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3:08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1)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课时

4

教学目标

1、运用理论知识和案例剖析结合的方式阐述个性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培养0—3岁婴幼儿的良好个性;

2、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稳固的行为习惯;

3、指导家长怎样应对婴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帮助婴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稳固的行为习惯。

教学思路

针对我国幼儿的教育现状,特别是0—3岁婴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所出现的只注重智力发展而不重视个性培养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教学,引导抚养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提倡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达到早期教育的目的。

教学环节

一、个性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1、以世界上不存在两棵完全一样的树引出课程的主题,阐明个性的差异性;

2、说明个性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个性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以“人格生态圈”阐释遗传、环境、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从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几方面个性品质阐明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婴幼儿的个性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婴幼儿乐观稳定的情绪

①、关系重于教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妈妈的裙带》的故事引出主题,结合现在的亲子教育模式,阐明关系重于教育的原因;

②、运用名人故事阐释亲子教育应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本,并且使孩子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培养融洽的亲子关系;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

①、观念引导:家长培养婴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需从零岁开始;

②、同伴交往和游戏体验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3、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

①、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向家长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需要被尊重,并且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②、提倡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避免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

三:养成良好稳固的行为习惯

1、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说明从小培养婴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2、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案例指导家长如何从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1、从环境、幼儿的个性、幼儿以往的经验等因素来剖析为何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

2、正确认识分离焦虑,2—5岁是婴幼儿的分离期;

3、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资源

教师、0—3岁婴幼儿抚养人、投影仪、电脑、PPT、视频、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资料

[1]早教月月通:0—3岁/王木木主编.—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3

[2]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李苏仁,陶红亮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

[3]早教学校/崔绍珍,吕庆瑛主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11

[4]1分钟教育:培育出色宝宝的101个方法/李轶君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2)

关键词 幼儿 情绪情感 体验 移情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Foster Children's Empathic Abilities

YANG Ning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Empath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empathy as an important social emotion,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natu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ood empathic ability to promote pro-social behavior of child care, and reduce aggressive behavior. Thus, to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in children, it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children; emotion; experience; empathy training

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主要包含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本文所探讨的移情主要是情绪情感的移情,从幼儿家庭、幼儿园活动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1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1.1 在婴儿期,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了处于隔离状态的孤儿院儿童,里面的婴儿很少有机会与人交往,而保育员也只是每天履行公事式地与孩子接触,没有目光的交流,没有亲吻、逗乐、游戏。这些孩子的社会性刺激极端缺乏,最主要的是缺乏应答性的环境。这样就使婴儿早期涌现出来的需求、种种情感表示都因得不到及时反馈而减弱。这些儿童在以后的成长中,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矫正,他们将对他人的情感也同样缺乏“应答性”,即对他人的情感表达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建立一种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幼儿移情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在婴儿期,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息应及时回应,经常与孩子发生肢体的接触、目光的交流,经常对孩子微笑,亲吻或拥抱。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家长要创设具体的情境以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霍夫曼曾指出,“由于大多数移情唤醒的过程取决于直接的情境和个人线索,人们很容易受到直接情境中受害者所偏爱的移情倾向的影响”,因此,直接情境中的个人忧伤可能比不在眼前的个人忧伤更能唤起移情。因此,在培养幼儿移情能力时,家长要善于创设和利用具体情境。家长要借助具体媒介的力量,在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尝试体会他人的情感。电视节目中有相关的故事情境、动画片中有相关的剧情时,孩子身边有需要关爱的人,家长应当抓住时机,应时应景的与孩子交流,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情绪情感的表达。

1.3 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与幼儿进行积极、民主、平等、友好的互动和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幼儿获得对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认知,包括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正确理解,准确分析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进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观点采择能力。研究表明,婴幼儿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来获得情绪情感体验的,最典型的是看到别人哭笑时,他也同样跟着哭笑。婴幼儿通过观察父母的情感表达,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认知。因此,在日常的亲子互动和交流中,家长要敢于在幼儿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这对于幼儿获得情绪情感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家长在表达情感是要保持适度的原则。“过度”的情感表达,不仅不利于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认知和体验,还会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幼儿的心理创伤。因此家长在幼儿面前需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的认知和体验,以利于幼儿的移情的产生。

亲子间情感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如绘本阅读、亲子游戏等。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父母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提问关于故事主人公的情绪情感的相关问题,如 “他怎么了?”“他为什么哭(笑)?”等问题。这样不仅会让幼儿理解他人的感受,获得对他人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认知,促使移情的产生。在亲子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互换角色,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扮演幼儿,从而让幼儿体验父母的情绪情感,理解父母的感受。

2 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2.1 教师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移情能力

这种方式与家长利用和创设具体情境是相类似的。由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时间比较长,这要求教师善于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情境,增强幼儿的移情体验。在吃饭和午睡时,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互助、分享、谦让等行为,并对幼儿的这些行为予以表扬,发挥榜样的作用,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移情。另外教师要利用幼儿的“泛灵”心理,即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让幼儿学会关心其他的事物,比如幼儿园里的动植物,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增强幼儿的移情能力。

2.2 在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充当成人的角色,按成人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从而使幼儿理解他人的感受。就是通过换位思考或替代想象,站在别人的处境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切身体验他人行事的方式和态度,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提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让幼儿通过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扮演,使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从而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以提高其移情能力。

2.3 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马卡连柯曾指出,集体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会真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情感变化。这里所说的人际交往,主要是指幼儿同伴交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活动、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同伴关系是否良好对幼儿的移情具有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即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与他人合作、易被同伴接受的幼儿具有更高的移情水平。

因此,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幼儿活泼、外向的性格,让幼儿可以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更好地为同伴所接受,更好地促进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幼儿的集体生活多半是在幼儿园中发生的,因此,幼儿教师关注幼儿同伴交往的状况。对于那些孤僻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使幼儿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养成关爱、分享、谦让、互助、尊重、同情心等品质。因此,集体生活或者群体性的活动对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移情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现今社会,从长远来看,移情能力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它不但能激发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还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幼儿的攻击。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移情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心理百科全书(上中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马丁.L.霍夫曼著.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杨韶刚,万明,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3)

〔关键词〕专访;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9-0010-03

李中莹除了最早把NLP完整全面地介绍到国内之外,他也被认为是华人界NLP学问功力最高的导师之一。李中莹经过多年的全心研究和实践,开发了针对中国家庭问题的系列课程,涉及的主题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孩子快乐学习”和“家长自我提升”,这些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做父母及夫妻的正确心态和有效技巧。其中,关于“亲子关系”这一主题,李中莹专门著有《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一书,该书以其简洁、通俗、可读性和操作性强等特点连续畅销12年,并于2013年推出“升级版”。

在独生子女时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成为人们格外关注并热议的话题,“亲子关系”“家庭教养”等与子女教育有关的问题也为家长们所津津乐道。在采访中,李中莹谈到,虽然从表面上看,在我们这个时代,孩子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实际上,“今天的孩子受到的关注不是更多而是更少。今天大部分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比当年他们自己是小孩时所获得的父母陪伴的时间更少,而所作的沟通,在质与量上都有明显的退步。”今天的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对着电视、电脑、手机和电子游戏机,在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情绪处理以及生活技能等方面鲜少得到锻炼。

生命源于父母,父母与孩子构成千千万万个家庭,人类正是以“家”为单位元素,延续生命和传承文化。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作为“家”的一员,充分体验和感受其间的真情、关怀、爱、奉献、感恩……还有因为爱之互动不流畅所带来的痛楚与辛苦。可以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家”展开的,父母是孩子的零起点。

李中莹指出,他在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学校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中,发现一个潜在的规律,即学员在工作、家庭、生活等人生的不同方面所受到的种种人际困扰,追溯到本源,都是学员与原生父母的互动关系不够通畅或发展不够充分导致的。也就是说,孩童时代决定整个人生。改善与原生父母的关系,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这也就是李中莹特别强调亲子关系重要性的原因。

然而,李中莹认为,虽然父母知道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父母的思想、说话和行为,往往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状况、上一代的熏染等影响,致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的做法。”目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只注重理论,而缺少能付诸实践,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技巧的支持,许多家长便遇到“道理都知道,却做不到”的尴尬状况。在《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一书中,李中莹系统地为家长们介绍了各种改善亲子关系、培养优秀孩子的技巧。这本书向父母们表明了一个主旨: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每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而家长的作用,就是帮助他把这份能力有效地释放出来。该书还从家长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理想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引导模式、因时施教、情绪教育、亲子沟通、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消除家长压力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整套实际有效的概念和做法。

在采访中,李中莹结合当下孩子的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亲子沟通中须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教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人生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条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担负着许多责任,例如: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空间,给孩子良好的榜样力量,为孩子将来指引前进的方向……李中莹认为,在所有这些责任中,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培养出足够的能力,让他可以充分地照顾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这也是亲子关系的目标。

李中莹指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指向分离的爱。从人类生命系统的角度看亲子关系,生命是经由不断的生命传承而维持的,这一传承过程包括:成年(心智成熟)—谈恋爱—结婚(成立家庭)—新生命诞生—父母照顾下成长—成年。而亲子关系,实际上归属于“父母照顾孩子成长”这一部分,其先决条件是家庭,其后续阶段是孩子发展出足够的照顾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成年之后会离开父母,展开自己的生命传承过程。因此,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事便是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照顾自己的能力包含:1.对世界事物的了解;2.有成熟的思维能力,让他在面对选择时作出好的判断,面对困难时想出解决方法;3.让他在处理与其他人有关的事务时可以不断地得到这些人的尊重与爱戴。

李中莹认为,当前在中国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着三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代替孩子的成长、控制孩子的成长和妨碍孩子的成长。李中莹老师说,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用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标准去代替、控制和妨碍孩子的成长。父母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气氛,使子女根据自身的潜质培养出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出做事成功快乐的能力,进而在走上社会后,成为一个独特的、积极乐观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是青少年将来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父母自身培养起良好的情商,同时掌握一套有效的亲子教养技巧。

把父母的牌收到背后,打朋友的牌

李中莹认为,孩子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9岁以前。这一阶段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跟着父母的方向,不断获取信息、学习成长。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表现为:孩子习惯并且乐意让家长牵着他的手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很多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去探索、吸收、学习知识。

第二阶段为10~12岁。这一阶段是孩子最为叛逆、也最为脆弱的时期,许多青少年自杀的个案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因为从十三四岁到成人阶段,孩子处于“准大人”阶段,这一阶段孩子所做的许多事都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做成年人所做的事的资格,不会只遵从大人的指示,而孩子为“准大人”阶段所做的准备工作,一般是在10~12岁进行。李中莹指出,在这一年龄段,父母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们不再亦步亦趋地跟在成人身后顺从成人,而是事事都有自己的主意。对于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变化,如果家长不能够谅解或配合这些转变,事事施压,亲子关系就会快速恶化,代沟、叛逆性格等也会产生,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的冷漠、争吵、离家出走等行为。而这一阶段,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带领者”“指导者”“权威者”等角色为“朋友”的角色,并时刻提醒自己做孩子的朋友。

第三个阶段是13岁以后。这一阶段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并准备逐渐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成人。尤其是14~16岁之间,是孩子摸索未来的人生挑选阶段,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体验人生的机会,帮助孩子选择未来的方向。李中莹强调,在这一阶段,父母应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信念及行为模式,例如,对自己的人生可以自主地作决定,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与别人相处方面,寻求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尊重别人;面对冲突时,能以自敬和敬人的态度处理事情;等等。

李中莹认为,作为家长,父母应该根据孩子各个成长阶段不同的特征而施教。孩子到10岁以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逐渐由父母主导演变为操控与反操控的关系,对于这一变化,李中莹强调,家长应该首先作出改变,“把父母的牌收到背后,打朋友的牌”,这样比处处强调家长的权威更有效果,更有助于改善亲子沟通、建立融洽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人生必备的15项能力

人的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和痛苦?在十几年的自助与助人中,李中莹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孩童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培养出良好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出现一些令人震惊的恶性事件,例如药家鑫杀人事件、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北京李磊灭门案、哈尔滨医科大学血案,等等。这些事件中的施暴者并没有精神病史,甚至有些人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什么他们会犯下这些有悖人性的罪行?李中莹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充分的心理素质教育,缺乏人生必备的15项基本能力,因此导致了仇杀、愤杀、伤人以及矛盾冲突等情况。

在李中莹看来,能力的缺失害人害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培养其人生必备的15项能力,如下:

·建立自我意识

·说话达意

·与感觉一起

·理性与感性并重

·多线思维

·从别人角度看自己

·解决困难的能力

·面对及处理冲突的能力

·对失败及挫折的正确态度

·面对分离的正确态度与能力

·对金钱的正确态度

·感恩的心

·对事物的观察与正确判断

·了解本人学习的模式(含学习兴趣)

·有效生活在系统里的正确态度

在以上15项基本能力中,前5项尤为重要。家长若不从小对孩子施以恰当而正确的教育,帮助其逐步培养出人生必备的15项能力,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方面的能力可能会慢慢缺失,从而增大其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的概率。对于培养“人生15项基本能力”,李中莹将其称为“心理素质教育”。他强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充分的心理素质教育,这是孩子能够有效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获得成功、快乐人生的基础。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4)

关键词:亲子教育活动;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91-02

刚入园的幼儿对父母有天生的依赖性,舍不得离开父母,对幼儿园的生活也不习惯,没有安全感,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就开始哭,想妈妈了……如何通过亲子教育活动来实现家园共育呢?在幼儿园,家长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思考着,实践着,总结着……

一、亲子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规程》第四十八条也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并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也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幼儿的人格特质、态度特征、社会行为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均是在家庭环境中,借助于父母的互动,逐渐被熏陶与社会化的。因此,要培养健全的儿童,首先就必须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并要求幼儿父母拥有相应的教育能力,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

亲子教育活动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家庭教育,即父母是家长,具有威严的、不可侵犯的地位,方法上也仅仅表现为粗暴、训斥、痛打,孩子对家长就一个“怕”字,而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亲子教育主张“能者为师,互相尊重,尊重科学,尊重真理”。

那么,怎样进行亲子教育活动才能实现家园共育呢?

二、通过亲子教育活动,促进家长和幼儿园相互了解,实现家园共育

1.教师、家长充分准备,增进家园亲近感。亲子教育活动是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但要让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就必须从不同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发挥各种因素的互动作用。

首先,教师应具备专业的亲子教育能力,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亲子活动环境,唤起家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和设计可行性活动方案,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亲子活动。因此,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中的有效教育资源,寻找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其次,家长要思考如何配合幼儿园,完成亲子教育活动。这就要多看教师组织活动的要求,想出好的点子,要关心活动的目标、时间、内容、服装等,并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活动。

然后,通过家园的共同操作,使家庭、幼儿园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让家长变重养轻教的观念为以教为主、教养结合的新理念;将过去的重智轻情转变为智情结合,并关怀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

2.家长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实现父母、教师、幼儿“三位一体”。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活动有:

(1)半日开放亲子活动。家长们通过观摩幼儿的入园、进餐、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游戏等活动,通过半日观摩,更具体地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开展以感情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亲子同乐和亲子联谊活动。

(2)开展亲子运动会。既要让孩子锻炼身体,又要促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孩子的身心都愉悦起来。此外,在游戏中,还能发现孩子的体能,从而使今后的活动更有针对性。

(3)亲子表演,增进家庭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一个家庭为单位,进行才艺表演,小朋友们看到有爸爸妈妈表演,那个精神劲就甭提了。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小朋友就很难登台表演,因为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搀扶”。

三、对幼儿家庭亲子教育的建议

1.关爱幼儿,以自身的修养和知识感染孩子。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而是让他们感到在家里很快乐。每天应该至少有半小时或十分钟的谈话活动,如实在平时没空,就应利用空闲时间补上,如谈话活动、身体接触、揉肩、捶背、手影游戏,等等。

2.尊敬老人,保证家庭和睦。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对孩子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坏话;三字经中就有“父子亲,夫妇顺”,幼儿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要尊敬爷爷奶奶的,孩子也表现出喜欢老人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亲子游戏时,大家都要参与进来。

3.正确面对孩子的不足,培养好的习惯。当有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同时,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与他们算陈年老账;当老师或别人给你讲孩子的不足之处时,要虚心接受,而不是马上反驳。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结果,品质的培养对其一生都很重要。

4.亲近自然、社会,感受社会礼仪。在生活中,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给孩子买玩具不宜过多和过于高档。比如,在乡下自由奔跑也是可取的,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体格。值得注意的是,出去游玩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公共场所的礼仪教育。比如,在串门的过程中学习礼仪、做客的礼仪、当主人的礼仪和小朋友之间玩耍的礼仪以及表演的礼仪等。家庭中有好的亲子表演或亲子活动可以拍下并展示出来,甚至去参加比赛,以使幼儿产生成就感。

通过亲子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为家园共育打好坚实基础。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联手起来,使幼苗茁壮成长;精心培养教育,让小朋友快乐、健康地生活着,为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关爱孩子,从实实在在的亲子教育开始吧!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5)

关键词:中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父母教育方式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父母的养育方式可以预测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工具性能力,自尊,自我效能,学业成就,社会性发展,心理将抗,心理症状,行为问题,等等。通过问卷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与父亲关爱相比,中职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我认为现今,父亲在家庭当中仍然处于经济支柱的地位,父亲更多地关注事业以承担家庭物质层面的压力,对孩子也不善言辞,而母亲在家庭当中仍担当相夫教子的责任,母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爱和照料孩子,所以大学生感知更多的母亲关爱。的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原因如下:1性别化社会,女孩子一出生就被期望文静顺从,体贴,男生则被期望为活跃,顽皮,果敢。男性的气质对于过度保护和干涉更为敏感。2男孩子的气质让人觉得更容易违规则,父母对他的风险给予更多的关注。3重男轻女,望子成龙的封建残余使得男生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我觉得父爱和母爱对于儿童来说是同等重要的,父亲虽然要赚钱养家和重视事业,但也应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关心孩子,这样才能解决孩子幼年与父亲的疏远关系。男生的气质的确让家长担心,父母应该引导而不是约束男生的行为,凡事否极泰来,只会有反效果。

(2) 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可见,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三岁定八十”大概可以理解为这样吧。父母早期的养育影响个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父母的关爱有利于孩子发展自尊,鼓励自主则有利于孩子去探索世界和独立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自我效能感,同时,父母的关爱作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会影响他们对人际理解和热情、还有交际能力,从而影响社会支持感知,和日后的主观幸福感。

(3) 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这原因可能更多的理解为,母亲是孩子早期影响,通常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养育者,影响较大。既然母亲在孩子人格的形成中起着更为深远的影响,母亲有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文化科学的女性,才能更好的培育下一代。

(4) 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所以我认为,父母在孩子幼年童年应以鼓励教育为主,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教育孩子,并时刻给孩子关爱,鼓励孩子探索世界和积极与人交往,这样孩子更趋向于往乐观积极,自尊自爱,活泼外向的方向发展。

(5) 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二、中职学校的家长应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不是事事都规划好了让孩子去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自己走,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孩子,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2)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锻炼可分为体力锻炼、脑力锻炼和综合锻炼。

要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去创造。这就说明在一定的时期,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充分利用假期去应聘一些自己力所能能及的工作来达到锻炼孩子成长的目的。

一是孩子得到了锻炼。周围都是外人,环境不熟悉,可以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二是培养了自理能力。适当的工作,可以增强孩子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他们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不会的事情努力学着做,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得非常快。三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面对着的都是陌生人,这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孩子们学习着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在新的环境中听到长辈的教导,结合着原有的人际交往经验,感到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四是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3)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确有它的道理。 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绔子弟”?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亟须探讨的课题。

有经验的父母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4)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0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由于父母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要教育他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是很值得的。

选择和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让父母去做主,决定之后,孩子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个决定有责任,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嘛。如果把权利交给了孩子,他的选择反而会比较慎重,因为他知道,一旦选择了,就要由自己负责,是好是坏,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总之,应该说,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开门的钥匙。父母、教师不应给学生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父母在给予选择的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理应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父母永远静然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应“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

参考文献:

[1]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2]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4]刘雄英;浅论心理理论及其研究趋势[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亲社会;幼儿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76-01

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基础是社会的情感。其中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移情"、"同情"和"爱"这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内部心理动机。决大多数的大班幼儿再被问及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应该合作、分享、帮助、谦让时、都能做出肯定回答,而且对是否可以有推打、骂人、抢夺等回答也都是否定的。但在实际情景中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有真正的语言或行为上的帮助和抚慰。如何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1.倾注爱心,萌发幼儿亲社会性的情感

1.1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所谓移情,指一个人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得到好运时所产生的不安和愉快的情感以使其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体验会主动地产生理解和分享。根据幼儿的特点我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辨别认识他人情感。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引导幼儿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什么时候会让人高兴。例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他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关心他;有小朋友摔倒了,别的小朋友不应该站在旁边看,而应该把他扶起来,并帮助他拍拍身上的土;今天是他的生日,他的心情很好总是在笑;并给幼儿讲述故事,表演情境以了解他人的情感,引起幼儿的共鸣。

1.2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培养。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在情感上能激起共鸣,能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在行动上给予应有的慰籍、关心和帮助的道德情感。这是一个适应社会和群体合作的道德基础。为了帮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我对幼儿进行"帮助弱者"培养同情心的道德教育。第一,借题发挥,平时给幼儿讲一些《灰姑娘》、《白雪公主》、《瘸腿的大黄牛》等故事,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启发幼儿思考,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弱小的值得同情的人。第二,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孩子帮助小朋友脱衣服、系鞋带、搬椅子等,老师发现后给予肯定,并强化。第三,言传身教并重,平时我们以身作则,对需要关心的幼儿给予安慰和关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多给幼儿讲"要帮助有困难的朋友""不能嘲笑有缺点的小朋友""要爱护小动物" 使幼儿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帮助他。

1.3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懂得施爱。爱的内容丰富又广泛,如培养幼儿爱父母、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常言道:"知之深,则爱之切"。了解是产生感情的认识基础。在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中,我通过多种方法来让幼儿认识家乡,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如开展"我爱祖国"的年段活动。

2.注重活动,培养幼儿亲社会的行为能力

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形成的。它只能在幼儿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尤其是交往活动中,不断实践、感受、体验,日益积累直接经验和情绪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我认为培养的主要内容为分享行为、助人为乐行为、合作行为等。

2.1培养乐于分享的行为。分享行为是指把自己的快乐和需要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克服自我中心,学会把自己的快乐分给别人,与他人共同享用属于自己的东西。幼儿刚入园,我先采用"平均制",即生活中,事物平均分配,学具、用品每人一份,游戏中玩具人人都有,不独占,并及时评价,使良好的行为在班上产生正效应。然后进行"分享"教育。

2.2培养助人为乐的行为。助人为乐行为就是指培养孩子以帮助别人做事作为自己很快乐的事情的行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大多数事事由成人做,而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许多事则由自己动手,同时,幼儿与他人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需要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助互爱关系。可是我们却常常看到椅子倒了没有人扶,为了自己要玩的玩具打人、抢玩具的事屡见不鲜。由此,我们要运用形象的教育手段帮助幼儿尽快确立良好互助思想。其培养应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及幼儿发展规律的始终。首先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思想。我们结合故事《雷锋的故事》、儿歌《共伞》、看图讲述《小鸡和小鸭》等富有感染力的教材的教学。这样,幼儿会渐渐明白,帮助别人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你可以为别人排忧解难,别人会因为有你的帮助而高兴,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能帮助你。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篇(7)

关键词:离异单亲家庭;儿童心理特征;心理辅导

离异单亲家庭指的是夫妻双方因离婚而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离异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以便改善儿童因家庭离异所受到的影响。

一、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离异家庭中有54%的儿童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有68%的儿童情绪受到极大干扰或变异;有59%的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偏离行为;并且离异家庭儿童的认知水平显著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父母离异一年的儿童没有显著差别,但有四年以上单亲生活的儿童认知水平极显著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2]。

离异家庭的孩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与完整家庭的孩子比有明显的差别。完整家庭的孩子多数都关心集体,热爱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父母、邻居友好相处;而离异家庭的子女喜欢远离集体;在人际关系、自我人格上,表现为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甚至撒谎,敌视他人,与社会和周围的发展不相适应,易出现问题行为。

离异家庭子女自我态度也是极为消极的。他们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的、温馨的亲情,学校里又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他们抬不起头来。因此,一方面他们显得自卑,另一方面又显得非常固执,甚至吹牛自夸,即使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表现,实际上正是离异家庭子女在性格态度特征上的两极化体现。

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在学习态度上的差异也十分显著,表现为:贪玩、放任、逃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因此,离异父母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每一位单亲家长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民主的、开放式的教育方法来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二、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对离异单亲家庭父母双方面的辅导策略

1.离异夫妻双方都不能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我国《婚姻法》第29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可见,任何一方都不得推卸责任,即便是在双方离婚以后也要履行这个义务。实际上,抚养教育子女,不仅是父母对子女个人的义务,也是一位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如果离异父母只求自身超然解脱,不管孩子的教养问题,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不幸,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作为单亲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快带给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自觉科学地承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

2.父母应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一些离婚夫妻或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或考虑到再婚问题,在离婚时把孩子当成了包袱、累赘。有的离婚夫妻把孩子当成了发泄的对象,往往把离婚的根由归结到孩子身上。还有一部分离异家长却是一味地溺爱孩子,他们认为自己的离婚造成了孩子的痛苦和困难,时常感到对不起孩子,怀着深深的内疚心理,特别想牢固地树立起和孩子的情感,在对孩子的态度上表现为一味地溺爱、娇惯,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是听之任之,生怕伤了孩子脆弱的心。诚然,离异的父母对子女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说是一种罪过,而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对子女有求必应的父母,要么培养出冷漠骄横的冷血孩子,要么是给子女本已痛苦不堪的心理增添不必要的“还债”负担。因此,离异家长既不能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更不能迁怒于孩子;而应该在尊重孩子感情的基础上,注重同孩子的情感交流。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基础;其次,当孩子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时,家长要敢于拒绝,同时要给他讲明利害,分清是非;再次,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失误或错误时,家长要帮其查明原因,找准根由,而不能一味训斥,更不可以打骂;最后,要教孩子学会尊重父(母)亲的感情,争取他们在自己再婚问题上的情感支持。

3.父母应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的父母离异尚未重新组合,有的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由于父母本身因离异受到了巨大的伤害,造成心理扭曲,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孤独、冷漠。作为单亲父母,对子女的人际交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1)充分认识子女人际交往活动的意义,并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单亲家长在对待子女与同龄人交往中,首先应该转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其次,家长要端正态度,正确处理子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家长不要因对原配偶仇恨从而限制孩子的交往。

(2)鼓励子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这不仅可帮助这些子女走出家庭小圈子,踏入社会大学校,更重要的是可以他们帮助摆脱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生活的烦恼和心理上的阴影。再则,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友情和温暖,增强其交往能力。

(3)配合学校、老师和社会多从正面引导子女的交往。重视和引导离异家庭子女的人际交往,不仅仅是单亲父(母)的责任,也应该是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学校和老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因为师生关系也是所有孩子交往关系的一个方面。另外,应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随时随地地融入品质教育

与交往指导,使孩子接受“大我”,淡化“小我”。

4.父母应注重增强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独立的意志品质。在离异单亲家庭中培养子女的耐挫力与独立意识,无论是对父(母)亲,还是子女,都是十分有利的。夫妻离婚后,抚养一方和子女相依为命、长相厮守,可能会经常把子女关在家里以免他人欺侮,以自己固有的封闭模式去塑造他们,按照自己的期望对他们进行所谓的“定向”、“定性”培养。这在感情上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不利的。一部分单亲家长在离异后往往把孩子当做生活中的唯一希望,对子女的一切事情“全权”,扮演着一个“超级保姆”的角色,甚至还会采取自认为“安全”的措施来限制子女的正常社交,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没有一点儿独立性,更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了,那么他就不可能对家庭承担,对社会承担责任。

5.父母应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对待子女同非抚养方的交往。父母在家庭中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是难以互相替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父亲一般在培养子女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较母亲的影响力要强;而母亲则在爱心、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常因为父母角色的缺失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

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父亲在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智力发展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方面对子女有重大影响。父子(女)关系密切的孩子,往往感到很有安全感,能不断应付外部世界,内心世界也较充实、自信。而母亲则在抚爱、谦虚、举止规范、认真细致、严于律己等方面对子女有重大影响。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在性别角色学习中,缺乏直接的模仿榜样。因此,家长要注意调动亲戚和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当的影响,使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健康发展和表现。当然,最理想的还是要鼓励(至少是不反对)子女同非抚养方的接触和交往。孩子同父(母)的血缘亲情是不可能因为父(母)离异而破裂的,阻止子女与非抚养人的接触和交往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伤害。

(二)对离异家庭儿童方面的辅导策略

1.应该培养离异家庭儿童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自卑的儿童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和“掩饰性”,认为他人瞧不起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流,诉说心中的苦闷,所以,我们应为其提供良好的情感氛围,创设没有歧视、怨恨的环境,以弥补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缺陷。可根据儿童富于幻想,善于模仿,可塑性大的特点,让他们了解身边与其有同样经历,饱尝家庭不幸,通过自身努力,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战胜自我,走出困境的同龄人;也可以介绍有类似经历的伟人、利学家等榜样范例,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模仿,用榜样的感召力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2.离异家庭儿童应该正确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对于家庭破裂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怜悯和叹息,而是懂得如何应付生活的激变。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和正常,往往并不在于他经历过什么事情,而在于他赋予自己经历的事情以何种意义。对于父母离异,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宽容,加上孩子年幼还无法理解,他们往往只能赋予它消极的意义。因而产生心理紊乱,变得消沉、内向、孤僻、多疑。教育他们应该从积极的角度理解父母离异,正确面对现实,在生活与学习中积极进取,改变消极认知方式。

3.离异单亲家庭儿童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想使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仅仅在家庭环境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为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影响。首先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离异家庭子女,更不能讽刺和挖苦。对离异子女要给以精神上的慰藉,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与学习上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其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应根据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变化特征,因材施教,进行强化教育。如针对他们的忧郁情绪,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针对他们的家庭气氛疏淡或紧张,通过家访和召开家长会,融洽亲子关系,帮助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针对他们的不合群,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对他们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等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来维护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再次,应加强社会保障,保证离异家庭子女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以及不受歧视的人格保障。对此,街道和社区可以成立“家庭辅导站”、“父母学校”等教育组织,以及组织“情暖童心晚会”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教育工作。

总之,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维护与保健必须同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综合发挥三方面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