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保障工程论文

保障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3:24

保障工程论文

保障工程论文篇(1)

机械设备。现代桥梁施工是不可能离开施工机械设备的,机械设备的老化问题、配套问题、维修保养进度等都会对桥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方法。正确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步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是保证施工安全结束的基础。但是在施工现场,由于个人工作习惯、施工监督不力、安全意识等原因,出现了许多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法,肯定会留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隐患。施工环境。在施工现场,唯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气温骤变、风雨交加、地质灾害等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给施工人员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带来很大的问题。

二、桥梁工程的质量保障措施

1、机械设备方面的保障。机械设备是是桥梁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器材,其质量好坏、应用效能直接关系着工程进度和质量,所以,在施工之前,应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准入场;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与养护工作,避免过度使用而造成机械损伤。只有保障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才能保障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工程人员方面的保障。此处的工程人员包括与桥梁工程相关的所有人员,坚持一切按照合同办事的原则,避免额外的无效的干扰;坚持严抓管理的工作作风,按照施工流程安排工程作业;重视技术与监理的作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监督检查施工质量。

2.建筑材料方面的保障孙志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710016对建筑材料的保障,必须从供货源头抓起,根据工程施工标准所需,寻找合格的材料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按照检验程序对每一批次的材料进行全检、抽检。对初加工过的材料也要做质量检查,比如,钢筋的直螺纹连接之后,要检查其连接能力和承重能力,观察螺纹的深度,长度和螺距。做好建筑材料的现场存储、分配、配制、发放等工作,做好统计工作。工程测量方面的保障。在工程测量方面,应多次审核路线放样,确认其质量是合乎标准的;对于构造物的宽度、长度、曲线半径等关键尺寸的测量必须严格。诸如此类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测量工作,施工工艺方面的保障。桥梁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表现在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方面。因此,要格外关注施工工艺的完整性、安全性,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做好沟通工作,科学计算材料配比,科学分配各个工种的施工顺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三、桥梁工程的安全保障措施

1、制定并落实安全细则。桥梁施工现场人员多、部门多、设备多、电线多、材料多,各种不同类型的施工汇集成复杂的工程施工现场。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主体团队必须制定出详细的安全管控细则,对各种施工行为都要做出详尽的安全规范,按照科学易行、实事求是的原则,逐一讨论、补充、通过。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定人定岗,逐日监督检查,严格贯彻执行。缘于桥梁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再细致的细则也不可能涵盖全部,所以要加强巡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绷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规范,有效控制工程安全。

2、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安全监理工作的切实落实,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导致发生很多突况,影响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时刻会出现。所以,随着工程进展,安全监理工作必须跟上,安全巡视必须到达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拿出整改措施,彻底消除,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保障工程论文篇(2)

按照结构类型对房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种: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合结构。结合上海浦东新区保障房的结构特征,85%的保障房采用的是剪力墙结构,因为大部分保障房是高层建筑,住宅空间不大,需要选择抗水平力的结构[1];约10%的保障房采用混合结构,因为这种结构适用于底层建筑;在一个整体建筑中,如果其下层是大型超市、商场等对空间需求较大的建筑,则要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高度和质量控制难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楼层越高,其质量越不好控制。

2上海浦东新区保障房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裂缝、滴漏、下沉问题多

渗漏是上海浦东新区保障房的主要问题,新区保障房的裂缝、滴漏、下沉问题日趋严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众多。一是因为新区的建筑量大、参与施工企业多、有的企业对质量把控不严格而造成一些质量问题,导致跑冒、滴漏现象经常存在;二是因为高层楼体因“风压较大”,容易造成外墙渗水,只要楼板或墙体有一丝裂缝,无孔不入的水就会侵入,从而加剧跑冒滴漏现象;三是由于一些难以避免的因素,例如建筑楼体用的混凝土、钢材、金属窗框等,他们本身就属于亲水性建筑材料;四是施工过程中,并未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如一些剪力墙体的螺栓洞没有完全堵住、为增加保温功能使用的锚栓留下的裂缝、砌体时的砖头缝等,这些都容易造成渗水现象;五是在建造地下变电站或车库时,只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保障房地下面积,对水进行拦截围堵,并未进行合理疏导;六是为未来会使用的功能而留的洞也成了裂缝、渗水的“新战场”。虽然淋水实验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可以检查出一些缝隙的存在,但在建筑体中,水也可能往高处流,因此,淋水试验并不能百分之百解决水渗漏问题。新区也对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试图改善这个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造成裂缝的因素,但收效甚微。

2.2建筑材料易出问题

质量是一切建筑的生命,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关乎到质量的好坏。目前新区保障房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1)是建筑材料本身有问题。大部分建筑材料属于脆性材料,根据建造结构相互之间层次多、连接多,容易出现裂缝、渗水问题。

2)是检测指标的不全面性。一些材料检测合格,但只是符合当时指定的检测指标,其他指标则不一定符合,导致材料综合性质量出现问题。

3)抽检力度的全面性问题。为了有效监控建筑材料质量,新区对材料进行抽检,但检测的只是该材料最重要的性能,其他可能导致严重问题的性能则未检测。例如,以前只对钢筋的力学强度进行检测,未对重量偏差进行抽检,导致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

4)随着我国整体建设规模的壮大,一些优质材料的可选择性日渐减少,并且他们目前不具有可替代性。如建筑用的沙子,天然河沙是业内公认质量最好的沙子,但在上海地区的建筑市场河沙只有60%,普遍杂质偏多、沙体偏细,最终会导致保温和砌块材料的不稳定性。

2.3未结合当地环境

不管是保障房还是其他工程,都要结合周围环境因素,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以确保建筑质量。上海浦东新区的保障房数量大、面积广,且有部分住房是建设在围海造田得来的土地上,虽然其建筑基底已打了地桩,但相对于其他地区,这些区域的相对下沉量较大;有些施工企业对建筑质量把控不严,如有混凝土空洞、钢筋外露等质量缺陷,加之新区又靠近海域,风压较大、空气中含的氯离子较多,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产生很大影响。

3如何提高保障房质量

3.1从采购源头把控质量关

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建筑材料采购源头控制质量,二是防止偷工减料。采购新材料时,要做到“六查”:一查是否假冒伪劣产品;二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明;三查试验合格报告是否齐全;四查产品误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五查是否破损;六查是否过期。对于钢材等主要材料要坚持“先检测再使用”的原则,杜绝使用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从源头把关,以防不合格材料和配件流入工地。如果质量问题已产生,则应立马组织专家研讨会,快速查清原因,拿出问题解决方案,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将损失减少到最少。

3.2减少常见建筑质量问题

对于沉降、裂缝、渗水等建筑质量常见问题,需明确各方责任,多管齐下。

1)建筑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易出现问题的结构,要设计有效方法,加强出图审查;

2)施工单位员工应进行职业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加强施工管理;

3)对于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卫生间、厨房渗水问题、温差缝隙问题等,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查找原因、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源头,并制定合理有效地解决方案;

4)监理方要严格担起责任,认真履行监理旁站监督制度;

5)建筑材料工厂,尤其是新型材料工厂,在严控质量、提高性能、改进工艺的同时,也有义务对使用新型材料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自我的售后意识;

6)质量监督部门应采用最先进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设备,加大检查、抽查力度。对于在防范建筑质量常见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有好的方法或取得显著进展,可进行推广、奖励,将有效方法应用到更多建筑物上,造福百姓。

3.3多方联手管控质量

保障房建设的质量涉及到多家主体:勘查设计方、承建方、施工方、监理方。对于工程质量问题追究,虽然我国法律出台了相应的法律追究制度,在减少工程质量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对于勘查设计方,一切设计应以质量保证为首要原则,不仅要提高设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而且要把好出图审查关,杜绝因图纸设计疏忽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监督有效性,使用不定时、不定路线的突击检查法,确保保障房建设的质量标准。对于出现的质量违规、违法行为,不可姑息,坚决面对问题,做到立查、立办。

4结论

保障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 基础理论;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故障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54-01

本文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最初构成进程为根本,并进一步论述可靠性系统工程涵义,以此提出相应理论机制及技术框架,对可靠性系统工程这一学科远景做开端瞻望。

1 回顾可靠性系统工程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在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等工程方面发展迅速。其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RMS指标有效综合;2)RSM工程技术体系得以综合。90年代早期,又发展了并行工程这一新概念。与此同时,欧洲一些国家也将可靠性工程技术、维修性工程技术、维修保障工程技术等相关技术进行有机综合,发展成可信性技术。

中国在可靠性工程方面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可靠性工程方面首先得到发展的是电子工业部门。随后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逐渐兴起。80年代初期,我国在现代化武器等装备进行研制中已经推行并实施RMS工程,且取得卓越成就。中国不仅汲取国外较为先进科学技术,也总结了自身缺点和不足,以此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并具有实践性RMS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了可靠性系统工程这一理论框架,从而对我国RMS工程在应用与发展方面进行相应指导。从那以后,这一理论在经过实践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门学科而言,可靠性系统工程必然具备其特有内涵。

2 对可靠性系统工程进行定义

当代质量观显示,工程装备质量不仅包括装备功能性,同时还包括装备自身可靠性、装备耐用性、装备环境适应性、装备维修性、装备测试性、装备保障性以及装备安全性等装备所具有的重要属性。经过对这些装备属性有效研究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装备故障不但受装备性能属性影响,也与装备其他属性脱不开干系。

可靠性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是对产品有效过程同产品发生故障斗争进行有效研究,可靠性系统工程从系统整体性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辩证角度进行剖析,对产品故障机制及其发生规律,产品发生故障在预防方面、控制方面及修复方面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相关理论与机制开展一系列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等。

可靠性系统工程大体具备整体性、综合性、择优性与社会性等特征,且各个特征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整体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作为一个简单整体,其自身涵盖可靠性系统工程同产品在保障方面相关联较为完整且充实理论和技术;综合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工程同时具备时间性与空间性,且为二者结合;择优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具备能够量化这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综合且有效优化配置;社会性指的是可靠性系统工程不仅涵盖系统技术,也涵盖了系统管理。

3 可靠性系统工程学科内涵

可靠性系统工程以独立学科形式出现,其内涵可以通过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集成技术这三个层次分别进行阐述。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其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指的是对于系统工程故障规律合理解释,其中包含故障发生及其表现规律等。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其基础技术方面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为基础,进而形成故障在预防、控制及其修复方面技术。集成技术主要以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为基础,进而形成用于产品设计和分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运用和保障、产品试验和评价、产品综合论证等应用技术,并以此提高可靠性系统应用能力。

3.1 可靠性系统基础理论

产品正常独立运行与产品故障发生均为产品基础行为,然而一旦产品投入使用,往往无法预测产品将有怎样故障产生,未来对产品发生故障进行有效预防、合理控制并及时修复,我们必须掌握产品发生故障相关原因及其机制。若不了解产品发生故障原因及其机制同故障变现规律,我们将无法有效预防产品发生故障,且产品故障不能得到技术解决。

产品发生故障主要是由产品原材料、结构、生产工艺、使用方式、使用环境以及认为因素等原因造成。有效揭示产品故障内因和故障外因相互之间耦合作用所导致故障发生机制及故障表现规律对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可谓重中之重。综合对产品故障发生原因进行考虑,分析故障发生随机性、故障发生确定性及故障发生模糊性,揭示故障发生客观规律,便是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

3.2 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

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指的是以故障产生规律为基础,进一步应用故障产生规律,并发展其他相关可利用技术,这些技术便构成了基础技术。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主要包括产品故障预防技术、产品故障控制技术、产品故障修复技术等。

3.3 可靠性系统工程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指的是将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技术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用于产品设计和分析、产品生产保证、产品运用和保障、产品试验和评价、产品综合论证等应用技术,并以此提高可靠性系统应用能力。例如产品故障属性设计和分析、产品故障属性度量等。

4 结束语

可靠性系统工程将产品产生故障有关机制与理论及其技术有机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可利用、完整理论,使我们对产品发生故障规律及其应用更充分了解。尽管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但产品故障仍无法完全避免。客观来讲,无论什么产品,一旦投入使用,就无法避免故障产生。在同产品故障作斗争的过程中,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机制及其技术应用也将得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锐,王自力.装备全系统 全特性 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述[J].国防技术基础,2007(04).

[2]王靖,康锐.可靠性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03).

[3]康锐,章国栋,吕川.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效能模型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02).

保障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装备保障;装备运用;专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171-1.5

纵观当前国内关于“装备运用工程”的概念描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备运用活动与其他装备保障活动或者装备管理活动分不清;装备运用实践与装备运用工程专业理论分不清;运用工程专业理论与“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的学科体系分不清。本文将根据装甲装备运用工程教材编写和授课中的一些体会,对装备运用工程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剖析,以推动该理论能够沿着“专业工程”的方向深入发展。

一、装备运用活动和运用工程

装备运用工程中相关概念的混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运用活动”的范围界定不清造成的。所以首先探讨哪些是“装备运用活动”。

目前所收集到的专业文献中都没有对“运用”概念进行明确解释。这里引用新华字典中的定义:运用是根据事物的特性(性能)加以利用,而对“利用”的解释是: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装备运用活动,实际上对装备性能加以利用,从而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的一些活动。

装备性能。“运用”的字典解释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事物特性”,这里可以理解为“装备性能”。在“装备性能”的基础上谈“运用”,需要进一步明确“装备性能”的范围,按照目前美军对装备性能的认识,装备性能可以区分为装备作战性能和保障性能。但是,我们更倾向于把发挥装备作战性能的相关活动称为运用;而把与保障性能有关的活动称为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装备运用”同“装备保障”区别开来,有利于这两类活动都分别向着专业工程的方向发展。

装备运用活动的主体。不仅仅靠装备性能的定义能够把“运用”、“保障”和“管理”分开,依赖这些活动的主体同样能够对这些活动进行区分。无论是装备运用、装备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需要明确特定的主体。即由谁来从事这些活动。从活动主体上,可以看出:装备运用活动的主体是乘员,而乘员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装备的作战性能。

装备技术运用与战术运用。谈到装备运用,就不能回避“技术运用”和“战术运用”两个概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非常著名的坦克运用名将,如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但是,这些名将所从事的坦克“运用”和我们所说的装甲装备“运用”仍旧在概念上存在差异:古德里安所擅长的是坦克兵种的“战术运用”,是一种作战指挥活动,而在装备运用工程理论中,我们更强调的是乘员的技术运用。两者无论在活动主体、活动表现形式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例如技术运用主要考虑装备操作技能的发挥,乘员是运用的主体。而战术运用的主体则是连、营、团一级的指挥员。重点考虑装备集群的效能发挥。但是,技术运用是战术运用的基础和保证,战术运用应该建立在乘员对装备技术运用熟练的前提下。两个概念同样在更高层次上存在联系,但不宜在基础概念方面进行混淆。

装备运用活动内容。在明确了装备运用是以乘员为主体的技术活动后,可以很容易确定出装备运用活动的主要内容。《装甲兵技术条例》对乘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会操作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显然,与这些要求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装备运用活动。另外,在常见的维护保养教材中,维护保养的主要工作内容又定为:清洁、、检查、调整、排除故障。所以,如果采用更为严谨的说法,乘员所从事的装备运用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类活动:使用和保养。尽管从工程理论角度,每一项保养活动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不一样。

通过上述概念辨析,较为清楚地界定了运用与维修、保障、管理等专业活动之间的区别,同时也为装备运用工程专业理论与学科体系之间的区别奠定了基础。

装备运用工程的概念。通俗地讲,技术运用的重点是研究“怎么做(经验总结)”;而“装备运用工程”的重点则在于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说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是合理的”,甚至能够帮助乘员发现更为合理的操作实践。从这个角度而言,运用工程理论既不能等同于装备构造知识,同时与常见装备的运用实践甚至经验总结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以目前装备运用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机动性运用理论为例,装备构造的理论内容为传动部分各部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过程,装备运用实践则重点叙述乘员的操作(驾驶动作要领)。而机动性运用理论则是通过各种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重点分析乘员操作是如何转化和影响装备机动性能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乘员操作技能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装备运用工程相关概念层次模型。人们普遍认为,技术状况变化理论是运用工程的核心内容。以装备各种性能仿真模型为基础构建的多种技术状况变化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对乘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解释和改进;而且可以反映不同的使用保障条件和环境条件对装备性能发挥的影响。以此观点出发构建一个与装备运用工程相关的各种概念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

该图中,装备运用工程的理论核心是技术状况模型;但该模型的输入则是乘员的运用(操作)实践;同时,使用保障条件和环境条件都可以作为技术状况模型的输入或者约束条件;技术状况模型的最终输出是装备效能。基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各种装备技术状况模型,不仅能够解释由于乘员操作差异而造成的各种装备性能输出差异现象,而且能够还能够根据各种输入条件(环境、车辆技术状况)的变化为乘员的不同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上图中,如果去掉核心的装备技术状况模型,处在中间层次的“乘员运用实践”“使用保障条件”“环境条件”对“装备效能”的影响可以构成技术使用的主要研究内容,用于总结和归纳我军装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验以及必要的运用知识。处在该模型最外层次的是“装备保障”、“装备管理”“战术运用”等更大范围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知识体系。上述所有这些概念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为广义的“装备运用工程”学科体系,整个学科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保持、恢复甚至于提高装备效能。

二、结语

本文结合《装备运用工程》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授课体会,从活动主体、工程理论和学科体系等多个角度对当前与装备运用工程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区分,相关成果不仅对《装备运用工程》课程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该理论能够沿着“专业工程”的方向深入发展,有利于保持我院在装备运用工程专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孔繁柯.军用车辆运用工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保障工程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装备使用阶段,保障方案,保障计划,建模,研究框架

 

1.引言

我军向来不打无准备之战,在装备使用方案和使用计划形成的基础上,必相应地形成装备保障方案和保障计划。为了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需要建立面向装备使用的装备保障方案(计划)的描述模型和评估模型。而保障方案(计划)涉及的模型众多,为了清晰的描述其模型体系,需建立其建模研究框架,并确立相应的模型体系。这是保障方案(计划)分析的基础理论工作,对于指导保障方案(计划)模型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保障方案(计划)的概念与内涵

装备保障方案(SupportConcept)是装备保障系统(SupportSystem)的系统完整的总体描述,由一整套综合保障要素方案组成,并与设计方案和使用方案相协调。保障方案是概念阶段的保障系统,也称概念系统,而保障系统是实体系统。

面向不同的角度管理论文,装备保障方案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从保障对象系统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划分,保障方案可相应的划分为论证阶段的保障方案、研制阶段的保障方案、生产阶段的保障方案、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和报废阶段的保障方案。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在使用阶段的落实。

从保障工作主要内容的角度进行划分,装备保障方案可分为使用保障方案和维修保障方案。

从保障系统的层级的角度进行划分,装备保障方案又可分为战略保障方案、战役保障方案和战术保障方案。

本文主要研究装备使用阶段的维修保障方案论文格式模板。其定义为:从总体上对维修保障工作进行概要性说明,是关于装备维修保障的总体规划。其构成包括维修保障体制、维修保障策略和维修保障要素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维修类型、维修原则、维修级别划分及任务、预计的主要资源和维修活动约束条件等。

装备保障计划(Support Plan)是保障方案的详细说明和进一步延伸,是依据装备保障方案的内容,全面、具体地反映装备保障要求,对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工作作出的具体安排。它涉及综合保障的各个要素,并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是指导和调节装备保障的行动方案,一般包括使用保障计划和维修保障计划。

3.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建模研究框架

根据系统工程的方法,任何一个系统的建模研究均可从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时域三个领域着手进行分析。由于保障系统与保障方案(计划)之间是对等关系,因此,保障方案(计划)的建模研究也可从上述三个领域进行分析。

(1)建模研究分析

? 时域维分析

在装备使用阶段,装备保障方案(计划)所描述的保障系统开始实施保障。为了与保障对象系统的任务阶段相适应,保障系统不断调整其保障部署,其部署位置及展开程度也不断变化。因此,与装备使用阶段的任务阶段相适应,通常将整个保障阶段按作战部署、保障部署或展开程度划分为多个保障阶段。每一个保障阶段由多个面向保障任务的保障过程构成。在同一个阶段,某保障层次上的保障实体所处的位置及保障展开程度均相同。

需注意的是,不同的任务阶段所产生的保障任务与保障系统的保障阶段的对应关系并不确定。可能是同一个任务阶段管理论文,也可能是不同的任务阶段,如下图所示:

保障阶段与任务阶段的关系(示例)

针对同一个任务阶段的保障任务,当保障系统各层次的保障实体处于不同保障阶段时,其保障效益是不同的,而整个保障系统所体现出的属性状态也是不同的。在建模研究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 属性维分析

保障方案(计划)的属性需描述其自身的特性以及与装备体系及使用任务之间的交互关系。

从保障对象系统的角度看,需要保障方案(计划)所描述的保障系统能为之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服务。也即是说,保障方案(计划)必须是及时的和有效的。从使用任务系统的角度看,不仅需要保障方案(计划)所描述的保障系统对保障对象系统作用力不间接影响任务的推进外,还需要保障系统的规模不会影响使用任务系统的决策。因此,保障方案(计划)的保障规模应当保持在合理程度上。而从保障方案(计划)的角度看,保障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其目标当然是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保障任务。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上:一是费用消耗最小,二是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的,即所配置的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保障的需要,还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

因此,保障系统的目标属性可归纳为:及时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保障规模四大类论文格式模板。其中有效性又分为保障任务完成的有效性和保障配置的有效性两类。不论是保障系统的构建还是保障运行的评价,都必须以保障方案的属性为约束和目标。及时性通常用平均保障服务时间进行描述。保障有效性通常用平均保障任务完成概率进行描述,配置有效性通常利用资源满足率和资源利用率两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描述。经济性通常用保障费用进行描述。保障规模通常用资源的重量、体积及数量等参数进行描述。

? 层次维分析

从研究对象看,保障方案(计划)的层次可分为:保障资源层、最小保障单元层、独立功能保障力量层、综合保障力量层、层级保障系统层和保障系统。不同的保障层次,其构成、内涵和特性各不相同,其属性描述参数也不相同。

(2)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建模研究框架的构建

通过对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建模研究的分析,可构建其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

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建模研究框架

对上图各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可明确保障方案(计划)在建模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 参数维和层次维的关系分析

保障方案(计划)面向的保障对象层次不同管理论文,保障方案(计划)所反映出来的属性状态也不同相同。在构建保障方案(计划)的参数体系时,需要面向不同的保障对象系统层次构建相应的参数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保障层次,其属性描述参数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及时性而言,在最小保障单元和独立功能保障力量层次关心的是自身的平均维修时间,而综合保障力量层、层级保障系统层和保障系统层,则更加关心平均维修保障服务时间。也即是说,保障层次越高,更加关心综合参数,而保障层次越低,则更加关心单项参数。在参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常利用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自顶层向下分解的重要手段。

? 参数维和保障阶段维的关系分析

在不同的保障阶段,各个保障层次所处的状态各不相同,用于描述该阶段状态的属性参数及参数值也不相同。例如,在保障展开阶段,保障力量的及时性可用平均维修服务时间进行描述,而在保障未展开阶段,维修力量对维修任务的及时性则用平均等待展开时间进行描述。因此,应针对不同保障阶段的特性对保障服务的影响,确定各个保障层次的影响因素描述参数。

? 层次维和保障阶段维的关系分析

保障实体是保障任务执行的载体,而由于保障阶段的不同,保障实体执行保障任务所发挥出来的能力也不相同,对保障方案(计划)的属性能力的贡献也不相同。例如管理论文,维修力量处于完全展开阶段时的平均维修等待时间必定小于部分展开阶段的平均维修等待时间。

同时,下层保障层次上的保障实体的保障阶段规定了下层保障层次上的实体的保障阶段划分。例如,保障群处于未展开阶段时,其下属的维修力量、备件保障力量等所有力量均处于未展开阶段;保障群处于部分展开阶段时,其下属的维修力量、备件保障力量等力量所处的保障阶段的确定需要进一步细分。基于此,保障方案(计划)应当对各个保障层次上的实体所处的保障阶段进行详细规划论文格式模板。

? 参数维、层次维和保障阶段维的关系分析

不同的保障阶段,保障实体执行保障任务的能力存在差异,各个保障层次所表现出来的属性状态各不相同,继而导致面向保障对象系统的整个保障方案(计划)的属性参数值的差异。在三维空间内任取一点,即可确定某保障层次在某个保障阶段下的属性参数。

4.基于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模型体系

对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建模研究框架进一步分析,可得到如下模型体系框架。

装备使用阶段的保障方案(计划)模型体系框架

其中,保障关系是为了明确保障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保障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型是保障关系模型的基础。

保障任务区分需要明确三个要素,其一是区分对象范围,即有哪些保障任务;其二是保障任务由哪些层次的保障实体承担;其三是明确对保障任务进行区分的影响因素。因此,保障任务模型是输入,组织结构模型是基础,保障关系模型是约束。

保障资源的确定的首要条件是应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任务,以及是否有其他保障力量需要自身提供保障,因此保障关系和保障任务区分模型是保障资源模型的输入条件。

面向保障任务的保障过程,需要以保障任务为输入,其保障实体为载体,以实体间的信息交互为桥梁管理论文,以保障关系为约束,以资源为基础,因此组织结构模型、保障任务区分模型、保障关系模型、保障信息模型、保障资源模型是面向保障任务的保障过程模型的基础。

根据面向保障任务的保障过程,以一定的建模分析方法为基础,即可分析某一保障层次在某一保障阶段下的属性参数模型,继而确定多个保障阶段下的属性参数模型。最后,根据保障层次之间的属性关系,即可得到不同保障层次上的属性参数模型。

5.结论

本文从保障方案(计划)的概念着手,对装备使用阶段保障方案(计划)的时域、目标和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保障方案(计划)的建模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保障方案(计划)的模型体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模型间相互关系,为保障方案(计划)的建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进行不同的模型研究。

参考文献

[1]GJB/Z 151-2007,装备保障方案和保障计划编制指南[S],2007

[2]甘茂治,军用装备维修工程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赵武奎.装备保障学[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2003

[4]徐高达,军事装备学[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

[5]张柳.装备综合保障系统模型研究[D]. 军械工程学院,2003.03

保障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BPR理论全寿命一体化采购

现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系统复杂、采购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客观要求装备采购工作要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思想,运用一体化的采购方式去整体谋划、统筹实施。对装备采购进行一体化管理,环节包括:科研、订购、维修保障等,采购人员进行采购不光要注意采购前期准备,还要关注后期状况。完善装备采购全过程管理体制会事半功倍。

传统的管理理论对我国装备采购管理体制的设置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的核心思想是劳动分工理论,即让每个劳动力或部门从事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部分,使劳动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提高某些部门个别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对全过程的不重视,部分环节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传统管理理论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新军事变革发展需要我们依据更科学合理的管理理论来改革完善装备采购体制,流程再造理论(BPR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基于BPR理论探讨分析如何设立合理有效的采购机构,完善采购运行机制,保障物资采购的质量。

一、全寿命全系统管理与BPR理论

装备全寿命是指产品从立项论证直到退役处理的整个跨度历程。装备的寿命周期一般可分为论证立项、工程研制、生产部署、投入使用、维修保障、退役处理等阶段。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即从横向上全局考虑装备产品的各个寿命阶段,即主管机构要把影响装备采购的所有内外部因素通盘考虑,深入研究其内外部之间的联系,要将预采购的装备的配套设施、资料等后期保障因素都考虑进去,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规划,将内部、外部因素统一研究解决,促进共同发展。

BPR理论指导了一种组织模式,它打破原有的从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确立了业务流程作为中心,使上下左右各部门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现有效沟通。BPR特别重视项目的整体性,它着眼于重新构建过程管理,将项目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高效的整体,让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流通畅通无阻,从而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和资源的高效使用。BPR理论的精髓在于其设想将要实施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立体形式,它的实施体系从上而下分为观念重建、流程重建和组织重建。在这三种重建体层次中,流程重建最为重要。此外,每个层次内部都有各自相应的步骤过程,三个层次相互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装备采购一体化管理组织体系

目前,从我军装备采购管理系统来看,实行的是装备研制、购置和维修的分段论证、分别计划、独立实施的管理模式,为提高采购效率,要改为采用装备全寿命期的系统论证、统筹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方式。本文提出的装备采购一体化管理组织体系构想如下:军队装备机关计划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试验鉴定部门、装备使用保障部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计划制定部门、招标部门、价格管理部门、采购论证部门、合同订立部门、合同履行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计划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装备的订购、维修等计划;合同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订立以及履行装备的订购、维修合同;试验鉴定部门主要负责鉴定装备性能与质量;装备使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和保障装备的使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待修装备的维修。

本文设想的装备采购管理组织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现阶段,军队对采购制度作了基本要求如下:要建立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对计划的制定以及合同的订立与履行进行监督,要将计划管理、合同订立等各个部门分隔开来,保证其独立性,从而整个装备采购管理系统各机构之间形成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衡的态势,借助于组织内部的分权制衡,强化了内部监督功能。

第二,根据BPR理论,为保证有效性和独立性,一项完整的工作流程应由一个部门独立完成。装备采购流程一般有以下几步:首先要项目论证,其次项目审批,再次项目招标、议标,最后订立与履行合同。对于上文所划分的采购管理各个阶段而言,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牵头负责,其他各部门进行配合保障,从而满足装备采购全过程管理的需要。

三、装备采购一体化运行机制

在武器装备一体化采购管理运行机制中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科研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定购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维修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和科研、定购、维修工作衔接机制。

(一)科研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军队装备机关有研制新装备的需求时,由计划制定部门制定相关的科研计划,公布该科研项目的招标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投标方参加招标。主管订立合同的部门,应根据装备科研计划及中标结果,及时与中标方签订合同。在订立合同之后,履行部门应该及时依据所订立的合同来履行,并督促中标方积极履行合同的款项。

(二)定购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定购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首先由计划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计划并信息进行招标;其次负责订立合同的部门根据已有计划签订采购合同;再次,合同履行部门根据合同订立部门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合同履行。武器装备使用保障部门在武器装备使用阶段负责保障工作。

(三)维修保障工作运行机制

装备部门需要对装备进行维修保障时,由计划制定部门制定维修计划,并公布招标信息进行公开招标。合同订立部门根据计划部门制定的维修计划,与维修保障承制方签订合同。武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根据合同订立部门所签订的合同,进行维修合同履行。

(四)科研、定购、维修工作衔接机制

装备部门需要对装备改进或补充时,武器装备使用保障部门根据所定购产品的使用情况,提出武器装备改进需求和武器装备补充需求。同样的,武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根据武器装备维修情况,提出武器装备改进需求。

四、总结

本文依据装备采购工作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思想,运用BPR理论,探讨建立了装备采购一体化管理体制,从组织上将采购计划制定、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职能相对分离,达到既相对独立、相互制衡、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部门分工明确,决策、管理、执行层次清晰的目的。同层级各部门之间实行专业化分工管理,健全和完善了专业性管理机构,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提高装备采购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莉莉,陈云翔,向华春.武器装备一体化采购管理体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1).

[2]罗学文.当代企业流程重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3.

保障工程论文篇(7)

一、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及分歧

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问题的研究,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与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基本一致,并伴随着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推进而发展。目前讨论的热点如下:

1.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社会保障制度?中国需不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理论学术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客观上存在着分歧。不过,绝大多数学者对社会保障制度持肯定态度,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必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利国利民的十分重要的制度安排。长期从事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宋晓梧、冯兰瑞、郑功成、何平、胡鞍钢等多数专家、学者均主张中国应当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中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亦已成为学术界与政策层面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也有陈平等人对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

在赞成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前提下,不同学者的具体看法亦不尽一致。刘福垣主张大一统论,即以国家财政为基础,提出应尽快统一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将农民纳入这一体系之中,宋晓梧是城乡有别论,他将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列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中长期目标;冯兰瑞主张尽快通过实现省级统筹来过渡到全国统一;何平坚持长期持续发展论,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艰苦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50年”郑功成则是渐进统一论,他认为需要在化解养老保险历史债务、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强化国家财政与劳动者个人的责任并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的条件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在探讨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时,必然涉及到对社会保障制度如何界定的问题。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大社会保障论,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各种保障国民生活系统的总称,这一界定最早是由民政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立的,以后成为官方的正式界定,并为理论学术界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一是大社会福利论,认为社会福利制度不仅不应当纳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而且社会福利制度应当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这一观点主要是窦玉沛、尚晓援等的新主张;郑功成在赞同大社会保障制度论的同时,则提出应当分理论与制度层面来展开讨论,即在理论上探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差别具有必要性,但在制度层面上尊重已经约定俗成的界定并无问题。上述讨论并非纯学术探讨,而是隐含着重新界定中国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体系及框架之争。

2.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优先考虑的领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全方位改革,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客观上不可能全方位推进,因此,优先考虑哪些制度变革是改革进程中必须抉择的问题,理论学术界已有的成果表明在这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由于城镇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改革事业的重心所在,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亦成为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它反映在理论学术界就是绝大多数论著均着眼于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其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承办的书报资料复印杂志《社会保障制度》的备选文章中,研究社会保险改革的论文约占总数的60%以上。在众多研究者的论著中,社会保险事实上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这种倾向与国家近十多年来对社会保险改革的特别重视及社会保险改革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特殊地位基本一致。

在大多数学者主张优先考虑社会保险改革时,也有部分学者对此并不完全赞同。景天魁、杨团等人在其有关著作及论文中提出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模式,就强调以最低生活保障、社区保障为重点而不是以社会保险为重心来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唐钧亦特别强调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郑功成则从全球范围出发,将社会保障发展进程划分为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型社会保障阶段、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阶段和以社会福利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型社会保障阶段,他认为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它既需要着重考虑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又必须以改造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同时还面临着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问题,从而主张整体协调发展。

3.政府在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有的论者将其提高到宪法所确定的权益保障层面强调政府责任,有的论者则强调个人及家庭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流的观点则是建立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即政府、企业、个人乃至社会均应当分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刘福垣就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责任,它应当通过税收来解决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何平则认为社会保障不能搞成一个纯粹的国家福利和政府行为,主张政府扮演最后出台的角色,一部分入主张政府财政只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收不抵支时的兜底责任。郑功成认为无论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改革,政府均肩负着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若干具体问题。中国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对此,多数学者认为有创新意义,较单纯的现收现付式或单纯的个人账户式制度更能够适应发展需要。但也有人认为个人账户并不适合,如刘福垣基于社会保障是公共物品的原理而反对建立个人账户,莫泰基基于经济、社会乃至个人的客观风险也反对采取个人账户制;在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也是反对个人账户模式的,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经济组织却推崇个人账户制,这些组织的专家还向中国政府提供专门的政策研究报告。在承认统账结合模式的专家中,有的人肯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紧密结合在一体,有的主张实行板块状结构(即分开管理),有的主张将这一统账结合模式改成两个独立的支柱。在统账结合的比例上,亦存在着统账均等、大统筹小账户、小统筹大账户之争;在个人账户的缴费责任方面,有人主张雇主分担,有人主张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还有人从长远目标出发,提出将其改造成普惠式的国民养老金和差别性的职业养老金结构。

在筹资手段方面,单一渠道的资金来源已经被摒弃,主张多元化筹资方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在社会保险筹资方式上,却存在着费税之争。除刘福垣是将社会保障看成是国家或政府的完全责任而自然完全需要依靠税收外,包括吴树青等许多学者均主张尽快开征社会保险税以替代现在的社会保险征费制,唐钧、杨良初等人甚至对如何开征社会保险税进行了政策设计;郑功成则通过对中国现行社会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考察,明确主张社会保险费改税缓行,并将这一主张提交给决策层;后来邓子基、厉以宁等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角度亦认为中国目前不具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条件。

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鉴于农民工作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户籍制度冲突中出现的—个特殊群体规模庞大,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应当给农民工以社会保障,北京等地甚至制定了专门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也有一批专家认为农民工因为有土地保障,加之政府承受能力不强而主张不必考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上述两种观点均较流行;第三种思路则是主张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在肯定农民工需要社会保障的条件下,认为应当优先考虑农民工的工伤保障、特困援助等,养老保险则在其后且应分类展开。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多数专家主张农村居民应当享有社会保障,但也有人认为农民有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家庭保障,现阶段可以不考虑。在主张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不同的学者亦存在着观点分歧,宋晓梧持城乡有别论,王延中主张分区域推进,郑功成仍然持分类分层推进的观点,认为应当承认农村人口不断分化的现实并采取有区别的社会保障政策。

二、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的综合评论

1.价值评判。基于社会保障是以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制度变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因此,近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精算学等学科的专家均有一些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专门的社会保障学者也需要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多学科合作与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这一领域的重要取向,它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前社会科学学科尤其是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从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保障要受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历史文化等多种国情因素的深刻影响,研究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早已成熟但又面临着一些问题的条件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和一个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全面变革的国家,有着非常独特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揭示出立足中国国情来研究并解决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问题,将为各国改革、完善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新的启示和经验,从而可以对国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正是中外学者普遍关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

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这一制度健康发展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的基本目标。在近几年的社会保障改革历程中,可以发现学术界的研究及其成果对这一改革实践的影响。如1998年以来,国家的重大社会保障改革方案或政策出台,大多数均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决策层对国内外学术界意见的重视,揭示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日益理性化和极高的应用价值。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的贡献,还表现在对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推动方面。尽管社会保障作为一门学科还缺乏必要的、稳定的内核,但确实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

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研究,因其具体内容(包括国民的养老、疾病医疗、失业、工伤、贫困及各项福利措施等等)均涉及到国民的现实生活,必然促使着学者与学术走出象牙塔,进而推动着理论学术研究更加贴近现实和更富人性与人文关怀精神。

2.值得注意的一些倾向。第一,创新不够,学风堪忧。尽管研究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的书籍与文章日益丰富甚至有一片繁荣的景象,但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论著并不多见,部分人过于急功近利,在创新不够的同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风问题。

第二,不做深入调查,照搬国外学说。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可以发现相当多的研究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一部分研究成果脱离中国的现实国情,或者过分迷信某些国际组织与国外学说,甚至将社会保障政策视同为经济政策,以至于给社会保障改革的深化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对深层次理论问题关注不够。相当多的研究成果缺乏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及现阶段各相关因素的了解与分析,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制理念的发展和特有的人文关怀精神视而不见,对经济领域中的效率优先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优先认识不清,只是针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局部问题开出“头痛医头”的药方,这一倾向直接损害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第四,研究中的失衡性。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体系构建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对同样重要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如对规模庞大的贫困人口的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研究却较少;对经济保障研究多,对服务保障与情感保障研究少;对城市保障问题研究多,而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少;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研究多,对非国有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少,对改革中出现的农民工或流动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更少;对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研究多,对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少;对政府责任的控制研究多,对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研究少;对中央政府的责任问题多,对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以及中央与地方责任划分研究少;等等。

3.可以预见的走势。首先,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社会保障研究将趋向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既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的内在需要,也将推动着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当然,在肯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各学科关注的重点肯定存在着差异,这种格局表明社会保障政策选择过程中对改革研究成果的取舍是否合理,将取决于决策者的政治智慧与魄力。

其次,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的研究将更加引起重视,社会保障改革研究将更富人道主义与人性化。以往的研究多从经济效率角度出发,忽略了社会保障制度固有的伦理基础与人文关怀精神。近年来的趋势表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效率至上观念和慈悲意识遭到抨击,社会保障公平理念正在回归,这将使研究成果更加接近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追求,同时更加富有现实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