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48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1)

关键词:质量 诚信体系 建设

诚信是什么?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当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就是社会诚信缺失的一种具体体现,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主体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

在工业大生产极度繁荣,产品极大丰富且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质量诚信就是产品生产者、经销者、服务者、甚至承运承储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质量诚信应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之一。它既要求社会成员在互相交往中要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质量诚信制度体系,是我国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服务经济发展的基层。

一、质量诚信的含义

构建质量诚信体系,首先要对质量诚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认为质量诚信就是产品质量的参与者市场交易活动中具有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的能力以及对所作的质量承诺兑现的程度。它能够反映出各种经济主体在确保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同时又是对社会和消费者认真负责的良好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实反映。

二、构建质量诚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客观来说,我国对诚信建设工作是重视和倡导的,但直到近几年才将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由金融信贷行业向其他领域扩展。而质量诚信建设更是早已有之,在《产品质量法》第六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保障本法的施行。” 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明显,但仍可以视为质量诚信建设的第一次试水。

(一)质量诚信建设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求。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在各级产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假冒伪类产品泛滥的势头的到一定的遏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更加隐蔽,社会危害性更大,“三鹿奶粉事件”,“毒馒头事件”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产品的安全问题也已威胁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国民道德水平的下降、诚信意识的缺失。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信用行为为规范,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使市场经济秩序呈现良好态势,才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质量诚信体系则是社会诚信信用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质量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而产品质量将直接决定市场经济主体与消费者、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如果发展不协调,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就会动摇社会基础,造成诸多社会矛盾,所以,质量诚信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关于质量诚信建设的建议

笔者认为,质量诚信建设应从行政手段入手引导,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功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质量诚信之风,才能够体现出质量诚信建设的意义,才保证市场经济的长期健康繁荣发展。质量诚信建设重点要运用好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竞合作用。

(一)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夯实质量诚信体

系建设的基础。

2012年10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加快建设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在此之前国家质检总局就出台了关于加强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研究起草了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质量信用产品管理办法,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初步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规章制度,奠定质量诚信制度的基础。但笔者认为在质量诚信建设中,仅靠质检部门一家来闭门造车是不现实的,质量诚信信息的采集工作应建立由政府领导,质检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在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下,确保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直至交付消费者使用中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均能客观准确的录入诚信系统,这样才能使问题产品在质量诚信体系下无所遁形。

(二)大力弘扬质量诚信意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人即是诚信体系的建设者,也是实施者和受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弘扬质量诚信意识,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质量诚信体系质量诚信意识的建立,首先应结合“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教育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体的广泛舆论引导,在社会上树立诚信的道德约束氛围,提升质量诚信的社会意识。其次建立定期的社会产品质量状况定期制度,将产品质量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促进生产者自觉提高自身的质量诚信意识。通过充分运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来由力的促进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

(三)强化产品质量的监督执法工作力度,大力惩戒失信行为。

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每个经济提都会经历一个质量诚信不高甚至缺失的阶段,也都会出现通过政府监管干预,来明确质量责任的现象。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施行的《产品责任法》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干预的产物。它是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所以,笔者认为质量诚信建设仅靠产品从业人员的自律和社会的监督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的质量诚信建设,应与我国的法制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法制手段来有效推动质量诚信建设步伐。

(四)广泛宣传诚信建设成果,开放信用平台查询,不断促进质量诚信体系的完善。

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成果,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的的提高,其受益者是全体公民,所以只有将质量诚信建设的成果惠及普罗大众,这一工作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笔者认为,一是要开放信用平台查询,使全体公民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质量信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要通过对质量诚信建设中,结合质量参与者和消费者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以充分发挥质量诚信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它需要社会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的制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坚信,在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下,在每一位质量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质量诚信体系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生活必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砚生.我国出口企业质量诚信体系的建立[j].2006年12月

[2] 孙波.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j].商品与质量,2009年09月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法治路径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4-000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化研究”(15BZZ013)

〔作者简介〕张师伟,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陕西西安710063。

中国政党政治的形成有自己特定的历史路径,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期酝酿及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渐进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1〕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际关系中的政党地位及角色等不仅获得了宪法层面的法律肯定,而且也在现实政治中展示了其完整的运行逻辑及特定优势。作橹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政治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风貌,也积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政党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领导作用,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及党内法规建设,不仅在政党体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和促进参政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导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要抓手,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基本手段,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这个逻辑关系从落实的角度来排列,就是从全面从严治党到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全面深化改革,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之间,还有一个政党体系民主化及法治化内容需要落实,而这个工作实际上可以包含在较为广义的全面从严治党中,即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求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干净纯洁的执政党,也需要建设民主法治的、干净纯洁的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在《统战条例》中对涉及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有关规定,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法治要求,而且还提出了参政党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时代使命。《统战条例》是中国共产党规范其统战工作的重要规章,其关于派进行合作和协商的内容则明显涉及到政党体系中共产党方面的行为规范。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以较为发达的党内民主进行党建工作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加强党内工作法治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主要方面的中国共产党,她在党内民主及党内法规建设方面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所做的工作及提出的要求,当然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并要求中国共产党首先予以贯彻和落实,同时也是间接地向作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相对人的参政党提出了党内民主及党内法规建设的要求。因为参政党如果不能在党内民主和党内法规建设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不能充分发挥参政党的参政作用,并最终会影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深度、程度及效率。中国共产党在党际合作和政治协商上面向参政党展示出来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工作内容,客观上要求参政党也要通过党的建设,在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方面,达到大致相同的程度和水平,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及时、充分和有效地进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一、参政党的党建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环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成型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改革开放后,才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巩固和日益发达起来。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步步推进,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越来越面临着一个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紧迫问题。“新世纪新时代面临很多社会问题,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发动群众,攻坚克难”。〔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注重解决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及政治生态等宏观性重要问题,并且要特别注意面向公众培养其民主习惯和民主意识,但鉴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和发展尤其要关注和着力于作为民主体系重要角色的各个政党的积极建设,健全政党民主制度,培养政党民主习惯,提高政党的民主能力,以坚强有力且有效的党内民主建设,积极有效地带动人民民主,整体性地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质量,“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是由理论与实践证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4〕民主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制度体系的健全程度,现代民主的质量在根本上取决于制度体系的健全程度,不仅制度体系不健全的民主在质量上要逊色于制度体系健全的民主,而且制度体系健全程度的差异也在根本上决定着民主质量;另一方面民主质量也取决于民主体系中各个行为者的素质与能力,在制度体系给定的情况下,行为者的素质与能力就具有了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为主要的民主行为者,其素质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质量。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质量的关键决定者,而各派作为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质量的重要决定者,两者共同决定了在宏观层面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质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出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符合我国的国情,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机与活力。”〔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都是在一定的民主的制度体系中来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宏观制度可以忽略不计,而应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作为民主行为者的政党的质量上来。从民主行为者的角度来看,政党的质量不仅决定了政党能否在民主体系中成功扮演角色和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还决定着政党在民主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社会利益及意志的承载量,更决定着发挥公共决策作用的民主体系能否有效地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的公共难题。从政党发挥作用角度看,它的质量首先体现在制度体系的健全上,作为一个反映和代表社会利益和意志的政治组织,政党的高质量要求政党要具有从基层、地方到中央各个级别的组织体系,而这个组织体系的外壳就是政党组织的制度化建构,政党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高,政党的组织制度越是完善、发达,它也就具有越高的质量。其次,政党的质量还表现在党内民主方面,即高质量的政党一般都具有较高质量的党内民主,不仅具有健全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而且还有普遍健全的权利、平等、自由意识及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再次,政党的质量还取决于它的活动及运行是否有法规、章程等的充分保障,一个政党只有确立了以法规、章程为基础的内部运行的法治化,才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才能确保它的政治效价与社会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的政党分为执政党与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党建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水平及发展的方向与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孕育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成绩与水平密不可分。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党建上突出党内民主及党内法治等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也逐步朝着法治化与民主化方向大步向前。“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全有可能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内源型发展道路,即以实现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民主建设的良性互动来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进一步发展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地位。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又不能忽略参政党的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参政党能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积极存在、扮演合格的角色及发挥充分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能否顺利实现法治化、并以法治化的民主体系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成型及成熟要求其获得一种形态稳定的法治化特征,而法治化特征恰恰要求民主体系的各个部分特别是作为其中重要行为主体的参政党也获得一种形态稳定的存在,而形态稳定的政党则只有经过充分、系统的党建后才能获得。所以参政党的党建工作不仅要服务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形态稳定、主体性突出的合格的民主行为体,而且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党内章程、规章等法治路径建设,与时俱进地推进党建工作,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成型及成熟对参政党的需求。⒄党党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进一步发展、成型、成熟的一个必要环节。“中国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现代国家治理中重要的政治要素。”〔7〕

二、参政党的党内民主:组织、选举及决策、监督的民主化

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的重要行为主体,它能否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赋予的法定职责,成功地扮演角色,充分地发挥作用,在整体性上关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能否通过法治路径获得一个稳定的形态,并由成型而趋于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成型、成熟,不仅对参政党政治质量提出较高要求,而且还要求参政党必须以健全的党内民主来确保政党的政治质量。从党内组织建设角度考虑,参政党的政治质量首先要拥有一个能够扎根社会的组织体系,即参政党要立足于一定的社会阶层,以民主的方式发展成员,建构党的基层组织,不仅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一个有特定需求及偏好的社会阶层实现其利益、主张、偏好及观点的政治平台,更要着力于在基层组织中践行和落实党内民主,使参政党基层党内民主成为特定社会阶层民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什么样的政党,党员和基层组织活动都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们是政党政治功能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政党存续的根基所在。”〔8〕这就要求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首先要特别注重党内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既要从形态上建立和健全基层组织民主生活的体系,更要注重对基层组织民主生活的常规化及制度化建设,积极促进参政党基层组织的民主化建设,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的民主化水平,以充分的民主建设确保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活力。其次,参政党党内民主在组织建设方面还表现为参政党各级组织之间关系的民主化,确立各级组织发生政治及业务联系的民主原则与程序,既要确保参政体系始终具有充分民主的党内民意基础,也要确保党内民意能够以民主的渠道影响党的各级组织。“源自党员授权,向党员权利回归符合的本质属性,……向党员权利回归的实质是在实体和程序上保证运行受制于党员权利,服务于党员权利;在实体和程序上保障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行使民利。”〔9〕只有这样,才能将参政党与社会的特定需求持续稳定地联系起来,既确保了参政党意志的社会来源,也提高了参政党的政治质量与政治效价。

参政党党内民主除了要确保政党与社会联系的稳定性、持久性及内部关系的民主化之外,还要在日常运作的内容上充分体现民主,即政党的党内民主不仅是一个完善的民主形式,还必须落实为一个承载和运转特定内容的民主过程。因此,参政党要着实加强党内民主就需要在政党的运作过程中来贯彻民主,将民主的原则与精神充分落实在参政党的运作机制与运行过程中,特别是要优先抓好选举这个重要环节上的民主原则落实。参政党同执政党一样,都存在着内部的权力系统,既用以聚集资源,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又控制着政党意志的形成与表达,以发挥政党作用。按照政党组织的原理及惯例,产生及传承并非世袭,也非委任,而是出自党的成员的民主选举,因而以充分民主的方式来选举产生系统,就构成了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参政党的各级组织都对应着相应的,而其中央组织则对应着最高级别的。不论哪一级别的都是由担任一定党内领导职务的个人来实际行使的,不论是首长制,还是委员会制,党员只有担任了一定的党内领导角色,才能实际获得和运转。参政党内的权力体系从组织层面来看是健全的,但就权力产生的路径来看,则明显缺乏健全的民主选举程序。不由民主选举产生或选举的民主性程序不够健全有效,直接影响到参政党的组织凝聚力与政治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政党党员的政党认同。①党员对参政党进行政党认同路径之一,就是通过民主选举周期性地盘活、激发和增强党派意识。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和健全在交替过程中的民主选举程序。

①参见柴宝勇《论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问题及对策――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分析》,《探索》,2010年3期。

参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的重要行为体,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进行意志的表达,其每个意志的表达实际上都是一个决策结果的展现。虽然参政党的决策结果并不必然能落实为公共政策,但也不能否认参政党的决策对公共政策的内容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参政党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多党合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又是社会主义协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商民主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利益表达与社会整合中反映社情民意;在政策制定中建言献策;在政策执行中发挥民主监督职能。”〔10〕参政党的政治作用之一,就是把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偏好、意志等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形成党内决策与政党意志,并最终影响公共政策中的利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等。实际上,参政党每个意志的表达,都无不涉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偏好与意志,都影响着公共政策内容所涉及的利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的结果。因此,参政党每个意志的形成及其表达,实际上都是一个党内的公共决策行为,因此应该以比较规范的程序性规则来约束,以规范的程序性规则来确保参政党意志形成及表达过程的民主性。规范参政党的民主,主要在于在关键性程序上落实民主的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及公平原则。一方面,较高程度的民主决策不仅要求党内民主能够保障党员能完全平等地享有利益、偏好和意志等的充分自由表达权,而且还要求党内民主能在程序上保证每个表达出来的利益、偏好和意志等,都能够被平等地认真对待;另一方面,民主决策的程度还取决于党内决策流程的合理性,即党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要在程序上充分地尊重多数,既要将党内主流的看法、主张等以民主程序加工成参政党在公共政策内容形成中的意志,也要在形成参政党关于公共政策内容意志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容纳党内不同意见。

任何政党都难以避免在决策过程中的不当使用,而只要政党在实质性地参与并影响着公共政策内容的形成,其就存在被滥用的危险,因而政党在造成和行使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以民主来落实党内监督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内民主水平远高于参政党,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就是党内的民主监督系统比较健全,这一方面表F为普通党员以党员所享有的监督权来监督,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专门设置了用于党内监督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党中央到党的地方各级组织,但凡享有决策权的党组织都设置了相应的决策组织与监督组织,决策组织是党的各级委员会,而监督组织则是各级纪检委。派作为参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力虽然不如中国共产党,但其能够有效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则不仅显而易见,而且其影响力还在渐次递增。因此参政党的在决策的结果上是否体现了党内公意及是否存在决策权的公权私用等,也就成了一个不可不问的关键问题,而参政党在党内监督上则不仅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组织体系,缺乏一个与党内决策权相对应的党内监督权,从而不能以组织监督形式来有效监督、制约决策组织的权力滥用,而且参政党的成员也没有共产党员在其组织中享有的监督权利,不能以党员的监督来制约党内决策权的滥用。“民主是参政党的政治生命”〔11〕,参政党的民主既意味着向决策者授权,也意味着对决策者限权,通过民主授权给决策者是为了实现党所代表的利益、偏好和意志等,而以民主监督对决策者限权则是防止和纠正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权力滥用,两者缺一不可。增强参政党的民主性,既需要民主授权的民主决策,更需要监督决策者的民主监督。

三、参政党的党内法规:民主观念、制度、行为的法治路径

在派成为参政党以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仅缺乏党内民主建设的主体自觉性,也缺乏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制度及经验。在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协商建国并成为参政党以后,则又主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才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因此具备了成为参政党的基本组织条件。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也就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及其在政党制度体系中的领导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在当今中国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共产党除了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肩负起对派建设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1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及政党发挥作用方式的理论也越来越趋于成熟,中共十后提出的“四个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及政党发挥作用的理论已经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及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及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的要求,更因为国家层面的建设要求而提出了对政党建设的新要求,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而且也向参政党提出了党建内容及目标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是加强党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拒腐防变及反腐的素质与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是自觉地适应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求,在党建工作上落实法治思维,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就是对这个客观要求的贯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动、示范和领导下,参政党也要在党建上贯彻法治思维,并以法治思维来积极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思维;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法论指导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以唯物辩证观分析、论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找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理论支撑,其目的是使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从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一、用唯物辩证观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同一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密切相联。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密切相联。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其内部工农、城乡关系,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推动广大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如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摆脱不了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的,“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一点已经被国际经验所证明,世界上那些能较好地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的国家,经济社会都得到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首先就要代表9亿农村人口的利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效益低下、基础薄弱,农民负担沉重。无论在政策上、行政上、就业上、公共服务上及在社会保障和国家福利上,相对于城镇来讲,农民都是弱势群体。所以,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宗旨的题中之义。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为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已由农业国发展为现代工业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一个无法回避的国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只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的观点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概括和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唯物辩证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生动体现。

(一)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重点论”,牢牢把握发展是振兴农村的第一要务这一主旋律,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没有捷径可走,硬道理就是发展。因此,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时,首先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即粮食要增产、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经济要繁荣,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指全国9亿农村人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没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奠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及“管理民主”就无从谈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成了海市蜃楼。

(二)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重点论”,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抓好次要矛盾,即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结合。纵观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其内涵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不能把这一目标仅仅看成是一个经济目标,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三大文明(物质、精神、政治)和五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本质上反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农民素质的反映。其内容涵盖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良好的环保、卫生、生态意识,体现了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村容整洁”指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这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彰显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提高广大农民的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按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和法制化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的政治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村治理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实践中要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政府要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指导和引导作用,使政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的后盾。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社会各界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事业。

(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一是要明确目标措施。在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要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牢固树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的观念,注重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目前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人手,让农民切实看得到希望。二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不能主次不分,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有了艰苦的量的积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执政基础; 内在要求; 能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04-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分别针对思想文化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之间的基本关系表现。在这一基本关系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之间有哪些具体联系,它们又是怎样具体地发生作用的,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根本性质的要求和体现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硬核”,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它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3]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价值体系代表着人们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本性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必然要求要有一个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始终代表文化前进方向的先进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思想和精神上的旗帜,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的要求和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自我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

“认同”(Identity)是现代社会学和政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党的自我认同作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的一种,是指党的组织和成员对于所从属的党组织以及组织身份,所伴随而来的情感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亦即党员对自己组织身份的自我观念。“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4]核心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是群体认同的精神纽带,任何群体和个人的认同都需要一定的核心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作为情感维系。党的自我认同更需要有一套全体党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来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思想共识、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像是一条“思想红线”把全体党员联系起来,统一整合党员的思想观念,凝聚全党上下人心,形成集体的价值认同。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获得自我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获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5]。在影响政治合法性的诸多因素中,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证明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统治阶级不是仅仅通过已经拥有权力这一事实来使其权力正当化,而是试图为之寻找一个道德与法律基础,把它表现为人们通常认可和接受的原则与信仰的逻辑的和必然的结果”[6]。作为执政权威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党的意识形态为人们支持和服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伦理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本质体现。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知和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整合社会人心、促进认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给中国共产党以广泛的合法性支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获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党对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把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意识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守六条基本规律: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进程中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重思想方法创新,提高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清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特征,构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战略体系。[7]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体现在几组关系中: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杜会主义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突出性与长期性的关系问题。[8]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包括以下方面:时代主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空间;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竭动力;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生命之源;科学管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力保障;求同存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选择。[9]

综上各种观点,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该遵循以下规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始终一贯地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工作;二是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三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四是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发展规律;五是“坚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10]。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现实中的体现和应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始终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工作和坚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体现了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发展规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我们党在日益复杂的思想环境下,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二、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二者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它们之间功能的交互性上,这就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同样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从政党产生的原因与基础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既不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自然产生的,而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中逐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任何政党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包括特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其中,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占有重要的地位。意识形态总是与政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政党存在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而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和实践载体。“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以政党为载体,在政治实践中广为传播,其社会理想和政治理念,在政党上台执政后转化为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灵魂和理论指导,它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12]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党的自身发展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党能够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载体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实现。因此,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的践行提供更好的物质和实践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得以体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2.从政党的本质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13]因此,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政党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政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上,具体体现在以该政党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核心,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本质。党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它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14]。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创新,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之更好地体现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党性质;另一方面开拓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具体实践路径,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全党全社会中的树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

3.从政党的构成要素上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政党的构成要素是构成政党必不可少的因素和基本单元。政党之所谓政党,主要包括以下要素:一是有明确、具体的政治纲领和思想理论,即政治主张、方针政策和意识形态;二是有定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三是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四是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五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表现在党的各构成要素结构优化与功能的充分发挥。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具有推动党的构成要素优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作为党的综合建设,它几乎涵盖了党的全部构成要素建设的内容。通过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一方面能够合理优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的各构成要素功能的发挥。这既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功能,也是其内在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本质表现,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是党重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不仅能够整体上巩固党的组织基础、自身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特别是通过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基础建设,能够极大地巩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党员和全体人民的价值观,凝聚全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所以说,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4.从国外政党意识形态调整的启示看,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20世纪后期,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并还在经历着深刻地变化。无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执政党、原苏联共产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都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对本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调整。[15]各国执政党意识形态在基本价值观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向着开放性、兼容性、灵活性的方向发展。一些国家“政党的意识形态,在没有消除相互对立的同时,开始由基本上是完全相互排斥向互相借鉴和吸收的方向发展。”[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我国社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思想冲突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党审时度势,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而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意识形态。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国外政党意识形态的转型和我们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对我们在党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建设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在党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要承认我国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下,合理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既不能因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简单地排斥社会思想多样化,也不能因为存在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倾向,而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通过党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水平,形成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先进性与层次性并存、批判性与建设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并存、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法治性与德治性并存的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共生范式。”[1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能动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创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意识形态基础。具有先进的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任何政党执政都需要一定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基础做保证,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代表先进的价值体系发展方向,创造先进的价值体系,就无法在思想和精神上树立一面旗帜来号召人们追随她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观念表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汇集了一切优秀的历史价值体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树立代表先进文化核心与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核心,具有整合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是引导和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自身基础

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是执政的实施者,是党执政的重要自身基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首先体现在作为执政实施者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没有党员干部执政素质的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执政能力提高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素质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贯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根本思想道德要求,因此在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强化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明辨荣辱的道德能力,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以及道德情操都达到新的水平和高度。因此,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有利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升党的内在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自身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人们群众对党的心理认同和真正拥护,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党要取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就必须不断提升党执政为民的能力、方法、手段等,更好地代表人民维护、行使、巩固国家权力,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8]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我们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它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集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人民的利益,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它的内在诉求是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9]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在全党进一步明确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价值观,提升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能力,最终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能够促进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6.

[2]廉永杰,周家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9.

[3]秋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J].求是,2006(24):3.

[4]聂辰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光明日报,2008-9-9(09).

[5][1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3,209-210.

[6][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M].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18.

[7]张达.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7(18):47-48.

[8]周学曾,高健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几个关系问题试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3(2):9-13.

[9][10]张耀灿,李辽宁.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7-9.

[11]姜跃.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成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7):10.

[12]梁伟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另一个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74.

[14]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1-13(09).

[15]刘长江.苏联农村政治、意识形态关系的变化与新经济政策的结束:1921-1929[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6):72-77.

[16]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106.

[17]胡海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历程与观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12.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5)

还应主导建立三方协商的质量管理合作机制,并且通过业主自身的质量监管能力建设,使工程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城建项目 工程质量监管 机制建设

工程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工程质量是指工程符合业主需要而具备的使用功能,即是工程的实体质量。广义的工程质量不仅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城建投资公司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业主,对项目质量必须起到重要的监管作用和责任。

一、工程质量管理的三方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项目“业主、施工、监理”的三方关系,分析和处理好三方关系才能把质量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三方是平等的法人关系业主、施工、监理三方共同成为项目建设的主体,从法律地位上来说,三方是平等的,三方这种平等的法律关系,又意味着三方有着共同的责任,用通俗的话来说,三方是“捆绑”在一起了,这种“捆绑”是基于法律的共同责任,所以,三方对此要有准确的认识,共同把工程质量摆在第一位。

(二)业主是质量法定责任人业主通过法律规范,以招标方式确定了施工方和监理方。从委托与受托关系看,业主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又更为强势,委托方首先是项目业主,是项目建设的法定责任人,工程质量的好坏,第一责任人是业主。但是,业主对质量的监管不是代替监理和代替施工方的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不仅是三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同时更是业主单位的责任所在。要保证工程质量,业主单位必须进行全程质量监管,而且,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业主单位质量监管的强弱紧密相关,所以,业主必须认真履行“工程质量法定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从全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来看,工程质量问题虽然多数出在施工方和监理方的疏忽,但归根结底还是业主方的监管不力,有的则是因腐败而造成质量低劣。不管是什么原因,业主方只有加强质量监管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百年大计”的基础设施工程,强化业主的质量监管责任有着重要意义。

(三)业主主导的三方协调、协作关系

业主方、施工方和监理方既是平等的法律关系,又是委托与受托关系。由于业主方是“工程质量的法定责任人”,因此,三方就产生了在业主主导下的协作关系。业主委托了施工方和监理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向业主负责,但施工方和监理方碰到的实际问题,包括不可测因素造成的影响,又需要业主方牵头来协调解决,这就体现了三方的协调、协作关系。这个关系是由业主方来主导的,业主方的责任重大就反映在这里。“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的集合,所以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识别、建立、控制和改进过程来实现量的改进、成本降低和生产率提高。所谓主导,就是要负起“法定责任人”的责任,不能认为依据法律规范委托了施工方和监理方,又有了合同,业主方就可以不管,这是业主方易犯的错误,业主方在三方中要起主导协调、协作的作用,才能使三方同心协力,减少质量事故。

二、业主质量监管责任的主要内容

施工方和监理方由于与业主是委托关系,受托方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范畴,业主对工程质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监管。

(一)业主方有权要求施工方和监理方报告质量问题

业主作为发包方在履行质量监管中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要求各方履行合同规范的应尽义务。首先是业主方要严格遵守合同,只有这样才能有权要求承包方履行合同。施工方和监理方作为受托单位,应当经常向业主方报告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特别是影响施工过程的各类因素,即使是预测可能发生的难题,也要即时向业主通报,杜绝一切可能的质量隐患,这是施工方和监理方应尽的义务,业主有权对施工方和监理方提出要求,并且形成工作制度。在实践中,施工方和监理方往往对一些质量隐患疏忽报告和沟通,等到隐患成为质量事故以后再来分析原因和分析责任,这是不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的,所以,业主方严格管理对三方都有利。

(二)业主方有权监督施工方和监理方的质量管理

业主可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这是合同规范的权力。业主作为发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派项目组进驻工地现场,工程的进度、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及时组织对隐蔽工程隐蔽前的检查,办理中间工程的验收,负责签证,配合承包人的施工。特别是隐蔽工程,业主必须会同施工方和监理方对施工的工艺细节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合同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 隐蔽工程在隐蔽以前,承包人应当通知发包人检查。发包人没有及时检查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业主既有权监督施工方和监理方,同时,业主与施工方又是互为监督人关系,当业主方不履行合同规范的责任和义务时,施工方有权要求业主方承担为此造成的损失。业主方的监督权力要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三)业主方有权协调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方与监理方要根据招法等法律规范,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业主方来主持协调与沟通,在施工中三方协调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疏忽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不同意见要在业主的主持下协商。国内的建设工程大多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业主集项目策划、筹资、建设、运营和还贷于一身,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业主方要支持监理方的工作,监理企业与项目业主的关系是合同关系,监理企业派监理工程师代表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理工作,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进行全方位控制,履行监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监理方向业主方负责,同时,施工方在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向业主负责,而监理方与施工方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协调权按合同规范,必然由业主承担,业主方的协调能力是化解三方矛盾的关键。

三、业主方强化质量监管的基本思路

以质量为核心,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整体上水平是业主方的基本责任,业主方应强化质量监管的基本思路,有四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一)业主方要抓好自身的廉洁自律

业主方要强化质量监管,首先要抓好自身的廉洁自律,业主作为发包方,事实上拥有很大的权利,如在履行合同中不坚持诚信履约,在提供的服务和义务上打折扣,必然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从许多重大的质量事故看,业主方的一些受贿行为往往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存在的行贿,往往是业主方的权力者索贿,业主中的个别权力者不能洁身自好,必然导致施工方的“隐性成本”,这个“隐性成本”对施工方来说,往往是通过偷工减料来“消化”,因此,加强质量监管人员的廉洁自律建设至关重要,强化廉洁作风,首先要

加强职业道德入手,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业主方要加强对自己员工的法制观念教育,要求员工做到遵纪守法,业主方自身正派,才能在质量监管中树立威信。

(二)业主方要深入施工现场处理问题

业主要深入工地现场了解问题、处理问题,掌握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是关键,不能到验收阶段才发现问题,这会给工程造成损失。加强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主动深入工地现场即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验收”上,因此一定要在“过程”中真抓实干。加大对施工“过程”质量的监管,要以工程阶段分段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加大深入工地现场的力度,同时要组织单项工程的专项质量检查,按合同和设计要求规范参建人员的质量行为,重点整治施工管理、工程监理人员不到位现象,对人员不到位及随意更换人员的行为,业主单位要提出意见要求施工方和监理方即时纠正,三方负责人和三方的质量管理人员不能随意更换,保持三方专职人员的稳定才能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抓好甲供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甲供材料要严把采购关,这是业主方的采购责任,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甲供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及构配件要进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合格证书的查验,并严格实行抽检制

度,无见证人员会同的送检品,检测机构不得受理。参与见证取样的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责任感,做到材料进场后取样,确保送样的真实性。施工方要对甲供材料抽样检测与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拒收,在工程质量问题中,甲供材料不合格是常见的问题,施工方有时为了不得罪业主,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应付,结果是造成了重大损失。业主方要保证工程质量,对甲供材料要严格采购制度,业主方作为强势方,不能把不合格的材料强制性要求施工方接受,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业主方的自律更为重要。

(四)业主方要主导好三方协作的全面质量管理

业主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在履行监管责任时并非去干预施工方与监理方内部的全面质量管理,业主要信任与尊重施工方与监理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企业各自的全面质量管理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业主在发包时已考察认可的内容,三方各自的内部管理是质量保证体系的

核心,同时,由于项目建设是三方共同合作来实施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所以,作者提出了处于外部的三方以协调机制来建立的共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项目建设中三方合作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依据合同的规范,这个体系实际上是履行合同的细化,“监理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工程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好监理的监督管理作用,而目前我国监理行业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对素质普遍偏低,责任心不足等问题,所以就需要建设单位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监理积极性和责任心的问题,在这方面,一要坚持三方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二要坚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三要坚持对管理体系的监管,使监管落实到位。三方共同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外部的协作关系,一方面有虚拟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合作的关系,业主方必须通过派驻工地的项目组来承担好日常协调沟通的工作。

四、业主强化质量监管的“三项建设”

强化质量监管队伍建设是业主单位完善全面质量监管的重要决策,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发展性的基本特征,同时要以激励机制来促进质量监管队伍的稳步提高。

(一)业主质量监管的组织机制建设

业主作为发包方,在施工现场设有业主方派出的项目组,项目组代表业主方来履行合同规范的义务,同时,项目组也是代表业主方主导三方工程质量的具体执行人。城建投资公司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涉及到要设立很多的项目组,这是一支很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质量监管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强化质量监督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首先要配备数量比例合理、专业齐全的质量监管人员,积极创造条件,招聘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监管队伍。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配置一批最科学、最先进的监督检测仪器,提高监管手段。组织建设重在调整组织结构,城建投资公司要有负担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的专设机构,机构和制度是组织建设的关键,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来推进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二)业主质量监管的思想作风建设

队伍建设要抓人的思想建设。第一要抓监管人员的“爱岗敬业”教育,思想建设不是空泛的说教和抽象的理论,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质内容,“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思想建设,一个监管人员不爱岗,不敬业不可能搞好监管工作;第二要提高监管队伍的凝聚力,把企业发展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员工的思想素质和队伍的凝聚力,基本上体现在企业文化里面,所以,要把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思想建设的载体。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一是要有思想理念,追求卓越是企业发展的共性,把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人性化管理”融入到企业制度之中,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在这种氛围下,人的思想才会循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三)业主质量监管的技术能力建设

投资公司是知识型企业,作为城建投资公司应是知识群体集中的企业,公司项目的监管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加强质量监管队伍的技术能力建设,一是要有专业配套,数量合理的高素质技术人员,这些高素质人才在引进的同时,还要注意企业自己培养;二是要有城建投资公司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从项目设计到项目竣工移交,质量管理必须贯穿全过程,使员工熟悉所有的施工环节;三是要有先进技术的监测手段,工程质量是靠数据说话,谈及技术能力时,往往只强调人的素养,忽略了技术设备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技术设备对先进的生产力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黄智勇. 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加强对业主的监管[J].中华建设.2006(5)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6)

专科升本科 《政 治》

总要求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论证、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

现实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

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一)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要求】

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二)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政治结构——国家

3.社会意识的结构和相对独立性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要求】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的作用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要求】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

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

性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特别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要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依据、历程和成就,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3.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刻理解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要求】

深刻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准确掌握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模式及其优势,深刻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

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深

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

了解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准确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要求】

了解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准确掌握我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深刻理解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要求】

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结合香港、澳门

的回归,深刻理解以“一国两制”构想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2.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要求】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三部分 时 事

了解上一年7月1日至考试当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例如,2011年考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65%

时事 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3%

辨析题 约13%

简答题 约20%

论述题 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篇(7)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3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党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促进。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后趁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4试述弘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而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表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3)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4)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深刻内涵,为维护国家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尊严而斗争,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5)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为维护国家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

5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对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就是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其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更,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状况和变化决定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更。②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科学观点,它克服了“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唯心主义的历史非决定论的错误。

邓小平指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它为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7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