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我意识的价值

自我意识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1 08:27:42

自我意识的价值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1)

关键词:《北京人》;生命意识;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001-02

从《蜕变》创作开始,曹禺的戏剧风格开始发生相应的转变。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理性思考逐渐取代狂飙突进的浮躁呼声,开始由战时意识形态的表达、战争情绪的鼓舞转向对人的关注,回归到艺术本身。从《北京人》开始便完成了这一转型。曹禺在谈到《蜕变》的时候说,“它还留着‘概念化’的痕迹”,经过艺术的反思和生命更加深刻的体验之后,他说:“还是要写人。我倾心追求的是把人的灵魂、人的心理、人的内心隐秘、内心世界的细微的感情写出来。”我认为这其中的人,就是生命的征象、价值的确立。从一种政治诉求的意识形态表达转向一种对生命的审美形态的关注,这是对艺术本源的一种回归。

《北京人》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落败家族的大幕布下获取对自身生命来说自我认定合理的,或者痛苦的位置。像王熙凤一样掌权的士大夫家庭出身的思懿,想方设法地算计,以获得在家族中的地位;飞不动的鸽子一样毫无生命活力的曾文清;或整日抱怨、发牢骚寄住在老丈人家里的江泰,既想获得尊严,又有生命无着的痛苦;曾皓自私地只为自己而不惜拖垮善良的愫方,成天守着一口棺材过日子;当然还有最终超越自我,出走的愫方、瑞贞,袁氏父女和“北京人”等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给自己找寻一处生命存在的依托,其中都表达了曹禺的生命意识。在这些不同个体状态的呈现中,曹禺将生命的意识幻化到传统封建文化的困境思考中,以及生命个体对于自我价值的觉醒意识中,将家庭作为一个展现固步自封的落败文化的窗户,从中窥视到了民族的传统秩序和观念下的生命印记。

一、新旧文化形态对比下呈现的生命意识

《北京人》将视角放在家族文化衰败的境遇中,表达一种对强劲生命力的呼唤。而剧作中的个体生命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征象。曹禺再一次用象征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北京人”的原始野性力量的形象,以及袁氏父女的现代北京人形象,代表着一种理想浪漫主义的人性和鲜活的生命力。曹禺在《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中说到:“我为什么写《北京人》呢?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地活着。”可见,其中的袁氏父女和“北京猿人”的形象,就是“人一样活着”的审美式表达,其形象作为一种野性生命力的寄托,是人的自由生命状态的美学性存在,超越了现实局限。这种袁氏父女和北京猿人的形象,在与曾、杜两家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历史较量中,表现出对这种无意识的生命形态的对立和冲击,借用守旧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展开主观思考的情况中,凸显造成剧作的美学风格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以及对生命意识存在感淡漠的批判和对积极、野性的生命活力的召唤。

曹禺透过巨大的家族衰落的背景,挖掘出深层精神蛀虫。封建伦理纲常,家族规矩就是对人本生命最大的限制。作者借曾思懿之口说,“嫁到我们这读书世家,我们家里什么都不讲究,就讲究这点臭规矩。”而曾皓也总是拿规矩说事,罚曾霆下跪,还说要让袁家父女“见识见识我们曾家的规矩”,同时守着刷了很多道漆的棺材,将其看的比命还重要。将这种对于人性的压抑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忽略对内心生命的创伤,最终造成了人格缺陷、生命贫乏的历史悲剧。

最有代表性的是“半生都在空洞的忽悠中度过”的曾文清,他“懒到他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懒到能使一个有眼的人,看得穿:‘这只是一个生命的空壳’”。他是一个染受了过度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的子弟,一半成了精神上的瘫痪。这种生命的败象表露无遗。当然,这种生命的空壳也正是在与过去人类的祖先与未来即明日的人类的参照对比中,才显出近日北京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

曹禺在对这种生命困境的审美审视上和反思中感到“他们苦着,扭曲着,在沉下去,百无聊赖,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他借助袁氏父女的形象建立,来作为对美学悲剧及生命意识的唤醒力量。在《谈话》中,他说“我当时感到人在受着各种束缚,应该打破他。我借袁任敢说出这样的话。”剧中袁任敢说,“过去的人他们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他们自由地活着。没有现在这么多吃人的礼教同文明。”而袁圆作为一个有活力的少女,其生命的自然形态也与身处道德规范框架的曾霆形成一个对比,这是两种生命形态、价值观念的对比。曾霆只不过是一只失去生命活力的“小耗子”,在两人天真纯洁的对话中袁圆选择嫁给北京猿人,这是对“小耗子再下小耗子,那个小小耗子多小啊”这种传统纲常和生命的空壳的批判和颠覆,同时存在着对生命空壳无限复制的忧虑。借助袁圆形象所表现的生命态度是向前看的,有着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用这种对比的审美方式来渴望“把这种沉闷的生活炸开”,利用这样一种力量,将旧的毁灭,新的重生,完成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审美构建,达到审美批判和重建生命理想的目的。就如袁任敢说完之后江泰的反应,“心里快活极了,说得对,不能再对了。”但是江泰只是停留在生命意识的感性的层面。最明显的表现是愫方、瑞贞的走出,是在生命意识觉醒和自我价值的渴望中来完成这一审美理想的。

二、自我价值的审美体现――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超越

愫方可以说是《北京人》中最温情的一个形象,其中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感,曹禺在不断出现于剧中的声响和号角中透露出一种生命的闲适与从容、寂寞和孤独,而这样的生命状态正是作者对于愫方的情感寄托。

曹禺在剧作中向我们介绍愫方“多年寄居在亲戚家的生活”使她时时感到“孤苦伶仃”。他用“哀静”来形容愫方,同时,内心的善良美好也得到相应的体现,“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可见曹禺在这里将愫方塑造成了一个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女性。她照顾曾皓、忍受曾思懿的刁难、关照家里的一切,却忽略了自我生命价值的意义体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有她最大的精神寄托,也就是她的表哥曾文清的存在。从某种形态上讲,“正是不可名状的孤独、寂寞感,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特征。”这样共同的精神特征,使得愫方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只要文清能够逃离开这个牢狱一样的家庭,她就愿意以自己一辈子的幸福换取文清真正的生命自由。在这个苦难的爱情观背后,有着一套愫方自己的生命哲学: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得到快乐,才能获得自己的快乐。

真正的悲剧是愫方与曾文清的生命之间其实难以彻底沟通,难以相生相惜,愫方为着一个“生命的空壳”,做出自己的牺牲,却无法得到同样的回应,这口残酷的黑暗的井,来自于精神上的不对等。美好生命无意义地消耗,却不自知,这是一种巨大的生命悲剧。愫方将她一生的情感和希望都放在文清身上,并且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照顾这个败落的家族,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展示了这种精神式的恋爱,当爱从个体性走向普遍性的时候,爱由具体的个体之爱走向爱的知识爱的理念之时,爱就能够超越自我超越恐惧和死亡而成为爱情中最为骄傲的东西。曹禺在此将审美创作转移到“以爱为美”的系统中,因此愫方在由一种精神的寄托转向对于整个家庭的爱,这种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理念存在着。但是愫方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其本身的生命意义来自哪里是值得思考的,“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要靠人自己寻找和发现的,生命的合目的性既要指向外部环境,更要指向自我,以达自成目的、自足自适。”如果没有个体意识的独立,没有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一旦曾文清这只没有翅膀的鸽子重新回归牢笼之后,她的精神世界就会面临坍塌,就像瑞贞说的:“把自己的快乐完全地放在一个人身上是危险的,也是不应该的。”因此,当曾文清经不起外面的风浪重新回归曾家大牢之后,才促使了愫方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价值确立的重新思考和选择。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悲剧性才慢慢消解,虽然是建立在男性世界的失落基础之上的自我觉醒,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依附性,但是毕竟出走了,那么自我的重新确立也是可能的。

人与人心灵之间不相通的悲哀,生命与生命之间被阻隔的悲剧另一部分体现在曾文清和曾思懿没有爱情的婚姻的痛苦,但是文清却又让思懿怀了孕,而他们的儿子曾霆和瑞贞之间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却仍必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义务,这又何尝不是家族文化下生命形态的悲剧呢,这种完全扭曲的生命形态的呈现,是一种传统文化下对生命无意识的封建的群像悲剧。而瑞贞的出走,也是个体生命价值自觉的苏醒,借助一种“打破”、“离开”的模式来强调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这是《北京人》中借助对自我的关注获得的生命美学的表征、理想民族性格的构建。同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曹禺说自己的这部剧是喜剧,“因为剧中人物该死的死了,不该死的继续活下去,并找到了出路,这难道不是喜剧吗?”可见,曹禺的喜剧风格也是通过生命意识的觉醒与自我价值的获得这两方面的主题表达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葭水.《蜕变》观后[J].上海:文汇报,1945.

[2]曹禺.北京人[M]. 曹禺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

[3]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剧作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廖全京.曹禺:在和中走向潜沉.

[5]宋剑华.原始野性的呼唤:《北京人》新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1.

[6]田本相.曹禺创作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7]田本相.曹禺与田本相谈话记录[M].曹禺传,第275页.

[8]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

[9]曹亚梅.曹禺笔下的“火”与“水”――从繁漪到愫方[J].社科纵横,2006,21(5).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2)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1-0055-02

价值观是反映人素质的重要形式,价值观的高低能够影响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一、高校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重要特点

1. 趋同性。随着我国社会改革进程的推进,当代大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现代社会仍是正面主流的文化氛围占据主导地位,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相同性特点,高校学生本质上都形成了一种追求先进的、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念,在大的宏观取向上表现出国家利益、大局意识为先的统一认识。

2. 可塑性。大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此阶段上对社会及人生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模糊的时期,对于我要做什么人、怎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意识还处于完善的时期,可塑行较强。经过了多年主流教育的影响,他们对于好与坏的认识已经能够独自分辨了,但是对自我价值及实现形式的认识还有待加强。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现实基础。

3. 易于迁移。高校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他们思想活跃、认知迅速,理解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这是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但是也是不利的因素。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强,往往一个游戏、一个情景就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取向,这充分表明他们的价值取向具有易于迁移的特点,这同时也在向我们提出警告:在大学生形成认知的阶段一定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

二、当代高校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重要发展趋势

1. 自我价值观念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中的“自我中心”原则开始不断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当代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对自我需求及自我价值的关注日益加大,这有利于他们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我素养。同时,他们没有忘记他们的社会主体地位,对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都比较关心,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条件下也在追求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不断发展自我的基础上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2. 主体意识和能力本位意识增强。所谓的主体意识就是指高校学生自我思想、自我认知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当前高校学生受到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他们的自我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具体表现为不喜欢他人人为地把不属于他们的意识强加到他们的身上,更不喜欢把他人的行为直接照搬到自己的实际之中,其自我选择意识增强。在能力本位意识上,当代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培养计划上规定学科的学习,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他们还主动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功利主义意识和行为增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开始转变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取向,逐步地认同市场经济的原则,他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重,不再是盲目地追求社会价值取向,而开始把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利益,在奉献社会的前提下不丧失自我。

4. 竞争意识及效能意识增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的重要思想,他们在生活之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如当选学生干部的竞争、奖学金的竞争、综合能力的竞争等。他们把竞争意识合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良性的竞争,不断地发现并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竞争的基础之上,他们还注重效能的提高。通过合理的竞争,他们发现自身与别人的差距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之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锻炼自我能力,以便提高自身的效能。

三、促进当代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主要对策

1. 提高思想认识,促使大学生形成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意识。高校学生担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他们的价值取向意识的正确与否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认真对待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仔细研究现代高校学生在价值取向意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事求是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促使他们形成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意识,正确实现自我的价值,为社会及他人做出贡献。

2. 将德育融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学生没有经过社会环境的洗礼,一般阅历较浅、能力相对不足,且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解决高校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的错误思想认识。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高校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深入企业、社区或农村实践的方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我的重要社会价值和自己所肩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养成甘于平凡、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3)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46 ― 04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政权的更迭。上世纪末,苏联主动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迅速,这是我们必须汲取的深刻教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它在目前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国内思想文化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显得异常迫切。因此,为了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也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与思想精髓,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其具体表现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

意识形态是包括思想方式、信仰、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内容和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构建,受一定的价值观所支配,并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规定和制约着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意识形态总是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组织,代表其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有着强烈的价值指向性。从根本上说,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乃是在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封建主义以森严等级、固有特权为价值特征,资本主义是以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价值导向的,而社会主义则是以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资产阶级近代以来先后发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宣扬理性、自由、平等、人权,反对封建主义的专制、独裁、等级、特权,在思想意识领域对封建主义展开猛烈进攻,并最后封建统治,夺取政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资产阶级极力鼓吹的自由、民主、平等并非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独占的战利品,而广大的劳动群众仍然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平等、自由、民主等口号不过是资产阶级为掩护阶级统治的实质,用来欺骗和迷惑民众的幌子而已。而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要消灭剥削和阶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超越,更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与灵魂,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世界人类文明成果相衔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是在我国国内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形势下,统一共识、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也是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抵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的有力武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反作用。意识形态具有价值导向性和辩护性,能够促使社会成员认同现存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发挥着凝聚人心和整合思想的功能。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人们精神的共同纽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选择判断无不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沉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理想夙愿,尤其反映了近代百年以来的奋斗目标。它向人们明确了在当代中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根本问题。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只有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促使人们更加坚定不移的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助推器,法治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整个社会树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标准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向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塑造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形成全体公民崇德向善的追求,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和未来。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先进的思想引领和有力的价值支撑。

二、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困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紧迫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特定的“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体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有序和谐的状态”〔2〕 (P33),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维护自己所依赖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关系到自身存亡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有着极端的重要性。保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确保主流价值观的安全,即主流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践行,成为社会的价值共识。而目前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极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极具紧迫性。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消极腐败行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捂,威胁着国家政党、政权的稳固性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未能把马列主义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仅仅将马列主义放在嘴上讲、纸上写,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怀疑甚至否定。而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理想信念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将直接动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同时,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精神上缺“钙”,导致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迷失、道德信条沦丧,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所侵蚀,,祸害群众,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国家的安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在社会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党内的贪腐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党内的蛀虫,严重降低了党的执政能力,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使人民群众降低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信度和凝聚力。同志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3〕(p53)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我们党在维护特定阶级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意识形态把政党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任何政党的产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前提……,政党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即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获得力量的根本所在”。〔4〕 (P235)一个成熟的政党,只有确立符合自我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完美意识形态,才能够团结同志,争取群众,实现党的宗旨。因此,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政权而言也极端重要。它是国家政治安全的精神支柱,在保证社会价值导向、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摧毁了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意味着打垮了这个政权,所以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和多元价值取向的渗

入,极大地妨碍着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任何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体现,因而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一直遭到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断攻击和诋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的目标。他们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文化交融加剧的契机,凭借优势的科学和经济地位,以输出的商品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工具,进行信息垄断、思想渗透和敌对宣传,大肆传播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个体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门。与此同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也渗入我国现实生活,向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念发起种种冲击。由于上述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有着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看似客观的历史依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蛊惑性,较容易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同甚至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弱化,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益侵蚀大学生群

体,严重影响着未来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与成长环境较之以往复杂了许多,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样化都对学生群体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敌我势力、新旧思想、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争夺大学生群体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西化、分化伎俩,对我国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国内,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扩大,给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他们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以致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出现混乱。一些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等问题,常常分辨不清。还有一些人一方面推崇诚信、敬业等基本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却时常是非善恶难分、价值观念模糊;一方面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却在价值评价上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认知与价值观实践脱节。这种未来接班人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混乱,对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极其不利的。

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东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实质是一种话语权或曰文化软实力的争夺,是国际影响力和渗透力的较量。一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否强大,决定了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广度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争夺”〔6〕 (P660),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才有必要强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提升国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教育和引导国民成为拥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公民。因此,抓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意识形态安全之紧迫性的自觉应对,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负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防线”。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第一,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确立起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终身奋斗的目标。第二,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的价值追求,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第三,强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在社会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群众的榜样和楷模,努力实现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要求群众不能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督促党员干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最后,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制度是强化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证。要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引入到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选拔任用制度中,形成有效、有力的制度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加强德行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防止放纵堕落、贪污腐化的不良倾向。以此夯实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防线”。

(二)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防线”。

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践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旨。首先,要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用浅显易懂的方法、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最大程度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了解,进而促使人们自觉自愿接受并认同,主动摒弃错误、不良的价值观,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其次,要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向群众宣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增强道德责任感。再次,要推动群众广泛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必须要落到实践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良好局面。通过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深化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理解和领会,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愿性、自觉性、主动性。以此筑牢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防线”。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好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纵深防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抓住了中国的未来,有效地延展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战略纵深。“纵深防线”的构筑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融入高校教学全过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向学生系统完整地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神、本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横幅、标语和海报等各种形式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感染。创造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之于行。要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内心的信仰、行动的指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目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家长和社会各方面要积极配合与协助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社会风气,使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家庭和社会中也能获得良好的熏陶。总之,要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大学生主动拒绝错误思想观念的诱导,形成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人格,做到胸怀远大理想抱负,立志成长成才,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的社会主义理想才能够最终实现。以此建好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纵深防线”。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政权的更迭。十以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7〕抓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大举措。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呼唤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主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做出的选择。坚定不移地抵制错误思潮的腐蚀,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在眉睫的重大使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参 考 文 献〕

〔1〕.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01).

〔2〕石云霞.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02).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4)

关键词:价值观 社会“合力” 社会思潮

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出:建设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断是我党不断探索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又是对这一原理的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精神动力构建的指导思,是我国社会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体系是主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与观点。它是以主体的需求为基础,整合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形成的观念体系。按照主体的不同,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也和一般社会意识一样有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之分,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价值观系统。任何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群体价值观形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一部分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系统之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也即意识形态,是以观念的形式再现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内容之一。它积中表达了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规定,对其理想的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我国社会的追求目标及这种目标本身的性质。因此、它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展理念、追求的目标。因而是社会产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要求,是彰显社会主义特色和本质的重要标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这一道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保障。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它通过社会价值标准、价值要求、价值理想等的塑造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现这一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就在于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一方面,我们在历史上经历的失败的教训与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另一定面,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应走之路作出明确规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其次,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力的保障

共同的社会思想意识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形成的力量之一。只用心往一处想,才会有力往一处使。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历史发展“合力”的思想,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思想,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演变的“自在性”和“盲目性”,它具有“自觉性”和“自为性”,它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的活动,任何事情都是人们自觉活动、自觉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结果。尽管个人的理想,追求、信念等的最终根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们的需要、理想、追求和信念等又是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直接依据,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及这一过程的目的之实现是决定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所以的:态度决定一切。当然社会的精神力量决不仅仅是个人的意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慧认为社会精神动力还有较高的层面,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以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虽然经济状况归根结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但是,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已的历史,经济的力量最终是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借助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恩格斯指出:对于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如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观点,宗教的观点等。意识形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像宗教、哲学等这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有时也会作为条件、甚至作为原因,反过来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社会合力的形成是各种精神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要形成“合力”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要有一致的精神状态,要有相同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 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附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需重新构建,各种思想观念在此碰撞,我们社会更深入的发展急需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重构和整合。而信念动摇、信仰模糊、诚信缺失、价值多元等精神生活的现状更需合时宜的共同价值追来引导和统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的党中央洞察了我国社会时局的特征,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确定了指导思,描画出了共同理想,精练出了精神内容。构建了道德行为准则,回应了社会的呼唤,是凝聚力量的核心。

j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处理各种社会思潮的指导思想。

要形成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就应当协调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正确引导各种思想意识理论,包括宗教信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协调和引导各种社会思潮提供的依据和指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在的成就,与此同时,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精神生活也经历或正在经历着激荡。思想意识“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表现,在多样的背景下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腐朽的思想的碰撞与斗争是这个时期思想意识领域的最大特征。这种“多元化”首先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多元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们社会生活与实践“多样化”反映,是人们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在观念上的真实写照。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理想与目标有不同内容与不同层次之分,有高尚与否之分;这种“多元化”在人们生活态度上表现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区分。其次这种“多元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陪随着对外交流,各种思想文化,各种文明也流入我国,这种多文化多文明的共存现象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出现思想观念的多元与价值观上的多元。“多元化”的出现一方面体现的社会的宽容,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与确认的表现,是世界统一性的基础。然而,多样性是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没离开统一的多样性,这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决定。在价值观领域里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与多样的关系就表现为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没有“多元”为基础的“一元”是单一的而不是辩证的。承认多样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导当今社会思潮的前提。当然,尊重与包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讲道理”“明是非”,坚持真理是标谁。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做到以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倡导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是非标准去衡量各种现存的社会思潮,通过这种评价与判断然后做抉择,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为价值认识与评价值的多样性提供基础与依据,从而实现具统一的多样,具有多样基础上的统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本社会主义制度之本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所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为构建我国社会发展强大精神动提供了理论依和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5)

在当今世界,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已经成为各国高校的重点教育内容,大学创业教育在全世界迅猛开展。但是,在迅速发展和被重视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比如,存在明显的功利性,流于形式没有把握真正的创业精髓,难以建立全社会认可的创业氛围。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没有深刻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本质和哲学涵义。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进行哲学层面的分析和思考,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供更深刻、全面的途径分析。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观点,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也一直秉持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98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更加确定了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是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谁掌握新的科技动态,谁就掌握着市场的命脉和前途。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更好地将科学技术融入创新创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才可以将大学生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无疑为生产力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因素,大学生先进的科技理念和创新的头脑,都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因此,从哲学角度来思考,任何一种科学技术本质上都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潜在的科技生产力更快的转化为现实,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人的价值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内容。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存在,并且人也是一切价值的前提。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有尊严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趋于成长的本能,要实现人的价值基础,首先要完善人的社会价值,有了社会价值,才有了人作为自我实现的前提。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将自己的科技能力和知识贡献出来,投入到社会生产中,意味着大学生为了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自我的贡献和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自我精神的满足。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大学生的创业是创办科技公司,还是技术养殖,都是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和成果,在获得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达成了发挥自身力量、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目的,并且得到了尊严和肯定,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突出了创业教育的价值层次

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创业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价值本身,而是需要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参与,价值不可能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只有人的参与,满足作为人的价值实现和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业教育本就是作为人进行活动的产物,满足了人进一步改造社会、完善自我的需要,所以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人,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已经渗透了一定的创业教育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创业教育本就是为人完善自我、改造社会服务的,而作为主体的人进行创业教育时,必定会设置创业价值的理想,创业价值的目标,以此去实现人对创业设置的期待和目的,创业教育是实现创业价值的条件,但并不是创业价值的最终目标。

创业教育本身即是创业价值实现的过程又是创业价值的一部分结果,参与创业价值实现的每一个主体都有着自身的价值追求和需要,在创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创业价值的理想目标也变得越来越现实化和具体化,不再是一味崇高或理论上的价值观念,一切目标最终都会落到现实层面得以真正体现。并且,创业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还依靠创业教育主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在真正的社会劳动中创造价值,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来体现创业教育的价值。

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体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自由是作为人类发展生存最高的追求和理想,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人类的自由可以分为物质自由和精神自由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互相推动,共同构成了自由的完整定义。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推进创新创业,本身就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引导着大学生发展的方向,鼓励自主创业是对大学生自由发展的肯定,创业在经济活动中本身就体现着自由,但也不是绝对的自由,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规则。另外,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了人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不断发掘人潜在的能量,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创业实践过程使其自身达到全面性的发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还是个人自由的追求,都回归体现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学理论的观点。

(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意识建构及行为转化研究――以交换旅游“来我家吧”为例,项目编号:2017ZDX252。]

参考文献

[1] 李绍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程瑞,赵燕妮.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现状的哲学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3(12).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意识形态教育 挑战 措施

[作者简介]陈思玉(1978- ),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江苏 常州 2130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58-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师生交流越来越频繁,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文化为载体,逐渐渗透进大学校园。同时,由于青年人聚集,对知识的天然渴求,倡导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一些外来的思想观念极易找到滋生的土壤,所以高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2014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代青年大学生心智发展逐渐成熟,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个体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多元特色比较明显,具备了明辨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能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青年大学生离开高校进入社会后,再难以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因此高校是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后一块核心阵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关系青年自身的成长和祖国民族的未来。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挑战

当前全球化蓬勃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正面临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开放促改革,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我国文化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是我国文化教育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全方位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文化产业开放导致的文化产业体制结构转变和西方文化高度流行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经济、资本和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掌握的网络信息资源,以语言、影视、音乐、书籍、游戏等文化形式为载体,加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出力度。在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大肆流行的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传播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现实中,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对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超过60%的大学生喜欢欧美影视作品,而选择中国大陆影视作品的仅占10.34%。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当代大学生的“市场主体利益”意识被唤醒。与改革开放初期一味拜金、拜物等功利价值追求相比,当代大学生被唤醒的不仅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其对精神利益的追求也明显增强,但是这种追求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干扰,逐步向多重、多维结构转变。

(二)内部挑战

1.高校还没有切实把意识形态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来看,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想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当代大学生大都在20岁左右,在我国实现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将作为主力建设者全程参与。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因此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要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隐蔽性、迷惑性、长期性和渗透性有清醒的认识,要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联系起来。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还没有充分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误区:一是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组织、宣传、团学以及思政教学部等部门的职责,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专属任务;二是认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而言,对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礼记・文王世子》中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都说明为师者应注重“道行皆修”“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道”“传德”尤为根本。这是我国古代所倡导的教师职业价值追求,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这里的“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逐渐创新和丰富,对于高校而言,今日之“道”“德”,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激励当代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目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到高校教师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的60%。③由于他们正处于家庭与事业成长的关键期,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重专业水平提升、轻意识形态养成。因此,培育当代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其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变”的特性不明显。首先,大学生在变,他们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各种新思想和新观念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知识和事物的理解不唯上、不唯书;其次,教育环境在变,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不仅来自于书本和教师的讲授,在“微时代”,大学生信息接收途径广泛,而且信息内容复杂多样;最后,教育内容也在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的对象、环境、内容等要素都在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应时而变。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现出三重三轻的特征: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考核、轻考评。教育者可以通过理论灌输,并且以考试的形式强迫学生记住条条框框的理论,但是不能强迫学生把这些理论铭记于心、践意于行。另外,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排他性,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这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的现状是冲突的,如何在“多元”的社会中进行“一元”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中国梦在国家、民族和个体三个层次的根本要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层面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紧跟时展步伐和改革开放的最新实际,由上而下、由内及外、由深出浅,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而是要在很多张色彩不一的纸张上画出清晰明确的图案。如何利用纸张上的既有色彩来配合图案的形成,如何防范别人到纸上乱涂乱画,这都需要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指导我们如何构思和采用什么样的技艺来完成画作,这个过程就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落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高校和我国现实中最伟大的实践。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环境,从空间上来看,分校园环境和校外环境;从形式上来看,分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总体上来说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统筹规划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环境建设的软件方面包括学术环境、管理环境、舆论环境,通过校训、校歌、校标等载体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硬件环境包括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壁廊、雕塑等设施,以为校内楼宇、道路、桥梁命名等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二是积极监控网络虚拟环境。实践证明,网络对于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利远大于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能“谈网色变”,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便捷、快速以及普及等特点,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积极监控、密切关注,对敏感的网络热点进行及时、合理的解读,充分利用正面信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利用负面信息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其次,高校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成果的数字化建设,以视频、音频以及漫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传播。最后,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管理制度,对恶意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确保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不留意识形态教育的盲区和监控的死角。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施教者不限于教师,受教者也不限于学生,双方都具有主体能动性。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经过家庭、社会和中小学的初步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自我理解、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作用。高校教师尤其一些年长的教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们对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变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他们可以用亲身经历告诉青年教师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高校目前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拥有海外交流学习的经历,他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两种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可以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要认识到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的现实,更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他们把这种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后勤服务人员虽然不直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

《礼记・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齐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治国、平天下则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我国古人的价值追求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倡导,以及中国梦的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三个层次体现出一致的价值本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古人在这三个层次的价值追求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创新。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五四”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党的十用十二个词从三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精辟的概述,是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再次发展和创新;是借助科学工具、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该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从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实践和创新。高校应该通过与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名人故居、科技馆、规划馆、展览馆的合作,丰富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营造一个多维、开放的育人环境。高校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名人故居,用我国辉煌的历史文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自我精神享受,而是要从中寻找今时今日仍有用的价值追求,从文化根源上找到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我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受尽屈辱。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这种精神动力,避免因民族感情的过度膨胀把学生带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高校还应该把学生带到科技馆、规划馆,以及经济、科技领域的展览会,参观现代文明成果展,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告诉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以史为鉴,以今为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激励他们用笃实的行动把自我人生目标和国家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注释]

①付晓丽.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

012347581.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TY4Mjd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VaK2RxRnlublZMN0pWRjI2SE

xDOEdkVEVycEViUElSOGVYMUx1eFk=,2012-02-01.

自我意识的价值篇(7)

【摘  要  题】档案鉴定

【关  键  词】档案价值形态

【  正  文】

档案价值形态,就是指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档案价值相对性特点的表现。因为档案价值取决于档案主体,以档案主体的尺度为尺度,所以档案价值必然会在现实实践中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也可更通俗地讲,档案价值形态就是档案的具体价值或者具体的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对各种档案价值具体的抽象和概括。档案价值与档案价值形态之间是抽象和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融于个别之中,个别包含着一般。

一、为什么要区分档案价值形态

我国档案界一直有人对档案价值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如张开森在《天津档案》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在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关系》一文,提出一个公式:档案的保存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保管成本,从而得出结论:“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未必都有保存价值;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肯定无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必定有利用价值”。其它相关论文还有周耀林的《档案价值层析》,吴祖鲲、吴桐的《论档案的功用和文化价值》,柳再义的《档案保存价值的定量研究》,彭光照的《浅析档案利用价值的构成因素》,张斌的《论档案价值形态》等等。由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也认为,档案的基本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但笔者感到,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价值具体形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不够系统和深入。正如张斌所指出:“我国档案界一直比较注意对档案价值具体表现形式的总结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憾:一是对档案价值形态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统一地、系统地把其作为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二是对某些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比较浅显,感性认识的成分居多,缺少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档案价值形态的研究推向系统化和理论化。

除上述之外,区分档案价值形态对笔者来说,还有两点考虑。首先,我们认识和评价档案价值,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把握。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是微观上,档案价值会因其相对性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如一个单位的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价值结构、价值表现形式乃至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性质、需求角度以及需求内容也存在差异性的,某种档案此一时有价值,彼一时则无价值等。研究档案价值形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档案价值,进而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研究档案价值转化,需要实现分析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研究档案价值转化提供逻辑支点。档案价值转化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因此,对档案价值进行区分,并剖析不同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将为后面章节的展开论述做好准备。

二、档案价值具体形态及其关系

1.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源流关系,可将档案价值从整体上划分为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原始价值是源,从属价值是流,两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提出的。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我们现在承认,文件要能够成为档案,其产生和积累就必须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并且除了达到此种目的的价值之外尚有其它一些价值。这就是说,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于原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它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谢伦伯格的本意,谢氏认为,档案对于原机构的价值是由文件当初被产生和被积累的特定目的决定的,这说明档案的原始价值包括文件价值(由文件当时的作用大小决定)与档案的初始价值(文件产生机构积累的意义)两部分。而档案的从属价值是由其原始价值衍生而来的价值,表现为对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利用者的意义和作用。当档案不再被其形成者所利用时,并不说明此时的档案已没有价值了,实际上,档案的原始价值已转化为从属价值了,表现为档案价值的扩展趋势。在我国档案界,通常把档案的原始价值叫第一价值,把档案的从属价值叫第二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指出:“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从双重性来说,档案时机关的作用,可称为第一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可称为第二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可见,档案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双重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过渡性。当档案由第一价值(原始价值)过渡到第二价值(从属价值)时,其价值发生了扩展,我国档案界称之为“档案价值扩展律”。其实,从实质上看,档案价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转化过程中。档案的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过渡实质上是档案的原始价值向从属价值的转化。

2.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

关于档案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思想,最早也是由谢伦伯格提出的,他当时称之为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指出:“在讨论美国国家档案馆所逐渐形成的那些鉴定标准时,我要提到两个问题:(一)公共文件内关于产生它的那个政府机关的机构组织和职能运行的证据;(二)公共文件关于与政府机关有关的个人、法人团体、问题和情况等情报资料。因此,公共文件有两种价值,即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谢伦伯格只谈到政府机关形成的公共文件的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没有涉及到政府机关以外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形成的文件。其实,他的这一思想完全可以延伸开来,同样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形成的文件。所谓档案的凭证价值,就是指档案能够作为其形成者的有关情况(如单位的组织、职能、开展的活动、个人的自然情况等)的证据;所谓档案的参考价值,是指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对档案形成者及其以外的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参考意义和作用。笔者认为,谢伦伯格所说的情报性价值即指的参考价值,因为“证据性”和“情报性”就如同“凭证”和“参考”两个概念一样,它们的外延界限非常清楚,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对于一个政府机关来说,要判定其档案的凭证价值,应当从3个方面去把握:一是该机关在所属行政等级系统中的地位;二是该机关的职能及其性质;三是该机关根据规定的职能所进行的活动及其性质。总之,判定档案的凭证价值,主要是根据机关的地位、职能和活动,地位越高,职能越重要,档案价值就越大;反之,档案价值就越小,谢伦伯格认为:“在考察证据价值时,档案工作者也可能会同时保存具有其它价值(不仅对于行政官员和行政管理研究者有价值,而且对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一般学者有价值)的文件”,(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并进而认为,档案的情报性价值一般也被称为研究价值,即公共文件由于含有对各种研究有用的情报资料而固有的价值。情报价值来源于公共文件中有关公务机构所处理的人、地、问题之类的情报资料,而不是来源于公共文件中关于公务机构本身的情报资料。

我国档案界一般将档案的情报性价值表述为“参考价值”,或通俗地称为档案的“参考作用”,指的就是档案所记录的信息对于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所具有的参考意义。所以,档案的参考价值又可分为多种具体形态,如行政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知识价值等等,这是由于人们参考档案的角度及所运用的领域不同决定的,在此,不必赘述。

3.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界最常用的一个关于档案价值的术语,“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实践中,通常所说的档案价值,指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也就是说,一提起档案价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而非其保存价值。因为,“利用价值”可能会更通俗、更直接地反映档案可供人们利用从而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价值属性。实际上,档案的利用价值是针对档案的具体用途而言的,即指某一(或一部分)档案对具体的利用者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如某份学籍档案中有关某一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记录,对该学生考研、谋职或出国留学等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凭证作用;某份工程设计档案成为有关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的直接依据;某份车辆管理档案成为处理某起交通事故的原始凭证等等。上述中的“参考作用”、“直接依据”及“原始凭证”都是指的档案具体的利用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价值微观化的表现形态。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绝对的;从微观上讲,档案是否具有价值,会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此时有价值而彼时则没有价值。这里所谓有没有价值,则是以有没有某一具体的利用价值为衡量标准的。”(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所以,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有多种具体形态的,多层次的。

档案的保存价值是在人们意识到档案的利用价值之后才认识到的价值形态,因为只有人们认为档案有用,才有可能有意识地保存它。再者,当我们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时,不仅要首先断定档案有无利用价值,而且要搞清楚其利用价值的大小,以确定合适的保管期限。“档案的保存价值,是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紧密相关的一种价值形态,我们在鉴定工作中所讲的鉴定档案的“价值’实质上就是鉴定具体的保存价值”。(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也有人认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主要着眼点,是挑选和确定哪些档案需要保存以及保存多长的时间。因此,鉴定档案价值,更确切地说,是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注:陈兆@①、和宝荣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可见,档案的保存价值与档案的利用价值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的保存价值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的具体反映或形式,是以保存时间长短体现出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的保存价值也就是指档案具有利用价值的时间限度,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保管期限”。(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总之,档案的利用价值与保存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的保存价值的基础,保存价值是利用价值的时间限度,档案的保存价值包括利用价值和保管代价。

4.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存在状态或表现状态可将档案价值分为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档案的潜在价值是指档案处于“休眠”状态时的价值形态,此时的档案没有被纳入主体的活动范围,档案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这就是档案价值的隐含性。档案价值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毕竟不像档案实体那样具体。档案实体是档案价值的载体,档案价值是档案载体的灵魂。无论是档案的凭证价值还是档案的参考价值,平时都表现为潜在价值,只有被人们利用时,档案的潜在价值才能外现,即转化为现实价值。如一份合同,平时只是放在档案室或档案馆里,这时,它只具有潜在价值而不具有现实价值。

档案的现实价值相对于其潜在价值而言,是档案正在被利用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由于档案被利用,从而对档案主体造成一定的效应(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所以说,此时的档案价值表现为现实价值。一份房产证为某起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证据,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这一过程使该房产证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由上述可知,档案的潜在价值是我们从理论上认识的,档案的现实价值是我们从实践角度衡量的,从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过利用档案的主体——人这一中介,档案利用主体是实现档案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决定性因素。

5.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

如果撇开具体的档案,把档案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档案价值表现为绝对价值形态。因为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别的不说,单从延续人类文明史这一角度来说,档案价值也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档案具有绝对价值。再者,从档案价值的客观性来说,档案价值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档案对于人的价值是绝对的。

“绝对”与“相对”是哲学上两个重要的范畴,两者不可分割。提到“绝对”,必然有“相对”与之对应。档案的相对价值是人们从微观上对档案价值进行认识的结果。从微观上看,有四条理由可以说明档案具有相对价值:其一,同一份档案对于不同的利用者具有不同质或同质不同量的价值;其二,同一份档案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如我国至今还保存的6件唐代档案,在当时来说,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珍贵;其三,同一份档案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价值,如一个地区的土壤档案对于另一地区来说,可能就没有多少价值;其四,同一份档案在全宗内档案完整程度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完整程度高时,其价值相对小,完整程度低时,其价值相对大。

6.自在价值与自为价值。

所谓档案的自在价值,是指客观存在的未必为人们认识实现的档案价值;所谓档案的自为价值,是指已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的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不依赖于档案价值认识和档案价值评价主体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对于档案价值和档案价值评价主体来说,一切档案价值都是自在的,都具有自在性。但是经过人们的实践、认识、评价以后,人们就可以观念地把握档案价值。譬如,“高龄”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从法国大革命时期直到迈斯耐尔提出“高龄档案应当受到尊重”原则之前,一直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档案的书法艺术价值、美学价值等在一开始也未被人们所认识,档案的这些价值就表现为自在价值。因为档案的这些价值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未被人们认识、发现和观念地把握而已。当人们正确地认识并在观念中把握档案价值时,档案的自在价值就转化为自为价值。档案的自为价值是其自在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档案自在价值的已知形态,是档案自在价值的近似反映。

档案的自在价值如果不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就可能永远是自在的,不能得到实现。档案的自在价值与自为价值的关系是存在与认识、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档案的自在价值向自为价值的转化,是以档案利用主体实践、认识和评价活动为中介的。档案客体的自在价值是未知的、无限的,其中的某些自在价值转化为自为价值,并不等于说,档案客体就无自在价值了,相反,档案客体仍有其它自在价值需要人们去不断地认识和发现。档案价值不断地从自在形态转化为自为形态,再转化为潜在形态,最后到现实形态,档案价值就是始终处在这样的运动过程中。

7.正价值与负价值。

档案价值最终表现为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或功效,由此可知,档案价值应当包括正价值和负价值。所谓档案的正价值,就是指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正确的、积极的效应;所谓档案的负价值,是指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反向的、消极的效应。那么,档案价值如何表现为正价值、负价值呢?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档案价值是通过人们的利用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其特定目的,而且这种目的往往是由特定需要决定的。因为人们的需要形成人们的动机,动机又形成目的。可以说,人们利用档案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但这不等于说,“满足需要”就是档案价值。其实“满足需要”只是形成档案价值的一个必经环节,它不是档案价值的标志。档案价值的标志是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或功效。档案主体的需要是产生档案价值的出发点,没有档案主体需要,也不会产生档案价值。当档案主体的需要是正当的和健康的时候,那么,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就是正向的、积极的,档案价值就表现为正价值;档案主体的需要不正当、不健康时,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就是反向的、消极的,档案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档案只能产生反作用。用设备档案来维修机器,用历史档案进行学术研究,用城建档案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档案主体的正当需要而利用档案;相反,为了沽名钓誉而篡改自己的人事档案,法庭作证提供假证据等等,这样的利用是为了满足一些人不正当的需求,档案价值必然表现为负价值。可见,决定档案价值正负的因素是档案主体需求的性质,

8.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其实就是指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档案价值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谓档案的眼前价值,就是指档案对于人们眼前或近期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功效;所谓档案的长远价值,是指档案对于人们将来的、长远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功效。档案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一般指档案的正价值,它们是按照档案功效的长短来划分的。档案功效的长短既与档案客体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会受到档案主体的档案意识的影响。

首先,档案功效的长短受档案客体本身特点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类型档案,其功效的长短自然不同。如一般而言,会计凭证的功效要短于会计报表的功效,机密档案的功效一般长于非密档案。不同内容的档案,其功效也不同。如一般的事务性通知只具有短期功效,而与其同一个立档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无疑具有长期功效;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档案,其功效相对长,反映立档单位次要职能活动的档案,其功效相对短。即内容重要的档案,其功效持续时间长,内容不太重要的档案,其功效持续时间较短。

其次,档案的功效也与档案主体的社会档案意识有密切关系。档案主体的档案意识,很大程度上是档案价值在档案主体头脑中的映象,即档案主体的档案价值意识。当然,档案主体的档案价值意识是建立在档案主体对档案客体及其属性价值的认识基础上的,但档案价值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档案主体的档案意识,档案价值意识强,档案意识就强;反之,档案价值意识弱,档案意识就弱。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对同一档案客体,具有不同档案意识的人,对于档案客体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也不一样。档案意识弱的人,可能只看到档案的短期功效,而档案意识强的人,既能看到档案的短期功效,又能预测档案的长期功效。档案意识的形成与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档案作用的感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1931年,周恩来就表现出其关于档案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的思想。当年,他在党中央起草的《文件处置办法》上亲笔批示:“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两种,一份存阅,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注: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4页。)

档案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般而言,档案的眼前价值是对于档案形成者的价值,或者说是档案的原始价值,它是档案长远价值的基础。没有档案的眼前价值就不会有档案的长远价值;档案的长远价值是对于包括档案形成者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体的价值,所以,档案的眼前价值服从于其长远价值。在鉴定档案价值时,立档单位的眼前利益应服从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是首要的原则。档案的眼前价值,在扩大档案利用范围的条件下,就会转化为长远价值;档案的长远价值,在缩小档案利用范围的条件下,又转化为眼前价值。

如何处理档案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系?应当从档案的长远价值着眼,从档案的眼前价值着手,既照顾到眼前价值,又充分地考虑到长远价值,从而使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互相促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