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环保论文

数字环保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7 17:29:40

数字环保论文

数字环保论文篇(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生产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逐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迈进。目前,井站实时数据采集、电子巡井、危害预警、智能诊断油井机泵工况、生产指挥的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在油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1.1井口数字化建设是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最底层、范围最广、最关键的现场部分,实现了对现场井口、站点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基于物联网的油田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系统,已经能够覆盖油田各个节点。

1.2在实时监控方面,通过广为分布的监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远程采集油井的示功图、电流图、功率图、三相电参数,远程控制抽油机启停、注水井配注、自动投球、电子巡井、增压点变频连续输油、输油泵自动启停,及时自动报表生成、智能预警,人员闯入井场预警。

1.3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抽油机示功图对油井工况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工况分析制定油井管理措施,通过电量数据掌握油井耗电情况和采取节能措施。

1.4在生产信息方面,设置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实现油田生产信息在油田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2.对油田安全环保管理的几点建议

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有流程监控、功图分析、生产曲线、报表生成、操作日志和报警等功能,有信息完整、实时高效、科学决策、准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快速诊断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在节约资源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监控平台,拥有了实时监控环保风险源点的能力,为控制安全环保的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管理水平的目标,还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加强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2.1秉承“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由被动执行任务逐渐变为主动担负任务。必须明确在油田数字化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认真、仔细的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环保管理,防止在管理操作中出现失误。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监控力度,王伟长城钻探压裂公司辽宁盘锦124010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坚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2.2为了提高调度室的调度指挥效率,特别是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合理、动态地调配人员参与抢险,将油田的报警系统与通信平台告知系统对接,短信平台告知系统预先把人员的姓名、手机号、所在辖区、专业等信息编配好预置方案,在接到险情出现的信息后,把险情简介内容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给出的抢险预案中抢险人员资料,并按预案以手机短信方式通知各专业的抢险人员及时处理险情。系统可根据短信回复情况得知抢险人员是否获知通知,还可调配别的区域的人员加以支援。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监控中心能够通过对报警的类型与级别的判断将报警信息用短信的形式告知相关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在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为设备故障的排除和安全事故的处理赢得尽可能多的时间,

2.3应从建立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建立快速反应应急体系入手,进一步整合、优化、完善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各项功能,创新应急抢险运行模式,加快油田数字化建设新技术、新成果在应急指挥工作方面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提高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革命性作用,把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生产管理实时监控、安全隐患及时预警、事故处置数字指挥”的先进、实用的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

2.3.1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设定指挥流程并框图化展示,然后根据框图流程下达抢险指令,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时间,最后形成综合抢险记录。这样可以加快调度速度,避免遗漏抢险环节,避免在抢险过程中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发生。

2.3.2在通知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环节上,为避免接收信息人未及时查看手机短信,同时要进行一次自动拨号动作,提醒收信人有紧急短信。

2.3.3应急物资协调,根据应急预案提前制订不同的抢险物资预案,出险后系统根据出险类别和级别,结合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自动向指挥人员提供应准备的抢险物资种类、数量和物资所属应急库,当所属应急库物资不足时,自动提供其它应急库位置、距离和物资清单等信息,以供调度。

2.3.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利用事故点附近视频监控系统或者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事故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让应急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出险现场周边的各种情况,并由数字化大平台提供现场关键设备参数实时变化情况。

2.3.5要注重与资质单位的合作,以市场化运作来开展数字化设备的检定检验工作,重视数字化设备的日常检验与管理,保障数字化设备的正常性能与正常运转,提高其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善管理标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数字化条件下的油田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3.结语

数字环保论文篇(2)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元数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24—05

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己成为教育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和不可缺少的要素。经过长期的建设,国内己建设了大量数字教育资源,包括精品课程、学术会议资料、数字图书资源、数字化学术期刊、视听资源等。仅以精品课程为例,2003-2010年期间,已经建成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3693门,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省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还将继续建设100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保持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使用,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传承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经验、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进行研究。

一 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内涵

关于可用性的描述非常多,国际化标准组织在ISO9241-11中给出的可用性描述被广为接受并被认为是较为通用的可用性定义,即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其中,有效性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效率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比;满意度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文献在上述可用性定义的基础上,分别对移动型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可用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可用性的一般定义与网络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基本特性和使用特性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影响数字教育资源有效性、使用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的因素,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增强数字教育资源可用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均未明确考虑时间因素对数字教育资源可用性的影响。

摩尔定律揭示了计算机硬件发展的“18个月”周期规律,即每18个月,硬件处理能力(如CPU处理能力、总线带宽等)就会翻一番。软/硬件互动发展的历史也揭示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下列规律: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软件技术的发展,而软件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产生硬件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软/硬件技术的互动发展不断推动着文件格式、软件环境(如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等)、硬件环境(如CPU、存储系统)等信息环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信息环境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使用数字资源的信息环境与资源创建时的信息环境不兼容的情况,由此对数字资源的可用性产生影响。以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为例,从DOS1.0到Win 8的几十年间先后经历了十几个不同的版本,显然在DOS1.0环境下建立的数字资源已基本不可能在Windows 8环境下直接使用。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揭示了信息从产生到被使用、维护、存档(或被删除)的全过程,不同信息因其价值不同或法规遵从的要求不同而具有不同长短的生命周期,短的可能只有几个月,而部分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其生命周期可持续数年至数百年,极具价值的信息可能还需永久保存和使用。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出应站在信息生命全周期考虑数字资源的可用性。数字教育资源是特定信息环境下产生的,在其信息生命周期内,信息环境将持续发生变化,对于部分生命周期较长的数字资源,将面临资源后续使用信息环境与资源产生时信息环境的不兼容,由此,影响原有教育资源在新信息环境下的可用性。因此,必须考虑数字教育资源在其信息生命周期内的可用性,即长期可用性。本文提出的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就是在ISO9241—11可用性定义的基础上,去掉“特定使用环境”这个约束条件,增加信息生命周期这个时间因素后得到的,即指数字教育资源在其信息生命周期内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二长期可用性定量评价指标

为便于分析信息环境变化对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影响,引入基于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air)的长期可用性量化评价方法。其中,MTTF指对象自投入使用以来到首次出故障之间时间间隔的期望值,MTTR指故障修复时间的期望值。基于MTTF和MTTR的长期可用性A可表示为:

A即为长期可用性的量化指标,A取值越大(最大值为1),表示对象的长期可用性越高;反之,A的取值越小(最小值为O),则表示对象的长期可用性越低。从公式(1)可以看出,增加MTTF或降低MTIR均可提高对象的可用性。

迁移是数字档案领域广泛采取的应对信息环境变化对档案可用性影响的方法,通过迁移将数据从旧的格式转换成能兼容新信息环境的新格式。数字教育资源与数字档案具有相同的数字资源属性,因此,迁移同样适用于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环境适应性保护。对数字教育资源而言,MTTF指资源对信息环境适应时间,即数字教育资源产生至其需要进行迁移的时间间隔;而MTTR则表示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格式迁移所消耗的时间。

极端情况下,若某数字教育资源不能被迁移到新的信息环境,即表示原有的数字教育资源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完全不能被使用,则对应于该数字资源的MTTR=∞,代入公式(11可计算得出A0。根据数字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定义,可用性A0表明该数字教育资源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无效、效率为0(因为实现格式迁移需要无限长的时间)、用户满意度为0(因为用户完全无法使用该教育资源)。

正常情况下,如果能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迁移,则仍可保持其具有比较高的长期可用性。假定某数字教育资源的MTTF=35040小时(表示该资源能与信息环境兼容四年),则对应于MTTR为24小时和720小时(分别表示迁移时间为1天和30天)的数字资源长期可用性分别为99.9%和97.9%。为进一步说明长期可用性与用户主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表1给出了可用性与一年内不能使用资源的平均时间对应关系。

从表1不难判断,可用性为99.999%的数字教育资源比可用性仅为97%的数字资源具有更好的用户主观满意度。

三 提高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方法

对数字教育资源而言,延长其与信息环境的适应性,可以延长其有效使用时间,减少数据迁移的次数,从而有效延长数字教育资源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而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的元数据信息、采用更为先进的元数据收集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大大缩短迁移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数字教育资源的MTTR。

1 选择适合长久保存的文件格式

为增加数字教育资源与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的适应时间,减少由于信息环境变化带来的环境适应性迁移,在选择数字教育资源文件格式时应选择对软、硬件系统依赖程度低的文件格式;选择通用、标准化和被业界广泛支持的文件格式;选择具有良好开放性和扩展性的文件格式。ISO-23ISO/TR 18492:2005《基于电子文件信息的长久保存》、ISO-06ISO/NP 26102《信息与文件一电子文件长期保存需求》、ISO19005-1:2005《文件管理一电子文件长久保存文档格式一第1部分(PDF/A-1)》、GB/T18894-2002等标准对适合长期保存的文件格式进行了研究。表2列出了数字档案中常见资源类型、目前常用的文件格式类型及推荐的格式类型。

选择适合长期保存的文件格式,可以减少由于信息环境变化引起的数据迁移次数以及由于迁移不及时或迁移不成功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或不可用风险。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在根据标准和规范选择各类数字资源的文件格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件格式的通用与标准是相对的,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局限性。按照目前的规范或标准建设的各类数字资源,当规范或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根据新的规范或标准进行数据迁移,防止在新的信息环境下资源不可用:

(2)不同规范或标准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不同标准组织制定的关于文件格式的标准种类较多,即便是ISO与IEC联合制定的信息领域标准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地方。因此,在建设数字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数字教育资源规范或标准的讨论,避免由于标准选择的差异而影响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3)在建设数字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新资源应采用标准推荐的格式,原有的使用非推荐格式建设的资源需按推荐格式及时进行迁移,以保持数字教育资源的整体可用性。

2完善长期保存元数据,规范数字教育资源信息环境的描述

数据迁移过程中,需要文件产生与使用的环境信息、存储文件的载体信息以及文件属性等元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存储类型、处理器型号以及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信息,上述信息对迁移的准备、实施和完成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的元数据信息,尤其是信息环境描述元数据,对提高迁移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即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组织致力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并制定和了相关的元数据标准,如ISO 14721:2003《OAIS》(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System)、中国国家挡案局DA/T46-2009:《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以及DA/T47-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CELTS-42-2001:《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等。另外,数字资源的其他元数据标准,如DC(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EAD(编码档案描述EncodedArchival Description)、IS023081-1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流程一文件元数据一总则、ISO11179《信息技术——元数据元素的规范与标准化》也涉及部分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上述标准中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模型尚未统一,不同标准对同一对象的元数据定义及表述方式上还存在诸多不一致,另外,大多数标准对数字资源信息环境描述的元数据还很不完善。以DA/T46-2009:《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为例,尽管该元数据方案是国家档案局于2010年才实施的档案行业元数据新标准,但其关于信息环境描述的元数据依然很简单,只有编号为M5l的元数据项涉及“信息系统描述”和“软件信息环境相关”两项与信息环境相关的元数据。再看《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该规范共定义了23项用于描述基础教育资源的元数据(11项为必选,12项为可选),除只有一项包含文件格式的元数据外,再没有任何其他关于“软件信息环境”和“硬件信息环境”的元数据。

显然,仅依靠上述不完备、不具体的元数据方案,既不能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迁移提供准确的判断,也难以支持完整、高效的数字教育资源迁移。从保持长期可用性的角度看,有必要对现有数字教育资源的元数据方案进行扩展、完善信息环境描述元数据,建立数字教育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标准。

3 开发基于OAIS模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存储管理系统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已引起国际档案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研究人员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己提出多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框架模型,如OAIS、InternetArchive等。其中,OAIS是目前国际档案界首推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参考模型和基本概念框架,已成为当今数字档案系统设计与开发普遍遵从的基础标准。OAIS主要由六大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四个功能模块与数资源长期保存密切相关,详细功能如表3所示。

鉴于数字教育资源与数字档案资源在资源类型、信息环境依赖、长期可用性要求等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借鉴在数字档案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基于OAIS框架开发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同时,积极引入内容感知技术和智能存储技术,提高基于OAIS模型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效率。

(1)全面引入内容感知技术,实现元数据收集的智能化

OAIS模型中,需要获取有关数字资源的参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和软件环境信息)等用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迁移的保存描述信息。研究表明,数字资源迁移的精确度和迁移的性能要求越高,对元数据的完备性、准确性和粒度的要求也随之升高。目前,主要的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对元数据著录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元数据项为手工录入,有的元数据项虽然标注为自动产生,但未指明自动产生的方式。一方面,手工方式录入元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或遗漏;另一方面,部分元数据可能与操作系统内核或应用系统内部工作状态关联(如操作系统内核信息和进程信息等),而这些元数据信息对一般用户透明,他们无法获取这些信息。因此,基于手工录入元数据的方式,既难以满足迁移对元数据准确性、完备性方面的要求,又难以满足元数据收集粒度的要求。

内容感知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在OAIS模型的信息摄入层采用内容感知技术,可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文件属性、产生和处理数字教育资源的软/硬件环境、语言使用环境等保存描述元数据,进行自动、高效、全面、准确、规范的感知并获取。通过在OAIS模型的资源存储层嵌入内容感知技术,一方面感知并获取存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元数据;另一方面,还能自动处理存储介质退化与更新及其产生的存储系统软/硬件环境元数据的更新。

(2)注重发挥存储新技术在数字教育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存储系统性能与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过去在应用层完成的功能开始下移到存储系统中实现,如数据校验、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整合等功能可直接在存储系统中完成。近几年来,国外数字保存领域的研究人员、数字档案及存储业界己开始注重发挥存储系统和存储新技术在数字保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存储系统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归档存储的研究,哈佛大学主持研究了保存感知的存储系统PASS和来源感知的存储系统PAS;在IT界,IBM公司也参与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中,开发了数字保存原型系统CASPAR。

文献采用XAM(eXtensible Access Method)规范,实现了基于OAIS的保存感知存储系统原型,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计算密集的数字保存以及与存储相关的功能,如不变性计算、数据迁移等功能从应用系统下移到存储系统,从而减少数据传输量并简化应用系统,提升了数字保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文献在文献的基础上,基于OAIS模型开发了支持内容感知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原型系统,不仅实现了信息摄入层和资源存储层的元数据自动收集与获取,还实现了在资源存储层的元数据融合。

数字环保论文篇(3)

关键词:新农保业务 档案管理 数字化

随着我国新农保政策的广泛实行,农村的参保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这就使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规范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探索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途径,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农保业务档案数字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一)拓展档案管理的空间

传统的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通常都是有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架,这样的管理方法占用了较多的有形空间,而随着档案文件的增多,档案室和档案架往往都容纳不下。新农保业务档案数字化系统建设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模式,既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又使得档案管理突破了有形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另一方面,传统的新农保业务档案都是纸质材料,在整理、储存、查阅等工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损毁、遗失的情况,将新农保业务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既能方便整理、储存、查阅,又可以避免档案的损毁、遗失,而且在计算机系统中还可以实现网络传输和远程调用,提高了档案的使用效率。

(二)减少档案管理的费用

传统的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对于各项配套的人员和设施往往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档案室都会安装空调、灭火器、去湿机等设备,还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管理,这些都是管理档案的费用。实行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管理后,可以极大地减少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既节约了占地空间,而且可以避免纸张浪费、材料损耗等问题。

(三)有效保护原始档案文件

新农保业务档案是重要的资料,通常需要长期保存,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原始档案文件极为重要,由于传统的档案文件都是纸质载体,因此管理、储存和保护这些文件具有较大的难度。浸水、火灾以及长年累月的翻阅都会对这些档案文件形成彻底的破坏。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既能在网络上替代原件来使用,还可以在机或者相关电子产品中永久的保存,而且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可以实现电脑检索,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准确的查找,既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又可减少逐卷翻阅的次数,可以有效延长档案文件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数字化的管理还可以防止别有用心者在查阅档案时撤换、篡改资料,有效保护原始档案文件。

二、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认识

数字化系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方向,相关领导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转变陈旧的观念,对于数字化系统树立起新的认识。领导人员应该认识到实行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提高新农保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加大对于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投入与培训的力度,及时调整管理方法,促进的有序发展,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到数字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以适应新的需要,更好开展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

(二)采用规范的系统和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各种档案管理的系统和软件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应当采用中央组织部统一推行、规范的、符合《信息结构体系》的系统和软件,这样既能保证电子新农保档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能避免出现资料混乱、上下级之间无法共享的问题。在采集文本、照片、声像等资料方面,应制定统一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文件格式,这样既能保证档案文件的统一规范,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转换。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信息入管理,既能保证信息录入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更能保新农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三)使数字化系统规范化、法制化

在理论层面上,学术界对于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还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需要相关学者对于数字化系统建设开展深入的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理论成果,并引导这些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使新农保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的发展有良好的理论依据;在法律政策层面上,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使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明确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并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使规范化、法制化。

(四)加强数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首先,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各项职责,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其次,完善数字化系统环境下的管理、授权、批准制度,严厉禁止无关的人员对于相关软件及程序进行操作,对于每一环节都进行监督与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做好每一次的操作记录,减少甚至杜绝错误以及舞弊行为;再次,保证良好的运行环境,建立各项数字化系统的管理制度,谨防由于突发事故引起的档案文件的丢失与损毁,加强对于软件、硬件的检测与维护,另外还应该做好机房管理、计算机维护制、数据备份等方面的工作,必要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最后,保证网络安全,利用现代杀毒与隔离等网络技术,防止病毒与黑客的入侵,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既是一项创新,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相比较于传统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是新农保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遵循相关法规和制度,遵循科学的方法,有效开展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新农保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兴涛.浅析新农保险业务档案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4,(04).

[2]李琳萍.论新农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3,(08).

数字环保论文篇(4)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物

数字博物馆是信息化时代诞生的一个新事物,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博物馆结合的产物。“数字博物馆”一词来自于英语的“Digital museum”简称“DM”。文中谈到的“物”指的是藏品,在讨论数字博物馆“物”前,先了解一下数字博物馆如何产生。数字博物馆产生是以博物馆数字化基础,数字化的博物馆具备了成为数字博物馆的条件(如图所示)。

博物馆数字化,以博物馆的物即藏品为核心,运用包括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藏品数值化技术等在内的数字化技术,对实体博物馆藏品、藏品保管、藏品展示等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处理。这其中包括包括网站建设、数字化藏品管理、虚拟展示、自动化、网络建设等等。数字化博物馆, 指一个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处理的博物馆, 是博物馆数字化的结果,是一个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数字化博物馆上的数字空间。同实体博物馆一样,具备博物馆的基本特点,但它是虚拟的博物馆, 现实中可以不存在。

一、物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地位

以实体博物馆来说,物是实体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相关的功能实现也围绕着所藏的物来进行,物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有什么样的物就有什么样类型的博物馆。实体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的母体,数字博物馆的藏品脱胎于真实存在的物,那么数字博物馆相关功能的实现,同样也得围绕着实体博物馆的物进行,物决定着数字博物馆的类型。

二、数字博物馆物的性质

在实体博物馆中博物馆的物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在数字博物馆中物是否是客观存在呢?从哲学讲上虚拟和现实都是真实的,但是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能互通吗?有一种意见认为,互联网出现,网络的传播动摇了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的之间的关系,因为网络,现实存在得以在网络上延伸和折射,在真实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个虚拟空间。海先生认为:“虚拟与现实都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虚拟拥有自己的时空也是真实的。但是现实是虚拟的根据,没有现实的存在就没有虚拟的存在,尽管虚拟存在是客观存在。”[1]

就数字博物馆来讲,博物馆的物是数字博物馆信息之源。“物”在数字博物馆的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实在,它是现实的物在网络上的延伸,但它是以现实中的物为根据,没有博物馆物的真实存在就没有数字博物馆虚拟的存在。数字博物馆虚拟的存在延伸了博物馆的存在但不能代替博物馆的存在。尽管数字博物馆的物甚至逼真到超过人的感觉达到的逼真程度。

三、数字博物馆物的认识

人如何认识博物馆的物呢?人认识物往往是从感觉开始,不通过感觉人是无法感知物的。“博物馆的认识模式就是从感觉开始的。对物的直接感受和对感受的认识加工,从而达到感性认识。直接感受是认识的基础。”[2]每一件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经历,特定的历史记忆,这些感性材料在陈列展览被观众所把握。而观众不仅仅停留在对物的感性认识,在对物的审视过程中,进行思考,从感性的、具体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的结论。

数字博物馆虚拟环境下,人是如何认识物呢?通过互联网,网上参观博物馆,对博物馆的物的第一映像也是通过感觉来感知物,所不同的是少了亲身体验,认识只是停留在视觉上,面对面的真切感受没了。与真实物近距离接触,是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在认识物上最主要的区别。

对物的直接接触和审视,甚至是直接触摸是观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佳途径。因为物中包含的信息不是几次接触就可以完全了解。数字博物馆由于局限于网络虚拟环境,了解物的基本信息可以,但对物的真切把握与研究上与实体博物馆无法比拟。正如,曹兵武先生在《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一书中所阐述的“不论博物馆如何发展,博物馆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博物馆的展示与传播离不开藏品,离不开实物。博物馆的展示手段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辅助,数字化的关联和延展等,但最终都离不开实物,都只是一种辅助,一种延展,都是对实物性展品的补充和突出,人类永远需要现实的感受和实物的面对,记忆永远需要真实的参照,原真性永远是博物馆展品与展示的生命。”[3]

虽然数字博物馆在认识物上存在不足,但它的出现也弥补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和不足。比如,一些年代久远、质地脆弱而无法长期展出的文物在数字博物馆中可以不限时地展出。一些因博物馆展览空间限制没有机会与观众见面物,也能在数字博物馆里展出。

四、数字博物馆物的价值

(一)传播价值

以传播学的视角看,数字博物馆不是博物馆,是一种传播手段。它的展览形式更多地是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给观众,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展品和参观路径。这样数字博物馆就充当博物馆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媒介。因此也就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数字博物馆不能代替实体博物馆,因为它只是实体博物馆扩大传播范围,吸引观众的一种媒介,借此博物馆可以宣传自己,展示自己,与观众沟通。

作为数字博物馆的物,它突破了实体博物馆给予它的时空限制,可以全天候的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观众在不限地点情况下的任意浏览各地的博物馆藏品。通过各种形式如三维立体、动画、平面加上影像等辅助资料,物的展出率得到提高,实现了博物馆资源共享。

数字博物馆对物进行信息采集、处理时,生成的都是间接的二次数据,不可避免地造成相关信息的变形、失真和损耗。因此,数字博物馆不论它如何进步,都只是超越原有传播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加快传播速度;它不能取代面对面直接感受物的传播形式。因为“人类需要时常回归元初与本质,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探索的对象及世界。”[4]也就是说,对于数字博物馆的物,博物馆的物才是根本,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知。

(二)文物保护价值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大部分已经毁灭消失,保存下来的仅是极小的部分,受损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素。”[5]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火山、洪水、台风、荒漠化等自然灾害,这种灾难性的巨大破坏力,使人的居住区甚至整座城市消失,例如,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将整座庞培古城埋葬、12世纪强烈的地震将亚历山大港灯塔沉入海底、古代丝绸之路上繁华的城市掩埋在黄沙之中,但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另一类自然力,它虽不如自然灾害,但是它对物的侵蚀是持久的,这包括:气候、光线、空气污染、生物侵害等。这些破坏虽进行的缓慢,但日积月累对物的损坏是不可估量的。人为因素在于人对旧事物的淘汰。新的事物必然淘汰旧的事物,就好比新车、淘汰旧车、新的用具淘汰旧的用具、新衣淘汰旧衣等,旧的事物的归宿就是消失。因此,对物来说,消失是绝对的,幸存下来的是相对的。

幸存下来的物,同样也不是永存的,它不可能不朽,它的存在时间的长短是取决于对它的保护。这样就考虑到物的保护环境,物处于什么样环境中对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物最佳和理想保护环境是在博物馆这个环境当中,博物馆作为永久性的机构是为了物的永久性而存在的。同时,博物馆作为公共事业机构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向公众开放,物作为展品陈列展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观众却给物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观众的流动不仅带来了灰尘的迁移,而且观众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一般的藏品特别是一些珍贵藏品的展出,如古代丝织品、书画、漆器等质地脆弱对展出环境敏感、要求苛刻的藏品,本属难得一见,即使是对观众开放,时间短,观众很难有机会的接触到这些藏品。

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缓解了博物馆在物保管和使用时矛盾。一方面利用逼真的虚拟技术,在数字空间多角度展示物,满足观众对陈列展览的需求;另一方面使文物实体保存在更加密闭环境中,在减少实体陈列展览的次数的基础上延长了物的寿命,满足物保护的需要。

实体博物馆的物作为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同样,物也是数字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物就有什么样类型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不能脱离了物而存在,那样的话数字博物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在性质上,数字博物馆的物性质上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存在,也可称之为“虚拟文物”,它是以实体博物馆的物为基础的。对数字博物馆的物的认识,我们在承认它在面对面直接接触物上存在不足的同时,我们要认可它的价值,它弥补了实体博物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提高了物的展出率,扩大了传播范围。在对文物保护方面,它为物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2]海著.博物馆沉思——海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6;435.

[3][4]曹兵武著.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2;17.

[5]张国良著.传播学原理(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90.

数字环保论文篇(5)

1984年,瑞典学者理查德?诺曼(R. Norman)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提出了“关键时刻”管理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在西方学者中引发积极反响,普遍认为其是提高企业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该理论随后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被成功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关键时刻”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所谓“关键时刻”,是指客户与企业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资本资源)发生接触的那一时刻[1]。各个企业由于性质不同,其“关键时刻”亦有所不同,但每个企业向顾客展示服务质量的机会均是由一系列“关键时刻”构成的。企业只要加强对这些时刻所涉及的时空环境和服务内容的管理,就能创造出良好的服务质量。

二、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外包人员流动、外包质量能否达标等,这些风险均对档案安全和外包质量构成威胁,需要通过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管理加以防范和控制。

(一)档案安全是开展数字化业务外包的先决条件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令计划同志在出席全国档案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从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确保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2]。杨冬权局长指出,严禁外包公司留存、外泄数字化档案信息,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3]。2012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档案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外包管理的通知》[4],力图通过加强管理,杜绝外包过程中的失泄密隐患,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对档案馆开展数字化业务外包这项工作来说,加强管理是确保“档案实体不丢失、信息内容不泄密”必由之路。

(二)档案数字化质量是开展数字化业务外包的目标所在

1.档案数字化质量面临的挑战

对档案部门来说,档案数字化时间紧、任务重,抢抓进度的同时对质量提出了挑战。杨冬权局长在2013年《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下大力气持续地开展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的目标[5]。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各级档案部门面前。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例,如果按照原工作进度(该馆于2009年3月启动馆藏档案数字化一期工程),初步估算出全部馆藏档案实现数字化,需要300人用1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目前馆内在职工作人员仅160余人,那么全部馆藏档案独立完成数字化大约需要200年。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抢救和保护历史档案的形势需要,急需借助外部社会力量来辅助完成这项工作。而浩大的工程、紧张的工期,对数字化工作的预期成果和成品水平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2.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目前,许多档案部门都在以业务外包的方式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依靠外包公司提供的专业和优质服务,加快档案数字化的工作进程。但档案数字化外包并非十全十美,如在数字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案卷标题拟写不够准确、图片扫描不够清晰、后期加工不够精细等问题,对档案信息化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外包服务质量事关档案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档案馆只有加强外包服务质量管理,少返工甚至不返工、不误工,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档案数字化建设任务。

三、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管理理论是诺曼通过对盈利性服务企业的研究而提出的,因此,该理论同样适用于赢利性企业――外包公司。同时,“关键时刻”管理作为一种理论或手段,对任何需要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机构来说,都同样适用。因此,对档案数字化外包的需求和管理方――档案馆来说,同样需要加强“关键时刻”管理。

(一)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的主要内容

档案数字化加工的程序繁多,涉及档案数字化前整理、鉴定、修复及扫描加工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更多的工作流程,每个流程又细分为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工作环节。以数字化前整理阶段为例,一般流程大致包括制定数字化前整理方案、档案提调出库、档号确定、调整和编立案卷、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秩序整理、卷内文件秩序固定、重份档案处理、档案保护性处理、初级开放鉴定、案卷封面编目、填写备考表、案卷包装、编制目录、质检与验收、情况说明及清点移交等共17个环节。由于各单位情况不一,各个环节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开进行,但业务流程必须能把握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各环节设计缜密,力争错误最小化。从档案实体进入数字化场所中的那一刻起,外包公司便参与其中各环节,根据各档案部门外包要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外包人员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但多会涉及调整和编立案卷、拟写案卷标题、扫描、后期加工等大部分工作环节。

(二)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按照“关键时刻”管理理论,我们可以把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关键时刻”,如档案数字化前整理阶段的“关键时刻”有:工作人员交接档案阅卷时、拟写案卷标题时、重份档案处理时、档案整理装订时;档案数字化扫描加工阶段的“关键时刻”有:扫描档案文本时,扫描图像的倾斜角度调整时,扫描数据保存时,数据格式转换时,数据备份时,等等。

这里,我们只列举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一部分“关键时刻”。事实上,除了按照数字化各个阶段划分“关键时刻”,我们还可以根据外包公司人员与档案馆工作人员、档案原件、数字化加工场所、数字化加工设备、设施之间的接触,划分出一系列“关键时刻”,通过对这些时刻的管理,加强对档案实体及信息安全的保护,提升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整体水平。

四、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管理

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涉及到档案馆与外包公司两者,是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对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关键时刻”管理就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加强档案馆自身管理

实施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是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档案馆实施业务外包必须确立全新的管理理念,要有战略眼光,追求变革和相互信任的胸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确保外包过程中的档案安全和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具体来说,必须“筑牢”四道防线:

1.制度防线――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细则

业务外包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与管理策略[6]。档案数字化外包涉及到人员、安全、财物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档案馆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无则制定、有则完善、有缺漏的尽快补充、需调整的尽快修订、已过时的尽快清理,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2.环境防线――使外包过程时时刻刻处在可控状态下

充分考虑档案数字化场所的环境安全,建设标准、规范、安全的工作场所,配备高效、实用的档案安全监控设备,使处于数字化状态各个阶段中的档案始终处于安全、可控、有利的环境中,确保“一件不丢,一件不坏,一件不乱”。

3.人员防线――安全和质量宣传教育时刻不得松懈

要进行经常性的档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宣传教育,对档案馆自身工作人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和演练,增强保护档案安全的意识和本领。对数字化业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馆内人员有责任及时上报、协调配合处理。

4.保密防线――严禁外包涉密档案、加强自查

进行数字化外包的档案都必须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严禁外包涉密档案。档案馆要定期开展对外包档案内容、安全措施、管理手段等方面的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只有采取安全保密措施,具备安全保密条件后,方可继续外包。

(二)加强对外包公司的规范管理

所谓对外包公司业务行为的规范管理,是指档案馆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促使外包公司人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支持与配合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具体活动。

1.加强外包过程的控制和监督

明确外包业务工作职责和任务,用合同和制度进行约束;签订保密协议,制定保密工作条款;加强档案安全教育。档案馆要求外包工作需要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应在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张贴上墙,或通过设置公告牌、LED显示屏滚动显示等形式宣传,要求外包人员时刻遵守。对于违犯的人员,档案馆应责令外包公司及时整改教育。

2.加强对外包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对外包人员的前期培训和过程中的即时指导都是非常必要的。对档案馆来说,因为历史变革原因,馆藏档案可能存在诸如档号复杂、一卷多宗、卷内文件混杂、档案霉变破损严重等问题,因此,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卷内文件排序困难等具体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到的特殊情况,因此,在需要时,档案馆人员应随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数字环保论文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视觉资源;大数据;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92

Abstract Visual resourc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text, images, audio and video, and 3D models of digitization system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Research on digitalization technologies of visu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contributes to the promo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acquisition, organization, understanding and description of the visual resourc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visual search and interaction patter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se analysis.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 ICH visual resources; big data; digital library

1 引言

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源中超过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通道(主要包含文本、图像、视频与几何模型等),作为承载视觉通道的信息资源类型称之为视觉资源。随着互联网环境的逐步完善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文本、图像、音视频和3D模型等为代表的视觉资源逐渐成为数字图书馆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中也不例外。

非遗作为人类世代相传、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传承方式和文化空间,由于其自身所带的系统性、无形性、复杂性和渐变性等特殊属性[1],使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而非遗视觉资源除了拥有上述自然属性之外,在大数据环境下更是增添了数据量大、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纵深纬度高、语义关联性不强和语义时空性等附属特征,使得非遗视觉资源的高效处理、内容理解和交互反馈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而非遗视觉资源的有效获取、系统组织与结构化描述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从优化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组织与描述方式的角度出发,致力于研究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组织和描述过程,建立相应的模型,针对知识类和实体类非遗视觉资源提出相应的获取、组织和描述方法。

2 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非遗保护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从非遗的社会经济属性分析,到非遗的综合管理,也都出现了许多系统研究的专著。但专门针对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关于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非遗视觉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更少。

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是非遗保护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开始将数字化项目作为发展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要策略。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的“世界的记忆”计划、日本奥兹大学的“狮子舞”数字化保护工程、芝加哥大学与西安大略湖大学的“Sulman 木乃伊工程”等。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现已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各种数字化保护平台、技术与工具层出不穷、琳琅满目[2]。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网”[3]、“湖南纸影戏艺术数字化博物馆”、“山西地方戏剧文物文献资源数据库”等[4]。为了解和掌握非遗资源,我国会定期开展全国性非遗普查,采用田野调查、非遗传承人与专家访谈、扫描、拍摄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大量极具文化、历史和科研价值,以文本、图像与音视频等视觉资源为主的非遗大数据资源[5],这一过程使得视觉资源逐渐成为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的主要信息载体[6],因此,国内外已有相关技术研究主要是围绕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组织和描述等方面展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技术工具的选择与评价研究。如何选择恰当的视觉资源数字化技术、方法对非遗视觉资源进行获取、组织、描述和整理,是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Cheng[7]、余日季[8]等分析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通过三维重建、恢复与模拟等方式来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传播;Massimiliano等[9]认为3D技术应该在非遗数字化保护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充分的应用;夏立新等[10]从关联标签的角度对非遗图片资源之间的标签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可视化方法对非遗图片资源的主题特征进行了多元化展示;程秀峰等[11]则对舞蹈类非遗视觉资源的存在形式与类型进行了调研,提出采用社会化网络标签(SNA)形式来揭示非遗视觉资源之间的隐性知识关联。此外,宋丽华[4]、刘勐[12]、林毅红[13]、彭冬梅[14]等均探讨了不同的数字化保护方法、工具在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对黎族传统纺染织工艺、甘肃“花儿”艺术、剪纸艺术等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2)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存机制研究。国内外非遗视觉资源收藏机构都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整理、获取、组织、处理和展示其丰富的非遗资源,从而确保了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和多元化展示成为其重要的研究主题。从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存研究现状来看,当前主要研究重心集中在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存的元数据技术和方法方面。如Athanasios等[15]就非遗视觉资源数学建模与元数据集成问题进行了研究;Noriko等[16]分析了异构非遗视觉资源(如戏曲、舞蹈、建筑、绘画等)在线获取的元数据方法;Regina等[17]对非遗视觉资源元数据格式、标准与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3)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服务研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影像扫描与传感、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建设项目逐渐具备了多元化、嵌入式、协作化的知识服务与可视化共享功能,尤其是与视觉资源整合、开放式文化教育、自主交互式工具有机结合起来后,极大地推动了非遗视觉资源的数字化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3 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组织与描述方法研究

3.1 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新问题

在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异构的非遗视觉资源内容中,包含了对复杂、多元化的客观物理类非遗资源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映射与表达,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更加客观、真实、全面的非遗视觉资源展示与感知,从而为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服务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有效推动非遗的全面保护与活态传承,促进非遗客观物理空间与虚拟服务世界的有机融合。这些非遗视觉资源是来源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彼此之间蕴含着密切的、复杂的时空关联关系,通过对非遗视觉资源的这些时空关联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整合,就可以清晰地组织、描述和可视化展示非遗保护、传承与服务的时空变迁。通过对非遗视觉大数据资源的动态挖掘、深度学习和实时分析,使得许多与人类认知相契合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与服务的工具、技术和平台也层出不穷,如王蒙等[18]基于主题图理论和方法,以京剧与昆曲为例,建立了非遗信息资源主题图模型;陈路遥等[19]以“歌仔戏”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非遗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与可视化展示技术。

一方面,由于视觉大数据资源因其自身特性,对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有序化传播、系统化整合、集约化管理、有效组织与描述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传统非遗资源相比,非遗视觉大数据资源除了具有时空信息复杂、语义关联多样化、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等特点之外,还具有数据规模庞大、动态变化性、无序性、实时性等特征,使得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的分析和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另一方面,由于非遗视觉资源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异构性和时空关联性,视觉资源本身也不易组织和整合,因此,如何进行视觉资源的高效获取、组织和描述也是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础性问题。同时,随着非遗规模与类型的逐渐发展和壮大,非遗视觉资源的规模和种类也在不断增长,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三元空间融合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在不断产生着无数的非遗视觉资源,只有对其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有效获取与组织、深度理解与结构化描述,才有可能实现对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的深度分析和有效利用。

因此,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需要从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组织、理解和结构化描述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3.2 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与组织方法

非遗资源由于其生存环境、分类方法与传承方式的不同,使得非遗视觉资源的类型特征、处理手段、处理技术与保存方法等也会有一定区别,这些差异使其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存在形式是异构无序、动态变化、时空关联的,且与之相关的视觉资源的生成与也是动态无序的。每一项非遗数字化过程都需要对相关主题信息、繁杂异构信息与隐含关联关系等进行处理。此外,现有非遗视觉资源分析与处理都是基于文本标注的,且以人工标注为主,但传统的人工标注方法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着标注精确性低、时间和人力成本高、分析和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与组织非遗视觉资源,是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而对大规模无关非遗视觉资源的分析、过滤、清洗以及对海量非遗视觉资源的高效组织也是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

在整个非遗视觉资源获取与组织流程(见图1)中,视觉资源过滤是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获取与分析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特征点的非遗视觉资源整合体系,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对获取到的海量非遗视觉资源进行层次过滤、清洗,其中主要的过滤与清洗方法有三种:一是基于显著特征点的非遗视觉资源复杂性过滤,主要用于过滤、清洗掉高度复杂的非遗主体的背景视觉信息。该方法首先检测出非遗视觉对象的显著性区域,通过标识非遗主体的显著性区域,对所有非遗视觉对象进行区域分割,并对区域划分出的高显著区域附近一定阀值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划分区域数量进行计算,选择其中划分区域数低于设定阀值的区域作为非遗主体的背景区域,并保留下来[20];二是基于轮廓特征点的非遗视觉资源相似性过滤,主要用于甄选出与特定几何轮廓一致的非遗视觉资源。在经过第一种过滤清洗方法之后,获取到带有简单背景区域的非遗视觉资源,得到符合下一操作要求的过滤清洗效果,在此基础上,对预先设定的分割边界与待识别非遗视觉资源轮廓特征点所构成的几何区域进行一致性检测和评估,并计算得出一致性值,取其中一致性值最高的作为轮廓相似性视觉对象;三是基于内容的非遗视觉资源过滤,主要利用设定的多种标注信息进行非遗视觉资源内容过滤,在前面两轮过滤清洗后获得的非遗视觉资源集合中,将无法提供普适性表象特性的视觉信息过滤清洗掉。如以广西瑶族长鼓为例,经过以上三种过滤方法的反复执行,就能从海量、动态变化、异构无序的“视觉资源海洋”中获取到符合要求的非遗视觉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拥有绘画技能而能手绘出自己希望搜索到的非遗,但几乎人人都能够手绘出自己希望搜索到的非遗轮廓的几何模型(如三角形、圆形、线条等)。简单几何模型是客观物理世界信息化的基础组成元素,现实世界中所有客观物质在转化成视觉效果(如绘画、设计图等)时,都能通过无数简单几何模型有机组合后,展示在人们视觉中,非遗亦不例外。因此,手绘简单几何模型的有机组合是人们展示灵感和构思创意最有效、最自然的手段和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规划、工业设计、美术等领域。通过简单的手绘几何模型就能够帮助人们将心中正在想、或转载构思的非遗主体转化成具有真实感的粗放型视觉效果,这种粗粒度非遗主体轮廓可成为人们与非遗视觉资源整合平台之间实时交互的一种桥梁。事实上,借助于大数据环境下视觉资源的分析、获取、组织和描述方法而形成的非遗视觉资源数据集,基于粗粒度非遗主体轮廓的视觉搜索模式正逐渐走入人们生活中。

以广西乡村彩调为例(见图3),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整合平台提供的视觉搜索有两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非遗视觉资源的交互与融合搜索。人们只需在非遗视觉资源整合平台中选择所需要检索的非遗类别,并勾画出待检索非遗的大致轮廓,平台就可直接根据待检索非遗主体轮廓,自动对非遗主体轮廓执行轮廓匹配算法,在设定的非遗类别中检索符合要求的非遗视觉资源,并根据非遗主体轮廓在检索区域的相对位置、相对大小和组合关系将轮廓组合在一起。然后,平台根据视觉融合技术将检索出来的视觉资源进行完美融合,形成一幅全新的非遗视觉资源;二是非遗视觉资源的内容搜索。人们在非遗视觉资源整合平台中选择待检索非遗的类别,并勾画出待检索非遗几何轮廓,平台自动对非遗主体轮廓执行轮廓匹配算法,检索得出与该轮廓相似的非遗视觉资源列表。

4.2 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的交互模式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传统基于文本标注的视觉搜索模式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仍有不少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而对于视觉资源的深度交互与实时编辑问题却极少有研究者涉及,尤其是对非遗视觉资源的交互编辑问题的研究几乎为零。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深度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算法的逐步完善,视觉资源的深度交互与实时编辑问题已成为热点课题。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可采取基于视觉资源融合的方法来实现非遗视觉资源的交互编辑相关功能。具体过程为:给出一个待编辑的非遗视觉资源以及预设定的目标尺寸,在非遗视觉资源知识库中,检索得出一幅设定符合条件的新的非遗视觉资源,将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一幅更大的视觉资源。这个算法执行的难点在于:一是如何找到符合条件的视觉资源;二是如何保证检索得到的视觉资源与原视觉资源进行有机融合。

本文曾提出基于局部区域特征和非遗主体轮廓结构的视觉描述网络这一方法,借助于该描述方法可实现相应的关联视觉资源的有机融合。首先,设定一个非遗视觉资源为待检索对象,同时,设定其交互编辑的目标尺寸与待融合方法;然后,非遗视觉资源整合平台可根据所提供的视觉搜索功能与相关算法,在非遗视觉资源数据集中检索得到最为合适的视觉资源列表,作为候选内容;接着,对候选资源与待处理非遗视觉资源的轮廓结构、局部特征和主体内容进行一致性、相似性评估,选出待融合的视觉资源;最后,采取局部区域特征融合和边界区域平滑过渡方法,对候选视觉资源进行局部融合和全局变换,使其与待处理非遗视觉资源边界部分进行曲线平滑过渡,并采取视觉融合技术和区域分割方法对二者进行处理[28]。

5 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文化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事业如何贯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重大指导性文件精神,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获得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理论、实践研究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非遗数字化作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大数据、视觉搜索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的冲击下,势必会给非遗原来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空间带来巨大的威胁,导致非遗保护工作受到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毫无疑问,合理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和视觉搜索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文本、图像、音视频和3D模型等视觉资源逐渐成为非遗数字资源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如何高效地分析和利用已有的和即将获取到的非遗视觉大数据资源,将非遗视觉大数据资源转化成知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尤其是未来十年,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积极推动下,我国非遗视觉资源的数据规模和类型将快速增长,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快速发展,开展大数据环境下非遗视觉资源的获取、组织和描述方法的研究,以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提供有效的方法。因此,重视非遗视觉资源分析与利用的研究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79-184.

[2] 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7-11.

[3] 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5(2):1-8,157.

[4] 宋丽华,李万社,董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知识整合平台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5,34(1):73-81.

[5] 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1-10,157.

[6] 张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0):20-23.

[7] Cheng Yang,Shouqian Sun,Caiqiang Xu.Recovery of Cultural Activity for Digital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Proceeding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2006:10337-10341.

[8] 余日季.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9] Massimiliano Pieraccini,Gabriele Guidi,Carlo Atzeni.3D digitizing of cultural heritage[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1,

2(1): 63-70.

[10] 夏立新,白阳,孙晶琼.基于关联标签的非遗图片资源主题发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22-29.

[11] 程秀峰,毕崇武,李成龙.基于SNA的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隐性知识关联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30-36.

[12] 刘勐,胡文静.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数字化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0):99-101.

[13] 林毅红.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5):116-121.

[14] 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5] Athanasios D.S,Ipek I.A.Metadatabased heritage sites modeling with e-learning functionality[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9,10(2):296-312.

[16] Noriko K,Jun A.Cultural Heritage Online:Information Access across Heterogeneous Cultural Heritage inJapan[C/OL]. [2016-01-20].http://kc.tsukuba.ac.jp/dlkc/e-proceedings/papers/dlkc04pp136.pdf.

[17] Regina Varnie.-Janssen.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书目存取方法和组织:立陶宛的解决之道[J/OL].[2016-03-08].http:///newtsgj/iflaygt/gjtlzwyyzx/tlzlby/201011/P020101130493555274507.pdf.

[18] 王蒙,许鑫.主题图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京剧、昆曲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15-21.

[19] 陈路遥,许鑫.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及演化分析――以两岸同源“歌仔戏”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14): 22-30.

[20] 周莺,张基宏,梁永生,等.基于视觉运动特性的视频时空显著性区域提取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5,42(11):118-121.

[21] 欧阳军林,刘建勋,曹步清.基于LBSVM机器学习的相关反馈图像检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2):112-115.

[22] Wang X J,Zhang L,Liu M,et al.Arista-image search to annotation on billions of web photos[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San Francisco,2010:2987-2994.

[23] Wang X J,Xu Z,Zhang L,et al.Towards indexing representative images on the web[C].Proceedings of AC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Naran,2012:1229-1238.

[24] Huang S S,Shamir A,Shen C H,et al.Qualitative Organization of Collections of Shapes via Quartet Analysis[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2013,32(4): 1-10.

[25] 段凌宇,黄铁军,Alex CK,等.移动视觉搜索技术瓶颈与挑战[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8(12):8-15.

[26] 陈东,王波,席耀一,等.基于邻居向量的近似子图匹配[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35(11):4027-4033.

[27] 张磊.大规模互联网图像检索与模式挖掘[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3,43(12):1641-1653.

数字环保论文篇(7)

从世界各国来看,最重视研究与发展数字式图书馆(DL)的当数美国,并把数字式图书馆定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已不再陌生,一些专家及学者也都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研究与探讨,尤其是对数字图书馆特点及功能的研究为实现地方文献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指导。

1 理论探索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根本的原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用的;脱离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盲目的实践是不会成功的。

1.1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一词是由英文“DigitaI Library(Libraries)”翻译而来。“数字(Digital)”是指计算机可识别的方式。即“0”和“1”。一般而言是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使人数众多且又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电子物品的全部内容。关于数字图书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的把它称为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等。这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它的特征,近几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度发展,开始倾向使用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的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贮

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利用,达到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包括信息材料、信息产品、用户的科研工作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源于美国,是在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并投资2400万美元进行研究建立了华盛顿大学电子图书馆那样的试验性数字图书馆,它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已完全计算机化并对外开放的信息资源中心。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工作的重大变革,它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中国也在为拟建数字图书馆创造条件。据报道,中国在2000年前将投入620亿美元铺设30万公里的光缆,并将电话线路扩充一倍。在2000年以前将拥有200多万因特网用户。这为我国研究、试验发展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条件。

1.2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无论是文献信息的存贮方式还是对用户的服务手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2.1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贮。这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最基本特征。数字化存贮不单指文字信息,还包含有大量的图形、图像以及声音、视频、动画等数字式信息。利用计算机把多种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存贮和管理。

1.2.2组织方式网络化。信息的组织形式从顺序的线性方式转变成直接的网状方式、索引文件、数据库到超文本技术等使信息可以按本身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相联的网状结构,使其不再单一和孤立。

1.2.3信息传输网络化。网络和通讯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撑,信息的网络传输改变了以往用户必须到图书馆才能查找资料的方式,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距离。

1.2.4入藏内容多样化。数字图书馆不仅入藏纸质文献,还将入藏不能以印刷制品形式记录和传播的数字式人工制品如声音文件等;不仅能收集固化资料,还能处理流动材料,达到多种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统一管理。

1.2.5统一的用户界面和信息检索测览系统。通过友好的人机交流,用户更能灵活地获取和使用信息。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接口及优良的检索功能,可随时访问数字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要组织逻辑的、动态的信息资源。当用户在联机查找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图书馆可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方便灵活的服务,体现了双方更加密切的合作性和交流性,使信息的共享大大提高。

1.3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

1. 3.1数字化载体。这是数字图书馆的首要功能。随着现代技术发展,目前虽有许多常规的数字化图、文、声像制品,但还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怎样将存贮在纸质介质上的信息全部转化为数字信息,是摆在数字图书馆面前的一大课题。

1.3. 2通信服务功能。在数字化资料的传送上,多媒体网络为数字化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信息的传输环境。今后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GII就是一个最好的环境。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将成为通讯的基本传输网络。随着网络能力的提高,一些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将进入数字图书馆。

1.3.3数据的存贮和管理。大量的信息被数字化后,需要有效地存贮,以便快速查询及检索。数字化图书馆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客户、图书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核心结构。图书馆服务器主要管理数据的目录、索引和查询,而对象服务器用于管理数字化的对象(即各种类型载体的原文献)。

1.3.4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访问、查询及保护传统的文本类型的文件检索多采用分类号、主题词、题名、著者和布尔逻辑式等等查询方式。这种检索表达式渐渐地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向全文型检索方向发展。主要有三种实现方法:自由文本查询,即用自己指定的关键字字符直接与全文文本的一次数据高速对照进行检索。查询结果是一个进行按序列值排列的文件列表;文体内容的每个词进行位置扫描,然后排序,最后建立以每个词(字)的离散数码为表目的倒排文件;采用基于HTML语言的超文本模型建立的全文数据库,使用户便捷地看到查询结果。

数字式信息的传送主要靠网络,而目前网络的安全是令人担忧的问题。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安全和权益管理要处理好系统的安全性与可用性的关系,规定各类用户的权限,用相应的技术保证版权人的权益,控制未经授权的重复信息的发送。

由此可见,信息资源数字化是图书馆发展的高级目标,也是21世纪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网络化和通讯技术革命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我国的数据通讯网络体系及其发展又提供了基础设施保证:“金图工程”已经把每一个图书馆纳入网络化轨道。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一个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原型,集中各图书馆中有一定特色或典型性的馆藏资源,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讯网,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示范性中国数字图书馆服务。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如位居西南重地成都的四川省图书馆藏书450多万册,几十年来,建成了四川地方志为主,中国古医药(农)图书及抗战版图书、工具书、资料见长的馆藏体系。收藏的古籍约有60余万册。要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文献,就要尽快建立地方文献的数字体系,让绵延千年的地方文献永葆青春。我们黑龙江省的地方文献是全面系统、科学汇集全省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历史和现状的宝贵资料,对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显得尤为必要。

2 实际支持——地方文献的数字化

地方文献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也是世界文献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数千年来,我国地方文献日积月累,代代相传,已成为文献流中的一个大家庭

。著名地方文献专家杜定友先生早在50年代就呼吁:“地方文献是历史文献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护它,了解它,发扬它!”2.1地方文献的内涵

地方文献,根据杜定友先生的创见,“是指有关地方的一切书刊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图书、杂志、报纸、图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簿籍等,是文献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资料性。从内容上包括:记载某地的文献、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志、地方出版物等。

2.2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可能性及现实

可能性和现实是提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趋势和实现了的东西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前途的一种趋势。现实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是已经产生和存在的东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地方文献数字化成为可能。

2.2.1可能性——硬件环境。利用已有条件,提高技术起点。我国和发达国家虽有很大差距但也不是什么方面都比发达国家落后,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若干基本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如CHINANET、CERNET等网络的开通、CD-ROM生产和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NII)将比诸如INTERNET之类的系统的设施大几千倍。我们可以想象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处于一个怎样的先进、复杂、高效的硬件环境中。

2.2.2现实——软件环境。面对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状况,我们要循序渐进,普及自动化技术,逐步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的新功能。黑龙江省图书馆采用ILAS系统对地方文献进行管理。即参考咨询子系统,它属于应用软件,是实现建库、录入记录、检索、课题服务等功能的程序。软件来源是购买。软件的开发不是所有的馆都能完成的,因为它既需要技术实力又需要经济实力。这无疑给地方文献的完全数字化提出了新的问题,即不仅为用户提供书目数据。还要提供全文数据。1986~1987年广东省图书馆建立的“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和“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1986~199O年研制的“湖北省地方志全文计算机检索系统”可以说是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两个范例。

2.3实现方法

制作出保存人类智力成果的书籍、期刊、图像、录音等信息的数字拷贝是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的前提和基本任务。实现数字化有助于保存稀有及珍贵的文献,更重要的是大大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及范围,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2.3.1使已有的书目数据成为网上资源。UNIX是一个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ILAS系统联网的手段,是基于TCP/IP协议,用TCP/IP网互连两个LAN微机,可以进行NETWARE与TCP/IP之间的协议转换及两个网间的双向文件传递,为TCP/IP上的主机服务;而LAN微机可以作为TCP/IP网上的仿真终端,微机上的用户可以获得网上的各种资源。

2.3.2纸质文献成为数字文献。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无电子版本文献及书籍变为数字形式。在所有的数字转换方式中,手工输入最贵,特别是用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对文本进行格式编码,最经济的方法即用扫描,用扫描的结果是数据量庞大,只能机读,无法重新编辑。但可以外挂类似于OCR(光学字符识别)之类的软件得到标准格式的电子文本。使其与类似JAVA这样的网络流行语言兼容。

2.3.3数字化的安全。数字图书馆对资料的管理与传统图书馆截然不同。为了保持存贮信息的稳定性或防止意外事故对数据造成的损坏,必须不断地备份,对网上的数据应限定权限、设置密码或采用防火墙技术。

地方文献数字化顺应了创建数字图书馆的初衷,即把原来传统图书馆有专业性、特色性的资源数字化。使图书馆资源具有特色,不重复雷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为更便捷、准确、友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德筠. 体现馆藏特色的地方文献. 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4)

2 赵迎春. 近十五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8(3)

3 杨向明. 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数字图书馆.图书馆,1997(1)

4 王卓杰. 论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及功能. 图书馆学刊,199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