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三农”问题总的战略和指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四化”并举的有效途径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道路,必须大力推动新农村社区建设。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已经到了反哺农业、农村的阶段,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更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

化就是农业生产方式方法的机械化和科学化、农民生活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和融合,城镇化建设迈进了新的阶段,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平台,已经成为我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四化”并举的有效途径。(四)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中国是我

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宏伟建设蓝图,这一蓝图不仅包括城市,也包括地域更加广大的农村,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和谐、农民市民共同享有现代化的生活品质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和谐是新型城镇化也是新农村社区的题中应有

之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改变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绝好契机,是城市乡村共同迈向小康社会的崭新途径,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的成绩

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业产粮大省,河南省的农村人口多,比重大,城市化率低,农业产值占比较大,国家对我省的产粮大省定位不会轻易动摇,因此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需求大,建设任务重而经济基础薄弱,模仿照搬东南沿海

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建设观光旅游型新农村社区的发展路径显然行不通。河南省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不能脱离了粮食生产,这是国家给河南的基本要求和前提。因此河南省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重点是找准适宜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式,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民就地城市化,打造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2](112)。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起步于2005年,在经过探索

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开始进入了集中建设期,并于次年成为我省的重点工作。应该说从当初的零星试点,到现在的颇具规模,已经取得了相当的经验和成就。这一切都是基于河南省特殊的省情作出的正确决策。从社区

的建设数量来看,各地市都已经建设了一些试点和示范区。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数据,截至2012年7月底,河南省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比如,郑州市已累计建成

103个示范村,近两年又启动了184个综合整治村、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和移民村;2008年以来,平顶山的5个县(市)确定了36个中心镇、522个中心村和17个中心社区[3](239)。在新型农村社区,传统农村院落被整齐漂亮

的楼房替代,楼房内布置有现代化的各种设施、生态化的社区环境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物业化的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已初具规模。因旧村搬迁腾出的土地不仅可以复垦增加耕地面积,利于机械化作业和科学化管理,而且可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增加土地收益的建设项目。最终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也有利于新农村社区的居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非农化转型,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探索和

选择来看,河南省由于各地市不同的经济、地理、人文特征,在建设模式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是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自然条件来看,可以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区域发展适合各自特色的新农村社区,比如适宜

发展旅游、林果、特色养殖的山区型新农村社区,适宜发展连片大棚果蔬采摘、特色文化型的平原型新农村社区等[4](28)。从经济特色上看,又可以建设不同经济发展支撑的新农村社区,如城市近郊的肉蛋奶养殖基地型社区、

具有环境特色的水产养殖、花卉养殖等集镇型社区,还有移民新村型、旅游开发型、企业园区支撑型等社区类型。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疑惑亟待解决。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模式思路不清晰,选择不对路。河南省地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各地区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各地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选择势必不能一刀切,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也不能照搬套用。由于建设时间尚短,人们的认

识有限,经验不足,很多地区至今也未确定合适自己的建设模式,有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存在不切实际、不能因地制宜的现象。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捞面子,热衷于搞花架子,大力推进农民上楼、土地流转,超越了该有的建

设进度,造成资源浪费。一些农民出现生活、生产方式的不适应,比如上楼农民粮食农具无处放、家禽家畜无处养、耕作生产距离远等实际问题[5](30)。

2.建设主体不够明确导致建设资金出现缺口。建设主体不够明确导致建设资金来源不清晰、资金数量不足。据较早启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乡市测算,建设一个新社区的前期资金投入平均约2000万元[6](88),其中拆迁和复耕费

用约占去一半,另一半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后期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和其他服务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也十分可观。如果确定政府是建设主体,庞大的资金缺口是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也无力承担的。如果引入企业投资、民间资

本无疑会让资金来源多元化,理论上是个解决思路,但是鉴于经济效益问题、投资回报问题等比较复杂,使得民营资金也不积极;如果靠政府和农民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社区,也不太现实。河南省作为一个不够发达的省份,县乡

政府资金有限,农民收入更是远远不能支撑庞大的社区建设资金,这也是部分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进展缓慢、农民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农民权益受损。新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是个新事物,在河南省更是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成功后出现一些损害农民权益的事情。有些地方缺乏项目建设的民主决策监

督机制,规划是规划部门搞出来的,项目是领导跑出来的,决策是领导做出来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没有了农民群众说话的机会,只管跟着拆房子、建房子,“上面要干啥干啥”,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顾农民意愿,按照规划强行整

体拆迁,而不顾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农民是否愿意搬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新乡市某村庄按照统一规划建新村,村子是一排排的小别墅,很漂亮,但部分村民最大的烦恼是如何偿还贷款。还有一些村子拆迁,部分土地补偿费用

被挪用、侵吞,发放不够及时。此外,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就业机会,缺少收入来源等问题在部分地区广泛存在[7](4)。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出台省级顶层设计,全盘规划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河南省作为国家的粮食大省、农业大省,城市和乡村是社会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社区建设同样重要,它们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要建设和谐河南,首先是省政府要有正确导向,要出台省级顶层设计

,从大的规划设计方面全盘把握建设方向和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设计实践方案、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必要的监督反馈制度等;其次是正确引导基层干部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只有基层工作人员真正想把事情办好,知道怎

么做才是把工作做到了位,新农村建设才能够不偏离轨道,才能真正获得农民的认可和承认。

(二)因地制宜、分类渐进地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深刻把握农村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应深入分析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思路,建设符合本地区地理、经济、人文特征的社区。比如河南省西部的林州市、辉县市、焦作市等南太行

山区可以利用独特的地理风貌、人文特色景观,建设旅游带动型新农村社区,在景点附近集中建设具有当地旅游特色的农家乐社区,集旅游、住宿、饮食、特产销售甚至人文教育、素质拓展于一体,集中规划、集中建设;豫东平

原的濮阳、商丘等地市依托平原优势发展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特产培育的思路发展农村社区。比如濮阳县五星乡发展市郊瓜果种植,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发展动力,清丰县依托麦秆画走出了自己的新农

村建设模式。由此可以看出,新农村社区建设不能盲目、硬性推进,要采取渐进思维,引导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建设出符合自己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三)以自愿为原则,以点、轴、面的形式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新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靠农民自愿主动才能成功,应该集中地方政府力量,发动市场引导作用,集中建设一个、几个、一批试点社区,探索建设模式,形成示范效应,以点带轴,以轴带面,逐步扩大建设规

模。在建设过程中,要以自愿为原则,允许新社区与传统村落并存,复耕地与老院落并存,通过农民自愿选择搬迁时机,逐步完成新村老村交替。

(四)发挥市场作用,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新农村社区建设必然会有部分土地复耕和流转,可以发挥土地增值效应,吸引多种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社区楼房、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的管理维护也可以借鉴BOT模式、公私合营模式筹措资金[8](10),吸引社会

资金投入并在后期取得合理分红,形成多元投资、多方获益的建设模式。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建设主体,还可以吸引有能力的农民和附近住户建设购买住房,加速社区建设。

(五)以农民为主体,搭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建设体制

新农村社区是农民的社区,建设过程和目的都需要考虑农民的需要和利益。在机制建设方面要依据农民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民主集中制的表决程序,由全体村民在了解实情的基础上投票表决建设项目和形式。在与

村民利益相关的搬迁、复耕等具体问题上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和态度,组建村民委员会全程参与问题处理,切实维护农民在建设和生产生活方面的权益和利益[9](48)。

作者:孙玲霞 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土资资部.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土资发〔2016〕38号)[Z].

[2]滕卫双.河南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研究[J].农业经济,2012(3).

[3]花.安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分析[J].科教导刊,2011(10).

[4]孙月萍.加快资源集聚推进农村城镇化[J].江南论坛,2011(07).

[5]李健.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4.

[6]吴海峰.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4).

[7]张占仓.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